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系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定位不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国家本科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内涵以及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总结过去云南农业大学该专业三阶段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未来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结构体系,明确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以供其他地方高校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51.05
收稿日期:2014.08.02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作者简介: 吴晓敏(197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1.html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ocal University
WU Xiaomin, DONG Ping, LU Xiang, HU Hu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a new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In a long term, the specialty has an unclear orientation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on graduate′s job seeking. This article makes macro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national bachelor′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s well a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former personal training experience of three stages of this specialty i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hen it proposes an idea with a career?orientat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main courses structure, as well as basic course and course expanding directions, at last,it offers a discussion and useful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special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增地理学科类本科专业, 1999年首届招生,至2009年统计,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已达173所,成为了教育部新增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 [1]。由于专业名称涉及理、工及管理多种学科门类,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院系的学科背景多样,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专业培养定位存在多种倾向:在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定位为资源环境规划方向;在具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背景定位为城乡规划方向;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定位为应用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在管理学科为背景的院校定位为土地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方向等[2]。办学十多年来,全国该专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导致对新专业培养人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影响到新专业持久发展。不少院校将各学科的主要课程拼接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框架,从对毕业生就业来看,主要是专业方向不明,没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3.4] 。
基于实际情况,2012年教育部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5],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大学扩招背景下,对于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专业,厘清专业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6]。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分析
(一)国际国内本科教育定位政策导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中规定,大学本科(LEVEL6) “3年以上的理论学习期,以具体职业需要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规定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科背景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8]:(1)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强调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或称工程研究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2)教学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介于工程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的指导、监测、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3)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毕业生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出国、考研和再深造为少数,因此本科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下,明确的职业定位对于专业定位来说是其关键所在。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解读
2013年起,新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从名称上看,仍保留了多学科交叉专业特点,理学学位侧重于人文地理,管理学学位侧重于城乡规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 ”,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 [9]。 根据政策确定的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确定以城乡规划管理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三)云南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管理人才需求旺盛。1992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亿人,城镇化率为17.9%,至2011年,城镇化率到51.27%[1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个阶段,城镇建筑数量多,规模大可谓史无前例。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管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2008年我国建设部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开始了对城乡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并从根本上结束“城乡分治”的局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城市、镇和乡村建设管理的重视。过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招生旺盛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该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云南属于边疆少数民族省份,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建设水平比内地落后较多,2011年云南省城镇化率为36.80%[11],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15%左右。以县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基本处于农业社会形态。云南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低,有些地方甚至不懂普通话,城乡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云南共有129个县(市、区),建制镇和乡镇1500余个。城乡建设管理基层部门是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是城乡建设管理、规划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每个部门都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中专毕业生,技术岗位有本科相关专业学历的仅有1~3人,有些偏远县住建局基本没有土木建筑类本科专业毕业生,乡镇住建所普遍没有具有基本建筑知识的人员,由此可见云南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然而,除云南大学以外,其他4所高校该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定位为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房地产等,相关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基本不愿意回地方,因此对口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三、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历程
(一)初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办学思想是植根边疆、服务三农,围绕国家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边疆民族人才的具有农科优势特色的地方高校。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于200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除2007年停招以外,至2013年共招生13届。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共计 600余人。从2008—2013年招生控制线来看,该专业比学校大部分专业录取分数高,最低控制线高于录取线18分以上,2011年最低控制线超出录取线54分。总体上讲,专业招生容易,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云南籍生源约占80%以上。
据已毕业的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工科专业,就业难成为学生和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往届就业情况分析发现,就业去向不够明确,零散分布于县市建设局、规划局、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测绘公司等、建筑施工单位等。
