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造精神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励志电影;美国经社会;人性救赎
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都被纳入了民族的范畴,且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否则其难以在世界民族文化的冲击下占有一席之地。当前,随着美国经济文化快速而又平稳的发展,个体在文化前进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过程中同样推动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前进步伐,美国社会在推崇自由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文化背景下成功地造就了一群张扬个性和自我解放的群体,他们勇于进取,并敢于挑战,逐渐发展了具有西方民族特色的“美国精神”。好莱坞的影视作品一直受到海内外观众的青睐,其具有流畅的影像叙事、逼真的视听效果,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影像文化范畴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观众呈现了众多视听盛宴。除却好莱坞电影带来了雅俗共享的娱乐效果,它还有更大的价值可供探讨,在好莱坞励志电影背后往往隐藏了难以用语言和影像表达出来的“美国精神”,但它却包含在每一部影视作品中。这里所说的“美国精神”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共同意识,是一个强大民族发出的号召,也是美国人惯有的斯沃模式和价值取向。
一、励志电影传达“美国理想”的创造精神
好莱坞励志电影在探究“美国理想”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把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命真谛等问题结合在一起。事实上,“美国理想”本身就有丰富的含义,最为突出的是它代表了一种信念和希望,在美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个体所追崇的价值是通过自己的精神境界来评判,而不局限于通过外在的社会地位、财富等评判,并且美国人会为了心中的希望而不断提升自己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励志电影中着重强调的一大特征,但由于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人们在自我提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利益的诱惑,沉醉在自我满足之中,即对名誉、财富、权利等的留恋。好莱坞励志电影的背后着重宣扬美国人特立独行的创造精神,在美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都平等地享有追求自由和践行真理的权利,他们为了心中的希望共同创造了理想的国度,并为此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力和热情,所以人们在这个国度可以大胆追求自身的价值,亲身感受创造的魅力。
20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励志电影《阿甘正传》中就蕴涵了美国人的创造精神,影片塑造的主人公阿甘是一个善良、质朴且真诚的人,但他却不是幸运的,一出生就是。这种低智商的人在很多人眼中都是难以收获生活和事业的成功,但阿甘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韧填补了由于命运的戏弄而造成的遗憾。他身上具备许多备受人们津津乐道的思想品德,这些高尚的品德也是“美国精神”赖以传承的人格魅力。在爱情面前,阿甘做到了忠贞;他对朋友毫无保留的付出和肝胆相照;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坚韧无比,这些闪光点正是每一个美国人都应该具备的人性光彩,导演也是通过主人公的品德来夺得观众的眼球和产生思想共鸣,最终阿甘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幸福,他不仅成了一个橄榄球明星,也是一个享有物质和精神的百万富翁。因此,阿甘无疑成为美国人和拥有“美国精神”的典型代表,其身上的优秀品质正是美国文化推崇的人格光彩,阿甘的缺陷和平凡成为普通美国群众的缩影,阿甘对理想的坚持和奋斗的历程是“美国精神”的实质内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美国理想,或者光彩照人,或者简单纯粹,好莱坞励志电影正是抓住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通过影像视角展现出富有创造力的美国精神。
二、励志电影传递囚禁灵魂的救赎力量
好莱坞励志电影传达的是美国的传统精神,如同一种信念一样根植在每一个角落,电影作为现代化的主流媒介,无疑担负传播精神文化的使命。而美国精神则成为了好莱坞励志电影的主题内涵,其中以“救赎”为主题的励志电影指引观众脱离精神的困境,学会以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事物,这一题材的励志电影背后涵盖了美国深刻的文化内涵,强调了对人性的救赎和自我的解救。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就是围绕“救赎”主题展开故事叙述的,包括主人公安迪的自我救赎历程以及帮助狱友的救赎,这些故事情节都凸显出影片中的“自由”和“希望”主题,这一核心主题是美国人心中赖以支撑的精神力量,也是美国的主流文化的表现。
