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景观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

第1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域文化;文化景观;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

立项者:范寅寅

项目的类别: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青年教师基金

项目名称:文化景观中场所精神再现的设计方法探索

编号:12NZYQN02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间联系日趋紧密,城市规模随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已进入“成熟期”而言,我国的城市发展可以说还处于“成长期”,而成长的过程,往往又是一个丧失的过程。[1]在“大拆大建”的开发建设中,全国城镇普遍出现“千城一面”、“伪”地景等现象。虽然设计完成了形式和功能两大要素的结合,然而,城市形态特色越来越模糊,人们走进家园的感觉也越来越淡薄。

城市出现这样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设计形式背后的文化薄弱。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内涵特质,这种内涵特质是在自然与人文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设计背离了文化基础,必然导致地域文化的丧失。

现今我国的城市依然面临地域文化磨灭的危机,甚至愈演愈烈。地域文化的丧失已是不回避和搁置的问题,而地域文化的保护是城市长远发展的必要前提。那么,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实现地域文化的保护?

二、城市的文化景观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多种要素按一定方式或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化属于文化的表层结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2]在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文化的表层结构具有显性特质,易于改变;而深层结构具有隐性特质,难于改变。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变异会导致深层结构的瓦解。

就设计层面而言,能够作用的更多的是文化在空间中的物质形态,即文化的表层结构。设计通过人们对文化表层结构的感知,影响其深层结构。因此,忽视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尽管目前只是改变了文化的物质形态,然而这样的改变正在侵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危及文化的本质。

设计是通过“物质”作用于“精神”,对于这些物质形态,可以尝试以“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理解。

“文化景观”来自文化地理学。它探讨的是人的活动与“原生”景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学家苏尔(Carl Sauer)指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间内形成一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文化景观区别于其他的景观类别,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文化景观具有延续性,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景观具有象征性,是人们生活方式、民族身份和信仰系统的象征。

可见,文化景观无论是概念还是内涵都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的深层结构。正因如此,在探讨地域文化保护的时候,将“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在空间中的物质形态进行理解,整个研究工作将更具地域针对性并更体现设计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的场所精神

城市为人所用,是生活发生并具有特性的空间,它不仅包含着构成城市空间的一系列物质要素,还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在对城市的认知过程中,如果片面的强调城市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内容,而忽视城市作为“家园”这一层面更深刻的意义,城市可能将会失去其可见、实在的具体性质,甚至包括不可替代的人文特性。因此,在地域文化保护的前提下,更应该将城市作为一个“场所”进行理解和分析。

场所不是一个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城市作为场所,必然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及“场所精神”(genius loci)。场所精神的产生是依赖于环境客体与感知主体双方相互建构的。一个有意义的场所的产生,是源于丰厚的文化积淀,精神的巨大张力通过物化的文化景观以“冰山的一角”显现出来。具体而言,城市通过其文化景观,如建筑、广场、构筑物等与人们的记忆对话。当提及某一建筑、或某一广场时,便能唤起人们对此相关的全部记忆和情感。当然,不同的人对于城市的记忆也是不同的。但是,那些令人难忘的场所,给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景观,对于多数人而言往往又是一致的。在那里承载着一些让人感动的内容,也就是它的场所精神。[3]这些具有普遍性的集体认同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深层文化,它们显现于那些人们所熟知的“核心”文化景观,而这样的“核心”文化景观就成为了人们在城市中得到归属感的情感寄托。

地域文化是靠积淀而成的,不可能运用某种设计方式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与此同时,地域文化涵盖内容众多,很难凭借某种设计手段对每一层面的内容进行同等力度的保护。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更关注现有的集体认同,并保存城市的特性(即场所精神)。通过人们对于城市场所精神的体验,完成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感知,最终实现人们对于“家园”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产生。

四、地域文化的保护需要彰显和强化核心文化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在城市的发展中,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和永久的状态,文化与时代的适应性发生碰撞,文化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有时甚至非常剧烈。文化景观作为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可避免,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与发展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体系,给予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感受来源于人们对场所精神体验的过程。场所精神是一种特质文化,即在一段时间里所保存的集体认同,个人认同性与社会认同性的发展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无法在连续的变迁中产生。[4]

终上所述,由于文化的可变性以及人们对稳定精神的需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承载的集体认同的“核心”文化景观是保护的重点,设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手法彰显和强化核心文化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在重庆渝中区闹市中心,矗立着一座世人皆知的“解放碑”。这座“纪念碑”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是典型地域文化保护的案例(图1)。

“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堡垒”。1941年12月31日,当为了激发全民族的抗战决心和鼓舞士气,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垣残壁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建了一座木质纪念建筑物,即“精神堡垒”。抗战期间,每当重庆经历一次轰炸,人们都会聚集于“精神堡垒”周围,庆祝自己的幸免于难,并鼓舞坚持抵抗的民族士气。“精神堡垒”在胜利后,被改建为“抗战胜利纪功碑”,由于历史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又被改名为 “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尽管,这座“纪念碑”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历了名称、建筑形式和纪念对象的改变,然而,“纪念碑”作为重庆“核心”文化景观被保存至今,它所承载的场所精神也得到了彰显和强化。因此,无论是“精神堡垒”还是“人民解放纪念碑”,都作为重庆的地标,作为群众性活动与聚会的重要场所,一如既往的满足着市民对于集体认同与历史记忆的情感需求。

五、结语

城市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对于地域文化保护而言,是不可回避的挑战。而那些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环境,给予人们归属感的“家园”,不仅承载着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内容,还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历程,它们更是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漠视城市的场所特性,削弱其场所精神,采用肆意拆除重建的景观设计方式,最终的成果可能是无人问津的失落空间。景观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保护的倡导,并不是拒绝发展,也并不意味着盲目的保存所有的文化景观。然而,对于那些承载着某种强烈感情、集体认同的“核心”文化景观是应该给予重点的保护,它们所积淀而成场所精神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强化。

参考文献:

[1] 张松.为谁保护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10.p13.

[2] 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p4.

第2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字:身份认同 特色景观 本土文化 中国印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我们周围的景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我们身边所常见的,街道景观也好,小区景观也罢,功能至上而缺乏文化,这类景观从设计施工到使用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另一类,则是被追捧的文化景观和大师作品,这类景观与其说是试图充分的表达中国文化和地域差异,倒不如说是充分的表达了设计师的理想和背景,以及在此之上对于景观和文化的认识和应有的表达方式。不可否认设计是一个相对主观且瞬息万变的事情,所以首先我们界定一个时间,以近二十年为案例比较的时间范畴,同样,我们还需要界定一个对象,那就是那些可以具有强烈身份认同的景观,最后我们需要界定的是主观研究立足点,以案例为例,那么我们的视角无疑就是设计师的视角了。

1全球化的景观是否等于工业化的景观?

