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居住空间设计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为提高居住空间设计n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在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为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打造和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居住空间设计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同时,也是居住空间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
居住空间设计是环境设计系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能够独立完成居住空间的设计能力,能熟悉居住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能力。在国内,以目前的就业反馈信息来看,大部分刚毕业的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做,眼高手低,在学校所做的实践的知识很多都只是凭空想象做出来的,设计出来的东西很多也是纸上谈兵,所以导致刚踏入设计公司的学生因实战能力的欠缺而无法上手,达不到企业的用人需求,从而要花费大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公司重新学习,就业单位对此很无奈,学生也很辛苦。所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然,需要不断地进行可行性改革研究,从分析现行市场需求出发,对《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提出相关建议,使得学生们学有所用,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课程目标突出实践教学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基础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基本是对等的。一般情况下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来传授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弊端,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因此,作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校来讲,不仅要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和理念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此加深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因此,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在课程目标中,要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
在课程目标的设计和安排上,要体现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的培养。做到了既要加强理论教学,更要突出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可将理论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转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在课程教学内容, 尽可能达到针对性、实用性,并分析和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以及设计技能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设计团队完成项目的设计,要求学生以设计小组的工作模式进行学习和设计,分工合作、团结协调。让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而教学方法却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即使教学改革设想再完美,它都必须建立在教学的过程上,同时还要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
(1)运用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库的建设,强调案例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举一些典型的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同时,让学生分组对进行案例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自己整理分析整个案例。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还有利于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自己成为教学主体,激发了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及探索性的学习。
(2)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进行项目分析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根据各组完成的项目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选择项目案例,设计好任务书,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收集好案例中各项目材料。如:市场调研、收集资料、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结合项目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对案例进行设计构思、讨论并绘制设计草图等。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还能启发和引导学生最终达到解决问题。
(3)“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法。目前,很多院校都采用“假题真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虽然它可以模拟真实的设计项目,让学生在设计项目中掌握设计的操作流程。但与此同时,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不能真正了解实际工程结构的做法。所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则是必要的措施。
“走出去”模式则是教师可以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在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材料和施工工艺,学会处理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习工地施工管理能力,这种方式能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相比课堂理论的讲解更加轻松和深刻。而且通过学生实地参观和老师现场讲解,以及工地的亲密接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引进来”的模式则是指在教学内容的授课上,除本学院专业教师讲课以外,可以邀请同等其他院校的教师来为学生进行讲课。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引进相关专业的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讲课,并不定期的举行专业前沿讲座,让学生们可以随时了解行业动态。
3、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居住空间设计以往的考核方式是根据专业特点,一般以单元作业加考试大作业共同构成课程考核。作业制作要在课程教学环节内完成。课程考核作业基本是根据给定的项目图纸,绘制全套的居住空间的设计方案。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需要进行,着重要体现实践能力考核和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考核的可以多元化,也是势在必行。可以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多方位、全面地进行考核。具体有以下几个方式:
(1)设计理念的表达;全面全新的设计理念;团队的协作能力。
(2)设计作品项目化的考核方式,即以项目过程化考核与作品效果考核相结合,以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为考核标准。
(3)工作规范考核方式,即知识技能考核与工作态度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的考核。
(4)多样化考核办法,可以通过考证或技能竞赛获奖相结合,采用多种渠道来认定学生课程成绩。
二、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设想
1、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完善“双师”队伍建设制度,要求每位专业教师不定期去企业学习锻炼,在日常的工作中切实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选派优秀教师区参加省市各类培训。同时,在不影响基本教学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以此提高个人研究水平,并为个人发展积极搭建平台。
2、合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教学
要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必需合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教师在上实践课程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在实践中真正得到锻炼,学习解决生产实践以及工程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管理能力,培养自身的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精神,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并提升自己的设计施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
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目前在一些设计院校逐渐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与社会接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教与学相互补充。在工作室里,教师可以更充分地对学生的辅导。在实践操作中,可以根据装饰设计公司的操作流程,对设计过程和设计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之间可以采取“传、帮、带”的方式,起到榜样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在高年级的学生的带动下进行设计创作。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形成你追我赶的效应,以此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让学生在所学的设计课程中发挥更多的自身能力和价值。
居住空间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总结,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力求做到符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跃辏吴能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探讨[J]. 襄樊学院学报,2009(11):81-83.
[2]张锐,庞大庆.广告设计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8(8):194-198.
[3]范贵德. “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刍议(N)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2).
[4]钱抒.“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N) 正德学院学报第10卷第2期 2012 年12月.
关键词:聚类分析;VC++语言;空间设计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在舒适性、效率性和安全方便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面积、空间和较少的情况下,遵循人体工程学的理念,从人的动作特征和体能极限等因素,创作出多种空间组合,丰富空间利用率,这才是一个值得设计者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居住空间户型设计构成分析,运用跨学科的“模糊分类”方法,通过历史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符号学、建筑美学等相关领域及专业理论,以一种新的视点观察、理解居住空间户型设计内在的规则,从而达到对居住空间深入研究的目的。
2 设计原理
本文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将户型变化与模糊数学模型相结合,结合人体基本动作所需距离、面积、高度等之间的关系,在满足人体基本活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计算,找出户型设计中各个房间面积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相关系数为各居住房间与各功能房间面积设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系统采用的模糊聚类算法是计算相互关系系数,并且将其量化成介于0到1之间的范围内,系统是以对我国南方不同户型中各房间实际测量数据为样本,通过特殊计算后构造成模糊矩阵进行科学处理与评价,采用VC++ 语言编制程序,列出相关系数矩阵,绘制出相应的聚类分析图,找出不同户型中各房间之间面积的相互关系的参考数据,最后形成系统应用软件。为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各居住房间和各功能房间之间的面积关系从定性研究向量化研究发展等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3 结束语
聚类分析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的处理、相似性尺度的选择、过剩信息的剔除等几个方面。模糊聚类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比较广泛,一般地说,各学科中凡是涉及到“分类”的问题都可以应用模糊数学中的聚类分析的方法。目前在我国有千万家建筑设计集团,在近数百万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才中,谁掌握了户型设计与科学计算之间的关系,谁就在建筑户型结构设计领域抢先占领制高点。随着房地产的商品型转化深入掌握设计技巧,空间结构的内涵和各功能房间相互关系,掌握整体面积与独立房间结构的解析方法,以便将建筑户型设计科技水平推向新高。
参考文献:
[1]方开泰,潘恩著.聚类分析[M].地质出版社.
