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国内财务风险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财务风险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内财务风险研究

第1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随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资金不足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瓶颈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资金主要仍依靠政府拨款,而政府拨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高校规模扩大的速度。银行信贷自然成为高校扩大自身规模,解决经费短缺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负债大幅度增加。近些年来,高校贷款的盛行也一度造成了铺张浪费的现象,各大高校不考虑自身管理水平与师资力量,盲目扩张而又不计成本,进而导致了各种贪污挪用公款现象的发生,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财务风险。

1 内部控制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1.1内部控制的特征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是单位内部强化管理以及适应外部激烈竞争的需要。根据美国COSO(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报告,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它员工的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对现行法规的遵循。1994年,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将内部控制的要素规定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五个要素。从这五个要素的具体内容来看,显而易见,内控制度就是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因此,高校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

1.2将内部控制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相结合

高校在运营过程中,与债权债务人、内部各部门、外部有关单位、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财务契约关系,这种财务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从这个层面上而言,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职能,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并将高校运营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过程。然而,内部控制管理的对象与财务关系一样,是针对人们活动的管理,如高校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本校规章制度的要求、操作程序是否规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往来是否有章可循、项目决策是否合规合法等等,这些均是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范畴。因此,优化财务关系,发挥人的积极性,调动高校全员防范风险的意识与热情,是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管理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结合的纽带。从内部控制实施的层面考虑,内部控制的诸多措施均是针对如何防范财务风险来设计的,同时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也要运用内部控制的诸多制度。这些共同之处使得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之上,与内部控制紧密相结合。

2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现状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经济实体各类风险的货币化表现;狭义的财务风险则特指经济实体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中因资金筹措、投资、和日常运营所面临的风险。由于高校是非盈利组织,狭义的概念更加切合高校财务风险的情况,即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因资金运动所导致的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目前,高校财务风险主要包括:

2.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高校财务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它是指高等院校在其财务运转过程中的筹资环节,存在的不能筹集资金和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这里主要是指高校负债筹资风险,即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产生的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和人才稳定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筹资风险又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2.1.1过度举债的风险

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经费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致使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利用信贷资金进行自我发展,随着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各高校使用资金的数额变得越来越庞大,许多高校正逐渐陷入过度举债的泥藻。不仅如此,人们对于高校银行贷款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有人认为“高校是公立大学,是国家的学校,当其最终无法还清贷款时,国家会为之买单。”其实事实绝非如此。一方面,《高等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高校的法人性质,要求它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换言之,国家是没必要对高校的贷款负责的;另一方面,我国的公立大学比比皆是,而国家本身已经是“穷国在办大教育”,因此,财政是绝对没有实力支持全部高校的,只能“扶强不扶弱”,可见主管部门是不会为所有还不上贷款的学校买单的。还有人认为高校可以效仿企业,像他们一样钻法律政策的空子,比如年年只付相对小额的利息,不断地借新债来还旧债,即所谓的“拆东墙补西墙”,或者干脆像企业一样逃之夭夭。这种想法更是大错特错。因为高校的性质大大不同于企业,企业的开张与破产稀松平常,高校则不然,对高校而言,信誉是他们的生命线。何况银行若要对付高校,办法会更加多,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规范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贷款不还已经越来越没可能。

2.1.2到期无法偿还的风险

高校所需的办学资金有如下几个主要来源:财政拨款、事业性收费和校办产业收入。如果加以仔细分析,会发现高校到期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的。首先,虽然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每年都有增加,但比起高校扩张的速度,增加的幅度是十分有限的。其次,高校扩招带来的事业性收费虽然是增加的,但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的配备也是随之增加的。所以事业性收费净增加的那部分资金能否足额偿还利息及本金,还需要仔细规划。另外,校办产业虽然能给高校带来部分收益,但高校毕竟和盈利性组织不同,不可能如企业一样完全依靠生产经营活动偿还贷款,它提供的资金也是十分有限的。

2.1.3再筹资风险

扩招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高校负债百分比上升,相应地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则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高校从其它渠道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

2.2投资风险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允许高校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和其它单位投资,这使得高校可以利用闲置资产进行增值,是新制度的一大进步,可是与此同时,投资风险也随之而来。如果决策失误很可能造成学校资源的损失,并且,尚存在道德风险会使高校资源被恶意损失。还可能由于计划、决策、程序、制度等失误造成投资于无效益或重复建设项目,进而导致学校财产蒙受损失或浪费。

在最为典型的校办产业对外投资上,由于高校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缺乏及时预见性而导致其管理滞后,对某些新业务也没有能够及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迄今为止,加之高校尚未建立起完全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因而导致盲目投资或错误投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存在着至投资期满而本金仍难以收回的风险。

2.3管理类风险

除了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之外,高校还存在着一些由于其它原因引致的财务风险,本文将其统一称之为管理类风险。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引发的财务风险是那些利用银行贷款举债发展、投资于资本市场或校办企业的高校所面临的风险,而管理类风险则是所有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

管理类风险主要是指因学校财务管理方面的违规、缺位或疏漏,造成学校出现投资失误、管理失控、资金被骗、存款流失、公款私分、挪用贪污等可能情况或实际损失而形成的风险。管理类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3.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虚设。内部控制不严,对学校领导或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缺乏约束力。有的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违反管理规定调动资金而制度又无法制约,就为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为风险埋下了隐患。

2.3.2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到位,管理缺乏力度。目前高校的二级财务违规情况很严重,“账外账”、“小金库”问题突出,动辄甚至数百上千万元,资金用度的不规范,无疑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2.3.3工作人员无视国家有关规定和财经纪律,违规出借学校资金,擅自对外进行经济担保而上当受骗,致使学校大额资金无法收回或者需要承担连带经济责任。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财务风险。

2.3.4部分高校无视高校财务工作的预算性质,盲目搞“赤字预算”,入不敷出,导致财务方面出现困难,甚至于难以维持学校日常运转的开支。因此财务风险也大大增加。

3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3.1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人员和领导干部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侥幸,如有的高校对外担保、对外联合办三产、联合办学、出租出借场地等环节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程序,轻信所谓的“自己人”、“身边人”打包票,结果受骗上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的高校风险防范不是依靠制度(包括必要的标准、程序、手续、方法技术等)、管理和集体的力量,而是单纯取决于财务人员或者决策者的判断,这样产生的结果既不可靠,无形中也会给管理者增添压力。

