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

第1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艺 音乐教育 相声 快板 德育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国民间流传的各民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近年来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破坏,我国许多曲艺曲种后继无人,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对我国传统曲艺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及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责任。如何在幼儿师范院校艺术类教育中进行包括中国传统曲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1.中国传统曲艺是幼儿师范院校尚未开发的教育资源宝库

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牌子曲类、弹词类、鼓曲类、琴书类、时调小曲、走唱类等艺术形式,门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曲艺类占124项(含扩展项目10项);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王屋琴书、灶书、丝弦道、锣鼓书、三弦书等18项中原特色传统曲艺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声、快板等传统曲艺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非常适合在幼儿早期教育中推广。幼儿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在幼儿园、小学从事幼儿启蒙教育。而目前却尚未开展中国传统曲艺类相关课程,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曲艺陌生,毕业后没有能力对幼儿进行相关教育,可见,中国传统曲艺是幼儿师范院校尚未开发的教育资源宝库。

2.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全球一体化及现代科技文明的影响,人们的业余文化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成了大众主要的娱乐方式。许多民间传统曲艺面临着观众人数萎缩、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后继无人、甚至濒临灭绝的危机。如何扩大民间传统曲艺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是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承担着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传承例如相声、快板等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在幼儿园、小学培育未来传统曲艺的观众和接班人,这对于民间曲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有助于向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受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青少年学生传统道德缺失,家庭观念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在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条式德育工作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传统曲艺通过“说书一股劲,唱曲一段情,句句警人心,听者自动容”的方式向观众进行道德教育,涌现出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岳飞传》、《杨家将》等一大批讴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学生在传统曲艺的欣赏和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懂得了明辨是非,学会了规范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姻观,传递的是正能量。

4.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传统曲艺是中国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学的特殊传承载体。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的史诗以及许多民歌与叙事诗,藉曲艺艺术的“说唱”得以传播、宏扬和保存。曲艺在其历史发展中催生了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许多古典文学名著,孕育了诸多戏曲剧种。学生进行传统曲艺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曲艺的表演技巧,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相声、快板、二人转等民间传统曲艺深受青年学生的喜欢,学生通过成立相关社团、开展民间传统曲艺的表演,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传统曲艺传承的途径

1.开展传统曲艺的相关教学与研究

相声、快板等传统曲艺能有效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演唱能力、表演能力、摹仿能力,非常适合在幼儿园、小学开展相关教学。而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师资,而当前幼儿师范院校没有开展传统曲艺的相关课程,幼儿师范院校可以开展传统曲艺进课堂的教学探索,组织音乐、语文、思想政治等教研室教师一起筛选适合幼儿特点的传统曲艺剧种和内容,创作适合幼儿启蒙教育的新桥段,编撰相关教材、教案。

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采取尝试开设快板、相声等曲艺类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第二课堂及兴趣小组。

2.培养传统曲艺的师资队伍

由于传统曲艺多流传在民间,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课堂较少,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普遍对我国传统曲艺陌生。学校一方面应鼓励本校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民间采风,向民间曲艺艺人和传承人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曲艺演员、民间艺人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定期开办培训班、讲座,向师生传授中国传统曲艺文化,逐步培养学校传统曲艺的人才队伍。

3.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建立校园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长效机制

幼儿师范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源地不同,组织学生假期对当地传统曲艺进行文化采风,让学生深入民间,零距离接触、学习中国传统曲艺。在学生中成立相声社团、快板社团、大鼓社团等曲艺类学生文化社团,定期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及汇报演出。在学生中建立传统曲艺传承人制度,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传统曲艺,形成校园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杨靖.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初探[J].音乐时空,2013,(05).

第2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结合自身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立足桐乡历史文化,构建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开展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54-0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重要平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行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使命。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地方非遗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推动地方非遗的保护进程。

1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有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部族墓葬群。桐乡文化名人辈出,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徐肖冰等文化名人在这里诞生,拥有“文化之邦”“漫画之乡”“摄影之乡”“书法之乡”“篆刻之乡”等美誉。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桐乡市政府近年来提出“围绕人文名城建设,服务文化繁荣,共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指导方针,非常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2012年,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桐乡市政府成立了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科研编纂和管理等工作。截至2016年6月,桐乡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高杆船技、含山轧蚕花)、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桐乡市通过搭建实体场馆、非遗传承基地等形式,多角度、多形式开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全市建有1个非遗馆、7个非遗传承教基地、2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个非遗保护生态试点区,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地――乌镇非遗经典景区,内有各级活态非遗项目达三十多项,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2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途径主要有文献收集与整理、非遗特色馆藏、主题活动推广、传承人进校园、展览、知识竞赛、非遗特色数据库网站的建设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青海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地方名俗节庆日,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园内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开展非遗项目的互动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海南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海南历史文化博物馆,用于保存和展示与海南非遗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名俗实物等[1];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粤西非遗资料库,对粤西地区的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等16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2];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为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3];吉首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湘西非遗名录文献,开展了湘西文化研究[4]。

