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殖业存在问题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才培养 问题 建议
衡量一所职业院校办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近几年财务管理类人才市场就业持续低迷,一些院校(尤其是会计、财管类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除了受社会宏观环境影响外,财务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办学理念陈旧。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高校的教学活动中知识的灌输比较多,与实务联系不够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主动求新、求变、适应市场、调整教学方法的少,大部分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依赖性强。导致学生毕业后走上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进入角色。
2.教学课程设置不当。主要包括总学时过多,理论课学时过多,实训、实习类课程学时过少,开设了一些财务人员非必须掌握的难度较高的计算机类、管理类课程如运筹学,而财务专业的重要知识如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金融工具等课程没有开设。而且培养方案过分强调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业区别,开设的会计类课程不够深入,导致学生毕业后感觉“会计不懂,财务也不精通”。
3. 教材重理论、轻实务,缺乏针对性、缺少创新。目前我国使用的财务管理类教材共同特点是重理论,理论部分阐述过多,意义、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占用篇幅过大,而对于实务中能运用到的知识介绍得较少。偏重学科体系,内容深,难度大,忽视了职业教育强调的“用什么学什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特征”。教材编写者的目标没有充分体现这一层次学生的要求,没有充分体现财务管理这门学科的应用性。教材的排版形式呆板、僵化,重文轻图,因而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感到“枯燥、乏味”。书中的一些例题都是几年前的“老面孔”,编写的例题反映不出实务的内容,没有把目前发生的大量财务管理案例列入其中。其根本原因是教材的编写者只有理论知识而鲜有实务经验,理论知识与实务缺少“链接”,使学生感到学的知识“没用”。学了几年什么都不知道。
4.教学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目前我们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培养方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过去的五年中,上海经济社会和财务管理学学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对我们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进一步明确并突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起“以双语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为基本框架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改革,使我们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5.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教学需要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目前大部分院校也比较重视,先后建起了模拟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对学生进行模拟实习训练,但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与实务仍有距离;二是模拟实验中的操作基本上都是由一人完成,缺乏实务中的分工、制约程序;三是实习指导老师仅仅就现有的实训资料指导学生,根本没有对有关内容进行拓展、深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指导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真正在企业从事过具体会计工作的较少,实际操作能力差。此外还有教师对会计实践教育内容、方法等研究较少,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实践教育方法。
6.在实践环节质量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好的平台以提高学生利用现代软件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二、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1.改变原办学理念,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应力图建立一个将以往教师主导的灌输式主题教学(SBL),向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导向”(PBL)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将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建立起了以双语教学、案例教学为基本手段,包括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课程单元实验教学、综合项目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实习、毕业论文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加强“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师资队伍建设。财务管理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学院内的教师无疑是教学的主体,但由于不少课程是实务类课程,因此教这些课程的老师仅仅有很高学历是不够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引进部分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外,还在一些课程如财务管理、资产评估、项目评估与管理、基金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等课程教学中邀请有实务经验的管理人员进课堂,为学生介绍行业该领域的一些发展动态和具体的实务操作,对这些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加强了学校师生和实务界的联系。
3. 实施“基础教学+专业模块”的专业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4. 减少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包括《会计电算化》、《审计学》等;增加专业实习课,并将专业实习设在第七学期末进行,内容包括财会实务、银行实务、税务管理、人际关系学、管理沟通等;开设实用性公选课,如《纳税策划》、《金融投资》、《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会计职业道德》、《ERP软件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从会计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出发,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缩减部分课程、降低教学难度或调整教学方向,包括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等。
5. 课程设置应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要求。特别是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如果我们把目标定位为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的财务岗位一般不可能太细化,往往是财务与会计合二为一,因此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上应该体现这一要求,课程中财务管理与会计类课程应同样重要。加强实践环节,不但应该增加实训、实习类课程,而且应该在其他相关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一些财务案例分析课、财务分析与诊断课、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等。
6. 根据经济环境设置课程。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增加一些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如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金融工具、金融学等课程等。
