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

第1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方法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30-02

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课堂小结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和整理,快速找到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缺点,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规律,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小结的效果,将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一、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必要性分析

目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课堂小结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并且被逐渐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课堂小结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每节课或每章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都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或表格的形式将所教内容归纳起来,这种课堂小结能够将教学前后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清晰的教学层次,此外还可以将教学的内外在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之后进行课堂小结,也是发现教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无论教师的教学准备有多么的完美,在教学中始终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进行弥补。此外,在进行课堂小结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生疏的知识点,教师则可以根据这些点的特点,在课堂小结中进行重点的讲解,增加学生的印象。

(三)我国初中数学的课程比较复杂,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多数学生都不能在第一时间完全的掌握。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则应该通过课堂小结的方式,来大致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知识,为后续的教学铺设道路,避免一些学生糊里糊涂的就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常见的几种方法及实践

(一)数字法

抓住教学中关键的字词,结合相应的数字就成为了数字法小结。例如,作者在教授“有理数”的第一课时,我就将课堂小结分为了三个部分,即:一个定义、三个分类、四个法则。一个定义是指有理数的基本定义,三个分类是指可以将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四个法则是指加减乘除这四个计算法则。数字法简单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数学中的重点。

(二)口诀法

在编制课堂小结时,可以将小结编制成为朗朗上口的口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预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教学时,建设就可以将教学内容编为: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法则可以编为:同号正、异号负、一项为零就为零。由此可见,初中数学中的大量运算法则都可以将其编为口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使用口诀,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数学的运算法则。

(三)兴趣激励法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的课程环节较多,而且多数内容又非常的抽象难懂,因此,教师的教学和课堂小结都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勇于探索未知的知识。比如,在对“平面图形”进行认识时,教师则可以利用课堂小结,安排几个学生扮演不同的平面图形,然后让扮演平面图形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自己所扮演平面图形的特点。这种新鲜又实用的课堂小结一下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感到非常的有趣,都想扮演平面图形的角色,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还活跃了课堂,为后续的教学搭建了坚实的基础。

(四)扩展延伸法

扩展延伸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通过扩展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一次高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围绕一个问题点进行扩展延伸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知识和更全面的数学理念。扩展延伸法主要是以一点思维,向周围可行的知识问题点上发展,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展开发散性教学。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发挥课堂小结的最佳效果,掌握并实践课堂小结的各种方法,是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需求,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源. 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张萍.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的常用方法浅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3.

第2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字:初中数学 主题式 教学实验 效果

主题式教学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应运而生,与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同,这种形式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质性问进行阐述和说明。主题式教学包含了五大版块:现实生活化、数学活动、演绎归纳、问题焦点、反馈矫正。通过有针对的应用各个部分进行延伸和学习,将有效的发挥其在教育较重的作用,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理念的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需要,初中数学的主题式教学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应征这一事实。

一、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现实生活化

新课标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它在内容形式上主要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即在平时的生活中行遇到一些基础的数学问题也能运用课程中思维理念进行总结和分析,将数学的思维模式恰当的用在生活方面,对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也能做出总结和反思,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数学活动

课堂上的教学模式需要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这样做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从而增加更多的注意力。这个部分的内容需要老师自主研发和创新一些主题穿插在整个课堂当中,以一种探索的目的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这样去玩的环境下,以教师有效应到为主,积极调动大家热情在充分发挥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将这种特殊的教育教学模式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演绎归纳

归纳的主题形式在整个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任何的学科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尤其对于初中数学教育规律性的概念是非常多的,如何有效运用这一措施办法将决定着学生是否能轻松掌握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型结构知识。如何在以提高个人知识水平为前提下看展工作,将决定着引领下学生以何种方式展开学习。

(四)反馈矫正

对知识的反馈有利于加强巩固所学知识,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错,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根是必不可少的。初中数学相比小学,其思维方式又上了一个台阶,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及时的对所犯错误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当初犯错的原因。再经过反馈信息和有效地矫正,这样的情况是可以大大减少的。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措施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和培训,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性打下基础。

(五)问题焦点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拥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在对各个问题的分类上有由于类别的不同划分的较为详细,如何把握这一部分的重点问题,初中的数学老师就必须寻找到一个核心点展开。在通过相应的案例法和围绕该核心主题进行探讨,做到聚焦解决问题。

二、主题式教学实验的探讨

通过确定对这一主题形式的研究,接下来就必须立足于实际的案例中进行下一步的的探索的和分析。先拟定稿一份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结论、总结这几个方面。按照预先设计的实验方案切实的做好每一项的操作步骤,认真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下面就对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做详细的介绍和降解。

