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价值;旅游智力;评价模型;资源品级
中图分类号:F5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121-04
国际上自旅游资源评价问题提出40余年来,已有各类评价方案约近40种[1、2、3],中国也在2003年提出了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案(GB/T18792-2003,简称国标方案)[4]。但以21世纪现代旅游的发展来衡量,旅游资源评价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商榷讨论。例如,①对某些基本概念缺少明晰的界定;②评价模型的项目构成涵盖性偏小;③某些评价因子的选取没有针对性:④评价方法机械套用“定量化”等。本文将首先讨论和界定若干基本概念,而后提出旅游资源评价的另类方案。
1.基本概念讨论
1.1 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景物储备
国家GB/T18791-2003标准[5],对“旅游资源”(Tourismresources)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对“旅游产品”(Tourismproduct)则定义为:“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可以看出,“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它们的评价必须有所区别。对于前者,是从其潜在素质评价其资源价值,而对于后者,则是从市场实效评价其产品价值,评价角度不同而评价的标准亦应有别。例如,“知名度”是“旅游产品”的市场实效标志和重要的评价标准,但却不适用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因为有不少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沧海遗珠人不知,何来“知名度”。又如“环境保护”,是评价资源开发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而对还处于荒野地区又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无法预知其开发后生态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因此,“环境保护”只适用于“旅游产品”的评价,而对“旅游资源”应采用标志其本身生态能力的概念。然而,目前并未把“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严格区分,例如,某些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就是将大量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混合在一起,冠以“旅游资源”名目,并采用“知名度”和“环境保护”等属于“旅游产品”的评价标准。为了在评价体系中不再混淆“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本文建议使用“景物储备”概念(相当于广义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合称名词。“景物”概念等效地适用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也没有数量与规模的限定。对于区域旅游规划来说,使用“景物储备”比“旅游资源”更切题意,又可避免概念上的混乱。
1.2 旅游原动力、旅游智力、旅游价值观
本文通过“旅游原动力”、“旅游智力”和“旅游价值观”的讨论,以更新理念并确立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则。
人类有“爱好奇、求完美、找乐趣”的本能,这是一种与生俱有的天性,并成为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在生存斗争中,因爱好奇而不断求索,得以广知博识,提高了人类智力;为求完美而顽强拼搏,推动社会进化,改善了生存环境;为找乐趣而随遇游憩,得能康健身心,增强了人类体质。人类的求索、拼搏和游憩,日就月将地逐渐演化成社会进化的动力。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也日益提高自身的需求,而与时俱进地追求着更高的完美,憧憬着更神秘的新奇,期望着更激情的乐趣。于是,相随于生存日见安全、生活日益富裕、休闲日渐增多,人们便渐进地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认知、休闲和游乐,而相继出现了踏青、登高、周游、旅行和游览等活动,并进而发展成旅游产业。可见,“爱好奇、求完美、找乐趣”的人类天性,本身就蕴涵有旅游需求,故而随社会进化才有旅游产生和发展,是本初的“旅游原动力”。而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只是旅游产生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因而,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应当重视人类天性的影响。
随着旅游的发展,必然产生相应于发展阶段的旅游知识、旅游观念和旅游技巧,概括称为“旅游智力”。旅游智力不同的人们,对旅游活动有不同的动机、期望和要求[6],即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称为“旅游价值观”。旅游智力和旅游价值观皆随社会、经济、文化而提高,并因人、因地、因时而不同,但也都受人类天性的影响,是旅游发展水平的标志,是选取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的背景依据。
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旅游智力较低,80年代后随近代观光、游览的兴起,使中国旅游智力有所提高。进入21世纪,旅游智力再次提高,出现了休闲游、风情游、生态游、文化游、探险游、工业游、农家游、民俗游、花卉游、自助游、自驾车游及健康游等等新的旅游活动。广大的大众旅游动机,也逐渐集中于追求新奇扩大见识、寻求乐趣享受休闲、舒心康体振奋精神,是谓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现代旅游价值观,将引导现代旅游市场及旅游开发,并影响现代的旅游资源评价。
概括上述,重视人类天性特点,依据现代旅游智力,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应是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
1.3 旅游价值、科学文史价值、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评价,实际上是评价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但由于旅游产业的高关联性,使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又分化为“旅游价值”、“科学文史价值”、和“开发价值”。它们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评价内容的不同。
旅游价值,是在保全生态环境的原则下,旅游者赖以旅游活动并获得身心效益的使用价值。旅游价值的计量尺度是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并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因此,本文在使用旅游价值时,是限定在当前大众旅游者的主流趋势范围内。
科学文史价值,是专业人员在科学文史研究中,赖以获得科学文史成果的使用价值。其中有一些已转用于旅游,却仍兼有其科学文史价值。但在讨论旅游价值时,只是评价其给予旅游者的旅游价值,并不直接论及其科学文史价值。
开发价值,是投资者用以旅游开发,并据以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使用价值。开发价值制约于旅游价值和开发条件,不能只与旅游价值单相关地评定优劣。
1.4 景素、景体、景组、景群
旅游资源评价的客体,应该是同等规模等级,因而必须完善旅游资源规模的分级体系。按定义,旅游资源可以是“事物”和“因素”,但“因素”必须物化使能感受。国标方案对旅游资源提出“旅游资源单体”概念(Objectoftourismresources),并再分为“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两个等级[5]。但旅游资源的分布与集合形式极具多样性,其分级体系显然不是“独立型”和“集合型”所能概全。因此,本文将旅游资源的规模分为景素、景体、景组、景群四个等级,用于旅游资源评价。
景素,是景物构成的基本部件和要素,表现为特定的物质和相应的形体。单个景素还不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因而也没有旅游价值。但其质量、规模和完整度,却影响旅游资源的品位。
景体,由相应的景素按一定的规律聚合构成,已表现出旅游资源的类别、特色、和差异,并有一个专有名称以资记述。景体要有长期稳定性或再现的规律性,并可供独立观赏而具有旅游价值,但因规模小、景色单,而尚无开发价值。
景组,是若干景体按地域而连接成的初级组合,已具有相当完整和鲜明的地区特色。景组已占有相当的空间,具备修建休息和购物场地的条件,可供小型旅游活动,容留时间一天左右。景组已具有开发价值,是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单位。景组开发后,成为旅游产品的“景点”。“景点”概念常用于旅游区划[7、8]。
景群,是若干性质不同的景组或景体按地区组成互补性的旅游资源群,景群占有更大的地区空间,具备设立中心支持点及相应设施的条件,可供开展大型旅游活动并容留一天以上。景群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开发后成为旅游产品的“景区”。“景区”是旅游区划和组织旅游线路的基本单位[7、8]。
总括上述认为,现代旅游资源评价,应当顺应旅游成因规律,重视人类天性特点,依据现代旅游智力,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以景组为统计单位,并着重于旅游价值的评估和现代旅游开发的需要。
2.评价模型结构讨论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的国标方案(GB/T18792-2003)[4],是中国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代表,摘于表1,并作为案例进行讨论。
目前各种评价方案对评价项目的选择,大体分为三种类型。或突出其美学意义[9],或偏于地学特征[10],或采用综合要素[11],国标方案就是采用综合要素的结构形式。但从综合评价的角度看,国标方案(表1)还嫌不足。例如,有必要增加游乐功效和生态承载力方面的评价内容,前者是现代旅游价值观的体现,后者涉及到现代旅游开发所必须重视的生态环境、开发规模及开发深度等问题。又如,其评价因子只有8个(表1),难以涵盖包罗万象的旅游资源,而影响其“综合”性。从具体评价因子来看,“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应换用属于旅游价值范畴的名词,以反映其专业学科的旅游效能;“知名度”和“环境保护”因子,不适用于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皆可省略。
国标方案将“环境保护”列入“附加值”项(表1),多有不妥。其一,对于“旅游资源”不能使用“环境保护”,而应采用“生态承载”概念。其二,“附加值”属于奖励赋分,例如对歌曲比赛演唱的新创歌曲、学生考试解答了附加试题等,而奖予附加分。但现代旅游普遍重视生态环境,“生态承载”已是任何“旅游资源”都必须接受评审的重要项目,而应纳入正式评审项目,而不能降低为“附加值”项。
概括上述,本文认为,①共有因子综合评价,是较理想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②旅游资源评价要扣紧旅游价值和生态承载能力③旅游资源评价项目选择,应包括景色品位、文化底蕴、游乐条件及生态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3. 品位定级方法的讨论
科学研究方法大体有“还原论”和“整体观”两大体系。“还原论”强调实体和定量,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单体,借助“工具”对单体进行定量分析,而后推论系统整体。“整体观”重视单体间的关系和平衡,将系统作为整体,借助知识、经验和逻辑思维,研究整体状态及其随时空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在解决非线性特征的复杂系统时,“整体观”的功能胜于“还原论”[12]。旅游资源评价属于复杂系统。因为:①旅游资源具有广涵盖性,景物构成差异极大,没有统一的量纲;②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区偏在性,旅游价值随时空而异,不同环境下的物理量度没有可比性;③旅游价值是一种精神感受,难以绝对量化,只能通过对比而评定相对高下。上述表明,从方法论角度看,旅游资源评价不宜采用“还原论”模式的定量方法。
现有的定量评价方案,大多采用“加权计分”法。先给各评价因子派权,然后根据权重赋分并加权计算,最后按总分值排序定级。“加权计分”法的关键是准确的“定量”依据准确“定量”的准确“派权”。
