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经济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什么要谈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问题?主要缘之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1)在日常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教师往往对教学形式的关注要多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如课堂教学如何导入、如何使用多媒体、如何组织检测等,而很少关注对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事实上教师自身知识的欠缺会直接影响到一些教学难点问题的解析和突破。(2)在谈到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时,教师往往归结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态度等问题上。事实上作为课程实施者的学科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学科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的效果。(3)在谈到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时,人们往往会想起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等,因为我们常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都归因于此。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一点,如果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即使他没有提问,没有所谓的互动,学生照样听得津津入味,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反之,形式多种多样而对教学内容本身不甚了解,教学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政治学科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问题。
一、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解析
美国当代教育家舍恩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肯定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为教师专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中指出,教师是典型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专业知识是在“对行动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中产生的,当实践者如此反思时,就会成为实际情境中的研究者,并在这种过程中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默会的”、“直觉的”,“行动中的知识”。
(一)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为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其外延而言,主要包括两大范畴: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关教育学活动的知识。美国教育家舒尔曼特别强调有关“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两类: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他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生及学习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和关于教学目的和价值的知识。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基本定位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针对具体的学科教育背景,比较扎实地就具体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甚少。更何况,对于高中政治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国外学者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国内关于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在一些论文中有所涉及,但也不够系统。但从几十年几乎不变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可推断出大家比较公认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我们认为,林崇德教授等学者从教师专业知识功能出发的分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既较全面地刻画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又清晰明了。因此,我就以此分类模型为依据解析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
1.高中政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一直以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都被放在首位。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本体性知识就是指高中政治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和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1)相关政治理论学科基础知识
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对基础知识有完整、系统、精深的掌握,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地处理教材内容。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伦理学、法学等。
(2)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
从相关政治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史集中体现了政治主要概念、理论的发展历程,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深刻政治理论和观念的变革,包含着探索者的思索、创造、艰辛与悲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了解其理论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政治概念、理论。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强调,更是凸显了发展史教育的价值。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相关政治理论发展史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经济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2.高中政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对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条件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知识和政治课教学知识。
(1)一般教学知识
一般教学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教育科学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与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政治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学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政治课教学知识
由于高中政治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时政性、教育性等特征,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征。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政治课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技能、教技巧,还要教政治思想方法,把政治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政治课的文化价值和政治课的教育价值;培养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政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建构的;第二,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关于政治课教学实践的,多是具体的小叙事,比如:“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第三,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知识是指向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策略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自我知识等组成。
(1)策略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是指政治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评估教学效果而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教学反馈、先前知识回顾等。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政治教师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实践性知识。
(2)情境性知识
高中政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的教育现场中不断形成的,是政治教师从处理各种教育事件的历史经验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依赖于政治教师对情境的敏感性、对学生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感知、课堂教学与管理技巧的掌握和变通等。情境知识能够增加教师对实践情境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能够赋予教师时刻敏锐地感知和辨别特殊的教育情境,使教师透过教学机智在特定时间压力下做出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
4.高中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
有学者在谈到“专”与“博”的关系时曾说过,使用某种“专业知识”时,常常需要更多的“一般知识”来做它的后盾,像冰山一样,浮出海平面的一部分,需要一个巨大的基座来支持它,而这个巨大的基座指的就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常识,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理论与观点,法律知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般分析方法等。
二、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
实际上,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其实就是传授“教师个人对中小学教材内容的理解版”的知识。而对教材内容“理解”需要几个方面的知识支撑,理解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实践知识等)对教材内容从教学角度给出的个人诠释,包括教材内容的理解、侧重取舍、如何讲解、如何呈现等。在这个理解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可以使教师从高观点或宏大的境域中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相关文化知识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知识的通俗理解和讲授、类比比喻和表征等策略的良好运用;教育教学知识帮助教师选择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是经验、智慧,是教师教学抉择的基础。
那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发展、提升这些知识呢?主要的路径有:
(一)多看书
对教材中某些知识理解不透的,必须找相关专业书进行系统学习,不能简单地上网搜索一下,要理解其理论的来龙去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看一些时事评论等杂书,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多看书主要是解决学科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的问题。
(二)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
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等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听课评课,相互研讨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不断增长我们的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只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听课评课、多反思研讨来获得。
(三)特殊路径———研究高考试题和尝试编制试题
研究高考试题之所以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提升,其根本在于高考试题本身的特质。众所周知,高考试题是众多例题专家的学科智慧和优秀学科思想的结晶,可以说,高考试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学学科核心内容知识及学科思想方法本质。高中教师研究高考试题,总体而言,不仅能够梳理教师个人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丰富学科内容的广度,优化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的结构和品质。研究高考试题对新手教师来说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新手教师往往对高中学科教学深度把握不准,知识理解不透彻,知识表征单一,知识应用能力有限,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对他们尽快掌握高中学科教学要求非常有益处。
关键词:经济转型;银行业;政策效果;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2-0074-05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深层次影响逐步显现,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很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主流观点认为是及时的和正确的:一是政策决策的及时性,政策的及时转向保证了2009年和2010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二是政策实施落实的及时性,确保了宏观调控取得预期效果。但是,也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天量的货币投放,以及通过银行的杠杆放大作用,靠投资和信贷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埋下了风险隐患,如整体产能过剩、银行体系资金供需失衡等等。
现有相关文献对于银行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研究较少。戈德史密斯( Goldsmith,1969)开创了经济学领域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先河,之后大量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大体从金融结构(戈德史密斯,1969;金和莱文,1993)、金融深化(麦金农和肖,1973;菲斯曼,2004)和内生增长(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奇,1990;本西文加和史密斯,1991)等三个方面,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实证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奥德多库恩,1996;凯撒等,2003)。
