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

第1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职校;非遗传承;苏扇;校企合作

苏州市具有二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名城,其手工艺历来非常发达。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非遗苏州折扇全盛时期有400多种不同样式,如今只剩七八十种,有些制扇工艺已基本失传。苏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地高校传承苏扇的职责理应担负起来。目前校企合作教学为企业和学校之间搭起了一个良好的互助平台,各高职院校推进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非遗传承在高职校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遗传承认知调查,区域培植文化土壤

为了更好的利用高职校资源,必定要对学生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是五年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表总计有405,共回收答卷401份,通过数据分析课题组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了解苏州本地的传统手工艺占56%,反之不了解的占38%,其余无效;100%的人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和传承有必要性;高职应当开设当地非遗有关的课程持有支持态度的人高达81%;平时生活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参与性活动仅仅16%;了解苏扇特点的占到52%;曾买过苏扇的的仅仅是6%;相关苏扇现状营销市场问题的仅在10%左右。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得知,当前青少年对非遗是比较感兴趣的,普遍认同非遗的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缺少对非遗的参与性,也对非遗更多文化层面的东西不很了解。周围能参与到非遗的机会是非常少。依此认为,在高职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有一定的基础,在高职校区域内有发展非遗普及认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 建立和运作非遗基地,高职校构建传承机制

苏州市的非遗项目种类丰富,包含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多种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已逐步进入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地高职校担任着发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为非遗传承在高职校有一个长效机制,特别成立了“苏扇技艺传承研发教学基地”。基地享有专用教学场地,三个功能教学区。同时行业企业成为了学校实训的校外基地,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成为了苏扇传承教学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学生参观学习的基地。本基地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收藏展示、交流合作、聚集示范、展示展览、研发孵化、教育培训、创新探索。此外,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有《基地建设目标和内容》、《基地管理办法》、《基地管理人员及职责》、《旅游工艺品实训室基地规章制度》、《基地教学研讨记录》、《基地活动手册》等。从日常细节到宏观组织,都有严谨的制度并认真执行,使基地真正成为一个校内外合作交流的良好平台。

3 实施高职课程教学,专业课程凸显地方特色

高职课改从未停下脚步,各专家学者对高职课改有众多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无不体现出现代教育对职业教学中的人才培养的重视。高职课改的人才培养从技术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模式转变。苏扇艺术的课程落实,主要采用单元化课程设计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高职校采用项目化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把苏扇艺术课程在艺术专业的各个有关课程中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的各个环节的课程设计。苏扇艺术的教学在主要是在corelDRAW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线描课程、工学一体毕业创作设计课程等进行了项目化教学实践。从专业教师的集体备课,对校本的教材分析、课程性质和重难点、学生情况分析、使用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引发兴趣、深化思维、学法指导和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等等,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真落实。课程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要求有严格的教学设计,重点难点,不同课程嵌入的时间长短根据本课程的总体要求来进行设计。通过本地高职校开展苏扇课程,彰显了地方文化和高职办学特色。

4 编写苏扇校本教材,落实理实一体高职课改

教材的编写是为了适应高职教改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套全新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确定了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宗旨。苏扇教材的编写要突出本地传统文化的深厚沉淀,力争在非遗继承与传扬上有所突破。教材主要是参考了原有企业编制的论文集以及网络资料,其次是通过访谈求教学习,对多位行业专家的意见整理。通过对苏扇行业专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扇传承人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苏扇的状态。然而现有关非遗苏扇前身今生后世的资料并不多,所以编著相关教材难度特别大。再次,通过收集和整理其它地方的非遗项目的著作,例如《杭州像景》、《南京云锦》等平行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指导苏扇的教材编制。校本教材中还附有一张苏扇教学辅助的光碟。这本教材的编著填补了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5 建立苏扇名师工作室,加强行业交流与探讨

苏扇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历经多次变革和创新。发展到如今,更需要的是对传统手工艺的深刻的认知,更好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目前,在众多檀香扇企业中,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辉煌后,行业急转而下,企业萎缩,很多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有很多设计人员改行。即便现在从事苏扇行业的众多人员,由于经济单方面的追求使得在技术、艺术造诣有所停滞,尤其是在新品开发上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由于社会的重视和行业的复苏,设计专业人才尤其显得特别紧缺。建立专业的苏扇研发教学的师资队伍,建立苏扇艺术研发的专业人才库非常重要。名师工作室将苏州本地有利资源进行整合,将檀香扇技艺的行业专家与高职学生对接,古老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年轻的一代。在本设计团队中,主要有专家学者的指导,高职校艺术专业教师为核心,以五年制高职艺术专业学生为主体开展苏扇的传承和创意设计。

综上所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前提下,针对高职学生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单元化研究型的创新教学实践,走出了一条培养学校中的非遗传承的特色之路。以校企合作为机制的传承基地是积极有效的,单元化研究型课程的嵌入是合适的必要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编写檀香扇校本教材,更是学习和总结的一次历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思豪.手工艺创意产业[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9.

[2]潘嘉来.中国传统雅扇/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马骏,赵莉.中国扇文化[M].云南: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

第2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摘要:“传承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围绕传承人及其传习活动建立起来的传承保护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同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征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也是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建立传承保护机制与活态保护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保护机制;活态保护原则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传承发展”,而传承发展的核心是围绕传承人及其传习活动建立起来的传承保护体系。可以说,没有传承人及传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灭亡,只有保护好了传承人及传承体系,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延续与发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征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也是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建立传承保护机制与活态保护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非遗保护的核心是对“传承”及“传承人”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比较而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特征主要体现为:

(一)持有与传承主体的多元性。各种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与传承是通过一定的群体、团体以及个人来实现的,这些群体、团体以及个人共同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与传承的主体。

(二)传承的口传心授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表现为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手工技能、知识实践等,这些表现形式的传承不能单纯依赖正规教育制度的施行,而必须靠遗产持有者这种活态载体的口传心授来实现。

(三)存在形式的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其存在形式的活态性,它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以创新。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非遗的保护工作重在“传承”。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概念,指明“保护”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有价值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持久地延续下去。

“传承”是人的“传承”归根结底是“传承人”的传承,因此,对非遗传承的保护也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称为“非物资”,但与“物”又关系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不在于“物”与“非物”,而在于文化的“传承”,其核心是传承文化的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在于,前者传承过程不存在“传承人”,而后者的存在与传承离不开传承人。也就是说,传承人消失,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复存在。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是传承人。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 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 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传承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文化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各级政府也应在观念上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有一个客观的充分的认识,积极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去,而不是一个文化的看客与旁观者,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通过媒体的宣传形成全社会的价值认知。从而带领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肯定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中来。

