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务业研究范文

服务业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服务业研究

第1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FDI;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3-0049-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13FGL002);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科技支撑能力研究”(2011GGX10601);济南市科技局软科学招标项目”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方慧,女,山东寿光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直接投资;魏文菁,女,山东淄博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直接投资。

2011年12月15日,商务部指出:“服务业利用外资金额占整体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纵观我国全年利用外资的情况,2011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的增速每月都超过制造业,其利用外资金额占整体的比重也一直在持续增加,最终在11月份首次超过制造业,这说明我国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不断优化。从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来看,我国在2011年,外商投资合同项目27712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0.11亿美元。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中国吸收外资的长期优势正在形成,中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国之一。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服务业FDI的流入对我国服务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具有正向作用,但由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不够高,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不是很显著,随着我国服务业的不断开放和外资的大量流入,FDI对服务业结构的作用效果会越来越明显。为此,我们建议:

1.合理地引导FDI在服务业内部的流向

对于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我们应该在利用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吸引 FDI,充分利用FDI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理念,从而有力地改造这些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国家的支柱,尤其是金融业等生产业,为了使其高效运转,我们应该适当的放宽政策来吸引外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发展像教育、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只有发展了这些服务业,我国才能更合理、更高效的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

2.改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

不仅要加强法律、政治、经济等软环境,健全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而且还要完善公共事业、公共设施和交通等硬环境。制定一些保护投资主体利益的法律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者,逐步打开服务业市场。同时,政府要起好引导作用,为企业主体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大力培养服务业人才,扩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培养高技术、高科技的知识性人才,加大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将外资引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同时,也可吸引国外的先进人才来国内。

4.加大研发和科技创新的力度

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对服务业结构的作用还尚未发挥出来,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大科技投入,营造一种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外资投入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来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等,从而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KOLSTAD L,VILLANGER E.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 Services [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8,24(2): 518-533.

[2]BALA R,MATTHEW Y.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Investment in Services[J].The World Economy,2010,33(4):573-596.

[3]唐宜红,王林.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10):75-80.

[4]杨仁发,刘纯彬.中国生产业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11):107-116.

[5]BLOMSTROM M,KOKKO A.FDI and Human Capital:A Research Agenda[R].http:///dev/Technics,2002.

[6]方慧,吕静,段国蕊.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6):58-63.

[7]崔日明,张志明.服务业FDI 与我国服务业结构优化: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2(1):60-69.

第2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商务服务业;营销策略

一、商务服务业的涵义

商务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围,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是依据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也是有潜力股的行业。

二、商业服务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商务服务业现状。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前景很好,中国是被称为全球上最为巨大的人口数额,因此拥有的是劳动力能源的丰富和顾客市场的宽广。商务服务业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不断发展连续兴起壮大的,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当今社会的我国正在向前迈步,向世界走进。虽然我国出台了很多新的关于商务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但在积极的鼓励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需要商务服务业自己突破。

2.商务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关于当今的社会商务服务业缺乏科技含量是太多商务服务业存在的病情,以此带来的是这些企业生产效率的下降和经济利润不高。商务服务业缺少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强,这就使企业的产品价值低下,没有市场竞争力。专业人才不多也是导致我国商务服务业发展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虽然在劳动力资源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真正懂专业又很会管理的人真的很缺乏。所以说,有些商务服务业在刚刚起步时非常有优势,但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因为管理人才的缺乏而停滞不前,这就使得企业不能得到更好的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还有就是有些企业对于品牌意识不是很强,这也是当今社会商务服务业发展阻力之一。当今社会的消费者实际上对品牌的看重程度越来越大,所以如果企业不注重自己的品牌推广会很快失去消费者的认知度,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处于下降地位。并且对于商务服务业更应该注重品牌的打造和重视,克服商务服务业市场的不集中状况,消除一定的零散度。商务服务业是在一个不集中的市场中进行比拼,不存在哪家企业占有有力的市场分布,也不存在哪家企业可以对商务服务领域进行很大的影响。如果哪一个企业可以克服分散情况,就可以形成服务品牌意识,根据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书中的陈述,可以得到服务品牌意识的重要性,并怎样做到服务意识推广效果。这样才能更好的最赶上前面的企业并减小差距。

三、商务服务业的营销策略设计

1.营销策略的涵义。营销策略是企业把消费者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和购买能力,从而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一些经营活动,并把相关条件进行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方面进行策略研究,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当今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前进都离不开市场,在竞争分明激烈的市场争夺中,也在市场状况复杂多变的当今,准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对商业服务业非常重要。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可能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营销策略是指引当今社会商务服务业快速明确的走向成功的指南针。

2.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商业服务业企业的营销策略是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站稳脚步,持续坚持下去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制定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才能使商务服务业继续稳步发展下去,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商务服务业针对的对象是消费者和顾客。我们首先要抓住顾客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针对目标消费者对商务服务业的特殊需求和偏好,企业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首先了解消费者会因为什么原因、什么目的去购买产品,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点。营销都是为了公司企业利益为导向,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营销策略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我们也要根据当今社会商务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力的经济策略研究,而得出有利于当今社会商务服务业的营销策略。为了得出有力条件我们要进行质量、成本、技术的在开发在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商务服务业的推广和发展。

第3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动因;决定因素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2-0055-06 收稿日期:2008-09-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技术革命引致全球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偏移、服务业管制放松、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安排以及服务业的特殊性质,使得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点已转向服务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04)。然而,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却长期滞后于实践发展。目前。国外关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以传统的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分析框架来解释其动因,实证研究则主要考察其决定因素。

一、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

(一)基于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独立的经济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二战后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及其带来的投资浪潮,成为当时国际经济理论界探讨的焦点,各具特色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然而,上述理论大都以制造业FDI为研究对象,其中为数很少的对服务业FDI的研究也是以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为分析框架的。Boddewyn(1986)就认为,对服务型跨国公司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理论,通过简单的限定和详尽的阐述,现有的FDI理论可以很容易地适应服务企业。

Dunning(1981)借鉴了海默以来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将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结合起来,并引入区位理论,采用折衷的方法和体系加以综合,提出了独特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根据该理论,一个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的综合或者其中之一。第一,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或者能够提高其竞争力的垄断优势;第二,通过将生产转移到一个新的地方所具有的区位优势;第三,公司所具有的内部化优势。Dunning(1989)又进一步讨论了服务业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中三种优势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点。首先,在垄断优势方面,信息、管理、组织与营销技术是服务企业成功的关键。比如,对于咨询业和信息服务业的跨国企业来说,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获得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新兴服务业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特征,服务部门跨国公司比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资本密集度更高,技术优势更强,也更易形成世界市场的垄断局面,形成其全球范围网络优势。其次,在区位优势方面,主要表现为东道国具有良好的信息和通信设施、健全的制度和受过训练的人力资源,还表现为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地理位置方便、人口众多等。最后,在内部化优势方面,由于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信息不对称较为明显。另外,服务技术的复制较为容易,即使有专利保护,滥用和扩散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克服此类不确定性是许多服务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理由。

还有一些学者对服务业中某个具体行业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用传统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来解释。Dunning和Norman(1983)在对商业服务进行研究后指出,如果拥有产品和原材料的生产工艺是制造业所有权优势的一个源泉,那么管理和营销技巧就是商业服务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因此,服务业跨国公司具有不同的所有权、区位和内部化优势。Rugman和Verbeke(1992)认为,一个公司如果要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那么它必须具有一些区域约束或者非区域约束优势。对于服务业跨国公司,这些优势包括,管理的所有权优势、营销优势、产品创新优势、获得新技术和信息渠道优势等。

