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

第1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非遗,在长期从事非遗保护的专家苑利看来,有六大限定,第一,传承主体是人;第二,传承的时限必须超过100年,“100年”是一个时间底线,同样也是一个准入门槛;第三,从形态上来说,非遗必须是活态的传承;第四,以传承的原生程度来看,必须是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第五,传承的品质还需具备文化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第六,传承的范围主要分布于七大领域――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活知识、传统生产知识、传统仪式和传统节日。

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落实到传承人身上时,虽然是必然的,但也略显苍白和无力。

金属錾刻

在潘家园地铁站旁边,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引起了《经济》记者的注意:一张独凳,一个装满锤子、錾子、木条等器具的工具盒,一个铜制的人物肖像。记者来到潘家园本是为了了解古玩市场的行情,来得次数多了,却总是能在不同的地方遇到这位匠人。

陈学明是沈阳市“陈氏金属錾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其祖辈从事满族金属錾刻艺术,至今已140余年,传承5代。从小受到父辈的传授和家庭的熏陶,陈学明选择了金属錾刻中最难的类型――人物肖像的錾刻,成为陈氏家族中唯一一位用金属錾刻艺术来画人物肖像的人。记者看到过陈学明的作品,的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陈学明说:“抗美援朝纪念馆中,3位副营长的肖像是我给做的。”

说到金属錾刻,它起源于夏商,兴盛于唐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流传很早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流传过程中,作品的造型设计从庄严、凝重变得奇巧、富丽,纹样也清新活泼、质朴细腻。

简单来看,并不会觉得金属錾刻有什么独特之处。但实际上其工艺非常复杂。“现在就赚点手工钱。”陈学明说。金属錾刻是在纯手工直接操作下利用铜板的柔软和延展的机理特性,根据设计的纹饰要求来选用平面雕刻、镌刻或镂刻,或将花纹突出呈浮雕状,产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这种工艺介于平面绘画与立体雕塑之间,錾刻的精细和锻铜的大气融为一体,创造出来的作品既有艺术美感,又有独特的古典魅力。

“通常来说,做一件精美作品需要经过设计、描图、展板、初刻、锻打、制胶、上胶、錾花、镌花、打珠点、下胶、退火、錾边、成型、焊接、精磨、细磨、压光、整平、酸洗、表面处理等多道工序。”陈学明一边敲敲打打,一边和记者说着。

陈学明的做法是自己先做出来,然后让顾客看是否满意,再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修改。当记者问及现在市场情况如何时,陈学明摇了摇头,叹着气说:“不好做啊,7月份没有一单生意,8月份只有一单生意,1000元,9月份挣了3000元。”

“先这么熬着呗。”陈学明随即说。2010年,他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至今的6年中,他一直在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一门技艺,他也希望“能把金属錾刻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发现和认识这项技艺的美。”

非遗的“规则”

谈到我国的非遗保护,起于2005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正式,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此时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幕拉开。

这11年间,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从法律层面到公众层面,对非遗的关注度普遍提升。

多年来方塘智库联合创始人、非遗研究专家许伟明走访调查发现,目前非遗存在3种状况。他告诉记者,一是如果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纳入国家的保护名录,有可能是边缘的;二是社会的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面临转型期、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挑战,其原有市场正在缩减;三是大部分的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对非遗技艺不感兴趣,无法实现文化传承。

像江苏无锡的留青竹刻,原本是用刀在竹子的青皮上刻上文人喜爱的梅兰竹菊,在以前的用途是在文人的书房中盖住纸,防止墨溅到四处。“但现在大多用钢笔、圆珠笔来写字,这时留青竹刻的功能渐渐消失,其市场也渐渐缩减。”

在许伟明走访贵州时,其中的侗族大歌就面临着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的问题。侗族大歌具有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特点,其主要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的自然根源。歌唱的内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主,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但必须由3人以上来进行演唱,“现在这些原生态的老年人大多处于60-70岁,记忆力正在衰退,师徒之间的传承也出现了问题,这就极容易导致非遗的消失。”

陈学明同样有这样的困惑,当记者问及金属錾刻艺术的传承时,他告诉记者:“我儿子会啊,但是他不会来做这件事情。”历史上的錾刻工艺多是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发展至今能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发罕有。

记者问及陈学明工具箱内的工具时,他自豪地说:“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市面上买不到。”

多数时候,陈学明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办,但他知道“如果不出来摆摊,根本没有人会知道这项技艺。”

从2012年到北京开始,陈学明一直勉强维持着这份工艺。面对越来越萎缩的市场和自己越来越大的岁数,他给錾刻定了一个新的意义――“年轻人在外奔波劳碌的时候,别忘了给年迈的父母画一张像。”

局外人如何反客为主

许伟明也承认,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非遗传承和保护是被动的。而国家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看似是局内人的传承人,实际上远远在传承保护之外。“这种被动的局面正是目前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症结所在。”

对此,许伟明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非遗也属于文化创意产品。既然环境已不是当年的环境,非遗传承人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在保持原有非遗技艺的情况下,进行创新。

苗族的银器中有很多图案是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恋。但现在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远比银器来得更为直接和形象。“这脱离了原来的生活场景。”在创新上来说,现在苗族银器上面就雕刻了喜洋洋,并进行装饰和修饰,产生一些非遗的折射。

第二,想办法扩大市场。大兴安岭桦树皮制成的桶非常结实,不会漏水。但在现在看来,随便在市场上都能买到。这如何扩大市场呢?许伟明表示,这种非遗技艺在东北可能比较常见,但其他地区并不知道。这就需要往外推广,并在桦树皮制成的盒子或桶上加一些创意的图案。“这或许是一些濒危非遗技艺的出路。”

第三,非遗一定要走向现代化。“现在还在坚持做非遗的,大部分都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由此来看,社会力量的介入非常有必要。”像四川羌绣原创品牌“一针一线”,即是以企业的形式来把做羌绣的非遗传承人都集中在一起,共同打造的一个现代化品牌。这时,非遗传承人的绣娘们只需做好产品,其他的设计及产品渠道的开发,企业的其他人去做。“整个非遗的传承就会活起来。”

第2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着两难选择,是面向未来,还是走向灭亡。学校教育,包括非遗原产地的中小学以及地方高等院校,在未来将担负起非遗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01-02

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故唐代诗人王勃一到江西省会南昌就慨然歌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也正是这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江西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据笔者统计,从2006年至今,国家公布了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江西就有35项。应当来说,作为一个革命老区,能在国家非遗名录上有如此品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是一大盛事,它说明老区人民对传统的热忱,同时也意味着使命。因为正如王文章先生所说:申报只是形式,科学的抢救与保护才是目的[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农耕文化为土壤的,其传承之路多由爷爷传父亲,父亲再传儿子,代代相续,以求连绵不绝。可是我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狭隘的生存空间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把目光转向外面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关注那曾经如祖传秘诀般的非遗呢?很多优秀的传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正因为如此,引起了地方及中央政府的关注。在十上,就把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提上了议程。中央文化部门也把目光转向了学校,2008年,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2]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江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此,笔者进入江西一些中小学及相关高校进行了走访与调研,总结出了他们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取得的成就,希望它对广大学者与非遗保护的决策者有所帮助。