全球化之下的景观特点是什么的,西方的简洁的线条和开敞的空间,重金属的介入还是参数化设计的不断被使用?当代中国景观对于自身特点的挖掘并不深入,很多的手笔都借鉴了先进的一些设计经验和新鲜的设计元素。以岐江公园代表的一些现代性的公园,似乎都无法抹去受西方设计思潮所影响之下的影子。站在更广的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对比欧洲的景观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所熟悉的巴洛克时代的园林特色,现在已被极简主义,浪漫主义等其他的思潮所代替,以德国的鲁尔后工业区为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和推崇的景观,已经不再是豪华和繁琐,而更多的是一种纯粹性、原真性和表达方式的直接性。做这样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并非谁影响了谁,而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对于景观和美的认识的整体的阶段性的改变。

全球化的景观代表就是工业化的景观,但是不能说是完全等于的,因为与之同时诞生也有像泰晤士小镇这样文化集锦式的景观,像迪斯尼这样国际品牌的景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身份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一方面会影响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人们的归属感,我们在哪儿,我们是谁。

2中国特色的景观是否等于古典主义的景观?

2.1中国的不止是古典的

谈到中国特色的景观,无疑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亭台楼阁,也许我们还会想到意境的表达,但是我们还能想到些什么呢。世博会的亩中山水园,设计的最初目的就是传扬中国文化,体现中国风格,最后也是采取了古典园林这种方法来得以实现的。所以可以说,我们达成共识的中国风格就是一池一山一亭一水。

2.2中国古典的一定是中国的

古典主义园林在中国园林的发展史上,乃至世界园林的发展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不可否认古典主义的景观一定可以代表中国特色的景观,但是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我们固然是要保护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不遗余力的探索和研究新时代下的中国印记。

2.3什么的才是中国的?

“主客交融,冥合天人,物我两忘,能所俱泯”,我们所一直倡导的人与环境的微妙的和谐关系从古至今一直贯穿于景观设计当中,但是在现代的思潮和西方的设计理念的影响之下,似乎略显模糊,有时候一种风格或者说文化的形成是是一种强势性的表达,强势性的植入,而中国的传统的中庸的思想,让我们对于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明缺少了一些更为坚挺的叙述。

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为什么在设计之中很难去融会贯通呢,有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我们当代设计师对于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太少了,那些古典园林的设计师和拥有者们往往都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且通音律的人,意境的创作,应该不仅仅是一些元素的组合排列,更重要的是把历史,文化,地理等多方面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感知空间。

3景观的身份认同从何体现

身份的认同和再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一个地标性的景观,到一个乡土树种的使用,再到一个本土故事的景观叙述。

3.1传统思想的体现

把传统的思想贯彻的最为彻底和具代表性的当属日本现代景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野俊明的设计作品中清晰的看到,在他的作品之中总是可以构建起一种宁静幽玄的宗教氛围,使每一个遇见它的人尘怀顿释,在与黑松流泉的对话中发现素朴的生命之美,这种园林形式是日本禅化园林的一个很完美的传承。从户田芳树的日本津南中央庭院到野俊明的瀑松庭,我们可以看到在普通的简洁的设计元素之中流露出的日本气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在日本而言,是传统思想的一脉相承。

3.2特色文化符号的提取

从英国丘园中的六和塔到中国的方塔院,还是世博会中中国馆的设计,都分别提取了不同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亭台楼阁的代表性已经被广泛的认可,我们现在逐渐的开始向多学科发展,不同领域扩散,比如中国以绘画著名,那么在设计之中所谓的散点透视的应用,就不失为另一中较为抽象的文化符号,在成都的鹿野苑的设计当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中国绘画文化对于景观设计的一些启迪。这种文化的符号化是目前运用比较娴熟的体现景观身份特征的手法,但是有时候不乏流于表面,也许更多深层次的文化符号有待发掘。

3.3时代与地域的双重性

在时间维度和地域维度之下,景观便具有了一个特定的气质,身份的认同也首先我们要明确是在哪里的,同时也要明确是什么时候的,古典的永远都无法代表现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地域文化的解读才是真正具有特定身份的文化解读,在这两者之间需要有一个平衡点,在这一点上既可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本土的文化烙印。

4结论

当代世界的技术传播已经很难使景观固守在一个地域的传统资源中发展,而文化的交流、社会的多元化态势以及商业世界的扩张也很难阻止设计风格脱离地域“游走他乡”,所以我们需要在保护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基于全球化的设计手段,设计和创作之中打上中国印记,今天的文化景观就是明天的历史遗存,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反思,需要对于古老文明的不断求索,需要对于世界文化思潮的批判性的吸收,更需要设计师将景观的身份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表达。

参考文献:

[1]陈立旭著.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

[2]卢永毅.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文化景观.同济大学学报, 2008.

[3]俞孔坚,庞伟.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景观设计,2002.

[4]易兰规划设计事务所.“亩中山水”演绎当代中国情韵.园林.2010.

[5]周向频,郑春燕.从传统中蜕变――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08.

[6]张云彬.心灵与自然的对话.现代园林.

[7]张振.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3(8)..

第3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旅游景观;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70-02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世界各国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近些年来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了解旅游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与旅游地居民进行文化交流”已成为英、法、日、德、美等国游客外出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20世纪全球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社会、人文、经济、文化现象”。“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分支,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旅游业与国际接轨,旅游者对于旅游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也对我国的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景观的开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许多旅游景区普遍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对旅游资源条件进行充分的研究与论证;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难以营造出旅游景区突出地域文化元素所形成的独特魅力,也难以令游客获得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另外,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只注重规模化与短期效益,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盲目投入,不注重质量与长期效果,造成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不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位于无锡湖畔的“统一嘉园”旅游景区就是一个盲目跟风,脱离地域文化元素,最终失败的典型案例。“统一嘉园”景区占地面积约为360亩,始建于1994年,最初“统一嘉园”是作为影视基地开始兴建的,但从1998年开始,红极一时的影视旅游热退烧了。园区的管理方迅速调整景区定位,将其定位由影视旅游转向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在园区中引进妈祖文化,营造大量的人造景观,并于2001年正式对外营业。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岛,妈祖与太湖也没有多少联系,舍湖近海的文化营造,很难使前来游玩的游客感受到无锡当地的文化内涵。“统一嘉园”最终于2006年因为资不抵债宣告破产,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旅游景观是旅游产品中最直接的吸引物,是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最直接方法,是发展地区旅游业的基础与依托。在旅游景观中可以反映旅游地居民的生活、建筑、服饰、宗教等众多内容。旅游已不仅是现代人游览、观光、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的途径,其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任何旅游产品与旅游方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文化特性也是旅游产品的本质要求,不同的地域文化本身就是旅游产品中极具个性的资源优势,所以在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应当对这种个性化特征进行强化。