[2]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潭浩强主编.C 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4]Nolan,JR(1998).An expert fuzzy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the grading of Student writing Sample.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关键词]人文关怀 现代简约风格 居住空间 设计
一、 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精神”在当代社会被广泛提及,是指一种对人的关爱与尊重的精神。在信息社会,快速的工作节奏使人们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希望能够在私人空间的家庭生活得更为舒适和放松。“人文关怀”在居住空间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人性化设计的方面,就是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
好的室内设计师应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者、贯彻者,应该能够通过设计改善提高人的生存环境质量,引导客户享受生活、安居乐业。一方面能够设计出更符合人们生活习惯、有助于人们健康的室内外环境;另一重要方面是将传统文化、地域特征等因素渗透在设计中,使设计充满人文特性,体现对居住者的精神关怀和尊重。
对于居住空间设计而言,每个家庭居住者的出身、经历、生活方式与个性等都大不相同, 所以设计不能只是抄袭模仿、堆砌元素或是生搬硬套,应该根据居住者的情况和要求考虑不同的人文因素。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人文关怀越多,其设计成果就越能满足使用者的功能与精神需求,产生环境与人的对话,增加环境认知度和和谐度,其人文含量能够反映民族灿烂的文化传统,使设计独具魅力,使居住者身心愉悦,提高设计的文化品位,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
二、 如何在现代简约风格中体现“人文关怀”
简约主义于20世纪90年代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之后,简约主义以简洁、明快、实用、经济的设计原则在我国的室内设计中迅速普及,特别受到青年家庭的欢迎,主要是因为简练之美、空间很实用,而且室内和外部环境也有很好的和谐的关系。
这里,简约不是“单纯简化”,而是居住者深层次文化底蕴和前卫的生活方式,家居观念的综合体现,人们追随简约是把它当成一种设计风格,是简约主义所代表的一些价值观,例如对材料的尊重、要求自然的质地品质、细部的精确、人体工程学尺度的应用,以及东西方美学文化的精髓与包容,同时亦简化了繁杂的设计元素,使限定的室内空间更加通畅、含蓄,使生活更加人文化,这是一种追求,同时也是一种思维,而不只是一种简单形式或者简单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更是融入了“绿色设计”的理念。绿色生态是指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节省资源,能够回收,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从更高层次上营造舒适的生活空间,让人们符合回归自然的方向,更强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整个设计也更趋于人性化。这些也是与“人文关怀”的理念相一致。
如何在现代简约风格的居住空间设计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理念,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1.最大化满足功能性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的本质其实就是生活本身,它是为生活服务的。而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收纳方式、会客方式、餐饮方式、休闲方式等,这些统统都跟居住者密切相关。所以现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把合理解决功能使用放在创意的第一位,使形式和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空间成为设计的主导者。在设计中则要求用最简洁的表达手法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简约主义的风格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文化素养,需要反复推敲、认真思考、删繁就简,以色彩的高度凝练和造型的极度简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将空间布置得精致合理,少而不空。 同时也强调家居用品的合理搭配与品质,比如将厨房设备、卫生间设备、照明设计与室内空间结构、家具、配饰等元素相结合,产生空间的层次感、材质对比与色彩的协调与差异。而不是仅仅把设计局限在软包墙、文化墙这些方面,单从造型这一种手法上去注重。
储藏收纳功能是现代城市居住空间设计的一大难题,但也是设计师不得不去解决的问题。一个家庭的生活用品很多,橱柜的专业收纳设计就很重要,所有的物品需要分类储存有条有理。只有空间干净利落了,使用起来才更加方便。所以做简约风格不能只是在大的造型上感觉非常干净,更要强调空间中无处不在的收纳处理,另外有些细部设计,如封边、界面过渡,以及人触摸到的地方讲究舒适性,对施工工艺的要求高,材质运用得当,做工更加精细,这样才能做出体现“人文关怀”的现代简约空间。
2.重视文化元素的运用
人文因素包含了时代、民族、地域、习俗、宗教、文化、审美、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在现代简约风格空间中应充分考虑居住者的人文因素,恰当地运用一些文化元素去体现人文关怀理念。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这些理念对中国的艺术设计和室内设计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同现代的简约主义设计理念非常吻合,遥相呼应。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相融合的室内设计,不是纯粹元素符号的堆砌,而是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作为背景,以现代简约主义的手法,“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对中国传统元素和符号进行提炼和二次设计,把富有中国文化内涵和元素更加简练化、更加符号化,创造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中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国式的简约设计。
3.考虑无障碍人性化设计
“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正常人提供便利、舒适、体贴的居住环境,还要考虑到老年人、儿童,以及残障人士的使用,因此设计师应对所有居住者的需要敏感并作出反应,设计应该用最安全、最具功能性、舒适的方式服务于最多的人,不排除任何人。
例如设计老人房时除了考虑空间和家具需要满足人体工程学尺度与采用防滑防摔材质这些最基本的因素之外,还可以考虑在软装配饰方面用心挑选一些怀旧或是有情趣感的小物件,勾起老人美好的回忆,享受休闲的生活。儿童房设计时注意墙体与家具在尖角处的处理,玩具的合理收纳,以及考虑涂鸦、手工制作等亲子活动所需的空间与配置等。
4.引导“绿色生态”的生活理念
绿色生态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合理的、高效能低功耗的空间环境,它运用生态学和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空间环境的功能、结构、配置等;科学选择材料,抛弃有毒、有害、含污染的化学材料,尽可能使用自然材料和环保材料。
我们讲人文关怀,实际也离不开“绿色生态”的生活理念。设计师的职责便是通过环境设计引导一种积极的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把创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作为目标,提倡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把装饰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体现生态文化观、价值观;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刻意雕凿;同时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将绿色景观与自然融合起来;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尽量低消耗使用,争取最大限度循环利用各种资源,使现代居住环境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空间;“通用设计”;研究应用
