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逻辑学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逻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逻辑学教学现代化的召唤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逻辑学教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以现代逻辑内容为主、并保留传统逻辑精华的逻辑教材相继出版。这些优秀教材,内容颇为丰富,体系各有特色。这些教材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逻辑学教学现代化和与国外逻辑学教学接轨的进程。然而,这些教材,主要是作为哲学学科基础课的教材,教学对象主要是面对哲学专业的学生。而且,在内容上,比较注重逻辑理论的阐述,内容比较抽象。
日前,高等院校文科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或公共选修课——“逻辑学”(国内称为“普通逻辑”,国外称为“大学逻辑”)课程,主要是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方法论基础,为学生日常生活的正确思维和社会交际提供逻辑方法。我们的教学计划学时只有36学时左右,因此,如果在公共课或选修课中使用哲学专业课的教材,教师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其中的部分内容,势必影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该课程由于抽象程度高,其中包括符号化的形式推演,往往使学生感到难学、费解,教师感到难教。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讲,在逻辑学教学中使用人工符号来表示命题和推理形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讨论命题形式和推论形式时,如果不从自然语言逐渐向形式语言过渡,上来就给出形式语言,就讨论形式语言的语法和语义,或上来就构造规范、严谨的自然推理系统甚至是公理系统(这种方法虽然也是构造现代逻辑系统的一般方法),实践证明,这是非哲学专业大学一年级本科生难于接受的,甚至会造成这样的印象:逻辑学研究的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多大关系的符号和符号的推演,逻辑学在现实中是无用的。总之,使用理论性非常强的逻辑学教材,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必须编写出符合非哲学专业特点的、以应用为主的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逻辑学教材。2007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逻辑学基础教程》,就是一部采取案例教学法编写的教材,这是我们在逻辑学教材改革方面所做的尝试和探索。这种尝试和探索,已经在“逻辑学”教学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我国高校非哲学专业“逻辑学”的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推进了“逻辑学” 的教学改革。
二、在逻辑学教材和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的理由
我们在逻辑学教材和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的理由如下:
1 教学对象。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非哲学专业学生的公共课和通选课,或数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
2 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必要的逻辑学基础知识,为学生识别、分析、重构和评价日常语言中的论证提供理论和方法。
3 教学内容。和任何科学一样,逻辑学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国内外逻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给予引进、吸收最新成果,只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尽量囊括在教学内容中。
4 教学方法。逻辑学理论与人们的日常思维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教师注重收集生活中的示例(笔者称为逻辑学课程案例)讲授逻辑学课程。这种方法,被国外非形式逻辑学者称为“基于实例的方法”(example-based metllod)。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的案例,教师通过分类、筛选、加工,形成逻辑学教学的案例库,以供教学时参考。
5 教学定位。该课程的教学定位做到理论联系示例,符号化的形式推演与生活或社会实际案例相结合,极大地克服了以往学生认为难学、费解,教师难教的状况。
6 教材的编写原则。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对象及课程定位,在教材的编写原则上,我们确立了“三个为主”的原则,即“以现代逻辑、案例教学和逻辑应用为主”,把逻辑学的教学和应用紧密挂钩,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三、《逻辑学基础教程》的结构和特点
在结构上,我们这部教材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在这部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案例”和“案例分析”具有突出的地位: “基本知识”和“知识拓展”是通过“案例”和“案例分析”而展开的;而“逻辑趣话”则是留给学生分析的“案例”:“习题”和“参考答案”则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案例”和“案例分析”。因此,我们的这部教材,在教学方法设计方面,是围绕案例教学法展开的。
与其他逻辑学教材相比,我们的这部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以现代逻辑为主。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提倡“以现代逻辑为主”。众所周知,传统逻辑的知识无疑是有用的,但是,传统逻辑的知识在日常思维中也是远远不够用的,而现代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必然阶段,现代逻辑对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的研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方面讲,传统逻辑根本无法相比。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给学生讲授传统逻辑的知识,而是要以现代逻辑的精神来整合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内容,反映逻辑学对概念、命题和推理条分缕析的逻辑分析精神,这是我们在逻辑学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至于怎么贯彻这个方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特别在引入多少现代逻辑知识,怎么引入,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采取的方针是,使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有机融合,并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自然延伸到现代逻辑,并且尽可能使到两者的有机衔接起来。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还吸收了“非形式逻辑”和“语用论辩学派”关于论证和论辩的最新成果。从宏观方面来识别、分析、重构和评价论证与论辩。
2 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我们强调了“以案例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由于其生动活泼的讲授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学生好学、老师好教,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
逻辑学、特别是现代逻辑给人们的一般印象是,抽象程度高、枯燥难懂,远离人们的日常思维实际。以数学方法和形式化方法研究人类日常活动,例如,谈话、演讲和论辩后面的思维规律、特别是推理的规律,固然有其抽象性的一面。然而,逻辑规律既然来源于人们的日常思维实际,它就必须能够回到日常思维中去指导人们的思维实际,否则,逻辑规律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我们的教材,采用大量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实际中鲜活的案例,希望把似乎抽象程度高、枯燥难懂的逻辑原理和方法讲得新鲜活泼,生动有趣。
3 以逻辑应用为主。在逻辑理论和逻辑理论的应用方面,我们强调了“以逻辑应用为主”。“以案例教学为主”是教学方法,这个方法要达到的目的,则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我们的学生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通过反复应用逻辑知识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可以使逻辑知识转化为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最终内化化为较高的逻辑思维素质。而逻辑思维素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以案例教学为主”,改变教学方法,实行逻辑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在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逻辑学的生命力在于逻辑学的应用,在于能够提供分析和评价人们日常论证的原理和方法。在人们的思维实践中,论证是用日常语言表达的。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增加了“语境和预设”、“合作原则和准则”等涉及日常语言的语用推理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吸收了非形式逻辑和语用论辩学派的研究成果,把对自然语言表达的论证纳入我们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丰富了逻辑学关于论证的内容,从语用层面丰富了关于论证的知识,在大学逻辑课的教学中实现了逻辑理论和逻辑应用的有机结合。
四、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初步成果
《逻辑学基础教程》采用了大量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实际中鲜活的案例,把似乎抽象程度高、枯燥难懂的逻辑原理和方法讲得生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而且,在课堂教学中,用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可以时学生深刻体会到逻辑学在社会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这些妙趣横生的案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活泼。课后,学生能主动应用逻辑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思维中的种种逻辑问题,真正做到了切实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我们这部教材,只是在案例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我们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这种方法编写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逻辑学教材。我们下一步将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推进逻辑学的案例教学:
1 建立案例库。案例教学法要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符合逻辑学科要求的“案例库”。教师要不辞辛苦,从报纸杂志、电视电台,互联网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收集大量的案例,而不是关在书斋中闭门造车,然后到课堂上讲那些生造的例子。逻辑学要面向社会,面向现实生活,怎么面对?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在人们实际生活中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在读书、看报、听广播和看电视时,搜集人们使用的概念、命题、推理、论证中的例证作为原始案例,回来后经过反复加工整理,精心设计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
2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加到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中来。由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与中国逻辑学会组织发起的“找逻辑与语言病句” 活动,其实是进行案例教学的一个好主意,而有的学校的老师,例如,上海师范大学的曹予生教授,则主张把这种一次性的活动常规化。这些活动,已经提出了案例教学法的思想,只不过还仅仅停留在寻找反面案例的范围内。
我们认为,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正面和反面的案例,对培养国民(尤其是大学生)的逻辑意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素养,是十分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运用逻辑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逻辑学的教学目的。因此,这项工作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在搜集案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案例要为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服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应用不同的案例。
3 要围绕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实施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往往带有专业特色。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方法,而方法是要为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服务的,因此,使用案例教学法,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的培养方案出发,使逻辑学尽可能地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等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增强“案例教学法”的计划性,目的性。
4 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和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任何方法,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弊端。例如,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体系讲解上可能不是特别系统。所以,怎么运用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什么程度,教师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其他的教学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如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方面,讲授法等方法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教学方法具有连贯性,条理清楚,讲解连续。所以,在逻辑学的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也要取长补短。我们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它们互相结合,各取所长,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任务。
一、通识教育概述
