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所有的有关人类活动的事物都离不开地理条件的影响,也因此,在对于房屋的构建方面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下面,就让我们说说东北地区的房屋建造的特点。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在此居住的人们已经养成了一种能够与此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第一,受民族因素的影响。对于房顶的建造上,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有不同的方式,大部分的满族人都使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个坡度较大的房顶,原因是满族人的居住地大部分都处于降雪量丰富的地区,这样的房顶建造形式有利于排雪,对于房屋的寿命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在该地区中,有些地方居民不分是哪个民族,他们都将自家的房屋建成平顶式,这样的房屋能够抵抗强风的侵袭。因此,不论是三角式的房顶构造或是平顶建造,它们的形成都是为了能够在一个环境中生存下来而发明的。除了这些,满族人喜欢将纸贴在窗外,甚至可以说就连一个地方的动物生存的场所建造都与所处的地理因素息息相关。此外,房屋的建造还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所以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都要比南方地区厚的多很多,过厚的墙体是为了是降低室内所受外界寒冷的影响,在该地区,墙体的建造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温暖的需求。大体上来看,由于北风的强硬和寒冷,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北面的墙体都略厚许多,一般来看,北面的墙的厚度约为45cm—50cm;南面的墙的厚度大约为40cm—42cm;山墙大多数都是由砖砌而成的,它的厚度大约为37cm—38cm。在窗户的建造方面,该地区几乎每个民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窗户都是朝南而开,侧面和北面几乎不开窗,但也有一些家庭开了一个小窗,以用来通风通气。第三,对于房屋的外观而言,因为受到气温的影响,使得墙体搭砌过厚,使房屋看起来过于厚重。第四,对于房屋的内部构造而言,“炕”——这个北方独有的且独具特色的发明建造,女真族是最早使用“炕”的,也可以说是现在的满族人首先发明使用的。最早的时候,不论在哪,只要有房子,几乎都有一铺长炕,而后,又出现一种环炕,炕,这不只是只有满族人使用,其他各民族人都在使用,但各民族之间对于炕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也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进步。
二、体现民族文化的住居方式
建筑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事物的建造正是用实践践行着文化。所以说,每个民族的建筑特征的形成都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不论是地理上的,或是人文上的,都对各民族建筑特点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满族人而言,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西南为最好,所以将房间中的西屋视为最好,甚至在建房时由西向东而建,将西面的房屋视为最好的房间,这样的房间也多数有父母居住,以示爱戴尊重。所以,位于西面的“炕”,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坐的,家中来的客人多数坐在南或北面的炕,甚至不能够在西面的炕上乱放东西,假若有一些不懂规矩的客人坐了西炕,主人会十分不高兴,甚至会将他的行为认作成对自家祖宗的不尊敬。除此之外,教会也对东北地区的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满族人十分信仰萨满教,每当他们进行膜拜之时,都会将西屋作为每次活动的地点,他们认为这样的地点和场所才是圣洁的。与满族人不同的是,汉族人则是认为东面的屋子是最好的,他们将西屋用作装置一些废物,东屋是给父母们居住的地方。这样的一种差异也为东北地区的民居情况增添了一笔色彩。除此之外,汉族人会将中心的地点看做成十分珍贵的地点,这样的位置通常是用来安顿宾客或者用于人们平时活动。对于朝鲜族的人们在居住方式上的特点而言,他们通常习惯让长辈居住大的、好的房间,他们十分注重尊卑长幼的问题,这样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是受我国的儒家思想影响颇深,此外,即使在屋内的摆设等方面也同这种思想理念息息相关。
三、彰显建筑文化的传承交融
一种建筑的形成是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体现,它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与象征。在每个时期,人们都是在享受着老一辈人的建筑智慧,在享受享有的同时进行着改进,这样的行为不仅继承了我国的古老悠久且又极具智慧的建筑文化,而且也在此基础上实践创新。此外,东北地区还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移民地点,闯关东等事件,使得许多外来民族进入东北地区,这为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之间的沟通与学习,该地区的建筑文化有了显著地进步与发展。满族人——作为该地区的最早居住的人们,最早的生活方式十分落后,但随着朝鲜族人们的进入,使得满族人们开始学习“后来人”的生活方式,直到今天,他们的房屋的构建都在使用“后来人”的方法。在该地区居住的汉族人们,他们也是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到这里,在他们到来的同时,又将中原的文化带到这里,这对该地区的建筑文化、生产生活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特别是在明朝之后,众多的汉族移民都是从齐鲁一带而来,他们将手工业生产带到该地区,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样的移民活动为东北地区建筑、经济、文化带来了众多的良好的变化,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积极地影响。
四、结语
园林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精华,其中精美的外形和巧妙的设计理念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园林建筑文化史上享有盛誉。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秉承“妙极自然,宛自天开”创造理念,因时因地制宜,达到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独具匠心。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分类,浅析园林建筑所展现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园林建筑;艺术展现;文化传承
中国园林建筑体现出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是我国在社会发展历史中长期积攒的建筑理论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充分反映劳动人民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
一中国园林建筑历史
中国是园林建筑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享有盛誉,具有较重要的影响力。单纯从中国建筑发展史来看,从殷、周时代囿开始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理论沉淀和艺术积累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起源较早,在盛唐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妙极自然,宛自天开”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园林建筑的理论和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展现,不仅对当时的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甚至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中国园林建筑也因此在世界造园史上享有盛誉,被认为是园林建筑的渊源之一。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当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后,农业和手工业都有相当的发展,剩余生活资料的产生,使得奴隶主们开始了原始积累,他们的思想和趣味从单纯的解决温饱转向追求更高物质和精神享受。原始积累、青铜器的发现和使用、奴隶制下的充足劳动力共同为营造最早的园林建筑活动提供了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此后,自唐、宋始,我国的造园技术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从而使杭州的园林艺术名扬海外。在18世纪前后,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开始由国内向国外传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康伯,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传到了英国后,使当时的英国一度出现了“自然热”。在清初,中国和英国在园林建筑上就有过交流,如英国李明的《中国现势新志》和钱伯斯的《东方园林论述》,对我国园林艺术进行了介绍。在法国不仅出现“英华园庭”一词,而且仅巴黎一地,就建有中国式风景园林约二十处。从此以后,中国的园林艺术在欧洲广为传播。
二中国园林建筑中的文化特征
中国园林建筑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1]从这个角度可以将中国园林建筑大体分为人文气质型、富丽堂皇型和自然浪漫型。这种建筑风格有意利用现有的山石、流水、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资源,对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合理布局,使得整个园林一步一景,处处生情,意境无穷。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2]
(一)人文气质型,追求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重在写意,注重表现园林所有者的情思和诗情画意,是艺术美学和自然美学的完美结合。从单体建筑的造型欣赏,到群体的序列组合,是局部和整体的完美搭配,一步一景,一物一义,风格独特,布局灵活多变,是所有者具体构思的体现,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文人园林与士流园林比较而言,多侧重于抒发理想、陶冶情操、体现个人志趣,也用来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起兴于我国盛唐的文人园林发展到宋代,已逐渐演变成为私人园林建设活动中的一股新潮流,不同程度上对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产生了影响。文人园林的经营是其人格物化的体现,故园林的景致多呈现雅致的文人化风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是文人画的主要题材,也是文人吟咏的主要对象,象征人品的高尚、节操。园中种竹也就成了文人追求雅致情趣的手段。同时将禅的思想与哲理通过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而渗透到了文人园林的创造中。完全中国化了禅宗与大自然山水风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禅僧对于山水风景之美具有高而独特的鉴赏品位,常以山水花木等大自然景物和景象来比拟禅境,启发禅悟。这一境界要以我国苏州和扬州的园林的文人园林为代表,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还有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司马光的独乐园等。
