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第1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 音乐文化 建设 探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96-01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内容:少数民族很多地区原来都处于封闭的状态,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其打破了固有的状态,导致内位文化产生了互动,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本地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少数民族本土文化发展历程而言,这种变化是瞬间的巨变和突变。由于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大多与世隔绝,因此,传统文化都相对稳定。特别是在音乐文化方面,过去人们接触的基本上只有本土的音乐,相对种类单一。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元化音乐形式对本土音乐的冲击,本土音乐丧失了其本质的内容。旅游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旅游者也是奔着少数民族各种各样的风俗特色而来,这样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大,致使长期封闭性的民族不断地进入市场。为了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地成为旅游的点缀、装饰和陪衬。比如,有些规模比较大的旅游餐厅拥有一套完整的演出设施和专业的演出人员,尽管很大程度上宣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经济效益颇丰,但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却不断地变模糊,本土民族的特色不断地减弱。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是商品化和市场化,为了保存少数民族有价值的音乐文化特色,我们必须合理处理发展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有关对策

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有关对策:1.建立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博纳,努力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断丰富世界民族的音乐文化宝库。现在很多成功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都是吸收了本民族的舞蹈、音乐、民歌等素材,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都比较浓郁,社会轰动效应和影响特别大。因此,努力保持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扬长避短,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和价值。但是珍视传统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他的民族优秀成分,相互学习和更新,兼容博纳,使得本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所需要遵循的原则。2.勇于面对挑战,抓出机遇,不能忘记民族的根本。经济的发展和西部的大开发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的发展为音乐文化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不断挖掘很多具有学术、历史和使用价值的东西。同时经济发展也严重冲击着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的音乐发展和传承,特有的风情习俗和民俗活动不断地减少甚至消失。我们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遗产,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引导本土音乐,让它不断朝着新时代特征方向发展,用新形式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欣赏的群体不断扩大,这样民族音乐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光彩和活力,才能更好地发展。3.脚踏实地,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要不断加强保护,并且要发展创新。其一,我们国家应该不断强化有关部门监督意识,建立专门保护以及振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法律和音乐文化的结构,加强保护的力度。其二,民族音乐的博物馆要尽快建立。要大力加强保护音像文化档案,少数民族的乐器、服饰和道具等一些实物要陈列保存。加大力度保护少数民族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特别是一些优秀习俗和传统。其三,各种传统的民族音乐节日活动要定期积极地举办,为民族的音乐风采特色提供舞台空间。如,贵州凯里的“国际芦笙节”,苗族的“姊妹节”,广西南宁的国际民族艺术节等。同时也起到了传播交流的目的,积极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其四,民俗文化村要有计划建立,积极进行民俗活动的开展,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生存的空间。如侗族的康安民俗博物馆,不仅很好地提高和普及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且提高自身知名度,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其五,借助现代的媒体努力做好宣传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民族音乐节目,加大教育和普及的力度,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保护。其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其七,坚持教育为本,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并且积极呼吁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保存和发展,不但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保存起来,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并且要努力为少数民族音乐寻找一条发展之路,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俊.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民音乐,

2004(4):38-41.

[2]王永法,刘景丽,孔令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可持续发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

296-297.

第2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在我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电网改造、电信网络、水电设施、教育文化等都得到了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新建,城镇人口增加,规模扩大,城乡差距逐渐减小,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规模小,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相应的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也较快,发展水平较高;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应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城镇化水平也较低,城镇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不高。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数量少,城镇化规模小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报告中,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建设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八个少数民族省区内,小城镇建设规模达到了43.18%,比重较大,而大中城市建设的比重只达到40.75%。这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化规模小,主要以小城镇和小城市为主,发展水平较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建设水平较低,城镇数量较少,城镇化规模较小,城乡差距较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不平衡,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制约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规模。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传统农业和传统思想、民族文化等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但在发展中,缺乏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产业支撑能力较弱,产业发展规模受限,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城镇规模较小,城镇化规划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宜,城镇化水平较低在“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级政府盲目建设、低水平建设等建设规划不合理现象,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规模,建设水平较低。

