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优质护理具体内容范文

老年优质护理具体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优质护理具体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优质护理具体内容

第1篇:老年优质护理具体内容范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法;实施效果;体会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a)-0160-02

针对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护理部的指导下,本科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包床到护,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方位的优质的护理服务[1],使“三好一满意”工作落到实处,临床效果满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房设30张床位,护理人员12名,床护比1∶0.4。护士年龄21~45岁;学历:本科1名,大专5名,中专6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5名。病房主要收治循环系统患者。

1.2 方法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向住院患者和住院医师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和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卫生、护士的服务态度、护士的技术操作、护士的仪表着装;医护配合、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护士的责任心、护士的敬业精神、护士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等10项内容。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病区环境、服务沟通、护士工作能力、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随访等内容。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树立新的服务理念 护理价值观和护理信念是护理服务的理念。要想让优质护理服务顺利开展,产生实效,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让护士主观努力是首要条件。

(1)召开全科护士大会,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文件精神,认识优质护理服务的含义和重要性。使护士意识到只有自己做好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才能提高,谈及其他事情才有说服力。(2)把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作为护理事业发展的新契机,把握机遇,创造条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护士的社会价值。(3)充实护士编制,改变功能制排班模式,实施责任制的整体护理,责任到护。优质护理服务不是表面形式,不是弄虚作假就能达到标准的。全靠护士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术、有效沟通、健康宣教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护理服务来体现。根据本科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将护士分为2个责任小组,每组5名,每组设总责任护士1名, 责任护士4名。每名责任护士分管的患者不超过8名。总责任护士负责本组急、危重患者的护理以及对年轻护士的指导检查,多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师担任。责任护士负责所分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治疗、护理、宣教、功能锻炼等。责任护士轮休时,由本组人员负责;实行夜班双岗制,在患者数量多时,随时增加高峰时段的护士人力,保证各班护理质量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减轻护士心理压力,确保患者各项基础护理连续、有效地落实到位,为护理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1.2.2 改善服务态度,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 “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态度和蔼,言语亲切,动作娴熟”是对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本科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根据本科护士具体情况,制定业务水平、自学能力、论文成果、“三基”理论、技术操作水平、完成护理工作质量、工作责任心为考察护士素质的指标。责任护士每天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用药、胸痛缓解情况,在生活上给予亲情般的关怀、帮助等,这样不仅拉近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自身的文化素养[2]。

1.2.3 制定相关制度,强化培训机制,简化护理记录,规范护理行为 根据此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和工作标准、危重患者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等评价标准。采用本院制定的表格式护理记录,使记录即时、动态、简洁,有效缩短护理书写时间,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与患者有效沟通,为患者提供各项优质护理服务。同时依据工作计划,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分层次考核并记录,将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技术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让患者感受到方便舒适、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稳步推进本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第2篇:老年优质护理具体内容范文

2006年2月,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其中首次提出:“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

2006年底,国家卫生部在全国推广双向转诊制度,旨在真正实现老百姓“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便捷服务。“社区首诊”与“双向转诊制”的实施让社区医院、百姓看到了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的希望。

2008年为了配合社区医疗服务的开展,扭转药价居高不下而廉价药品生产低缓和消费终端消失的现象,国家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未来对目录中的产品,实行“定点生产”、“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的模式。

2008年10月16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要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这些致力于解决社区医疗实际问题的举措步步紧跟,而身后却依然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看个感冒得排一上午,药费动辄上百元;一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可罗雀,人才匮乏、设备落后的现状,但这些现实已经不容忽视了。

中国社区医疗困境调查

据了解,在山东省青岛市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全市城镇居民的91.7%;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覆盖率已达90%;海口市社区医疗覆盖率达80%;呼和浩特市社区医疗服务站全市覆盖率达94%……在这些可喜的数字背后却是大部分的社区医院依然“门可罗雀”,家门口的医院好像离我们还很远。究竟社区医院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之所以不愿到社区医院看病,最主要原因是认为“医生医术水平低”(33.6%),23%的居民是因为“医疗设备陈旧不全”,24.5%的居民因为“医疗服务项目有限”,23.1%的居民认为“药品品种不全”。

