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

第1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传播学 专业英语 教学探索

研究背景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传播学专业也已经列入高校本科生专业目录,成为国内多所大学的新办专业。目前。中国高校本科生传播学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平衡和兼顾了学术界与业界两个方面,力图为社会培养两类毕业生:第一类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要使未来的从业人员在当代传媒中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理解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以及大众传媒和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能够以战略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方式思考和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应对专业领域中的变化;第二类是科研人员:要让未来的科研人员在大学就读期间,从理论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得到熏陶,毕业后能够致力于对媒体内容、表现和受众方面的批判性分析,增加这个领域中的基础和应用知识,使他们具有批判性和规范性的分析角度,在学界和业界都能出类拔萃,在国内外担任领军人物。

经调查分析,中国的传播学本科教育与美国的大众传播学教育相仿。因此,课程设置要考虑到大众传播学专业的特点,增加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注重传媒实践,同时提高传播学理论素养。传播学专业英语正是适应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立的本科生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

概念界定

在探讨传播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传播学专业英语不完全等同于新闻专业英语,但与新闻专业英语存在着部分交叉。传播学专业英语应界定为“以英语为唯一的语言载体,既涵盖英语传媒实践,即英语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翻译、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又包括大众传媒历史与现实方面的专业术语、传播学经典著作赏析及前沿思潮研读的专业知识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传播学专业英语课程应该包括两大类课程:以英语新闻实践为内容的课程,是通过对英美电视新闻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英语电视新闻主持人、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特点,掌握英语电视新闻文本的结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特色,掌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和健康等方面的英语新闻术语。而以传播学专业文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则是通过阅读英语专业论文和著作,在了解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学生独立阅读专业英文著作、撰写英文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特色探索

根据传播学专业英语本科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传播学专业英语在教学内容构成和教学方法层面的一些特点予以探究。《新闻英语视听说》和《传媒专业英语》两门课程共同构成传播学专业英语课程。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前者是后者的预备课程,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高级课程。第一门课程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第二门课程贯穿于三年级整个学年。

《新闻英语视听说》。《新闻英语视听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接触美、英和中国知名媒体的经典新闻作品或最新要闻;鼓励学生分析和借鉴美英电视新闻在采访、写作、摄影、播报等新闻业务中体现的特点,初步培养传媒职业精神和跨文化传播的视野;通过生动直观的案例赏析和专业知识讲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必备的电视新闻学术语,如新闻价值、电视文稿、主持人、标题、导人等,同时培养良好的英语新闻语感以及扩大新闻英语词汇量。另一方面。精要、简洁、辩证地指出中西方新闻媒体在议程设置、平衡报道、新闻与宣传、新闻与法律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以CNN、NBC、CBS和BBC的新闻作品为主要视听材料。课后,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收听英文广播,收看英语节目,登录知名媒体的英文网站进行在线学习。熟悉主要新闻事件,了解其背景和最新进展。

《新闻英语视听说》包含英语和新闻视听说,其中英语是“外壳”,新闻视听说是“内核”。从“外壳”进人“内核”务必首先突破“外壳”。因此,课堂教学应引人视听跟读播报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知识和技巧包括:练习跟读和复述,了解英语电视新闻结构,识记专有名词,听记数字,辨析和熟悉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发音特点,提高辨识新词的能力,领悟新闻导人部分的核心作用,利用句型结构理解大意,学习并掌握英语速记法等。

教学方法。《新闻英语视听说》课程为全英文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综合要求较高。而且,二年级本科生的英语水平大多为公共英语四级,建议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正式授课前的课堂调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听说水平作出自我评价,提出对课程的期望。设立学习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控制课程难度和进度,也可依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

课上精心引导,消除焦虑情绪。初次接触本课程的学生因听不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因此,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放松心情,介绍英语电视新闻结构和听力技巧,鼓励他们进行跟读练习,模仿纯正的发音;了解英美新闻播报时的弱读、连读等语音习惯,熟悉不同民族和种族人士的口音,做到泛听与精听相结合;通过模仿正确发音,学生逐渐培养起对原汁原味英语的敏感和适应;针对新闻作品中涉及的专业话题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从中借鉴其独特的采、写、编、评、摄等技巧。每课练习前介绍相关的新闻背景和新闻人物,帮助学生迅速增加新闻知识,消除在理解时的不确定性。

互动式教学,个性化辅导。在教学中,努力向互动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模式转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的新闻实践作为传播学专业英语的“模拟演练”。