7. 加强与专业协会的联系。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对财会人士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选择3+1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部分专业课程可以穿插聘请企业管理高端人才进行讲座培训。
参考文献:
[1]姜友文.贵州省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模式探讨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0,5
[2]丁菊霞.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3]郭银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探讨[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6,3
[4]陈育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问题探析[J].财会月刊,2006,26
一、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1.污染物产生量大。以汝南县2009年污染源动态更新调查为例,汝南县是农业大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据2009年污染源动态更新调查统计,全县规模化养殖场118个,规模化养殖小区30个,生猪年出栏量约294338头。COD年产生量约4543吨,氨氮年产生量约734吨。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的排放量之和,已成为影响全县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2.污染水体。由于畜禽养殖企业对粪便、污水治理落后,致使大量粪便直接排入周围环境,严重污染了水体。《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要求养殖废水中,COD最高日均排放浓度小于400mg/l。而我县养殖场排放污水中COD浓度可达2640mg/l以上,氮磷含量也高,高浓度的污水直接外排,造成水质不断恶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严重的还导致水体丧失使用功能。
3.污染空气。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养殖场地及周围空气,特别是夏、秋两季,养殖场周围恶臭冲天,蚊蝇孽生,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而且极易传播疾病,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4.危害农田生态。汝南县进规模化养殖业每年产生粪便大约6.13万吨,这些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还田,高浓度污水用于灌溉,会使农作物陡长,造成减产,土壤透水性下降、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二、畜禽养殖业存在问题及原因
1.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1新建养殖场选址不合理,环评手续不完善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建设、选址等都没有征求环保部门意见,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未执行“三同时”制度。由于养殖场选址不合理,离村庄较近,污染周边环境,已经影响周围村庄居民的正常生活。
1.2农村散养户多,比较分散现在的农业县,特别是畜禽养殖大县,农村散养户多,而且都分布在村庄内,无任何防治措施,无排污管道,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和污水直接外排,造成村庄内气味难闻,污水横流,有的甚至影响了群众的饮用水,危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
1.3案件多,群众反映强烈由养殖业污染水体引起的矛盾和上访案件呈上升趋势,要求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解决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2.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养殖业主对污染治理的认识不足,只注重自身经济利益,不重视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养殖风险大,养殖业污染治理成本高,如果治理费用完全依靠企业自筹,这样会加大养殖业成本,利润减小,所以养殖业主不愿投资建设治污设施。三是养殖业污染治理缺少技术支持。四是没有成功的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养殖业的污染是一个普遍共性的问题,规模化养殖场起不到带头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殖业对污染治理的态度,对污染治理缺少动力。五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排污成本低,处罚力度小。
三、面临的形势
1.法律法规要求养殖业治理污染、达标排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条款中,明确要求养殖业达标排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其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染水环境”。因此,养殖业治理污染、达标排放是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2.“十二五”期间养殖业污染减排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核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主要是工业源和生活源的减排。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污染物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已明确规定养殖业污染减排已列入“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行业。
3.养殖业污染治理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2007】63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到2012年,畜禽粪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对策
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畜禽养殖业科学、可持续、协调发展,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提出如下对策:
1.对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建议县政府协调畜牧、工商、环保等部门,不经环评审批,不允许建养殖场或养殖小区,不颁发营业执照。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制止新污染的产生。
2.对规模化养殖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政府对畜禽养殖业分期分批实行限期治理。对规模比较大的、群众反映强烈的、距离村庄较近的规模化养殖场第一批限期治理,逐步推进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同时,整合养殖业大县扶持资金,向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倾斜,实行“以奖促治”,促进养殖业污染防治。
3.推行干清粪养殖方式。据调查,养殖业的清粪方式对其污染物的排放量影响很大。采用干清粪方式,可以节约用水,有效减少养殖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干清粪的生产工艺简单,运行成本较低,人工清粪,设备简单,不用电力,一次性投资少。主要工艺是把猪舍中的猪粪单独清理,再用水冲洗猪舍,达到粪、水分离,有效降低污水中COD浓度,可减少污水治理资金投入,同时猪粪发酵消毒处理后,可成为优质肥料,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4.鼓励采用生态养猪法。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规模较小的养猪户采用发酵床环保养猪法。传统的养猪模式污染物排放量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而发酵床养猪是一项新兴的养猪技术,又称“自然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是利用有机垫料建成一个发酵床,通过添加商业化的微生物,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水分被发酵过程中生产的热蒸发,猪粪尿经微生物菌的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的、无臭气的环保养猪技术。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建立国家、地方、个人等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