(二)富丽堂皇型,追求治世境界
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明清儒学一支独大,中国儒学对中国社会发展和建筑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仔细研究下中国儒学中重视实际、社会责任、道德伦理价值和政治体制的思想,折射到园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在中国古代,通过政府建设的与皇家有关的宫殿、坛庙、陵寝,无一不是通过其艺术构思和威严宏伟的布局来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的一项重大项目工程,也就自然的成为了其中的典型代表。历史发展到了清代雍乾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央集权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个时期所建设的与皇家有关的园林建筑都充分的体现了当权者的意志,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更丰富。例如圆明园整个园林布局和后湖的九岛环列、东面的福海、土山“紫碧山房”等,分别象征全国版图、“禹贡九州”、东海、昆仑山,意在表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至尊的寓意和治世境界。
(三)自然浪漫型,追求神仙境界
此种园林从设计到建造,都秉承了建造者追求浪漫主义的审美观,同时将中国道家思想中讲求自然恬淡和修身养性的理念贯穿其中,从而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自由、浪漫的园林布局方式,在我国古代比较常见,且多以表现山水廊桥的天然之美为主,建造时多顺势而为,少见人工雕着的迹象。但是,它决非简单的利用或模仿山水、花草树木的原始状态,而是最大可能尊重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山石流水近乎自然,迂回曲折,还原出天然的韵味和雅趣,再根据建造者心境在不大范围破坏要素本真的同时,有意识的加以改造、修整,合理调整布局,使得格局更加精练、自然。如在中国古典园林布局中,较为常见的假山造景,往往不是模仿建筑地附近具体的名山大川,而是刻意通过能工巧匠的手囊括天下名山圣景,加以近乎自然的高度的概括和提炼,意在园林设计中达到“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的境界,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独特民族文化的具体展现。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园林是模仿的、神似的第二自然。这一境界在皇家园林与寺庙园林中均有所反映,古代的名刹宝寺大多与园林相结合,更幽静而富有禅意,多为善男信女捐赠修葺,后也作赏玩之用,各时期遗留的佛教及道教建筑群。圆明园中的蓬岛瑶台、武当山的南岩宫、青城山的古常道观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改革发展、政治动荡以及思想解放程度密切相关。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动乱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哀落,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了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追求天人合一,从而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3]纵观中国园林建筑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园林建筑独具中华民族风格和审美特征的艺术观,在园林具体造型和色彩上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也体现了古代人们追求自由、征服大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园林建筑艺术调节人的生活环境和志趣,进一步丰富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园林建筑无论在情趣、构图原则、与环境的关系、空间处理以及立体造型上都蕴含着独特的风格,与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了当时人民精神文化层次的需求,其中文化的大繁荣将极大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和建筑风格的发展,中国园林建筑是人们创造出来反映当时社会文化的艺术精品。
作者:彭畅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彤,冯彬.试析园林艺术设计中的道家思想[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1):21-23.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筑与人类挂钩,宗教与文化挂钩,文化与经济挂钩。因此,要分析我国陇南地区农村宗教文化与建筑现状的前景,找出解决方案,就必须从经济出发。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分析陇南地区乡镇农村宗教文化与建筑的现状与前景时,既要考虑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要考虑文明的继承和扬弃。
一、我国陇南地区农村宗教建筑的现状
本文中的宗教建筑指各种寺、庙、观的房屋建筑和相应的装饰、塑像、彩旗、文字等所组成的景观。陇南农村地区是佛、道两教占主体的地区,本文中的宗教神灵,主要是与农村乡镇居民生活相关的土地神、牛马神、家神以及家庭所供奉的祖先、门神、财神、灶神等。目前,陇南乡镇农村地区宗教建筑文化的现状主要包括乡镇宗教建筑的损坏和重修、农村寺庙建筑的辉煌与危机、祖先崇拜三个方面。
(一)乡镇宗教建筑的损坏与重修
我国乡镇地区的寺庙建筑,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以柏林观为例,在上世纪,柏林观由于社会动荡,建筑物严重受损,整个道观几乎到了要消失的地步。宗教建筑的重修分为神庙重修和文化圣地重修两种情况。神庙重修以方口寺最为典型。陇南市礼县红河乡方口寺,先后重修了三霄殿、地藏殿、正殿。其建筑较新,殿内神像塑造生动,壁画内容丰富。文化圣地的重修则以武侯祠最为典型。国家对陇南市岐山武侯祠进行了维护重修,发展旅游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宗教寺庙建筑的重修,我国西部乡镇地区的部分宗教建筑又重现风采。
(二)农村寺庙建筑的辉煌与危机
相比较乡镇寺庙建筑的没落,农村的宗教建筑可谓辉煌。因为农村宗教建筑与农村居民的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礼县农村为例,人们通常供奉三类神灵:土地神、牛马神、家神。在农村神灵分工中,土地神掌管着山川河泽和土地收成,牛、马神主管着作为六畜重要成员和古代农业生产重要动力的牛、马,家神负责保护家庭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三类神灵对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的特殊意义,使得他们得以长期受到村寨成员的供奉与维护,这也使得农村地区的宗教建筑至今依然普遍存在。但农村寺庙建筑也存在着严重的危机,这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受损、人口流失和宗教活动减少造成了宗教文化无形流失。
(三)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我国西部农村乡镇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人们总要推崇祖先,敬奉先辈,因此,虽然宗教文化与建筑在当代已出现没落趋势,但祖先崇拜依然盛行。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各种新仪式的出现,对祖先进行仪式性崇拜的活动正逐渐被代替。这一文明悄然发生着变化。
二、我国陇南地区乡镇农村宗教文化与建筑出现危机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文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显著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心理大大减轻。人们逐渐放弃对宗教神灵的崇拜和对宗教建筑的维护,宗教活动越来越少,宗教建筑失去了魅力。“近几年来,外国的一些节日在中国广受追捧,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其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热闹程度之高令人咋舌,大有取代中国传统节日之势。”这使得部分宗教建筑年久失修,逐渐被人遗弃,宗教文化无形流失。同时,教育事业的发展,使陇南乡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减少,对于宗教有了认识,不再对进行崇拜、捐助,转而投资各类项目,宗教建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我国传统节日的庆祝主要是围绕对神灵的祭祀活动展开的。以陇南市礼县乡镇地区为例,当地每年的社火都要围绕祭祀神灵展开,这种祭祀活动以大型宗教建筑物和神像所在地为中心,并且执行严格的仪式,这使得宗教建筑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维护,然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张,我国许多地区的节日庆祝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神灵祭祀活动被大众娱乐性活动取代,节日中的宗教文化色彩日益淡化,宗教建筑不再是庆祝活动的中心场所。这导致宗教建筑文化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逐渐被人遗忘。
(二)农村地区人员的流失和传统技艺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由西部流向东部,在类型上有两种:1、农民工流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发展程度的不断拉大,我国农民工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出,农村的常住人口明显减少。2、知识分子的流动。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使许多西部地区的知识分子纷纷涌向东部,“孔雀东南飞”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使得维护宗教建筑文化的人数缩减,文化传承日益单薄,宗教建筑文化在农村的生存基础受到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事业迅速发展,新式建筑不断出现,传统建筑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这造成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消失。“我国民间有许多的传统技艺,这些技艺现在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大多年过花甲,而技艺却后继无人,如果这些老艺人一旦离去, 这些技艺也将随之消失”,传统宗教建筑无法修补,历经风雨,最终倒塌。
(三)人为破坏寺庙建筑
我国历史上动荡年代里,许多宗教建筑被损毁、遗弃。以柏林观为例,虽然历史悠久,建筑独具特色,但在历史上也是多灾多难。民国九年(1920年)天水大地震,庙宇多倒塌,当地民众坚持修复保护。后遭浩劫,千年古柏砍伐,尤其一株春秋古柏,相传为老子亲植,也未免斧砍。古树古物荡然,现仅存清康熙时大匾3块。人为故意破坏,对宗教建筑物破坏巨大,宗教文化损失相当惨重。
三、应对陇南地区农村宗教建筑文化危机的对策
(一)重修