如每课开始时,学生播报英语新闻,以求掌握并应用英语新闻中的常见词汇。随后,教师会对每名学生的语音、语调、非语言交流等方面予以个性化的即兴点评和指导。

在此基础上,教师“模拟”英语电视新闻策划、采集、编辑、制作和播出的全过程。学生自愿分组,召开选题策划讨论会,实施采访,制作英语新闻。此教学实践强调原创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分工。教师不断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展,按专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最终对学生的作品依次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巧妙地把新闻价值、倒金字塔结构、平衡报道等内容融入练习。

通过学习,学生既可系统地掌握热点新闻及其新闻背景和发展趋势,也可熟悉英语新闻的词汇、语法和文体特色,并逐渐适应电视英语新闻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气,最终理论联系实际,合作完成电视英语新闻作品,全面提升对英语新闻的理解力和掌控力。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发挥

了最大潜能,沉着应对社会现实对新闻工作者的挑战,

《传媒专业英语》。《传媒专业英语》课程跨越一个学年,分成Ⅰ和Ⅱ两个梯度。教学目的在于:满足全球化对英语教学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要求,引导传播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直接阅读专业原著,在专业学习中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和研究专业知识。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大致涵盖各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学的主要领域,点面结合,深浅有致。形成梯次。每个单元一般包括综述文章、个案研究和著名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经典论述。教师根据难易程度,灵活选取精讲和泛读的文章。

第一学期,课程以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开篇。导论中首先界定“传播”的概念。随后,以大众传媒出现的先后为序,选取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新媒体的相关文章。第二学期,学习内容更加倾向于学术性较强的文章,其中涉及广告、公共关系、传媒经济、文化产业与文化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法律与道德等方面。

教学方法。《传媒专业英语》课程是重要的高年级专业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由于该课程的讲授跨越一个学年,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侧重点也不同:第一学期强调听力、口语、阅读和翻译训练,第二学期则突出概括文章大意、收集素材、撰写学术文章的练习。具体采取的是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研讨式教学。课前,学生预习指定文章,查阅相关材料,大胆提出疑问。课上,通过学生口译与教师点评相结合、对文章重点和难点的师生互动分组研讨、相关纪录片的播放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精准理解、准确翻译、正确归纳作者观点的能力。在翻译和讨论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独到见解,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教师保持开放的、学习的心态,与学生平等、自由地研讨。课后,教师向学生推荐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鼓励他们继续深入研究。

研讨式教学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和翻译英文专业文章的能力,而且着重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和大胆创新的精神,为撰写专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课堂演讲。无论学生日后是从事传媒实践,还是学术研究,他们都应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因此,第一学期教师建议学生从大众传播中选择某一感兴趣的领域,以课堂演讲形式介绍该领域并陈述自己的观点。演讲后的问答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根据演讲内容,结合学生未来的传媒实践和研究的需要,补充实用性强的传播学专业术语,播放相关视频,介绍相关传媒机构,拓宽就业渠道。

因此,课堂演讲的内容大于形式,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灵活掌握传媒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为日后就业拓宽思路、夯实基础。

科研课题。在听、说、译三种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撰写英文科研论文。论文撰写严格按照开题、撰写、修改、定稿的流程执行。

教师将论文开题移至课堂进行,既兼顾整体,又注重个体。论文写作中,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育原创精神,鼓励他们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在思维和行文方面,学生要借鉴所学文章,体会东西方跨文化差异,运用正确的术语、英文表达和论述方式。教师借助电子邮件对学生的论文提出指导意见。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但学生常常被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染,并在科研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出强烈的成就感。

上述教学方法营造了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其口头和笔头的专业交流能力。

第2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跨学科 交融 人文素养 新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传播学相对于文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一个“小兄弟”。但它并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海纳百川,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呈现出聚散共生的趋势。近年来,传播学与文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的交融,尤为引人关注。如何改变传播学学科范围的局限,打破学科壁垒的羁绊,需要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胸襟、多元的文化,而文学恰好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多元资源――方法、技法、审美、实用等,让我们在多位的视野、广阔的视域下探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寻求学科交融下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本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董小玉教授(以下简称“董”)与学生程赛博(以下简称“程”)就“文学与传播学交融”这一话题的对话。

程:董教授,你如何看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呢?