3.2收支不平衡

在支出方面,高校扩招导致教育成本增加,但在收入方面财政拨款却未实现同步增长,而学费等收入又不能全部投用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因此,想要填补资金缺口,高校只能向社会进行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社会各行各业的招商引资等。然而这种融资形式会造成高校财务结构不合理,还本付息费用占用正常的办学经费,从而导致经费的总体非正常运转。

3.3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松弛

有的高校沿用上级制定的或自行颁布了有关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但其实在高校实际运营中,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名不副实,领导和有关人员经常超越制度办事,领导凭主观意识决断,内部控制不被遵循,导致财务造假和违法乱纪现象滋生,且难以及时有效查处。有的学校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是针对一般工作人员的,领导干部则不去遵守,或者以工作需要为由可以经常绕过制度办理财会业务,存在不少漏洞,极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也容易成为财务风险的发源地。

3.4缺乏正确的财务管理手段

大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着薄弱环节,表现为一方面贷款筹资搞基础建设,同时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的现象,造成资源的低效运行。

3.5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对高校的财务扩张行为,政府有关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也是高校财务风险成因之一。有些高校申请兴建新校区,投资规模巨大,政府有关部门其实知道其财务再生能力,也清楚这一扩张的必要性等存在问题,但是为了支持“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勉强同意其兴建,或者先批准其开工,而后续事宜待定,显然为今后埋下了财务风险隐患。在某些高校债台高筑无力为继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有时不是严控其报批新开工基建项目,而是特批一些急需,或让基建项目改头换面地上马,这更加剧了高校财务风险。

4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策略

4.1进一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单一国库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为拨款主要形式的财政管理制度。通过实行国库集中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实现资金的预定用途,进而有利于降低高校财务风险。

由于对高校的拨款是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因此十分有必要继续推行高校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大幅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度,便于对高校资金的拨付进行有效监管,以减少资金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4.2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与单位内部控制极其薄弱有关。因此,通过完善高校内部控制来降低财务风险就成为高校管理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国高校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像以前单纯地依靠国家财政补贴的状况已经得到彻底改变,各高校一方面应大力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另一方面也要优化资金的运用配置。在资金来源上力求多元化,将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筹集相结合,同时应努力将校办企业办好,以扩大高校收入;在融资时应做出科学的分析,选择合理、有效的融资途径;在资金运用方面应进行科学的决策,避免盲目使用资金。总之,在高校内部应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4.3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与功能

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对自身相关活动的内部监督,在防止、资金挪用和防范风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与功能,能够有效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

4.3.1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高校应当在内部成立专门的审计机构,保证其具有独立的机构、人员和经费,不隶属或者依附其他任何部门。审计人员的相应职能工作也不应当与财务部门相混淆,并负责直接向高校的最高领导者报告。

4.3.2加强内部审计团队的建设

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建设内部审计部门,建立起包括审计主管、高级审计人员和一般审计人员在内的三个层次的内部审计团队。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是内部审计团队质量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每年应定期安排内部审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以保证审计人员的知识层次得到不断更新,同时这也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4.3.3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

随着审计技术的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也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审计方法。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环境下,审计工作也有了明显的改变,逐渐由传统的静态审计过渡到动态的实时审计;从事后审计过渡到同时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方式;从现场审计过渡到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当从制度基础审计抓起,对被审单位与内控有关的信息充分重视,重点关注被审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状况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相应缺陷,正确评价其内部控制制度,以便获得合适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4.3.4适当推进内部审计外部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开始出现将内部审计的一部分职能委托给社会审计机构来承担,即内部审计业务外部化。内部审计业务外部化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适用于高等院校内部审计工作领域。

4.4构建长期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

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量化,能够保证管理者对风险水平作出科学客观的分析预测。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设置“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期望通过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分析、研究、评价并揭示高校办学中存在的隐性财务问题,试图从宏观管理上对高校资金运作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起到及时准确的预警预报作用。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多项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数据比较,对高校财务运作过程中潜在的一系列风险进行预警预报,使学校能利用该系统迅速了解自身财务现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化解财务风险的目的。

总之,对于高校主体来说,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自身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管理漏洞、经营失误、重大风险隐患等负面因素,从而能够及时地预测、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海霞,何云飞.浅议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机制[N].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1).

第2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因素;企业财务困境;财务风险

1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财务风险管理只是其中之一。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企业和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深刻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才能进一步做好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2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运转都与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变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众多,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工业增加值、通货膨胀率、通货紧缩率、贷款利率以及货币供给、原油价格、政府开支等变量。文章在选择宏观经济变量时,结合实证分析,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贷款利率两大变量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这个说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假设,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出现恶化和经济下行,这进而就导致GDP下降,居民的收入减少必然就导致其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就导致企业的销售额减少,在以上基础上,因为居民购买力下降而变得困难,银行的信贷业务也会受到冲击,就对企业的财务困境造成了更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与企业的财务存在密切联系,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当出现宏观环境恶化时,企业的财务困境更加严重,而宏观环境变好,企业的财务运转会更加顺利,企业财务困境出现的概率就较小。宏观经济中的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将从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2.1贷款利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相同的市场经济条件基础上,即使是在企业运营状态良好的基础上,企业没有财务问题,而一旦银行的贷款利率升高,企业的借贷成本就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随之减少。而当企业面临财务问题时,企业因为财务问题难以偿还银行贷款以及一些其他的贷款项目时,企业的财务就会面临巨大的问题,遭受巨大的财务风险。由此得出,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当银行的贷款利率增高,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就加大;与此相反,当银行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就降低。