众所周知,今天高等教育中所谈及的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其核心在于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关注点并不在于自然科学的探索,而在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出与社会相适应的,具有较为宽厚的文化基础,能够批判性的独立思考,同时对不同学科有所了解,以致融会贯通,达到最终促成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9世纪,一些西方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将通识教育理念发扬光大,其目的与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知识有所了解,最终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自从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巳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事实上,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中国古代亦有所涉猎。比如《易经》中记载“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淮南子》中有言:“通智得而不劳”。这些论述表达的都是一种教育应该可以使人具有多种知识,具备多项才能,并且融会而贯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罗万象的精神气质,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回溯中华文化历史源头,仍旧可以找寻于今日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识教育思想。
从源头上,古希腊和古代中国都能够探究到通识教育的脉络,二者不谋而合,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概源于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素质教育,到21世纪初期的人文素质教育,再到今天的通识教育,历经20年。通识教育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的重视,国内众多高校以通识教育为切人点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通识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其一,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大学生需要通识教育来扩展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会出现冲突和碰撞,即出现多元文化现象。然而,当代高等教育却日趋专业化,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是却缺乏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缺乏对多种文化的包容,甚至缺乏对社会的关注。
其二,建国以来,我国髙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需要通识教育。专业化教育模式是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选择。这个选择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这一模型的缺点也日益凸显。当今科技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达,全球化和国际化日益加强,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单纯的专业性人才已经不再符合其发展需要。现代科学的重大进展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的相互借鉴与支持,现代科学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即使从事专门领域的研究,也需要广博的知识为后盾,因为一个问题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实施通识教育,是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化模式的有效途径,不仅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然而,通识教育在运行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其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教育评价上。大部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上,都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课程设置理念不一致,主要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标准,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课程结构支离破碎、杂乱堆积、拼盘现象严重,缺少科学的分布和设置。本文以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人点,展开对逻辑学通识课程及通识教育的探讨。
二、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逻辑学列为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同等重要的基础学科。”逻辑学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决定其为高等教育通识课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逻辑学通识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在西方自公元12世纪开始逻辑学便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而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及发展亦得益于以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为核心的形式逻辑和以培根“三表法”为基础的归纳逻辑。逻辑学对培养人的思维和促进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部分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建设及发展。然而,纵观国内逻辑学通识课程现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探讨并解决。
1.逻辑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理念存在分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逻辑学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始终伴随着争论和分歧:逻辑学传统和逻辑学现代化、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等等,本文重点关注后者。逻辑学分为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两类,专业教育主要指逻辑学或哲学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育,目标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非专业教育是指除逻辑学专业和哲学专业以外的其他所有专业的逻辑学教育教学,即逻辑学通识教育。逻辑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主动培育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理性精神,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更有效解决实际思维问题提供智力和方法论支持”。事实上,对逻辑学进行这样的定位是符合逻辑学科发展规律的,有利于逻辑学教学的推进。
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教学实际来看,对于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虽有区别但就理念层面还仍旧没有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应该统一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有学者认为应该对二者进行明确的区分。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建设首先有赖于对逻辑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区分,如果二者混为一谈不仅会影响通识课程的建设,同时也会阻碍专业教育的发展。由于逻辑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其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对于区分逻辑学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是逻辑学通识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
2.逻辑学通识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基于逻辑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念混清不清,直接导致我国高校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及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各异的现象。首先,逻辑学教材数量虽多,质量参差不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出版发行的逻辑学教材有几十种之多,但是专业教育教材和通识课程教材没有明确区分,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很难找到符合通识教育目标的专门针对通识课程的教材,直接导致了通识课程教材使用的随意性。其次,教材内容体系大同小异。通观各类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内容体系主要以传统演绎逻辑和传统归纳逻辑为主,有些教材穿插现代逻辑内容。教材内容体系以理论为主,缺乏具体思维应用实例分析,对能够澄清思维、保持思维具有清晰性作用的批判性思维内容涉猎较少。再次,近年来,公务员招录考试、工程硕士人学考试、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MBA),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MPA)等广受大学生关注的考试都专门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大学生对此需求日益扩大,而大多数逻辑学教材中却缺少专门针对这类考试的训练内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逻辑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同时也较低了逻辑学的实用性。
3.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和考核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缺少创新。首先,我国髙校开设的逻辑学课程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即: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基于此种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使用传统的“讲授法”和“提问法”。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难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课程当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逻辑学的兴趣和热情,久而久之,逻辑学成为了既不受学校重视,又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其次,逻辑学通识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闭卷式、开卷式和课程论文等。其中,课程论文由于难度大而很少被采用。开设逻辑学通识课程的高校主要采用闭卷式和开卷式两种考核方式,试题设计上也多采取传统的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推理题,证明题等题型。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考核方式和手段仍然以“关注知识本身的再认和再现”为主,缺乏“对知识的运用尤其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与逻辑学通识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推进逻辑学通识课程建设应该改变这釉现状,惟有改变目前逻辑学教学中问题,才能够使得逻辑学课程真正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三、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发展之路径
培养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是一条有效路径。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体系,逻辑学课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关乎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该得到教育部门、社会和学生等各方面的重视。本文仅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策略解读,通过对课程理念,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逻辑学课程教学建设与发展之路径。1.摒弃分歧统一逻辑学通识课程理念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由于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不同,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逻辑学亦不例外。广大逻辑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摒弃分歧,统一理念,在承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区别的前提下,明确通教育的教学目标。在通i只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有别于专业教育,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对象,设置总体目标一致,具体内容不同的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体系,从而践行逻辑学课程的任务和使命,使得逻辑性成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明确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从教学目标上看,逻辑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基本逻辑素养,让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提高效率与品质。通过逻辑学的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能够拥有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基础和前提。-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通过逻辑学的学习,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推理论证工具,为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方法论支持和批判性思维理论基础,从而提髙大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大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实现逻辑学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内容上看,以传统形式逻辑和归纳逻辑为主要内容,即包括:词项、简单命题及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及推理、穆勒五法等。这些内容是逻辑学的基础,是保证人们正确思维的基本工具,应该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除此之外,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教育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状态,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是帮助我们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批判性思维成为了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密不可分,“逻辑的重要价值本质地表现在批判性思维中,因为逻辑对于批判性思维,不仅具有方法的意义,而且具有原则的意义”。w因此,批判性思维应该成为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内容之一。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还应该包括公务员招录考试、工程硕士人学考试、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MBA),公共管理硕士人学考试(MPA)等相关考试所涉猎的逻辑学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实际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对逻辑学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使得逻辑学课程能够真正做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目的。
