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特色旅游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旅游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色旅游发展

第1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会选择旅游这种方式来放松心情,旅游产业在这种形式下发展起来。民族地方特色旅游将少数民族的文化作为基础,为游客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务,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何有效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是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民族地方政府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发展研究的意义

民族地方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研究民族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发展,能够加强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进而激发旅游兴趣,这不仅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还会传递少数民族文化,扩大其影响力。从理论层面来说,这一研究能够贯彻党的民族发展政策,实现少数民族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促进民族间团结,实现社会稳定;从现实角度来说,研究这一课题能够带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化民族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1]。

二、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优化了当地的产业结构,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首先,当地居民不再完全依赖以往的生产方式,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将自身的文化资源转变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其次,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人们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人们不再随意砍伐树木,不再盲目捕猎野生动物,提升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从业者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

(二) 对于民族产业的影响

少数民族具备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业有利于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例如,少数民族服饰或者手工织锦等物品就会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种产业,当地居民可以将生产这些特色物品作为自己的职业,形成一种规模效益,民族特色产业的产生不仅为少数民族居民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会产生一种文化效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

(三) 对民族地区建设的影响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带动民族地区的建设,首先,为了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建设基础交通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交通通畅会促进少数民族与外界的交流,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其次,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当地需要建设餐饮设施与住宿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与居住环境,可以说旅游产业促进了当地餐饮业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最后为了使游客更好的体验地方文化,必须要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例如骑马场、摔跤场等,使游客在娱乐活动中体验异域风情。

三、推动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发展的方法

(一)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要对民族特色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旅游项目规划,加大对一些基础设施(例如交通以及通信设施等)建设的扶持力度,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给予其财力以及人力上的支持。政府可以在当地设置专职管理机构,对当地的旅游产业进行规范管理,保证交通的畅通与安全、保证社会治安的稳定。对于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筹集,除了政府的专项资金以外,可以鼓励民间企业投资和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政府的支持,少数民族与当地企业才能够树立发展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的信心[3]。

(二) 分析经济市场需求

一个产业之所以能够产生,正是因为市场上有这种需求,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虽然在发展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的过程中一直强调发扬民族文化,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经济市场的需求,只有准确掌握市场需求,了解人们的实际需要,才能根据这些需要制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或者服务,才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实现开发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的价值。如果在开发旅游项目以前没有分析经济市场的需求,就会增加该项目的风险性,如果吸引不到游客,即使项目再好也无法有效发挥其价值。

(三)建设民族旅游项目

建设民族特色旅游项目,就是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作为依托,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砝码,做到“唯我独有”,使游客在想到某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时首先想到这个旅游项目。民族旅游项目的建设不仅仅要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注重彰显文化内涵,人们在观看某个节目或者是看到某个工艺品时能够想到其中蕴含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建设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与当地居民积极沟通,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使每个项目既具特色,又不失内涵。

(四)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很多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可以说依山傍水,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这里以四川省盐源县为例,其海拔从1200米至4000米不等,山谷高深、河流纵横,山水交相辉映,该地区最明显的就是气候特征,受到海拔以及水流的影响,每个地段都有每个地段的特征,人们通常这样描述该地区自然环境特点: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开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气候特点,以此吸引游客的兴趣[4]。

(五) 发扬少数民族文化

在发展民族地方特色旅游业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记不仅要注重实现经济效益,还要注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具体方式有很多,首先,可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例如可以生产制作手工服饰,为游客讲解服饰中每件装饰品的意义;其次,可以为游客展示民族手工艺品,为其讲述这些工艺品中蕴含的文化;最后,可以为游客表演当地文艺节目,在节目中展示当地居民生活习惯以及这些习惯的由来。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就会无形中受到这些文化的熏陶,将这些文化记在心里,并转述给周围的人,这种方式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少数民族文化危机。

第2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首先,太行山地质地貌非常独特,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山水以及生态旅游资源使其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此同时太行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且众所周知太行山是古老的人类文明地。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农业旅游,对太行山区的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了。因此,培育、增加旅游供给,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一方面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农业旅游使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流通紧密结合起来。农业旅游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是提供观赏、采购、娱、度假等一系列服务游客活动,农民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

二是以农业为基础,发挥媒体作用,带来更多的游客,不仅给当地带来巨额收入,同时也带来了科学和信息技术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扩大农产品营销手段,增加农产品营销渠道,提高当地产品的知名度。

三是农业旅游将有更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一个转折点,从温饱到小康既富裕老百姓,还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作为旅游的客人,通过参与农业生产项目,不仅获得生活的乐趣和学习农业、农村知识,还可以帮扶贫困,在参与中获取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特色旅游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由于它注重环保,注重科学,在施肥过程中很大程度的避免了过度使用农药,减少了农药残留,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食品和旅游环境。

二、太行山区农业特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呈现了很多初级阶段的特点,也出现了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农业旅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盲目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经营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

2)自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有限,难以形成具有全国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3)人文旅游资源虽然数量多,但知名度低,特色不突出,旅游价值低对当前占市场主体的大众游客吸引力太小,因而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4)民俗风情特色不够突出,农业旅游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农业旅游的品牌。许多地区农业旅游乡土味不浓,城市化倾向严重。

5)农业旅游季节性明显,旺季过旺,淡季过淡。这样就很难达到收入平衡。

三、结语

第3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关键词] 湖南 特色旅游 深度开发 对策

自“1995中国民俗旅游年”后,湖南出现了开发特色旅游的热潮,先后推出了一些突出湖南特色、文化含量高的特色旅游精品,这些旅游精品无不以惟我独有之特色吸引了国内外的众多游客。然而,在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推出特色旅游产品的同时,全省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失误,值得探讨和借鉴。

