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服装设计的前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装设计的前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服装 设计 教学 问题

在“艺术至上论”和“技术至上论”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纵观我国目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成果,偏重艺术化而忽略生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也就导致了服装设计的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如何将高校教育跟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一直都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核心议题。

一、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服装设计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服装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多在服装设计领域能够把握国际发展潮流,并将其与国内市场紧密结合的服装设计人才,但就目前来说,服装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上基本上都是以美术作为基础,绘图表达和纸面作业作为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偏重于虚拟的课题式创意设计,以此灌输美术基础和设计教学。诚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美学理论,扎实美术绘画功底,但是服装设计并不仅仅是创造艺术作品,更应该设计出具有美学概念的服装作品,将服装的时尚流行元素与客户消费需求有机结合。据调查,目前绝大部分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不在相对口的职位,而毕业后进入服装设计工作岗位的学生也普遍存在不能对工作很快上手的困惑。造成教学与市场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实践的缺失,在学分制教学的压力下,学生的自由时间相对较少,加之师资水平有限等原因,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这就加深了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性与学校管理的规定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工作能力低下的尴尬局面。

2.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所教授的专业知识较为陈旧,更新缓慢,知识点重复,如在进行基础色彩课程教学时,大部分高校都是从色彩构成、服饰配色、服装设计的色彩等课程开始讲起,而这些课程大多都是从色彩的三要素讲起,进而以明度对比为主构成的色调开始练习,知识点重复又累赘。同时,在课程设置当中过于重视美术基础教育,忽略服装设计的专业基础教育,随意性较强。在市场潮流的推动下盲目安排课程,如市场流行绣花图案的时候增设机绣课,在市场流行曲线的情况下,增设立体剪裁课,而这些本来就应该开设的课程被随意增减,直接导致了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知识点凌乱,专业基础薄弱且片面,在求学的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问服装设计的灵感和构思应该从何而来,学校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让学生掌握服装设计与结构问题的解决方理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毕业设计中拿出作品,在工作岗位上无法保证设计的后劲。

二、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和模式

随着服装工业的快速发展,服装设计专业也有了基本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服装设计教材,但是就如何将最新的服装设计理念和方法融合到服装设计教材当中去还有很多努力要做。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服装设计类型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应该成为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由于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的时候会涉及到美学基础和绘画基础,所以在教学课程的设定上要对艺术美感方面有所偏重,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画静物、头像、人体、服装和任务的能力,但是并不需要过度,因为服装设计的中绘画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对服装造型的设想、对裁制工艺的拿捏和对结构变化的运用。

在服装设计的专业理论课程上看,中国服装史、外国服装史和服装美学等理论课程经常会因为师资力量短缺和学校不予重视而搁浅,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将基础知识打牢固,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也缺乏持久的设计灵感。在整个服装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市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校的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做到因势利导,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课程,对一些繁冗陈旧的课程进行及时的替换,推动学生培养个性化设计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借鉴和吸收国外高校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式或许能够为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比如将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打散分组,在某些实践环节上进行联合培养,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领着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和策划设计,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知道产品从设计到出品的整个流程。同时,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勇敢地把三尺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来展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通过讨论来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学习方向和操作途径,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全局意识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高校在进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勇于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成立高校的服装设计工作室,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自主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和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思考和与老师的交流,在实践式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的消化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分析创作和表达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高校还可以主动联系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并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减少教学和实践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为就业提供更充足的筹码。

参考文献:

[1]金桂华.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第2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服装设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40-02

近些年,网络的普及使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多媒体课件大量的应用于职业教学尤其是服装设计教学之中,人们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资源优势,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形式,改变了师生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能够充实服装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其教学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图文并茂的信息展示也使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在服装设计教学中需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作用,降低多媒体课件的不恰当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使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到服装设计的真谛所在。

1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及其作用

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创意,把多种图文、声像、动画等的媒体材料进行组织和分类,并将这些元素融合为一体得以交互展现,所形成的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信息作品,它成为新时期教师授课的一种很受欢迎的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1可以简化教学操作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排料知识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利用黑板画样板,讲解排料的方法以及相关原理变化却很不方便,黑板的面积和时间都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造成学生的乏味感觉。利用多媒体课件不需要在课堂上画样板就能形象地展示衣片的方向、移动和旋转等的操作,既简化了教学操作,还能让学生看到全面的、动态的展示效果。

1.2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需要把各种服装材料及其特点、性能展示给学生。然而,完全进行实物展示是不现实的,只讲解服装材料理论又会导致枯燥和难以理解。因此,在现有服装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制作效果图加以替代,通过这些效果图,学生也可以了解和判断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1.3使服装设计图更加精确,教学更连贯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手工制图不仅耗费太多的课上时间,而且不准确,课堂教学时断时续,这难免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即能避免这些问题,不仅教师可以把精确的设计效果图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出来,还可以培养学生电脑制图的能力,以提高服装设计图的质量。同时,多媒体的使用便于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各种优质资源,强化自主学习和运用。

1.4采用多媒体课件便于教师集中培训和指导

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由于条件限制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从教师的角度看,大部分为分组演示和巡回指导,导致不断地重复操作,不仅浪费了时间,还降低了效率;从学生来说,会感觉教师演示不充分,还减少了设计实践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课件,既可以重复演示,还可以在演示的同时指导学生加强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被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方法所替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服装设计教学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应用知识广泛,需要大量的设计制图、样板和人台模型等辅助工具,这使传统教学的弊端更为突出。首先,死板、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一个复杂的服装设计效果图单靠这些样板、模型等静物教具是难以表达其意境的,更难以将三维的服装理念体现在二维的服装设计制图之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

