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疆籍高校毕业生 赴苏培养 文化融合
【作者简介】 沈瑾,金陵科技学院学工处副处长,讲师,南京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刘阳,金陵科技学院新疆班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6-0017-03
2010年5月17日,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次会议确定了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重大举措。开展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正是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金陵科技学院对此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一、尊重差异,注重细节
新疆籍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班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回族与汉族等五个民族组成,其中以穆斯林民族学员为主体。这些学员有三个特点:一是少数民族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汉族迥然不同。其独特的穆斯林民族风俗习惯,更是与内地差异巨大;二是学员都已经大学毕业,有的已经踏上社会十几年,其心理成熟度与思想复杂程度有别于在校生;三是学员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由于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礼仪环境、相处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使培训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大大提高。
著名民族学家曾说过,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处理好民族关系,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内地高校对少数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知之甚少,更需要了解、认同并接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工作中力求做到尊重差异、注重细节。所以,金陵科技学院在新疆籍大学生岗前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注重细节设计,开展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充分尊重新疆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
1. 学习先行,举办培训班
学员的93%是新疆少数民族,只有熟悉和了解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才能在不违反民族政策,尊重民族差异的基础上,把培训工作做细、做好。因此,在学员到来之前,应该对参与培训工作的干部、管理人员、教师、辅导员及学生进行培训,让其充分了解新疆籍大学生岗前培训工作对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国家关于新疆少数民族的相关政策,熟悉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常见礼仪,为培训工作奠定思想与言行规范的理论基础。
2. 精心挑选,配备优秀人员
学校在配备管理人员及授课教师时,也非常注重细节设计,优先使用来自新疆或熟悉新疆的工作人员,选择那些既有较高的授课水平,又熟悉新疆少数民族特点的教师。同时聘请曾在新疆长期生活过的校内教授担任这项工作的顾问,这也为新疆籍岗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因材施教,精心组织教学
教学管理及教学设计也要尊重差异,注重细节。这些新疆籍学员个体差异很大,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取得HSK水平考试八级的学员,也有没有取得汉语水平考试任何级别的少数民族学员。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员只是稍微学了一点汉语,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非常低。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在教学工作开展前,进行了分班测试,根据成绩分成两个班,实施小班化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学成本,但却能够保证培养效果。小班化授课使教师能因材施教,分层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顺利实现。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把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热情与爱全部倾注到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员的汉语水平及听课习惯,尽可能降低语速,在讲述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时,则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来辅助讲解,一直到学员理解为止。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4. 特色管理,共建和谐集体
金陵科技学院学生处与伊宁市领队、辅导员组成了最佳管理团队,并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实施管理。“感恩、规范、互助”是管理特色。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员常怀感恩之心。在为期一年的培训中,多次召开班会,学习江苏省及伊犁自治州、伊宁市的相关文件,了解江苏与伊犁两地党和政府对新疆籍大学生岗前培训班的投入与期望,让学员从中体会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多次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座谈会,鼓励学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党和政府以及学校的爱。
(2)以量化考核与个别谈心的方法规范学员的言行,提升学员的自制力。学校从新疆籍大学生岗前培训班的实际出发,和学员一起商量制订了《新疆籍岗前培训班学员量化考核标准》。该标准以准社会工作者的“德、能、勤、绩”为一级考核目标,其下再细化分解成二级考核目标。如“绩”的考核包括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交办事项的得分等;“能”的考核包括学员的汉语水平(汉族学生为维语水平),知识、业务技能的提升得分等;“德”主要考核学员的社会公德和精神面貌;“勤”主要考核学员的考勤情况。考核时间上的划分则按照月与学期进行目标考核,结合具体的奖惩办法把考核落到实处。因为学员的思想比较成熟,所以量化考核目标只是方法之一,更多采取一些人文化、个性化、适合学员特点的谈话交流的方法。对于一些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的学员,可采用个别谈心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话谈心方法交替使用,使学员很快融入集体,认同规范。一年来,培训班没出现一例违纪事件。
(3)以民汉结对互助学习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学员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为了创造和谐集体,提高学员进入工作的岗位适应能力,针对培训班学员有1/5是汉族学员的实际情况,学校以语言学习为抓手,开展民汉互助、互帮互学的活动,即汉族学员帮助少数民族学员学习汉语,少数民族学员教汉族学员维吾尔语,民汉学员在互相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了民汉“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同时,为取得实效,还将这一活动纳入个人量化考核目标中。
二、交融文化,分享成果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国家打造文化建设软实力的今天,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更是题中之义。各民族在文化交融中相互了解、相互吸收、相互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鲜明特征。
江苏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应在民族交流中获取更多的先进经验,这是本次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努力以文化融合为抓手来设计活动,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
1. 在教学中体现文化融合
学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注重把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即把汉语学习作为手段,了解中华文化作为内容,增强“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作为终极目标,在强化汉语学习时,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学员在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和而不同格局的基础上,增强“四个认同”。比如安排关于汉语与文化的系列讲座:汉字与中华文化、儒释道文化与中华文化、汉族民俗与中华文化、酒文化与中华文化、插花艺术与中华文化等。
2. 在活动中突出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除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还是要融入到活动中。内地文化与新疆文化有着鲜明的差异性,正是内地与新疆的差异性,才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学校在活动设计中结合江苏文化与新疆文化融合这一主题来进行,让学员了解江苏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及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开展相关的系列活动中,牢固树立“四个认同”思想。
