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西方国家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是由于市场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假期的需求,一部分是由于政府的推动。这段时期乡村旅游的显著增长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成熟的经济部门在推广乡村旅游方面做了诸多工作。乡村旅游被视为再生的乡村经济的一部分,并可起到稳定环境质量的作用。近些年,旅游已经被认为是提升某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有效工具。
二、乡村旅游研究背景
发达国家中,许多农村地区正处于经济危机状态,这些危机包括:经济的不稳定和衰退;失业;下降和老龄化的人口;保护压力。在此背景下,农村旅游应运而生。农村旅游优势包括:自然优势、小城镇和村庄、建筑吸引力等。而发展农村地区发展旅游的益处包括:参与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大量的、相对而言投入成本低廉的工作机会;丰富当地经济;加强了当地保护和支持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意识。以下趋势又加强了对农村旅游的需求量:改善的农村内部地区的可进入性;对可以休闲和锻炼的假期的需求增加;渴望体验农村及野外生活。但随之而来的则是许多现实的挑战,包括来自经济、社会、政治及环境影响的压力。
三、乡村旅游的主要研究方向
1.乡村旅游的供给
乡村旅游的供给研究主要包括社区主体研究、环境因素研究。在这些因素所组合的框架之下,乡村旅游才得以长时间持续发展。一些研究进一步指出了与乡村旅游相关的益处,包括: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对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重新规划当地的人口布局等。Hjalager A.M.以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欧洲社区为例,发现提供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尤其是休闲旅游产品)后,该地区经济上得到了巨大的回馈。RichardSharpley以塞浦路斯为例,指出乡村旅游的硬件供给设施花费昂贵,但是回报较长而且配套服务等明显滞后。这对于乡村旅游是一大挑战。
2.乡村旅游的需求
乡村旅游需求主体主要指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因此,获得详细的乡村旅游消费者的信息,确定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消费者需求,了解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等,就成为了研究乡村旅游需求问题的关键。Ann和Peter通过分析1995年日本长距离市场的主要权威数据(包括加拿大旅游委员会,美国旅游管理局,墨西哥旅游秘书处)发现:在人口统计、个人态度及行为特点上,潜在的乡村旅游者和非乡村旅游者有显著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他们给出了农村地区旨在吸引日本旅游者的建议:建立地区性乡村旅游机构,分析产品市场群,推广并营销旅游产品,加大旅游经营商的产品意识。
3.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
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态度研究起步比较晚,在70年代中期才陆续有一些相关研究出现,探讨焦点集中在社区现状与当地居民态度的联系。比较著名的有Doxey提出了著名的激怒指数,Doxey认为:游人数量增加的同时,当地居民也会增加对游人的敌意,当地人将经历从愉快到敌意的阶段。还有一些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社区合作可以确保市场运转良好并可以有效管理服务质量。Macdonald和Jolliffe则通过研究加拿大东部阿卡迪亚人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出文化独特性对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以及社区合作对乡村旅游的有效性的结论。
关键词:乡村旅游; 村落卫生; 个人卫生; 文明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03-06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乌托邦式的乡村,把美景勾勒得令人神往。而另一方面“华式房屋光线与通风均不合法,暑热熏蒸,蚊蝇群集,最易致病……复喜食恶劣之瓜果,生冷之蔬菜,不煮之饮料,晚间席地而卧,露腹睡眠,锅灶与吃饭器具肮脏”[1]。对比之下不难发现,陶渊明和Rogaski Ruth对我国乡村环境的描述存在着云泥之别。事实上,根据普遍的调查与农村生活经验,就我国目前的大部分中西部农村而言,Rogaski Ruth所言无虚。无论古代还是当下农村,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建设与完善都不尽如人意。只不过在传统时代,农村有强大的自净能力,居民有不同于现代的卫生观念和实践,以至于这些问题并未凸显出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的日益丰富,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垃圾围路、围河、污水随意排放的尴尬局面。此外,在工农产品“剪刀差”中受损的农村再次成为了城镇垃圾“反哺”的接受者,生活垃圾、工业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被转送乡下,造成二次污染。全国不少农村地区卫生状况极度令人堪忧,个人卫生也急需改善。
相形之下,那些发展旅游的乡村则在这些方面表现不俗。他们基本建立了类似城市的现代卫生体系,包括公厕系统、下水道网络、自来水管网,而个人卫生方面则也更加讲究。这种现代的卫生体系与乡村旅游需要传统生态有机融合,给予游客一种惬意的感受。本文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6处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地点调研,以1 087份有效回收的问卷和143例个案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为素材,对以此六地为代表的旅游村落的公共卫生设施与私人卫生观念、行为的生成进行研究,力求揭示出旅游村落的巨大变化以及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
一、村落卫生的概念界定
作为近代概念的公共卫生,其立足点在于国家卫生行政,即国家权力逐步介入公共卫生领域,成为担当公共卫生事务、服务公众健康的主导力量。然而,实行国家卫生行政并不等于公共卫生事业不再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和推动,相反,社会力量的作用恰好能够弥补公共卫生行政的不足。有研究者即指出,“进入民国以后,随着国家卫生‘制度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在救疗防治疫病方面的作用明显加强。但民间社会力量无论在临事性应对还是日常救疗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公共卫生是环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通常指居民区生活居住、工作、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往往分类为大气卫生、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土壤卫生、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等方面。环境卫生水平是衡量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好坏不仅关系到社区居民及外来游客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的相辅相成是村落卫生得以良性发展的根本前提。个人卫生指的是为了维持健康的生活状态,而要在用脑、用眼、起居、运动、环境、心理、性、营养和饮食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个概念指向两个层次,即个人卫生的行为与指导这种行为的观念。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笔者将个人卫生操作化为“衣服换洗”“洗头理发”“刷牙洗脸”“饭前便后洗手”“洗澡频率与方式”“随地吐痰”等具体指标。无论公共卫生还是个人卫生,都将对社会人的行为与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而人们把自己周围人的行为往是否有利于干净整洁、是否有利于健康方面评判的过程及其形成的话语,便是“卫生化”过程的具体呈现,这与米德(G.H Mead)所提出的“概化的他人”的意识建构呈相反的路径。
现代意义上公私卫生观念和行为的生成是很晚近的事情,与传统社会那些观念和行为相比较,这是个断裂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乡村地区的公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并不全然属于现代化的强制植入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基于村民理性的自发,并且这种改变有一种基于“面子”和利益心态逐步内化的过程。以乡村旅游为例,这种新事物的勃兴成为了引致自发变迁的重要因素,此类变迁带有明显的文明化过程,而公共卫生设施的建造、文明行为和观念的形成则是在卫生化话语的影照下进行的。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社区卫生治理
(一)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与变迁略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东部地区由于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在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率先取得了丰硕成果;交通资源、人才均无优势的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和制约。不过,近年来兴起的乡村旅游,尤其是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正在逐渐突破发展的瓶颈。“传统文化”“原生态”这些原本的发展劣势,正成为他们前进中的优势资源,“后发效应”是颇为明显的。值得关注的是,旅游开发在当地引发了诸如经济、文化、人际关系、利益格局、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影响。
随着旅游业发展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一方面,社区传统文化得以复兴,并在增强当地居民文化自豪感以及打破封闭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推进旅游地现代文明的发展上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旅游开发也无可避免地引起这种传统文化的丧失、贬低与扭曲等负面效应。这是因为,乡村旅游业的勃兴改变了社区原有的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开始转型并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第三产业异军突起,这一变化通过旅游区文化氛围的渲染影响,旅游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变化进一步反映在社区的总体外观上。但与此同时,旅游使传统农业时代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逐渐失衡,由此引发了居民、政府与旅游开发企业之间复杂的群体性利益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在旅游过程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政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村民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等,都是旅游开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方面。随着旅游开发的进行和深入,它会对农村社区的文化、人际关系和社区环境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如此庞杂而纷繁的变迁形态显然是无法在本文中详尽论述的,笔者只以“管中窥豹”的方式,考察乡村旅游所引发的乡村卫生体系的演进并探究其中的机制。