纵观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不论从选题、资料收集、人才培养、文化宣传、非遗特色馆藏等方面都趋于完善,但也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比如: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地方非遗资料时会面临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因为非遗文化来源于生活,分散在民间。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会利用“文化遗产日”“地方民俗节庆日”举办非遗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类似的宣传模式比较雷同,效果流于形式。

3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措施

浙江传媒学院于2011年成立桐乡校区,桐乡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学校的研究者开启了新领域。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有责任在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搭建地方文化研究平台。

3.1非遗特色馆藏建设

非遗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图书馆从业人员在资料的采编、组织、数字化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高校更是拥有相关的非遗研究专业人才,在资料的挖掘、整理、保存、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搭建一个非遗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围绕各级地方非遗名录,收集名录的基本信息、传承人信息、传承人口述历史、传承人纪录片、抢救性挖掘资料、保护与传承情况等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是非遗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情报检索方面有一技之长,但在地方文献的获取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单靠一家或几家高校图书馆无法完成非遗的普查和资料收集工作。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在实践中探索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非遗保护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将图书馆、地方博物馆、地方非遗保护中心等地方文化机构统一纳入非遗资源采集网络系统,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桐乡校区图书馆还成立了专门的非遗项目团队,委派专人负责对接地方文化机构,带领师生团队走出图书馆,深入街道、镇、村,开展走访非遗传承人、调研地方民俗、挖掘非遗文化历史等活动。经过多年的资源积累,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已经设立了非遗特色馆藏实体馆,对桐乡地区的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传统戏剧等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资料包括书籍、图片、音视频、实物等,同时对原有非遗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基于Web的地方非遗特色数字资源库,实现非遗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将传统的静态展示延伸到互联网平台,建立互动性、开放性的图、文、声、像并举的非遗数字博物馆,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3.2非遗宣传教育

非遗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在高校中开展非遗文化宣传的首要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通过举办非遗展览、“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高校图书馆内营造文化氛围,提高读者对非遗的认知、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利用区域办学优势,与桐乡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建立长达五年的合作交流,目前已成为桐乡市设在大学层次的“非遗教育基地”,在“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中相继开展了“桐乡故事”系列展览,桐乡竹刻、书刻、核刻、麦秆画、剪纸、蛋画、灶头画、花鼓戏、乌镇姑嫂饼、定胜糕、蓝印花布印染等一大批优秀的非遗项目走进大学校园,让传统艺术邂逅现代大学文化,碰撞出激情与火花。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通过举办大学生非遗辩论赛、“美丽桐乡,美丽非遗”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大学生自主参与非遗文化学习,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地方传统文化氛围。

3.3非遗人才培养

随着近年来的文化热、文化遗产热,各高校中与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越来越多,目前,全国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化遗产专业,高校对非遗人才的培养走向专业化,但还不够成熟,非遗教育呈现出“散而乱”的局面。重庆文理学院牟延林等人认为,非遗教育应以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非遗课程相结合的观点[3];河南师范大学丁永祥主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应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应将专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5];兰州文理学院徐凤提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唤起大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非遗保护单位的从业人员和非遗传承人[6]。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面向师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非遗技艺传承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开展面对面传承教学,有效促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当前非遗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比如:图书馆与桐乡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合作,面向该校服装设计专业开设“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课程;与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面向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开设竹编、麦秆画、竹刻、剔墨纱灯等创作型课程,该院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能较好、较快地掌握这些传统技艺;将“巡展式”的短时间非遗体验活动拓展为一门相对系统的非遗课程,能让学生全面掌握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过程。同时,图书馆在引导学生创作过程中结合专业素养,融入自身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进而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目前已开展了6个学期,每学期开设2门课程,累计接受培训学生超过500人。

3.4非遗社会实践

大学生只有走出校门,深入民间,对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传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深入基地对非遗文化进行亲自体验,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神奇魅力,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社会实践获得的图片、音视频、文字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可以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收集整理的重要补充。为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联合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按照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整体工作部署,设置暑期社会实践非遗专项项目,组织大学生实践小分队对不同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调研。这种高校与地方联动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地方各级文化部门的资源,有利于学生深度挖掘地方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3.5非遗学术研究