3.创新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逻辑学通识课程教学多采取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逻辑学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转变教学模式对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性,其中,王保国在《逻辑学定位失范与通识教育转向诉求》一文中提出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很值得借鉴和推广。该文指出: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启发者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伙伴。抛锚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教师效果评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具体情境问题,自主的认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笔者认为,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逻辑学课程教学目标,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改变了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逻辑学通识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主要采取期末考核,方式有:开卷式、闭卷式和论文。其中,试卷形式较为普遍,试题的设计多以知识点重现为目标。笔者认为,推动逻辑学通识课程的建设,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应该提髙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而考勤成绩仅为平时成绩的小部分。基于抛错式的教学模式,设计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完成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教学实践,逐渐形成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各占一半的考核模式。其次,期末考题的设计。可以借鉴公务员招录考试、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工商管理硕士人学考试(MBA),公共管理硕士人学考试(MPA)等相关考试的考题模式,减少知识点重现,增加知识点运用。在试题的设计上,力求新颖、灵活、创新、多变,通过试题的设计体现逻辑思维与现实生活直接、密切的联系,使学生最终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对逻辑思维规律的把握,为学生以后的发展真正起到作用。
四、结语
Abstract: Reform and innovation is the impuls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mechanic design needs reform especially. It is a must to reform the exit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integrate the emerging knowledge of science into the courses, in which way the classroom knowledge can be associated with practice so that students can apply their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关键词: 机械设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性思维
Key words: mechanical design;course teaching;reform;innovative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86-02
0 引言
对机械设计学的改革创新而言,将是一个涉及到学校理论教育及学生接受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是单纯的修改学校理论教育环节,还是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及学生理解接受能力,以及如何协调三者关系的问题。
对于以上的问题,本文针对机械设计学方面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研究。
1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探索
强烈的改革意愿是改革探索的原始动力,勇于质疑原有的理论体系,并加以创新完善是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将学生的创新思维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成为机械设计学课程改革重要内容。该教学计划的实施,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果从传统的机械设计学而言,他是仅仅是关于设计学的一门专业科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兴的思想甚至理论都在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理论体系。那么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就必须以改革创新作为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基础。设计科学是人类步入工业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设计科学的核心内容便是改革创新,新兴事物的创造,也就是人们在从事设计科学的研究时,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结果。设计科学是建立在严谨的逻辑学基础之上的,很多由设计科学开发出发明创造看似很偶然,其实在背面隐藏着它的必然性。因为通过对已知事物进行多方面组合调整,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依据逻辑学理论,经常就会有新的成分出现。这也就是设计学中的创新原则,通过突破性思维,以严谨逻辑学为指导,探求新的原理及方案构架,做到改造旧事物,创造新事物,而新生的由于是在旧事物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必然要比原来的事物先进,这是有坚实的理论保障的。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改造都是创新,在没有理论支持的随意改造只能是胡编乱造,得到的结果只能是资源浪费,徒耗人力。因此在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更要注意引导他们建立严谨的理论体系,不然会导致他们的创新行为得不到回报,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大胆鼓励学生以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以便加深他们的理解。最终要让学生明白创造性思维是所有发明创造的基础原动力,而逻辑理论知识及原理即是前人通过不断的尝试,努力而总结完善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是所有发明创新的指导,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用于指导发明创造具体步骤的理论基石。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力求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让他们从以往墨守成规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面地寻求解决方案,当然这些方案必须是建立在设计原理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教学成果就是让学生突破书本的限制,学会以改革创造的方式去解决新问题,让他们在设计创新中充分地发挥作为一个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最新科技,以目前最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引导,创造出比以往更新,更有竞争效力的新产品来。
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多用实例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消除学生对发明的陌生感,揭开他们发明创造的神秘面纱,既让他们尊重科学,又不让他们因为感觉过于神秘而产生畏惧感。要让他们明白,别人行,我也能行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挑战性思维,让他们能够突破自我,解开思想的束缚,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创造创新的科学海洋中自由的翱翔。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百折不屈的探索精神,要让他们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让他们树立起健康科学的人生观,在设计科学中体会出要以积极坚定的态度对待创造发明,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退缩,要有良好的心态,顽强的拼博精神,科学的眼光,最终必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2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探索
先有发明创造的思维,才会具有发明创新的能力,而依据逻辑学原理,创新性思维得益于发散思维及收敛思维。要注重培养出学生打破成规,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思考方式。注意分析、比较相结合,学会以概括总结的方式去推论结果。从事物的多角度,多层面出发,结合合理的假设推论从而找到新的解决方法,以获取思维方式的进步。
引导学生进行相互间的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努力营造出一个热烈、积极、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相互印证彼此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不断的辩论甚至争论中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作为教师在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思维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加以剖析,即使想法很怪诞,也不能去挖苦打击,相反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帮助学生找出不足,让他们学会以科学的思考方式,最终找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作为机械设计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功能原理设计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核心内容便是要求学生对机械产品的主要功能分析出其中的原理性构思,这是机械生产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环节,因而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精心的设计作品方案,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发散思维及收敛思维的具体用法,用实例加深他们对这个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并让他们用这种方法找出最具现实性,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3 课程教学作业内容的改革实践探索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之上的。没有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再怎么活跃的思维也只是天马行空,没有科学依据的胡思乱想,因此在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学生最根本理论知识的要求,这是所有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础。通过让他们不断的实践,加深他们对基础原理知识的理解,让他们能够活学活用。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及创造技法,课后通过改革作业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不忘加深他们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将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良,用实际案例来穿插引用这些概念及定理,将抽象、枯燥的公式原理,具体化在日常的作业中,引导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完成作业的方式,来掌握课程内容,从而真正体会到设计的乐趣。
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解答方式要注重引导,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注重从学生失败的答案中分析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加以引导,让他们自己从中得到进步,从而在以后的课题中能够得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而且还可以从中专门选出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让学生们大胆地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开拓性地发现新的解决方式,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活跃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他们对概念、定理的运用和记忆。通过这种生动、活跃、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比较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完成以往枯燥的理论教学,从而获得理想的课程教学目的。
4 结束语