已如上述,旅游资源没有统一的量纲、没有可比的量度数据、没有量化指标。致使任何评价方法,都无法消除主观性、经验性和相对性的影响,“定量”已近于“定性”。既然定量数据欠实,所据以赋给的权重必然受主观派权的影响,“加权计分”亦流于形式。另外,在“加权计分”法中,权重应与价值比重正相关。但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其旅游价值重心是随资源类属而不同。例如,文化遗产类资源的旅游价值重心是“科学文化艺术品位”,而自然遗产类则是“景色神韵奇特程度”。旅游价值重心的不统一,使评价权重亦将随资源类属而不同,难以派出固定的权重。
概括上述,缘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其“定量评价”和“加权计分”法的实效,并不理想,不如用更较简便和易于操作的“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法。
4.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
依据前述多方面的讨论,本文借鉴前人的方案,特别是国标方案体系[4],依据人类天性特点,从旅游价值评价出发,采用大众的现代旅游价值观,紧扣市场的主要需求与影响旅游资源品位的主要因素,遵循简而概全原则选择评价项目,使用易于操作的计分方法,以旅游资源的景组为单位,提出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表2),即通过与已有定论的现有旅游产品相对比的方法,给各“评价因子”赋相对分值。
4.1 本方案采用综合要素逐步分解的三层结构(表2),逐层讨论于下
①第一层为“评价项目”层,以简而概全原则选定三个“评价项目”,具有权重相等和综合性强的特点,涵盖了旅游资源的全部信息,从形体、内涵、功能及生态,到美学艺术、科学文化、医学体育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在项目选择上,舍弃了直接评价科学文史价值和开发价值的条款,而新增了游乐和生态承载的项目(表2),以体现现代旅游价值观和更集中于旅游价值的评价。
① 各评价因子皆5分制“相对赋分”;② 各因子赋分的算术平均,为旅游资源总分;③ 按总分值序定级: 分 值品级4.6─5.0世界级3.6─4.5 国家级2.1─3.5 省级 ≤ 2.0市级
②第二层为“评价分项”层,由9个等权的“评价分项”组成(表2),将“评价项目”进一步分解细化,以利于有针对性地选配第三层的“评价因子”。
③第三层为“评价因子”层,由等权的27个“评价因子”组成(表2),直接用于赋分操作,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评价因子”必须通用于各类型旅游资源,才能获得真实性的对比评价。为此,将全部“评价因子”都高度概念化以提高其共用性,并使其富于表现力。但因此,这些共有因子皆不能量化,而只能通过与同类景物的对比以评定相对分值,即“相对赋分”。
4.2 资源品位评分的具体操作,采用专家“经验比对”方法
先由专家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临场认识,将被评旅游资源与相近类属已有定论的旅游产品进行对比,按5分制给各“评价因子”赋予相对分值(表2)。最后,将所有分值算术平均,即旅游资源的整体总分值,其算术平均数学式为:
F-评价因子的赋分值;n-分值个数(共36个)。
如果想了解某一“评价项目”或“评价分项”的单独分值,仍使用上述计算方法,只是要相应改变“n”值量。
4.3 依据总分值确定旅游资源的品级。实践表明,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极少,而低品位者却极多,品级分布成塔形结构,故本文采用递变级差划分其品位等级如下:
4.4 各“评价项目”的分值,会随旅游资源的类属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一般的规律是,文化遗产类景物的“文蕴邃"分项的分值较高;自然景观类景物的“景色奇”分项的分值较高;非再生类景物的“生态承载”分值较低;观赏类景物的“游乐情趣”分值较低。
5.结语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在旅游资源评价中混为一谈。人类天性是旅游活动的原动力,社会、经济、和文化是旅游产生和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旅游资源评价,应重视人类天性的影响。标志旅游发展水平的是旅游智力,而旅游智力将随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提高。将旅游资源划分为景素、景体、景组和景群,建立了旅游资源的规模等级序列,使旅游资源评价在规模等级上有了等同的基础。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对其旅游价值的评估,应根据这一原则选择评价模型的评价项目。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使任何评价方法都无法消除主观性、经验性和相对性的影响,而定量评价和加权计算亦不例外。基于上述,本文提出了等权因子相对赋分评价方案,即借助专家的经验,将等权的各“评价因子”与相近类属并已有定论的景物进行对比而赋予相对分值,然后算术平均统计其总分值,并依据总分值确定旅游资源的品级。
参考文献:
[1]陈安泽,卢云亭等.旅游地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保继刚.北京旅游资源定量评价[M].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
[3]余洁、,马耀峰,苟晓东.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述评[J]..经济地理,2006,26(4):681-6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旅游规划通则(GB/T18792-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792-2003).
[6]郑本法,曾敏.旅游社会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7]孙文昌,陈元泰.应用旅游地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8]黄羊山,王建萍.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9]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10(2).
[10]崔越,杨景春.地貌旅游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3).
[11]傅文伟.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2]朱清时.用现代科学观看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J].科学新闻,2005,(21).
[作者简介]王宗太(1934--),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冰川、环境与旅游规划研究。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 pure new 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 adventure 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 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 and 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 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 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 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 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 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 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 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 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 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 chris 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 崔晓明、chris 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 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 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 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 mommaas hans.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urban studies[j].2004,41(3).
[16] 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http://akstats.gov.cn/article/ndgb/200804/825.html
[18]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 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 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 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论文百事通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
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新晨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关键词】 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旅游管理和经营运作体系日渐成熟,旅游产品结构趋于多元,市场环境也更加公平公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应当清楚地看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立足国际视野,从旅游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利益角度出发,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亟需从宏观的战略层面进行开发路径的重新审视,以便在新世纪的发展战略高度,实现上海旅游业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回顾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阶段划分
第一,是改革开放。自1978年起,风起云涌的改革开发的大潮使得上海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也拉开了上海现代旅游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序幕。
第二,是浦东开发。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海利用这一千年难遇的历史机遇,形成了推动上海旅游第二轮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三,是世博会。2002年12月,上海成功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上海旅游业以备博、办博为契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从近20年来的上海接待旅游者的数量波动曲线(见图1)显示,游客接待数量的增长曲线恰好与上面提到的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周期相吻合。以上述提到的几大事件为分界点,大体上将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划分为如下三个时间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第二阶段,1990年~2001年;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二)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性特点
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
此时上海旅游业尚处于懵懂的起步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念传统,规模较小,类型单一,主要是一些古文化遗址,纪念地和名人故居的修复性保护型开发,以及为数不多的一些自然风景的开发。
2.第二阶段:1990~2001年
