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殖业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职业素养的激发。作为对高职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实验实训的校内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有重大作用。利用实验实训基地中营造的真实生产氛围和环境,教师在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中在帮助学生获得迅速增加的职业技能的同时,有利于其良好职业道德的树立。近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加快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步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其缺失的管理人员和落后的管理方式,使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这一现状下,可以利用党建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组织,在将其深入科研课题和实验基地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对实验基地的利用,在对其主体模范先锋作用充分发挥的同时,有效激发其职业素养意识。
第二,职业观的形成。尽管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将一定的时间花费在校外实践上,然而,总体来说,校内的学习和教育还是占主导地位。党建工作在对学校行政平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的行政工作机制得以尝试建立,在向学生提供较多有利于其职业能力培养和锻炼机会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比如:通过优秀学生助手的培养,在其对各二级学院的职能和工作的开展进行协助的基础上,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其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通过邀请学生代表参与建设项目及其他事项的讨论,充分听取其建议和意见,在使学校整体决策力和凝聚力显著提高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交往与包容意识的形成,对其事业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深入实践,提升素养
通常情况下,就业创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尊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职业理想都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而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对职业技能的获取比较重视,对其他职业素养则较为忽略。党建工作在帮助学生对职业教育规划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利用个体辅导、讲座、行业形势教育及入学教育等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通过合理活动方案的制定,引导各专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不同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对回馈社会的认知;通过社会实习、志愿行动、公益活动及勤工俭学,使学生在深入社会中切实了解和掌握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形势、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使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得以树立,在激励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为其专业技能的应用创造机会。
三、结束语:
关键词:校企合作;会计专业;高职教师;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310-02
高等职业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高职院校纷纷出台人才强校战略,教师职业素质日益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会计教师的严重缺失与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制约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开展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对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打造高水平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进而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内涵
职业是人们因社会分工而从事专业领域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所谓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为了完成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与自身从教工作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观念、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1],为完成责任与义务的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个性修养等。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国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既不同于中职院校,属于高等层次,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中间人才,人才体现高等性和技术应用型特点,这决定了高职教师除了具备作为一般教师职业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等共性要求外,还特别强调了应具备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必需的高层次、技术性、应用型等特点。
二、校企合作在培养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中的作用
为顺应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金蝶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校企合作提高了专业与职业的对接度,在推进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前校后厂等合作的同时,通过共同帮带、研发、引进、内培、兼职等方式,“金蝶会计学院”等校企合作项目促进了本院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培养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增强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
通过校企合作,促使教师有史以来最大限度地突破学校办学围墙,将理论用于实践,真枪实战,在努力促进学生学做合一、职业素质形成的同时,教师首先贴近实践环节,接受企业环境、企业实际运营方式及管理体系的实地操作训练。教师边干边教,学生边干边学,利于教师从自身经历和体会出发,用意志品质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职业兴趣,从而使教师职业观念增强。有些高职院中部分会计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存在功利思想,迫于晋升职称等压力,教学疲于应付,缺乏奉献精神,教师单单讲,学生呆呆学,过程缺少交流,忽略对学生从业思想、从业观念、职业道德与从业价值观等进行引导教育,职业观念淡薄。
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后,学院结合学生顶岗实习,专门制定了《会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专业调研、项目研究、技术服务、技能训练、课程开发与建设、编写实训教材、开拓实训基地等。这促使每位会计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一个月,特别是无企业工作经历的中青年教师,每三至五年就要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或开展社会服务半年以上。这些教师通过深入管理、服务一线,亲身经历企业会计领域目前的管理现状,培养了会计专业教师从业情感和职业观念。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增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有利地推进作用。