高等院校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指导及咨询服务。浙江传媒学院拥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基地内有多位文化研究专员,基地每年承接省内大型非遗保护项目,同时面向学校设立10个研究项目,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非遗学术研究氛围。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桐乡地方特藏库和非遗特色资源库,同时拥有一支地方文化研究队伍,为相关项目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实践保证。

4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地方文化,同地方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实践活动,建设非遗特色馆藏,开展宣传教育,搭建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实现非遗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及传承。

参考文献:

[1]王贤芬.整合海南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海南记忆网:以海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5):45-48.

[2]林晓华.粤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2):29-32.

[3]牟延林,谭宏,王天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1):90-95.

[4]朱长菊.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67-70.

[5]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51-253.

第3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关键词]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一、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客观认识历史、开展文化创新、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意识形态和观念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正受到威胁,大批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甚至濒临灭绝,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刻不容缓。

(二)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文化馆主要围绕国家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普查与申报。普查摸底是开展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撰写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申遗。

2、抢救与保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刘锡诚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②。对于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通过开展科学记录、鼓励传承人带徒传艺、举办非遗文化表演、展览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3、传承与发展。文化馆主要采取开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各类活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等手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在尊重非遗文化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效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化馆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保护意识不强

当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人绝大多数是老一辈观念保守的老人,他们对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政策不了解,对非遗文化保护缺乏深刻认识,思想上顾虑重重,难以将技艺发扬光大。另外,人们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忽视对非遗文化管理和传承的现象严重,使得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困难重重。

(二)专业人员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复杂繁琐,加上非遗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容易受到人为损坏,挖掘、收集、建档、开发保护等工作均需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完成。虽然很多地方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专业人员非常少。如河源市多个县区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但均仅有一名编制,非遗保护工作主要依靠文化馆临时负责保护和实施工作,且多数文化馆业务干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半路出家,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缺乏经费支持

由于历史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对它们的普查、建档、保护、传承以及研究、开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费欠缺严重制约了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如河源市和平县由于非遗保护经费欠缺,自2007年至今只有21个非遗项目成功录用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猫头狮等2个项目录用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四)传承工作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当前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方式基本都是师傅传徒弟的形式,传承形式单一、范围狭窄。在不能获得国家足够投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项目传承人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动力不足。③

三、文化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非遗保护环境

1、运用新闻媒体和自媒体进行非遗宣传推广。运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宣传,如2014年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通过邀请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组拍摄《席床生日节》、《猫头狮》、《全牛宴》三个非遗专题节目,广泛推广了该县代表性非遗项目,凝聚了社会保护非遗共识。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公众微信、微博等普及非遗知识,提高群众保护非遗意识。

2、积极组织非遗展演、展览和交流学习活动。及时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览、积极举办和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表演赛、文博会等活动,向群众展现民间非遗的魅力,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3、在开展挖掘、普查工作中进行非遗保护宣讲。在开展挖掘、摸底普查工作的同时开展非遗文化保护意义和价值的宣讲活动,让传承人和广大群众形成保护意识。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非遗保护工作基础

1、建立保护机构,配置专业人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争取地方党委支持配置足够专业人员,形成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有力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单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建议和争取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政府支持,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四)建立传承机制,形成规范非遗传承体系

1、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普查和建档工作,全和完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管理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传承人,确保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

2、组织帮助培养传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把具有民间特色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相关教材,邀请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是全民参与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④另外,鼓励和支持传承人通过开展培训班或兴趣班等形式带徒讲习、传授技艺,举办各类展览、演出活动为他们提供展演平台。为避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断层,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专业队伍,使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至于消亡,为传承起过渡作用。

3、完善传承人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和经费。每年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适当奖励。另外,我们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或保持团体授予“人间国宝”荣誉称号并确定其责任和义务,获得认证后,可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保护和财政支持。⑤

(五)合理开发利用,促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1、发展“绿色产业”。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开发其潜能,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成体验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旅游项目,如河源地区可将客家山歌表演、特定节日的民俗表演等穿插在旅游景点中。

2、向知识产权转化。通过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编辑成册,出版书籍。对历史文化意义重大、代表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戏剧、电影等拍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知识产权。

结语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

[2]张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摘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9(12);

[3]王天祥,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和困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P13;

[4]春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吉林体育学院报,2010(6):P139;