20世纪90年代,上海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也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本阶段以1997年为分水岭,在资源开发类别以及特征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1997年3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旅游事业管理工作委员会和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采取“两级政府,两极管理”的新体制。并且提出了“都市旅游”的概念,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阶段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1)1990年~1996年。本阶段是上海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期。特点如下:
首先,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中起着绝对主导作用。
其次,本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有明显的增长,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旅游景观,如上海地标性的建筑东方明珠,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陆家嘴高楼群以及城市中央游憩区人民广场等,为后来“都市旅游”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本阶段也是上海主题公园建设的高峰期,建设了如锦江乐园,南上海水上乐园,环球乐园等数十家主题公园,不过普遍效益不佳。佘山的水上漂流世界也已闭门谢客,曾经轰动一时的环球乐园如今杂草丛生。这固然可能因为经营不善,不过政府和投资者对主题公园这种高风险高投资的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理性的认知,以及急于求成的浮躁态度也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
(2)1997年~2001年。这一时期可说是上海旅游资源开发成熟期,开发理念上的前瞻性和整体性特征比较明显。具体来说,特点如下。
其一,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企业的参与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如1999年开放的上海青青旅游世界就是由伟盟集团投资开发的。可以说,投资主体上的这一变化意义深远。
其二,在资源开发方式上,开始对旧有资源进行创新利用。由于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不可能有太多的空间去建立新的景观景点,本阶段在合理科学的利用旧有资源,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深度开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外滩三号的出现便是一例。
其三,在资源开发类型上,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观光游览,而是逐步偏向各类人文游憩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利用,特别突出休闲功能。不仅在市内出现了大量文教类旅游吸引物,且将原有的农业旅游景点继续巩固,做大做强,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品牌,如崇明的“农家乐”为上海居民的休闲提供了好去处。
其四,会展旅游发展迅速,为后来上海申博成功奠定了现实基础。本阶段上海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500强财富论坛”、“上海六国首脑会议”和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大大提高了国际知名度。而在硬件上,全市主要的八个场馆,有4个是建设于此时期,从而为上海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旅游年鉴1997~200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及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省略 相关资料整理制作
3.第三阶段:2002~至今
从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除了延续和进一步深化了上一阶段在开发主体和资源类型、利用方式等方面的的特征外,还呈现一些新的趋向。
首先,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成果显著,并逐步走向精品化、个性化,在上海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海现有工业旅游资源单体100处,其中已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单体88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工业企业、现代工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和行业博物馆。
其次,城郊的农业旅游进入整合与规范化阶段。同上一阶段(1997~2001)相比,本阶段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明显进入了休整时期,着重于解决之前发展过快过急,市场不规范,各区县缺乏协调配合等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确立结构合理、服务良好、效益明显的农业旅游体系。
最后,绘制水上旅游新蓝图。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一流的现代化都市必然有一流的滨水景观岸线。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掀起了上海的水上旅游发展的新。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上海将全面发展以游船、游艇、邮轮为主要内容的水上旅游。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也逐渐由陆地转向水域。
4.小结
由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上海旅游资源开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见表2)。
三、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特点
1.旅游资源的开发总是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吻合,受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的定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将是城市休闲化全面来临的临界点。上海早在1997年便跨入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就表现为功能定位上的转型,从原来仅仅是为了满足更多的外来游客的观光需求这一层面,逐步朝着既能满足外来游客需要,又要满足本地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的方向发展。
2.上海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呈现出从有界到无界,从有形到无形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将城市旅游的建设重心仅仅放在城市中的“景点”时,上海已率先提出了“都市旅游”的概念,并将整个城市作为最具吸引力的要素加以塑造、完善、整合、包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城市旅游资源的狭隘理解和界定的束缚,迎来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新组合与不断创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布局之中,扎根于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城市资源与城市旅游资源的界限日渐模糊。
另一方面,上海都市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已经从有形的景点建设,转移到深度发掘高附加值的文化内核和“软资源”上来,具体表现为对都市文化氛围的营造,对文化景观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举办上来。
3.从时间上来看,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表现出了比较合理的时序搭配,始终保持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同步性,既不盲目急躁也不消极放任,而是显示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开发节奏。资源开发定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观光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综合指向,不仅体现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上海经济发展与旅游市场日渐成熟完善的最好证明。从空间上来看,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出从市区逐渐向周边郊县的拓展的趋势,旅游的各项基础系统的建设也随之完成了相关的配套。空间布局上日趋合理。
4.开发模式的日渐成熟。从上海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也随着内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着调整,并日渐成熟。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逐渐从粗放无序向集约有效的方向演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政府在提供日渐完备的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角色转换。
综上所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可以简单描述为: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以资源为导向的简单开发到将现代城市建设成果进行旅游功能叠加,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和综合性开发,一步步迈向成熟的过程。
(二)存在问题
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失衡
上海是一个发达繁荣的经济中心城市,旅游并不是唯一的城市功能,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在某些方面略显失衡便在所难免。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导致城市本身特色文化的消失。在政绩导向下,上海同不少城市一样,倾力追求“现代化”、“国际化”,不加辨识地推倒大片颇有特色的弄堂老街,这种以牺牲文化为代价的浮躁建设,大大降低了都市旅游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关系亟需协调。城市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都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必须站在城市总体发展的层面上,对都市旅游资源进行空间整体化规整,建立理想的空间布局关系。显然目前上海在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程度较低
上海旅游资源开发已经逐渐摆脱粗放的开发模式,逐渐走上集约化的开发路径。但是在现实的开发中资源低效甚至无效利用配置的现象依然存在,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当配置,往往会引发区域内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蜂拥而上的主题公园建设。从而导致资源使用的浪费和市场的冲突。
3.缺乏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和专门的旅游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部门
由于没有专门的旅游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部门,使得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前瞻性和综合协调性方面明显不足。