陇南乡镇地区有许多规模较大的寺观,这些文化圣地具有很多特殊的价值。重修这些寺观,既能保存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又能充分挖掘其潜力创造新的价值,推动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时应尽量保其历史原貌”[3],尽可能按照古代建筑的标准,依照传统技术重修,以保持古宗教建筑的原貌,体现出它的时代性。重修之后,要按照科学方法管理、开发,不能融入太多现代元素,并按其特色挖掘其特性,使人能感受它的古风貌。重修古代宗教建筑可以恢复宗教建筑原貌,有利于保护古建筑技术,保护我国传统技艺。
(二)挖掘宗教文化与建筑的价值
1.文学价值。宗教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开发应从三个方面:一、诗词文章。古人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写作风格对宗教建筑进行描绘,使其具体深刻,意蕴深远,将古代文章和诗词歌赋摘录在寺观内,能够提高寺院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弘扬我国古代的诗词文化,继承我国文明的精髓。二、对联。我国宗教建筑物上都贴有对联。对对联文化进行挖掘,可以研究宗教文化,提高建筑的文学艺术水平。三、当代文学。古代宗教建筑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对这些文学价值进行开发,既能推动我国文学向前发展,又能提高公众对宗教建筑物的认识,进一步保护宗教文化。
2.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宗教建筑在设计和布局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建筑物上的绘画,具有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向人们传达出宗教故事和理念。在布局上,宗教建筑与周围景色相配合,展现出了秀美山河的风姿。塑像、经文等也具有代表性。宗教建筑的艺术价值,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宗教建筑的形式是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创新发展而来的,具有很好的科学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理解古代科学,促进技术进步。同时,也能展现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
3.旅游价值。宗教文化圣地,自古就是旅游胜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作为宗教信仰意义上的存在,对宗教信仰者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但宗教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性,对非宗教信仰者也有着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对寺观建筑有着特殊喜好,宗教建筑能吸引大批雅士。在当代,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有了很大提升,人们到各类宗教地区参拜,既可以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又能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在旅游业迅速崛起的新时代,运用宗教建筑文化发展旅游实为上上之策。
(三)农村宗教建筑的拆除和乡镇宗教建筑再建
目前,我国农村部分小型宗教建筑被遗弃、荒废,这些建筑应加以拆除。在拆除时,对于具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应加以保护性拆迁;可再利用的材料要充分利用;对于无用的东西加以销毁;拆除之后的地面应加以修整,保护生态环境。废弃宗教建筑的合理拆除,既能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古代文物和优秀文明成果。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乡镇人口增加,扩大了民众对宗教建筑的需求,这就有必要在大型乡镇地区修建新的宗教建筑。这种宗教建筑物的修建应遵循大而少的原则,建筑物规模要大,以适应众多乡镇居民的需要,更好的保存传统技艺,开发其古建筑价值;数量要少,达到物以稀为贵的效果。
(四)创造新文化
陇南宗教建筑文化与当下的经济不相符,因此需要创造经济性文明,走创意文化产业的道路。“创意文化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以当代大众的媒介生存、数字生存和全球互联网生存为前提的市场化的文化科技内容产业,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陇南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旅游文化。宗教建筑的旅游价值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特色建筑、特殊装饰、特定的图画,都可创造出新的旅游文化。二、影视文化。陇南农村乡镇地区的宗教建筑用在影视行业当中,形成影视文化,既能宣传宗教建筑物,又能带来现实收益,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三,商业文化。对宗教建筑物进行商业性开发,例如在宗教建筑物周围出售特色工艺品、书法、绘画等,大力发展商业文明,可以带来经济上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建筑的文化创新不能改变其原貌,在出售商品时,应以特色为基础,少添加现代化元素。否则,宗教建筑会失去其价值。
(五)精华永存
“宗教文化遗产遗迹,如各种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几乎集中体现了历史上各种艺术美的精粹,拥有极高的知名度。”陇南宗教建筑文化中有许多文明精华,例如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布局艺术,保存这些文明精华,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丰富西部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文化精华的保存涉及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即要对宗教建筑及其它物品的保护,也要对各类技术、艺术进行保护。保护文明精华,要保护各类实实在在的文明,还要培育具有优秀文化素质的人才,传承文明精髓。陇南农村乡镇地区的宗教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保存这一优秀文明精华,对我国文化保护意义尤其重大。
(六)历史文化研究
陇南乡镇地区的宗教建筑,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历史研究的绝佳材料。“陇南开发较早,历史悠久。境内古代文化遗存遍布各地。”对这些文明应加以合理开发。在历史文化的研究上,陇南农村乡镇地区的宗教建筑可以作为实物,用来佐证历史;也可以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加以探讨。同时,在传承技术、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更有利于历史文化的研究。
关键词:转型时期;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地域文化风貌;分类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89-03
河南省的城市建设随着中原经济区的确立进入飞速发展期,其大规模的建设是原著居民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也是原有建筑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集中和转移涉及到空间、社会、人口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造成河南省建筑遗产的复杂性、杂糅性、长期性、系统性、差异性等特点。
河南省地域性建筑文化遗产存在问题一言以蔽之——理性的膨胀与人文尺度的失落。文化使城市建设更具内涵,城市的不同形态表达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建设也使其更具地域特色。河南省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积淀着种种的文化特征,如殷商文化的大气、质朴、敦厚、重宗族敬礼仪的气质,中原文化厚重、包容、多元、重乡土生态的魅力等,找到具有代表中原文化的建筑及景观,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一、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宗旨
(一)统一整体性和真实性原则
在具体的保护过程和实践中,应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保护应是多层次的,应在对保护对象的属性、位置、价值、周边状况等详细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重点保护、或一般保护、或风貌协调保护、或保留片断等方式。无论是“修旧如初”或“修旧如现”,“对城市风貌的更新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可以用现代方法和材料,但绝不能超过历史建筑所能承受的量度,主张原作与新修部分材料的可识别性原则”。
针对开封、洛阳、南阳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可以主张古城、环境和建筑的统一,提出保护古城肌理和历史文脉,甚至可以提升到整个城市建设的层面上,将本土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色以多种形式拓展成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的识别性和特色性。在对待这种城市中的建筑文化遗产时,修复要尊重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可以用现代方法和材料,但绝不能超过历史建筑所能承受的量度,即主张原作与新修部分材料的可识别性原则。
(二)具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
对城市风貌的保护分为多种途径,包括修复、改善、改造、利用开发等等。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对城市风貌的侧重点的不同,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修复:恢复旧时形象,再现地域景观。历史文化型建筑因年代久远,有的已是破败不堪,岌岌可危。修复工作应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尽可能地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质去替换已破旧、腐朽的材质,以取得与历史建筑景观整体协调的效果。
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的缺陷,再现原有景观的形象。将现代城镇的公共设施如电线作以改道或以用下电缆处理。把景观小品当作环境艺术品设计安排,使其在形、色、质上与名镇传统景观保持一致。
改造:新旧建筑混杂识为该类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麻烦。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对影响城镇发展没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可根据发展进行拆除或改建,使其在风格上符合古镇风貌。
塑造:历史景观代表着城镇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景观形态都可作为现代景观艺术创作的素材,可令城镇今后的建设即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又充满现代的活力。
(三)注重小城镇缓冲区的建设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状态,是城乡的过渡体,是城市的缓冲带,其中散落着大量的具有浓郁乡土文化的原始村落和古建筑宅院,如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等。小城镇作为这些古聚落的载体,既是城市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多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它介于城乡间,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独特的乡土文化、民情风俗。其具备的小城镇独特的二元化复合自然因素和外在形态,成为旅游度假和文化教育最好的发展对象。