在时代背景下,旅游景观的设计概念必须遵循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概念,只有反映出地域文化特点的旅游景观才能具有独特的面貌。因而在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内容。

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反映独特的地域文脉

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地域为文化赋予了基本的底色,形成了文化最初的沉淀。在中国古代书籍中已反映出古人对文化地域性的重视和强调。《诗经》中所描绘的十五国风就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域所存在的具有差异的风土人情;《汉书.地理志》则明确地揭示出自然环境对人的生存方式及文化形态的影响。

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属性,而景观的地域性是景观的本质属性。旅游景观中对地域文化的表达、自然环境与地方气候的千差万别、当地传统建筑中所蕴含的场所精神,以及不同的建筑技术与材料的独特性都造就了景观独一无二的地域风格。设计师在面对文化旅游景观时,也应做到尊重场所精神、尊重自然环境,唤起旅游者对自然的回归和对历史文脉的传承。

在陕西西安曲江新^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就将当地特色文化景点予以保留,突出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俗风情以及都市文化,使其成为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胜地。曲江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在曲江新区范围内分布有大雁塔、慈恩寺遗址、唐城墙遗址、大唐芙蓉园等知名的旅游景点。在对景区进行整体景观规划时,设计师利用景观道路和生态绿地将分布于景区内的众多文化景点,如大唐芙蓉园、大雁塔、汉代皇家陵寝进行衔接,同时利用滨河的苔原地貌和文化遗迹形成文化生态带,体现出曲江新区独特的文化韵味。同时在曲江新区的旅游景点的引导标识上借鉴汉唐的文化元素,使前来参观的游客感受到浓郁的汉唐文化氛围。

二、注重对传统建筑和街区的保护及恢复

在旅游景观规划中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恢复。建筑是四维的艺术,是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历史沿革、艺术追求的直接反映。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尽量将旅游地中具有建筑美学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保留与恢复,使游客能够通过欣赏与游览传当地统建筑,进而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遗迹宗教文化进行欣赏与了解。

通过建筑对当地文化进行展示是一种立体的展示,不同于图片或文字的说教,建筑能够将旅游地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得更加丰满,并创造出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营造出的文化旅游景观独具特色并富有鲜明的个性。

三、注重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似性和共同特征也在日益增加,在文化旅游景观的设计规划中就要注重保护和维持一个地方独一无二的特征,以反抗全球化大潮中“被同化”的力量,使文化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的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对文化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挖掘景区的深层价值,建立景区的资料库,准确评估景观价值,同时发现其中的潜在价值。

四、结语

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历史的沉淀,发展旅游应深入发掘当地的文化底蕴,并通过旅游景观及环境的营造展示出独特的识别性,通过这种方式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坚实的根基和持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叶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4]许忠秋.恩施地区文化景观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5]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

作者简介:

第4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采矿废弃地 景观修复设计 乡村治理 生态环境 矿山环境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乡村占有我国领土面积的绝大部分,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而恰恰拥有矿产资源的地区,多数都在有着乡村的山区中。本次案例中的村庄由于二十多年的露天开采,使得整个村庄支离破碎,景观破坏程度很深。因此,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资源型乡村的转型和景观改造是我国景观行业应该重视的一个新的视角,从村庄的生态环境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但是更加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标。

2.研究意义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以大冶市石嘴山茅岭吴家村为例,通过实地的考察调研和考察问卷等方式进行深入地由表及里地剖析这种资源型乡村的问题。通过这种研究方式,也可以推动我国乡村区域的发展。这也是提供一种乡村景观修复方法的可能性。

(二)国内外课题的相关研究

国外这类课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乡村自治上,强调通过个人主义的作用来带动集体主义。通过组织每一位村民参与到村庄的建设中去,以此来提高村庄的民主性。我们人类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去实现。曾经有英国的学者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四个文化原理:第一,人类的各种人为的甚至破坏生态的活动也会影响到景观的发展,相互地,景观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行为意识;第二,村庄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发展会受到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第三,纯自然的生态功能和人文活动无关;第四,一个地区的景观风貌可以反映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

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对于该资源乡村的研究时间开始较晚,始于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对农村景观的发展和改造。孙碧辉等学者对于乡村景观中的文化景观现象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并分析在各种环境影响下的乡村景观格局。一些硕博士论文也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景观改造方法的提出。其中,中南林业大学赵晓英的硕士论文就目前我国乡村因不同原因和程度的开采所面临的文化景观困境,提出其应遵循的基本保护原则和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文化所应对的解决方法。

二、矿山废弃地乡村景观设计概述

(一)矿山废弃地的开发利用模式

1.矿山遗址模式

矿山的废弃地是人类工业工业文明的见证,其遗留的历史价值和工业文化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工业遗址中,废弃地不仅意味着当时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景,更是很多村落居民的重要生活支柱。国内的部分地区,为了重现工业景观的遗迹,对一些无法使用的工业设施设备进行修复性设计,这种行为可以最大程度的使人们认识到工业的破坏性后果,了解到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如果矿山地区的地表结构十分丰富,很多地质结构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也可以建立一些科普性质的博物馆。同时,当地政府的这种行为也可以利用这种天然的优势形成独特的矿山体验之旅,使得旅客感受到矿冶工业文明的魅力。这种工业遗址的形式,不仅保留了当地的工业遗迹,还为当地居民创造了经济效益。

2.文化景观模式

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过程中,文化的依赖性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国内很多矿山地区的废弃地带有建设成为工业文化类的主题公园。例如研究的案例石嘴山茅岭吴湾村的景观改造设计中,不H有悠久的矿冶文化历史,更有玉石文化的传承。大冶作为青铜文化的滥觞之地,上千年的青铜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黄石大冶所位处的地区湖北省,是以朱雀鸟作为图腾,所以凤鸟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特征。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保留现有的自然景观形式,还应该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再改造,赋予矿山废弃地一个新的生命。

3.生态修复模式

对于矿山废弃地进行景观覆绿和植物再生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尾砂地段,应该首先覆绿之后进行大地景观的再生设计应用。如石嘴山矿山公园地区,对尾砂地区采取覆绿技术可以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的改善。对于乱石采矿区采取雨水花园的景观修复方法,而硬质的水泥厂地带采取修改为采摘园的形式进行生态植被修复。