(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及待遇。主要策略是:给传承人应有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并分级评定相应职务职称,享受相应的政府特殊津贴;对研究人才而言,参照国际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制度,以项目带动研究人才培养,设立专项资金,以重大课题招标和年度课题招标等方式,鼓励研究人才涌现。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并帮助传承人以师带徒等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承,为他们的传艺提供帮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是民俗活动,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节日本身可以作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由政府给予一定得经费鼓励扶持,尊重地方文化的自身规律,办好各种节日民俗,使其得以健康的发展。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活在民众生活中的历史文化传承物,其最根本的特性在于遗产的“无形化”和“活态化”。所有遗产均通过口、肢体、行为和技能来表达。由于它的完成过程和传承系统完全依赖于人,这就决定了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性质。正是这一性质使得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阻,走向濒危甚至消亡。因此,我们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的同时一定要遵循非遗的“活态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活态的民间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民间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由于家族人员或社会发展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使之在传承中极不稳定,往往会由于家族或社会的某些因素而断裂消亡。

2.活态的民间民间民俗文化。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有不同形式的祭祀仪式,这些祭祀仪式的过程中包含着本民族的情感、文化及对自然的认识。如苗族的鼓藏节、祭树、祭桥、祭铜鼓。人们通过多种类型的祭祀活动来达到民族力量与文化的凝聚和历史的传承。这些有着固定程式和细致的仪式,兼有与祖宗对话、祈祷、表现某种信念和追求等功能的民俗活动,都不断地丰富了祭祀文化的内容,成为民族文化与历史传承的一种表现。

3.活态的传统礼俗。“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发达的一种象征。然而相对汉文化中的“礼”,少数民族亦有与自己民族文化相适应的“礼”文化。民间用“礼”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疑难之事。各个部落村寨都有自己的村规民约,世世代代用约定俗成的“礼”来规范自身行为,保持风俗淳厚的民风民俗。

从这些遗产的这种传承状态中,充分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其传承发展的模式从上古到今天,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处于活态的变异和发展之中,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断丰富发展着。民间艺术植根于民间生活,社会生活的改变决定民间艺术在表现方式、表现风格上的改变。这种改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性,这种特性决定我们对遗产的保护也应是发展的、活态的。这种活态的保护就包含着两个原则:一是非静止原则。就是说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策略不能是一层不变的,应该做好跟踪记录的工作根据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改变而随时做出调整。二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于社会生活中。正是因为非遗的活态性特点,它必须是“活”的文化,这种“活”的文化不能离开产生它的文化土壤――社会生活。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社会生活的环境必然会成为一件“死”的物品而失去它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遵循“无形的手”的原则,切不可盲目干预。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2006年10月。

[2] 季羡林:《中国地域文化大系》,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3] 向云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出版,2004年11月。

第3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运河综合保护的应有之义。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桥西区域是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核心地块,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存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主要区域。馆群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在桥西历史街区打造以怀旧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为重点的特色街区,丰富街区文化内容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以馆群为核心来带动桥西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保护大运河原真性和完整性、进而推动运河申遗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的核心定位。馆群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特色,也就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依河而居的浓厚生活文化氛围,通过工美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实现杭州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与传承。目前,馆群最显著的特色是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业、西湖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并实现了“老厂房”、“老字号”、“老遗产”和“老手工艺人”的有机结合,是全国首家以刀、剪、剑、伞、扇为展示主题的国字号博物馆群落。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馆群最为核心的定位与内涵。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实践及经验博物馆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博物馆传统的藏品征集、整理和收藏功能,对已经灭绝或无抢救可能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二是以生态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博物馆做法,通过保护理念的“进化”,实现对还“存活”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与以往“博物馆化”帮助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文化危机、成为暂时延续生命途径的定位不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定位更高,就是要依托运河桥西区块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生活文化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继承人,有创新性,有产业链,重新走入大众生活,实现文化生态的修复与传承。因此,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这个模式的具体创新,可以用“生活、活态、活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生活。作为民俗文化的精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工业化、标准化浪潮的冲击,传统工美文化受到冲击,逐渐淡出大众生活。只有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把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和习惯渗透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才可以重新焕发市场活力。一是依托运河桥西街区,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京杭大运河,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是至今仍然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的人类文明遗产。横跨在运河上的拱宸桥,是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桥西历史街区是杭州目前为数不多的集中反映大运河历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2010年,桥西历史街区顺利开街,在“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品质至上”等七大理念的指导下,保留了大批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桥西历史街区完美呈现出“倚河而居、倚河而业、倚河而游”的生态人文特色街区,成为人们了解运河文化、杭州历史与桥西历史文化的活态读本。作为桥西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为目标,在博物馆建设中始终秉承“保护第一”理念,将“老字号”、“老遗产”和“老厂房”有机结合,让整个博物馆群与整个运河和桥西街区相互融合,营造了人与河、传统与现代、时间与空间彼此交融、相互滋养的生活空间,实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体现与传承。二是创新展示形式,让非遗贴近日常生活。在展陈示计上,博物馆群通过多元化、现代化和动态演示等手段,揭示出展品背后的智慧和情感。在馆群展品陈列中,打破了传统的器物定位展示模式,既有系统全面的展品历史背景介绍和传统工艺的场景展示,也有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传统的现代解读,使参观者可以全面了解展品所包含的材料、工艺、形制、艺术风格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活动等丰富内涵。在场景设置和互动环节的安排上,也从“非物质文化展览”的本质出发,为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而设置,比如通过张小泉作坊的场景复制、现场刻花表演、西湖绸伞现场制作等,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打造“流动的博物馆”,让非遗文化走入学校和社区。博物馆群还积极开展“流动的博物馆”活动,把博物馆的相关展览、活动、工美技艺送到社区和学校。2010年,活动走进福利中心等4个社区(中心)和拱宸桥小学等9所学校。

2011年,活动又走进沈塘桥社区6个社区,杭州聋人学校等15所小学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3所高校。2012年,“流动的博物馆”走进学校共计12次,如浙大城院、文澜中学、明珠实验学校、保俶塔实验学校、市聋人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源清中学等都进行活动展览。活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得到传承,最重要的不是让它成为历史,而是要让它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有活态的展示,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一是打造手工艺活态展示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一期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筹建,2011年5月开馆,建筑面积1538.86平方米,其内部结构保存完整、民国特色鲜明。手工艺活态馆二期将于2012年底启动,计划于2013年9月建成开放,届时将实现扩容1300平方米。展馆现有入驻厂家12个,近30位艺人长期进行现场表演,展示销售的手工艺品近百余种。目前已成为集工艺表演、体验、教学、销售“四位一体”的非遗亮点,其中手工艺现场制作包括王星记制扇及民间扇面绘画、张小泉制剪、西湖绸伞和四川泸州油纸伞制作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紫砂、陶艺、手工旗袍4个传统类手工项目,以及手绘、手工皮具、软陶捏塑3个现代创意手工种类。到2012年10月底,活态馆累计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团队291个,广受社会各界欢迎。展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代表性和综合性、展示的真实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组建方式的社会性。二是国大师带徒。“国大师带徒”是全国工美行业传承发展史上的首创项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次创新,它由杭州市文创办、杭州市经信委、杭州市运河综保委主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承办。项目旨在弘扬传承国家级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精神和精湛技艺,进而带动杭州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建设和发展,促进师承模式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使杭州工艺技艺和工艺产业规模与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力争5—8年培养出10名以上工艺美术大师的工艺高端人才。