一、湖南特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和运作。湖南虽然是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景点规划管理跟不上,缺乏统一的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特别是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不足,更没有在国际上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市场。到目前为止虽然湖南省已有等级旅游区(点)67家,其中4A级23家、3A级20家、2A级21家、1A级3家,国家级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2家,但名声在外的主要还是张家界、衡山和韶山。湖南省旅游收入这三地也一直占六成左右。这是张家界、衡阳和韶山的骄傲,也是湖南旅游业的悲哀所在。湖南要发展大旅游产业,兴建旅游大省,仅靠张家界和衡山显然难以支撑局面。

2.特色不突出、市场定位不清。湖南各地均有其奇秀神异的特色旅游资源,但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资金的不足,加之又盲目追求多样性,使得旅游项目建设重复雷同现象严重。各地旅游开发缺乏科学统筹,乱上项目,乱开发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布局失衡,功能重叠,档次低劣,建设规模小。一方面,全省竞争力强的核心旅游项目较少;另一方面,低俗的风情村和粗糙的“农家乐”到处泛滥。当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研究所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在全国的垄断地位;更要研究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个性需求对这种特色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其目的是在寻求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向市场经营转化的最佳切入点。对旅游资源特点认识正确,对旅游市场趋向分析准确,资源优势就能很快地转为经济优势。否则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就会导致失败。例如常宁开发建设印山、瑶寨风情园等旅游产品就是一个失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突出本地旅游资源的特征,忽略了这些项目的开发与本地旅游定位协调相融。这些脱离当地特定自然资源环境与人文历史资源环境的旅游项目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3.宣传不到位,没有国内外极具影响力、震撼力的旅游大品牌。旅游要靠大品牌震撼人、吸引人、留住人。湖南品牌旅游产品太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本地赖以发展特色旅游的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缺乏宣传力度,虽然它们有特色,但由于宣传不够而知名度不高,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湖南旅游业发展的速度。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其他省区许多新开发的这类旅游区早已上了规模,而湖南同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衡南嵝岣峰,衡东四方山至今还鲜为人知,因此,对湖南特色旅游项目加快开发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已迫在眉捷。。

4.保护与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旅游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对旅游资源的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又人为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甚至人为地开发了大量与自然环境欠协调的人造景点。目前这种东施效颦的仿建景区遍见于省内各地。常宁塔山瑶寨风情园就是其中一例。不可否认,这一景区在衡阳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在少数民族村寨的交通与相关设施欠发达,尚不完善的时期,获得了很大的市场效应。然而时至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正如专家们所分析的一样,塔山瑶民族风情园已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旅游市场遴选,其发展将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在追求旅游目的地真实性、民族性、文化性的特色旅游潮中,各种有失民族与文化原貌的仿建景区,都有可能逐渐失去其原来在旅游市场中的份额而被具有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的民族村寨所替代。

二、发展湖南特色旅游的对策

1.提高认识,突出特色,加强对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和监控。特色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潮之一,特色是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应提高对特色旅游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围绕客源市场定位,突出鲜明的个性和地方特色,防止跟风式、一哄而上的盲目开发或不合理的近距离重复建设。

2.科学规划,开发具有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旅游产品。旅游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精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巩固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整体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目前,湖南旅游业整体形象不明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湖南旅游的特色规划不科学。要紧紧围绕湖南旅游特色资源,树立湖南的旅游特色形象,深入挖掘湖南独特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项目。在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面向境内外旅游市场,大力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重点建设:绿色生态、红色经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质奇观、考古发现、水上游乐、特色漂流、温泉度假、工业观光、乡村体验、都市休闲等12个专项旅游产品。同时,加大打造世界级旅游区(点)的力度,精选一批旅游区(点),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和要求,积极支持申报世界遗产。“十一五”期间,各级旅游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好关口,没有规划绝不能盲目招商,也绝不允许上项目,要使旅游业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

3.加强旅游促销,努力将产品推向市场。如果说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是湖南旅游热省的基础,那么客源市场的开拓则是旅游富省的关键。为了使湖南从旅游资源大省变成旅游强省,全省旅游部门必须在挖掘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把握客源市场定位,大打特色牌,为此:一是要树立品牌意识,重点推介张家界、南岳、韶山等旅游产品,不断为这批传统观光产品增加新内容,并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特点,进行有重点的宣传促销。组织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各类会议、展览、招商活动,形成品牌形象;组织召开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和中国现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制造轰动效应,招徕旅游者,提高湖南知名度,保持世人对湖南持续的注意力;开发特色商品市场,成为商品集散中心;争取举办各类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建立各类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二是要积极开拓专项产品,充分利用湖南的秀美山川及绚丽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名人文化旅游、科技旅游、时事旅游、探险旅游、校园旅游、小说旅游、影视旅游、拓展旅游、科普旅游、工业旅游、农家旅游、工业旅游和体育旅游等多种专项特色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市场多样化,把市场开发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形成整体促销态势。

4.加大营销力度,实现旅游新老产品的有机组合和优势互补。湖南是我国开发旅游业较早的地区之一,现已拥有一大批旅游精品,其中不乏闻名遐尔的老牌拳头产品。这些老产品是发展特色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对它们加以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是加强湖南对外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绝不能因新而弃老,忽视它们应有的作用。在实施湖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分注重联合营销和节会营销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旅游目的地营销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根本目标就是,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和策略,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完美统一的强势品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营销策略日益创新,传统的老一套的旅游促销手段在品牌包打天下的现代旅游时代已难以奏效,尤其是单一呆板的旅游营销策略已无力回天,使得形形的联合营销正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大舞台上威武雄壮地上演。

5.贯彻标准,强化管理,打造旅游品牌。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依法治理,规范经营服务行为,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按照质量规范和标准,从服务观念、服务技能、服务态度、服务项目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服务宗旨,全面优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强化尊重游客的意识,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旅游区管理和发展中的运用。

6.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队伍。要切实提高对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的认识,把旅游教育培训作为旅游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聘请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充实旅游管理队伍,进一步提升整体素质。健全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旅游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第4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引言