(二)乡村景观修复的基本措施

1.恢复自然景观

乡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有着宜人的空气,绿色的居住空间,是一片世外桃源,是每个都市中国生活的居民所精神向往乐园。无论是春天的万物生长,夏日的生意盎然还是秋日的硕果累累,都是一处处绝美的风景线。例如大冶石嘴山地区的油菜花,每逢春分时刻来临,油菜花便漫山遍野地开得灿烂,黄灿灿的一片片油菜花田象征着繁荣昌盛的生命气象,成为当地的景观亮点。

2.改造聚落与建筑

一般而言,典型的乡村聚落往往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这是相对于其他村落而明显存在的特点。而聚落的具体表现形式往往表现在乡村的民居建筑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很多传统古村落正在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城市化建设。这正是乡村聚落的无声的消亡。浙江的“西塘”就很好的保留了当地的建筑形式,还原了江南地区古村落的建筑形式。

3.挖掘并保留本土文化

乡土气息的营造是乡村景观的又一大特色。首先是农耕文化的保留。农耕文化的气息越是浓厚,农村的气质就越是独特,那种牛背横笛,鸡鸣犬吠的景象恰恰是游客们最为喜欢观赏的场所。民族服饰也是乡村景观不可或缺的风景线。那种鲜艳的少数民族服装,更是为单一的乡村景观增添了一份活力。在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风民俗的建设不可或缺。当地的一些手工艺品正体现出了浓浓的传统文化。

三、石嘴山茅岭吴家村景观恢复面临的困境

(一)项目背景

石嘴山茅岭吴家村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西南市郊的矿山开采地带。其东北部是铜录山古铜矿遗址。该村交通便利,毗邻国道和省道。该村西南部山峦起伏,项目基地位于较为平坦开阔的区域。该村原本位于石嘴山之上,之后由于勘探到石嘴山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将该村移至矿山附近。由于露天开采等原因,该村的建筑受到炮震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空心化和老龄化程度高,生存h境不容乐观。

(二)面临问题

1.环境污染严重

通过深入的了解得知,由于炮震的影响使得很多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由于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大气污染,水质严重受损,土壤盐碱化程度增高,导致村落的生态系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曾经的果林已经不复存在,经济竹林无法成活,耕地面积骤减,水资源接近枯竭。除了零散在田间的墓地,还保持着原有的生态环境,其余地区都遭受到环境的损坏。因此,控制工业污染和进行生态景观修复是这部分区域的重点。

2.治理成本大

治理成本,往往是为了某一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资源的整合。乡村景观的改造再生设计是乡村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改造的基本目标就是恢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包括其对破坏的植被,污染的水体,残缺的山地地形和土壤的恢复。但是破坏容易恢复难,有些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好的,可能需要经过漫长且有效的治理期。那么治理的经费自然不少,包括重新进行水源的引水入村的管道铺设,土壤盐碱度的恢复,都需要高昂的费用来支撑。但目前就我国的经济形势而言,如果地区发展水平不高,乡村的治理就会陷入困境。

四、茅岭吴家村景观改造设计方法

(一)设计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茅岭吴家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一切生产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景观改造的过程中,最先进行考虑的就是自然环境的发展。根据当地的水文水系和地理特征进行合理的资源规划,以确保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应有的改善,促进生态环境的维持发展。

2.地域文化原则

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茅岭吴家村也不例外。其土生土长的草根文化应给予保留和提升。通过赋予景观历史文化意义以保留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通过结合当地居民的经验,生活习性和环境背景,把其内在的文化特色加以提炼和运用。同时,在传统文化给予保留的同时应该发展创新,并赋予新时代的意义。通过艺术化的再现和创造文化,更加突出乡村景观的独特性,使得乡村景观获得新生。

3.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域的景观自然而然的有着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因此,在茅岭吴家村的改造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再生设计,不可照搬其它乡村修复案例。应对当地环境进行适当的评估后再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二)生态景观修复

对于茅岭吴家村这样的资源型乡村而言,生态景观的修复是第一步。这是贯穿资源节约型社会重要理念的重要准则之一。

从植物修复的角度而言,首先应选择本土的植物种类以还原当地的自然景观。由于露天采矿的原因,石嘴山的边坡毁坏十分的严重。有很多碎石和的岩石,不仅对景观有破坏性,还造成了安全隐患。可首先打掉突出的岩石以确保安全性,废弃的采石场中进行雨水花园的设计,通过植物的修复性设计不仅恢复当地的自然景观,还起到了雨水收集的作用。村庄中粉煤灰堆场长期堆积,对于土壤和空气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通过采摘园的形式成为特色农业发展区。

(三)场所功能定位

考虑到乡村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将整个茅岭吴家村规划为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和乡村聚落区。而在乡村聚落中,曾经的废旧厂房区改为艺术中心活动区,变废为宝。废弃的乱石堆区则是展示大冶的矿冶文化,通过还原当时炼铜时的场景,让游客仿佛亲身经历般穿越回到千年前的青铜时代,成为矿冶文化体验区。建筑相对比较密集的区域,则作为游客歇息餐饮的农家乐体验区。村落东北角空间相对私密性较好,建筑密度不是很大,则作为老年人活动园,中间设有太极广场,下棋广场,健身器材,小型运动场等。

(四)文化精神赋予

由于石嘴山市矿山开采的区域,该地区拥有的气质最为明显的文化即是矿冶文化,而基地毗邻铜录山古铜矿遗址,因此,还带有浓浓的青铜文化的烙印。这里的孔雀石十分的出名,而玉石文化作为一种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该地区的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此外,该地区属于湖北地区,而湖北所代表的是楚文化,楚文化的精髓则是凤鸟文化,凤凰所代表的又是火文化,并且代表着涅重生,因此也是该项目所重点提炼的文化。对于一些文化的图腾,例如青铜文化,凤鸟文化,这些传统元素需要化繁为简,有的地方需要提炼元素进行抽象概括创造出理想的效果。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乡村景观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这种资源型乡村更会越来越受到景观设计师的青睐。在规划之前,首先要做到实地考察研究充分,应该在充分地了解基地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行详尽的评估再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改造设计。

本文对石嘴山茅岭吴家村的景观改造分析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首先,在前期的分析阶段要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完整的调研。改造设计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性的意见以供参考。当然,这还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去论证才具有实际的可靠性。望本文对于资源型乡村的景观设计具有参考性价值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蒂莫西,博伊德.遗产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2]孙碧辉.资源型城市景观修复策略和方法[J].科技世界,2013.