第4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唱天谣》是一支充满浓郁壮族文化气息的舞蹈。“当时,全国有一千多人参加了这次比赛,我们竟然拿到了金奖,真是太兴奋了。”说起获奖时的情景,该校参演学生农虹阳激动不已。

近年来,新兴民族学校以民族舞蹈为载体,深入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形成了以广西民族文化为基调的特色校园文化。

融合教学,让舞蹈教育课程化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舞蹈是脚步的诗歌。”这是新兴民族学校校园里的一句标语。在此标语之下的一间现代化多功能舞蹈室里,该校舞蹈队的学生们正随着悠扬的音乐翩跹起舞。

“我可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队了!”该校学生雷达翰告诉记者。在课上,老师会播放优美的音乐,带领他们练习民族舞蹈,“在这里,我不仅能学到舞蹈技巧,还能学到很多民族文化知识。”虽然是男生,但他已深深喜欢上了民族舞蹈。

将民族舞蹈与音乐教学融合起来教学,是新兴民族学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学中,该校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课前环节,要求学生通过网站、书籍等途径搜集相关民族知识,并进行分类,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初步了解;课中环节,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运用情境法、示范法等进行舞蹈动作教学,并解析每个动作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的理解;课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动作进行组合、创编、配乐,再利用课后活动时间进行巩固、强化。

通过这样的融合教育,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模仿力、创造力,润养学生的情操与品性。

为了加强民族舞蹈教育,新兴民族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于2012年申报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子课题“广西民族舞蹈校园传承教育研究”,重点对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铜鼓舞、瑶族长鼓舞、侗族多耶舞等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此外,该校还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知识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民族文化知识通识教育为主的校本教材《菁菁校园》,每周安排一节民族教育课,每月进行一次课程研讨,有效地推动了民族舞蹈教育的开展。

外引内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张伟文不仅是广西艺术学院东盟艺术系舞蹈专业的副教授,还是新兴民族学校的民族舞蹈教育指导专家,长期从事本土文化艺术研究的他,曾通过舞蹈来表现老南宁的“邕州骑楼文化”。2015年,张伟文和新兴民族学校的教师一起,在深入研究壮族铜鼓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创编了壮族舞蹈《铜鼓的呼唤》。该舞蹈在全国校园非遗优秀作品专场展演中荣获金奖,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总导演雨霖称赞其“难度高,很有民族特色”。

引进校外专家资源,是新兴民族学校深化民族舞蹈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该校与广西舞蹈家协会建立友好关系,聘请协会舞蹈教师到校指导,还聘请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的教师为指导顾问。此外,该校还组织音乐教师和部分学生到广西德保、东兰、马山、都安等地采风,拜访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如到东兰拜访跳铜鼓舞的壮族老前辈覃松山、覃天鹏。这些非遗文化传承人通过言传身教,为该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经验。

“校外专家的指导,让我们老师更好地掌握了舞蹈创编的技巧,进一步提升了我们舞蹈艺术创作的能力。”新兴民族学校音乐教师罗智芳说。近年来,该校教师和校外专家以传承广西少数民族舞蹈为基础,研究民族文化、舞蹈动作及表现形式,从服饰、动作、音乐等方面进行融合,创编出了一个个精品舞蹈,对民族舞蹈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新兴民族学校还采取多项措施引领本校专业教师成长,如引导教师研究广西十二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组织教师向高校舞蹈专家学习、观看各地民族舞蹈专场演出,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地走访、采风等。

“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丰富了我的舞蹈创编经验。”新兴民族学校专职舞蹈教师韦t说。目前,该校已培养了4名专业音乐舞蹈教师,他们长期从事音乐、舞蹈教学,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

开展活动,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我从各种活动中学到了很多民族知识,比如铜鼓的历史、天琴的传说,还学会了一些壮语。”新兴民族学校学生潘昊告诉记者。从一年级起,他就加入了学校的舞蹈社团,在那里不仅学会了舞蹈,还了解了壮族文化。

舞蹈社团是新兴民族学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团里学生年龄在8―12岁之间,对民族舞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周他们都会抽出课余时间苦练基本功。此外,该校各年级都组建了年级舞蹈队,各班级则相应地成立了班级舞蹈队,每周安排4个小时的舞蹈训练,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跳一支民族舞蹈。