国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具有开创性贡献的是谈儒勇(1999)。他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国内对经济发展转型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多集中于近几年,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金融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江曙霞、严玉华,2006;曾国平,2007;林毅夫,2009;庞清静,2010;钱水土、周永涛,2011)。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转型角度的相关研究较少(俞亚光,2010;崔滨洲,2011;刘仁伍,2011;孔小伟,2011等),主要是从经验层面对区域内经济发展转型的金融支持进行分析,注重实际情况和相关建议的分析,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银行业层面对经济发展转型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借鉴、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对后金融危机时期,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入分析银行支持政策不足,并探讨了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
二、研究设计及实证分析——以山东为例
(一)经济发展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 评价体系设计。本文依据重要性、科学性、可得性等原则,结合山东经济运行、产业结构特点等实际因素,遴选变量指标,构建山东经济发展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三级,包括21个变量(见表1)。
2. 数据处理及评价得分。21个变量选取2008年第1季度至2012年末的季度数据。一方面针对部分指标存在缺失的现象,本文采用平均差值法或移动平均法对缺失位置进行补足;另一方面针对指标量纲的不统一,采用Z-得分对指标进行数据无量纲、标准化处理。为避免人为指标权重确定时的主观性,在缺失值、无量纲化处理后数据的基础上,本文选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及各层级指标的权重,计算获得各数据基期下山东经济发展转型综合得分,以此来衡量山东经济发展转型效果。从图1可以明显地看出,综合得分越来越高,显示山东经济发展转型逐步升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二)银行发展评价体系
1.银行发展评价体系设计。银行发展评价体系的设计应该能够考虑银行的存量规模、结构特点、创新能力以及风险状况。本文拟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来衡量银行发展,该评价体系共包括14个变量(见表2)。
2. 评价得分。利用熵值法计算银行发展的综合评价得分,同时由于熵值法能够实现对分层指标的分解评价,故可以一并获得对一级、二级指标的分项得分评价。表3为经济发展转型得分与银行发展综合得分及4个一级指标得分的相关关系。
(三)山东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实证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银行发展与经济发展转型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经济发展转型综合得分以及4个一级银行发展得分视为变量,拟通过数理统计模型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1. 变量平稳性检验。采用PP单位根检验对上述5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中,Sc_score、St_score、In_score和Ri_score分别代表规模指标、结构指标、金融创新和风险指标。
PP检验结果显示,在置信水平5%下,5个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且一阶差分后平稳,即同为一阶单整序列I(1)。由此,保证可以运用历史信息来分析判断未来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转型效果。
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银行单纯的规模扩张对于经济发展转型推动作用有限。银行贷款投向及利率结构能够对经济发展转型起提升作用。短期内银行产品服务创新引致转型升级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另一方面可能由于银行的产品服务创新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实际需求。风险指标是经济发展转型的Granger原因,结合相关系数为负的结论,认为控制风险能够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2)式为VECM模型,描述变量间的短期调节作用。上述VECM模型的AIC和SC值分别为-62.14和-60.41,都比较小,模型整体效果较好。对调整系数进行限定约束检验均拒绝了零假设,说明变量短期调节有效,能够使得经济发展转型与银行业发展达到均衡状态。
进一步分析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山东银行业在支持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结论。
一是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短期有效,长期递减。从银行业支持经济转型短期波动看,银行业的规模扩张对于经济发展转型短期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银行规模扩张对经济平稳发展和转型的作用边际效用递减,且银行业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支持力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差异化发展方向明显。
二是银行业是落实国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从支持经济转型效果看,银行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模型可以看到,山东银行业对经济发展转型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无论是银行规模的扩张、结构的优化、银行创新还是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都对经济发展转型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理论和现实都保持一致。
三是银行业要对经济发展转型“集约式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得分与银行得分间的相关关系为0.96,银行发展与经济转型之间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发展趋势一致,且银行规模的提升对经济发展转型支持力度较大,这表明目前山东银行业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支持作用表现为“规模式推动”。
四是银行业自身发展与经济转型相互影响。从银行业支持经济转型的调节作用看,银行发展与经济转型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当二者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调节,以达到新的均衡状态。一方面当经济发展转型水平低于长期均衡水平时,在调整系数“负数”拉动作用下,短期内经济将会向较高层次的发展转型水平演进;另一方面银行在推动经济快速转型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有利于自身优化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有效降低银行整体风险水平。反之将会拖累经济的转型发展。
五是要更加注重银行业的发展规律。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放松信贷政策,提高货币投放,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经济增长,但此过程中忽视了银行本身的发展问题,银行产品服务创新由于时滞效应、创新程度以及不能有效对接需求等因素影响造成了风险的积累。信贷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金融工具的运用,也掩盖了风险的形成,同时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偏弱,也偏离了宏观调控的初衷。因此,应该尊重银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优化银行贷款投向,降低银行风险水平,发展绿色信贷,支持循环经济,更好地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六是正确发挥银行业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作用。我国通过扩张型货币政策调节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物价及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水平急剧增长。究其原因:其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货币不再大量进入商品市场,越来越多的货币被资本市场吸纳,使得金融资产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较大影响;其二,随着资金向资本市场的流动,在财富效应作用下,过多资金投资于金融产品,分流了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造成银行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和生产的资金供应不足,对信贷传导机制形成一定阻碍作用,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效果。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信贷投放效率,解决信贷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三、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银行业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
我国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必须提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性,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施制度创新,加快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操作环境。另外,还要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打破行业垄断,完善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体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和改革的红利,激发市场的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
(二)充分发挥银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金融宏观调控要引导社会流动性支持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全面提高经营水平。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同时,充分利用信贷和利率杠杆,使信贷逐步退出“两高一剩”和落后产能行业,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信贷资金配置,提高金融服务的匹配度和适应性,促进消费升级;加大对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产业信贷政策引导。通过信贷结构来影响和支持产业结构变革,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支持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优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
山东省提出了推动扶持蓝黄经济带的发展,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提出支持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经济带、鲁南临港产业区及省会城市经济圈的重点区域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国家区域经济布局规划,主动谋划自身的地区发展战略,在信贷投向、网点布局、人员配置、资源投入等方面向国家重点经济规划地区倾斜,在支持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战略布局,这也有利于银行业的长远发展。
(四)加大银行业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度获得金融资源的同时,大量民营企业却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得到融资,造成对民营经济的“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拿着廉价资本向上下游蔓延,出现“国进民退”现象,民营企业因融资渠道受阻而异常困难。民营企业在增加就业、繁荣经济、推动创新和稳定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重视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对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准确明晰的定位和规划,创新服务模式,再造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支持民营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关注和防控金融风险的蔓延
银行业必须增强对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敏感性,防止各类风险的发生。首先,进一步做好信贷结构调整基础性工作。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从行业入手,着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其次,建立行业预警机制。要形成分层次的监控预警体系,密切监测贷款资金走向和各行业、企业的效益走势,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借鉴国外债务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建立多层次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避免金融局部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第三,进一步健全社会融资规模监测分析制度。各级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以及理财产品等的监测分析,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监测体系,为进一步做好金融宏观调控、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King and Levine.1993.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2]Odedokum.M.O.1996.Alternative Econometric Approach for Analyzing the Role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Economic Growth:Time-Series Evidence From LDCs[J].Development Economics,(51).
[3]Cesar.Calderon,LinLiu.2003.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Development Economics,(72).
[4]Wangbaoqing,huangjieyu.2011.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Risk and Corporate Finance Management,(3).
[5]Goldsmith,R.W.1969.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58-190.
[6]谈儒勇.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
[7]曾国平,王燕飞.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J].财贸经济,2007,(8).
[8]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8).
[9] 庞清静.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
[10]钱水土,周永涛.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J].统计研究,2011,(1).
[11]李剑.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东部地区数据的面板VAR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3,(9).
[12]刘仁伍.浙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实证分析[J].浙江金融,2011,(12 ).
[13] 孔小伟.经济转型与金融发展: 基于东莞的视角[J].广东金融,2011,(7 ).
[14] 俞亚光.对金融支持江苏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分析[J].金融纵横,2010,(8).