(1)参观学习,了解历史文化。司马迁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懂得历史,才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懂得历史,才能理解现在的国情。为此,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参观学习活动,即把爱国主义与“四个认同”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内化于少数民族学生心中。让学员在参观游览南京的历史文化古迹过程中,体会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传统文明,从而激发学员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让学员在凭吊革命先烈的过程中,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记住历史,珍惜今天,从而增强学员的历史使命感;让学员在品味佛教文化的活动中,体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从而加强学员对“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理解;让学员在参观现代科技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从而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
(2)社区学习,分享管理经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江苏走在了全国经济的前列,无论是GDP指数,还是人均收入,特别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式都成为先行者,江苏江阴华西村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华西村是江苏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之一,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它对全国的新农村建设都起着示范意义。学校专门组织学员前往华西村参观学习,在聆听原书记吴仁宝的报告与实地考察过程中,学员们认识到改革开放对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同时也认识到新的理念与勇于实践的精神对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巨大作用。学校还组织学员深入南京的先进社区、福利院、基层财政所等地参观学习,并开展“带着课题,走进社区”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分享南京市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学习南京基层单位的先进经验,从而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3)开展活动,强化文化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学校全方位、多层次为新疆学员搭建文化融合的平台。在活动和互动中,加深对“三个离不开”思想的认识。
首先,积极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学习汉语活动。为迅速提高新疆学员的汉语水平,学校组织开展在校汉族大学生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学员学习汉语的活动。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在校大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意义,新疆学员也感受到内地大学生的热情与温暖。
其次,组织文艺演出,展示新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歌舞以动听优美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学校利用各种节假日,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学员开展文艺演出,让学员展示新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让其他民族的大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增强构建民族和谐大家庭的意识。
三、结论
总之,在举办这次新疆籍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班的过程中,金陵科技学院充分调动新疆籍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注重理论探索,又注重实践体验,达到了增进友谊、交流经验、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发展能力、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目标,帮助新疆大学生牢固树立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观念,并号召他们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中去,为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
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到自然地理环境、资金、人才等因素的限制,同时,民族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相关制度欠完善,法制化进程缓慢等原因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和相对滞后。但是,针对民族地区国际给予良好的政策和支持项目,和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及独特的历史沿革和地域下形成的价值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都能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并且发挥这些因素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非正式制度研究简要评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通过提出一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人们选择的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
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非制度化规则”、“社会潜网”等,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范,它一般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非正式制度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他认为,“制度是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讲,是人为设计的影响人类互动的约束”。制度由正规规则、非正规规则和实施这些规则的机制所组成。非正式制度“来源于社会所流传下来的信息以及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部分遗产”。非正式制度包括:“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交易各方都愿意维持的演进的习俗;作为标准的行为规范”;“自我施加的行为准则,如诚实、忠诚等”。在诺斯的论述中,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因、渐进演化的文化的一部分。诺思也强调非正式制度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引导经济行为方面发挥着作用。
在国内较早研究非正式制度的应该是孔径源,结合诺思和布坎南的看法,他将非正式制度定义为:较之正式制度安排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地形成的,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因、渐进演化的文化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来研究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研究探寻了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国一些学者对非正式制度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而且也考察研究了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在改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非正式制度在“浙江模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了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因素对经济的作用,认为非正式制度作为影响经济行为的一个变量,会对经济活动起到干预作用。因此,非正式制度与经济活动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
在以上中外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简单归结如下:第一,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中心作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节约时间,克服搭便车现象;而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都有独特的经济功能,并且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第二,传统文化是非正式制度的源泉,而非正式制度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着他们自身的非正式制度。第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正式制度作为正式制度的有效补充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制度和经济绩效。