(二)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 世贸组织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四种形式: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其中第三种商业存在即生产者跨境在服务消费国设立企业提供服务,从而将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形式。西方一些学者试图用传统货物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解释服务贸易,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一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原理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Sapir(1981,1982,1985,1986)根据国家间要素禀赋和技术的差异,对货运、客运和其它民间服务作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发现传统的贸易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也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Sapir还提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性观点,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服务贸易的动因提供解释。Hindley和Smith(1984)则指出,将标准的比较成本理论用于服务业贸易和投资的任何潜在的困难都不足以对该理论的适用性产生怀疑,Kumpe同样认为,作为一个简单明了的思想,比较优势普遍有效。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国际贸易原理并不适用于服务贸易。最早尝试运用国际贸易原理来解释服务贸易模式的学者R.Dick和H.Dicke(1979)以要素禀赋为基础,对各种显示比较优势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决定服务贸易模式。Feketekuty(1989)认为,服务同商品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国际贸易原理不适用于服务贸易。Sampson和Snape(1984)则是从大部分服务贸易中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特性出发,认为这与比较优势的基本假设“两国生产要素不能流动”相悖,H-O理论不足以解释服务贸易。

第三种观点介于前两种观点之间,它既肯定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对于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同时也承认具体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上的缺陷,主张在利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时,必须对传统理论进行若干修正。Deardorf(1984)先是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用于服务贸易的局限性,然后他运用标准的H-O模型,通过改变其中的个别约束条件,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是如何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

Banga(2005)指出,同货物贸易一样,服务业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种是“垂直型”或者说是产业内的外商直接投资,指的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利用其在某个产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统计证明,发达国家以两类高端产品进入发展中国家服务市场,一是传统的劳动密集性的消费服务中品质特别优秀的产品,二是更具现代意义的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生产者服

务。另一种是“水平型”或者说是产业间的外商直接投资,指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企业利用产业间相对的优势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像国际贸易一样,世界上多数外商直接投资属于后一种类型。

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服务贸易模式是如何决定的。Markusen(1989,1996)认为,生产者服务业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以知识为基础和差异性。以知识为基础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入以获取知识来生产某一服务,但是当这一服务被生产出来后,它的供给边际成本是相当低的。因此,生产者服务业的规模经济十分重要。差异性意味着生产者服务业是有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的。Jones和Kierzkowski(1988)提出和运用“服务链”的观念来解释规模经济条件下服务贸易。他们认为,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生产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服务链”。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服务链可以促进生产的国际化,从而服务贸易可以大大促进货物贸易。Francois(1990)强调了服务在协调和连接各专业化中间生产过程中的外部集聚作用,他建立了一个具有张伯伦垄断竞争特征的产品差异模型,讨论了生产者服务与由于专业化而实现的报酬递增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者服务贸易对货物生产的影响。

以上两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在解释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它们的理论意义,也有各自的优点。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直接反映了服务业FDI的一些决定因素,更容易做实证检验:贸易理论中关于相对要素禀赋差异、规模经济差异和竞争优势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服务业FDI发生的本质。然而,由于服务区别于货物的一些基本特性,包括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品质差异性等,使得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有其独特之处,有时是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第一,在制造业中,外商直接投资能够通过把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创建出全球的生产价值链,从而将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分割。但是,由于许多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时性,服务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割就变得十分困难。加上服务产品的高度差异化、难以标准化,服务企业很难形成规模经济,限制了其国际化扩展;第二,同样由于许多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并且由于服务产品的生产更加密集地使用知识和资本要素,如果想有效地在国外市场提供服务,就必须依靠到国外市场进行投资,设立分公司或分支机构,如国际电信、国际金融、咨询等服务许多是在跨国公司范围内运作的。此外,许多服务部门直接关系国家与经济安全,与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相比,政府规制在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Erramilli和Rao(1993)认为应结合服务的特性对传统理论进行修正,才能更好地解释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他们考察了美国多个服务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所涉及行业包括广告和会计服务、计算机服务、工程和建筑服务、管理咨询和研发服务、消费者服务、银行等等,研究结果发现,广告、会计、计算机服务主要投向发达国家,工程和建筑服务则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而且受到不同服务行业特性的影响,如消费者服务,多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投资,难以标准化的广告、工程等服务则一般是母公司有相当多的控制权。

二、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国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东道国的市场规模 在绝大多数研究中,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市场规模。UNCTAD(2004)在服务业跨国公司投资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是,UNCTC(1993)做了一个关于市场规模对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并不是服务业内所有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即使市场规模是服务业内某个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它的重要性也要比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要小。

(二)母国的经济规模 一些研究表明,母国的经济规模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因为它增加了东道国被告知的消费者数量,这些消费者了解这些服务,因此,更有可能购买这些服务产品,给服务提供者带来规模效益。也就是说,生产者服务公司一般位于具有广大消费者群体的地方(Raft和Ruhr,2001)。滞后一期的制造业FDI存量通常被用来代表母国的经济规模,Kolstad和Villanger(2008)认为,生产业将分工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制造业企业为了整合资源、发挥专长、提高效率,越来越多地出现“服务外包”行为,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所进行的一些生产、经营甚至管理服务活动(如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物流销售、员工招聘、信息管理等等)均转而由生产业完成,因此,制造业FDI与生产业FDI呈正相关关系。

(三)东道国政府的政策 与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类似,法律规制或者政府干预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壁垒。在后GATS时代,许多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开始容许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一些服务行业,但是,对进入金融、电信以及公共事业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行业。外资的持股比例有严格的限制。服务业跨国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东道国的政策取向和政策环境的稳定性。根据OECD(1982,1987)、Walter(1985)和UNCTC(1988)的研究,东道国政府的政策与规制是当地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Kolstad和Villanger(2008)的研究表明,制度质量和民主对于服务业中的FDI来说比一般的投资风险或政治稳定性更为重要。并且,不同的政治经济变量对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制度质量对于高收入国家服务业FDI来说非常重要,而民主程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服务业FDI来说比较重要。

至于东道国的开放度,UNCTC(1992)设计了一个开放系数来对政府控制与阻止(例如,控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开业权和所有权)的程度进行主观评价,并且用来估计对流人国内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一系数对流入国内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影响。Chanda(1997)的研究表明,当一国的出口行业比进口竞争行业更加密集地使用生产者服务的时候,如果出口产业的规模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不断扩大,那么就会产生对服务业特殊投入的持续需求。因此,在国内对这一投入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最终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将导致对中间服务投资的增多。因此,由一国政府政策所

决定的开放度是外商直接投资流向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Kolstad和Villanger(2008)则认为,由于许多服务是不可贸易的,东道国的开放度对这些行业FDI的流入影响较小。

(四)竞争优势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被Dunning(1989)以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来表示。随着世界各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领域的竞争亦日趋激烈,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决定变量。然而,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很难度量且易于转移,尤其是进入文化领域和慈善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更是如此。一个国家某一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通常表现为这个产业的高出口或者向外的直接投资。既然服务业的特点是位置的不固定性和可贸易程度的差异性,研究中通常用服务业的FDI来估计竞争优势的影响。UNCTC(1993)综合了显性比较优势(RCA)与产业内FDI,提出了国际竞争力指数(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 index,ICI),其计算方法如下:

ICIij=(Qij-Iij)/(Qij+Iij)

式中,Qij代表母公司位于国家j的跨国公司在国家j的产业i中拥有的子公司的数量;Iij代表母公司位于国家j以外的跨国公司在产业i中拥有的子公司的数量。

研究表明,母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对该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当用ICI指数来衡量服务业中不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可以发现,在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中,竞争优势不是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而在金融服务业中,竞争优势起到一定作用。

(五)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 服务的特点决定了服务产品通常是无形的和无法储存的,这也就意味着服务产品的国际交易只能通过流入一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或者当地公司在外国跨国公司的特许经营下进行生产来提供。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Sauvant,1986、1990)。服务产品可贸易性的提高降低了以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提供服务产品的机会。UNCTC(1993)通过以某一服务业中服务产品的出口值占总出口的比重来度量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发现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有消极影响。

(六)全球寡占反应 当几个规模较大的公司相互依赖时,垄断效应就会发生。Knickerbocker(1973)研究发现,从事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在面对其国内、国际竞争者的时候,采用跟随战略来决定其在东道国投资的市场份额。Trepstra和Yu(1988)为了证实上面的结论,对美国的广告业外商直接投资进行了考察,发现那样一个跟随竞争者的全球垄断战略确实存在于美国的广告业中。

(七)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国家的人们也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偏好。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要考虑各国的文化差异,其所生产的服务产品要适当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尽可能多地与当地消费者进行互动和交流,以使企业生产的服务产品适应当地人们的特殊偏好。在这方面,一些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决定变量,考虑文化差异因素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成功进行的重要保障。