2.2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假设一种其他市场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越大,整个市场经济就表现得越繁荣,进而居民收入就越高,居民收入越高就加大了居民购买力。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越大的大背景下,企业的销售额将会被提升,然后刺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良好,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进而企业的外部资金流动也会加快和数量增加,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也会随之减少。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得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关,并且是负相关的关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越快,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反之亦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增长越慢,经济下行、增长回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上文中,笔者从贷款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两大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两大角度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实证的准确性,文章选取某一家上市公司为本次研究的实例,从该企业的年度数据报告得到数据支撑,对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选择和分析,分析该企业的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并进一步将此作为分析该企业财务预警的指标,从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财务变量,是指该企业的财务比率,具体包括企业的盈利、运营以及增长能力,还包括企业的现金流量几大变量,该变量所代表的是企业自身的财务运营情况;非财务变量,企业的非财务变量指的是企业自身以外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M1年增长率以及加权平均年利率。通过对上文中的几大指数进行分析计算,就能够得到该上市公司的实际GDP增长率和一年期银行的贷款利率。企业的实际GDP增长率、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个经济因素是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某一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利率和实际GDP增长率作为宏观经济因素中的两大经济因素与企业财务风险密切相关。

4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市场因素中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要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只有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宏观经济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就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把握好宏观经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保证企业能够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上运营,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4.1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状况变化

想要成为优秀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强企业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如贷款利率的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如:当国家控制的银行贷款利率出现利率上调的变化时,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及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进行调整,对企业的贷款业务进行及时调整,指导开拓其他资金来源。如:债券的发行,并减少或暂停银行贷款额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对公司财务运营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财务困境的风险的目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重点,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关心国家经济增长情况,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增长率。当国家政策宽松和GDP增长率上升时,企业要积极分析市场实际的供需状况,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适时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加大技术要素和资金要素的生产要素投入,并协调好其他因素。把宏观经济因素作为经济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企业财务政策变化,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减小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4.2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危机

市场经济变化难以把握,如果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和变化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占据高地,并想要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生产经营高效率,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关键。企业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专业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以及宏观经济的各大变量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分析把握宏观经济中的因素变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始终注意并控制每个因素。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除了将宏观经济因素纳入预警机制外,还必须将市场实时状况调查以及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包纳在机制之中,并进一步根据数据模拟来帮助决策,有效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重视预警机制的分析结果,当预警机制中对某一项目的计算达到最大风险评估,企业管理者要重视项目的风险,并及时对企业的财务资金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资金安全。

4.3把握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

企业管理关键性指标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企业财务实际状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反映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而,企业必须重视这些指标,认识到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并加强控制,控制好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等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点,减少因为关键性指标所造成的企业财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做好信用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及时回收资金,尽量避免因为忽视某一关键指标而造成的财务困境风险。除此之外,企业经营者要重视企业信用管理,及时对资金进行回收,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项目,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率。

第3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  ;Topsis

随着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投资者可根据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判断该上市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及投资的风险性。造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政策体制、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也有上市公司自身结构、内部控制等内部因素。单独分析任何一个财务指标,都难以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有一个总的评价,就必须进行相互关联的全面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就是将盈利能力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偿债能力风险等诸多因素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之中,全面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剖析。目前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预警及风险评价等方面。而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有德尔菲法、风险度评价法、单变量模型判别法、多元线性判别法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模型等方法。但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是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特点,借助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指标体系

本文在借鉴目前国内外有关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管理理论的思想和理论实际,从上市公司经营的全局出发,筛选出定量及定量财务风险指标,如图1所示,以期更加全面地考核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

图1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指标体系

二、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的综合评价方法

(1)构建指标矩阵。假设待评价样本数共m个,评价指标共n个,各指标值为vij(i=1,2,…,m;j=1,2,…,n) ,则指标矩阵为:

(1)

(2)规范化指标矩阵。采用向量归一化法,得到规范化指标矩阵X。

(2)

(3)

(3)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选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4)

(5)

(6)

(4)加权标准化指标矩阵。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指标矩阵加权标准化处理得:

(7)

(5)确定正理想点与负理想点。

(8)

(9)

(6)分别计算各样本到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间的距离。

(10)

(11)

(7)分别计算各样本与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的关联度。

第i个样本与正理想点关于第j个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为:

(12)

第i个样本与负理想点关于第j个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为:

(13)

第i个样本与正理想点的灰色关联度:

(14)

第i个样本与负理想点的灰色关联度:

(15)

(8)对距离和灰色关联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6)

(9)计算相对接近度。

(17)

(18)

(19)

三、算例分析

利用上面建立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以我国8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1)构造指标矩阵。选定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共6个指标:权益净利率、现金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净利润增长率。选取8个上市公司的历史数据作为数据基础,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指标规范化矩阵:

(2)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0.1079  ; 0.1643  ;0.1769  ;0.2156  ;0.1767  ;0.1586

(3)计算加权标准化矩阵。

(4)确定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

正理想点:Y0+=

[0.0416,0.0606,0.0791,0.1218,0.0479,0.0512];

负理想点:Y0-=

[0.0258,0.0288,0.0412,0.0343,0.1050,0.0262]。

(5)计算各样本与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之间的距离。

(6)计算各样本与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7)计算各样本的相对接近度。

(8)确定最优评价对象。

因此,可根据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对上市公司进行优劣排序。δi越大,表示该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小;δi越小,表示该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大。按由优到劣对各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结果如下:X1,X6,X7,X2,X4,X3,X5,X8。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优先选择第一个上市公司。

四、结论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对投资者的决策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也使得上市公司可及时识别公司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z1).

[2]郑茂.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3,(10).

[3]李敏.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4]周昊旬.基于AHP的模糊关系矩阵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8).

[5]李兴尧,钱琴.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J].会计之友,2011,(7).

[6]尚宏丽.高科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D].上海大学,2008.