二、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的促进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内蒙、广西、宁夏和新疆5个民族自治区,另有30个自治州、126个自治县,还有一些民族乡。其中的5个自治区,26个自治州,2/3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西部或与西部密切的中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西部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边疆、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社会等的诸多原因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且有很多困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保障,所以在这样良好的正式制度的有效作用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协调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非正式制度具有独特的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风俗习惯等,而且这些因素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会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选择,降低或节约交易成本,继而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有意识、有效地发挥非正式制度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意识形态节约信息费用,减少执行和实施其他制度安排的费用。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社会、对他所接触的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念;意识形态是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新制度经济学家则更具体地分析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在他们看来,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意识形态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林毅夫指出:“意识形态可以定义为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们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现行制度结构”;诺斯概括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1)它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从而简化决策过程。换言之,“好”的意识形态能降低社会运行的费用;(2)是与公平、公正相关的道德和伦理评价标准,明显地有助于缩减人们在相互对立的理性中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时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3)当人们的经验与其思想不一致时,他们会改变其意识观点,他们会试图发展一套更“适合”于其经验的合理解释,即新的意识形态来节约认识世界和处理相互关系的费用。因而,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信息费用的工具,能减少执行和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这也是意识形态最突出的经济功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国家意识形态作用下的区域。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整合性和强制性,客观上会对少数民族的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制约,所以要不断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好的和正确的意识形态的构建,使得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匹配,并且发挥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从而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伦理道德规范人们行为,有效节约正式制度运行成本。伦理道德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应当自觉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信念,它包括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张维迎(2001)认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最重要的是信誉或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伦理道德起着规范社群行为、节约治理成本和信息费用的作用。西部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所以形成了独特的浓厚的伦理道德,比如藏族的生态伦理观、伊斯兰教的商业道德等等,这些都有效地制约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选择,节约治理成本;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伦理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指导,对交易违约风险的有效制约以及节约正式制度的运行成本,有效在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良好信用道德基础,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笔者在对撒拉族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撒拉族融资以亲缘关系为主,而且由于宗教伦理约束和伊斯兰教义规定,相互借贷都不会索要利息,一般以口头协定为主,这样有效节约了融资成本,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提高资本利用率,促进撒拉族经济的发展。可见,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务必要发挥好伦理道德的作用,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三)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能够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风俗习惯是可以被理解为由文化过程和个人在某时刻以前积累的经验所决定的标准行为;是非正式制度的又一主要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市场行为者的动机,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习惯的主要功能是节省人们的决策成本。熊・彼特认为,若没有习惯的帮助,没有人能应付得了每日必须干的工作,无人能生存,哪怕是一天。哈耶克认为,习俗是在文化演进的过程中形成,它们的基础是人类的经验。当人们长期按某种习俗行事,他们就会惯性地或无意识地认为应该保持着这种现象型行为的一致性。这样,一种习俗也就会逐渐地或潜移默化地向人们的心理层面推进,从而转化为一种社会规范和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时代特征、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那里,文化被看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利益集团共享的公共物品或人力资源,它的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费用,而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资源。西部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极大的价值和经济潜能,可以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的蓬勃发展。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并推向市场,必然会带来民族文化产业以及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从而吸引大量资金,缓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不足,吸引人才,提升城市竞争力,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民族文化又是文化产业的源泉,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是丰富且独一无二的经济发展“软资源”,可多次重复开发利用,不断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和产品。因此,一方面少数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可以节约信息成本、规范行为;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是一种经济发展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作为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非正式制度,其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共生互动效应,它们有互渗性和互制性,是一种互动与耦合的关系。
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制度不完善、法制化进程缓慢等原因,都会导致正式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对经济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或者由于路径依赖而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此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而非正式制度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非正式制度在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填补了正式制度的缺失。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非正式制度也会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要很好地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西部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都是非正式制度生存的土壤,尤其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更是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对正式制度做到了很好的补充。由此可见,包括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民族文化等的非正式制度都有独特的经济功能。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功能,而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也证实了非正式制度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我们更应该重视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从而寻找一条适合于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三联书店,199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民族地方院校的招生数量与招生面也在不断扩大,学生总数在急剧增多。但从民族地方院校招生生源来看,当地学生被当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录取的占学生总数的大部分,其中有少部分学生是来自省外或省内其他地区。所以在民族地方院校里,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较高。这样生源结构必然导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诸多方面的差异,也体现了民族地方院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