一、开展河道水质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市政府同意的《市开展河道水质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任务分工,我局组织区、区政府、建宁水务集团公司、市水产畜牧局召开了整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
二、上游污染源排查整治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上游污染源排查整治情况。根据排查的情况,目前下游的水源主要有上游的、植物园河段、总渠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目前,沿岸没有工业企业污水排入,但沿岸乱倒生活垃圾现象仍然存在,沿岸还分布有废旧所料回收点、畜禽养殖户(场)、豆腐加工厂、废旧编织袋清洗场所等各类产生废水污染物的经营性企业(个人)。经调查,生活污水约占河水量90%以上。接纳了污水和总渠大量生活污水进入民歌湖河段。两城区政府组织了相关部门对沿岸的小加工点下达了《违章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这些小加工点立即停止超标污水排放,并对河道管理范围内无证经营3处小加工点进行清理取缔。同时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创卫工程开展进一步整治,禁止沿岸乱倒乱放生活垃圾和加快清理沿岸违法乱搭乱盖居住点。
(二)存在问题。虽然对沿岸的小加工点进行整治,但由于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同时总渠还有大量生活污水排入,而上游又没有生态补水,南湖水与沟通不畅,目前水质与之前没有明显变化。
三、工作建议
为确保“五一”节前民歌湖水质明显好转,基本达到景观水要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竹排冲筑坝截断上游来水,将上游来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
2、尽量加大南湖补水量。
一、XX市畜禽养殖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市畜禽牛存栏达1.94万头、羊存栏2.57万只、猪8.32万头、禽类年末存栏15.84万只;全年牛出栏0.45万头、羊出栏3.61万只、生猪出栏9.11万头、禽类出笼41.01万羽。我市共有各类养殖大户400余户,其中规模养殖场达到144个,年出栏100头以上规模养牛场1个、年出栏300头以上规模养羊场11个、出年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97个、年存栏1万羽规模蛋禽场1个。这些养殖场大多数没有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据调查,绝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基本都建于对居民会产生环境影响的区域内,一些乡镇的畜禽养殖场甚至就建在居民区内,距离周边居民或水源地都比较近,由于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没有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尤其是散养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向鱼塘、沟渠、农田,再加上养殖场选址不当,不仅对周边地区环境构成威胁,而且在部分乡镇已经造成了畜禽养殖场与周边居民的环境污染纠纷。
二、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规模化养殖布局不合理。我市畜牧业逐步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发展。但我市规模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畜禽养殖场分布不合理的现象,个别乡镇只有几家养殖场,而有的乡镇却存在十几家,其中有的村都存在好几家,并且紧紧相连。畜禽所产生的排泄物较为集中,加之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导致囤积,对人和畜禽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不当。养殖者滥用抗生素、激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品,其产生的后果就是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及污染。
(三)畜禽废弃物得不到充分利用。养殖业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农业和畜牧业的脱节,导致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分离,养殖者不种地,畜禽粪便及废弃物不能及时还田消纳。我市乃至全州较为缺乏有机肥料生产企业,而同时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肥的产量大,价格低,从而导致大量畜禽粪便、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四)养殖场建设的监管力度不够。我市养殖场大多数没有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在养殖场新建过程中环保部门仅对部分大型养殖场进行环境测评,而且抓的不严,以致相关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
(五)规划建设不合理,缺乏前瞻性。早期建造的养殖场,未经科学规划,选址、栏舍建设都缺乏前瞻性,布局建造随意,不少养殖场建在城镇近郊、村庄旁、河流溪沟畔。栏舍建设缺乏规划,多数是边发展边建设,布局凌乱,建造简陋、设施陈旧落后,易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
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指导性政策及措施。州、市还未出台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养殖三区划分方案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同时现有畜禽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再加上认识不足、资金缺乏、技术匮乏等方面的原因,有些规定难以有效落实,现有的政策、法规大多数只是原则上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我市大部分养殖场管理粗放、薄弱,绝大多数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建设之初,没有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缺乏配套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措施。大部分养殖企业重饲养轻治理,不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技术或购买环保设备。
(二)部门职责不清,没有形成联动机制。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导致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加大了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的难度。如我市养殖污染防治财政项目实施主要由环保局实施,畜牧部门不了解。在监督过程中存在踢皮球,不能形成合力的情况。
(三)环境保护意识严重缺乏。全市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可持续发展意识极差。对进行粪污治理改造缺乏主动性,不愿花钱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一心想着项目支持。同时部分养殖户忽视栏舍内部环境,对栏舍冲洗用水不注重控制,污水随意排放,畜禽粪便随处堆放,不建造堆放设施,严重影响了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
四、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建议
(一)政策法规层面
1. 政府制定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政府要及时编制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由规划、环保、畜牧、水利等部门联合制定禁养、限养、适养三区划分方案。同时积极正确上级激励项目,制定本地区污染防治激励措施。
2. 加大资金扶持、治理和发展生态养殖业。政府应建立规模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粪污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研究环保型饲料和生态畜牧业的研究及推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规模养殖户投资养殖污染治理,对积极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规模养殖场、户,在养殖用地、信用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与扶持。各级环保、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对治污成效突出、示范作用明显的畜禽养殖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积极帮助争取项目,多渠道引进资金及技术,使治污技术早日服务于养殖业。
(二)综合管理层面