第4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预警;财务风险;防范

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针对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由实际出发,运用财务风险预警的方法,对其财务风险防范进行完善,使资金安全运作,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其意义在于通过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与问题;对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行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研究。

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风险的相关论述如下:

James T.Gleason(2000)[1]认为,实施风险管理要与公司策略结合,要与公司能力结合;要对风险管理提供支持与资助;并且创建与风险管理相匹配的模型,启动全面支持团队。

Karen A Horcher(2005)[2]认为,财务风险产生于各种具有财务性质的交易之中,企业的成本增加或收入减少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企业要实施风险管理战略以及对风险进行防范。

国外学者认为,当企业财务状况不利时会出现财务风险。要对风险管理提供支持,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创建与风险管理相匹配的模型,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达到控制的效果。

国内学者关于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论述如下:

李伯圣(2008)[3]认为,财务危机管理不同于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从内部控制和危机预警两个方面加强财务危机的事前预防,并从价值创造出发,为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提供走出困境的途径。

宋常阐(2009)[4]认为,财务预警分析侧重点,明确目标,通过收集统计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研究,分析企业的现状和企业的危险程度。最后采取措施并将形成的经验转化为企业的管理活动规范。

王尔康,于万钧(2009)[5]认为,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信息资料为基础,设置预警指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警示。

邓红征(2010)[6]认为,我国小规模企业通过负债经营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财务杠杆效应。但负债经营引起财务杠杆效应也会带来财务风险。从财务角度分析和确定负债结构,降低风险,增强企业偿债能力,积极地利用负债为企业谋取利益。

杜永生(2010)[7]认为,应收账款日益成为公司财务管理关注的重要项目,过高的应收账款,会使公司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陷入危机。

张秀梅(2010)[8]认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它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通过财务预警对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下,结合福鑫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风险预警的方法解决其财务风险防范的问题。

1.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现状与问题

(1)福鑫公司概况及财务风险防范现状

福鑫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节能环保空调,热泵,锅炉设计,销售,安装,调试,维护一体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是:锅炉;空气源热泵;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等。公司主要为家庭,商场,娱乐,酒店,工厂,医院等提供服务。

福鑫公司资产为140411.77元,盈利为11732.57元,货币资金为24490.6元,占资产总额的17.44%,资金风险防范不到位,导致资金周转不正常。应收账款为81000元,资产为140411.77元,负债总额为100411.77元,占资产总额的71.51%,即资产负债率高达0.7151。负债严重超标,风险防范有待加强。

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现状主要体现在负债和应收账款两个方面的防范上。

福鑫公司的负债总额为100411.77元,占资产总额的71.51%,即资产负债率高达0.7151。在负债方面的防范出现了漏洞,导致负债偏高。

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现状主要S财务风险防范不到位。福鑫公司的应收账款为51000元,资产为140411.77元,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36.32%,同行业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10%左右,福鑫公司在财务风险防范上对应收账款防范不到位,导致了应收账款回收率低的问题。

(2)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主要问题

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而福鑫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主恰当的财务风险防范系统,才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福鑫公司负债偏高。福鑫公司期初负债总额为82612.28元,期末负债总额为100411.77元,期初资产负债率为0.67377,期末资产负债率为0.7151。

其次,负债偏高是因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在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短期借款为49600元,长期借款为46773.99元,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数额相当是很不正常的,短期借款的利息会比长期借款的利息高。

由于借款期限的不合理导致企业的偿还债务的风险增加,负债偏高是公司风险防范不足之处的体现。

福鑫公司应收账款回收率低。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所占比重过高。由于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1)福鑫公司负债失控

福鑫公司负债偏高,期初负债总额为82612.28元,期末负债总额为100411.77元,一方面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资产负债比率过高,这就导致公司负债失控。这就导致了福鑫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

福鑫公司短期借款为49600元,长期借款为46773.99元。公司使用短期借款多过于用长期借款来筹资,利息费用远远高于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的长期借款所带来的费用。

企业是想运用负债来进行融资,将财务杠杆的作用最大化,实现资金成本最低化。但不意味着以最低的利率借款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相反,公司借款结构的不合理和负债失控使福鑫公司负债偏高,负债的偏高就直接导致了负债失控。

(2)福鑫公司防范财务风险方法不恰当

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经过了解福鑫公司的情况,年销售283701元,应收账款余额在81000元,已经核销的坏死账额累计3000元,账面还有呆账1000,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57.69%。

在资金运营方面还不是很充足,运营资金为49354.61元,应收账款大于营运资金,资金运作建立在应收账款收的回来的假设上,对方企业没有及时付款,福鑫公司在资金运作和偿还负债方面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很明显,福鑫公司的防范财务风险方法不恰当造成了公司应收账款回收率低,使得整个公司资金运作不够充分。

3.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1)财务预警防范福鑫公司财务风险的思路

针对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运用财务风险预警的方法,对其财务风险防范进行完善。基本思路首先是建立财务指标。然后确定预警界限,运用公式处理分析数据处。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相关对策。

(2)福鑫公司财务预警方法

针对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运用多变量财务预警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财务数据和指标,发现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达到防范作用。

选择福鑫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和指标。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研究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是多变量判定模型中的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多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多个财务指标或现金流量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警模型,进行财务预测。

基本公式是: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收益/资产总额;X4=权益市价/债务总额账面价值;X5=销售额/资产总额。

确定福鑫公司财务预警指标预警界限。Z计分模型Z值越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埃特曼提出判断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的分界点为2.675,Z值大于2.675,为非破产企业,Z值小于1.81为破产企业。在本文中,设定Z值处于1.81-2.675之间时,表示财务状况不稳定。

(3)福鑫公司财务预警实例

以福鑫公司为例,结合福鑫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设定福鑫公司财务预警指标,对福鑫公司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进行探讨。

1)建立反映福鑫公司财务危机状况的指标体系

经过对福鑫公司相关财务报表,收集到营运资金为49354.61元,留存收益为274125元,息税前收益为166933.43元,权益市价为40000元,销售额为283701元。套用埃特曼Z计分模型的公式。

2)确定各指标的预警界限

在本论文中,设定Z值处于1.81-2.675之间时,表示财务状况极不稳定。大于2.675时表示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小于1.181时为严重警示,当处于两者之间时企业还可以采取恰当措施进行补救。

3)运用公式处理分析数据并分析

根据搜集的数据,可知营运资金为49354.61元,留存收益为274125元,息税前收益为166933.43元,权益市价为40000元,销售额为283701元。运用埃特曼Z计分模型的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中: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0.3515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9523

