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治疗眼睛结膜炎范文

如何治疗眼睛结膜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治疗眼睛结膜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治疗眼睛结膜炎

第1篇:如何治疗眼睛结膜炎范文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中心静脉导管 尿激酶 胸膜腔注入 疗效评价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侵犯胸膜,机体对其蛋白成分处于高敏状态时的胸膜炎症反应,是胸腔内结核杆菌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渗出性炎症,在结核病中比较常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由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在胸水吸收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从而损害患者肺功能[1]。因此,减少或避免胸膜肥厚,并尽快地使胸腔积液排出,这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尤其重要。本文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为我院 2010年 1 月至 2012 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共68 例,其中男性 45 例,女性 23 例; 年龄为 16 ~62 岁,平均年龄为 28. 1 ±5. 0岁。所有患者均为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2],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患者均出现畏寒、乏力、发热、盗汗、纳差等结核中毒表现,且伴随有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胸痛等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为胸腔积液。对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排除标准: 患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对尿激酶过敏史以及外伤、手术史; 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以及感染等[3]

。将68 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34 例,对照组 34例,两组患者在胸水量、胸膜增厚、年龄、性别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异烟肼 + 利福平 +乙胺丁醇 + 链霉素用 2 个月/异烟肼 + 利福科 + 乙胺丁醇用 4 个月( 2HRZSE/4HRE) 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强的松抗炎治疗,30-40mg/天,一周后逐渐减量,疗程4-6周。对照组常规行 B 超定位穿刺,每周进行 2 ~3 次胸腔穿刺抽液,首次抽液要将抽取液控制在 600 ml 内,以后每次抽液量在1000ml以内 。治疗组患者B 超定位下,常规选择腋后线第 8 肋间为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将中心静脉穿刺针刺入胸腔,经 Y 型口插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沿导引钢丝用扩张器扩张皮肤,随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引钢丝送入胸腔内约 8~10 cm,抽出导引钢丝,外留中心静脉导管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固定在胸壁皮肤上,导管尾部接三通接头后外接引流袋。常规在 B 超定位下,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外接引流袋,每天引流1000ml后注入经生理盐水溶解的尿激酶20万 U后夹管。定期行胸片检查了解胸腔积液吸收情况; 并且检查凝血时间和血小板状况[4]。每日引流胸少于 50 ml,胸片检查并见锐利的肋膈角时拔管。

1.3 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2月后复查正位胸部 X 线片并结合超声检查判断疗效。显效: 患者的胸腔积液治疗后完全吸收,未出现胸膜肥厚粘连; 有效:胸水基本消失,胸膜轻度肥厚粘连、但是其较入院时减轻;无效:胸水部分存留,胸膜肥厚较入院时增加或胸腔粘连加重,甚至出现更多的胸膜积液。显效 + 有效 = 总有效。

1.4 随访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 3 ~ 6月的随访,随访中观察疗效并对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3. 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P < 0.01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7.7,P< 0.01) 。结果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胸水消失的时间、排出的胸水总量、住院天数以及胸膜厚度比较,治疗组胸水消失的时间、排出的胸水总量、住院天数以及2月末胸膜厚度均显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果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除了抗结核药物的一些毒副作用,对照组发生过2例次少量气胸,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吸收外,其它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由于胸膜炎症导致纤维素性及浆液性渗出,其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含量高,易分隔形成多房性积液[5],沉积于胸膜,刺激并加重胸膜炎症,影响血管通透性,而发病后未及时抽取胸腔积液,是导致胸膜肥厚等并发症的关键因素,所以胸水治疗关键是尽早抽出胸水,减少胸腔内纤维蛋白沉积,减少导致胸膜肥厚粘连的病理基础。研究还发现,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时,急性胸膜炎胸水中抗结核药物的浓度与血清中无差异,能达到良好杀菌作用,而发生胸膜肥厚或形成包裹性积液后,胸水中抗结核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急性期胸水中药物浓度,达不到杀菌效果[6],故为了避免胸水形成包裹或胸膜增厚影响全身抗痨治疗效果,通过尽快胸水引流减轻胸腔渗出、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很有必要。常规抽取胸液采用胸腔穿刺,需反复多次进行,因而患者痛苦多,出现并发症概率增加,且多次胸穿易导致胸膜粘连及包裹性胸腔积液形成[7],且传统胸腔穿刺抽液配合胸腔注药虽然对大部分病人有效,但是很难抽尽胸腔积液,造成后来形成胸膜肥厚甚至残余胸水分隔包裹,影响肺功能等并发症出现。而利用中心静脉胸腔穿刺置管,操作方便( 可单人完成) ; 由于引流管管径细,病人耐受性好; 其尖端钝,不会刺破肺脏,安全; 且患者不受限制,可自由活动,提高治疗依从性。胸液持续缓慢引流可使胸液在短期内引流彻底,疗效较反复胸穿明显。另外有学者[8]认为尿激酶是非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物,可以把纤溶酶原激活成为纤溶酶,并且尿激酶不具有抗原性,因此不会引起过敏。尿激酶在胸腔注射作用时间长,延长留置胸腔时间可以有利于药物充分的发挥作用。纤溶酶可以促使纤维蛋白原以及纤维蛋白降解成为 FDP,可以使胸腔积液中的分隔消失利于胸腔积液的引流通畅,增加胸腔的引流量使肺复张; 同时可以使胸膜表面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管通畅,脏层胸膜吸收的能力增加,从而可以减轻和进一步避免胸膜的肥厚粘连[9]。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胸水消失的时间、排出胸水总量、住院天数、治疗一个月后胸膜厚度以及总有效率等一系列数据的比较,并且进行严格的统计学处理,充分显示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等治疗以及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等治疗能较快地加速患者胸腔积液的消失,减轻或防止胸膜增厚粘连,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可有效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比单纯抗结核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更有效更安全,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颖. 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 9) : 1457.