2.2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强化知识讲授,甚至整节课都在讲,学生消化吸收和实践都被弱化,也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复杂的服装结构制图的结构线和各种标志内容较多,标志在黑板上显得错综复杂,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在缺乏互动地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实践,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

3如何将多媒体课件灵活应用于服装设计教学之中

3.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参与课堂的“导”与“演”

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一定程度上主导着课堂教学。它不仅包含了服装设计教学的情境展示、设计图模拟、样板展示等,也策划了学生学习、训练和巩固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导演角色。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突出的专业技术、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网络知识运用能力,才能在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把创新教育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的应有作用。

3.2有效组织课堂,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服装设计教学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充分考虑学生理解展示内容、记录重要信息、分析处理任务问题的时间,控制演示的节奏,及时解答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才能使学生踏准多媒体教学的节奏,便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3巧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服装设计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优秀案例的剖析,或利用一些导入性问题,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启发他们思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组织课堂问答形式,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设置问题,让部分同学进行计算机操作,加工处理教师设计好的设计图,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4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应用训练

在服装设计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比如在绘图工具的使用部分,不能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应用。在学生绘图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巡回指导,矫正工具使用中错误的操作方法和线条的造型。同时,启发他们发现作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并且,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情况的不同,为他们设置不同的任务,做到因人施教,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4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容易产生的负面效果

虽然多媒体教学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大了信息摄入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但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也会为服装设计教学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使部分同学不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当堂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对于师生关系而言,多媒体课件的单向信息传输,淡化了师生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互动,不利于知识掌握的信息反馈和情感教育的实施;二是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设计缺陷会导致多种问题出现。有的课件虽然很花哨,但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有的选题不充分,目的不明确;有的课件过于注重声、像等的配置,却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对于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而言,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还有个弊端那就是淡化了手工制图的作用,服装设计知识是靠多种感官获得的,手工制图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多媒体技术难以替代的。多媒体教学发挥了电脑制图的优势,却淡化了手工制图的作用,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明显减弱。

5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综合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制作出优质的课件。同时,还需要正确理解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处理好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三维立体造型能让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概念,丰富其想象力,但在线性关系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显得价值不大,只需进行直观教学即可。直观教学反而会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教学的顺利展开。

(淄博市淄川区职业教育中心,山东淄博255100)

参考文献:

[1]陈燕舞.浅析多媒体应用于服装设计教学[J].科技传播,2010,(08).

[2]秦玉秋.浅论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J].新课程(上),2011,(06).

第3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创意服装设计;效果图;材料;思维模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S9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80-01 

一、教学中创意服装效果图的绘制 

绘制服装效果图是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手段,因此服装设计者需要有良好的美术基础,通过各种绘画手法来体现人体的着装效果。服装效果图衡量服装设计师创作能力、设计水平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是设计者普遍关注和重视一项技能。 

创意服装效果图强调设计的新意,实用性的服装效果图着重于在制作中准确把握,注重服装的着装具体形态以及细节描写,以保证成衣在艺术和工艺上都能完美地体现设计意图。而创意服装效果图设计则可不拘泥于此,更偏重是否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首先,在创意服装效果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方面,服装效果图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准确表现人体着装效果。一般采用8头身的体形比例,以取得优美的形态感。创意效果图可更为夸张人体比例,设计的新意要点要在图中进行强调以吸引人的注目,细节部分要仔细刻画。其次,创意服装效果图的模特采用的姿态以最利于体现设计构思和穿着效果的角度和动态为标准。要注意掌握好人体的重心,维持整体平衡。也可反其道行之,在视觉上利用不平衡美起到引人注目的作用。最后,创意服装效果图可用水粉、水彩、素描等多种绘画方式加以表达,要善于灵活利用不同画种、不同绘画工具的特殊表现力,表现变化多样、质感丰富的服装面料和服饰效果(如图1.1-1.3所示)。 

在学生有了灵感想法后如何进行创意效果图的绘制,可结合设计要求,按设计规律完成的设计手段。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它通过对构成服装的众要素进行变化重组,使其具有崭新的符合审美要求的面貌,从而完成服装新款的创造。服装的设计可借鉴其他造型艺术设计的方法,如加减法、夸张法等。 

图1.1 创意效果图头部细节创意 图1.2 创意效果图中不同手法的运用 

本课程是属于在学好了服装设计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更好的把握住流行,提审自己的各方面的设计能力的课程。 

二、教学中创意服装材料的应用 

图2.1 不同材料创意作品展示 

在设计创新中标新立异尤为重要,唯有不断千变万化才能适应市场。在创造性思维前提下产生的不断变化和标新立异,如何利用创造性思维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便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课题。在创意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应首先明确创意服装与实用性的服装设计的联系和不同,着重学习并掌握好服装创意的设计。其次,熟悉服装的审美形式原则,熟练运用服装配色的各种手法。最后,加强现代审美创新意识,把握流行的时代脉搏,确立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是人,是将服装材料在人体上进行包装来体现的,创意服装设计也离不开“人”这一主体,但是创意服装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比日常的服装设计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纤维类服装面料,图2.1 不同材料创意作品展示 

它要求标新立异,要求服装具有“新、奇、特”的创新性,只有在材料形态的应用上做到宽泛性和异质性才能满足创意服装面料特质性的要求(如图2.1所示)。 

三、教学中创意服装设计课程的思维模式拓展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独一无二”才叫创意,其实服装是一门实用艺术,不能脱离现实,也不能太过商业化,作为服装设计师应该懂得将创意改良成能实穿的创意,这样服装设计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要求设计创意的作品,既要体现创意能力和品位,又要能反映生活。该课程授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如何保证和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细心研究的问题,授课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善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该课程。 