(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三阶段
专业招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历经多次的修正与完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按照教育部地理学科指导标准下设置的培养计划。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涉及地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宽泛,能力与就业目标指向不明确,毕业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有所欠缺。
第二阶段,2007—2012年。对已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改变按照地理学科的培养思路,确定以城乡规划为培养方向,主导就业方向是县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等。重新梳理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学生毕业能够有“建筑和规划设计方面的”技能。在此原则下,调整课程结构,由原先较多的理论型课程改变为以规划设计为主线,以造型能力、制图表现以及综合设计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效果:由于学科背景和师资队伍缺乏,规划及设计课程没有相关教师队伍,导致主干课程不能完全按计划安排。
第三阶段,2013至今。基于学校专业整合,该专业由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随着全国专业名称调整,招生专业定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初步确定专业方向城乡规划管理,授予管理学学位。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为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就业领域等能够有效形成对专业的支撑,明确了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为扩大就业面,增加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三个拓展方向,从而确定专业基本课程和拓展方向课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
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定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区定位以云南为主,培养服务于云南边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面向规划设计院所、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房地产行业,掌握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城镇和乡村进行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打下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系统学习城乡规划学科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2.能力要求。以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城乡规划及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构成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毕业生必须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拓展到从事建筑类相关行业的技术工作,如国土资源及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等领域工作。
3.知识结构要求。在校期间,提供学生三种训练:基本素质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和基础研究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三种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其中,专业基本课程共计28门,分别为:(1)基本方法工具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与规划制图、构成、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hotoshop、Sketch up)、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建筑表现技法9门;(2)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建设史、城市环境与生态、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原理等12门;(3)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城镇工程系统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等7门。专业方向拓展课程8门,分别为:(1)国土与环境管理课程:公共行政学基础、土地评价管理、区域规划;(2)建筑设计方向课程:建筑模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3)房地产开发方向课程:房地产策划与管理、工程经济等。
(四)毕业生就业主要领域
就业方向和部门主要有: (1)政府部门:建设局、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2)企业: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3)考研究生: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4)教学科研部门:中学、职业教育、民办大学等。
五、结论与探讨
在我国大学扩招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历经十多年发展过程,反映了新专业发展的缩影。云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专业定位不清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结合地方城乡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和职业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确定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明确城乡规划管理应用与技能为课程结构主线,结合多样化人才需求,提出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技术设计和房地产开发三个拓展方向。确定了专业基本方法工具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和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等3个课群。
一个新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所大学、一个培养方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全国高等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基于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成立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的确立便于研讨本科专业办学普遍性问题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尽快凝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二次新”专业的统一规格,明确专业人才的基础标准和基本要求,指导不同层次的大学所办的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明确“门槛”和办学方向。
(2)引导专业特色。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背景学科,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社会对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时往往“找不着北”。全国统一人才规格便于社会对新专业的认识和接纳,有利于新专业的持续发展。规范的学科和人才培养标准,可以让不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都找到“归属”和认同,对于新专业而言,共性比“特色”更为重要。
(3)理清与类似专业间的关系。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相近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三个本科名称相近,各高校分清楚其中的差异很困难,更重要的是专业雷同,与“宽口径”培养要求不符。从土木专业办学经验来看,由于它包含房屋建筑、地下建筑以及道路桥梁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宽,对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岗位适应性有明显优势,是近来成为热门专业重要原因之一。
[
参考文献]
[1]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2]吴晓敏,付云松,倪金卫,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2009(10):124.125.
[3]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谢双玉,刘大均,胡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7):173.180.
[5]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6]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02.107.
[7]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2011)[EB/OL]2011.http://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spx.
[8]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9]杨贵庆.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37(10):53.59.
关键词: CBE 立体化 培养模式
1 引言
CBE是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通常译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1]。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最早始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培养战时需要的技术工人,英国采用能力模块式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使学校高效率地培养实用的技术人才,这样能力模块式教学更加受到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该方法在北美和澳大利亚被广泛采用。通过国家教委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持的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该方法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目前我国已有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在试用该方法,但运用于地方高校本科教育,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基本为空白。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是地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人才。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设立的专业,在江西省高校设立的时间并不长,省内部分高校(如江西财经大学在03年、九江学院在04年等)开设了该专业,而全国目前设置本专业的高校有76所。由于该专业所依托的平台不同,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太规范、教育模式滞后、人才培养错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对路。这些问题逐步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宋戈、袁兆华结合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认为资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理科学生具备的通用能力以及本专业应该具备的特殊专业技能[2]。郑拴宁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角度研究认为,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需要的课程[3]。而江西省内对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不够,研究的成果基本没有。
