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

第1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关键词】纪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精神

自2011年起,百集纪录片《非遗传人·在中国》在面向全球华人观众的香港卫视以周播栏目形式连续两年播出,创造了该台纪录片栏目的最好收视纪录。作为一部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纪录片,《非遗传人·在中国》以100集的规模效应在传媒界和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2013年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中荣获纪实类一等奖。节目成功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创作者们对于纪录片纪实风格的不懈遵守和对视听艺术追求的精益求精;同时,更难得可贵的是,创作者们站在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时间链条上,用一个个或闻名天下、或深埋民间、或口传身授、或浮沉百年的文明星火,点燃一个个普通生命的不普通光芒,照耀着传承人在生命历程中对“非遗”文化的执着热爱和纯真守望,话语真实,情感浓烈。节目避开为“呈现”而“纪录”的常态表达,在呈现精彩“手艺”的基础上,赋予内容更多的是人物在“守艺”中的命运和情感。是一部充满人文礼赞的影视纪录作品,以影像的名义还原了纪录片对人文追溯的责任和力量。

一、《非遗传人·在中国》的纪录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血脉中流淌着的“活物质”,传递着民族基因的原始信息和繁衍进化的时代烙印,是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也是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然而,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无人可传的尴尬局面,甚至走到了消亡的境地。在东北大兴安岭的群山之中,打猎和制作皮货曾经是鄂伦春族人的绝活,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如今还擅长传统狍皮活的是3位70岁以上的老人,而真正还能穿针引线的只有74岁的葛长云一人;在四川西部的羌寨里,曾经悠扬了千年的羌笛,如今只有78岁的龚代仁还会偶尔吹给小外孙听。在无锡惠山的泥人雕塑厂里,73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渝湘涟,如今一直过着退而不休的生活,原因就在于还没有找到真正能够脚踏实地在这里捏泥人的好徒弟;在著名的艺术之乡——安徽黄山歙县,虽然这几年歙砚市场行情见涨,但是真正按照传统手工打造砚台的师傅却寥寥无几……正如云南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馆长段其儒在接受采访时说:民间手工艺在地域上、在经济上以及在社会地位上,一度被市场经济边缘化,导致了很多民间手工艺者的流失;再加上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过度轻视,造就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缺席。外来文化的侵袭和解构重组,又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传统文化已经陷入生存的困境。让人矛盾的是,没有市场效益的传统手工艺,吸引不来后来者的学习、继承;具有很好市场效益的传统手工艺,学习者趋之若鹜,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坚守技艺里最传统的精髓,为了经济效益,不择手段,甚至弄虚作假。

值得庆幸的是,自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复兴趋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关注中华文化——汉语、书法、功夫、茶道、瓷器……传统文化复兴成为民族崛起的重要表现。在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日益对话的时候,《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创作者用纪实的影像探寻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节目开播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出台,历史的巧合无声地说明了节目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可以说,在社会掀起一轮又一轮“非遗”保护热的浪潮中,创作者们用影像的形式打造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非遗”大阅兵。在“阅兵方阵”中,来自各民族、各地区、各门类的“非遗”,为海内外观众呈现出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觉盛宴。

《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内容涵盖手工艺、饮食、方言、文字、戏曲、神话传说、地方音乐、民间舞蹈等,地域覆盖大陆各个省份以及香港和台湾,涉及汉、壮、苗、蒙古、鄂伦春、侗、羌、纳西、傣等近30个民族。如果把《非遗传人·在中国》的拍摄地在地图上一一标注、以点连线的话,可以发现,她实际串起了中国陆地版图80%以上的地区。而如果把拍摄时间放在中国24节气的时节划分图谱里,可以发现,在横跨广大地域的同时,她也飞越在季节书写的不同时间里。跨越之大,时间与空间的互动,都可以堪称是一次传播的新突破。节目中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表达了各民族之间的区别和历史,也充分展示了各民族之间的魅力和活力,是一次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优质影像传播。

二、《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创作情怀

作为一部纪录片,《非遗传人·在中国》以故事为主体,串起历史的同时更关注当下;以人物为对象,讲述命运的同时更体现尊严;以时代为诉求,传播价值的同时更弘扬追求。这样的人文观体现了《非遗传人·在中国》对人的终极关怀理念。基于这样的理念,《非遗传人·在中国》在人的主体纪实基础上,实现了对艺术创作的人文回归。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一种“活性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承。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还是其传承者、拥有者和享用者。所以,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然而,放眼当下电视媒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来看,更多的是着眼于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经济开发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民间文化的猎奇心理,当中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观的解读以及对传承人命运和情感的揭示,这其实有悖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符合电视纪录片人性关怀的传播理念。针对这样的现实,《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创作者们把目光紧紧锁定在“非遗”的主体——传承人身上。节目聚焦全国各地10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中有蜚声中外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如铜雕大师朱炳仁、蜀绣大师郝淑萍;有“深藏香闺人不识”的农村老头老太,如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葛长云、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人玉南恩;有世代相袭的手工匠艺者,如廊桥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春才、沈阳“泥人张”传人汤福祥;也有奔走江湖的“游侠剑客”,如云南“刀王”项老赛、大连核桃雕刻传人韩志耀……拍摄的选择不以人物的“名气”和“财气”相区隔,不以地域的“都市”和“乡野”相区别,也不以传承的“多数”和“少数”相比较,节目只注重对每一位传承人身上所继承的独特文化符号的影像诠释——每一个传承人都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但是每一个文化符号下的传承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当下生存状态,他们的故事有财富的、有清贫的、有得意的、有失落的……然而,每一种生命样式都是值得“尊重”的。镜头里,他们的诉说可以追忆一项绝世技艺的前世今生,可以连贯平凡生命的变化轨迹,还可以描绘时代变化的价值曲线。他们每个人都是文明星火的点亮者,除了“尊重”,他们比普通人更多了一份“敬仰”。