在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注重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综合开发与整合。以科学的理念持续优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实现整个旅游系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云,张帆.旅游学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说课;教学研究;旅游资源学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的解说自己的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简言之,说课就是教师说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怎样学的思路和规划,说课要进行精心设计。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说课这一形式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说课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把课说好,应从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吃透教材、掌握学情、探索多种教法学法这几个方面入手。本文以高职旅游专业《旅游资源学》课程为例,尝试探索高职院校的说课教学研究。
一、明确课程性质和作用
明确课程性质和作用,是说好课的基础。教师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来确定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旅游专业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证书制度从单一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双证书”制度。在说到为什么开设这门课,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时,应充分体现出以上特点。
如《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性质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旅游资源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根据社会需求,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大多分为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管理三大方向。其中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主要面向旅行社计调、门市接待、导游、景点讲解员等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旅游产品设计和行程制定、旅游产品销售、撰写导游词、熟练运用导游语言进行讲解等职业能力。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首先初步了解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资源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全面掌握;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和价值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完成旅游产品的设计,以及对旅游资源进行剖析,撰写导游词,讲解景点。与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是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旅游资源学》课程就处在从基础过度到技能的连接点上,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该课程恰当地衔接起《旅游概论》、《管理学原理》等先导课程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文化》等后续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有报考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的需求,而《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导游员资格证考试科目《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考证也有一定的辅导作用。《旅游资源学》课程可以与《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等课程同期开设,共同构成一个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辅导体系,将考证辅导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二、吃透教材
教师应结合专业教学需求选择教材。对教材的定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和课时安排系统把握,同时还有注意分析教材优缺点,扬长避短。要做到吃透教材,熟练驾驭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总体把握教材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通读教材从结构上对教材进行分析,提纲挈领地掌握教材内容编排的主次、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旅游资源学》课程选用了鄢志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分别从旅游资源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出发,从地质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和主要类型,阐明了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源学的实践研究。
2.根据需要取舍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要紧扣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如《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分为三个模块,即旅游资源学基础知识模块、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模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等。
《旅游资源学》全期54课时,理论教学时数学3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
(1)旅游资源学基础知识模块6学时。
(2)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模块36学时。
(3)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12学时。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梳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介绍典型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舍弃了教材中理论性过强、难度过大的一些内容,如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研究的gis技术等,遵循了“够用”的原则;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作为课时安排的重点,更符合高职考证的需求,遵循了“必需”原则。
3.选择教辅弥补不足。
一本完美的教材是很难寻觅的,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
这时应选择适当的教学辅导用书作为参考,弥补选用教材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例如:前文所述《旅游资源学》课程选用的教材,其优点在于全书以“篇”作为最高级别的结构单元,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的结构和联系。其存在的不足是:教材中的案例不够鲜明;作为考证辅导课程而言,重要知识点的不够突出。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选择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旅游资源学》和国家导游员资格证考试指导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作为课程的参考教材。前者每一章节都设置了经典案例,作为对案例教学的补充;后者是考试指定用书,对考点的把握更加明晰。
三、掌握学情
掌握学情是指要充分了解授课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1.了解学生总体特点。
说到高职学生特点,人们常常想到的是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要求不严格,自律意识差;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往往还表现出心理素质较差的状况。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因此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也要能够看到,高职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对动手实践感兴趣、能力较强的优势。掌握了以上特点,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就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安排。如在《旅游资源学》课程中,枯燥讲解旅游资源的类型往往效果不佳,而安排学生自己调查本地旅游资源类型和价值,形成调查报告;前往实际旅游景区现场识别则受到学生的欢迎。
2.把握学生当前需求。
把握学生的当前需求是指,教师一方面应了解所授课程的承接关系,能否为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建立有效联系,也就意味着当前开设此课程是否必要;另一方面,应了解本课程是否与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书有联系,对学生考证、参赛有无指导意义。如《旅游资源学》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二学期。此时的学生通过第一学期《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学的入门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一步的开展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第二学期也正是学生备考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校内外各类旅游职业竞赛频繁,学生参赛热情较高。比赛常见的线路设计,导游讲解等技能环节都需要《旅游资源学》的知识作为基础。综合上述情况,在此时开设这门课程学生都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四、探索多种教法学法
教法是指教师怎么样进行教学,学法是指学生怎么样进行学习。这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的学法往往会随着教师教法的改变而变化,教师教法也常因学法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在分析教法和学法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引导学生配合教法进行学习。
如《旅游资源学》课程主要采取了讲授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野外考察、竞赛激励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了互动式教学。
1.讲授法:采取重点、难点精讲,一般知识略讲的方法,主要针对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旅游资源的概念、形成,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等。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知识和常识。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上课听讲,课后通过习题巩固练习。