2.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是通过职业人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来衡量的。校企合作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管理、服务与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与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企业人员交流学习,获得宝贵的会计从业经验,通过企业实践提升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且,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组织教学,让企业专家、岗位能手参与教学,共同打造专业技术教学团队,让教学更贴近实际管理、服务一线的要求,从而利于会计专业教师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把握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
有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与专业水平相对高职教育要求偏低,而部分新招的中青年教师,学历达到要求,但职称与教学经验又不够。并且,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信息相对封闭,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会计专业教师整体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会计从业能力、高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缺失。
随着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着力打造以专业(群)带头人为引领的会计专业技术教学团队,实施订单培养。通过专业建设研讨,校企联手根据当前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专业方向,如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连锁经营财务经理方向)等,共同拟定未来几年的招生(聘)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联手设计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融入行业标准新内容的课程与教材。通过打造会计专业技术团队与会计专业过程开发、教学组织,有力地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3.培养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个性
高等院校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职院校除了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直接参与企业课题研究、服务于企业成了吸引企业深入合作的另一有力保障。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3],高职会计教师要具备“解惑”能力,作为从教者帮助学生直面社会、人生难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具备专业疑难攻克能力。
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在教师参与企业研发课题、共建项目的同时,开发了教师的职业潜力,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服务水平,这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个性形成。由于会计首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职业特点,过去多数会计教师已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陈旧,这无法与当前会计行业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也直接影响高职会计教师自身教科研能力的开掘。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共建创办金蝶会计学院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师打开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学院制定政策规定会计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脱产深入企业,共同开发软件,组织或参与企业课题、项目研发、为企业提供咨询、开展员工培训等服务。并在时间、设备、资金上予以政策倾斜,让教师真正走出校园,面向企业,面向行业学术研究与理论前沿。通过校企间的亲密合作,调动了会计专业教师投入教科研服务的积极性,许多教师为引导学生热爱会计专业、钻研业务知识,根据“90后”学生的智能与个性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现出蓬勃的教学活力。校企共建挖掘了教师职业潜力,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培养了教师创新与攻坚精神,发展教师职业个性,也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在社会上有力地发挥了示范高职院校的辐射作用。
三、结语
从历史经验得出,任何一个行业、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高素质人才。新形势下,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等技术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与产业、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结合起来,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校企合作对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增加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观念,提升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了高职教师的职业个性,而且为学校带来了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为在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相观而善”的机会,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为提升会计教师整体素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杰法.浅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3).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
Effects of leachate recirculation on its nutrient substance
Zhang Chaoping 1,Zhou Shengyong 1,Jiang Jianguo 2,
(1. Shenzhen Xiaping Sanitary Landfill, Shenzhen 518019, P.R.China;2.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impacts of recirculation volume on removing element N、P of the leachate. Four simulated bioreactor landfill columns were operated weekly with different recirculation ratios, respectively 5.3%, 2.7%, 0.67% leachate and 0.33% water, in this comparative researc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eachate recirculation brings good effects on removing its nutrient substance
Keywords: bioreactor landfill; leachate; recirculation
渗滤液回灌是一种简单的增加填埋场内部湿度,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方法,同时还能降低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加速填埋气体产生[1,2]。采用渗滤液回灌技术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已经由实验室规模实验走向中试规模实验和全规模实验并开始得到实际应用。截至1993年,在美国、德国、英国和瑞典,已经有接近20个生物反应器填埋场[3]。北美固体废弃物组织1997年的调查表明,在美国境内,已经有超过130个填埋场实行了渗滤液回灌[4],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
渗滤液回灌过程中,栖息于覆盖土壤、垃圾体中的微生物能吸收利用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而有机和无机胶体的吸附、络合和螯合、离子交换、机械阻留对渗滤液也有一定的处理作用[5]。处理渗滤液也是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主要优势之一,回灌对渗滤液处理效果的考察是本试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N、P等元素,N和P在生物法中、特别是厌氧工艺中,去除效率较低,对于有机物浓度高且普遍采用厌氧方法处理的渗滤液而言,需要单独添加脱氮除磷工艺以使其达标排放。下坪填埋场使用吹脱法去除氨氮,运行费用很高。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对N和P的去除效果很小,而局部改进了氧化还原环境的局部兼氧型填埋场则有更好的去除效果[6-10]。渗滤液回灌对N和P的去除效果,是本试验考察的主要目的。
