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第1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一、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同一个班级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前教育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就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在授课时,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就会存在一部分学生兴趣浓,一部分学生感到厌烦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让他们感到学习的枯燥。因此,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学、乐学,就成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情景,以景激情,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强、好奇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或走出教学开展实践教学等等,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格外高涨,整个课堂气氛轻松热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知识能力

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增长知识改变观念,近几年笔者注重自己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各种提高有效课堂效率的书籍,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新的教学方法。同事之间经常探讨教学方法。珍惜出去学习的好机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跟上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现在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笔者以前的教学方法有些陈旧,要想按现在的要求去上课,自己首先做到备课与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力争上好每一课,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教给学生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指导学生自学能力,出示自学指导,学生看懂然后带着明确任务去学,教师起引导作用。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一定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做到当堂训练扎实有效。

四、想要提高数学质量最主要的还是转化学困生工作

在学困生的转化方面一直是常抓不懈,不歧视他们,使之感受到生活在有人关心爱护,与其他同学平等的环境里。其次是鼓励多问,捕捉其闪光点,我班有一位学困生叫史杨,不会的题笔者耐心给他讲解,直到把问题弄懂,有进步时笔者就在班上给予了鼓励和表扬,还采取一帮一活动,使学困生慢慢提高。

五、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力求“严、实、活、新”,坚持常规教学,把好质量关

如部分学生做计算题时,正确率不高,经常出现错误,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发现计算上的错误并非学生对原理的不理解或对法则没掌握, 而是在计算过程中粗心和不认真出现了错误,演算不规范所致。对此,笔者采用了严格要求,像有的学生口算不准确,计算不准确,笔者就让家长每天给出20 道口算题,计算题进行练习,时间长了口算、计算能力提高了,平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听题目要求再去完成。使我班几名马虎的学生有一些进步。但是还是有马虎现象,还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

六、教师要学会多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 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班学生有一半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老师督促,回家家长不说就不认真去学习。这样教师就要和家长共同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

七、让数学走进生活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到数学,能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使学困生慢慢提高。

八、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学是一样师生交互的过程,为此,要使得小学生更好的入门,小学数学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都能体验到愉快的情绪,教师教的有激情,学生学的有兴趣,教学质量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教师的向师性,由喜欢一位教师到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入门教学时,要逐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2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13-01

农村小学,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大多数处于比较偏僻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教学质量来看,比起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和城市相比较,差距越来越大。具体来说,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而大多数农村教师对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缺乏了解,导致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这也成为了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就结合多年来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出自己几点看法。以供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可以通过学生的农村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农村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兴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学习两极分化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重视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给每一个学生探究的机会,而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够探究,成绩差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则难以参与探究。为了提高探究性活动效果,教师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无论是哪一个学生都可以提出疑问,对于提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此外,教师应该适时开展探究式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探究,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对三角形这一概念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挂画为学生展示几张画面,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寻找图中的三角形,看看哪组找得多,找得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这样一来,所有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都被激发起来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和发言,课堂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四、利用先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随着国家教育的改革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农村小学,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信息技术集图、文、声、色、像于一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数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化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

第3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一、创设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活力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泾渭分明,教学中应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能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打破教师唱“独角戏”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自己进行表达讨论,交流思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我由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一文引入,通过整个日出的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直线和圆之间存在着三种位置关系,从上课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数学学习应该通过新型的教学设计来实现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以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从而构建积极的生态课堂,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当中的寓意足以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表现得更加民主、灵活,学生的学习开始趋向于主动、合作、探索和创新,生动活泼的课堂面貌正在形成。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模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模式的完全摒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当教材内容具有从直观到抽象的特点,应采取“观察―操作―概括―应用”的模式;当教材内容具有从已知到未知的特点,应采取“自学―指导―理解―巩固”的模式;当教材内容具有从假设到验证的特点,宜采取“问题―讨论―建摸―拓展”的模式;当内容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的特点,宜采取“情境―探究―总结―反思”的模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相互间的动静结合,更能促成学生的成功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设计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对突破静态学习很有必要。同时,教师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以宽容、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求知、一起探究,让学生感悟失败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三、开展实践活动,加深社会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行为不可。由此可知,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同时,也悄然解决了数学问题。我在讲《反比例函数的实例调查》(苏科版八下第76页)一课前,先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不同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生活中的具有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实例,上课时各小组推选代表走上讲台,将自己在课余时间内找到的实例展现给大家。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更能促进学生接受新的数学知识。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点,数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素养。如:调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体育比赛等)、调查社会中的各种投资(如储蓄、买彩票、基金等)应掌握的知识。另外,调查与研究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教学知识,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房”,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到售房处了解、计算各种不同户型的价格,然后认真分析,仔细对比,进行“选购”,并将自己的实践过程写成调查小报告。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按揭购房、分期付款等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教师通过大量阅读和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教学资源。