1. 合理规化畜禽养殖场的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建设。养殖场(小区)的选址、规化与建造新建养殖场在传统建场选址基础上,将粪污处理纳入规划之中。二是创新改进措施。选择安装先进控温、通风、光照、粪便清理、粪污再利用、消毒、污水处理设备及粪尿加工处理设备等。三是加强绿化。利用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达到降低温度、减少辐射、减少细菌和除尘除臭的目的。
2. 提高养殖环保意识。环保、畜牧等部门针对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重要性进行宣传,要进一步加大对《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畜禽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增强养殖者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3. 建立联合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环保、畜牧等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大力度、通力协作,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严把新建养殖场防疫条件的准入关,建设一个,达标一个。严格执行畜禽场建设的环保审批制度、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相关制度,对不遵守法规制度的,对不符合要求的,该整改的整改、该搬迁的搬迁、该关闭的关闭。
(三)技术层面
[关键词]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因素分析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205-01
近年来,随着封山禁牧和林改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我县传统放牧养羊发展受到很大冲击,而新的舍饲圈养由于投资大,土地紧等因素,发展举步维艰。我们围绕“左权县养羊业发展的今天与明天”这一主题开展了调研,进一步理清我县养羊业发展的思路。
一、养羊业现状
左权县位于山西省东部边缘,太行山山脊中段,清漳河中游。牧草资源丰富,适宜牛羊草食畜发展,养羊历史悠久,一直是全省养羊大县。2002年左权县羊饲养量达到38万只,创历史最高;2003年后,根据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和退耕还林政策,左权县全面实施了林牧区域发展规划,可利用牧坡面积由129万亩下降到87.5万亩,养羊数量也急剧下降,与97年相比减少了16.8万只。2013年底,羊存栏82085只,出栏28940只,发展各类规模养羊户247户,养殖小区23个,小牧场33个,占全县养羊总量的60%,养羊收入4600万元,占全县牧业收入的比例达68%,已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存在问题
1、政策补贴不到位。《山西省封山禁牧令》提到实施圈养的圈舍建设、种羊、种草等补助办法都没有明确,影响舍饲养羊工作的开展。
2、建设资金不充足。建一个饲养600只羊的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55.28万元,引种及周转14.8万元,总投资需70万元;左权现有基础母羊7.7万只,按70%进小区,需建小区90个,总投资6300万元,偌大的资金投入仅靠农户自筹,无法解决。
3、集约化程度较低。在规模化快速扩张的同时,标准化生产没有及时跟进,有些养殖小区等于规模化散养,没有真正摆脱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养羊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出栏率低、畜群周转慢。
三、因素分析
1.资源因素
1.1牧坡饲草料资源
根据牧坡普查资料显示,左权县共有各类草地129万亩,300亩以上连片草坡47块108万亩,产草量2—8亿kg,可载畜16万只羊单位。各类农作物秸秆、皮壳6800万kg,糠麸500万kg,饼类50万kg,工副产品则几乎为零。耕地资源紧缺、粮食生产及农副产品的相对薄弱,制约着肉羊工厂化养殖的开展。
1.2品种资源
左权县历来以发展山羊为主,山羊的特性给舍饲圈养和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3土地资源
左权县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紧缺的土地资源对养羊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压力。
2.政策因素
2006年出台了“左权县村牧发展规划”,2007年山西出台了“封山禁牧办法”,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限制着我县养羊业的发展,加之移民并村、城镇化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给我县养羊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据调查,林改后,10个乡镇有9个都没有留牧坡,遏制养羊业发展。
3.科技因素
左权县的部分养羊户,尤其是山羊养殖户,因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较慢,导致新科学技术不能推广应用,表现在①对防疫方面认知不足,疾病流行时有发生;②不注重选种选配,分交乱配时有发生,致使血统不能及时更新;③对病死羊只无害化处理认识不足,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4.资金因素
投入不足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规模健康养羊是一个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自身经济效益低的弱势基础产业,受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现在执行的“标准化养羊生产”更是要求高成本高投入。近年来们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规模化养殖的资金投入力度,但对当前养羊业要求转型发展而言,政府扶持也只是杯水车薪。调查中,养羊场建设资金大部分为自己投入,其中包括许多借款,此外还有未交付的赊欠款,加之贷款不落实的问题,绝大多数养羊场有资金短缺问题,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规模化养羊发展的根本问题。
5.环境因素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政府治污力度在不断加大,作为主要污染源的养殖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
四、对策建议
1.规划布局上有所突破
要科学合理的把握“封山禁牧”和肉羊基地建设的矛盾冲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林区、牧地,使林牧协调发展,基层乡镇、村民委员会要根据各自实际,划定封山育林区域和放牧区域。搞好规划布局,处理好“封禁与放牧”的关系,分区推进,不搞“封禁”一刀切。
2.实行“幼林封山、成林放牧”
2003年,我县出台了《林牧区域发展规划》,而今已有10年时间,现已成林的政府要实行放牧政策,不能只禁不放。
3.合理利用牧坡,开展草坡改良
科学利用草地资源,实行分区放牧,分季节放牧。①草地要分区利用,划坡定界控制载畜不均,使牧草有充分的再生机会;②林草植被覆盖率在40%以上的,在春季植物返青和生长早期实行禁牧,在夏秋季节组织实施放牧;③对植被退化的草坡要初植补种;④在边远的牧坡草地上建立家庭牧草,使丰富的草地资源得到科学利用。
4、保种选育、提纯复壮
左权大青山羊是太行山区独有的地方良种,以其体格高大,体质结实,多向利用而著称,是我县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定向培育和左权特定环境自然选择的产物和结果,是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库,从种质资源上讲,具有极高的保护发展价值。因此,必须开展大青山羊保种选育、提纯复壮,使大青山羊这一优良品种得以保护和发展,使其成为农民发展坚实的支柱产业。
动物防疫工作与养殖业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的危害最为严重,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污染,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还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由于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崛起,调运、移动畜禽非常频繁,所以更易受到各本文由收集整理种传染病的侵袭。特别是以农村散养户为主的动物免疫工作中存在许多的疏漏、空档,主要表现在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低和血清检测抗体合格率较低等。因此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使动物免疫工作做得更加扎实,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兽医主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主要课题。
1 免疫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从饲养方式上分析