重庆市武隆区作为新型的旅游地,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被称为中国西部地质之乡。2007年6月27日,芙蓉洞、天生三桥和后坪冲蚀型天坑三个旅游景点被评为重庆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是重庆市崛起的特色旅游资源――新型生态旅游。2016年年底,为了契合“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何平系统地陈述了关于武隆发展全域旅游的“五全模式”,将依据“一心一带四区一网”的空间布局,把武隆区作为一个整体,规划成一个大公园。

一、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武隆区旅游发展现状

第一,人文旅游资源多元化,影视旅游资源丰富,2006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将武隆作为了唯一的外景拍摄地,让武隆第一次在电影中亮了相,而武隆县为了更好地提升其知名度,选择了再次与张艺谋携手,依托该县“龙图腾文化”“乌江船帮号子文化”“民俗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了《印象・武隆》实景演出。《印象・武隆》成为重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一张名片。其次,探险旅游资源丰富,从2003年至今,武隆县每年都要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极其注重健康、绿色“城市名片”的打造。

第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武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更有罕见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主要有三大景区:一是芙蓉江风景名胜区,它集山、水、泉、林、洞、峡于一体,其中的芙蓉洞,堪Q“天下第一洞”,享誉中外;二是仙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它具有“南国第一牧场”的美称,而紧临仙女山的天生三~是亚洲最大的天生~群,属于世界级的地质奇观;三是具有“生物基因库”赞誉的白马山风景区。除此之外,还有千里乌江画廊、龙水峡地缝等自然风景区,武隆堪称中国西部的地质之乡。

二、武隆区旅游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景区经营管理权限被瓜分

主要表现为每个景区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例如林业部门负责管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管理喀斯特地质公园。这就造成了景区之间各自为阵,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调控,以至于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制约、相互排挤,最终是武隆的旅游资源不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二)景区品牌定位不精准。

从自然旅游资源来说,上天赐予咱大武隆“一洞一江两山一桥一画廊”等自然美景,但从武隆的品牌形象来说,没能让外地人一下子记住武隆风景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对景区进行精准的定位,导致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还差很大一截。从城市的整体面貌来说,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整体布局、或是色调规划,没有鲜明的特色,不能够给外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景区整合营销力度不强。

就以重庆到武隆的途中为例,我们极少看到涉及武隆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广告,不管是公路还是铁路都如此。在重庆至武隆的高速公路上只能看到南川与武隆交界处有1条关于武隆旅游形象的广告。最近几年,武隆政府不但经常派人到外地做武隆的旅游专场推介会,而且也通过电视、网络、广告牌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但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导致一些客源市场还未开发,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还有武隆风景区。

(四)旅游配套设施落后

第一是酒店方面,虽然近几年武隆各类星级酒店和农家乐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酒店各方面条件参差不齐,除了几家星级酒店的设施和服务水平较好,其他的都存在一些小问题,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第二是交通方面,武隆景区的自驾游线路较成熟,但景区停车场紧张,成为影响武隆旅游的突出问题;而对于不是自驾游的游客来说,坐车有很多不方便因素,表现在车辆班次少,道路狭窄且弯急坡陡,在旅游高峰期经常会发生严重的拥挤堵塞现象。

(五)过于依赖当地旅游资源,旅游人才匮乏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武隆大多数旅游企业过分依赖景区原有的资源,却忽视人力资源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另外,旅游企业缺乏固定的旅游服务工作团队,武隆的旅游公司在选拔人才方面,看重的是员工的从业经验和对武隆旅游资源知识的掌握,忽略培养员工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导致从业人员在介绍景区景点时的亲和力也不强。

三、全域旅游战略下武隆区特色旅游资源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发展,推动“全域布局”

为了重点突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旅游开发部相关人员对武隆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即“一心一带四区一网”的空间布局。“一心”指的是游客接待中心和游客集散地两个区域都将扎根于武隆中心城区;“一带”指的是突出乌江画廊的峡谷风光,将之打造成旅游经济带;“四区”指的是将仙女山旅游区域建设成国际旅游度假区;白马山旅游区域建设成森林养生旅游度假区;芙蓉江旅游区域建设成亲水旅游度假区;后坪区旅游域则建设成国际探险运动区。“一网”指的是将7条精品旅游线路所串起的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整合打造为乡村旅游网络。

(二)协调发展,攻坚“两山一村游”

“三大战场”是建设武隆旅游品牌的重要支柱。一是升级改造“第一山”――仙女山,此山主要包括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景区品质、实行行业管理、打造景区品牌、提升旅游业态、实现旅游国际化“六大工程”。二是开拓“第二山”――白马山,此山政府总投资200亿元,按照“森林湿地、科普基地、农庄茶园、森林人家、文化园地、风情小镇”六大主题,竭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恋爱圣地、全国著名的科普基地、全市一流的养生福地”。三是夯实“一村游”――乡村旅游,主要通过发动农民投身旅游业和从社会各界人士融资50亿元以上,以7条精品线路所串起的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加快建设成“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联合”

一是推进“旅游+文化”,武隆打造演出了“印象武隆”、“仙女恋歌”等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项目,引进了懒坝艺术公园、阳光童年、中银汇金影视产业城等一大批新项目,并推出了天坑寨子、土地的犀牛寨等一批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景点,加速建设博物馆、科技馆、城市雕塑群、仙女文化园等工程。

二是推进“旅游+农业”,以农业生产和旅游扶贫示范村为载体,重点种植高山时蔬、放养牲畜、有机鲜果、有机茶叶、乡村旅游“五大十亿”级的项目,开辟一条具有特色产业保障的脱贫之路,把具有乡土特色的羊角豆干、仙女红茶等农特产品直销国内外市场。

三是还注重发展“旅游+商贸”,建设完成了度假区商贸综合体、夜宴仙女山、仙女天街等一系列特色商业街。

(四)共享发展,释放“旅游红利”