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泛化。
从我国各高校资环专业的培养方案看,基本上都是典型的通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涵盖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就业部门多而广。但学生就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在当前的培养模式,造成学生在环境科学领域与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竞争,在规划领域与城市规划专业竞争,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竞争,在房地产领域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竞争,在中学地理教育与地理科学专业竞争等,且都处于竞争的劣势。该专业以宽而大的口径招生,在低年级以宽而大的口径进行基础教育,这对拓展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培养模式,但仍以宽而大的口径在高年级培养,在该专业所涉及的领域都有相应专业培养专门学生的背景下,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种种制度性的、非制度性的要求下,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面临巨大的困难。怎样处理好通才教育与社会对专才的需要的关系,是办好资环专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4]。
2.2 资环专业办学特色不突出。
在当前的学校中,从设置该专业的学校类别看,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以及些刚刚升本的地方学院。总体看,以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为主。各高校无论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培养模式、就业定位,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各类特色不同的院校开办该专业应具有的特色。资环专业本是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但与其他的工科专业相比,特色不突出,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
2.3 资环专业课程偏理论,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资环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加强,对本科生来讲,需要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从事基层和实践工作,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于理论分析,使得毕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因此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动手和实践课程的锻炼,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仅包括测量实习、地理综合实习和城市规划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泛而不精,影响了学生的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4师资力量难以满足资环专业发展需要。
1999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两个专业合并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而当前的办学模式中,资环专业多数设在地理学院、资环学院、旅游学院、国土学院等院系中与其他专业合办,而且作为一个新的专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多来源于地理学、管理学、规划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因此,本专业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3 基于CBE的创新立体化培养模式建设
3.1 建设立体化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调整资环专业培养目标,原先主要集中在为政府、事业部门提供高级人才,资环专业的学生较适合从事建设局、规划局、发改委、环保局等政府部门的城市发展管理工作,而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名额有限。因此,该专业学生就业的选择范围受到限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主导下,本科生的就业对象如果是企业,则更多地体现了市场选择。因此,资环专业应根据该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设置相应的课程群,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规划管理、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等,分流培养适应不同方向需求的学生,细化方向的精英教育,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建设“基础理论―专业素养―实践应用”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模式,使学生在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细化的专业素养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课内实践和课外实习环节训练,特别要加强情景课程实践和室外实习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5]。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用1―2年时间加强数理、人文、计算机基础与外语基础的训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本专业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工作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再利用两年时间学习本专业实际应用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的发展和应用。在低年级基础课教学期间,开设部分选修课,在高年级则迅速加大选修课比重,课程设置以学时少、信息量大、边缘性强、学生可选余地大为其特点。为达到分流培养目标,在高年级可实行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深层次的双向交流,因材施教。
3.2 以能力模块为核心,凸显品牌特色。
资环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很多相关院校都做了有益的尝试。本文认为该专业要充分体现地理科学的独有特征、办学历史经验与办学条件,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鉴于各校资环专业设置在不同院系下,可利用其融合多个专业的优势,加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在高年级课程上可以考虑设置多种能力模块如城市(区域、旅游)规划模块、地理信息模块、国土规划与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模块、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等,让学生进行选择,使学生就业时能至少掌握一门具有可行性的操作动手能力,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针对不同的联合办学模式,该专业应设置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凸显品牌特色。
3.3 构建三维结构的立体课程体系,体现特色的实践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原则,建设三维结构的立体课程体系。三维立体结构体系是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和实践课程所组成。而实践课程体系由实验教学、课外网络学习、实习教学、课程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五大模块组成,这五大模块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相互联系,是构成资环专业教学体系和专业特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地处理好这五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及相互衔接的关系,使其优化配置、功能互补,多途径、多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资环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杨阳.加拿大CBE职教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0-11.
[2]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1-82.
[3]郑拴宁.数字城市建设――21世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就业与发展的最佳方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0-52.
[4]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8-82.
在我上高中时,地理是我最钟爱的学科。我喜欢它展现的宏大画卷,像是在一个全新的尺度上去析构重组这个包容我们并提供无限可能的世界。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它――地理科学,并顺利进入了这个寄托了我无限向往的专业。然而直到我踏进大学校园,我才了解到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在大学里,地理竟是理科!
想来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毕竟高中地理的许多内容就已经明显偏理。回想起高三时算的各种日出日落,埋首数字苦苦思索的样子,让我们这些文科生真是情何以堪。上大学后,想必无数文科生在得知它的理科身份后会不由得心中一沉,不过这种担忧是情有可原的,物理化学之类的基础知识自然也是免不了要恶补一下的。但来自理科的同学可能也会失望地发现,怎么见不到简洁严谨的数学描述,反而是一大堆名词概念和繁琐冗长的文字解释呀!那是因为关于地理研究的问题,很多都没法用精确的式子来解,你碰见“约等于”的概率要比“等于”远远大得多。不过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地理都是这样一副样子:若要说它是文科,地理中规中矩;若说它是理科,它也当之无愧。它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就是一门研究如何让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学问。这种综合性,也正是地理学的独特魅力所在,你可以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为我所用,何乐不为?