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中,都着重深化“救赎”主题,认为只要人们心中不抹灭希望,就能实现救赎,并重新获得自由生活。影片中随着乐曲在监狱的播音室扩散开来,响彻在监狱的每一个角落,此时肖申克监狱内的所有囚犯全部在广场上倾听,他们的灵魂此时已经随着旋律在自由的翱翔,飞越了高墙随之飘上了遥远的天空,在音乐的感染下,他们似乎忽视了高墙的层层阻隔,那音乐把所有人都带离了灰暗的世界,在此时此刻令他们感到了些许自由的气息。影片中描写了安迪此刻正在播音室内,悠闲地躺在椅子上,和煦的阳光照射进来,照在正沉醉在音乐世界中的安迪。而典狱长正非常暴怒地喝令其关闭音乐,安迪露出淡淡的微笑,继而把音量开到最大。在面临权威之时,安迪没有表现出任何的退缩和胆怯,反而露出毫无畏惧的神色。对于安迪来说,此刻任何权威都无法阻止他对音乐的沉迷,也无法中断他心中对自由世界的憧憬,最后的结果是安迪遭到了禁闭的处罚。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描写这个情节中,实际上是借助音乐的救赎力量来唤醒囚犯的灵魂,音乐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深深地直达人们的心灵深处,仅在一瞬间就让囚犯们获得了身心的解放,实现了自我救赎。在影片的另一个场景中刻画了安迪为了在监狱成立一个图书馆,他每个星期都会写信去申请,最后他的要求得到了允可,并得到了政府的拨款。我们审视安迪筹建图书馆的行为,其实是为了让囚犯获得心灵的自由,让他们和生活在监狱外面的人们一样,平等地享受学习的权利,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实现自我救赎,同时为了让所有的囚犯在封闭的空间内得到精神自由,即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了限制,也要努力地争取精神上的自由,这就是好莱坞励志电影背后所阐述的救赎力量。
三、励志电影彰显庄严伟大的崇高精神
“美国精神”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除却美国人追崇的创造精神和救赎力量,还包括了伟大的崇高精神。“崇高”泛指高尚、伟大的事物和精神意识,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强大的心理意识,使人备受鼓舞,渐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力量。好莱坞励志电影在反映美国崇高精神时,时常把其放置在相互矛盾的主客体之中,并凭借其的独特的意识形态彰显出主体的心理挣扎,这种心理磨砺最终会激发主体的爆发力,这在无形之中就赋予其宽泛的道德意义,推动主体实现自我超越和追求更深远的价值目标。
电影作为信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它综合了哲学和美学的内涵,这些影片无不在通过影像化的语言诠释美国精神,尤其是好莱坞励志电影,从不同视角呈现出美国人的崇高精神,这就是励志电影的感染魅力,它通过快速的途径把美国思想和精神力量传播开来,让更多人从励志影片中获得思想的共鸣和启迪。20世纪的90年代,好莱坞励志电影通过刻画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艰难挫折,然而他们并没有为之屈服,而是极大地激励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超越自我的决心,在这个一系列的过程中,主人公终于收获了成功,并践行了人生价值,而这一题材的创作正表现出超越生命的崇高精神,为观众带来视听审美的同时还引发了自我的反思。1995年上映的好莱坞励志电影《勇敢的心》围绕对抗、情感和背叛等元素而展开了对美国精神的探究,影片主题紧紧抓住现实中不可避免的战争和人们心中对自由的憧憬,这两个主题内涵从不同视角呈现出人么对自由世界的渴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勇于团结起来反抗统治阶级,为了他们心中崇高的理想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影片主人公华莱士作为组织群众反抗的第一人,他带领群众为了自由而投入到战斗中,他的大无畏精神和义无反顾的战斗力激发了观众对理想的信念,对爱的宽容以及自由的诠释,这正是美国传统文化所认同的崇高精神。同样的,励志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对主人公命运变化的描写,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美国文化中追崇的民权、性解放等内涵,借助影像化的语言认同了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传统宗教和道德伦理观。影片中的主人公阿甘同样具有典型的美国精神,他在友情、爱情和事业面前保持了一颗真诚的心灵,并全身心的为了理想而奋斗。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励志电影宣扬的是美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美国的精神文化已经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是传播信息文化的重要途径,其蕴涵了多样化的文化元素,而好莱坞励志电影正是试图反映美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美国精神”是励志电影着重凸显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励志电影的影像视角就是关注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等问题,这一题材的影片往往能让陷入困境的人们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重新点燃心中的斗志,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透过励志电影刻画的故事情节,观众跟随视听画面体验一个个催人奋发的生活故事,并感受到别样的审美情怀,例如励志电影《阿甘正传》就从一个的视角呈现了丰富的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影片背后反映的实质内容就是启迪人们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救赎力量和崇高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从美国励志电影看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差异[J].电影文学,2011(20).