4.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破坏了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主要的原材料产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各地政府为了凸显各自的政绩,盲目进行城镇化建设,不断吸引外资,大量开辟生产线,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耕地流失、资源枯竭,自然灾害不断,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化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完善,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设施和配套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教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制度不健全,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加之,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培训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当地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解决这些制约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模式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1.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聚集体,是生产实践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的集中市场。小城市(镇)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还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城市人口较多,工业发展规模有

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小城市(镇)建设,改变农村现状,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2.大城市主导推进战略由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工业发展规模较小,规模化经济无法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现代农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利于小城镇建设。由此,发展经济学界的学者提出了“大城市主导推进战略”。改战略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城市的现代工业比较发达,以大城市为主导,逐步向中小城镇推进,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还可以改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3.集中发展中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和小城市(镇)建设在整体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阻力。大城市建设规模中,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化发展空间不足,无法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小城市(镇)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工业不发达,农业压力较大,也无法更好的完成城镇化建设。因此,新的建设战略:“集中发展中小城市(镇)建设战略”开始产生。该建设模式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城市(镇)建设阻力较小,城市建设规模比较合理,布局规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能够解决大城市和小城市(镇)的就业压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战略

第3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剪纸;少数民族;苗族;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90-1

任何文化艺术的生发,都与社会环境的因素分不开[1]。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目前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唯一的美术类项目,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2]。剪纸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怎么样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不落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了解它并运用它,才能使文化产业生生不息。

一、剪纸的起源和发展

民间剪纸在中国分布广泛,风格多样,各地农村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定的艺术形态造型方式[3]。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民间剪纸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在石头、贝壳、兽骨上雕刻各种图案,这也是早期剪纸的雏形。到了宋代,由于造纸业慢慢成熟,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礼花、窗花、灯花等各式各样的装饰。在元明清时代,随着手工艺的发展,剪纸艺术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不但手艺精湛而且品种繁多。

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之间不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其民族文化及民俗方面的不同。早期中国剪纸源于北方,南方剪纸是后期演变而成的,从两者的风格上看,北方的豪放、粗犷,南方的精致、秀丽,其实这和南北间的文化差异有关。剪纸在各个地区的不同类型,主要表现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和习俗。

二、苗族剪纸的特点

苗族大多生活在地理条件较差的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苗族特殊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苗族剪纸不光是苗族妇女粉饰生活的手段,更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象化载体。苗族没有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剪窗花的习惯,只有刺绣才会广用剪纸,而且花样较多,因此苗族剪纸主要指的就是绣花剪纸[4]。在苗族剪纸中有很多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也代表了本族文化的起源和传承,并带有苗族的哲学思想。苗族剪纸主要运用在服饰上,如:围腰、衣袖、衣襟、背带、鞋等处作为刺绣图案的底样或底花,它是刺绣艺术的衍生物。在表现形式上,苗族剪纸多半表现大轮廓,但是又不失精致秀丽,拥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湘西型剪纸主要是在黔东地区,还有湘西凤凰、吉首等地。由于东支苗区接近中原,受汉族的影响,有些刺绣还类似于湘绣。湘西型刺绣已经脱离了单一的部落徽记的功能,除了服饰以外还广泛用于床上用品。湘西型剪纸的形象都近于写实,大幅度的变形很少,可能也是为了适用于外地游客所购买,所以剪纸文化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当地经济和文化的改变。

三、湘西苗族剪纸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剪纸和平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通常表现在二维空间里,是一个以自然界和人类精神文明相结合的自由世界。剪纸与平面设计的结合能使作品更具有鲜活性,能创造出从视觉、造型、构图等方面都充满着生命力的作品。剪纸在现代化艺术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不光是在平面设计中,还有动画、影视类节目中也经常见到剪纸艺术的身影。剪纸最大的特征就是造型简易且图案性强,因此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可使物体的形象特征特别明确,且辨识性强。