一、从小抓起:“非遗”走进中小学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3]非遗走进中小学,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从小就在学生的心里播下来,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这颗种子一旦种下,总会有发芽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比如:为庆祝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2014年6月13日上午,由吉安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主办,吉安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在城南凤凰小学拉开帷幕,此项目活动就有力的诠释了“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的重要内涵。如果说以上活动只是一种非遗的传播与宣传,那么江西另外一些学校则走得更前进一步,他们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后一代融入非遗,走进非遗,最终成为传承非遗的火炬手。比如为了让武宁县的非遗走进校园,政府委托九江职业大学将其非遗项目――18首经典打鼓歌编入音乐教材,在全县中小学试行,使得武宁的孩子打小就学习并传承这一使武宁人骄傲的艺术文化传统。更有意思的是,萍乡市甚至让家长扮成了传播与传承非遗的使者。2011年春节,萍乡市上栗县教育局给全县所有的学校下达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寒假作业”――“听爷爷、奶奶讲‘非遗’的故事”,让爷爷奶奶利用寒假尤其是春节的机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农村了解并学习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另外一个维度拓展了非遗传播的途径,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家长,陪着孩子同行。此举惠及全县139所小学,共44612名学生。非遗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它又给学生播下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一旦遇到肥沃的土壤,它就能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只是某个家族的祖传秘方,或者是一种手艺活,其传承模式是父传子、师传徒。但是在学校教育通行的今天,这种古老的传承模式早已显得不合时宜。非遗,不能成为一种秘方,或一个秘诀以一种农耕文化的模式家族式流传,它们应当有更广阔的传承路径,而学校传承将会是非遗的不二选择。“非遗进校园”口号正是在这种情境中提出来的[4]。当然,其操作方式因时、因地、因学校而异,比如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微电影,在音乐课、美术课或体育课中安排相应非遗传承人授课,或者在学生中举办“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有奖征文比赛,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通过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人人有责”,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再上新台阶。

“非遗进校园”的宗旨是提高广大师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营造人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因此,各地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精心挑选有地方特色,并适合学校传承的本土非物质文化供学生学习,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适时传承它。

二、内涵发展:非遗走进高校

现在基本上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有一两所高等院校,笔者以为它们也应当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担。因为地方高校是一个地区精英文化的聚居所,是地区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心。它们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与科研资源,更有众多学富五车、熟稔地方文化的顶级学者,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所缺乏的。因此,应当鼓励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参与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依靠其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研能力,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地方高校不仅有着丰厚的资料存蓄优势、科研优势,还有着民间所无法比拟的传承优势,那就是大学学子。一般认为,作为高雅学府的高校,传授的应当是精英文化、前沿技术。但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地方高校也应当与时俱进,承担起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任。民间传统文化与精英文化并非格格不入的两极,在地方高等院校,它们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这方面,江西地方高校同样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6月9日,九江学院与湖口县人民政府举行保护和传承青阳腔戏曲艺术合作协议签字暨“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和揭牌仪式。双方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九江学院的教学体系优势、科研优势和湖口县青阳腔的地方资源优势,把青阳腔这一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带进课堂,使之成为九江学院音乐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一举措打开了地方高校与政府、民间共同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大门。其后,九江市先后有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九江学院课程体系,非遗传承人从民间走上高雅学府的讲台,面对莘莘学子传授技艺。九江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与九江市的地方资源优势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联姻”,共同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新路径。鉴于九江学院取得的成就,2011年3月,江西省职业艺术学院也建立了“南昌清音保护基地”,共同传承和开发南昌清音这一戏曲艺术“国宝”,把南昌清音这一高雅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使之成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成立南昌清音特色班,面向全省招生,把南昌清音的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校园,对学员们定期进行培训。

三、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路很坎坷,也很漫长。过去人们认为源自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归于民间,传于民间。但是,当农耕文化正在慢慢被都市文化挤压,非遗生活的土壤也被吞噬时,非遗的传承也走向了困境。这时地方中小学及地方高校则应当承担起传承的重担。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5).

[2]李蓉.在思政课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77-178.

第3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高唐落子舞是流行于聊城市高唐县赵寨子镇一带备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艺术,在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对落子舞的艺术传承、保护和当下存在的困难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不断总结近些年来具体保护和传承工作经验,现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唐落子舞

落子舞是一种民间智慧凝聚成的艺术,特点是道具奇异、节奏简单明快、队列变幻夸张、舞步多样灵巧。

高唐落子舞最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始发源地是高唐县赵寨子镇倪堂村。那时有“二月庙会”,热闹非凡,村里来了一位老翁,看着七十多岁,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他摆摊卖虎皮膏药,其间在一根竹棍上系上铜钱,手耍棍子有招有势,节奏性抽打身体各个部位,他边打边说这是落子,能通血脉,通经络,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他的表演招揽顾客围观。卖完膏药后,倪堂村的一位财主宴请老者,诚意希望传授落子,落子舞从此扎根在倪堂村,一代代流传下来,道具、舞服、动作也得到继承和发展,并融合进健身、娱乐元素,赋予古老民间艺术时代特色和生命力。据相关史料记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落子舞在高唐家喻户晓,落子队庞大,参加人数之多达到顶峰。当时流传民谣:“看见打花落,吃饭都忘掉;瞧瞧落子舞,干活劲头鼓。”

落子舞道具:用一根1米长的竹竿,从一端向里均匀挖出三个孔,竹孔间距3厘米,在每个竹孔里用铁丝固定住3个铜钱,竹竿两端拴上红毛线穗,再各系上大铜铃3个和小铜铃3个。跳起落子来,随着动作节奏,落子发出清脆响声,陈列在展厅也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手工艺品。

落子舞服装:落子舞服饰讲究,在各个历史时代有着明显的变化。服装分男女款,男款是红色英雄巾、上衣黑裤褂外穿黄坎肩、下衣紧身灰裤打红色裹腿,白球鞋。女款是盘发髻、上衣正红紧身小褂、下衣紧身绿裤、红鞋,结合古今观赏特点。男女演员配合默契,跟随鼓点跳起舞步,抖膀飞眼,令人捧腹不止。

落子舞队伍:最低10人起,男女各半,双数即可。舞步、节奏、打跳动作务必一致。除打落子队员外,还有两个领舞演员,类似戏曲舞台上的男丑角和女彩旦。他们是整个落子舞队伍的舞眼和支柱,带动整支队伍的走向,配合一致,两位演员互相,妙趣横生,起到惹观众捧腹大笑的效果,为表演增加了娱乐性。

二、非遗落子舞的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快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非遗的吸引力正在逐步下降,像落子舞这种依靠口传身授的非遗文化正在不断消失,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一)非遗传承青黄不接

目前,落子舞的传承人大多处于50岁至80岁这个年龄段,曾经涌现的一些成绩卓越的带头人,或已过世,或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能起骨干作用的、有较高水平的青年人才十分匮乏。新老艺人出现断层,艺术传承青黄不接。而且,落子舞不能像手工技艺类非遗,能用一技之长生产实物商品,所以无法获取相应的经济回报,传承人很难体现自身具备的经济价值,不少传承人转做其他行业,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青黄不接,人才危机日益严重。

(二)经费不足,传承保护无法有效开展

各级政府对于非遗整理、抢救、展演、宣传、培训等没有专项资金支持。乡镇政府没有专门的非遗保护中心,没有专用工作车辆,资源普查、民间调查、资料整理和录像制片等相对滞后,日常工作开展困难。据了解,省、市级别的传承人没有任何经费补贴,一些人因生存实际情况而改行,此类非遗得不到有效传承。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认识