(八)公司的规模 国际化扩张是公司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战略。与小公司相比,大公司更倾向于跨国发展,与制造业中的情况一样,公司的规模是服务业(如银行业与广告业)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Ball和Tschoegl(1982)利用20世纪70年代的数据,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日本东京的外国银行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进入这两个地区的外国银行都是资金雄厚、具有强大经营能力的跨国银行,这些跨国银行在母国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有了国际化的动机。

(九)其他决定因素 国外学者还考察了其他影响服务业FDI的因素,包括东道国人力资本、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服务业发展水平、汇率变动等。

UNCTC(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服务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是相同的,而这些决定因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也不大。行业竞争结构、政府鼓励开放的政策,被发现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Banga(2005、在对服务业FDI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的综述中指出,那些对制造业FDI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对于服务业FDI同样也是重要的。不过,这些决定因素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对于服务业FDI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东道国政府的政策、文化差异、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而对于制造业FDI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市场规模,贸易障碍和生产成本差异。然而,进入21世纪,许多条件已经改变。因此,需要对新的政治经济形式下的决定因素作进一步分析。

三、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最早研究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学者是Goldsmith(1969),他强调金融服务业在促进资本投入到一国最具生产力的行业,进而创造更多产出过程中的作用。他后来的多数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即一国经济增长状况和本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西方经济学家大多倾向于对服务业放松管制,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一个有效、综合的政策保证,从而促进服务业发展。Dee和Hanslow(2000)把服务看作产品,并且把生产者服务看做中间产品,从而建立了一些理论模型。这些研究显示,服务贸易自由化将提高全球的产出水平和福利水平。Nicoletti和Scarpetta(2003)通过模拟研究和跨国比较指出政府规制对于服务业的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于ICT服务部门如批发、金融、保险和商业服务的规制可能损害新经济的外部性,对生产力的增长造成负的外部性。Brant(2003)认为不合适的限制性规制损害了企业的动力,特别是限制服务部门的增长。而Taylor和Christopbcr(2000)却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开放程度的加大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正相关关系仅限于制造业部门,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业部门中这种关系并不明显。由于发展中国家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集中在服务业领域,因此,发展中国家开放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之间的相关性是下降的。此外,Winters(2002)研究了在WTO下自然人移动的服务提供方式对服务要素流动的影响。还有一些模型对WTO下商业存在的服务提供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涉及商业存在的自由化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方式。其他一些模型度量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全球或者单个国家产出

增长的影响。这些模型中的绝大多数是基于传统产品贸易自由化模型下的一般均衡分析。在这些模型中,贸易壁垒被视为与关税和税收是相同的。

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Dee和Hanslow,2000)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从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就全球而言,超过一半的来自开放的收益也是由服务贸易自由化引起的。Mattoo,et al(2001)用CGE模型计算得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电信和金融服务业使其经济增长了1.5%。Banga和Goldar(2004)对20世纪90年代印度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以及服务业开放对印度其他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服务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并且促进了工业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然而,Verkios和zhang(2000)指出,马来西亚电信服务业的开放和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都是不成功的。Brown,et al(2002)研究表明,全球在多哈回合中每年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益4130亿美元,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收益为发达国家所取得。

就已有的理论描述和实证检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没有一个定论。有许多研究的结果都是互相矛盾的,这给决策者制定政策带来极大的不便。

四、结语

国外学者对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与迅猛发展的世界服务业FDI的现实相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显薄弱,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对服务业范畴界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这给理论和实证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需要清楚界定服务业范畴。

其次,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主要是以传统的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分析框架的,这两种理论都具有借鉴意义。但由于服务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特性,有时是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因此,有必要结合服务业自身特点提出一套新的理论来分析指导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

再次,在实证研究方面,同样由于服务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特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与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是否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服务业涉及部门多,牵涉面广,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4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务创新;标准化;定制化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9―0044―04

随着全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认为,服务业的标准化将成为未来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虽然世界各国的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不同,但是服务产品本身的基本特征是完全一致的。服务业各行业在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征也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同时,服务业各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经济环境中都面临着不同的行业标准化和客户定制化发展趋势。中国服务业从19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研究服务创新对于促进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进而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市场需求结构转变的需要具有积极意义。

一、服务业标准化现状分析

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两种并行的标准化形式,包括ISO 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和ISO14000族国际标准的环境管理,其中ISO 9000标准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服务业产品和体系市场标准要求,制定了医疗、零售、金融、保健和一般服务业专门的标准或规范,将ISO 9000所代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扩展到服务行业,以期满足服务业标准化发展趋势的需求。

服务标准化是通过对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获得优质服务的过程。服务的标准化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统一”和一致性,而是结合了顾客期望、企业服务能力以及一定的定量和定性调查因素。广义的标准化具有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约束性和政策性等基本特性。

根据服务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基于服务业创新定制化与标准化特征分析的服务企业生产方式可以分为“标准化”、“模块化”和“定制化”生产方式。根据服务企业所提供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差异,服务业可以分为完全标准化服务、全部收人来源于标准化服务、高度标准化服务、2/3收入来源于标准化服务、高度定制化服务、1/3收入来源于标准化服务、完全定制化等。

服务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服务基础标准、服务技术标准、服务提供范围和服务规范等四个主要方面。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技术因素和劳动力密集程度因素,可以按照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标准化、定制化四个维度对服务进行类别划分(见图1)。

服务行业及其产品的特征与制造业不同,很难实行全行业综合性的服务标准化,而是进行分行业的标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传媒提供标准信息化服务是发达国家标准服务体系的重要特征。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英国标准协会(BSI)和德国标准化协会(DIN)等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已经实行国际服务标准化的行业主要包括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服务、邮政服务、以及部分工业、企业和消费者服务,正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标准化的行业包括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电子采购等)、专业科学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

国际上关于服务标准化制定的研究主要来自于ISO、BSI和DIN等。为了综合全面地衡量服务业各行业标准化程度,本研究将标准化度数(sD)定义为ISO、BSI和DIN对各行业标准化项数的均方根平均值(方程1),统计和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行业规范是标准的基础,企业可以依据行业规范对内部管理体系进行评价,这对服务业尤其重要。国际标准化组织近年一直致力于将服务行业越来越多的行业规范纳入有关的服务标准中,如社会保障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虽然没有实行国际标准化,但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行业标准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服务标准,如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美国职业健康与安全信息服务标准、美国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标准、中国教育行业标准等(见表2)。这些行业的行业规范大多数是关于质量体系的,其标准化度数取值为各行业标准化度数的均方根平均值(4.60)。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虽然缺少较强的行业服务标准,但国家一般对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其标准化度数介于1.10(SD最小值)和4.60之,间。其他行业标准化度数取值为1.10。标准化程度的中间值取值为最大值二分之一的近似值,约为4(8.79/2≈4)。根据美国联邦统计局的服务业划分标准,以下研究中采用信息服务业代替邮政服务业。

二、基于标准化的服务业“无形性一标准化”二维分布研究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一切灰色序列都能通过某种生成弱化其随机性而呈现本来的规律,对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之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它描述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根据表1,设8个行业标准化序列为(见表3):

分析结果表明,在关联度为0.6的水平上。运输服务业与信息服务业,以及运输服务业与金融服务业的标准化有较强的关联性。在关联度为0.5的水平以上,企业服务业与信息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标准化关联性。其中,信息服务业(信息与软件服务)、运输服务业(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业(资金流服务)是贯穿制造业生产全过程的行业。企业服务业主要包括管理服务业、软件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管理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如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设计等属于传统型知识密集服务。软件服务业,如lT服务、电子商务等属于技术型知识密集服务。

服务业标准化的关联度与其行业间的生产合作具有一定的关系,在集群创新系统中,软件服务业、管理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知识载体、交换器、生产者以及创新桥梁等功能和作用。而在服务业内部,信息服务业则成为了部分行业的信息载体、交换器、生产者以及创新桥梁。但是,服务业参与的合作更多的是项目导向性质的,只有少部分服务行业内才存在着长期服务合作。同时,金融服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脱离技术供应商而发生。因此。服务业行业间的标准化关联性基本都较弱,消费者服务业、工业服务业、娱乐旅游和其他服务业则不具有明显的标准化关联性。