1、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1.1 实验装置
本实验由四个平行的中试规模实验柱和相应的集水池组成,实验柱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中试实验柱结构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of simulated bioreactor column
实验柱规模为2.5×3×5.5 m3,池壁在不同高度设有采样口两个,并设置有温度探头。各实验柱中均填入净高4m的垃圾,垃圾的下部和上部均有HDPE网和砾石作为导水和导气层,实验柱内壁以及顶部均用HDPE膜焊接密封。上层砾石中埋有渗滤液布水管和填埋气体收集管,渗滤液布水管连接到渗滤液调节池,填埋气体收集管接有阀门和累积型气体流量计。下层砾石中埋有渗滤液出水管,用于收集实验柱产生的渗滤液,出水管上设置有液位计,用于观察垃圾体中水位高度。
1.2 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垃圾取自深圳市当日收集的新鲜垃圾,垃圾被压缩车送来后,均匀地填入四个实验柱中,并人工压实,填埋垃圾组分见表1。四个实验柱的垃圾密度均接近1t/m3,此密实度参考了深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实际垃圾填埋密度。
本实验所采用的回灌渗滤液为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的原渗滤液,此渗滤液为弱碱性,具有调节酸碱度和接种的作用。
表1 实验柱填埋垃圾组分
1.3 实验方法
1号、2号和3号实验柱分别回灌1.6 m3,0.8 m3,0.2 m3的渗滤液,其回灌量分别为垃圾填埋量的5.3%、2.7%和0.67%;4号实验柱作为控制柱回灌0.1m3的清水,其回灌量为垃圾填埋量的0.33%。回灌每周进行一次。
实验期间定期采样分析进出流渗滤液,同时对实验柱温度和填埋气体产生量进行监测。
2、实验结果
2.1 N的变化规律
渗滤液回灌前后NH3-N和TN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2和3所示。
图2NH3-N变化规律
图3TN变化规律
从图3-6和3-7的试验结果不难看出,在回灌35周之前,垃圾体对于回灌渗滤液中的N没有去除效果,出流渗滤液N污染物浓度甚至高于回灌渗滤液浓度中N的浓度。回灌初始阶段,回灌柱的出流NH3-N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回灌渗滤液含有的,二是垃圾中蛋白质等含氮物质降解产生的。同时,回灌柱中微生物的增长要消耗一定的含氮物质。在15周以前,回灌柱的NH3-N和TN浓度都与回灌渗滤液相近,说明此阶段垃圾分解所产生的含N污染物与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量相近。而到15周时,回灌柱的NH3-N浓度开始明显增长,并达到整个回灌过程的顶峰,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回灌渗滤液中NH3-N的变化规律,这说明此时微生物的水解作用占主导地位,大量的含N污染物被溶解释放,速率超过了微生物增长所需。控制柱NH3-N变化规律也与此类似,但变化幅度要小于回灌柱。在回灌进行17周左右的时间内,3个回灌柱NH3-N峰值浓度分别为回灌渗滤液浓度的1.55、1.47和1.73倍。
17周之后,出流N污染物浓度开始下降,直至35周左右,出流NH3-N浓度开始低于回灌渗滤液NH3-N浓度。从40周开始,反应柱出流NH3-N与回灌渗滤液NH3-N浓度开始保持一种稳定相关的状态,回灌后NH3-N的浓度降低的值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微生物环境基本稳定,易经降解释放N污染物的有机物消耗殆尽,生物活动所消耗的N保持稳定状态。此阶段回灌对渗滤液的NH3-N有一定的去除作用。40周后3个回灌柱的NH3-N平均去除效果为42.8%、45.1%和41.4%,去除率虽然远低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但对高NH3-N浓度的渗滤液而言,已经有不错的效果。
2.2 TP的变化规律
渗滤液回灌前后TP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4所示。
图4TP变化规律
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对P的需求比对N的需求更低,故生物处理P的去除率十分有限。从图3-8可以看出,30周前反应柱出流渗滤液P的变化规律与N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在最初的回灌期,TP浓度不断降低,而到了10周以后则开始上升,在15周时达到峰值并重新下降,说明此阶段内微生物活性增加,更多的P从垃圾中水解溶出,而到了30周以后趋向稳定。与NH3-N不同的是,回灌柱出流TP的浓度与回灌渗滤液的浓度相差无几,并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这完全是厌氧微生物对磷的需求很低造成的。总体说来,回灌法对P几乎没有处理效果。
3、小结
关键词:林业植物;环境;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63-1
林业植物在净化大气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在树木覆盖面积大或在树木生长繁茂的城市,我们会感觉到空气清新、宜人,这是由于树木的生长所带来的,它改善和调节空气成分,减少空气中的烟粒或灰尘的结果。
1 林业植物在美化环境方面的功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矿企业和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城市中空气污染相当严重,雾霾天气逐渐增多,这就使我们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刻不容缓,那么除了我们做好环保工作外,对环境能起到改善和保护作用的要数林业植物了。林业植物不但具有美化和绿化的功能,在净化空气、吸滞灰尘、减少空气含菌量、减弱噪音、降温增湿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所以林业植物被人们称作“城市的吸尘器”。
1.1 林业植物在调节温度方面的功效
在林业植物较多的地段或合理配置的林带内,其小环境有冬暖夏凉的感觉,因为夏季树木冠层可阻截阳光,减少日光直射的辐射热,使温度降低。林业植物降温能力主要决定于植物冠 幅的大小、叶子的疏密度和叶片质地,一般乔木比灌木降温效果好,有树木的地方,还能缩短每天的高温时间,与空地相比缩短4个小时左右。
冬季树木上的枝条多,吸收辐射热面积大、吸收热量多,而且与空地相比,有园林植物处,空气流动速度相对缓慢,散热较差,故有林业植物较多处,小环境内气温较高,当然冬季树木的增温作用远不如夏季的降温效果显著。
1.2 林业植物在调节空气湿度方面的效应
林业植物能通过枝叶不断的蒸腾作用,向空气中输送水分,使空气变得湿润,树木量的大小与冠幅、叶片数量和叶面积大小密切相关,据测定,一株中等大小的杨树,在夏季白天每小时可经叶片蒸腾25kg水到空气中,一天的量可达半吨之多,树木丛柏或片植对改善空气湿度效果比单株要大,不仅能提高树木丛内的温度,而且对丛外有一定的效果,在有树木的地方,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0~20%,林业植物覆盖面积越大,增加空气湿度的效果就越明显,树木调节和改善空气湿度的作用与季节关系极大,夏季效果十分显著,因为夏季气温高,叶片稠密,蒸腾量大,向空气输送的水分多。冬季落叶的乔灌木只剩下枝条,而常绿树生长微弱,蒸腾量大为减少。故冬季空气显得干燥,但在植株周围的小环境内,空气湿度相对比空地要高。
2 林业树木一年四季的养护管理工作
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在林业生产中要适时进行,保证树木栽植成活,使其有良好的生长趋势,叶片健壮、叶大而肥厚,枝干健壮,无明显枯枝、死杈、枝条粗壮、茂密、完满无缺,树木优质,使树木发挥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要一年四季不间断的进行,如种耕、除草、施肥、灌溉、排水、整形修剪、防风、防寒、防治病虫害,这些管理措施应根据不同的树种、物候期和特定要求适时进行。树木养护管理工作应顺其植物生长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而进行,因季节性比较明显,安排工作大致可依四季进行。
2.1 冬季
此期间,全国各地气温都很低,特别东北地区气温都在-27℃左右,此段时期内,主要进行树木的冬季整形修剪、深施基肥、防寒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冬季在植物根部堆积无盐水污染的积雪,既可防寒,又可用融解的雪水补充土壤内的水分。
2.2 春季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树木开始陆续解除休眠,进入萌发生长阶段,此时的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应逐步撤除防寒措施。进行灌溉与施肥,为树木萌发生长创造适宜的水、肥条件,为树木的全年生长打下基础。春季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刻,可采取多种形式消灭越冬害虫,为全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2.3 夏季
夏季气温很高,光照时间长、光量大,雨水都较充沛。树木光合作用强,效率高,树体内各项生理活动处于活跃状态,是树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需要肥水最多的时期,应多施以氮为主的追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料,夏末应及时停止施氮、多施磷、钾为主的肥料,既保证了树木以叶所需的氮素,又保证了开花结实需要的磷和钾,也使树木当年生枝条在秋季生长结束时能及时木质化,夏季蒸腾量大,要及时进行灌水,但雨水过多时,对低洼地带应加强排水防涝工作,在晴天进行种耕除草。