如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社会大众缺乏基础知识,尤其是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补、申报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专业人才匮乏,无法形成一个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意识,这制约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非遗落子舞传承和保护工作建议

面对诸多困境,拓宽思路,积极探索一条有效可行的“非遗”保护之路,对于推动赵寨子镇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意义重大。

(一)发挥镇党委、政府在落子舞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

保护非遗落子舞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提高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加经费投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成立落子舞传承和保护专项基金。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增强全社会尊重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性,使人们踊跃地参与到落子舞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来。

(二)送“非遗”进学校、农村和企业,多渠道培养传承人才

将非遗展演送进中小学、农村和企业,在综合文化站开设非遗展厅,将落子舞变成有形的文字图片和影像展览,制作电子光盘存档。聘请落子舞传承人现场教学,建立艺术实践教育基地,多渠道培养人才,努力使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三)将“非遗”项目通过节庆向大众展演,打造地方“非遗”特色品牌

通过参加市、县举办的春节、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民俗节庆活动,开展非遗项目展演,打造地方非遗特色品牌,让人们充分领略高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增强城市认同感。

(四)创新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生产性保护

按照“合理利用、鞒蟹⒄埂钡姆秸耄在保持传统风格和本真性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开发。拓展民间合作的新渠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第4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在外界的交往中将所学到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通过内化所形成的内在的精神品质与价值意识,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1]高职院校特别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学生既与本科院校一样都是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统称为“大学生”,对于学生人文素质要求与教育内容有着统一性。同时,高职院校也与本科院校有着本质的区别。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职业道德的打造,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是区别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

二、依托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

(一)人文类社团规模

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登记注册的学生社团数一直控制在65个左右,全部为校级社团,主要分为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群众体育、人文社科、红色理论、专业技术、管理辅助七种类型。其中,人文素质类社团达22个,占社团总数34%,全校社员人数达4600余人,超过每年新生录取总数,参加人文素质类社团人数达2032人,达社员总数的44%。

(二)形成了社团工作党政齐抓共管局面

校各级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发展与建设。学校院长办公会专项讨论社团建设问题,校领导定期参加社团活动,教务处支持开设社团实践课程,人事处支持社团指导教师公开竞聘,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全程参与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工作,机关行政部门对口指导相关社团,营造了学生社团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严格规范社团管理运行机制

规范化的社团管理制度和社团的良性运行是发挥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学校高度重视社团各项制度保障工作。

(1)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校团委下设社团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学生社团建设工作;

(2)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目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有《社团管理办法》《社团指导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社团星级评比制度》《社团干部工作手册》《社团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等管理文件、制度等10余项;

(3)落实工作量化考核,分别对社团、社团团支部、社团干部、社团指导教师等进行量化指标的工作考核,并与评优表彰直接挂钩,实施社团优胜劣汰,社团严格执行注册、注销制度,保证社团“以质量求生存”的考核、淘汰和晋级。

(四)完善社团各项工作保障

为保证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可持续发展,学校设立了社团建设、竞赛获奖教师、学生奖励、社团活动专项经费等;实施“人文素质类社团团委直管、专业类社团学院专业指导、管理辅助类社团行政部门对口指导”的社团分类指导,加强社团管理的资源整合;设立社团管理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岗位,进行任期一年的全校公开竞聘,并把指导人文素质类社团作为教师职称晋升中,公共课教师的必备条件和专业课教师的优先条件;通过学院院长办公会,继续投入5000万,建设社团活动中心等,建成后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舞台将成为南京高校中硬件条件最好的演出场地,将可以接受国家级高水平大型文艺演出。

(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学分建设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给予学分认定,是依托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1.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社团活动学分。学校高度重视社团活动,将社团活动纳入学校学分认定体系,在学生必修学分中拿出12个学分作为素质教育学分,特别是校级重点社团活动达到10次,就可兑换2个素质教育学分。

2.开设社团实践课程。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学校还为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专门开设了国学诵读、摄影技法、演讲与口才、青年大讲堂等实践课程。参加社团实践类课程的人员必须为相关社团成员,社员在参加社团活动,学习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能获取学分。

三、依托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措施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确立了具有高职特色的“以文化、艺术、体育等传统人文素质型社团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类社团为特色,扶持一定的理论研究型社团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建设思路。全年开展各级、各类人文素质类社团活动800余次,开展大型文化演出活动达20余场,参与活动学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文化、体育、艺术大赛中屡获大奖,南京青奥会、南京亚青会、全国十运会等大型赛事中,处处可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青春风采,艺术设计学院吴昊同学被组委会评为“最美志愿者”。

(一)创办黄炎培思想研习社,开展职业观、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黄炎培职业教育研习社成立于2011年,在全国黄炎培思想研究院的指导下,在社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社团主要研究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传播继承其思想。社团成员由成立初30余人发展到现在334人规模,每位同学都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能深入学习研究。社团同学们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学习宣传融入社团活动,每年在全校学生中举办关于黄炎培职教思想内容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专题研讨会;将上海黄炎培故居等地作为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由学生自发编印了《职业帮》杂志,记载了历届优秀校友的事迹、成功经验和在校大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解、愿望和职场文化等杂志在全校学生中免费发放,深受学习喜爱;围绕“敬业乐群”校训精神和职业精神,开展思想大讨论,宣传“敬业”、“乐群”之职业精神;由黄炎培职业教育研习社同学每年开学季为全校4500余名新生开展黄炎培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使他们上好入学第一个,进一步确定“上高职、爱高职”的思想。

(二)校馆共建“民俗文化”社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民俗文化协会成立于2003年,目前有社员340名,此社团与南京民俗文化馆共建,12年来协会以传统民俗文化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讲为目的,加强学生对民俗文化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强化宣传传统手工艺人的敬业诚信、务实创新的职业操守,以此来带动当今高职学子的职业素养精神和人文素养,取得了教育效果和社会声誉。

1.积极开展传统民俗文化宣讲活动。积极依托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传统博物馆等共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将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每年都邀请南京传统博物馆传统民俗文化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同学们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讲堂,现场为同学们介绍、制作泥塑、秦淮灯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积极开展传统民俗文化体验。俗语说:“素质靠养成,能力靠训练。”唯有从实践着眼,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构建立体而多元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提升现代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积极开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髓”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园广场上葫芦画,手工泥塑,布艺,雕刻,剪纸等传统技艺作品,美轮美奂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让同学们叹为观止,陀螺、抖空竹、九连环、滚铁环等传统游戏让同学们意犹未尽。茶艺体验课堂课上,表演者们穿着精美的茶艺服装,配合着解说进行着精湛的茶艺表演现场四个同学自告奋勇的上台尝试了茶艺中沏茶、赏茶、闻茶、饮茶的四个环节,并和大家分享了对茶文化博大精深之处的强烈感受。公寓活动室中,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授同学们剪纸、布艺、葫芦画的制作,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非遗技艺的历程。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更被老艺术家们“台下十年功”的坚持和敬业精神所感动。

3.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每年选拔校内优秀同学组织开展“文博之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是小小传承人”公益夏令营志愿服务活动、南京民俗博物馆义务讲解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相关社团同学协助传统老艺人教学、带领中小学生参观传统博物馆并进行讲解、对相关非遗传承人进行采访报道,用切身的实践,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依托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社团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服务的核心,“立德树人”的关键在德育教育,人文素质是德育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用常规的“一对多”、“灌输式”的课堂教育模式用于人文素质教育效果显而易见是不行的。学生社团就是以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集合在一起的,其活动的特点就是灵活性、自由性、专一性、专业性,这恰恰是学生现在愿意接受,并能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有效形式,只要学校、指导老师规范好社团活动类型,做好过程指导,教育效果就会非常的好。