那么对于大学生,要研究这样的一门综合性学问,需要学习什么课程呢?会不会很难呢?想来学生最关心的还是大学课程难不难,有没有意思。其实你会发现,大学地理的基本理论框架还是构建在文科地理的基础之上的,不过高中所能接触到的地理要素将被细化到令你瞠目结舌的水平。什么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气候、植被,每个本来只占一章的概念都会被扩展成一本大大的教材,被冠以“某某学”的名号,要你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学习。但在学习这些细致全面的基础课的同时,你会发现很多高中地理中含糊带过的内容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你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也会慢慢改变,你会慢慢意识到自然和社会自成体系的组织形式以及内部的协调统一是多么迷人和美好。这是一门“大学问”,它代表着一种大而精致的独特美感。我想在理工科中,除了天文,就没有什么专业能像地理学这样善于培养我们对自然对人类的敬畏了。不过地理学的基础课不少,对于文科生来说,也得让高中地理的知识树再多长好几层枝杈才成;而理科的同学刚开始时就得颇花些工夫去记忆那些复杂的分类和七零八落的小知识了。大学地理讲求定量的习惯虽然让理科生多少能找回一些熟悉的感觉,但又会让早已对定性分析习以为常的文科生们感到无所适从:怎么,竟然还要用偏微分!可以说,大学地理对大家的要求倒是蛮公平的――懂文的要学理,懂理的要补文,非要你文理双全才行。学习地理学就是要你去培养一种综合全面考虑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偏科可不行。
不过大学地理的学习倒有一样是文科理科都喜欢的,那就是不定期的实习考察!学习地理,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游山玩水”,赏各地风土人情。各式各样的自然地理实习和人文地理实习会为我们的大学学习增色不少。虽然各校的实习情况都不一样,但要见识现实中的“真家伙”,外出考察一定是少不了的。我问过一个理科出身的同学,你当初怎么就选了地理呢?他想了想:“可以上山挖石头。”想必这也是大学地理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了,这种考察经历可不是其他任何专业所能比拟的哟。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学生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03-0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GIS的出现至今只有50多年的历史,而国内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虽然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是发展速度很快,2004年初,美国劳动部将地球空间技术、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一起确定为新出现的和正在发展中的三大最重要技术。在国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有160多所,还有一些专业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例如地理学、测绘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GIS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网络GIS、移动GIS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对GIS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变大。然而,在GIS人才的招生、培养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已有的一些研究和自己学习期间遇到的一些问题,现从学生的角度阐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招生的问题
1.GIS专业招生面临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才开始起步。1988年全国第一个本科GIS专业在武汉招生,至今已发展成为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不同层次的GIS人才,为我国的高科技领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2]虽然GIS教育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各院校在本科招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即GIS专业的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的来的,第一志愿报考GIS专业的学生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对GIS的了解太少,存在一些误解。虽然GIS在生活中已有了广泛的应用,例如GPS导航、电子地图、google地球等,但是人们并不能把这与地理信息系统联系起来,单从地理信息系统字面来看,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学地理的,而地理又是相对较为冷门的专业,所以报考的人不是太多;对信息系统比较了解的人,又会片面的认为是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当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要学习测绘时,又会误以为是测绘专业,而这种专业毕业后工作条件一般比较艰苦,所以不会有人愿意报考。正是因为对GIS的不了解或片面理解,导致了报考人数少。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开设地理信息系统的院校在本科生招生中,第一志愿报考GIS专业的人数比例不到10%,其余学生均是被调剂来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又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影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会影响到GIS的教学工作。
2.GIS专业招生问题的解决方法
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提高GIS的知名度入手,让公众能够正确的理解GIS的含义。提高GIS的知名度,可以充分利用GIS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及GIS专业人才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的优点。GIS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水利、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电力、交通、医疗等方面都有应用,通过与人们联系紧密的应用促进人们对GIS的了解,增加GIS在公众中的认可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另外,随着GIS的快速发展,其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增大,因而GIS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应该是很好的,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严重的今天,通过GIS专业良好的就业情况吸引公众的眼球,对GIS进行宣传,增进公众对GIS的认识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其实是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与测绘科学相互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它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3]书本上对GIS的定义,由于具有学术性,公众不太容易理解,因而在宣传GIS时还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相似的地方,采用公众比较熟悉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如银行用户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类比,两者都是用来管理信息的,不过管理的内容不一样,银行所用的MIS更多的是管理用户的资料和账户信息,而GIS管理的是空间信息例如一条道路的位置、名字等;两者都需要有获取、输出数据的功能,只不过实现这些功能采用的方法不一样,由于空间信息的复杂性,GIS处理空间信息的方法会更复杂一些;又由于80%以上的信息都和空间有关,因而GIS的应用范围可以很广泛,所以其就业也会很好,这样可以使公众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
二、学生的就业困惑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 铜仁学院 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016-03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中国也面临经济“新常态”和转型发展的要求,“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地理学家和教育者在探讨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多个方向进行研究,例如:“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新地缘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生产网络,“大数据”与区域经济格局,产业地理学与空间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很多学者对地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例如:李天文等通过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结合某校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新模式,并从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于2010年申办,2014年6月成功申请学士学位。地理科学专业自申办以来,一直以培养服务地方的教育师范类学生为主,开设至今已有5年,共毕业2届学生,目前看来就业形势比较好,主要是充实到本省尤其是本市的中小学校成为地理教师,同时省内外高校师范类地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进入到各中学成为新的教师,在可预见的几年内,铜仁市各区县地理教师队伍很快会形成基本饱和的状态。因此,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必须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在培养师范类学生的基础上促使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向向应用型、复合型、科技型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学生掌握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