四、利用资源优势,构建和谐课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多媒体、视频展示台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性和动感性等方面的不足。用形象的图象取代手画的框图,用生动的动画代替对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能够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创造一个全新的课堂环境,一扫数学课堂上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效果,让课堂教学最终变成相关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

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查询资料。数学史上出现的数学问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讲述数学发展的历程和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一些著名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家的故事,能够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比如我在讲“勾股定理”一节时,重点之一便是挖掘勾股定理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数学史融入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告知学生勾股定理的证明最早是我国三国时期吴国数学家赵爽在《周髀注》一书中给出的,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理念,实践新教材。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要作调整,教师身份要转变,教师要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走到“台后”,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提供一个正确有效的引导途径,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把“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服从学”的观念,吸取传统教学法的优点,融入到现代教学法中去。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林益生主编.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第4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主观能动性 自学能力 因材施教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海。”许多中学生之所以数学成绩不太好,就是因为以前没有脚踏实地地学。他们这边丢一个数学概念,那边丢一个定理、公式,从而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厌烦学习,也就越来越差。怎样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帮助学生重新起飞的开始。学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教师,更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就会越聚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就越来越困难。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理解学生,平时要常找他们交心,多给他们一些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学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对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新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诸环节的落实情况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应紧扣教材,精心设计合理新颖的问题,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获得知识的较好方法之一。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课前提问。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节内容时,我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根细木棍,使之拼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其中一根折断,使之剩余部分与其他两根不能拼成三角形,提问学生:现在这三根木棍为什么不能拼成三角形呢?吊住了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课间提问。课间提问,随机应变,时机把握得好,能使学生产生惊诧感,又能切中问题实质,使之留下深刻印象。如在学习“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地提问:连接长方形各边中点,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如连接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当学生解决完以上问题时,又进一步提问:当一般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顺次连接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矩形?正方形?引导学生不断展开想象,不断解决问题。

(3)讲课结束,善用“伏笔”。为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教师要设法在新课结束前设计有悬念的提问,为下一课设下“伏笔”。如学习了二次函数y=ax■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节后,教师在小结时让学生回答y=x■的图像和性质,然后提问:若原二次方程式变为y=(x+2)■,请问这两个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可否画一画图像,从中发现两个图像的位置有何关系?这种新旧知识的过渡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联系教材,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如讲解相似三角形时,可设疑:如何测量大树、铁塔、大山的高度?讲应用题时可设置市场经济中应用问题,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自然就产生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就越会产生“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就会产生越学越有劲的主动学习动力。

3.运用类比,揭示本质。引导学生把所要研究的新问题与与之有关的原有知识、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特点和规律,从而以熟悉的方法和知识解决新问题。类比有利于发展求同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的有效迁移,能解释问题的本质,使学生能自信地正视问题。

4.题型分类,归纳方法。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在单元讲完之后,首先要求学生归纳出单元的知识点,就课本上配备的练习、习题、复习题分门别类,总结出应掌握的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各种基本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这样做是交给学生“猎枪”而不是“猎物”,所以每个单元每类题型的常用解法,都要通过例题详细讲解,让学生真正掌握,并能保证较熟练地使用。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做好示范,对课文内容逐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清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养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忽,从而进一步顺应合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动机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学生大都认为自己能力差,不太相信自己会成功,他们很少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而更多归因于运气和任务容易。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发现学生个体的特点、优点和潜能,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愉悦和满足,创造让他们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才能使他们更喜欢数学,对学生进行成功心理的激励,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分类辅导,因材施教

由于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必然会随着教学工作的进行而被分成好、中、差几个层次,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数学学优生的培养。一般来说,学优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比较突出,思维较活跃,老师布置的任务都能带头轻松完成。对学优生的培养,应有两个明确的目标:一是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得到满足,使他们的学有能力能得到更多的发挥,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以更充分的施展;二是通过学优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较好的学习方法去影响和帮助其他学生共同发展。我们可把他们看做是帮助老师开展工作的“小老师”,从中既使学优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系统的把握,又使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2.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一般来说,学习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想象、分析能力较差;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方面表现较差,求知欲不强,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在发展学困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工夫,有计划地帮助他们寻找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每个学习环节中做一系列的学法指导。