一、劳动精神内涵与劳动情怀培育
在对劳动精神内涵及劳动情怀培育的探讨中,与会代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见解:第一,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劳动与劳动精神。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问题,要从这个源头来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认为,学说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逻辑展开,是打开人类社会奥秘的一把锁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理论的基石,它决定了马克思对旧世界批判以及建构新世界观的基本点,即把资本对人的统治转变为自由的劳动。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审视和批判是从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揭示开始的,他对未来社会的阐释也与劳动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相联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劳动精神是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劳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认为,劳动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预设为人的类本质,这种劳动过程伴随着精神性的审美活动。作为人的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是在共同体精神的力量下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从事的劳动。第三,劳动情怀是劳动观的价值追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教授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本途径,“劳动情怀”是建立在对劳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升华为价值观的、较为稳固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德、劳动习惯等内容的总称,具有内化于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意义,强化大学生劳动情怀培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二、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创造性提升
劳模精神不是一个凝固的范畴,它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升华。与会代表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劳模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第一,劳模精神培育的现实条件与历史任务。田鹏颖教授认为,劳动是劳模精神的基本依托,异化劳动状态下无法产生劳模精神,只有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时才能形成劳模精神,即在扬弃了私有制异化劳动的公有制条件下才会形成劳模精神。延安大学郝琦教授认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劳模故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劳模文化是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委党校曾俊教授认为,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加强“使命感、责任感、进取意识、牺牲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等“人的软实力”教育。第二,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刘文教授认为,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其一是劳模精神的哲学内涵提升。应从精神生产力理论出发,探究劳模精神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内在机制,丰富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其二是劳模精神的价值提升。应从劳模精神的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及道德实践价值三个层面拓展其在新时期的时代价值内涵。其三是劳模精神的实践提升。应从国家荣誉制度与治国理政的实践视角探索研究劳模精神的现实指向。第三,在当代中国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孙力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对劳模精神的崇尚关联着人的解放,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劳模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首先,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矫正;其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升华;再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工匠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的时代追求。郝琦教授认为,延安时期的劳模运动孕育了伟大的劳模精神,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改造力和影响力,劳模运动祛除了劳动人民心中“劳动下贱”的封建腐朽思想,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光寿教授认为,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一,劳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榜样,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二,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其三,劳模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师范学院王彦玲教授认为,“铁人精神”是一种具体化的劳模精神,它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具有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永恒力量。
三、产业转型与工匠精神培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精神;获取途径
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要大加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或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一种需要。
1创业精神概述
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一个过程,即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的和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不管这些人手中是否拥有资源。创业精神包括发现机会和调度资源去开发这些机会。创业精神类似一种能够持续创新成长的生命力。
哈佛大学商学院对其的定义是:“创业精神就是一个人不以当前有限的资源为基础而追求商机的精神。”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创业精神代表着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创造资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创造新企业,或体现在创新上。因此,创业精神可以简洁的概括为:“没有资源创造资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用有限资源去创造更大资源。”
关于创业精神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主题:一是对机会的追求,创业精神是追求环境的趋势和变化而且往往是尚未被人们注意的趋势和变化;第二个重要的主题是创新。创业精神包含了变革、革新、转换和引入新方法――即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是做生意的新方式。最后一个主题是增长。创业者追求增长,他们不满足于停留在小规模或现有的规模上,创业者希望他的企业能够尽可能的增长,员工能够拼命工作。因为他们在不断寻找新趋势和机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
2大学生创业精神内涵
大学生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2.1高度的责任心
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人,应当超越现实功利,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理解“为何而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原则。不应当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者,相反,应当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强烈的进取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要敢冒险、寻求变革和创新,具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2.3充满自信心
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现代人格强调生命独立自主,有独立面对生活,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其中包括在不同环境中从事不同职业、遇到各种情况时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大学生具有创业精必要性