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日益进步,医疗事业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成为当下共同关注的话题,它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所指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的过程,这是一种人口增长趋势,是老年人口相对增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最先产生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它是经济迅速发展、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如果说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所指的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加大;如果表现在人口结构上,则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状态。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33亿,占人口总数的15.8%,未来几十年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预计201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6%,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随后的三年中又在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与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在这样一个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的设计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居住空间所解决的是在一定空间内人们如何居住、使用起来方便、舒适的问题,空间虽然不大,但涉及的问题却很多,包括采光、照明、通风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同时又面临多种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都和人的日常起居关系密切,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空间,它正朝向“无障碍设计”“旧建筑改造”等方面发展。因此,“通用设计研究”也就成为了老年人居住空间的首要研究任务。
通用设计又被称作全民设计、公用性设计或者全方位设计,主要是指不需要改进或者特别设计的空间、环境及产品就能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如何能被特殊人群所使用,这样就能为所有人服务。它的演进始于1950年前后,当时人们开始关注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欧洲、美国及日本,无障碍空间设计已经开始为身体残障者除去了存在环境中的各种障碍性问题。当时一位美国建筑设计师麦克-贝尔(Michael Bednar)提出:撤除了环境中的障碍后,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自由的对其使用,他认为建立一个超越广泛设计且更“广泛”、更全面的新观念是非常必要的。随后,一大批设计师开始大量使用“通用设计”一词,通用设计不是一项新的学科或风格,或是有何独到之处。它需要的只是对市场及需求的认知,以及以清楚易懂的方法,让我们设计的生活空间及生活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个人使用。更准确地说,“通用设计”是一种设计方向,设计师在每项设计中加入更多的设计元素,让它们能被更多人使用,尤其是面对许多老年人、肢体残障者,他们更希望获得平等的对待。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将通用设计理念引入居住空间,从而为居住空间的设计探索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设计与研究,总结出老年人居住空间的“通用设计”原则。
第一,公平地使用。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或者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是可以让他们公平使用的,而不是需要第三方协助。因此,设计应该是:一是为大众使用者提供同样的使用方式;二是避免歧视或隔离使用者;三是应该拥有相同的隐私权与安全感;四是能引起老年使用者的兴趣。
第二,灵活地使用。充分地考虑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以及使用能力。设计原则:一是根据使用能力,提供多种使用方式以供使用者选择;二是考虑左右手的使用要求;三是能增进用户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四是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节奏。
第三,简单而直观。居住空间内尽量简洁明快,避免尖角、锐角出现。设计原则:一是去掉不必要的复杂细节;二是与用户的期望和直觉保持一致;三是适应不同读写和语言水平的使用者;四是安全、便捷、可靠。
第四,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无障碍社会环境不仅能让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设计原则:一是体现社会对所有公民的关心,尤其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标识与导向系统应设置在明显位置,且应利于使用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标识的信息;三是室内楼梯或者踏步在设计上应通过色彩材或质的变化提示高度差,弯道和电梯应该同时有声音提示层数的系统;四是室外环境的坡道设计,应考虑部分使用轮椅者和手杖使用者能够自由的使用。
第五,尽可能地减少体力上的付出。老年居住空间设计中,空间划分、家具及设备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让使用者有效地和舒适地使用,而丝毫不费他们的力气。设计原则:一是允许使用者保持一种省力的肢置来完成基本操作;二是选用便于抓握、手持的材质设计制作;三是减少使用过程中动作重复次数;四是减少持续性体力负荷。
第六,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尺寸。使用者能够接近使用,为其提供适当的空间和尺度,让使用者便于接近、操作,并且不被其姿势、身型或行动障碍而受到影响。设计原则:一是为坐姿和立姿的使用者提供观察重要元素的清晰视线;二是坐姿或立姿的使用者都能舒适地触及所有位置;三是兼容各种手部和抓握尺寸;四是为辅助设备提供充足的使用空间。
以上通用设计的原则主要强调生活空间内使用上的便利性,但对于设计实践而言,仅考虑可用性方面还是不够的,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文化、经济性、性别、工程可行性、环境等诸多因素,另外通用设计研究要求室内空间、城市道路、家具、设备的设计,应该方便老年人和其他特殊人群的通行和使用,色彩、造型、光线、目标大小等方面也是老年居住环境要考虑的因素
2 结语
目前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老年人的生活用品相对陈旧,更新速度较慢,他们需要一些更个性化、更人性化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目前的生活环境是否符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然后建立一个老年人容易识别,便于理解,个性化、人性化、更容易接受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 财团法人(日),高龄者住宅财团.老年住宅设计手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威廉・立德威尔(美),克里蒂娜・霍顿(美),吉尔・巴特勒(美).通用设计法则[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 空间分离
纵观住宅设计与建设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过去的住宅设计受所谓的造价标准限制,只能搞雷同化的标准设计,造成雷同化的建筑、雷同化的居室、雷同化的产品,使生活变得单调,冷漠,不能适应当代居民的需要。
2 与居住行为脱节。片面理解住宅的面积指标,忽视了居住行为的基本空间尺度和面积的实际使用效率,造成居住空间的不合理配置,使居住行为不能有效地展开。
3 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不同时期住户对空间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僵硬呆板的空间划分阻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空间的不合理使用。