市民信任度低

“居民有了头痛发热,虽然社区医疗站就在眼前,可他们宁可合近求远去大医院,也不去‘小医院’。”日前,一位社区医疗站的医生在论坛中诉说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以广州市为例,中山医院住院大楼、急诊大楼和康复大楼有编制床位946张,却已经加床到1092张,医院已经尽力解决重症病人,但还是供不应求,仍然有不少病人在排队等待住院。对比大医院的“一床难求”,社区服务中心显得十分尴尬。据卫生局统计,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仅占到10%左右。广州市内每条街道都会设置一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若干医疗站,本是卫生部门提出的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不少市民却依旧反映,大医院每日仍门庭若市,不少社区医疗站却少人问津。大多数市民有了头痛发热一类的小病,情愿走远路排长队到大医院看名医,也不“光顾”家门前的社区医疗站。家住东华西路的童先生说,他到一家省级大医院看一次感冒,药费虽然高达98元,即便这样,童先生也表示宁可多花钱也要买个平安,因为大医院的牌子有保证,其他医疗单位他信不过。但家住一德路的李女士说她退休数年,平时多到附近的一德路社区医疗站看病。她说,到医疗站去看感冒,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开中药或西药。若开中药,通常一次开三副,每副六七元钱,加上挂号费也不到30元。如果服用西药,加上抗生素及针水,药费640元左右。

通过广州市的随机调查,在自费求医的情况下,只有两成市民表示会考虑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诊;超过七成市民表示,即使小病也要去大医院看,其中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为首选;超过一半的市民表示,即使不去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也应该去思明区医院、一七四等大型综合医院;并且,有一成的市民表示,绝不去社区医院看病,“不信任”是主要原因,愿意到社区就诊的70%~80%是老年人。

人才缺乏严重

尽管90%居民认为在社区看病方便,60%居民认为社区价格更便宜,但70%居民认为社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不尽如人意。现有社区医疗中心卫生人才流动性较大、队伍水平较低。416名医师中,执业助理医师78人,占18.7%,副高以上职称主要是离退休医师,每个“中心”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80%以上是外聘人员,属于中心的在编人员很少。

对比大医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社区服务中心都十分尴尬。例如最普通的X光机,社区服务中心都没有。曾有病人发烧来就诊,怀疑肺部感染,可是社区就连给病人拍片分析都做不到,病人只好到大医院。

如果说硬件设施不足可以靠资金投入来缓解,人才却是社区服务中心燃眉之急。比较大医院“博士满地跑,硕士像根草”,高素质医务人员在社区服务中心极度缺乏。短期内要缓和这种情况,下派义务人员是关键。相关人员表示说:“有人担心,这样做,大医院人才就被挖空了,人才资源短缺了。实际上,社区医院‘解决’了看小病的病人,大医院的负担也可以减轻。”

社区医疗的春天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政策和资金投入

北京市2008年要在城八区改扩建和新建2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10个郊区县改扩建133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和改扩建399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虽然北京市已建成2600余家社区服务机构,但是,从多年来的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发展的状况来看,成效并不显著。社区卫生站因医生经验不足,加上硬件设施不齐全,造成很多社区群众对卫生站不信任,很少到社区卫生站就诊。公众对社区医疗的信任度已经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政府部门不仅要从理论上高度宣传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并做出区域规划和建设安排,更重要的是给予社区医疗事业发展足够的体制和政策支持;各级财政部门应制订足额预算,尤其要确保人力资源经费及时到位;政府更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履行的具体责任;政府应当包揽社区医疗机构除医疗成本以外的全部支出费用,并充分满足社区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