(个)实验理论部分

初中数学属于理科的范畴,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我们的实际生活处处都运用着数学,它是我们日常生活都必不可少的学科知识,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的主题式教学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怎么评定其是否拥有合理的推广价值和意识,就必须立足到现实的例子中去。只有结合实际的生活才能足以说法大众认同该理论存在的价值。

(二)实验操作部分

选择本校的班级进行参照性的对比试验,对其中一组实行主题式教育的模式,另一种则不作任何要求。这样处理的目的在于对结果的价值上具有更大的分析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期,可以将两个班成员的基本情况做对比。从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三方面做参考比较。

(三)实验结论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的比较,在授课老师和教育课程内容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清楚地发现,在受到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整体学生的学习力都有所提升。这一现实数据应征了主题式教学的确有其创新独特的地方。

三、结束语

时代的进步的确应运而生了许多的初中和数学教育教学模式,面对如此众多的选择,到底那一种模式更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结合实际数据得出了主题式教育是非常符合新课表下运营的教育模式。可以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作进一步的推广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辉蓉,全.初中数学主题是教育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

[2]郝秀坤.初中数学主题式教育实验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1(6)

第3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优质课堂 意义 方法 氛围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25-01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课堂教育历来是教学的重点,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抓住数学课堂这一重要教学阵地。高效课堂的提出,不但是对新课改要求的贯彻和落实,也是对目前初中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所以,初中数学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育形式,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方式,努力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点,从而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成绩的目的。

1 正确认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效率已经成为人类进步的代名词。对于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育教学来讲,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通过积极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初中数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传授来实现的,数学课堂的效率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做好知识点的传授和习题的训练,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原有的数学课堂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教学思路的局限,对课堂的45分钟利用不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导致在数学课堂上只是传授了基本的数学内容,而没有时间进行习题的演练和数学深度的探讨。实行新课标以来,建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这一概念被适时地提了出来,这不但是基于长期的教学总结,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需要。从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建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点在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一提法是符合实际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但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可以促使初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因此,建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对初中数学教师同样意义重大。为此,作为新时期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从而促进初中阶段数学高效课堂的合理构建。

2 正确理解优质课堂所形成的基本要素

2.1优质教学课堂要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入手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但是,此处所说的“和谐”不是“闹哄哄”的热闹表象,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安静沉默。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看似简单的和谐,需要教师沉下心、俯下身子踏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2.2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

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显得格外重要。要想搞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工作,就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对现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不但是建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新课标下对初中数学的具体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引入新式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采用新式的教学方法,不断变换角度,变换内容,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新鲜感,改变原有数学课堂的枯燥与乏味,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教学思路的创新,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是初中数学课堂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不断努力。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初中数学课堂的需要。数学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保证教学方法适于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所以,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3设计精彩的课堂环节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点

设计教学课堂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关于课堂教学环节,首当其冲的是教学导入。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数学教学,教学导入是指在进入课题时进行一番引导,一般常见的是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入工作,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所提的问题必须有趣、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能引起学生的思考等。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必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原则始终得到贯彻。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具备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对于重难点或是特殊的问题也可以设计小组讨论的环节,从而使课堂更丰富.简而言之,教学设计就是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得到充分而有效的锻炼与训练。

2.4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

第4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一、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应该注重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从主观上建立起对于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给够真正的乐于学习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知识点是比较繁多,包含的知识面也是比较广的,既包括三角形部分的几何知识,也包括这各种各样的多项式的解方程的问题。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措施是各种各样的,初中的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烈的,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相应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存在,诱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够借着问题去思考。还可以根据我们实际的课堂内容设置一些积极的活动,提升学生兴趣,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

二、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作为初中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具备着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专业素养。这些专业的素养包括我们对于初中数学的理解能力,专业的教学能力等一系列的相关专业能力,因为初中数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所以,在进行数学的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不但应该具备这些能力,同时还应该讲这些能力运用好,这样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才是有利的。专业素养的体现在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讲授的方法上,对于同样的数学知识,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够使用简练的语言就能表述好,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对于稍显年轻的教师来说,教学的时候就显得比较手足无措,教学的效果就难以保证,教学专业水平的高低就在此表现出来了。教学技巧是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成熟的教学风格是指教师能够关心学生,把握教学内容,有教学的热情,较强的应用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都已经成熟,成熟的教学风格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不能够脱离研究与实践,否则会很容易就脱离教学,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的发展也十分的不利。因此,初中的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探究实践,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寻找方法来解决,寻找问题所在的根源。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之后,也要结合自己的教育观念,来进行数学教育教学。初中的数学教师只要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就会对提升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观,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第5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教育理念、教育观点、教育方法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数学是初中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在知识理解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将抽象的知识理论转化成具象、生动的图像,更能够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呢?笔者接下来就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永远都不能是强制性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主动学习.数学是一门以理论性和逻辑性见长的学科,而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这些数学理论、公式、定理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一个个枯燥无味的菜肴,因此,教师在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前者数形结合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师依靠教学资源的优势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而学生则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讲解,但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则处于平等的位置,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索价值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网络资源实现自主探索,并在探索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学习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实现思维的创新发展,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十一黄金周旅游”为背景,让学生制订一个“质优价廉”的旅游计划表,而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结合自身的旅游经历以及家长提供的旅游计划,对各大旅游网站的旅游花费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数据统计确定出最优旅游路线,并在规划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创新应用.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数学综合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逻辑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而初中生的思维习惯仍然属于感性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题目看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进而实现思想的升华.例如,在“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思考与总结,进而利用数学理论分析轴对称图形特点背后存在的理论内涵.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万能的,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辩证地看待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够实现教育教学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一、避免教育技术的过度使用,即教师应该解决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避免出现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滥用局面;二、要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一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三、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传统教育方式不是一无是处,而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在未来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虽然现阶段,许多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不断革新思想、积极探索,进而不断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并为现代课堂的构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单守生.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130-131.