[3]赵晓英.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及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4]陈志华,李玉样.乡土中国:楠溪江中游古村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5]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D].华南理工大学,2010.

[6]廖汉升.资源开采区的乡村治理:困境与出路――基于江西赣南A村的调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14.

[7]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市问题,2005,(04).

[8][美]丹尼尔・纳德切克撰文.遗产保护:文化景观与美国的风景园林行业[J].杨锐译.中国园林,2009,(12).

[9]李伟.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6).

第5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滨水景观设计原则自然生态文脉延续可达性地方性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滨水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单元镶嵌组成的具有明显水域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从规划设计角度来看,评价滨水景观设计的优劣,不单单在于景观好看与否,更重要的是其是否解决了功能、氛围等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等。因而,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行多重价值判断是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能实现城市滨水景观在城市中的作用。

1 自然生态原则

自然生态原则是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城市滨水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由于考虑防洪等因素,滨水区域往往筑起高高的驳岸,水路分隔明显,加上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往往较差,因而滨水区的自然和生态无从谈起。滨水区是高度敏感区的同时也是生态脆弱的区域,自然要素构成丰富,现代滨水区所承载的功能又是多样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护滨水区的原有自然系统就显得极其的重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可以显著减少设计对生态的负面影响。

(1)保障水的自我组织和能动性:自然是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设计能力的,当它向外界开放,吸收能量、物质和信息时,就会不断进化,从低级走向高级。自然也是具有能动性的,它的自我调节和自净能力维持了大地的山清水秀。因此,设计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自然界自身的能力。

(2)发挥水域边缘效应:水域和陆域的结合处实际处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或景观元素的边缘带,有更活跃的能流、物流、物种以及更高的生产力。边缘带能为人类提供最多的生态服务。与自然合作的滨水景观设计就需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创造丰富的景观。

(3)保持生物多样性:尊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深层含义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其根本就在于保护乡土生物与维持生态的多样性。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显露自然作为生态设计和生态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应该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受到重视。

2 文脉延续原则

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在发掘城市个性魅力时它应该是唱主角的。滨水区是一个城市发展最早的区域,城市的滨水区域总是隐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遗迹,能够塑造和承载城市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城市个性和地方精神的代表,所以滨水区景观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历史人文景观的挖掘。所谓的历史人文景观即人类历史社会的各种传统文化景观。景观的塑造应体现地方精神,因此规划首先要做的是对历史文化的解读,挖掘场地深层次的历史内涵。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历史、环境条件,发掘历史传统人文景观资源,同时满足使用功能和观赏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思想内涵深刻,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当今许多规划场地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场景,作为普通人的记忆,在新的城市建设中,也应当得到适当的保留。

当然在遵循文脉延续原则时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流和互动,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传统的历史人文和现代城市中的人文景观相融会贯通,其二是指在景观设计和改造过程中要将原有的滨水景观改造和利用,对有历史价值的景观要加以延续,景观的表现形式和做法也应该实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脉的延续,让市民在游憩的同时也能享受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的双重熏陶。

3 可达性原则

滨水区作为城市自然资源丰富、景观形式优美和功能多样的特殊区域,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受到热烈追捧的地方。由于这个区域的综合功能越来越发达,在进行滨水规划时,就应该将所在地区的全体市民对于公共空间的共享权益充分体现出来。这种共享是一种从领地到心灵的全面拥有,而不是特定部门和个人所有。这种共享要从滨水岸线的共享性、交通、绿地、道路、滨水设施、文化娱乐、健身需求的共同体。

由于滨水地区往往是城市交通最为集中,包括水路各种交通方式换乘的地区,所以交通组织比较复杂。为了合理组织复杂的交通系统,将过境交通与滨水地区的内部交通相分离布置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一个成功的处理方法。同时作为一个城市里最受欢迎的景观区域,必然吸引大量的人流,停车场的选址与规模大小的确定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组织问题。

4 地方性原则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日益趋同,这种千城一面的状况既在摧毁多样的城市文化,也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发单调,使我们的世界没有了趣味。所以,在滨水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前期,务必要将规划的地域和本土文化有机的融入到项目的所有程序和最终结局中去。

(1)首先,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也就是说,设计应当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物质资料和精神寄托,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景观生态设计首先应考虑当地人或是传统文化给予的启示。

(2)设计应时应场所自然过程。在同一个场所中,不同时代的人,其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不能仅仅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新的设计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这些自然过程包括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植被等,将这些因素结合到设计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

(3)设计应就地取材。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适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也较低,因此,应尽量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所以,地方性原则也就是依据一种适应性原理。

以往对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功能和形式方面,缺乏自然、生态、人文等多因素的综合探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滨水区的开发具有片段化的趋势,缺少与城市结构的联结,并且往往就事论事,忽略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思考,而我们需要的则是以全面的观点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使城市滨水景观在城市中扮演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维维.山地城市滨水带复合型立体景观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 禹宁暄.城市中滨水景观设计初探[J] .农业与技术,2012(3):69-70

[3] 汪霞.城市理水――水域空间景观规划与建设[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2009

[4] 吴伟.城市特色:历史风貌与滨水景观(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5]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第6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光影艺术即通过人造光或自然光的特征,借助水面将水面上的建筑与景观透过水面形成倒影。首先,水面的静水倒映与流水的款款流动和激水的波纹涤荡等不同水面形式可营造出不同水面的光影效果,结合湖光帆影与水面效果,让景色呈现潇洒飘逸之势,并且由于角度不同,波纹变化速率不同,以及景物不同,可扩大景观倒影与立体空间感。其次,波光发射形成的光影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可利用阳光反射角度的不同,以及景观园区采光点的不同,通过结合水面和阳光的特性,充分利用阳光的直射性以及水面的反射性将日光形成湖光山影、天光云影等景观特效,水景合理设计对自然光影艺术的充分体现恰到好处,满足游客水景质感美。最后,光影艺术还体现在月影上。案例:众所周知,西湖“三潭映月”即是将烛光倒映于水面,从远处观看犹如小月亮,可将天空月亮与水中月影相映成趣。将光影艺术与水景完美统一,是水景设计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水景与光影的合理调配,借助“光”的奇妙性与水的神秘性,共同打造水景的诗意性,更加注重游客园林体验。

2水景形态设计

水景从形态设计上可分为静水、流水、落水和喷水,不同形态的水构造的水景形态不同,导致最终园林景观体验度不同。

2.1静水形态设计。静水形态在我国传统园林中随处可见,例如,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即以静水形态著称。静水形态需以山石或建筑物作为载体,在实现形式上可结合荷叶,观赏鱼或造影等特色进行动静结合。即在静水基础上增设如荷叶、观赏鱼或垂柳倒影等静水形态设计手法,充分展示园林观赏性和文化性,静水以其独特特征,营造深层次、多角度的文化景观意识。