3.启导。教师在讲解时,要启发学生的思维,随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力争使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开动起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动脑思、动手做、动口说,与老师密切配合将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彻底解决,努力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求师生共同点拨,从中发现规律,找到方法。

启迪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通过自学,学生对部分问题还不能得到充分解决,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教师及时出场,通过三言两语,点透学生的迷惑,给学生以恍然大悟之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点拨要适时、适度、适量。教师的点拨力求点明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出知识的联系,点出方法和规律。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争论,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争论。真正达到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老师的境界,使课堂教学活起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

4.指导。此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结合练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分析,学会整理,学会归纳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是让学生仅仅满足会做一、两道习题,而是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及时整理、归纳知识,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也就是说要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做文章,真正做到不但学会,而且会学。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迁移训练,形成技能”。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虽然形式多样、方法不一,但是其指导思想是固定不变的,那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多维互动为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所以,编制学案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这一指导思想,真正让学案发挥其载体的作用,在上课时更要坚持这一思想,充分显示“导”和“学”的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第5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方法

克莱因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可以说,世界永远是数学的,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培根更是出语惊人:“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轻视数学必将造成对一切知识的损害,因为轻视数学的人不可能掌握其它学科和理解万物。”21 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尤为重要。

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教学内容上看,的确小学数学非常简单,但对于一个十岁左右的学生来说,真正弄懂并且灵活运用也却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利用其好奇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关键。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喜欢上了这个老师,就有可能也喜欢你教的这个学科了“爱屋及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左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充分备课,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以引起学生对你课堂的浓厚的兴趣。学生们乐学,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教学质量自然就会好。最后,教师课上的语言要充满激情,面带微笑,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来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勇敢地把课堂无偿地归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的主人,而不应该一味地控制主宰课堂,抱残守缺,固守着传统的“一言堂”不放,那样,学生的思维打不开,学习兴趣没有,教学效果自然不佳,要想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深入到学习的每个角落,教师只能作适当的指导和点拨,敢于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地去相互讨论,互相研究,哪怕面红耳赤也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启发他们多提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进行条理清晰的表达。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真正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三、 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

1.思维速度的训练

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是依靠课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2.思维质量的训练

思维质量的训练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解题的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尽可能考虑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3.逆向思维的训练

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培养学生反过来想问题的习惯,从而开拓思路,找出解题途径,逆向思维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途径。

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 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善于利用新科技,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随着现代远程教育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远程教育在本校教学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本身改变了学生、教师和教材的角度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开放办学的重要特征,过去那种文字教材加教师面授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开放办学的要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办学,满足学习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只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模式,向学习者提供多媒体一体化教材,才能使全社会各层面学习者得到各自所需要的服务,推进学习社会化的进程。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就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生动活泼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留足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把学习的时空还给了学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课堂教学中最为明显的特征表现是教师不仅研究自己的教更注重研究学生的学。即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讨论式学习方式的运用在目前的课堂上最为常见。但也存在认识上的肤浅和处理上的表面化和形式化,没有抓住“讨论式”学习的最本质的思想和关键所在。因此,我们不要让学生对讨论的问题缺乏认真的设计和思考;对讨论的效果和质量缺乏深刻的反思;只注重了讨论的形式忽视了讨论的时机和讨论题的研究;不要讨论中仍然是优等生当代表,由优生思维代替了中差生思维。

六、结语

课堂既是教师演绎生命的舞台,更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造就人才的沃土。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初步的数学知识,更应该为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一个充满色彩、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数学知识的王国,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改变教学方式,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成长的摇篮,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小学数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郜舒竹.实践去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数学教学案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6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开始前5分钟由组长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第7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一、小学美术课存在的弊端

1、教学方面

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美术课的教学质量。目前小学美术课的教材主要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究”四个方面。很多美术教学反映教材内容偏杂、偏难.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小学美术教材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都比较少.有些经验欠缺的教师就照本宣科,没有主动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常用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游戏法、演示法,等等。很多老师主要采用讲授法。新课标强调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小学美术课需要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学挂图、电视机、投影仪,以及多媒体设备等。然而小学美术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率并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不能熟练驾驭未能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是前期准备工作复杂,很多教师嫌麻烦而不愿意使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通常是老师不停地灌输,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热情不高,一些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听课。当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往往课堂秩序混乱,难以维持。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师方面