对于河南省而言,除了注重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型城镇的建设,还须注重一些乡镇级别,如中牟、新郑等,甚至更小级别区域的建设,新增城市生活的功能,保留各自区域村落的乡土文化和景观,作为城乡文化之间的有效过渡区。正是由于小城镇二元化的特点,将其视为缓冲区进行规划和建设,是减缓城镇化建设中外部冲突对传统地域风貌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
在具体的保护过程和实践中,应对于不同的建筑文化遗产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保护应是多层次的,应在对保护对象的属性、位置、价值、周边状况等详细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重点保护、或一般保护、或风貌协调保护、或保留片断等方式。
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主要有以下措施。
整体性保护——应综合考虑城区街道、胡同、地块、院落、建筑等各个层次的保护问题,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的关系问题,坚持风貌保护的整体性。
动态化保护——应坚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保护与更新,克服静态的形而上学的保护与更新观念,应充分考虑保护建筑和地段的生活延续和功能利用问题。
注重“居民参与”——应通过政府导引、政府投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传统风貌的保护成为每一居民的自觉行动。
因地制宜保护——应充分考虑现状条件,采取合理的保护与控制结构。
进行“小地块”划分——应使地块划分“微型化”,更新改造规模“微型化”,更新控制“微型化”。
贯彻可持续发展——应坚持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改善市政条件、提高绿化率,控制建筑密度,优化街区环境,从而增强老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区域分类和定位
在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建设中,涉及到三个区域:(1)传统建筑及街道、景观的保护区域;(2)城镇化建设中的扩建区域;(3)新建区域。同一对象放置在不同的区域类型中,其定位的针对性限定了各异的功能。因此,需要将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明确的区域划分,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其所属建筑文化遗产的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特色发展。
按照产业群地位的不同,将河南省内城市分为历史文化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工商业型等,其特点和功能各有不同。
历史文化型:如开封、洛阳、安阳市等。此类城市的特点在于它是历史上形成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历史积淀丰厚,人文景观遍布。
交通枢纽型:如郑州市,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物流发达,交通便利,成为南来北往的枢纽,其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齐全。
旅游度假型:如新乡、焦作市等。此类城镇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视觉特征,形象地展示了地方性及民俗性特征。
工商业型:如许昌、平顶山、漯河市等。这类城市成为能源、材料的基地,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猛,承载更多的现代化形式。
由于河南省内城镇有历史文化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度假型等多种类型,特点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内城镇景观进行地域性设计,首先要制定出一个分区的框架,即按名镇景观中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三大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反映,分为点、线、面三部分进行设计。点(节点)——古建筑及标志性构筑物如牌坊、桥等,人们感知和识别城镇的主要参照物;线(轴线)——传统街道、河流等,人们体验城镇的主要通道或是视线主要观赏轴线;面(区域)——古建筑群、民居群落具有共同特征的城镇地段或街区。点、线、面三种因素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的古镇的景观的设计体系。
四、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策略
现在针对建筑文化遗产常使用的方法是修复、改善、改造、塑建、重建、创新等,科学合理的方法是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定位和性质而确定的。因此,把单一的建筑遗产放置在依托的生存空间——城市中,能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考虑其生存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一)历史文化型
这类城市中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传统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其发展的策略,首先应从文化角度考察本体形象的变迁以及时展的特征,并着重从历史人文层面中发掘它们的更为深厚或者多元化的文化特征,要求需融合所在城市的特点和文化。这些文化遗产的构成特色对新兴城镇的建设有着潜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设计的重点放在修复、改善、改造、利用开发等方面。
修复:恢复旧时形象,再现地域景观。历史文化型建筑因年代久远,有的已是破败不堪、岌岌可危。修复工作应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尽可能地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质去替换已破旧、腐朽的材质,以取得与历史建筑景观整体协调的效果。
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的缺陷,再现原有景观的形象。将现代城镇的公共设施如电线作以改道或以用下电缆处理。把景观小品当做环境艺术品设计安排,使其在形、色、质上与名镇传统景观保持一致。
改造:新旧建筑混杂识为该类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麻烦。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对影响名镇发展没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可根据发展进行拆除或改建,使其在风格上符合古镇风貌。
塑造:历史景观代表着城市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景观形态都可作为现代景观艺术创作的素材,可令城市今后的建设即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又充满现代的活力。
(二)交通枢纽型
交通枢纽型城市由于沿铁路、航运呈带状分布为名镇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而城市发展快、规划相对滞后,使得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保存现状不佳,改建后的建筑遗产由于追求效率导致一定程度上缺少文化内涵。
对这类建筑文化遗产进行设计,首先,要分析城市的发展历史、产业性质和人口规模,还要了解城市的景观现状基础和空间环境特征、功能定位。通过提炼和抽象,把传统建筑的创作中的“地方语言”单纯化和符号化,变成语言符号系统,并运用到现代建筑及景观环境中。其次,通过流线的安排,将整体环境的自然风貌和人工环境景观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并使之具有起伏变化和节奏韵律感,从而把建筑遗产的个性化充分地表观出来。此外,这类建筑遗产在发展中要注重以绿色、生态设计作为设计的主体工程来实施,完善生态环境意境。
(三)旅游、度假型
这类城镇把旅游、度假相结合。优美的自然景观环境不仅提高了城镇的旅游价值,还创造了有利的投资环境,这就为所存在的建筑遗产的设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装饰建筑遗产的物质形态,活化空间环境,提高居民素质,以优质的景观空间环境气氛,展现其地方性、民俗性特征。这类建筑遗产的塑造,除了要体现其他城镇普遍的文化要素外,还要有它特殊的内容,如探险、攀岩、跳伞、自然风光、珍奇动植物等景观。因此,旅游、度假型城镇的建筑遗产设计,关键在于运用创造性思维,以与众不同的手法将城市建设为可居、可游的度假胜地。
(四)工、商业型
工、商业型城市由于有支柱产业支撑,镇区综合配套设施较完善,对景点建设,对旧镇区的保护、改造和利用也能按照规划去实施。这类新兴城市从规划思想上基本上是以现代大城市为模式提出的。其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也不免有大城市千城一面,缺乏文化的缺点,使城镇居民感到乏味。加之环境治理还跟不上大城市,使改造后的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随着河南省“小城镇,大战略”的提出,“整治环境,美化家园”的形象工程己提到日程上来。对工、商业型城镇的建筑遗产设计可以从形象策划入手,从视觉艺术角度切入城镇规划建设。将本地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形象进行提炼和艺术加工,概括为符号化的,以改造和创新的手法,借助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针对城市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如进入该城市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图书馆、火车站、市政广场和公园等进行综合设计,其建筑小品引用本土建筑语言,并开辟大片绿地广场,设置反映时代精神和地方人文景观的雕塑和小品。此外,还要注意历史景观的挖掘,可以从地形、地貌出发,依山就势地进行总体布局,结合当地的物力、财力、人力和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地方和天然材料,运用合理的布局形式,从质感到色彩都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突出本土建筑文化遗产形象,并最终汇集成整个城市风貌。
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建筑和景观的特色,本土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生活方式都对当地建筑遗产的形象有着深远影响。然而,无论城市怎样发展,它的面貌总是由人创造和控制的,因此,重视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管理,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城市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才能改变地域性建筑文化遗产的滞后状态,使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质朴厚重的河南建筑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历史文化名城[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
[2] 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8.