(二)社团实践类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补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门为社团开设了社团实践类课程,属于选修课,社团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可以选择社团实践类课程,用于补充在社团活动中发现的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社团实践课程与传统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以专业理论指导为支撑,以实践调研、实践走访为主体,课程内容和形式多样。

(三)社团活动有效的扩大了学生参与面和积极性

第5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数字博物馆具有强大的功能。本文以苏扇数字博物馆建设为例,从数据采集加工管理到内容架构,视觉设计到文化渲染等技术艺术手段,将传统文化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陈展于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苏扇相关信息的渠道。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苏扇非遗;苏州

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极大发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优势,本文以苏州非遗传统手工技艺项目“苏州制扇技艺”(以下称为苏扇)为案例开展了虚拟展馆的设计实践研究。本项目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以及专业学科优势,收集整理资料,深入苏扇制作工厂,访谈苏扇名家学者,将苏扇虚拟展馆的建设工作做到实处。苏扇虚拟展馆整个展厅的导航条目分为七大主题栏目,涵盖了科普、展示、教育、交流等各个方面。本馆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突破地域障碍,拉近了公众与非遗的距离,满足了当代人们对苏扇文化的向往,将苏扇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1 苏扇数字博物馆数据库建设

1.1 苏扇数据采集:是苏扇虚拟展馆数字资源的来源

采集内容涉及图文声像四个主要素材,严格信息采集的技术规范要求,按照虚拟展馆的结构模式、栏目要求进行分类保存。采集主要以苏扇非遗责任单位和传承人为基础,以高职校非遗研究专业师资为主干,以政府非遗专项资金为保障的条件下开展苏扇数字化信息的采集。

1.2 苏扇数据加工

数据采集的数字化信息进一步加工,按规范的元数据定义整理、加工、组织,形成有序的数字资源库。将原始图文声像等数据通过PS、AI、CORLDRAW、JAVA、flash等技术手段再加工再编写再组合,精细加工并艺术技术处理,适当的开发动画、静态画面艺术设计等网页系统的前期工作。

1.3 苏扇数据管理

一是对信息的管理,建立独立的办公包,将原始数据和加工数据按照虚拟展厅的栏目要求进程存储、分类。实时更新。二是对人的管理,对虚拟展厅涉及的各个部门和负责人进行实时跟进,构建良好的工作团队和执行工作能力。

2 苏扇数字博物馆内容构架

苏扇数字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苏扇概述”、“历史沿革”、“艺术价值”、“苏扇精英”、“精品鉴赏”、“教学科研”、“社区论坛”等七大部分。对苏扇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苏扇文化精彩呈现。“苏扇概述”、“历史沿革”、“艺术价值”、“苏扇精英”、“精品鉴赏”、“教学科研”、“社区论坛”等中包括了苏扇中的折扇、檀香扇、绢宫扇三种基本扇制;分布地域以及苏扇的形制。“历史沿革”将苏扇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初步期、发展期、兴盛期、保护期四个主要的时期。“艺术价值”包括了苏扇工艺流程工具材料以及四花技艺等。“苏扇精英”主要包括了苏扇民间大师以及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主要作品以及获得的奖项。“精品鉴赏”主要包括了成品扇、扇头造型、扇骨装饰、名家刻骨等。“教学科研”包括电子书阅读、传承教育基地、科普视频、名家讲坛等。“社区论坛”包括了行业动态、苏扇行情、苏扇论坛等。

3 苏扇数字博物馆网页设计

网页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苏扇虚拟展厅网页设计的工作过程包括:苏扇信息源、确定用户群、组织信息单元、链接和导航、网页制作、网站管理等基本步骤。信息源主要是指数据的采集,以图文声像的数据形式记录苏扇的原生态以及高超技艺等。确定用户群主要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确定信息的收集范围,建立内容分类的准则。组织单元是将序化后的信息进行组合与标识,并对分类链接类目进行设计,以多媒体方式生动多样的展示。链接和导航特别要注意导航图文的设计、标识标识等视觉语言的运用,将对应的网页进行链接和集成。网页制作中对图文声像的素材设计成与用户交互的界面,页面的视觉设计体现出扇文化的特色。网站建成后需要对网站信息构建进行管理和维护,不断提高网站的可用性。

4 苏扇数字博物馆建设特色

(1)展现丰厚的文化底蕴。注重从苏州原生态的手工技艺的文化背景,从人文角度来审视苏扇的历史沿革,从视觉艺术审美角度表现了人文气息。

(2)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从多学科的角度来介入,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讲解,普及了苏扇制作工艺的繁复而精湛的技艺,对苏扇优劣的审视要求均有介绍讲解,无论是对资深专家学者还是对院校学生或是一般旅游者,都是极具科普价值的。

(3)精湛的网页设计。从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的logo 设计到苏扇虚拟展厅的网页,其构图、色彩、版式、动画等视觉设计都是经过反复斟酌和推敲的,体现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在网页设计上的具体的表现。艺术设计的网页画面更是体现出苏扇的“雅、精、细”的主题。

(4)丰富的传承教育。从苏扇传承基地到苏扇院校课程体系的建立,从苏扇名家的讲课到苏扇教材的编写,从苏扇优劣的鉴别到苏扇精品的鉴赏,无不渗透着苏扇传承的各个模式和各种方法。把苏扇传承教育的优质资源通过数字博物馆的平台为更多的人共享,推动苏扇的可持续发展。

5 苏扇文化研究和数字博物馆的互动

苏扇虚拟展厅的建设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苏扇作为一种传统技艺时刻都处在变革之中,随时代审美、传承人技艺变化、设计者创新变革等动态之中。因此,苏扇虚拟展厅中的日常维护、资源更新等需要及时跟进,实现苏扇文化研究良好的互动,真正的推动苏扇的保护和传承。

(1)做好苏扇虚拟展厅的日常维护工作。苏扇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技艺项目,有辉煌也有落寞,有传承的精髓也有变革的需要,作为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文化推广、科学普及、社会意义,不断的补充和更新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2)加大教育力度,扩大受众,普及苏扇文化。苏扇作为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的一员,需要符合苏州整体形象地非遗面貌,也需要个人的独特面孔。所以苏扇推广要在各个领域中积极参与和频繁出镜。尤其在传承教育方面,扩大苏扇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普及苏扇的一个有效途径。将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宝贵传承教学的资料网络共享,普及苏扇文化。

(3)增加互动平台和互动频率,打造苏扇学术交流平台。苏扇研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联合社会各个领域的力量打造苏扇学术交流的平台。苏扇虚拟展馆中的留言板或交流论坛,为苏扇民众、专家学者及时沟通研究信息,发表各自观点,发表科学研究成果,实现与网民的互动与沟通。

6 总结

苏扇虚拟展厅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下弘扬非遗的又一有效途径。网站系统采用先进的内容管理理念和网站技术,在功能上以网站内容的组织、管理和为主,实现了网站建设中信息采集、加工、管理、的完整流程。虚拟展厅尽可能的做到老少皆宜,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苏扇的艺术魅力。网站页面特点时文化创意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要在设计上突破传统,传达扇意境和扇文化,体现吴文化的精髓,体现网站建设 “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严建强.计算机网络时代博物馆展示的传播与体验[J].中国博物馆,2004(1).

