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

第1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小学音乐教育 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再现。它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学生是保护、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群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者。利用学校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有意识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加相应的内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生中得到传承,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是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因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都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的基本理念之一,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感受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学生通过了解本地区优秀的音乐文化,不仅能激发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能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开拓其艺术视野,培育多元文化意识。因此,重视本民族和地区音乐文化传承是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音乐教育是民间音乐传播和传承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抓住音乐课堂的有效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接受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音乐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以下作用:

1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保护发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创造始终与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根植于民族的积淀、 保存并发展起来的。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情, 感染和浸润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也激励和鼓舞了青少年学生为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在世界地位复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推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既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对于教科书上的民族音乐内容比较熟悉,在很多场合也经常听到。但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曲艺、民间音乐等那些鲜活的、本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形式,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接触到本土、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加了音乐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使得课堂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创造空间,让他们充分施展探索、超越的创新特质,发展完善自我。

3激发学生热爱本土、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小学校园,使学生通过了解、学习、参与、实践、交流、创编、表演等课内、课外的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充分关注,在课堂内外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在一起揣摩唱腔韵味,设计表演动作,讨论出场顺序,交流个人作品,共同分享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非遗文化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民族曲艺使他们有了共同的爱好,既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意识,也生发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4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有力的促进和提升。

在给学生介绍非遗文化之前,老师必须详细了解有关内容的起源、发展、流派、传承人等相关知识,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给学生,多层次、多手段地加以呈现,并通过课后反思、集体研讨等方式,及时交流总结,努力修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提高。通过非遗文化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学手段从陈旧走向现代,教学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能力为中心,以传授为中心走向以实践为中心,出现了更具生机、更具魅力的音乐课堂。学生真正在充满生机的音乐课堂中尽情地抒感,表现音乐美,享受音乐美,创造音乐美,提高综合素质,塑造完美人格。

5促进音乐第二课堂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2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更好地发挥各类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传承新机制,推进杭州市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2012年4月,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在中小学启动了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创建工作,2012年下半年,区文创办、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在职业高中启动非遗文化元素产业化平台建设。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已有越剧、剪纸、根雕、瓦刻、皮贴画、香袋、龙舞、孝道文化、竹纸文化、罗隐传说、鼓亭锣鼓、梅花锣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12所学校得到有序传承,创建了12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变,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失,面临被现代化进程淹没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民间文化,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师徒制的传承方式,不仅数量少、成才慢,且知识结构窄、文化层次低,难以吸引到新鲜血液。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遗保护和传承问题,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非遗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重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一初衷决定了只有在青少年心中播下非遗保护的良好种子,构建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才是保护非遗最为深刻和有效的办法。而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一旦接触这些凝结着各民族生存智慧结晶和生命精神积淀的非遗文化时,会被它们丰富的形式、杰出的成就及意义非凡的内在价值所撼动,增强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欲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正因如此,富阳区一些教育者很早就自觉地把非遗项目引进校园。比如,富春四小从2006年就开始探索如何将传统越剧表演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始了越剧传习活动,培育戏曲新苗。2009年,该校成为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3年被授予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

非遗进校园的几种模式

近年来,富阳区在非遗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专业模式、课程模式、社团模式。

专业模式

职业高中突出非遗技能专业特色,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名师工作室是非遗技能传承的有效途径。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自2012年起在区文创办扶持下,投入60万元,建成了根雕传承人培养实训基地、根雕作品展示室、根雕产品生产工作室、根雕校外实习基地等一批教学基地。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学校实施“筑巢引凤”策略,建立名师工作室,招聘名师来校任教和传授技艺;另一方面选派本校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去参加师资培训,目前已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团队。学校还和高校联合办学,实施3+2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习根雕的学生拓展发展空间。

课程模式

将非遗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这是富阳区非遗进校园的第二种模式。三桥小学以瓦刻作为教学传承项目,考虑到这一课程对操作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课程从三年级开始进行,针对不同年级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设置不同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又逐渐提炼出了瓦刻教学的五种课型:实录汇聚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瓦刻欣赏和以作品展示为主的欣赏课、以基本技能练习为主的训练课、以专题拓展为主的创作课、参观学习的活动课和以装饰为主的整理课。

社团模式

学校成立各种非遗项目的社团,让学生们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习得民间传统技艺。富阳区许多学校采用了成立社团传承非遗文化的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富春二小的剪纸社团、富春七小的舞龙社团、城镇职高的香袋社团等,时常被邀请参加文化展示展演,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区组织的比赛活动与展示活动,或者去周边学校交流。

学校传承非遗的实践探索

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队伍等会使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学风和学习氛围。在创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实践中,学校从引入何种非遗项目、达成何种目标、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师资队伍、如何编写非遗教材等方面都应进行深入探索。