通过对机械设计学课程的整体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后作业的不断改良和探索,再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情况,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后在参加全国性质的学术交流研讨会的过程中,与其他优秀的老师进行教学经验方面的交流,并将获得的先进经验,对教学方案进行更深层次的改良,使得课程教学方法更加合理,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为继续提高机械设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纯颖等.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培养 策略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在学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在众多的解释中,普遍认同的是,“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是对原有观点及其视角、证据、表达方式等重新“检验”、“辩护”和“再思考”。它既可能是否定的,也可能是肯定的;它既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也包括批判性思维品质。
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之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师按照书本知识去教,学生被动接受、存储老师教的知识,对现成的结论“不容置疑”,对权威“盲目崇拜”,对问题“先入为主”,对个人行为“亦步亦趋”。[1]长期受这种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缺少自觉的批判性,也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限制。
早在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就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作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而出现,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了美国和西方其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90年代末,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一条提出高等教育与培训的使命是“培养批判性和独立的态度”;第五条提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大学生,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课程需要改革以超越对科学知识简单的知识掌握,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技能”。[2]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关于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张,给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又指明了方向。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忽视是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有学者开始研究批判性思维,2002年北京市逻辑学会召开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及批判性思维”的学术讨论会,在探讨批判性思维的含义、性质、作用的同时,还专门研究了批判性思维课程设置的可行性问题。[3]此次会议推动了国内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但总体而言,在我国,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的研究相当薄弱。一方面对批判性思维培养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种简单的、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可以直接教授的技能。
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由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不足,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心理发展和个性养成也受到限制,制约了大学生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1.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动力和基础。要创新,就要善于从已有知识中发现不合理之处,这个过程需要“反省”、“突破思维定势”、“有根据的判断”,需要激发大胆的想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面对无数的信息,如果缺乏批判性思维,大学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就可能被信息的大海所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所迷惑,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难有立足之地。在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对大学生而言,形成获取知识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比单纯获取某些知识更为重要,而批判性思维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高校从“知识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要地位,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重中之中。
3.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大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压力,使他们成为个性张扬、心理脆弱的一个群体。心理发展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个性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对立统一,批判性思维包含了对批判性品质的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个体内化是对社会文化的扬弃,个体并不是完全接受呈现的所有信息,而是批判的理解、吸收这些信息。个体注意什么、发挥什么、选择什么完全是在其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取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育的目的是不仅要使个体继承现有文化,而且能创造文化节,要做到这一点,批判性思维是必须的素质。
目前,我国少数大学尝试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这虽是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应有之义,但绝不是全部。通过课程的学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学到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而对于其品质的培养却要复杂的多。
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当代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和技能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从管理、教育、服务等多方面努力。
1.管理方面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如前所述,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应是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只有当他们意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弊端,认识到应当确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推广,狠抓落实,才能有效顺应批判性思维的特点,达到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2)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习惯于使用单一标准,特别是在考试中,通常采用标准答案,容不得学生标新立异,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而,应改革对学生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以事实为依据,用科学的态度和审视的眼光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新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只要学生思路正确,立论有据,能自圆其说,就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学生成绩评价也应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如课堂讨论发言、回答问题等,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环境。
(3)将批判性思维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
高校的教学任务不仅应该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应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成果,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思考内容、方式,使他们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而且还需要学生对自己缺乏理解的现象、学习中遇到的障碍等主动进行思考,作出回答。
2.教育方面
(1)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是最重要的载体。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批判技能,也是一种批判品质,而技能的培训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高校应开设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课程,逻辑学(尤其是演绎逻辑)强调推理的有效性和必然性,着重培训形式化的逻辑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课程致力于发现、分析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与分析论证的标准、程序和模式,主要培养非形式化的思维技能,两者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
(2)将培养批判性思维融入学科教学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要靠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课程,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则体现为把批判性品格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因而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各门专业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怀疑精神是批判性思维品质的首要内容,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在进行各学科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分析论证结构的能力和评价论证的能力。
(3)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个批判性思维者,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品质,并能主动地把它们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是被动接受信息,而不是积极探寻和评价信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努力确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在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运用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质疑和挑战,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提出不同的观点,开展平等的讨论,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论据,并检验其确凿性,从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
具体而言,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理由。第二,在安排活动或作业时,选择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评价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创新欲望。第三,心胸开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而不要求学生重复老师所讲知识,能坦然地承认自己所犯错误并接受批评。
3.服务方面
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服务育人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主要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宽松的学习研究环境、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等方面。
(1)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培育、营造一个整体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整洁、优雅的校园,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营造出的学术氛围,学校教职员工对学生的热爱和关心、主动的服务,会使大学生身心舒畅,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宽松的学习研究环境
学校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宽松、舒畅的学习研究氛围,以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例如,扩大图书馆藏书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供基础;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鼓励科技类社团的发展,营造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和煅练批判性思维。
(3)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的是品质的获得,因而在学生获得理性认识后,应将其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这就意味着学校要给他们提供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
总之,对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靠高校中管理、教育、服务三支队伍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大学生在其中掌握必要的批判性技能,并付诸实践,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品质,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毕远志,沈贵鹏.略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其培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刘汉民.论逻辑学教学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2007(6).
