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品德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书育人一直是每个学校遵循的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德育教育能否搞好,是关系到祖国前途、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那具体到现实中,学校是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单位,而学校怎样抓好德育工作,充分思想品德课让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抓好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思想品德课一名教师,下面浅谈一下德育与思想品德课的关联。
一、思想品德课是提升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首先,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也与时俱进,进行了修订与改版,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
1.教材的改版是优质的理论奠基者
比如八年级教材主要涉及与父母的交往、与同学朋友的交往、怎样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如何正确的对待网络,以及教会孩子生活中的礼貌与礼仪,懂得竞争无处不在,要学会如何竞争与合作,怎样在竞争中合作以及合作中竞争。这些内容的改版为思想品德课渗入学生德育做了良好的理论铺垫,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也深知学校重视思想品德课以及学校开展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在潜移默化的进程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在对与错的辩论中,来深刻理解在生活中我们的言行与举止,我们处理事情的思维的方式及表达方式的对与错。进而指导我们如何去做,如何去处理。有了这些理论做奠基,学生就有了判断是非观念的标准。
2.理论结合实际,及时进行德育渗透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与学生学习《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的章节,孩子们深刻理解了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我,网络交往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应该遵守法律及道德,并运用事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怎么做。然而没过多久是双十一网络疯狂购物节,有两个孩子沮丧着脸但又义愤填膺的跟我说:“老师,我们掉进了网络陷阱,被骗了一些钱,我们将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权益”,听完孩子们的申诉,第一支持他们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同时借此机会把所学内容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告知他们课堂上内容的重要性,当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正好成了他们的航标。然后会在课堂上对这个事件进行评析,让更多的孩子理解课堂的内容,进而内化为他们处理事情的一种能力,从达达到德育的目的。在《严也是一种爱》框节,会有意识的节选央视公益广告《FAMILY》,此时无声胜有声,有许多孩子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这种利用思想品德课深入学生内心的教育,引起学生内心的强大共鸣,在孩子的一生中都不会忘记,让他们学会爱,学会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有什么课比这更有优势呢。
3.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思想品德课它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对每一种德育行为教师都可以在讲台上与学生探讨,分析它的理由,让孩子们理解、接受。
4.思想品德课使德育教育成了一个系列,具有长期性,多样性、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遍及学生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思想品德课在初中阶段从易到难,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阶段进行了周密的划分和分布,使在青春期的学生在每一个成长的阶段都有专业的理论及专业的老师及时关注他们的成长。在成长的路上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也让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德育是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
开展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在哪儿?无非是让学生即成人又成才,不成人何成才?记得有篇文章给我触动很大,也是我之前没有意识到,名为《是时候谈谈中国孩子的教养危机》,都说初中阶段的孩子变化很大,以青春期的叛逆心重为借口,包容、宽恕他们,其实我认为就是家庭教育的误区,对德育的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每一个孩子在长成成人之前,也需要有人让他明白人类社会的典承习惯,让他遵守规定,让他友好待人,让他彬彬有礼,使他让人心生亲近,教养可以离幸福很近。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树,在达到静待花开的美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有人已经剪过枝,施过肥,浇过水。一切就绪,方能静待花开。而德育就是为之剪枝、施肥、浇水,最后让他们成为参天大树,从而达到对学习德育的目标。
三、德育与思想品德课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1)德育工作的成功,促进思想品德课的蓬勃发展,只有每个向上的心灵,才会进一步融会贯通思想品德课,才会在思想品德课上碰撞心灵的火花,进一步理解德育的精髓与理论知识。并对课本知识进行消化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德育意识,让自己健康成长。
(2)思想品德课效果的优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试想思想品德课如果走过场,当成辅修课。即便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德育的缺失也会让他的成功走不长久。相反思想品德课的成功,课堂上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它的内涵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及改正,相信这样的结果必然就是德育工作的成功。
四、德育教师在德育工作及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我们倡导全员德育,提倡加强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更应该响应号召,积极行动起来,为德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生活中做个宽容豁达的教师
在我的观念当中,一位思想品德课的老师他更应该具有宽阔的胸怀及一颗永远的爱心。不管是出于一种职业的习惯还是加强个人素养这都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一个有宽容、有爱的老师,才会在课堂上把这种爱传递下去,以爱感染学生,才会让学生动容,达到德育的目的。
2.不断加强专业学习,以新的教学理念,引起学生的共鸣
有时一节思想品德课的优劣,在于教师的充足备课、课中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并加以在生活中的运用,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说教理论较多,如果不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手段就难以达到效果。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与时俱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身边感人的事迹、与主题相符合的事情,成为与学生讨论的突破口,从而让学生在学中参透德育,学会做人的道理。
3.走出课堂,让德育在实践中升华
只有孩子走出校园,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社会中的事务,用心去评论事务,在这种矛盾与碰撞、理解与升华的过程中才会真正感受到书本知识的魔力,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向善向上的好少年。
德育与思想品德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让我们时刻谨记一个教育者的责任,用爱心、耐心去对待学生的无知与缺点,相信我们的德育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卢锐.是时候谈谈中国孩子的教养危机[J].《家庭教育》.2015年11期