关键词:高职;核心竞争力;专业设置;理念
目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是一种更为贴近市场的办学类型,无论是资金来源、招生生源和就业途径等,更多地需要依赖于市场竞争而获得。如果说,普通高校是以学科建设来整合资源,高职院校则是以专业设置和布局来集聚教育资源。因此,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专业资源是一项关键性的资源。良好的专业既是吸引生源的金字招牌,也是集聚教学资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发酵器。专业的设置和布局需要科学的理念加以宏观战略的指导,意在长远、面向全局、注重内涵,才能支撑学院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坚持在灵活性中追求相对稳定性的理念
1.强调专业设置具有灵活性的主要目标是使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性人才”,不断跟踪和分析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和优化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是高职院校办学性质所决定的。从专业的服务对象而言,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的职业需求不断涌现,一些传统的职业将逐渐走向衰退或消失。面临这样的社会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应该具有相当的灵活性,需要进行经常性和有计划的调整,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获得在竞争中的优势。
2.强调稳定性主要基于教育行业的性质和资源配置的效益。教育是需要积累的事业。就专业教师而言,无论是知识和技能,以及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都有一个逐步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尤其是高职院校双师素质的教师,所需掌握的某项专门的技能,需要日积月累才能见效。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自然体系,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就会总结出适应于本专业的教学方式,这种能力是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的。教育的过程还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不同的专业会形成特有的行为倾向和价值偏好,这就是校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文化的形成更是一种精神在时间上的开拓和展开。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具备一个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训设施具有某种刚性特征,无法在专业之间灵活地加以转化,新设备的投入和旧设备的报废必然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以上的事实,学校的专业设置是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
3.解决灵活性和稳定性这对矛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适应性为主导,善于把握大局和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变化,以求得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的稳定性。其一,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是产业发展中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产业的兴衰决定着人才需求的旺盛程度,当选择的产业是逐渐发展和兴盛的产业,人才的需求必然有一个长期增长的过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如果面向这样的产业,就能很好地解决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其二,注重专业内容体系的自我提升。产业的更新换代,核心是科学技术的革命,从而对该行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仅仅是层次上的提升,只要对原有专业进行适当的更新改造,就能满足需要。其三,形成良好的专业研发体系,以应对不断兴起的人才需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只能加强人才需求变化规律的研究,并及时掌握应对之策。按照产业研发产品的规律,使学校的专业发展也能形成“招生专业、试招专业、研发专业”的梯度,就能做到“变中求稳。”
二、高职专业设置坚持集群化推动下的分散化理念
1.集群化是反映专业之间内在联系的一个范畴。根据我们的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集群是以服务产业为目标,通过对某个产业链应用性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构建对该产业岗位群的专业群体系,提供多层次、立体化、多功能的人才和技术服务。提倡专业设置的集群化,最主要的结果是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形成竞争优势。专业的集群化布局还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打包式”的立体化服务,减少企业在寻求合作单位过程中的成本,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行专业集群化还能减少毕业生的就业成本,畅通营销渠道。专业集群化下的毕业生营销数量和网点能大大减少,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专业的集群化还能提升学院的品牌优势。高职学院的品牌更多的是专业招牌和人才口碑,专业招牌需要系列化的亮点;人才口碑需要集中在某个产业内优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在一个行业内相关岗位上众多的成功者,必然能够竖起学院一面旗帜,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2.基于教育产品——人才和物质产品之间属性的区别,以及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降低学院运作风险等因素考虑。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集群化的同时,也要推动专业设置的适度多元化。人才是教育过程的最终产品,由于人是教育产品的载体,而人具有很多方面的共性。相对于物质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人才具有更多的共通性和替代性。就高职学院
人才的能力结构而言,有核心能力、行业能力、专业关键能力等多种层次。核心能力就是作为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几项通用性能力,如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等能力。核心能力强的人,就有多种行业、多种职业的适应性,这也就是我们现在高职学院学生专业不对口却照样能够就业的根本原因。
社会多种人才需求的诱惑和某个职业人才需求的极限促使学校寻求专业分散化的出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各种需求都会对办学者产生强大的诱惑。从专业发展内在增量来说,每个专业集群就是一类需求的细分市场,它所达到的最大份额是有极限的。为了创造更多的需求,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总是力求有更大的覆盖面,不断开设新的专业就是去占领新的细分市场。
推动多元化的动因还在于减少专业集群化带来的风险。当某个专业集群所对应的产业出现衰退,甚至逐渐走向消亡的时候,人才需求就会大幅度减少,学校将面临“转产”的危机,一所学校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就会产生极大的风险。
3.专业设置和布局的集群化和分散化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只不过有程度不同的反映和表现。如何来解决专业集群化和分散化这对矛盾,根据提升竞争力的要求,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坚持在集群化下推动分散化,而且是专业集群的分散和多元。一所学校要做出特色,产生比较优势,必须有自己明显优势的专业集群。所谓的分散化,只不过是集群化的拓展,一个集群成为多个集群。其二,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可以把重点发展的专业拓展为专业集群,而对于一般发展的专业,可根据社会需求向多个行业和领域发展。使整个学院的专业布局重点和一般兼顾,长效和短效结合。
三、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口径大小适度的理念
1.专业设置的内容要有适当的宽度和深度,主要基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今后的发展潜力。从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来看,人才培养一定有特定的职业岗位指向性。但是,学生从开始学习一直到就业,其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要保证学生学习内容和就业岗位绝对的一致,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职业岗位之间的迁移和错位就势在必行。如果专业设置内容具有一定的涵盖面,就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岗位选择,减少由于专业不对口而造成大学学习中的资源浪费。
2.专业设置的内容口径大小也要有适当的限制。专业内容口径的大小有纵横两方面的界定,从纵向来说,同样一种职业,有不同的岗位梯度,随着岗位的升级,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将不断地提高。高职专业在知识和能力的界定上要有特定的程度限制,避免求高求远。从横向来说,临近的岗位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面,选择以岗位群作为专业设置的目标,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这并不是说,专业对应的岗位越多越好,横跨岗位过多,势必造成时间精力分散,任何一种能力和技能都不能学精学透,成为毫无特色的“万金油”,大大影响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专业设置内容口径需要限制也基于高职教育学制和学生精力的可行性。尤其是高职院校重在实践技能的培养,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和不断重复的过程。假如专业面设置过宽,势必造成教学目标超过学生能力的局面,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甚至造成厌学情绪。
3.专业涵盖内容口径大小是专业设置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为专业设置合适的内容口径,是专业办出特色的重要环节。其一,以高职院校的办学性质为依据来设置专业内容的合理口径。高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因此,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要体现职业性和高等性的统一。具体的要求是在知识层次上坚持以理论知识为主,兼顾经验知识的原则。在知识的类型上坚持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并重,适当加强文化基础知识。在技能的教学上应提高创造性智力技能和创造性动作技能的比重,削减再造性智力技能和再造性动作技能的训练内容。其二,正确处理核心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关系。重点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关键能力的岗位针对性。
四、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协调统一的原则
1.“专业设置是联系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纽带”,也是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专业既包含着学生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也决定了学生今后的就业方面,因此专业的选择就代表了学生职业的意愿。近几年高职考生报考志愿的情况表明,学生对专业的需求有以下特征:重财经、轻工科;重管理、轻操作;重新兴,轻传统。社会生源的以上特征,是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酬金、品质、工作环境等方面心态的提前反映,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很大的偏差和一厢情愿的主观成份在内。
2.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则有着自身的运行特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组织,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也只能在一线的综合应用性岗位。高职毕业生一就业就对薪金和岗位有很高的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从产业分布来看,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是少数而充满竞争的。只有传统产业,仍然是社会经济的主力军,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是就业的大市场。
3.专业设置既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又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了取得两者的兼顾,需要考虑以下两点:其一,高职专业既要注重应用性,也要体现一定的技术含量,使该专业对应的岗位处在可以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身份特征的位置,以区别于中职教育。其二,加强生源需求和企业需要之间信息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专业选择。注重在就业后的工作中逐步地积累和提升,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使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2004—10.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试行).2004—10.