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受益。文学是人文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文学可以为新闻提供坚实的写作基础,新闻写作离不开文学的典型选择、人物形象、情感因素、事件描述、细节刻画和语言个性。复旦大学黄旦在谈及自己由文学转向新闻学时曾说道:“我认为从中文转向新闻,评报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说要先会读报纸,这就如同赏析文学作品,看起来简单,涉及面却很广。”同时,新闻有助于我们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从传播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和传播学的渊源。传播学科建立的历程中,文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科的分立与分工才使得两者分道扬镳,传播学偏向整合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文学研究越来越脱离实用与语文识读层面,走向纯文学与美学的研究发展。

程:那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董:新闻传播需要广博的知识面,从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其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可以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共同的话题,并做到由点到面,融为一体,实现“1+1>2”效果。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文、理、艺等”资源,以工科背景为技术支撑,以文学积淀为素养基础,以艺术熏陶为发展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学习研究中,既要讲个性,又要讲共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基础条件。

传播学研究在我国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其进行多学科间的互相融合和贯通,与其他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整合,使传播学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传播学的根系伸得越广,扎得越深,就会更加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和各学科之间搭建有效的联系和平台,从研究实际和传播实际出发,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间的支撑和融合。要实现传播学科在我国的合理布局与建构,一方面还需要专家学者拓宽学术视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采众学科之长和最新成果。用新的研究视野、用有原创性的教材来带动学科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也需依托各传媒业界、行业部门在实践中、资源上的支持,以期早日促成传播学科稳定的学科体系布局。

程:在当今新的传播格局下,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呢?

董:首先,传媒专业学生要做一名社会认可、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素养,即自身定位上,要有浓厚的人文素质,敢担当,敢立言;从业基础上,要有专业精神、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目标上,要有前瞻思维,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发展;求学态度上,要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第二,传媒专业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做“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做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深邃的思想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传媒学子还要努力改变“重技巧轻素养、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切实提高新闻采写能力。

第三,传媒专业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思考力”、“传播力”、“实践力”。作为传媒专业学生,不应只将眼光停留在一些短期发展上,要有长远的眼光、自觉追求可持续发展。要自觉培养发展自己的“三力”:通过不断阅读、钻研知识、观察现实,培养自己的“思考力”;通过内外兼修、广采博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力”;通过各种演讲、辩论以及日常交际等活动,培养自己的“传播力”。

程:传媒业永远都是新的,你认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关注哪些传媒前沿话题?

董:做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做到“三敏”,即敏感、敏锐、敏捷,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当下,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新闻热点层出不穷、三网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关注这样一些话题:

一是关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当下,网络舆论热点事件研究已成为传媒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八件大事能触动老百姓神经:涉及政府官员违法乱纪问题的事件;涉及代表国家强制机器的公检法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垄断部门问题的事件;涉及群众利益的衣食住行、深层需要问题的事件;社会分配不合理、社会分化问题的事件;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问题的事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火爆事件。这些热点事件总结,能开启我们的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舆论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报道、应对。

二是从新闻价值、新闻视野出发关注当前新闻热点。其一、新闻价值。“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正如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所言记者“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新闻本身、国家因素、国际博弈等。其二,新闻视野。作为记者,不仅要做一名会报道的记者,还要做一名具有新闻视野、能够深度洞悉新闻背后隐藏着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理解新闻背后的真实,思考新闻背后的真实,做把握新闻能力的记者。

三是关注三网融合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电

信网及广电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法规、掌握技术、加强管理、开放竞争。

程: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硕士的培养,你能以新闻传播为例,谈谈未来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之间各具怎样的优势?

董:首先,来看国内外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种类多、规模大,是研究生教育主体。如美国不完全统计有74种专业学位,2006年,占硕士学位的63.7%。而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2009年,我国首次下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并逐渐推出一系列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改革,目的在于优化研究生的整体教育结构。

我国现有报纸近2000种,广播电台近1000家,电视台3000余家,期刊杂志近万种,形成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近日的《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907.9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6.3%,远远超过2009年GDP8.7%的增长率。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3亿,手机用户6.6亿,手机上网用户超过1.176亿,网络和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传媒行业现有的从业人员亟需进行知识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掌握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技术。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能力,目前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传媒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大量适应产业升级环境的新型内容生产和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传媒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需要,也是振兴文化产业的需要。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实务为导向的学科,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的传媒行业需要能够把握市场动态、聚合社会资源、驾驭资本运营的高端人才,需要文化事业广阔、深诸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精锐人才,需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学术型硕士在学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涵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等学术性工作。

而专业型硕士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专业硕士将更加适应新闻传播学学科特点的需要,为传媒教育培养真正具有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他们夯实专业、注重运用、善于交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科知识维度上,专业硕士熟知新闻传播专业核心知识,如新闻采写、广告策划、广电编导、资本运营等;能力结构维度上,专业硕士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文化理论、市场经济的知识应用到创意和策划中,将语言文学知识应用到新闻编辑和校稿中,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到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等;在工作经验维度上,专业硕士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培养、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工作技巧和能力。