1.道德文化的差异性决定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民族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寻求生存物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各自生成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滋养、形塑出不同民族群体的品质。由于受到各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民族地方院校里来自不同地区和具有不同民族身份的学生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带有本民族的文化印记,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在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比如说,各民族由于经济社会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不同价值取向影响着学生对国家、民族、集体、家庭、个人的看法。所以在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并及时引导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民族心理的差异性决定德育的特殊性。随着近些年各民族地方院校向外省招生的力度不断加大,民族地方院校学生民族组成结构发生一些变化,虽然汉族学生数量在增多,但从学生比例来看少数民族学生的比重还是高得多,所以在进行学生道德教育时要考虑到民族心理的差异性。所谓民族心理是指各民族群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自然环境、族群内外交往影响所形成的具有较为稳定的共同情感、兴趣,表现出受本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利益影响的心理现象。例如贵州的苗族、侗族,由于他们生活在山区里,长期处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之下,所以苗族、侗族表现出两方面的民族心理。一方面由于苗族、侗族先民长期被封建王朝和地方势力欺压,所以表现出生性胆小、遇到陌生人警惕性比较高的心理特点,当然现在生活在偏远山区里的少数苗族、侗族也还存在这样的心理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苗族、侗族在共同的社区生活里边需要相互照应、共同维护族群利益,所以在苗族、侗族的社区生活内部又表现出老少平等、互不盗取、邻里团结互助的特点。从少数民族山区走出来的苗族、侗族学生大多数都保留着几分保守与孤僻的性格,这种民族性格会影响他们与学生的交往和相处。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其他民族同学的认同,但又因习惯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将自己局限在本民族的小圈子内,形成民族性的非正式群体,限制了同学间的相处和沟通。
3.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决定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民族地方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不同民族在居住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风俗习惯差异很容易导致同学间的误解,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禁忌。比如说在饮食方面回族忌吃猪肉,再比如说在礼仪方面,我们在和同学、朋友打招呼的时候,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这表示对对方的亲切、友好,但藏族朋友间互相打招呼时,忌讳别人的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更不能用手摸对方的头。总之,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差异较大,如果我们不考虑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可能“好心做坏事”。所以,对少数民族开展道德教育,一定要考虑到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差异。
二、加强民族地方院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1.道德教育内容选择要符合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要求。
(1)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体现民族间相互尊重、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精神,克服大民族主义倾向与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知道中国56个民族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是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培养学生树立起“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
(2)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有没有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要加强民族学生对“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辩正关系的认识,加强民族学生对国家统一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具有灿烂、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具有爱国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主教育要体现在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等方面,所以要在各民族大学生中培养热爱社会主义、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想。
(3)民族理论和政策教育。用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观点,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自觉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4)合格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守法、明德的公民,培养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让学生了解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人人都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但也
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提倡坦诚、正直、同情、尊重他人。
2.道德教育要尊重不同民族学生的利益诉求。民族地方院校学生是一个利益诉求多样化、文化背景多元化、人际交往复杂化的青年群体。有时候他们的利益诉求可能会与主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相悖,他们的行为有可能会与学校纪律要求相矛盾,那些受不同文化影响的学生之间对相同事物的看法会产生很大反差。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还应该学会运用学生的话语符号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知道他们的内心需求,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后,还应在尊重不同民族学生的基础上,慢慢引导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准则。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教学策略;培养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文化基础教育较为落后,使教育发展步伐较为艰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入研究民族学生的个性是重要前提。所谓深入研究,就是要研究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学生素质形成和影响及由此产生的民族学生的个性。
1.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1.1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民族学生的个性发展
环境是指个体生活于其中且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重要的不仅是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及其接触的社会关系等小环境,少数民族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对民族学生个性的形成产生独特的影响,形成与城市或汉族地区学生不同的素质。如:民族学生多来自于贫困农村,能吃苦耐劳,但生活范围闭塞,视野窄,他们会有较强的自卑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思维定势强。
1.2民族地区的生产力状况影响民族学生的思维水平
民族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劳动工具的现代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力方式落后,造成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家庭经济贫困、办学条件很差,绝大部分学生到初中才第一次看电视。由于民族学生在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错过智力开发好时机,因此除了基础知识差之外,思维水平多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感性直观性的材料的学习和把握比较容易,但对抽象逻辑推理较强的材料的学习和把握较为困难。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态势多为单向性,顺向式的。在学习活动中,较多表现为固定于某一模式去思考问题,对于一些新的思维模式难以接受,只要教师把问题的某些条件加以改变,他们就觉得有困难。