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在设置非遗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它的育人功能。富阳区城镇职高引进的非遗项目是香囊制作技艺,学校提出“小香囊,大产业”的目标,成立了“香囊技艺传承与产业化建设联合体”,融入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医药、电子商务、金融事务四个专业,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实践,对学生进行文化创意思维能力、创新设计、制作技艺、市场营销策略特别是网络营销、成本核算等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除了传授现代化知识外,学校还通过香囊这一载体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非遗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形成传承和保护非遗的积极态度,最终转化为自觉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行为。

纳入课程建设

开发和设置非遗教育课程是实现学校非遗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富春四小在开展“越剧艺术进课堂”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渗透。在学校音乐课中加入了越剧学唱、赏析的内容;美术课中,也加入了越剧服饰欣赏,戏曲头饰欣赏、设计、制作等内容。在各个有关越剧的课堂教学中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反思各个环节的认真落实,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越剧教育中来,了解越剧、欣赏越剧、表演越剧,从而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富春四小将越剧特长生组建成社团,形成梯队,系统学习越剧表演的“四功五法”,通过越剧专业演员进行教授,确保了传承活动的专业性。

组建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和质量决定着学校非遗教育传承和保护的成败。富阳非遗项目传承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非遗相关知识的在岗培训,纷纷将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聘为学校荣誉教师,让其在学校实施非遗教育并且培训在岗教师。富春二小把学习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纳入正常的美术课教学之中。从一年级开始,分年级、分学期确定学习内容,并将学习剪纸的成绩纳入学生美术成绩考核。学校聘请了剪纸传承人每周三下午到校给剪纸社团教授剪纸课,两名美术老师也参与学习。传承人已经在学校授课三年,两名美术老师本身就有很好的美术功底,经过传承人的指导,早已驾轻就熟,可以自己创作剪纸作品,并胜任学校的剪纸教学。富阳区12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都有非遗传承人担任荣誉教师,学校有专职教师从事非遗教育,组建了一支非遗教育的专兼职队伍。

编写非遗教材

教材是学科的支撑,是学科内容的载体。12所学校在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础上,都编写了校本教材,为非遗教育的持久性发展打下基础。以三桥小学校本课程《瓦刻》为例,教材主要以美术学科为基础,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分上下两册,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强调:创设文化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注重环境建设

第3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高职校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承载着,非遗项目课程引入高职校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是深挖本土文化、弘扬古老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单元化研究性课程有利于非遗在高职校的教学实践,推动非遗文化在本地高职校的传承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高职校;非遗;项目课程;单元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项目课程研究——以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为例”(B/2014/06/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敏(1975—),女,江苏苏州人,教育硕士,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艺术设计教育、非遗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各界对非遗研究也逐步深入。然,政府重视、专家关注、公众参与的大好形势下,非遗的众多项目在当前时代下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有的项目甚至处于濒临灭失的窘状。如何使得非遗能在现今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尤其是非遗的有效保护传承问题尤为突出。本地高职校在肩负着弘扬本土文化,打造特色专业,致力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将非遗项目作为课程开发凸显专业特色。

1非遗项目课程的单元化研究性教学的现实性

项目课程是指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弹性和综合性为特征,多种课程形态相结合的课程。项目课程开发的目的是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学科课程)设置课程门类.构建全新的项目课程体系。结合非遗门类的特色与高职校现有专业,挖掘两者间的内涵联系,将非遗项目作为单元化课程嵌入到现有的的课程体系之中,这是较为现实的做法。其原因有:

其一,本地高职校中的专业教师对非遗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对非遗的专业提高更需要行业专家的指导。院校的专业教师从其专业特长上需要结合非遗的专业特色,对非遗有足够的认知后才能开展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其二,原有的高职课程是依据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实施的,其设定的课程是经科学的论证才得以落实。如果将非遗课程替换原有的课程是不合适的。只有将非遗课程开发为单元化项目课程,嵌入在原有的课程之中,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的情况下,展开非遗教学,这样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其三,非遗专业性强,具有典型的地方特性,非遗传承人作为行业专家到院校的教学指导将设定为教学的常态化,课程的单元化教学,时间的灵活性,内容的可调节性,将有利于行业专家的亲临指导。最后,非遗项目历史渊源,有技术上专业上或是材料上的特殊要求,具有跨学科、较为复杂的社会性、实物类或口头类项目表述的、综合性的特点,将非遗项目分段单元化后,在院校的不同年级中开展教学,从时间跨度上促使学生对非遗的了解更加深入细致,这也是非遗项目课程的设立初衷。