创意服装设计开拓了创造力思维空间,重点使学生掌握实验空间、想象思维空间、联想思维空间、反向思维空间、错视空间、自由讨论空间、进入设计大师的空间。运用创意设计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设计理念的建立、形式创意、色彩创意、材料创意、结构和工艺创新、创意设计的装饰美感。打破思维的界限——服装设计的创新与表现。 

高等院校开设在教学中,通过想象思维训练、联想思维启发、逆向思维启发、错视空间训练、解构和组合训练、设计创新、设计构思创新、信息采集、材料构成、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化妆、展示等一系列训练,完成从设计到制作出成品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明确创意服装设计概念及与日常设计的区别和联系,明确创意服装设计与历史、现实、文化宗教、未来、科技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师服装、传统服装、过时服装及异国文化的研究,创造出新的服装面貌。 

(作者单位:开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杜丽玮.浅谈服装设计中的创意元素[J].科技资讯.2011(33) 

[2]王艺,张焘.满族服饰元素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22) 

[3]李克兢,周文超.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J].艺海.2011(12) 

[4]留晞.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服装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11(04) 

[5]李晓军.浅谈服装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1(34) 

第4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服装设计;实践教学;必要性;重要性

服装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最早的遮羞功能出发,到目前已经成为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服装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随着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服装产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为各国经济领域的重要因素;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过程,设计师根据材质的特点进行加工,使其更符合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由此产生购买的欲望。同样的材质和做工,设计风格的不同所得到的市场反馈也不同,服装设计是创建品牌、提高服装附加值的重要因素,是促使这一产业从低端迈向高端的重要途径。

一、前言

我国人口众多,既是一个服装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服装生产大国。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不同的朝代、时期都有风格迥异的服装特色,形成了深厚的设计积累。但在近代时期,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在服装材质、服装工艺等方面大幅度超越了中国,并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磨炼设计水平,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体系和品牌效应;相对而言,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却明显落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始以代加工为主导,被称为“世界工厂”。强大的生产能力并没有促进竞争地位的提高,服装产业主要以批发为主,市场竞争力较弱。究其原因,与我国服装设计水平整体落后有很大的关系。服装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基本的保护功能正在退化,人们更多的关注艺术、时尚、流行等元素在服装上的体现。所以说,服装的设计就是一种艺术创作,但又不仅仅是形而上的创作,服装设计师必须根据现实中存在的材质、服装的基本构成、功能有效性等因素展开,最后还要符合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加强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服装设计及相关内容在我国仍属于小众学科,除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之外,大部分以职业学校为主。从服装设计人才教学现状而言,主要以美术教育为基础,突出平面设计能力,理论部分内容较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很显然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的服装产业发展,从人才招聘角度说,很多服装厂家、设计机构并不看好应届毕业生,除非从储备人才的角度出发,否则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这正表现出我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弊端,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美术基础、绘画功底以及服装设计理论的学习,但在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实践,设计大多是“纸上谈兵”,虽然能够体现出一定的风格,但在现实中却没什么用;学生不了解材质的特点、物性、改性,掌握的原理、风格再多也不可能自动变化为成衣。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与实践的脱节,是造成我国服装设计人才素质较低的关键。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市场全面对世界开放,各种国外服装品牌蜂拥而入,对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是巨大的冲击。从市场角度来说,高端企业制定标准,中端企业开发品牌,而低端企业生产产品,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弱的环节。无论是标准还是品牌,服装的设计都是最关键的,加强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比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我国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事实上,我国近代服装设计成绩斐然,旗袍、中山装更是典范。但专业的服装设计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且大多数理念都是从西方现代设计中移植而来,结合学校教育的模式,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工艺美术方面的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和社会脱节的严重问题。例如,教学活动中以绘画技能为中心,包括素描、色彩的运用,学生很难意识到后期的应用层面,即如何把设计稿转化成现实中的服装产品。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和学业考核有很大关系,包括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艺术学校,学生的成绩考核主要是素描、速写、色彩等绘画科目,如果美术成绩不合格,就会影响毕业。因此,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美术练习,与服装设计的本质相差甚远。教学工作中开设的实践课程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分割,诸如服装设计理论、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也都被列入实践课程,进一步挤压了实践教学的时间。服装设计要体现出艺术性特点,但艺术的实现要与现实中的材料结合,单纯地绘画图案不是服装设计,只能算是一个步骤,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这一点在师资力量方便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服装设计教师队伍中,有实际服装制作经验的人并不多,一些是专门从事平面设计的、一些是专门从事计算机设计的(如CAD、PS),教学中存在的片面性很突出,即便提供了可实践的教学环境,也很难有效地利用。

三、实践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来说,服装设计水平低下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化发展的格局下,国外服装品牌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生产资源优势等,把中国作为一个“加工车间”,而产品贴上品牌标签之后,就具有了很高的附加值。相对应地,我国大量优质服装加工技术、原材料等却因为服装设计问题不被市场接受,在营销中往往以低价格进行竞争,市场转化率较低。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是解决服装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方式,教育体系在人才的培养层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让学生的创意和现实相结合。深入了解市场,扩大知识面,不仅要了解绘画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掌握服装技术、材质特点等知识。院校服装设计人才每年都会大量的充斥市场,如果忽视了人才的培养方向,必然会导致资源浪费、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服装企业或设计机构对有经验设计师的青睐,主要源于其接触过具体的成衣过程,在实践中有很好的经验,这一点需要教育体系关注。