3.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创新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创新和创业精神是正常、稳定和持续的。创业精神的核心,是由创业活动的开拓性所决定的。由于创业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本身就是对现实的超越,就是种创新。因此,创业就意味着创新,创新就意味着突破,创业精神的培养过程就是培育创新型的人才的过程。
3.2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自主创业是方法之一。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育,帮助大学毕业生认识到社会上有许多创业机会和有利条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不仅会减轻政府和社会压力,还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则富,节省更多资源。
4大学生创业精神获取途径
4.1系统学习创业课程
创业目标就是人生目标的浓缩,也是人生理想的现实体现。应深入地开展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端正创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创业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将创业理想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创业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让他们创业有动力,学习有典型,追赶有目标。
4.2在实践锻炼中提升
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形成重在实践训练,积极的实践能带来及时的反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节节成功的喜悦;切切实实地投人创业实践中去,定能磨练出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只有经受创业实践的锻炼,创业目标才会更加明晰,创业信念才会更加强烈,才会形成良好的创业习惯和人格。
4.3在环境中考验与磨砺
首先,经受竞争环境考验。不良的创业心理品质往往表现于自卑胆怯,它往往来源于成功经验的缺乏。当今社会需要年轻人大胆展示自己,充分发展自己,努力把握各种创业的机会。这就要有敢想、敢做、敢闯、敢冒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只能从行动中来,从竞争中来,从实践中来。因此,年轻人应积极参与竞争中去,不要坐等机会的来临,只要有机会就大胆地去争取,多从事几种职业,多参与几次竞争是好事并非坏事,通过竞争积累成功的经验,取得自信的快乐,战胜孤僻、害羞、怯儒等心理障碍。
其次,经受不利环境的磨砺。生活比别人苦点,工作比别人累点,环境比别人差点,这也是一种磨练创业心理品质的方法。环境在给人施加压力的同时,也为人准备了一份智慧和才能。人们最出色的事业往往是在承受巨大压力下取得的。
创业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思路,需要扎扎实实地付出艰苦的努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周直.创业精神及其培育[J].江苏行政学院报,2005(2).
[2]刘振亚.高校开展创业精神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
[3]郑解,⒈峰.论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J].科技创业,2007(1).
关键词:德育;个性社会化;协调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64-02
一、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目前,在实现德育的基本目标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社会根本要求出发,作为德育第一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把人的社会属性置于首位,按照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强调个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共性要求。另一种则是从个人本位主义作为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强调社会、社会群体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人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由此带来的发展上的个性化选择。这两种德育观从根本上说,都是认为社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基本要求是相互对立的。当强调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社会要求时,必须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无条件服从,受教育的个体在社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模式中形成,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必须实现统一,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从内容到实质的与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往往致使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中,为社会服务意识减弱,甚至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道德滑坡。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有主动进取和富有创造性精神的人,培养主动进取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确保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的个体发展必须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下,才能体现出它的根本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人的自身。个体为社会服务和个性全面发展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由此,可以明确德育责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应该协调统一的,可以同时对人和社会发展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德育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是要在承认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前提下,鼓励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鼓励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同时,不意味着不纠正其偏差的个性。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发展需求也要有效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全面发展。
二、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基本途径
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基本途径包括,要坚持以培育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为基本导向,充实德育的基本内涵。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发展不是消灭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是要在承认上述差别的基础上,鼓励每个人从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展人的思想素质和独立才能,使受教育者充分地提高其思想素质和独立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社会群体必须尽可能地营造一个适合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德育环境,在坚持社会、社会群体思想原则、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前提下,不断充实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内涵,营造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的德育模式。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德育模式,要把德育的功能放在促进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的结合点上,明确时展对于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要将社会要达到的基本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发展方向相结合。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个体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提出具体目标、具体要求,符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的,调动受教育者为实现这一基本要求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一基本目标必须明确、清晰,并且是唯一的,在此基础上,要注意教育情感与接受情感的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具体发展要求良性互动,奠定坚实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情感基础。必须尊重个体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差异,重视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过程。人的个性差异还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各个方面,在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过程中,每个人对自身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要求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差异。必须承认和重视这种个性差异,从不同受教育者各自特点出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按照受教育者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要求,发现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发现自我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的价值,在差异中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