2高职校专业教师对非遗项目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充分挖掘专业教师对非遗的科研,这对非遗项目入高职校最强有力的保障。专业教师确立高职课改意识,树立“单元化课程的意识”,掌握以后现代课程观为基础、以非遗文化为背景、以多课时教学为单位的课程设计原则,要包括复杂的单元教学活动的策划和设计能力、动态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的能力等。传统的备课,专业教师可以按教材和教参的要求做好上课的准备,不强调教师的创造。但非遗项目课程则要求教师成为这一新型的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这是极具挑战性的。非遗入高校难度大,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教参,没有专业设备等状况。只有依据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并且在建构主义指挥下,师生共同学习和研究,以“做中学”为中心理念而开展。

其一,按高职课改的理念设计教学目标,高职课改的人才培养从技术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模式转变。高职学生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课程和教学,层层错落环环相扣。非遗项目课程的设计主要从这三维目标出发,即掌握非遗知识和技能,掌握非遗的工作过程或运用不同手段来实现设计精品,体验非遗的精髓和提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其二,策划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通过专家讲座、观摩课、体验课、示范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三,运用《任务书》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评价方法方式。其四,以小组合作方式,明确分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提出小组的“行动口号”以激励士气,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发挥学生小组的自我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自我价值的潜力。

3非遗项目课程单元化研究性教学实施

相比原先单课时教学的封闭系统、简单结构和累积变革等特征,“单元化研究性教学”是动态的开放系统。在师生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更能促进非遗课程传承内涵的转型和创新。非遗项目课程的“单元化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掌握研究进步的过程,是一种螺旋式的前进的过程。由于探索的是非遗文化,务必要把这项特殊的课程与其产生或赖以存在的本土文化背景相连,考查其原生性、衍生性等,在传承非遗精髓的同时,体现了高职学生的情感教学目标,使高职教育同时具有了教育和文化双重意义。

在非遗项目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致力于打造好“教学共同体”,主要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方法,不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深化研究,创造性地完成课程目标。非遗项目博大精深,各有不同各有其精髓,非遗课程通过工作项目任务来实施,有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情境的设置、工作小组的合作、工作问题的讨论、工作成果的交流等。把非遗项目课程的最终的学习成果将以视觉化的形式(展演、模型、实物等)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课堂的互动师生的展示,进行反思和总结(发展性评价)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能全面理解高职课改,积极学习、掌握“单元化研究性教学”及其背后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由传统的知识、技能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向更全面的、具有综合性的“教学领导力”转型。在每个单元化的课程教学中,运用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改革理念,进行了教学研究。虽单元化课程实践是短暂,但是对师生的思想的影响确实长远的。

4结语

非遗项目课程入高职校,对于非遗的保护传承是重要的一步。本文对非遗入高职校课程做出了一定的探讨并认为,非遗项目课程入高职校适用于单元化教学,在具体教学设计使用了许多教学方法的组合,如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其他的主动学习策略,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正转向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掌握非遗核心学识。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学生带着真实的工作任务,积极的主动学习。技术时代的到来,不仅影响教师,还影响学生的思想,从情境理论的角度看,非遗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只有培植好年轻一代对非遗的认知,才是今后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强大的后盾。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第4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电影

一、数字化传播概况

数字化传播形式,范围广内容丰富,即为通过媒体方式进行文字、图像、音乐、影像等组合的传播。例如新媒体、短视频、直播、AR技术、纪录片、微电影等。纪录片作为数字化传播的常用手段,具有思路简单清晰,纪实的特点。现代纪录片传播就是把传统风格的事物“消化”,用风格平实的剪辑风格去阐述剧情,有节奏,有风格,有思想地介绍人们所遗忘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故事。中国纪录片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电影发展简史历程(图-1)。从最早1905年的由中国人拍摄的《定军山》纪录片《到农村去》,再到1983年《话说长江》发展到中期的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纪录片《农奴》一直延续到1991年《望长城》和《沙与海》,为中国文化纪录片影视产业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真正地使文化类别纪录片产业融入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纪录片艺术表现真实作为创作本质,并以专业的制作方式对素材的加工和运用,进行艺术展示。所以不难看出纪录片是以真实故事作为拍摄核心。新媒体本身应该是被称为一个数字化的新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的张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就是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影视电影,又称小型微影。微电影的“微”和纪录片的“实”非常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传播,由此可知,微电影和记录片作为优秀的传播媒介,能达到极好的成效和功能。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但在继承和传播上仍存在问题:从宣传上来讲,人们对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没有推广导致关注度不够。例如桂林市兴安县的华江瑶族刺绣,它的宣传方式还停留在口口相传,以及较少新闻的报道,没有数字化的影像来作为非遗传播的杠杆,传统文化正在不断地丢失。从文化上来讲,传承人的缺乏,以及非遗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是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川县阳氏石雕技艺传承人为例,这种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家族式非遗,因为石雕工作辛苦且粉尘较大,没有年轻人愿意拜师学艺。从阻碍上来讲,没有广泛的群众的参与,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自身魅力不够大,并缺乏文化的保护机制。例如国家级的广西非遗“桂剧”,全靠着十余名七旬以上的老人来进行表演,服装、道具妆容全部都由老人们自己负责,“桂剧”作为广西非遗的地方特色剧种濒临灭亡。总而言之,数字化形式传播方法面对宣传问题、文化问题以及阻碍问题时,使用微电影的记录传播方法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不单单体现在微电影作为媒介的优秀记录功能,更是以其易于传播,通俗易懂的特点来面对大众。