上面我提到了湘西苗族剪纸的特点,苗族剪纸不只仅限于北方的“窗花”形式,而是能够利用到服饰、床上用品还有旅游用品方面。湘西苗族剪纸的形象都近于写实,我们可以采用原本比较真实的剪纸,采用拼接的手法,用到平面设计上。设计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设计,让人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与智慧。在苗族剪纸艺术向平面设计延伸中,两者存在着无限的联系,苗族有它独特的民族特征,它以它独特的文化底蕴、艺术造型和鲜艳的色彩,给平面设计带来了很多遐想的空间。剪纸、刺绣已经应用到了生活中,而它带来的符号性也将应用到设计中,怎样才能完美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具体对象设计,体现民族特征。

现在剪纸已经应用到了生活中,比如服装、家装、旅游产品的开发。剪纸采用镂空、虚实结合的方法,如果再配上苗族标志的图案,就会使得产品更具吸引力。

(二)以简代繁,注重神似

设计中主要的一点就是用简单的东西来反映一种文化精神,剪纸也可以这样。湘西苗族剪纸比较注重写实,我们可以提取剪纸中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对其加以利用。

(三)重组同构

把苗族剪纸中的剪纸花样里面的符号作为一个图形或者图形的一部分,或把这些局部和其他图形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画面。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越来越重视,怎样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结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剪纸用一把剪刀就能勾勒出精彩的画面,形式虽然简单,但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符合了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如果要让民族产业生生不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正是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2]周佳.中国最美剪纸[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3:16.[3]马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宛志贤,钟涛.苗族剪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

第4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离不开人才。综观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建设现状,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各种矛盾中尤为显得突出,所以,在加强社区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高校是思想、文化及科技资源的聚集地,也是培养音乐文化人才的摇篮。著名音乐理论家赵宋光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独立面对欧洲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有的精神营养。”③要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建立新机制,就需要艺术院校主动出力,对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规划,在地方与院校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所有设置,都是为培养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将来对社会的具体服务,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的实践教育,更是旨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对接。西南地区居住着藏、彝、羌、白、壮、傣、苗、回、僳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在高校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拓展艺术实践,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等途径,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而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又熟知本地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能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门艺术人才,最终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以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为例,学院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根据社会要求,尤其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为中心,广泛搭建实践平台,制定出以学习民族音乐元素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民族音乐、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全面结合的课程结构。学院与地方文化对接,将音乐教学目标与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充分考虑社会音乐工作者的培养目标,不断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建设。近年来,不但将少数民族艺术纳入艺术教育体系,构建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和课程结构,而且还在少数民族器乐教学方面,聘请优秀的民间老艺人担任专业教师。少数民族器乐不仅是民族文明的延续,也是民族文化的升华,学习它的演奏,不仅揭示了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更赋予了我们在传承基础上培育新的音乐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学习、研究和推广民族器乐的演奏曲目及演奏技巧,使之成为学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特色品牌课程,逐步建立起独有的本土化民族音乐教学体系,这对于培养民族音乐人才,延续、继承并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高校的民族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当地传统民族音乐的理论研究,并与开发地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相结合,将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融入教学,让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与学生亲密接触,实现民族传统音乐的口传心授,从而使学生掌握民族音乐“根”的文化。总之,这些做法可以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

二、促进艺术创新

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态势下,如何将我国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仅靠高校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应当注重高校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以推动文化的更好发展。当前,由于我国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边缘化状况逐渐得到改善。高校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特色,不断彰显优势,立足本土,开展实践,同现有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开创更加有效的、合理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模式。多年来,高等艺术院校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挖掘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具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特色的作品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各地民族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强化民族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弘扬和传承所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从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可最大限度盘活社区内高校的软、硬件设施以及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开展与驻区高校文化共建,积极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而言,高校要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让培养的人才服务社区,这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果,检验理论服务实践、服务社会的时效性。可见,两者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创作队伍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为少数民族地区创作符合广大群众审美的作品,组织队伍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群众文化生活。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羌族文化重建受到高度重视。灾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建羌族文化,是与羌族聚居社区民众情感紧密联系并鼓舞其信心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羌族的未来。笔者到羌族地区采风,从原住民的羌族歌曲中捕捉了四个乐句的旋律,带着对羌民族民间音乐深深的爱,吸取川西羌族民间音乐元素,创作了无伴奏多声部声乐作品《羌山妙音》,用羌族音乐语言表现了崇山峻岭中羌民族特有的生活情趣,以天籁般的旋律与精致空灵的和声展现了羌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仿佛“雪山”“、薄雾”升华为天籁般的羌音。2011年11月,笔者带领西南民族大学女子合唱团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参加了“感恩奋进、喜迎羌年——2011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新历年篝火晚会”,为北川民众带去了这首作品。演员通过最简单的音符以及和声哼唱,表现出羌族人日常生活的情趣与幸福感。这首旋律优美、风格独特、音域宽广的川西羌族民间音乐作品在社区平台上演绎,获得了羌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少数民族社区群众中搭建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新北川,展现出羌族儿女感恩奋进、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以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为主,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创作的音乐作品再次成为文化载体,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度以及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而且也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植入与渗透,推动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树立地方文化形象