[2]戴玉芳.探寻提高德育教学效益的思考[J].九江师专学报.1987年03期
[3]徐捷.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效[J].考试周刊.2011年29期
一、“平易近人”的导入新课
思品课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人手,使导入新课生活化。例如在教学鲁教版八年级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和九年级第六课《讲述春天的故事》时,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都先让学生欣赏歌曲,讲述《相亲相爱一家人》时,我会播放《感恩的心》,讲述《讲述春天的故事》时,我会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爱国之情。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故事,讲述改革开放之后自己家中和自己家乡的变化。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课堂教学活动。
二、“平易近人”的课堂教学
环境与气氛的和谐是生活课堂的剂。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很重要,思品知识的呈现也要轻松、自然。通过轻松的形式呈现抽象的知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以鲁教版九年级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中《共同理想共同使命》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活中分为哪些方面的生活?人生的理想可以分为哪些?”等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整堂课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平易近人”的设置情境
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教材为脚本,师生共谱新乐章。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上的知识探索、研究,而且要把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的知识。实践证明也是如此,例如,在八年级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中,当我讲到青春期是人心理变化和发展较快的时期,被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观点时,就有学生提出“如果一味地强调独立会容易造成人格上的缺陷,例如性格孤僻,不喜欢接受他人观点。”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是非常复杂的,很多问题不能简单处理。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确具有它的讨论价值,这是一个很好的深化教材、引发讨论的契机,既很好地利用课上生成的教学资源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学生的智慧正像点燃的火把,永远燃烧不尽。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施教育学再加工,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生成的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四、“平易近人”的教学活动。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八年级第十三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大自然,,我组织学生自己回家找我国自然风光的图片,上课的时候用多媒体投影出来,学生们都兴致勃勃观看我国的旖旎风光,同时,我还请出去旅游的同学,将自己出去旅游的照片拿到课堂,结合自己的照片,向同学介绍自己观赏大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感,不管是介绍的同学,还是观看的同学,都兴致盎然,通过这次活动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宽松、愉快,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之情。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特别亲切可信。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一 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如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以前有很大的差别,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还要和学生有心灵上的沟通,即“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要从近处了解学生,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多交流,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想要什么。然后教师才能更好地去教授学生,每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如果教师方法得当,有些道理,学生就能慢慢悟出来。师生之间心灵相通就一定会提高教学效果,即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相信这位教师所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不喜欢这位教师,当然会对他讲授的知识不感兴趣。可见,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思想政治课老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之间要建立信任、尊重的良好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效果。
二 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寻求恰当的切入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兴趣。因此政治教师应从实际入手,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甚至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探索,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有时也可以从教学资源中找一些案例,从多方面收集素材,以真实的生活事件来促进真实的学习过程。例如,笔者在讲《孝敬父母》这一节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生活中的儿女孝敬父母的场景,使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来报答父母。课后给学生留了一道实践题:为父母洗一次脚。虽然学生现在生活不能独立,但为父母做这样的事是完全有能力的,这样用实际行动教育了他们,使其明白孝敬父母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学生做一个孝顺有责任感的公民,培养其正确的道德观。
三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在网上搜集小幽默,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兴趣,让乏味枯燥的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另外思品课有许多生动的教学插图,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带领学生仔细品味,让干巴巴的理论课生动化。
第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富有直观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有利于解决脱离感知的矛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记忆。如笔者在讲法律知识时,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他们主动参与,收集相关法律要闻、案例,从正反面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使家庭社会安定国家发展,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四 课堂教学要收好尾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中华民族这样浓厚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观念对现代孩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和独立意识的欠缺;再如,长期存在于没落封建统治者中的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道德观念的混淆,以显阔、出手大方为美;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的保守性、封闭性,造成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求稳求安、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的心理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代的青少年一代。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合学生实际的目的要求