X3=息税前收益/资产总额=1.189

X4=权益市价/债务总额账面价值=0.3984

X5=销售额/资产总额=2.0205

那么有: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0.012*0.3515+0.014*1.9523+0.033*1.189+0.006*0.3984+

0.999*0.8810

=2.1148

4)根据结果制定对策

福鑫公司的Z值为2.1266处于1.81-2.675之间,属于埃特曼Z计分模型的“灰色地带”,表示公司的财务状况极不稳定。

经过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出福鑫公司财务状况的不稳定,要想使Z值增大,企业可以增加营运资金、留存收益、息税前收益、权益市价和销售额。企业也可以减小负债总额的账面价值,使X4增大,这就需要企业在风险出现之前控制好负债的数额,做好财务风险防范。

通过风险预警所提供的数据,企业可以了解到负债是否超标,进而达到控制负债,防范财务风险,达到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福鑫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运用财务预警的方法,可有效防范其财务风险。该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它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来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由于作者知识和水平有限,本文仅仅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财务预警付诸实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会密切关注该企业的财务预警动态,也希望引起专业人员的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James T.Gleason,The New Management Imperative In Finance[M].Bliimberg.Pr,2000:311-314.

[2]Karen A.Horcher,Essentials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M].John Wiley & Sons Inc,2005:2-4.

[3]李伯圣.企业财务危机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5.

[4]宋常.财务风险防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363-367.

[5]王尔康,于万钧.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J].中国经贸导刊,2009(16):1-2.

[6]邓红征.谈小规模企业的负债经营及防范机制[J].商业时代,2010(10):2.

第5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雏鹰农牧;财务风险;风险防控;企业风险;盈利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企业越加频繁地参与到市场经营中。农牧业上市公司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大,催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都以农业为主,农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但我国农牧业的经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比较特殊,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虽然国家给予农牧业发展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我国大多数农牧业上市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进而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大,因此不得不重视该行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本文通过对雏鹰农牧集团财务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对该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同时也为农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借鉴作用。

1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少相关的见解。在财务风险定义方面,较早提出见解的是Ross(1995),他认为债务筹资会增加股东风险,企业所有者在外筹资时会带来额外风险,这种风险便是财务风险[1]。而在分析与评价方面,McNeil(2015)认为,企业外部环境是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投资决策、筹资规模和盈利能力都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不合理的投资会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国内学者在财务风险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黄晓波,张亚茹,谢畅(2016)研究了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认为多元化经营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3]。何波(2016)主要介绍了畜牧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并提出为了更好促进畜牧业稳健发展,畜牧企业要重视自身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这样做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4]。芦笛,王冠华(2019)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财务风险模型的建立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大部分处于被警示状态,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堪忧[5]。张明(2019)介绍了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防范应对措施,认为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并且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要做到“从头开始”[6]。基于农牧类企业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风险水平较之其他行业相对较高,况且雏鹰农牧集团在最近几年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亏损情况,产生了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分析其财务风险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相应地防范和控制措施。

2雏鹰农牧集团的财务风险概况

2.1企业基本财务状况。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于1988年,创办人为董事长侯建芳先生,该集团创立时成为国内第一家生猪养殖与销售为主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并于2010年9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集团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吃上安全肉,并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为主导的战略布局,企业主要包括生猪养殖、粮食贸易、互联网三大板块的核心战略,拥有粮食贸易、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线上业务等完整产业链体系。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董事长侯建芳先生探索出了独特的“雏鹰模式”,进而使企业得到了快速成长。雏鹰农牧2016年到2018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表明,企业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见表1。从资产负债的相关数据来看,货币资金大幅度下降,可见企业的资金流近几年来存在较大问题。雏鹰农牧的负债情况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流动负债比例较大,可见企业的偿债压力一直较大。从利润的相关数据来看,雏鹰农牧的营业收入一直在下降,营业利润大幅下降,并在2018年出现亏损状况,说明企业近几年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从现金流量的相关数据来看,雏鹰农牧近几年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处于负值状态,即该企业近几年的投资并未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甚至还造成了亏损。综上所述,雏鹰农牧近几年的经营状况一直处于下坡状态,已经产生了财务风险。2.2企业财务能力分析。2.2.1盈利能力分析。根据盈利能力的指标分析,如表2所示,雏鹰农牧集团的盈利能力存在严重问题,从2016年到2018年,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并于2018年处于亏损状态。从雏鹰农牧近几年的毛利率来看,该企业的毛利率并不是很高,在2018年出现负值,虽然农牧业的毛利率相比其他行业较低,但雏鹰农牧出现负值毛利率则表明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下降也表明企业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并不乐观,尤其是2017年以来的发展更是日渐衰退。2.2.2营运能力分析。从雏鹰农牧集团近几年的营运能力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并不高,且资金周转也存在较大问题。企业从2016年到2018年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说明企业资金的回收速度不断下降,资金的回收存在较大问题,如表3所示。2.2.3偿债能力分析。从雏鹰农牧集团近几年的偿债能力可以看出,企业一直存在偿债压力,资产负债率不断增加,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持续下降,说明偿债能力不佳。一般来讲,利息保障倍数为1以下的企业会存在偿债风险,而雏鹰农牧2018年的利息保障倍数甚至出现了负值,说明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偿债风险,如表4所示。

3雏鹰农牧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3.1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雏鹰农牧的主要经营方向是养殖加售卖猪肉,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花费重金建造“猪舍”,并因为要向合作社和银行吸纳资金而向合作社及银行提供巨额担保,导致公司陷入资金困境。此外,雏鹰农牧选择了生态猪和野生猪等一系列高端产品投入市场中,导致其经营业绩并不乐观,进而盈利能力大大降低。这些措施表明企业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3.2投资机制错乱复杂且收益不高。雏鹰农牧集团在投资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2016年,雏鹰农牧以认购额为上海竞远投资集团100倍还多的金额与其共同成立电竞行业投资基金,并在同一年,其花费1.35亿元与沙县小吃进行合作。2017年,雏鹰农牧花费约17.8亿元投资6只产业基金。但上述投资并未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且企业很长时间都处于“烧钱”模式,可见由于企业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造成企业的营运风险,进而财务风险增加。3.3筹资机制不合理。雏鹰农牧的筹资机制存在问题,资本结构不合理,债务筹资占比很大,而缺乏权益类资本的筹资。雏鹰农牧筹资的方式主要是借款筹资,存在巨额的商业信贷,且在筹资过程中对银行和信用社提供大量担保,由此可知该企业的筹资机制存在不合理现象,并且该集团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大降低。3.4盲目扩张产生资金流困难。雏鹰农牧自开始以猪肉养殖和生产为主要业务以来,其不断扩大规模,主要表现在大范围建造猪舍,投建大量固定资产等活动。雏鹰农牧集团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上的资产金额占总资产的一半以上,盲目的扩张给企业带来了资金流困难。