第3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新闻传播学 多媒体应用技术 教学

信息时代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新阶段,信息化使得人们获得并传递一切信息变得更快更便捷,从而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播、媒介的制作都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而新闻传播学是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四个方面的研究构成的一门学科。传统新闻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先行者定位准确发展稳健,但未来前景却并不乐观。近五年来,传统纸质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这一现象将我们引入了怎样才能发展现代新闻学的思考中。现代新闻传播学除了传统的新闻功底的构建与积累学习基础性和学术性的知识以外还需要进行广告传播、影视文化、媒介经营管理、舆论学、文化产业活动等一系列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从传统单一的静态文字图像到以网络为载体影像、文字等媒体格式文件的无纸化传播,这使得现代新闻传播必须具备实时新闻信息量大,引发话题使受众积极参与讨论,生活服务类互动信息全面,并兼顾愉悦受众精神使受众获得身心健康休息的特点。新媒体时代更需要实现受众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整合度高的新闻传播效果,从这一点来看,想在电子时代建立现代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体系就必然需要多媒体软硬件技术的支撑。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应用型的计算机技术,其主要实现手段是通过人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来完成文件的部分或整体效果。多媒体应用技术本身是结合了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工程专业、新闻传播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等多种专业课程综合而成的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型学科。其业务范围涉及了媒体的包装及制作和媒体载体的包装及制作。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学和多媒体应用技术有了更多的交集,新闻传播效果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闻传播对传播的效果做出了新的要求,更需要多媒体软硬件技术的支撑。多媒体应用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又基本都是需要实际动手操作来实现的,这对于从事这个专业的大量从业人员又提出了不断创新进步的更高要求,除了需要大量更新资料以外还需要不断学习多种媒体类的实现方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更替变化也相当大,比如说在新闻传播业中发挥着巨大图文制作效果作用的photoshop,她是一款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位图图像处理软件,1999年photoshop5.0刚刚被许多中国用户认识,这款带有图层功能和历史功能的图像处理软件允许用户在不同视觉层面中处理图片,然后合并压制成一张图片。这款软件的出现立即打破了许多新闻从业人员以及广告从业人员“绘制基本靠手”的思路,13年来photoshop在不断更新完善中,成为在平面设计、图像修复、广告摄影、包装设计、插画设计、网页设计、后期修饰等方面的必备工具软件。而今时发展到photoshop CS6中软件已经带有3D图像编辑和内容识别修复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现今多媒体应用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多学科的辅助课堂教学活动,而在现代新闻传播学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应用技术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多媒体应用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学的限制,发挥其数字化、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对学科适应性强的特点,填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大量适用于教学的新素材新思路用来扩充教学内容中的各个模块,增大信息量,协调教学内容,提高备课的效率。在上课的环节中,以生动的媒体课件合理设计课堂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展现相关知识点,合理调节授课进度,扩大学生的思路,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现代新闻传播学的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高校普遍建设多媒体专业相对较晚,而现有的新闻传播教学工作又基本是集中在课堂内完成,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单一的说教,学生很少能实际接触到平面的制作、新闻的采编、载体的包装制作等的实际操作流程,对技术性操作的掌握就更加的欠缺。那么合理的教学就需要现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和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两方面结合,任课老师应随着多媒体应用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实例用以教学,只有任课教师与新技术的操作实施不脱节才可能教出与时俱进的学生。

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也需要设计新的教学手段,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可以更宽泛的进行学习。如开设计算机文字录入及实际出稿排版、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数码摄影及后期处理、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处理、视频采集及编辑、视频特效制作、动画制作、音频文件的采集与编辑、音频特效制作、网站网页、交互式多媒体等课程。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把学生组织成各个小团队,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一个或多个较大的教学主题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进一步认知对将来的工作能够有更深入的体验。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体会学习的知识并在操作的过程中重新整理知识,探究最新技术。而教师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的过程中也可以验证及提高自身对新技术的学习认知程度。在教学中达到师生双向激发主动学习的目的。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教授学生设计制作的方法而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教师需注意不以自身主观意见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肯定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表达。