2.案例教学:主要针对我国具有的各类典型旅游资源分布等知识,通过对应案例,分析讨论,把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旅游资源特点和分布以及典型资源的认知,帮助学生记忆。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学生分析案例,通过讨论,辩清案例地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价值。
3.任务驱动:属于多维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任务,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继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旅游主题,有效组织旅游资源,设计一条旅游线路,综合训练了学生对于旅游资源类型和特征的把握,以及对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的能力。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析旅游资源类型、特征,结合交通方式组织线路。
4.野外考察:学期中将带领学生前往周边旅游景区,实地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等。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提前掌握考察地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实地辨识旅游资源。
5.竞赛激励法:通过鼓励、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导游讲解大赛、线路设计大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做到以赛促学。与之配合的学法是学生在班级内分组模拟比赛项目,互相评判,互补提高,推选最优者参加校外竞赛,听取指导老师意见,不断完善。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模式的改进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实践。说课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思考,进一步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重难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同时,说课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说课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能有效避免思路不清、主次不分、方法单一的现象,帮助教师说好课,并在说课的基础之上,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庭之.人才培养评估中的高职课程说课设计案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0, (2).
[2]宋清文.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
关键词: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
目前,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已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其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其中许多学者针对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有关经济欠发达且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研究很少。然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已经被认同,并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为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对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先政策,因此,对此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细致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类型
许春晓最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旅游资源品质不理想,开发有困难的区域”,后又将此定义丰富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此后,刘玉、赵宁曦、李跃军、罗艳菊等也对其进行了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进行界定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研究。
因此,本文对此加以完善,即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现代意义的旅游资源,即不仅原生性旅游资源缺乏,而且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一般,且丰度不足、组合欠佳,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
这种界定充实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不仅使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且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研究的状况。
旅游资源非优区按其发展的主导驱动力来源不同,分为经济驱动型、需求驱动型和社会驱动型三种类型。经济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力源于发达的经济、与外界广泛的经济商贸联系;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毗邻的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居民频繁的近程旅游需求;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本地居民脱贫要求及当地旅游开发条件的改善。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已逐渐展开,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多数只对旅游资源非优、但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如对广州、上海、深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然而对旅游资源非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很少,这种特征的区域正属于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范畴,且此类型的地区
在我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点及驱动机制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品位不高,数量不多,资源分散,组合状况欠佳,但往往有一至两项突出的特色或特殊性旅游资源,存在相对优越的资源“亮点”;区位条件较差,距离主要客源发生地较远;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是贫困地区居民要求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动机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潜在客源市场对本区预期开发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催化因子;政府对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保障力量。
三、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对策
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及本区旅游资源情况,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须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一)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战略
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既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同时又强调开发“适度”,即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而非盲目地一哄而上,全面开花。这是由于对社会驱动型非优区来说,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式开发理论对其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增长极理论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点轴式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两者均要求区域经济应突出重点,分出先后,有层次、有步骤地发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经济功能差、开发程度低的区域开发。因而重点培育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聚集作用和极化效应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旅游产业发展角度看,旅游业不再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在经济不发达、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实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发,培育优势产业,逐步扩大影响,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资源及市场条件看,原赋资源吸引力有限,市场开拓受到限制,不宜大规模开发,只能择优适度开发。
(二)政府主导战略
由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品位不高、区位条件较差、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因此,要把旅游业培育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仅凭市场的调节机制,很难较快达到这一目标,而且可能会走许多的弯路,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旅游发展中把握重大政策,在产业化过程中主动介入管理,把城市旅游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保护,消除市场分割,为旅游企业集团化创造条件;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重点的方式,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目标市场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旅游地,吸引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等级旅游区,吸引不同范围内的游客。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般较缺乏竞争力,游客吸引范围和层次不可能很大。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者出游次数的不断增多,旅游者不可能重复多次地去那些优秀级旅游区,尤其对于高频游市场,也就是说,本地和周边地区的高频游市场应该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最佳的目标市场。
因此,在制定其市场开拓方案时,应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由于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二日游市场规模较大,且极有可能发展为高频游市场,应引起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2).