第6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一、唐山皮影:河北非遗的典型代表

皮影戏也称作“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它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孕育而成的艺术形式,“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皮影在全国有很多流派,唐山皮影发源于唐山的乐亭县,也称乐亭影,传说始于金元末期。从1958年唐山发现的明抄本乐亭影卷《薄命图》看,乐亭皮影至少在明朝已经成熟。与我国其他地域皮影造型相比,唐山皮影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选材优良

皮影即用皮子雕刻影物,有牛皮、马皮、羊皮、驴皮之分,其中驴皮为上等材料。唐山皮影多采用驴皮为原料(因驴皮透明度强、柔韧性好,结实耐用又易于保管),成型后的皮影影人刷以桐油来增强其材料的抗腐蚀性。

刀工细腻

唐山皮影以雕工著称,尤以线刻见长,雕镂精细、刀法犀利多变、造型夸张独特、线条流畅清新,极富装饰性。在雕刻刀法上,拉刀、推刀、回转、顿挫、明刀、暗刀等讲究颇多。有的老艺人还将刻镂技艺总结为:“大刀口,小刀口,刀口犀利要直走,里裂外斜最禁忌,乱加饰物俊变丑,顺茬作出能直立,横茬刻完卷又偏。鼻直眼尖帅盔尖,斜行一线尖对尖。嘴角眼角要相对,刻出影人笑微微。”

着色古朴

色彩是皮影造型艺术的重要工序之一,是在夸张的形体基础之上再次进行艺术上的升华。唐山皮影艺人在处理皮影色彩时不受造化、成法的限制,根据皮影本身的质地及影人特征在传统的色彩观念基础上进行发挥,形成了色彩明快、艳丽、对比强烈而和谐的艺术效果。传统色彩以黑、绿、红为主,因为黄色与白色驴皮的色彩较为接近,雕刻出的镂空映衬在影窗之上本色为白色。

二、唐山皮影的现存问题

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皮影戏在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现代化、高效率和快节奏的生活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很难适应人们的精神生活新需求,生产方式现代化的转变和物质利益影响了民众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大众开始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忽略、淡忘甚至遗弃。同时,物质利益的驱使而带来的商业操作,在片面追求市场效益和经济利润的同时,盲目迎合观众口味而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忽略甚至歪曲了其本身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

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皮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正在走向衰落,最令人担忧的是皮影艺术传承人的缺乏。根据调查显示:全国170多个县(市),11000余名皮影艺人80%多的皮影艺人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这种现状所限,会导致他们所掌握的一些绝技、绝活随时有可能失传,大量相关的音像资料也在不断流失。此情况在唐山皮影艺术界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当今的人们对皮影戏的接受也存在着问题。一种艺术形式要想广泛流传,首先要有尽量多的受众群体,现在喜欢看皮影艺术表演的基本上的为老年人,年轻观众少之又少。皮影是时代的产物,在其辉煌时,条件是客观经济物质匮乏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较少。现在电影、电视、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的传播媒介已经在大众生活中得到普及,受众可选择的娱乐形式更为丰富了,年轻观众不喜欢看皮影。皮影自身的表现形式也有缺陷与不足,如作品内容、形式的老套,脱离时代感等。所以,跟进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当务之急。

三、非遗传承之路

世易时移,与时俱进。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演进规律,也有伺机发展的重大机遇,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总体进程中,面临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它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基因在文脉中的显现。因此,更新自身的表现方式与开拓创造具有时代感的形式,才能走上生生不息的可持续之路。

开发专题,拓宽传承视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隐含着极为丰富的旅游价值,如果能大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旅游,不仅能够丰富旅游资源的开发类型,从而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够营造旅游地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者的体验深度与文化感染力。比如,定期举办针对旅游的专题演出,在保留传统经典曲目的同时,并开发新的大众剧目,加入现代元素。借助电视台、网络等媒介,吸引大量年轻的旅游者,使唐山皮影在保护中得以传承与发扬。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将高科技展示和身影其境的现场感结合起来。比如,为普通观众营造亲身体验的机会,让游客欣赏精美作品的同时,亲自体验制作的乐趣,让游客全方位立体的体验唐山皮影的艺术魅力。这种亲自动手参与与接触可以让大家感受皮影的文化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发展创意产业,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是当前的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具体到皮影戏的传承和保护上,根据材料的不同、雕刻绘画的不同特点,制作精美的皮影人,不仅有旅游纪念的意义,还有收藏装饰的价值,这样可以使传统艺术形式进入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在创造产业价值的同时拓展皮影戏的传播范围。

保本固原,扶植新生力量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活态载体。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保护传承者在传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传承人是不可替代的能动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形成时间长、外来文化和商业的冲击,在传承过程中传承人严重的流失、断代。传承人不断减少,不仅会影响该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还影响着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关键也是最基本问题,传承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忠实地师承师傅的技艺,保持本来的原汁原味;另一类是以师傅所授的技艺为基础进行发展与创造,自成一家。政府在对传承人的保护过程中,应以保护民间艺人为主,适当要补贴给其一定的物质待遇,为其创造必要的生存空间。

政府主导,确保文脉传承

作为公共权利的代表者、行使者的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对社会中的公共事务进行保护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样、复杂、脆弱,所以其保护工作也变得相当重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过程当中,政府主要在“保护”和“传承”环节做足功夫,进行相关的经费支持,产权保护。唐山皮影其自身就是河北的一种活态文化,更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与地域性,着力加强皮影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输出,不断营造和扩大传统皮影艺术对外的影响力,加强扶持有能力开展对外交流的表演团体和皮影制作者,采取系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保证,对演出硬件设施大力投入,从而保障这些表演团体顺利走向国际市场。

总之,我们必须结合唐山皮影的特点,合理选用适合皮影的载体,把发展地域经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得到保护,区域经济也能得到协调发展,取得两者均衡的双赢局面。竭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风貌,在我们由农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的社会语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是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维护民族的文化安全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塑造时代的国家民族精神,加强民族文化的自我归属感,对建立并显示独特的文化景观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7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关键词:非遗 传统村落 传承 生产性 互存

一、 传统村落传承人和生产性保护的基本内涵

(一) 传统村落传承人的概念

传统村落传承人一般可以分为“一般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人”,是整个传统村落传承人群体的总称。国家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十分重视,近些年来通过立法,普查,申报审批等工作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这其中对传统村落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进。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在不同地区也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抢救型保护”和“生产性保护”。抢救型保护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静态的温和的保护,层次比较低,局限于对一些濒临消失的传承人的保护,一般是提供经济上面的支持。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这种保护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对整个非遗保护的发展。

(二) 生产性保护的模式

城镇化加快,传统村落“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原始的“抢救型”保护已经不再适合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生产性保护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性保护模式并不是指把传统村落产业化,变成物质产品,或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一种对现有的传统村落进行可持续性的,可传承发扬的文化活动。这种模式下的保护,有利于解决当下越来越多传统村落传承人边缘化,消失化的状况。一方面生产性保护模式它在理念上和成果可预见性上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可,另外一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比如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就有规定:“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非遗传承人受到巨大冲击的不利形式下,这种保护模式可以弥补过去保护模式带来的问题。

二、对贵州非遗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贵州非遗保护和全国其他各地的非遗保护一样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贵州的省级非遗保护发展规划中可看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在得到不断的重视和提高,表示在未来几年贵州的非遗保护活动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保护过程中,尤其是在古村落的保护中存在着这三点问题。