2.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服装设计的本质就是成衣实践。由于社会理念或认识的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分辨服装设计的本质。尤其在商业炒作的情况下,各类非主流、后现代的时装秀,层出不穷的设计概念等,导致人们错误地把服装设计认为一种单纯地艺术设计,与现实中服装功能严重不符。而实际上的服装设计则是在创新理念的前提下,激发灵感、具体表现,最后进行实物的制作。其次,服装设计灵感源于大量的实践。设计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就需要灵感。一个显而易见的实施是,灵感不可能凭空在大脑中显现,它是厚积薄发的,是在实践中经历了大量的学习、体验、挫折、感悟之后,在人的意识中反复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思想表达。素质优良的服装设计是需要吸收大量的姊妹艺术营养,包括雕塑、建筑、文学、舞蹈、喜剧等,艺术是相同的,通过转化和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引起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心理共鸣;艺术创作绝对不是偶然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创作,而通过市场来检验设计的优劣。再次,实践是服装设计走向市场必要环节。服装设计是为服装产业服务的,消费者不可能花钱买一张素描或色彩,而是实实在在的服装产品。如果一个设计师连服装材质都不了解,连基本的缝纫技巧也不懂,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产品,更不可能创造出品牌。

四、加强服装设计教学中实践性的措施

1.改进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国现有的服装设计理论和教学模式大多从西方引进,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不利影响,在课程体系方面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从改进方面说,要逐渐减少美术理论的比例,甚至可以取消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课程,基于计算机技术开展电脑手绘、软件设计等,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性。在课堂上引入服装材质的讲解,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布料工艺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解不同的面料特点。开设服装材料学科、裁剪缝纫学科等,让学生逐步学会将创作转化为现实的方法。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开设服装品牌课程,针对不同的品牌设计风格进行讲解,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市场潮流前瞻性,在不削弱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专业性特点。

2.开展模块形式教学、灵活开展因材施教

服装设计的种类很多,人才的培养不能讲究“大而全”,而应该强调“小而精”,针对我国当前的服装设计专业进行细分,包括中国传统服饰、西方服饰、特殊服饰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结合因材施教的策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为学生重点讲解服装结构、制作工艺、造型特征等;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奠定基础,缩短上岗的培训时间。

3.改革考核评价标准、提升实践能力锻炼

考核评价标准是影响当前我国服装设计改革的重要阻力,由于长期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服装设计专业的考核内容大部分以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主,如服装设计艺术理论、绘画技巧等,在阶段考核和毕业设计中,也缺乏实践性的安排。改革考核评价标准,可以把日常手工制作纳入考核体系,包括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毕业设计的服装实物实现等;通过增加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实践部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单纯地从教育角度分析,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与传统人才培养有很大区别,其教学行为是围绕着市场需求展开的,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倾向十分明显。同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学生被要求充分了解艺术基础是有必要的,但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必须协调,否则会造成人才能力的偏差性。从现阶段情况来说,我国在服装设计人才的教育方面过分强调艺术理论、绘画能力、基础课程等方面的考核,实践明显不足;要解决这一情况,应该加强教育系统和市场之间的联系,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条件,实现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为我国服装产业的强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亚.论仿生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江成,叶艳.论延伸设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装饰,2013

[3]胡嫔.论服装设计教学在市场中的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

[4]张红丽.艺术设计要在实践中磨炼——论实践对于服装设计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10

[5]修雪丹.浅谈服装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第5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服装材料;发展;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服装的观念也渐渐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简单地把衣服作为驱寒保暖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展现自己个性,表达自己生活方式,向外界展现自我的一种表现手段。而服装设计也逐渐地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因此我们在挑选服装时,更是在享受着一场审美盛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样式个性新颖上,也更多的对服装材料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服装穿起来既要有型,又要健康舒适。要想设计出既款式新颖靓丽,又穿起来健康舒适的服装,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服装材料的基本知识,清楚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选择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根据服装的机能选用恰当的服装材料,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塑形性体现服装的造型设计,从而使服装材质与服装造型完美结合、相得益彰,这既是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也是服装设计师技巧训练中难度较大的问题之一。

服装材料是服装的载体,是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是服装设计最基本的因素,它是构成服装最主要的物质材料之一,它包含了质地、纹样与色彩等方面,最能体现服装的主体特征。服装的款式要通过服装材料来表现,才能创造出美好的视觉效果,因此我们说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服装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对服装设计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对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地掌握服装材料的特性及其对服装的影响,从而合理地选择、灵活地应用各种服装材料,合理地采用造型方法和表现技巧,真正地做到因材施艺,做到设计与材料的完美结合。

一、服装材料简介

1.服装材料的内容组成

服装材料可以分为织物和非织物两种,而织物又可以分为有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三种类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又出现了新型的纺织纤维,如天然彩棉、莱赛尔、天丝及竹碳纤维等新型材料;非织造材料主要包括皮革制品以及其他金属、塑料等材料。此外服装材料还包括辅料,如里料、衬料、垫料等。

2.服装材料的性能

一般来说服装材料主要包括以下的基本性能:(1)吸湿性能。良好的吸湿性能可以使人穿着时感到舒适,及时吸附人体排出的汗液,调节体温。(2)保温性能。纤维纺织品中所含的静止空气越多,保温性能就越强。(3)弹性和强度。通常天然纤维的弹性较好,但恢复原状的能力较弱。而合成纤维恢复原状的能力很强。(4)透气性能。透气性能的强弱,取决于材料组织的密度、厚度及其表面形状。(5)柔软性能。柔软性能与纤维的粗细、质地的软硬直接有关。