朝阳镇80%以上畜禽存栏量都集中在农村,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养殖模式均以户为单位散养。家禽养殖90%以上为散养,相当部分村寨有“放野牛”的习惯,秋收过后将牛放上山,几个月都不去看一下,需要时再去牵回来,且用哪头就牵哪头;更有甚者几年都不去看,母牛产牛犊都不知道,两户或几户农户为争一头小牛犊闹到畜牧局要求搞“亲子鉴定”的事件屡见不鲜。大部分农户不愿主动配合支持搞动物免疫工作,防疫人员准备搞免疫工作时,已提前通知农户交代其将山上的耕牛赶回来,将自家饲养的家禽关好。待防疫人员赶到时牛不但没有赶回来,就连关在家里的家禽也放了,使防疫人员无法实施免疫接种工作,漏免较多。
1.2 从各级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上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四条明文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国务院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朝阳镇畜禽免疫接种工作主要靠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来实施,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大部分是非畜牧专业的,对动物防疫工作认知不足,大部分乡镇在每年“春秋两防”工作期间不但不按国务院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做好动物免疫接种工作,反而在动物免疫工作期间还安排畜牧技术干部从事大量繁重的包村工作,畜牧技术干部无法进行正常的畜禽免疫接种工作。
1.3 从疫苗的安全性分析
近几年来朝阳镇实施强制免疫的猪口蹄疫、牛口蹄疫和家禽禽流感等疫苗在免疫接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特别是猪口蹄疫、牛口蹄疫疫苗。轻度的出现停食1~2 d,注射部位肿胀,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加快,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严重的出现全身肌肉振颤、口吐白沫、焦躁不安、呼吸急促、可视黏膜充血、瘤胃鼓气、鼻孔出血、倒地抽搐、失去知觉,有的往往来不及抢救已经死亡。而出现免疫反应死亡后财政对这部分的补助较低,养殖户有抵触情绪,使防疫人员无法实施免疫接种工作。
1.4 从免疫方式上分析
根据上级安排和朝阳镇实际情况,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接种由本场视其情况自行制定,农村散养畜禽的免疫方式是以“春秋两防”为主,利用“动物防疫日”补针为辅。生猪的免疫接种工作只要群众接受操作起来问题不大,一是因为生猪本身个体不大,二是因为绝大部分猪的饲养周期不长,在每头猪上注射的次数不多。而大牲畜(特别是牛)免疫接种工作面临的问题就复杂了,一是农户是否接受,是否配合;二是牛本身个体太大,保定不好对免疫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三是牛的饲养周期太长,大多数牛饲养期2年以上,有相当部分牛的饲养期要超过10年;每年“春秋两防”各进行口蹄疫和常规疫苗免疫接种一次,这就决定了在同一头牛身上注射的次数太多,即便再温驯的牛也不温驯了,相当部分牛会主动攻击人,给防疫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1.5 从防疫队伍的稳定性上分析
防疫队伍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免疫接种工作完成情况。目前村级防疫员的工资报酬虽较往年有较大提高,大村2 000元/年左右,小村1 300元/年,但相比外出打工的工资来说仍然很低,加上各种保险没有落实(防疫过程中的人身意外保险、60岁以后的养老保险等),相当部分防疫员不安心从事此项工作。而朝阳镇所辖6个村、81个村民小组、
2 936户农户,方圆166.7 km2,仅靠几名技术干部挨家挨户地进行全镇的动物防疫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2 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疫意识
采取赶场天发放资料、举办培训班和出诊时宣传等方式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向群众剖析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他们讲理论、举例子讲解饲养家畜接受免疫的好处和不接受免疫的后果,让他们自觉接受免疫注射理念,以增强畜禽抗病力,降低其发病率,从而提高农户经济效益,调动群众养殖的积极性。
2.2 建立健全防疫机制,稳定防疫队伍
动物防疫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全民参与,仅靠技术部门“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的。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级党委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要高度重视,防疫经费纳入预算,防疫期间要将“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落到实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安排相关人员参与动物免疫接种工作;“春秋两防”期间一律不安排畜牧技术干部从事包村工作,其他时间应尽量少安排或不安排畜牧技术干部从事包村工作,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干好本职工作,保护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肉食品安全。建议进一步提高防疫员工资报酬,解决他们的人身意外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定一整套管理措施,开展常年补针,利用“动物防疫日”对那些在“春秋两防”期间处于“三不打”和新增的畜禽进行适时补免,提高畜禽免疫密度,真正发挥起村级兽医室的作用。
2.3 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堵外疫
通过严格检疫执法,把严检疫关,对进入境内的畜禽除了检查检疫手续之外,还要进行个体检查和隔离观察,待无异常情况后再入群饲养;对进入屠宰场待宰的牲畜除了进行健康状况等检查外,着重对免疫标识、免疫档案进行检查,严禁经营、屠宰、运输无免疫标识和未经检疫(免疫)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从而达到“以检促防”目的。
关键词:江西;淡水渔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江西省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地处江南地带,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全省水域广,水系发达,总面积约2500万亩,主要以淡水养殖渔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大省。[1]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江西省渔业认真贯彻“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渔业发展方针,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大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业。[2]我省渔业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发展中若干制约性问题依然存在,包括渔业环境资源、产业结构、水产品质量及产业竞争力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都直接制约着我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迅速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使我省渔业及时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这亟待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 江西渔业发展中若干存在问题
1.1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衰退现象日趋严重
近年来,由于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江河湖泊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致使水生生物的主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功能退化,水域生产力急剧下降。据统计,1962年鄱阳湖捕捞总产量曾达到4.2万吨,1985年下降到2.7万吨。1983年凤尾鱼产量约110万公斤,1988年下降到55万公斤;银鱼的历史最高产量曾达20万公斤,现已形不成渔汛。此外,由于环境的恶化,捕捞强度的增高,以及人类活动破坏,我省渔业资源也明显得呈现衰退现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指数下降,白鳍豚、白鲟、鲥鱼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已难觅踪迹,江豚种群数量也正以每年7%的速度减少,一些物种正处于极度濒危或灭绝的境地。在捕捞所得渔获物中明显以鲤、鲫、鲶、黄颡鱼等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比例超过90%,青、草、鲢、鳙等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的比例极低,中华绒螯蟹、暗纹东方豚、刀鲚鱼、银鱼已难成渔汛,渔获物严重小型化、低龄化和低质化。[2]