4 难以实现住户参与。定型元素的排列组合主要是在设计者进行方案设计时运用的。设计完成了,组合就结束了。住宅一旦建起来,变化就停止了。然而人的需求,特别是个性需求,却不会停止变化,需求的变化需要空间和实体的变化来适应。但在现在的体系化设计中小规模的空间和构件是定型的、标准的、不易变的。
1住宅建筑设计
一是居住功能多元化。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蠢逼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隘,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凡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靠亘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功臣能,使各自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
二是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要摒弃那种照套图阵亡车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三是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四五十年可改造。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由于变换居住者,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
四是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五是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新科技的发展、推广应用已由单一性逐步向集成化发展,住宅设计也应适应这趋势。
六是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2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居住水平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功能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空间专用程度的提高,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越高,功能的使用质量也就越高。
1.公私分离,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门厅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2.餐寝分离、居寝分离。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
3.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3平面布局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因此在住宅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 "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在考虑每套住宅内部的灵活与多样性的同时,也可以考虑 "套 "与 "套甚至 "层 "与 "层 "之间的灵活性。在套与套之间的适当部位预留足够尺寸的墙洞,必要时可打通,或在适当部位楼板可以抽掉,形成跃层式住宅,以解决住宅套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落后的现象。
4提高厨房、卫生间功能质量
厨房应按家庭炊事行为合理设计灶台、案台、洗涤台、冰箱、排油烟机等的位置。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 L形及 П 形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如电饭煲、微波炉等这些家电。厨房设备应满足人体工效学原理及炊事操作流程,炊具、料具、储藏等易清洁,使用方便并整齐美观。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不断的扩大也相应增加。如建筑面积超过 100m2时,设两个卫生间比较理想。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座便器、洗脸盆、洗衣机四大件,如家里人多最好是将洗脸、洗衣同浴厕二者之间用隔断分开。暗卫生间应有换气扇等换气设施,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厨房、卫生间、设备、设施、管线等二次施工安装、装修的管线置于本层楼板上,二次施工原则上不影响邻居。厨房卫生间设计应充分考虑改造的可能性。
5小区室内外环境
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居住房间的领域感、安全感、私密感;居住环境的艺术性、"人情味 "或高情感等。创造环境,就是要在建筑内外创造具有大自然热点的、舒适、健康、有益于人们活动的空间,特别是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布置有艺术性的绿化、水面、座椅、交谈的场所。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划一,努力创造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室外空间。其次是环境设计,多考虑一些人际关系、邻里交往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在绿化设计时,应根据树的不同科目,
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的季节变化进行有效搭配,来增加绿化的层次感;用水面、绿地、铺地来划分地面,配置小品、雕塑,布置桌、椅,使绿地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要强调各空间的可达性。使人们不仅在交通上顺畅、安全、方便、易于接近,而且可使人们易于参加各种活动。与自然有良好的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开辟视线走廊,在城市空间中创造自然环境之美,增加空间的场所感,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此外,在多样化、省地、节能、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轻自重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室内空间;室内设计;风格
1室内空间设计的内涵及内容
1.1室内空间设计的含义
室内空间设计是人们创造和改变居住空间的重要活动,通过室内空间设计能够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和温馨。室内空间设计这一理论所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自古以来人们都一直追求者居住空间的舒适性、美观性与安全性。早在原始社会人们都就开始在洞穴中通过铺设兽皮、树叶,描绘壁画、图案等着手居住环境的改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行为都属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范畴。从整体上来讲,室内空间设计不仅仅注重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同时对于化解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并反作用于人类的工作与生活。
1.2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首先要对室内空间进行详细的调查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从而为温馨与舒适的生活环境。众所周知,室内空间不仅具有实用性与功能性特征,同时也是体现艺术性的重要载体,而艺术性的发挥则需要设计师高超的想象力与设计灵感作为保障。考虑到不同的设计师品味与水平有所差别,不论是在选材还是在设计上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必须要对设计内容予以明确。通常条件下室内空间设计主要有心理空间与物理空间两方面,一定程度上来讲物理空间是心理空间的表现载体、心理空间则是物理空间的表现形式。
2室内设计风格的产生与作用
2.1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
受不同社会背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阶段下的室内设计都会有一些共同性的特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的经验累积与不断总结,逐渐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设计风格。例如受我国两千年来封建王朝统治的影响,古代中国出现了能够体现皇权阶级至高无上的特色室内设计。同理,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而种类也是丰富多样的,对每一类室内设计风格进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实每一种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与形成都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室内设计风格是由社会背景所决定的。