多媒体应用技术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探索与更新,给予新媒体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平台,而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来的创新性方式方法又为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促进了社会整体新闻传播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各大院校是培养现代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对多媒体应用技术方面知识与操作探索创新的重要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现代新闻传播学与多媒体应用技术并行,为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第4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第5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新闻媒体市场化步伐、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也呈现出比较高涨的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6月,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达877个,其中,新闻学267个、广告学323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88个、编辑出版学64个、传播学31个、媒体创意4个。传媒教育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人才数量的不断增长,为新闻传播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发展的态势越演越烈,不断改写的传媒版图,对新闻传播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能够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然而规模扩张后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却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深深忧思。从高校角度分析其症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专业设置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目标架构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为基础,每个专业都简单地对应于一类传统媒体,如,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编辑与记者。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资源多元整合和多媒体技能全面调动。过细的专业划分能够满足过去单一媒体对于人才的需求,但随着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媒介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媒介融合步伐加快,那么相对单一、壁垒分明的专业定位,必将不能适应当前媒介生态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其二,在教学培养环节。国内多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目前尚未真正树立基于媒介融合或跨媒介的新闻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单一、交叉不够;相关技能培养因实验设施投入不足而长期停留于理论层面;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且易流于形式,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单一;多媒体技能的实践操作较为缺乏,致使学生走上岗位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就业出口越来越窄。

其三,在师资队伍方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对教师的实践性要求相对较高。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对其学历和学位的要求不断提升,而教师的媒介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有学者分析中美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背景时提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媒体从业经验教师占27%,而密苏里大学这一指标为91%。因此,我们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素质提高、知识重构、技术提升、学养加深、能力再造等任务。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高校传媒教育改革

传媒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一直是各高校所探求的目标。面对媒介融合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对以往基于媒介分立背景下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步伐。

其一,专业设置要趋向“融合”。融合的专业设置是高校应对媒介不断加剧的融合发展趋势最为积极的回应。我国高校新闻院系中基于传统媒体时代而分别设置的相关专业之间的壁垒应该被打破,要密切关注媒介改革发展变化,根据媒体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跨院系、跨专业合作,注重文理交叉,实现优势互补,以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多样化的新闻人才。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融合新闻”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汕头大学等一些高校的新闻院系也作了积极探索,这对于我国高校新闻院系进一步强化跨媒体思维观,打破专业界限,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其二,课程体系要凸显“多能”。重构课程体系是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新闻人才的重要一步。凸显“多能”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立足于大学4年进行设计,既要体现今后从事传媒工作需要相关学科相互交叉的特色,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多样化的专业知识、拥有多种传媒技能,学习领域可以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跨文化研究、历史、法律、各类业务操作等诸多方面;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拓展空间,让学生拥有自主的选择空间。凸显“多能”的课程安排,要坚持“一专多能”的前提,其“一专”就是要确保学生所学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扎实,可以通过“核心基础课程+多能专攻课程+选修提高课程”的路径来实现,这样能够在培养学生媒体从业基础知识与多种技能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应对社会各层面挑战的综合素养。

其三,教学环节要放大“实践”。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而高校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最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理论教学,虽然一直都谈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但很少有高校真正做到这一点。在教学环节放大“实践”,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从学校角度说,要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验实践、专题实践实训和毕业实习见习等3个层次以及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从教师角度说,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媒介融合研究,努力将传媒产业、传播技术的变革发展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从学生角度说,要强化理论学习需结合实践锻炼的理念,主动参与学校构建的多层次、多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在校期间学习、掌握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基本应用能力。

其四,师资建设要追求“双师”。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跨媒体和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加强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本校培养、人才引进和媒体兼职等渠道实现。对于本校培养,要有重点、有层次地稳步推进,要鼓励并支持具有潜力的教师通过自学、研修或到媒体见习等途径重塑知识结构,再创能力体系,提高自身素养;对于人才引进,要有计划和目的地从国内外高校或传媒业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与强实践、强专业、强能力的人才;对于媒体兼职,就要定期聘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强的动手能力的媒体从业人员,来校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开展专题辅导,由学界与业界“联姻”,培育跨媒介新闻传播人才。

第6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与新闻实践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国际社会相融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新闻类专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1999年,全国60余所高校设有新闻类院(系)及专业,其中专业点超过100个;2002年,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点总数达323个;2004年年底,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学院(系)及专业的高校有470余所,学生总数是1999年的7倍多。目前,中国已有近500所高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或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教学点(专业点)近9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这种急速升温的现象使中国的新闻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面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当今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介融合渐成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人才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改革应该遵循三个方向性原则,即与新闻实践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一、与新闻实践相融合

就目前不少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来看,学生学习了不少知识,却不知如何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更不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而在传媒人才市场上,“有实践经验者,有较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者优先考虑”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他们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因此,地方院校在教学上应改变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过去一直是新闻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发展,传播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传播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培养等必须有新的思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教育中,知识并不是教育的中心,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而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是离不开实践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充分吸收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也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凭借已经获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扩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有效驾驭和运用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强,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必须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给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评定合适的分数,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改变那种“只重期未笔试成绩、轻实验成绩”的做法,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加大实验成绩的比例,成绩向体现创作能力的实验倾斜。