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先从调查研究入手,根据所教年级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然后依据大纲要求确定学年的教学计划和每个单元、每一堂课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二、每堂课都要确定一个小巧灵活的小课题,把思品课上成常态课
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是通过一个个小而具体的概念逐步积累形成的。从认识无数的小道理到达认识大道理,教学要从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如果课题太大,涵义太深,教师不容易讲透彻,学生的印象不深刻,就收不到教育的效果。课题还应该出得活一些,要富有启示性,易引起学生兴趣,又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常态课要包括课前活动,首先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留意学生在学校、家里、社区一些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生活事件,这些都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最好的资源之一。其二,让学生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观察等切合实际的活动,让孩子有先期的体验和感受。其实,这部分课前准备活动,已经在引导干预儿童的生活,在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前准备活动,比在课堂上精彩的40分钟更重要。课堂活动还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主体部分,要通过安排学生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感受来提升引导价值观;要通过展示学生自己的成果,让孩子们体验自己成长的感觉。 最后注重课后活动,“这一节课的结束,就是下一节课的开始”。课后活动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要力避为上《品德与生活》课而模拟众多的虚假场景,努力遵循孩子的生活轨迹,真正把德育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所以,我们要特别关注课后自主学习,小课题研究,心得感悟,课后实践,把普通的生活事件和非日常生活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儿童的生活圈子,促进儿童的美好生活,这才是我们教学最终的目的。
三、联系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
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应投其所好。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在教学中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四、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
一、充分利用活动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教材增设了活动课的分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我通常的做法是开展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中心,在民主氛围中大家敞开心扉,共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学习;教师适当点拨,启发引导。这样,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穿插史料和时政讲解,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知识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更乐于从生动、形象的事例中接受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典型的历史事件或最新时政资料启发学生,讲解思想思想品德课。例如:讲到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和联系的时候可以问学生势力的成员是公民还是人民?还有华侨和华人哪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样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四、图表法、漫画法讲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图表法具有直观、简明、清晰之特点,用它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理论加以形象化、条理化。一般情况下,导人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作业练习和旧课复习等各个环节都可利用图示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漫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中考当中必考的题型,既锻炼了学生做漫画题的思路也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六、课后小结要下功夫
在课后小结时,我常采取以下二种方式:
1.学生小结,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法 学生 道德品质
思想品德课,尤其是对初中品德的教学,关乎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修养、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通过多方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逐步使学生在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思想品德课是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意识。
根据时下教育环境的实际,结合初中生的特点,针对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双边关系,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教法,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
要想学生喜欢思想品德,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亲其师则信其道”,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优点,知识面广,责任心强,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常言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的老师”。学生之所以觉得思想品德好学,那是因为他们喜欢政治老师;他们之所以学不好数学,那肯定是因为怕数学老师。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品德学科。同时,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可以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依此类推,级课程也是一样。
二、课堂阅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实践证明,在现实生活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是通过眼睛看这条渠道进入人的大脑的。故阅其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且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学生读后一般都能理解。况且让学生阅读基础内容也是很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从页码上看,课程内容最少的4页,最多的9页。重点、难点也都贯穿在其中,如果能反复阅读,重点、难点也能领会,但在有限的45分钟内,不但做不到精读,就是反复阅读也不可能,往往只能是泛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较多的教学内容,并且产生效果,最好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如讲《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时,我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真的那么重要吗?它应包括那些方面?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切中要害找到答案,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掌握了近一半。从中不难看出,用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引读效果好。