三、《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守望”心

著名电视纪录片专家刘效礼曾断定:电视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在真实的背后是纪实;在纪实的背后是人;在人的背后是观点。作为纪录片,无论创作背景如何,也无论传播途径如何,能够吸引和打动人的是要讲人道。人道即人性,人性是人们心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这种共鸣可以穿透种族、民族、国家等不同文化差异的隔离。纪录片的意义不在于外表的宏大,而在于内在精神意义的宏大,真正的流露人文关怀是对本质挖掘和解读的体现。在100位的传承人中,不管境遇如何,也不管生活何样,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有着一样纯真的理念,那就是对自己手中的那门技艺的热爱和执着,对于自己身上肩负的文化元素的传承和保护,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在我手上给丢了。他们或者年长、或者年轻,而内心的责任使命却和古老的技艺一样每每都能打动我们。朴素的话语、真实的内心,这样真情实感地流露是纪实类电视片能够震撼人心和具有生命力的人文表达。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的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之所以称为“非物质”,即意味着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才更具价值。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原文化项目专员木卡拉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文化认同感》一文中所阐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它们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语言途径传播的口头传统和哲学、价值观、道德尺度及思考方式构成一个社会生活的基础。《非遗传人·在中国》以文化寻根为背景、以传人命运为主线、以技艺工艺为亮点、以传承精神为诉求,成功地揭示了中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和传承意义,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财富,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社会尊重文化、敬畏文明的大国风范。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大众传媒走向更广大的人群,通过传播促进传承,并由此搭建一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良性环境。

就在《非遗传人·在中国》播出的这两年多来,我们突然发现,不知何时起在我国各地屡屡上演着“民俗起源地”、“名人故里”、甚至“小吃发祥地”等等激烈的文化遗产“归属权”争夺战,纠缠的背后往往是狭隘的经济利益、地域情感冲突,甚至借机大肆炒作,推波助澜。其结果,本身一个绝好的文化公共教育课被冲淡主题,甚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效果也大打折扣。当然,这并不是中国政府提倡保护民族优秀文明的本意,更不是《非遗传人·在中国》所有纪录者和被纪录者的心声。100集的《非遗传人·在中国》,镜头在纪录着这群“非遗”的守望者的同时,镜头背后的创作者们也成为了“非遗”的守望者,而笔者也相信,在看过这部片子的观众里,还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非遗”守望者。

第2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部门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相关公共文化机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职责。档案部门作为“记录历史,文脉传承”的公共文化机构,应以《非遗法》的颁布为契机,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工作。留存历史,弘扬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重视度。实践中,很多档案部门都实际参与了非遗保护工作,但其工作领域及重点普遍仅限于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工作较为隐性。而“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工作更加显性,在获得重视的倾向性方面有明显优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现存的非遗项目近90万项之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在强势、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现面临着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较突出的问题体现在:一是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我国非遗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有关管理规范、保护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二是非遗传承意识淡薄。“申报热情,传承冷漠”的两极分化局面较为突显,多项申遗项目在申报成功后呈现出传承人断层,“绝活”无人问津的局面。三是申遗档案很难得到妥善保护。由于思想意识不足或保管条件有限,大量典籍、实物等珍贵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有些甚至已流失或损毁。因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重视和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需要破解的课题。

二、加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档案部门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①档案部门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结合其自身特点,突显出非遗保护方面的种种优势。如:档案部门拥有完整的档案管理设备和档案保护设施,可避免资源浪费;档案部门有完善的档案管理与保护制度,可为非遗档案的管理提供保障;档案馆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有效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等。基于以上优势,很多档案部门都实际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例如:南京云锦、金线金箔、金陵刻经、秦淮灯会是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国家级“非遗”,江苏省档案馆已经为这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建立档案。又如:2011年9月,云南省通海县档案馆接收洞经古乐和“高台”艺术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进馆。由此可见,档案部门在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档案部门也应认识到非遗档案开发利用对档案部门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转变工作模式,利用馆藏和现有条件,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

(一)服务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增强责任使命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给档案部门保护非遗的职责提供了政策依据。③另外,《档案法》赋予了档案部门在档案理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保护、档案宣传等方面的组织与指导职责。文化需要记忆,历史需要留驻,做好非遗的研究、宣传、传承和弘扬等环节则主要涉及到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部门要将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视为弘扬和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神圣使命,履行档案部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创新的契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真实反映了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统工艺等显著地方特色。和馆藏的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普通的专门档案相比,非遗档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其特殊性,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此外,非遗档案需要更深入的开发利用及全面的管理要求,需要档案部门打破传统观念和工作模式,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尝试,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辟创新道路。

(三)通过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的影响力

档案部门不应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局限于建档和保存。虽然做好建档和保存是非遗传承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但档案部门应在做好“幕后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自身工作产生的“绩效”,在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上发挥优势,突破创新。档案部门要加强非遗的宣传,展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成果,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工作提出合理性建议及具体措施,在弘扬文化、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三、非遗档案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广泛收集,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

收集工作是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要做好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必先广泛收集能够反映有关非遗的历史起源、表现形式、传承情况等各方面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献典籍、影音资料、实物道具等资料。非遗档案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民间遗存量大。因此,档案部门要更新观念,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非遗档案的收集工作。此外,为了更好的留存历史,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认知和研究提供全面的支持,档案部门应在全面系统的记录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为非遗的宣传和传承提供便利条件。

(二)深入编研,编写文献资料

档案部门应立足馆藏,深入挖掘非遗档案独特的文化意蕴,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考证研究,使其形成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编研成果,充分展现非遗档案的文化魅力。目前,我国非遗资料编研较突出的成果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中国文化遗产大辞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集》等,均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华。

(三)加强宣传,弘扬历史文化

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弘扬优秀民族历史文化。首先,档案部门可借助文化机构的公众影响力,联合举办文化艺术节、博览会等现场展示活动。例如:上海闵行区档案馆在2013年国际档案日之际,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城市记忆·经典闵行——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特展”。重点展示了马桥手舞狮、江南丝竹、七宝皮影戏等非遗实物展品和档案资料。钩针传承者们还在现场展示了钩针编结技艺等“绝活”,使百姓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④其次,档案部门还可利用社会媒体、网络等众多宣传渠道,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例如:江西省艺术档案馆已经建立并开通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开开通的第一网——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网,在提高社会公众对非遗的关注程度,推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⑤

总之,现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一股强大的申遗热潮,各部门对申遗工作都给予极大的重视。身兼“记录历史,文化传承”重要职责的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将其作为工作重点。虽然我们还面临着工作机制、管理经验、资金及人力支持等多方面的困难,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可谓任务重、难度高、阻碍多,但只要档案部门开拓进取,全体档案工作者齐心协力,必将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张惠萍.档案学视角下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研究[J].云南档案,2012(09):34.

②摘编自新浪新闻网(来源《金陵晚报》).四大非遗走进江苏档案馆.2006-7-12.

③王云庆,万启存.守护精神家园——谈档案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J].档案与建设,2007(02):15.