2.4 秋季
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树木的生长已趋缓慢,生理活动减弱,逐渐向休眠期过渡,肥水管理应及时停止,防止徒长。树木落叶后封冻前,对抗寒性弱的或引进的新品种进行防寒,灌封冻水。
(1.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12)
【摘要】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发展成为职业人所必需的基础。在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借助现有的校园资源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运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讨论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教学;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作者简介:文芳(1985—),女,湖南衡阳人,助教,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
高等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就必须要将实现培养学生精湛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步走。两者相比较,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更加关注的,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和终身学习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保证作用,也成为学生取得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蕴含在职业技能的培育中,贯穿于各科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根植于学生的头脑,更要体现在学习的方方面面。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大部分高职院校各个专业都开设的必修科目。
一是,借助现有的校园资源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应用文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表达程式,有一套固定的专门用语,有相对一稳定的句式,也有比较固定的结构式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随时随地的寻找让学生练笔的机会,注重应用文写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应用文写作知识和历练的渠道,突出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高职学生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的,对于应用文的使用程序和写作技巧相对比较陌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入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内化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将一些参与度很高的课外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应用文的类型归纳出来,引导学生收集团学部门在应用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并查找报纸和新闻网站上类似的范文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同学们所写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和改进的办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读报、上网查阅等方式收集资料,培养了“读”的能力,而学习本身就具有迁移性,对阅读或写作技能中某一方面进行训练会提高另外一种技能,学生从“读”的精品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概括总结,从而为“写”出精品创造了条件,写作水平自然提高了,不仅可以解决学生课外活动中经常头痛的计划总结新闻等应用文写作老大难问题,而且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也随之提高。
二是,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案例教学法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为激发学生写作应用文的兴趣,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调查,寻找写作素材,设计写作案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这种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方式,往往是文科类课程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法,更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好方法。
在相对比较枯燥乏味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充实教材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案例分析的运用过程中,师生通过互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获得相对平等地位的学生能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刺激下,围绕案例大胆思考,展开分析讨论。而教师在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或讲解员,也不再扮演教学权威者角色,而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主体的指导者和教学进程的推动者,引领和掌控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考,教师甚至还可以扮演一个反方角色,通过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对话性思维,让学生敢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个人的信念,敢于打破常规向权威说“不”,勇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追求答案不曾有的观念。
三是,通过讨论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相关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已经与人们传统观念中应用文类似于八股文的特征相差甚远,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运用之灵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兴趣平平,显然无法达到现在各行各业对于高职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能力方面的要求。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教师往往为了要抓住现在学生的自身特点,更结合课程的应用情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找到解决办法。
而在分组讨论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分组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是自由组合,教师仅仅是将相关任务发放给各个组,具体组员的分工、讨论的方式等都是学生自行组织完成。学生必须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由组长代表全组汇报题目解答的整个过程,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负责提问,教师负责最终点评。这样一来,每个小组在接到任务之后,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讨论,从组长的选派、组员的分工,到任务的讨论、电子文稿的撰写、“场外”观众的提问等方面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全组同学必须齐心协力,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合作,把平时课堂上所学知识落到实处,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策划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己任。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其应用文的思维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说的语言能力,促进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字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伟山.基于专业素质培养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论坛,2013(2).