2.2设计风格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上文已经提到,复杂的社会背景作用下是构成室内设计风格的重要基础,不同社会背景下所体现的室内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一种是室内设计风格都有着独特的社会背景。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背景很可能会出现以地区命名的室内设计风格,例如北欧风格、中式风格、现代风格等设计风格。但不论命名形式如何多样,室内设计风格的命名同社会背景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此室内设计风格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具有与社会背景相贴近的共同特征,然后通过设计风格的表现形式来反映出不同风格形成时期的社会背景。
2.3设计风格的心理作用
在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对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产生较为丰富的想象,其实室内设计风格是美化人们生活的关键内容。例如在日本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出现的低矮家具,它大多是受到日本文化“席地而坐”等行为方式的影响,但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与影响,新式的家具与空间设计风格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但不论是传统的日式设计还是新式的设计,大多数日本人仍然会在卧室中准备一个具有传统风格的日式榻榻米。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但能够体现出传统的文化,同时也能够在空间设计中增添不少趣味。由此可见,室内设计风格不仅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作用,同时对于启迪人的精神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的关系
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中必须要正确处置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室内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利用。由于我国在室内设计风格上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因此通过室内设计不但能够反映出独特的地域与文化特点,同时对于启发人的心理增强心理暗示也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3.1空间设计营造室内设计风格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化的理解上亦是如此,不同的人对于文化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因此室内设计必须要根据业主的设计风格进行设计。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点与室内空间的布局规划,同时还要充分重视业主自身的心理需求及欣赏水平,从而确定出同室内空间相符的设计风格。在确保设计风格可行性之后就可以通过水电、照明等多方面的合理布局来营造出良好的设计风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设计风格必须要紧密结合室内物理空间的设计,因此必须要通过物理空间的合理规划切实展现出室内设计的风格与特征。
3.2室内设计风格塑造心理空间
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都有着特殊的孔家设计风格,因此设计师在确定设计风格时必须要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与文化背景加以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标准及心理需求的空间设计风格。例如很多年轻人都极具活力且追求时尚,因此这些年轻人往往喜欢简单、时尚等具有科技馆的设计风格;而中年人在经过生活的洗礼后具有较为丰富的阅历,性情也趋于文中因此他们往往较为喜欢简单、大气、舒适温馨的设计风格;老年人则往往喜欢素雅、恬静、古典的设计风格;不仅如此,大多数在我国定居的外国友人,他们在室内设计风格的选择上也喜欢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而且同我国设计风格具有较大的差异,之所以选用这一设计方法主要是让自己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在回家之后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存在感。例如我国在世界各国驻外使馆的设计风格上都采用的是传统的设计元素进行设计,更容易让异国华侨找到归属感。总而言之所有的室内空间设计风格都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室内设计风格的体现实际上就是如何对文化的理解与运用,然后再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体现出业主的心理需求。
4结语
本文上面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含义与内容、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心理作用等方面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并就室内设计与设计风格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综上所述,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都是以人为本并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加以彰显,主要体现为室内风格的塑造、室内心理空间的塑造、室内空间设计风格等特点。在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后则对设计师的设计工作具有良好的启发效果,因此设计师必须要在工作中注意设计风格对应的社会背景及体现出的历史文化,从而使得室内设计更加合理。这对于室内空间设计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消费者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潘辉.论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木雕装饰艺术[J].建设科技,2012(24).
[2]马博.分析软装饰与室内设计风格的营造[J].中国包装工业,2014(02).
[3]钱思慧.论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
【关键词】城市、住宅设计、影响要素、空间设计、节能设计
一、城市住宅设计的重要意义
人们生活的首要问题离不开住宅,一直以来住宅都是人们生存和发展建设的主要问题,住宅是对于每一个人生活和日常工作极为关键的环节。现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而相关的民用住宅设计,则是建筑学当中的一个重点性的内容,对于民用建筑的实际需求方面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材料质量是否好坏、是否环保,是否有感官超强的设计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保证其经济方面合理性的前提下,对于相关的设计人员而言,为求达到更为高标准和高要求的建设作品,这就需要全面的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的针对设计的基本方案和技术进行提升和改进,针对当地的环境以及基础的情况,对住宅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的工艺技术水平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二、现代住宅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2.1 住宅设计要考虑居住功能的适用性
在实际设计中,适用是住宅的根本要求,住宅性能应能适合居住者的需求和其形体功能学的需要。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从使用功能的方向入手,根据住宅的生活居住分区的内部功能,比如客厅,餐厅,厨房等形式的公共活动区为基本的出发点进行划分空间。卧室和浴室构成人们生活的私用空间,公共区一般靠近门口,而私人区在住宅内部,一定要确保公共和私人、静态和动态分区清晰和适用顺畅的原则。另外,房间的面积和尺度一定要分布得当,避免住宅套型仅仅是小面积平面布置的简单扩大成为大而不当的住宅的现象。