(二)社区卫生治理
除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卫生设施建设,政府在社区卫生的治理上也采取了多项举措。如果说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只是从客观上、物质保障上对居民卫生习惯进行引导,那这些治理方式则是政府有意推动旨在训诫居民观念直至行为方式朝着卫生化的理念迈进。
1.评与检。检查、评比一直以来都是政府进行管理的得力武器,在村庄发展旅游过程中对村民家庭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打分评比也自然成为政府强制推进或柔性引导村民移风易俗的不二法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6个调查地中至少偏坡和西江在卫生治理上动作较大,自然其收效也较明显。
偏坡村的“村民形象评议”活动在周围小有名气并且较为规范,所谓的“评议理事会”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且制定了详细的评比标准。陈会长向我们介绍了该评比的主要内容,“关于村民形象评议,每家派一个代表作为被评分户代表,评分由理事会负责,评分以前是每季度一次,现在改为每年一次。评议是有很多项目的,比如,你关不关心国家大事,计划生育实行的怎么样,科技推广、种植养殖、发财致富、卫生状况等,总共有11项。对于分数高的被评分户有扶植政策倾斜的奖励,分数前三名过年过节有奖品发放,分数较低的没有惩罚”。尽管评比项目有11项之多,但是“卫生不好(对分数)影响比较大,如果分数不高就在卫生环境上重视一下,把屋门前打算干净一点”。① ①调查访谈汇总:陈会长,偏坡,2011年7月15日。
偏坡村的村民形象评议是个综合的评检活动,不过大多数村民因其他项目基本一致(比如计划生育)或者其他项目无法进行有效测量,便主观认为卫生状况的好差是评议中最重要、占比重最大的指标。正因为卫生环境在评比中的重要性,引发不少村民对评议的意见较大:“也存在跟他们关系好就分高,他们家没我家卫生搞得好,却比我家分高”。② ②调查访谈汇总:罗大姐,偏坡,2011年7月15日。这种不满源自村民把综合性的评比单一卫生化,这种单一化有别于评比的初衷,但是却能强化村民在卫生上的重视,因为在村民看来卫生搞不好对分数影响较大,尽管事实上并不如此。
如果说偏坡村是综合性的评比,那西江村则是单项竞赛。笔者在西江调查中发现各种各样的挂牌有35种之多,其中和卫生相关的评比就有9种,譬如卫生清洁户(西江村委会)、文明卫生户(西江村委会)、整脏治乱示范户(雷山县文明办)等等。在这9种挂牌中,和村民相关度较高的正是列举出的3项。通过访谈,我们得知这些评比是由“村里妇联、村民代表搞的,村民代表是由那些办事公平得到大家信任的人,每月定期走家串户检查,谁家卫生搞得不好,他们就提醒你。有政府宣传过卫生清洁,有时候会不定期抽查,太脏就会扣掉文物保护费”。③ ③调查访谈汇总:宋大哥,西江,2011年7月18日。
西江与偏坡的不同不仅在于项目上综合与单项之别,还在于偏坡对前三名获奖者予以实物奖励;而在西江,对于那些单项评比做得较好的家庭则挂牌奖励,有的家庭墙壁上甚至“卫生清洁户”“文明卫生户”“整脏治乱示范户”一应俱全,这种荣誉感自然会促使他们更加注重卫生。
2.大扫除。在西江村,大扫除运动已经扩展到了整个西江大街。“我们这里会定期举行大扫除。都是打扫河边(白水河),还有大门口......有时候是早上,有时候是下午,抽出来两节课的时间去打扫卫生”。④ ④调查访谈汇总:宋老师,西江,2011年7月18日。政府的卫生治理已经不仅局限于村民农户家里,还通过学生力量在西江大街上白水河边开展大清扫活动,为西江发展旅游营造良好环境卫生面貌。
偏坡的岩上村也为了发展旅游开展过村民的大清扫运动。“我们岩上村民4家一班,每周六清扫一次从岩上到下边偏坡的路面,并且谁家要是办酒席,大家也组织起来搞卫生”,⑤ ⑤调查访谈汇总:陈老师,偏坡,2011年7月15日。只是这个运动因为没有实现其利益诉求而中止。
3.对口支援。正如西方的文明行为从宫廷传向民间一样,现代城市文明代表了文明和卫生的先进状态,而农村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向城市学习。这种学习在调查的旅游村庄中表现较为明显,只不过这种学习也是需要中介来推动的。在偏坡村,由贵阳市乌当区政府牵线,“请(市里和区里)大酒店的厨师对口服务,每家农家乐都有对口的大酒店,以保证食品卫生和安全”。⑥ ⑥调查访谈汇总:陈老师,偏坡,2011年7月15日。市、区大酒店里的厨师会定期到偏坡为对口服务的“农家乐”进行服务和卫生方面的指导,农家乐的厨师们也表示在这一对口服务中受益匪浅,学习了高端的炒菜技术并且注重食品卫生安全。当然,指导之后仍会有评比,笔者调查中住宿的“农家乐”就有颁发的食品卫生安全等级的证照。
4.对家禽和牲畜的管理。在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下,饲养鸡鸭和猪是获得肉蛋的主要途径也是增收的重要副业,牛马则是粮食种植的重要生产工具和运输工具,狗则是看家护院的忠实仆从。但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逐渐开始对这些家禽和牲畜散养状态下随处排泄产生反感,认为是极其不卫生的行为。尤其是旅游业在这六个地点的发展,政府和民众对待这些家禽和牲畜发生了态度转变。
在村民看来,鸡鸭是天生喜欢散养的,并且也只有散养的时候才能更好的生长,圈养对于他们是禁锢。西江村就有人这样看待:“但是鸡和鸭就不行了,他们天性就喜欢到处走动,你圈起来反而不利于它们长肉。”① ①调查访谈汇总:杨大姐,西江,2011年7月18日。也还有村民表示:“并没有倡导圈养,还是喜欢散养,粪便有保洁员打扫。”② ②调查访谈汇总:花大嫂,偏坡,2011年7月15日。可见村民尽管认识到了鸡鸭粪便是个问题,但是相信有保洁员的清扫,鸡鸭粪不是问题,反而能通过养殖从游客那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花大嫂还表示:“有些游客就是来我们这里买养的土鸡,他们觉得好吃。”有时候经济追求可能是没有放弃散养鸡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相比较以前,现在养鸡鸭的村民已经逐渐减少,并且不少人开始在隐蔽的地方圈养这些鸡鸭,毕竟他们也会厌恶散养的鸡鸭到处拉的粪便。“我们家以前就在住的地方养,现在搞旅游之后就把鸡鸭挪到偏远的地方圈起来,因为要搞好环境,弄好卫生,不然游客来看到脏兮兮的会觉得环境卫生意识不好”。③ ③调查访谈汇总:罗老太,偏坡,2011年7月15日。罗老太的话代表了不少开有“农家乐”的村民的看法,他们顾及到旅游的发展以及要给游客一个干净卫生的印象,已经逐渐自觉地改变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
与鸡鸭的小巧相比较,猪和牛就显得庞大和笨重。如果散养猪和牛,则会产生较大堆的粪便。因此,政府在对待这些大型家畜上则表现出不同态度,即号召圈养:“我们这里也开会不让放养猪,大家也知道猪吃饱之后运动长不快,也就自觉地不再放养而是圈起来。”④ ④调查访谈汇总:董大哥,西江,2011年7月18日。有意思的是政府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改变村民的养殖方式,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方式,比口号式的宣传或者强制禁养要有作用。牛除了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外,也是他们苗族人重要的娱乐活动――斗牛的主角,但是相比较以前却也有了大量的减少。“(旅游)开发以前,大多数人家都喂养牲口,养牛呀什么的。路的两侧都是粪便,(卫生)很差的。(旅游)开发后大家基本都不用牲口了,环境也好多了。我的小女儿到现在都没见过真正的牛。我们村上寨还有人养牛作耕种用”。⑤ ⑤调查访谈汇总:班大哥,镇山,2011年7月14日。
最后,对于狗的态度,政府也开展了宣传动员让大家圈养,以免随处大小便或者咬伤游客。不少“农家乐”的从业者也正考虑把随时都可能致人伤害的散养狗圈起来。相比较偏坡的做法,肇兴则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打压措施,已经多次发出了“关于开展肇兴侗寨规范养犬清理整治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养狗户必须在限期内把散养的狗圈起来,期限之后政府将组织公安、城管、民兵组织对街道上仍然散养的狗进行灭杀。据村民讲,这样的灭杀进行过多次,以前被杀死的狗由政府处理,现在允许村民把死狗领走。这一措施虽然残忍并有“一刀切”的弊端,当然也有效地打击了那些散养并可能随时对人身和环境造成破坏的恶犬。其目的无非是因为开展旅游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便获得较多的收益。
三、公私卫生生成逻辑的再解释:基于文明化过程的视角
(一)政府强制下的诱致性变迁
诺贝特・埃利亚斯在其名著《文明的进程》中提出:出于本能,人们会在社会中竞争,而它的副产品便是社会的有机分化,随着功能分工的日益复杂化,相互依存的链条也会越来越长。这种行动链条需要一种可靠的、可调节、可监控的行为加以配合,否则就会运转不灵[3]。对本能和情绪的控制,高水平的社会分化与相互依存所需要的长远眼光的发展,或者说“合理化”行为的发展,埃氏称之为“文明的进程”。结合本文所研究的主题,埃氏的理论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视角。
村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上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改造和建立的。从常理而言,强制的政策推行往往收效不彰,而出乎意料的是,村民们大多进行了有效的配合。如何理解村民这种心甘情愿去配合看似极不合理的强制现象,笔者认为利益的驱使是一种基础因素。譬如,偏坡和镇山的外墙包木板、包石板,是政府承担了几乎全部的费用,只不过要事先进行申报,按批次进行。因此,村民无不争先恐后地申报,以获得房屋装修的补助。“在这次旅发大会中,我们这里的群众受益最大,民居改造投入最多的一户达五六万”,① ①调查访谈汇总:小周,偏坡,2011年7月15日。而对传统建筑类型的保持则以西江村最具有代表性。
西江是根据村民房屋的破旧程度进行分红。“这是按照房子的历史年限评级的,年限越高,评级高了,分得钱也多”,② ②调查访谈汇总:小宋,西江,2011年7月18日一旦具体到个人的利益,其行为对保持原生态样貌甚至整个村庄的旅游发展便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换言之,村民们已经从村庄房屋的原生态保持中获益并认可了这种强制,至于那些非强制性的政府现代卫生体系的建设(如埋在地下的电缆,群众家里厕所、厨房、猪牛圈的改善,都不约而同地指向生态、低碳、标准化的原则)更是使群众趋之若鹜,并成为他们进一步获取经济收益的基础。如果说制度变迁有 “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分,那么旅游村庄的现代卫生体系的建立,则属于政府强制的诱致性变迁。这也是埃利亚斯的文明进程理论所要说明的(利益的)③ ③埃利亚斯并没有说是因为利益关联或者依赖,而本文则强调的是因为利益上的依赖。变化的只是依赖机制,本质问题并未变化。依赖和关联促成村民和村庄朝着现代文明迈进,并且是自觉地迈进。
(二)卫生化话语与监视、身体内化强制
与公共卫生体系的规划相比,少数民族的卫生观念内化过程远非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本节中,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说明个人卫生是如何实现文明化的,即由外而内、由强制监督而内化的文明再造。