2.2流水形态设计。流水形态设计体现为多样性和流动性,因此,时常会形成不同风格、不同形态的水景景观。在具体设计实现方式上,可通过设计于较平缓的斜坡处,以其流动性和变化独特的波光性质给园林景观带来波光荡影的意境美,形成独特水景景观。

3落水形态设计

水景落水指水源从高处至低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水景景观。落水大多体现于风景区瀑布中,在景区园林设计中,可根据现实园林自然条件,合理对岩石,山石进行统一布局,有利于瀑布的形成,并通过不用下落形态造成的不同落水感受设置多层跌落式的园林景观。

4喷水形态设计

由于喷水的集中性和焦点作用,在实际园林景观设计中,喷水设计最为常见。在设计形态上,可通过喷水水花配以动听音乐,以及层层水柱衬托出扣人心弦的水景动态美和激动人心的水景场面。

5结语

第7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羌族是有原始信仰的民族,宗教影响下形成的羌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神秘感,“祭山会”是羌族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羌语称“苏布士”,是古羌民族传承至今的祭祀活动。依羌族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四月二十八、五月初五、六月二十四、八月十五和十月初一,都要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羌人“祭山会”习俗相传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因此,打造羌寨的“祭山会”文化景观项目,必须依托羌寨的宗教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在羌族特色聚落中建设“祭山会”文化景观项目,一方面强化能提高羌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也能促进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升羌族聚落的景观效能,将该项目打造成吸引中外游客的特色旅游项目,能有效带动羌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本项目研究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出发,宏观层面的规划范围包括整个茂汶羌寨旅游文化规划区,微观层面选取已建成的北川吉娜羌寨、理县桃坪羌寨、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等实际案例来论述“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二、羌区“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格局的构建

(一)基于文化景观破碎化程度优化空间“文化景观破碎化程度”是用于评介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景观聚集程度的新理论,这一概念主要论述地域性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性景观及其周边缓冲带)的变迁状况,主要受交通建设(人工廊道)和现代景观建设(景观斑块)两大因素影响。基于这一理论来观察和研究羌族聚落在现代建设中的聚落重构和文化变迁现象,将从更科学、更生态的视角来制订设计方案。震前,岷江流域的羌族聚落景观基质由点状散落的聚居状况构成,2008年震中处于高山台地中的部分羌寨损毁严重,震后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逐渐搬迁到河谷—平原一带,因受地震损毁以及灾后重建的双重影响,羌族聚落逐渐被统一到更大尺度的景观基质中,形成面状聚集的河谷—平原类型。

(二)设置立体多元的旅游景观线路羌族诸多的祭祀活动中以“祭山会”最为隆重。祭山会活动以“祭山神”为主要内容,在祭地的同时也祭天,“天神”—“地神”两者从时空上相对。从时间节点上看,主要的时间轴线贯穿全年,因为各寨所处地区气候差异,农忙农闲的季节不同,例如,茂县的鲫鱼寨、水西寨在春播之前农历二月即开始,较晚的汶川各寨则要在农历八月秋收后进行,且各寨的活动内容、祭祀项目以及祭祀建筑等具体内容也各有特色,这无疑为多时间段、多方位观察羌族聚落文化提供依托。因此,“祭山会”从时空跨度上呈现出立体多元的特性,将其打造成旅游文化景观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观赏性。从河谷地区到高山台地依次递进的空间关系和时间节点上的不同,可以将四川羌区的祭山会规划为三条特色线路,这将为多层次、多视角地了解羌族聚落关系、羌族民俗民风以及羌寨周边的自然风景提供便利。

灾后重建的羌文化村寨旅游线路大致分为三条。其一为汶川—理县沿国道317线,以桃坪羌寨为中心,自西向东延展依次为“汶水寨特色步行街布瓦寨羌人谷(东门寨)桃坪寨甘溪村木卡羌寨休溪村甘堡藏寨米亚罗”,这条藏羌文化走廊可以依托杂谷脑河文化进行打造,这里的祭山会景观应该更多体现多羌、藏民族融合的印记。其二为汶川—茂县—松潘,该原生古羌线路地处在高山台地之间,傍岷江河谷,沿国道213线自南向北延展,依次为“汶水寨特色步行街罗卜寨牟托羌寨茂县羌城坪头村甘青白石羌寨杨柳村牛尾村松潘九寨沟”,这条景观线村寨比较有序,应该结合自然环境,帮助其保护和修复祭山会原生态的文化特性,以祭山特色主题展开综合规划和设计。其三为北川—平武—九寨沟一线,自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为“北川新县城巴拿恰羌族风情步行街吉娜羌寨卓卓羌寨西山坡羌寨老县城遗址恩达羌寨平武县牛飞村九寨沟”,这条汉羌大融合景观线可以更多地通过祭祀建筑群、祭祀活动演示、建公共艺术群以及羌族宗教文化博物馆等现代旅游景观的形式,将“祭山会”建成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羌族文化展示窗口。

三、羌寨“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空间的设计思考

(一)“祭山会”项目主题定位传统的羌寨“祭山会”景观空间,由各寨村民就地取材,依照历代相传的经验建设而成,既遵循固定的模式,又不断接受周边环境和各地域文化影响而成,因此,它们的景观环境,既从精神上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性,又保持着各地域物质景观环境的独特个性。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随着对羌寨聚落文化研究的深入、建设经验的不断提升,一些优秀的设计项目在充分分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逐渐营建出各具特色的“祭山会”主题,例如,汶川龙溪羌人谷景观依托“释比文化”为主题,茂县甘青羌寨提炼“白石神崇拜”为主题,茂县金龟寨提出“多神崇拜”为主题,北川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以展示“羌年”为主题,北川西山坡寨则将“祭山会”相关的民俗节庆活动运用在整个羌寨景观中。