第一,探索片区带动型增收模式,确立了仙女山、白马山、石桥湖、桐梓山为武隆区四大旅游扶贫区,并将交通网络、空间布局、产业融合、形象打造融为一体,全力执行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旅游业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就仙女山片区、白马山片区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

第二,探索集镇带动型增收模式,投资5.9亿元,政府积极落实高山地区的扶贫和搬迁工作,注入169个“新鲜血液”(移民新村)建成旅游集镇。并引导其发展家庭公寓、快捷酒店、商品销售、特色农产品等旅游商贸服务,从而全力投入旅游业发展中。

第三,探索景区带动型增收模式,一方面是将当地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开发中,挖掘传统手工艺术品、特色小吃等,在景区进出要道设立专门的摆摊区,农民能够自力更生,提高生活水平;另外,通过培训,农民也可以直接到景区工作,旅游业的发展为周边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实现了就业。

四、结论

第5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关键词:民族社区;中国;城市旅游;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165-06

一、我国城市中的民族社区

自秦朝以后,少数民族在我国各城市中就已经是非常活跃的阶层了。许多穆斯林和外国人曾定居于古都,例如长安(今西安)、汴粱(宋朝首都,今开封)和北京。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城市中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较低,所以城市民族社区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是近来才得到关注。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对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社区和城市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民族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沈林,和佳 [1]的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趋势是从西部移向东部,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中少数民族的种类和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以深圳市为例,从1964年到1982年,少数民族从11个增加到了12个,从106人增加到了372人。但是从1982年到2000年,少数民族种类增加到了54个,人口增加到了224,688人[2]。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只有很少的穆斯林,但进入新世纪后,穆斯林人口达到了30000人,并建起了一座很大的清真寺 [3],深圳市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也有显著的增长。下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在各大城市中的数量及其变化的比照表。

我国少数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式的分布,而这种模式也出现在了城市的内部。沈林等[4]定义了我国东部城市中民族社区的六种形态:(1)历史性民族社区,例如,原本就居住在城市中的穆斯林形成的社区;(2)公共机构附近的少数民族社区,例如少数民族办事处或机关附近的社区;(3)与教育机构相关的少数民族社区,尤其是民族大学附近的民族社区;(4)与少数民族地区驻城市办事处相关的民族社区;(5)在旅游景点工作的少数民族群体;(6)商业性少数民族社区,他们主要是由进入城市经商的群体组成。

从影响少数民族社区的因素看,主要有三个要素影响着中国的城市民族社区:历史性原因、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移民是被严格地控制的,政府的政策决定少数民族融合的程度,因此民族社区往往是聚集在大学和民委周边。在市场经济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移民到城市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当少数民族进入城市时,他们更多地是先找到与自己同族的或者具有相同文化认同的人居住的社区。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他们能够建立起社会关系网。通过这个网络他们能获得工作的机会、公共服务、住宿或其他便利。他们也非常喜欢这种熟悉的且有安全感的情感归属、食物、音乐、艺术、舞蹈、语言和家庭关系等,新的少数民族社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与此同时,杨文炯[3]也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影响城市民族社区变化的重要因素。快速城镇化破坏郊区传统民族社区的例子很多,比如,在贵阳或其他民族社区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地区,由于城市快速的扩张,少数民族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社区。旧城市的更新破坏了传统的少数民族社区。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研究有不少,大部分研究都指出当少数民族移居到城市,由于缺少资本、社会关系和教育,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5],吕盛东[6]进一步指出,外来经商的少数民族文化水平低于城市常住的少数民族水平,而世居于聚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又低于完全散居者。因此,少数民族社区在城市中的进一步发展和生存成为新的关注点。

本文作者认为,在市场机制中,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全球化竞争中时,文化资源和文化的多样性能够转变成强有力的象征符号,而且它们的价值能够被人们被觉察和应用。例如目前如火如荼的城市旅游发展,就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及城市遗产保护提供了条件。相对而言,少数民族进入城市后,其独特的文化资本是其比较优势,城市旅游的发展正需要文化资本,因此城市旅游给与少数民族社区凸现自己,发展特色经济的机会。

二、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和民族社区旅游资源

跟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一样,旅游正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因此,不仅主要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率先开始了城市旅游,许多其他中型城市甚至小城市也紧跟步伐,以分享这种新经济带来的利益。大型城市把发展城市旅游作为迈向国际化和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手段。旅游也变成了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力量。一些新城市的出现主要是由旅游发展促成的,例如三亚、武夷山、张家界、黄山、泰安等等[7]。与此同时,旅游的发展赋予了现代城市空间和地区新的意义。

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策略也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对基础设施服务进行改进,例如城市环境、交通服务、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服务。接着重点转移到从商业团体,如主题公园和购物广场等商业部门吸取投资,但这些策略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后来,为了城市旅游目的地的一体化发展,公共部门和商业团体的合作逐渐加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文化资本将是一个建立城市独特形象、保持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商业团体已经觉察到利用民族群体发展旅游吸引物和形成独特买点的可能性,并且大力推广这种观念。因此,可以看到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民族社区,一些关于民族社区的政策已经出台,城市中民族文化的要素正发生着变化[8]。可以预见,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民族社区及其文化将会更多地被运用于城市发展中,通过旅游发展来促进城市民族社区发展的政策已经出现。

三、案例引介:城市民族旅游的发展

许多少数民族社区,不管是新的或旧的,都有如下一些吸引城市旅游者的特色:遗产、少数民族商店和餐厅、宗教吸引物、民俗文化等等。这些特色现在被归类为文化资源,且能够很容易地界定和融合到城市旅游的发展中。一些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1:北京穆斯林社区

北京的穆斯林社区牛街是北京最大的穆斯林社区之一。牛街位于北京宣武街内,北京穆斯林社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穆斯林被成吉思汗招募到军队时期。一个穆斯林将军被指派保卫北京,于是穆斯林军队由此定居于北京。1259年,在北京大约有15000名穆斯林,穆斯林庙宇超过30个。这个社区由于拥有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成为旅游吸引物的特性:

