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儿科疾病健康宣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科疾病健康宣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科疾病健康宣教

第1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摘要】目的:重视健康宣教时机的掌握,提高健康教育有效率和满意度。

方法:对我院儿科输液室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并对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随机抽取200名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输液前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则未进行健康宣教。

结果:适宜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有效率。

结论:只有掌握良好的宣教才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 健康宣教

近些年,医院儿科补液人数骤增,儿科护士工作量大,满意率低,许多家长特别是两岁以下小儿,在护士静脉穿刺好以后不知如何护理正在输液治疗的患儿,结果导致经常发生补液外渗,针头拉扯掉等现象。不仅增加了患儿痛苦也让家长与我们护士发生许多矛盾纠纷。

为了更好的改善这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科护士长与大家讨论只有掌握良好的宣教才能提高满意度与工作效率。

一 穿刺的宣教

内容:选择好宣教时机

①即在患儿穿刺前便有针对性的询问,特别是2岁以下头部穿刺幼小患儿以前是否输过液,如果已有就简单叮嘱,如果没有我们便多与他们宣教一些注意事项,如穿刺前应先更换好尿布,穿刺好以后要横抱不能竖抱。自己包括旁人尽量远离患儿头部,固定一人抱尽量不要换人。如果小孩好动吵闹,我们则应告知他们,以后穿刺时间选择在宝宝将要睡觉时进行。

②对于2岁以上较大幼儿穿刺手脚,我们会详细告知其父母该如何固定好小孩的手脚,尽量伸直不要打弯,还要告知他们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以便输液可以顺利进行。

③要求护士沟通宣教时一定要诚恳,要富有爱心,时刻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

疾病的宣教

我院补液患儿大多是多热、支气管炎、哮喘及呕吐腹泻患儿

①对于发热的患儿嘱其多饮水,头置冰冰贴物理降温,包被、衣服不要裹太多太紧不利于散热,注意休息,多吃水果。

②对于哮喘常发作患儿,要嘱其家长多陪护,满足患儿爱与归属的需要,多做安慰鼓励和解释工作。避免接触空气中过敏原,有条件的患儿可做过敏原测试。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嘱患儿在空气流通,新鲜环境生活。家长也要学会观察哮喘发作先兆,如鼻痒,眼发痒,打喷嚏,干咳等。合理用药脱离过敏原。如症状不缓解,及时就医。

③对于呕吐、腹泻的患儿家属,我们要嘱其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呕吐后温开水漱口。多喂水,少量多饮,饮食不要太多。少量多餐,不吃油腻辛辣食品。宝宝尽量卧床休息。

结果:在实施穿刺前及穿刺过程中的宣教沟通1个月后,80%患儿静脉穿刺回头率明显减少,家长也对我们的工作予以肯定,投诉率也明显减少。对照组则明显静脉回头穿刺率高50%,家长不满意,投诉率也明显高。

小结:对儿科输液室患儿实施输液前的健康宣教,不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病人家属的投诉率,同时也使病人家属了解到疾病的一般知识,来预防疾病的发作以及如何护理患儿的疾病。

参考文献

[1] 李文祥:谈儿科门诊宣教工作 中华护理杂志 1980.4.44

[2] 毕延芹:儿科门诊治疗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重庆医学 2004.4.74.75

第2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护理工作比较高的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还是健康捍卫者和宣教者。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双手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个操作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关怀,但这些积累起来,就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诺亚方舟。

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确认识了“护士”这一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将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力求更好。

实习是我踏出临床工作的第一步,等待着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艰辛,我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工作”这座大山等待我无畏地攀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3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一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实习阶段的开始,准备着实习阶段又一个接力.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一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习中去,这是护理工作比较高的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还是健康捍卫者和宣教者.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双手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个操作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关怀,但这些积累起来,就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诺亚方舟. 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确认识了“护士”这一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将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力求更好. 实习是我踏出临床工作的第一步,等待着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艰辛,我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工作”这座大山等待我无畏地攀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将前进! 我在前进! shixi..com