1.2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含量水平相对较低
我省渔业产业结构呈“一大两小”这样的一个模式,就是以第一产业(包括养殖业和捕捞业)为主,而第二产业(水产品深加工及渔船、渔机、渔具、渔药、饵料等生产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物流、营销及休闲渔业等其他服务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3]在水产养殖中,我省多以个体分散生产经营为主,而大集团、大企业的集团控股养殖却非常少,目前只有江西鄱阳湖四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企业有从事水产养殖工作,这就制约了我水产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养殖模式老套单一,还多以粗放式养殖生产为主,而产业化、工业化、高精密度养殖较少,这就导致我省渔业生产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金以及资源的浪费;水产品加工方面,加工企业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而且加工工艺相对比较落后,目前,我省在水产品加工方面只有鳗鱼的加工相对比较有优势,而其他很多水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竞争力都很薄弱;在第三产业方面,我省还仅仅只是刚刚起步,所以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1.3 不法捕捞现象严重。渔政执法力度不强
目前,我省许多地区还存在着偷、毒、炸鱼等不法的捕捞行为,而且屡禁不止。这种不法捕捞,不仅造成了我省渔业资源的极度浪费,还污染了水域生态环境,给渔业生产和公私财产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造成这种现象频发的原有又恰恰是因为我省渔业执法部门的执法和监管不力。目前,我省渔业执法机构主要由渔政、渔监和船检这三支队伍组成,由于我省水域辽阔、分布广泛、环境多样等复杂情况导致渔业执法部门无法进行全面的监管,所以就给了个别不法分子予可乘之机。同时也有我省渔业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能力的不足以及对违法犯罪的惩戒力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
1.4 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现在的渔业提倡的是健康养殖,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省由于很多渔民的在用药方面不科学,不规范,从而导致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如近几年发生的氯霉素、甲醛、恩诺沙星和孔雀石绿残留等事件。[2]这些事件极大地打击了我省渔业的生产和市场贸易,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在水产品养殖生产以及质量安全检查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原因发现,我省水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省渔业养殖方式不断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和高精密度养殖方式发展,很多渔民在养殖生产和管理上的不科学(如用药不合理,不规范,疾病防治工作没做到位等)造成有疾病和有毒物质残留的一些有质量安全问题的水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另一方也因为我省水产品种类复杂,市场集中化程度低,导致我省食品安全检测部门无法进行全面监管以及监管力度不够所致。
关键词: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滨海新区;天津市
海洋渔业是滨海新区经济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以来,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成上升趋势,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及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多重约束下,新区海洋渔业发展上升势头有所下降甚至倒退,渔业产量下滑影响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渔业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优化。
一、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一)海洋渔业发展态势良好,稳中有进
2014年底,天津市海洋经济总值达到5027亿元,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为13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0.26%。2014年天津市水产品产量达到40.90万吨,较之2013年增加2.36%,2013年水产品产量为39.86万吨,比2012年增加了9.2%,水产品产量逐渐稳步增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达到23.9299亿元,其中渔业生产总值(现价)为10.9960亿元,占滨海新区第一产业的45.95%,所占比重较大,与2011年相比而言,农林牧渔业增加了9.3790亿元,渔业产值增加了4.1981亿元。与全市相比,2012年天津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375.62亿元,渔业生产总值为61.66亿元,其中滨海新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全市6.4%,渔业产值占全市渔业总产值的17.83%。到2013年,天津市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412.36亿元,同比增长3.8%,渔业产值达到73.20,同比增长5.4%。
(二)渔业结构比重逐渐上升
2011年天津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349.48亿元,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79.87亿元,2.46亿元,98.52亿元,58.61亿元,10.03亿元,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为0.515:0.007:0.282:0.168:0.028,2012年天津市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为0.522:0.007:0.28:0.164:0.027,2013年天津市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为0.53:0.075:0.263:0.178:0.025,渔业产值结构从2011到2013年分别为16.7%,16.4%,17.8%,渔业比重稳中有进,渔业结构在数量关系上呈上升趋势。与天津市整个地区相比,滨海新区201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23.9299亿元,农林牧渔产业结构比为0.27:0.002:0.273:0.46,其中渔业产业结构占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而海水养殖,海洋捕捞等海洋渔业总量逐渐上升,海洋渔业结构日趋合理。
(三)渔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滨海新区海洋渔业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天津市海洋渔业水产养殖面积4.13万公顷,海洋渔业生产总值为7.9亿元,与全市相比,滨海新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0.89万公顷,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22%,其中塘沽水产养殖面积为2014公顷,汉沽水产养殖面积1129公顷,大港海水养殖面积5733公顷,淡水面积为5107公顷,水产品产量5.3090万吨。到2014年末,滨海新区已兴建了100万平方米的工厂化养殖基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加工业,石斑鱼,大菱鲆等水产品年产量可达万吨,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杨家泊镇为例,该镇以打造新区水产集聚区为目的,加快发展工厂化水产品养殖,目前已有水产养殖面积9800亩,海水养殖面积6600亩,淡水养殖面积3200亩,海水养殖占比较大,设施养殖企业达41家,主要从事海水产品养殖,海珍品养殖,及育苗孵化作业。渔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捕捞致使近海资源衰竭
目前我国渔业资源存在着衰竭的现象。由于近30年来渔业资源开发几乎是消灭特种式捕捞,导致大量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获物常年处于低劣化状态。
过度捕捞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起初捕捞的目标是海域中个体大、价值高的鱼类,当系统中这类的鱼类资源枯竭时,捕捞的目标是转向相对价值较小的物种,而当这种资源也消耗殆尽时,捕捞的目标则转向下一级。这样海域中所有的资源都趋于枯竭,渔业资源等级退化。