[3]杨武金,阎景强.“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及批判性思维”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
[4]朱新秤.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高教探索,2002(2).
[5]左洪亮.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江苏高教,2004(6).
这个刘嘉忆究竟有多么“闪光”?居然让三名院士同时看中,受到他们如此青睐。
原来,在数学领域,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是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19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十多年来,不少著名学者一直致力于解决它,但都没有成功。而今天,年仅22岁的刘嘉忆却“摆”出了答案,彻底破解了“西塔潘猜想”。
一个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世界难题是在什么时候?”
“去年8月,我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也就是‘西塔潘猜想’。我也对此产生了兴趣。”
2010年10月,刘嘉忆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兴奋不已的他一夜之间,就将证明写了出来,迫不及待地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
很多人可能认为解决国际数学难题需要很长时间,花费大量心血,但是在刘嘉忆这里,却有些例外。
“其实,我在思考这个命题时好像灵光一现,论证倒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刘嘉忆说,“如果一定要总结点什么,可能与我平时的积累有关吧。”
《符号逻辑杂志》一直没有回信,刘嘉忆倒是引起了国内权威人士的注意。
2011年5月,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还是大三的刘嘉忆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作了一个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刘嘉忆阐述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Ramsly)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个报告给这个十多年来都没有解决的国际难题一个响亮的回答,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
刘嘉忆语惊四座,由于交流时间紧,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两位教授还来不及完全相信其证明的正确性,只能鼓励他继续研究,当然,在这场学术会议上,这个只有22岁的大学生获得了最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明白,这个小伙子的将来很光明。
刘嘉忆没有等太久,仅仅过了一个月,《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发来了论文评审意见,信中说,“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的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
同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高兴地将刘嘉忆的研究介绍给了其他几位同仁和专家,他们一起审读,反复商讨,如同发现了新大陆。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对文章中几处小细节进行了简化,附上他修改后的版本,告知刘嘉忆可以任意使用。
论文审稿人、芝加哥大学博士达米尔・扎法洛夫也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过去20多年许多著名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努力。该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反推数学和计算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9月1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云集了来自欧美的许多数理逻辑专家、学者,大会邀请了十二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刘嘉忆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会上做了40分钟报告,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让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来自中国的“80后”投上赞许的目光,他为中国赢得了骄傲。
一时间,刘嘉忆备受瞩目,这反而让他颇为害羞。“我证明的命题只是在数理逻辑中较有影响而已,没有那么夸张。”
众人眼中的刘嘉忆
看过刘嘉忆论文的院士们表示,尽管与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相比,“西塔潘猜想”的分量并不突出,但一名大学生能够破解国际数学猜想,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从事教育事业这么多年,一个大三的学生能独立发现问题,做出这个达到博士水平的论文,可以用百万分之一来形容,是‘罕见的惊喜’。”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博导侯振挺教授说,“虽然目前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但是很多高天分学子大量时间没花在点子上,很多学生学习是为了考名校,不是为了当科学家。”
刘嘉忆却不相同,他学习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兴趣。“如果要说我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我对数学的特别关注。”刘嘉忆说,“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
“高挑的个子,一副眼镜,一顶棒球帽,背个双肩包,每天像上班一样,一早就去图书馆,有时可能要到下午才能见到人;背回来一大堆英文书籍,翻开一本,满是英文和符号,简直就是天书。”这是同学眼中的刘嘉忆,
“偶尔也会打打游戏,但常常捧着书看到深夜,计算到凌晨;上英文网站,下载英文资料,问他题目,发现他的思路与我们都不一样,他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或解释,有时一个公式就可以搞定。”这是室友眼中的刘嘉忆。
“从小就内向,不愿意与人沟通,也不愿别人干涉。他要是不想说话,你怎么问他也不会吱声。孩子在家时,我们父子沟通就很少。初二时发现他对数学很感兴趣,周末把房门一关,就愿意闷在屋里做题,带他出去玩都不愿去。”这是父亲眼中的刘嘉忆。
随着各媒体对刘嘉忆报道的增多,刘嘉忆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好奇的人们居然“挖”到了刘嘉忆的中学,很多人都认为可能刘嘉忆在中学就是一个数学天才,但是高中老师的回忆却让人们“失望”了,但是这也是一种必然。“刘嘉忆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大多数同学都不太一样。他很少会按部就班地学习,但是融会贯通的能力很强。解题可以得出正确结果,但对其中的步骤往往极尽省略,跳跃性很强。别的同学需好几步推算得出的结果,他一步就到位了。因为高考答案都是按步骤给分,所以他的得分不会名列前茅。”
这一现象直到刘嘉忆进入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依旧如此,每次数学考试,他的成绩并不拔尖。
“这只怪我马虎惯了。考试过程中,我的演算过程太乱、解答不太标准,都影响加分。”对此,刘嘉忆有些不好意思。
毫无疑问,刘嘉忆成了中南大学现阶段最闪亮的“星”,中南大学为他拟定了一个培养方案,主要内容是让他提前毕业并直博、成立指导教师小组、送他出国留学等。
10月17日,刘嘉忆通过论文答辩,成为中南大学2012级直博生,这比正常程序提前了大半年时间。
侯振挺教授千方百计为他创造条件,鼓励他参加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并和他成立了一个讨论组,首先从数理逻辑中的“模型论”开始讨论。“这是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之一,研究形式语言与其模型之间的关系,将来研究要再上台阶,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刘嘉忆说。
不仅如此,刘嘉忆前不久投给《美国数学会汇刊》的论文获得威士康星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几位教授很高的评价,不久就会公开发表。
“除了数学,我还喜欢物理,但是物理需要做大量的试验,需要成本,对一个学生来说也不会有那么多资金。我还喜欢心理学,也曾设计了一组关于认知的心理实验,但是比较而言,我最热衷的还是数理逻辑。40岁以前只攻数学,别的兴趣等40岁以后再发展。”对于自己的未来,刘嘉忆似乎早就有了打算。
(一)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方案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其设计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各个环节和法学学科的所有课程教学中,不断扩大实践(实验)教学的学分学时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以创新创业能力教学为核心,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在一年级和三年级,分两个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前景。
(2)针对专业特点,开设专业前沿类课程,如法律前沿问题研究,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开设专业技能类课程,如法律文献检索课、审判业务、律师实务等,帮助学生掌握法学专业实践技能,提升创业能力;开设专业思维和方法类课程,如法律逻辑学、法学方法论等,指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思维方法和体系。开设职业伦理类课程———法律职业规范与道德,增强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进一步增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紧密度,深度拓宽合作领域,邀请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教学和指导活动。邀请实务专家单独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尽快熟悉司法实务业务流程,尽快融入实务角色,掌握法律实务技能和方法。
2.注重知识更新,及时修订教学大纲
首先,注重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定期以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传达最新创新创业动态。其次,组织教师团队编写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和法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训教材和专业教材。第三,对不具备出版教材条件的教学讲义及实验讲义,定期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修订更新,保证知识的规范性。
3.落实精品课程建设,促进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