“舞蹈只是一种外在形式,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民族舞蹈,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生生不息。”新兴民族学校校长吴鸿丽说。为此,该校在排练壮族舞蹈《唱天谣》时,教师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习舞蹈动作,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民族文化,让学生领悟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涵。“只有让学生真正将民族文化内化成自己的精神气质,跳出来的舞蹈才有精、气、神,展现出来的舞台效果才会与众不同。”吴鸿丽校长表示。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热情,新兴民族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抓住广西十二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特有节日,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学生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等地参观,接受专家、艺术工作者的指导和点拨;有计划、有选择地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高质量舞蹈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也让更多人了解广西的民族文化。

第5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自2008年建校以来,我们秉承“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植根教育”的德育品牌,在传承和弘扬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环境建设,浸润“非遗”文化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学生养成优秀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学校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服务和管理,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非遗”文化环境的建设,共同营造“非遗”传承的教育氛围。学校筹建了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馆内以文字、图片、影像、录音、实物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春江风貌、人文春江、春江人家、儿时玩趣、人生礼俗、传统艺术、长江风情、春江故事等“非遗”项目主题,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春江、了解常州、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窗口。学校把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地方文化纳入到教育内容之中,使春江地方文化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使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学生们在“非遗”的环境中充分体验到“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自豪感,进而从小埋下了“仁、诚、勤、孝、善、礼”的“中国根”意识。春江“非遗馆”的建立,让“非遗”文化装饰了我们的德育环境,绿化了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师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课题研究,引领“非遗”文化

为了真正让“非遗”文化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春江非遗馆”这一资源,我们申请了新北区“十二五”课题《开发地方“非遗”文化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动研究》。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着力形成“春江‘非遗’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在课堂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构建并传承优秀的“春江‘非遗’文化”。例如,我们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们都掌握一项“非遗”特色项目,如剪纸、常州唱春、打莲响、蛋雕、黄梅戏、唱滩簧等。

为了将地方特色浓郁、学生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校园,我们举办了“非遗”课题研究成果的展览以及专题晚会,进一步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此外,我们还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让每一个春江小学的学子都“知遗、学遗、传遗”,从而让学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沃土。

活动建设,弘扬“非遗”文化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塑造心灵、培养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保证“非遗文化”课程化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各种专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体验中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

人人学“非遗”。为了让“非遗”文化深入人心,我们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程,为学生讲授“非遗”文化的历史,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习“非遗”文化。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调动学校师生通力合作的积极性,为学校“非遗馆”内的“非遗”物品设计了精美的标示牌,让每一个走进“非遗馆”的人都能一目了然地感知春江“非遗”文化的魅力。

人人说“非遗”。学校“非遗馆”的建立让学校的德育特色更加突出,也对春江镇建立“文化名镇”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为了扩大“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也为了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学校不断完善“非遗馆”解说活动,由教师解说逐步演变为学生解说。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为每一个展厅撰写了解说词,通过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招募选拔,一批“红领巾解说员”脱颖而出,他们以自信、出色的解说展示了新一代“好少年”的形象。

第6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学教育 课程设置 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历史使命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资源大国,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地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然而在经济强势和文化式微的宏观背景下,面对开放多元的生存环境,那些主要靠言传身教、心领神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某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由于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地消亡,乃至成为绝响。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非遗的保护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学校是一个教育、文化的中心,每个学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它不仅是某一特定精神文化的品牌标志,而且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努力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教育服务社会的优势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势所必然。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进入中国教育体系。各地教育以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的宗旨,在这个新课题上也是当仁不让。高校汇集了大批的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发展的主体。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高校还具有科研创新的优势,能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争取地方各界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设立研究机构,展示研究成果,为非遗教育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高校在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传承活动中,有相对于其他社会力量更加突出的优势。而几年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深化,不仅仅是高校教育的普及,而从小对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势在必行。因此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展非物文化教育。这也是社会和国家的使命,是教育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也是重大优势所在。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审美价值。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积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对接的见证;它的教育审美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能够熏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因此,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审美理想,激发奋斗向上的追求精神,锻造真诚和谐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可持续发展力,让学生理解“真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提高教育精神文明质量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国家工程。校园传承关键在于学生,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及传承人。

校园传承能扭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一剂良方,在学校中进行发展性传承,就是在保护其基因和文化生态的同时,树立发展性思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兼收并蓄和开放包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各种方式,用理解的方式来教学,探索寻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传承模式,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通过学校的课堂行为让更多的人感知、熟悉、传习非遗文化;通过在学校的交流、展示及传承,培育传承机制,培养后继传人;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最终形成全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氛围。以此为契机,对于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并将文化在校园内不断的传承,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传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符合历史客观规律的,关于非物质的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艺术研究院著:《中国非物质文化普查手册》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1