短的儿科实习心得 shixi..com

在儿科实习,要多看,多听,因为孩子有的小的还不会说话,这就要看你的观察能力了,这就要你多观察才能得出来的。在就是小孩的输液用量一定要掌握好,比如有些药物如喹诺酮类的药物,就不能用于小儿,因为小儿的肝肾功能还没有健全,用了可能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厉害的就有可能出现药物性耳聋。在就是多和你的老师搞好关系这个不光儿科实习有用,要做到手勤腿勤嘴勤

第4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儿科护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患儿因为自身抵抗力不强,年龄小,同时心智和生理不成熟,再加上疾病的发展也比较快,所以也就增加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 如果患儿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哭闹,患儿家长就可能出现各种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患儿的临床治疗和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 [2-4]。特别是在部分特殊检查中,因为患儿自身抵抗力不强,对疼痛存在较高的排斥度和敏感度,进而影响治疗和护理依从性, 患儿家长面对患儿的过激反应,会比较担心,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甚至导致医疗纠纷事件 [5] 。所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重视加强服务意识和与小儿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要给小儿患者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护理环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首先转变护理服务思想,优化护理工作。通过组织儿科护士和护士长等护理人员开展有关文件纪律精神实质的学习,深入把握护理服务的实质理念,转变不良工作思想,加深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展护理工作必须做到“四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爱心。以患儿为中心,将患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患儿戒除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护士要变顶撞、推脱、态度生冷等行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关心患儿疾病状况,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拉近与患儿的距离,让患儿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安全的,不会有恐惧和焦虑,从而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促进患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治疗。要认识到患儿安全则护士才安全。护士日常要主动关心患儿疾病状况,及时安抚、给予称赞并且与患儿家属经常沟通交流,使患儿家属放心、安心、有信心。

 

其次营造温馨的病区环境 (1)我们根据幼儿生理及心理特点,对病区环境进行全面的改装。墙面采用温暖的卡通图案,让病区环境充满童趣。被服均采用暖色调纯棉质地,配以卡通图案,就像家庭中的儿童被。通常医护人员穿着白色工作服会让人感觉庄严恐惧,因此,我们选择粉色护士服以增强亲近感,消除患儿对医院的恐惧[6]。(2)针对儿童好动的个性,地面采用防滑材质,床全部带有可自动调节高度的床栏,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预防跌倒及坠床。(3)护士进行治疗与护理中应动作轻柔,与患儿交流时应面带微笑,对患儿使用充满鼓励的语言,经常表扬她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宝贝,主动关心、爱护患儿。

 

第三进行全方位的宣教。健康宣教既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 项,同时还涵盖到了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出院宣教等,其宽广的涵盖范 围是常规护理所不能及的,这对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度、增强治愈的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们的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墙上宣传栏每月根据季节和多发病更新一次健康材料,每月开展公休座谈讲座。时间从入院至出院,甚至出院1年内。开始进行入院安全宣教、病区环境介绍以及设施使用等。护士站放有宣教小处方,免费向家属提供。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我们所出示的书面宣教内容活泼、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让家属及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出院后我们还会家访,了解患儿疾病恢复、家长掌握疾病知识、居家护理等情况。(2)儿科的健康宣教主要的对象是家属,将相关康复知识加入护理工作,适时帮助家属照管患儿,与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正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人性化护理最重要的体现,会沟通才是好的医者。

 

第四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士要开展优秀的护理工作,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按照计划进行扎实的人员素质培养工作。由护士长管理实施,护士对患儿剪指趾甲、换衣裤、尿布,翻身、进行臀部护理等。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水平,增强护患关系,加强家属的认可度。每月进行护理知识学习、基本护理规范、疑难护理技术的实践,纠正输液、打针等错误方法,增强护士的急救能力,开展一次护理理论和专业技术考试,按照患儿的疑难病历,进行护理查房。对于护理难度大的操作,护士长要积极实行以老带新,保证每位护士都可以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与此同时,做好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及时更换床罩被单,做好病房的清洁,使病房的环境整洁、舒适。