4雏鹰农牧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建议

4.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雏鹰农牧的领导首先应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并可时常召开财务风险管理会议,强调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带动员工及时了解财务风险的法律法规,进而带动整个企业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4.2合理安排投资机制,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价体系。雏鹰农牧集团应对投资方面的机制进行重新安排,减少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资金投集,构建以养猪为主的专业化投资机制。此外,企业以后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做出科学的投资评估,判断投资所带来的收益是否利大于弊。4.3合理调整债务结构,拓宽筹资渠道。雏鹰农牧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企业的债务结构,使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金额相对平衡,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进行筹资。此外,企业可寻求多样化的融资风险,拓宽筹资渠道,除了可向银行进行贷款外,可选择吸收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吸收内部投资等方式进行融资。4.4提高盈利能力,避免盲目扩张。雏鹰农牧应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减少对猪圈等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投入,然后可用省下的资金购买多品种的猪,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养猪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应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与经营相关的核心环节,进而保持长久旺盛的盈利能力。

5结语

本文以雏鹰农牧集团为研究对象,经过具体分析,可得出雏鹰农牧的经营存在一定的风险,进而得出一定的启示:第一,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第二,企业应适时调整自身的债务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动,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第三,企业应明确主营业务,进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参考文献

[1]Ross,Westerfield,Jordan.FundamentalsofCorporateFinance[M].McGraw-Hill,Lrwin,1995:5-6.

[2]McNeilAJ,FreyR,EmbrechtsP.Quantitativeriskmanagement:Concepts,techniquesandtool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15:30-81.

[3]黄晓波,张亚茹,谢畅.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风险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2016(05):104-105.

[4]何波.畜牧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剖析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187.

[5]芦笛,王冠华.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J].会计之友,2019(24):79-83.

第6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功效系数法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理论综述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它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通过财务预警模型的设计对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风险控制系统。

(一)国外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危机,国外研究者经历了从单一变量,到多元变量,再到综合变量的财务预警模型设计的过程。

1.一元判定模型研究:1932年Fitzpatrick运用单个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1966年美国的威廉・比弗(William Beaver)运用精确的统计方法,提出了单变量分析法。

2.多元线性判别:1968年爱德华・奥特曼(Edward Altman)首次运用多元判别模型建立了Z模型;1972 年埃德米斯特(Edmister)专门针对小企业建立了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Martin于1977年首先使用Logit来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3.多元逻辑回归模型:1980年Ohlson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三个Logit模型,使用逻辑回归模型来估计企业进入困境的概率。

4.递归分割法:1985年,Frydman等建立兼具多变量模型的信息容量大和单变量模型简洁特点的递归分割法。

5.神经网络模型:1991年,Coat和Fant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公司的财务危机状况,并用了47家财务危机公司和47家健康公司检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拟合度达100%。

6.其他非统计类财务预警方法:1988年Messier和Hansen首次将专家系统法引入到财务预警中;1991年Gregory-Allen和Henderson Jr.指出灾害理论可以描述公司的破产并做了实证检验;1994年Lindsay和Campbell应用混沌系统对46家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的配对样本进行分析,指出健康公司比非健康公司显现更多的混沌现象;1999年Kim和Meleod Jr.运用专家决策的方法构建线性和非线性的破产预测模型,发现非线性模型效果更好;2000年Charitou和Trigeorgis将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到了企业的财务预警方面。

(二)国内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总体分为单模型和多模型比较两大类研究。

1.单模型研究:1996年周首华,杨济华提出F分数模型;2000年,张玲使用细分样本数据线性判别研究法进行了预测,发现模型具有超过前四年的预测效果;2000年,张爱民借鉴Altman的Z模型,建立主成分预测模型;2001年,杨保安等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构建模型。

2.多模型比较研究:陈静以1998年的27家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为对象,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判定分析,并进行了两种方法的比较,这项研究是国内最早的实证财务困境预测研究;2001年,吴世农、卢贤义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0家财务危机公司和70家财务正常公司,应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建立三种预测财务危机的模型。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目前国内外对于企业财务预警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是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增长能力这四方面设计指标的。笔者从财务管理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运营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角度入手,将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指标,按财务活动的过程,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借鉴功效系数评分法,建立财务预警模型,从而得出某一阶段的综合预警情况,最后判断出企业的财务预警警度。

(二)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从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运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四个方面出发设计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如图1和表1所示。

(三)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

本文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采用的是功效系数评分法。功效系数评分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标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数,通过功效系数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据以对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记分的一种方法。综合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预警函数模型如下:

财务风险预警为:G=∑Gi×Wi

其中,G为该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Gi为单项功效系数变量,Wi为权数。

1.功效系数法变量类型的确定

功效系数法对所选择的指标进行分类是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定义为极大型变量;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定义为极小型变量;指标数值在某一点最好,定义为稳定型变量;指标数值在某一区间内最好,可定义为区间型变量。

2.单项功效系数的确定

3.权重的确定

可以结合行业、地区和企业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如德尔菲法、主成份分析法等。

4.计算综合功效系数并依据警度发出风险警报

三、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北京市某成熟期的中小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九十年代初,注册资本7 600万元,总资产8 000多万元,占地85亩,现有员工130多人,是一家以从事锅炉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公司。产品包括大、中、小型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电锅炉。目前为止,我国各地区已投入运行使用的壁挂锅炉约有20 000多台,运行状况及用户反馈意见良好。年生产能力达到50 000多台,年营业额5 000万元~1亿元。