在全球化大潮中,随着学界对“西方中心论”的质疑,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形象”的讨论热潮,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跻身世界文化交流平台。在2012年3月8日全国政协召开的“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记者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就表示:“现在谈文化强国,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而建设文化强国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建成一个高素质的、文明的社会,我们全民是一种高素质的文明,拥有高素质的文化,在这种品质下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我国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格局,构成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集体创作的,具有文学性、社会性和教育性等综合艺术审美价值,形式种类繁多,举不胜举。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地方形象的树立打下坚实基础。高校是地方先进文化的聚集地,也是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和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高校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智囊团,其教学设施、科研团队等资源都可以为民族地区本土音乐研究提供优质条件。反过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又支撑和促进着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多年来,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一直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艺术教学实践中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内容去落实。高校作为建设国家文化形象的团体,在艺术实践中,我们的艺术家、教师以及培养出的学生队伍都是实践与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的主体。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树立地方文化形象要通过具备较高艺术创作和表演水平的专业队伍去实践,在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整理、挖掘传统文化,反映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从而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形象,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大众享受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5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一、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地方体育具备互动基础

1.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

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从农民到农村,从物质水平提高到精神面貌改善,都是新农村建设要涉及的基本内涵。各个方面的共同进步,意味着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体育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促进民众团结,也可以强健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然牵涉到体育文化的建设。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当地的体育文化基础,考虑到体育文化是否能为民众所接受。综合以上两种因素,地方体育自然成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建设必然要考虑的资源。

2.地方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在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形成了少数民族独特的体育活动方式,如朝鲜族的珍珠球、土家族的摆手舞、壮族的打铜鼓等。这些形式各异的体育活动在民族社会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促进了民族民众的身体健康,如贵州部分山区民族的全民习武习俗很好地推动了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这些民族体育活动来自民间,符合民族习俗和审美,大多为集体活动,对民族成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保持民俗风情,稳定社会结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大多和民族习俗紧密相连,在民族节日活动中,往往以体育活动作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侗族三月三的抢花炮,便是以当地抢花炮运动为内容形成的节日,体育与民族习俗的紧密结合,使得民族体育成为民族民众生活的一部分,稳定了当地民族社会结构。[1]最后,促成当地民众的精神面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分为娱乐类、竞技类、养生类等活动,不同体育活动对民众有不同的作用,娱乐活动活跃了民众生活,竞技类体育活动培养了民众的竞技精神,而养生类活动则对民众的身体健康有益,不同民族的体育活动因此也培养了少数民族民众不同的精神面貌。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在民族传统社会中的功用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相同或类似的趋向,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民族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资源基础。无论是在构筑社会风尚、稳定社会结构,还是在促进社会交流,加强村寨团结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相同体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还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民族地区的体育是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这是两者发生互动的基础。[2]