 

第五强化护理检查、考核奖励工作。儿科的护理质控小组必须充分发挥护理职能。加强护理的措施,逐步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将护理工作细化、量化,规范考核指标,主要内容有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临床工作完成数量等。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座谈,展开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意见箱的投放,以及从各种渠道获得家属的意见,奖励责任心强、护理服务标准、护理技术能力强的优秀护理工作者,惩罚那些护理态度差、患者差评的护士,并将其晋升、评优资格取消,从而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增强护士的忧患意识,使护理工作朝着质量上升、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方向发展。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进护理措施前后,开展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各项护理指标检查。病人满意度开展前80.93%,开展后97.62%;护理质量综合指标提高,开展前84.76%,开展后95.91%,取得较好的效果。

 

儿科患者对医疗资源要求较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因此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儿科服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质护理服务必须长期坚持,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进一步扩大 [7]。

 

儿科病房通过各种优质的护理方法实践,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质量以及良好的护患沟通技能,病人的满意度上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好评增加,医患关系进一步缓和,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第5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作用;儿科病房;体会

健康教育是一项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的,通过传播健康知识和行为干预的手段,帮助个人、健康和社会形成正确的健康认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计划的教育活动[1]。健康教育贯穿于患儿整个住院期间。在儿科病房我们实施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入院时包括环境介绍,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常规检查及相关注意事项,治疗药物的作用、指导静脉输液部位的保护要点等;住院期间护士要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用药知识、护理患儿知识,让家长能够知晓住院期间孩子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做到心里有数,积极配合医护的工作;待患儿病情好转,可以考虑出院时,我们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

1 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1.1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儿科护理工作面临的对象是一群年龄偏小,各方面能力发育未成熟的患儿,往往也不会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患儿住院期间,向其父母做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宣教应从入院即开始,对家长的宣教,有意识的选择患儿主要陪护者为对象,在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对其需要的内容做详细的介绍,输液时家长需要知道如何保护静脉穿刺部位。用药时家长想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支原体肺炎患儿在静脉滴注注射用罗红霉素时,我们护士可以告知患儿家属给患儿先进食,从而减轻其药物有可能带来的胃肠道反应。护士要反复多次的讲解,必要时做示范,直至其掌握为止,使得患儿积极的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1.2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的作用 护患关系是指护患双反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和促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1]。和谐护患关系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传统的工作模式里,护士每天的工作是很机械的完成相关治疗及护理,与患者的沟通是很少的,必然护患之间存在着一种距离感。沟通是儿科护理中重要技能,通过沟通不仅能完成有效的护理评估,而且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决患儿健康问题[2]。现在,我们护士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与患儿或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减轻其焦虑心情,安心接受治疗,努力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指导合作新型护患关系。

1.3减少医疗纠纷的作用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可引发患者不满和投诉,造成医疗纠纷。一旦引起纠纷,就可能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困扰,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规范护理行为,满足患者被尊重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才能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3]。护士在与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增强了与家属的情感,取得了其信任,掌握了家属的心理活动、精神需求及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患儿家属认为静脉留置针怎么有时就保留1~2d就不通畅,自己的孩子又要"受罪",一味的认为是我们护士的错。而当我们在给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对其家属做好导管护理的健康教育,使其懂得静脉留置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他们明白决定留置针保留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保留针比常用的小铁针粗一些、患儿静脉本身情况,静脉较细较短等、患儿睡眠时无意识的碰压到保留针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讲解,患儿家属做到在心理上先有所准备,行为上更加有侧重点,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认可,促进护患间的理解,把儿科护理纠纷和患者投诉消灭在萌芽状态。

通过健康教育,护士及患者相互交流,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及依从性,护患和谐,减少纠纷。但是,我们儿科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部分是患儿家属,这就对我们儿科护士,提出更高要求了。如何做好儿科的健康教育呢?笔者根据在儿科工作的经验,有以下三点心得体会。