[3]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2006.10

[4]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第7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金城江区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地。目前金城江区有20多个民族,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仫佬、毛南、水族等。这些族群在长期的相处交流里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又相互融合了多个民族元素的独特文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情况

2005年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整理9类6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民间舞蹈《壮族蜂鼓舞》、民间手工技艺《蜂鼓制作技艺》、民间文学《莫一大王》、壮族师公舞《国调毪》、民间美术《师公舞傩面》、民间体育、游艺与杂技《破网上刀山》和《舞龙舞狮》、壮族双声部民歌《哦吔》、民间美食制作工艺《掏鸭把》《里笼三件》《打生菜包》《魔芋豆腐》、壮族三月三“扁担节”、壮族灶王节等等。这些在民众中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完好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蕴含着民族和族群的历史渊源、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文化特征和文化交融,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民俗民风、优秀民间制作工艺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级名录申报情况

经过普查、挖掘、整理申报,金城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莫一大王》、民间舞蹈《壮族蜂鼓舞》、民间手工技艺《蜂鼓制作技艺》等三项获得2007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2012年申报的壮族师公舞《国调毪》和民间绝技《破网上刀山》获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申报的壮族师公舞《国调毪》和民间绝技《破网上刀山》获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申报民间美食制作技艺《壮族鸭把》获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申报民间文学《莫一大王》获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申报民间美食制作技艺《魔芋豆腐》和民俗《舞地狮》获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申报民俗《壮族灶王节》、民间音乐--壮族二声部山歌《哦吔》,获第六批河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申报民俗《壮族灶王节》、民间音乐--壮族二声部山歌《哦吔》,获第八批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获得县级名录36个;市级10个;自治区级5个。县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情况

2017年实施《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后,我们严格按照总体规划指导开展工作,在得到国家的专项经费后,先后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目前分别建设有9个传承基地、传习所和示范户。分别是:2017年建设了白土德兴村建设了壮族山歌《哦吔》传承基地。2018年建设了九圩镇高合村田垌屯建设了《破网上刀山》传承基地和区非遗中心的壮族“蜂鼓说唱”传习所。2019年在金城江第五小学建设了《莫一大王》文化展示馆;金城江第三小学建设了“壮族蜂鼓”体验馆。2020年在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河池龙狮文化》传承基地;六甲镇建设了壮族“灶王”文化展示馆;拔贡梦古寨建设了《壮族美食文化示范户》。

第8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文化馆为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大环境,在实践中注重拓展多方面的服务渠道,将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以恰当的形式引入校园、广场、社区、军营等,在合理发展中,传承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核,实现文化传承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文化馆应在开展免费开放、免费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市民的文化自觉,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表演形式彰显文化团队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文化馆,走近文化艺术,丰富文化生活,在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丰富自己,进而让文化艺术成为群众日常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二、深入挖掘并形成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公共服务工作新特色

(一)利用自身特长,发挥自身优势,组织面向社会的多种培训活动

文化馆除行政、后勤人员外,应人人都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展艺术类培训。除利用文化馆的阵地培训,还要走出去,到社区、学校、企业等举办一系列培训活动。培训项目有舞蹈、器乐、美术、书画等,通过这些培训,一是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培养和储备了艺术后备力量,二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提供了业务保障。

(二)专业人员与业余人员互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文化馆要注重拓展服务面,与专业文艺团体及机关事业单位文艺骨干联合,形成一片专业文艺网络,定期组织深入到工厂、社区、军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业余文艺骨干配对辅导,共同排练节目,开展活动,以提高活动质量,并组建了高质量的活动队伍。

(三)由城市向农村幅射,提升全区文化活动质量

在彰显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要注重由城市向农村辐射。经常组织群众文化辅导员走进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艺术辅导工作,文化馆业务部门要实行分片挂钩有关乡镇、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工作。如淮安市淮安区长期定点辅导成形的经典曲目“楚州十番锣鼓”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博里农民画”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仇桥杂技”被列入淮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车桥剪纸”有三名作者的作品被淮安市级刊物《剪纸芳华》收录出版。

三、创造性开展活动,丰富文化馆工作内涵

(一)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健全文化免费开放机制,完善基层文化服务项目

通过网络开展群众文化培训、书法、摄影、美术等比赛和群众文化网络征文评比活动,拓展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扩大文化馆文化活动的影响。文化馆开设的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充分体现了公益性质,让本地区群众有免费的文化活动场所,还可以免费参观和享受文化服务,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加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历史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活动力的体现。淮安市淮安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成果颇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一项,入选省、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在淮安市均名列前茅。目前还在淮安区河下古镇建设了非遗一条街,让能形成产品和效益的非遗项目免费入驻,来淮游人可以现场参观非遗产品制作技艺,品尝和欣赏淮安非遗产品。同时还建立了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机制,以传承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本地区文化发展新成果。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