二、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传播科技在传媒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不但带来了传播心态、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的变化,而且带来了传播内容、传播理念、传播机制的变化。在媒介融合中,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要在媒体格局变化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就要借鉴和应用新的媒体技术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如办网站、办网络视频、办手机视频等。而新媒体也借助传统媒体提高了信息和市场的资源,不断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壮大实力,出现了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的局面。媒体融合势必成为未来传媒业的主流,因此,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便是重中之重。地方院校应该注意和跟踪媒介发展步伐,加强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寻找适应这种变化的新策略和新方法。为此,应基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轨迹,并结合先进的IT技术平台,以互动和动态化媒体实践为教学基本思路,使新闻专业的学生在采编及录制新闻的时候,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媒体的需要。要让学生注意研究新科技、掌握新科技、运用新科技,深入研究新媒体和新技术给传媒业的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

具体来说,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要高度关注与技术的结合,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今天的新闻教育机构的实践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信息采集工具和编辑工具的简单集成,而是具有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教学与科研的基础设施。二是建立与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联系通道,了解相关技术动态,把握技术趋势,熟悉技术思维,拓展技术应用。三是选择具有科学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由他们形成对提高师资队伍科学技术素质、对课程建设科学技术含量的带动,跳出仅凭高学历选用教师的框框,把真正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

转贴于

三、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一所具有国际特色、面向全国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该学院秉承“国际本土化,本土国际化”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为目标,创立了独特的模块化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构建了布局合理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在该院的教师队伍中,58%的教师具有海外媒体工作背景,54%的教师具有10年以上的业务经验。在教学上,学院强化人文素质和新闻传播实务能力与技能训练,注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该院率先在全国新闻院校本科教育中推行四年不间断的双语系列专业教程。品德高尚、现代传播手段应用熟练、中英语采写编播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是该院毕业生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长江新闻传播学院成为国内重要的双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

长江新闻传播学院的成功之路特别是它在确定培养目标方面的独到之处值得地方院校新闻教育工作者深思。虽然大多数地方高校不具备长江新闻传播学院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但只要善于用国际化视野发现自身特色,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同样能够独树一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锻造人才的“模具”,它关系到人的知识体系的建造。而知识体系对一个人的品质、胸怀、眼界、思维方式和专业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通识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指构成人类文明基础知识体系和价值认知体系的教育,目的是实现对未来新闻专业人员生命潜能的全面开发和健全的精神品格的塑造。专门学科基础教育是指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一门专业学科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育,这在今天传媒专业化分工日渐精细的趋势下尤其被重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是专业工作的思维与方法及专业工作技能的培训教育。从新闻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设是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因为在媒介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媒体需要的是拥有各种专业知识背景和具有跨媒体工作能力的现代新闻人。其次,强化外语能力。21世纪的新闻传播将随着国际社会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的提高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加快其国际化趋势。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因为这种能力直接关系着新闻工作者的信息采集能力、对国际社会的专业表达能力和与多元文化的专业沟通能力。

总之,地方院校的新闻教育要想使其培养的产品——大学毕业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在物质上舍得投入,在师资队伍上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在课程体系上要具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坚持做到与新闻实践、与信息技术、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参考文献:

第7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第8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学科融合

一、现阶段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学模式分析

(一)传播观念的更新

在当代新媒体,全媒体的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做到了及时性、无地域性。并且信息的存在开始呈现出平行多维空间并存的状态。新媒体时代,在新闻与传播教学中必须打破信息原有的本地新闻概念限制,培养学生们的新闻全局感。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世界周刊》中,就提出了“全媒地带,信息就是选择”这样明确的定位。因此,新闻报道需要全球视角,也需要对信息的自由选择,这也是节目《世界周刊》的价值及深远意义所在。

(二)理论与实践的合理配置

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媒体不断被迫转型,如果还仅仅依赖着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们缺乏实践能力,无法迅速融入到新媒体时代。虽然专业型硕士比学术型硕士更加需要实践空间,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当然,他们两者之间也是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的,将教与学整合起来,进行启发式、双向互动教学,充分引导、发挥、挖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知识有更加深刻,更加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在创新实践,举一反三中充分的提升教学效果。