一、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职专业结构布局的关联特性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形式,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和地域性三大特征。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属性之一,区域性是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反映其重要的价值取向。[1]因此,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高职院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重要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仅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更是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
(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专业设置提出新要求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之间的竞争在表面上是现代科技、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本质上则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特别是技术应用性人才以及与其对应的教育的竞争。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劳动力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的技术升级不断加速,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和其工作要求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技和市场驱动下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不断分化,使岗位技术层次高移,这导致岗位技术成分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造成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2]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才专业结构及其培养质量能否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技和市场驱动的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对当前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相对稳定而又充满竞争的时期。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选择。而立足地方、对接产业、服务区域发展,则是赢得竞争的基本途径。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纽带,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设置布局和调整优化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顶层设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点,只有紧密对接和适应区域产业特点并适应其发展需求,紧跟产业升级步伐,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现实生产的无缝对接,才能彰显出高职院校专业的生命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价值。
二、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特征及调整优化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其主要目标就是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其专业结构具有“高技术性、职业性、区域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本特征。[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应该遵循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主要原则。
一是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及调整优化应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按照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进行,同时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结构主体框架的依据。
二是统筹规划,科学系统设置。其根本内涵就是要求专业设置科学规范化,在量力而行基础上的适当超前原则。[3]专业划分既要符合教育部专业分类的有关标准,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外延要科学清晰,课程结构组合要合理,在实现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时,要考虑其经济是否合理,效益是否最佳。在专业设置之前,应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认证,分析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充分考虑设置专业能否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学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强化实践环节,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4]依据学校和行业、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原则,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应有效地参与学校专业规划和结构调整优化,这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要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能满足行业企业当前的需要,更要满足行业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四是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今天,职业岗位系统正在演变为一个动态系统,要培养出“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高素质技能复合人才,高职专业教育必须强化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顶 岗实习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
三、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一)常州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现状
近年来,常州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6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8.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50.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72.0亿元。全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调整为3.2:51.6:45.2。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第二、第三产业作为主要支撑,并逐渐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过渡的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92994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5016美元。[5]
但是,常州市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各种要素成本加速上升,工业经济效益形势严峻;外需市场增长动力依然不足;企业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压力较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还有待增强。为此,为了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常州分别出台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十百千“计划等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文件,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后一段时期,常州产业发展的工作、政策和各类要素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新能源汽车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另外,服务业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常州将按照“突破发展生产业,提升发展消费业,培育发展民生业”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牌提升。[6]
(二)常州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常州高职教育形成了以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常州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常州部分高职院校根据常州市产业布局特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在提升改造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和布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常州高职院校在专业布局设置方面问题依然突出。本文通过对目前常州主要6所高职院校2014年的招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各学校专业布局分散,数量偏多而规模相对偏小,专业特色不够鲜明。根据2014年各校招生计划,6所高职院校招生专业数目均在40个以上,最多的院校招生数目达到47个,专业间冷热不均,最多的专业招生人数达335人,而最少的专业只招20人左右。
二是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设置重复率高,高校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加剧。根据表1各校2014年的招生计划,计算机类、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专业占据各校的主要招收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招生数量在各校均比较靠前。
三是部分专业设置不够规范严谨,专业间界限和培养规格、目标不够清晰。比如某高职院校,在同一学校中经济贸易系设置了市场营销、医药营销专业,计算机系设置了网络营销专业。再比如某高职院校分别设置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与设计制作专业,这些专业之间界定不明,无论是考生、家长还是用人单位都不知道这些专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根本区别。
四是专业设置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地方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与院校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逐级放大。[7]一方面,专业设置前瞻性弱,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设置明显滞后。随着常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物联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地高职院校根本无法满足供给。另一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彰显专业特色,毕业生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四、转型升级背景下常州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及建议
(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业主动动态调整更新机制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8]特别是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逐步摆脱对能源资源的严重依赖,产业由投资驱动型逐渐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制造业将逐步摆脱对劳动密集型的依赖,不断增强实体经济抗御风险能力成为地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出路。目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主动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更新机制。通过经常进行市场调研,围绕常州主导产业及产业链发展,瞄准产业技术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主动实施专业动态更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要求,特别是常州市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节能和生物技术及制药等常州市重点发展的专业;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先进、最关键的技术,优化配置专业课程,调整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办学服务面向及特色定位,凝练特色专业和打造品牌专业,真正做到“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在增强自身服 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设置和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二)搭建平台,改革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由于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应当逐步建立政府部门宏观统筹为主导、行业部门中观指导为依托、多种合作主体协调发展为基础,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主体办学新机制。从政府宏观层构建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双向对接”的协调机制,从学校、企业微观层构建校企“互动对接”的激励机制能促进“高职教育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岗位群”的对接,突破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9]政府对本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和优化进行宏观指导,搭建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信息平台,促进院校专业信息、市场用人需求和行业发展信息的交流互动。
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主领、校企主体、学校主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立足区域经济,推动校企合作,逐步形成“政行校企”四方共赢的生态。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专业改革应当积极探索“引企入校、进企办学、校企共建、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四对接”,即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需要、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实际、教学科研对接企业产品开发与工艺转型升级,引导和发挥市场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积极调节作用,确保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办学主体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推动校企之间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院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
要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调整优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关键。可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指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进修等形式开展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和熟悉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岗位人才需求标准和特殊要求,实现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到行业企业引进来自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充实到学校专业建设队伍中,组建一支动态性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积极鼓励企业行业深度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展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开发、标准制定、教学实施等,将企业的环境、项目、资源引进到学校来,为教师、学生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通道畅通。
良好的实训条件和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高职院校之间在教学上的差异,一般以实践性教学的差异最为显著。高职院校可与合作企业成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政府应积极探索通过补贴、购买服务成果等方式,支持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建立生产实训基地。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共办的非营利性教学实训场所用地可列入教育用地范围,应当减免企业相关税费,同时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实施规划、设计和建设,除土地取得成本费用外,可减免实训基地建设各项规费。[10]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和转型升级要求,应当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合理设计教学项目,并制定了课程标准。通过这些项目课程的实施,达到了让学生练就职业技能、掌握职业规范、强化职业情感的目标。在常州科教城高职园区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可利用的资源优势,通过不同院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共享,进而使各校的专业建设既能体现各自办学特色,同时又能实现院校间的互补。
(四)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定位,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行业优势及院校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增加吸引力的名片。[11]对高职院校来说,选择特色专业既要考虑院校自身的传统和基础,又要考虑常州产业发展趋势。特色专业建设在紧紧围绕市场发展导向的基础上,必须与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相联系,遵循专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创新中保持优势。高职院校在建设特色专业的发展战略中,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龙头作用,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
五、结束语
当前,常州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作为常州一张靓丽名片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的同时,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点,建立起主动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更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改革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定位,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7):22-24.