对于已经获批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鼓励优秀教学团队加强协同合作,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对于开课历史悠久,具备示范辐射作用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鼓励申报省级专业核心课程。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既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难得的教师资源。学生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积极学习法学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培养研究法律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研究潜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际沟通和心理承受能力。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布局,具体体现为:
1.有步骤地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同时考虑实践教学基地的地域分布及层级。合理地调整实践教学基地的种类,实践教学基地不应只局限于公检法司机关,还应有计划地延伸至工会组织、妇联组织、法律援助中心以及电台、网站等媒体的法制节目等领域。
2.进一步增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紧密度,加强联系,深度拓宽合作领域,邀请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中的专家来院讲学、参与教学、科研活动。
3.定期邀请各级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创业典型等先进人物“进基地、进课堂”,以报告、座谈、参观等形式,现身说法,分享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历,这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体现。
二、创新创业改革的教学资源保障
(一)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力争建成门类齐全,涵盖国内、国际各类法学专业期刊、图书的法学专业图书馆。
【关键词】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案例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院校陆续办起了新闻传播专业。由于其学科底蕴、大学精神等与文科特色鲜明的大学均不同,其培养新闻人才的模式理应有所不同。考察其新闻人才培养计划就会发现,多数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大同小异,真正凸显其大学精神和人才目标定位的是通识教育。那么,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有何特点,何以需要,如何设置,以及如何实现?本文通过考察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探索和思考上述问题,以期对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院校新闻教育有所借鉴和启发。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理工院校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或者理工特色的综合院校。清华由传统的理工科院校逐渐转型为综合性大学,复旦和华中科技为典型的文理综合性大学,三所院校均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因而,三所院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对理工院校具有普遍借鉴和启发意义。
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所谓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培养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的教育。教育大致分为“使人成为人”的通识教育和“使人成为某种人”的专业教育两类。本文从非专业教育的宽泛意义上,将专业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均归入通识教育。以下是对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具体考察。
“清华模式”:宽基础,综合性,重文理交融。清华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总学分172学分,其通识类课程分为人文社科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两大类,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达62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15学分,两类总计至少需修读77学分,占课内总学分(140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和外语,真正体现其通识教育特色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为语言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社科类和其他类共五个板块40个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有文科数学、文科物理、现代生物学、实用统计方法等六门课程。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网站上,其新闻教育理念被表述为:素质为本,实践为用,体现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并将其本科教学培养特色概括为“宽基础、重实践、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分析,我们有理由将其通识教育的特点概括为“宽基础,综合性,重文理交融”。这里的综合性有丰富的内涵,凸显了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人文社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同时还强调中外融合(国际视野)、文理交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的教学理念。譬如人文社科类课程就包含语言文学类、历史类等五大板块,还包括15学分的自然学科课程,体现了既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宽口径、多学科交叉融合性,又重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即文理交融的鲜明特色。当然,清华重实践、开放性(国际视野)的教学理念主要是通过专业教育体现的。
“复旦模式”:厚基础,自主性,重心智训练。复旦新闻学本科专业总学分143学分。其通识教育课程包括18学分的专项教育课程(英语、体育、计算机等)、24学分的通识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及六大模块)、8学分的选修课程以及28学分的文理基础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分为人文类、法政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医学类共七大类,除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选的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三门课(共6学分)之外,其余22学分实质可归入通识教育之中。这样一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达到72学分,也占总学分的一半以上。最能凸显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特色的是核心课程中的六大模块,它们是: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该模块面向全校各专业,要求学生在六个模块中各修2个学分,在6个学期内修完,共12个学分。每一个模块至少有20门以上的课程组可供学生任意选修,自由度很高。
考察复旦通识教育,以下三点是必须注意到的:第一,文理基础课程中有22学分要在人文类、法政类和经管类课程组中选修,有利于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第二,六大模块真正体现了西方博雅教育的精神,其着眼点不在于知识传授,而重在心智训练、人格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选修课自由度很高,六大模块中的任何一个模块都要二十多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结合复旦新闻学院提出的“国际视野,中国声音,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的十六字培养方针,其通识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厚基础,自主性,重心智训练。
“华科模式”:宽口径,复合性,重文理渗透。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课内总学分162学分,另外学生还必须至少获得课外学分5学分即可毕业。其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47.5学分的一般通识类课程(思想政治类、外语、体育、计算机等)、30学分的学科基础类课程(涵盖了文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学、伦理、逻辑学、社会学等学科,实质可归入通识教育)以及6学分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总计83.5学分,也超过了课内总学分的一半。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通识类课程中,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和微积分三门理工科特色课程总计10.5学分,再加上自然科学选修类的6学分,有16.5学分的理工类课程,这凸显了华中科技大学重视文理交融的新闻教育理念。其次,被归入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全部为入门性的概论类课程,学科类型涵盖了文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经济学、法学等,真正体现了其“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这与华科大在其新闻人才培养计划中试图塑造学生“厚基础,宽口径,术理兼备”的知识结构也是一致的。再次,华科大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竞赛获奖和科研等因素也纳入学分管理,并规定了最低课外学分5学分,凸显其重实践、重能力的培养理念。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其培养特色是: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全能的媒体传播技能培养。基于以上事实,我们认为,华科大通识教育的特点可归结为:宽口径,复合性,重文理渗透。复合性是对其人才培养目标“全能的媒体传播技能培养”的概括。
对理工院校新闻专业通识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通识教育何以需要,通识教育如何设置以及如何实现?在描述清华、复旦、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通识教育构成,以及总结其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依次探讨这些问题。