鉴于铜仁学院的培养能力和生源状况,地理科学专业的服务应该立足铜仁、面向整个贵州省、辐射整个武陵山区。经过调研,地理教研室认为转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 抓住转型发展的外部有利因素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高等教育必须要重视实践,他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与科研两大重任,其中教学更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素质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地理科学专业可以以此为契机,正确分析专业转型发展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要大力改善学科本身的硬件、软件设施,完善教学硬件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为学科转型做好准备。
贵州省铜仁市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明确提出要实现贵州省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产业,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贵州省经济的稳步上升。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转变工业发展的模式,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摆脱铜仁市经济发展的困境。当前铜仁市建有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园区、川硐教育园区、万山工业园等工业发展新区,这不仅是铜仁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铜仁市大批新兴工业园的建立,急需很大一批科技型、应用型人才,这就给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为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持。铜仁市目前仅有铜仁学院一所本科高校,对新兴工业园相关方面技术型人才的输送还很缺乏。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制订完善的转型发展方案,更好更快地实现地理学科的转型发展。
二 制订整体发展规划
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是学科转型发展的核心因素。学科转型发展,高校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为学科建设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校领导层要制订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学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学校主要领导具有教育家的思想智慧,善于抓发展机遇,认真深入地研究了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等问题,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办学理念。各二级学院要树立为全校发展考虑的观念,不能只注重本部门的利益,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发展。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把科研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发展,使教师个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支持的发展新局面。同时,要培养各学科在各自教育领域的学科骨干力量。全校师生要在思想上实现转型,使转型发展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之中,形成人人思考转型、人人投身转型、人人服务转型的内生环境。
三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定位和培养模式
1.指导思想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及武陵山区特色鲜明、开放创新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2.办学定位
在办学类型上,向教育型、应用型、技术型迈进,让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探索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服务上,坚持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教师定位
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把科研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发展,使教师个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支持的发展新局面。同时,培养各学科在各自教育领域的学科骨干力量。全体教师要在思想上实现转型,使转型发展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之中,形成人人思考转型、人人投身转型、人人服务转型的内生环境。
4.学生定位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发展基础、服务方向、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倾向。因此,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按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灵活设计课程体系,使其知识结构与业界需要对接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其课程内容需要打破学科逻辑关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教学方法上,要学用结合,以“用”导“学”,以“用”促“学”。
5.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
与当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上岗的技能需求,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动态教学模式。以课程教学为门槛,将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中适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工作形式引入实践课程中,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
四 完善课程设置
1.夯实基础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边缘性强,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
治息息相关,与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有较强的联系。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自开设以来,一直是文、理科生源兼收。根据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依照国内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必须“精”且“简”。这样既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也能减少基础课程对学课时的占用。以前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提高学生的思政政治素质有一定作用,但是应该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此外,要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夯实公共基础课程。
2.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很具特色的,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对提高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素质意义重大。结合教育部对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要求,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第一,地理信息类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规定的主要课程,主要有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学三门课程。
第二,自然地理学也是地理科学专业规定的主要课程,应分别设置地质学、地貌学、气候与气象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与植物学五门课程。
第三,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CAD制图等课程也是专业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第四,专业课应该设置在大二、三学年。
3.精细化的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是根据各地方不同的区域特色而设置的二级课程,应满足当地人才就业和深造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对地理科学专业下设二级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各地方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应开设地理科学和应用地理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4.完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涉及各专业理论的实践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当前的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方向,要完善实践类课程,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结构,保障实践课程的课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 优化教师队伍
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已形成了一支以高级职称的教师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约为8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45%。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体,教师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