1.遗产价值。牛街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元朝,到现在仍有一些保存的建筑。牛街清真寺建于公元996年,三次重建。牛街清真寺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点,它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现在是展现北京历史的一扇窗口。

2. 宗教和文化认同的吸引力。牛街在回族穆斯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清真寺是社区的中心,无论外观上的设计还是社区的组织结构都是如此。每年有成百上千的信徒前来拜祭,重大节庆期间人更多,例如中秋节。

3. 独特的社区设计和阿拉伯式建筑。牛街社区的建筑都是阿拉伯风格的,特别是大窗户和楼拱非常引人注目。景观本身形成吸引物。

4. 浓厚的商业氛围――传统的美食和商店。穆斯林是具有商业传统的民族,且特别擅长于制作各种美食。可口的食物和独具民族特色的餐馆吸引着旅游者和北京居民。

5. 多样的文化――在社区中,也有其他类型的少数民族,例如满族,蒙古族和其他20个民族。

牛街不仅吸引了一般的北京市民、来北京的旅游者,同时对国内第二大少数民族(回族)或者其他民族的旅游者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北京市政府已经认识到到这个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在旧城改造中,牛街受到了特殊的政策保护。政府通过实施专门的政策允许该社区的原著居民返回居住并且延续他们先前的文化和社会网络,并希望以此来保持这个社区的原真性。当地规划进一步明确地将这一地方作为穆斯林商业街区来复兴。在这些居住区,很大的空间留作建设餐馆和商店并为当地居民服务,绝大多数的建筑将漆为穆斯林最爱的风格――黄色并镶以绿边。总之,这个规划试图将讲这个社区发展成为旅游景点,并同时保护它的文化遗产[9]。

案例2:成都藏族村――新的藏族社区

成都自古就是的门户,藏族人数众多,包括商人、曾在工作的退休者、宣传办事处中的人员等等。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迁入成都谋求生计和商业机会,形成了新的藏族社区。最有影响力的是靠近“武侯祠”的一个社区。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这里是通往的公路的起点,藏族自治区政府办事处、甘孜藏族办事处和其他39个公共机构都设置在这里。在过渡时期,一个藏族商业社区逐渐发展起来[10]。

社区最初建设,此社区的建筑和街道的装饰与成都的其他社区都没什么区别,并没有什么特色。但这个社区的藏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除了政府机构以外,社区内部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藏族商店,藏族餐馆和藏族风格的酒吧。街道上有很多的藏族餐馆,主要经营酸奶、糌粑、酸菜、面块、牛肉面块、酥油茶、奶茶等藏味小吃及牛羊肉,能够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这里的茶屋也独具特色,例如餐馆经营内容多样:有专供酥油茶的“喜马拉雅藏茶馆”、“康巴酥油茶”、还有些是快餐风格的餐厅,一些纯粹的藏风格餐馆,比如香巴拉藏族餐馆。这些建筑的内在装修风格都是典型的藏风格。很多不同种类的商店出售着藏装,藏族首饰,还有很多商店只卖藏族需要的生产用品。藏族表演也是这里的特色之一,社区中有6个表演大厅,且上座率非常的高。最大的而且是最受欢迎表演厅是“唐古拉之风”,平均上座率高达70%-80%。

虽然政府先前没有任何的计划把这个社区发展成为“小拉萨”,但是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承诺。这将有利于将成都打造成中国顶级的旅游城市,也将进一步推广成都作为门户的形象[11]。

案例3:民族村――商业化了的城市旅游产品

民族村是中国城市中主题公园的一种形式。第一个少数民族村出现在深圳经济特区。这个少数民族村是我国主题公园的第一种形式,最初是试图吸引香港居民前来体验多元的文化。当时深圳民俗村的建设是为了向旅游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为了保证原真性,大多数表演者都是来自他们的故乡,主题公园的雇员都住在他们所属的主题村中。有意思的是内地的游客成为本产品的主要客源市场,为民俗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民族村的经营非常成功,两年之内就收回了所有成本。随后,北京和昆明等都建设了相似的主题公园的民族村。

明朝时,满族在现今的沈阳市强大起来,沈阳也变成了满族的文化中心。现在沈阳市满族居民占有很高的比例。满族居民也试图通过城市旅游来展现他们的文化,在沈阳皇宫外边,建成了一条具有清朝时期风格的街道。另外,在皇太极(清朝第一个皇帝)墓附近建设了一个满族村,展现已经消失了的满族生活方式。与在深圳、北京和昆明的民族村不同的是,前者在展现许多少数民族的现今生活,沈阳的民族村试图去展现满族已经消亡了的民俗。

四、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文化特色

在市场经济下,越稀有越独特的资源,经济价值就可能越高。少数民族城市在参与到市场竞争时,其比较优势在于资源的独特价值,而旅游业正是可以使得这些资源价值转变为市场价值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当这些少数民族城市缺少其他发展措施时,旅游业是其主要产业时,强化和凸显民族特色,将少数民族文化整合到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中因此就显得很重要。

城市发展与城市旅游全面整合

在制定大香格里拉地区总体旅游规划时,笔者查阅了该地区关键的城市总体规划。绝大多数小的村镇和小的城市都趋向把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此,这里的城市规划通常整合了城市旅游――它包括了对当地建筑、旅游商业街道和旅游性质的公共设施设计。

主题街区建设

成都市是东邻的一个城市,自古就是藏族和其他地区之间取得联系的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交易城镇。1990s后半期,一个新式的藏族街道建成了并且成为成都市的一个象征。进入21世纪,这个街道变成了成都市一个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与之对比的是,一些老城镇的价值仍然没有被完全的理解,许多商业历史社区都被毁掉了。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凸现。