[2]李正光.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应重视“三个结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
一、呼唤医疗职业精神的时代背景
在一个正常社会,医务工作必然是高尚的事业,医生护士必然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和人群。医务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和生命形态。而近20多年来医患之间利益取向发生了严重错位,医患信任危机日益严重,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受到挑战,不断升级的医患矛盾令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医务工作者心寒无奈,许多人出现精神迷茫和职业信仰相对淡漠,被误解和歪曲的天使需要用职业理想、职业信念托起生命之重,其落脚点是敬畏生命。
我们在卫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将“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进行渗透和强化,对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行为实践中的道德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并教育引导,旨在使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心怀一颗仁善之心,对生命心怀敬畏,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高品位文化修养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骨干人才。
二、生命伦理的诉求是构建医患和谐的基础
通常来说,生命是理解人类所以活动的根本源头,我们只有有效地把握了生命,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类所创造文化的不同形式。在我国长期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各门各派的哲学家都曾经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对生命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论述。例如,叔本华就一直认为:“世界,指的并不是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范围,而是指在整个生命的进程中,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也就是说,在更多的意义上,认识活动并非是“逻辑统一”而是生命体验。而文化哲学则认为,无论是哪一种的文化形式,都属于生命的符号形式,我们如果想要对这些生命本质有一个充分的把握,就必须要不断的依靠陶冶、唤醒和体验来实现。例如,狄尔泰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生命存在的过程有体验、表达和理解这三种,同时我们也将其中的“体验”来作为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同时,对人的生命进行关注,并进一步走进受教育者的生命世界,来使得影响能够更加顺利的向着生命个体的无限未来绽放异彩,从而全面实现生命意义上的不断超越,并以此来充分地启发和引导生命的人格意志、情感、创造冲动与整个生命个体的和谐、完整的发展,使之成为卫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起点和主要追求。
三、“敬畏生命”伦理理论解读
基本内容:“敬畏生命”这一伦理学理论是由著名的哲学家、法国医学家以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托·史韦兹(Albert schweitzer)提出的,是一种与传统伦理学不同的伦理学。其所主张的主要观点是:善,是一种能够被用于保存生命,并促进生命,来促使可发展的生命来实现其自身最高价值的存在。而与之相对的恶,则更多的是一种能够伤害生命甚至毁灭生命,使得生命的发展受到压制的存在。因此,世界上的人类,就必须要像敬畏自己的生命那样,去敬畏世界上存在的所有的生命意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
在“敬畏生命”这一伦理学理论中,其所追崇的基本要求,通常指的是给予任何生物所有的善意,并在此基础上来克服盲目的利已主义世界观,同时也要关怀自己周围的所有生物的命运,给予他人真诚的帮助,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共同努力,进而帮助人类实现自我拯救。敬畏生命是医护人员的使命,是一个一旦穿上白大褂就要严肃、严厉甚至严苛履行职责的人的使命!敬畏生命的工作在医院层面应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个系统的医护工程,是一个温馨的治疗环境,是一个个感人的生命故事。这才能赢得病人和家属的赞扬,赢得医护工作的最佳状态,赢得生命历程的一个个奇迹!而医务工作者自身的乐趣和境界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升华。
四、用“敬畏生命”伦理理论诠释职业尊严与欢乐
对于人成年以后的生命活动来说,职业生活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生活的质量情况,往往能够直接决定了人类的生命质量。因此,如果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就必须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职业,并在此基础上,来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去促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使自己能够在这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来充分地享受其所产生的生命力与欢乐。医务工作是智力与体力要求很高的创造性的劳动,而结果的评判尊严的获得却不是完全与付出成正比,敬畏生命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医务工作者寻找到了医疗职业的存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起对于社会而言的外在价值,更多的还是其对于从业者——医生而言的内在生命价值,同时也在这个价值的找寻与发现过程中看到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统一基点,且该基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医务工作者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来获得外在与内在统一的尊严以及欢乐的源泉,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康复”。尤其目前医患纠纷愈演愈烈职业的内在尊严是支撑我们做好工作化解矛盾的动力。作为医务工作者扪心自问你的职业劳动质量,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因创造而获得内在尊严与欢乐?我们所说到的这些问题,必将会引导者职业主体的个人去进行自我职业行为与职业意识的全面反思,让自己进一步转化成能够自觉创造职业内在尊严和职业生命的主体。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生命的创造。
五、“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渗透和强化在卫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即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又要实现人的自我和谐。我们研究重点是将“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渗透和强化在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先实现医务工作者的自我和谐消除目前的医患关系现状带给从业者的抱怨,通过职业行为的改变促进医患和谐。在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时时强调尊重生命的价值,用生命伦理教育和指导医疗工作每一环节,在具体工作情境中推行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感受和谐的欢愉。