(一)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专业队伍建设缺乏

贵州在非遗保护中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法律健全上,在制度规范上缺乏有效的指导。贵州是个非遗大省,而且由于贵州少数民族聚居,传统村落较多,管理规范上更加的复杂和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强大的法律体系来维护。当下,贵州非遗保护中的有关部门和人民首先是观念上没有很重视,而且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情况使得对传统村落及其传承人的保护没有及时,在时效性和有效性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其次,缺乏专业的非遗保护队伍,尤其是贵州县级以下的地方,恰恰也是与传统村落最接近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有关部门管理秩序紊乱,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协调协作,也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人员不足,人员不稳定,人员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差等问题比较严重。这对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有着很不利的影响。

(二) 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合力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相关部门之间,部门和社会之间应该要鼎力合作,才能让整个贵州地区在对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上加以重视。对民众而言,即使自身作为传承人,也不清楚传承人的含义,不知道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要如何去保护传统村落,以传承人的身份将传统村落的文化l扬与继承。但是贵州现今的相关部门并没有把这种知识,意识传播到群众中去,从省到市到各县、区,抢救保护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些学者专家身上。要知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仅仅靠政府,靠专业人士是不够的,必须要政府和社会,社会和个人配合起来。

(三) 保护人和传承人之间界限模糊,职责不清

贵州非遗保护,就对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中,保护人和传承人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保护人是指对传统村落传承人进行保护的如政府部门,学术媒体界等,传承人是指对本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传承的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叠加或者混乱,有些保护人甚至会干涉传承人的传承工作,这很可能产生伪遗产。就拿贵州榕江县的大利侗寨为例,大利侗寨作为第一批国家审批的传统村落,生态文化保护良好,非常具有侗族特色。那么保护人应该是榕江县及其以下的相关部门,如文化局,媒体部门,保护人要做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制定规则制度,进行宣传报道等。而传承人则是这里的土著居民,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有着鲜明的本地特色,对本村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保护人的帮助下,进行文化生产活动,可以和市场相结合,进行保护性的创造并弘扬传承下去。

三、传统村落传承人和生产性保护互存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生产性保护在传统村落传承人保护中,是一种高级层次的,而且有成效的模式。两者存在着互存的关系。

(一) 传统村落传承人是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对象

实践和理论都表明,现阶段,生产性保护是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人最有效的方式。传统村落传承人是传统村落传承的主体,要想传承传统村落的文化,就需要生产性保护的推动。生产性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政府主导,进行公益性质的开发保护。比如政府有关部门保护人可以在了解传统村落及其传承人的基本情况下,为了开发传统村落的价值,更是为了保护传承人的利益,对传承人提供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支持,以避免传承人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或者认识不清而摒弃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能和文化。第二,需要市场的指导。虽然生产性保护不等同于市场开发,但是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传统文化也需要和市场相融合,比如再次以大利侗寨为例,传统村落中民俗文化丰富,如侗族的服饰,那就可以将侗族的服饰文化转变成可以发扬出去的服饰文化产品,也让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们感受到侗族服饰文化的魅力。第三,文化生态的主导,这方面需要媒体方面的保护人,在生产性保护中,媒体文化部门保护人需要保护的是传统村落传承人的观念,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可以把开辟出文化示范区,不仅让传承人们觉得自豪,更愿意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也给全国其他地区起到了提醒作用,对整体的非遗保护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 传统村落传承人对生产性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村落继承人,是非遗保护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他的职责重大,首先是他需要是传统村落的土著居民,对本村落的文化历史非常得了解,其次他需要有清晰的意识,即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必须要得到传承,不管世界,社会如何变化,我需要把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民俗民风传承下去。在这种伟大的使命下,对于生产性保护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和激励作用,传承人负责传承,生产性保护负责保护,各司其职,为本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性发扬合力前进。两者的互存关系在新时代环境下必须存在,而且肯定会存在,这种互存关系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村落传承人素养观念的改善,有利于对本村落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产性保护这种模式越来越被全国各非遗地区采纳,引用,这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对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

四、结语

非物质遗产中的传统村落是非遗的重要保护对象,这其中的民俗民风,生态文化等都对整个非遗研究有很大的贡献。传统村落传承人作为传承的主体,有荣誉,也有责任。生产性保护作为传统村落传承人的保护模式,更是至关重要,不仅承担着保护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人的重要职责,而且还要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在对传统村落及其传承人的保护上,需要进行创造性的保护。本文以贵州非遗保护为例,在对传统村落传承人和生产性保护分别讨论的基础上,厘清了两者的关系,即互存P系,而且这种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将长期存在。如何处理好两者的互存关系,如何更好的保护贵州非遗保护中的传统村落传承人,如何进行生产性保护,这对于贵州各级部门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当然,这对于全国各项目的非遗工作也有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芒果,孟涛. 武术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生产性保护模式及其路径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2]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235-246.

[3]谢中元.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新探析

[4]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235-246.

第8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一 在全球化语境中强调“发现东方”

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和话语编码,不仅有民族创造和传递的物质产品,还有集体的思想和精神产品与行为方式(各种象征、思想、信念、审美观念、价值标准体系)。这意味着文化无优劣,而只有差异,并必须学会尊重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一直经历着与西方和其他文化的长期对话和文化碰撞,文化互渗(acculturation)已成为新世纪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基本品格。

冷战结束使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北美经济军事的发达一体,欧洲经济货币的统一,而亚洲统一的排头雁问题成为相当敏感的问题。于是,在经济上政治上争大国话语权,在文化上争首发权成为亚洲文化的新动向。诸如近些年文字印刷界和考古学界出现的几个重大问题,表明所谓“远东”各大国在“四大发明”和亚洲历史问题上出现了话语权之争,已引起各方的关注。

李学勤认为:“有意无意对中国古代文明贬低的倾向,仍然是存在的。其具体表现有两方面,一是把中国文明的历史估计过短,二是对中国文明发展的高度估计过低。……这样做,抹煞了近十几年中国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的成果,实在是不公平的。” 在我看来,文化交流不是一种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一种交流的多极性问题。只不过在西方现代性光谱中,“东方”已经削弱了立法和阐释的权力。进一步说,“全球化”不是一个全球本质化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地尊重差异性的过程,是东方西方共同组成人类性的过程,也是西方中心主义习惯自己成为多元中的一元的过程。因此,东方(尤其是所谓“远东”的中国)如果继续沉默、失落、被误读,将使世界文化生态平衡出现严重的问题。

近来,西方提出“生态批评”或“生态文化”的新理论,其实吸收了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中仍有生命的思想,如:绿色和谐思想、辩证思想、综合模糊思想、重视本源性和差异性的思想、强调“仁者爱人”思想等。 这些思想是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互动的结果。因此“发现东方” 是发现中国有生命血脉的东西,使其变成世界文化中的鲜活的精神。

全球化的深入,意味着西方中心主义将终结,而东方文化应该得到重视。新世纪的“发现东方”的工程,是要考察中国文化哪些部分已经死亡了?哪些部分变成了博物馆文化只具有考古学的意义?哪些部分变成了“文明的断片”可以整合到当代生活中?还有哪些文化可以发掘出来变成对西方一言独霸的话语置疑?当然,“发现东方”是要发现经过现代化洗礼的东方,不是要怀旧,也不是要退守,更不是张扬狭隘的民族主义的东方,而是要将中国当代新问题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新框架中重新提出,从而梳理我们的理论范畴、基本命题、核心概念、关键词,广泛参照日本、印度、阿拉伯、欧洲和美国五大地区的文化精神,同时借用现代哲学、语言学、符号学、美学、传播学、文化生态学方法,以重新去解读中国传统的文化诗性的哲学和独特理论。