[3] 陈飞.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方略的思考与选择[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
[4] 吴莉娅.中国城市化前景分析[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关键词] 以人为本;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空间;大众诉求
[中图分类号] G25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6-54-4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Library Buildings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All Classes
Yan Xiaofen
(The Institute of Document & Information of Henan University , Kaifeng Henan 475004)
Abstract:“People-oriented" is the important point research focus of library construction thought by the library field in recent years, and "People" points at all levels, each layer has its own demand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demands of politicians, the public, designers, people-oriented characteristics of library architecture and space design were analyzed, some humanized bases to guide the library building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people oriented”; library building; library space ;demand of the public
中国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记忆中,收藏大量图书的“藏书楼”是文化渊薮,一间布置简洁、有数架图书和一桌一椅的书房则是文化人心中的桃花源。近代以来,除了古代历史传说的记忆中关于藏书楼的形象外,西方图书馆的“大众化”、“开放化”图书馆理念也渐趋普及,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图书馆权利观念的普及,则更强地拉近了公众和图书馆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图书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基于公众需要所建设的图书馆,即是以公众人性化需求为旨归所设计和建设的图书馆,即“以人为本”。
然而,“人”分各个阶层,各层又有各自的诉求,这就增强了“以人为本”的复杂性,主导建设图书馆的往往是政治家、设计师、图书馆领导,由于各自对图书馆理解不同、理念不同,其功能也不同,同时庞大的用户群也有自己的诉求。怎样协调各方的利益平衡,达到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化一直是近些年图书馆界面临的问题;同时以往的研究对以人为本的“人”的解析较少详细具体,一般偏重大众,忽略了政治家和设计师的需求,三者缺少沟通与兼容,因此在实践中三方利益也很少能够全面顾及,造成新建图书馆的部分残缺,如空间利用效率低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烦恼不断,读者苦不堪言,政治家大失所望。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科研、教育环境也在不断改变,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了解各个阶层的需求及变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特征这个老话题重新解读显得越来越重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详细分析了各个阶层诉求差异及原因,以便探求各阶层的共性,并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兼容,为今后图书馆建设和设计者提供一些理论的参考,以利于尽可能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1 政治家的诉求
1.1 标志性和地标性建筑的图书馆
政治家,在这里主要指直接决定修盖图书馆的某阶层首要领导。政治家往往将图书馆作为标志性和地标性建筑。
在我国历史上,除了极度个别的疯狂时期外,都是把顺应文明发展、弘扬文化前进作为王朝和政权合法性因素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历朝历代修书编书建藏书楼,如清朝乾隆皇帝修“四库”、建“七阁”,就是这种心理的代表。著名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建筑,成为民主的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在普及发展图书馆事业、提高图书馆建设水平的过程中,普遍较为重视图书馆馆舍的建设,即使是在图书馆事业总投入量不大的情况下,图书馆建筑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多数为标识性建筑。较具代表性的包括80年代中期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此后各省市县公共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甚至一些中学图书馆,都被建成了“地标性”建筑。各级地方政府在图书馆建设规划时,也充分认识到“一个地区的政府和国民往住把该地区中心图书馆建筑视为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把图书馆建筑提高到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成就的体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品位。”[1]
对于大学图书馆而言,鉴于国外、港台的大学图书馆建筑经验,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专业界就明确提出“大学图书馆建筑应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要求大学在建设图书馆时,要把图书馆建设在学校的主轴线上、要成为教学区的主要建筑、要成为校园景观中具有象征作用的标志性建筑、设计要新颖[2]。
无论是作为公共图书馆建造主持者的地方政府官员、还是作为大学图书馆主持建造者的大学校长、部门主管,他们在把图书馆作为一种标识性建筑,建设得尽量高大、宏伟、壮观的追求上,与虔诚的宗教信徒对教堂(寺、观)建筑的热情要求其实具有一致性,即都寄托了人们的一种信仰和信念,作为一个可寄托心灵和精神的殿堂,而不单纯把它作为一种实用的“物”。
尽管政治家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一些地方简单地把高、大、多、奇作为标志性,要求把图书馆建成鹤立鸡群的超高层建筑,甚至要求图书馆成为高教园区最高的建筑物,这是完全不符合人们对图书馆的使用要求、违背图书馆建筑的科学规律的。”[3]但我国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上升期,各地建设大型、超大型图书馆建筑的冲动比较强烈,可能会有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的图书馆建筑出现。对标志性的理解需要斟酌。
1.2 持续发展的图书馆
在现有的条件下,政治家往往是出钱方,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投资方,因此一方面要求图书馆有地标特征,另一方面一些政治家比较关注图书馆的持续发展,要求耗能低、更舒适,即绿色的图书馆建筑。
一般而言,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这类体量巨大的开放性建筑,历来都是公认的高耗能建筑,“高、大、上”的代价是建筑成本高、容积率低、高耗能、维护成本高,越是那些“艺术性”品味高的现代建筑设计,其能耗往往越高。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和能源技术,可以实现“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物。”[4]如目前已经开始投入使用的“零耗能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 Architecture)等。而且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都推出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我国也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绿色图书馆建筑将陆续投入使用。
2 大众的诉求
图书馆是因为大众的需求才建立发展起来,而且图书馆人员是大众的一分子,因此图书馆管理者的最基本诉求与大众的诉求是一致的,同时比民众的考虑更为周全、前瞻,他们的着点在于“用”。
2.1 文化“圣地”
图书馆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基本上就是收藏有大量的书、报、刊供人们使用,是普通人心中各种社会公共场所中比较“高雅”的地方。
古代人理想的读书地方不一定要宏宇广厦,但一定要宽畅明亮。在有一定条件的前提下,还要有适当的家具布置,有方便易查的图书,有爽心悦目的环境美化。在我们的心目中的图书馆,应是“理念科学、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读者舒适、管理方便、环境优美、造型优雅、特征鲜明,为人们创造良好学习、工作、研究和交流环境的、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建筑物。”[3]我国图书馆的变化过程,其实也正是按照人们对读书“圣地”的设想一步步成为现实:图书馆建筑变得越大越宏伟,内部陈设越来越豪华,图书数量越来越多,图书资料使用越来越便捷,工作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图书馆也越来越接近大家心目中理想的样子,甚至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现实中的图书馆应该建设成什么样?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期望,图书馆不妨按照人们对天堂的想象去建设。
2.2 提升身份认可的作用
作为用税收建立起来的图书馆,民众理所当然应该享受到这种已先期支付过的服务。在商业服务领域越来越体现出“顾客就是上帝”以后,在“文化权利”“普遍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图书馆权利”“免费开放”等国家政策引导和主流媒体的观念普及下,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这些公共文化设施也成为普罗大众感受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和文明发展高度的新场所,普通读者越来越倾向于到图书馆来检验和认可自己的公民地位。杭州图书馆所倡导的“乞丐与其他读者具有同样图书馆使用权”的理念,对这种社会意识起到了积极的肯定和促进作用。
2.3 环境愉悦
图书馆建筑设计和内环境人性化,追求对人的关怀和体贴。
什么样的图书馆建筑才算高度人性化?在图书馆的外环境上,一个好的图书馆应是选址位置适中,交通便捷;在有地势起伏的地区要利用高爽地势,有“良好日照通风和承重地层,环境幽静,少噪音干扰(按声学标准,图书馆允许噪音为40~50dB);远离城市干道、体育场馆、实习工厂和娱乐中心,馆舍四周宜设绿化带作为减弱噪音和灰尘的屏障。”[2]
在内环境的要求上,也就是图书馆空间布局方面,除了作为一般图书馆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设施和设备外,未来可让人们增强阅读中愉悦体验的灯光、背景音乐、信息处理和传递、高效个人账户管理和结算,有益于提高学习效率、保障身体健康、驱除不良外界污染和干扰的高科技产品和设施,都会在图书馆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当然这些都需要图书馆管理者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的“家”来布置,包括一花一草一木、装饰性的小手工、沟通管理者和读者的小贴士等,都有提升读者情感愉悦度的效用。
2.4 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在改变,因此图书馆建筑应该充分考虑读者习惯改变所带来的空间布局变化。
首先,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社会生活。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的一大特点就是节奏变得越来越快。除了少数人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能慢慢地“泡”图书馆慢慢享受安静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外,绝大多数的人使用图书馆都有着较为功利的目的,要以最小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获得文献信息的目标,要求文献信息资源能即时方便地获取。如馆址选择,应该方便读者到达;楼层上下,应该考虑读者的时间和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需求;如厕,应该方便解决;流动大的服务不要楼层太高等。当然,图书馆所提供的获取资源的技术装备和服务也需要配合。