[2]田士菊.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6(7):107.

第6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信息量急剧增长的背景下,数学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和科学的选择,同时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手段。但同时,数学作为一门对学生具有较高要求的学科,尤其是随着当前新课改的进行,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对“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初中教学的课堂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着主体的角色,学生不但没有自己表现的机会,同时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这和新课改的重要特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在课堂的教学中启发和诱导学生相违背。

(二)课外学习单一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实行的仍然是题海战术,学生的课外学习仍然是练习题,繁杂的课外练习题不但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所起的作用不大,同时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这与新课改要求的数学学习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宗旨相违背。

(三)教学标准单一

当前初中数学的标准主要是以分数来作为主要的标准,学生的分数化等级的局面难以改变,许多教师往往以单一的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忽略学生的背景和数学基础,这种单一的模式非常容易给数学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也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历程进行全面的了解,成立多样化的激励模式以及多元化的目标评价模式,进而激励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教学课改的关键是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在沪科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时,笔者就先让学生按照本人要求的三角形的角与三角形的边来动手裁剪两个三角形,然后将等边的两个三角形进行对比,并对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进行相应的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学生兴趣的激发对课堂的良好进行同样很关键,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有多方面。首先,为学生创建问题的情境,实施情景教学。比如说,在进行沪科版教材中初中三年级《概率》一章节的讲解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对“概率”这一知识有兴趣,先在课堂上展开一个猜扑克牌数字的游戏,然后再转移话题,引出“概率”的知识点,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特点来辅助教学,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在讲解沪科版教材中“轴对称”“中心对称”等图形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将教学的对象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

(二)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教学的差异性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需要将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抽象的数字转变为直观的事物、学生比较熟知的事物,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还要特别注重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行差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差异性教学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促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自我满足感。

(三)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与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下教学大纲的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最终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其次,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实现思考、交流,进而更好地对数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操作。

由以上可以看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诸如课堂模式单一、课外学习单一、教学标准单一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相关的人员切实做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教学的差异性,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与学习的效率,最终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浅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2).

[2]顾大柱.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与完善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第7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生经验;初中数学;课堂参与;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学生经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吸收总结而来的生活经验,其作为人类生存学习的本能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然而,现阶段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发现,学生经验在有助于人类更好吸收知识文化的同时,也有可能阻碍学生部分的学习认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初中生接触网络的几率增大,正面知识的吸收与错误知识的获取同样轻而易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经验,并纠正其错误经验形成,对于现代教育教学而言意义重大,是本次教学设计研究的基础背景。

一、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重点

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侧重点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参与,其是展现学生自主性的关键。分析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教学往往并未全然脱离实际,在教学应用题中,无论是火车与汽车竞速,还是水池开放水,都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题目,这些题目生动而富有趣味性,可有效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然而随着数学教学步入初中课堂,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令数学教学的逻辑性逐步增强,数学教学也由注重智力开发倾向于注重理论知识深化,使学生在课堂参与性上大大降低。对此,本文认为,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作为小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教学,其教学内容将越发深化,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有效引导小学生从固有经验中解脱出来,挖掘数学教学的简便算法,并参与到日常教学中,可有效促进其深化了解数学知识,并最终成为自身知识理念中的一部分。

二、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思路

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打造首先应确定教学思路的设计。对此,针对现阶段数学课堂的教育模式,认知学生的学习误区与学习盲点非常重要。根据地域性差异、教学理解差异、基础教育差异,学生在以往教学中所获得的教学经验也拥有极大的差异。部分学生根深蒂固的传统解题方法无法很好地融入方程式之中,部分学生的文字思维也无法与初中数学中的图形思维相结合。但可以肯定的是,方程式是传统思维的捷径,几何教学是文字教学的深化。因此,教师在打造学生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从学生学习的经验角度出发,令学生自我强调自己的学习经验,并与全新的教育思维之间相互博弈,在经历惨痛的失败后认识到全新的教学思维的重要性,并逐步接受、认同、学习与内化全新的教学思维。