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较好的实施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

2.1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业务文化素质是每名护士应具备的重要素质,现在优质护理是我国护理改革及发展的重点,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只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形象是不够的。护士除了配合医疗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护理,还要结合患者身、心、社会需要向患者或家长解释疾病的常识、用药注意事项及饮食、活动、休息等健康教育知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想要令健康教育更加完善,加强自身对疾病的观察力及提高护患关系,提高护士职业形象,加强业务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做好健康教育的第一步。

2.2患儿家属接受心理 患儿家属能否接受我们护士的健康教育,这也至关重要的。所以应当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采用合适的言语态度与之交流。比如孩子刚办入院手续,家里人最关心得是尽快让医生为孩子看病,之后我们护士再做个简单的入院宣教。等孩子输上液体,做好治疗后,护士再做详细的宣教,这时家属的接受心理是最强的。

2.3某些客观因素影响着护士的健康教育更好实施; ①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在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完成其他治疗护理工作的同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健康教育;②社会上普遍认为医生专业知识各方面均强于护士,护士只是会打针,发药而已,所讲解的知识点不一定正确,患儿家长的这种想法导致他们根本不愿多听护士的健康教育;③接受知识的机会较少,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对而言,医院里护士参加进修、外出学习机会较少,而且护士大多都是女性,家务等其他劳动消减了其学习的精力,这样知识更新较慢,不能及时掌握一些和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心理、社会等方面有关的先进知识,致使其对健康教育能力提高较慢。

3 结果

我们服务对象的满意是医院立足于当今医疗市场的根本。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成为了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护士要不断完善自身,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小妹. 护理学导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6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1陪护率上升的原因

1.1 患者方面的原因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家庭的重心。住院后孩子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父母的依赖性增强,希望亲人留下陪在身边,而做父母的也不愿离开孩子,希望一步不离地陪护在孩子身边,这样他们才会放心,往往是一家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有的家属对护理人员存在猜疑或不信任,对护理、治疗操作不放心而陪护。冯建华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3.4%的患儿认为没有陪护生活不方便,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护工、护士提供护理时不象家属那么方便和具有亲情。

1.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我国目前床位数和病床护士比例不足1:0.4,与发达国家相差5~6倍。护理人力不足难以满足患儿对陪护的需求,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很多医院采取各种措施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儿,但护理工作仍不能满足患儿的实际生活需求,尤其是儿童。陪护人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2 陪护对病区工作的影响

2.1 降低了工作质量 所有患儿均有陪护,这些人承担了患儿的生活护理,起到了部分安慰、照顾工作,还起到了输液的监护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过分依赖于家属,只重视治疗操作,而忽略了某些基础护理。

2.2 造成病区空气污染 现在许多病区均是两人间,房间面积比较小,一个患儿按两个陪护计算,一个房间就会增加4个陪护,使原来就不宽敞的房间空气更加污浊,加上一些人文化素质较低,自己不讲卫生,自己不洗脚,还让患儿随地大小便,更加重了空气的污染。尿布和尿片乱搭、乱挂,影响了病区的整洁卫生。

3 管理措施及体会

3.1认真做好入院宣教 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对每位家属均应认真做好入院宣教,详细讲解入院须知及医院规章制度,提供一般公共卫生知识。教育患儿不乱串病房,不在病房吸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宣传预防医院内感染及保持病室内安静对疾病的重要性,尽可能少留陪护和探视。普遍认为,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使病区内人员流动量下降、陪护率降低,可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3.2 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做好晨晚间护理,多观察病情,加强巡视病房,指导家属正确护理患儿,如服退烧药后应及时擦干汗液,住暖箱的患儿应多喂水等,把各项治疗操作及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加强自身业务素质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操作,头皮静脉穿刺尽可能一次成功,并向家属讲明每项操作的目的,以取得家属的信任、理解与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互动关系,让患者自觉减少陪护。