其次,信息共享空间的占用将会越来越多。以往储存文献、文献阅读曾是图书馆空间最重要的职能,尤其是储存文献,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资源、网络资源、网络设施、图书馆人员的指导等成为读者主要使用的资源,即所谓的信息共享空间。在信息共享空间内,读者的学习、讨论、休息、打电话等都需要考虑[5],因此大开间、小房间的灵活结合是现代建筑设计者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了。
2.5 小型社区图书馆应该实用、舒适、简洁
图书馆事业应该有较为明显的分化作用,作为城市或地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大型图书馆将继续发展,并突出强调其情报功能,但为了满足中小型社区人们阅读、休闲和对信息的需求,应该建立起大量的中小型图书馆/文献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非常方便的基本通借通还书刊服务和普通的电子信息资源服务[6]。
这些中小型社区图书馆将以经济、绿色、舒适、便捷为特征分散在各个居民区中,并应具有鲜明的外在装饰特征――如果可能,这些社区图书馆不管造型、楼层高度、大小如何,其外装饰应有自己独特的涂装和标识,像公安派出所、邮政所、麦当劳连锁快餐、连锁超市那样可以远距离即可识别的特征。
3 建筑师的诉求
建筑是图书馆的容器和外壳,虽然一个优秀的图书馆不一定有优秀的建筑,但优秀的馆舍一定会给图书馆增色,成为图书馆的名片。古今中外的著名图书馆多数都有不凡的馆舍建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图书馆建设中也把馆舍建设提到较高的地位,并在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具备后,努力追求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每个图书馆的设计师都在朝着这个方面努力,他们既要图书馆能用,同时也要实现他们心中美丽的梦想。
3.1 图书馆建筑设计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
图书馆是非常注重实用性的公共建筑,图书馆承担的海量的文献收藏及大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任务,使古今中外的图书馆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时必须在优先满足其实用性的前提下,体现出图书馆建筑的环境美、造型美和装饰美来[7]。因此,进行图书馆规划时,“要预计城市未来的发展,根据读者的数量及藏书量要求确定图书馆的规模,还要根据藏阅方式、服务内容、载体形式以及传播手段等进行合理的布局。”[8]如在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阅览面积应按国际图联(IFLA)规定达到34%以上;学生阅览座位应达到学生数的15%~20%(文科)或12.5%~17.5%(理科);教师阅览座位应达到教师数的16%。还应根据学生数的10%左右建立人流量大的自习室,满足学生自修学习之需[2]。
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结构与模式,包括了多样化的功能空间、功能空间边界的模糊化、尽量采用大空间、图书馆建筑的体型要尽可能采用紧凑集中的块状体型或其变形、基本采用模数式设计,局部突破模数式设计、建筑高度、重视多功能空间的规划和设计、现代化等方面的特征[9]。这就要求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体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特征,满足人们的审美享受。
3.2 图书馆设计时的艺术性体现要满足人们的审美习惯
“图书馆建筑往往是一座城市或一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将图书馆建设成为具有浓郁人文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基地,提供一个健康、明朗、具有整体感、秩序感的建筑环境和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有时代精神的建筑形象是建筑师必须考虑的问题。”[4]图书馆内部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座位与学习空间、网络与人流量、自带设备与电源供给、窗户与空调、采光与避光、楼层与电梯、外观材料与维护成本、简餐与卫生、管理与配套设施、未来与第三空间[10]等诸多问题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设计时要本着坚持功能第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宜人的阅读环境。
3.3 图书馆建筑环境的整体效果一致
图书馆不是独立的个体,它要和周围的环境(包括街道、绿化、地面、其他建筑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人文环境就是考虑图书馆建筑选址要便利读者使用,而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7]作为一种理想的规划设计,馆外应有较宽的绿化带,如草地、花园、树林等,并配备一些桌椅、水面(水池、喷泉、瀑布、小溪、鱼缸等)、雕塑等,艺术化地布局呈现,宁静、舒适,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学习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不同阶层各自的诉求重点不同,但是他们的诉求也是合理的,同时他们各自的诉求也是其他阶层所需要的,因此应该是一致的。“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就是无论各式各样的图书馆,其目的是为人自身的发展服务,为普罗大众服务,只有考虑照顾各方的利益,才能使图书馆真正地受欢迎。
参考文献:
[1] 林滨.21世纪图书馆建筑设计新理念、新模式之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07(1):27-28、62.
[2] 郑钟琨,郑松.大学图书馆建筑应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5(1):21-25.
[3] 李明华.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P83-85.
[4] 陈虹涛.绿色生态的图书馆建筑[J].图书馆建设,2007(1):P19-20、24.
[5] 闫小芬.新时期美国大学图书馆馆舍建设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81-86.
[6] 范兴坤.随社会而变:图书馆转型的历史内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1):33-40.
[7] 周进良.图书馆建筑艺术的美学研究[J].图书馆,2005(1):79-81、85.
[8] 钱嘉燕.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设计[J].图书馆论坛,2004(5):178-179.
佑民寺作为南昌市现存最完整的且唯一的佛教寺庙,创建历史悠久,是南昌传统民俗的象征之一。作为南昌地区的代表性寺庙建筑,与南昌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通过对佑民寺审美上的分析,从平面布局、空间组织、装饰艺术等方面来阐述其美学价值,并且希望能够加强对佑民寺建筑佛教文化的认识,促进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对佛教寺庙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南昌;佑民寺;装饰艺术;审美分析;佛教文化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兴盛于唐朝,它为南朝梁代豫章王师葛鲟所建,原为豫章王蔚综之师葛鲟之私宅,因“镇蛟龙”捐献为寺。佑民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是南昌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该寺庙特色的平面布局、充满秩序的空间组织、多种多样的图案以及华丽的色彩装饰,把佛教寺庙建筑的装饰艺术表现到了极致,使其成为南昌地区历史文化特色建筑。经过一千四百多年来的几毁几建,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建筑风格也体现着佛教建筑鲜明的色彩,并从中反映出诸多的美学价值和佛教文化意义。
一、佑民寺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分析
1.总体平面布局及严谨、统一
佑民寺经历多次的迭修迭废,历代的规模都不尽相同,现如今佑民寺建筑总体规模约为800~900平方米,佑民寺内分为主殿及左右侧殿两大建筑群。主殿内的建筑包含了正门、天王殿、铜佛殿、大雄宝殿、法堂等,而侧殿内的建筑有客堂、大寮、齐堂、库房、马祖书林、观音殿、祖师殿、伽蓝殿、乐师殿等。大雄宝殿左右两侧上方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从总体平面布局来看,整个佑民寺中的建筑均以轴线贯穿,将主要殿堂都建立在轴线上,全部建筑前低后高,主次分明,体现严谨、统一,具有着和谐、统一整体的审美特征。这种轴线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极为完整、严谨的建筑美形式,它具有向心性、整体性、秩序性的特点。更加的强调了佛的法力无边,反映出人世间建筑艺术的神秘美感。建筑的中部位置为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要建筑物,为寺庙的中心。宝殿左右两侧布置钟、鼓楼,使大雄宝殿更成为这条轴线上的重中之重。大雄宝殿作为寺庙的中心位置,是重要活动的场所,院落与左右两侧的配殿层层递进,主要是对主殿的烘托与陪衬。而天王殿、铜佛寺及法堂布局在正殿的前后,但是气势上相比于正殿略微,有些佛寺在正殿前后,同时也是加强了对正殿的渲染作用。
2.空间组织的秩序原则
建筑的排列与围合组成了空间,在一个建筑群的空间内部,因其性质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相应建筑的形态、大小和装饰也不相同,在空间的秩序上,每个建筑之间都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强调了空间的统一与整体,营造和谐美的空间氛围。佑民寺以轴线为中心的院落式布局,因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影响,其以有序的空间组织形式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使整个空间达到平衡成为整体,而依靠这些方法使整个空间的形态达到合理的组合,营造空间组织的秩序原则美,这些方法即:轴线与对称、协调与对比、重复与变化等。
3.牌坊、横梁、门窗装饰艺术特征
中国各地的佛教建筑,因其地域性的影响,在装饰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佑民寺建筑在南昌地区其豪放朴拙的社会文化影响下,其装饰呈现出质朴大气、古雅内蕴的艺术风格。年代不同,所形成的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建筑的屋顶、横梁、门窗等的装饰各具特色,包含着不同的形式美和意蕴美。
(1)牌坊:双龙绕脊
正门牌坊的装饰采用了较复杂的形式,装饰十分丰富,正脊的中间位置雕刻着“双龙”,龙形的身体由首至尾交织环绕在屋脊中。整体造型精美庄重,构成节奏丰富而和谐,外观上弧度优美,与屋檐形成厚重和轻灵的对比,龙首相聚处与龙珠相连,形成了“双龙戏珠”的视觉效果,节奏十分丰富,韵律和谐。正脊两侧为鱼龙形式鸱吻,这种形式在很多寺庙建筑上都得到广泛运用,造型流畅、优美,装饰细节精致,翼角采用的是龙头形式,身体采用的是鱼的形式,龙的上吻向上翅起,赋予建筑轻盈感,两龙首互相观望,气势十足。牌坊两边小脊上则采用的是较简约的形式,脊饰为镂空的雕花形式,翼角为卷草纹向上翘起,简约优美,富有韵律美,垂脊的两侧装饰为脊兽,几只脊兽并排而列,气势凶悍,以显示其威严,使寺庙具有庄严、肃穆之感。
(2)横梁:彩绘纹样
铜佛殿的横梁面装饰采用了大量的彩绘纹样,整体装饰风格精致庄重,细节处理十分精美,样式纷繁复杂,色彩华丽、高贵。彩绘两端形式一样,中轴对称,整个色彩的运用为绿色、蓝色和红色,再加以黄色点缀,中间杂留白轮廓,作为过渡,层次清晰,颜色十分的艳丽、庄重。
(3)门窗:镂空结构
在门窗的装饰上镂空是非常常见的手段,其使用历史之悠久,镂空常给人一种灵透之感,富有穿透力。佑民寺在门窗的装饰图案主要采用的是几何回形纹、方形、圆形和植物花卉纹等等,其装饰纹样并不复杂,给人的感觉是稳定端庄、和谐优美,它主要采用多变形式以及各种组合形式,几何图案作为装饰纹样的特点主要是:规律性强、富于节奏韵律感,大面积的使用,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具有整体性、统一性。
二、佑民寺佛教文化研究
每个阶段的佛教文化传播都有着相应的传说产生,“镇龙传说”,“马祖弘法”在南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传说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名族化、地方化的文化产物,成为了南昌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千百年来,佑民寺见证着南昌的兴衰废替,沉淀着南昌太多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南昌深深的风土民情,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佑民寺作为佛教盛地,已经成了南昌风俗民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佑民寺作为南昌传统民俗的象征,蕴含着南昌的佛教文化内涵,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人们对佛教文化的重视,使得寺庙建筑得以很好的保存下去,如今的佑民寺虽无往日的那般盛况,但是,每逢初一十五、过年过节和佛教的重大节日,都会有大批的南昌市民前去烧香礼佛,敬献香钱,从而寄托着人们对佛教的虔诚之心。