在服务业各行业标准化灰色系统聚类研究基础上,以肖斯塔克(shostack)提出的具体产品有形性谱图为参考依据和基础,按照美国联邦统计局服务业行业划分标准,对服务业各行业进行纵轴排序。同时,以服务业各行业现有的标准化程

度SD值为横轴排序,绘制服务业“无形性一标准化”行业二维分布图(见图2)。其中,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管理服务业标准化程度强依次降低,与基于中国GB/4754―2002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的标准化程度相同。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包括社会保障业、教育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和运输仓储业,其中,金融保险业、运输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有一定的标准化关联性。标准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包括艺术娱乐业、咨询服务业、管理服务业、软件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其中,咨询服务业和管理服务业等企业服务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标准化有一定的弱关联性。

服务业“无形性一标准化”行业二维分布图表明了服务业各行业产品无形性和标准化程度的特征情况。实现了服务业具有显著相似特征的行业层面聚类和分析,将服务业各行业划分为四个象限。其中,无形性较强且标准化程度较低的服务行业有艺术娱乐业、咨询服务业和管理服务业;无形性较强且标准化程度较强的服务行业包括社会保障业、教育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信息服务业;无形性较弱且标准化程度也较弱的服务行业包括软件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无形性较弱且标准化程度较强的服务行业包括运输仓储业。

三、基于标准化的服务创新

标准化是发展创新的基础,是服务业R&D活动、生产、传递、消费四者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提高发展创新的效率。标准化为创新建立了良好的秩序,保障创新有序发展。基于新技术选择的新的服务传输系统和客户界面是标准化服务创新模式的主要创新维度。客户是服务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的生产过程直接受到服务传递过程中客户需求的全面影响,这也是服务生产相对完全开放,客户参与服务创新的重要原因。标准化服务创新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以R&D投入和人力资本作为主要创新投入要素,其创新产出在行业标准平台和环境下能够在行业内普遍应用,创新的规模效益较高,实现了创新投入要素的集约化优势。标准化服务创新模式主要针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如信息服务业、运输仓储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

基于标准化的服务创新成果能迅速有效的得到推广和应用,实现创新效益,促进服务创新和服务经济发展,保障各服务生产部门活动在一定标准上保持适度统一和协调。但是,由于缺少产品选择性,很难最大程度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而且不能够普遍适用于标准化程度较低的行业或者服务部门,同时由于标准化创新模式需要创新和研发部门之间及其与员工和ICT部门的配合,往往周期较长,难度较大。因此,应根据行业市场需求适当发展定制化服务,进行定制化服务创新。

定制化服务也称个性化服务,是按照顾客的需要提供特定的服务。定制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商业方法的回归,消费者再次成为消费的主导者,更多的参与商品本身。其中,传统服务业中的住宿餐饮业、软件服务业、管理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这一特征。在软件服务业,这一特征更加显著,软件产品的很多新理念来源于软件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互动,而且。软件和半导体企业已经开始向用户提供工具,从而为其创新提供帮助。

根据服务业各行业标准化现状,其主导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标准化服务创新模式与定制化服务创新模式。但是,目前咨询服务业、管理服务业和软件服务业等也呈现出服务供应标准化的趋势,即使是那些个性化服务企业,也在将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系统应用到日常办公活动中,以提高服务效率。因此,标准化服务创新模式与定制化服务创新模式并不是基于行业划分的绝对创新模式,而是基于行业标准化发展而动态适用于各行业的创新模式。随着行业标准化与定制化发展,其适用的主导创新模式也将会在定制化与标准化之间发生转变。

四、结论

第5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就业弹性;产值增长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以及服务业就业比重日益扩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特点。建国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缓慢,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较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得到提高。截至2005年,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达39.9%,比1978年增长15.7个百分点。2005年就业比重达到31.4%,比1978年增长19.2个百分点。而我国的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的服务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增长更为迅速,说明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发达城市服务业的就业现状

2005年,上海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达50.5%,比1978年增长31.9个百分点。2005年就业比重达55.6%。新增岗位产业分布呈现“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创造岗位的比重继续提高,现代服务业创造岗位的能力上升,部分传统服务业创造岗位的能力明显下降,2005年,广州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达57.8%,就业比重达46.2%。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5.5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081.2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2908.96亿元,增长12.6%。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46:40.68:56.8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46.6%和52.6%。可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大。2006年,深圳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达47.4%,就业比重达42.3%。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97亿元,下降30.5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049.53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757.06亿元。增长17.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52.9%和47.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0.9:54:45.1变为2006年的0.1:52.5:47.4。

二、北京市服务业就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市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明显。在吸纳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服务业是推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北京市服务业比重由1990年的40.6%提高到2005年的66.6%,增加26个百分点。而北京市就业岗位自1990年以来共增加250.9万个,其中服务业增加了329.9万个,第一产业减少28.5万个,第二产业减少50.5万个,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了26个百分点。可见,服务业成为推动北京市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

(二)服务业是北京市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北京市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大,表现出忽高忽低的特点,尤其从2000年开始直到2004年,就业弹性为负,而且下降幅度很大,这说明到2004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达到饱和,不仅不能吸纳劳动力,而且表现出向第二产业、服务业转移劳动力的趋势。2005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小幅上升,这是由北京市汽车制造业等第一产业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从1996年到2005年较为平稳,但大多数年份数值为负,仅2001、2002年数值为正,而且2003年大幅度下降,说明第二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服务业就业弹性的特点最为鲜明,1996年至2005年的就业弹性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年份的数值较高,而且稳定性较强,表明发展服务业对就业增加不仅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明显大于第一和第二产业,是北京市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三)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从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看,北京市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而第一、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1991年北京市服务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首次突破1,2001年服务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超过第二产业,这表明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三、北京市服务业在解决就业上的潜力

服务业作为北京市的重要产业,随着其占经济总量比重的不断上升,将为北京市就业提供很大的增长空间。但北京市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就业弹性差异明显,从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看,现代服务业远远超过传统服务业。转(一)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潜力巨大。第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产值增长率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趋势,就业增长率也稳定增长并保持高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些行业就业弹性具有平稳的增长态势,弹性值也较高,对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增长具有战略意义。第二,金融业2004年产值增长率为5.4%,2005年为15.1%,就业增长率2004年为22.0%,2005年为7.7%。就业弹性2004年为4.07,2005年为0.5l,就业弹性保持较高水平。这表明金融业在对服务业增长贡献较大的同时,就业潜力也较高。第三,房地产业产值增长率2004年为15,7%。2005年为2.0%。2004年就业增长率27.1%。2005年就业增长率为2.7%。就业弹性也保持很高的水平,2004年为1.72,2005年为1.35。这表明房地产业对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的增长具有强劲推动作用。第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产值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由2004年的6.6%增至2005年的17.9%,就业增长率由2004年的-17.6%增至2005年的6.2%。就业弹性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2004年的-2.67增至2005年的0.35,就业的绝对人数也较高。与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似,该行业对北京市服务业增长和吸纳就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产值增长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就业弹性稳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行业就业绝对数量高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而且就业弹性值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就业增长潜力。第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产值增长率由2004年的5.3%增至2005年的18.6%,就业弹性大幅度增加,2005年高达2.66,说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潜力和就业潜力很大。第七,教育业产值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弹性2004年为0.52,2005年下降为-0.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就业弹性不高,但保持稳定状态,产值增长迅速,2004产值增长率达30.6%,2005年也保持很高水平,对经济增长总量贡献较大。无论从对经济增长还是从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看,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远远超过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对北京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郊区县的服务业就业具有增长潜力。北京市服务业就业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平衡,服务业就业人数过分集中于市区。2004年,全市88%的服务业就业岗位集中在市区,其中以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最多,占北京市服务业总就业人数的70%,其余18%分布在丰台、宣武、崇文和石景山区,而十大远郊区县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只占12%。随着远郊区县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规模的膨胀,服务业中商业、餐饮、居民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就业压力。

(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就业潜力较大。就业容量相对较大的有以下几个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05年就业人数42.3万人,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就业人数33万人,批发零售业34.3万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26万人,房地产业就业的绝对人数为19.6万人,金融业的绝对人数也较高。