2.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调查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形式的传播过程中,需要进行何种方式的数字化形式传播也是需要进行数据调查的,针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受到青少年或大学生的关注较少,多数人说不上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对此进行了市场调研,其中调查对象以18-25岁的100名年轻人展开。分析调查数据图表(图-2)发现大多数年轻人更喜爱喜欢数字化的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例如网络、小视频、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进行学习,大多数年轻人更希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电影形式来获得更好的学习和观看体验,以微电影或者纪录片的形式所纪录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好的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并且更能被年轻群体所接受,因此在数字化传播形式上,选择微电影或纪录片的传播方式更适合非遗的实际需求或应用。

3.广西非遗微电影案例分析

以《侗听》微电影为例,这部微电影以侗族大歌为主题,将其作为核心进行介绍,通过视频风格,传统音乐,镜头语言,丰富的文案和当地人民实际演唱的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萨银花的采访,对她以歌声对侗族大歌传承的故事的进行概述,讲述她为一千多个学生教唱侗族大歌的故事,侗族人民唱歌作为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以声音模仿大自然,以侗族大歌人数众多来表达震撼的感觉,以侗族小歌歌唱年轻男女谈情说爱,并有相思情歌、麻雀歌、蝉之歌作为代表等两三百首歌,将侗族大歌的音乐,故事情节,人文情怀分析,用较少的时间来展现民族的文化风采。通过分析这部《侗听》微电影,得出非遗微电影制作的大致流程图(图-3),通过对其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其重要特点。①非遗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剧本创作,分镜头绘制以及拍摄计划传承人访谈等都需要在前期的调研工作中完成,非遗的田野考察更需要一些较为特殊的资料,例如:家族故事,民族特色语言,祖上传说等一些区别于传统调研的资料。针对不同非遗类型所做出的前期准备,非遗的类型多种多样,针对这些不同的非遗来进行的拍摄方法及所运用的拍摄手法,声音语言及画面感的颜调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性。②非遗拍摄:非遗的拍摄是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的步骤,在确定剧本、分镜头拍摄计划之后完成的重要步骤,在非遗的拍摄中基本包含五个类别:人、景色、物体、声音和饮食。非遗的纪录片中选取主要拍摄对象,并根据其原有特征来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进行拍摄,例如侗族大歌,该非遗对象最主要的部分即为人和声音,在针对人物以及声音类别的对象拍摄时,人物的面部特征,嘴唇,神态,或以故事性为主题通过声音引出人物,引出故事的发放往往多被采用于纪录该形式的方法,对不同非遗对象使用最表现其特征的拍摄手法以及镜头语言能使成片效果更加丰富。③声音语言:声音语言也是非遗纪录片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一般我们将声音分为三个部分:原始音频、配音音频、配乐音频。原始音频的使用在特定场合下所纪录的声音能够极大的还原其真实性,并引人入胜,例如歌声,乐器声和人声,自然声和特定场景下进行活动的声音。配音音频一般为专业配音员进行配音或拍摄人物的画外音及旁白。配乐的选择则直接决定视频整体质量的高低,“合适的配乐”将更能凸显视频风格及沉浸感,例如年味为主题的纪录片对接为喜庆欢快的配乐,制作工艺类通常是较有节奏感配乐,而故事性纪录片配乐好比循序渐进的配乐。配乐音频还包含拟音师所作出的音频,模仿视频中所需要的特定声音等,对声音语言的掌握将抓住观众的听觉感受,丰富听的“美感”。④视频调色:画面的颜色将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于视频的最直接的感受,眼睛是最主要的用于感知外在颜色变化的器官,非遗记录片的调色也将最直接的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对于画面的颜色最基本的区分即为暖色和冷色两个色调,暖色多用于饮食文化、室外晴天等,冷色多用于室内、冬天、金属等,对画面协调而不同的冷暖变化,将提高画面的丰富程度,也是提升画面质感和补充画面效果的重要手段。这部微电影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对侗族大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基本概念,且让侗族大歌在《侗听》这部微电影的情感表达得到发挥,让微电影中的传播优势能得以体现,这也是适应时展所需要的表达。(1)微电影流程案例应用以《中山国青铜器》这部微电影为例进行流程分析,使用非遗为电影的制作流程图为拍摄方法进行梳理,首先前往非遗调研,确定拍摄对象,后进行微电影的剧本创作,准备拍摄设备、资金、摄制组、拍摄计划并确定该非遗微电影的拍摄地点,并进行实地考察。在中期拍摄期间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体内容的拍摄,在《中山国青铜器》微电影中,突出表现为非遗传统制作技艺具体流程,并拍摄成片中所需的空镜头,根据非遗文化的梳理具体组成微电影的大致顺序。在后期剪辑中最先进行拍摄素材的整理,对素材按照剧本需要的风格进行剪辑,并对音频进行处理,例如;配音(低沉),背景音乐(传统),音效(环境声:蝉鸣鸟叫)等,最后进行字幕制作和非遗微电影成片的调色。(2)案例的一致性分析在个人微电影《中山国青铜器》的拍摄过程中有与《侗听》非遗微电影中有较多相似的流程,详细分析如下:①拍摄方法,在拍摄方法的选择上,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人物类特写,以及面部表情刻画,分别体现在《侗听》中老者在进行歌唱时,对老者详细进行了歌唱表情的刻画,歌唱欢快歌曲、悲伤歌曲、劳作类歌曲等,不同歌曲在老者进行歌唱时的面部表情被刻画下来,表现在镜头内。体现在《中山国青铜器》这部为电影中的则是传承人认真对待青铜器具花纹的刻画,在详细刻画的过程中,汗滴流下,将此画面表现为工艺的繁琐、困难及人物神态刻画。人物神态的特写拍摄都是能重要体现人的美感,认真的态度,通过画面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流泪、流汗等,这些丰富的表情都能触动观众内心,并提升画面效果。②故事性记录,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故事性记录的方法,从《侗听》微电影中通过侗族歌声引出故事,从一位老者的身上不断作出故事的体现,并穿插以访谈、歌声、故事,通过故事性记录的方法不仅贯穿整部微电影,也让视频变得更加整体,有故事,有看点。在《中山国青铜器》则体现为从历史中引出故事,中山国青铜器由位于赵国和燕国之间,后迁都灵寿。一句话引出之后的传承人故事,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故事性记录的方法,并分别由传承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也是微电影中较为重要且具有说服性的方法。③传承人访谈,两部微定影中出现了传承人访谈的较多镜头,传承人访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影片的效果上,通过解说词和旁白进行故事性说明或旁白说明都不具备说服性,而由传承人本人访谈过后,能得到其从业多年的心得体会,而不同于普通剧本和解说词,其具有一定的人物色彩和特殊意义。(3)镜头应用镜头的应用作为视频类中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能体现出高水准与低水准的区别,因此拍摄镜头的语言也是拍摄技巧的重要方法,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根据不同的拍摄主题则选择不同的景别和镜头,长镜头、短镜头、空镜头都是最为基本的拍摄方法,特写镜头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中的重中之重,例如,通过拍摄特写镜头来展示其工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这里以《中山国青铜器》中的特写镜头举例(图-4),特写镜头也包含与人物特写等,增强其细节体现,不仅将细节放大,也增强了非遗的传统魅力。