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生活,除了机制的设计和推进之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感性的活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的持久互动,激发市民对非遗的文化需求,从而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关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一是非遗文化创意集市。2010年国庆期间,博物馆首次推出了刀剪市、扇市、伞市三大文化创意集市活动,特别邀请张小泉、王星记、浦江麦秆扇厂、西湖绸伞等厂家参与,展现刀剪、伞、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生动的生活特色。2012年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以“曲艺大观、非遗技艺、民俗展卖、手工游园”四大特色活动为主的“非遗集市”主题系列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技艺,共邀请到全国47家非遗项目参展。2012年青春创意集市集大学生和社会手工达人的力量,不仅手工作品有创意,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推陈出新,互动性强,参与面广,宣传效果好,既传播和推广了传统的非遗文化,又搭建了各类现代创意手工的交流平台,更传递和宣扬了环保创意生活的新理念。经过几年的发展,以非遗为特色的文化集市已逐步成为馆群的品牌活动。二是举办非遗文化系列展览。围绕非遗主题,馆群举办了系列展览活动。具体包括“纸剪传奇”———桐庐剪纸胡家芝、谢玉霞、朱维桢、王德林四人展,“伞行天下”———休闲、军事航空伞具展,“纸剪传奇”民间剪纸作品系列展之吴素莲剪纸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袖里翰香•百年藏书楼的风雅,“纸剪传奇”之富春撷英———桐庐剪纸作品展,“感悟非遗”系列展“来自田间的守望”———浦江麦秆剪贴作品展,“扇动风发”系列展———澄怀博雅•孤山南麓的民国风,“感悟非遗”系列展之光影传奇———海宁皮影展,“扇上清风”———高甬春书画艺术展,传承与弘扬———浙江民间文艺十大特聘专家师生精品展等。三是举办节假日非遗主题活动。2011年6月,博物馆成功承办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场活动,并现场进行了油纸伞糊伞面、西湖绸伞贴青、张小泉刀剪刻花、现场剪纸、彩绘表演等手工艺活态演示,同时在四大馆区分别开展剪纸现场体验、剪纸大赛提升班、运河历史人文风情图片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近年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性保护、生活化传承”的路子,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馆群应继续立足“生活、活态、活动”理念,继续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态式博物馆群模式,从产业园区打造、体验旅游线路设计、演艺项目开发等方面做好优化提升工作。

规划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单一的博物馆往往只能实现留存的功能,而无法做到传承和发扬。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创造出非遗传承的生态空间,就必须打破博物馆的单一功能,以博物馆为核心,整合研究、创新、生产、展示、体验、销售、传承等各个环节,打造出一个非遗保护的文化生态空间。建议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为核心,整合桥西街区,联动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各点,打造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吸引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企业或传承人入驻,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逐渐打造形成一个“非遗文化主题创业产业园”,以非遗为线索进行相互贯通、串珠成链,并做好功能、业态、旅游体验等专项规划,真正把这些空间有机融合起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创新、发展、传承,以及社会大众进行非遗体验、交流、学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生活特色的文化生态空间和创业产业园区。打造非遗文化特色演艺项目。重点突出运河文化,打造一批非遗文化主题演艺项目,可以以博物馆为核心,扩展到整个桥西街区,进行节目的设计和表演。同时,邀请各地非遗项目及老艺人参与,支持已有的演艺表演项目及节庆活动入驻博物馆及街区,形成非遗及民间演艺的集聚中心,进而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增强整个区域的趣味性、文化性,提升非遗氛围。

第4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291-02

作为文化遗产的关键性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同时也包括与上述文化类型表现方式有关的物质载体或文化空间。[1]根据非遗的概念和外延为评判标准,安徽省合肥市非遗资源丰富多样,现今,合肥市共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省级非遗项目,87项市级非遗项目,162项区县级非遗名录项目。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一)合肥市非遗的种类和数量

“合肥”最早起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2]它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同时也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就其行政级别以及文化历史传承的地位而言,应该是安徽省文化遗产开发相对成熟的地方。但经调查研究发现,合肥市文化遗产种类在省内的种类相对较少、数量也处于劣势,仍有很多的非遗还未被发现或者申遗成功。例如,在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7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属于合肥市的仅有5项,仅仅占据7.1%。[3]通过对安徽省文化厅所公布的信息梳理发现,到目前为止安徽省登记的非遗种类及数量中,属于合肥市的非遗数量共有238项,仅占安徽省非遗种类的2.4%。

(二)合肥市非遗保护现状

独特的人文、地理、历史特征,以及合肥古城独特的人文气息、地理环境、历史氛围造就了丰富多样且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存。除了丰富的物态文化遗产,其现存的非遗也是多种多样,各种非遗种类达238种。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合肥地区的民间技艺呈现出不断消亡的趋势,大批民间文化载体也逐渐流失。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来表达的艺术也逐渐被人们淡忘,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同时,由于现在人们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丰富的物质生活,浮躁的社会风气使现代非遗类传承人不能够静下心来钻研技艺,使许多传承非遗的艺人们虽年事已高却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从而导致传承人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他们传承技艺的条件艰苦,可能已经失去了传艺的能力。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从2006年开始,合肥启动市级非遗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为指导,通过普查的方式,将民间文化进行登记注册,并经过专家遴选,最终把首批13项文化遗产列入合肥市非遗名录。2007年,合肥市非遗保护进入规范化阶段,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等四级非遗项目。2008年年底,随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落户于合肥市文化馆,标志着合肥市非遗保护进入成熟与关键期。在非遗保护中心,市民们不仅可以看到声色并茂的影像材料,更能欣赏到非遗传承人精彩绝伦的文化技艺,从而使非遗文化传承到千家万户。