充分发掘个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潜力。在德育过程中,社会和社会群体、受教育者、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社会群体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发展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关键因素。坚持德育中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不仅体现在受教育者在实现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增强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主动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信息之后,都有一个经过知、情、信、义、行的内化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任何外部强制性的措施,都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内化为个体素质。这就要求社会、社会群体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激发受教育者自我进步的信心和能力。这种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内在机制,包括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只有充分激发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动的受教育主体,实现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社会基本要求,与受教育者自我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有机结合。
在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环境影响力是受教育者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社会环境必须营造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社会、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对所传授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接受,不能忽略社会环境因素在其中所能起的作用。良好的德育效果取得不仅在于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显示出教育的力度,还在于教育者的个性所产生的教育力量。当社会和社会群体、社会环境有机融为一体时,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力。社会环境要营造出这样的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丰富的情感、果断的意志、开拓创新的精神,显示社会、社会群体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影响力。社会、社会群体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还体现在受教育者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信息的自觉主动的内化与现有思想品德素质外显的统一过程,受教育者在现实的亲身感受中,把握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将权利与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要求融合在社会之中,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有机的谐调统一。
三、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精神
1 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是一种引导性的亚文化,它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熏陶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以及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有如下的功能:
(1)陶冶功能: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
(2)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3)教育促进功能: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欲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过剩的精力也需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无论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情感,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都提供了一个育才环境。
(4)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影响,其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2 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3 校园文化功能中的人文精神
(1)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引导,接受特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的选择代替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因而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又通过教育的物化形态,对校园的布局和各种设施的布置,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来精心设计,对受教育者同样起着引导、激励的功效。另外,学校的教育思想、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等,都直接影响着师生个体乃至整个学校良好精神面貌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因此,校园文化无论从内容、方式到其形成的环境,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校园文化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各种有意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受教育者受到陶冶和感染,同时,校园文化也像粘合剂,使学校师生员工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凝聚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提高辨别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集体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逐渐会在一定的群体中找到归宿,并按照共同的价值趋向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出积极的人文精神。因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性格和情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朝着学校的总目标前进。
(3)约束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教育的内驱力作用。它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既可以激励先进,也可以约束违纪行为,有力地促进集体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校园成员如何做人。校园文化能够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校园文化也是矛盾的调节器通过舆论、习俗、信念等特有形式,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调节人们的行为。校园文化还具有一种巨大的内在意志力量和评价力量,弃恶扬善,把周围的现象判断为“善”与“恶”,从而实现其教育作用和约束作用。校园文化通过其约束功能,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养育。
4 学生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41 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物质文化环境