结语

第5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通常分为两大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公布的《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中提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这个概念,由于这一概念的定义本身有一定的缺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决定在《公约》中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按照这样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包括节庆、礼仪)、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作为无形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民族文化活化石”。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开幕式上,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由此,我们可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做是“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情结”。

二、高校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能够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能力、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而高校档案馆也可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档案馆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积累和管理国家档案财富的职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文化活化石”,也就是我国重要的档案资源。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存、保护、传承与振兴都离不开档案管理,这些都需要高级别的档案馆的人力支持,如: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申遗档案的建立、申遗档案的妥善保存与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当地高校档案馆都可以为此做出技术和场地支持。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类和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通常是经过口传心授来传承的,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它们正在逐步消失,抢救、保护它们已经成为保护遗产的当务之急。

近几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承担,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惟一的选择。众多的高校都设有艺术系科。通过高校档案馆推动艺术系科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同时也壮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量。所以,高校档案馆应当勇于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让高校档案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中的重要成员。高校档案馆可以通过主动收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对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工艺进行记录,建立声像档案,以此形成高校的特色馆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高校档案馆可以带领高校的艺术师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民族文化的形成环境、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谱、民族民间工艺的制作方法进行传统的纸质档案记录和保存,同时可以采取数码相机对民族民间音乐表演、工艺制作等进行现场采集和记录,既便于备份、复制,又便于传播和利用。

三、高校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

高校档案馆是重要的原始资料保存机构,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它所保存的原始资料能够为高校这一文化机构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作为高校档案馆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存作为自己的特色档案馆藏,将当地相关一些文化资料集中起来,以便管理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研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

第6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让地方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师生的心中,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内涵提升的需要。那么,如何让地方文化走进校园呢?为此,我们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探索。现将我们的思考与实践展示如下。