④上海档案信息网.http://

第3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区分消费文化和认同文化,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固有传统,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具有了世界意义。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普遍的民族自觉

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非物质文化保护没有摆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致使非物质文化不能得到积极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毁灭。同时,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不强,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2.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恶化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屏障十分脆弱,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3.非物质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

非物质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工艺品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实物,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各种劫难,木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非物质文化珍品,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虽然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懂行的专门人才、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经费的支撑,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4.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许多非物质文化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己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二、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树立的意识

(1)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相当一部分毁损严重,濒临消失。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普查、编目,从而有的放矢地依法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

(2)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意识。要实现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实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建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及时抢救和保护损毁严重、濒临消失、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彻底抛弃传统的发展观、文明观中的糟粕,树立起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既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盲目的、无序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非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合理利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大培训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要求很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抓好业务骨干和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训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文化部负责培训到省级文化部门,省级文化部门培训到市县,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3.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营造良好的保护意识和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同时,非遗保护要从小抓起。现在社会已经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让“非遗”进校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遗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7-20.

第4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关键词] 教育 电视 节目 特点 定位

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如何办好教育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关键。每个人的发展都和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搞好全民教育,是我们国家在新世纪的重要使命。目前,电视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搞好教育类电视节目,已成为教育传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电视教育,由于它面对的是层次复杂的大众群体,如何在文化知识对接上既适应广大观众的观赏需求,又能兼顾学术品位,成为制约教育电视节目发展的关键问题。央视科学·教育电视频道,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启迪人类智慧,探索世界奥秘的历史使命。《百家讲坛》节目在这一方面做得就很好,尽管一部分人并不认同,觉得是在炒作以提高收视率,然而在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上,《百家讲坛》功不可没。2006年,《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节节攀升,被评为年度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从电视节目影响力测量要素[1]:公信力、工具性和观赏性三个指标衡量,《百家讲坛》确有其成功的必然。

一、《百家讲坛》成功原因分析

首先,它拉进了专家学者与百姓的距离。

一直以来,全国经典图书的出版发行业都濒临于滞销状态,很少有人去买一本自己看不懂的古书去读。而畅销的竟是那些少年作家韩寒、郭敬明,以及一些影星歌星出的书。中国的经典一度是被少数文化人解读的边缘文化。这种中国文化低靡的状态,实际上是中国人的悲哀。

而《百家讲坛》节目在不断地尝试摸索过程中,终于博得广大观众的好评。这曾是收视率排在末尾面临淘汰的节目,随着2004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的播出后得到转机,又在2006年的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的播出下达到收视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开始掀起了经典热。一些经典名著以及专家的心得开始畅销。

显而易见,此栏目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经典,原来《红楼梦》、《三国演义》真是韵味无穷,《史记》,《论语》以及那些孔孟老庄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在今天以至未来都适用的哲学道理,他们是中国人永远的自豪,作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拜读呢?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不是只有几个人去研究文化,而是全民族都有一种研读文化的热情。《百家讲坛》之所以使很多人对经典文化产生热情,在于它不是那么严肃地说教,而是以通俗的语言,讲述意味深长的哲理。在网络论坛上,也有很多人产生了质疑,说《百家讲坛》不够严谨,没有新的东西,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要考虑到它是面对大众的,它要对中国的老百姓负责任。它的作用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引导人们产生对经典的热情。

在日本人、韩国人都在研究孔孟老庄的时候,中国人却在读言情小说、看肥皂剧,这不应当是我们看到的,我们要看到一个智慧的民族,一个清醒的民族。正如西方的足球,西方之所以一直产生世界杯的冠军,在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热爱足球的国度,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足球,并且有全民的足球运动场地。所以在那里孕育出一个罗纳尔多,一个贝克汉姆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它贴近生活,趣味性强。

在学者们讲授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同时在讲述过程中不断造成悬念,步步为营,从而引领观众的思维不断处于一种想要知道究竟的境地。它充分利用影视剧中不断设置冲突的方式而使人产生兴奋状态,这无疑能提高观众的兴趣,而决不是仅仅利用人的心理来骗取收视率。它的内容精辟而易懂,与生活的关系又十分密切,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什么大家都爱看《百家讲坛》呢?有的人纯粹是由于兴趣。一个人看一本书,是憋闷的,而大家都在看同一本书,其乐无穷,因为这样总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义。有句古话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大家一起读书,而且是和学者一起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百家讲坛》激起了很多人读书的热情。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秀传统。只是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下,人们开始变得浮躁,所以,媒体要给社会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

央视科教频道作为全国教育频道的领头军,可以说它在引领教育栏目的时尚。究竟央视科教频道有哪些可赞之处,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二、央视科教频道优点分析

第一、它从日常生活出发,是老百姓的节目。有很多栏目,像《半边天》、《讲述》、《走进科学》等,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融入知识内容,使老百姓在看报道时学到知识,积累生活的经验。

第二、现实感强。它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奇异罕见的现象,并能像福尔摩斯断案一样,各个击破,从而得出结论。它的很多节目大多取自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事实,但却鲜为人知,从而让人们对自然有更全面的认识。有一期节目叫做《神秘的家族死亡名单》,讲述的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在这个家族系统中,每一代都会有百分之五十的发病率,患病者在四十岁之前发病,发病后开始出现四肢瘫痪,最终卧床不起导致死亡。这一家族中有个人觉得奇怪,非要探个究竟,在走过了几家大医院后才查出什么病,并做出了合理解释。

第三、节目内容丰富。它总能给观众意想不到的精神食粮。央视的节目包含生活的各个角度。无论政治、法律、历史,还是电影、科技、保健,应有尽有,这是其他电视台所不及的。

虽然CCTV-10已经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喜爱,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央视科教频道缺点分析

首先,过于大众化。教育节目应该满足各个阶层的观众的需求,而科教频道的节目还没有明确哪些节目应该给高级知识分子看,哪些应该给普通群众看,哪些应给知识水平较低的偏远人群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节目都没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它们都是给普通大众看的,这样不利于高端的科学或者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本人认为应该适时播出一些国际科学的最新动态,以激发国人的科研热情。

其次,有些节目信息量少,缺乏自己的特色,像是新闻报道。有的节目,虽然在传播知识内容,但在叙述过程中,更多的却偏重于讲故事,并且不断设置悬念,使人更关注的是事情的发展而不是知识本身,有些喧宾夺主。其实,叙述故事能扩大人的兴趣,适当的穿插是能增强效果的,但长篇累牍地讲述故事而忽视教育节目的根本目标是不可取的。教育节目更应当围绕教育的特性展开,具有区别于其他节目的教育特征。

第三,科教频道人文类的节目偏高,理工类节目偏少。人与社会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但自然科学的很多规律却能提高社会人的生存质量,丰富社会人的生活,带动社会的快步发展,这是社会竞争决定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竞争,扩大一点就是国与国之间存在更大的竞争,一个国家科技的强大与否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命运。

总之,CCTV-10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已经播出很多优秀的电视节目,然而它也在不断成长,难免存在不足,希望央视科教频道的策划人员能及时和观众产生互动,制作出更加优秀的电视节目,以科教兴国为己任而不是为提高收视率而将很多节目办的大体上相似。

四、教育电视节目的定位

电视节目的定位取决于节目的基本属性,依据受众对象、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三个方面。[2]

教育节目的宗旨是通过传播具有教育性质的节目,来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所以,教育节目必须具有很强的教育性。那么,教育类节目到底该如何定位呢?