[2] 张有根.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困境与突围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0(11):39-42.
[3] 占德胜.系统论视野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8-70.
[4] 李永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29.
[5] 常州市统计局.2013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 OL].http://cztjj.gov.cn
[6]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EB / OL].http://jiangsu.gov.cn /
[7] 郝福锦,蔡瑞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实证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10.
[8] 乐军波,朱晓卓,祁义霞.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社会需求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4-66. [本 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9] 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4):97-100.
关键词:企业社会绩效;企业声誉;合法性;认证竞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1-0031-04
一、引言
不同学者对公司声誉给出不同定义。如瓦梯克(Wartick,1992)将公司声誉界定为“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满足他们各自预期和需求程度的‘认知’总和”。福布朗(Fombrun,2002)认为,企业声誉是企业过去行为和未来前景的集体代表,它表明核心资源的提供者如何理解企业的主动性和评价其传递有价值产出的能力”。瓦道克(Waddock,2000)把企业声誉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感知”企业满足他们预期的能力。
然而,尽管这些定义之间存在差异,但他们都强调了两点:一是强调了企业声誉的“认知”本质,认为它是一个主观变量。因为它是利益相关者在收集和处理企业过去行为信息基础上,对企业未来前景作出的评价。二是强调了企业声誉的“存量”本质。因为它不是某一给定时点的价值,而是基于这一时点及之前价值的综合。换句话说,企业声誉是基于企业过去和当前的社会绩效,形成对企业未来行为的预期(Fombrun,2002)。
如Fombrun所言,企业声誉源自企业社会绩效(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企业社会绩效是指企业行为的“社会”结果(Wood,1991),之所以称为社会结果,主要是因为它是针对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而言的。该定义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企业社会绩效是一个“客观”变量,因为它描述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在给定的制度背景下作出对每一利益相关者而言的行为;二是企业社会绩效是一个“流量”,因为它在每一特定时点均是不断变化的。
企业声誉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过去和当前行为的“认知”,以便推测企业未来行为的主观存量,而企业社会绩效则是一个描述企业行为的客观流量。那么,是什么机制将企业社会绩效这一客观流量转换为企业声誉这一主观存量?本文认为,正是合法性机制完成了这一转换,而认证竞赛则为合法性在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具体表现。
二、合法性:企业声誉的转换机制
组织面对着两种不同的环境: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早期的组织研究强调环境的技术方面,即关注组织的生产系统把输入转化为输出所必需的资源。梅耶和罗文(Meyer & Rowan,1977)则指出,在关注环境时,不能只考虑技术环境,还必须要考虑组织面对的制度环境,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
早期研究之所以只强调环境的技术方面,主要是由于将企业目标仅界定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因为他们主要关注两点,一是强调环境是资源的储备;二是认为环境是信息的源泉。前者往往关注组织为获得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依赖其他组织的程度;后者则主要关注组织面临的不确定性程度。不确定性和依赖性都是组织面临的问题,因此他们都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即主要关注股东利益最大化问题。
后来学者们不仅关注技术环境,同时还考虑其制度环境,这主要是由于不仅把股东利益作为企业目标,同时还考虑了其他利益相关者(顾客、员工、供应商、社区等)的利益。在19世纪末期之前,企业多为家庭作坊式,规模一般较小,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也较小。但到了20世纪初,规模巨大的企业开始出现,使学者们开始逐渐关心环境污染、员工待遇、产品安全等方面,这表明除股东外,还存在其他索取企业剩余的利益相关者。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被迫转变他们仅服务于股东的职责,开始承认利益相关者的索取权。
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社会绩效,即企业相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的客观行为,它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具体行为的一个广泛评价。很明显,这一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依赖于诸如时间、文化、产业和背景等变量(Rowley & Berman,2000)。可以看出,企业社会绩效本质上表明了利益相关者依据特定时点的制度背景,对企业行为作出的合法性评价。当企业行为和社会预期相一致时,这一行为便被认为是合法的。这些预期则通过制度背景(如社会规范、价值观、信念等)来确定。因此,制度背景是利益相关者去评价企业行为和社会绩效合法性程度的标准。
不过,制度背景并非固定不变,而是连续变化的,这时企业社会绩效也必须在每一特定时点在新的制度环境中被重新界定。随着时空的转变,制度背景中开始纳入以前曾被忽略的方面,比如污染、质量安全等,这些变换改变了利益相关者原来的想法和他们对企业社会行为的预期,企业社会责任或者良好社会绩效也都随着制度背景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企业社会行为处在一个连续的合法性过程中,并随着社会规范、信念、价值观的变化而逐渐演化(Carroll,2000)。如果在一个特定方面,企业社会绩效超前或滞后于社会预期的演化,这将使企业社会绩效失去合法性;如果在一个特定方面,社会预期保持在某一阶段,那么企业利益相关者将会接受一个不变的社会绩效。
如果企业利益相关者观察到,在他们和企业的关系中,企业一直能够满足社会预期,那么这将使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绩效转换成关于未来绩效的预期。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是较好的社会表现者时,他会随着时间变化而适应不同的制度背景,这会增加企业声誉的存量。相反,如果企业社会绩效滞后于制度背景的演化,即当他不是一个较好的社会表现者,将会减少企业声誉的存量。
因此,企业声誉是一种由社会构造的资产,通过合法性机制得以创造和维持,这一机制即依据给定时点的制度背景标准去评价企业社会行为。通过长时期的观察,依据不同时点不同制度背景的标准,在连续时期内对企业社会绩效累计的合法性评价,将会产生企业声誉。因为这时,利益相关者可以将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绩效转换成关于企业未来行为的预期。这样一来,合法性机制就将企业社会绩效转换成企业声誉,如图1所示。
三、认证竞赛:合法性机制的具体形式