首先,是自感主动改变――人们往往都有一种这样的心理机制,即会根据自己身处的环境而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村庄没有公共层面的卫生设施时,个人可能会在卫生层面疏于讲究。但是在面对很有现代感的卫生设施后,人们自然会在个人的行为上给予注意,生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要求,这种强烈的意识是影响个人卫生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有了环境卫生,个人就减少了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而是因为这些设施强化了他们原本就已经着手改变并且一直在转变着的卫生行为和观点。
其次,是卫生教育话语的监督。家长们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要注意保持整个村落的环境卫生,因为他们是旅游村落,只有保持好个人卫生并且不给公共卫生添脏、制乱,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能让更多的游客到自己家里来消费。笔者认为,这种个人卫生改变的一个强大的动力机制正是利益依赖,因为游客和村民之间的利益关联的增强,即游客会因为家庭卫生和村民的个人卫生而选择是否到你家消费,这种人际关联的增强使得一种为利益而改变卫生秩序有了强大的动力和维持的可能。
最后一点,更为关键的,也是个人卫生行为和观念发生改变并得以朝“文明化”方向进步的内在机制,即内化。文化在塑造人的身体上具有强大的力量,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说过一句名言:“身体是被文化塑造的,如同经历不同文化的洗礼就有不同的思想一样”。以瘦为美的文化中万千少女“节衣缩食”;当主流文化认可双眼皮、瓜子脸的相貌时,整容业便蓬勃迸发。文化既然能在物理身体上进行形塑,那么在情感身体上则更易执行。一个正常的人要能在情感上对自己进行控制,知道在什么场合表现相应的情感,懂得羞耻、难堪。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方面的基础。乡村开放旅游之后,不少外地游客进入乡村,在本地人的想象中,这些游客都是高素质、讲卫生、懂礼貌的城市人。他们面对这些外来人的时候也同样会在情感上进行调整,即表达合理、举止得体。因为开放的村落、来往的人群,利益关联的人际关系需要他们在卫生行为上进行适合外界需要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正是以“陌生的眼睛的注释”③为监督强化的,本地人总想象着自己的行为举止被外界看在眼里并形成评价。他们在意这种评价,所以他们把这种想象的监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改变上,或者更学术化一些,人际关系的全部改组直接影响到人的仪表的改变,表现为行为与感觉表达的文明化。久而久之,他们的行为和感觉已经深深地内化成一种文明化所需要和关照的东西。
四、 结论
少数民族利用自己民族传统习俗、建筑结构样式、特产等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为原本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入,成为少数民族继打工之后新的增收来源,有效地改变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更主要的是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和个人卫生观念、行为也因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研究在对贵阳市和黔东南州6个少数民族旅游村落的调查、观察和研究,对现代卫生体系和观念在这些地区的建立进行了阐释,得出这样一些基本结论。
一是现代卫生体系的建立,是建基于政府的强制规划和村民利益的契合上,即政府在现代卫生设施的建设上虽然具有某种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是村民们心甘情愿甚至是争先恐后接受的,原因在于这种现代卫生体系的建立,村民既获得了较为舒适便捷的生活设施,更重要的是成为他们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收入的基础。所以,我们说现代卫生体系的建立是政府强制的诱致性变迁,当然最终是以村落的文明化为朝向和客观显现。
二是村民的卫生观念和行为也因为村落的开放,新的人际依赖和利益依赖随之形成,使得个人的卫生行为和观念有了某种监督和强制,而这种强制随着旅游的扩大正内化为自觉的情感和行动。所以无论是现代卫生体系还是村民个人的卫生观念和行为都是因为旅游的开发,发生了新的人际关联和利益依赖,使得卫生朝着文明化的方向客观推进和主观前行。
参考文献:
[1] 罗芙云. 大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6―0075―05
乡村旅游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事务为旅游开发对象的旅游活动,国内旅游者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主要是指狭义的观念,因此大多认为乡村旅游是廉价的,乡土气的旅游活动,无须大规模的旅游投资,只需在乡村地区建个草屋,搭几个茅棚就可以开展乡村旅游。其实,这是对乡村旅游的误解,或者是不全面的理解,从广义的乡村旅游来说,它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行为。乡村旅游开发可以针对任何地处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这种开发行为也需要大规模的投资。
国内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特点研究较多,但对乡村旅游投资行为的研究不够深入。贵州师大的殷红梅等人对乡村旅游的商业投资选址进行了分析,认为“投资商的宏观选址行为与旅游区区位条件、距熟悉地远近、政府的优惠政策与鼓励呈正相关关系。外来投资多集中在旅游区规划地段和游人多的地段,因其旅游集聚效益与综合功能而产生较好的经营效果”。
加拿大学者N.康托吉奥哥普罗斯(N.Kontogeorgopoulos)在对泰国的萨穆(Samui)和普柯特(Phuket)两地旅游酒店业研究后,发现大型标准式酒店大多是外来投资,而乡村型酒店则以当地家族式投资居多。
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发涉及众多不同的主体关系,这些主体关系往往与旅游资源开发、土地开发和投资利益输送有关。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沿海的浙江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江西欠发达地区的几个乡村旅游投资案例的研究,分析国内目前乡村地区所涉及到的投资主体关系,这些投资主体各自在乡村旅游投资关系中的角色,以及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
一、松兰山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
松兰山是浙江象山县的一个海滨旅游度假区。松兰山的旅游投资中,涉及到的投资主体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外来投资商、松兰山的乡村集体组织。其中,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外来客商的投资用于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当地乡村参与旅游服务的经营。(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松兰山的旅游开发投资,不同的参与主体扮演了不同的投资角色。
首先,政府的投资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的投资数额较大,而收益不高,但如果没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后续的旅游经营性开发活动则难以展开。
象山县政府曾经投入巨资于松兰山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通讯、给排水、环保设施等。此外,政府还将投资重点放在制定旅游规划方面,以促使旅游开发能够有序进行。这些规划主要包括,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用地规划等。政府还对社区环境建设、目的地营销等项目给予了一定的投入。
在松兰山的旅游开发中,政府投资的数额最大,但在投资的收益上,政府的直接收益主要是门票,以及部分经营性项目的分成。由于松兰山是度假型旅游区,不是以观光为主,因此其门票价格不高,2002年门票价格为10元/人,2002年的旅游者人数达到了100万人次,因此该项收益大致在1000万元左右②,门票由县旅游局进行征收。
政府其他的收益来自税收,但由于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出了税收优惠的承诺,因此,政府投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公益性质。
其次,是松兰山以外的客商投资。
表1所反映的企业(即外来投资的客商)投资集中在大型经营性项目上,主要类别包括:
(1)接待性项目:如宾馆、别墅等。
(2)大型旅游娱乐项目:如运动场馆、露天剧场、狩猎场等。
松兰山的大型经营性项目都是招商引资的产物,这些项目主要是接待性的经营项目,如酒店、别墅等。也有娱乐性的项目,如运动场馆、狩猎场等。其中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象山黄金海岸大酒店、松兰山海景大酒店、心海度假村等。这些接待设施的规模都较大,黄金海岸和海景两家酒店的客房数量合计约300间套,1000个左右的就餐餐位,其他各种经营性的设施还有会议厅、商务中心、娱乐场馆等。
再次,旅游开发区的乡村投资。
表1反映的当地乡村集体投资(非村民个体投资)主要是一些景区内的经营服务点和小型经营性设施,这些项目的主要类别有:
(1)沙滩综合服务部:遮阳伞、游泳衣裤、矿泉水等饮料、各种小吃、海上快艇出租及其他小商品。
(2)小型经营性设施:经营性停车场、餐饮(海鲜)一条街等。
乡村地区的自有资金实力十分弱小,其主要收入来自征地补偿款,但这些补偿款,在提供给全体村民的福利之后,能够用于旅游开发的资金甚至不足以进行任何建设性项目开发,只能开发一些投资较小的服务型项目,因此乡村居民的收益在松兰山的旅游开发总体收益中所占比重很小。以梅岙村为例(松兰山的旅游开发涉及到5个村庄),其旅游开发收益每年大约在百万元上下。客观地说,松兰山的旅游开发使得当地乡村居民也获得了较大的利益,这主要体现在工作机会增加了。另外,由于旅游收益的增加,乡村居民的福利也有相应的改善。
可见,松兰山的旅游投资主体关系,表现出较强的市场化运作特点,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商主要投资于大型的旅游经营性项目;而当地乡村居民的投资则通过乡村集体组织,集中能够集中的资金,投资于小型经营性项目。无论是政府的投资,还是外来投资、当地村民集体(或个体)的投资,基本上能够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规律进行,体现出较高的市场化运作水准,因此松兰山的投资效率相对较高。当然,在松兰山的旅游投资中,乡村集体组织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它将村民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某种程度上克服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弱点。但是乡村集体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并不明显,它可能带有股份制公司运作的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乡村家族经营色彩。
二、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
欠发达地区的旅游投资,由政府主导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欠发达 地区政府的财力有限,因此旅游投资往往重视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却忽略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旅游市场开发方面的投资则更少,导致旅游开发的成效不高。