1.3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学生心理素质的隐性作用
民族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因素的稳定的共同体。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包括宗教)则是这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因素的重要体现,是这个民族自发的习惯行为模式,社会上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产的反映,具有稳定性、历史性、地方性、独特性。带着封闭式心理定势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学校学习后,在全新的环境下,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文化、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思想意识会对他们的旧的心理定势产生极大的冲击,影响他们的心理稳定。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过去在村小,乡镇的学校学习时,学习成绩一直是较为优异的。可是当他们进入到县级的高一级学校学习后,尽管他们也能尽自己的力量努力学习,可是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得不快,使他们容易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甚至以为既然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学下去也没有意思,不如早点回家干活。这种矛盾心理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建议与对策
2.1消除自卑感,提高自信心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山区、农村,诚朴好学,求知欲强,生活节俭,但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他们视野狭窄,学习基础差,自卑内向,情绪不稳,使领导和老师教育教学工作难度很大,但是大家有信心关怀培养他们。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感情比较脆弱,情绪起伏大,同学间的小矛盾,特别是考试不理想时,时常会流泪哭泣,悲观失望或者盲目拼命学,在考试前后,班主任循循善诱,热情诚恳,一个一个做好思想工作;科任老师一个个给他们分析成败原因,增强自信心。各级领导来我校视察,都要和少数民族学生照相留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奋发有为,成为建设家乡的新生力量。
由于民族学生智力开发迟,因而学生的先天素质潜能必定尚有未开发之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水平出发,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降低坡度,先基础后深化,先具体后抽象,先单一后综合,有目的铺设阶梯,既要照顾原有基础,又不能停留在原有思维水平,要使其学会还要使其会学,逐步培养思维的层次层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使之思维水平上升到高级阶段,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2.2利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为避免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不断遭受失败,造成学生的学习动机低落、学习情绪萎靡。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对化学学习中遇到的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归因指导训练,这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自我认知,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发展。
2.3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化学学习的角色
创设问题情境,特别是思维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思维。学生有问题,才会去思考。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课堂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2.3.1让化学课堂带上文字趣味
化学课知识点繁杂,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枯燥无味,但是可以在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穿插一些与之有关的故事、趣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元素周期表时,适当介绍一些元素之最,还有发现新元素最多的化学家戴维的趣闻轶事。把故事贯穿于教学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拓宽了视野。
2.3.2通过化学实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求真、循理等教育功能。所以教师不应该只是按照书本上的实验进行简单的重复,照方抓药,机械操作,而是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通过化学教师的精心设计的实验、学生参与的实验活动等等都可以创设一定的化学实验情境。当然,化学实验情境的创设基础来自于教师对化学课程的利用和开发。设置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更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3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随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教学中,幻灯机、投影仪、课件等多媒体采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辅助媒体使得难以理解的化学反应形象化、优美化,同时营造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注意力和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时首先得到生动的、直观的感受,进而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吸收,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的效率。
3.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学生素质形成和影响及由此产生的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探讨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对策:让学生愿意学化学;让学生会学化学;让学生乐学化学,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并以此对策为指导,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些借鉴的启示。(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江.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问题初探[D].广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1
[2] 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第一版.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1
在苗族地区“留寿用地”、“依祖坟而葬”的习俗从古至今延续了数千年,一直被当地少数民族所遵守。但是在法治社会的今天,这类习俗却出现了与现代国家法律不相适应的地方。正如前述第一个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村民沿用古老习俗看风水或自由选择“寿用地”,存在着侵犯他人已经在该土地上享有的权利的隐患;同时,以依祖坟而葬旁的习惯又促使了坟地的无限扩张,这一矛盾更加凸显。最直接的就是国家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后,承包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这些现象的威胁。
第一,与承包经营权的冲突。《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承包方依法享有对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第53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苗族“留禁寿用地”的习俗允许当地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墓地,这是来源于苗族的信仰中关于墓地风水的讲究和对逝者的敬重,这种风俗习惯在有的苗族聚居区根深蒂固于群众的思想中,不容置疑。如果打破,则会造成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引起民族事件。正如前述两起案例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也的确侵害了承包人对承包地的权利,给承包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利益遭受损失。
第二,与承包经营地用途的冲击。《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5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承包经营的土地和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应当依照用途,不得擅自建房、建窑、建坟……。”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一)耕地、林地;……”。国务院2008年出台的《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包括个人耕地和自留地)作墓地的规定。然而在实行“留禁寿用地”这一风俗的地区,“寿用地”往往位于承包的耕地、林地中,在这些承包土地上建造坟地,明显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耕地、林地造成破坏。第三,与承包人权利的冲突。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所以说,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仍然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承包人享有的只是对承包地占有、经营、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该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4条规定,发包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二)违反本法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三)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四)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承包方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发包方有权制止,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本案中,根据当地村规民约和风俗习惯,村民有义务让别人埋葬于自己承包地下,有人不履行这一义务,村委会就可以出来主持公道。然而,台江县排羊乡岩寨村村委会不顾承包人许仕云夫妇的反对,同意蒋家占用许仕云家的承包地埋葬蒋光烈,这一行为已经违反了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承包方造成了损害。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坟地纠纷”