通识教育何以需要?从大的教育背景来看,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纠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弊端。20世纪50年代我国照搬了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专业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但传统新闻专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存在着上手快、后劲不足以及创新能力不够等通病,其根源就在于以实用技能培训为中心,弱化甚至忽视了心智训练与非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根基薄弱、人文精神与新闻理想缺失等弊病。通识教育的要义在于人文化教育、智慧熏陶、拓宽视野、提供动力,因此,新闻教育开展通识教育的确势在必行。
大学的课程体系是由“使人成为人”的知识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知识两类课程构成的,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理想信念、人文气质、历史认知、创造性智慧和反省精神,主要是靠开设“使人成为人”的通识教育来实现的。开设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浪潮中尤为重要。人大校长纪宝成说,实用主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精神的光芒。的确,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现象。对理工院校来说,通识教育更是对追求以“实用”为中心的科技精神的纠偏,以及对人文教育不足的弥补。综观清华、复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新闻教育,无一例外都将通识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而且这三所高校的通识教育学分都超过了总学分的一半甚至更多。这与三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连的,是大学精神的充分体现。
通识教育如何设置?从清华、复旦和华科大三所有理工特色的大学来看,其通识教育的共同点是:都重视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学分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占一半以上;通识教育的构成基本为一般思想政治类公共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选修课程等构成;这三所高校都将学科的“交叉融合”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原则;都有一定比例的理工类课程等。目前在我国也没有公认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标准,但这三所院校的通识教育设置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通识教育应当形成一个完整、全面、清晰的目标体系,此体系应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基本能力而非灌输知识的角度来制定。复旦大学的“六大模块”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心智训练而不是知识传授上,更重视人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华科大人文社科类课程,全部为概论类课程,学科类型涵盖了文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伦理学、逻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虽体现了“宽口径”,但却难逃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知识结构”构建通识教育的套路。其次,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多少才算合适?三所高校通识教育都占到一半以上,这充分显示了实力雄厚的理工院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但加强通识教育并非一味追求课程数量。通识教育课程的种类应当全面反映人类已有的知识领域,不同领域的课程数量之间应当形成合适的比例。华科大人文社科类课程中,文学类课程共9.5学分,明显超过其他类型学科比例。另外,清华和华科大明确提出了“文理交融”的培养理念,但两校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比例也各不相同。这是一个仍待探讨的复杂问题。再次,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当包括哪些?通识教育应当全面反映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领域,问题是人类至今累积起来的知识浩如烟海,每一类知识即便精选一门课程,在有限的大学教育里也难以穷尽。所以,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当与高校的目标、大学精神联系起来,尽量远离学科专业,以普适性、基础性的课程为主。
通识教育如何实现?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必修、限选和自由选修。必修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修习某课程。选修指根据学生个人兴趣或专业需要进行自由选择。限选则介于必修和自由选修之间,指学校或各院系对学生通识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一般是在某几门课程或某一领域中要求至少选择其中的几门课程进行修习。从三所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来看,基本包含了必修、限选和自由选修三种方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式教学,少数课程以课堂讨论或讲座的形式出现。我们认为,通识教育的途径应当多样化。因为通识教育受制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课堂的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素质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譬如讲座、课外阅读引导、社会实践等。
[本文为2010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GH1031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2009级、清华大学2008级、华中科技大学2010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官方网站。
[3]田秋生.通识教育打造媒体精英――复旦、清华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关键词:中学生 政治学科学术语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答题规范化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高考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且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这需要学生根据平时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术语言,去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政治问题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治学术语言的规范化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一、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我们几个政治教师谈到学生在政治学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几乎所有的政治教师都会提到这么几个问题:“他们做题时,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我看不懂他们的答案,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他们写了一大堆,但没有中心词”“他们了解材料要表达的涵义,但却不能找到合适的词句将之表达出来!”……尽管每个具体的答案可能都不近相同,但几乎所有的答案最终都会归于一个问题即——学生的政治学术语言的规范化表达能力太差。
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大多数政治教师来说,他们自己在如何使用学术语言这点上也是完全不自觉的。他们很少去分析自己在传达特殊含义和达到预期反应与回答时运用的技能,也很少会有人去留意自己在表达语气和立场时选择了什么样的语言。对于很多政治老师来讲,老师只是关心学生懂了没有,忽略了对政治学术语言的掌握。只有当语言被怀疑是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的内在原因时,它才成为讨论的主体。
二、分析原因
第一,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中学教学的现实条件影响。政治课是一门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语言要求的课,它要求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具有全面的素质。对政治课来说,要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就必须注意对学术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术语言表达水平越高,其思维的逻辑性就越强。因此,平时要求学生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语言表达要清楚、流利、严谨,政治术语要准确、规范。而政治学科理论性强,使很多学生望文生疑,难理解,失信心,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政治术语。另外,政治课还是一门时事性非常强的课,提供的资料大多是当前发生的重大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当前的重大时事政治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其中的学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由于中学教学实际条件的限制,除了少量有点过时的报纸外,学生再无其它更好的途径去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很难准确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政治术语。
第二,政治学科学术语言所用的专业术语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先入为主的其他学科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缺少广泛而真实丰富的语言体验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所包含的意义时面临困难。如,哲学中与经济学中及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哲学与物理学的“质量”、“运动”,哲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发展”、“联系”,哲学与逻辑学的“矛盾”等。
这些不同语域中的学术语言,很容易混淆,学生容易处理不当,使概念产生歧义,以至学生在实际答题中隐患无穷。
第三,部分学生相对较差的基础使教师降低了原有的要求。一般来说,基础较差,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更多地会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
三、解决方案
林德福尔斯曾说过,“在如何观察和看待我们所教的孩子这一点上,存在着不同的做法。……但在语言领域,孩子们却是超级健康的有机体,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他们会不断地茁壮成长。我们不应试图消除孩子们的语言“问题”,而应努力培养他们持续而突出的语言发展能力”。学生进入高中后,政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学术语言能力呢?