的基本经济和政策需求,真正担负起基本医疗投资主体的责任;如果财力有限,政府应着手深化体制改革,重新配置卫生资源,将大型综合医院推向市场。引进民营资本,拓宽筹资渠道,扩增全社会卫生资源,这样既可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也能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总之,只有筹足资金才能确保社区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才可能最终满足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

为了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第二,将城区一、二级公立医院改造成为社区医疗机构,形成完善的社区医疗中心;第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第四,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后,采用分级诊疗和差额付费管理办法,强化双向转诊制度。

现行机制挑战社区医疗的经营管理

北京市已经开始尝试社区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312种常用药品以零差价销售。虽然从原理上解决了“以药养医”旧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但是,如果其他配套政策跟不上、补偿额度不足或部门监管不力,仍然会出现社区医疗机构追逐经济利益的新问题。社区卫生站由于药房面积不大,空间和场地都会造成药品库存不足;药品种类不全会导致病人的信任度下降:进药过多又可能因药品过期而造成浪费;由于零利润销售,各种药品销售和储存中存在的经济亏损都要由政府承担,药品销量还受到保险付费制度的约束,多销还是少销存在着两难的选择。因此,以销售零利润药为主的社区医疗机构将会面临新的体制性生存困难。

近期,北京市社区医疗采用的廉价药品吸引病人的办法初见成效,药品零差率销售1个月,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均门急诊量比过去增加3.5倍。但是,在今年大型医院实行“医药分家”和“收支两条线”的体制改革之后,随着大医院的医药费用降低,刚形成的优势平衡又将被打破,社区可能会失去依靠销售廉价药品来吸引病人的竞争力。

社区医疗机构要争取更多的病人,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首先在内部主动转变服务模式,用热情、细致的服务吸引病人;与此同时,外部要争取政府在机制和体制的创新,获得更多有效的支持。2007年,北京市26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激励机制上讲,在采用“收支两条线”后,如果没有其他措施,可能削弱多劳多得的工作动机,长期缺少激励机制,将会影响社区更多收治病人和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尽管采用绩效考核与分配管理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在分配总量已经确定的条件下难以形成有效激励。

创新价格机制,合理分流病员

能否吸引病人在社区就医是考核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医疗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支配病人流向的作用。政府支持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不仅要投入房屋、资金和设备,还要在价格杠杆上下工夫。目前,价格机制在我国保险制度不健全且自费病人多的条件下发挥着很大作用。如果社区的医疗价格与大医院接近,而医疗技术收费又不能体现医疗水平的真实性,仍然不能吸引病人留在社区,就如同一星级宾馆的价格与五星级相同,客人肯定会选择后者一样。社区的医疗费用应低至成本以下,由政府补差;提高大医院的挂号费和诊疗费,三级医院在收费上应与社区医疗和一、二级医院拉大差距,直到能够发挥杠杆作用。随着医保付费引导政策相配合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推动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人群合理分布格局。虽然采用提高大医院的医疗价格引导和分流病人,将可能引发“看病贵”的指责;但是,如果不分级调整价格,病人仍然集中往大医院就医,不仅依然“看病难”而且很难形成包括社区在内的已经科学规划过的医疗资源配置。

基本医疗的概念是动态的,随着病人需求不断增长,政府的支付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决定着基本医疗的水平。只有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才能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单纯依靠价格管理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医生和医院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增加诊疗数量和分解住院次数来摆脱目前各种管理控制从而获得费用增加,最终仍导致看病贵。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极为不对称的行业,如果医生要求病人做任何检查和治疗,病人都很难提出反对的意见,因为其很难掌握医学诊疗技术。医疗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能消除这种不对称,也不会经过相互竞争而降低费用。在市场失灵的医疗领域,政府应当健全以单病种费用管理或诊断相关组付费为手段,涵盖价格和总量调控的医疗费用综合监管体系。