三、结语
佛教寺庙建筑历史悠久而深远,佑民寺作为南昌地区代表性佛教建筑,具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丰富多样的审美艺术价值。轴线式的平面布局,充满秩序美的空间组织,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装饰,使佑民寺成为寺庙建筑艺术的瑰宝。它既蕴含着古老的寺庙建筑文化,又有着现代建筑的理念,地域性的特色。对佑民寺建筑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了解佛教寺庙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才能使多样化的建筑文化和艺术更好的保留和展现,同时又可以对佛教寺庙建筑的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佛教寺庙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高婷 单位:南昌大学
参考文献:
[1]杜?.潮州广济桥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向度与文化意蕴[J].美术大观,2014(2).
[2]伍国正吴越.传统民居庭院的文化审美意蕴[J].华中建筑,2011(8).
[3]袁玲丽.重庆华岩寺建筑装饰特征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4(11).
[关键词]文化价值取向 中西古建筑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53-02
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它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作为一门艺术,建筑学自然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一切说明建筑学发展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绝不能离开社会条件,不能不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因此,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
由于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生存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基本价值取向也就不同。中国先民的农耕文明、群体生存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和合”;西方先民的商业文明个体生存方式,决定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分争”。无论是清丽可人的江南园林,还是北方古都华美壮阔的皇家宫阙,无论是古罗马高大威猛的斗兽场,还是欧洲城乡随处可见的塔尖高耸的教堂,都是一时一地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
一、中西古建筑的对比
中国是农耕文明,农业生产力低下,剩余产品不足,私有制不发达,所以,当时的村庄都是以姓氏命名,村子里的人大多有亲戚关系。聚族而居成为以血缘纽带联系的封建宗法社会。宗法社会是群体生存方式,是以群体为本位的社会,个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政治地位,也没有独立的人格。因此,中国人生活在各种人情关系网之中。此外,根据中国传统哲学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在商业文明社会生存的西方先民看来,人和自然是尖锐对立的。可怕的自然界总是与人作对。为了做生意,长途贩运的商人们经常要翻山越岭,渡过茫茫大海。生存的本能要求他们要认真对付自然,因此就形成了西方的“物我二分,征服自然”的“天人二分”世界观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此外,大规模的海外殖民和城邦商业文明使血缘家族解体。城邦商业文明使人成为有独立经济、政治地位的自由人,商品经济社会是“个人本位”的社会,商品交易的平等性诱发了他们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独立个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每个人都有争取自己利益的权利,从而成就了西方的“崇力尚争”的民族文化性格。
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这些差异又可以从建筑的材料、结构、审美和地位上反映出来。
(一)建筑材料――木头与石头
中国古建筑惯用木构架做房屋的承重结构。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斗硎侵泄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如: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西方的建筑以石头为主体,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为了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柱子便成了建设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
(二)建筑结构――群体和单体
中国古典建筑空间结构呈现群体性。古中国社会宗教意识淡薄,民族性格安分守己,天地人各安其位,和谐统一,加上中国古代的建筑材料是木头的,因而制约了它向空中无限发展。鉴此,中国古代建筑只能在平面上展开,并实行群体建筑的多样组合。
古代西方社会是宗教意识浓厚的社会,人们普遍渴望升天与神或上帝对话,求得神的保护或上帝的恩眷,因此对高层建筑情有独钟。在空间布局上,大多是单体建筑。每个单体建筑就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单元。
(三)建筑审美――人和与神和
建筑审美价值观是建筑文化的灵魂。尽管在古典文化中,中西都以“和谐为美”,可是中国人的“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西方的“和谐”指人与神之间的和谐。
在中国人看来,“善美”就是“天人合一”之美。对于儒家来说,“大礼与天地同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伦理道德、封建礼法就是“天意”。因此,遵守伦理道德和封建礼法,情理统一,以理抑情,以礼节情,善待社会、善待他人,与社会、与人相协调,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就是做到“天人合一”。因此,符合伦理道德、封建礼法的建筑就是美的建筑。无论是中国的皇城、宫殿还是民居,都是按照封建礼制来修建的。
西方人的真美就是“天人二分”之美。西方人认为任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都是虚幻、不完善的。只有符合现实事物背后的抽象本质――毕达哥拉斯的“数”、柏拉图的“理念”和“理式”、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时,事物才是“真”的。可是,这些超验的抽象的“数”“理念”和“理式”只有神才能给我们,是神的意志。可以透过美的东西认识到神的存在。因此,在建筑外观上,西方人讲究比例、协调、韵律和抽象的圆形、球形等造型以及这些形式的和谐。透过这种形式的和谐,体现人与神的和谐。
二、不同文化价值取向模式对古建筑的影响
Hofstede从组织学传播学的角度,把文化价值归纳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避免;阳刚/阴柔;长期/短期取向。从他的归类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的儒教国家。在以儒学思想为统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强调孝悌。上至君臣,下至每一个家庭,都很强调这种尊卑秩序,等级森严。这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有深深的痕迹。中国最典型的住宅型建筑是四合院,分前、后院。前院设辅助用房,后院中轴线上没堂屋,是院中规格最尊贵的建筑,是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举行家中重要礼仪的地方,然后依次是长辈、晚辈住房。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结构呈群体性的。各种建筑物分主次依序排列于一个相当明显的中轴线四周,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结构,充分体现了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
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反映在古典建筑的空间布局上为单体建筑为主。每个单体建筑就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单元,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和目的。因为西方城邦商业文明使人成为有独立经济政治地位的自由人,商品交易的平等性诱发了他们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独立个性。
Kluckhohn & Strodbeck提出了五种价值取向: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观、人类的活动、社会关系。西方国家是基督教国家,他们认为人性是本恶的,并认为上帝是超自然之力。因此,人要潜心苦修,力争早日脱离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进入上帝的天国。人们普遍渴望升天与神或上帝对话,求得神的保护或上帝的恩眷。为了体现对于神灵或上帝的敬畏和敬仰,也是对来生幸福与救赎的一种期许,教堂大多建造得高大雄伟、挺拔入云,以体现急于与神灵或上帝沟通的强烈欲望。此外,西方国家还崇尚与天斗,旨在征服自然。这反映在古建筑的多变上。古希腊文明时期有丰富的神话传说,为了崇敬、礼拜这些喜怒无常、法力无边的神灵,希腊人为他们修建了气势恢宏的神殿。古罗马的建筑具有实用、坚固和美观三个基本条件。罗马人好大喜功,崇尚武力,所以他们用冰冷的大理石建造神殿、庙宇,不惜人力、物力建造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凯旋门和纪念柱。到了中世纪时期,宗教氛围十分厚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为罗马式和哥特式。教堂大多建造得高耸入云,充分表现了宗教的气势与威严。
中国自古以来,始终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即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古建筑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对于道家来说,“天人合一”,就是要遵循“道”的精神。“道本无为”,盖房子、修园林,对自然的山行水势不要人为去改变,房子的大小、形制、布局、色彩、装饰不要讲儒家的封建礼法的规矩,要道法自然,以实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齐一”的心物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的古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是通过“风水”学说来进行的。“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古代建筑文化现象。通过观察“风水”,精心选址建造房屋,因地制宜,力求处理好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也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三、总结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生存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的国家,并崇尚顺应大自然,因此中国的古建筑具有群体性。此外,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人居天地之间,只有上承天相,下接地气,才有可能奉天承运,就地生财。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向来注重按风水理论择地而居,其目的在于吸收天地之灵气。西方国家是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并崇尚与天斗,因此他们的古典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大多是单体建筑。他们还认为教堂是神和上帝的寓所,有永恒性,因此西方古典建筑往往采用“体量”整体向上提升扩展和垂直叠加的方式构建,建筑物极力向上攀升,形成巍然耸立、宏伟壮观的势态。这种高度的提升与其内部神秘氛围一道表现出巨大的宗教情怀。由此可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深深影响着建筑的材料、结构、审美。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4-80.