(四)奥运将带动北京市服务业就业的增长。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关系密切的体育和会展等文化产业及相关营销与商务服务业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2004年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期间,奥运将为北京市提供超过180万个就业岗位。奧运会的举办将给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将使北京市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多增加0.8个百分点。而奥运的带动作用更多集中在服务业上。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的服务业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四、我国发达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发达城市应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就业的核心战略。

(一)重视教育与人才,促进现代服务业就业。与农业和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高水平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提高现代服务业生产率水平的基本途径。我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将成为发达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有利因素。

(二)通过发展现代生产业来促进就业。生产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出来的新兴产业。现代生产业是一种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产业。

第6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服务业;GL指数;MIIT指数;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贸易格局

中图分类号:F752.73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5—0071—08

一、引言

近年来, 中国和韩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彼此成为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从而为两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未来的中韩FTA 框架下,服务贸易将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敏感的领域。为深入讨论中韩两国的进一步合作,我们有必要分析现阶段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所处的分工地位以及竞争态势。具体地讲,目前中韩双边服务贸易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垂直互补,还是基于服务不同市场需求的水平分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来予以回答。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进出口同一产业产品的现象。目前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货物贸易,尤其是制造业贸易,而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相对较少。总的来说,目前的有关理论研究主要是在货物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基础上,根据服务产品的特征进行补充,如Markusen(1989)以生产为切入点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引入服务的异质性来分析生产的内部专业化。而有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则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国外学者,如Francois(1993)、Lee等(2002)、Sichei(2007)等采用GL指数和MIIT指数等指标来测度一国或多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国内学者,如李伍荣(2006)、蔡宏波(2007)、崔日明(2008)、陈双喜等(2011)对中国或中国与他国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们从国家特定因素和产业特定因素等角度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如程大中(2008)分析了中美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Kierzkowski(1986)对运输业、Donghui等(2003,2005)针对保险和金融服务行业从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王诏怡: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国内针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赵放等(2010)研究指出,1991—2008年中韩工业制成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以垂直型为主。李季(2010)对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中韩机电产品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蓝庆新等(2011)计算和分析了2001—2009年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结构情况,指出中韩初级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工业制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上升。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很少,对中韩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更少。鉴于此,本文从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2000—2010年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和MIIT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来探讨两国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

二、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现状

目前关于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主要有BOP和FATS两种,但受到服务贸易概念、分类和统计方法的局限,这两种方法目前都无法准确、完整地测算和统计服务贸易。相对而言,BOP方法较为成熟和规范。因此,本文采用扩展的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xtended balance of payments services,EBOPS)下1位数的服务业分类标准,以11个大类的服务业贸易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

近年来,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见表1和表3)。2000—2010年,中韩双边服务贸易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6.69%,其中,中国从韩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增长很快,年均增长率达到18.81%,出口增长相对慢些,但年均增长率也达到14.55%。就贸易差额来看,在2000—2002年和2005—2006年,中国有少量顺差;在其他5年中,则存在贸易逆差,尤其是2008年以来,逆差规模上升很快,2010年逆差达到26.86亿美元。

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项下各大类产业的贸易规模差别较大(见表2),其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等部门所占比重较大,占据进出口额的90%以上。一方面,从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服务部门来看,最初旅游服务贸易所占份额较大,2002年达到51.45%。但近几年以来,中国对韩国的旅游服务出口增长相对较慢,其主导地位下降,2008年比重降到最低,仅为19.69;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上升很快,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7.52%上升到2010年的50.85%,替代了旅游服务出口的主导地位;运输服务出口所占比重也是逐年上升,2000年所占比重仅为15.95%,但2008年上升到31.70%,2009和2010年又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服务部门中,运输服务贸易所占比重最大,占到一半以上,2003年以后上升到60%以上;旅游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次之,但近几年来有所下降,2008年仅为10.96%;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进口所占份额比运输和旅游服务要少,但上升较快,由2000年的3.75%上升到2010年的8.69%,增加了大约5个百分点。

中韩两国服务贸易项下各部门的贸易增长速度也相差较大(见表3)。2000—2010年,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获得较快发展,贸易总量增长率都在10%以上。通讯服务贸易的增长较慢,但中国从韩国的进口增长也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2.34%。从表3可看出,无论是服务贸易总体还是服务分部门,都是中国从韩国的进口比出口增长得更快,尤其是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0%,分别为20.01%和28.25%。可见中国对韩国服务贸易的劣势日渐明显,逆差的出现和扩大难以避免。

三、中韩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

1.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算

目前衡量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水平较权威的指标是Grubel 和Lloyld(1975)提出的GL 产业内贸易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在式(1)中,GLi表示i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为i部门当年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i指数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该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数值为0,则说明该部门贸易为产业间贸易。

GL指数可反映某一时期某类产品或某个产业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它仅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在某一时期的静态特征,因此GL指数只能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静态水平,而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还需进行动态分析。Brulhart( 1994)提出了衡量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其计算公式为:

(2)

其中ΔXi 和ΔMi为i部门的出口额和进口额的一阶差分。MIIT指数取值在0和1之间, 取值为0 表示i部门的边际贸易完全为产业间贸易,取值为 1则表示边际贸易完全是产业内贸易。

利用公式(1)和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GL指数,具体见表4。从表4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GL指数中可以看出,两国在旅游服务贸易中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内贸易特点,2000—2010年的GL指数都超过了0.5,均值在0.6以上;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GL指数较小,都低于0.5,均值仅为0.296 8,说明其贸易格局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运输服务贸易的GL指数均值略高于0.5,为0.528 4,但其中有4个年份的GL指数低于0.5,说明其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不是很明显;通讯服务的GL指数在2000—2002年和2008年较小,低于0.5,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2003年以后GL指数上升很快,超过了0.5,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政府服务贸易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GL指数除了2009年以外,均小于0.5。

我们根据中韩两国双边服务贸易数据计算出MIIT指数的平均值,见表5。从数值上看,除了运输服务贸易以外,中韩两国在旅游服务、通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较小,均值都在0.5以下,这说明近年来中韩服务业边际贸易有明显的趋向于产业间贸易的变化趋势,两国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也渐趋上升。

2.中韩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状况分析

(1)运输服务

中国运输服务贸易部门多年来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规模逐年扩大。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的产生主要源自于中国货物贸易的过快增长导致运输服务的产能不足以及海运市场开放度高等因素(何伟 等,2008;程盈莹 等,2011)。运输服务贸易是韩国最具竞争力的服务行业事实上,在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市场,只有荷兰、丹麦和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具有贸易顺差,多数国家的运输服务贸易皆为逆差(赵书华, 2005;王涛 等2010)。,也是韩国的传统主导产业之一。强大的造船业、合理的船队结构、丰富的航运人才以及相对不大的货物贸易规模使韩国具有很强的运输服务竞争力,尤其是海运服务出口竞争力,2000—2010年均有贸易顺差,且近几年顺差规模逐年有所增加 (见图1中的a, b)。

在中韩双边运输服务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逆差地位(见图1中的c),且逆差规模逐年上升,这也直接导致两国双边运输服务贸易的GL指数出现较大起伏。GL指数从2000年的0.499 8上升到2007年的峰值0.620 9,但之后开始逐步下降,2009年和2010年的指数值均在0.5以下,这说明中韩双边运输服务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并不太明显,两国在该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见图1中的d)。

(2)旅游服务

从GL指数的变化来看,中韩旅游服务的产业内贸易从2000年的0.565 5上升到2010 年的0.934 8,是变化最为明显和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的服务部门。旅游服务业是中国服务产业中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之一,历来是创造服务贸易顺差的大户,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才开始出现逆差。而韩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一直较弱,2000—2010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

2008年韩国的旅游服务出口出现了较大突破,这主要归功于韩国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韩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旅游服务的发展,先后出台和修订相关法律、减免税收等一系列促进措施,利用“韩流”等时尚元素,对旅游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并开始在国外大做宣传。这些政策措施对中韩双边旅游服务贸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韩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大幅增长显著缩小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差额,从而造成了GL指数的快速上升。