文化馆为彰显文化馆公共服务职能,还要注重挖掘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文化馆要支持和参与本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中去,帮助推广打造民俗特色活动,将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经过辅导提高质量、提升品位,让其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覆盖广大基层群众,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建立非遗文化展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

第9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脉保护;校园文化建设;教学与艺术实践

一、本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同类研究的现状概述

在当前“狠抓本科教学”的方针指引下,各高校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尤其是面临“转设”及“转型”压力的独立本科院校),在提升教学软实力方面(如优化教学结构、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等)投入巨大,以“育人为本”,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视作其核心竞争力(有别于他校)的重要构成要素。在这种建校思潮下,将本地域的传统艺术文脉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引入独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当中。通过师生对该传统艺术“零距离”的文化认同感使之能够“身入其中”地发展出“共情”的精神体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特色校园文化,无疑是行之有效的通路。基于此,将地域风情浓厚、艺术特色鲜明的三峡库区传统艺术品类作为一种优质教育(美育)资源融入(区域性)独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构及课程体系之中,探究如何通过大学的教化功能充分促进传统艺术文脉的保护与传承(文化自信的培养),及怎样让校园文化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的特色校园文化架构,最终构筑传统艺术文脉保护与传承的教育新路径——是为本项研究之理论意义。同时,这些作为民族瑰宝的传统文化形式,其内隐的艺术美感需要以较为高级的技能水平(专业化)为载体,才能在舞台实践中完美展现(艺术情感的传递),因而,是“一般性”团体(如由学生自发组织而成学校的文艺兴趣社团)难以驾驭的。于是,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好这些地域性的美育资源,并将其同学校正规的课程体系接轨(融入),建立兼具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通过课堂教学及艺术实践等途径,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导向,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爱国情怀、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并能服务于基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同独立高校的办学定位相契合),同时营造出承自传统文脉特色校园文化则是为本项研究之实践意义。纵观国内同类课题之研究现状,一直存在着“学理至上”及“精英路线”的瓶颈。例如,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弱,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多数仅停留在办学理念的理论化论证;抑或囿于课堂教学(讲授)框架之中,其成果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因为传播受限,更难谈其社会效应(外部效度的体现)。因此,本文将重点落于传统艺术保护与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多元融合上,并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课堂教学及艺术实践为例,探究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改措施,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在“育人”(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传承遗产”“保护文脉”的有机结合),进而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之内核践行)。

二、传统文脉保护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渗探索——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学及艺术实践策略为例

