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第1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要点

新生儿脐部比较容易受感染,而且新生儿免疫机制发育不完善,集体防御能力较差,特别容易引发脐部感染,影响新生儿健康[1]。为了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率的发生概率,必须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有效的护理,抓住护理要点实施针对性保护措施,防止病原菌的侵入,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2]。本研究以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及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300例新生儿,男婴174例例,女婴126例,出生体重2500-4000g。均为单胎,所有患儿均无宫内感染,Apger评分在8分以上。

1.2 方法

日常护理:(1)保持脐部干爽:新生儿沐浴后及日常被水浸湿或被尿液污染后,需使用干棉球或干净的纱布擦干,并使用络合碘面前进行消毒,消毒时未脱落的脐带从根部向上消毒,脱落后的脐带从脐窝中心向四周消毒,消毒过程中给予患儿2-63根棉签辅助处理,一根棉签用于脐带根部、一根用于脐带周围,另一根用于吸取脐带周围多余消毒剂。(2)避免感染:为保护脐部,新生儿脐带结扎后12~24h往往会使用无菌纱布包扎脐部,而由于纱布容易被刚刚结扎的脐带伤口分泌物及宝宝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因此脐带结扎12~24h后,需及时去除盖住脐部皮肤的纱布,并每天用络合碘毒脐带2~3次,直至脐带干燥脱落;(3)避免摩擦:由于已干燥但尚未脱落的脐带残端很坚硬,经常碰触摩擦,易导致根部出血,因此护理中需注意避免对脐部的刺激,选择柔软的纸尿裤和纯棉内衣,消毒脐部时,手法要轻柔,避免对脐部造成擦伤。

特殊护理:(1)脐带发红:脐带干燥脱落过程中,根部及周围皮肤往往会有轻微发红,属于正常现象,可使用络合碘消毒,并使用刺激性小的红霉素软膏外涂脐部;护理过程中若皮肤发红严重,脐轮有肿胀,且发红皮肤温度较高,则可能为发生感染,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2)脐带渗血:脐带结扎不彻底,可造成脐带渗血,多发生在结扎后12h内,若新生儿发生脐带渗血,则需重新结扎止血;少数脐带干燥后未脱落前,受牵拉、刺激等,可导致脐带渗血,若发生此种情况,可使用云南白药外涂;脐部出血量较少时可用碘伏消毒加压包扎或用明胶海绵止血,如出血较多按压止血无效时,应缝扎血管止血。(3)脐部分泌物:脐带愈合过程中,残端往往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新生儿脐部有分泌物渗出后,需及时清除,以避免分泌物干燥后,导致脐窝和脐带根部发生粘连,引起感染;(4)脐带脱落迟:新生儿脐带一般3~7d内可自然脱落,若2周后仍未脱落,则需对脐带情况进行仔细观察,查看是否有红肿、化脓、大量液体渗出等,若有脐炎发生症状,则需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若无以上现象,则可使用络合碘进行消毒,并保持残端干燥,以加快脐带脱落;(5)脐肉芽肿:因脐带脱落过晚发生脐炎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脐肉芽肿,表现为脐窝内有粉红色易碎有渗出的包块,脐窝内潮湿有渗出,易出血及感染,可并发脐同皮炎。为保持脐部干燥,可用10%硝酸银烧灼,小肉芽可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镊子夹除后加压包扎,每天2次换药。此外,在新生儿出院前,还应做好脐部护理宣教,为产妇及家属讲解的脐部护理要点,教会产妇及家属正确消毒新生儿脐部的方法,注意避免脐部潮湿、污染,若发生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在新生儿脐带护理过程中,仔细观察新生儿脐部变化情况,是否有粘液性分泌物,是否有潮湿、渗血情况出现,记录新生儿脐炎、脐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满意,

2 结果

经护理后,本组300例新生儿无一例发生脐炎、脐部感染及并发症。在家属满意度方面,非常满意167例,满意84例,一般满意49例,无一例不满意,家属满意率达到100%。

3 讨论

婴儿脐带周围有着丰富的胶质样组织,细菌非常容易再次繁殖、生长,特别是厌氧菌和病原微生物和细菌感染。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脐带在出生7天以后才会自然脱落,脐部创口需要2周才能完全愈合[3],这个阶段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与新生儿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必须对新生儿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降低新生儿脐带感染。由于脐部潮湿易滋生病菌引起局部感染,因此日常中需保持脐部的干爽,注意做好脐部保护及消毒,避免感染及摩擦,以防止脐炎及脐部擦伤。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还应加强脐带发红、脐带渗血、脐部分泌物、脐带脱落迟及脐肉芽肿等脐部特殊护理,从而减少脐部并发症。从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经过精心的脐部护理,本组300例新生儿无一例发生脐炎,脐部感染及并发症,表明了护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丽君,郭玉萍.改进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0(12):55-56.