现在学校师资情况紧张,年轻能干的老师都被安排在一线从事主科教学,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老师多是面临退休的老教师,而且对于美术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基本处于赶鸭子上架的状态,教师工作热情不高,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从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的知识是否丰富全面,能力是否强,直接关系到能否教好学生。也影响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3、家长方面

大部分家长不配合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给学生准备的美术用品不齐全,美术课就很难上好。比如:我要求学生配好塑料蜡笔和记号笔,很多学生跟我反映,家长不肯买,认为无所谓。我们美术课中除了这些绘画用品,还用到很多手工工具,国画用品,买的话有的确实挺贵的,这些好多学生更是不可能买了。可是只要是语文、数学、英语老师要求准备的东西,家长就很紧张,买不到还会和老师打招呼并说明理由。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这和美术课堂作业质量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学生带回家的作业没有完成或是质量不高,家长认为没什么保留价值。如果孩子想继续画下去,家长的一般反映是“作业还没完成,画什么画!”,而且美术作业一般都是一张铅画纸,不像其他科目的作业是本子,家长在帮学生理书包时会将美术作业当作垃圾仍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开始不重视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提高小学美术课教学质量的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声音、录像、游戏、或画面等方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创设情境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不断改变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利用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主体形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主动参与,搭起了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促进了学生情感体验和表达。学生在各种情境刺激下,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趋主动、活跃,思维追求个性化,美的创造力日益增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现在的天气情况,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可以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来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接受,但我的顾虑却是多余的了,一堂课,既轻松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2、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制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阻碍既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自身。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能都有一种感觉,一提到想像创造,低年级的学生总是胜于高年级的学生。是高年级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比低年级的学生低吗?当然不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反思一下,学生从小到大,你是不是在一直用画得“像不像”“好不好”的标尺来严格要求着每一位学生,是不是拿着一把所谓绝对标准的裁剪刀去修整着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萌芽。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好奇心激发了人们去发现去创造的行为。而又有多少人在“少见多怪、见怪不怪”的人世“标准”中失去了善于发现的能力和敢于创造的勇气。

学生的学习就好像干柴的累积,最终需要一颗火种去点燃。教师的责任并不是帮助学生去点燃干柴,而是去引导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火种。新课标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与旧的教学体系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教学的改革一直持续着,但改来改去仍是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扮演主要的角色,教师已经习惯了给学生当演员当榜样,有些教师也确实具备了演员的条件和能力,可讲台与舞台毕竟大有不同,教师与演员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演员注重舞台上的效果,而教师却应该注重讲台下的结果。当我们翻开新教材,其中有很多非常新颖灵活的课型。例如,就拿一年级教材中《大家都来做》《我在空中飞》《乘上火车去画画》《办年货》等课程来说,乍一看内容不像是美术课本,倒像是游戏课的教材。但课程的意识非常好,给教师学生留出了大量的想像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去共同创造。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造平台。

3、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大胆探究

第8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关键词: 技校 美术教育 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完善人格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技校中美术教育更为重要。技校的美术教学要针对技校特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多做努力,要使培养的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具有立业、创业的能力,使技校美术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中要求创新、求实效、求特色,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恢复自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总结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技校美术教学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技校美术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实效。

一、技校美术教学要把握技校学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

目前,技校学生进校时文化素质、审美素养都不是太高,因此美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要体现美术的人文性,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针对技校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变错误的观念――认为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要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其实技校各个专业都可开设美术课、美术欣赏课、书法课,课时的多少根据专业确定。要让每个学生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都能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比如练就一手好字,其目的不是培养美术家、书法家,而是让技校的学生在艺术的教化中形成良好的个性,提高未来生活的质量,具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天地中增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体验成功。“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能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

二、技校美术教学要体现技校特色,教学内容要根据专业特点有所侧重,为学生走上社会就业、创业服务。

技校美术课不同于普通高中,技校美术教学要和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结合,要一专多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如机电专业可以侧重于石膏几何体素描的写生及各种透视画法的传授;计算机和服装专业,着重色彩基础知识和平面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侧重色彩搭配、构图布局等;宾旅专业着重美术欣赏,如何欣赏建筑艺术、如何欣赏雕塑、如何欣赏服饰等;商贸财会专业着重书法课,练习楷书、行书,毛笔、硬笔兼顾,掌握美术欣赏及美术常识性的知识、技能。