3.3 加强护士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能力 重视患儿的心理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主动服务,做患儿的知心朋友。理解陪护的心理,对陪护过激的语言给予谅解,对陪护提出的疑问耐心解释,消除陪护的顾虑,满足其心理需求。要有扎实的业务技术和理论知识,并通过护理措施的落实,使患儿信服,从而促进沟通。

第7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我院儿科几年来人性化服务所带来的效果。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表示满意。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人性化 护理 儿科 应用

由于儿科病房的特殊,其管理难度相对比成人科室要难。为了使儿科病房管理能适应病情千差万别的患儿及家属不同的住院需求,为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自2004年始我科试行了人性化护理管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营造人性化管理的氛围

在院里的支持下,儿科地砖及病室的墙壁上都印有动物图案、认图识字表等,使病区气氛活泼、充满童趣[1]。护理人员身穿粉红色的服装,护士站对面就是具有特色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问候语及科室的联系电话,使病房的气氛变得自然活泼,一走进病房就感觉到病房的整洁舒适与温馨,病房内备有干净松软的被褥,温度适宜的中央空调,每个病室都装有电视机,病房设有六人间、三人间、二人间、单间,供不同经济状况的患儿选用,为患儿家长提供了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听着舒缓高雅的背景音乐,看到护理人员整洁的服装、温馨的笑容,均使人赏心悦目,倍感家庭的温馨、亲切、舒适,全面体现了人性化管理,消除了儿童住院的恐惧心理,营造了一个轻松、祥和的就医环境。

2 制定人本服务流程

科室全面开展了“六个一“温馨服务活动: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壶开水、一张一日清单、一张整洁的床铺、一张爱心联系卡。从患儿入院起各班护士对其层层负责。新入院患者除危重外一般在半小时内由分管护士及时完成入院宣教及治疗护理。根据不同年龄的患儿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护士长及时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行双向承诺书签字。将亲情化服务贯穿于患儿住院的始终。科室要求每一位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宣教能力和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护士整体素质建设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阅读药物说明书的好习惯,明确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及毒副作用,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专科护理知识,应带着问题反复学习,反复实践,不断从临床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从理论知识中获取临床经验,通过这种循环式的积累,提高护理专业技能。

4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

科室下大力度提高新护士的穿刺技能,科室利用模型对新护士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培训,由老护士将多年积累的穿刺经验传授给新护士,帮助新护士提高穿刺水平。为减轻患儿痛苦,我科于2005年始开展了头皮留置针及温馨静脉输液,使患儿在不知痛苦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静脉穿刺,减轻了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深得患儿家属的好评。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 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工作

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后,要及时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为患儿制定一套健康计划,通过精美的板报、宣传手册及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学习讲座的形式,来宣传防病治病、饮食要求、用药指导、体育锻炼等相关知识,消除了患儿家长心中的疑虑,同时尽量使患儿家长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免影响患儿的治疗,对于即将出院的患儿也要跟踪健康宣教,以减少疾病的复发。还可以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儿的需求及病情变化,必要时做出药物调整,使患儿在出院后仍能感受医院的优质服务。

6 转变服务理念

打破以往一人一个班的工作制度,不以岗定责,而是因人设岗,使其在自己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责任效能。改变旧的排班方式,实行弹性排班和双岗制。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激发护士们的工作热情,使护理服务由被动变主动,缩短了护患距离,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于2004、2005连续两年取得全员护理质量第一名的好成绩。

7 讨论

针对儿科的人性化服务,必须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一方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准确把握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年龄、流行季节、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以及母乳喂养等常识,能较满意地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信任,另一方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根据患儿的具体性格特点、饮食习惯、经济条件等来制定人性化的护理计划[2]。使患儿及家长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进而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儿科整体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第8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关键词: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拔针;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18-02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也是患儿治疗的重要手段。儿科门诊存在输液多、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疲于应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护士在输液结束时拔针也存在较大纠纷隐患,因此,在儿科门诊输液管理中,如护士的治疗操作不规范或缺乏对护患纠纷的认识,缺乏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良好的沟通技能,会引起各种矛盾和纠纷,严重威胁到输液安全和护士的人身安全。近年来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结束时因拔针引发的纠纷呈增长趋势,本文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发生的40例因拔针而引发的护理纠纷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输液室及医院相关科室的纠纷接待处理记录,至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处理有关拔针引起的投诉事件共计40例。