江西省乐安县的流坑村和安义县的古村群乡村旅游开发的投资特点,是比较典型的代表(见表2和表3)。
首先,对于旅游投资,政府几乎扮演着全知全能的角色,不仅包揽了所有较为大型经营项目的投资,而且包揽了所有宣传方面的投入。
乐安的流坑与安义古村群略有不同。乐安县流坑村的投资绝大多数来自乐安县以外的上级政府,从中央政府、省政府到市政府(乐安县属江西省抚州市管辖)都对流坑的旅游开发给予了资金支持,县政府的投入反而较少。上级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外部交通设施的建设,而地方政府则主要投资于经营性项目。
安义县的古村群旅游投资大多是由当地政府(安义县属江西省南昌市管辖)承担,上级政府投入较少,这可能是由于知名度不如流坑的原因。由于自身财力有限,也没有争取到上级政府部门多少投入,因此安义县的投资被迫用于外部交通系统建设,以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同时,地方政府也投资了所有的经营性项目,比如建设民俗博物馆,以及一些游览和体验性收费项目。另外,政府还投入了部分资金用于宣传和促销。
从投资收益来看,无论是乐安县的流坑村,还是安义县的古村群,其收益都不高。2001年和2002年,流坑村旅游门票收入分别只有36万元和35万元。加上其他的餐饮、纪念品、住宿、傩舞表演等项收入,每年旅游总收入不到200万元。2002年,安义古村群的旅游收入约有100万元左右,当然,单纯地从一个乡村的角度来看,100万元左右的收入也不低,但考虑到由于有政府的大量投入,这种收益就不算高③。由于投资者主要是政府,因此主要的收入也归于政府,当地村民可以从中分享部分门票收入。但是,政府投资活动,效率较低。比如,流坑村2002年接待旅游者5.5万人次,门票价格为20元,通常情况下门票收入应该是110万元,但实际的门票收入只有36万元。当然,流坑村门票收益的流失也有好处,那就是换来了较多的上级政府资金的支持。
其次,在民间投资方面。当地村民由于大多比较贫困,不仅没有资金进行经营性的建设项目投资,甚至连一些日常经营必需的流动资金都难以筹措。
与松兰山开发不同的是,无论是乐安县的流坑村还是安义县的古村群,当地村民都是个人直接进行投资,而不是村集体进行的投资。比如,在流坑村,一位村民由于自己的家在村内,不在游览线上,因此他个人租借了同村乡亲在村口的房屋,开了一家餐馆。流坑村另外一家比较大型的投资也是当地村民,没有外来投资者的进入。
安义县古村群的村民投资也是个人行为,而不是村集体的投资,但古村群的投资者中,干部的积极性更高,甚至一些稍大型的餐饮企业,只有干部进行投资。流坑村村民的投资者中,则以外出打工返回者积极性更高,村干部的投资积极性反而不高,认为这种投资的风险较大。
如果说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可能受到外来资金的冲击的话,那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开发也很难吸引到外来投资。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潜力较小,资金进入的意愿不大;二是在欠发达地区,资金本身就比较缺乏,在城市地区投资工业的收益要高于乡村地区投资旅游业的收益。因此,即使欠发达地区制定了较为优惠的投资政策,转移到乡村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资金也不多。
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旅游投资,政府直接投资于旅游经营性项目方面较多,而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则显得积极性不高。旅游开发地区的乡村居民则没有实力,也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进行任何大型旅游开发项目的投资,尤为严重的是,小农经济的无组织性,使得这些地区更加难以集聚分散的资金进行投资。
三、旅游开发要素属性决定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
现代乡村旅游开发,必须依赖三大要素:旅游资源、资金和土地。这些要素的不同属性,使得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显示出不同的投资特点。
首先,资源的国家属性决定了乡村旅游投资由政府管制的特点。
国务院规定了旅游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国务院2006年颁布),因此一旦旅游资源的属性被认定,那么该项旅游资源就属于国家所有,各级政府作为资源所有人行使管理和开发的权力。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表现,主要在于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许可权。
由于中国的计划经济色彩还十分浓厚,政府的投资在很多地方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而且绝大多数专家制定的旅游规划,也再三强调旅游开发应该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这种主导,不仅体现在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更体现在对经营性旅游项目的投资,以追求较高的旅游回报。
但是政府投资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是政府投资是以财政投入形式进行,各地各级政府的财力有高低,而旅游投资数额庞大,这使得政府投资力不从心,难以迅速扩大旅游开发的影响。二是旅游投资有较大的市场风险,这也会造成政府财政有较大的风险,从而影响政府的其他公用事业开支。三是政府的投资效益明显地不如私人或企业投资效益,因此只有公益性质的项目才应该由政府投资,而商业色彩较重的项目一般应由企业进行投资。
其次,乡村地区对资金的渴求,决定了乡村地区必须出让大多数旅游经营利益,以吸引乡村以外的资金投入。
由于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反而能够保留较为出色的旅游资源,但也因为经济落后,便缺乏旅游开发的资金。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当地乡村居民都必须依赖外来资金进行经营性投资,才能使旅游开发迅速开展。在政府的公共资金不足,或退出经营性旅游开发项目之时,具有较强实力的乡村外来投资商成为经营性旅游项目开发的主体。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进行旅游开发的项目众多,对于资金的需求庞大,因此投资经营者在项目的选择方面变得十分挑剔,一般来说,投资商对于旅游投资的兴趣主要依据旅游项目的客源市场条件和旅游资源条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东部地区的资金也开始向中西部进行旅游项目的投资。与在东部地区的旅游投资不同的是,东部的资金进入中西部地区时,着眼点不在于类似东部地区的宾馆、餐饮等接待性项目的开发,而是侧重于旅游资源性项目的开发和土地垄断性开发。投资商对乡村地区旅游开发的投资,一方面加快了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乡村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收益外流。
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开发急需资金,而资金又是这些地区普遍的稀缺资源,因此先富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将投资的目光转向中西部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旅游资源一般不是消耗性资源,国家对旅游资源的定义较为宽泛,管理政策也较 宽松,对于旅游资源进行垄断性开发,比较容易避开国家有关政策风险。因此,在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对资源和土地进行垄断性开发,是东部沿海地区资金进入的主要目的。中西部地区很多旅游开发项目都有类似现象,投资商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求对资源的垄断,或者以资源为抵押进行贷款开发。
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大多数处在较为偏远的乡村地区,区位条件不佳,如果没有外来投资,难以形成规模性开发。因此外来资金投资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外来投资对资源的垄断开发,也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使乡村的当地居民难以享受旅游开发的成果,这与旅游开发的目的相背离。
第三,乡村居民集体拥有乡村旅游开发区的土地,但乡村地价较低,因此在乡村旅游投资中往往被边缘化。
旅游开发区的当地居民一般拥有对当地资源进行开发的优先权,但是,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民间资金实力较弱,且比较分散,如果没有民间金融服务支持(国有银行一般对这种金融服务不屑一顾),乡村当地居民难以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而国家对民间个体金融活动至今没有给予必要的法律地位,因此乡村居民只能选择一些小型项目或开发难度不高、对资金需求量不大的经营项目进行试探性开发。大多数情况下,当地居民是以参与开发的形式出现。在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开发中,当地居民在旅游项目方面的投资很小,几乎完全被边缘化。即使是在乡村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当地居民的投资也主要用于小型的经营性项目,他们的投资目的,与其说是扩大再生产,不如说是解决自身的就业。
四、结语
现代乡村旅游开发,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几乎完全是投资冲动型开发。但乡村旅游投资的效率,往往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化水平有关。
市场化运作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的公共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宣传促销、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等公益性项目。在经营性项目的投资方面,政府投资主要发挥三项功能:一是示范性作用;二是可以克服某些阻碍私人投资者获得利益的不利因素和发展障碍;三是可以减少投资商对其他替代性项目所产生的投资兴趣(uN ESCAP,2001)。而在市场化水平不高的地区,政府投资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经营性开发项目中,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缺乏积极性。
外来资金介入乡村旅游开发,能够大大促进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速度。但投资者的目的在于获得投资回报,只有当乡村地区的投资回报前景能够满足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外资才会进入乡村地区。提高乡村地区的市场化水平,是乡村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途径。外资在乡村地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大型的经营性项目。但是,乡村地区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必然要面对主要投资收益外流的事实。
关键词:游客凝视;视觉消费;乡村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9-0127-03
1 游客凝视理论