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经历了从相对薄弱到不断加强的过程,学历结构、职称比例、科学研究等指标都达到一定的高度。通过引进和自我培养,不断壮大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优化学历结构和师资结构,制订有益于师资培养的规划,建立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和素质的机制。具体措施有:(1)派遣高访学者学习深造。每年派遣1~2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访问,提高其科研与教学能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鼓励年轻教师提高学历。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本科学历的必须报考硕士研究生,鼓励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本专业的青年教师都有硕士学位,并有多人报考博士研究生。(3)进一步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逐年加大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力度;(4)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为每个新教师确定一位指导教师。对每个新教师根据其实际制订和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要求新教师认真备课;坚持实施新教师先试讲,试讲合格后再上课的试讲制度;通过让新教师当班主任,提高其管理学生的能力。(5)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硕博比和高职比,改善学缘结构,在未来5年内,师资建设方面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达5人以上,教授3人,副教授1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院级学术带头人5人,院级学术骨干6人。
参考文献
[1]彭俊芳.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韩俊丽.论高师院校地理专业课程与课程体系改革[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4)
[3]王楠、许振文.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前言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旅游管理和地理科学相关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在国内,由于教材编者的学科背景、编写目的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各版本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差异。目前学术界对于《旅游地理学》课程的研究以教学方法为主、教材探析为辅,整体研究比较薄弱,针对《旅游地理学》课程的内容构建与教学方法创新进行研究变得十分必要。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和地理科学相关专业的《旅游地理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位不高、甚至被忽略
在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自主发展课)三级课程设置体系中,部分高等院校将其设置为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而很多高等院校仅将其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甚至专业选修课(自主发展课)。还有一些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仅在旅游景区等部分方向开设该课程,而在酒店管理等方向直接删去该课程,无视其在酒店选址与规划、酒店综合业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并狭隘地认为“学习方向决定就业职位”,与“宽基础、多能力、高素质”的高等教育培养趋势背道而驰。
二、内容不精、经常遭混淆
《旅游地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复杂,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但是很多高等院校对于其课程内容的传承和创新投入不够,出现了将其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混淆,在《旅游地理学》课程中大量讲解后者的内容,甚至用后者代替前者的不妥之举。在教学中受到教材的约束与禁锢,以书为纲,而在旅游大发展、大变革,旅游学与地理学交融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旅游地理学》教材普遍有部分陈旧、过时甚至错误之内容,教师亟需自主更新、自我整合。
三、方法不多、难以有新意
传统的“三中心”(以教师、课堂、教科书为中心)和被动型、依赖型、重复型的教学方法[1]在高等院校《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中依然极为常见,教学方法陈旧且单一,无法适应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教学要求和学生知识需求。很多教师过于依赖过去知识与经验,无视新思想、新理念、新动态,在教学方法创新上举步维艰。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旅游地理学》课程应该从地位、内容构建、教学方法创新三个维度进行改革和发展,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今后《旅游地理学》的改革和发展主要包括:
1.提升地位,形成层次课程结构
《旅游地理学》课程应该是旅游管理和地理科学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由其衍生出来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影响等核心知识模块,应该以专业必修课的形式进行重点教学与学习;由其衍生出来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经典知识模块和邮轮旅游、智慧旅游等新型知识模块,应该以专业选修课(自主发展课)的形式进行深入教学与学习。形成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自主发展课)互为补充、课时合理[2]的层次课程结构。
2.整合内容,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旅游地理学》课程内容构建应该是“专业基础+方向差异+动态反映+地域特色”的系统课程体系。具体而言,专业基础部分是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旅游者行为、旅游空间、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承载力等必备基础知识;方向差异则是指根据专业不同方向灵活调整学习内容,旅游景区方向可以涉及景区项目规划与建设等内容,而旅行社方向可以涉及旅游线路策划与组织等内容,酒店管理方向可以涉及酒店选址与规划等内容,会展方向可以涉及商业选址与规划等内容;在旅游大发展、大变革,旅游学与地理学交融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旅游地理学》教学内容要将智慧旅游等内容融入,动态反应行业新潮;同时,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区域性,立足地方特色,使学生在学习一般性理论知识的具备差异化优势[3]。
3.创新方法,形成多元教学路径
多年来,城市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于基础设施边际成本较低,易形成集群优势,大城市的规模日益壮大,二元经济也日益凸显。作为城乡发展的桥梁,小城镇在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的小城镇却正在迷茫中艰难前行。
小城镇遇大问题
就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的老大难问题。从小城镇方面而言,也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小城镇政府将经济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就业次之。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小城镇的领导层视经济发展为重中之重,将投资、GDP增长和税收增长作为考核标准。这种政策实际上对资本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非常有利,而这些产业通常单位投资就业回报率不高。因此,经济发展对扩大就业的拉动作用大打折扣。
第二,同服务业相比,小城镇的发展更重视工业。强调GDP增长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许多小城镇重视工业发展超过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尽管对许多小城镇而言,发展服务业需要工业发展作为坚实的基础,但是这种政策还是对扩大就业造成了压力。
第三,需求管理尚不完善。在确定目标行业和投资主导方向之前,小城镇极少进行市场分析。此外,小城镇政府在促进投资方面采取的措施比较被动,在打造品牌、市场营销和直接吸引目标行业潜在投资者等方面的工作极度缺乏。
第四,缺乏对劳动力素质的培育,而劳动力是小城镇的主要资源。研究显示,投资者最注重的是小城镇是否具有廉价的并具备适当技能水平的劳动力资源。令人惊讶的是,小城镇几乎完全忽视了培养这种资源。小城镇政府和上级政府很少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办培训课程,帮助他们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而且,只有极少数小城镇采取了措施,向迁居者提供和当地居民同等的社会服务和福利。
最后,产业单一也是个隐患。许多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几乎完全依赖于一个产业,而且通常是当地自然资源的加工产业。这种依赖使得这些小城镇的经济在该产业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变得非常脆弱,从而增加了经济萧条的可能性以及当地人口由此遇到生活困难的风险。
小城镇有大前景
城市和小城镇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做出同样的贡献,这个事实证明“发展城市还是小城镇”的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相反,中国应该同步发展城市和小城镇,一方面要促进大城市群的发展,包括大都市圈、工业发展走廊和旅游地区,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由不同类型的城市居住区组成的次区域的发展。
战略上,小城镇的发展应该作为大都市圈、发展走廊和其他次区域发展的一部分来规划和实施。政府应该促进次区域中不同类型城镇居住区之间的地理联系和经济纽带的建立,从而改善规模经济的介入,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及其带来的乘数效应。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将是实现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最有效方法。公共事业部门应该在大都市或次区域的规划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确定不同规模的城市住区的角色和功能,并明确道路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投资。
在大都市圈,应该明确集群中不同小城镇的最佳功能并以此为目标发展这些小城镇。有些小城镇最好充当核心城市就业者的居住区,有些可以发展成制造中心,还有些则可以发展成交通枢纽,例如多种交通模式的连接中心。
在工业走廊地区,应该发展小城镇经济,延伸其所在次区域工业或服务业的产业链,例如,在钢铁生产的下游发展不锈钢产业或在发电产业的上游发展煤矿产业。
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小城镇集群可以发展成旅游地区。次区域规划是打造适销产品的关键,例如推出具体旅游线路。在交通运输和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面,小城镇政府应该和上级部门密切协作。
小城镇求大变化