2 结果

拔针时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服务态度差6例,沟通不良8例,操作疏忽12例,健康宣教不到位12例,其他原因2例。

3 原因分析

3.1 护理人员方面

3.1.1 人员结构: 主要涉及16名护士,其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3名,护士9名。护理纠纷发生与原因请见表1,表2。

3.1.2低年资护士比例大幅增加,年轻护士的护理经验不足是导致护理纠纷的一大原因,从表一,可以看出在拔针时引发的护理纠纷有70%来自于工作5年内的护士,其次由于年轻护士有一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个性独立,服务意识不够,认为我们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一定要迁就病人。没有意识到,“以病人为中心”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从表二可以看出拔针时引发的护理纠纷有70%来自于80后的护士。

表1 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

工作年限服务态度差沟通不良操作疏忽健康宣教其他原因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1-3年37.5%615%615%615%1 2.5% 3-5年12.5%25%37.5%25% 5-10年12.5%12.5%25%1 2.5% 10年以上12.5%25%210%

表2 不同年龄护士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

年龄服务态度差沟通不良操作疏忽健康宣教其他原因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

20-31岁410%8 20%820%7 17.5%1 2.5% 31-40岁12.5%25%25%1 2.5% 大于40岁12.5%25%37.5%

3.1.3 语言失度和护患沟通的缺乏[1], 儿科输液室环境嘈杂,工作量大,护士容易情绪急躁,有时护士只注重护理操作,而忽略了给患儿必要的和鼓励[2],未顾及到患儿家长情绪与心理,使他们产生不满。有时候在拔针后由于未与家长交接好,导致棉球脱落针眼处出血时,护士也不考虑家长心疼孩子的心情,只是一味指责家长为什么没有按压住穿刺点,本组40例纠纷中就有6例是因为棉球按压不到位而护士未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导致的,4例因为拔针时胶布带下较多头发,家长不满但护士却说那是正常的,家长认为护士对孩子冷漠无情,没有爱心,引起纠纷。

3.1.4 护士换位思考不够:儿科输液病人护患关系的建立,类似与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即建立的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3]。家长心疼孩子,往往希望得到及时的治疗,不愿意等待,而输液室护士由于常年对待各种疾病的输液病人,对病人的基本病情已经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常常会激发矛盾的发生。本组中就有6例因为护士拔针时服务意识薄弱,遇到不理解的家长时,与家长起争执从而引起纠纷。

3.1.5 护士缺乏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未严格按照护理程序执行操作,护士认为拔针是最简单的护理工作,忽略了拔针时的各项护理技巧,从而导致了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对病人的伤害而引发投诉。本组有8例是因为护士操作不当造成患儿皮肤划伤等原因而引起纠纷。

2.1.6 健康宣教不到位:护士工作量大,在为病人拔针后没有多余的时间为家长做健康宣教。没有告知家长相应的医学知识。本组中有6例是因为输液结束拔针时,由于患儿的不合作或护士未向家长交待按压针眼的注意事项,导致棉球掉落,针眼处出血,家长认为该护士拔针方法错误,而引发纠纷,其中有3例对护士进行暴力侵袭,被保安及时阻止。

3.2 社会因素

3.2.1 由于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护患关系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冲突越来越多,原因越来越复杂和细化,家长的要求不止局限在医生看病,护士打针上,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而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若没有及时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就不能适应病人日益更新的各项需求,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3.2.2 由于媒体宣传对医学科学存在误导,人们对医学从传统的“感恩”和“宽容”转变成如今的“提防”和“埋怨”,[4]使得一些家长对医疗机构,心存偏见,当治疗效果未达到他们的预期效果时,就会借故将脾气发泄在护士身上。而输液室是儿科门诊的最后一站,儿科输液环境嘈杂,输液等候时间长,加上就诊的其他环节可能遇到过不愉快,有些家长认为小护士可以欺负[5],所以在输液结束时遇到不愉快时,就将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