3.服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服装材料的艺术出现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服装材料呈现再创造趋势,还会向着复合功能的方向发展,材料向着自然和环保的趋势发展。服装材料的更新不断推动着服装的新进程,服装行业已进入以材取胜的年代。

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对服装的评价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1)服装的外观审美性;(2)服装的安全舒适性;(3)服装的易管理性;(4)服装的耐用和经济性;(5)服装的流行。

二、服装设计的特点及其与服装材料的关系

1.服装设计的特点

现代社会生活不断发展,与其息息相关的服装也随之千变万化。通过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找到服装设计的一些共同点:(1)装饰日趋简化;(2)色彩富于浓郁的装饰效果;(3)强调服装设计中的意境和情调,(4)巧妙地应用材料质感。

2.服装材料和服装设计的关系

服装材料作为服装设计的第一语言,二者有着很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材料是服装设计的表现工具,服装设计师必须依靠各种材料来实现自己的构想,正如雕塑家需要大理石,木工需要木材一样。良好的造型与结构设想需要通过相适应的材料材质和色彩才能得到完美体现。另一方面当代服装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服装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思潮的变化推动了服装材料的创新。

三、服装材料的运用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服装材料是服装造型设计的根本

任何设计都离不开三大基本要素:材料、色彩和造型。其中材料是一切设计的根本,因为它包含了色彩、质地、纹样等方面的因素。首先材料是服装造型的物质基础,有了设计方案之后就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其次材料还是主导服装设计思维的主要因素,往往新颖别致的材料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作激情和灵感。

2.服装材料可以促成服装造型风格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服装设计就是风格的设计,服装风格的体现需要有相应的材料来支持。由于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特征与性能,因此面料的特征对服装风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面料的塑形性对服装的整体造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面料的弹性、坚实、挺括、飘逸如何,都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最终造型效果。材料的材质美感构成在设计中也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为面料的材质也可以表现出服装的风格。

随着当今在服装消费方面的个性化,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新颖,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在设计衣服的时候要满足众多的口味。如今市场上那么多的服装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要归功于服装材料的开发,因此要想实现服装设计的多样化就必须依赖服装材料的再创造,因为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必须对服装材料的原有结构和性能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得掌握现代服装设计的理念以及服装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而对服装材料进行恰当地改变和创造,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设计。因此重视服装材料的创造是服装设计创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姜宇冰,司国红,孟祥玉.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J].黑龙江纺织,2012(01).

[2]张岸芬.不同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山东纺织科技,1999(04).

第6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针织服装 灵感培养 创造性设计 市场

当今信息的空前发达与国际一体化,使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缩短着时问与空间的距离。现代服装正以其特殊的语言,呈现出以高新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新型材料为载体,各国、各民族服装融会、借鉴、推陈出新的发展趋势。

针织服装以其随意、舒适、色彩缤纷、肌理富于变化的特点在服装市场愈来愈受到推崇,同时其良好的弹性、保暖性能、柔软贴身的穿着感觉、广泛丰富的材料来源,翻改品种快、产品花色多、设计空间大、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消耗低、生产占地面积小、机器噪音小、生产工艺流程短,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使针织服装生产工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空前发展。纵观针织服装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针织服装创新性设计是市场的需要。

一、针织服装的历史与发展

针织物质地优良、实用性很强,同时手工针织的工具简单,技术也便于掌握,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仍然被广泛运用。

在历史上,针织服装大多是作为内衣出现的。这种情形直至20世纪前叶才有所改变。当时,具有叛逆精神的服装设计大师香奈尔将原本作为套在外衣里面的羊毛针织衫进行改造,推出了作为外套的羊毛针织运动装,在服装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此后,针织服装外衣化的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意大利服装设计大师安琪拉·米索尼对针织工艺的独创性开发,进一步强化了针织服装的表现力。随着技术的发展针织服装设计的创意发挥程度也越来越大。创意的图案与精湛而丰富的工艺被米索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针织服装开始被更多的服装设计师所关注。随着现代服装设计思潮的发展,针织服装的用途不断扩大,如今已发展成为服装设计各门类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二、针织服装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针织服装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和审美品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旅游业在全球兴起,人们的着装更加注重舒适合体、随意自然。而针织服装独特的柔软性、透气性、吸湿性、弹性和工艺、设计的随意性、风格的多样性,正好迎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求新求异的心理。同时,其制造成本低廉、组织结构独特、色彩搭配的随意丰富、款式简单大方的特点,使针织服装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国际服装舞台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针织服装设计师而言,只有不断深入研究针织服装的特点,及时预测其发展趋势,针对其工艺特殊性进行创新性设计,其设计产品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针织服装的发展趋势

1.风格多样化、品质时尚化、材料生态化

(1)风格多样、注重传统

如今针织服装在设计时更加注重从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服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追求单纯和人性的本质,结合时尚理念,在自然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融传统经典与现代时尚产生创新的组合,表现出精致、实用、舒适、完美的多样性风格。

(2)材质更加注重功能性

①天然材质与人造纤维混合,产生结实、耐用、舒适、柔软、轻质的效果。后期织染注重产品设计和重构的创新。

②注重与质地的对比。传统的再造,强调独特组织结构和丰富肌理的效果及多种组织的复合化和综合利用。设计采用变化多样的色彩搭配,注重穿着的蓬松柔软效果。

③新型的高科技纺织技术和富创造性的后期处理,从而产生变化迷离的特殊效果。

④针织服装以其自然的外观、舒适的手感为特色,强调天然纤维、弹性纤维、功能性新型纤维的运用,赋予了织物优异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⑤采用超细、轻质、中空纤维,在保证织物保暖性的前提下,更加轻、薄、软、暖。