三、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实践

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促进学生强调经验知识,并在不断地博弈中认识原有知识的不足。举例来说,在进行方程式教学中,率先鼓励学生借助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看看在方程解答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问题是否影响解答过程与解答结果。这种凭借学生经验去解答数学的过程,可促进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解答之中,悄无声息地形成学习意识,有助于其今后在数学中不断强调主体地位,并不断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

其次,在固有经验的解答中一元一次方程显然满足不了二元一次方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只会不断碰壁,不断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这固有经验已经不适合解答二元一次方程。当学生存在一元一次方程满足不了学习现状的意识的那一刻,教师的科学引导将促进二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深化与内化到学生的学习思想中,在此刻开展二元一次方程的全新经验教育是最佳的时机。

最后,面对传统经验的碰壁,吸收全新经验的解惑,初中生将在参与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真正验证经验补充的重要性,并可深刻地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机、应用方法与应用科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不断掌握与熟练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更多类似题目的解答,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参与到解答教学中,将二元一次方程的经验吸收为全新的学生经验,并辅助其解答更多的数学难题。

综合而论,学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将引导学生知识的科学发展,但其本身也有桎梏性,面对学生经验的桎梏现象,教师科学认知参与教学及解惑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传统经验,了解传统经验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全新的经验,促使其深化并内化成为学生的全新认知,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并保证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吸收。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现状;措施

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传统,使用了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更新,快速提高课题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成效。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数学基础的夯实以及能力的提升都十分关键。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是数学教育的发展重点。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师的教学思想,可谓是教学设计的支撑。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但是,许多初中数学教师没有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仍然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自身教学成效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这些教师往往会选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无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更是很少在课堂中进行师生互动,影响了数学知识的高效传授,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比,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难度明显有所提升,一些学生便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学习自信心,认为自己学不会这些相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另外,教师死板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部分学生没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认为一切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是为了满足家长与教师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导致课堂学习积极性不足。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快速提高。

1.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多媒体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与形象的法宝。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形象,易于理解。加上多媒体可以利用声音、动画、图片与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视觉与听觉冲击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兴趣爱好,找到学生兴奋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讲解《轴对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观察形象的轴对称图形之后,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总结。在多媒体的引导下,让学生探索数学概念,远比让学生直接理解课本上的数学概念要简单得多。丰富多彩的课件内容,有利于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利用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会让数学课堂乐趣有所提升。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的时候,教师只给学生一种图形,让学生通过一种图形的平移、旋转去绘制一幅他们认为具有美感的图画。这样的活动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初中生的斗志,促进学生深入数学学习中,全面理解数学知识。

3.利用反思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可以很容易地在课堂中解决,但脱离了教师,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很有可能找不到解题思路。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师形成了过强的依赖性。而引导学生进行日常总结与反思,有利于学生将更多的课堂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知识,以此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经过课堂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失误与不足,积极总结,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反思成果,对于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较为重要。

综上所述,关注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思想的更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让数学教学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丰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只有教学效率得以保障,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丰硕。

参考文献:

1.张春峰.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12).

第9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总结范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倡: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教育效果达到相对均衡,接受教育条件达到相对均衡,享受教育资源达到相对均衡。那么,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思想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1.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1.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1.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都是初中数学的几何图形,有的是依据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初中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2.建立数学教师的均衡发展意识,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2.1克服教师对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教育均衡发展,大多教师往往想到的是对学生实施的平等教育,在课堂上一刀切,传授知识平等、培养能力平等、布置作业平等、对学生的平价上平等,不顾学生的个性特点,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育均衡发展提倡的是相对均衡,让学生在获得教育的效果相对均衡,接受教育的条件相对均衡,享受教育的资源相对均衡。一个人的爱好、特长、性格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这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观点。所以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初中生的不同知识层次、个性特点对教学的要求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获得的能力有所不同。布置的数学练习和作业要有梯度,基础差的学生完成一般的练习和作业,基础好的学生所做的练习和作业要有一定的难度,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评价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只要他们有进步,得到了发展就是一个好学生。

2.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共同的合作中得到均衡发展。首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堂的共同合作,就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均衡发展;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2.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教学中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堂的讨论和总结,讨论和总结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课堂的讨论和总结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层次,均衡地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选派一个组长,由组长带领全体组员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在讨论和总结过程中,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先发言,基础好的学生作概括总结,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煅练自己。这样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各个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均衡发展。

3.适时保护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3.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适时保护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从客观上适时地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3.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适时保护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适时保护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让每一个学生能积极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去,适时保护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