在谋划小城镇发展时,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根据地理位置、市场准入、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基础和其他因素,将资源集中于就业和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小城镇。要鼓励小城镇在吸引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投资方面相互竞争。这种方法可以将资源集中于少数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小城镇。同时,政府还应该在扶贫计划中引入面向小城镇的措施,向处于某一贫困标准之下的小城镇分配资金、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帮助贫困小城镇发展。
为了加强小城镇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城镇发展方面的能力,省级政府应该将城市和小城镇整合成为规范的独立实体,授予其征税、借贷和提供特定服务的权力。通过开放房地产市场和推出财产税,中央政府可以为小城镇提供独立的财政资源,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从而刺激住宅和其他房地产的建设,满足迁居人口和其他居民的需求。政府应该建立面向所有居民的统一的社会服务和福利体系。福利不应该与就业状况挂钩,以确保将临时工人和非正规部门的劳动者纳入其中。小城镇政府应该按照同样的条款和条件向其所有居民提供社会服务,不管他们的“户口”状况如何。这样能消除到小城镇定居的最大障碍,鼓励农村人口从务农转移进入新的就业领域。
此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规范和改善向重点小城镇输入资源的方法。选择重点小城镇不应基于人口规模或其功能与区域分布,而应根据经济增长潜力和吸纳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潜力。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应该是生产增长,而应该是就业的增长,后者对政府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将做出更大贡献。
为此,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发展方面的管理层需要转变观念。在分配国家和省级资源的时候,应该对城市和小城镇进行同样的发展潜力分析。重点不在于一个小城镇或城市是不是政府扩大就业的目标,而应该注重它们通过多少公共部门投资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及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什么作用。
今后,重点小城镇的选择应该以“就业回报率”为标准,即省级政府或中央政府每单位投资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增长潜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的分析应以该城镇及其所在次区域的总体发展动态为基础,主要考虑因素包括:
地理位置靠近城市、大都市圈和次区域或者位于其中;
地理位置位于交通干线沿线;
小城镇和腹地的自然资源基础;
具有附加值的地方食品产品质量;
小城镇目前和将来的劳动力资源。
城市和小城镇对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说明,中国应该通过促进由不同类型的城市居住区组成的大规模城市圈的发展,同时发展城市和小城镇。
在这种框架下,国家和省级政府应集中发展扩大就业潜力和经济增长潜力都很大的小城镇。省级政府还应在规划、预算、税收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赋予选中的小城镇更大自,使它们能够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地理;答题;要点
常见的地理问题有: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农业和城市区位分析;工程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御措施;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成因、治理措施和解决办法等,我就这些最常见的问题答题要点归纳如下:
一、如何描述气候特征
1.气温
气温高低(全年高温、全年严寒、全年温和),气温变化(冬寒夏热、冬暖夏凉、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等)。
2.降水
降水多少(年降水量丰富、较丰富、较少、稀少等)。降水季节变化。(夏季多雨,或冬季多雨、或降水均匀。全年多雨,或全年少雨)
二、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地形复杂多样、以某一种或几种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状况(哪里高哪里低、起伏较大、起伏和缓)
3.地形分布状况(地形位置、山脉走向、某些地形相间分布等)
三、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径流量大小(取决于补给水源)
2.径流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断流)
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4.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四、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河流的流程长短及流向
2.流域面积大小
3.河道曲直情况
4.支流多少,河流干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五、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的地形,流水平稳,利于航行;
2.气候: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六、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
七、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含沙量大,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或雨带来回移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
滥砍滥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河流中上游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八、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3)气候:低云雾,少暴雨,风速小。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以利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2.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距市区距离适当,有快速交通联系;
(2)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的,人流物流量大。
九、城市化问题和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1.产生
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2.问题表现
环境质量差;交通拥挤,绿地面积小,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
3.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圈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改变了生物原有的栖息环境,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或减少。
(2)对岩石圈的影响,土地质量的下降。城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堆弃于土地之上,污染了土地,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
(3)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中工业企业,住宅、交通干线的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循环,影响到了各种水体的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4)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工业各种气体的排放和各项建设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和地面的热容量,导致气温的变化,产生城市“热岛”现象,也使城市中降水发生变化,以及日照、风力等也发生改变。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十、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粮食供应不足,人民生活贫困;教育、医疗、交通、住房、就业困难。
2.人口增长过慢
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生活困难,家庭、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总之,人口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十一、资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意义
对东部:(1)缓解能源紧张;(2)优化了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3)发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对西部:(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2)加强能源的开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十二、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1.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2)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
(3)动力因素――大风吹扬。
2.人为原因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
3.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十三、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
1.平原区: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2.西部草原区: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十四、水土流失原因和治理措施
1.原因
(1)自然原因:地形坡度大,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2.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在缓坡上修建水平梯田。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句容 212400)
摘要:分析目前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的不足,并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工作领域和职业岗位设置课程,探讨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形成与现代城市发展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42-03