文化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建设,谋求增强自身思想文化影响力。比如,美国小布什政府先后成立“公共关系办公室”、“全球交流办公室”,奥巴马政府提出运用“巧实力”重塑美国形象;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成立专门负责改善俄国家形象的委员会;韩国设立国家形象委员会。前述情况表明,加强国际宣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维护国家长远利益,提高国际地位,增强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复杂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有利形势,实现当前和长远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4]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而绚丽的文化,这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文化宝藏,因此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在贵州省T县法院所处理的这起坟地纠纷中,当地法官基本也都是苗族,他们与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都生活在习惯法的氛围之中,他们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在依法办案的同时,适当考虑当地苗族习惯法对圆满解决纠纷是非常必要的。相比较而言,前述的云南省L县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有欠妥当的,甚至会引起新的纠纷。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指法律规定的少数民族对其文化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法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例如中国传统的法律“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等级有序、家族本位、重视调解、无讼是求”的原则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表现。因此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及其文化权利的保护,同时,国家法对习惯法的批判性保留也应该参考其是否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为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将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写入法律。在韩国,由于历史和传统深受儒教文化的浸染,存在浓厚的祖先崇拜之精神。这种韩国民众的传统意识衍生了对自己乃至他人的坟墓予以尊重的观念,这种传统衍生出韩国习惯法上被称为坟墓基地权的物权,即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土地上设置坟墓的人所享有的使用坟墓基地附近土地的类似地上权的习惯法上的物权。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这些法律规定都表明,包括丧葬习俗在内的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其文化权利保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民众的相关丧葬纠纷时要慎重考虑其习惯法中的合理因素。
探求文化权利保障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良性互动之路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特有的对其自身文化的享有的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基本人权之一。但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落后,人们缺乏权利意识,往往不能正确行使其权利,滥用文化权利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少数民族习惯法产生于乡土社会中,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包含着浓厚的道德观念倾向,如苗族认为通奸是比更为严重的罪行,其背后体现的道德观念是通奸者比者得到更多利益。而我国的法律仅将定罪,而认为通奸是由道德或其他社会规范调整。为了严格规范调整对象的行为,习惯法往往使用重刑对犯罪进行惩罚,这些习惯与现代意义上的刑法相比,缺少对个人权利的关注,往往是“多数人的狂欢”。当犯罪行为发生时,“罪犯”往往要先接受习惯法的处罚,再接受国家机关的处理,这无疑加重了对“罪犯”的惩罚;同时,许多习惯法上的“私刑”是对“罪犯”的一种侵权,甚至对受害人构成再次伤害,如“连坐”、“亲缘复仇”等。这种过于随意、不够精细的处罚程序,极有可能演变成“以暴制暴”,严重侵害到“罪犯”的权利。[5]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需要依靠国家的强制保护、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成员的努力,建立全方位保护体系。
(一)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立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内容及具体保护措施。建立起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协调一致的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批判的继承,将那些有益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习惯法给予肯定。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行使其职能,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行使提供便利,让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得到发扬,让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真正得以实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为根本,任何法律、政策的制定都要遵循这一原则,注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家的强制保护,也需要社会各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加强社会成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相应义务,在行使自身文化权利的同时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
2、能力目标:能运用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识别民族;
3、觉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民族观念。
[教学重点]民族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民族与种族的区别;共同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
[授课类型]单一课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导入新课)CAI展示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里的“民族”、
“花”、“兄弟姐妹”特指什么?
生:民族。
师:那民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的学习。大家先看五分钟的
书,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民族具有四个特征,它的地位怎样?
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一、民族的形成(板书)
1、时间
2、过程
师:民族形成于什么时候?
生:原始社会末期
师:为什么不是其它时候?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师: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
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
即民族逐渐形成。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副板书)
师: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二、民族
1、概念
2、特征
1)、共同语言
师: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师: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板书),是不是说同一种话的
就是同一个民族呢?
生:略
师: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回族和汉族使用的
就是同一种语言。所以,《爱我中华》中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不科学
的。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民族是不是只有一种语言?也不对,我们怀集就有好几种
语言。再来看第二个特征:
2)、共同地域
师:共同地域是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板书)。这是民族与氏族
部落的重要区别,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也是民族形成的最关键的一步。既然这
样,那是不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同一个民族?