第一、教育电视节目要因材施教,满足各类人的需求。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如不同的人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又应当具备怎样的社会道德。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有德、智、体、美,对于不同人群是有不同要求的。所以它既要满足高等知识分子继续求索的需要,又要对广泛大众进行普及性的教育。同样类型的节目对于不同的人群要有针对性。

第二、教育电视节目要有更强的专业性。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强大支柱,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使命。因此,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目标不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而一味迎合大众口味,从而偏离它的宗旨。教育电视节目,其内容策划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此基础上展开有声有色的编制。像CCTV-5就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一个热爱体育节目的人不论什么时间打开电视机,总能满足他的需求。教育电视节目的取材应该是更加广泛的,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因而就会不断出现新的知识和新的价值取向。教育节目既要能帮助孩子学习成长,又要能帮助成年人不断充实自己。

第三、教育电视节目要提高传播效果。

在智育方面,教育电视节目帮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获取知识。如何才能让观众更加有效地获取知识呢?由于电视具有单向传播性,不能得到及时反馈,所以,电视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那么该如何弥补这一缺憾呢?首先,电视策划人员应当使得观众和电视产生交互。策划人员应经常调查观众对节目的反映,从而不断改进。其次,电视教学节目要有意识地重播,使观众理解深入或弥补由于错过而失去学习的机会。第三,电视节目应当发掘出那些适合电视教学的学科。一般这些知识内容不能难度过大,或者寻找一些更能通过画面来传递知识的内容。在德育方面,教育节目要加大力度宣传那些品质高尚的人的事迹,在当代,仍有千千万万的雷锋在奉献。教育电视节目应当使我们看完就能受益非浅,有的节目未必要每天都有,如果能在一周内有一两期而节目的质量却很高,这样也能使观众更加喜爱。因为高质量的节目总能使观众在期盼中得到惊喜。所以,教育电视节目要不断寻求最优的传播方式,办出自己的特色。

第四、教育电视节目要与时俱进。

第5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分析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并重点论述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保护等工作环节中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55-03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又称口头或无形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而言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涉及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个方面的内容[1]。

非遗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不脱离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标准的活态表现。它以人为核心,以声音、技艺和形象为表现手段,以口传亲授的方式传承和延续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等特征。

非遗堪称一个民族和地区精神的博物馆及生产、生活、艺术的百科全书,它凝结了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著名文学家冯骥才先生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物质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的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而无形的文化,往往比有形的文化更为重要。”[2]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遗实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依靠口传身授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技艺正濒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加强对我国非遗的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2 高校图书馆与非遗保护的关系

2.1 保护非遗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非遗作为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人们的珍惜和重视,抢救、保护非遗是人类共同的使命。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图书馆作为保存和传播信息的重要科研服务机构,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图书馆的职能归纳为四种,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3]。其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所有类型图书馆的首要职能,这为高校图书馆参与和保护非遗提供了理论依据。

非遗保护工作在传承中华文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始终贯穿于图书馆的所有工作环节,是图书馆得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高校图书馆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平台,具有其他文化单位或机构不可比的实力和优势,在整个非遗保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当前非遗濒临消失的困境,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非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2.2 保护非遗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需要

保护非遗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同时,参与非遗保护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它从校园书斋式服务走向民间田野,从民间活态文化中汲取营养、吐故纳新,使传统图书馆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非遗保护工作给高校图书馆创造出新的知识服务生长点,使它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从单一的“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非遗保护工作可以扩展和深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图书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职能,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会随着文献载体的不同及人类对知识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地扩展和深化。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保障之外,还担负着保存地方传统文化、为本地政府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是整个非遗保护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化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保护非遗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参与非遗保护的过程中,图书馆的职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收藏图书,而是突破了传统的、旧的馆藏资源建设理念,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对非遗进行保护,通过对散落于民间的非遗资源的挖掘、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挽救了大量濒危失传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技艺,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从而形成本馆的地方特色文献体系,同时也使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得到了扩展和深化。

3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

3.1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资源收集、认定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形成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为图书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人们获取非遗资源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地方文献和古代文献,它们是了解某一地区文化的主要资料来源,可以为非遗的收集和认定提供重要依据,从高校图书馆保存的地方文献中,可以获得大量与非遗相关的有价值线索。比如:民俗的记载大多分散在各类典籍志书中,一些口头传说、神话故事等往往散见于历代的民间戏剧、故事和图画中。古代文献对于非遗的追溯和考查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很多古籍本身就具有史料价值,有些古代文献的内容也与非遗相关,如我国古代文献《山海经》中,就有大量神话传说和涉及民俗文化起源的内容。

吴慰慈先生曾说过:“图书馆工作的任务,就是充分揭示文献的形式信息和内容信息,从而使文献的内容信息得以传播。”[4]高校图书馆在非遗的收集和认定环节要充分发挥其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职能,即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充分揭示,进而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主动配合有关调研人员,为他们提供收集和认定工作所需要的地方文献、古代文献以及有参考价值的地图、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相关文献。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组织馆内专业人员对本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有关文献中寻找与非遗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主动为非遗的调研和认定工作提供线索和佐证。

3.2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整理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非遗形式多样,纷繁复杂,每一项非遗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关工作人员除了要对它们进行寻访、记录、管理和研究外,还要厘清每一项非遗产生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艺术特征以及其存在的各种价值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难度。只有对庞杂、零散的非遗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从而使非遗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资源的整理环节中,应选派专业技术馆员主动参与非遗的记录工作,利用声像设备对非遗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过程进行录音和录像,把非遗的面貌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并和有关非遗的文字描述、数据统计、价值鉴定等各种研究记录加以整理后保存下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文献,这样既能够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又为非遗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在非遗的科学分类工作中发挥经验指导的功能,把内涵丰富的非遗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科学分类,对于同一类别的非遗可以采用相似的工作方法。对非遗进行科学的分类,也就是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可以使非遗的整体特征更加明显,各部类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