2、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关键词:历史名人旅游;层次分析法;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21-02
1 引言
重庆作为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年轻的直辖历史并不能掩盖它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作为国务院公布的“文化历史名城”,壮丽的巴山渝水,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养育了无数杰出的历史名人。全国各地的名人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本文的研究结果希望能为当地政府的政策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促进重庆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名人的概念界定
名人是指在某个时期特定的范围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感召力的人物,这些人物可以涉及到各行各业,他们的言行、作品、故居等等引领着不同的潮流,获得不同人群的追捧。名人可以分为政治名人、英雄名人、体育名人、历史文化名人、领导名人、偶像名人等等。
2.2 历史名人的概念界定
历史名人,即在历史上在某一领域薪露头角,在某一方面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起过重大作用,并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1]。历史名人也就是在历史某一时期对国家和人民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对后代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且已经逝去的人物。
2.3 重庆历史名人的概念界定
重庆历史名人是指凡在重庆市范围内,无论是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县),只要对重庆的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或产生深远影响的有名的历史人物都是本文研究的范围,包括出生于重庆的历史名人和未在重庆出生但曾经在重庆工作过、曾经路过重庆的,在重庆建有纪念馆或陵园等的历史名人。
2.4 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
根据《重庆历史名人典》(数据来自重庆历史名人馆网站)共收入了客籍和重庆本籍历史名人各100名。如王麟、张德成、苟文彬、、廖静秋、罗广斌、王朴、钟惦斐等。而重庆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类别有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包括沈钧儒旧居、同志纪念馆、秦良玉陵园、石壕烈士墓等。
3 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
3.1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3.1.1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 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L.Saaty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其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依照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隶属关系,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2]。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或专家函询调查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专家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各个专家之间不得进行互相讨论,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本文主要是通过3名重庆师范大学专业老师,8名研究生学生,3个历史名人旅游景区发表意见,并对层次分析法中各个项目层次的重要性进行反复的赋值,直到合格的判断标准则停止赋值。
3.1.2 名人旅游资源指标体系
根据简明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采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选取评价指标。旅游资源评价需综合考虑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各指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参照徐淑梅制定的层析分析法目标评价模型[1]。对本文研究的三类名人旅游资源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如图1。
3.2 名人效应旅游资源评价结论
对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进行评价,首先要对其资源系统进行分层。根据景区环境和资源价值以及景区为游客提供正常旅游活动一切后勤保障,包括食宿、交通、服务等方面分类,对歌乐山六大旅游资源评价划分为3个层次,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旅游资源价值权重值为0.633707925,位于第一位,其次是景点条件和旅游条件。重庆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价值较高,但景点条件和旅游条件还需加强,如加强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继承并发扬重庆本地的民风民俗,让游客体验独特的巴渝文化。
从C层评价因子中可以看出,观赏价值权重值是0.379258606,位于第一,重庆的历史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烈士陵墓等,有较为突出观赏价值。排在第二的是资源丰富度,权重值为0.365364824,说明重庆有着丰富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可以激发游客的探索欲,对游客有教育意义,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选择之一。排在第三的是文化价值,它们以历史文化为载体,不同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其文化价值也是游客愿意深层次去探索的元素之一,可以吸引大批的历史文化爱好者前往。
4 重庆历史名人开发对策研究
4.1 推广历史名人的重要旅游事件
每个历史名人有他们自己的奋斗历程,他们的事迹为后人所歌颂,他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鼓励当代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对名人事迹的宣传,比如制定历史名人的宣传手册(包括他们的功绩奋斗史、家乡等),在各个高校推出“历史名人形象大使”的计划,选择艰苦奋斗的大学生作为大使,宣传历史名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让游客了解历史名人,达到宣传名人旅游资源的效果。
4.2 添加历史名人旅游景区的内页,在微博上网页信息
微博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和娱乐的交流平台,当前大部分群体是通过网络了解旅游信息。因此,可以在各景区、各旅行社的主页中添加内页,内页中提供历史名人的家乡、事迹、视频等内容,并且可以添加正反面历史人物的对比,加深历史名人对游客的正面影响。通过大力推进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建立网上预定服务系统,包括预定机票、景点门票、餐饮等的服务,对游客进行个性化服务,提高回头率。
4.3 举办历史文化名人相关的旅游节庆活动
在特定的时间里举办历史名人的相关节庆活动,可以增加旅游体验的真实性。节庆活动能鼓励游客学习历史名人不屈不饶的精神,以正面人物树立榜样,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化道德。如凤凰古城,它不仅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古镇,更是一个有着千年文化历史的名城,在这里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的节庆活动,主要有“篝火晚会”、“沱江泛舟”等。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B层和C层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大小作为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得出评价结论,并制定开发策略。但本文在开发对策研究上略微薄弱,如可从开发思路、目前存在的开发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促进重庆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烈.论历史名人级差及其效应―中国名人名胜资源的旅游价值[J].旅游学刊,1994,7(18):44.