[2] 卜建玲,马.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现状与研究进展[J]. 中国防痨杂志,2009,60( 1) : 70 -73.

[3] 王瑾,胡斌,周超,等.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初治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 4) : 463 -464.

[4] 马丽萍,王晓芳.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 3) : 570,573.

[5] 丁东,邓群益. 胸膜腔内注人尿激酶予房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和包裹性积液的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4( 1) : 32 - 34.

[6] 冀燕民,熊应权.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液中异烟肼浓度的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00,12( 4) : 256 -257.

[7] 郭继龙,刘灵灵,杨世英.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联合 pridneson 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 1: 31,45.

第2篇:如何治疗眼睛结膜炎范文

事实上,宝宝溢泪眼睛分泌物增多可能是因为鼻泪管阻塞造成的。这种情况与是否“上火”没关系。如果宝宝眼睛分泌物多,需带宝宝找眼科医生就诊,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泪道按摩等治疗。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病情反复,还需进行泪道探通。

什么是鼻泪管阻塞

泪腺分泌的眼泪可以清洁眼睛、滋润眼球,泪液进一步通过上下眼睑内眦角处的泪小点进入泪囊,然后经过鼻泪管下端排入鼻腔。当宝宝发生泪道阻塞时,泪液无法流入鼻腔,引起持续性或间断性泪溢,泪液溢出流至睫毛、眼睑及脸颊,使得上下眼睑、睫毛之间沾粘在一起,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宝宝患有结膜炎或上火。

眼睑的正常菌群无法通过阻塞的鼻泪管流入鼻腔,细菌在眼部聚集,就会引发黄色的眼屎。严重者可造成泪道感染(泪囊炎)。超过20%的婴儿有单眼或双眼的鼻泪管阻塞症状,庆幸的是,90%的宝宝可在6月龄时自行缓解。若1岁时仍没有自行缓解,建议由眼科医师行泪道探通术。

有哪些原因

宝宝鼻泪管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出生时鼻泪管下端的Hasner瓣膜未正常开放,其他原因还包括泪道狭窄、感染等。

应如何诊断是否阻塞

宝宝出生后几天或几周之内出现的溢泪及眼周异常分泌物,即提示有泪道阻塞,需带宝宝找眼科医生就诊。

如何治疗

大多数鼻泪管阻塞可自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可以采用泪道按摩、抗生素滴眼液、泪道探通、泪道插管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案。

如何按摩泪道

泪道按摩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首选治疗方法,可在家按摩泪道疏通鼻泪管。

按摩方法:用适中的压力按在泪囊位置,并向下挤压按摩。按摩可以使眼泪从泪囊中流入鼻泪管,并可提高鼻泪管的静水压,冲开鼻泪管末端的瓣膜流入鼻腔,从而缓解梗阻。

注意事项:父母应剪短指甲,每次按摩泪道前洗手,在自己身上先练习熟练之后再给宝宝做。每天至少按摩泪道3次。请小儿眼科医生或保健医生为您示范最有效的按摩手法。

什么时候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当眼部存在黄色分泌物时,可选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治疗。然而药物并不能使泪道通畅,停药后症状可反复。

泪道探通是什么样的手术

泪道探通是眼科的一种微创手术,先要给宝宝进行泪道冲洗,冲洗后明确泪道是否通畅。若确定泪道不通,就会用一只光滑的探针(类似于细金属丝)轻柔地通过泪道进入鼻腔,把阻塞的部位全部探通,然后宝宝的泪道就畅通了。

第3篇:如何治疗眼睛结膜炎范文

问:我是一位新妈妈,现在宝宝已经开始长牙了,请问孩子多大可以刷牙?在给婴幼儿选择牙刷、牙膏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刷牙对孩子的口腔卫生非常重要。孩子出生6个月左右长牙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刷牙。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婴幼儿用品专卖店里购买婴幼儿专用的指套,也可以可以用手指缠上消毒纱布,用淡盐水轻擦宝宝牙齿的各面。