2.2 住宅设计一定要从家居科技的智能性出发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住房建设的水平,提高住宅功能质量,满足居民需求的住宅建筑的舒适度。住宅技术的科学性反映在推广应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这四新方面,同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小区管理形成智能化系统,以适应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在以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推进智能技术,密切与开发项目的经济性接轨,达到实用、先进、经济、综合的效果。
三、现代城市住宅空间设计
住宅除了可以容纳自我表述的私人场所,同时更要满足基本功能性,应该是温馨、舒适的,是可以实现多种可能的活力居所,并且可以这个描述更能代表一般人对住宅的向往,是我们设计高品味住宅空间时的依据。住宅空间往往被认为是住宅的内部空间,所以在某些设计空间上就产生了一定的设计局限性,其实空间本身的一些趣味也是通过内外对比产生的,住宅空间的很多品质是与内外联系分不开并密切相连的。因此,根据实际使用者的描述性需求,可以根据居住空间的住宅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亲密接触的范围定义,空间本身正在扩大,生态,多样性可能会提供更多多元化的可能。从空间实现角度来说,需要设计人员提供的是一个相对自如的室内居住空间,允许多种布局格式,提供一个多层次的居住过渡空间,便于人们健康居住。因此,笔者对于空间模式的构思大概总结了一下:
1)居住空间存在着变化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2)居住空间往往表现为多个空间层次的组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3)为了增加居住空间的趣味性,允许设计异质空间的元素;
4)开放和封闭的空间尺度合理适中,既能保证足够的私密,又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现代城市住宅节能设计
住宅建筑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那么就可以减少冬季有室内流入室外和热量和夏季由室外导入室内的热量,进一步的降低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
4.1 窗户节能
一般来说,轻质、薄壁构体的窗户,是热能消耗的薄弱环节,普通的单层玻璃窗户的损失能量大约可以占到整个住宅建筑冬季保温能耗和夏季降温耗能的一半。节能设计过程中,对窗墙比例根据不同朝向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4.2 墙体节能
在进行可行性、经济型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节能型、环保型的建筑材料,通过复合墙体和新型墙体材料的有效运用,在墙体的内侧、外侧进行隔热新材料的填充,降低维护结构的传热导热性能,从而达到有效的节能目的。
4.3关于合理利用太阳能的问题
众所周知,清洁能源中很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太阳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深化研究太阳能的应用。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太阳能现阶段在世界各地建筑中都在使用着。当然,太阳能被提出来深化研究的根本原因之一还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的能源大户供应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这种大型的再生资源就被人们给予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其能够大规模的代替其他能源成为能源消耗的主力。当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太阳能更是一种大众性的普遍意识。举个例子来说吧,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被大多数的居民和所接受并且广泛应用现代建筑建设当中。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太阳能热水器风靡的原因是从成本计算角度开看,则比普通的淋浴成本要好得多。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太阳能热水器在我们发展存在着局限性,现阶段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主要以个人行为来进行,这样以来,不同类型、种类器具的安装将对建筑的机构和外形引起破坏,未来如何从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只有从规划设计入手,在住宅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考虑进去。
4.4关于生态因素讨论
现阶段,我国城市控制质量越来越差,这是多方面因素引发的。但是,基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长时间进行开窗换气的活动也将质量不好的空气引入了室内,这将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有些住宅距离交通干线十分近,如果打开窗户则容易受到噪音的音响。实施上,住宅室内如果安装完善的新风系统就会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室内新风系统很大程度上能够为这种问题进行妥善解决,通过现代的空气转换技术,能够有效引入新鲜空气还能隔绝噪音。
结束语
总而言之,衣食住行一直是关系到民生头等大事。作为其中之一的住,更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然而现代人们对住宅设计存在着误区,一提到住宅设计往往就联想到室内设计,其实住宅设计包含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再到节能设计都属于住宅设计的范畴。作为一名时代的设计师,我们一定要把握时代的趋势和现代化手段的具体应用,要为居民彻底打造一个完美家园。
参考文献:
[1]陈劭光,郑豪. 城市住宅公共界面的设计研究[J]. 中外建筑,2004,03:57-60.
[2]王晓敏. 新型在宅养老模式的城市住宅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周庆华. 现实条件下城市住宅设计的变化及趋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
[4]栾天雪. 西安市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城市住宅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5]陈小艺. 根植本土――成都地区城市住宅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2.
一、老年人的身心特征
老年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机能逐步退化,而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变化也必然导致其生活中的诸多不便。
1.感知与运动系统衰退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衰退是老年的主要生理特征。感知系统衰退表现为老年人自身的视力、听力、嗅觉、触觉、记忆力等功能的降低。如对色彩、声音等敏感度的衰退。运动系统衰退主要表现为行动不便、肢体运动不协调,从而导致老年人的自主活动能力下降,给自身及家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2.心理状态的变化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变化既有源自生理变化的直接影响,又有情感的特殊需求。由于生理能力的降低,导致老年人更趋于群体活动,与人交谈、被人认可的心理诉求越来越强烈。在追求认可的同时,也出现一定的自卑心理和自闭心理,呈现心理健康的隐患。
二、居家养老室内空间设计理念
现代住宅的空间设计往往仅是满足一般性的建筑规范要求,然而对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关注度则存在着诸多不足,导致室内空间设计的适老性较差,并未真正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特点及需求出发去对空间进行布局规划。因此,只有从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着手,对空间设计理念加以细致研究,才能真正营造出符合老年人身心需求的居住空间环境。