(三)合肥市非遗利用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合肥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合理地对此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对合肥的经济发展形成一股推动力。在如何保护非遗这个问题上,当前讨论出来的具有可行性的渠道有两个,即非遗资源化与非遗开发利用产业化。对非遗资源的健康开发,不仅可以充分挖掘非遗资源中蕴含的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为非遗保护注入了活水之源。例如,国家级名录保护项目“庐剧”进行巡回演出,通过在合肥市的三县、七区下基层演出对其进行开发性利用;“纸笺加工技艺”利用中开发新品种,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二、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阅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发现,合肥市虽然在开发利用非遗资源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仍面临四大问题。

(一)非遗保护政策不健全

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已经按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鼓励标准,给予30个左右的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政策鼓励,对凡是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科技研发重点实验室,将给予100~200万元不等的奖励。但非遗保护的政策仍有所欠缺,当前对非遗的保护更多地是倾向于资金、政策的扶植和倾斜,但对非遗文化保护中的人才培养、管理优化等关键问题没有提及或者是执行力度不彻底。

(二)资金持久投入度不足

当前合肥市针对非遗的保护,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对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显然更强调“传承发展”是非遗保护的应有要义。但是,对非遗的保护当前更多地局限于“短平快”的开发,企业和个人过多地追求眼前利益,往往打着非遗的幌子,争“名”取“利”。却很少将利润资金再投入到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中,甚至扭曲和歪曲非遗的事实。

(三)非遗传承人存在“断代”危机

非遗的主要传承载体就是人,人是传承的重要环节。但是,传承人却陷入了困境:传承人年事已高,可能已经没有教授技艺的能力了。年轻传承人缺乏老一辈传承人的热情和使命感。传承人群体缩小,想要传承非遗的人越来越少。同时还有部分传承人只享受国家给的政策却不尽义务去传承和保护非遗,缺乏对传承人的考核机制。

(四)非遗传承形式单一

目前,合肥市非遗传承方式依然传统、形式单一。对非遗的记录方式更多的是书籍记录,记录得不够详细,描述得也不够彻底和全面,达不到全面描述非遗技艺的内容和特点的目的,而且在进行文字记录的同时,每个接受者的理解也不同,可能出现偏差。一步一步的缺失会造成非遗一步一步地扭曲和消失。在高科技技术发展的今天还是需要技术层面的革新,利用新的形式去传承和保护非遗。

三、对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地方政策,地方与国家政策相辅相成

合肥政府要密切关注国家对于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积极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为当地的非遗保护和继承工作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服务非遗的申报和登记事务。与此同时,加强政府人员对非遗的认识,提高其服务技能,全面地管理好非遗项目,快速便捷地为非遗项目办理手续。

(二)培养高素质的传承人才,形成合理的保护和传承机制

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体系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与国内高端院校合作培养全面的管理人才。在非遗工作开展中积极探索非遗保护面临的机制问题,一步步地完善机制,形成体系。合理完善的机制和体系才能更好地便于非遗工作的开展和研究,非遗才能永续传承,充分地被利用。同时非遗继承人员之间应该形成完整的继承规则和学习培养机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继承人来继承和发扬合肥非遗文化。

(三)非遗文化数字化,实现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传承

传统的非遗记载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对非遗的记载和传承。很多时候,文字可能不能全面具体地描述非遗的技艺。完善非遗的室内多媒体传习设施,通过对非遗的线上和线下的立体传播,强化对数字多媒体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完善,才能更好地将其保护、传承下去。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整合社会资源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各行业协会需发挥行业带头作用,主动积极地开展非遗相关的工作和项目,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利用。规范建设非遗基地,建立更多分类别的基地展馆,便于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培养非遗保护意识。在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看来,中国应该,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迪士尼乐园。他所在的安徽,就有中国目前自主创新做得最好的特色主题公园园区——芜湖方特第四期东方神话,其将一些国家级非遗项目做成了游乐体验项目。运用文化创意结合科技手段,将厚重的文化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吸引孩子去玩,去猎奇,从而去探索。

四、结语

对于非遗的研究有利于为现在生活的生产发展提供依据和创作源泉,有利于对非遗进行创新,转化为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保护非遗便于合理地利用,利用非遗特殊的文化价值拉动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要从各个角度去研究,政府要树立阳光政府的形象,提供便捷的非遗项目申报和保护的一系列服务。行业协会需要发挥行业间的合作和带头作用,主动为非遗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发展机会。学校需要配合非遗工作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中小学则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非遗保护意识和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

[2]中国合肥门口网站[EB/OL].

第5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理论

非物质文化是古代人类文明的证明和反映,对研究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处境,在全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大规模的减少,部分甚至处于濒危状态。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在1982年我国有着394种戏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面目前只有100多种,被大众所知晓的只有50种,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全世界范围都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措施来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是一种有效、基础的措施,对此方法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保护现状

(一)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群体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相互作用使得为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了微妙改变和创新,是他们自身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历史感,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传承、创新,才形成了世界上丰富多样的文明和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决定着民族的发展,同时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只有有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保护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性,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其的保护措施也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研究讨论的重点。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减少速度加快。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不同国家之间也成立了国际性的组织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被进一步保护,国家也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正确理解档案化保护

(一)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

依据联合国科教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一种信息和知识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人们言传身教在群体中进行传播,这也体现了它的非物质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实现这种意识内容的生、传递、发扬光大。由于通过人们之间的言传身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和流失,所以档案化保护的形式成为了十分必要的保护手段。

(二)档案化保护的可行性

档案是通过文字、图表、音像等方式来实现对知识和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档案是一种载体,就档案本身而言没有意义,其价值体现在记录的信息和知识。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档案存在了一定的联系,有着一定的共同点。正是这种对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共同指向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成为可能。档案式保护不是指加强档案馆对申遗资料的管理和归档,也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研究。档案保护模式主要作用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环境的改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种人为的保护措施,为其生存传播提供一种更安全、可靠的途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可以方便广大民众对一些知识信息的了解、学习,一方面使民众受到文化遗产的熏陶,另一方面可以激发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三、实现档案化保护的举措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档案式保护归结为: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研究、宣传普及,同时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固化、研究和宣传,最终实现改善其生存、传播环境的目的,进而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一)保证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建立、整理档案的基础性作用。档案的本身不能发挥非遗的保护的作用,非遗必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必须通过人们相互之间的传播、认识和应用,所以单纯的记录记载不能保证非遗的生命力。非遗的性质决定了非遗有着无形性、多样性、动态性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以至于增加了对非遗深入了解的难度。档案的建立和整理能够实现对这类知识和信息的整理和固化,有利于我们对非遗进行体统的认识。其次,加强档案发掘非遗文化意义的作用。非遗能够有着强大生命力,经过几千年时间的磨砺还能存在的关键的是其文化价值,非遗的文化价值对现代社会的进步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经济发展迅速,快捷、高效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多以现代对文化价值重视程度不够,加强档案管理对非遗文化的发掘有着重要意义。最后,档案资料的公开性。非遗不应归少数人所享有,它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文化,通过建档、整理、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要实现共享,使学者和民众能够更加近距离接触认识非遗文化,重新拉近民众和非遗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的文化精髓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增进人民大众对非遗的宣传保护意识。档案公开的方式有多,例如电视媒体、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学术讲座等,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宣传方式。