一、缘起

1.皤滩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学校所在地——皤滩古镇,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古街文化的博物馆”。古镇上有师生熟悉的龙形古街、“桐江书院”、代代出英才的“何氏私塾”,还有清代较有影响的书院之一——丽正书院,也就是皤滩乡中心小学的前身。皤滩古镇还有一绝,那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这种花灯造型别致,工艺独特,更奇妙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用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素有“中华第一灯”之美称(如图一)。这些都承载了丰富的地方文化积淀,理应成为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另外,作为皤滩的学生,也应该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

2.地方文化传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使中小学校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和爱国情怀。台州市教育局、文化广电新闻局和体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力争通过3年时间,做到学校“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文件规定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一拓四进”:“一拓”即学生地方文化素养的拓展,“四进”即地方文化进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地方特色艺术体育项目进校园和特色文体项目进班级。这就对我们学校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充分开发学校特有的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学校独特的文化体系,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思考,我们旗帜鲜明地开展了地方文化(针刺无骨花灯)进校园活动,力求实现“古街照亮历史,花灯照亮人生”的“顶层目标”。

二、策略

1.挖掘古街古灯文化,创建特色环境

(1)绘制古街文化墙。如何将千年古镇的文化精华浓缩到学校里,和学生朝夕相处呢?为此,我们将“龙形古街”、桐江书院和针刺无骨花灯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绘于学校围墙上(如图二、图三、图四),形成一道别具一格的古街古灯文化墙。当学生经过这段围墙边上的小道时,时常驻足观看,感受千年古镇文化。

(2)布置花灯文化长廊。如何让学生感受花灯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呢?为此,我们将花灯的相关内容,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悬挂在教学楼的墙体上,形成引人注目的花灯文化长廊(如图五),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花灯文化的发展历程,时时刻刻感受到“针刺无骨花灯”的无穷魅力。

(3)布置花灯制作室。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体会花灯文化的精髓。为使非遗文化“针刺无骨花灯”真正走进校园,我们还在学校内专门抽出两间教室作为花灯制作室。为此,我们把制作室布置得古朴、典雅,为开展花灯制作学习、比赛和展示等活动提供场所。同时将师生的优秀作品在教室中展示,让参与者时时感受到那一份由衷的自豪。如图(图六)中的花灯都是我校师生精心制作的。

2.利用古街古灯文化,开展特色活动

(1)丰富学生的课堂。如何让古街灯文化成为教学资源呢?为此,我们将古街及花灯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作为现有教材的补充,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习素材,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街古灯文化的深厚内涵。

(2)开展读书活动。我们学校的前身是丽正书院,属仙居书院之一,距今145年,但由于历史变迁,现在已找不到任何书院的遗迹。但离学校2公里远的桐江书院却保存非常完好,桐江书院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书院,明学家朱熹曾多次在这里讲学,历史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如何让这种文化与学生的读书活动有效融合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游书院,读经典”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书院(如图七),领略书院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并举办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3)开展“主题活动月”活动。如何让古街古灯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活动呢?为此,我们把每年的五月和十月作为“古街专题活动月”。在这两个月中,我们以让学生了解古街文化为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街文化学习活动。如寻找古建筑中的力学、体验古街中的经济学、研究古井中的水文学等。通过这些探寻活动,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古街古灯文化需要传承,需要走进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此,我们每年开展“魅力古街知识竞赛”、“文明古街小卫士”评选、“古街十佳小导游”等活动。特别是去年“五一”期间,我们还带领花灯社团的学生到古街上举行花灯义卖活动,结果学生亲手制作的花灯非常畅销,一个上午就全部卖完,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最后,我们将活动所得的两千多块钱全部捐给四川雅安地震灾区。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感受到地方文化具备的经济价值,又让学生体验到慈善所带来的欢乐。

3.立足古街古灯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1)了解花灯历史,掌握花灯制作技能。开设花灯课,了解花灯知识。只有让花灯走进课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花灯、认识花灯。为此,我们结合美术课堂教学,在三、四、五、六年级中推行花灯课,让学生学习制作花灯,学会一些最基本的花灯制作技艺,为花灯艺术的大面积传承尽了心,出了力。

组建花灯社团,学习花灯制作技能。花灯课堂是普及性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何让有兴趣、有悟性的学生制作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花灯呢?为此,我们组建了学生花灯社团与教师花灯研修班,安排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开展学生花灯社团活动,每周三下午开展教师花灯技能学习。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的花灯制作技能,我们还聘请花灯大师李相满为我们的指导老师,为师生讲解花灯的历史和制作方法(如图八)。通过三年的坚持,学生的花灯制作技能得到质的飞跃。如在2012年的浙江省中小学生美术作品评比中,我校“针刺无骨花灯”获立体造型组一等奖(如图九);2013年在台州市中小学生美术作品评比中,我校“针刺无骨花灯”又荣获一等奖。