道德教育,是一种能够正确引导人类不断走向完善的教育,其在根本上所涉及的往往是人的灵魂与心灵问题。例如,古希腊的一名著名哲学家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类应该追求永恒的真理,并寻求最高的善——智慧,来实现人类自身灵魂的改善。”再如,柏拉图也曾经提出过“教育将引导人心灵的转向”。就近代来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曾经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概念,那就是“道德理性”。在这个概念中,其主要是对自律精神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进行了相关的明确,并进一步将浩瀚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来当作是两种应该被人们所敬畏与赞叹和的伟大事物,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人类对于善的追求和向往。所以说,道德教育能够引导人类向善发展,使其过上一种更加有意义的生活,这也就自然而言的促使道德教育成为了时代的呼唤。不过,在实际的生活中,对于道德教育领域来说,由于其往往会受到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与思维模式的作用与影响,爱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单纯的道德规则与知识的灌输,这种知性论的道德教育不仅会使得其原有的目的发生偏离,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队人的头脑祈祷束缚与禁锢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存状态决定其道德学习行为和动机出现的可能性,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从每一个体的实际出发,细心、耐心地保护和支持其道德学习潜能的生长和强大。
六、“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在内化成职业成为的过程
1.“敬畏生命”道德内化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引导
对于这种意义上的世界来说,其更多的是由伦理与道德所建构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帮助人类,来全面摆脱近代以来技术文明与物质文化所造成的精神危机而建构的。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生命意识也被日益凸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立在生命哲学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就必须要更好的去引导受教育者,来使其能够在个体生命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生活体验。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不仅仅需要实现人类生命的自我超越,来促进人类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使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追求生命的意义,同时也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达到和谐与完满,积极引导生命个体在无限的未来中能够绽放异彩。也就是说,以生命为起点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包含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内涵,其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意志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全面对话,使得自然生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来不断地向审美生命与智慧生命发展提升。这样一来,当我们在生命哲学基础上,来进行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时时,就能够真正的跳出以前狭隘的圈子,快速的走出误区。
进行“敬畏生命”伦理学教育不是简单的纯理论的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一两次培训就可讲授清楚的,必须把“敬畏生命”伦理学融入卫生思想工作教育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慢慢渗透和强化其伦理学观点。
2.医务工作者善与爱的生命表达在理解中得以丰满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其所需要的生命表达,往往是在医疗服务实践中,来进行真实自我的独特展示,进而帮助其能够更好地在生命叙事中,来寻找出生命存在的意义。前者所主张的更多的是自我性情的展现,主张生命个性不应该被教条式的道德规则所束缚,来进行一个生命存在的真实展现,让人们能够在生活的舞台中去做自己了,而不是刻意地去模仿他人,使其拥有自己的思想,并合理的按照自我的选择来行事,同时也要对每一件事情都能进行自我评价与判断;后者则更多地是,在一整个生命的历程中,来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审思与反省,并对原有的体验进行相关的总结,来使之形成自己的生命故事,并且在进行自己生命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来与自我和他人形成一种时空上的意义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因此,生命也必须要充分地依照其原有的内容与体验来进行表达。这就要求敬畏生命伦理教育,必须要积极引导医务工作者来做到更加适切与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与工作,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道德教育内在于生命,并进一步引导生命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
[2]刘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9)
关键词 通丰植物营养液;农作物;应用效果
通丰植物营养液是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营养、无公害复合微肥,是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也是我县扶贫办选定的科技扶贫项目。2006年,我们对通丰植物营养液在水稻、花生、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上进行了应用试验,表现出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均匀的田块,试验点的基本情况见表1。供试材料为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通丰植物营养液。试验设置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4个处理是:喷施通丰植物营养液3L/hm2(A);通丰植物营养液4.5L/hm2(B);通丰植物营养液2.25L/hm2(C);喷施清水900kg/hm2(CK)。小区为长方形,面积40m2,小区长8m,宽5m。小区重复间留走道50cm,四周保护行1m以上。其他施肥管理措施与当地大面积生产相同,并严格控制一致。施用方法:在水稻、花生、玉米营养生长盛期进行叶面喷施。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1)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喷施通丰植物营养液对水稻的株高有矮化作用,实际观察中还发现,喷施了该液肥的水稻抗倒伏能力增强。3个喷施剂量喷施后的水稻穗长明显增加;有效穗显著增多,平均增加2 000穗/hm2,着粒数增加1.9~4.6粒/穗,实粒数均增加10粒/穗,空壳率降低3.3%~3.8%,千粒重增加0.6~0.7g。从效果看,以处理A最佳,但3个喷施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2)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喷施通丰植物营养液对玉米的株高有增高作用,从而增强了玉米接收日光的面积,平均株高增加5.7cm,穗长平均增加2.3cm,穗长增长率达到10.4%;喷施通丰植物营养液后的玉米穗粒数较清水的明显增多,处理A试验结果为5.5%。此外,在玉米上应用通丰植物营养液后较突出的作用是增加百粒重,以处理A为例,百粒重增加1.9g。
(3)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喷施通丰植物营养液对花生主茎有矮化作用,平均矮化1.3cm,千克果粒数平均减少8.2%。过熟果、发芽果减少55%。
2.2不同处理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喷施通丰植物营养液,水稻、花生、玉米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大田调查,水稻施用通丰植物营养液比对照平均增产1 241.6kg/hm2,增产幅度达13.93%;花生施用比对照平均增产657kg/hm2,增幅达16.9%;玉米施用比对照平均增产1 161kg/hm2,增幅达15.33%。
3小结与讨论