(二)保护主体的多样性

第一,加强相关公共文化机构的参与。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复杂的工作和庞大的工作量还需要图书棺、博物馆、文化馆等相关文化机构的共同参与,弥补档案馆的不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工作的全方位进行。第二,鼓励相关专家和学者参与非遗档案化。处于精英阶层的专家和学者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他们能够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施行提供技术支持

第6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醒狮文化;传承困境;建议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岭南地区,每逢节庆盛典必有醒狮表演助兴,醒狮文化发挥着凝聚民间乡村社群邻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白云区醒狮民俗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基础广泛,全区近乎各个村镇及合作社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伍。目前,白云区醒狮文化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需要深入研究探讨醒狮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一、关于白云区醒狮队伍基本情况的调查

(一)醒狮队伍及训练场地状况

目前,白云区醒狮队伍数量众多、成立时间较长,但多为民众自发组织,缺乏专门的训练场所及经费。调研结果显示,白云区内共有 64 支醒狮队。其中,村镇及合作社集体所有的狮队数量达 28 支,占比 43.75%;民众自发组织的狮队数目共 34 支,占比 53.12%。在场地方面,其中 59 支狮队没有设立专门的训练场地,占比达 92.18%,其训练多分散在祠堂、公园、闲置厂房等地进行固定训练;另外的 5 支狮队没有固定训练场地。在成立时间方面,大部分狮队已成立 20 年以上,个别狮队已成立 70 年以上。

(二)狮队成员年龄结构状况

狮队成员年龄结构分布不均,成员以中年人为主,青少年占比较低,呈年龄断层趋势。调研结果显示,白云区内醒狮队成员的年龄分布集中为 30 岁以上,占比达 42%;18 岁以下成员占比仅 25%,狮队中年人占主要部分,青少年成员人数明显偏少。近年来,各个学校狮队也开展醒狮文化特色课程创新,如醒狮操、醒狮文学课、醒狮故事、醒狮游戏、醒狮绘画等,学校狮队也开发了挂饰、摆件等文创产品,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醒狮艺术。

(三)狮队表演内容

由于狮队历史悠久,大部分狮队所拥有的道具基本齐全,其中醒狮服饰较多;狮队收藏的历史资料也较为丰富,多为相关新闻报纸杂志记载的老照片、音像,还有记载醒狮活动的家谱、族谱等。醒狮表演场合多为传统节庆活动,参与比赛及商业演出的狮队较少。白云区内的醒狮队伍每年的演出场次大多在 10 至 30 次,狮队的表演场合主要为庆典、民俗活动,其表演内容在遵循传统礼仪与表演套路的同时也进行创新。在节庆表演中,狮队遵循着丰富的醒狮礼仪如民俗礼仪、迎宾礼仪、神庙礼仪、祭祖礼仪、访亲礼仪等。醒狮队伍所流传的民俗语言为故事传说、行话和对联,如“醒狮贺岁”“岁岁平安”新春拜年语,还有在商业开张时用语“锣鼓一响、黄金万两”等。狮队表演套路,主要为传统采青及踩梅第5期总第 150期花桩,单狮、双狮、群狮表演兼而有之,多数狮队具备表演高难度套路技巧的能力。

(四)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

白云区醒狮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发展资源不足、资金和场地缺乏、青年传承人才匮乏以及交流活动少。白云区狮队由于多为自发组织建立,资金来源大部分以自我筹措为主。据调研结果显示,狮队的资金来源以村镇补贴、宗亲帮助、商演收入为主,还有狮队比赛奖金。但以上资金对于狮队的日常开支如训练服装、道具购置,人员劳务费、交通运输费等支出近乎杯水车薪,各个狮队经常面临入不敷出状况。经费不足成为各狮队面临的最大难题,严重制约着狮队的稳定发展及年轻一代队员的培养。此外,大部分狮队普遍都缺少专业的训练场地,只能“见缝插针”地利用村里的公共空间进行训练,不利于醒狮队员们专业水平的提高。

与此同时,白云区醒狮传承人群面临着年龄断层问题。醒狮文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较低,许多青少年更热衷于玩游戏、看电视等,对醒狮文化传承意愿低。区内区外各狮队切磋交流机会较少,白云区内狮队表演主要集中在庆典与民俗活动,多局限于区内的表演,受众有限,社会关注度不高。目前对醒狮文化仍持有较高兴趣的是儿童、老年人和部分醒狮爱好者。

二、对白云区醒狮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部门应设立醒狮文化传承发展专项基金,制定醒狮保护相关政策规定。针对各狮队经费不足问题,当地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可设立醒狮文化传承发展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管理。专项基金一部分可下拨至各镇街,以确保各镇街狮队每年能够获得专项保护经费用于狮队基本的设备购置、正常排演等支出;另一部分可用于修建专业的醒狮馆或训练基地,完善训练场地登记使用等制度,以改善醒狮员的训练条件。此外,应对醒狮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制定相关保护办法,联动各个相关部门,如教育部门、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工会及企业等社会团体,整合各部门资源,为醒狮传承保护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醒狮文化持续稳定发展。

(二)发挥学校培育传人的阵地功能

为解决醒狮队伍传承人群断层、青年传承人匮乏的困境,应联动区内中小学、职校乃至大学高校,结合各个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设计醒狮进校园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以培养传承醒狮文化观念为立足点,将醒狮文化纳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通过开设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了解醒狮文化。例如创编醒狮操,将其融入每天的课间操中,提升学生的醒狮兴趣。也可开设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如醒狮传承班、醒狮文学课、醒狮音乐课、醒狮绘画课等,培养学生对醒狮表演艺术的认同感,引导青少年传承发扬优秀非遗文化。

三、结语

醒狮表演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展示了力与美相融合的艺术魅力,既发挥着强身健体、锻炼毅力的功能,也具有凝聚族群、联络同好、培养生活美学观念,有利于弘扬自强不息民族文化精神。当前,醒狮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难题,应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思路,联动多方力量,利用新媒体手段拓展宣传与传播。这样才能逐步破解醒文化传承困境,继承与发展醒狮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晓坤 , 代继盟 , 林宵 , 于娇.新时代下传统舞狮的传承发展与问题[J].中国民族博览,2019(06):27-28.

[2]张盈.“非遗”文化“再包装”的问题思考——以湛江遂溪醒狮舞文化运作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37(07):94-97.