[2]吴进群,陶 媛,蒋 瑜,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9).
[3]陈 冬.重庆军事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22~27.
[4]童 芳.宜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20~24.
关键词 餐饮旅游资源 饮食文化 开发策略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作为发展旅游业而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具有吸引向性和有可能被开发出来的特性是成为旅游资源的必要条件。
一、餐饮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
餐饮旅游资源界定为:植根于一定地域,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有可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体现一个地方特色或有一定知名度的菜品、点心、小吃、饮料、水果、餐饮原料及特色饮食习俗、特色加工烹饪方法、特色餐饮服务程序或项目、特色就餐环境(含特色设施设备)、烹饪名人等与餐饮相关的其他事物。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1、重美味,轻营养
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而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尽管我们也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义,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2、烹调过程强调随意性
翻开中式烹调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比如“一汤匙”、“半碗”、“少许”,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在中式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的发挥。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的魅力。
3、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筵席使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三、餐饮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国人赋予饮食强烈的文化意义,在餐饮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渗透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将使用餐过程更具享受性和体验性,也会使旅游过程更具吸引力。
1、打造有层次的餐饮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
一部分旅游者可能会为了美食、独特的饮食文化或习俗等进行专门的旅游,对一部分旅游者来说,餐饮旅游产品只是一种附属旅游产品,不同的旅游者对餐饮旅游产品的要求层次是不一样的。因此,应打造三个层次的旅游产品:一是基础层次,主要指菜品饮食的制作与提供,以及相应服务的提供;二是提高层次,指就餐环境、方式等,包括特色店铺、特色街巷的打造,特色饮食习俗的开发等;三是延伸层次,指运用餐饮旅游资源开发餐饮旅游,形成餐饮旅游线路与产品,打造餐饮旅游品牌。
2、开发体验式餐饮产品,挖掘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
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猎奇心理是旅游者动机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一些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菜肴,尤其是少数民族特色菜肴和中国传统文化菜肴的制作过程,是旅游者比较感兴趣的,可以通过对菜品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史料记载,运用现代烹饪技术推出具有民族特色或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宴席,同时,讲究色、香、味、形、器的和谐,注重中国饮食文化要义的传播和渗透。
3、发掘餐饮服务的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餐饮环境
通过培训服务人员的语言、行为举止、仪容仪表等,把菜品的特殊文化价值传递给旅游者。每个服务人员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等都能真正体现出某种特定文化下的用餐享受性,使旅游者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增强餐饮旅游在旅游活动中的意义和价值。
在餐饮环境的营造方面,力求使餐厅的设计和装修与其主题一致,尽可能将餐厅或就餐环境的布局装饰成能体现当地文化内涵的格调,从细节中体现出文化主题的一致性,小到一只碗碟,一副筷,一张菜单,一幅画,一张椅等都要营造出特定的文化内涵。
4、加强旅游者的参与性,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新
消费者在餐厅用餐,不管是常见菜还是特色菜,都只能被动地通过点菜来品尝和享用菜肴。其实菜单和菜名在旅游者点菜时已经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中国菜的菜名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隐喻色彩,如凤爪(鸡脚),步步高升(竹笋炒排骨),游龙戏凤(鱿鱼炒鸡片)等菜品,如果能让旅游者自己参与到菜品命名和菜单的设计制作,也是一种具有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的活动形式。
参考文献:
[1]吴壮益,论大湘西餐饮旅游资源的开发[J].热带地理,2005,(4).[2]马继刚,云南民族旅游餐饮开发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1).
[3]李艳萍.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餐饮开发[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3).
陈文志,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勒伟,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
刘永恩,女,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副书记。
摘要:随着旅游者求知欲望的日益强烈,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的热点之一,旅游经营者要大力发展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雅安宝兴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宝兴;文化旅游;旅游深度开发
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文化成为旅游业最富魅力的卖点,在旅游中积累文化知识,追求文化享受,成为一种新的旅游需求。国家旅游局从1992年开始策划中国旅游主题游活动,吸引不同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如“94中国文物古迹游”、“ 95中国民俗风情游”、“ 2005红色旅游年”、“ 2011 中华文化游”等,其中大部分主题旅游项目都体现了中国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一、概念界定
(一)文化旅游
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颇多,分别从旅游经营者、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产品构成等角度阐述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最为典型的是美国旅游人类学家史密斯(1977年)指出文化旅游是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残余。 郭丽华(1999年):“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刘玉等(2000年):“从旅游者旅游动机、旅游者活动内容角度出发,将旅游分为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特种旅游,特种旅游包括娱乐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其中文化旅游是指集文化、经济、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大旅游。” 蒙吉军等(2001年):“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
归纳起来,文化旅游即是指旅游者对异地或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引发的,前往异地进行以增长文化知识、体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过程。
(二)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形成文化吸引,并能被旅游业利用,产生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的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旅游资源按时间维度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现代文化旅游资源;按景观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文化旅游资源和无形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文化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财富,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除了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外还具有其更加鲜明的特点。如,可持续性,知识密集性,启迪创新性,强参与性,强垄断性等。
二、宝兴县旅游开发的优势
(一)地理区位优势
宝兴县是四川省雅安市所辖的一个县,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1933年置宝兴县,因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取《礼记.中庸》“宝藏兴焉”之意而命名。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东邻芦山县,南界天全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小金县接壤,西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相连。县城穆坪镇距成都市210km,距雅安市80km,距四姑娘山风景区155km,距碧峰峡风景区76km,位于从九寨沟黄龙寺红原四姑娘山夹金山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峰峡的旅游环线上,是四川西部生态旅游大环线上的重要部份。