(三)学科建设的融合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呈现着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新闻与传播教育教学中的学科融合建设,还有待改进。由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们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灵活的实践学习之外,还应该掌握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随着电视节目类型与内容的不断变化,也有很多具有创新性的新闻类节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法治在线》节目,就是一档兼具法律服务性,新闻时效性并具有典型的法治思考的法治新闻专题节目。这档节目紧紧扣住了中国法治进程的脉搏,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关注法制领域热点,充分的体现出了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而它鲜明的新闻性和现场感也凸显出了栏目的特色,使其成为了现今中国法治节目中的翘楚。如若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想制作这样一档电视节目,除了应该掌握充分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对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自2011年,便开始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创办了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实验班,这种学科建设和融合对于培养人才是非常有好处且非常实用的,然而,现今我国大多数高校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分科,分批,分班的教育,这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培养出新型的复合人才。

(四)应用能力的融合

在这样一个凡事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的人才应该具备撰稿、策划、摄影摄像、音视频后期制作等多项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得以生存。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应当有着先进的新闻聚合意识,并且发挥媒介组合产生的传播效应,能够挖掘各种媒介的特点。充分利用收集、互联网等可以进行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出受众的新闻资源,并且擅于与受众沟通互动。同时,拥有灵活转换文字和视频的能力,熟练地进行网站、平台制作。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中国的很多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就向世界充分的展示了中国媒体人的风采,她们大多是只身一人,带着手持拍摄设备,独立完成采、编、播的全部过程,这种应用能力的融合,也是新闻与传播专业所需要具备的。

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媒体所呈现的世界被称为“奇观世界”,大人物和大事件才能上报纸。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普通人的生活路线图嵌入了公共景观,日常生活成为今天整个传播和媒体事业跨进的领地。互联网社会呈现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路线图中的忧喜悲欢、得失进退,一种具体而微的情感、审美、伦理、德行、交往。新媒体发现了个体,个体从日常生活的水平面中浮了上来,接下来的内容生产也就进入了日常生活的状态。比如说现在非常火的网络直播,有网友直播喜鹊搭窝,直播吃饭,直播化妆,这些都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便使日常生活进入公共空间。一些学新闻做新闻的人这时就会站出来问:还要不要曾经定义的“专业主义”?这就出现了一个必须警惕的现象:新闻是不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下,有一种产品就叫做新闻,它描述事实,必须将娱乐、评论、偏见分开,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一切都在融合,一切边界都在打开。

不得不说,融合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当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教育模式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配合完整的课程体系,实行以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教学为主,拓展多学科的杂揉,从当下媒体发展的速度来看,新闻方面的从业人员如果仅仅只掌握这一门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从学科建设和应用能力的方面进行研究学习,并且要注意进行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课程区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杂糅势必会打破知识从老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这一现象对于新闻传播学理论返回到实践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另外,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学应当要强调讨论和参与感,这样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会在培养学生分析、领导和决策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会让学生感受到新闻职业的责任感以及大局意识,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业务能力。

三、结语

目前,国内大多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教学方案都注重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只注重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单一性专业学习。显而易见,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最合理的,各大高校应尝试进行学科融介,通过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介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尤其应该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将该学科的资源与新闻传播教育最大程度的融合,然后形成融合性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为本校的独有特色。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

第9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范文

目前,国内新闻院系的基本做法是开设《新闻学概论》课,但这种课程安排又与高年级的《新闻理论》课有所重复,这样一来,老师教着累,学生学得也吃力。近年来,伴随新闻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院校开始通过创设《媒介素养》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传媒素养教育课。除了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外,首批七百多名电子工程、农学和其他理工科的学生参加了这门课程的学习[13。2005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媒介素养课程。2006年9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也在全院2006级新生中开设《当代媒介素养》课程。

一课程设置突出“阶梯式”观念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看,新闻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构建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相区别的标准,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这些规律。”-3基于此,大一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普遍缺乏是我们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首先考量的因素。我们提出的“阶梯式”观念实质就是寻求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按照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设置专业课程。

具体来说,我们将《当代媒介素养》定位为面向新闻传播专业大一新生的专业“入门课”——既是关于媒介知识的“普及课”,也是培养其媒介接触兴趣与习惯的基础性课程——设置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在“媒介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亦即认识媒介、理解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为此,我们设计《当代媒介素养》的课程内容几乎涵盖了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新闻、评论、娱乐、广告)等新闻传播专业的所有重要领域,切实“降低”高中与大学专业之间的对接门槛,让大一新生能够平稳有效地完成过渡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本课程最终的定位是面向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将媒介素养视为现代公民基本的文化素养之一,进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公选课”序列,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