第2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及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1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者,经过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16例治愈出院、死亡1例。

2病因及发病机理

2.1围产期窒息发生围产期窒息后,引起P02下降和PC02升高,新生儿体内首先出现代偿机制,血液主要供应心、脑、肾主要器官,血压在短期内突然增高,此时最易引起颅内出血,若窒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伤。

2.2早产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颅内仍存在着胚胎生发层基质,当血压不稳定,脑血流突然增加,脑静脉压增高以及脑血流降低等,均易引起该基质层破裂,导致脑室周围和脑室出血。

2.3产伤硬脑膜下出血多见于足月儿,多与产伤有关。是由于胎儿在分娩期间全身血压突然波动。导致血压突然增高,胎头经产道时受到狭窄的产道挤压所致。

3临床观察

3.1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嗜睡,新生儿可以被唤醒但不能保持清醒状态。此现象多发生在出生后2-3天,约50%后患儿可伴惊厥,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个别患儿出现脑中生命中枢受压症状,多由于合并急性脑水肿引起严重的意识障碍,多在2天内死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保障。

3.2兴奋患儿常呈过度兴奋状态,易激惹,对刺激反应过强这是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

3.3抑制患儿常呈抑制状态,表现为表情淡漠,肢体无自主活动,对刺激反应低下,生理反射不易引出,是中度以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

3.4肌张力轻度患儿肌张力可增高,表示有肌肉早期痉挛。中部以上患儿肌张力多降低或严重低下,表示大脑呈抑制状态。

3.5惊厥轻度患儿表现两眼强直性偏斜或凝视、眨眼等,中度以上的患儿表现为局灶性阵挛型惊厥,表现为定位明确的同侧肢体或面部抽动。

4护理

4.1心理护理耐心向患儿家长讲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关键和新生儿护理要点,使家长心理稳定,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在关心体贴及最佳的治疗基础上,给家长正确的引导,增强其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

4.2一般护理

4.2.1做好室内日常消毒,室内每日通风一次,定期紫外线消毒,用具,尿布,盖被定期消毒。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并且恒定。

4.2.2保暖对早产儿患者应放入保暖箱内,在患儿放入温箱之前,先将温箱预热30分钟,根据体重及年龄将温箱调至30-32度。调节箱温必须逐渐加温和降温。

4.2.3确保静脉通道通畅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对静脉输液的量和速度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生后72小时内的新生儿,应用输液泵准确给入,有惊厥或兴奋激惹者,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对脑水肿期,积极小剂量多次静注20%甘露醇,并密切观察神态和前囟饱和度,及时调节给药次数,防止病情恶化。抗氧自由基治疗要早,病情稳定后及早用抗脑损伤、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以改善脑缺氧导致的脑损害和代谢紊乱。

4.2.4正确给氧吸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非常重要,及时有效的吸氧能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脑组织缺氧,轻者可用双鼻导管吸氧,重度患儿可用面罩给氧,吸氧时要根据病情和缺氧程度调整。

4.2.5合理喂养保证营养需要量,新生儿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代谢快,营养需要相对较多,危重期能否保证营养对病人康复影响很大,对重症不会吸吮的小儿,可用5ml注射管带一根8-10cm长的无针尖端的硅胶管,滴喂或慢慢推注。喂奶量按病情轻重调节,每次喂奶托起头肩部,头偏向一侧,边喂边观察,有发绀,恶心者应稍停片刻,并轻轻拍背使其缓解,喂后不宜马上平卧,应托起拍背10-15分钟,吮乳正常后恢复正常喂奶。

第3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1病历书写原则

1.1确定护理记录原则记录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1]。护理记录应是患者的自述、护士通过观察、检查和测量所得到的客观指标,不包括对病情、医疗效果、药物疗效的主观判断。如在书写阴道流血情况时,不应写流血少,而应对阴道流血的色、质、量进行具体的描述。