再地方化的生产

很长时间内,政府和城市规划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城市旅游的巨大潜力,也没有意识到城市性格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少数民族城市失去自身的性格。为了适应旅游的发展,少数民族城市加紧建设象征性的少数民族街道,特别是象征性的民族特色旅游商业街道得到大发展。游客能够在这些街道中都找到当地的纪念品、商品,品尝当地美食和观赏表演。例如,主体民族是傣族的景洪市,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失去了许多民族特色。随着旅游的开发,特别是在澜湄次区域旅游竞争中,缺失民族特色已经成为其劣势,重新塑造民族城市特色尤为重要,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开始新建傣式购物街道,满足现阶段的游客需求。虽然这个街道的设计并不成功,但是仍然吸引了众多游客,可见民族商业街的吸引力的巨大潜力。相似的发展策略能在中国西部的其他少数民族城市看到。

五、结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市场体制中,民族社区和城市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旅游发展在现代城市中凸现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关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当城市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时,稀缺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就变得很有价值了,而且还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显著的多重影响。

可以看到,虽然在不同的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凸现不一样,但是少数民族群体的经济价值已经被当地城市政府和一些企业家觉察到了,并加以利用。我国东部的城市,比如正朝着全球化城市迈进的北京、上海和广州,通过树立多元文化形象表现国际都市的地位。在缺乏经济和人力资源的西部城市,趋向于依靠他们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来推销自己,获得旅游发展的机会。成都、昆明、兰州以及其他城市正在使用这种策略。

与此同时,城市旅游的发展也成为为少数民族与现代城市经济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昆明和贵阳市的发展,杨庭硕[12]指出昆明是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昆明市的主要的经济结构主要由中小型的商业主体构成。主要在小商店和小企业的少数民族移民能够更加容易地生存,更容易实现与现代经济的整合。

虽然城市旅游在帮助旧的少数民族社区复兴、凸现表现出了自己的潜力,但是研究人员也批评它的比较“虚”。在一些案例中,少数民族街区的复兴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争论。当地居民抱怨社区的改造只是对旅游者和少部分的当地居民有益处。保护活动营造了一个舒适的适合参观和游览的地方,但是在这一背景中的当地居民不得不支付高额的房租和昂贵的商品。在田野调查中也发现历史社区的复兴和再发展增加了地租(rent),加速对原来的居民外迁。范可[13]进一步指出再少数民族化和地点推销(地点标志化)的过程并不会被当地居民所接受,因为这些决策都是由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旅游者和外来投资而做出的。

总之,理解社区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正面或负面影响来评价,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中少数民族社区、城市和城市发展有着复杂的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沈 林,和 佳,王云新. 散少数民族统计与分析[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06.

[2] 靳 薇. 少数民族移民与城市其他民族居民的互动及调适――以深圳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7.

[3] 杨文炯. 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会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03.

[4] 沈 林, 张继焦,杜 宇,金春子. 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11.

[5] Poston,?D.L., Jr., Shu,J. The demographic & socioeconomic composition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87, 13: 703-722

[6] 吕盛东. 中国城市多民族化与城市民族工作[J].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

[7] 保继刚,潘兴连,Geoffrey Wall 主编. 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 徐红罡,田美蓉. 城市旅游的增长机制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

[9] 良警宇. 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 冯 敏. 成都市藏族经商流动人口对多元文化城市的贡献――对“民族用品一条街”的调查与思考[J]. 研究,2005 (2).

[11] 于 婷. 打造"成都小拉萨"特色街[N]. 成都商报,2007-03-15.

第6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关键词:大兴安岭;旅游工艺品;鄂伦春;民族特色;民族手工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人们不再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文化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则日益显现出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自1997年以来,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把大兴安岭的旅游业作为地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而被寄予了带动地区经济振兴的厚望,十几年,大兴安岭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配套服务,从旅游宣传到工艺品市场开发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旅游工艺品作为旅游商品的主体,有人把它比喻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不仅扩展扩散式的传播本地的特色旅游文化,同时起到广告宣传作用,而且还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兴安岭是一个以鄂伦春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混有少数蒙古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区在旅游工艺品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努力打造具有大兴安岭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并通过地域文化效应来推动旅游工艺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有利于树立旅游地区的形象,提高旅游工艺品的文化品位。

旅游工艺品是地方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全方位的浓缩与展示,一个设计很好的旅游工艺品,承载着很多特殊的信息,而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其中之一,通过旅游工艺品可以传递大量的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的相关信息给游客,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兴安岭并产生亲身体验的愿望。通过民族特色提高旅游工艺品的文化品位,树立旅游地形象,代表着当地的文化品格和素质,甚至成为一种象征。因此,一些旅游工艺品已成为一国、一地区或一个民族的形象,受到旅游者的欢迎。从商业和市场角度分析,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品又是最好的广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是利用旅游纪念品,推销自己。反过来看,许多旅游者也是通过旅游纪念品来认识和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一个民族。如以蒙古族特色为例的旅游纪念品就是如此。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竞相推出以民族特色为设计元素的旅游工艺品。

二.有利于丰富旅游工艺品市场, 形成大兴安岭特色与品牌。

现在大兴安岭主打的是“神洲北极村,中国龙江源”这一品牌,但就特色而言,主题不够鲜明,我们对外应该为大兴安岭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中国的最北?是原始?是粗犷? 宋希斌专员在北大演讲时曾讲到“大兴安岭文化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目前仍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还不够成型”,可见我区旅游文化深入挖掘还不够。其实大兴安岭地域范围广,但旅游吸引物或旅游景点少或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游客为了省时、省力只看我区旅游精品的部分,这就造成了游客停留时间短、我区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等现象。目前,我区的旅游纪念品还是以山产品、特色食品等为主,缺少精美、有地方特色、便于携带的旅游工艺品。深入挖掘整理鄂伦春民族的历史文化,全方位、多角度打造以鄂伦春民族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工艺品,是进一步推动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工艺品和旅游工艺品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设计和制作带有大兴安岭原住民鄂伦春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不但丰富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工艺品市场,而且也为大兴安岭地区树立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品牌形象。