(一)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行业标准值(如表3所示)

(四)计算该企业近五年的综合功效系数

综合功效系数G=∑Gi×Wi

其中,G为该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Gi为单项功效系数变量,Wi为权数。

G=0.1X1+0.08X2+0.06X3+0.06X4+0.08X5+0.04X6+0.04 X7+0.04X8+0.075X9+0.075X10+0.05X11+0.05X12+0.075X 13+0.075X14+0.04X15+0.03X16+0.03X17=72.5298

该公司的综合功效系数为72.5298。

(五)判断该公司的财务预警警度

该企业2002年~2006年的综合功效系数为72.5298,根据表2警情判断表可以判断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处于中警状态,即企业财务风险很高,资产状况一般;从单项功效系数中也能看出,整体功效系数不高,企业主要风险是投资领域的风险和资金周转方面的风险。

四、结论

通过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创新性的研究结论:基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四项活动设计出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综合功效系数法构建出中小财务预警模型,可以判定企业所处的经营和财务风险预警程度。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状况,适当地更改或者调整某些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敦力.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8-32.

[2] 黄伟.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48(4):21-23.

[3] 张启中.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研究[J].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4] 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21-127.

[5] 蔡壁洪,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指标探讨[J].财会研究,2002(8):12-13.

[6] 杨智.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3):22-24.

[7] 芦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10):64.

第7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

近年来,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在财政预算、拨款程序、经费使用、资金结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产生、控制与预警进行研究。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预算支付风险。预算支付风险主要来自于部分预算改革制度的制度性缺陷。当前财务预算情况下,个人经费、专项经费与公用经费等各预算项目挤占明显,财务部门在服从求发展的宏观目标下,往往会违反规则调动相关预算,资金弥补资金缺口,以保证财政收支平衡。(2)会计核算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能跟上由经济发展导致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从而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下降,产生财务风险。(3)管理制度风险。事业单位内的管理制度不规范、不严谨也会导致财务风险。如管理制度的实施、监督制度的缺失可能会导致财务信息真实性、传播速度与审核程度受到影响。(4)员工道德风险。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职业素养与个人诚信等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另一种风险。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风险意识不足。从性质上讲,事业单位是政府职能的延伸,经费资源上都有国家保障,导致了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有限,理财观念薄弱。(2)预算制度存在缺陷。事业单位内,财务管理的重心是财务预算,财务预算制度的不合理将会导致高财务风险。总体来讲,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的管理机制存在很大缺陷,基数法仍然为最普遍的预算编制方法,对提高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形成制约。(3)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当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间并没有建立较全面的风险监控、预防与处理机制,对财务风险的测量、工作人员的激励制度不严谨、不科学,违规现象较为普遍。相对当前国企央企备受监管争议而言,事业单位在此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监管真空”的程度更深。(4)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够严密。从当前法律法规完善程度来讲,仅有《预算法》对财务支出进行了规定,而新环境下的事业单位财务支出并不能找到相关制度规定,很难做到有章难循,这与经济形势多样化的快速发展不匹配,同时也不利于国家对支出费用进行有效管理。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建议

(1)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目标。张红在研究中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在预防财务风险时,应该首先明确制定三层财务风险目标: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与合规性目标。操作性目标是指将财务活动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包括对资金核算、项目实施、内部监督等各活动进行规范化操作;信息性目标是指财务活动中要求财务信息尽可能真实可靠,满足可靠性、及时性与完整性三原则;合规性目标是指单位内的所有财务活动必须有章可循,复合法律、制度与条文规定,不违法违规违章。(2)提升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与财务风险控制能力。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风险常识,包括财务风险法律法规等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第二,将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责任同财务风险联系一起,使其亲身体会认识自身工作存在的财务风险,树立良好的风险观念;第三,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会计知识技能的培训,帮助其发现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第四,对财务人员处理财务风险的能力进行培训,如传授常规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等。(3)改善预算管理,加强财务风险预测。在《预算法》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督与管理等程序进行严格内部管理,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预算控制方法或引入市场元素等,帮助财政预算制定更合理,使风险最小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引入国内外经验与现代技术等,可以建立严谨的财务风险监控评价与控制体系。(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在改善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包括对经费支出的审批制度、各项资金资产管理制度等,如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来资金管理制度与定期理财公布制度。从流程上,可以通过编制年度资金预算表与阅读资金执行表来实现,滚动对比财务资金使用情况。(5)重视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首先要重视先进信息与电子技术的作用,借用先进技术加强内部监管;第二,加强内部财务控制,提高对财务活动运作的检查频率、对财务管理活动实施动态监测是一个重要手段;第三,人员配置是强化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保障,选择业务技能水平较高的人员对单位内的重要财务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检查审计,并针对问题及时反馈也可以有效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问题仍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当前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并结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提高风险意识、改善预算机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与强化内部财务控制五个方面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警。

参 考 文 献

第8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建材公司;防范措施

一、引言

由于国内外的国家政策与市场经济环境有很大区别,国外关于建材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国内建材公司财务风险的防控;国内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金融企业及大型制造企业,针对于中小型建材公司财务风险研究相对较少,不能为中小型建材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可靠依据,进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与方法

1.理论依据

本文根据公司在经营过程所涉及的环节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是公司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借款不能及时偿还本息、自有资金收益效益低等引起的财务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公司为获得一定收益对内或对外进行的投资,投入资本严重低于或近似于所获得的收益导致的风险;经营风险贯穿于公司的整个经营过程。主要有采购成本过高风险、存货存积风险、销售风险、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弱等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公司的收益水平下降或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公司偿债能力下降等因素导致公司的财务危机。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资源及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了解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分析JH建材公司的务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调查问卷法。选定JH建材公司,对其进项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企业的状况及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态度。

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JH建材公司的资料,根据资料通过风险分析方法分析公司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三、JH公司现状