当孩子有了8~11颗牙时,每天饭后、睡觉前,家长就要开始给宝宝刷牙,这个时期仍宜用淡盐水,尽量少用牙膏。当宝宝的上下牙全部萌出时,可用小型软质牙刷沿牙齿的缝隙上下刷。妈妈此时要有意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刷牙,让宝宝自己养成三餐饭后以及睡前主动刷牙,吃过零食后随时漱口的好习惯。这个阶段的宝宝牙刷需要重新挑选,可选用刷头小、刷毛细、牙刷柄长短以及刷头长度适中的儿童保健牙刷。刷头大小相当于宝宝的四颗门牙的宽度为宜,刷毛要经过磨圆,不刺激宝宝的齿龈。

专家建议,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选用儿童牙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在培养刷牙习惯的阶段,不要选用含氟牙膏,因为氟化物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孩子不爱刷牙、抗拒刷牙,可以适量使用水果味牙膏。散发着果香的牙膏让孩子面对刷牙时不再那么抗拒,可以培养孩子自主刷牙的兴趣。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误食牙膏,否则会对孩子的味蕾发育乃至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要给孩子适时更换牙膏的种类和品牌,对各种牙膏进行间断性使用,这样能发挥不同牙膏的功效,维护口腔健康。如果始终只用一种牙膏,反而会让口腔细菌产生抗药性。一般3个月左右就应当更换牙膏种类和品牌。

炎症与感染是不是一回事?

问:有炎症与发生感染是不是指的一回事?

答:在医学上,炎症与感染并不是一个概念。

炎症是指活体对损伤性刺激发生的局部组织反应。这种反应是防御性的,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全身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增多等。许多常见病都属于炎症,各种炎症虽然有其特性,但从局部的病理变化来看,它们有着不少共同点,即都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损伤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反应,其主要表现为炎区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引起炎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理化因素、免疫反应、生物因素等。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炎症属于感染。可见,感染只是炎症的一种,而细菌引起的感染又是微生物感染的一种类型。

感染可以认为是机体应答细菌或其它微生物损害的一个过程,它与炎症的根本区别在于感染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所引起的。而炎症除细菌外,还有许多因素如创伤、温度伤、化学伤等引起。而感染的治疗,则需根据不同的病原采取不同的抗感染药物。若为病毒感染,则需用抗病毒药物;若为致病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则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有效,对其他感染及非感染引起的炎症无作用。

由此可见,当炎症是因细菌引起时,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若炎症是非感染因素所致,一般不用抗感染药物。

生长痛是怎么回事?

问:我孙子今年10岁,近半年来老说自己睡觉时觉得腿疼,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生长痛,没有大碍。请问生长痛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生长痛主要是由于儿童骨骼生长迅速,而四肢长骨周围的神经、肌腱、肌肉的生长相对慢一些,因而产生牵拉痛。另外,小儿过度活动,或发育过程中组织代谢产物过多,不能迅速地排泄清除,会引起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从而造成肌肉的酸痛。此外,胫骨内弯也可能造成疼痛。

生长痛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一侧疼痛的。生长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生长痛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都在晚上发生。白天时由于孩子的活动量比较大,就算感到不舒服,孩子也可能因为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觉。等到夜里身心都已放松下来,准备要好好休息时,“疼痛”的症状就会让孩子感到特别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

生长痛该如何治疗?

问:孩子出现生长痛,家长该怎么办?

答:确定孩子是生长痛之后,除非是疼到不能忍受时,医师才会开一些止痛药,大部分情况, 生长痛是不需要特别治疗的。此时,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为孩子缓解疼痛。

1.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是让孩子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妈妈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来吸引宝宝。对待孩子要比平时更加的温柔体贴,因为家长的鼓励和精神支持,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镇痛良方,有时甚至比药物还有效。

2.局部热敷、按摩:爸爸妈妈可用热毛巾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这样能缓和孩子的紧张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觉。按摩时,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让宝宝在温柔的抚摸下入睡。

3.减少剧烈运动:生长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宝宝的活动,但如果疼痛比较厉害时,应该注意让宝宝多多休息,让肌肉放松,不要进行剧烈活动。

4.补充营养:应该让宝宝多摄取可以促进软骨组织生长的营养素,如牛奶、骨头、核桃、鸡蛋,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而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眼睛也会长“结石”吗?

问:最近我总感到双眼干涩、发痒,似有异物摩擦,有时还迎风流泪。医生检查后,说是“眼结石”。这使我很奇怪,平时常听说有胆结石、肾结石,怎么眼睛也会长结石呢?

答:“眼结石”是由于眼结膜腺管分泌的黏液及结膜脱落的细胞,久而久之堆积在结膜上,成为结石,医学上称为“结膜结石”。这种结石与胆结石、肾结石不同,一般没有钙质沉着。检查可见眼睑结膜表面有黄白色小点分布,质地较硬,单发或密集成群。小结石可引发不适症状,大结石可致异物感或刺痛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