举办花灯艺术节,展示花灯教学成果。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制作花灯的兴趣,才能真正传承花灯艺术。为此,学校在每年的五月开展“花灯艺术周”。在这一周中,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花灯图案设计大赛”“花灯针刺大赛”等活动,并将优秀的师生花灯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如图十)。

(2)开展小导游社团活动。随着学校知名度的提升,一些专家、学者、领导、媒体纷至沓来。为此,我们根据学校具有一位国家级导游的实际情况,果断开办小导游社团,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我们先编写相关的导游词,然后开展模拟导游训练,并邀请旅行社导游为小导游作现场指导,最后,让小导游带领专家、学者、领导上古街实地旅游(如图十一)。结果,这些小导游的精彩表现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并得到台州市叶海燕副市长的高度表扬和亲笔题词(如图十二)。

(3)编订校本教材。只有将地方文化变成课程,走进课堂,才能让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在实处。为此,我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2012年前,我们也自编了三本教材,但着眼点是让学生学会制作花灯,只是作为一种技能进行传授。但后来我们意识到学校应该传承的是文化,而并非纯粹的手工制作。为此,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以“针刺无骨花灯”为主线,将花灯文化和花灯制作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制作技能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乡村文化。

我们编订的这套校本教材《古街·古灯》共三册,每册6个单元,主要面向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为提升这套教材的含金量,我们先后召开20多次修订会,每一次教材质量都得到一次提升,现在教材样书已出,即将付印。这套教材有着自己鲜明的编写特色。编排上,教材以“针刺无骨花灯”为主线,从文化和制作两个视角来编写,让学生在感悟文化的同时,学会制作花灯的基本技能,使古老的花灯艺术得以系统传承。手法上,以古街古灯为素材,既有实景描述,又有传统叙述,更有对过去的回顾、现实的刻画与未来的展望。体例上,每个单元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每个单元编有阅读台、活动角、制作坊等栏目,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凸显了实用性和创新性。

这套教材虽然还没有正式付印,但课程本身已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由于学校的花灯文化声名鹊起,先后有省教科院、杭州市教科所、台州市教科所等的专家到学校来考察,连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慕名到学校来采访,崔金武校长、方荷玉老师都走上了中央电视台。

第7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一、美育是首都教育的亮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用实际行动落实《决定》精神,实现文化强校、文化强教、文化强国的目标,成为首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在首都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承担了美育的重要任务,其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学校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目标越来越多地蕴涵美的要素、蕴涵教育民主的内容,更多的学科广泛借鉴和结合艺术教育的真、善、美进行教学,使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得到同步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首都学校艺术教育的规模与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校内外、课内外的学生艺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个体的生命动机,平等的交流活动孕育了理解与包容,展演和比赛培育了竞争与合作意识。伴随着社会大课堂的扩大、文化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美育的开展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出现了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并举,艺术小舞台连接起社会大舞台的可喜局面,美育成为了首都教育的亮点之一。

《决定》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要综合改革,拓展教育改革的范畴,这意味着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现行模式的创新转变。虽然,首都学校的美育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学校美育离各方面的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在深入学习体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过程中,我们结合首都学校美育的发展,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对美的感知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教育欠缺的实际状况,深入探讨美育对和谐社会发展、对人类文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学校美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美育并未完全被看作是个体和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中的美育仍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美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仍是薄弱环节,不能满足新时期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求。从美育的长度、宽度、高度等不同角度看,还不能符合首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一)长度问题:忽视立美习得养成

学校美育的长度,泛指美育的科学发展,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影响,对此问题认识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人认为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实现德育的工具和辅助手段,在强调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时却忽视了二者的区别和美育的独立性。还有部分人对美育存在狭义理解,认为美育只是艺术教育的范畴,定义其为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从而将美育的功能缩小和降低,没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和健全人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在落实审美观念的同时忽略了“立美”的存在价值,没有把审美认识的形成与立美实践辩证统一地来看待,造成重视艺术教育的短期收益而忽略长远价值,重视艺术教学的审美认知积淀,而忽视艺术活动的立美习得养成。这些都表明学校美育所存在的长度问题。

(二)宽度问题:艺术教育的丰富性被削弱

学校美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会审美的一代新人,它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将普及和提高并重。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并通过具体行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机会进入平衡、综合、有序的艺术学习和审美活动之中,可以说这是美育宽度的基本内涵。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美育的宽度受到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现状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从课程体系上我们延续了历史上的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缺少艺术课程的丰富性,舞蹈和戏剧等艺术门类没有真正进入课程体系,使得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水平差距拉大,满足不了师生不同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制约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艺术教育中的课内外艺术活动还显得不够丰富多彩,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创新不多,学生参与面不够广阔,还是少数有特长的学生的展示舞台。