合法性机制将企业社会绩效转换成企业声誉,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实践中到底是什么承载着合法性机制发挥的作用。我们认为,认证竞赛是合法性机制在某一制度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形式。认证竞赛是社会认知有效性和企业声誉的来源,这是被现有组织文献所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很多产业中,组织者(比如行业协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组织竞赛去评价企业或产品,对参与者的产品或社会绩效进行排序,有时还会对竞赛中获胜者发放“奖励”(Holmstrom & Tirole,1989)。例如,由A.M.Best(保险业专门的评级机构)或穆迪(Moody’s)对保险公司进行评级,并基于他们的生存能力进行分类;米其林旅游指南(Michelin Guidebooks)和AAA 旅游指南(AAA Tour Book)对饭店的级别进行评价,并确定它们在顾客眼中的声望;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对多个产品类(其范围从体育设备到汽车)中竞争性产品进行评级,并影响人们想当然的看法;J.D.Powers(最权威的汽车评级机构)根据他们预先设定的标准对汽车厂商的社会绩效进行评价,并且塑造各个汽车制造商的不同形象;同样,诸如福布斯(Forbes)、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和财富(Fortune)等商业杂志也对很多企业进行声誉排序。
认证竞赛是对企业或产品的社会检验,而检验中选择评价绩效的标准是制度背景塑造出来的产物。这说明了为何上面所列各评级机构设定评级标准经常发生变化。因为伴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认证竞赛所选择的标准也必须随之变化,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出企业的合法性程度。认证竞赛中的胜利者使企业获得较好的合法性,并且使他们获得良好声誉变得有效,因为胜利者被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要好于失败者,并且竞赛体现着理性和无偏检验的思想。
不过,认证竞赛也可能在相同实力的参与者间人为地产生区别,从而形成二类错误(Type II Errors,即错误接受),结果在某一次(年度)竞赛中的胜利者可能比其他次(年度)中的胜利者具有较小的能力(March & March,1978)。从这一点来看,认证竞赛中的胜利者是小概率事件,不过这一事件产生的声誉由于正向反馈而被放大。胜利者向风险规避的潜在顾客保证其组织实力,诱使他们支持组织,进而增加企业声誉存量。因此,正如其他路径依赖过程一样,由认证竞赛提供的合法性由小概率事件组成,这些事件触发一个自我增强机制,并且给企业带来递增的收益。
尽管如此,认证竞赛为组织提供了适宜性的外在标准,从而减少了由于缺乏标准和完备知识而导致的模糊性。因此,认证竞赛使企业能够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有利分数,诱使他们将资源投入到可见的绩效标准中,使企业分层,并产生企业位置序列,这反过来又决定了他们获得资源的能力。
更进一步地讲,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由认证竞赛产生位置序列因此变得更加重要。马太效应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提出,用这一术语概括如下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即使做出的科学贡献同样多,也不承认他们的成绩。”在这里,马太效应意味着,位置序列越靠前的参与者,获得的回报越多,即使与位置靠后参与者的产品质量相同。通过认证竞赛对参与者位置进行排序,间接地为马太效应提供基础,从而使较高位置的企业从产品中获得更多的回报(较高声誉租金),进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认证竞赛中获胜的企业,可以在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和投资者眼中获得认知有效性。与失败相比,竞赛中的胜利可以在顾客、投资者和竞争者眼中增加一点可靠性。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在多次不同制度背景塑造的认证竞赛标准下获得连续胜利,会提升企业声誉,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关于企业未来行为的准确预期。这样又反过来增强了企业获得资源的能力,并因此提升他们的盈利能力。
四、结论
本文主要贡献有二:其一是理论上的,认为合法性是将企业社会绩效转变成企业声誉的机制。企业社会绩效是一个客观流量,而企业声誉是一个主观存量,其中必存在一个机制将二者联系起来,而合法性正是这一机制。其二是实践上的,认为认证竞赛是合法性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认证竞赛,可以将产业中的企业进行位置排序,进而形成声誉序列。认证竞赛是制度背景下的产物,当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认证竞赛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体现了企业社会行为的合法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分析给企业带来的两点启示:一是企业应时刻关注制度环境的变化,并依据相应的制度背景调整企业社会行为,以获得生存的合法性。比如,在20世纪前半叶,环境污染还尚未被纳入当时的制度环境,但到了下半叶,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环境污染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因此被纳入到制度环境中。这时,如果企业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那么企业的行为将不具合法性,自然也就难以继续生存。二是,企业有必要投入资源,以达到或超越认证竞赛的标准并从中获胜,以获得声誉,从而加快组织的发展。认证竞赛的指标是制度环境的产物,如果企业能够在一次认证竞赛中获胜,说明企业具有符合当时制度环境的合法性,如果企业能够连续多次地从认证竞赛中获胜,则企业会从中获得良好的声誉,进而有助于企业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Carroll, A.B. (2000), A Commentary and an Overview of Key Questions o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Business and Society, 39(4),466-478.
[2]Fombrun, C. (2002), Corporate Reput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Presented at Conversazione. April, Santa Fe, NM.
[3]Holmstrom, B. and J. Tirole (1989), The Theory of the Firm, In R. Schmalensee and R.D. Willig (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lsevier, Rotterdam, 63-127.
[4]March, J.C. and J. G. March (1978), Performance Sampling in Social March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6,333-363.
[5]Meyer, J.W., Rowan, B. (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2),340-363.
[6]姚波,孙晓珠.中国企业声誉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7]Rowley, T. and Berman, S. (2000), A Brand New Brand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Business and Society, 39(4),397-418.
[8]Waddock, S. (2000), The Multiple Bottom Lines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 Social Investing, Reput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udits,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105,323-345.
[9]Wartick, S. L.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se Media Exposure and Change in Corporate Reputation, Business and Society, 31,33-42.
[10]Wood, D.J. (1991), Toward Improv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Business Horizons, July-August, 67.