(1)喷施通丰植物营养液对水稻、玉米和花生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且以喷施3L/hm2的效果最佳。水稻和玉米喷施通丰植物营养液比对照在有效穗数量、穗粒数、穗长、千粒重等方面均有增加,降低空秕率方面效果显著。尤其在增加穗粒数、籽实重量和降低无效产量等方面效果突出。在花生上,主要降低株高,增加单株结果数,减少千克果数,增加产量。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是全面提升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的重要途径,能提升90后高职生职业意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素养能力、身心素质能力、职场礼仪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班企共建”的渗透作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班企共建”的内涵,建立企业与学校、企业与班级之间良好合作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使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关键词】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渗透作用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壮大,但90后高职生就业状况并不理想,原因有多种。其中90后高职生在职业素养方面与目前市场经济下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存在明显差异,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所以职业基本素养基地建设势在必行,使90后高职生能够顺利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及职业生涯的持续性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和重点工作,更多的是结合理论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使得更多的90后高职生能就业、就好业及保持职业发展的持续性。对此,我院特提出开展“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工作,通过此工作使学校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
1 职业基本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1.1 职业基本素养的内涵
职业基本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基本素养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
1.2 职业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
就职业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而言,不同机构和学者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却也存在一些共识。比较典型的观点归纳为:
职业意识能力。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也叫主人翁精神。
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人际感受能力与人际反应能力的综合,前者是对他人及他 人与自身关系的觉察能力,后者则是对他人及他人对自身影响的行为应对能力。
沟通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
信息素养能力。是一种“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
身心素质能力。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
职场礼仪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
2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对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提升的作用
据相关材料显示,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中,有70%左右是学生到企业参加一般性质的顶岗实习,企业则派相关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参加学校教学管理组的有关活动;少部分校企合作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定向委培或联合开发项目等方式进行;极少数校企合作是通过组建经济实体等方式进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办学。如我院就90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前三种形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开展“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工作,让90后在籍在校学生受益匪浅。
2.1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能提升90后高职生的职业意识能力
我院“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工作中,企业进班后就模拟企业框架结构,针对不同的企业性质给学生设置相应的职务,如CEO、项目经理、项目组长、技术员、策划员、宣传员等,让学生充当职业人提前了解自己所对应的职务所应具有的职业意识能力,当学生去企业参加职场体验时就能很快进入状态,积极主动认真的开展工作,有责任感的完成企业的各项任务,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企业的工作。
2.2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能提升90后高职生的人际关系能力
我院“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工作中,通过开展厚溥杯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能走出紧张的学习氛围,在拓展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相互鼓励、相互信任、团结一致击破各个关口,最终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化解同学之间的隔膜,拉近彼此的距离。也可以使性格内向害怕交往人际关系能力弱的同学走出内心的障碍,提升了人际关系能力。
2.3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能提升90后高职生的沟通能力
我院“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工作中,通过开展《职等你来》大型模拟求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自我介绍、才艺展示、求职意向表达、回答企业问题等环节,提升了90后高职生的临场发挥能力、自信心、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当场就有多个学生成功地被企业录取。
2.4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能提升90后高职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我院“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工作中,要求90后高职生参加职场体验后对企业进行画像,另外在职业基本素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提交实践报告和心得。在这些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信息或网上资源的技巧,提升了信息素养能力。
2.5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能提升90后高职生的身心素质能力
我院“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工作中,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围绕学院各个角落定向寻宝,在培养90后高职生熟悉校园、热爱校园的同时使他们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升了身体素质能力;二是学生参加职业基本素养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于就近的企业学校要求学生步行前往,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