古代诗人谢灵运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于忘归”。环境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影响人;人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陶冶。所以要营造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使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在和谐物质文化氛围之中。这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以及表现校园精神文化的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包括校园的一草一木等。这些物质文化虽然是一种表现形式,但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去促进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激发创造精神,同时也能使他们在这种物质文化氛围中形成一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价值观,让每一个人都以在学校工作为骄傲。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教学大楼及各种设施、设备不在于精美和华丽,而在于以师生为中心,在于人性化,要体现适用、实用和较高的利用率。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今天,校园的物质文化也常常作为潜在课堂,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譬如说:一所校园如果光看到一排排房屋建筑,而看不到树木、草地,虽然很有气势,但作为校园就会使你感到不和谐。可以想象学生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读书、学习,往往油然而生的感觉是温馨、舒适、心情舒畅。校园里的一座雕塑,虽然不很起眼,但师生们课余时间看到它,常常就会得到激励,受到启迪,催人奋发。因此作为校园的管理者,应该千方百计营造、构建人性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42 利用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弘扬人和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为主旋律的,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其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是一种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校园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觉醒个人,使其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曾说:“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水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任何国家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发展,无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的强盛,必然要以人为本,造就出富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开始,建立健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符合规范的道德理论体系,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双向发展,推进人和社会精神的进步与发展。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也必将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3 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是无形却又是最有力的教育,是一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教师良好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无意识的熏染,常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学中,教师对待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认真、耐心和踏实的作风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科学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懂得自己学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
44 教师要联系实际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
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现实生活、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化为精神,达到政治人文知识的内化,内化为人文精神。
社会热点: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如何通过政治课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体育欣赏 大学体育教育 体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16-02
体育欣赏的内容大致包括:1)对运动动作的欣赏。2)对运动员品德的欣赏。3)对运动比赛过程中各项规则和标准的欣赏。4)对有关体育报刊作品的欣赏。5)对体育装备的欣赏等。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在体育中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体育,对体育项目有着正确积极的认识和领悟。因此,体育欣赏教育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举足轻重。体育欣赏的特性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体育欣赏有着特定的趣味性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或现象,人们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喜爱,就叫作趣味。对于体育的喜爱,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说男生就喜欢一些比较刺激的运动,能够张扬出活力,还能够显示出男性的力量;而女生则喜欢一些比较柔和健美的运动,比如健美操,瑜伽等等。这些正是多样性的趣味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又由于人与人之间生理心理素质的不同,生活条件的不同,这种趣味特征又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要展开体育欣赏的学习,根据不同的个体对体育的不同需求而展开培养,打好个人终身体育的基础。
2.体育欣赏的大同性
体育欣赏的兴趣虽然因人而异,但也表现有一定的普遍性。体育事项是人类发明规定的,涵盖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背景体现出来的人们欣赏体育的标准和它的一致性最为明显。而且很多大学生随流现象,跟风心理也说明了体育欣赏的大同性。
3.体育欣赏能带来一定的愉悦性
我们在欣赏体育时不仅是一种精神享受,还有生理上的刺激,激发自己参与其中。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如果中国队获胜时,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中国观众会不由自主的呐喊鼓掌,这就是一种生理参与。观众在观看时,不停地呐喊鼓劲,并从中体会体育的乐趣,收获快乐,因此,欣赏愉悦感是生理和心理高兴的结合体。
体育欣赏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欣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事物中的积极性。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其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才行。而很多体育实践主要在于技能的培训,很多学生都是在被动接受,很容易让学生对体育形成抵触心理,根本提不上兴趣可言。体育欣赏则是从心理上灌输体育知识,综合视觉感觉等主观感受,重在让学生主动接受。这与以往的体育教育相比事半功倍,是一种创新。通过激发学生在心理上的渴求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体育欣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大学时代正是对知识最渴求的时期,对外界新事物充满了渴望和渴求,提高文化素养,增加知识认识。体育欣赏不仅仅是在介绍各种趣味体育事项,让学生加强对体育知识的了解认识,还引导学生欣赏体育,感受运动魅力。体育欣赏的丰富内容促进了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掌握运动精神,树立顽强意志,增强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养成终身体育精神打下良好基础。
3.体育欣赏有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体育欣赏的重点是像学者展示体育运动的美,比如动作美、姿态美、运动员所展现出来的精神美、素质美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智慧美等。使大学生在学习欣赏体育美时感受人类的力量、智慧、技术、品质、内涵美和运动精神。向学生传达着一种对美的意识感知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教育,同时主动地接受汲取体育精神,培养度体育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体育欣赏对于学生掌握体育主旨,增强个人体育意识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一种重要手段。增强学生对欣赏体育的认识学习,还有助于将学生的审美心理与道德心理联系起来。使审美情感作为学生的动力,来完善他们的道德素质。同时在学习欣赏体育时,也可以伺机放松一下,从心灵方面认识体育活动,既可以得到放松又陶冶了情操。
4.体育欣赏有助于对大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体育欣赏凭借丰富有趣的内容,使学生一改以往对体育被动的接受方式。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这种欣赏是具有自身创造性地。通过学习欣赏体育体会体育的乐趣。而且欣赏并不是简单的观看欣赏体育节目,而是在欣赏的同时还要用心去体会,感受其内在意义宗旨,并学以致用,完善自我。通过体育固有的节凑、力量感受体育的魅力。并从中体会所蕴含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有助于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育欣赏本身就携带着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一种激发学生圣灵感和创造精神的氛围。在欣赏体育的学习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对所看到的内容展开想象和憧憬,一遍遍的品味体育动作的美妙,并对有些不太完善的动作进行思考和改正,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体育的爱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欣赏来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非常必要。
5.体育欣赏是课外体育实践课程合理展开的必要条件