1.老人优先原则。老人优先原则首先表现在强调户型规划中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具体通过空间的位置、区域面积的规划、不同类型空间的划分、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的布置等要素相结合的设计方式来实现。优先原则正是基于对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充分尊重与理解,在户型布局与室内空间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也围绕着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这一根本方面而展开,将老人作为设计服务的真正主体来对待。老人一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势使其在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且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好。如相对于年轻人而言,老人则更为偏好相对安静的环境,而良好的采光、通风同样也是老年人居住空间环境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它们都对提升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老年人的独居住宅还是三代合居的室内空间,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方式和不同需求,将优先原则贯穿于空间规划设计的始终,才能营造出符合老年人使用特点的空间环境。
2.无障碍设计原则。无障碍设计作为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它为特殊人群在空间中的活动提供了重要安全保障。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运动系统逐渐衰退,身体活动的灵活性不断降低。因此,无障碍设计原则对于老年人使用空间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师在进行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时,既要充分考虑到老人在室内行动的安全性,又要保证老人在进行一些简单活动时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在设计中一般会涉及到安全保障、尺度设计、路线规划等问题。首先,就安全性设计而言,应保障老年人主要活动区以及各区域间的过渡界面无高差变化,有些现代住宅的户型空间为了追求空间样式的变化,往往都会采取带有一定高差的设计模式,虽然这样的设计手法可以尽可能使空间样式更加富有变化,但对于有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在其设计过程中对于高差的处理需要特别谨慎,以免日后在使用过程中给老人的日常行动带来不便甚至发生摔伤等危险。其次,就尺度设计而言,则应充分考虑老年人运动能力逐渐衰退所带来的问题,而有的老人是通过借助轮椅等特殊器械在室内进行活动,这些都需要预留好足够的弹性空间,以方便老年人在室内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自主活动。另外,对于老人经常活动的区域应提供相对宽敞的空间,以便于老人在空间中的进出。就活动路线规划而言,应保证各功能区域间的过渡顺畅,区域间的联系通常以直线为宜,这样既可以尽量减少行动路线交叉所带来的干扰,又可以保障安全并避免过多运动给老人体能上带来负担。
3.空间独立性原则。特别针对于三代合居的家庭来讲,在照顾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又要兼顾家庭成员生活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如年轻人多喜欢热闹的环境,而老年人多偏好于较为安静的生活环境,有的老人还因身体上的不适需要静养。同时老年人的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减少,而自身活动能力的降低也使老年人较少参与年轻人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老年人尽管在情感上对子女有所寄托,但生活上依然希望能够自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老人与子女生活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在方便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因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所带来的潜在矛盾,又能促使老年人肯定自我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交互设计原则。强调老人与子女生活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并不是要使双方的生活空间完全隔绝,特别是对于合居户型设计而言,在保证空间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交互设计原则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合居的户型空间设计应特别注重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相对公共性较强的空间,如客厅、餐厅、小庭院等,这类空间老人、子女可能同时使用的频率较高,双方在空间中的互动性较强,在设计中应考虑便于老人与子女在同一时间段内对空间的共同利用。其二,对于私密性较强的空间而言,虽然其在使用性上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且老人与子女共同使用的可能较低,但在保证区域相对独立性的同时,户型中的不同区域间应便于联系,以保证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得到及时照顾。
5.空间节约原则。该原则特别是针对三代合居的家庭而言十分重要。由于合居家庭成员较多,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并不能一味通过面积的扩充来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在空间格局的规划上,既要满足整体功能区域的尺度要求,又要有效地将零碎空间加以高效利用。这样才能提升空间的整体质量,节约有限的资源。
三、居家养老室内空间区域设计解读
1.客厅与小庭院设计
客厅与小庭院是居家养老空间中供老人进行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在三代合居的空间设计中,这两个场所可能会在同一时间段内供老人与子女共同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除保持基本的空间特征满足一般使用要求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老人的身心特点及日常的生活状态。如空间格局的布置、装饰材料的选用、色彩的搭配表现及庭院植物的种植都可以首先从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着手进行合理的设计。很多现代住宅带有类似庭院样式的小型户外空间,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种植,从而使老人能够接近自然并可以自己动手从事一些简单的园艺活动,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
2.卧室空间设计
卧室是老年人休息的场所,而有些行动不变的老人可能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在卧室静养。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将会对老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影响。首先,从色彩设计而言,色彩能够改变人对物体形状、尺度和位置的感知。其不仅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对使用者有强烈的心理影响。老年人卧室中的色彩宜采用白色、灰色等作为主色调,避免大面积使用多元色彩和带有强烈对比度的色彩。对于房间中的指示和向导则可以使用一些相对醒目的色彩,以便激发老人对色彩的感知,引起他们的留意。其次,在装饰材料的选用上宜采用防滑性能较好的木质地板及环保型涂料,以减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空间环境所带来的污染。第三,在老人卧室的设计中,要保证空间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注意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结合,确保老人身心健康和日常行动的安全。
3.卫生间空间设计
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灵活性都处在逐渐衰退阶段,动作反应较为迟缓,因此老年人使用的卫生洁具应选择操作简单的设备。盥洗盆、坐便器、淋浴设施等都需要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相关尺寸进行安放布置且需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以便于老人的日常使用。卫生间应安装坐便器,方便老年人坐姿如厕。坐便器两侧应设置扶手,可帮助老年人从站姿转变为坐姿。坐便器前要设置防滑垫,坐便器适宜采用自动冲洗、电暖、除臭等功能。淋浴空间应较为宽敞,方便老年人转身、移动、沐浴,并根据老年人的行动路线设置扶手放置淋浴座椅。如使用浴缸则需要特别留意浴缸材质的防滑性,浴缸边缘离地350-400㎜为宜,适合方便跨越浴缸和坐在浴缸边缘出入,浴缸一端应留有400㎜宽的坐浴台以便于老年人使用。另外,卫生间中可使用便于调节水温的杠杆式水龙头或自动水龙头。热水龙头应用色彩予以明显标识,以免老年人操作不当而烫伤。