2.6 “校企合作―班企共建”能提升90后高职生的职场礼仪能力
我院“校企合作―班企共建”工作中,如达内公司开展的《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人应掌握的职场礼仪》活动,模拟职场中有对礼仪的具体要求,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职场礼仪的重要性,并深刻掌握职场礼仪要领,如敲门、握手、接听电话、接待、安排餐位等等,全面提升了90后高职生的职场礼仪能力。
3 深度的“校企合作―班企共建”是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提升的质量保证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多数采取与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某个时段送到企业进行职场体验。一般会选择在毕业前夕,且体验时间较短。通常认为这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对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的提升会有帮助,但由于合作的深度太浅,导致效果并不乐观。
基于共同利益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才能保证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提升的质量。如共同研发新产品,并形成共负盈亏的经济体系。在共同研发的过程中,不仅能将90后高职生带进工作区,也能让90后高职生参与技术创新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这种参与可以贯穿于90后高职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着实提升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能力,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增加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深度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保证,也是90后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提升的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剑飞.以“六个整合”打造就业能力――校企合作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新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概念与理念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时期,针对战争中很多没有经验的海员落水牺牲的情况,德国教育家便创办了一所海上训练学校,用来训练那些在海上缺乏生存经验的年轻海员,教授一些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舰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海上生存知识,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素质拓展训练最早的雏形。简单来说素质拓展训练就是利用大自然的环境,通过前期的设计与准备,让学员亲身体会,动手动脑,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体验式学习的方式。素质拓展训练的理念是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和项目,让大家在做中学,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更好的去面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与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可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2、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3、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
职业核心能力还可以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类:职业方法能力主要是个人获得知识与方法,处理一些信息问题的能力。职业方法能力包括自我学习、数字应用、信息处理等能力。职业社会能力主要是是指与别人交流、团结协作、共同相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社会能力主要包括人际沟通、合作共赢、处理问题、语言应用等能力。
三、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首先,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些知识没有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的高职教师要有灵活的方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我们在教学和活动中可以抓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让这部分对学习知识不敢兴趣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其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素质拓展的道具来激发学生动脑学习的欲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拓展道具“汉诺塔”,先讲“汉诺塔”的来历,引出古印度有关“汉诺塔”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增添它的神秘色彩,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然后由教师讲解移动规则,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分组展开试验,最终达到训练目标,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强调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最后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提升了学生的与人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将来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学会与他人交流,只有与别人交流沟通才会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找准方向,更好的充实完善自己。同样,走向社会后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背后的团队,我们都知道一根筷子轻轻就能折断,但把更多的筷子捆在一起,想要折断它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团队力量要远远大于个人力量,所以说团队合作很重要。在高职教育中可以给学生设置一款拓展活动――“不倒森林”,在这里我们教师先给学生讲它的规则,让学生了解“不倒森林”规则后,分组进行挑战,学生会在练习中发现这款活动必须要有一名指挥者负责协调,接下来学生们主动开始沟通,再后来他们慢慢开始找到一些方法,最后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完成训练任务,整个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自觉的便提升了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自理能力,二是自我学习的能力,三是社会活动能力。素质拓展训练可以为培养这些能力提供有效支持。像我们看到的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就是采取了这种方式,让明星家长和孩子背起行囊走进自然,去体验生活,锻炼自我,虽然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的户外运动不是最刺激的,但却是让人比较容易去接受的一种训练方式。我们的学生也可以体验简单的野外生存课程,可以走进自然,爬山、旅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可以借此来打理自己的生活,到真实的生活中去经历、去学习、去感悟、去总结。让学生学会与外界打交道,不断的学习与总结,更好的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形成一定的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