三.有利于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鄂伦春族是北方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原住民。鄂伦春族作为北方渔猎文化的代表,作为一个从原始社会形态走出不久的民族,它不仅以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着渴望回归自然地人们的眼球,也因为其特有的社会历史价值而吸引着世界的瞩目。“有研究认为,注意保存、弘扬鄂伦春族优秀传统文化,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是我们所提倡的。”鄂伦春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鄂伦春民族的语言、宗教及艺术、民俗等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正在不可逆转的急剧演化和消失,这已经引起了我国乃至世界语言、民族研究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鄂伦春民族的文化与其它民族一样涉及到生产、生活、历史、哲学、等方方面面,展示了鄂伦春民族的性格、风俗,体现了民族发展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特别是鄂伦春民族手工艺品,充满浓郁民族气息的服饰、弥散着原始宗教色彩的萨满神器以及精美的桦树皮、兽皮工艺品,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为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业增添新的魅力。因此,深入挖掘鄂伦春民族文化,使传统旅游工艺品和古老的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没有文化的深入,就会失去永恒的美丽和鲜活的动力。”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一种素养、底蕴,也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它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和地方特色对该区域各个方面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旅游工艺品中强化特有的民族特色,无疑对推动大兴安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关键词:特色文化;融合;旅游产业

一、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当前,敦化旅游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旅游行业竞争加剧,旅游市场悄然发生变变化,消费需求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贯彻落实,也走向多元化、个性化,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逐渐加大。尽管近年来敦化市在旅游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有目共睹的成绩,六鼎山旅游区还跻身全国4A级风景名胜区。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多方面原因,敦化市旅游产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全力培育“山水佛韵、神采敦化”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但恰恰在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上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品牌形象还有待树立提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文化特色不厚,内涵品位有待于提升。佛教文化、满族龙兴文化、渤海历史文化、是敦化主打的区域文化。但从产业发展来看,这三种文化的文化特色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目前体现文化特色的主要旅游景点全市有三处,即正觉寺、清祖祠、渤海广场。在特色文化的挖掘上,虽然改建了正觉寺,新建了六鼎山金鼎大佛,新建了清祖祠和渤海广场,但明显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相似度太高,比如佛教文化,虽然新建了48米高的金鼎大佛,但同其它地区相比,相似性太强,没有个性和比较优势,缺乏垄断性和独占性,不能真正彰显出敦化佛教文化的特色。二是内容浅薄,渤海国文化主要从渤海广场墙壁上刻画的的几尊国王画像来体现,清祖龙兴文化也仅以大殿内摆放几尊皇帝塑像来证明,无法让游客真正了解那个时期真正的历史。普遍存在内涵品位不高、文化特色不浓,不能真正彰显出敦化地域厚重的文化特色。

2、旅游产品不足,文化内涵有待于完善。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上同旅游发达县市相比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品种数量少,尽管旅游管理部门动了很多脑筋,也搞了招商引资,但品种还是比较少。二是产品本地文化内涵不足,好多旅游产品没有打上本地文化的烙印,产品雷同,在这里能买到的,在其它旅游景点也能买到,而且完全一样,使游客失去了兴趣。三是大部分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包装,与文化不搭边,单纯卖当地产品,档次不高、没有特色,具有本地特色、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的寥寥无几,满足不了游客的购物欲。四是产业链条短,以木耳为例,基本都是原生态的包装产品,没有开发以木耳为原材料的精加工和系列产品。

3、品牌定位不准,宣传手段有待于丰富。敦化旅游品牌定位是:全力培育“山水佛韵、神采敦化”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以金鼎大佛为重点,大力发展佛韵游、民俗游和文化游。“山水佛韵”这句话放到几大佛教名山都适用,比如,九华山、峨眉山、五台山,而且让人浮想联翩的东西可能更多,但放到敦化既没有突出主题,也没有突出特色。因为敦化山无名山,水无名水,佛无道场,所以这样的品牌定位很难打出去。陋室铭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敦化旅游品牌的定位应围绕大佛做文章,突出佛教文化,把大佛与“xx佛道场”联系起来,广辟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手段,加大选出力度,让“xx佛道场”根植人心,会及大地提升品牌形象。

4、文化与旅游结合不紧,文化深度游有待于构筑。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基本上还是一个门票经济阶段,是最原始的、最初级的阶段,游客到景区多以看景为主,来去匆匆,虽然敦化旅游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但大多数来敦化的游客以观光为主,逗留时间短,消费不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这种状况,归根结底在于,敦化的旅游缺乏和文化深层次的跨界结合,旅游产业链有待于拓展延伸,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二、打造特色文化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建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敦化旅游产业要上档升级,必须走与文化相融之路,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以金鼎大佛旅游资源为支撑,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打造知名品牌为目标,深刻挖掘内涵,努力把敦化打造佛教文化旅游度假胜地。

1、围绕文化深度开发,提升内涵品位。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确立全新的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以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向纵深迈进,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层次。一是围绕“道场”做文章,打造敦化特色。要充分利用独有的金鼎大佛,建设“xx佛”道场,围绕“道场”做文章,打造敦化佛教文化旅游品牌。以突出“xx佛道场”佛教文化特色,逐渐扩大影响力,融入到佛教圈、旅游圈和社会大众圈,在循序渐进中提升竞争力。二是围绕“民俗”做文章,挖掘民俗特色。选择最为典型、最有特点的东北原生态村,保持草房,院落面貌,以早期农民生产、生活和用具的自然形态为展示内容,附以铲地,犁地,编筐,冬天坐雪爬犁等民俗娱乐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三是围绕“佛事活动”做文章,展现佛教文化。利用正觉寺,金鼎大佛的优势,通过策划某一特定佛事活动,精品化佛事活动内容,品牌化佛事活动名称,广泛宣传,使佛教居士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四是围绕“历史文化”做文章,融入主题文化。要进一步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理念,注重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已经建成的渤海广场和清祖祠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挖掘和充实历史内容,使渤海历史文化更具传奇色彩,更具吸引力;使满族龙兴文化更具观赏力。让游客在市内不同景点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真正享受到文化大餐。