(3)其他商业服务

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也是中国竞争力较强的服务业之一,2000—2010年均有贸易顺差。而韩国其他商业服务贸易正好相反,2000—2010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从图3可看出,中国对韩国其他商业服务的双边贸易年年顺差,且顺差规模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41.07亿美元;从GL产业内贸易指数来看,大部分年份的GL指数小于0.5,其均值也仅为0.356 6,这说明中韩两国在其他商业服务贸易领域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格局,存在较大的贸易互补性。

此外,从表4可以看出,通讯服务的GL指数均值超过了0.5,多数年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在政府服务贸易方面,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属于垂直分工的贸易格局。

中国与韩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两国政府所实施的服务贸易政策、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服务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都会对不同服务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与韩国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和MIIT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探讨两国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中韩两国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通讯服务等部门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两国服务业的边际贸易有明显趋向于产业间贸易的变化趋势,这反映出中国与韩国的服务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中韩两国运输服务和通讯服务的GL指数平均在0.5以上,呈现出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特点。这些行业基本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其贸易格局并不符合传统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积累的加快,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与韩国的差距在缩小;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这种传统生产要素对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渐趋减少。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这表明中韩两国在该行业中为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而相互提供有差异但又相似的产品,开展水平分工。这种水平分工格局是建立在需求多样性和服务业投入要素相似性基础上的。旅游服务业涉及餐饮、酒店、零售等服务,对服务提供者的素质要求并不太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旅游服务行业的劳动者素质大幅提升,与韩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一方面,中国内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吸引韩国的居民前往;而另一方面,韩国虽然天然资源不足,但韩国政府对旅游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利用本土和外来文化资源,并结合“韩流”等时尚元素大力发展旅游贸易,吸引中国游客前往。因此,中韩旅游贸易是一种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水平分工。此外,近年来中韩旅游服务GL指数变动较大,说明中韩间旅游服务贸易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急剧变化说明劳动这种传统生产要素与资本一样,对比较优势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且这种急剧的变化也说明,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也是决定服务贸易竞争力和贸易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韩两国在其他商业服务的GL指数较小,表现出显著的产业间贸易特征,呈垂直分工模式。其他商业服务属于典型的高度依赖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根据联合国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其他商业服务包括营销(商贸)服务、其他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营业租赁服务以及各种商业、专业和技术服务(如法律、会计、管理咨询、公共关系服务、广告市场调研和民意调查服务、研发服务、建筑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等)。,但其贸易格局似乎并不符合传统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的预测,因为韩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此行业应该比中国更具比较优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及加工贸易的影响有关。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主体,而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往往需要大量进口和出口,其中必然产生商贸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进出口需求,而加工贸易的进出口营销渠道自然是主要控制在外资企业手中,也就是说,中国与加工贸易有关的商贸以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进出口主体是外资企业。而占据其他商业服务比重最大的是商贸以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因此,中国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主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贡献的。对于中韩双边服务贸易而言,由于韩国在中国也有很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需从韩国进口原材料和设备,在中国加工组装后再大量销往韩国以及其他地区,从而产生了对商贸以及相关服务的大量进出口,而加工组装后的商品价值产生了增值,因此对商贸服务的出口更多一些。因此,中韩双边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呈现较大的贸易顺差,而这种顺差可能主要是由韩国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贡献的。

参考文献:

蔡宏波.2007.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J].财贸经济(7):95—99.

崔日明,陈付愉.2008.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8):51—55.

程大中.2008.中美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9):57—66.

程盈莹,逯建.2011.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度与比较——基于EBOPS统计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12):41—45.

陈双喜,王磊,戴美虹.2011.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实证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6—31.

何伟,何忠伟.2008.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及其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11):74—79.

蓝庆新,郑学党.2011.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与促进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34—39.

李季. 2010.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6):54—59.

李伍荣,余慧.2006.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初探[J].现代财经(11):54—58.

赵放,李季. 2010.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3):17—23.

DONGHUI L,FARIBORZ M,AH—BOON S. 2003. Th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Insurance Services[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72(2):269—287.

FARIBORZ M,DONGHUI L,AH—BOON S. 2005. Intra— industry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4(7):1090—1107.

FRANCOIS J F. 1993. Explaining The Pattern of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3(7):23—31.

LEE H,LLOYD P. 2002. Intra—Industry Trade in Services[M]. London Macmillan:Frontiers of Research in Intra—Industry Trade:159—179.

KIERZKOWSKI H. 1986. Intra—Industry Trade in Transportation Services[M]//Intra—Industry Trade:Theory, Evidence and Extensions. 92—100.

第7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 就业弹性 城市功能区域

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十报告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北京作为以服务业立市的城市,不断完善和发展服务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着力推进服务功能区建设,塑造世界一流的服务标准和环境。北京市服务业就业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确定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的阶段,分析服务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有助于发现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真正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北京市服务业就业效应整体分析

(一)北京市服务业发展历程

1978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第二产业比重为71.1%,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为23.7%;2010年,北京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低为0.9%,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为24%,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为23.7%,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5.1%。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已经演变为“三、二、一”格局,“服务经济”已经成为产业结构的支柱,居于主导地位。(见图1)

图11978-2010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①

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服务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于1000美元,工业是北京经济的支柱,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40%。

第二阶段,服务业与工业并行发展的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处于1000至2000美元之间,在这个阶段的初期,服务业与工业的地位处于并行发展,而后期,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后来者居上。

第三阶段,服务业加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处于2000至5500美元,工业比重开始下降,服务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得到快速、大幅提高,由60%上升到70%,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

第四阶段,服务业持续发展阶段。2010年,北京市人均收入水平突破11000美元,而服务业的比重也稳定在75%。

(二)北京市服务业就业比重分析

产业结构的变动带动着就业结构的变动,随着北京市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服务业也逐渐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如图2所示,北京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31.6%,上升至2010年的74.4%。服务业内部的行业繁多,差异显著,既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又有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行业,可以吸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劳动力。

动态考察北京市就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引入结构变化K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构变化K值的计算:

其中,为结构变化值,为产业在报告期的就业比重,为产业在基期的就业比重。值的大小反映了就业结构变化的快慢程度。

图21978-2010年北京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②

计算可得表2,根据K值平均值可以发现,服务业与工业并行发展阶段与服务业加速发展阶段的K平均值较高,也就是说北京市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在这两个阶段得到相对较大的提高;而根据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增加数A来看,服务业加速发展阶段与服务业持续发展阶段较为突出。这说明即使在服务业持续发展阶段,服务业对于就业的吸纳力还非常大。一方面是对原有劳动力的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对总劳动人口的扩大作用,比如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增长。

二、北京市服务业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可以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计算公式:

其中表示就业弹性,表示服务业的产值,表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这里的就业弹性就可以反映服务业产值增加对就业的带动能力。就业弹性高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就业弹性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低,就业弹性为负则比较复杂,有可能是经济正增长但就业反而减少,也有可能是经济负增长但就业增加③。

图3表示计算后的1979-2010年北京市二产与三产的就业弹性。总体来看,二产的就业弹性明显要低于三产的就业弹性,在32年的二产就业弹性中,其中有16年为负,其中只有1981年是经济负增长但就业增加的情况,而其余“负就业弹性”的年份都是经济正增长但就业减少的情况,集中在1993-2000年,说明二产的发展非但没有带来就业的增长而出现了“就业挤出”效应,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工业技术的提高和信息化,使得第二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下降,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促使了服务业需求的增长,导致服务业所需的劳动力大大增加,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比如,从2003至2010年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均明显低于第三产业,两者形成较大的反差。另一方面,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蓄水池”的角色依然存在。从1993至1999年,二产的就业弹性均为负数,二产的增加值增加了,但是从业人员却减少了,而三产的就业弹性却也不高,也就是三产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加在这一时期并不明显。

图31979-2010年北京市二产与三产就业弹性比较

v

从1990年至2010年北京市三产就业弹性及其三年的平均曲线,可以看出服务业就业弹性的波动比较大。在服务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91-1997年),三产的就业弹性在-0.006与0.373之间,略有波动,但大致上是下降的趋势;服务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1998-2005年),三产就业弹性持续提高的趋势比较明显,印证了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步伐;第四个阶段(2006-2010年),就业弹性在0.13至0.552之间,平均水平并不低,但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