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由于思想品德教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同时,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便于记忆。现在的政治课程,设计了很多实践活动,只要老师认真利用,精心组织好这些活动,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的。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也真正认识到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通过讨论深化和细化知识,把握重、难点
课堂讨论是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讨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有效的训练。运用讨论法而进行的课堂交往形式是师生之间一种多元、多向、多层次的交往。对有的老师而言,讨论变成了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点缀,只不过使教学过程顺利一些罢了,这种情形不是成功的讨论教学。要使讨论真正达到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讨论应以学生为本。初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还是讨论者,他们个个喜爱讨论,也能够讨论,从这一实际出发,讨论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组织的每一次讨论,都力图使每个学生能参与进去,都让学生尽兴发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讨论积极性的激发者。这种课堂讨论既回归了讨论本身的真实,即人人参与讨论,因而使讨论成为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机制。另外,课堂讨论以本节内容为主,如文中议一议或文中的案例为主,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忘了烦恼,没了瞌睡,少了昏昏然;有的是激情,呈现出的是一片热烈的气氛。试想,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怎么会枯燥无味呢?学生们既理解掌握了相关知识,又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所有老师都希望的结果。
二是要做到有备无患。讨论之前的充分准备,是讨论取得良好效果不可缺少的第一步。首先,教师应提出讨论问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实施办法等等,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到成竹在胸。其次,在讨论时,教师只起“导演”的作用,要使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又要偏离主题,紧扣中心进行讨论。教师应多启发,引导,绝不能包办代替。最后,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应做好小结,指出发言的正确意见和错误之处,肯定其优点,否定其不足。并做出指导性建议,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三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一环,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对学生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准备的课堂讨论问题,往往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因而,学生应在认真阅读和领会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再展开讨论,这是提高讨论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讨论时不要人云亦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老师应积极尝试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做,课堂讨论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五、加强课堂训练,巩固知识点,拓宽思维
训练是培养学生提高能力的一种方式,解决思想品德课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收集有关信息,熟悉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是解决开放性试题的能力。新的教学观强调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探究解题思路,最终让学生领悟出解题的思路。如何解决学生解题中的难题呢?我认为在解题训练过程中应做到几点:
首先,要求学生仔细审题。弄清试题所引材料的立意及所提问题的指向,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如果这一步弄错,往往是答非所问。有的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对所给信息材料进行分析,读题不够认真所致。同时,读了题能产生疑问是审题的深层次。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能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会思维的标志,老师应善于利用这种机会。其次,要以试题设问向教材求索,寻找试题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解决问题。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并按照解答问题的思路进行重新整合,有的放矢地分析和认识试题中的问题。如课本内容提到“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材又设计以下内容:“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结合背景材料:“王某正是采取了非法手段进行报复,结果导致自己违法犯罪。”又结合教材:“他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全可以讨回公道,不至于不能参加高考,断送自己的前途。”联系生活实际,我们明白,公民受到的侵害是来自多方面的。
再次,要根据试题的设问导向学会衔接。根据材料与教材相对应的知识,筛选出最能扣题的关键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把问题与材料、教材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条理清楚、准确完整的答案。切忌盲目地对材料、教材内容简单写出答案。这种训练,既能巩固教学内容,也为学生今后的解题打下了良好基础。其作用在于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随时总结经验,善于肯定成绩
随时总结经验,就可以让学生很快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强化,等等。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学生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教师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因为表扬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见解,很多老师认为,到了级,就不爱回答问题了,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仔细观察了身边的一些老师,他们平时总喜欢批评指责学生,要求过于严格,态度过于严厉,特别对学生的进步熟视无睹,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对这门课也就失去了兴趣。