3.地方体育需要借助新农村建设传承保护

在以上分析中已经指出,民族体育对于民族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从民族体育本身来看,少数民族体育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育活动,大多数体育活动的产生初期并不是作为体育活动而存在,而是民族民众为了实现当时的某些生产、防身、祭祀等实用目的而形成的体育活动,如朝鲜族的珍珠球活动本身是从当地民众采集珍珠的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体育活动,而部分民族的武术运动则是因为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形成。在少数民族体育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各个时代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变,体育项目糅合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要素,具有历史价值。最后民族体育活动和民族习俗紧密相连,是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中蕴含着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因此,少数民族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表明了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在现代社会场景下,由于民族社会的转型,民族体育赖以存在的民族习俗基础逐渐消失,少数民族民众也接触了更多的外部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正逐渐从民族舞台中退出,民族体育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实际是对民族农村的面貌和本质重塑的过程,是民族社会的新转折点,包括民族体育在内的民族文化都需要依据民族社会的发展需求转型或调整,因此新农村建设也是民族地区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新契机。特别是在新农村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投入、导向、群众基础、还是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来讲,民族体育都具备融入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地方体育的互动

新农村建设需要地方体育的参与,而地方体育也需要借助新农村建设契机,实现体育文化的转型和发展,因此促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和地方体育的互动是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两者的互动主要是以新农村建设导向来调整地方体育,促进地方体育在各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适应,因此首先需要界定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而根据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的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3]因此地方体育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展体育经济,推进经济增长

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由于历史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较为贫困,全国绝大多数贫困县区分布在民族地区。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就无从谈文化建设,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是推进农村经济增长。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建设一方面要在政府指引下依靠当地民众的自觉能动性,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社会资源,通过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下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同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往往会影响民族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便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4]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来开发,如当前在西南部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都进行了抢花球、抛绣球、上刀山下火海及板鞋舞等体育活动的表演,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通过旅游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另外也有部分民族地区有斗鸡、斗狗、斗鸟、斗牛等习俗,这些地区通过相关活动的展演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和其他产业结合,增加其他产业的吸引力,来实现经济效益,同时,部分民族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自身的产业链构建和延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斗鸟斗牛已经走出民族地区娱乐范畴,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与少数民族的其他生活场景或文化有密切关联,存在着很好的经济开发价值。通过对地方体育的深入发掘和开发,可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2.加强体育交际,调整民族关系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少数民族民众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这种文化差异和民族认同一方面强调了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也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更加明显,民族文化成为除经济利益之外决定民族之间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很容易形成民族之间的间隙。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维系民族内部关系的信仰及文化的坍塌也使得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而复杂。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重构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重构实质是和谐文化建设,不仅少数民族内部要搞好团结,同时族际之间也要和谐相处,建立团结、友善、双赢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彼此之间的经济利益平衡,同时也在于日常的接触和交流,以及在交流中所达成的精神共鸣。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意识基础,特别是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内部及族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的本质有促进交流、增强团结的功能,在体育活动中,团体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才能在竞技活动中胜出,同时在体育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参与者的个性和行为特点都得到了尽情体现,由于出身、文化教养等差异而带来的社会身份差异被淡化,因此体育活动更有助于参与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大都是集体参与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的展开很好地促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在多个民族共同参与同一种民族体育活动时,民族体育可以成为很好的社会媒介,促进民族之间克服彼此的文化隔阂,消除因宗教、生活方面等方面的不一致而带来的不和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民族体育活动为平台或媒介,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精神生态,发展新型社会关系。土家族的竹铃球、划龙舟以及侗族的抢花炮等活动都是一些团体性参与的民族体育活动,地方政府或机构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组织类似的体育活动比赛,来培养当地民众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3.推广体育生活,改善精神面貌