服务业就业弹性变化的原因在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地位正在发生演变。传统服务业包括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如餐饮、住宿等行业,吸纳的劳动力较多;而现代服务业多为知识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行业,如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对前者而言带动就业的吸纳力会弱一些。

三、北京市服务业区域分布研究

(一)四大城市功能区域的服务业比较分析

北京市共有17个区县,按照城市功能差别划分为四个功能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城市发展新区包括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和大兴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和延庆区。四个城市功能区城市的功能定位不同,产业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服务业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总体上来看,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服务业产值比重较高,平均值分别达到91.57%与84.12%;而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服务业产值比重则较低,只有47.17%与43.30%。说明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服务业发展阶段已经接近国际大都市的水平,而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服务业还远远落后,处于工业与服务业共同发展的阶段。

从四大功能区域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北京市GDP的比重来看,平均比重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城市功能拓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分别为39.53%、21.56%、9.57%以及1.74%。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近四成,比重较高。

从区域本身的产业结构来看,首都功能核心区要比城市功能拓展区处于更发达的水平,而从服务业增加值的规模上来看,则前者服务业增加值大概是后者的一半。也就是说首都功能核心区有产业结构上的优势,而城市功能拓展区有总量上的优势。生态涵养区是北京市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该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其服务业无论从结构角度,还是功能角度都是最低的。

(二)四大城市功能区域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分布

由于数据获取的有限性,从限额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布来研究城市功能区域的不同。“限额以上”是一个统计名词,指把一定营业收入作为一个限定条件,把符合或超过这一限定条件的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如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及以上的批发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00万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万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单位等。

2009-2011年限额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的平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功能拓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分别为58.58%、25.74%、12.35%以及3.33%。也就是说从限额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上来看,城市功能拓展区对服务业就业的吸纳力是最大的。这与四个区域服务业增加值的排序相吻合,存在一定的结构偏离度。(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

注解

①数据来源:2000-2011年北京市统计年鉴

②数据来源:2000-2011年北京市统计年鉴

③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

参考文献

[1]赫伯特·C格鲁伯.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上海三联书店,1993.220.

[2]孔令锋.上海市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2.

第8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科技服务业 政策建议

一、引言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屡次抓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逐步实现了从出口加工大省向制造业大省的转变,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的转变。但由于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成本的上升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经济成本由低向高的趋势不可避免,广东传统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此背景下,维持原有的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已不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是为人才、成果、资金、市场等创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专业科技服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因此,发展科技服务业是推动广东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二、广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广东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以及土地紧张、地租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增加,以及广东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凸显的众多弊端,成为阻碍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第二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总体上看,广东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维持在50%上下,发展逐渐趋于平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趋于稳定。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等指标看,广东珠三角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然而,珠三角大量外源型企业与民营企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整个工业体系基本上还处于产业链低端,而珠三角以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仍较为落后。具体而言,广东第二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尽管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持续上升,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广东企业的集中程度仍然偏低,规模经济仍有较大的不足。在竞争性部门出现大规模、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大量企业处于低水平竞争和过度竞争状态。各区域职能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由此引发激烈的竞争,导致地区间结构互补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另一方面,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资本主要投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领域,从而加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均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从消费品工业到原材料生产工业的普遍产能过剩,生产资源不能得到高效利用,而且广东各类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资源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同时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日益突出,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突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

广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尚不能带动服务经济的发展。目前,广东传统服务业总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23.6%,上升到2011年的45.3%,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多不足。第一,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虽然广东近年来服务业取得较快的发展,但其中低端服务占较大比重,对于高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和服务单一化、同质化、低端化,缺乏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第二,第三产业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广东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45%左右,与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差距很大。广东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能力仍较低,就业比重仅为33.7%,相比世界平均水平的50%仍有较大的差距。

3、产业结构水平低,缺乏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虽然承接了大量的产业转移,然而仅仅是承接了整个产业链中的制造部分,产品设计研发和终端销售等高端环节并未同制造部分一块转移。由于广东仅仅掌握了产品的生产环节,缺乏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等环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还主要依靠进口。所以广东产业体系总体上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在广东各类企业中,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不足10%,绝大部分企业依靠引进技术或者缺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基本上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为主,处于价值链的底端,产品附加值较低。

三、发展科技服务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随着广东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经济不断向前推进,高成本、低产出的经济增长已不适合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在这种产业大背景下,广东工业的发展已经跨入了“高成本时代”,迫切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技术、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来代替传统的劳动力、自然资源依赖型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升广东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1、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产业升级的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是技术结构升级,而技术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在于技术创新。在科技进步提高效率的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逐步扭转粗放型增长的局面,引导推动增长方式向节约型方式转变。所以,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从广东产业结构所显现的各种问题来看,归结起来其的核心问题就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虽然近几年广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连年大幅度增加,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广东产业发展的重要短板。长期以来,广东偏重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而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足,关键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致使整体的科技水平层次偏低,国际竞争力较弱。然而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对科技创新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广东由于创新能力薄弱,难以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产业升级的进程。

2、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于推动技术与区域创新,而科技服务业是技术与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科技服务业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技术传播和知识技术应用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促进新技术开发、促进知识流动、改变创新方式和增强创新组合等途径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同时,科技服务业积聚了大批技术创新人才和新技术运用人才以及高素质产业工人,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和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周期,并促使提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服务产品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从而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企业创新活动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强大的科技服务平台。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控制技术创新活动所需的全部要素资源,必须依靠相应的科技服务机构提供支持,以便获取所需的要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服务业产出的主要消费者,科技服务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科技服务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中间投入品”和附加值来源,高新技术产业依赖良好的服务来完成成果转换、专利申请、研发设计、市场开拓、物流、会展、融资、培训、上市等多项经营活动,借助服务,广东高新技术产业不再是简单地加工制造产品,有望成为集研发、设计、制造、售后、金融、咨询等业务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企业,从而走向产业链的上游,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可见,科技服务业通过现代科技知识,技术手段以及研究方法,在企业的研发服务、技术成果应用、技术扩散和创新投资等方面具有引领性作用。同时也在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和商品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等方面日益彰显出其优势。

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广东省现代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是广东产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正处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关键时期,抓住了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就是抓住了未来科技发展战略的关键。科技服务业应当与高新技术产业一起被提高到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四、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广东科技服务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省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为更好的促进和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广东在2010年制定了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计划,重点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法规环境建设和科技服务机构能力建设。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科技服务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1、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

(1)科技服务业发展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广东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止至2010年底,广东传统科技服务业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法人单位超过2万个,研发人员增加到32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045.4亿元,占全省GDP的1.96%。技术合同项目数为1972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86.62亿元。全省科技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700亿元,增加值超过1700亿元,约占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14%,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8%,成为广东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

(2)科技服务业机构日趋完善、机构种类呈现多样化态势。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科技服务业不断发展完善,其机构种类和功能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广东各种类型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分类情况如下:一是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类,这类机构包括有各类科研院所、民办科研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大学在粤研发机构等,约占全部科技服务机构的45.2%;二是科技交流与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类,这类机构包括有科技园区及基地、生产力促进机构及科技推广机构等,约占全部科技服务机构的21.7%;这两类机构已经占有超过65%之多。随着科技服务业机构种类和功能的发展完善,其发挥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为提升广东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2、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广东科技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大,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GDP的平均增长速度的态势。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及国内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比,广东科技服务业在各方面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发展相对落后。

(1)发展时间较短,市场机制不健全。科技服务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发展历史悠久,市场机制等各方面健全和完善。广东科技服务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历史较短,科技服务业层次较低,从事于科技服务业主要还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拥有相应行政资源和优势的企业易形成垄断,过度的行政化也使科技服务部门因效率等问题与市场化运作背道而驰,阻碍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缺乏统一的科技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致使科技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既没有进入的执业资格考核制度,也没有不合格主体的退出机制。这些已成为制约广东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2)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虽然广东近年来对科研经费的投入连年大幅度增加,从事科研工作人数逐年攀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广东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较低,造成了对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对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够,人才储备机制储备不健全,加之国际跨国公司的人才抢夺等因素,使得广东目前面临着人才严重匮乏的严峻局面,进一步阻碍了广东科技服务业的提升和发展。