1.内部管理现状

JH建材公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设立财务主管1人,负责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编制各项工作计划,审查相关会计资料。根据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活动,设立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分别负责公司不同的财务工作。在对JH建材公司财务部门岗位设置分析中发现,公司缺少风险管理人员。如:财务预算人员,内部审计人员,风险分析人员等。公司的职务职责划分中出现严重的一人多职的情况,导致公司自我监控能力下降,影响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阻碍公司的发展。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财务部门人员设置情况调查分析,发现公司的人员配置不够合理,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财务管理存在多种缺陷。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财务工作出现错误,员工的归属感不强,自我监控能力下降,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足,最终可能会导致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危机。

2.财务报表现状

公司负债增长速度比较快,其中公司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很大,是因为公司近几年规模的不断扩大,借入了大量的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期限较短,且公司需要承担很大的利息负担,银行借款又有很大的强制性。当借款到期时,大量的负债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还款压力,一旦公司的还款能力降低,债务冻结会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冲击。

公司为销售产品花费的成本费用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借入大量存款,因为利息支出过多导致财务费用过高,另一方面因引入新的产品采购人员议价能力较差导致成本过高,以及货物管理人员不足导致货物盘亏现象严重。同时受现行经济环境的影响,销售情况低于预期水平,形成了存货积压,为增加货物的成本,为增加货物的销售,公司就会给客户提供大量的优惠措施,此举就会减少公司的预期收益。

公司应收账款收账期较长,并且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会导致公司增加产生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说明JH建材公司在销售收款环节没有控制好应收账款的比例,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坏账管理缺乏有效的方法。应收账款的周转过慢以及公司的大量借款会导致公司的经营资金紧张,公司为保证其他资产的可能会借入新的债务来偿还即将到期的负债,如果这种恶性循环不断进行,就用引发公司的筹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公司存货周转速度慢,说明公司的存货销售状况不够好,可能是市场被挤占的原因,这会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公司没有明确的收益分配政策,利润的分配情况主要由投资人根据公司的利润情况,不是根据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来确定,会导致公司需要采用大量的外部筹资,增加公司的筹资成本。公司会计确认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公司在确认利润时包含了应收账款的存在,以此为基础确认利润会虚增公司的实际收益,进行分配收益会造成公司现金短缺,后续经营资金不足。

四、JH公司改进措施

1.内部管理改进措施

增加公司财务预算人员、内部审计人员、财务风险分析人员以及仓库管理人员等,丰富公司内部财务岗位设置。在招聘新员工进入公司时,对员工进行公司文化及工作岗位知识的培训,让员工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风险知识考核,让公司员工提高自身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在职能范围内严格执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使员工能主动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中。对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明确落实员工职责。建立实施奖惩、晋升和淘汰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工作积极性。明确划分员工的工作职责与权限,形成相互监督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定期组织公司的文化活动,提高每个员工对公司的参与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增加公司凝聚力。

2.财务报表改进措施

公司在未来应建立明确的目标资本结构,调整公司筹资结构,根据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资金需求情况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在计算公司收益时,可以引入通货膨胀等新的会计学研究成果。公司增加长期负债的比重,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时间,增加外部投资者投资以及公司自有资金投资,增加权益负债的比例,使公司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建立财务预算体系,加强公司的资金预算管理,构建公司的现金流量预警系统,监控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当公司现金过多时可增加投资,减少公司的机会成本,现金多少时可进行筹资,防止现金流断裂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科学的进行投资工作,在进行投资之前,决策者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市场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做好详细的投资项目计划书,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做好现金预算,避免在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资金不足导致投资目无法继续实施给公司带来风险。

由于本公司主要从事于建材销售,这类行业通常回款时间较长,一般对建材企业的预付账款比例相对较低,由于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恶化,公司为减少收不回账款的可能性,应提高预付款的比例。建立客户信用状况表,货物发出之后,随时关注购货方的信用情况、偿债能力以及对方企业金额较大的经营事项变动情况,对客户的信用评价及时作出调整。建立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表,将应收账款按账龄划分管理。建立应收账款催收政策,对应收账款时间较短的可为购买者提供现金折扣政策,引导客户提前还款。对应收账款时间较长的,公司要调查客户拖欠还款的原因,及时向对方相关负责人进行催讨,必要时还可以雇佣专门的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催讨,减少公司产生坏账。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JH建材公司的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建材企业,对财务风险认识严重不足。对JH建材公司的经营现状进行财务风 险分析,根据JH建材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本文提出了相关财务风险管理措施,以此完善JH建材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减少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莹.浅谈企业财务危机的预防与化解[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5-18.

[2]王富涛.浅议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J].时代金融,2013(17):219-220.

[3]孙晓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1,(22:):43-44.

[4]王洪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0):8-9.

[5]李明才.探究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179-203.

第9篇:国内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PE投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在个人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被投资企业未能获得预期财务收益的主要原因是PE投资机构普遍存在着“重投资而轻管理”的现象。PE作为投资常见的形式之一,虽然其投资的对象多为相对成熟的企业,但其投后管理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管理及管控机制的不完善往往是造成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的原因之一。PE作为投资机构,在投资企业的同时也预期在一定周期内获得相应的财务回报,因而财务风险的管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普华永道的研究指出:“全民PE的时代已迅速过去,PE投资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垂直行业将越来越细分化”。因此,如何借用现有的投后管理理论或方法论来指导PE的投后管理,尤其是进行相应的财务风险管控就显得格外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论文将根据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对PE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投后财务风险管控进行研究及探讨。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是回顾、总结和运用W内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基于个人在PE投后管理项目中的实际经验,并结合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PE所投资企业的公开信息调研,定性分析国内市场PE投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现状、需改进的领域及方向,进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方法论框架。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及实证分析法。

本研究先通过回顾、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随后,对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或工具进行了研究及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管理、企业财务分析及风险预警、私募股权投后风险管理。通过文献调研形式,基于深证创业板PE投资企业的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具体研究目前国内的PE投后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问题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在现有理论体系下解决方案的不足及潜在改进领域。最后结合上述三者,提出并探讨提高PE投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的新方法论框架,并结典型案例分析其在指导PE投后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步骤及指导意义。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