[2]陈坤林.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00-211.
[3]姜守明.西方文化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3-7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cient Building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Value Patterns
LEI Yu-e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文化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6-0068-02
据劳动部门统计,从2000年至2008年以来每年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实施建筑业安全生产和加强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安全文化在建筑企业中的意义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往往继承性大于创新性,规定动作多于自选动作,仍是采取制定几项安全制度、写上几条安全标语,开上几次安全会议等,这些管理模式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只是短期效应,并没有在广大施工人员中形成一道坚固安全防御体系,有的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漠视或抵制的态度,这种潜意识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并可能“传染”给同事。
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因此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就可以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企业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它是一种全面管理,以文化的无孔不入的方式弥补以往安全管理的不足,它注重的是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二、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特性
1.长期性。建筑企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安全的态度理解和反应。
2.以人为本。员工是建筑生产的主体,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同时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又是提高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
3.独特性。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不同资质和施工技术的企业文化必然不同。
4.目的性。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意识,规范员工的行为,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免受损失。安全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注入每个员工的内心,影响职工的行为,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三、建筑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从业人员多、事故发生率高,加强建筑业安全文化建设非常必要:
1.建筑企业劳动力密集程度高,生产力构成中人的因素比例大,劳动者个人的安全意识、协作意识、责任意识都直接对安全有影响。而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又以农民工居多,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加强建筑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极为重要。
2.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复杂的,工艺、材料和设备众多,人员流动性大,只有把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提高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更大,同时也是比较困难的。
3.施工现场的环境多变,针对不同施工环境的安全措施有所不同,但是对安全的要求是相同的,必须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来防止安全事故。
建筑业是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因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内容
安全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民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广,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活,安全就成为第一需要。狭义的安全文化观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方法是将企业安全文化融入行为规范,体现在严格的管理程序之中,即形成安全文化体系,长期、持久地影响和控制人们的行为方式,并自觉地按共同的行为准则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企业法人对安全生产应有这样的价值观――安全生产,是投资,不是开支,员工的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是对自身的保护,应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安全文化体系是将安全管理中与安全有关或相类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有机地组合而成的整体,安全文化体系是针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而建立的体系,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方法。
安全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1)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明确安全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管理目标;(2)工程保险决策管理:明确保险的险种,保险费用的制定;(3)建立安全设施采购管理系统;(4)建立分包商安全信誉档案;(5)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范特种工操作程序,制定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检查表,采用先进的安全检测技术;(6)事故隐患的控制:危险源辨识,定期检查危险源,绘制排列图;(7)事故分析,责任分析,技术分析;(8)制定安全培训内容;(9)制定激励方式:管理层激励方式,操作层激励方式;(10)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图。
五、如何建设建筑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应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建设,坚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原则。首先,要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运用一切方式和手段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道德和安全行为准则,养成安全习惯和崇尚安全行为,使“我要安全”成为职工的追求;第二,要确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标识,包括图案和文字,按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设定反映出本企业的特色和个性、具有感召力和安全哲理的标识;第三,要制定发现和树立最能体现企业安全文化特点的模范人物制度,以及激励、宣传模范典型的机制和办法;第四,要对规章制度反复强化,规章制度是企业的行业规范,具有强制性和奖优罚劣的职能,这对形成安全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要长期坚持,使安全文化融入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从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到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工作方式。目前,我国《建筑法》、《湖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实施为建筑企业建设安全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企业应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晶.我国施工安全问题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J].建筑设计管理,2007,(6).
[2]黄吉新,方东平,等.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8).
[3]方东平,张扬.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表现评价与建设[J].建筑经,2005,(268).
[4]龙集弟.浅谈安全也是生产力[J].施工企业管理,2002,(10).
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也日益频繁,相同建筑企业之间和不同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在竞争过程中建筑企业只注重对科技的研发和引进,却不注重对建筑企业本身安全文化的建设,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会让建筑企业在短时间内得到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会使建筑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因为如果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低,就会导致低质量建筑物和安全事故的出现,严重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的结构的优化,加强建筑企业本身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加强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就目前形势来看,建筑企业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
建筑企业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企业,不仅仅是因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带动,还有就是因为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有所提高,这些都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根据这几年的数据来看,在施工环节中,因为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事故频发,给社会、给企业、给人们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管理者和施工者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精神培养,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加强对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让员工在施工期间加强对自身安全的保护。但是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村来的,文化教育程度低,素质也低,对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而从企业自身来说,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让管理者转变自己的管理方式,由经验型管理变为科学化管理,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建筑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就要将安全文化建设理念融入进去,强调安全施工。在每一个工程施工之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向员工灌输安全文化意识,让每个员工都能够认真工作,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和信誉度,以此来增强企业的软实力。
3.建筑行业独有的特点要求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建筑企业需要进行高度体力劳动和流水交叉作业劳动,施工过程复杂,且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一旦某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施工事故。在施工现场堆放着很多的器材和材料,使得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小,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这样就容易造成施工事故。
加强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1.建筑企业在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
安全文化体系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事物根据其内部联系来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组合而成的整体,可以让企业更好的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体系的内容包括,①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组织体系,将所有工作具体分配,责任到位。②要对员工开展安全信誉教育,将安全与企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③将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的操作程序都进行规范,让员工按照规范来施工。④制定合理完善的培训计划,要对员工进行事故安全事故应急保安措施与教育和防范与抢救教育等。⑤建立奖罚惩处制度和激励制度,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与员工的自身利益划上等号。
2.建筑企业在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对员工进行安全文化教育。
建筑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力就是员工,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所以企业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文化意识教育,尤其是对在高危工作环境下工作的施工人员。对于这些员工的培训,必须长期的、有计划性的。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制定一些制度,对于在培训中做的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给予严厉的惩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主要是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方式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在培训中要结合实践以及具体的实例来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不仅让员工能够更好的吸收,也能够让他们熟练的掌握安全操作方式和流程,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建筑企业在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时,要注重对企业管理机制的强化
建筑企业要想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取的好的成效,就要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投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去,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思维。并对企业进行目标化管理和建立企业监督制度,让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