对于“凝视”的探讨可以追溯到西方哲学的“看――视”传统。Lacan、Foucault以及Giddens等多位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凝视”的探讨,“凝视”被发展成为一个涉及认识与被认识、支配与被支配等非对等权力关系的概念[1]。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福柯在其《疯癫与文明》和《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等著作里对“凝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网络中的重要功能有一系列相关的阐述。他认为:“凝视是人的目光投射,是凝视动作的实施主体施加于承受客体的一种作用力[2]。”
1990年,英国兰开斯特社会学教授Urry 师承Foucault的“医学凝视”观,指出如同临床医学视觉技术的发展,游客的凝视是社会建构而成的,而且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Urry认为:“游客凝视”是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是游客施加于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游客拍摄旅游地人文景象的摄影行为以及各类旅游广告图片等都是“旅游凝视”的具体化和有形化,旅游地由此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被社会性地重新构建[3]。“游客凝视”理论包括:①凝视不仅仅是指“观看”这一动作,它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游客凝视”实质上包括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等一系列过程,是一种隐喻和理论抽象,是游客对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②游客的凝视具有“反向的生活”性、支配性、变化性、符号性、社会性和不平等性的特征。③摄影是游客凝视的有形化和具体化。④游客凝视使旅游地被消费,可能引起旅游地文化发生所谓“舞台化”、表演化倾向,并使旅游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被重构,最终形成一个完全被旅游者消费的地方[3]。
2002年,Urry在其《游客凝视》第2版里,增加了“全球化凝视”(Globalizing the Gaze)一章。他认为,旅游全球化后,各个地方有意识地、主动地开发自身的物质和符号性资源来发展旅游业,这意味着被凝视者(东道主)已不再是观光客凝视下表演的客体;相反地,他们在其中勇于回望,进而在“流动的世界秩序中定位自己”。现代社会里,“旅游凝视”正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变迁力量。
2006年,Darya Maoz提出了“当地人凝视”(Local gaze)和“双向凝视”(the mutual gaze)的概念,着重考察了当地人的凝视与游客凝视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产生何种影响,提高了“凝视”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4]。
2 乡村旅游中的游客凝视类别
Urry把“游客凝视”形式分为几种不同类型:浪漫凝视、集体凝视、旁观者凝视、环境凝视以及人类学的凝视[3]。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游客凝视出现各种凝视类型。譬如乡村自然景观游客的凝视更倾向于“浪漫凝视”,而乡村民俗风情更倾向于“集体凝视”。
2.1 乡村自然景观倾向于“浪漫凝视”
“浪漫凝视”强调与凝视对象产生孤立、个人化的、半精神化的关系。在此情景下,游客期望独自观赏目标或至少只和“重要的他者”相处。“浪漫凝视”意味着人们进一步寻求新的独自凝视的对象,废弃的海滩、空无一人的山顶、无人居住的森林等等。在西方,“浪漫凝视”的概念被无休止地运用于旅游点的营销中。
乡村景色是吸引人的,并且响应反都市主义环境的活动;乡村景色接近自然,有种非机械化的环境。为了追求孤立,绕过拥挤的视野到远处旅游,只有非常优质的景观才可享受如此视野。譬如近几年流行的油菜花,几乎所有去乡村欣赏油菜花美景的游客都是看到一些驴友在网上或杂志上展出的照片后,为那“漫山遍野的一片金黄”震撼。游客产生去旅游地凝视的动机后,才开始对油菜花的视觉消费。由于驴友们通过摄影展现的是一个不受尘世喧嚣的地方,游客此时都会产生浪漫的观念:远离社会,在“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中独自沉思。这是一种排他性的视觉消费,即使“拥有油菜花的景点”没有饱和,但只要乡间小道有众多游客,就无法满足游客起初想看的自然美景。因此,这时景点在主观上已饱和,但客观上还能容纳游客。
2.2乡村民俗风情倾向于“集体凝视”
有些地方是专门为公众设计的,如果空着就会令人生奇,只有外人来时,这个地方才令人舒服,这就是对“集体凝视”最为贴切的一个理解。“集体凝视”涉及共同活动力,各式游客到相同的场所参访是旅游景点(如乡村海滨胜地)热闹的必要因素。
一般对于乡村的民俗表演、乡土风情游客更倾向于“集体凝视”。譬如萍乡农村里的傩舞、傩戏,东北乡村里的“二人转”,这些乡土表演如果没有其他游客来欣赏,难以构成热闹的氛围,游客就难以体验到节日的气息。只有和其他游客一起参与到这种表演中,他们才能忘却自己游客的身份,消除与乡村旅游地之间的隔膜,立即融入到这种乡间文化中,发挥出“集体凝视”的特有魅力。
3 游客凝视对乡村旅游的消极影响分析
当代游客可以在世界各地对适当的景观从事“视觉消费”,以摄影方式保留他们的记忆。“游客凝视”有时反映在相片的使用,就是旅游成为一种有效地追求拍照片及收集相片的方法[5]。结果,拍照片提升了旅游与环境关系间的矛盾。因为捕捉特别景观的记忆导致游客数量骤增,集中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同时,一些不具备旅游资源的乡村旅游地为了吸引游客,设计一些并不属于本地的乡土表演或为了迎合游客凝视的需求,对具有特定时间要求的乡土风俗实行延迟或一天表演多次,出现所谓的“伪拟事件”及缺乏本真性的乡俗。除此之外,游客对村民的凝视行为给村民带来了困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起居。
3.1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物质基础,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又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者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然而随着对乡村进行视觉消费的游客的增多,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当游客纷至沓来凝视乡村自然美景的时候。对±壤的扰动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尤其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拥挤的人群对土壤和植被不断重复的踩压,出现土壤板结,植物无法生存。一些作为发展乡村旅游资本的天然草场因游人无节制地践踏正在迅速沙化,将成为不毛之地。
3.2 “伪拟事件”(pseudo event)的出现
根据Boorstin(1964)的观点,大量游客在虚拟设计的旅游景点中寻找娱乐,享受“伪拟事件”和不理睬真正的事实[6]。结果诱导乡村旅游业者及当地村民对外来游客制造更多不寻常的展示活动。
欣赏和体验乡村的民风民俗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而最能够体现民风民俗的莫过于乡村中的婚丧嫁娶、佳节祭奠这些标志性的事项。但是,村庄里不是每天都有这样的“非常事项”发生,也不是每天都有节日庆典。这些“非常事项”遵循乡村的时间节律、礼仪禁忌等,不能随便进行和改变,甚至不能示人。
然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一些“非常事项”被日常化、表演化了。如云南、贵州、海南等一些民族村寨,几乎每天都向游客表演结婚仪式、神圣的祭祀舞蹈等。这些“非常事项”的日常化、表演化给当地乡村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不是低廉的表演收入所能弥补的。长期下来,“游客凝视”无法再体验到其追求的乡村旅游的本真生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被凝视者――村民的反感
乡村旅游者到乡村进行参观古民居、科技农业园,欣赏民俗文化和田园风光,品尝农家食品、参加务农等活动实际上是凝视者对被凝视者的征服行为。一开始就暗含了凝视者对被凝视者实际的不平等。随着游客的到来,游客的猎奇心理促使他们去乡村寻找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感受,他们不断地去凝视,凝视村民的房舍,凝视村民的行为以及生活习惯。长期如此,就会出现2种结果。第一,一些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游客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展现于舞台,天天重复同样的表演,对乡村文化失去兴趣,生活习惯受到干扰;第二,一些普通的乡村居民,在被凝视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日常生活受到游客的干扰,会对凝视者――乡村游客感到反感。
4 凝视视角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1软硬措施相结合
硬性的管理措施侧重于对旅游通道的物理限制和经济限制,如栅栏、门票等。这样可以为“浪漫凝视”型游客提供更多的亲近梦中美景的机会,也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软性的管理措施在于引导游客采取管理者所希望的行动,如提供标志、宣传材料、固定的游览路线,促使游客做一位文明的“凝视者”。
4.2 鼓励原汁原味,反对“伪拟事件”
虽然为了“游客凝视”的需要,把日常乡村生活中的风俗表演搬到舞台,但并不是提倡一些粗制滥造,完全与乡村格局不协调的表演。譬如河北固安县某村把“二人转”和“人妖表演”引进乡村,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一些原汁原味的乡土风俗,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上演特定的节目;对一些“伪拟事件”实行明令禁止,以防一些传统的乡村文化被当成低俗的工艺品常年出售。
4.3 呼吁游客对乡村生活的充分尊重
1985年9 月,世界旅游组织在索非亚的《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法规》明确要求旅游者“不要强调与当地居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而接待地居民则“有权自由使用他们自己的旅游资源,通过他们的方式和行动增强对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的尊重”[7]。因此,凝视者――乡村游客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干扰那些不提供接待游客业务的村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对于提供接待业务的村民,要充分尊重他们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不要强调自己作为游客,作为凝视者的优越性。
5 结语
乡村旅游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游客在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凝视的同时,也因表现的行为贴上“浪漫凝视”型或“集体凝视”型游客的标签。无论“游客凝视”给乡村旅游带来多大的推动力,其影响也不能忽视。针对带来的消极影响,旅游规划者应该努力制定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游客凝视”的持久性。而游客也应该怀着“欣赏、尊重”的心来“凝视”这些乡村旅游地。
参考文献:
[1] 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4):37~42.