1.2明确产科护理记录的名称和对象产科护理记录有《产科入出院护理记录》、《产科入院护理评估单》、《产科健康教育指导表》、《病产程记录单》、《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特殊药物护理记录单》、《产程图》、《产时分娩总结记录》、《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新生儿出生记录》、《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入院时孕产妇填写《产科入出院护理记录》、《产科入院护理评估单》、《产科健康教育指导表》;入院后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孕妇记录《病产程记录单》,特殊用药孕产妇记录相应的《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特殊药物护理记录单》,分娩过程记录《产程图》、《产时分娩总结记录》,产后记录《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新生儿记录《新生儿出生记录》、《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特殊及抢救时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1.3明确产科护理记录项目与内容各记录单的眉栏有:姓名、科室、床号、诊断、住院号、页码。《产科入出院护理记录》的项目分入院和出院两部分,入院的记录项目有:入院时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头晕、眼花、胸闷、浮肿),孕产史(孕周、预产期、生育史、出血史等),产科检查(胎心、宫口、先露、羊水、宫缩等),孕期高危因素等;出院的记录项目有:分娩方式、在院治疗、切口愈合、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产科入院护理评估单》的项目有:一般资料、生活状态与自理能力、护理体检、心理社会需求、高危因素评估(压疮、导管、跌倒)、观察要点、护理措施、身份核对。《产科健康教育指导表》的项目按时间有:入院、术前、术后当天、顺产后回室、产后第1天、母乳喂养及出院指导。《病产程记录单》的项目有:日期、时间、先露、方位、胎心、宫缩、宫口、羊水、病情观察、措施及效果、签名。特殊用药孕产妇使用《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特殊药物护理记录单》,记录单根据药物的特性及观察的要点设计项目,如硫酸镁使用时,记录单的项目除产科的一般项目外,另设:每小时输注速度、膝反射、阴道流血和主诉等。《产程图》、《产时分娩总结记录》的项目有:胎心、先露下降位置及方位、血压、宫缩、羊水、各产程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情况等。《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针对产后护理与观察,项目有:日期、时间、护理级别、生命体征、护理措施(饮食、、基础护理、健康指导)、导管及护理、排泄(尿量、恶露、呕吐)、宫底及切口情况(宫底高度及性质、切口渗血、疼痛)、喂养情况(、乳汁、吸吮次数、按需哺乳)、母婴情况、巡视、睡眠、心理、病情、治疗、处理、签名。《新生儿出生记录》的项目有:父母姓名、孕周、出生时间、分娩方式、体重、身长、羊水、胎盘、畸形、急救、Ap-gar评分、母婴手足印、接生及护理者签名等。《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项目有:时间、面色、哭声、呼吸、脐带结扎、脐出血、喂哺、大便、呕吐、疫苗接种、签名。1.3明确产科护理记录的频次和要求频次:《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要求按照护理级别要求,Ⅰ级护理每班至少1次,Ⅱ级护理每天至少1次;《新生儿护理记录单》要求出生24h内每小时记录1次,24h后每4小时记录1次。孕产妇及新生儿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就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等要有连续性描述。

1.4运用数字表格式的书写方式如《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分综合内容书写栏和备选提示栏,护士只需将备选提示栏的提示数字填写入综合内容书写栏即可,其他护理记录均以打钩形式表达,除签名外基本取消文字书写形式。

1.5特殊用药孕产妇使用专项记录单产科经常使用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等特殊药物,护士只需记录相应的《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特殊药物护理记录单》,使用时,只需记录此记录单,既可起到提示护士的作用,同时减少漏写,书写形式也以数字和打钩完成。

1.6产前产时病历医护合并书写因医护人员对产前孕产妇均有相同的观察内容,如:血压、胎心、宫缩、宫口扩张和羊水等情况,医护合并书写可减少医护双方记录的不一致,同时有利于医护双方对产程的动态观察与记录。

2管理

2.1护理病历分类放置每例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将整理好的病历,即《产科入出院护理记录》、《产科入院护理评估单》、《产科健康教育指导表》、《病产程记录单》各1份,完成评估后准确填写,若无需下班继续填写的,即将护理病历附于医师病历后。如有,放置于班班记录的病历夹内,便于护士记录,同时也避免和医师争病史记录的矛盾,责任护士做好交班。

2.2产科护理风险控制责任护士对所管床位的患者全程负责,检查并落实治疗、病情观察、高危因素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各类的产科护理安全告知、入出院告知与指导、高危因素告知、特殊检查告知、健康教育等,均需患者或家属签名,并1式2份,1份交患者。

2.3护理病历3级监控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病历进行书写和检查,按要求书写护理记录,放置规定位置,并做好交班;护士长每天对在架病历进行检查,终末病史每份检查。护理文件书写质控小组每月对各科室的在架病史和终末病史进行抽查。护理部每月进行专项考评。

3讨论

3.1符合当前的法律法规要求产科护理文件是产科护士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产科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分娩过程及治疗等情况,也是临床科研、教学和法律依据的原始资料之一。我院护理部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产科护理的特点,规范产科护理书写,使护士更明确书写的要求,书写的内容更科学严谨,其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为防范日益增加的产科医疗纠纷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

3.2突出体现产科专科特点产科患者在各个阶段的变化、观察和护理等均有所不同,护理病历的设计分产前、产时、产后各阶段,同时体现专科的特殊性,如硫酸镁等特殊药物的使用,护士只需填写《硫酸镁使用护理记录单》,其膝反射、补液量等的内容设计对护士的观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使护士观察更全面,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第4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天内期间,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被黄染的一种病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后者严重时会导致胆红素脑病,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健康,有效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至关重要,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加强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黄疸患儿,男52例,女38例,患儿年龄为12h~8d,其中,生理性黄疸47例,母乳性黄疸17 例,病理性黄疸26例。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全身的黄染,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黄疸患儿入院后对其病情作出评估,做好基础护理,并进一步了解患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和病情发展状况,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2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光疗治疗。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1)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呼吸及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皮肤及面部黄染的程度和部位,还要注意观察粪便的颜色,同时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和吮吸情况等。