(3)制造业层次低,科技服务渗透力不强。广东省制造业主要是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广东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同时,广东制造业企业自身转型意识较差,这些都从客观上制约了制造业企业对科技服务外包的需求。因此,广东制造业来自科技服务业的投入较少,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较弱。

五、结语与政策建议

科技服务业利用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及分析方法,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着力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可以推动广东的产业结构朝着更高层次转型,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服务支撑。针对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广东产业特色以及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省市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科技服务业的政策体系

科技服务业政策体系分为规范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和扶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政策体系作用目标分为科技服务机构本身和科技服务机构服务的对象。针对科技服务业机构发展参差不齐,企业竞争力低,广东省政府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实际,制定一系列完备的关于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政策服务体系,实施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发展规划,采取政策规范、标准制定、项目扶持等方式,对科技服务业进行宏观调控和有力引导。对于科技服务市场乱象丛生,行业标准混乱,政府应及时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制度和发展模式,理顺政府与科技中介机构的相互关系,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良好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2、注重培养专业的人才,建立系统的完备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众多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广东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加快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激励、考核、选拔机制;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制定科技服务人员待遇方面的倾斜政策,增强行业的吸引力,吸引高端人才鼓励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与国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强人才开发利用的制度创新,提供持续的人力激励制度保障,利用研究院、行业协会、大学等机构的力量,开设各类专业培训,探索在高等院校开设科技服务专业课程,培养专业型人才。

3、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整合产业链条,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集聚是产业价值链集合的有效空间载体和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源共享机制和企业互动机制。产业集聚可以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有利于提升其产业整体竞争力。广东在发展科技服务业时可以选择专门专业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和研发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按照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专业服务业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功能区、信息交流中心区等科技服务业园区,各种功能区按照产业关联关系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科技服务业大区。通过科技服务企业在集聚园区形成的产业生态环境内,紧密的产业关联、共享的资源要素、丰富的社会资本、有效的竞争机制,会形成强烈的外部集聚优势,能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创新网络,促进科技服务企业的发展和实现产业共同进化机制。同时,通过产业的集聚,可以对人才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区内科技服务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r: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选择: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及其支撑要素互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李中民: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探求,2010(2).

[3] 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2004.

[4] 林先扬: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历程与对策探讨[J].广东经济,2010(5).

[5] 刘勇:广东产业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管理,2007(7).

[6] 龙云凤、李栋亮:国外科技服务业政府管理模式及对广东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7] 梅强、赵晓伟: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2).

[8] 孟庆敏、梅强: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机理研究――基于知识转移与创新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0).

[9] 孙久文等:中国沿海地区经济转型重大问题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0] 覃剑、张文霞: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优化研究[M].产经评论,2010(6).

[11] 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J].经济研究,2007(7).

第9篇:服务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文化产业;信息产业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现代服务业指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它是伴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业态,是推动和促进工业、农业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从“十二五”规划以来,西安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使西安经济快速有效增长,近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就必须要大力发展西安现代服务业。

本课题组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现代服务业的中的不同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确定了不同的行业的不同类别。其中综合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有结构优势但缺乏竞争力的行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新兴但发展缓慢的行业:会展业,现代金融业。不同的类别的行业在产业结构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不同的策略发展。课题组把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称为典型现代服务业行业。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典型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使西安现代服务行业持续增长,促进西安经济的进一步快速有效增长,实现西安产业结构升级。

一、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发展特点

西安物流已经形成了交通、运输、邮政服务的立体物流网,经过几年发展,物流企业规模日益壮大,营运能力不断增强。西安已初步形成了以行业发展为特色,具有物流产业区域聚集特点的现代物流发展格局,国际港务区的物流功能框架已经显现,西安市物流业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是西安市现代服务业中增长较快的行业,其增长速度高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特别是随着科技的投入,传统运输、仓储、商贸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和工业制造业等产业部门主辅业分离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涌现,全市现代物流框架正在形成;专业化物流业得到发展,物流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交通、运输、邮政服务业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物流企业集聚“内陆港”,港务区物流体系发展格局已经显现。

(2)存在问题

西安市物流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足,总体经营能力较弱;多数物流企业只能简单的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企业增值能力较弱;信息应用技术水平低,经营方式落后,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物流成本过高,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3)发展策略

首先,加快公路等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提高陆运和空运之间协调与配合,增强其服务社会的功能,逐步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次,进一步完善西安运输信息系统,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快的在物流企业中应用。最后,通过物流企业兼并联合、改制重组、整合改造等方式,使西安物流企业层次不断提升,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的现代化物流公司和配送公司。

二、文化产业

(1)发展特点

西安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84.03亿元(快报数),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50.7亿元,占GDP比重6.49%,较上年增长31.4%,占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3%,文化产业增速连续三年平均达到25%以上。另外,作为全国教育大省,教育在陕西特别是西安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西安市现代服务业中增幅最大竞争能力最强的行业,其竞争力相对于陕西省平均水平而言优势较为明显。以盛唐文化为品牌的曲江新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品牌的高新区、以印刷包装为品牌的经开区、以生态旅游为品牌的灞生态区和城墙景区、临潼文化旅游区、秦岭北麓沿山文化旅游带等七大文化产业板块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2)存在问题

西安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较少,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西安传统文化例如书法、戏剧、影视、出版、民间文化等有很好的基础,但西安对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文化企业尚未建立相关文化产业集团,不能更好地发挥集团作用。文化产业引进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的能力足,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单一。文化产品对外宣传不足,营销手段不灵活,仍未形成能够吸引人的眼球的鲜明特色,经济效益难以显现。人才机制不健全,产业缺乏与众多专业人才之间交流的平台,导致专业人才资源浪费、闲置、外流,阻碍了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

(3)发展策略

西安首先应该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优势,培养一批顶尖科技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决策力量,打造一批知名教育品牌,形成西安教育品牌优势,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二,创新发展多种教育模式,提升普通从业者的自身素质及执业素质,第四,充分发挥大学城集群优势,加大科研与生产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科技向生产的有效转换,惠及广大人民,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及行业的进步。西安需要扩大知名度,可以通过与其他城市或地区联合的方式,也可以借助交易会、展销会。重点培养几个代表性企业,使之成为西安文化市场的主力军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投资者。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门类,使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合理。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及制度,为文化产业提供完善法律氛围。合理发展和有效整合现代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三、信息产业

(1)发展特点

在“十二五”期间,西安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经拥有国家授予的信息产业领域基地和示范园区12个,军民融合通信创新型产业集群列入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同时西安是我国重要的通讯、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的教育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通讯产业六大基地城市和四大数据中心之一,是西部最重要的通讯交换中心和电子通讯产品的市场集散地。西安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电信服务业平稳增长,广播电视业蓬勃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兴起,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快速崛起。

(2)存在问题

西安软件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突出,加上国内发达城市对西安市现有的创作、设计等专业人才的吸引,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短缺。通信、计算机类产品生产和投资能力下降,电子信息产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信息产品增产不增收同步发生。企业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部分企业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难以吸引外面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资产负债率高,财务状况较差,融资难度大。

(3)发展策略

信息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优势直接关系到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加速其发展。一要加快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建设,兴建大规模的软件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软件龙头企业,重点培样和发展一批能够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的大型国际软件外包骨干企业,加快建设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和支撑平台,重点发展高端服务外包,打造国家级研发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二要大力建设“数字西安”,鼓励数字内容服务商在数字传媒、文化娱乐、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发,发展新型信息传输服务业,加强城市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加快发展数字内容创意产业,深层次挖掘西安历史文化和信息资源,发展创意产业,完善创意产业园区,发挥集聚效应,进一步发展以数字媒体为内容的产业和西安动漫游戏创意产业。加快西安碑林动漫产业平台建设,构建西安创意产业聚集区。四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利用西安高校、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集聚的优势,制订现代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规划,加快培养一大批应用型现代信息服务业人才,鼓励企业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从业人员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吸引和聘用国内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西安创业,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淑媛.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硕士论文.

[2]耿雪凤,周应萍.加快西安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