[2] 刘丹萍.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地发育过程研究――在凝视与被凝视之间[D].广州:中山大学,2005.
[3] John Urry.游客凝视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邹统钎,高中,钟林生.旅游学术思想流派[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5] Darya Maoz.The mutual gaz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3(1):221~239.
[6] Boorstin D.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 in America[M].New York:Harper,1994.
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分为农园依托型、农田依托型、农村依托型三类。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乡村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多在经济发达的都市郊区,本文主要选取北京民俗村与成都的农家乐两个地方作为代表进行阐述,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实现旅游模式的深入探究。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可知,乡村旅游占据的比例为10%~25%。乡村地区以乡村性为依托进行旅游活动的开展,国外学者德诺伊研究显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于土地密切相关的旅游经济活动,其存在永久性的非尝试地域的旅游活动,其主要指在飞永久性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提升与农业相关活动,其还明确指出永久性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国外学者瑞切尔(Reichel)、罗文格特(Lowengart)和米尔曼(Milman)认为乡村旅游主要是指农村区域的旅游,并且反复强调乡村性是农村旅游的中心与独特的卖点,只有保持乡村的独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相关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替代性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乡村旅游的作用显得异常重要,而且为农民提供了第二个收入来源,带来了更多的就业,从而减少人口流失,带来了城市新观念,这种新的观念增进了乡村紧急的多元化,尤其是手工艺,最终推进基础设施的逐步改造与完善,其能够给城市人体验生活带了机会,提升其对乡村问题的认知。伴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其中包括了家庭、老年人,其追求不同体验的城市人,尤其是教育水平中等偏上者,包括教育水平的提升。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只有逐渐推进管理的本土化,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发展。由于国内旅游需要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在推进劳动力资源的转化过程中,其中国际旅游的 贡献率加大。
二、乡村旅游的分类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古城中,只有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规制与扶持,才能推进乡村旅游作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效益,通过政府与非政府间的组织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将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者公益事业发展,提升其社会效益。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可知,乡村旅游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分类:
(一)根据经济效益产生的主体,乡村旅游可以分为管制旅游和管理旅游。其中管制旅游主要指由政府机构带头管理;管理旅游主要指政府通过合适的手段进行监管。
(二)根据市场自由化的程度,乡村旅游可以分为新自由市场与旧自由市场,其中新自由市场主要指通过政府干预对市场进行监管,提倡自由主义贸易;旧自由主义市场主要指在市场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市场进行核实的监管,推进自由贸易化。
(三)根据自由目标责任性,乡村旅游可以分为责任主体旅游与非责任主体旅游,其中责任主体旅游可以将旅游的相关责任进行认定,指定其目标的准确性,其中非责任主体主要指在当前的环境分为中,可以鉴定旅游的责任性不强,不足以推动当前旅游经济的发展。营特色类型成都农家乐的特色类型包括:农家园林型:以郫县友爱乡农科村为代表。依托花卉、盆景、苗木、桩头生产基地,这是农家乐的发源地。
(四)根据旅游的相关内容,现在乡村旅游可以分为果园型与景区旅社型,其中观光旅游主要指以书房村为代表,同时主要以以水蜜桃、枇杷、梨子为依托,发展春季关光,同时以观光为基础,推进其旅游业的发展,景区旅社型主要指以乡土景区进行观光,同时推动旅游活动的开展。
(五)以乡村旅游的呈现形式可以将乡村旅游分为花园客栈型与乡土农村型,通过以新都县农场改建的花园型为代表,推进生产组织的发展,在农业的发展中推进农事体验型。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措施
根据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一般走第三条道路,其主要指通过政府再分配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方式整合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整合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实行乡村旅游形式多元化
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是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都可以采用。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在新型旅游发展模式中,原有的乡村旅游计划可以促进新的旅游业的发展。如奥地利的“农村假期”项目,意大利的的Toscana乡村节庆与Ecosert计划,波兰的“波兰绿肺”项目以及泰国的Umphang社区旅游项目等。
(二)实行乡村旅游模型多样化
根据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只有不断推进旅游业的高度发展,才能对其产生最大作用,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推进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有推动旅游的发展进展,才能最大限度促进旅游业的灵活发展,其中包括一些乡村旅游法规的制定,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才能为模式的多元化提供方便。在成都农业发展模型中,只有推进农村、农活的发展,才能促进其较好的发展,尤其是直接从业人员与间接从业人员,只有促进直接与间接的转换,才能最大限度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多元化。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规范化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对策
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及市场规模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重庆具有区别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2006年,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76万人次,占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数的24.69%,实现直接旅游总收入9.3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470个,客房数总量74208张床位;全市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共12个;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到2010年,全市旅游农业游客总量将达到185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预计约占当年全市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8.5%,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 重庆是拥有8.2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人口的年轻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如生态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节事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2)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入。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3)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沙 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5)
关键词:乡村旅游 自然资源 文明行为 合理保护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F 592 文献标识码:A
一、乡村旅游中的存在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在推进国家整体经济结构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眼下乡村旅游已作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旅游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观光游览的同时文明的旅游行为亟需快速提升。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粗放、不计后果的发展方式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道德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景点的发掘建设和宣传,更多的人在特定的环境里变成一名旅游者,旅游者的文明旅游和接待地提供优质服务成为保护景区函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从文字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达到这些目的所做的旅行。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军仍是以国内游客为主,在游玩欣赏的过程里有很多不雅行为,不符合现代文明的行为,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吃,主要表现在游客对食物和特产的浪费行为。大家到乡村旅游,一般会选择就近的农家乐或者当地的特色饭店就餐,我们针对大连旅顺、金州、庄河几处进行了采访,几乎每桌的客人都浪费三分之一的食物,原因是农村餐饮行业就餐消费水平普遍不高,客人点餐数量多;还有是农家乐餐饮量大,很多游客处于放松请客等原因,点餐远比用餐多得多,造成景区内的浪费现象。