第7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力资本投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源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关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并充分利用,必将极大促进“文化强国”的实现。

一、非遗的概念及其保护的意义

“非遗”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而言的,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及庙会等六大类;综合性强、种类繁多、个性复杂。

“非遗”保护的意义。首先,非遗在民众生活中以活态的、现实的、不断运动的方式体现、发扬和传承,非遗的保护,可丰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其次,文化是其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力的体现,非遗保护,是多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唤醒和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源泉。再次,非遗保护也是对国家民族独立的维护。国家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是区别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和国家重要的文化积淀和精神遗产,体现着国家和民族深沉的凝聚力。

二、对人力资本投资概念的理解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从多角度加以理解。首先,从投资形式看,包括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卫生保健投资、“干中学”投资等几种方式;其次,从投资主体看,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投资、企业和各类单位组织的投资、家庭和劳动者自身的投资;再次,从投资收益看,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具有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高的收益率,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表现为劳动者自身的教育水平、思想素质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人的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增加、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等等。总之,凡是能有利于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收入的各种活动,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的各种费用和行为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三、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推进非遗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先民的劳动智慧和中华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但由于科技进步、观念改变、自然村落消失等种种原因,其消亡速度惊人。我国现实的非遗保护工作与实际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亟须从以下方面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一)加大正规教育方面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全民对非遗保护的教育认知,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

首先,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教材,逐步将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故事等艺术形式更多的以动画片、漫画、白话文、文言文等一系列形式列入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内容,使孩童从小就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对祖国人文历史、气候地形变迁、自然科学等的认知,使人类的精神财富得意保存、延续、发展,同时丰富强化受教育者的高尚情趣和良好性格,发展智力和能力,激发热爱历史文化、建设国家的壮志豪情。

其次,在高校的逐步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学术梯队,培养高质量的非遗保护的劳动力资源。非遗保护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非遗涉及学科广泛,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要求较高,在资料整合和理论研究方面需要科研工作的长期积累和沉淀,培养结构合理的专业性非遗研究人员梯队,除了要有经验丰富专家的介入和帮助,还要注重后继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从经济角度看,即为提高非遗保护的人力资本存量。

(二)加大在职人员专门培训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人力资本培训激励机制。

非遗保护的国家和地区的各级相关组织和单位,在“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下,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非遗保护的特点和需求,汇集并有效分析培训所需信息,从而确定培训目标、计划、类型,选派优秀教师,并在培训过程中及时收集对培训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完善人力资本培训激励机制。一方面将培训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在职称、岗位、薪酬等方面把是否经过培训以及培训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以期增加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将培训本身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让工作人员认识到,组织愿意为工作成绩好、发展潜力大的人提供培训机会,让工作人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有组织、分步骤地培训,使之对非遗保护的愿景和目标有切实感受,有强烈的使命感、认同感、责任感,感受非遗保护的成就。

(三)加大对代表性非遗项目和具体艺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使技艺能够传承。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具体艺人的人力资本投入,建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民间艺人承载着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精髓,大多数是在“干中学”中投资了大量是时间、精力、劳动,甚至金钱,才成长起来的不可多得的非遗专业人才,保护好民间艺人才是保护非遗的根脉。在人才优先、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引导民间艺人走进高校传教、收徒传授,在各方面提供必要支持,使蕴藏的人力资本发挥出价值,使技艺能够传承。

参考文献:

[1]韩树杰.以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

第8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歙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传承

砚一一中国的文房用具,从来都与笔、墨、纸齐名。唐以来,四大名砚发端,其中,歙砚以独特的品质赢得皇室贵胄及各界文士的青睐。如今,砚台不再是我们书写的必需品,甚至只充当案头摆设,但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蕴含着无数匠人的巧思与寄意,对传续中国文房文化,以及中国人文精神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一、歙砚的发展历程

好砚源于好石。歙石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溪涧为最优,因此,人们常把歙砚称为龙尾砚。而砚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当时的研磨器被认为是砚台的雏形。及至汉代,砚台有了纹饰雕刻,砚面也出现了墨堂、墨池的功能分区。随着制砚技术的不断成熟,唐代采取专用砚石制砚,四大名砚(歙砚、端砚、洮河砚、澄泥砚)也在这一时期形成雏形。自此,歙砚以独特的石质、石纹、石色,被奉为御赐品,广受追捧与好评。唐代文学家李山甫不惜赞叹道:“追逐他山石,方圆一勺深,抱才唯守墨,求用每虚心。波浪因纹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帚值千金。”

如果说唐代是歙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那么宋代便是歙砚兴盛的又一个“春天”。在这个崇文抑武、文人至上的朝代,歙砚艺术达到顶峰状态,出现了线雕、浮雕、阳雕,运用歙石星晕纹路的技巧,雕刻手法日趋完善。

然而受战乱影响,元代歙砚技术有所退步。加上采石时疏忽保护,歙砚石坑洞不断崩塌,歙砚生产每况愈下。直至明清时期,歙砚才慢慢恢复生产。但好景不长,民国时期再次停产,解放后恢复正常。

几经波折,如今的歙砚工艺集成了唐宋制砚技艺的精华,成为书画爱好者与收藏家眼中的珍品。2006年5月20日,歙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履行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二、歙砚的当代价值

歙砚被如此“厚爱”,当然与其自身品质和内在价值有关。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专门在歙州设置“砚务”及“砚务官”,为皇室制作佳砚;宋代文学大家苏轼对砚石情有独钟,亲自设计抄手砚,在《龙尾砚歌并序》一文中称道“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黄庭坚更是赋诗称赞:“不轻不燥禀凛然,重视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

为一睹歙砚的风采,以下将选取两种经典砚式聊供赏析。

唐代箕形歙砚,长19.4厘米,上宽11.4厘米,下宽13.5厘米,高2.5厘米。1958年出土于安徽省合肥市,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砚作箕形状,底部前端有二方足,呈现出前高后低的形状。砚石呈淡青色,质地细腻,形制古朴,无多余的线条纹饰,为早期歙砚的典型(见图1)

宋代枣心眉纹歙砚,长21.3厘米,宽13.5厘米,高2.5厘米。1953年出土于安徽省歙县小北门宋代窖藏。砚心由椭圆形眉纹石片嵌入砚体而成,可取出(见图2)。这种巧妙的设计,为古砚形制之最奇特者。

尽管各个时代的歙砚技艺与风格不尽相同,但歙砚魅力不减,便在于它的“秀外慧中”一一集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为一体。

(一)实用价值

歙砚的石料产于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其石质温润莹洁,宛如“孩儿面”,具有不吸水、不拒墨、不损笔、贮水不涸、易清洗的特质。徐毅在《歙砚辑考》中便提到:“凡石质坚者必不嫩,润者必多滑,惟歙砚则嫩而坚,润而不滑,叩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兼以纹理烂漫,色拟碧天,虽用久之,涤之略无墨渍,此其所以远过于端溪也。”