三、技校美术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发展,美术教学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要让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技校的美术课堂中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排除“满堂灌”、“一言堂”的旧观念,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如美术字的教学,学生对美术字可能兴趣不大,教师如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或者是图片,让学生感觉到美术字使用的广泛性,从学校里的环境布置、出黑板报、班级小报等,到报纸杂志、书籍、展览会、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美化工作中,都发挥其积极作用,接着运用计算机中多种多样的字体和颜色配置,将学生引到丰富多彩的美术字世界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四、技校美术教学可延伸到各类活动中,在活动中体现实效。

第9篇: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随着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数量化进程的加快,数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得愈来愈重要。《医用高等数学》是医科类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由于其学科特点,历届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对部分内容往往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和不易掌握,因此,如何提高《医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一直是医学院校数学教师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圆满完成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

1 充分备课,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

钻研教材、充分备课、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完整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一名优秀教师应该从授课初期就在整体上安排如重点、难点、章节之间的关系及学时的分配等教学内容。对每次要讲授的内容,培养的技能、技巧及这些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前后呼应。例如讲极限时,备课就应考虑到和微分、积分的关系;讲定积分时,就要为讲重积分打好基础,铺平道路。

2 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提高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提高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呢?除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以外,也不能忽视以下两点:

① 讲课的速度要与学生思维活动保持一致。讲课速度太快学生思维跟不上,听课吃力,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过慢则使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占有学生的意识,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一些不相干的意识,注意力也就开始分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把握自己授课的速度。

② 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安排,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松有驰。数学学习是一种艰巨的劳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往往需要学生尽最大努力去观察、思考才能突破,这样就会使脑力消耗过多而引起疲劳,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重点、难点不能过分集中,应使学生的注意有松有驰,劳逸结合。

3 在教学中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医用高等数学》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教学内容多,解题技巧强,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平铺直述,重点不突出,难点没讲透,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做作业时只能生搬硬套相关定理、例题,其结果教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疲惫不堪,教学效果也不好,导致学生的负担重,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在规定的学时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每次课的重点、难点,了解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及掌握程度,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这样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但突出了重点、难点,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用一定时间安排学生自由提问或互相交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并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的双向交流。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的学习情绪,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直观主动地理解每次课的重点与难点。

② 做好答疑和辅导的工作,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该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后单独辅导或答疑能够很好的解决学生由于基础不同,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同等原因而产生的大量的个性问题。这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所要求的。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答疑和辅导工作,首先要树立不怕麻烦的思想,要把答疑和辅导工作当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来实行。其次要了解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在单独答疑中,不但要就具体问题进行辅导,更重要的要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给以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树立信心和端正学习态度。

4 注重对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

数学本身主要是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它们的应用问题组成。数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否定“过程”就是分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习惯于套公式、定理,死记解题方法,机械模仿,用简单重复过程代替丰富多样的知识发生过程,结果不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知识发生的思维过程,注重逻辑思维,运用灵活、多样的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归纳、演绎等),开展科学推理,即: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抓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静”态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数学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因此,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法,不仅使学生了解来龙去脉印象深刻,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加强数学与生物医学的联系,开设数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现行高中数学教育中,已经完整深入地将极限和导数这一部分知识做了介绍,同时高考中数学考试也对极限和导数这两部分知识所要考察的范围做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医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对这两部分知识的教学进行改革,不讲或少讲,同时针对有部分学生忽视数学课的学习,认为不学数学一样能当好医生这一问题,就可以适当地选取生物学或医学中的数学模型,对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学习文化。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到的数学基本上是“数学成品”,学生很少有机会尝试、实验或探究,找寻各种不同的问题答案。而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加强学科综合的学习,这样做既可以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从中窥视到数学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可能,明了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动机,同时培养学生建立简单数学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6 在教学中将数学与人文知识联系起来

数学是人类文化组成部分,如果教学中只注重纯数学知识的阐述,会使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内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会产生数学难学和枯燥的感觉。因此,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嵌入数学史料和专题资料,将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通过课堂展现在学生面前,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增长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除以上几点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符合学生数学水平的教材执教、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教学参考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法提高《医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总之,《医用高等数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内容抽象的基础理论课,它具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运用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帮助他们把握住这门学科的重点、吃透难点,激励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医学问题,把所学的抽象的知识变成实际能力,真正的化抽象为具体。相信通过我们《医用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者不断的探索改革,古老的数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广泛,医学数量化的进程必将加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