总之,初中政治课教学的设计和探索,需要教师从多层面考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更需要教师劳动的积累。教无定法,构建思想品德课堂良好的环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从有效阅读到综合分析,通过教师有效指引,让课堂变成快乐协奏曲,真正成为一种享受。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激发出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训练效果,加强课堂总结,注重实践运用,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老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活动;体验;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18-01
【作者简介】杨维风,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南京,210008)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党的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就需要落实到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上。本期专题的四篇文章围绕“在活动体验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话题,展示了作者对思想品德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给我们做了可读、可学、可实践的示范。
一、在活动中体验
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才会“触景生情”,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本期专题的作者根据教学的需要,非常用心地设计了相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自身体验。
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活动的设计注重创设好情境。情境创设的关键是挑起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矛盾,形成冲突,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探究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欲望,让学生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活动的设计坚持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明事理、辨是非、悟人生。社会生活是学科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贴近生活的活动,才更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避免生硬灌输、空洞说教,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扣紧学生的情感心弦,让学生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和真言实行的表现。
二、在活动中践行
核心素养作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坚持知行统一。
行是知的目的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笔者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和做法:“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作者在市场里弄脏自己的裤脚。”重视学生的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激励他们去锻炼,去实践,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去发现、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从体验、感悟,到明理、践行。正如文章中所列举的一次次融汇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与评价,让学生学会了判断和选择,学会了与人交往和自我保护,学会了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升了家国情怀、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
三、在活动中评价
对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当前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评价是其重要原因之一。重视以评价引导学生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活
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在此,我将结合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有意安排,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而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例如,将课桌椅摆成几个大方块,学生围坐在一起,犹如在家里,大家积极思考,尽情交流,主动合作,学生怎会不思潮涌动;教室里,开辟贴近学生生活的图书角、组织参观学校的生物角,让花草树木、人鸟虫鱼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让学生在生活的情趣中学习。而此时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此情此景,学生也个个神采飞扬,活力四射。
二、营造情境,引入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体验
陶行知说:“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活,新课程要求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思想品德教学要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如学生耳闻目睹身边发生的事件,或社会热点话题,或具有轰动效应的国际爆炸新闻等将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身受感染,激发心灵震撼。
如,在探究“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的活动:让学生左手抓一把鸡毛毽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毽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这种“粒粒皆辛苦”的劳动艰辛就会自然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促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又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框《学会休闲》时,在上课前一个星期布置学生在周末做完其他的书面作业后走进田野,可以独自一人,也可邀上好友一起。在田野中你看到了什么?干了什么?有了怎样的感受?到周一上课时说起周末的事,学生都很兴奋。有学生谈了他们在田野里抓青蛙的经历,还有的学生把从田野摘来的野花和同学们分享。很多学生都提到平时虽然也从这些地方过,也看到这些景象,但那是上、放学路上,脚步匆匆,没有什么感觉。但现在换一个心境走进田野,到田埂上走一走,嗅一嗅油菜花的香味,赏一赏红的、黄的、紫的野花,从而让身心得到放松。有了这种生活的体验,就能更好地体会休闲的功效。
三、抓住契机,指引生活化的课后教学实践
作为一门学科,思想品德课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思想品德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外,更主要应引导学生做一件事:学做“人”。“一撇一捺写好一个人,一生一世难做好一个人。”从学生的人格发展来说,“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课内、外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动干戈。前段时间我们班的一个男生便因为别人只是随口叫了他一声“大头”,就把别人的头给打破了。正好我们刚教完“与人相处”这一单元,灵机一动,没有由我去处理这一事情,而是把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在这件事上谁有错?错在哪里?应该如何处理?今后碰到类似的事情,又应该怎么办?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尊重、相互宽容等知识来判断、分析这一事件,而且打架的学生也主动进行了自我反省。学生强化了以宽容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要和班上的同学相互尊重。这就是及时抓住契机,指引学生实践起到的效果。
德育的最终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必须设置生活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内化知识,并经过长期训练让这些好的行为固定在学生的头脑中,固定在他们的人生中。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