人文社会科学的兴盛是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命脉,其价值高低成为“国家柔性国力”的综合呈现。文化的意义在后工业时代日渐突出,西方不断在输出自身的文化意识形态,美国的“三大片”——“薯片”式的快餐生活方式,“芯片”所代表的电脑核心技术,“大片”式的影视视听方式,也有人称之为“可口可乐殖民”(Coca-colo-nization),似不无道理。而中国文化却在一个多世纪的“拿来主义”中,被逐渐排除在集体记忆之外。因此,必须将重建文化根基和民族认同的地基,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 发现“中国两河流域”中“长江文明”的意义

中国文化研究中有一个思维定势,总是单面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元的,而且虞夏商周各代王朝都在黄河一带建都,文化中心从黄河中下游向外扩展。有人甚至认为长江文化区域长期处于蛮夷匮乏状态,直到六朝乃至宋代,南方才成为发达地区。这种看法在如今的考古发现面前已经站不住脚。

长江上中游的成都平原田野考古发掘,表明古代巴蜀先秦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然形成:宝墩村文化(前2700-前1700)-三星堆文化(前1700-前1150)-金沙遗址(前1200-前600)等,尤其是近年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面具和玉器等文物,表明金沙遗址与三星堆一脉相承。 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出现许多不同于殷墟甲骨文和中原青铜器文字,这些巴蜀特有的符号文字,至今无法识读。 可以说,三星堆等珍贵文物的发掘,呈现出长江文明在史前的辉煌灿烂。

但是,面对这样辉煌灿烂的文明,有人仍用某种殖民文化的眼光看中国。如苏三写了两本书,一本是《三星堆大猜想》,认为全球文明同源即人类文明都发源于一个中心区域,各个文明并非割裂生成。三星堆文明不是内生而属于外来文明,其来源是“西方”。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主体为红海沿岸古闪族(Semite)人,三星堆古国是古代中东的闪米特人建立的政权,即古犹太人的一支,他们在历史上曾大规模地迁徙,后经过现在的伊朗、印度等国家及地区,于4000年前左右来到成都平原。因此中华文明起源于古代中东,犹太人是中国人的祖先之一。在我看来,这位作者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和考古材料,充满了误读式的理解和缺乏依据的充满主观臆断的过度“猜测”。在《向东向东,再向东》中,她认为文明起源地从中东不断向东方迁徙,处于东方的中华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宫外孕”。这位考古的外行用《圣经·旧约》的材料加以牵强附会的解释,认为中国文明是中东文明或中亚文明,最终都经过了基督教的熏陶。这种“中国文明西来说”,不过是再次重复上个世纪的西人斯坦因的殖民理论罢了。

事实上,不仅长江上中游具有高度发展的文明,下游地区同样有相当高度的文化:浙江的河姆渡文化,年代当不晚于仰韶文化;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对夏商周中原文化饰物上纹饰饕餮纹的影响一目了然; 湖南澧县屈家岭文化城址距今4800年,当比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古城更早;商周时期中原王朝青铜器原料考古证实来自南方的江西、湖北和安徽,而通向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要津是在南方; “古夜郎文化”考古发掘和研究,更加凸现出整个长江流域文明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西亚文明起于著名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文明兴盛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那么可以说东方的“两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共同哺育了中华文明。“中国两河流域”及其文化意义在于,长江文明的重新“发现”“探索”,使一段失落的文明和掩埋不彰的文化终于浮出历史地表。于是,整个长江流域的历史因此而重新改写,整个中华文明的学术史和思想史乃至艺术美学史,正在重新书写。

转贴于 三 寻找“失落的文明”与重释“夜郎文化”

中国过去是“国中之国”“中央之国”,人均GDP在1820年仍然处于世界的前列。 十七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初到中国,向中国人展示他们绘制的世界地图。使士大夫们大为不满的是,中央之国被挤到地图东北的一角。虽然当时中西双方力量的对比依旧可以支撑天朝上国的自信,但“大世界”却不可避免地动摇了中国人传统的“夷夏”观念。到清末,以降的一系列败绩致使中国甚至难以维系自我身份的认同,产生了重大的身份危机和面对世界的焦虑。

如果说,现代性西方中心主义使得古老的中国被边缘化,那么,古代中国汉文化中心观又使其将中原地区之外的民族看成“夷”“蛮”之地,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缺乏平等交流的基点。其中,“夜郎自大”这一成语流传甚广于其中可见一斑。

国人大抵是通过“夜郎自大”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触及到夜郎的。夜郎作为一个被历史误读了两千多年的名字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夜郎历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起于战国而终于西汉成帝年间,后来又神秘地消失,存在大约三百多年。对夜郎国记载主要在《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等书中。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从此,这个本当属于“滇王自大”的说法,就成为西南地区古国“自大”“夜郎”的别名。如今,古夜郎都邑、夜郎王、夜郎国的范围,以及夜郎民族的生活习性和夜郎文化的基本特征等,都成为历史之谜,引起各种不同的文化论争。

20世纪90年代末,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的学者开始深入讨论夜郎文化历史和意义。古代西南地区冠以“夜郎”县名的地方为数不少,古代贵州有三个“夜郎县”,湖南新晃有一个“夜郎县”,云南也有一个夜郎。云南专家据新近出土的“铺汉王印”为据认为夜郎古都在云南沾益;湖南学者则提出怀化西部方属古夜郎发源地;广西学者坚持夜郎国都应在广西凌云。在我看来,根据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将考古出土文物和地上文献互考,夜郎古都应在贵州境内,其地理范围大致包括贵州黄平以西,广西百色以北,四川宜宾以南,云南楚雄以东的范围,形成一个横跨几省的“大夜郎”的观念。出土文物的支持非常重要——2000年的贵州可乐墓葬群的发掘考古,出土一批极为珍贵的青铜文物; 普安县铜鼓山遗址出土的夜郎时期的铜兵器、陶器、套头罩, 还有一些生活器具。其精美的程度与中原无异,令人吃惊。

据《史记》记载:“西南夷君长以计数,夜郎最大。”又说,“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在当时西南诸国中,的确是“夜郎最大”。但是不是“自大”,还应该认真讨论。细细斟酌“汉孰与我大?”不难看到,这其实是古汉语的疑问句,一种正面的试探性提问,而不是一种自大的口气。作为南方诸国中的一个大国,夜郎真正希望知道外面的大千世界,处于这四面环山的封闭的云贵高原,想知道外面的精彩世界,想探究中原究竟有多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夜郎王向往汉朝的文明,不仅约为置吏归属汉朝,而且受金印册封,并派使者到京城朝贡。在这个意义上,“孰大”不是说自己就一定“大”,这个疑问词并不是说夜郎与汉朝比大,而是在求知求证和比较层面上对外部世界的大小表示“惊奇”。事实上,“夜郎自大”的命名,是汉民族中心主义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歧视造成的,这种文化压抑和文化解释是由于当时的汉文化中心主义使然。

长期以来,“夜郎自大”在汉族中心话语中成为了贬义词,使得其走向了漫长的“夜郎文化自卑”。今天,在中国文化走向理性和平等对话的时代,在全球化中发出“发现东方”和发出“中国声音”的时代,夜郎文化应走出贬义自卑而走向“夜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表明对自己劣根性的分析,对自己发展可能性的清理,对自己未来可能性和文化交流对话的前景加以展示,最后走向“夜郎文化自强”。