(二)“祭山会”景观空间分析羌族祭山,所祭的是氏族所在地方的山神,岷江流域的羌族依山而居,高山丛林之巅自然成为羌族心目中神仙居住的灵异之所,传统村寨附近多开辟一块场地作为神山林子,祭祀活动即在这里进行。2008年汶川地震后,深山台地间的村寨损毁严重,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分散的羌寨被逐渐统一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重建。随着旅游业不断介入,“祭山会”的属性由单纯的羌族宗教崇拜转变为现代的羌族文化展示活动,祭祀坪、神树林和祭塔等祭祀元素也被融入村寨内部成为现代聚落景观的一部分。新建的“祭山会”景观项目大致形成两类景观空间:集中式和散点式。前者居于羌寨的前部、中部或羌寨一隅,将祭祀坪、神树林、碉楼、祭塔等祭祀元素集中布局,或平地展开或层层抬高,形成羌寨中的重要景观节点,例如北川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北川吉娜羌寨、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甘青白石寨、茂县凤仪镇坪头村、四川茂县南新镇牟托村等;后者则将祭祀元素分散布局在整个羌寨中,循着自然景观轴线,环绕村寨或在高山台地间层层递进,形成多个景观节点,例如,茂县中国羌城、北川西山坡寨、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寨即是此例。

(三)“祭山会”文化景观元素的运用“祭山会”活动并非单一的祭祀活动形式,在羌族社会里,“祭山、祭地、祭神林、白石祭、水祭、火祭、丧祭”等祭祀礼仪繁多,“祭山会”只是繁多祭祀名目的总称。通过对“祭山会”场地的田野踏勘,整理祭祀场地基本景观元素包括高山间的祭祀坪、丛林间的祭祀神林、片石堆砌的白石祭塔和滨临自然河道的祭祀水渠,这些传统的祭祀景观和建筑往往不多加修饰,比较粗陋,更多的是对自然神灵的崇敬和精神上的膜拜。灾后新羌寨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需要满足游客观赏性的需求,一些羌族文化符号、汉文化符号甚至是藏文化符号被不断嫁接和融入此类祭祀景观中,例如羌碉、晾架、月亮太阳馍符号、羌文化浮雕墙、民俗文化雕塑等。2009年,茂县甘青白石寨被建成精品旅游村,羌寨中的祭祀空间由抽象羊形的白石祭塔、白石泉和散放雕刻羌族象征符号的白石渠组成;茂县南新镇牟托村2010年被列为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村和精品旅游村示范村,同时也被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祭祀空间位于羌寨中层层错落村寨中,这个空间中整合了三层片石祭塔、高山羌碉、晾架、草龙、牛骨风铃、羊骨头等景观元素,有极强的观赏性;而茂县羌城定位为羌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地、羌民族朝拜圣地以及羌文化旅游目的地,羌城的“祭山会”空间则由规模庞大的神庙、宗教祭祀台、演艺中心等建筑群组成。由此可知,羌族的“祭山会”景观在文化旅游的影响下,将更多地体现出宗教活动与展演性质的结合。

四、结语

第8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寒地乡村;生态景观;崔家村

一、寒地乡村景观的特性分析

景观能成为景观在于景观存在于人们的视觉之中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所以景观必定具有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学特性,同时它还要具有一定功能,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此外,还需具有生态文化的特性,这样的景观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寒地乡村景观的产生、发展、演变,也说明了其具有美学特性、功能特性和生态环境特向。

(一)美学特性

寒地新农村的乡土景观具有朴素的美学特性,这种美学特性是任何艺术品都无法取代的,它是一种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的体现。

1.自然美

乡村景观,是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自然景观的美化和深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本次训练项目选择的崔家村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自然美,如下图所示。

2.人文美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体现出人文的内在价值。人们在乡土景观中最容易读出人类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大多舒畅恬静且极富生活气息,因而具有特别的魅力。寒地典型案例如雪村。

3.生活美

乡土景观来源于自然和生活,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区域的发展、资源和各类活动相互联系。乡村生活近年来也被很多都市人视为忘却烦扰,适其闲情的一块净土。

(二)功能特性

乡村生态景观是长期以来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其中适应历史发展,功能性和实用性强的部分就得以留存并发展。

1.生产功能

生产功能是乡村景观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乡村景观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创造,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事物,对阳光、土地、植被和其他自然元素进行利用。

2.文化传播功能

乡村生态景观是居住地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空间格局,是乡土文化习俗的外在体现。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发展能有效促进地方文化的延续和传播。不同地域的乡村生态景观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但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能让人更透彻、深层次的了解地方文化、地方行为和当地特色民俗。

(三)生态环境特性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过分单纯的追求经济使得寒地乡村浓郁的地方特色逐渐消失,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生态效益

乡村自然作为一种次生自然,在规划设计中,不要片面追求景观效果大量运用新产品新技术,要保留其原有乡土气息,保护原生态亲近自然。

2.节约资源功能

将源于自然的景观元素,原汁原味的运用在设计中,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的同时营造出一种毫不逊色于其他类型的景观,又因其取之自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就小,便于维护。可行的做法如下图所示。

二、寒地乡村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一)保护原则

全面保留乡村生活的气息,客观反映地域特征和社会状况。但是考虑到可实施性这个保护是选择一定范围的,乡村生态景观的魅力正是其长久以来发展过程中被选择下来的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二)发展原则

在集中保护之外还应有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部分,适应传统的同时更应包容现代生活。应发展的原则,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使得新型寒地乡村生态景观在现代生活的要求下活跃起来。

(三)补偿原则

补偿实际上是在原有乡土景观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而这种设计方式往往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对于补偿的有关方法和措施的研究,促进了设计的景观环境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不破不足以谈修复,不立不足以论补偿。

(四)再生原则

再生是指对已经破坏或消失的环境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进行人为的修复和重建,并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改善受威胁或受损的景观系统的功能,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寒地乡村生态景观的再生是极为必要的,只有保证物质人文和精神人文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寒地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才能得以保持和延伸。

三、结论

乡村的发展对于农业大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减少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环境的冲击,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景观。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对长春双阳区崔家村实践调研与乡土特色文化的挖掘结合对寒地乡村的生态设计研究,提出以保护,发展,补偿,再生为设计原则,设计材料以乡土材料为主,既能与周围环境协调又做到了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P.乡土化景观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2005

[3] 李佳艺.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4] 李,徐析.论乡土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J].山东林业科技,2008

该论文为2016年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项目《双阳区鹿乡镇崔家村“美丽乡村”寒地乡村生态景观设计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部分研究成果。

第9篇:文化景观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 设计教学 地方文化 导入 陕西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2011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BY67)。

全球化时代带来的地方文化的消解之快所引发的忧虑,已经被提升到捍卫民族尊严的层面。在各种以“抢救”为内涵的传承路径中,设计以其符号重构的形式扮演着视觉意义上的重要角色。在设计教学中对地方文化的导入,即提供了一种重构并传承地方文化的长远路径。

地方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

地方文化是指那些在地方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赋予地方的文化意义。地方所指空间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文化区如巴蜀文化区、楚文化区、齐鲁文化区等等,小至一乡一镇一村。而地域在通常意义上指较大范围的空间,多指省级以上的地理单元。在教学中导入地方文化的概念,其空间尺度指向的伸缩性,可使学生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针对不同空间文化均可掌握基本设计思路。