二行,旅游者到异地往往不约束自己,不顾他人感受,我行我素不能有序地进行观赏和游览,这里包括旅游者素质低。很多时候旅游者到了乡村之后,看见广阔天地彻底身心放松。往往在大众面前能做到找垃圾桶,去公共卫生间,但是到了自己独处或者小范围活动的时候大家就很随便,我们登山的时候经常能看见矿泉水瓶子、食品包装袋等。现在周末或小长假,家长一般会带孩子或老人进行周边游。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出门感受自然之美,更应该懂得榜样示范的作用,有了家长文明之举,才能看见文明旅游的希望,我们发现孩子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很好,而往往出门旅游都是家长自己行为随意。包括安全排队买票等候,有序进行游览、参观。所以成年人的文明之行关乎自身、关乎环境、关乎未来。
三娱,旅游者鉴赏能力偏低,对自然及文化历史不能珍惜爱护,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仍有大量的破坏资源及损坏文明古迹现象发生。在乡村旅游中,有很多的红色文化基地以及文物展览是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由于认识不够,对其宣传和讲解的力度不够,这样就导致了大家的保护意识薄弱。其次对于乡村的自然资源保护不够,很多景区为了多开发旅游项目,过度接待旅游人数,对于旅游高峰期没有控制,例如很多地方开辟漂流,人为改河道、拓宽河道,还有的在生态保护区周边开展商业旅游项目等。
四信,旅游地当地人对旅游者欺骗较多,宰客现象普遍存在,无论大小城市,对游客有不同程度的欺骗。很多乡村旅游是由农户自由组建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农户为了经济利益,欺客、宰客经常发生;信誉度降低破坏了乡村旅游的口碑和吸引力;还有的是拷贝景区形式,完全的商业化让人感觉可惜可悲,失去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
二、实现乡村文明旅游的措施
如何营造文明旅游过程,文明的乡村旅游路在何方,如何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如何让资源争创最大社会效益,这是需要接待地和旅游者及政府监管多方的努力。
(一)旅行社的责任和义务
旅行社应承担起宣传文明行为的责任和义务,或者合同中规定文明旅游行为要求及对目的地的保护和珍惜的责任。在报名初期强调到乡村旅游保护环境的意义,具体实施可以通过网站评比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来有偿奖励或赠送再次旅游的优惠消费。评价是对旅游者吃、住、行、娱、游、购每个环节的表现进行打分汇总,建立个人旅游信息卡,如同每个人的银行信用卡信誉度一样,这样公平公正的信息,以达到约束旅游者在异地的旅游行为。很多游客折树枝、随手车窗抛物等行为都应该现场被指正,由被迫文明旅游行为最终变成自觉的文明旅游行为,导游不仅仅是讲解而包括了宣教和监督职责。最后旅行社在各个环节做得好与坏由旅游者对其进行评定,包括行程是否合理,领队导游是否认真履行合同内容(即是否对文明旅游进行规范的讲解和要求)。通过这些项目对旅行社进行最终的评定,现在大家所做的信息反馈往往是针对导游而不是针对旅行社,所以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然后景区景点通过游客的行为给旅行社进行评定,检查旅行社是否履行了对游客文明的要求。
(二)提高行政能力,健全监管的方式
为了达到乡村旅游资源、旅行社、旅游者三者之间的平衡,相互约束互惠互利,乡村旅游资源长远发展和有效保护,这就需要政府无形之手来进行有效监管和透明的控制。组建一个有效组织或利用现有的组织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评定。并把结果公平公正地推向社会,利用互联网和科学的监管方式持之以恒提高旅游系统的执行能力。采用评定、创建、规范对最终认可权,对优秀的旅行社给予支持或免除相应的费用和手续,评定结果随时关注和不断更新,国家行政机关坚持逐级地监管和检查。另外景区景点要进行公益宣传和教育,发挥当地高校大学生的优势,分为义务和有偿的两种方式来提升公民旅游行为。
(三)城市公民素质亟待综合提高
很多旅游地是山美、水美、人不美,原因是因为当地人太依赖于旅游而生存,所以欺骗游客的事件比比皆是。或者对举手之劳索要报酬,或强制要求游客额外消费,否则吃不好玩不好,当然这与地方的保护主义分不开,还和行政监管制度不健全,实施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笔者自身作为一个旅游者深有感触,到武夷山漂流没有给工作人员额外的小费,当你询问这美景的时候得到的全是不知道的答案。还有在异地坐出租车经常绕远或不予回答一些简单的城市概况,这时心里感到一阵凉意,难道只有金钱才能让人开口吗?社会越来越发展,人情越来越淡薄,所以要提高旅游城市的文明程度必须从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公民的每一个文明行为开始。
三、结束语
面对中国的乡村旅游市场,我们在呐喊我们的潜力,我们在挖掘我们资源,同时我们也在破坏我们的旅游环境。商业炒作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所以每一个爱旅游的人都在急切地盼望能更好地规划和利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可我们拿什么去保护它,守望它呢,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除了自觉自律,就只能依靠相互约束的力量了!旅游者在异地的旅游中往往流露出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自己,那是怎样的自己,让我们通过社会这面镜子反射出一个文明的旅游使者吧!文明旅游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凉山 综合自然旅游地 乡村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一、凉山综合自然旅游地乡村旅游资源盘点
在旅游学中,综合自然旅游地包含山丘型旅游地、谷地型旅游地、沙砾石地型旅游地、滩地型旅游地、奇异自然现象、自然标志地、垂直自然地带共7类自然景观。这7类自然景观在凉山具有丰富的资源内涵。
(一)山丘、山原地貌旅游资源丰富。
凉山州国土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原、山地、丘陵面积共约5.85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96.79%。大小凉山地貌皆以山为骨架,四面高山,八方屏障,区域内万山丛集,百岭争雄,构成凉山封闭的山丘型大尺度地貌单元。众多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单体景观构成无数名山,演化出无数象形山石,与万山丛中的彝、汉、藏、回、苗、蒙、傈僳、布依等各民族村寨构成山丘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区段。众多的高山和极高山是重要的山丘型乡村旅游单体景观。如:著名的贡嘎雪山在凉山境内海拔超过5000m的山峰就有9座,这些高山保存着原始自然风光,雪峰高峻壮阔,冰川气势磅礴,与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演绎着无数令人神往的神话传说。凉山山原占全州总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西部木里县和东部甘洛、越西、昭觉、美姑、雷波、金阳等8县,与丘状高原地貌交相依存,其海拔高度一般在3500m―4500m之间。东部的大凉山地区,高海拔的地表上山势舒缓,河谷两岸有一个接一个的坝子,如昭觉坝、布拖坝、越西坝、冶勒坝、新市坝、普格坝等。凉山丘陵仅占全州总面积的5.01%,却仍有3026.64km2。全州17个县市的乡村都有可供游憩的中低山景区,尤以会理、会东、普格、德昌、西昌、冕宁等最多。
(二)凉山谷地沙滩型乡村旅游地异彩纷呈。
凉山地貌有宽谷亦有狭谷。宽谷地带代表景观如:美丽富饶的安宁河谷、越西河中山宽谷、金沙江干热河谷等。沙砾石地型旅游地、滩地型乡村旅游地代表性景观如:泸沽湖情人滩、建于河口、江心沙滩村庄等。
(三)吸引力强的奇异自然现象与自然标志地。
奇异自然现象表性景观如:小相岭间隙响岩泉、灵山寺“水洗金殿”、贡嘎山圣水、复兴响石音幽、墨池笔峰一尘不染、卓玛湖水似牛奶、“古树衔碑“载入宝典、天皇庙皂角树阴阳分明。
(四)山水相间的凉山有诸多地点是州界、县界、省界的自然标志地。
代表性景观如:恰朗多吉是凉山最高峰;黄茅埂是大、小凉山分界;位于凉山东北部的阿米特洛,是美姑、峨边、甘洛三县交界处;螺髻山高峰摆摆顶海拔4182m,是西昌、普格、德昌三县的交界处;冕宁县最北端则尔山山顶海拔5299m,是冕宁、九龙、石棉三县分界点;盐源县巫木乡界坪村是川滇两省的交界之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河谷是全州最低点,海拔仅有325m。以恰朗多杰峰共为标志,凉山地貌相对高差达5633m;金沙江是凉山与云南省天然分界,大渡河是是凉山与雅安市的天然分界线。
(五)世界上垂直自然带最丰富的景区。
凉山地处横断山脉东北缘,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间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地貌崎岖。峰峦重叠,河谷幽深,壁垂千仞,气势雄伟,相对高差非常显著。境内气候、植被、土壤不仅随海拔递变而变化,也随纬度变化呈现出由南到北大尺度垂直自然带景观。垂直自然带的多样性植被和气候影响下,动物种类也呈多样性生殖繁衍。如螺髻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965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6075公顷,森林复盖率70%,有原始森林413. 3km2,其地貌、气候、野生动物、植物都呈典型的垂直带分布。
二、 凉山乡村综合自然旅游地资源禀赋分析
1、凉山乡村是一座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宝库。凉山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赋存着《旅游资源分类表》中“AA综合自然旅游地”亚类所列的7种基本类型齐全,代表性单体景观丰富多样。各族村落分布于万山丛中,处处皆有山景可游,村村民风民俗各异,物产丰富,旅游产品多种多样,最易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美的旅游要求。
2、景观奇特度高,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功能。奇山奇石奇树奇水都有相当高的不可复制性和一定的垄断性。
3、景观的科技文化内涵丰富,是自然知识的重要载体,科普宣教和激励游客探索自然之旅的资源底本。
4、自然景观存身于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的各族乡村,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诸多独特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配套组合良好,相得益彰。
5、各地乡村物产丰富,特色产品众多,能为游客提供较好的特色餐饮、旅游购物、民俗娱乐等服务。
6、各地乡村旅游开发难易有别。综合自然旅游地分布地域广泛,各地乡村可进入性、旅游业基础、人才、资金等方面差异较大。
三、市场定位与开发思路
将本类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于面向大众游客的综合开发。在职职工、学校师生是小长假及寒暑假游客主体,冬夏两季是成、德、绵、渝、宜宾、攀枝花等地中老年客人是西昌过冬避寒湿、夏日避暑的游客主体。调查各乡村特色景观和现有开发条件,根据地理、气候、交通、资金、人才、物产多方面因素,选定本村本寨乡村旅游主题,分别开发观览乡村风光、康体游乐、科普宣教、采集、民族文化展演、特色餐饮、购物等乡村旅游项目。
四、根据资源特色分类设计打造本类乡村旅游产品