四、结语
【关键词】老年人住宅卫生间室内设计
中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和老年人最多的国家,有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等各类残疾人6000多万,约占人口总数的5%,大约18%的家庭中有残疾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0%,按照联合国的规定,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老年人将达到3亿,残疾人将达到1亿。如此众多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形成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应该获得与健康公民一样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共享社会的科学、经济文化发展成果。中国老年人的住宅设计,也随着老龄化的加快,而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
一、老年人的居住行为特点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入老年以后,人的生活结构发生了重大转折,生理与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影响着他们对环境的认知、判断和理解。因此,在老年人住宅的设计中,就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这些特点,满足他们的特殊要求。
1.1老年人住宅的活动空间的需求随着老年人生活结构的改变,余暇时间大大增加,家庭空间和周围社区环境成了老年人主要的活动场所。这不仅是老年人赖以生存的空间,同时也是他们充实生活,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内心活力的场所。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就要求居住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来进行各种余暇休闲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2老年人住宅的功用性需求
人进入老年以后,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决定了老年人行动反应迟缓,体力虚弱,心理脆弱、敏感。因此,老年人住宅要求使用方便、安全,要求居住空间内外既要有独立的活动场所,又要能及时得到子女、邻居、社区等提供的各种帮助,如家务料理、医疗保健等。
1.3老年人住宅的独立性需求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许多家庭还是采用传统的三代同堂的居住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福利的改善和个人养老金的增多,出现了许多要求独立生活的老年人。这样就要求老年人的住宅要有社会共居性,即在住宅中既要有老年人的独立居住空间和独立使用的设施,以保证老人的隐私,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拥有家庭共用的设施,便于晚辈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使中国式的家庭伦理观念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继续存在和发展。
二、老年人住宅的无障碍设计
国外老年住宅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老年人为核心,充分地考虑老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特点,达到安全、方便、舒适,使老人感到亲切。在设计中采用无障碍设计,并在不同类型的老年建筑中,根据不同的要求配置了老人需要的设施,如呼救装置、清洗除臭设施等。发展老年人住宅的技术准备问题,其中主要是设计规范和标准。
2.1从生理上讲,老年人因身体机能的衰退,加上一些老年性疾病,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行动不便,反应迟缓,因此,住宅设计中楼梯的平陡、门的大小、过道的宽窄等都是应该重视的环节,必须体现无障碍设计。
2.2从心理上讲,老年人比较容易怀旧,常常会聚在一起聊天,谈论过去的事情,因此,在住宅设计中考虑一个合适的公共场地,有利于老年人的互相交流沟通,不致让老年人独处在家里感到寂寞、孤独。总之,需要从伦理、亲情等方面给老年人更多的爱戴,从他们的身体壮况和行为需要出发,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参照美、英、德、日等国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我国已着手现代老人住宅的设计规范编制工作,哈尔滨建筑大学等有关单位受建设部委托,负责编写《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建筑设计规范》。
笔者认为,中国老人的住宅设计应该从中国老人自身的特点出发,切实解决中国老人自身的问题。而在老年人住宅中利用率高,但危险频发的空间,便是卫生间了。如何合理安全的设计卫生间,将成为本文的主题。为了提高卫生间的环境质量,组织好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本文将从结构空间设计、功能空间设计、环境空间设计来展开论述。
三、结构空间设计
卫生间要满足残疾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使用要求,空间设计应以提高他们自立、自理能力为目标,使用的设备设施应符合弱势群体的特点,尽可能是操作简单化、方便化,便于他们自己的使用,增进独立生活的能力。“应努力做到‘倘若人的生活和身体不能有效利用建筑物或环境的话,那么环境就应当适应于人”|。
3.1卫生间门窗设计
首先,老年人住宅卫生间的门应向外开启,或使用推拉门,以便发生意外能够及时抢救。其次,大量老年人需要使用轮椅及其他器械,所以门宽不得小于850毫米。要选择易于握持的门拉手,如旋转臂较长的,而应避免采用球形拉手,拉手高度宜在900~1000毫米之间。人到老年身高都会有所下降,所以窗台应尽量放低,最好在750毫米左右。窗台需要加宽,一般不少于250~300毫米,便于放置花盆等物品或扶靠观看窗外景色。
3.2墙、地面设计
卫生间墙体尽可能避免出现突出部分和阳角,可用家具掩盖,或处理成圆角、切交。地面不能有高差,更不可有门坎,如有高差时可用坡道来过渡。地面为了要防滑,可以只在淋浴空间采用地砖,其他地方使用地板或地垫。”不仅地面要防滑,浴缸内外也要有保护措施。选择底部有防滑颗粒的浴缸,并在浴缸前铺防滑垫,以保障出浴时不会因为脚下过滑而摔倒。
四、功能空间设计
4.1干湿分离的空间设计
所谓干湿分离就是将淋便溺空间与盥洗、洗浴空间分离,有效地防止水花外溅,保持地面干燥,为老年人安全做好防护。
4.2卫生间设备设施
“当今的社会中生活着各种不同生活观、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人们,我们应从这些不同人们自立生活的角度出发,在建筑设施的配备上与之相适应,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这就是目前建筑规划和设计的深远意义所在。
1)卫生间洁具设备
卫生洁具的选用应设有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应大于0.40米,因为要尽量将其高度与轮椅高度相近。在便器的选用上,虹吸涡流式新型多功能坐便器对于老年人尤为适合。浴盆及淋浴的座椅不应高于400毫米,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300毫米宽度坐台。在水汽蒸腾的浴室里,坐姿比站立更安全。目前已有专门设计的淋浴设备并带有座椅及扶手,也有浴室专用的坐凳供家庭使用。在喷头、浴缸及过道安装扶手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2)其他配套设施
洗浴用品应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洗浴用品分门别类,按入浴程序的先后次序有条理地放在固定的地方。浴液、香波要伸手可及,并保持足够用量,以免发现一次用量不够时忙乱出错。鲜艳的颜色,不同的图案花色都有助于快速识别个人物品,同时使浴室更有特色。
3)照明设施的设计
晚间的光源是重要的安全保障。开关位置要随手,方便开启。灯光本身最好能采用更暗淡一些的灯头,避免瞬间强光对眼睛的刺激,产生炫目导致站立不稳。
五、环境空间设计
针对卫生间的空气质量,“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是室内空气质量的基本要素旧。”老年人对温度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在冬天洗澡时冷暖的变化对身体刺激较大而且有危险,所以必须设置供暖设备并加上保护罩避免烫伤。坐便器最好选用可加热座圈并带有热水自动冲洗的功能.卫生间的通风状况关系到使用的安全,室内必须装有排风设备。为防止使用时忘记打开通风设备,可将排风设备的开关和照明开关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