(三)高度问题:艺术课缺少美育的要素

这是美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华文明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乐教传统,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是美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于乐”不仅是指艺术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指人格的完善和人类的最高追求,那就是自我实现的满足,这就是“以美储善”的含义。如果仅把艺术活动、比赛获奖看作是美育的追求,片面重视艺术比赛的成绩,就会忽视大多数学生艺术萌芽的播种与发展。片面重视教师的艺术表演和“做课”水平,就会忽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或者把美育看作是纯精神的追求,都会降低美育的水准。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随意性和无序性,危及着教学质量,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学会几首歌而没形成真正的音乐素养,学生中音盲、谱盲、乐盲的产生,无形中就降低了音乐学科的教学水准,阻碍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形成与人文品德素养的提高,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正是由此而来。只有把立美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完善美育课程体系,才能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进而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三、学校美育的新起点

学校美育的主体是艺术教育,在开齐开足学校艺术课程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完善的艺术课程计划,追求美育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要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三者的互为支撑,形成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一)完善艺术学科教学

1.强化立美教育。立美和审美是辨证的统一。仅把美展示给学生,而不告知美的原因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完全和完善的教学。学生的艺术学习是用一种先会后知的方式进行的,既先立美后审美,先实践后认识,先刺激后反映,先操作后评价,动手与动脑交替作用,循环往复。学校应该探索“先会后知”“操作内化”式的立美艺术教育体系。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与智力发展的相关性,从立美—审美的哲学、心理学角度,探索一种适合未来人才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途径。

2.重视艺术启蒙和兴趣培养。在艺术教育发展中,启蒙和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持续自主的艺术学习至关重要。应该说,这是学生进入艺术学习的关键。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课上根据“关键期”的理论逐渐扫除音盲、谱盲、乐盲的现象,小学无学习基础,中学就面临无米之炊境况。无播种就没有成长,无启蒙就没有养正,学生只有通过操作的完成方能走进艺术、亲近艺术、学习艺术。因此,必须加强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强调课堂上有序的双基教学内容,以此增进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跨进艺术学习的门槛。我们应该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作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启蒙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社团活动中,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艺术学科课堂内容。

(二)完善活动课程

有活动而无活动课程的现象制约影响美育教学的效果。为使艺术教育成为终身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应该科学有序地开设美育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由此构成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1.创设活动课程。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艺术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活动课程是以学生活动的动机兴趣为中心的课程类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开阔视野,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更通过选择性学习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自信心得到增强,为一生的幸福发展奠基。如首都部分学校以金帆艺术团为依托形成的金帆文化,所开设的活动课程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推进课内外一体化艺术教学。艺术课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被称为第一课堂。教师授课时不能忽视学生的课外艺术学习经验,要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艺术双基能力的有序性发展。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被称为第二课堂,在活动中评价学生艺术水准的同时,要注重训练和表演中的人文体验与社会性发展。中华民族一向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传统,推崇实践性学习与知识性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做学习的主人。第二课堂有利于补充课程设置的不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才符合艺术教育的完整性。

(三)拓展学校文化资源

艺术教育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它构建着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学校的门面和标签。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学校的校歌、校徽、校训、校服、文化宣传、校风等都是课程的内容,大都与美育相关,它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资源,发展学校文化课程,是学校美育的重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学校文化应与社会各类文化系统相交融,形成互相依存、相互助推之势,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多年来,首都学校艺术教育已经积淀为一种崇尚的美学精神,为学校和社会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但还需要不断充实其内涵,拓展其资源,真正形成丰富而充盈的美育之势。

(四)创新美育评价机制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创新艺术教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制度、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公示制度和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等。

1.建立学生艺术发展评价常模。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学生艺术学习能力档案,教师授课难以实现因材施教,更难以将艺术基础学习提高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课堂教学完成的是教材内容,课外训练完成的是比赛曲目,这都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差距。所以,要尽快实施评价性学习,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完整的课内外艺术学习能力档案,教师凭此来备课授课,开展问诊式教学,学校凭此档案来检查学生审美和人文素美的提升幅度,评价艺术学科教师的工作业绩。

积极探索建立动态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机制。新的评价机制要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下,动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力,避免以往的艺术考评制度主要是以测验为核心的静态评价。同时,新的评价机制还要促进艺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和融合,让美的追求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和动力之源。

2.完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目前3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学科教师已逐渐成为教学主体,他们不乏学识却缺少艺术教育实践经验,缺乏教师文化的视野与教师文化的自觉建构意识。当前,要采取各种办法促进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他们在个性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职业态度和行为上发生变化,能够准确地把握艺术教育的功能、特点和规律,避免出现艺术社团常以竞赛水平为标准、艺术课堂教学审美和人文体验不全、学校开展活动而无活动课程的行为,因为这些问题都将阻碍学校美育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与道德品位的养成。要积极推行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民主观,把教师、学生及家长列为课程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共同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