完善社区医疗依赖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

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是首要问题,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商业医疗保险共同汇合,这样才能构建我国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制度需要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做支撑。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中规定,被保险人按照规定到上级医院就诊时,自行负担门诊费用的20%;但是,如果不经社区医生转诊,直接到一级医院就诊要自付30%费用;直接到二级医院就诊需负担40%;三级医院则要自己负担50%,以逐步增加个人付费比重的办法来规范患者的就医行为;利用保险制度引导分流病人到各级医院就诊,可以合理利用政府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

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但不能满足群众所有的医疗服务需求。居民患重病到医院治疗,还需要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抵御个人的经济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承担,由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来具体实施。目前在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尚待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医疗保险在促进社区医疗机构发展中的作用还比较弱。但是从长远来看,应当从现在起步,尝试建立保险付费的分级就医和双向转诊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实现完善制度的目标。2007年,北京市卫生局和劳动保障局密切合作,建立了市民就近在社区看病的报销制度。只有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形成配套,才能实现社区医疗的新格局。基本医疗虽然是医学的概念,但是在制定政策的层面,更多的是经济概念。有专家建议,在现阶段能否考虑把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能提供的医疗服务定性为基本医疗,这样更容易从政策上操作,也便于公众理解。

卫生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应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研究解决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制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对首诊制和双

向转诊制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目前北京市已经实现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离退休人员,除单位认定的合同医院外,可在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根据需要就近选择一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其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离退休人员可在其派出的一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配合并支持社区慢性病费用控制试点,调整医疗保险相关报销政策,简化结算办法。在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使用高血压、糖尿病等试点病种的乙类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这些做法虽属初级阶段,但已经开始发挥医疗保险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新构建城市社区医疗组织体系

新的医改政策将解决全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作为首要问题,这就意味着政府要加大社区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比重,原有卫生资源配置的平衡将被打破。如果政府主抓小社区,放开大医院,各级公立医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变革,才能适应这种资源配置的新格局。

重新构建医疗组织体系是确保社区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体制保证。近期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的部分一、二级公立医院将被改造成为社区医疗机构,为城市社区居民和进城农民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我国,社区医疗机构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薄弱,人才和设备缺乏,在群众心目中的信誉不高,很难在短期内吸引大批病人前往就医。要吸引病人在社区就医,除了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外,还需要有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支撑。经济、技术和管理不仅是现代医院生存与发展的三大支柱,同样也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社区医疗中心的一、二级医院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可以带动社区医疗的建设与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包括民营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采用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将养人的钱用于办事;对民营医疗机构中非营利性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免税或专项资金购买的方式予以扶植。基本医疗服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高于成本,必须体现明显的公益性。民营医院定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后,对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部分,政府要给予补偿,与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同样政策和待遇,甚至一些设备政府也可以给予必要的资助,以共同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在制度保障方面,应逐步形成社区医疗机构的首诊和转诊制度。上海社区医疗建立的首席医师制度就把住了转诊关。北京协和、同仁等大医院已经建立社区病人预约转诊的绿色通道。保险制度应当规定病人到三级医院挂号前,必须先在社区就诊,经社区医生开具转诊单后,方可到上一级医院就诊并获得医疗保险付费,否则保险增加个人付费比例或者采取拒付的方式。

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关键在人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病找专家、医院选环境、药品嫌价贵、服务需优质、收费要低廉等。在三级医院就医都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对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质上是看好医生难,看大医院贵。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属于相对不足,主要是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资源紧缺,知名的医生数量不足,而多数病人到大医院主要是寻求高水平的专家。北京市正在实施的名院办分院的发展战略,旨在依靠大医院的优质专家和管理资源,扩增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实际上,社区医疗机构最需要的也正是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创业初期的艰苦条件下很难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医生的成长周期长,更加重社区发展的困难。政府试图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命令,指派大医院的医生到社区轮流挂职甚至与晋升挂钩,希望解决社区的人才问题;但是,许多专科医生到社区却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专科病人很少,全科又不擅长。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大医院专科人才资源不足,导致院内的医疗水平下降。不解决人才问题,社区难以发展;如果要真正解决社区人才问题,就必须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的力度。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吸引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为他们解决职称、待遇和业务发展等问题。同时,探索将新分配到三级医院的医生派到社区轮转,返聘二级以上医院的离退休医生等一系列长效机制。