⑥纺织纱线细度更高、更细腻,注重产品的精致。

(3)生态化——未来的趋势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针织服装设计现多采用绿色材料,注重生态环保产品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国际贸易市场对环境保护和穿着安全的高度重视,给现代针织服装设计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同时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也为针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给针织服装设计师进行创新性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针织服装的创造性构想探索

英文Brain storming,译为“头脑风暴法”或“集体创意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指关于解决某个问题,凡是与其有联系的方面,尽可能广泛地去思考、收集。这种设计思考方法是研究每一种选择,进而推敲出一个方案,以便使每一个可能性都得到考虑,从而使设计者能够尽可能地发挥潜能。加大信息间作用概率的办法就是扩大信息间的联系,增加此事物与他事物发生联系的几率,这样形成创造性构思的可能性就越大。拓展思维,不仅仅要把与主题直接关联的摆出来,就是与主体联系不大的也要考虑,尽量广泛收集。而针织服装设计构思以头脑风暴法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具体设计构思方法:

1.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就是常规设计思维,是人们习惯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中心,从正面甚至是表面上直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常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非常直观,常规思维就是,顺应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理解和认识,自然地感受到事物的面目并且做以变化。表现在针织服装设计中,就是较直观、顺理成章地表现作品的设计内容。以设计目的和要求为出发点展开设计,这是常规设计法(图1)。

逆向思维也叫变异思维,这是把事物放在相反位置上思考的设计思维方法。反其道而行之是变异思维的典型特征,这种方式可以启发设计构思、拓展思维范畴、催生意外的设计结果,而使设计所表现出来的外观形式更加引人注目、更有新意。逆向思维转换了思维取向的角度,撇开了众所周知和司空见惯的方法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会获得新奇的突破性设计。

逆向思维有的是将常规变为特例,有的是将缺点变为优点。它的特点在于从事物发展的反向而行,找到设计的新方法、新思路。现代服装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造型、材料和色彩、制作等方面也经历了许多人的尝试和探索,想要有所突破并不容易;但利用逆向的思维方法,可以寻求新的视觉享受,如针织服装的非对称性设计、内衣外穿、款式的前后置换、缝制时缝缝儿的外置、镂空破损设计等都是逆向思维的运作(图2)。

2.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向比较思维。它研究的是同一时间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的思维过程。横向思维是一种多维的发散思维,系统思维也属于横向思维。在针织服装设计构思中,横向思维引导我们从其他服装设计方法、作品、其他艺术门类,如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寻找构思灵感,或者从与针织服装设计毫无关联的科技、生活、运动、社会事件等方面思维寻找设计构思的灵感。流行色的设计构思就是典型的横向思维构思。

纵向思维是一种以事物的产生、发展为线索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在针织服装设计中,基于纵向思维,我们必须了解针织服装的发展历史,从这些信息中寻找构思灵感;必须了解针织相关技术的科学发展水平,甚至想象针织设计的发展,从中寻找创意的构思。纵向思维是引导视线从过去到未来的设计构思方法。针织服装设计中的民族风格、未来主义格调都有纵向思维的构思痕迹。

3.多向思维和侧向思维

多向思维,也叫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是指在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从扩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设想的思维。

针织服装设计构思的多向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它的特点一是“多端”,对一个问题可以多个起点,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式各样的设计方案;二是“灵活”,设计时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三是“精细”,能全面细致地展开设计,对设计元素作精细的推敲;四是“新颖”,设计构思方案,各不相同、新颖不俗。

设计的多向性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的,首先,设计要大胆敞开思路,不要仅仅是实用性和可行性。其次,要提高多向思维的质量,单向发散只能说是低水平的发散。再次,坚持思维的独特性是提高多向思维质量的前提,重复自己脑子里传统的或定型的东西是不会发散出独特性的思维的。只有在设计构思时尽可能多地为自己提出一些“假如”“假设”等,才能从新的角度想从未想到过的设计方法。

侧向思维就是利用其他领域里的知识和资讯,侧向、迂回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针织服装设计构思时,从别的领域寻求启发、方法,可以突破本领域常有的“思维定势”,打破“专业障碍”,从而实现设计的创造性。侧向思维的特点是思路活泼多变、善于联想推导、随机应变。

四、设计灵感——创造性构思的前提

在针织服装设计中,平时要注意针织设计的相关知识的储备与积累,寻找创作的素材,善于发现和捕捉各种灵感,善于运用创意思维对灵感素材进行概括、提炼、归纳、组合等艺术处理,把它们巧妙地运用到针织服装的设计中。

(1)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素材中突破

现代服饰是历史进化的产物,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延伸。传统文化是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灵魂文化,是现代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根基。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其新的形式、新的变化是当代针织服装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成为设计师创作的灵感,在借鉴民族文化时不能简单照搬,而是要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在设计表现上,将针织服装的造型、色彩、织造工艺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以诠释民族性的针织设计。

(2)知名设计师作品分析

设计师成功作品的分析是积累设计经验、激发设计灵感的最直接的有效途径。在选择作品时,应扩大视角,不仅仅局限于针织设计师,所有成功设计师的作品都可以成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在分析知名设计师作品时,要注意分析的深度,首先应该分析作品或设计师的配色风格,其次深入分析配色的技巧,最后还应该分析配色效果与其品牌风格及流行色的关系,等等。