3.3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存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杜定友先生曾说过:“图书馆的功能,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记忆,实际上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公共脑子”[5]。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保存人类社会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类文明的职能,它不会因为社会或机构的变迁而导致文献资源的缺失。高校图书馆在非遗的保存环节要充分发挥其保存人类文明成果并提供给人们利用的职责与功能,使人们能够无障碍地获取非遗资源。

在文献资源的保存方面,高校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文献资源维护的技术,可以避免文献资料老化、难以复原的难题,而且在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方面尽显独特优势,可针对非遗存在形式的特殊性,通过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实现对非遗资源的永久保存。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其他文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非遗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面走联合建设之路,实现非遗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非遗资源的检索需要。

3.4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传承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是指导大众学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担负着对高校学生进行文化宣传、教育的任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以及现代化场所或设施,为开展非遗宣传和保护活动提供了便利。高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也为非遗提供了文化土壤,高校图书馆可将馆藏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其场所优势,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非遗的宣传展示活动。

图书馆可以利用地方民俗节、文化节,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展示展演活动,如:将民间刺绣、剪纸、歌舞等绝技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师生,调动他们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加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动中来。图书馆也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把非遗专家和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进行理论讲解和现场表演,对大学生进行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他们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对于中国的国粹――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就可以采取讲座的形式,同时聘请京剧演员进行现场表演和解说,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京剧的艺术魅力,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 结语

非遗保护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文化工程,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工作,既是其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工作,不仅挽救了大量濒临消亡与失传的非遗,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弘扬,而且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提升了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同时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这项工作也将使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巴黎:2003-10-17.

[2] 杜秀芬.少儿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5-27.

[3] 邢菲.论图书馆社会职能在文化发展建设中的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1):17-18.

[4] 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0-91.

第6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关键词]人格;修身;育人

黑河市第五小学以“和育”文化作为学校的发展理念,其核心是“以和致育,五和而育”。在和衷共济的教师文化构建中,始终坚持育人是教育的本性,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之道。

一、教师育人的根本在于完善人格

“人格”为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状态(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人格也称个性,《心理学大辞典》(朱智贤主编)的注释是:人格,也称为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结构是多层次的,这些层次包含了能力、气质、性格、特征,如动机、兴趣、信念、理想等这些特征,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方式。人格可以看成人的一种惯常行为,人格不是天赋的,是在后天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教师的人格的核心价值是诚信、尊重、责任和宽容,教师的人格决定了育人的成效,一个教育的函数式Y=KX,Y指教师的教育力,X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K就是教师人格修养。若K成为负值,教育也成了负值;K为正值,正值的多少,也决定着教育成效的多少。要使K值不成为负值,教师就要修身。教师先要立德,才能立言,才能立功,也就是说做教师的要先修身后教人,先要在格物致知中涵养德性,学会自处、自立,以道德的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第七章・述而篇》)修身在修德,“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友善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价值的基础,“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曲礼上》)诚意正心,修身养教。学生是看着老师的背影长大的,教师的言行不能有污渍。试想,如果教师满身铜臭,怎么叫学生远离铜臭?教师举止庸俗,怎么叫学生洁身而为?所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给了我们人格影响,我们才传承教师的薪火,才学会处世,我们的学生也是看着我们的背影在长大。

二、教师的爱是“和育”文化育人之魂

教师的育人对象是学生,是每个活生生的个体生命。我们面对的是六岁至十一岁的孩子,他们正处在感受与情感的生长期,千万不要让“不相爱”这个祸乱的根源在他们心田上撒播种苗。“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也。”(《墨子・兼爱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一分关爱,再多一分关爱,是“和育”文化之魂,是“五和而育”的身心和育、师生和育之魂。

爱首先是尊重,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生命。以人为本,就要以尊重每个个体生命为本,而以往群体观念教育缺失的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到了学校,到了班级,他的本性是来学习,这是天性,也是天命。孩子来到世界要成就自己,要学会为社会服务,学而时习之,才会从自然生命走向自觉的生命。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实现他的学习权利,就是为他的学习而引领和服务。我们常常在自觉不自觉地扼杀了他学习的愿景,剥夺了他学习的权利。如教师眼中的差生,接受学习慢半拍,干教他还不会。殊不知,我们要教的恰恰是慢半拍和没学会的学生,教师要把他们领进学科学习的门槛,滋长他们的学习兴趣,这里的秘诀就是多一分关爱,再多一分关爱。我们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他,教师的语调、笑容让他感受到舒畅,从来不会在课堂上恶语地讽谕他、挖苦他,更不会在同学面前戏弄他。我们不愿放弃每一个孩子,直到我们尽到努力为止。我们会让他念完课文、倾心听完他的发言。当教师发现他有错时,会推助他从正确的行为方式对照中认识自己、改正自己的过错,会要让他感受到没有偏爱别人而不公平地对待他,这就是尊重,就是关爱,这也是教师的人格。他学会了要像教师那样关爱同学,他也不会恶语地数落同学,他也不会戏弄同学,他会善待同学。相爱对他来说是一种生存的需求,是一种学习。正是在相爱的学习生活中,让孩子在正向的情感体验与传递中完善人格,也使教师的人格得到修炼和完善,这正是身心之和,育人之为。

三、教师的责任在于引领孩子走向美好的明天

不是学校不需要管教,弟子无规、不规,才要有《弟子规》。“只是没有尊重的管教是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管教出人格的人”(吴文冰)。比如,我们常常对六年级的孩子头疼,他们开始与老师有了对立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他对受到的不被尊重的管教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正是我们要反思的,我们对他的管教尊重他了吗?孩子的天性是希望有度、有管教的,希望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小学老师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走向社会的最相近的人,做老师的要让孩子感受到在与外部世界、与他人的联系是有诚信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在他建立联系的时候,他感觉到老师、同学,包括他自己都是友好的,他与别人的相处是安全的,他才会喜欢这个班级,喜欢这个学校,才会愿意去学习。师生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五伦之一,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建立于“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不似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为他人而存在着”,这即是相爱。许多班主任老师都深深感受到,一个师生和谐友善的班级里,在老师的人格影响下,学生会维护集体的人格、集体的荣誉,他们会产生学习的动机,会呈现教育的正能量。