社区医生应该是高素质的人员和全科医生,在疾病鉴别诊断方面应当具有一定的水平,才可能区分大病转诊与小病留治在社区。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医务人员的待遇和职称等后顾之忧,社区就无法留住高素质人才。四川省2007年对到社区服务的卫技人员提前一年参加中级资格考试。从根本上说,医改本身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社区医生和患者都能满意的、符合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医疗发展不平衡,与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和机制创新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卫生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艰苦奋斗才可能实现,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如果道路漫长将会引发群众更加强烈的不满,因此,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不能仅靠社区医疗的单项建设,而要依靠综合配套的医疗体制改革,只有政府全面规划、全社会动员、系统推进,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国外社区医疗借鉴录

许多国家完善、发达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保证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及生命质量,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强烈的敬业精神、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与不同护理对象沟通交流过程中体现出的极其人性化的关怀与爱心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正在逐渐发展,在管理模式、规模、形式及服务项目等方面尚需不断完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家庭结构的改变等,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为减轻经济和精神负担,人们希望就近医疗、家庭护理及保健、康复、治疗、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能在家里实施;而近年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使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但其他发达国家对SARS的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社区卫生机构系统规模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SARS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迅速流行,显示出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因此,通过国内外对比,建立和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势必应该成为我国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

英国:九成患者上社区诊所看病

布莱尔说,英国国民虽然享有较高程度的医疗保障,但却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病人并不能想到哪家医院看病就去哪家。

英国的国民医疗体系有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社区全科诊所(相当于中国的

社区医疗机构),诊所里的全科医生负责老百姓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以及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工作;中间层次是按城市行政区划设立的地段医院;再上面就是政府或机构兴办的大医院和专科医院。按规定,居民生病后(突发急症例外),必须先到社区诊所请全科医生诊治,只有全科医生签字同意,才能转到对口的医院就医。

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全科医生充当了一个保护百姓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的“守门人”。

布莱尔做了27年的全科医生,在当地颇有名气,同时兼任当地初级卫生服务局(相当于中国的县级卫生局)的顾问,经常外出检查工作,所以对全科医生“守门人”职责有着清楚的了解。

“初级卫生服务局一般管辖10至20个全科诊所,它有一个专门的网络系统,进入这个网络,所有诊所的门诊、转诊情况一目了然。如果哪个全科医生转诊病人过多,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初级卫生服务局便会派出专家进行检查,根据不同原因采取措施。如果是因为医疗水平差,初级卫生服务局便会要求开单异常的全科医生外出接受培训,费用由政府出;如果是因为工作不够认真,便会受到严厉惩罚,甚至解除其服务资格。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转诊和医疗费用的上升。”布莱尔说。

数据显示,英国有6000多万人,老年病人、慢性病人非常多,然而,真正上医院看病的人只占了就诊人数的10%,90%的都是在社区诊所进行治疗。

美国:社区卫生工作者助推基层医疗保健

在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中,社区卫生工作者凭借他们对自身社区文化、行为以及需求的广博知识,积极参加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卫生教育等有关的活动。

在过去的10余年中,美国社区卫生工作者已经迅速成长为一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力量。社区卫生工作者,指的是在其自身居住的社区里帮助人和团体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并向社区成员们讲解一些健康保健知识的非医疗从业人员。

在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中,社区卫生工作者在进行的预防疾病和卫生教育等有关的活动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健康相关的诸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角色的不断增加,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特定的医疗领域和社会公益领域下的培训和认证工作日益受到美国各州的重视。