鉴于以上界定,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以某一地方空间文化体系构建为整体教学的案例,重在讲授文化内容的同时,传授地方文化的概念及其空间意义。

将地方文化引入设计教学首先要构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从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层面予以体现。陕西科技大学地处陕西,地方空间体验、获取信息的便利,以及文化资源丰厚,为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优越条件。

在学科基础课层面开设“民俗文化”、“陕西文化及产业”等课程,从宏观视角讲授陕西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产业现状和趋势,给学生提供地方文化的基础、概念、内容、空间和现实意义的学习。在专业选修课中,根据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开设“民间美术”、“地方旅游工艺品设计”等课程,以服务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视角开展针对性课程讲授和实践。着重使学生体会产品的“泛地域化”特征,在以地方体验为主要目标的文化营销中的劣势,以及设计的责任。这一层面的课程体系既包括理论教学,也涵盖实践内容。在实践课程体系中,着力突出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设计一批满足地方文化产业需求,反映地方文化特征的设计选题,在真题环境中进行设计实践。

对地方文化的体验和认知,除了课程体系的教学之外,最直观、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选取合适的教学参观和实习基地成为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以陕西省内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博物馆为主体,以民间艺术原生态基地考察为拓展,以历史文化古迹为提升,建设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汉阳陵博物院、凤翔六营泥塑村、陈炉镇耀州窑生产基地、安塞民间艺术馆、醴泉民俗村、户县农民画创作基地等教学考察基地,学生得以切身感受和了解地方文化内涵和精神,采集设计符号素材,为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以基础、方向和实践构建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地方文化学习和视觉符号重构的设计教学体系之一的基础。

教学实施过程中地方文化视觉符号提炼与设计训练

教学实施过程是指在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上,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共同实践。其中包括课程的地方文化内容,以及教学设计中对地方视觉形象的符号化提炼。

毋庸置疑,地方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是视觉符号提炼的基础。就陕西而言,关中地区为十三朝古都所在,都城文化和知识分子山水(田园)隐逸心态,以及宗教艺术的传播与兴盛,共同构成了关中的文化意象。陕北地区民间艺术原生态的留存丰厚。陕南地区与巴蜀文化、楚文化交汇,文化杂交现象突出。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讲授陕西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对陕西地方视觉造型形象加以归纳和总结,提炼视觉符号,从不同专业设计角度予以体现。如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对陕西不同地方装饰元素的象征表达予以汇总,或从造型、材质、色彩,或从象征寓意予以提炼和再创造,在设计表现中通过对文化因子中可视性表达的“直接使用”、“夸张变形”、“移花接木”、“多元重构”,传授地方文化的视觉设计表现。在设计基础课课程教学中,以陕西文化景观,如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壶口瀑布、民间美术、宝塔山、灞桥柳、终南文化、定军山等文化空间为主题,将其充实到图案构成、立体构成的训练中,加强构成艺术与地方景观造型艺术的结合,通过训练抽象出完整独立的造型。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地方文化产品的丰富资源,以旅游商品、纪念品、食品营销为目标,都成为包装设计的案例。此类教学过程,注重地方艺术技法表现的创新开发和利用,有意识引导学生在设计中体现陕西地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表达。

在课外教学体系中,具有地方特征的产品设计成为设计展览和创业活动的主体内容。在陕西科技大学每年一度的“设计艺术展”上,以陕西凤翔泥塑和马勺脸谱为主要开发对象的设计,展示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符号性的把握,新材料被使用,或者在原有材质上进行新色调使用,如将原有的鲜艳色调更换为以黑白为基调符合城市人群审美习惯的雅致色调,将原有粗犷风格的脸谱图案更换为插画、油画、人物等其他绘画形式的图案,将原有图案使用在瓷器圆盘等新的基质上,都别有一番新的意味。创新设计和地方主题激发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对创新设计的热情。一些学生开始思考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的地方性设计,如贵州学生对地方蜡染工艺的兴趣,带来了一系列与传统有别的图案设计,或者将其在其他类型的艺术产品设计中使用。四川、湖南学生对地方傩戏面具给予了关注和热情。

以地方文化产业为主题的案例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是地方文化符号提炼和设计呈现的具体操作,具有市场性、设计性、传播性和文化性特征,是对地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也是对学生地方文化学习之后服务文化产业能力的综合性训练。

案例教学一般在这样几个层面开展:一是具体课程中的围绕地方文化表达的案例教学,如景观设计对陕西不同地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设计体现、平面设计中对文化符号的提炼、包装设计对地方传统的艺术表现、动画设计对地方文化形象的塑造等。二是毕业设计环节的完整性设计实践,通常以“地方”为主题,结合本土设计市场的需求,不同专业方向共同为其进行一系列设计:如以陕南地区的汉中为主题,平面设计专业为其进行地方城市形象设计与推广宣传策划。景观设计专业则在汉中城市景观规划、旅游景区开发设计等领域寻找诸多个案设计课题。包装设计专业围绕地方特色产品开展系列包装设计。动画专业学生则对汉中地方名人、文化传统、地方景观等进行形象塑造,通过编写剧本、人物形象塑造、提炼文化精神等呈现地方形象。三是以指导教师承担研究课题为中心开展的设计实践。如承担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汉阳陵景观设计”、“陕西汉唐文化符号的设计与运用”、“陕西重大景观规划与人文精神”的探讨等“实战”课题,使学生在综合性设计训练中,传递自己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艺术表达。

各专业学生组建团队,在一个主题下,运用不同的专业设计手段,通过再现的方式,对地方文化中的形状、色彩、材质等予以模仿,或对其进行截取和转换,以其相似性传递对地方的理解。这种以地方为主题的设计训练带来“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指导“陕西旅游纪念品开发”、“绥德石狮子包装设计”等毕业设计时,要求学生认识到地方旅游产品设计在与地方文化结合的同时所体现出的原始、朴素、环保等特征,是消费者喜爱的重要条件。设计不仅要关注地方的昨天,也要关注地方的今天。

课程体系的建设、设计符号的提炼以及具体的案例教学,贯穿的主旨是使学生掌握地方文化特征设计表现的方法和路径。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设计教学实施为例的讨论和教学实践,既是教学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上的提升,力求为各地文化产业服务提供培养设计人才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常晓京.陕西旅游工艺品开发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6,9.

[2]詹秦川.从凤翔泥塑看视觉艺术风格的地域传承[J].电影评介,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