(2)消毒护理:定时对病区进行紫外线消毒,接触患儿前必须清洗双手,进入病区需换消毒衣服、帽子和拖鞋,患儿的生活用品及食具专用,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3)喂养护理:对患儿进行按需哺乳,在做好母乳喂养的同时加喂水以促进排尿和排便,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对于鼻饲喂养的患儿要加强口腔护理,以防患儿口炎和唇部干裂。

(4)皮肤护理:每天坚持给患儿洗澡,用温水认真擦洗腋下、腹股沟,做好臀部的清洁护理。用75%乙醇或0.75%稀碘酊擦拭脐带,每日2~3次,以防止脐炎的发生。

(5)心理护理: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将黄疸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及护理注意事项告知家属,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安抚家属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取得家长的信任并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2.2 生理性黄疸的护理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d出现,最迟在第5d出现。本研究中,47例被确诊为生理性黄疸,小儿没有其他症状,精神反应良好,个别新生儿吃奶稍差。生理性黄疸无需治疗,护理措施主要是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勤哺乳,供给足够的热能和水分,促进胎便的排出,以减少胆红素的积累,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2.3 母乳性黄疸的护理

本研究中17患儿被确诊为母乳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3d左右出现,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2周左右后持续不退,停止母乳喂养3d后黄疸症状减轻。护理方面提倡暂停母乳喂养,提早人工喂养以刺激新生儿肠道的蠕动,促进胎便便和胆红素的排出。但为了防治新生儿对配方奶的依赖,也可使用顾平等设计的新生儿哺乳辅助器补充配方奶的方法,既可以降低新生儿血中胆红素的积累,又避免造成新生儿对配方奶的依赖。

2.4 病理性黄疸护理

本研究中,26例新生儿被确诊为病理性黄疸,采用光照疗法给予治疗。蓝光疗法是一种通过荧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患儿入箱前的准备。脱去患儿衣裤,并对患儿全身进行清洁,剪短指甲,佩戴黑色遮光眼罩保护双眼,用布条保护好新生儿的外生殖器,选择舒适的。调节箱的温度保持在30~32℃。

(2)入箱后的护理。光疗时注意及时更换,保持患儿全身均匀受光,俯卧照射时要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鼻腔是否受压,定时测量箱温和患儿体温的变化,使患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患儿在光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皮肤脱水、呈现青铜色、惊厥、呕吐、呼吸暂停等突况,应暂停光疗并及时告知医生。

(3)口服琼脂的护理。琼脂中的纤维素可以使光疗过程中转化了的胆红素稳定在溶液中,降低被细菌转化的可能,通过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琼脂用10%~15%的葡萄糖溶解后喂食,每次500mg/kg,6~7h/次。应在患儿情绪平静时喂食,以免呛咳,大便次数过多时应停止喂食。

(4)抚触护理。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儿可进行抚触护理,每日1次,每次10min~20min。对患儿头颈部、胸腹部及四肢、背部进行标准有序的抚触,头颈部和背部的抚触用指捏法,四肢的抚触用挤捏法,力度要轻柔,每个动作重复3次。抚触者需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对患儿进行充满爱意的抚触,当患儿因疲劳、烦躁、饥饿有抵触情绪时应停止抚触。抚触能够刺激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胃泌素和胰岛素等的分泌,促进患儿对乳汁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胎便的排泄。

3 结果

47例生理性黄疸患儿和1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均痊愈出院;2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接受蓝光照射的平均时间为7~8h,疗程为4~5d,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均痊愈出院。

4 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病症,对于生理性黄疸患儿,只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就能痊愈。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容易导致生理性发展为病理性,持续时间过久会造成神经中枢收到损害从而引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

综合有效的护理内容,是保证患儿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基础。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根据黄疸患儿发生的实际情和具体发病原因,除了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外,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黄疸给予针对性的观察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周根秀.127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12(8).

[2]解中芬,康朝风.新生儿黄疽的整体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

第5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急诊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214-01

孕产妇出现因异常情况,急诊入院,因为考虑胎儿和孕产妇安全,为抓住抢救黄金时机,常需要立即行剖宫产手术。对此类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至关重要,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行急诊剖宫产18例,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患者均为急诊入院,年龄21岁~42岁,平均年龄28.2岁,孕龄32+6周~36+4周,平均38+4周。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入院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4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因自我摔倒、车祸等原因致胎盘早剥12例。入院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手术,均娩出单活婴,新生儿Apgar评分为4分~10分。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孕产妇出现异常情况急诊入院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都是重大的应激事件。产妇对急诊手术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上对手术过程不了解,担心发生意外,致使其精神高度紧张。而过度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不能配合手术[1]。这种情况下,护士要做到心理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从容不迫,以免人为地造成和增加紧张气氛。要紧急做好术前准备,孕产妇急诊入院后,为防止胎儿宫内窘迫,立即为孕产妇吸氧,保持适当的。护士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拖延手术对产妇本身以及胎儿的不利影响,尽快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目的、做法、安全程度、手术效果、麻醉方法等,取得病人的信任与配合,使产生安全感。让患者心理踏实、放心,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因而使患者勇敢面对手术。同时,紧急做好术前准备,包括认真做好胎心监测、掌握产妇生命体征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准备;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术前检查等准备。如术前需要导尿,要向产妇解释清楚,消除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是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及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2]。