第一,做好示范,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实现课堂语言专业化。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曾经说过:“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战士,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教师的语言怎样,有的话语象患呆小病的人那样瘦弱难看,有的话语象枯草的影响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则象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⑵。政治教师在政治术语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政治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哲学用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由此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
第二,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学生兴趣的提高,就能导致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术语言表达能力就不断得到锻炼、完善。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课本上一些理论性的文字材料学生本身看了就不感兴趣。如果教学总是一味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不愿意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那么,自己在回答问题上,组织学术语言的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在课堂上大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探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多读多讲多议多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学习政治学术语言。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政治课新教材时代感强,贴近生活,比如广告语言、宣传语言、新闻语言等,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不少语言本身就是政治术语。它们既形象直观,也利于学生掌握。.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术语言的规范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术语言以及学术语言的运用能力,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应该做到的也能够做到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课改革;桥牌;磨练意志;培养高尚品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桥牌是世界上最富刺激的牌类游戏,它与围棋、国际象棋一起并称世界三大智力运动。桥牌游戏逻辑严密、变化多端、趣味横生,它不仅可以培养一个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决策应变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一个团体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因此,桥牌正以其特有的魅力而称雄于各类牌戏,风靡全球,吸引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目前在国际上,桥牌已被列入奥林匹克体育比赛项目,已成为2002年亚运会、2004年奥运会的表演项目,2008年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西欧、北美许多国家都把桥牌列为高中学生必修科目。英国、法国也倡议把桥牌与体育、音乐一样列入学校课程。因此,将桥牌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既是对传统体育教育的一次大胆改革与挑战,还能更好的普及和推广桥牌这项运动。
一、桥牌给传统体育教学增加新、奇、特元素,既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又增强了体育课的趣味性
将桥牌这项智力运动引入高职体育课堂,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将体育课从户外搬进教室,把教室布置成牌室模式,四人为一桌,每桌配上牌套、叫牌卡等基本教具,通过这样情景教学布置,让学生处在一个既新鲜又陌生的环境里,既能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能快速地融入到学习中。这样的情景教学,既能营造出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也体现出快乐体育的教学宗旨。教学形式上采用课堂教学结合俱乐部教学,一方面符合桥牌这项休闲体育运动的特点,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更具人性化。在教学方法上除了用传统的讲授法外,更多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进行授课,学生能更直观、更形像的学习桥牌知识。
二、桥牌进入体育课堂符合终身体育的指导原
则终身体育已成为全球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指导原则。我国体育理论学者王则珊提出:“终身体育是指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正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桥牌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法则,要求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因此爱上桥牌就等于爱上了学习、爱上了追求。打桥牌对青少年来说是一项智力开发;对中年人来说则是紧张工作之余最好的放松;对老年人来说则有延缓衰老、防止智力退化,保持思维活跃之功。
三、桥牌进入体育课堂育“体”更育“心”
现代企业对人才提出如下要求:身心健康、专业技术熟练、有团队精神、忠诚企业。可见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代高校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适应社会。将竞技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的桥牌智力运动引入体育课堂,不是单纯的教授桥牌技艺,而是把桥牌理念融进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成长,渐渐培养出良好的综合素质。
(一)学习桥牌可以开发智力、增强记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有人说:桥牌运动是智力奥林匹克。桥牌是汇集了数学、逻辑学、信息处理、运筹技巧、心理战术和时空概念等知识,充满哲理、充满趣味、斗智斗勇、益心益智的一项智力运动。打桥牌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都贯穿着数的概念,首先一副牌由去掉大、小王的52张组成,52张牌分到四个人手中,每人13张,这样的排列组合就6千亿多种,一个人终身打牌都不可能拿到相同的一副牌;其次每手牌的牌型如何分布、整副牌每一种花色如何分布,这就要用到数学中的概率;通过叫牌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在打牌的过程中对关键牌张位置的猜测、通过垫牌的信号得出对方想要的牌等等,这就要用到逻辑推理;无论做庄还是防守,都要通过各方得到的信息,设计一条高效、安全、最佳的做庄或防守路线,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订作战方案,这里就要用到信息处理、运筹技巧、及心理战术;在打牌的过程当中,每打完一轮,四家都必需把牌反扣起来,只能查看最上面的一墩牌,这就需要记忆每种花色出了多少张牌及所剩下的牌张数。可见在桥牌运动中所运用的数学、逻辑学、信息处理、运筹技巧、心理战术等多种隐性知识正是大学生所缺乏的。因此,桥牌对培养学生智力非常有作用。
(二)学习桥牌可以磨练意志和培养高尚品质
成功素质优秀的品格主要包括远大的志向、过人的胆识、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崇实的品质、博大的胸怀、优良的性格等等。打桥牌特别强调把握牌局形势,与合作者默契的配合,顺境和逆境中良好的心态、牌友交往中的绅士风度等等,对于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人际关系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大有益处。我们不难理解“桥”字在桥牌中的重要,打好桥牌必须在搭档之间密切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实现目标。
桥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任是同伴必须具备的素养,彼此不信任就会出现沟通障碍,更不可能协作默契打宕敌方的定约。由于猜疑造成叫牌误解和打牌失误的情况经常会出现。打牌中防守方牌手必须协作,不能一厢情愿地出牌,不能漫不经心地出牌,不能赌气地出有利于敌方牌。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获得最高奖分,才能尽力降低损失。宽容是每一名牌手都应不断提高的修养。初学者肯定会问题多多,大师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作为牌手必须保持宽容的心态,心平气和地指出问题,让同伴感到温暖,感到真诚,得到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