小学老师也许看不到学生的中学、大学及他们今后走向社会的工作、生活,无以预料他取得的成功,常常习惯地想到教他学知识。对小学来说,学习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做老师的责任在于如何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习惯。学习的动机是什么?是我们引领学生建立如何了解学过的知识与未学知识会有哪些联系,怎么链接,有了学习动机才会激励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学生的终身学习才会得到实现。学习的兴趣是什么?是教师通过对学科知识的引领,让学生有了学科学习的选择意识。人是有差异的,学习的基因有所不同,就像我们常说的,他喜欢唱歌,他喜欢跳舞,他喜欢什么什么,是他天生具有的基因,教育不是刻意去培养哪个学生的哪种爱好,而是通过学知识的过程发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为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搭建发展的平台,这就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学习习惯是什么?学习习惯就是学习的行为方式,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说。这个方式对他适合,只要坚持就会形成习惯。

我们也许觉得每天都这样努力,可还是不尽人意,有时教师这个职业也会让我们感到沮丧、艰难和疑惑。是的,我们努力教导学生要有荣誉感,而这个世界有时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耻辱;我们努力说服学生要这样做、那样做,可有时是他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让学校的教育常常显得无用。当教师的是不是就没用了?永远不是的,就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学习还是在教师与学生交流中得到实现的。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也是我们的人格告诉我们,只有传承教师的优良传统,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的老师,都是这么做的,我们是看着他们的后背长大的。记得面对亿万人“四个伟大”的崇拜时,他对斯诺讲过对“四个伟大”讨嫌,他说他只要一个导师的称誉。伟人之说,鼓舞我们对能成为一名教师的担当而执着,我们必然也必须在“以和致育,五和而育”建设中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育好人。教师的崇高就在于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这就是“和育”文化和教师之道。

参考文献:

第7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3—0020—05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学应立足于挖掘历史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达到“读史明智”的境界。然而,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一直存在一个尴尬的现象:教学注重史实的识记,忽视史论的升华;强调机械背诵概念,缺乏史法、史观的引领,这导致教学立意低下,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材解读是教师素养的基本体现。然而,教材解读能力低下,却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通病。《宋明理学》一课,内容艰深,概念抽象。教师的教学明显存在两个极端:或理解肤浅,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学生不得其门而入;或只会就概念讲概念,云山雾罩,缺乏内化,学生不得其门而出。这些现象都是不能深入解读教材、读懂教材造成的。古人云:“得道深者,方能浅言。”越是精深难懂的教学内容,越需要教师深入解读、内化拓展,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化解教学的重难点、提升教学立意,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宋明理学》属于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一课,它的课前提示这样表述: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的新发展。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点在哪里?陆王心学是怎样推进理学的新发展的?为什么说宋明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对教材作深入地解读,并且用通俗易懂的例子、简练清晰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儒家思想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影响,思考当代中华文化发展的路径与意义。这样才能跳出就知识讲知识、就概念背概念的窠臼,提升教学立意。

一、教材解读重在主题的把握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而是要从社会、现实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认识社会与现实的方法与手段。因此,站在主题的高度解读教材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培养严谨的思维与能力。《宋明理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一课,首先应该从主题的高度来理解本课。

宋明理学属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什么到这个时候会出现演变?讲述本课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让学生明确演变的含义以及造成演变的原因。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存在促成了宋明时期主流思想的演变?要让学生明确:通过魏晋南北朝和唐末的战乱,佛道思想对儒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唐末权臣跋扈、藩镇割据,造成纲纪紊乱,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遭受极大挑战;加上当时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到宋明时期的演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这部分内容虽属于自学内容,但不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思考,明显会影响后面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立意的设计。

儒学要复兴,说明它曾陷入困境,那么它是怎么摆脱困境,重新复兴的?讲述本课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如何理解理学对儒学的传承和对佛道思想的批判性吸纳。儒学要复兴,就必须扬长避短,自我完善。理学家们通过扬长——继承和弘扬儒家传统道德与精神并将其精致化;补短——建立对世界本原研究的理论体系,改变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弥补其本体论研究的不足并将其哲理化;吸纳——吸纳佛道的自身修养方法,并将其世俗化,使改造后的新儒学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百姓的需要。“宋明学者都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任何一次主流思想的演变都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学习本课内容的第三个难题是如何理解主流思想的演变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作用:理学家们重建儒家信仰,有利于巩固加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重视气节,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当然,他们遏制人的一些自然欲求,也禁锢人们的思想。“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二、教材解读贵在概念的理解

历史课程具有独特的学科思维,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认识,实际上就是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社会的综合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认识,必须清晰解读概念,把抽象、枯燥的学科概念转化为立体、鲜活的学习素材。《宋明理学》一课概念繁多,抽象艰涩。概念解读不通,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2010年高考浙江卷曾围绕该课内容出过一道试题: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该题涉及格物致知、发明本心以及学问的“支离”与“太简”的理解,学生普遍反映试题不太容易理解,得分率也较低,关键在于概念的解读存在障碍,影响了答题的效果。我们知道,该题的情境取材于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这里,发生了朱、陆两派学说的第一次面对面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之约”;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两派的分歧点。朱熹认为陆学太简易——过于随心所欲;陆九渊则认为朱学太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如此一解读,答案B就呼之欲出了。

第8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39-03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文化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本是指“耕作”、“教习”、“开化”的意思[1]。在汉语中,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区别于其它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3]。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均起着重要且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环境因素,并以一种隐性机制对学校其他成员起着潜在的间接作用。同时,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也起着导向、规范和约束作用。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公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却甚少。从2008年以来,国内有些学者开始对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孔靓评估了校园文化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欠缺、校园文化活动单薄、校园制度建设滞后、校风不良等问题,并基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4]。至今似乎还没有国内学者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5]。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其校园文化建设受一系列复杂且动态因素所影响,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独立学院应当按照其特点和规律来建设适应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文章基于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和模式以及所处发展阶段,从理念视角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作初步思考。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评价

(一)思想认识状况

独立学院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除应当具有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与设备等“硬件”外,还应当具有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软件”。校园文化正是这种“软件”的反映。因此,校园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以优化育人文化环境。现阶段,独立学院往往重视“硬件”环境建设和教育教学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而忽略“软件”环境即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在实现育人功能和促进学院和谐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认识不足。极个别独立学院甚至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律,办学存在功利化、商业化倾向,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市场化特征,这不利于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促进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础建设状况