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并不是口头演示就可以教会的,不能把握技术核心,领略动作要点就很难学会,比如游泳课,老师在下面游的很好,师范的也很到位,但由于个别学生自身浮水能力较弱,有没有把握动作要领就很难学会。对体育产生惧怕心理就是无可厚非的。而欣赏体育就恰恰可以弥补实践上的这一点不足,将抽象的知识通过案例演示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吸收。学生自己通过发散思维,领略要点,找出自己的错误,从而简单明了的学会了以前学不会的体育动作。对该运动项目也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培养一种更积极的心态。
体育欣赏不仅可以给人们添加很多生活乐趣,还有助于社会安定团结,传承的是一种大爱思想。体育欣赏促进了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欣赏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宽知识面,还树立了一种体育精神,保持健康人生态度,有效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时刻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一、什么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是一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不断超越的精神,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指求异精神。即善于在无疑处生疑,在无路中走路。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无疑处生疑,无路处生路,终于破疑解难,最后产生重大成果。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种能力,即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像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就叫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具备四大素质: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联想,敢于假设;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知识广博,才艺多样。
二、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
很难设想,一个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的人会有创造发明。要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新审视;要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深刻反思。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成新认识,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新突破带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不等同于个体的各方面平均的发展,而是在各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并形成和谐的发展。通过教育推动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在全面提高素质的条件下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意味着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才能培养创造能力。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独立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民主是创造力形成的基础和内驱力。教学环境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同时教师还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找到自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情景创设,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景创设是能否把学生自然引入课堂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又使教学活动得以充分发挥,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的场所,变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接受创新学习,创设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学习,创设实践活动性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创新学习,创设竞争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创新学习,创设竞争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延伸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标准,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果索因,刨根问底,是他们创新的开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只有疑才有思,只要思才能有创新的火花。
五、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敏捷性。教学中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变换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克服思维的狭隘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有这样一道几何题:设点B是正三角形内一点,求证点B到三边的距离和等于正三角形的高。我在利用三角形面积分析与论证本题之后,又让学生用作三角形的高得到另一种证明方法。然后我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对原题的条件与结论作以下变换:1.若点B在正三角形的一边上时,结论是否成立?2.点B在正三角形的外部时,结论又如何?3.若将等边三角形改为等腰三角形,结论还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这样层层深入,既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又综合复习和巩固了已学的有关知识,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仅可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妙法横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方法,发现新知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六、教师自身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一直保持着对于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研究,这是非常必要的。而另一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与当今社会进行良好的衔接,既是我们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我们一直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彻底脱离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尤其是艺术教育领域,社会生活的影响更是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创作理念之中。在这个层面,版画教育也不例外。
艺术教育的内容大致可分成两方面:一是可描述的、有经验积累的文史性和技术性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抽象的、精神的、无明确规律的个人创作思想。这两者的关系就如同语法和构思,有了想说的话,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当然不能够完善地表述初衷,而只谙熟语法缺少构思则会使得行文如同白水,缺少内涵而显得苍白空洞。
在我们的传统艺术教育中,对于可传授的知识教育已经做得比较成熟,能够形成这样的现象,是我们几十年努力积累下的可贵成果。但我们的艺术教育环境却并不十分完善,学生长期被动学习的方式,促使他们只会跟从规律性既定目标。脱离艺术本质的探讨而着重于考前训练的错误做法,令大多数在校生只会听从教师为课程所设立的可视性标准,而对于艺术中最可贵的创造力和精神诉求的表达却不能做到主动探寻。艺术创作缺少了自觉性的精神内涵探索,是很可怕的。试想我们的教育如果失去了对艺术本质的关注,也就是创造精神的表达,那艺术院校的专业性将从何谈起?院校中的传统课多数是教授规律性、可传授性知识的内容,在这种现状下,其实是更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里加入带有启发性的概念,以便于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关注,帮助他们找到自我的创作核心。因此尝试在专业院校的教育内容中,于低年级设立此方面的课程则显得额外重要。这些拓展性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即将开始的专业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积极探寻的意识,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创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材料的课程特点,在于其无限制性的创作方式,其实质就是对于材料使用的自由性。把特定材料的限制打破,便没有了材料和技法的限制,或者说把限制降到最低,使学生可以更加明确地思考创作本身的问题,从而集中关注到个人创作的精神核心。对于个人自身的对话、思考、寻找,其实是贯穿一生艺术创作的行为,培养学生对自身的关注、认识,以便明确每个人的创作主题内容,才是艺术教育最大的成果,也是作品的核心价值。这种有些强化性质的课程训练,其实是为弥补现今艺术教育背景和环境所造成的不足之处。对于自身个性的尊重地思维方式的自由,本应像个人身体的发育一样,顺其自然地茁壮成长。而我们今天特定安排、重点训练的亡羊补牢,也希望为时不晚。