歙石从纹色上可分为罗纹、眉子、金星、银星等几类,其中以罗纹、眉子奇特者为上品,而犀罗纹、暗细罗纹又为最名贵的。歙石中的金星、金晕虽属硫化铁一类的顽杂之物,但其特有的明丽色泽恰巧又成为一大特色。有经验的制砚家会巧妙地运用歙石的瑕疵,造出意料外的视觉效果。

(二)艺术价值

歙砚的雕刻技艺继承了宋砚古朴雅洁的风格,也吸收了徽雕技术的精华。一方好砚需要经历整形、立图、破刻的复杂程序。雕刻过程中又要“因材施刻”,灵活运用“敲、靠、扎、冲、破、剔、磨、过、渡、带”等手法,所以,每一方砚都是匠心独运的成果。触感细腻的石材,形象生动的造型,自然雅致的风格,一枚歙砚置于案头,自然平添了一份儒雅的艺术气息。

(三)收藏价值

当然,砚台不仅仅是案头的一方文房器物,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更值得人们珍视、传续。砚雕与绘画、文学有所关联,它的构图、风格通常带有一个时代特有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风貌。砚台上的题铭及古人传续的痕迹,更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物证。如此看来,收藏家竞相争求好砚便不足为奇了。

三、歙砚的传承状况与困境

时至今日,歙砚这门技艺正以师徒传承的方式保留着。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传承使命显得意义重大。

(一)传承现状

1.歙砚生产性保护现状

为宣传歙砚文化,满足顾客的购买需求,歙砚凭借“非遗热”的大势,知名度不断提升,尤以歙县、婺源等为主要的供应地。在黄山市屯溪区和歙县还分别建有专业的传习基地――歙砚世家暨黄山市王祖伟砚雕艺术中心和安徽省行知中学。入选第一批歙砚传承人的曹阶铭,师从砚雕世家汪律森、方见尘,曾任安徽省歙县工艺厂(安徽歙砚厂)副厂长、歙砚研究所副所长。他在企业内亲自带出数十名砚雕新秀,并与安徽省行知中学合作开办砚雕美术班,亲自教授歙砚制作技艺。目前,歙砚传习基地继续带徒传艺的机制,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进行开发、传承活动。市面上以曹阶铭、吴锦华、朱岱、王祖伟、胡中泰等歙雕家的作品最具歙砚技艺的代表性,深受消费者喜爱(见图3、图4)。

就在国内市场这个主阵地上,歙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重新获得了大众的认知,成为文房界、工艺行当的宠儿。然而,其保护现状并非乐观。在“非遗”这一热频词的背后,隐现出市场的躁动与传承的危机。譬如,旅游景区的歙砚商品,大多就粗制滥造,甚至名不副实,为歙砚技艺的传承埋下了隐患。

2.歙砚传承人现状

歙砚的传承,亟待后继之才。目前,安徽省国家级歙砚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有曹阶铭(第一批)、郑寒(第三批)、王祖伟(第四批);省级歙砚代表性传承人除了以上提到的郑寒(第一批)、王祖伟(第二批),还有方见尘、程苏禄、蔡永江(第三批)。不过,出师是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完整的传艺程序要经历选徒、收徒、授徒、出徒,这不仅要求学徒要掌握基本的砚雕知识与技法,还需要一定的悟性,去领会琢磨歙砚的艺术内涵。如今,歙砚的传承人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传承人技术水平还属于参差不齐的状态,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传承梯队。

(二)传承困境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但我国的非遗保护起步晚、层次低,许多传承问题不可规避。

1.传承意识的淡薄

非遗的概念在我国宣传的时间不长,很多人闻其名而不知其深意。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任务落在了少数人的肩上。以歙砚技艺为例,一门技艺的传承实际上是“民间智慧”的传承,这种传承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现在人们弘扬非遗文化的自觉意识还比较薄弱,大多因为政府的鼓励、申报项目的好处才又重新重视起来,而利益链外的人主要采取“观望”态度。传承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不高,导致非遗的保护落不到实处。

另外,由于缺少大众的参与与监督,传承思维容易形成固式。几个制砚师的力量是微小的,他们可能精于歙砚的雕刻技术,却不一定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驾轻就熟。这就需要非遗传承人与非遗工作者、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2.传承梯队的缺失

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对应不同的保护方式。针对歙砚制作这类手工技艺,首要的就是结合歙砚自身生产性、效益性的规律,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传承下去。但缺乏后继人才是当前及将来都要面临的难题。一方面,歙砚技艺的许多鬼斧神工易学难精,难以照搬照旧,出师须花大把时间;另一方面,尽管延续了师徒制,但还未建成层次分明的传承梯队。没有明确的传承梯队,后继者的创新力与实践力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造成传承断代的危机。

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失衡

在“非遗热”势头下,如何保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是歙砚传承中的又一大难题。为了保障传承人及各个利益链的经济效益,制砚商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准则,生产大批拥有繁复雕花的砚台。在赢取经济利益的时候,渐渐丧失了歙砚技艺的精髓以及传承的本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失衡,使歙砚技艺的传承有可能沦陷在商品经济之中。

四、歙砚的开发策略与传承反思

(一)关于歙砚开发的建议

为使保护具有意义,培养人才、建立品牌、加强合作乃当务之急。

1.加快传承梯队的构建

乌丙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一书就介绍到:“带徒传艺活动,作为一种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传承机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技巧的传习方式和民间知识的传授方法,而是悠久的农耕文明时代民间文化特有的传承法则。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手工艺的口传心授习惯,甚至在一些民族地区还沿袭着古老的口传心授的规矩或依靠学徒自身的灵性、悟性‘偷艺’的习俗。”传承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的过程。传习者在反复模仿、练习中,渐渐将实践力内化于身体之中,再经由实践消化、融合,形成带有自己风格的创造。

事实上,“非遗热”造就了一批机会主义者。他们将传承置于高度规训的政治与商业空间,使传承失去存在的情境土壤。为纠正这种错误导向,歙砚传承应加快建设传承梯队,将传承群体分为核心传承者、重要传承者、一般传承者等层次,使传承覆盖到整个群体。这样一个金字塔式的传承梯队,将不同年龄、能力、经验的人集中到一起,有利于良性传承体的形成,且让传承者更快地获得身份认同、价值认同。

2.加强歙砚品牌的建立

歙砚的生产还应加强品牌的建立与管理。歙砚品牌的建立与维护,可以让歙砚技艺与文化得到更充分地传播,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传承人的知识产权,维护传承人的权益。