2、注入文化色彩,完善服务功能。要通过招商引资和发动社会的力量大搞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形成衔接紧密、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游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是在吃上要有文化品位,风味小吃要开发出佛家素食风味,本地民俗风味,满清系列风味,渤海传统风味,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吃得好、吃出品位,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游客。二是在小商品上要讲究特色,深入挖掘推出一批敦化本地的旅游产品、如,用本地独有的树种磨制的佛珠、佛琏,民间编制,渤海和满清的特色用品或饰品等有特色、有内涵的旅游商品,不断提高购物对旅游收入的贡献率。三是打造“佛韵梵音”夜景灯光晚会,让游客在佛歌梵音中度过美好的夜晚。

第8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好路子。

存在的问题:一是定位狭隘,旅游模式雷同化。乡村旅游常被大众错误定位为农家乐,而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画上等号。目前,不同地域不同村庄为游客所提供的乡村旅游模式大同小异,多为采摘瓜果蔬菜、垂钓、爬山等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各处乡村旅游高度雷同化。且多数人选择乡村旅游的目的在于感受别于城市的乡土气息,过于单一的体验让乡村旅游发展困于瓶颈。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开发,缺乏文化挖掘。田园风光确实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卖点,而本土文化却是乡村游的亮点。当前,大多乡村旅游仍然缺乏特有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的传达,影响乡村旅游长远持续发展。除了有别于城市的美景之外,游客更多是体验不同风土人情和农耕文化,如江西婺源的“篁岭”、陕西咸阳的“袁家村”就是乡村旅游的成功典型,每年接待的游客量达数百万之多。三是乡村建设“无差异化”。乡村建设缺乏大胆创新执行力,当某乡村建设模式获得成功,大家便一窝蜂的照搬照抄式的模仿,导致“千村一面”。

对此,建议:一是要“定好位”,全面整合当地资源。立足实际,明确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所要达到的目标。邀请专业人才,制定全镇乡村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全面摸排、梳理全镇乡村旅游资源,结合道路基础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建设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的乡村旅游功能景点,尽可能防止低水平发展,避免同质化开发和无序竞争。二是要“布好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找到当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大程度释放政策、资源红利,做到既引得来游玩的人,又留得住游玩者的心。通过合理定位乡村旅游主题特色,进一步发展一批乡村特色民宿、休闲街区、采摘基地,培育形成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三是要“造好势”,利用好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结合时下最流行的即时社交和短视频平台,把本地乡村的美景更快更好地向外传播。积极运用新媒体、报纸、视频等手段,吸纳 “粉丝群”,利用抖音等宣传平台,上传短视频,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传播的效率和范围。结合自身特色、吸取优秀经验做法,积极策划对外宣传活动方案,如采摘节、文化节等。增加经费投入,确保乡村旅游对外宣传工作顺利开展。

。激发乡村旅游潜力,有利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走出一条“好路子。

第9篇: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结合我园军旅文化特色体验性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我园将军旅文化特色教育和探索式课程相结合,注重环境的情境性,注重幼儿在环境当中的体验,注重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性。结合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主题凸显军旅特色,在主题墙、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将军旅文化特色教育内容与探索性课程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环境的体验与互动中获得发展。

一、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教育作用

我园的整体环境充分凸显出军旅精神文化特色教育的理念,门厅正面的墙壁是一幅落地的身穿军装的小士兵们与叔叔的壁画,壁画的内容展现了幼儿和在一起,热爱祖国的情境。壁画上方的标题:“长大了我也要守海岛”,充分体现出我园为驻岛部队幼儿园的文化背景,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幼儿。

楼梯和走廊的两侧则是幼儿园军旅文化特色体验活动幼儿们的照片展示。通过照片可以看到我园丰富多彩的军旅文化特色实践活动。同时,我园独有的充满军旅特色的迷彩园服和军旅包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一个班级的衣柜前都是摆放整齐的军旅包,每一包上的小勋章都贴着不同小朋友的照片。这不仅进一步展现了我园的园所文化军旅特色,更为幼儿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走进幼儿园到处都是浓厚的军旅文化,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体现着军旅文化特色课程的教育价值。

二、与主题墙的互动

在每一次的军旅文化特色体验性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后,我们都会将活动中幼儿活动过程的照片和话语记录、教育线索、幼儿的作品等展示在主题墙上,同时结合本次军旅特色实践活动的目标、教育价值做展示,还有家长对参加活动后的反馈和鼓励。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中,幼儿来到主题墙前,会共同回顾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在爸爸妈妈来园接幼儿时,他们也会和幼儿们一起念一念上面的话语和反馈。在这些互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回忆、交流、分享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活动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

三、在区域环境中的体验

我们将军旅文化特色体验性教育的内容渗透在不同的区域,引导幼儿在区域环境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如大班的区域活动:小小训练营中。我园结合军旅文化特色教育“开园典礼”的主题活动内容,同时根据探索性课程“我是好孩子”的主题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大班角色区域设置了“小小训练营”。营区内设置了参军入伍报名处、体检处和内务训练区以及体能训练区,区域墙面上是我们幼儿在参加幼儿园各项军旅文化体验的实践活动的图片,记录着参军入伍幼儿们的喜悦和快乐的小士兵生活供幼儿回顾和分享。

同时在区域中,我们根据目标的要求,设计了小小的任务单,任务单上方是小士兵的姓名,分别包括:体检、宣誓报名、穿军装、叠军被、整理军包、军训、体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报名后的小士兵会领到任务单,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