2.2 术中护理

2.2.1 产妇护理 手术开始后,护士操作配合要快、准、稳,避免对患者造成机械性刺激。由于是急诊手术,有的患者可能刚饮食不久,因此护士要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密切配合,做好应对手术中各种发生并发症的准备。密切注意产妇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呕吐等,作好手术配合和应急处理准备。剖宫产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患者,术中要注意预防产妇发生出血性休克。输血患者严格做好三查七对。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掌握血压、心率、脉搏、呼吸变化情况,及时输血补液,胎儿取出后立即给产妇用宫缩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手术过程中,护士还要适当地安慰产妇,消除恐惧心理;胎儿娩出并处理好后,把抱给产妇看,告之新生儿的性别、出生的准确时间,将情况良好的新生儿与母亲身体相贴,使产妇放心;术中注意产妇保暖,常规调整好室内温度和湿度,非手术野缩短暴露时间,防止造成体温过低。

2.2.2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娩出前备好用氧、抢救台、复苏器具及药品;新生儿头娩出后立即擦净口鼻粘液,待身体娩出后取平卧位头后仰,用吸痰管吸净口鼻咽部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面罩吸氧,保暖,尽快擦净皮肤,必要时行气管内吸引、吸氧等新生儿复苏抢救措施。需要住院治疗的患儿尽快抱走转送儿科病房。

2.3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回病房后采取平卧位6小时,术后2~4h可以翻身。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脉搏、心率、血压变化;观察阴道流血量,及时发现和判断异常出血情况;做好伤口护理,观察手术刀口、麻醉穿刺点有无出血、渗液,及时汇报管床医生;常规做好导管护理,一般术后向患者做好解释和护理指导的情况下12h可以拔出导尿管;指导产妇做好饮食护理等,我院常规向住院产妇发放《产后保健手册》,防止产后并发症发生。有时产妇因为刀口疼痛,惧怕活动和喂奶,护士要鼓励产妇术后循序渐进地活动,指导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新生儿收住在儿科治疗的,要适时告知产妇有关新生儿的动态,安慰产妇,适时让母婴同住。

3 讨论

产科急诊患者多因为产妇阴道流血、腹痛入院;胎心监护常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窘迫,而且大多数产妇未进入产程,为尽可能保证母婴安全,需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护理工作主要在于配合与观察,护士要沉着冷静,紧急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一般胎儿娩出间隔为30min内。术前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准备,监测胎心率变化,告知产妇及家属病情,注重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接受急诊剖腹产手术。术中注重产妇和新生儿护理,患儿住院治疗的,及时与儿科医生沟通,安慰产妇,预防产后抑郁症,让产妇心情舒畅,顺利度过手术后恢复期[3]。

总之,通过对18例急诊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收到较满意的护理效果。因此,体会到做好急诊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促进产妇及婴儿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秀珍,魏燕.急症剖宫产患者术中舒适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3(1):114~115.

第6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新生儿皮肤疾病

1.湿疹

湿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异常,往往与宝宝的体质有关。新生儿消化功能不成熟,不能完全消化奶中的蛋白质,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湿疹又叫奶癣。人工喂养的宝宝较母乳喂养宝宝病情重。另外,宝宝皮肤比较柔软,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这与湿疹也有一定关系。

表现:

宝宝出生后两周开始,面部的眉部及发际处皮肤表面出现红斑、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有的波及四肢及躯干;外界温度越高,湿疹越重;由于湿疹较痒,宝宝有时会出现哭闹。

治疗:

湿疹一般无需治疗,只要查找诱发因素并予以纠正,以及随着宝宝辅食的添加,大多数湿疹会自然好转,但严重的湿疹或继发细菌感染应到医院就诊。

乳母可暂停吃鸡蛋等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食物,不可使用肥皂或用热水烫洗局部,并避免太阳照晒,避免毛衣或其他化纤织物与皮肤接触。

急性期局部有渗液时,可用1%~4%硼酸液湿敷或雷佛诺尔氧化锌软膏外涂,激素类产品虽见效快,但一旦停药容易复发,并且长期使用后残留物会导致皮肤发白甚至发黑,尽量不要选用。

2.尿布疹

尿布疹也叫红臀,是由于新生儿柔嫩的皮肤受尿液的刺激而致,也有的是因洗尿布时肥皂水未完全冲洗干净刺激皮肤引起。

表现:

垫尿布的部位,皮肤发红,甚至糜烂,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防治:

大便后洗净臀部,给宝宝擦屁股要轻;

外涂以用鱼肝油滴剂与凡士林混合配制的红臀膏,或涂以经过消毒的植物油;

还可用灯泡或电吹风局部烘烤,每天2~4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使红臀部位的皮肤干燥和局部供血,但烘烤应离臀部皮肤有一定的距离,防止烫伤;

及时更换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尿片,勿在尿布下垫放塑料布或橡皮布;

用尿不湿的宝宝,应选择质量好且透气性能好的产品,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宝宝四肢可以自由伸展。

3.痱子

夏天,新生儿皮肤细嫩,易生痱子,有的痱子可形成小脓疱,甚至发生败血症,所以重在预防。

室温保持27℃左右,避免新生儿大哭,以防出大汗;用温热水及新生儿专用香皂给宝宝洗澡,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如果头部生痱子,可将头发全部剃掉,以减少出汗。

痱子如果形成小脓疱,早期可用75%的酒精棉签将小脓疱擦破后,再涂上0.5%碘酒,必要时还可使用抗生素。出现发热、拒食、不哭等异常情况,必须去看医生。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被染成黄色,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可达4周,无其他临床症状者不需要治疗。

2.病理性黄疸:若出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出生1周后才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观察要点:

因黄疸只是一种症状/体征,其诊断并不难,但鉴别诊断很重要,如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等疾病相鉴别,这些都需要医生予以鉴别。

婴儿出生后就应密切观察:皮肤、黏膜、小便的色泽情况以了解黄疸的变化;注意观察黄疸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观察黄疸要在自然光线下观察面部皮肤,粗略地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面部、颈部、皮肤稍黄(生理性黄疸);中度,面部、颈部、躯干皮肤明显发黄。重度,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皮肤深黄。

预防黄疸:

合理喂养,新生儿要早喂、多喂、量足;对母子血型不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观察治疗。

预防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局部要保持干燥,洗澡时最好不要弄湿,每天用75%酒精擦洗1~4次;禁用脐带粉、龙胆紫;勤换尿布衣物;尿布不宜过长。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的清洁,防止破损感染;小儿不适时要就诊;怀疑病理性黄疸应及早看医生。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常发生在寒冷季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过多;早产儿热量摄入不足而糖原储存少,产热少;生后有感染;这些都是新生儿硬肿的重要原因。

表现:

临床以低体温为主要特点,甚至可低至31℃~35℃,哭声低或不哭,不能吸吮;动作少,四肢发凉;皮肤暗红色,严重者呈苍白或青紫色,皮肤及皮下组织变硬如硬橡皮样;硬肿开始多在下肢臀部,以后蔓延全身,严重者可发生肺出血。一旦确诊即应住院治疗。

预防:

1.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防止妊娠并发症,避免早产及产伤;

2.对新生儿做好保暖工作,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对高危儿要做好体温监护,保证足够热量供给;

3.积极治疗引起硬肿症的基础疾病(如感染、颅内出血、畸形、窒息、产伤等);

4.注意环境卫生和用品消毒,预防继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腹泻

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但生长需要的营养较多,又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因而容易发生腹泻。

各种不同腹泻和应对

1.生理性稀便: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8、9次,较稀薄、色黄。

对策: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无需治疗。

2.喂养不当: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过凉,奶粉中加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可导致腹泻。特点是:大便含泡沫,有酸味,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

对策: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若症状不能改善,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3.奶粉过敏:是对奶粉中蛋白质的过敏,腹泻多超过两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可伴随皮肤湿疹、气喘等症状。

对策:根据医生的建议喂特殊奶粉,爸妈不能盲目给宝宝更换奶粉。

4.病毒或细菌感染:主要是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常常在冬季发生于医院的新生儿室,病菌经过母亲产道或医护人员的手传给新生儿。此病潜伏期短,症状重,腹泻呈水样,可伴有呕吐发热,一天大便可达10次左右,且会伴随脱水。

对策:若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要立即看医生。

5.其他:患感冒、肺炎等也可导致腹泻。

对策:积极治疗感冒等疾病,适当给予口服补液以防脱水。

呵护指导

坚持母乳喂养,不要禁食,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暂时吃脱脂奶粉。

保证给宝宝多喂水以防脱水,喂水困难或呕吐频繁、少尿时,应看医生。

不要滥用抗生素。

仔细观察宝宝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做好记录。

注意宝宝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

护理好宝宝的小屁屁,防止红臀、溃烂等。

宝宝腹泻期间,妈妈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能吃过于油腻、辛辣的食品。

预防要点

注意饮食卫生:奶源应新鲜、清洁,奶具每次用完洗净,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第7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应用效果