生:略
师:同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怀集也有好几个民族。
3)、共同的经济生活(板书)
师:这是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板书),每个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生产、交换活
动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如蒙古的游牧经济,彝族的纺织经济等。正
是这种经济上的联系才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4)、共同的心理素质
师:大家齐读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
生: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
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
师: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小背篓》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
(放音乐或教师亲自唱〈小背篓〉)
师:这是由宋祖英演唱的一曲脍炙人口的土家族民歌,她就是凭着这一首歌而一炮
走红。在这首歌里面就很好的体现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吃——糍粑
住——吊脚楼(副板书)
用——小背篓
师:同时,我们在投影上看到绚丽多彩的衣服就是土家族的服饰。(穿——衣服)
师:其实,土家族还有很多风俗习惯,其他少数民族也一样。以后讲少数民族时再
给大家介绍。这些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很大的稳定性,从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
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才使之成为区别民族的最
显著的特点。
师:民族的这四个特征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师: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共同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师民族形成的首要的前
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咯额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而共
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
师:关于民族及其特征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区分几个概念:
三、民族与氏族联盟、种族有什么不同?(板书)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师:1、关于民族与氏族部落
A、产生的时间不同,民族产生在氏族部落之后。
B、基础不同,氏族部落以血缘为基础,民族以地缘为基础。
2、关于民族与种族
A、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种族是自然现象。
B、区分标准不同,种族以头发、肤色、体形等生理特征老区分,而民族则以四个
基本特征来区别。
论文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2、多民族社区的概念
多民族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多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往,从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多民族社区的构成要素:不同族属的多个群体、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社会体系和结构。 多民族社区以社区民族关系的行程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多民族社区、识别型多民族社区和建构型多民族社区。
传统型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历史上就一直存在,也一直被社区成员所意识到的社区。该种社区类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历时性。历史上长期存在,不受解放后民族识别工作的影响;(2)多元性。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上,各民族文化,形成了现在地区文化多元共存的现象;(3)传统性或原生性。这是就社区本身而言的,是放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性与原生性,这类社区相对于现代都市社区而言,它的传统建筑、饮食与服饰等都保存较好,具有原生态的一面论文格式模板。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毕业论文题目,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通过上述的介绍,很明显湘西州属于一个多民族社区。按照我们民族学对多民族社区的分类,由于湘西州是自古就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聚的情况,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社区定义为传统型多民族社区。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以他们的主体民族土家族和苗族为例来讲,这两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历史上的民族记忆至今仍然在这些民族的人们心中留着深深的痕迹。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传统的吊脚楼工艺一直是当地的一大建筑特色;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土家族的传统技艺“西兰卡普”,就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这对于如今的土家族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宗教习惯保持着十分积极地态度,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所得,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都内部都十分的团结,对自己族群内部有着极高的归属感,都承认自己属于某一民族群体,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本民族的族群意识和族群归属感。例如,当涉及到民族政策、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时候,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会被进一步的加强,但从总体上而言,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人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毕业论文题目,他们的相处还是十分融洽的,各民族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民族融合,这种文化上的互动,不仅没有减低民族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相反,还因为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从而使得在湘西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社区内,最终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共生的局面。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凤凰城里的苗寨,每天也都吸引着周内不同的民族的人们来参加这个活动。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1、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性问题
根据我们的研究所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社区中,与其它的单一民族社区一样,州内的各个民族也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州内有部分人的民族认同是基于工具性的思考上,而关于传统的原生性认同却在逐渐减少,这一群体以新一代的青年人居多,他们对于祖先们的许多历史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是怎么热衷,他们这部分人会觉得自己的民族身份给予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照顾、考试可以优惠加分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部分人却有着极高的国家认同感;而社区内的老一代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度却是原生性的认同多一些,不过他们对于国家层面的认同却不如青年群体。
2、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殊性问题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与尊严毕业论文题目,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论文格式模板。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具体来讲就是说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就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个多民族社区来讲,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他们就会觉得国家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从总体层面上而言,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尤其是像土家族和苗族这些在湘西州占主体地位的民族,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在谈及到对国家层次上面的认同的时候,州内的大部分民族也都对国家的各种民族政策表示支持和感谢,他们也都能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四、余论部分
1、民族认同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讨论
目前我门国家基于保护民族平等的原则,对我国少数民族实行民族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来讲确实对促进少数民族共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民族优惠政策又使得的当今社会中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受到了一些质疑。于是,在学界里关于民族认同的原因探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些学者持原生性理论,这批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应该是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当今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是带有功利性的毕业论文题目,这些民族主体主要是基于国家优惠政策可以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而产生和维持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的。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该究竟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需大家不断共同的探讨。
2、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为了实现各个民族事实上的平等,而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例如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享受到了国家的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由于少数民族的学生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个人喜好、性格特征等都和汉族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这就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增加的难度。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这样才能顾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民族意识较强,群体意识较强。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前都是居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方,因此生活习惯、语言文字、经济生活等都继承了先辈的品格,因此就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意识。少数民族的学生进入到了大学以后,由于接触的环境的变化,因此他们就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那种“少”字所代表的含义,因此就十分关注自己所在民族的政治地位,体现出极强的民族气节。在少数民族身上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就是耿直、坦率、真诚等优点,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情绪化、简单化、喜欢意气用事,在面对新的环境的时候总是不能够理性地进行分析,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怒目相对。