医疗成本不断增长,人口构成日趋多元,低收入人群数量居高不下,如何使他们在低支出水平下获得平等的医疗服务,一些缺口导致社区卫生工作者面临多深层次的挑战,同时也成为培训与认证项目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

遍及全美的社区卫生工作者

早在10年前,就有研究表明,家庭护理是针对难以接触到的家庭,帮助其防止心理疾病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有效策略,并且认为应该多培训和启用“非护士”或非医学专业人士作为家庭护理者。

最近,美国国家农村卫生协会也认识到,社区卫生工作者是家庭医生的理想助手,也是居民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连接纽带,因此协会鼓励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的发展。2002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一项决议称,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社区起到了改善卫生保健服务的作用,因此也提倡支持社区卫生工作者计划。所有这些中间层面都已经认识到社区卫生工作者扮演着一个填补医疗保健缺口的重要角色,因此纷纷倡导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工作者计划,包括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和适当的评估程序。

美国的阿拉斯加、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康涅狄格等17个实施了社区工作者计划的州被分成了三大类,分别为“州认证项目”(由州立卫生部门或机构进行认证或发放许可证)、“社区学院培训”(在社区学院进行的认证项目和非认证项目,但并非是州一级的认证)以及“培训机构”(在培训机构一级进行的特别培训项目,有时也与其他教育单位合作)。经过挑选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和认证项目的数据将根据这三大类进行归类,并将有关这些培训和认证项目的信息汇总成表格。

在非正式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建立之初,卫生保健机构、当地卫生部门和社会活动家们就认识到这些卫生志愿工作者存在的价值以及他们在少数社区与卫生社会福利机构之间发挥的积极的联系作用。不管项目属于哪一类型(认证、社区学院或项目培训机构),所有项目活动都回应了一个共同的诉求: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丰富的培训与认证计划

在数州设有社区学院和直接服务机构的培训项目,例如非营利的社区中心和诊所,其中很多项目得到州财政或其他形式的支持。

大部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项目和课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陆续出现了,在认证培训项目的初期并非只包括社区卫生工作者,也同样包括卫生专家、州立法者、州和县一级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

俄亥俄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内华达州建立了州一级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标准,并在州卫生部门为非医学专业卫生工作者提供了培训。但北卡罗来纳州和内华达州并没有要求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认证,其中北卡罗来纳州要求所有受雇于州投资机构的社区卫生工作者要参加至少3个由州卫生部门提供的培训。另一方面,俄亥俄州的卫生部门已经为“社区保健协调员”执行了标准化的培训,培训完全由HRSA的社会公益计划(CAP)提供资助。该州现有6个示范点,分布遍及全州。州卫生部门也已经为主管人员开发了基于培训模块的网页,并正计划为社区保健协调员建立一个网站。

在俄勒冈、密西西比和西维吉尼亚,社区卫生工作者服务成为他们社区和服务机构网络的连接渠道。每一个项目都有独特的主动社区工作模式,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课程都是根据社区和单位的需要而定。

印第安纳州开展了一项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医学帮助的专科社区卫生工作者州认证程序,这个认证项目已经对符合公共医疗补助制度机构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进行了财务补偿。

德克萨斯州执行的州立法认证程序,到现在已经正式认证了超过500名社区卫生工作者。这套认证标准3个层次:培训制度、培训师和个体社区卫生工作者;所有这三个级别的认证都得到实施。虽然该州并不要求所有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都获得认证,但是为了他们能够得到雇用(或者成为志愿者),还是趋向于要求社区卫生工作者进行指定级别的认证,所有的认证程序要求具备指定的教室学习课时和专业培训课时。

俄亥俄州在2004年通过立法设计了社区卫生工作者和社区护理协调员的认证制度。近年,还提供了在线的电子培训。

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和认证计划的性质在每个州都有所不同。州政府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提供的培训远远多于认证计划。在机构水平开展的培训项目不同于受到州政府管制的认证,尽管社区学院项目和州管理的培训和认证计划都很可能受到一些州政府的支持,但是没有必要被所谓的标准尺度所限制。