如今海区的鱼群分布密度日趋降低,比20世纪50年代降低了80%。获取的鱼类中传统经济鱼类日趋减少,日益衰退趋势加快,较之前年份更多为个体小、价值低的鱼类,原本优势鱼类转变为稀少物种。
(二)海域环境日趋恶化
海域环境是近海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空间环境。海域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海洋渔业的前景与发展,而我国日趋恶劣的海域环境,严重限制了渔业与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天津市滨海新区近海海域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的未经处理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水、废物是造成海域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天津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度天津市14个陆源入海排污口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陆源排污口达标次数仅占监测次数的8.5%,低于2013年,达标率较低逐渐下降,排污情况严重,对永定新河潮白新河和蓟运河入海排污口排污监测数据表明,氨氮超标率达50%,铅超标31.8%,石油类和泵超标率均为27.2%,对海水污染较大,滨海新区近海水域环境不容乐观。第二,目前新区大面积、单品种、高密度的养殖格局也造成了对海域环境的严重破坏。近海水产品养殖以高投放、高施肥为主要方式,未被吸收的饵料以及鱼虾粪便、残骸沉入海底,滋生大量细菌病毒。加之养殖密度大、海洋自净能力差,污染得不到控制,导致滨海新区渔业资源的衰退。
(三)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有待加强
渔业信息化是指将遥感信息处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渔业生产活动中,推动渔业现代化进程,对渔业增长起越来越多的积极作用的过程。通过提升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来推动海洋渔业提质增效,是海洋渔业深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国的相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综合能力差;相关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不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解决问题;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脱节;相关技术推广较为滞后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着海洋渔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成本等因素限制,养殖业遥感技术监测不能大面积实施,渔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都阻碍了海洋渔业信息化发展,因此,滨海新区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三、促进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对于促进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从以下五个角度探讨:明晰产权,加强海洋渔业管理制度;加大海域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保护海洋渔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以渔业科技园区发展来带动海洋渔业经济进步;发展现代远洋捕捞渔业;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渔业。
(一)明晰产权,加强海洋渔业管理制度
产权不明晰是造成海洋渔业捕捞“公地悲剧”的原因之一,由此而引发海洋生物性递减,资源衰竭等问题,首先,要明晰海洋捕捞产权,将海洋渔业资源的使用权和拥有权分离,使渔业资源产权实现市场交易,尽可能的达到渔业资源最优开发利用。其次探索个人可转让配额制度,防止过度捕捞。第三,按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来制定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与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体系,使滨海新区海洋渔业保护,增殖,开发和利用等有法可依,更加科学规范合理。第四,严格制定科学的捕鱼量,建立合理的休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渔业资源的产卵场及鱼苗的生存,降低渔业资源的总捕捞量。
(二)加大海域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保护海洋渔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要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减少渔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污染排放,为海洋生物生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完善海洋生态保护制度,从制度角度限制人为的污染海域环境的行为,减少海洋渔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海域环境污染。第二,建立滨海新区涉渔工程项目的生态补偿机制,降低对近海水体的污染,加强对海域水体的检测,提高应对海洋渔业事故的突发应急能力,比如石油泄露,赤潮等灾害,提高预防控制能力,保护海洋渔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此外,建立涉渔生态保护区,充分发挥滨海新区近海资源优势,推广生态海洋渔业发展模式,有效降低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海洋渔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三)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及海洋休闲渔业
伴随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渔业装备的级别及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提高海养鱼业产值,提高海水产品产量,发展匹配产业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海洋渔业成为海洋渔业发展的新的方向和领域。提高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完善海洋渔业基础设施是推动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不断提升和改进滨海新区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从外部硬件设施上提高海洋渔业装备信息化水平,加强海水养殖、海洋捕捞装备和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海洋渔业养殖、捕捞效率。从软件条件上要加强互联网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创新海洋渔业发展方式,销售模式,提高R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海水养殖业的带动作用。
其次,海洋休闲渔业将旅游、观光,休闲协调起来发展,实现了海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创新了海洋渔业发展业态及模式,对于提高渔民收入,壮大滨海新区渔业经济作用巨大。首先,通过海上垂钓,海底观光,水族馆观赏,渔家乐等休闲活动与渔业作业生产相互渗透发展,激发海洋渔业发展的潜力,推动海洋渔业产业链的延伸。其次,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带动新区海洋渔业结构升级,促进渔村环境整治改善,加快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打造滨海新区海洋渔业经济升级版。此外,大力发展新区海洋休闲渔业还必须发挥新区资源优势,突出新区特色品牌;提高新区渔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等进一步实现滨海新区海洋渔业高质量高层次发展。最后,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将滨海新区海洋休闲渔业服务,渔家乐,渔业景区参观等项目进行网络营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消费,既带动了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也有利于形成滨海新区新的产业增长极。
参考文献:
[1]权锡鉴,花昭红.海洋渔业产业链构建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2]王淼,刘勤.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外部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09).