“传统文脉”,绝非一般的文化现象,在其“源于生活”之表象下,更是凝结了代代相传的高度艺术及技术性。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一向重视传统文艺在校园中的传承与推广,更希望将其打造成本校有别于他校的一张特色名片,以此作为该校对外宣传的窗口(亮点);同时求真务实,认清了艺术(文化美育)教学的特殊性,采取“以点带面”的实施策略,以音乐舞蹈学院为试点,用专业的艺术教育,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打造出一批富于传统文化底蕴、体现地方特色、同时又宣扬时代朝气与文化自信的精品节目,再通过“校企地”(学校、企业、地方政府)三方整合联动,构建出一个多元互动的实践平台。在打造构建独具特色的、以“传统为本”校园文化的同时,借助新媒体与各实践平台实现对外传播,有效地将“文脉保护”“美育育人”“文化建构”“社会效应”等各方面因素揉捏融汇,探索出了一条以“传统文脉保护与校园文化建设”为导向,以“继承、保护、改良、丰富三峡库区传统文脉”为时代使命,以培养“创造型”“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以“校企地”三维互动实践平台为对外宣传窗口(社会价值与责任的体现),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团队建设与课题研究三峡库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传统艺术品类,可以说涵盖了民众“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艺术品类能够在历史浪潮中沉淀并延续至今,其人文、艺术、社会价值自是毋庸置疑,但由于时代变迁、审美旨趣更替,以简单化的“拿来主义”思维照搬其本真的表演内容及形式,并不适宜于当代舞台表演评价标准——需在保留其内核真知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避免所谓“伪民俗”现象之发生),结合学校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包括场地、设备、生源质量等)对其进行符合新时期审美趣味的“创造型”改编(抑或“创编”)。要克服这一系列的困难以达成最终的舞台精品节目呈现,光是一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需要打造一个具有高凝聚力、高业务能力、高科研水平、高社会责任、高文化自信的所谓“五高”团队。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在岗全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强化(培训):即通过选派本单位的主科教师去往专业艺术团队、文化保护单位及专科艺术院校取经,并邀请市内外专家及表演团队前来本校举办系列讲座、学术研讨及高水准文艺演出,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员参与的主观积极性,开拓视野,更新认知。同时,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并开展与之相关的科研(教改)项目,学校在资金、配套以及课时量调整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尤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舞台成品,再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实践使之成为校园“洗脑”精品。据不完全统计,至2019年底,全院共计选派出教师20余人次前往各级专业团体及艺术院校进行中短期培训,邀请学界专家10余人次来本校交流讲学,创作、改编基于三峡库区传统文脉的歌舞类节目30余个,参与各级各类实践演出70余次,教师主持(参与)各级各类相关课题研究共计50余项(尤其可喜的是,其学术成果的实践价值转化率达到了85.6%),逐步建立起来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具有空前向心力的专业教师团队,并通过形式多样、富于时代气息的新编传统文艺节目在各个实践平台上的展露,打造出一个秉承传统、尊重经典的校园文化架构,也由此发展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对外宣传的窗口、名片。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音乐舞蹈学院自建院伊始(其前身为包括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服装、播音与主持等多专业的“表演艺术学院”),就注重将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且不仅仅局限于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包括舞蹈、器乐及声乐的日常正规教学),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满意的成果。如在舞蹈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各个年级均开设有“中国民间舞”教学,更重要的是,在“舞蹈基训”中大量采用中国古典(传统)身韵片段对学生进行“具身化”的动作及认知强化。在现场钢琴伴奏的音乐韵律中,将民族性的艺术美感以最为直接的方式完成教与学的双向输入及反馈,为日后的舞蹈成品排演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根基。在声乐教学中(尤其是合唱排演环节),教研室群策群力,对三峡库区传统曲调进行汇编及二度创作,成果斐然。同时运用大量极富地方特色的合唱曲目(如川东竹琴唱腔,巴渝山歌小调“幺妹乖”等)对学生进行演唱技能、身韵感情及审美感知等多方面的训练,融演唱基本能力及爱国主义美育为一体。更是通过举办一系列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感的合唱作品专场演出,让本校师生能够切身地感受到民族曲调之不朽魅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器乐教学中(尤其是对钢琴主修生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专业教师会依据学生的技术特点,“中西兼顾”地进行曲目选择,并有意识地选用具有巴蜀地域文化特色的钢琴小品作为考试规定曲目之一(如黄虎威的《巴蜀之画——四川民歌主题钢琴组曲》等),用西洋乐器奏出民族最强音。

(三)艺术实践与人才培养基于严谨正规的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以及常年积淀所营造出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艺术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经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演出团体开展校企联动的艺术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并同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联、重庆市音乐家协会、重庆市合川区文化委员等政府机构保持着密切合作。受益于明确的办学定位和完善且针对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该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满意率均位居全市同类本科院校前列。根据最新的数据报表,仅2019—2020年度,音乐舞蹈学院共参加全市范围内的各类演出30余次。其中,根据巴渝民歌改编排演的合唱作品《幺妹乖》,以及弘扬民族气节、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原创舞剧《钓鱼城》等节目更是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校学生通过基于“校企地”三维联动机制所打造出来的、辐射全市的实践平台反复磨砺,其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民族艺术养分的积累和文化自信心也显著加强。不仅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排名靠前,现场招聘面试得分方面,与本市一本校园毕业生相较,也不落下风。

(四)品牌打造与社会责任世间万物,均遵从“用进废退”的准则,尤其是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类的传统艺术文脉一系,最好的保护,便是对其常态化的使用,使其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类而获得最大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从巴渝民俗中汲取养分,创造性地将其与时代潮流及大众审美无缝衔接,不仅在全市各大剧院、会场不遗余力地出演独创或改编的传统音乐舞蹈类节目,使其登上主流艺术的大雅之堂,树立起该学院的“品牌形象”。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将富于时代朝气的“新传统”送入基层,乃至其生根发芽之地。并向当地艺术团体、非遗文化传承人学习取经。通过与民俗“面对面”接触,深入地了解到该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演化过程以及目前所处的困境,在艺术水平得以升华的同时,更觉肩上所承担的那份沉甸且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