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均重视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校园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室和图书资料以及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从总体上来看,独立学院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教学、行政、生活和体育活动功能区布局合理,基本满足了招生规模扩张的需要。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校园文化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内涵发展转型的需要。一是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等校园理念文化还有待凝练,还没有形成适应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办学和育人文化体系。二是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少,校园文化场所不足,致使校园文化活动少,校园文化气息不浓,尤其学术文化和科技及实践教学文化缺失,还没有保障适应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校园文化设施。三是制度和组织文化建设还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实现依法办学和实行民主管理的需要。独立学院章程有待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和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加强,法人治理结构也有待优化。

(三)功能效果状况

先进的校园文化,对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履行社会服务等功能均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对独立学院和谐校园建设和促进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总体上来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所起作用及效果均欠佳。一是校园文化教育导向效果欠佳。独立学院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作用,营造了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毋庸讳言,当今独立学院还不同程度存在诚信文化意识薄弱、感恩文化意识萎缩、学风文化导向歪曲,敬业精神文化缺失、学术文化氛围贫乏、和谐文化意识淡漠、科学发展文化意识弱化等校园文化支流现象,校园文化所起的教育导向作用与效果欠佳。二是校园文化激励凝聚效果欠佳。校园文化可以激励和凝聚教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品德。但是,独立学院师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认同且稳定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致使难以激发师生探索进取的开拓精神,难以激励凝聚师生对独立学院的荣誉荣、责任感和归属感。三是校园文化娱乐调节效果欠佳。许多独立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发挥校园文化的娱乐调节功能,这对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节奏,避免紧张情绪,增添生活情趣,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校园文化活动少,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也不高,还难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娱乐调节功能。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民办公益

坚持民办公益,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等教育包括民办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品,具有公益性。同时,又是一种基础性产业,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强调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毋庸置疑,独立学院要遵循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民办公益原则,切实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一是要提高认识。独立学院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民办公益的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独立学院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要增加投入。一方面,要增加精力投入。独立学院要按照教学型类型办学定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积极构建适应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增加经费投入。独立学院要遵循民办教育教学规律,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尤其应当增加学术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以推动学术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结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坚持育人为本

坚持育人为本,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校园文化对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立学院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努力保障和提高校园文化的育人效果。首先,独立学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良好素养与品质。其次,独立学院要坚持能力为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和培养特长提供了文化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独立学院要通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尤其应当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文化活动,以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合作,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独立学院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应当根据学生群体的特征,坚持齐抓共管的学风管理模式,把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重视考风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切实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学生相互督促和竞争的学习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坚持依法办学

坚持依法办学,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独立学院应当坚持依法办学,营造依法办学的文化氛围,构建依法办学的校园文化法制环境。一是要认真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及其它教育政策和法规,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学生、教师、院长和举办者的权益,从严治教,依法管理,主动接受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的监督,努力构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治文化环境。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独立学院要遵循民办高等教育规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逐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克服行政化倾向,克服公办高等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切实营造尊重学术自由的宽松学术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为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教职工参与监督等提供制度文化保障。三是要实行民主管理。独立学院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让教职工代表参与董事会或理事会,落实教师和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独立学院要坚持以开放的视野,主动接受社会参与管理和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的评估,以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促进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坚持传承创新

坚持传承创新,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首先,独立学院应当开放办学,切实承担大学应有的文化使命,以国际视野和眼光传承古今中外尤其母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并借鉴和实践于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同时,应当对外来校园文化成果进行科学的选择,有效汲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尤其要预防消极校园文化的渗透,抑制低俗校园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使校园文化建设向健康高雅可持续方向科学发展,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其次,独立学院应当结合办学体制和办学定位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学生和教师群体特点,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总结和传承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文化,并逐渐形成特色和永恒的向心力,以激励教师、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第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除应当借鉴古今中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问题,坚持改革与创新,尤其应当强化先进实践教学文化和应用学术文化建设,努力探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潘懋元,吴丽卿,黄锦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

让每一个走进一中的孩子都能梦想成真

让每一个走进昌邑一中的孩子都能梦想成真,是昌邑一中肩负的基本使命。提出这一理念,主要基于五点:

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最高原则。“以人为中心”并非只是围绕“人”做浅层面的几件好事、实事,而是从根本上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人服务,体现人本至上。以人为本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领导干部与教师之间,必须以教师为本,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量身定制,搭建舞台。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不同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学校师生与资源之间,必须以师生为本,资源是为师生服务的。

二是教育民主思想的体现。杜威开创了教育民主的辉煌时代,他的学生陶行知在中国传播、践行,提出了中国教育的民主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我们不仅追求民主的教育过程,更追求通过民主的教育过程来培养未来民主社会的新公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梦想成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渗透民主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的过程。学校需要尽可能多地研发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培育、扶植特色发展的学生社团,建设高效民主的课堂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

三是教育公平原则的体现。这里的教育公平是指,学生无论来自城区还是农村,无论贫富,无论学业基础如何,只要走进昌邑一中的校门,就一视同仁,为他们构建适合自己的平台;无论他们将来直升大学还是回家创业,在学校的三年,在德(道德养成、理想志向)、智(学业水平、习惯养成)、体(身体素养、身心健康)、美(艺术鉴赏、审美素养)、劳(人生规划、创业意识)等各个方面,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进行高质量的引导。

四是教育服务信条的体现。服务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家长和社会,他们的满意度是对学校服务工作的认可度。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成长,他们是生命成长的主体,我们的职责就是提供优质的、适合的土壤,静待花开。

五是因材施教理念的体现。孔子的“因材施教”,为我们的个性化教学、分类分层教学和差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张九龄有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是说花开有季,人达有时,我们只有基于对个体的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教育才能直达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走进高中校门的孩子,经历了三年幼教、九年义务教育的系统训练,加之家庭背景、先天遗传的差异,他们的思维模式、兴趣爱好等千差万别。学校6000多学生,花开百样,各有不同,我们不能要求全部学生向一个方向生长,风从四面来,光向四处洒,千姿百态,才是教育的“百草园”。这是取得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梦想成真,就是要想办法搭建一个能够“做梦”的平台,并让他学会追梦。

在让每个孩子梦想成真的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潜能,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之下,豁然得势,势如破竹,大片大片地前进,蓬勃旺盛地开花。为此,在“2012内涵发展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提出了“让校园成为生命生长最快的地方”的理念,在教育探索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让校园成为生命生长最快的地方

征程漫漫,但眺望教育理想的高地,我们始终心怀寻找精神家园的梦想与执著,且吟且行,使一路同行的每一个生命,根繁叶茂,硕果盈枝。这里具备了生命生长的关键要素:

一、优美的资源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生命生长的肥沃土壤。

昌邑一中的校园环境优美,也已经建成气势恢宏的大楼,但昌邑一中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在大楼,而在文化。任何一个由组织体系组成的集体,它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要想使集体拥有无限生命力,就必须在组织体系之上,建立另一个体系,这就是文化体系。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存在发展的遗传基因,也是实现教育功能的精神力量。昌邑一中有着6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如“务本求实”的办学宗旨,“全面兼具特长”的育人目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校训,都在滋养着昌邑一中的每一个生命。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教情,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系统教育价值观。通过文化传承与接力,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入师生内心,凝聚教师,激励学生,取信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生命生长最快的地方。

二、教师的奉献、职业的无私,施以生命生长最悉心的呵护。

校园,不仅仅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是实现我们生命愿景的地方,是我们能够歌一生、舞一世的地方,是能够在帮助学生生长的同时延续我们青春年华的地方。在学校,每一个生命能否更好更快生长,取决于教师团队专业素养的高度和精神追求的境界。只要我们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我们的职业认同越来越强,我们的理想信仰越来越坚定,我们的生命就会喷涌激情,我们的生长就不可阻挡。2012年,为激发每位教师的生命绽放,学校想方设法创设关键事件,如首席班主任、团总支书记的评聘,实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工程,举办读书节、电影节等,推动教研室、教研组及教师个人的建设与成长。

三、源自生命本体的发展力量,让学生的发展更自觉、更快、更健康。

学生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只有来自生命本体的力量,才能使他们生长得最快、最好。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创造适合学生生命生长的良好教育生态,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2012年昌邑一中提升内涵的60个管理项目,大多围绕着“生本化”思想展开,无论是“育人为本”为主题的激励型德育模式、“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和谐激情”为目标的舒畅型管理模式、“优质高效”为标志的效益型服务模式,还是学校层面上的处室调整与功能设置,完全服务教学、服务学生;课程建设、培育社团、大年级管理模式探索、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旨在创设年级、班级管理新的生长点,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样化班级建设的特色文化,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生命主体。我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做严师又做益友,既无私奉献爱,又锻造其健康人格,熔铸其向上的态度。

然而,校园不仅要成为生命生长最快的地方,还应该保持永续发展的动力,这一部分源于学校文化积淀的深远影响力,还取决于施教者要保持头脑持续常新,这就需要“让灵魂在路上”。

让灵魂在路上

我向来主张人应该有大志向,不只是学生,老师也同样如此。近几年学校新进了很多青年教师,我经常跟他们聊起两个词:一是“被褐怀玉”,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但心中须有美玉。二是“拔尖”精神,要有所追求,要快速生长,寻求更高更快更强,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在相同尺码中拔出尖来。每个人都有向上追求的一面,都在内心存有美好的愿望,要实现它,中间须有一段很长甚至艰难的路要走,而只有扎扎实实地行动起来,灵魂才能真正不断前行。我总结了四条途径:

途径之一:读书——把最有分量的东西沉淀下来。

我们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但更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通过读书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几乎所有经验丰富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构建书香校园是2012年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点管理项目,要组织好与阅读有关的两个“节”,一是读书节,二是电影节,要有实在内容,不流于形式。这两大节日是构建书香校园的重要载体,但真正的书香要散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三条路径交叉进行:第一,每个老师要确定并阅读一批必读书籍,精心研读并反复咀嚼,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生长的起点。2012年4月中旬,学校购买了2万多本教师专业成长类书籍,配备到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室中。第二,以读书沙龙为基点,共同分享阅读智慧。潍水研修学院学习共同体的167名学员,每人发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释放教育活力》两本书。在共同学习交流过程中,学员发现好书,可以推荐购买,分享阅读。第三,以绘制阅读树为原点,把自己的阅读与别人的阅读进行整合,成为个人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原动力。

途径之二:游学——让每一天都从零开始。

教师的职业特点极容易把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抱着一本教科书,日复一日,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死水一潭,难免职业倦怠。游学可以延缓甚至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我指的游学,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外出学习、培训,可以是向别人学习,也可以为别人讲课或作报告。二是外出旅行。三是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一句话,游学就是走在行动研究的路上,一个大脑跟随行为的思考过程,一段灵魂的自由出行,一次刷新知识结构的精神放逐,一次提升心灵境界的机会。2012年学校60个管理项目中,其中有一项为探索建立“游学”工作平台,通过实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工程,使更多的领导干部和老师深入教育现场,走进全国名校,探访历史,体验文化,看、听、想、说、行……输氧、充电,植入新鲜血液,推陈出新,我们的思维时时处于领先状态,每一天都是新的,对生活、工作时时充满着憧憬和激情。

途径之三:实践——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教育学是一部活的实践学,我们的作品、劳动成果都源于我们的亲身实践。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实践基地,在这块基地上,孕育着未来希望的无限可能。从大的方面讲,我们每个人的教育生涯就是一次漫长而富有诗意的教育实践,高中三年,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和他们一起,共同完成人的教育实践历程;从小的方面讲,我们每时每刻的教育活动,如和学生的一次谈话,上一节课、和学生一起远足……都是一次实践。为了使每个学员能够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我们对2012内涵发展年的60个管理项目进行了整合、细化,以校级领导为项目责任人,以潍水研修学院学习共同体的所有学员为载体,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项目,组建学习共同体下的二级共同体组织,围绕认领课题开展实践活动。

途径之四:反思——使灵魂在生命生长中飞翔。

“反思”是“让灵魂在路上”的最重要途径,前面讲到的“读书、游学、实践”三条途径,归根到底还要不断地咀嚼、反思,内化为个人知识,升华为个人智慧。

倡导教师自我反思,是因为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只有当教师意识到教育中出现了“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这些看似“自问自答”的问题,是每天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回答了我们面临的最基本问题。

倡导教师自我反思,是因为一切心动都源于对教育实践的解读与追问。我们在阅读、游学、课堂、管理过程中所作的每一点思考,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这是我们进入“研究状态”的一条重要路径。2012年的项目管理中有“建设数字化校园”,创办纸质刊物、电子平台、教育博客,让老师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阵地,将目光聚焦于教室,扎根课堂,创造绽放智慧;阅读经典,笔耕不辍,以反思促进成长;勤于实践,勇于变革,让理想拥抱现实。

倡导教师自我反思,是因为反思是一个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我很喜欢叶澜教授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一个追求卓越的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呈现出来,留作反思,使教育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变为多元,由预设变为生成,由结论变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