(一)山丘间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在凉山各县乡村,村村有山,山山皆美,村村宜游。从宏观角度看,凉山的高山中山低山,大山小山,构成一个大尺度山丘型地貌旅游目的地。分布于山地的各族乡村,都是山丘型乡村旅游资源的载体,乡村旅游重要目的地,尤其中低山乡村最具开发前景。山间岭谷中各族村庄,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且因为交通不便,受外界影响较小,各民族文化传承多于变异,保留着各自传统与特色,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中低山乡村不像平原那样已被人类充分开发利用,而保留着诸多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观;也不像高山和极高山那样高峻崎岖,有较好的可进入性,特别适宜开展乡村旅游活动。
组织山村的各族人民,发掘民族文化,利用各自特产,创造为游客提供行、游、住、食、购、娱优质服务的山村旅游产品。如傍山乡村背靠青山,腰环绿水。可让游客观山景,品山貌,喝山水,逛山脚;坐落在山坡、山谷的乡村,可提供登山坡,攀山岩,吸山气,观山花、摘山果、采山菌之游;位居山顶之村,游客可以乘山风、咏山月,观四野、览天下;让游客体验山村生活,品尝到绿色乡土之餐,攀摘挂于枝头之果,饮露头于泉岩之水,观览并参与山村民风民俗活动,山地乡村集市购买山乡特产。
(二)突出谷地乡村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
谷地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得天独厚:其一,谷地水土肥美,是境内粮食及经济作物主产区,物产丰富,乡村经济发展最好。其二,各族村庄分布密集,人文景观最多,交通条件好,可进入性强;其三适宜旅游的气候类型多样,如大渡河谷宜于避暑,金沙江河谷宜于避寒,安宁河谷则是阳光之旅,月光之游,春天长驻之乡;其四,谷地乡村旅游传统基础雄厚,建昌八景,越西十景,冕宁八景、会理八景皆闻名古今,是凉山最具开发价值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既能观赏沿峡谷峭壁的壮丽景色,也可领略田园瓦舍秀美风光,品尝农家饮食,享受凉山的冬日阳光温暖,夏日清风送凉;观赏如螺髻夜月、泸峰晓月、邛湖映月、长河映月、雪山开霁、玉墟春帐等日月奇观,也可以河流为依托,沿河开发漂流、游泳等有价值的综合旅游项目。各地乡村物阜人丰,特产多样,南购金沙江河谷的亚热带特产青花椒、金江芋角、白魔芋精粉、纽荷脐橙,北购大渡河谷的核桃板栗黑苦荞,安宁河谷的樱桃草霉葡萄,德昌香米、礼州荞叶、太和豆豉,集市购物趣味良多。
(三)沙砾石地型旅游地的科学考察之旅。
这一类旅游资源向人类提供了凉山地史变迁、外力作用对地壳影响的实物资料,展示自然力的巨大搬运作用,有科学考察、科普宣教旅游价值,并能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注重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于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环保教育意义。
(四)滩地乡村赏景休闲游宜留客久驻。
滩地乡村土质含沙疏松,水源充足,除产粮油作物及一般蔬菜水果外,低洼处宜种高笋、慈菇,养殖鱼虾;高燥处宜种花生、红薯。利用安宁河谷温暖的阳光,洁净的空气,设计沐浴阳光、沙滩体验等旅游项目。组织成都重庆等地客人休闲过冬农家游,来这里烤太阳,看月亮,食农家饭菜,摘新鲜水果,还可采野菜、挖花生、掘红薯、剥高笋、钓鱼虾,其乐融融。
(五)设计自然标志地科普旅游、纪念旅游活动项目。
自然标志地具有特殊的天文地理含义,适宜开展科普旅游,也吸引人们前往游历纪念。经地质部门测定后,在自然标志地点建立相应的地理标志、碑、亭、塔等景观建筑,介绍该地点的相关天文地理含义,会是旅游客人登山探险、幽谷觅胜、学习自然地理地质知识、拍照留念的独特景点景区。
(六)奇异自然现象探索之旅。
贡嘎山圣水为什么会在每年藏历7月15日喷涌,济人治病?灵山寺大殿为什么总在传统庙会期间涌出泉水洗净金殿?天皇庙皂角树为何半公半母?小鸟为什么要捡净龙潭中的垃圾?这些神秘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人类发展的种种契机。求新求奇是产生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而人类天生就有探索未知事物,获取新技能的强烈欲望,会驱使人们对神秘现象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并因此铸造了人类从未知到已知,从混沌走向文明的历史。除组织游客观奇览胜之外,设计打造探索奇异自然现象之秘的旅游产品,能满足游客的猎奇愿望与心理,人类潜能集中得到深度挖掘与开发。
(七)设计打造垂直气候带谱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凉山地域水平方向上完整的垂直气候带谱和高山深谷中垂直自然带,构成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丰富的景区,几乎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缩影之地。组织游客通过南北漫游或登山览峡,在短时间内观赏“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自然现象,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旅游体验。还有登山、采集、写生、摄影等活动,也会深受游客欢迎。
(作者:西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区域经济、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光明村
作者简介:石娟(1986—),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5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5-03
一、乡村旅游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1.乡村旅游的内涵
近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内涵。本文采用的是郭焕成对于乡村旅游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与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1]。
乡村旅游是建立在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基础上的,集食、宿、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具有自然生态性、乡土特色性、丰富实践性和较高体验性的新型旅游方式。依托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可开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儿童娱乐、康体健身、考察研修、民俗体验、美食品尝等乡村旅游活动。
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居住环境恶化、设施配备不足、农业发展缓慢、资源利用粗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崭新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达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
3.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文明素质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方面,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吸纳农民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够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环境方面,发展乡村旅游,通过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能够改善农村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文化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传播,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
二、望城县光明村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对策
光明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白箬铺镇西北部,大河西先导区中部,西与宁乡县接壤,东距长沙市区约20公里,在长沙市半小时通勤圈以内。被称做“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第一路”的金洲大道自东向西贯穿该村,境内路段全长3.96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总面积6.98平方公里,共有42个村民小组、946户、3407人。光明村地处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村域内“山、水、谷,田、林、村”特色鲜明,八曲河绵延15公里,拥有莲花大塘、蜈蚣塘等数十个水库水塘,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1. 产业建设
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金洲大道沿线打造成湖南田园风光、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第一品牌”的要求,立足于该村的产业发展环境,光明村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光明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应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引进现代农业科技,以土地的集中流转为契机,由分散开发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高效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规模化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结合乡村旅游业适当扩大花木果蔬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含量,发挥农业的旅游服务功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应在保护村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基础上,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以多样的农业景观、自然山水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为基础,建立农业躬耕园、特色蔬菜基地、花木种植基地、渔业养殖基地、休闲健身中心、公共活动中心、摄影绘画基地等,打造景致怡人与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宜将娱乐性、知识性、文化性相结合,增强旅游活动的休闲、文化、教育、参与、体验功能,丰富活动内容,满足游客“求知”、“求新”的需求。结合光明村的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建议其乡村旅游活动设计如下:
将村域现有山林、田地经过整理后,可划分为以下六大产业区带:在村域南部布置优质水稻种植区;在村域西北部建成高标准的无公害蔬菜培育区;沿光明大道布置体现湖湘特色的农家乐产业带;在金洲大道南北两侧平坝和谷地内布置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依托莲花大塘,建成具备度假酒店、会议中心等设施的商务度假旅游区;依托村域南部的白罗山,建成融登山、林中漫步、森林浴、动植物观赏、自行车骑游、露营、探险等于一体的登山健身旅游区。
2.人居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