如今,全美多个州展开的社区卫生工

作者培训与认证计划已经开始显现它的效果:

职业的进步:社区学院提供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项目促进了其自身职业的进步,很多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社区学院接受培训并继续深造,并达到高级专业护理和专职社会工作者的水平。

增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稳定性:卫生保健机构提供在职培训,帮助社区卫生工作者有能力挣到更多的工资,这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的稳定性。

社区卫生工作者状态的提升:州级认证发掘并扩大了社区卫生工作者对工作的认可度,在一些情况下也增加了他们的个人收入。

自尊心的增强,自我价值的建立:社区卫生工作者认证非常肯定和有力地影响着社区卫生工作者的个人行为。

总体而言,美国各州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针对性和改进社区卫生工作者技术和知识的途径,它们共同呈现的特征:基于培训的社区学院、在职培训以及州立法的认证。只有少数几个州决定执行州一级的培训和认证程序,大多数州都已经将培训机构设在了社区学院和当地基层培训机构,这样政府可以直接向社区学院提供津贴来促进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垂直流动和职业进步,或者直接支持那些经过了培训和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社区卫生工作者日益成为其所居住的社区和卫生系统之间一条紧密联结的纽带。估计在2000到2010年间,已经计划的“社会和公共事业人员”数量将增长76%,成为增速最快的职业之一。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培训(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会成为美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潜在动力。

比利时: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见闻

比利时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保障体系最为全面和完善的欧盟国家之一,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残、失业、退休、入学、住房等均有相应的社会保障。由国家卫生部与社会福利组织联合组建的各种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能够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医疗卫生需要,形成了较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根据中国与比利时弗拉芒国外教育计划协会(VVOB)国际合作项目协议医疗保障体系,能够考察当地的一些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让我们更直观的亲临比利时完善的社会。

儿童-家庭福利中心

(Child and Family welfare Center)

该中心构建于1984年,正式运作于1987年,是比利时弗兰德地区一所规模较大、网络一体化管理的医疗保健福利机构。目的是通过免费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弗兰德地区的儿童福利待遇。服务领域主要有3个方面:对儿童的预防性照顾;儿童精神心理卫生;儿童的社会化成长照顾。具体服务项目围绕这3个方面体现在各个环节、各项具体服务内容中,贯穿于母孕期、婴儿出生后及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如预防死胎及早产儿;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的、心理活动的、社会交往的、情感及个性的发展,其认知、语言及思维等;并给予父母或监护人自始自终的支持与指导。实施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家庭访视;二是通过在儿童福利诊所、预防性护理中心及社区信息中心等进行的咨询、实践指导、体检及预防接种,或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等。分布在各个区域的诊所共有300多个。工作群体有医生、区域护士、志愿者或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工作者等。家庭访视主要由区域护士完成。如每个家庭的第1个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区域护士要先后进行4次家庭访视;第2个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则需进行3次。目的是为了使服务对象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中与区域护士接触交流,包括对新生儿发育情况的测量与评估,对父母在喂养、安全照顾等方面的指导等。在各诊所的咨询、指导则由医生及区域护士分别进行、共同协作完成。3岁以内的儿童共享有10次医疗护理咨询,其中7次在1岁内完成,两次在2岁期间,1次在3岁时。咨询时间需事先预约,父母或家人携孩子到诊所后,先由社会义工热情接待,给孩子测量体重;然后与区域护士进行交谈,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同时预约下次咨询时间;最后向医生咨询有关医疗方面问题,并由医生对孩子的生理发育、听力情况等进行检查。之后,医生与区域护士共同对每个儿童的咨询结果进行评估、讨论,所有资料存储到电脑里。据统计,整个弗兰德地区97%的家庭接受过区域护士的家庭访视,83%的家庭到诊所寻求过咨询,因照顾不当而引起的婴儿窒息死亡率较前有了极为明显的下降。