产褥期指胎儿娩出后产妇身体、心理等调适复原所经历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需要6~8w甚至更长的时间。产褥期保健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对于产妇产后恢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许多医院都在开展母婴保健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大部分产褥期母婴保健都限于医院范围内,家庭保健严重脱节,因此,产褥期母婴保健的延伸服务也成为各大医院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2]。本文为进一步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的实际效果,总结延伸服务的有效途径,为产妇提供更多的产褥期保健服务,本文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2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入选产妇按照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产妇年龄在21~36岁,平均年龄(26.63±3.41)岁,分娩方式:顺产48例,剖宫产16例;对照组64例,产妇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5.41±3.90)岁,分娩方式:顺产50例,剖宫产1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包括:院内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行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母婴保健服务中心 从门诊与产科临床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母婴保健服务中心,中心人员数量在8~10人,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管理人员。由母婴保健服务中心根据产妇产褥期心理和身体特点开展各种母婴保健延伸服务,提供持续、专业、正规的母婴保健服务。

1.2.2设立电话咨询热线 母婴保健服务中心需设立专门的电话咨询热线,为出院的产妇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将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到院外。

1.2.3上门随访 由母婴保健服务中心人员对出院产妇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上门随访,针对母乳喂养困难、新生儿脐带感染等常见产褥期问题给予面对面指导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上门随访前需要通过电话联系征求产妇及其家属的意见,同时还要根据随访情况制定一对一的跟踪服务计划。

1.2.4开设网络论坛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范围,完善服务体系,医院应当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开设专门的网络论坛,为产妇提供网络咨询服务,使产妇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向专家学者求助,工作人员需要在24h内予以详细的解答,并将所收到的咨询问题分门别类放置在论坛上供其他产妇借鉴参考。

1.2.5组织产妇交流学习 医院可以将新生儿已经满月的产妇组织起来,为产妇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一个平台,此外,还可以根据产妇需求开设小班教学,教学内容以宝宝养育、产后疑难问题解答为主,由专业的讲师进行现场授课。

1.3评价方法 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结束后由母婴保健专家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健康评估,统计每项指标发生率[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文中所涉及的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健康状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不足、母乳喂养困难、皲裂等各项指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便秘、腹泻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母婴健康对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定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褥期妇女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均处于不稳定时期,而且新生儿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增高,因此需要针对此特点给予连续、专业的母婴保健服务[4,5]。以往医院在产褥期母婴保健服务方面仅限于院内干预,受到职责、作用范围等的限制,保健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满足产褥期母婴的多方位保健需求。随着医院功能及服务理念的不断转变,各大医院都在积极借助自身的医疗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因此,将母婴保健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将成为必然趋势。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经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后,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不良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医疗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不断扩大母婴保健服务范围,拓展保健服务层次,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并使其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部分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沈卫英,陈伟红,瞿红,等.网络信息平台在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杂志,2014,31(4):15-17.

[2]周丽娅.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35-36.

[3]王向阳.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3839-3840.

第8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51-01

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小儿。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自生活,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其生理功能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死亡率相对较高。因此,新生儿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关心和呵护,以积极的措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在新生儿护理中至关重要。

1 安全隐患发生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差 由于医院床位的增多,临床护士相对缺乏,许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护士很快站到临床一线。由于她们工作经验不足,护理操作相对不熟练,专科知识相对缺乏,病情观察能力较弱,对病情发展认识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较弱,易发生安全隐患。

1.1.2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没有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手卫生”,各种护理技术操作无菌观念不强,小儿衣物、餐具未消毒处置。陪护人员随便进出,预防性抗生素的滥用。

1.1.3 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 ①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没有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有可能发生打错针、输错液、抱错小儿等差错事故的发生。②分级护理执行不到位:由于临床护士相对缺乏,夜班护士工作量大,身心疲惫,很多时候不能保证按级巡视病房,工作质量有所下降。当遇到新生儿发生变化不能及时发现,而贻误抢救时机。③抢救制度执行不严谨:由于护理人员每班更换,对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未清点,用后未及时补充、归位,如遇抢救病例,就会延误抢救时机,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④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由于未对新生儿实行床头及书面交接班。如出现特殊情况会延误处理时机而造成新生儿生命危险。当然还有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缺少“慎独”精神,可导致各项制度不能落实到位,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发生。

1.1.4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 护理记录不及时,缺乏连续性、客观性、完整性,与医疗不相一致,对医生临床参考造成误导,可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1.1.5 与家属沟通不到位 护理人员宣教轻描淡写,健康教育没有引起家属足够的重视,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可引起安全隐患发生。

1.2 管理因素 由于许多护理人员缺编,医院不能做到同工同酬,护理人员积极性不能得到提高。再者临床护士中、老、轻比例失调,工作量大,压力大,负荷重,也是安全隐患易发因素。

1.3 患儿家属因素 由于家属存在一些错误古老观念,如为了头型美观而给新生儿采取仰卧位,偷偷挤压女婴,挑“螳螂嘴”,怕小儿着凉过度包裹导致蒙被,捂热综合征发生,均可导致安全隐患发生。