4 对策

4.1 按需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高峰时段按需排版,由于输液室巡回护士工作量大,护士往往是因为忙碌而忽视了与家长良好有效的沟通,同时忽略了对患儿和家长的健康宣教,针对平时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因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改善服务流程,应在人员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多安排护士从事巡回工作,并根据输液室高峰等特点弹性排班,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在输液高峰期安排2-3名巡回护士,同时开放多个静脉注射台,已减轻患儿排队时间,缩短就诊流程,提高患儿与家长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4.2 规范拔针流程:通过由护士提供建议的方式,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选取符合临床的实际操作的流程,在科室学习中开展模拟拔针训练,使用最科学的拔针方法。规定在拔针时必需使用规范化的标准语言,提出输液室十大爱心用语及10大禁忌用语。让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有流程可循,护士长在发生纠纷后有据可循,可以由此判断护士有否违反流程执行操作。建立投诉纠纷追溯机制。

4.3 改进敷贴材料,努力提供便利的医疗用品:针对发生的纠纷事件,分析硬件原因中有较大一部分是因为原有胶带遇汗容易脱开,且胶带容易过敏,导致静脉的反复穿刺。家长心中已有不愉快,所以后来比较容易发生矛盾,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原有的胶带在去除时对头发的粘性较高,往往在去除胶布时会带下患儿较多的头发,患儿疼痛而剧烈哭吵,家长认为护士没有爱心,暴力拔针。针对此2项原因,在用对比实验使用2种胶带后,选用了不粘头发的3M无纺布透气宽胶带,同时降低了头皮静脉的复穿率,且暂无皮肤过敏事件发生。有效降低了因为此类原因引起的投诉。

4.4 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同时依法施护:孩子生病家长一定是焦急万分,要充分理解家长为人父母的心情,对于部分家长的迁怒与埋怨,护士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要用宽容与博爱的心去看待身边的所有事情。并不断加强年轻护士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投诉率与考核挂钩。科室内部实行传统传、帮、带老模式和沟通技巧的系统化培训新模式相结合,同时积极对投诉案例开展全科讨论与改进,实行每位护士均能身临投诉案件中,发挥集体的智慧,提出整改。科室定期学习法律知识,使护理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并对部分纠纷以法律的观点进行大家点评与分析,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使一切护理活动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4.5 对不满情绪家长的及时评估与干预:对护士进行心理疏导方面的课程学习,遇到输液过程中患儿遇到突况,护士要及时对该病人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本组在新拔针流程制定后,发生一例家长看管好动患儿不力,导致患儿反复静脉穿刺,家长已经到达愤怒与自责的边缘,表露出强烈的不满与愤恨并已经开始有怨言,拔针护士评估后及时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耐心讲解安慰宣教后针对病人特别好动的特点,建议其进行静脉留置。在取得家长同意后,与静脉留置班做好交班,成功留置,病人安全的输完了余下的3袋液体并于第二,第三天安全的输完了全部液体。3天输液结束后病人很开心的感谢了该名护士,对其进行了表扬。

4.6 加强健康宣教: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应采用家长教育为主,患儿教育为辅的方法[6],注射时护士将健康宣教单发给病人,并做好口头的健康宣教,已及静脉输液的相关注意事项,拔针时护士要与家长做到手手交接与口头交待。告知家长拔后按压的部位,方法,力度与时间,确保穿刺点血止后才能离开输液室。在输液大厅安装电视机,将健康教育处方用多媒体的形式滚动播出,并穿插孩子爱看的动画片和音乐,做到寓教于乐。