夜郎作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国度,是“西南夷”中最为著名的一个方国或部落联盟。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碰撞和互渗,各民族在大杂居环境中逐渐积淀在夜郎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夜郎文化与周边几乎同期发端的滇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同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长江文明中的河姆渡文化、三星堆金沙遗址文化,以及夜郎文化均不可忽略。夜郎文化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这神秘地出现又神秘地中断的夜郎文化,形成两千年的历史文化之谜。夜郎古国尽管灭亡了,但夜郎文明还在云贵高原某些少数民族身上在传承着。关于夜郎文化的传承者有多种说法,有彝族说、苗族说、布衣族说、还有仡佬族说。 也许可以通过人类学考察,从这个民族身上饰品、婚娶、丧葬方面的种种风俗上看出来。可以说,古夜郎人的住房、发型、服饰、婚俗、葬式、饮食、节日、风俗等等,在贵州的一些民族风情中均不乏其踪迹,可以利用最新科技DNA的遗传工程鉴定,去寻找夜郎文化遗传编码。 在没有更重要的文物发掘出土之前只能通过解读史料,同时进行人类学、民族学的考察研究。 这一研究非常艰难但意义重大。从某种意义来说,研究夜郎文明是对中华文明完美的文化版图和两河流域文化的重要补充,是对汉民族中心主义的扬弃,是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性的尊重。

转贴于 四 坚持多元文化对话中的“大夜郎”文化景观

作为一个全国皆知的文化品牌,夜郎成为了一些省市县争夺的对象。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只要是能够被尽可能多的人所认可的东西,就被认为具有含金量。“夜郎自大”千百年来成为了尽人所知的文化符码,它具有了名人效应、名地效应、名胜效益等附加值,各地纷纷争抢,很多是从经济帐、文化帐、知名度、含金量几个角度来“争夺命名权”。我认为这种人为的争夺有害无益,应该建立“大夜郎”意识,品牌共享,共同建设。

简言之,应当从文化争论和做秀中走出来,不要争名人秀。我们提倡一种宽泛的泛夜郎文化——“大夜郎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而应是以贵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古夜郎文明区域。夜郎应该寻求当代意义,因为夜郎文化意义的发现可以提供一些供汉民族、供全球思考的问题。这里意味着夜郎故地除了强调工业、旅游业、凉都的特色以外,还要思索一些更深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才可以逐渐消除附在夜郎上的不实之辞和文化歧视,使夜郎古国文化成为中国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想,今后在经济、文化综合实力上升的时候,夜郎就会在富民兴黔的伟业中再铸辉煌,真正地走向“夜郎自强”。

失落的文明应该找到重新传承的文化血脉。当我们走出“夜郎自大”的误区,摆脱历史迷雾制造的以讹传讹,以西南民族文化源流交融的大视角来看待夜郎文化时,就会发现夜郎国虽然于今天相隔两千年,但夜郎文化的密码却在长江文化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

第9篇: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

一、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6年底成立了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10年出台了《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申报评审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茂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了非遗科,开展非物质文化行政管理工作;成立了茂名市专家委员会和市际联席会议制度,规范了项目和传承人申报体系。此外,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和相关制度。茂名市已经建立了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保护体系,非遗保护工作逐步全面、规范、细致。木偶戏、信宜镇隆飘色、八音锣鼓、小良横堂班等项目往往与年例“捆绑”在一起。在每年的年例期间,这些表演穿家走巷,是老幼耳熟能详的助兴节目。这些民风民俗已经深入人心,是群众心中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州合江梧村庙会和合江龙舟也类似,成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习俗。当习俗成为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一种生活习惯,这些习俗也就容易相互依存地代代相传。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保护等方式。茂名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保护的方式也因具体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玉雕、传统中医药文化(化橘红中药文化)、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信宜竹编技艺、笪桥黄瓜干制作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依靠企业,有的依靠个体户经营,在经营利润的支持下,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高州木刻画和缅茄雕刻利润微小,习学时间较长,市场需求较小,精通此技艺的人并不多,但是由于在省内享有一定名气,经常应邀参加省级、市级的工艺大赛,在名誉和微薄利润的支持下,也得到保护和传承。但一些传统舞蹈,在保护传承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化州跳花棚是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也屡次在表演中获得嘉奖,荣誉的光环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民间艺术。而其他的传统舞蹈很难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年轻力壮的青壮年去表演。在毫无经济利益驱动的情况下,表演纯粹成为了一种兴趣,难以持久激发年轻人表演传承的积极性。山歌民歌也存在这种状况,目前,愿意学习山歌民歌的年轻人较少,而保护传承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的方法是后继有人。

二、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设想

茂名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类目繁多,各具特色,保护措施应该“因类施护”,根据不同的类目,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就茂名市目前的非遗文化的保护现状,我就非遗文化的保护提五点建议:

(一)文化部门应该多挖掘、多发现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非遗文化散落民间,在没有被发现之前,非遗文化只是默默无闻地存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或者是一种民风习俗,或者是艺人赖以生存的手艺,或者是家喻户晓的表演,或者是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小食的制作技艺,或者是民间传说,或者是民间故事……有发现,才有闪光,才有未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只有社区,群体或个人才能决定什么是他们的遗产”,这句话实际上指出了人民群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一种文化要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承认、认可、拥护。只有多下基层,多调研,多与群众沟通,多思考,精心挑选,细致辨别,才能真正掌握茂名市非遗文化的发展实况和脉络,擦亮茂名文化这张名片。

(二)完善非遗项目保护机制。各级文化部门应该完善非遗项目的档案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在过去,活在当下的文化。非遗的根源和传承状况需要各级文化部门深入基层探索、整理、建立档案资料。在分析非遗的实际状况后,各级文化部门还应该建立科学的保护规划,有效地指导当地非遗传承和发展。

(三)社会各界应该多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一个地方的文化,是这个地方人民生活轨迹的间接体现,是地方人民群众的精神粮食。优秀文化传统是地方人民群众的荣誉。历史痕迹需要保护,非遗文化需要展示。政府部门、社团组织和社会大型活动等应该多关注非遗文化,为它们提供展示平台。特别是表演类项目,有展示平台,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如果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没有展示平台,单纯地靠文化部门的保护,犹如有条件的“救济”,勉强填饱肚子就不错,长高长大恐怕就是天方夜谭。

(四)非遗项目应该多参加比赛。每年相关权威部门总会举办一些国家级、省级的文化比赛。茂名市的非遗项目应该踊跃参与这些比赛,通过比赛走出茂名,让外地人深入了解茂名文化。一种文化,享有了本地以外的声誉,反过来也会激发了传承人的创作激情,也就容易传承。文化部门也应该支持非遗文化项目多参加有分量的比赛。例如表演类节目,电白的人龙舞、高脚狮舞和麒麟舞,信宜的春牛舞、跳禾舞等等,跳这些舞蹈的人并不是专业舞蹈演员,他们或是农民,或是打工仔,或是做小本生意的村民。这些人练习舞蹈,需要放下生计一段时间,集中时间全心尽力地排舞,然后去参加比赛。排舞、比赛纯粹是一种喜爱,一种对地方荣誉的自豪感,一种对地方深厚的感情。在这个情况下,文化部门的鼓励也就变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