2 预防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病情观察能力。新生儿观察要点主要为:反应、面色、吸吮、体温、呼吸、大小便情况,关注家属的主诉,提高护理人员对疾病认识能力,对所护理新生儿做到心中有数。

2.2 防止院内感染 针对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做好呼吸道及皮肤的管理。新生儿温度22-24℃,湿度55%-65%,每天做好病室的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清新,地面物品清洁,新生儿的餐具用后及时清洗并高温消毒。新生儿沐浴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在没有无陪病房的条件下,每一小儿留一名陪护人员,禁止探视人员随意进入,并指导他们进行正确护理。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规范医疗行为,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是接触新生儿人员一律洗手、戴口罩,擦手毛巾一次一用,不便时应备快速手消毒剂,对于新生儿暖箱,每日用温开水毛巾擦洗,如遇污染及时更换、处置、消毒,加强口脐护理,保持皮肤清洁,衣服宽大、质软,对需输液患儿使用一次性剃毛刀,且动作轻柔,以免刮伤皮肤,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2.3 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认真执行,认真倾听家属主诉,如遇疑问,必须再次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病人执行医师口头遗嘱时,必须重复一遍,留下用过安瓿两人核对无误方可弃去。②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对危重患儿需专业人员看护,按时巡视病房,如遇家属呼叫随时到位。③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腕带佩戴制度:接班人员提前到岗,对于每位新生儿床头交接,对于特殊新生儿应作重点交接。新生儿住院期间应全程双腕佩戴腕带。腕带上的项目填写完整、清楚,告诉家属腕带重要性,沐浴时检查腕带并核实无误,若丢失及时补戴。④严格落实抢救制度,病房及新生儿室的抢救用品、药品、器械应专人管理,定点放置,每班交接,用后及时补充、处置,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以免抢救病人贻误时机。

2.4 护理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应及时、连续、客观、准确、完整,与医疗相一致,以免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2.5 医院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为管理者应关爱护士,尽可能满足护士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需求,对每一起差错事故要认真寻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使当事人和其他人员都受到教育,对不同个性护理人员有目的加以指导和监督,培养护士应急、应变、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护士心理素质。

第9篇: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要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生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HIE不仅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并且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及时准确处理HIE是减少新生儿远期并发症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HIE45例(诊断标准,参照沈晓明主编,儿科学第7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足月儿HIE诊断标准)。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9例,女16例,最小胎龄27周,最大胎龄42周,平均胎龄42±2周,体重最轻的2500g,体重最重的4000g,平均体重为3230±330g。院时间为生后0.5-7h以内的20例,7h-24h以内的12例,24h-48h以内的2例。患儿均通过头颅超声检查头颅GT检查脑电图检查,确诊为HIE。结果41例患儿痊愈,3例自动出院,1例转院。

1.2 病因分析 围产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心动过缓;重症心力衰竭。其中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

1.3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意识及肌张力变化,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临床可分轻中重3度。①轻度:表情淡漠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肢体及下颏可出现颤动,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②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病情较重者可出现惊厥,拥抱、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③重度:意识不清,常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松软,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前囟张力高,拥抱、吸吮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或放大,对光反应差,心率减慢。本科45例中,轻度有37例,中度有7例,重度1例。

2 病情观察

2.1 面色及神态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和神态的变化,面色青紫或苍白,察看皮肤有无紫绀花纹发灰或黄染以及出现的时间程度等情况,并注意肢体有无硬肿。要注意低血糖反应,有无表情淡漠与兴奋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的发生。

2.2 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 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囟门张力、肌张力,皮肤色泽、弹足底的反应、开始哺乳时间及吸吮、恶心、呕吐情况,估算出入量。密切注意体温变化,保持新生儿处于最佳体温,严密进行心率呼吸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动态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的准备。

3 护理要点

3.1 建立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入院时详细询问分娩经过:有宫内窘迫和窒息史的新生儿应给予吸氧6h以上;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选择用氧方法及调节氧流量。有胎粪吸入史的新生儿应保持安静,治疗及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头部搬动,以防颅内出血;对于有羊水吸入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急救用具。

3.2 保暖减少氧耗量 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下产热,氧耗量增加,代谢亢进,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因此要加强保暖,新度处于最佳温度,即在36.5℃-37.4℃之间。

3.3 建立静脉通道 尽早建立静脉通道,防止低血糖及低血压。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液体渗漏,防止局部坏死,发现外渗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局部用硫酸镁冷敷

3.4 合理喂养保证营养 对于病情较轻,能吸吮和吞咽而又无呕吐者,可试用母乳喂养;无吸吮能力、吞咽反射差而无呕吐者,可试用鼻饲母乳或奶粉喂养。每次进食前均应抽吸胃内容物,如残奶量大于前次喂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则应减量或暂停1次喂奶,如持续有较大残留奶则可改用静脉营养;对于病情较重,惊厥频繁者应给予肠道外静脉营养,以保证充足的营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