[3]中国政府网站.2014年天津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http:///tjep/ConInfoParticular.jsp?id=56430,2015-05-18
关键词:林下经济;存在问题;对策及建议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宣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实现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更是巩固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迫切需要的有效途径。
1发展现状
1.1政策扶持
宣汉县根据国家及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结合“精准扶贫政策”规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一是将林下经济发展区优先纳入农村公路硬化、农网改造等项目,解决了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规划了樊哙片区的林下地道中药材种植、峰城片区的林下养殖业(养羊、养鸡)、普光片区的林下菌菇业、茶河片区的林下野生动物(梅花鹿、野猪)驯养业、天生片区的森林旅游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山区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合作社主导、示范带动、辐射推广、增加收入”的原则,坚持“一村一品一重点”,把林下经济发展作为涉农单位职工“创新创业”的“实验田”,架设下八镇的万亩核桃、三墩乡的万亩昌林中药材等示范基地,为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树立了典范。四是整合县级相关部门的人力资源,建立了森林资源保护、林下经济发展科技人才、林下产品销售、森林旅游等四支队伍,定期对其进行学习培训,要求持证上岗。五是利用互联网建立了科技宣传、产品销售网络。重点宣传林下经济品牌,电销系列产品。
1.2发展成果
宣汉县以林业产业带布局为核心,辐射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形成林药、林菌、林粮、林果、林菜、林茶六种林下种植模式和林禽、林畜、林蜂三种林下养殖模式,成片发展林下种植55万亩、林下养殖65.2万只(头、箱)。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利根葛业、恒祥木业等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培育、发展宣汉县昌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75家。整合林业重点工程资金和扶贫资金1.5亿元发展中药材基地8万亩、木本油料核桃基地5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15万亩。
2宣汉县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资金支持,发展规模小
宣汉县目前还没有对林下经济进行支持的项目,现有的种植户、养殖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致使发展缺乏后劲。加之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分山到户后,多数林下经济是以单个家庭为单位,发展规模较小,且种植品种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不利于统购统销。
2.2科技普及率低,产业水平落后
多数发展林下经济的地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先进的种养技术无法推广,目前多数种养户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或依靠传统习惯、经验,形成不了品牌优势,致使经济效益低下,难以适应市场需要,甚至造成部分种养农户以失败告终。
2.3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做大产业
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进行统一调配,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农户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或者零散销售,效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主要对策及建议
3.1统筹规划,差异发展
发展林下经济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多种产业模式齐头并进。规划布局上要总体掌控、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乡(镇)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发展。宣汉东北部林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适宜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宣汉东南地势相对平坦,应发展森林景观旅游、农家乐等;西北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气温偏低,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应以林下养羊、养鸡、食用菌生产、林下养羊、养蜂为主;宣汉城区靠近达州市,而且杨家河风景区初具规模,应以立体栽培花卉苗木及各类林农间作为主,重点发展以苗安“清脆李”及毛坝的“梅花”及“农家乐”为代表的区域主导产业,带动和影响周边地区发展“特色”林下经济,进而实现“点”、“线”结合的林下经济发展产业链,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合理、资源效益充分发挥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3.2科技普惠,扩面融资
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培训,走科技兴林的道路,是宣汉县林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科技下乡、专业培训等形式普及科技知识宣传。现场操作试点示范,开启专家带技术员,技术员带家庭技术员等师徒培育模式,增加产业发展成效。在资金方面,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破解资金筹集难题,具体表现为以业主投入为主,农民土地(林地)入股,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充分发挥社会融资的主体作用,积极吸纳民间融资。主动对接银信部门,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帮助农户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