残障儿童教育中心

(MPC Turbank)

专门为3~21岁残障儿童及青少年(不包括身体残障)提供特殊教育的福利机构。这些儿童及青少年均有先天性的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或智力障碍,如先天性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自闭症、社交障碍等。比利时各个区域都设有相应的中心,目的是给予这些孩子及其家庭以特殊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尽可能正常的生活与成长。包括对孩子们的医疗护理、教育、生活照顾,对家人的心理支持及沟通协调等。由1名医生、2名护士组成的医疗护理部门是这所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所有孩子的入校健康登记、定期体检、常规治疗、心理辅助、突发疾病的处理及陪同需到医院就医的孩子看专科医生等,并建立长期的健康评估或病历档案,他们对每个孩子的健康、心理状况都了如指掌。在随1名护士陪同一个9岁男孩到医院复诊的整个过程中,从护士对孩子的每个眼神动作,每句话语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与怜爱;而孩子的顺从与依赖,脸上荡漾的笑意,足以表明他对这名护士的信任与喜爱。另外,由几十名专门从事特殊教育者、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义工等组成的教师队伍则承担了这些孩子的主要教育任务。白天在学校里,老师们根据每个孩子的年龄及特点,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有特定的教育计划,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做游戏、劳动、手工、烹饪、电脑教学、课外活动等,帮助他们认知、思维、交往,学会自理甚至谋生的能力。每个教室的布置像居家环境,墙上贴有每个孩子及老师的照片、周一至周五固定的计划安排、各种温馨有趣的图画及饰品,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使他们感到舒适、安全。晚上,则根据每个孩子残障的类型和程度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住在分布于周边社区的“家”里,在老师的照顾下,大家一起用餐、休息、看书、看电视,定期上街购物、与邻居小孩玩耍、假期露营、游泳、骑车等。这个特殊的服务机构,为这些不幸的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快乐的家园。

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

(White Yellow eross Home Care)

比利时的家庭护理已发展得很完善。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是比利时最大的社区护理服务机构,提供了比利时约50%的社区护理服务,遍布比利时各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实行电脑网络管理。每个区域的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都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电脑

资料信息管理的文秘及区域护士等。区域护士在病人所熟悉的家庭环境里提供照顾,满足病人护理需求的同时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具体内容有:按照出院医嘱或家庭医生医嘱为病人行肌内注射、胰岛素皮下注射、伤口换药、服药指导与观察等;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沐浴、更衣、更换尿布,协助病人穿脱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弹力长袜等;对这些家庭的其他成员给予支持。护理站的文秘根据电脑注册登记的每例病人的不同护理需求,通过电话与病人预约具体家庭护理的时间。并按照不同区域,将病人相对归类,每天由电脑输出名单,注明病人住址、上门时间、所需物品、特殊需要等,区域护士则根据名单按照先后顺序出诊。每位区域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相对固定的病人,每天护理人次视情况而定(一般6~17例)。区域护士出诊时驾驶1辆白黄颜色相间的救护车(是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的重要标志),穿梭于大街小巷。每位接受家庭照顾的病人都建有家庭护理手册,区域护士每次上门服务后,会在护理手册上记录相关的内容和特殊交待事项,以便医生或其他区域护士查核。回到护理站后,所有区域护士与文秘一起对当天工作完成情况、病人特殊变化等进行讨论,补充或更改电脑中储存的病人资料,为第2天的护理服务做好准备。另外,每周进行1次总结讨论会,讨论1周的工作隋况,病人的病情进展、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或自理能力的评估、家庭成员的协调配合等,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商讨出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这种家庭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需要,因此减少了病人的住院率、缩短了住院疗程,大大减轻了医院及家庭的负担。

老年医学心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