3.提高歙砚保护的参与度

除了传承者的努力,歙砚技艺的保护还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参与。提高歙砚保护参与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寻求企业或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与支持,既能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还能开拓保护思维,得到更多技术、想法上的支持;另外,可以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将歙砚技艺带到校园,培养青少年了解歙砚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将歙砚技艺带到高校,为歙砚技艺发掘技术人才与研究人才,保障歙砚传承后继有人。

第9篇:非遗文化传承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影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现状

我国将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一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且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在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今天,人们已不再为果腹、遮体而奔波劳顿,反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愉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其中包含着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等丰富内容,使人类的文化内涵得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从多个角度探索研究而来,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东方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塑造了多元的民族文化。56个民族各具特色,民族历史辉煌蓬勃,各民族传承并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充满智慧且独具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而且能够为当地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各式各样的民间曲艺、饮食制作、手工技巧、文学艺术等,在现代依旧光彩夺目。然而,相对应的,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逐渐被世人所淡忘。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科学领域,科学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和学科,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特别是遗产经济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更是寥寥无几。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展现民族智慧外,也具有重要的人文和经济价值,同时更具有深入的学术研究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代又一代继承并流传下来的,这种文化财富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阅历,同时为科学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了解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项目,也能为遗产经济学做出微薄贡献。

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概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北接俄罗斯,东邻朝鲜,与日本隔海相望,地处“一眼望三国”的边陲小城,经过多年历史文化的流传,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朝鲜族民俗特色,包含了民族文化技艺与智慧,以及对后代的期许和厚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思想,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为基点,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构,积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并积极建立独特文化场所,使传统文化能够渊源流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美食文化十分丰富,例如传统的泡菜,开胃可口、色泽鲜艳,还有浓厚的朝鲜族风味米肠等。除此外,传统技艺也十分精彩,例如活灵活现的手工技艺松花石制作,心灵手巧的稻草编结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庆典节日,例如秋夕、老人节、花甲宴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得到延边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派遣专业的研究队伍,到延边朝鲜自治州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检验。就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收集梳理,将包含民间乐曲、传统舞蹈、民俗美术等十大类相关项目进行整编,被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超过300项。延边州政府对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数量、价值以及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积极宣传并实施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核心是项目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教育培训项目传承人文化的内涵和技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正式受理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有134名。其中,4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5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最为出名的是金季凤,他不仅熟练掌握80多种朝鲜族的传统乐器制作工艺,同时培养了百名优秀徒弟,被认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季凤钻研朝鲜族传统乐器制作手艺,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延吉市成为我国朝鲜族乐器制造的重要基地。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积极培养传承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高项目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延边州政府积极鼓励项目传承人参与相关活动,与其他国家、省市县等积极交流,研讨技艺等,参与展览展演,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给人们观赏,鼓励项目传承人广纳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爱好者,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世传承。政府为了激励项目传承人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还建立机制发放了补贴,由此可见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技艺价值,能够为家庭、地区民族、甚至是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认真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积极发挥文化经济的作用,保护更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和技艺价值,能够为地区民族带来经济效益,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行业的发展,提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和展览馆的知名度,能够切实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并且起到蓬勃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当地旅游行业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培养项目传承人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延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逐渐提高了精神层面的需求,注重知识内涵,追求传统文化,所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需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的众多项目,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景区或者民俗村为了能够让游客有更多更好的项目参与与观赏,会组织队伍表演传统的舞蹈乐曲等,例如象帽舞、假面舞、跳板、秋千等项目,民族气息浓厚,抓住游客的兴趣点,吸引更多关注。此外,传统的朝鲜族美食也十分受到游客的喜爱,例如泡菜、大酱、米肠、打糕等,用料讲究,制作过程复杂,能够参与其中才可以体会到当地风俗的乐趣,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仅是游客,很多历史研究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也都慕名而来,体验和探究朝鲜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二)带动县市的经济发展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放,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客前来消费,因此,延边州政府加强了环境建设,积极鼓励县市创建民俗村、景点区、建设展示馆、博览馆等,向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介绍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过节庆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文化遗产日、传统技艺大展等,进一步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县市通过参与活动,创建特色民族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会在活动中展示精湛的民族技艺。例如,汪清县的象帽舞,这是一个群体舞蹈,是根据一定的步骤表演,当音乐响起时,舞者甩动象帽,并击鼓,然后换成中象帽,舞者击长鼓,同时做出转圈、转长带、翻转等舞蹈动作……象帽总体的舞蹈风格比较活泼又不失优雅,节奏比较灵活欢快,主要体现的是朝鲜族人民欢快的劳动精神风貌和特色民族气息。象帽舞在节庆日是最常见的舞蹈表演,男女老少齐聚一堂,伴随有节奏的鼓点和乐曲共同表演。象帽舞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技巧性也比较强,是朝鲜族代表舞蹈之一,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动了县市的经济发展,近几年通过不断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和活动,也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社会的视野,提高了非遗的文化内涵。

(三)促进城市经济多方面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推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其他行业也随之逐渐兴起,例如建筑行业、餐饮行业、交通业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美食更是不计其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打糕、米肠、土豆饼、泡菜、大酱汤等,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朝鲜族特色的餐饮酒店、民宿成为游客住宿观光的热区。在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民宿中,包含很多朝鲜族特色的生活用品,如簸箕、洗衣棒、帽子等,实用性比较强。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游玩的游客,住在具有朝鲜族建筑风格的酒店,吃着朝鲜族特色美食,体验完整的朝鲜族民俗生活,就可以感受到朝鲜族的生活习性。此外,通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的开放和吸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交通建设、园林建造等方面也有体现。2010年以来,延吉机场陆续开通了飞往上海、北京、天津、重庆、郑州等地的直飞航班,并且飞往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地的航班次数也在逐渐增加;公路由敦化至白石山公路、珲春至长岭子口岸和圈河口岸等,通往长春、沈阳、图们等城市,公路交通发达;还有铁路和水路,运输时间有效地缩短,改善了城市建设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增加了就业机会,旅游行业带动吃、行、游、购、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更多岗位,促进家庭经济发展。

(四)协调社会凝聚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需求,这些无形的财富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人们生活的进步和思想上的升华,都需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文明的社会风气来影响。申遗对任何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环境和文化传承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在民族之间,与其生活作息都有着紧密的关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们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引导人们传承技艺,通过技艺的传承而创造更多的物质价值和精神财富。这是前人的智慧和思想,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藏和财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促进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引导社会向正能量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后,不仅为当地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机会和条件,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者和学者提供了学术空间和科研参考价值,促进文化学习和交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在无形中协调社会的凝聚力,传承文化技艺和思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文明社会的建造。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