(二)观念受到冲击,易生消极情绪。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到了大学以后,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冲击,各种信息的传递和新的思潮的影响,就使得少数民族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就会将自己的民族和其它地区的民族进行比较,从而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但是同时也对少数民族的学生产生了困惑。少数民族的学生大都是来自偏远的地区,经济上也比较受困,和周围其它的汉族学生相比就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对于其她人的帮助就会产生受到怜悯的情绪,这都是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的。
(三)心里素质不强,情绪容易波动。由于少数民族的学生长期生活在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地区,因此相应地心理素质的建设就会相对的落后。和内地的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基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思想上往往存在着散漫、保守、封闭等各种缺点,大学生活竞争相对激烈,因此在他们常常感到自己原有的优势被打破,因此就会产生自卑、不满、嫉妒等的消极情绪。部分学生还表现出忍耐性差、情感脆弱甚至不愿意与人交往,这些消极的情绪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困难。
二、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不理性地对待民族意识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因此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学校就需要对少数民族的学生的消极民族意识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培养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时候,就需要对每个不同的民族的民族习惯进行了解,尊重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对新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国家对于民族的支持和尊重。要帮助学生解决好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用真情来打动学生,使得学生不再对外界的帮助产生抵触的情绪。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教育学生反对民族歧视,要想要真正地有利于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学会团结。要将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民族问题和本民族政治地位的敏感性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形成积极地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激励学生为振兴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进行努力。
(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建设。少数民族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强,因此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使得学生能够准确认识自己和内地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且能够正视这种差距。能够逐渐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性格中的散漫、保守、封闭等的思想进行及时改正,使得学生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培养起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还需要开展相应的扶贫工作,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好生活的后顾之忧,使得学生能够没有负担地完成学业,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且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改善都周围的老师和同学的态度,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事物。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谐民族社会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尤其是各地少数民族进入城市从事经商、学业、工作、旅游等活动的数量更为庞大。然而由于、语言、生活风俗习惯的不同,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就如何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解决民族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被学者定义为“非城市户籍,但在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各省市都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首先,它具有人口流动的普遍特点:从偏远地方流入大中城市,以谋生糊口为主,从事体力工作等。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散居在各大、中城市,呈现出分布广阔,人数众多的特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城市中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已达3000多万 ,是1990年的10倍,并且还在不断地增长。仅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少数民族成分就超过50个,少数民族人口22539人,每年流动人口超100万人次,其中,来自甘孜州、阿坝州、自治区、青海省各州县的藏族人口就有约70万人次,区内有、甘孜州、凉山州等13个少数民族驻区单位,成为成都市少数民族成分最多、人口最多、流动量最大的一个区。
2.从事行业较为单一,流动类型较为集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多从事一些繁重的体力活动,或根据自己相关民族特色,从事民族餐营业、宗教佛像生产、民族土特产出售及相关工艺品制造等行业。例如武侯区众多的藏族特色餐馆,随处可见的羊肉串生意,还有特色的玛瑙珊瑚、水果干果特产出售等等。而由于语言、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多数少数民族喜欢以同族、同乡聚居,以家庭、亲人、朋友为主,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于社会治安服务管理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出现无疑增加了其难度。少数民族多来自于偏远地区,文盲、半文盲占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法规意识薄弱,在城市中经常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另有部分人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蛊惑,干起偷盗抢劫等违法勾当,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2.由于语言、宗教、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关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在城市适应性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压力,例如一些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事情,又或者容易受到当地人民的歧视或排挤,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往往都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3.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经商多没有必备的手续,往往临时租个店铺,就开张经营,缺少正常经营的相关手续。另外有很大一部分人则选择交通要道、繁华路段、宾馆学校等地摆摊经营,一则影响城市面貌,二则影响交通秩序,二则影响相关执法部门的工作,为建设美丽和谐社会增加了困难。
三、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只会增多。如何减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给社会的消极影响,需要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需要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
进一步加强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提高全社会对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各部门要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高度出发,切实抓好落实宣传工作。
2.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管理
要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好,把公安、工商、城管、民宗、卫生、交通等部门都参与到一起进行联合协调工作,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发生的问题,采取妥善的对策,吸纳每一次成功的经验,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3.加强对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困难
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热情切实周到的服务。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诸如子女上学、经营场所、房屋租赁、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困难。对流动经商的人员适当给予照顾,引导他们依法从事经营活动,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做好清真食品和其它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努力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饮食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4.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管理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处理涉及他们的问题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坚持民族平等、保护合法、引导守法、制止违法。当有这一类的矛盾纠纷出现时,要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动态,配合有关部门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逐渐降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给城市管理的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汤夺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2]国家民委研究室.民族工作参考材料(内部资料)[Z].2009,(4).
[3]李林凤.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