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人口、社会资源流向城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经营理念都有了新变化和新要求,城市环境、市政建设、文化设施、商业规模、物业管理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就需要培养相应的一线管理人才。笔者结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以就业为导向,探讨相适应的“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
建立“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专业定位与高职教育有差距
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中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核心能力,从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是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国土规划、环境科学基础、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相关实践。专业定位与社会需要存在偏差,课程大部分属研究性课程,课程设置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差距,与从事岗位需要也有差距。所以,课程设置的深度与广度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针对性要强,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应更加明确。
(二)课程设置与岗位实际有差距
江苏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区位,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市扩大化建设,全面建设生态城市和文化城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和更高的要求。城市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已初步形成,在城市环境、市政建设、文化设施、商业超市、现代物流、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等方面形成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同时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课程设置应符合岗位群的需求,同一专业模式培养适应更多岗位的毕业生。
建立“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的可行性
我校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立于2003年。经过连续多年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调研,了解到相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能力的要求,学校建立了与地方环境、市政、超市、物流、物业、水厂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教学机制,培养了一支校内“双师型”和企业实践型教师队伍,完善了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逐渐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因岗设课、校企考核”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建设基础。
“因岗设课、校企考核”的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就业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体系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是由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目录适当调整形成,学术性较强,难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特色,不符合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其课程设置不能适应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和一线操作岗位。《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2011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专业对口率为59%,就业满意度为44%。我们连续的专业调研显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也基本符合报告,环境方向就业率更低,其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不符。专业调研针对农村城镇化和城市扩大化的特点,明确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定位,培养能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评价、环境工程施工、给排水设计与施工、环境监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商业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也明确了工作领域、职业岗位和课程设置,见表1。
(二)岗位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业课程体系
根据调研,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工作领域主要为城市环境、市政工程、城市管理、工程管理四类,可从事环境监测与治理、市政、城市管理等相关的17个职业岗位。根据一岗多能和一能多课的职业岗位要求,确定文化、基础、核心、拓展课程结构(见表2)。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也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基础课程是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学习的基础,核心课程使学生具备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工程施工与管理、城市商业企业管理等基本能力。拓展课程的任务是拓展学生岗位技能,扩大学生就业面,满足城市管理需要。从表1可知,每个岗位至少确定一门岗位课程,通过岗位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学生能够从事相应一线管理岗位和一线操作岗位工作。
(三)课程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校企考核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生就业的基础,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的保证。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扎实推进学生专业基础素质教育,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密切与环境、市政、城管、工程管理行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设备等资源进行实践性教学,构建“工学结合、实境教学”的“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将学生在校内课程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在企业实践岗位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交错实训,培养学生职业基本技能、职业专项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技能,从而形成校企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与考核的教学体系。
专业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由专业教师在校内完成理论与实践考核,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一般由校企共同考核,管理类课程一般由企业专家考核。学生成绩由理论(占50%)和实践(占50%)构成。专业课程中理论成绩由校内专业教师考核,实践由校企联合考核。一般课程的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由专业教师考核,职业综合技能由校企共同考核,职业岗位技能由企业考核。管理类课程理论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并考核,实践部分聘请企业专家实境授课,并对学生管理技能进行考核。
(四)技能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毕业制度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涉及资源环境、城市管理两个方向多个职业岗位,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项(不包括外语、计算机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学生可根据爱好、就业岗位选择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考试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我院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设立多项职业技能鉴定,同时为拓展鉴定范围,教师广泛联系校外职业技能鉴定,涉及本专业的有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农产品安全、化学检验、给排水、物流、物业、施工、测量、监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创造良好的就业基础。
结语
“因岗设课、校企考核”的课程体系,是基于学生就业岗位,在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广泛专业调研基础上,把学术研究性课程调整为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使得课程体系适合高职教育要求,基本符合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一线岗位的职业要求。但课程体系所涉及的专业面较广,对校内外师资团队要求较高,教学管理难度较大,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凤霞,张朝阳,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0):14-16.
[2]王如渊,翟有龙,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28(1):78-82.
[3]周凤霞,张朝阳,彭辉辉.高职“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方向设置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8(1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