On the Transform Mechanism of Corporate Reputation: Legitimation and Certification Contests
Chen Shihua, Qi Kaomi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ortheast Finance University, Dalian 116025, China)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面临的现状分析
1.招生缺乏吸引力,就业缺乏竞争力
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同质化严重,导致艺术设计系在招生上缺乏吸引力,在就业上缺乏竞争力。自从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考的扩招,很多高职院校纷纷设立艺术设计系,这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很多专业的设置往往大而不专,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体现不出区域特色。例如很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只是把专业笼统地设置为装潢、广告、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等方向,而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对专业进行细化,导致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从而在招生、就业等方面呈现出恶性循环的状态。
2.专业课程知识结构滞后于市场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学生所面对信息量呈几何级的增长,各种专业软件的不断更新,使得很多艺术传媒公司开始摆脱以往的小作坊式的制作,进入了真正的全球化资源共享,这急需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更高适应能力的艺术应用人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专业课程体系趋于老化,使用的教材存在很大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教材的老化现象严重。
3.课程设置往往只强调专业的基础性、通用性,忽略专业能力
这往往是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的通病,为了提高就业率过多地强调所学专业的基础能力,忽略了专业能力的提高。这使很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而不能实现良性循环,导致很多艺术设计系毕业生无法直接就业,大大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很多用人单位必须提供额外的入职培训而增加了单位负担。
4.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受传统条框限制,课程设置重复率高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多沿袭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分配比例、衔接关系以及培养目标上,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工人才的目标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这使得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的课程设置重复率高,过分强调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教授,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不高。
5.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相较于其他理工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对于相关专业的软件操作不熟练,导致培养出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耐劳的学生。例如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最普遍的Photoshop中的人像抠图,由于学生懒于动手导致在结课不久就将操作方法忘得一干二净。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的措施
1.根据本区域特色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应结合当前本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充分调研,在宏观上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设置,避免专业设置的频繁调整。深入调研本地区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是对高职院校能否准确自我定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研究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并将其作为专业设置的风向标是引导高职艺术设计系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结合本地区实际,可以使课程教学内容在合理性、实效性、趣味性上都有所提高。只有构建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才可以真正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实现良性的循环发展。
2.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体现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很多软件几年就是一个更新周期,这就需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闭门造车。针对教材和课程开发的严重滞后问题,职业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邀请业界有影响力的企业公司、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参与到教材编写、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设置研究中来.并对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性、专业设置合理性等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多方征求意见,使课程设置更具前瞻性、针对性。
3.课程设置既要注重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能力的细化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只注重基础能力,不重视专业能力的提高。这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就业后纷纷跳槽。针对上述情况,艺术设计系课程设置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应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将设计、创意、构想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实际应用形态的实用操作型人才。具体来说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专业方向的细化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出方向的细化,很多专业不是大致分动画、装潢、平面等方向而是细化到工作流程中的某个工种,比如美工师、剪辑师等。二是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上,要注意从围绕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高级实用性技能人才上来进行课程设置。
4.课程建设要打破专业条框限制,注重专业群建设
为了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和课程讲授的低效率,必须根据专业设置的方向,通过引导地方有实力公司的参与,设立具有专业群特征的工作室。高职工作室课程的优势具体可以体现为两点:一是突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性、创造性以及服务社会的特征,二是解决课程“文化含量薄弱”和“技术纯粹化”的问题。
根据艺术设计自身的特点,不适合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实训,这使工作室的优势更加能体现出来。工作室模式要有明确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优化专业设置形成具有稳定体系的、可操作性强的专业群,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的工作经验,而不是被动地由教师将他所理解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符合当代高职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要求。
5.课程调整应注重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师生能够零距离地贴近实际。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比重。笔者建议艺术设计系的很多专业尽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向融合。具体来说,就是企业文化进课堂,实训基地进公司。这样师生既能学习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又能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从而大大 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的专业课程调整是一个动态、可持续、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它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整体素质的培养、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否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艺术设计系的决策者们把这个课题放到一个宏观的、动态的时空体系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骆萌.探析二十一世纪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改革[J].理论观察,2008(6).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为规范我市各区、县的担保行为,防范新的金融风险的发生,现将财政部《关于禁止各级地方政府或部门违法直接从事担保业务的紧急通知》(财债字〔1999〕147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要求,请遵照执行。
1.各区、县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除了可为使用外国政府、世界银行或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进行转贷提供担保外,不得从事任何其它担保业务。
2.各区、县凡是违法直接从事担保业务的,必须即刻停止,并妥善清理已有的担保业务。
3.经各区、县政府批准设立的融资担保机构,要按商业化原则运作;担保的对象重点是中小科技企业。各区、县政府不得指令担保机构为任何项目担保。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95-02
由于工程教育认证将“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重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更多突出“培养质量”,故教育部自2006年起启动工程教育认证试点以来,其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认可[1]。目前很多高校的交通运输专业都在积极申请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以使专业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标准为“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2,3]。这与工程教育认证所给出的标准相同,即实现了毕业设计的初衷也就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然而,近年来毕业设计环节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个人问题,又有管理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指导教师本身所造成。因为这个环节不同于理论授课,理论授课面对的经常是超过60个人的教学班级,教师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动态无法及时掌握。但毕业设计不同,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经常是一对一沟通、交流,只要指导教师能够在每一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认真辅导,学生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那么如何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从而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使交通运输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对交通运输专业办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一、目前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指导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教师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毕业设计的现象。认为毕业设计就是给学生出个题目,完成过程就是在学校各种规章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催促和检查,进入最后阶段重点要求学生一定要格式正确,至于内容和完成质量则不是非常重视。很多情况下由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原因出现毕业设计环节存在“前松后紧”现象。在开始阶段学生为了就业、考研或其他原因不能集中精力做毕业设计,且指导教师也未能及时地进行督促和检查;后期面临严峻的毕业形势学生才紧张起来赶任务,但由于时间紧,且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毕业设计草草收场,其质量很难不能保证。在答辩阶段,很多答辩小组的老师为了同事之间的面子或其他主观因素对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出的问题也非常简单,没有深度。总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指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指导的学生给人情分等,表现不够不严肃。这些都是因为思想上重视不够所造成。