在综合材料训练与专业技法学习的关系层面,对于创作主题的探寻思考,必定不是一个线性行为。它可能会触及个人经历、生活背景、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一旦确定,恰当表现这个主题的方法语言也会随之了然。专业技法学习不会只停留于操作动作的熟练、肌理效果的热衷等这些表面的认识,而应该触及这些技法效果背后更深层次的精神理解。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在他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可能会尝试使用不同方式的媒介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但缩小到某一时期,甚至具体到某一件作品,他选择的表现语言一般不会是多杂的,反而是简单明了。由此就可看出对于艺术作品,表现语言恰如其分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过于喧闹纷华、引人注目的作品,或许能够吸引观者的驻足,但人们在其“华丽”的技法语言之下也只会看到一个空洞的本质而已。因此在我们进行所谓的综合技法训练时,需要明确的教育核心不是鼓励学生对多种材料的使用,而是在特定时间里降低表现技法的局限性,减轻学生因为操作上的生疏而产生的谨慎心理,从而使其在创作行为和创作精神上都更加自由,做到“不择手段”。如此在这个特定时期,就可以使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个人创作的精神层面上了。
综上所言,在专业艺术教育的初始阶段,进行可使用综合材料的创作课程,在我们当前实际的教育背景下,能够有效地解决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可以帮助那些已经习惯被动思维、按照量化目标学习的学生们,改变思考方式,积极主动地寻找和发现个人创作核心思想,促使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不断思考。当他们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时,自然而然便能够在众多表现手段中更为准确地筛选出能够达到目的的语言工具,这将是一个良性的艺术创作开端。保持在这种学习状态中,无论是为在校期间的专业训练搭建框架,还是为离校后继续进行的艺术创作,都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地理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推进创新教育责无旁贷。新课标高中地理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的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是创新人才的标志之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个性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内容,个性化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精神。
结合学校“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下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想平台。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思路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让一批批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并留下鲜明的文化特征。
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是以全方位开放,不受时空限制,突出学生参与,使地理学科课程教学和活动课程教学同步。地理园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引入声光电与地理模型相结合,创造综合的育人效果。它使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从室内走向室外,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天地。地理园的仿真模拟地理环境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地理园的隐性育人环境营造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使其不仅是教学小园,更是育人大园。它以新颖的结构设计和深层次的内在寓意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中,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创设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品性
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潜能。《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教育工作者更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要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必须着眼于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中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教师强化其创新意识,帮助其树立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时时处处创新的意识。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强化,学生逐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其创新热情才能被点燃,创新潜能才能被挖掘。同样,创新品质的培养,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训练和强化,形成学生高层次的需求和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献身科学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敢冒险、敢怀疑、敢挑战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要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人才,就要为个性的发展创设出宽松、和谐的环境,而学生培养个性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立体的学习方式中发展智能,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同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内容,这就创设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课堂中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个性。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判定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发展,甚至连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育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能者为师,提倡教师与学生在不同时段内互为引导者,即时扮演、随时更替,这也正符合了青少年好强、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为了扮演引导者角色,促使学生放开胆量、开动思维,追求事实、质疑真理、挑战权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
三、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东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最优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内涵是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架构,用以发展特殊学习活动和教育环境。本人根据陈龙安提出的“爱的”(ATDE)教学模式,在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教学过程由问、想、做、评四个要素组成。问: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情景,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思维,特别重视收敛性及发散性问题。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以求创意。做: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付诸行动。评: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适当的答案,相互欣赏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状态而进入实用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之上实施,强调爱的教育,以及提供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问、想、做、评的程序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客观地、事实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3).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4).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才会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采用“爱的”(ATDE)教学模式的实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诚如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创设良好的地理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地理课堂氛围,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这是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裴新生,殷培红:《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创新教育丛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
[2]王岚:《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7-8期.
[3]朱勤罗:《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地理教学》.200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