与此同时,大一上学期分别开设了《新闻采访》、《中国新闻史》两门专业基础课,下学期又分别开设了《新闻写作》、《外国新闻史》课程,这些专业课程与二年级以后开设的《新闻理论》、《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作品评析》等专业核心课程在难度系数与专业深度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梯度,便于学生理解和切近本专业。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我曾经为1100名新闻专业的学生讲授了《当代媒介素养》课程,这一“阶梯式”教学改革尝试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很多同学表示这一教学方式对其迅速融人专业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安徽省内许多兄弟院校也纷纷向我们“取经”,已经或拟将开设《当代媒介素养》课程。譬如,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且还选用了我们编写的教材。安徽财经大学新闻系则派老师与我们联系,准备开设这门课程。浙江工商大学更是开设了全校范围的人文公选课,并且也选用了我们编写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作为课程教材。

二教学理念变革与教材编撰彰显“打通”意识

教学改革首先体现为教学理念的变革。传统的新闻教学基本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与新闻实务三大领域,这种分类方式确实为新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个问题即在于新闻学原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过细且不同领域的界限过于泾渭分明,则势必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努力贯彻“打通”意识,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新闻史、新闻理论与新闻实务三大领域“融于一炉”,强调“论自史出,史从实践来,实践靠理论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应用新闻学教学的理论色彩与历史质感,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助于加强应用新闻学教学对于具体新闻实践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大新闻”概念以及个人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教材革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出版的《当代媒介素养教程》也是“打通”意识的产物。该书的撰写理念完全跳脱了单纯的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的划分界限,将媒介素养视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依此理念,以媒介素养关涉的三个基本能力(亦即对不同媒介的特质、功能的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运用传媒及其信息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为主线架构全书,章节设置上基本涉及到了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诸多方面。比如:第一章“媒介素养概说”着重阐释了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其对于现代公民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新闻”介绍了新闻的定义和特点,并运用具体报道案例分析了新闻价值的含义和主要内容,剖析了新闻报道建构的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新闻专业主义的维度探讨了产生新闻商品化和低俗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等等,全书十章内容中一以贯之的就是“打通”意识。

此外,该书还尽可能多地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著述,体例安排上也尽可能兼顾到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诸多方面以及这门课在专业学习中的基础性定位,力求通俗易懂,同时确保基本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案例的选择也尽可能贴近实际,接近当下。具体教学中,在充分发挥教材的新颖性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还努力将“媒介素养”——这一西方土壤上的产物——进行本土化“移植”,用西方的理论武器剖析国内最新新闻事件,并且有选择地引入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三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

人们常常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来形容新闻工作,同样道理,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常变常新,我们在当代媒介素养课程中就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其一,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加大课堂讨论的比例。新闻工作灵活机动的特质要求我们的新闻教学必须相时而动,推陈出新。同时,伴随大学的扩招,新闻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而学生人数过多势必很难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更不宜在课堂开展大型活动。针对这些现实状况,我们有意识地在课程中加大了课堂讨论的比例。每年新学期伊始,我们都会将学生按照1O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随着教学进度的展开,定期举行课堂讨论。每次选择1-2个话题(内容多是专业问题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由老师出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从主持人的选择、评委团的设置到评分细则的设计,所有细节都由学生自主决定,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讨论中,每组选派2名代表阐释本组观点,并且这2名同学还必须说明本组其他同学的具体分工,以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最后,由主讲教师逐一评点同学们的观点。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大有裨益。

其二,在加大传统体系式教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专题式教学。传统新闻学教学基本按照既定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来推进。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而言,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脉络清晰,使学生易于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这种方法往往很难深人地剖析具体的专业问题。为此,我们又尝试将专题式教学方法引所教课程中。我们选择以理论教学为“经”,以专题讲座式教学为“纬”,教学中既有必要的概念厘清和理论分析,又有具.体专业问题的深入解析,几年下来,效果明显,很多学生称这门课程对培养其专业兴趣、深入理解某些专业问题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其三,强化案例教学,突出基本训练。我们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新闻学应用性强的特点,给予案例教学和基本训练相当大的重视。我们特别注重引入新近发生的新闻案例,有的时候,课前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即刻就会成为媒介素养课上老师评点的案例。与此同时,在每年新学期的第一次课上,我们都会为同学们开列《人民13报》、《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10多种国内报纸以及诸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西方报纸的网站,要求同学们每天必读其中的3份以上,然后针对报纸上新闻报道的好坏优劣进行专业性的评点。此外,我们还按照不同媒介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如:报纸组、广播组、电视组、网络组等,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具体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定期举行讨论,老师则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课堂讨论,分组汇报讨论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充分体现出应用新闻学的基本特质,也有利于学生迅速找到专业学习的“抓手”,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