(3)从大自然中选取素材和寻找灵感

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和生态环境在给人类生存与美感的同时,也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设计灵感。如古代服装上的图腾纹样、日、月、植物、动物等图样;对自然的表现在针织服装上有大量的应用,如图案、色彩、肌理等常采用或平面或立体的方式表现素材。

(4)姊妹艺术的影响

各艺术之间有许多触类旁通之处。不仅在题材上可以相互借鉴,在表现手法上也可以融会贯通。从姊妹艺术中寻找灵感是将这些艺术中的某个作品或元素改变成符合针织服装特点的形态。设计师伊夫·圣·洛朗曾将蒙德里安等多位绘画大师的名作稍作改变,应用到服装中。绘画、雕塑、摄影、舞蹈、戏剧、电影、文学、音乐等姊妹艺术是针织服装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绘画的线条、音乐的旋律、诗歌中的意境、雕塑的形象等都可以被针织服装设计所利用。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达达主义到波谱艺术等,这些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为针织服装设计师提供了创作素材。

结语

第7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生态时代;绿色服装;保护环境;理念;服装设计

一、前言

生态设计―EeologicaalDesign,可缩写为ED亦或是GD。具体意思为: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设计的产品对环境等的危害而进行的有设计阶段就开始的对各种环境危害因素进行考虑,然后进行产品设计,对产品的功能与环保性进行使用周期的特殊设计,确保产品的实用性与环保性。绿色服装设计作为一个较为新鲜的领域,伴随着人们绿色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以下就对绿色服装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二、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和主要内容

(1)绿色服装设计的内容

绿色服装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在选择材料时首先考虑选择节约资源的环保材料,并对材料的可回收性进行充分考虑,提升产品循环利用性质,降低服装材料的造价,这是生态时代下绿色服装设计的最基础工作。(2)加大绿色设计理念的推广,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面将绿色服装设计理念落到实处。逐渐建立起全行业的生态环保的理念,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性能。(3)认真评估服装设计的成本,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4)不仅在产品材料上做到绿色环保,在包装上也推行绿色包装理念,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形象,减少环境污染,为环保做出贡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在产品营销上实施绿色营销。要想提升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面向社会普及绿色消费理念非常重要,将普通大众的绿色环保消费习惯培养起来,创建绿色的产品消费平台,可以很好地推动我国的绿色服装行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2)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

现在工业发展导致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就使得绿色服装设计理念应运而生,绿色服装设计理念是以环境属性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在实现服装设计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也是现在生态环保大环境下的重要的设计方式。绿色服装设计的理念不仅是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更是在设计环节注重健康因素,充分满足人们对服装的物质与精神要求。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目标的绿色服装设计理念在满足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同时,更是实现了艺术与环境的平衡,通过不断加强绿色服装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这与满足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三、绿色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策略

在进行绿色服装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在服装基本功能与审美要求同时,注意到原材料、加工、包装的整个过程的绿色健康要求,做好服装的回收处理等环保方面的问题解决,做到循环利用、降低污染。绿色服装设计的标准就是衡量绿色服装质量的尺度,作为绿色服装产品设计在满足国家服装生产外观与技术质量要求之外,还具有比国家相关标准更高的质量要求。

(1)原材料选取要求

绿色服装材料也可以称作生态服装材料,在绿色服装设计中,原材料的绿色环保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服装设计原材料的使用条件与性能,了解材料的环境属性,尽量采用易降解、无污染、易回收和重复使用的原材料。在绿色服装设计上,服装选材的主要标准就是绿色工艺生产产品。原材料的选择原则是必须对人体与动植物危害最低,尽量降低农药与化肥等的使用。

(2)理化要求

绿色服装功能设计要求材料具有较强的抗菌性、材质具有超强超细性以及容易清洗、抗紫外线与防辐射性等,同时还要求防污效果好、芳香、阻燃、抗静电性能高、免烫等等,从而达到促进人体机能循环和保健的作用。

(3)颜色的选择

对于人类来讲,色彩对于人产生的心理层面的影响力非常强,视觉作为审美的核心在绿色服装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师在进行绿色服装设计时可以尝试通过简约自然地色彩、降低色彩的明度与纯度等,从大自然中取色,大自然是个多彩的世界,其中的绿色、蓝色、棕色等都是十分迷人的颜色,是一种永恒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生机、活力以及和平、美满、幸福、自由、自然等等。因此,设计师在服装颜色的选择上应该尽量取材于大自然,充分反映人类生存的空间和生活的大环境,着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保护环境、倡导健康绿色的生活对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绿色服装设计的观念是提倡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坚持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不断加强绿色服装设计,不断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与环境保护的绿色衣服。

参考文献:

[1]刘琦,陈品如.关于生态时代的绿色服装设计初探[J].艺术科技, 2014,(3):151.