2.毕业设计选题本身存在问题。①毕业设计选题质量不高。现在很多选题都要考虑如何应对日后进行的各种检查和评估,为更简单地应对检查和评估,很多院校都对各种教学资料的格式进行了硬性规定,比如:试卷的内容按照统一格式、毕业设计按照统一格式等,很少考虑学科差别。就像每年毕业设计检查时注重检查论文的格式,而对毕业设计本身质量较少涉及。为应付各种检查,某些指导教师在选题时为方便只出一些东拼西凑就可完成的综述性题目。那些真正付出很多,进行认真撰写的毕业设计却仅仅因为一些格式的不正确而必须重新修改或装订,从而给指导教师和学生带来一种冷水泼头的感觉。其实,并不是说这些格式检查不应该,而是更应该在保证毕业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这些。那么如何要求内容呢?只有从评价指标中来要求指导教师尽可能做到。②毕业设计选题缺少新颖性和可行性。现在很多指导教师都会采取一些以前选题,尽管很多高校也允许选择一些非更新选题,其初衷是希望新一届的学生能够在以前的基础上将这个题目完成得更加合理和完善,比如我校每年就允许有40%的非更新选题出现。但学生的实际结果却是和往年的成果一般无二,鲜有创新;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毕业设计中的恶性循环,质量很难保证。还有一些指导教师在选题时题目过大,带来的好处是学生查找资料相当方便,因为很多资料都会与该选题相关;但是哪些是重点,该怎么写,作为本科生心理未必就清楚。所以让其良好地完成这些题目也就勉为其难。③毕业设计选题数量不够多。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一名指导教师指导10人以上学生做毕业设计并非新鲜事情。很多指导教师不能给出足够多的题目,只能出现多人共做一题的事情,加之指导教师不能在学生内容不雷同方面做出有效的规定和区分,从而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雷同的现象更是存在。上述现象在很多人看来有些言过其实,但必须承认,部分指导教师并未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严肃性与重要性。从思想上产生了麻痹、糊弄,答辩结束就算了事的认识。尤其是在扩招后,一名指导教师需要指导10个以上的学生时,上述现象就有了存在的借口。但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到来,指导教师必须正确面对毕业设计的质量问题。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我们根据自身指导毕业设计的亲身体会和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的认识,从选题、组织、撰写、答辩四个阶段共19个指标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由表1可知,对教师评价的重点在毕业设计的选题和组织阶段。只要指导教师在这两个阶段工作到位,剩下就是和学生交流和沟通。学生在一个好的选题和进度合理、资料完备的基础上再加上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和良好沟通,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就绝非难事,那么顺利通过答辩更是水到渠成。在选题阶段,很多高校都采取由该学科的专家或者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选题评审委员会对选题进行审核或指导教师汇报、答辩的形式决定选题是否通过。在选题阶段的8个指标中,有些指标应该一票否决,比如不符合大纲要求;多人共做一题,而指导教师又不能保证内容不雷同;选题难度过大;选题工作量过小。有些指标要有一定制约措施才可通过。比如选题若为非更新题,则该选题学生的成果若和以前成果一般无二或区别不大,则学生的成绩最多为及格或者不及格,从而就要求指导教师在给出该选题时一定要在任务书中给学生的要求和以前有较大变化,而且在撰写过程中时刻加强对该学生的检查和督促;所以指导教师在决定是否采用以前的题目时也会认真考虑。若选题为综述题,则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一定要在结构或思路上有所创新,如果内容仅仅是多篇资料的东拼西凑,则在评定该生成绩时应着重考虑。这些制约措施的目的是使指导教师尽量少用非更新题和少出综述题,多出一些有一定创新性和与工程相结合的且工作量和难度适中的题目,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最后环节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组织阶段给出的三个指标可以说是指标“指导教师对选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细化,也是在论文开始之前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再次进行一次保证。设计撰写阶段的五个指标主要是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进行的考核。这些指标应该由被指导的学生或者相关同学进行反馈。设计答辩阶段的三个指标主要是对答辩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应该有答辩委员会和参加答辩的学生共同掌握。
四、结论
交通运输专业为迎接工程教育认证,在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上提出了一些措施,较以前使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尽管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家之言,是建立在交通运输专业实际情况与毕业设计经验和教训基础之上,但本文的部分指标可以为其他高校或专业在评价毕业设计质量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课程整合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将会计课程列入其中,就其实施教学的效果来看,尚未能达到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会计课程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二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三是教材体系不完善,四是教学过程重理论完整性,轻实践应用性,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其开设的相关会计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针对专业特点,明确会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专业特点的差异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与方向,并直接地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学过程中。从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看,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不是培养会计专业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经贸管理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这需要的是学生把握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地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这需要学生具备会计信息的使用能力。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培养他们理解和应用会计信息的能力远比培养他们产生会计信息的能力重要。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看懂企业财务报表,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全面看懂财务分析报告,能理解和应用(而不是提供)会计信息,理解会计信息对管理决策的影响,明确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针对各专业特点组织实施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
二、实施课程整合,有效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在明确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要从课程整合出发,合理传授会计理论与实践知识,过去很多高职院校中的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往往都是分别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三门课程,或者由于课时的限制只开设其中的两门甚至一门,教师授课基本按照会计专业的大纲、教案要求组织实施教学,其结果不是课时不足,就是囫囵吞枣,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施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通过我们对非会计专业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确定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在高职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中,相关的会计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将其相关的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调整教学内容,形成适合各专业特点的《会计技能教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认识会计。本章主要从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出发,导出会计的概念、特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应遵循的会计原则和会计规范等基本知识。第二章会计循环,从经济活动出发,对会计等式、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与账簿、试算平衡、结帐等进行介绍,第三章借贷记账法。从各专业特点出发,介绍应用借贷记账法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使学生能对借贷记账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能对基本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第四章财务会计报告。向学生介绍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学生认识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理解会计报表对企业经营管理管理的独特作用,为学生能够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打好基础。第五章会计实践。从企业经济业务发生产生的原始凭证开始到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一个会计循环的模拟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企业会计实务有一个全面真实、形象具体的认识,从而加深会计技能在所学专业中的作用。第六章企业会计报表综合分析。本章是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课程最终目标的综合体现,从企业会计报表实例出发,向学生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会计报表分析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在理解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第七章企业业绩评价与管理。本章主要介绍筹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成本费用、收入与利润的管理,掌握财务控制、企业业绩与财务分析的技能,本章技能重点放在企业业绩与财务分析上,使学生学会通过财务分析全面做好企业业绩分析。
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帮助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树立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工作实践,掌握基本的会计工作技能,从而全面认识会计与其专业的关系,实现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2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实施有效的整合之外,在教学环节上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改变过去一贯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环节设置。在每章节理论教学中,设置单项技能实训,在一个会计循环的理论教学结束后,给学生以两周的综合技能实训。在综合技能实训结束后再向学生介绍会计报表分析与企业业绩评价与管理,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综合实训,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实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会计技能的核心教学过程。在设计会计实训实践教学环节时要注重针对性,采取循序渐进、综合强化、不断提高的原则。整个实训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单项模拟实训、学生分组进行自主会计模拟练习、院外实训基地综合实训演练。
知识模块单项实训,在这一环节,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施相应的实训项目,并对学生的实训成果加以评价。这一过程与理论教学穿插实施,每完成一个环节的理论教学,即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分组自主会计实战演练。在实训教学中将3—5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在教学中由老师安排学生的会计角色进行单项技能联合实战演练,完成相应的会计岗位任务。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随时与各小组学生保持联系并做现场的岗位实战指导。
院外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在综合实训阶段,学生被安排到学院的实训基地或其它企业进行综合实训,一般以小组的形式独立顶岗。对于这样的顶岗综合实训一般时间的安排跟相关专业的毕业实习相结合,所有开设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在其顶岗实习期间,要求进行至少两周以上的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各班级安排两周的综合会计岗位模拟实战实训。对于顶岗实训的效果评价由企业管理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评判,对于综合会计岗位模拟实战实训效果由学院老师进行评判。
三、稳定师资队伍,强化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材建设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任务一般都由会计专业教师承担,然而,从现状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会计专业配备的师资队伍比较强,而对非会计专业却重视不够。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略知一些会计概念,会看会计报表就可以了,他们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只是将会计专业的课程加以简化,忽略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还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当成了新进青年教师上课的“试验田”,敷衍了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使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其实,要做好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工作并非易事。首先,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学时少、时间紧、内容要精选,其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从一开始的高度就与会计专业不同,它站在管理的高度而非核算的高度来进行教学。所以,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理应由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最好教师还拥有所教专业的专业背景或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