5 小结

在儿科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中,我深刻的体会到,现代医学和社会模式的不断转变,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给护理队伍带来冲击,良性的积极运用,不良的用积极的手段去转变它,为我所用。儿科输液的安全不仅仅停留在护理操作,法制教育和遵章守纪上,更多的是,如何不断的从生理与心理上去满足患儿与家长的各项需求,及时评估并提供心理干预,让患者觉得输液就诊过程中也是一种持续就诊被服务过程。同时加强护士的自身修养,提高操作技能,改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让护士在严谨、和谐、向上的气氛中成长。只有做好这两者间的平衡,才能有效的让输液护理工作安全,有效,高效的完成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萍.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4,18(5):932

[2] 郑亚华.输液室护士受暴力行为侵袭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杂志,2005,4(3):229

[3] 席淑华.协调急诊护患美系的重要性护士进修杂志,1997,12(5):176

[4] 杨黎星.小儿静脉用药实际量与医嘱用量差异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56-857

第9篇:儿科疾病健康宣教范文

【关键词】儿科 患儿家长 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1]。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成为现代整体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儿科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群体是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护士与患儿之间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儿童患病,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2]。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还做好其家属的心理护理。笔者通过对68例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儿科病房就诊住院患儿的家长68名,其中男性30人,女性38人,年龄23-58岁,患儿家长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阅读及回答问卷。

1.2 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症状严重程度从1(没有症状)至5(极严重)分5级,自编问卷内容有患儿家长的基本情况、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评分前由组织者讲解答卷要求和细节,被调查者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在患者住院三天内进行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发出68份,收回68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与国内常模(644)[4]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比较,患儿家属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9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人际关系分数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相比无差异。

2.2 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的原因有78.8%的家长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71.5%的家长担心患儿病情变化,66.7%的家长担心疾病的预后,61.3%的家长担心经济问题,27.8%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

3 讨论

3.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3.1.1 焦虑和紧张:是由于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担心病情及预后、对医院环境陌生等而引起的,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对病情变化反复陈述,希望得到肯定答案,并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担心遗漏病情变化延误治疗。

3.1.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是由于家长对疾病预后和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1.3 怀疑和不信任: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信任,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擅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从网络上、书籍找来的方法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网络或书上的方案为准。

3.1.4 患儿家长其他心理表现:容忍: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依赖: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依赖于护理人员,对自己表现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动作会伤及孩子;同病相怜: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尤其是重症患儿家长之间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新入院的患儿家长有时对老患者的经验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

3.2 心理护理

3.2.1 对家长紧张、焦虑的心理的护理

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第一时间做好入院宣教,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所要遵循的各种制度、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如需要帮助时可以找谁等,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全程、系统的做好健康宣教,为家长介绍病情,对疾病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经济问题引起的焦虑,首先要表示理解,强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中断治疗的可能造成的影响,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在用药及检查方面,尽量考虑到病人经济情况。

3.2.2 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

对疾病的预后应以合适的方式向家长进行说明,对预后好的疾病,采用鼓励性语言,使家长建充分的信心;预后差的疾病应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家长,给予心理疏导,使家长正确面对疾病。

3.2.3 对家长怀疑和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着装等外在条件的不信任的,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强调充满爱心的服务,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家长交谈,避免在患儿哭闹、进食及睡觉时间进行,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语调适中,语气温和、诚恳,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引起的怀疑,可以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医护人员也应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技术,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博得家长的信任。

3.2.4 对其他心理表现的护理

对家长容忍的心理:要向家长指出一味容忍孩子的溺爱行为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出孩子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注意利用家长对护士的依赖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家长同病相怜心理的护理: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向大家推荐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而使疾病恢复良好的病例,由这些家长亲自指出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和有利之处,可以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 结论

通过对68位患儿家长调查分析,找出了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解除了家长的紧张和焦虑,操作中尽到告知义务,消除了疑虑,并将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对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取得了配合,并加强沟通,鼓励合理宣泻,增强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并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及治疗,从而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增进了护患间的关系,同时促进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为实现满意服务和感动服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 考 文 献

[1]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12):828.

[2]蒋旭华,张丽.患儿家属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