(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宝兴县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奇异的自然风光,古朴的原始生态,独特的藏乡风情。“大熊猫”是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宝兴县作为世界上第一具大熊猫模式标本的产地和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是展示大熊猫旅游品牌的重要场所。宝兴境内夹金山是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的丰碑,是精神的见证,是进行文化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宝兴是始自汉代的民族迁徙走廊的必经之地,其典型代表是硗碛的藏族风情,在其民族语言、服饰、饮食、藏家山寨、民族节庆、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折射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硗碛作为距成都最近的藏族乡,是展现藏族风情及藏汉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宝兴,古代为青衣人居地,历史文化丰富。同时,宝兴生态资源好,有宜人的气候和山青水秀的良好环境,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三、宝兴县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宝兴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宝兴县是四川省列为优先发展旅游的12个重点县市之一, 1995年,夹金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同年,成都花水湾温泉公司与县国资公司联合投资,组建了四川夹金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夹金山风景区进行开发。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宝兴县作为汶川地震重灾县,抓住了灾后恢复重建机遇,成功推出了神木垒和东拉山景区,迅速成为全省旅游的热点,实现了生态旅游产业的突破发展,被评为全省生态旅游十佳县。2012年,福建省正兴集团与宝兴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陆续投资10亿元人民币重点打造铁坪山、扑鸡沟、熊猫古城等旅游景点,进一步提升宝兴旅游品牌影响力。
宝兴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味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宝兴县的旅游资源大多处于待开发状态。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处 :
景区(点)名称
分类依据
按资源类型分按产品属性分按旅游目的分
蜂桶寨大熊猫自然产品观光型
硗碛乡藏族风情人文产品娱乐型
铁坪山云海佛光自然产品休闲型
夹金山生态观光、红色旅游人文产品 观光型
邓池沟熊猫文化人文产品 观光型
神木垒自然景观、民族风情自然与人文产品观光、体验
东拉山大峡谷生态景观自然产品观光型
近几年旅游接待情况如下:
年份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2009年44万2.154亿元
2010年81.45万人次41500万元
2011年101.5万人次5.45亿元
2012年125.66万人次6.8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1.旅游进入性差,严重制约旅游发展
宝兴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对外通道单一,贯穿县境的主干道仅S210线一条,多雨季节,道路塌方事故频发,致使宝兴县可进入性差。其次,县内景区之间未能形成环线,使自驾游不畅。受“4.20”芦山大地震影响,318国道和210线路交通不畅,使得宝兴县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
2. 旅游文化挖掘不够,游客驻留时间短
宝兴县的景区开发以自然资源的初级阶段开发为主,旅游文化只停留在观光层面,没有充分体现出旅游的价值,现阶段的开发只是直接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组合,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创新,尤其在开展游客旅游互动上缺少有力的产品开发,缺少游客体验和互动参与的旅游项目,旅游内容过于单一,景区游客仅是被动的进行旅游活动,难以激发游客的回头率和旅游活力。
同时,宝兴县接待条件最好的酒店是夹金山大酒店,其余多数为个体宾馆和老百姓自主经营的农(藏)家乐,没有一家旅游接待龙头企业,难以满足高消费、高享受层次游客需求。
3. 旅游商品可购性不强
近年来,宝兴开发了一些石雕工艺品和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一些纪念物品,但旅游商品仍存在品种单一、制作粗糙、附加值不高、纪念意义不强等问题。加之宝兴县在大型的旅游购物超市等场所建设上长期滞后,给外地游客购物带来不便,综合消费体现困难。
四、宝兴县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建议
(一)挖掘宝兴旅游文化底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进一步做大做强“熊猫老家·传奇宝兴”这一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宝兴的熊猫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藏乡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丰富完善旅游景区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加强宣传营销力度,加快推出一批品位较高、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培育“红叶节”、“上九节”、“冰雪节”等旅游节会品牌;进一步促进有机农业、中草药、汉白玉石材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高山、蜂蜜、中药材、茶叶饮品、汉白玉工艺品、特色食品等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品牌包装及宣传力度。
(二)拓展旅游合作空间,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
宝兴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大熊猫的窗口,雅安市和四川省旅游联接世界的纽带,宝兴县需加大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加强和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树立大熊猫文化之源的形象,将大熊猫作为必不可少的的文化节点,真正促进宝兴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宝兴县旅游业受到重大的打击,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宝兴县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连续报道关注,知名度骤然提升,应以此为重要契机,狠抓城市宣传营销工作,培育和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围绕核心品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宣传推介,围绕核心品牌规划开发点、线、面的旅游产品。重视改善硬环境,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改善软环境,提升服务层次,健全服务体系,切实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软实力。同时,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规范旅游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旅游高端品牌,树立和强化全域旅游、立体旅游的理念,对宝兴县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在旅游产业中处处体现文化内涵,精心做好宝兴整体形象的塑造,丰富旅游线路和内涵,对暂未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使宝兴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三)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宝兴县文化旅游的开发,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将对宝兴县旅游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文化内涵。
2012年8月,宝兴县教育局与广东省中山市某知名学校共同策划和实施了宝兴 “四化三旅” (四化:熊猫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三旅:发现之旅、体验之旅和爱心之旅)主题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宝兴县文化旅游资源与青少年“三观”教育的主题旅游项目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初现了宝兴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雏形。宝兴县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蕴含着较大潜力,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还需继续探索。
(四)整合文化资源,大力促进功能升级
要用差异竞争的理念,整合商贸、民俗、文化旅游,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施文化与商贸的联姻,以提升文化配套功能为突破口,精心策划,举办展销会、交易会、促销会,开展节日庆典,戏剧演出等文娱活动,促进其他与商贸配套功能的完善,形成以商带旅、以旅促商的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的双赢。以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条件吸引全国各地商业巨头,大型经销商、商来这里创业和发展。(作者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雅安市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A20130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宝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 梅青孙淑荣李国昊:论济南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张涛 :论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5月
[4]张占福:关于武川县文化旅游产业特色深度开发的思考,2009年9月
[5]胡春丽:论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河南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