第8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关键词:平面构成;服装设计;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0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大幅的提高,吃、穿、住、行都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在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人们必然会对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服装设计可以说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后的不久,就有了服装设计的概念,到了21世纪,对于服装设计的概念,已经和传统的有了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上,而设计的理念和方式上,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自身的不断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装设计理念的进步,而平面构成作为传统服装设计中就使用的一种方式,在目前的服装设计中依然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服装设计中,还有很多方面会使用到平面构成。

一、关于平面构成简述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

顾名思义,平面构成是建立在二维平面的元素,根据审美和物理原理的需要,对平面上的元素进行排列和组合,通过这种方式组建一个全新的图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面构成是理性和感性的组合,平面构成目前是艺术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中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要想真正的学习艺术设计,必须先深入的了解平面构成,对于不同的艺术设计方向来说,他们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学习的平面构成是一样的,因此在实际的交流之中,不同领域的设计者们,可以通过平面构成来进行,随时时间的推移,平面构成概念自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地理解不同,使得艺术对美的追求也不同,作为艺术设计重要组成之一的平面构成,其概念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平面构成的特点

对于最新理念下的平面构成来说,是以现代的科技没学位基础的,这与传统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同,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中,很多设计都是理论上的,在当时无法做出实物,而现代科技美学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科学基础的前提下,设计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符合物理、数学等原理,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就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真正的做出实物,由此而可以看出,平面构成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种视觉上的局限性,很多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一个图形时,会采用多个平面构成,每个平面构成就是一个角度,这样吧多个图形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体。

二、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

对于平面构成来说,其元素包括了点、线和面,这些元素在服装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服装设计也是由点、线和面构成的,只是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制作时使用的材料,对这些元素的使用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使得设计出来的图形,能够拿到工厂做出真实的衣服,这才是服装设计的本意,对于这三个要素的使用,贯穿了整个服装设计的过程,在初始的框架设计中,有些设计师喜欢用点这个元素,先把服装的装饰物设计出来,也有些设计师习惯用线这个元素,勾勒出一个服装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使用材料的情况,进一步进行服装的设计。

(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都开始追求穿着的个性化,而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来说,设计出来的服装能够被人们接受,被更多的人看好,想去穿这样的衣服,才是设计上的最大成功,在这种背景下,现在的服装设计也开始个性化,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都喜欢添加一些个性化的装饰,而各种新材料的出现,在最初的服装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都是以基本元素的方式,而现在的个性化服装设计中,开始更多的把基本元素进行组合使用,如把多个线条进行打乱,在打乱的过程中,赋予这些线条一些特定的意义,这样的表现形式就可以使服装设计达到个性化的目的。

三、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服装设计的起源很早,而平面构成概念的出现,却是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需要,一些学者针对性的总结出来的,在以往的服装设计中,都是采用平面的形式进行设计,由此可以看出,平面构成理论的出现,其中有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服装设计的需要,因此平面构成的三个元素,在服装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随着服装设计开始变得个性化,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服装设计时,都开始采用立体构成进行。

第9篇:服装设计的前提范文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设计专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服装设计课程,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难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现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实践型的应用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服装专业的特色性,应当理论结合实践,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改革。

关键词:

服装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能力

服装设计是一门教学理论和专业实践相互结合的非常紧密的学科,服装设计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有着技能性、实践性、流行变化性强的突出特点。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服装设计专业在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人们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而曾经的教学模式多处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状况,教学过程过于固守成规,保守的教学过程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应对社会的需求,甚至严重影响到中国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出路,造成学生在社会就业中竞争力不足。因此服装设计教学应当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增加服装设计课程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理论结合实践,应当提高教学课程的应变性,以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可以更好的应对多种工作的需求。

一、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过于陈旧,传统方式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需求不相符合。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但并没有其的专业特色过多的做一个深入了解,课程设置上任然按照非设计类专业进行教学,对教学效果造成阻碍。教学过程没有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教学过多,实践少甚至没有。而服装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通过实践让学生能真正的掌握设计方法和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教学内容没有根据流行变化而及时更新。服装设计是一门与社会时尚流行紧密相关的课程,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时尚资讯与潮流趋势,教学内容要根据流行趋势变化而进行应有的调整。

二、服装设计教学方法改进探讨

1)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根据其专业特色进行调整。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应符合其的专业特点,要和传统学科教学进行区分,譬如增强其实践性,打破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要多鼓励教师在创新教学,借鉴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艺术类专业教学经验,比如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要学会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吸取灵感,在做设计的时候不要用完成任务的态度,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在其兴趣的基础上完成设计作品并赋予设计作品一定的设计思想。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一些竞赛的模式提高课堂气氛,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命题设计比赛,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又可以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设计意识的协调性,在可管可控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

2)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高于理论教学,很多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掌握,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服装设计相关技能的掌握。要多为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实战练习或实践锻炼,为今后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如可以多鼓励并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服装比赛,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又可以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进行锻炼,学生可以通过比赛这种实践经历,学习到很多理论教学无法带给学生的实践体验。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将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并结合实际的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培养实践技能强,可直接完成设计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3)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及时性。

服装设计课程和社会时尚流行紧密相关,而服装又具有流行变化快速的特点,因此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随时替换更新和服装流行趋势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服装设计课程的价值。所以对服装设计教师的要求会更高,教师不单单要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和专业技能,还要有敏锐的时尚观察能力和开阔的设计视野,随时捕捉和服装相关的讯息和流行趋势的变化,根据服装的形态、颜色、材质、工艺技巧等等的变化而随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和服装流行紧密相关联,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及时性。服装设计课程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上不应简单僵化的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出现知识陈旧、教学内容匮乏等问题,不能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性和思维开阔性,并且实践性过弱,不能理论结合实际。而现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实践型的应用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服装专业的特色性,应当理论结合实践,采用贴近市场和潮流需求的教学方式,通过学校、企业、教师以及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可以掌握基础设计理论的同时能有开阔的独立思维和敏锐的时尚嗅觉,并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应对不同的工作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

作者:董芳赵 新伟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课题及编号:

河北传媒学院第七届科研课题立项,课题编号:201523

参考文献

[1]华梅著.服饰心理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