民众的精神面貌是民众精神状态的直接反映,也是影响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农村建设中,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是经济建设的内在动力,同时民众精神面貌的状态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准。因此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是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众的精神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少数民族原有的精神娱乐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的民众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对民众外在的物质条件进行提高,同时也要丰富少数民族民众的业余生活,促进少数民族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体育活动是民众业余生活的主要参与项目,对于民族地区民众的精神面貌改善可以从加强民族体育活动推广来促进。但是从民族体育活动本身来说,多数少数民族体育产生于少数民族较为原始、落后的社会场景中,是当时民众较为单调生活的调剂,而随着民族经济水平提高和民众外部文化接触增加,原有的多数体育活动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形式或者规则等方面已经和现实少数民族民众的体育需求不一致,因此多数民族体育开始淡出民族社会,而少数民族民众的体育需求并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这便使得部分地区的民族民众在节假日或者日常生活的业余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事情来填充,造成民众精神的匮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对当地的体育活动进行适当地改编,迎合民众的精神生活需求,通过对相关体育活动大力推广,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生活,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必然能有效改善民众现有的精神面貌,如酉阳地区的土家族拍手舞改编而成的健身操已经吸引了当地大多数人的参与,而乌江石柱、黔江等地区的农村和城镇也逐渐在当地普及。另外彭水苗族的踩花山本身也是当地花山节的一个主要项目,经过当地文化部门的改编,逐渐作为广场舞、农村院坝舞向各地推广。[5]多姿多彩的体育生活推广必将促成少数民族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在当地现有资源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的重新建构,当地文化资源是新农村建设蓝图实现必不可少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助于健康民族民众体格,同时对民族精神塑造也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中,民族体育还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从民族体育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也将直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因此通过合理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民族当地体育的互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两者的积极互动也将最终促成两者的共赢态势。

作者:高丽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容浩,郑文芳.民族体育活动与节日风俗互动共进机制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2]刘卫国,付健.民族体育文化在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研究,2010,(4).

[3]唐寿东.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之“新”解[J].农业经济,2013,(10).

第6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一、现阶段工人文化宫在繁荣民族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1、工人文化宫在繁荣民族文化的功能在削弱

工人文化宫的在以往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文化活动,从教育培训到娱乐功能再到各个协会无所不包。但是现在工人文化宫的功能在不断的被分流,特别是在社会兴办各种层次的培训,家庭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增加,多种媒体正在不断的兴起,正不断的冲击着工人文化宫的功能。工人文化宫的市场正在不断的萎缩。当然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来,工人文化宫的功能也是在不断的缩减,之前少数民族活动文化展览和技艺的展示和传授不断的在文化宫中出现,但是随着大宗传媒的出现,很多电视、广播成为了人民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造成了工人文化宫功能的逐步缩减。

2、工人文化宫本身阵营在缩减

工人文化宫本身阵营的缩减不仅体现在文化功能的不断缩减也表现在工人文化宫的数量和人员不断缩减。主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工人文化宫开办各种第三产业和经济实体,原有的文化宫的建筑几十年没有改造。文化宫的硬件设备完全落后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方面的软件也是缺乏,现阶段很多职工文化专业已经在高校逐步的取消,专业性人才缺乏,老一辈的工作者逐渐退休,新鲜血液补充量较少,严重制约了文化宫的专业性发展,特别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专业的专门性人才更是缺乏,导致了身处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宫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性指导。

3、运行机制落后

在市场经济确立后,如果工人文化宫还是依旧沿用传统经营模式,专门依靠拨款来维持势必会被市场淘汰。文化宫的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文化宫没有了市场,有的文化宫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被淹没有的却像乘风破浪,总结其原因就在于运行机制落后,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要。

二、工人文化宫在繁荣民族文化的措施

工人文化宫要在繁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正确的策略,首先文化宫要能够生存,在生存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予以发展。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相对经济资源而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更是它的资源优势。文化宫要利用民间歌舞、戏曲、剪纸、刺绣、民居、岩画和民间故事、民间文学、宗教艺术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潜在的资源优势,文化宫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资源。

1、文化宫首先必须有自己的经济支柱

文化宫要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例如开发文化旅游展演,既发展了文化又增加了经济收入,逐步探索一条以文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另外国家对文化宫要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对文化宫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为文化宫的良好发展提供优质的土壤和气候。

2、文化宫要形成独特化的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宫要依托自己的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大做文章,开设民族文化发展道路,例如与各大旅行社联合在剧场开设少数名族演出专厂,让来桂林旅游的游客欣赏到地道的民族风情,开设少数民族展览,让市民在休闲之余领略名族文化。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的生态保护。

3、树立民族文化精品意识,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文化宫要由教育娱乐转向大众娱乐和技能学习转变。首先文化宫要突出娱乐休闲性,开发与少数民族技能和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授和展示表演,突出少数名族文化特色,让人们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之下进行休闲,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绘画技艺、工艺品制作、织染工艺等方面下功夫,增加文化宫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

4、文化宫要密切和民族特色的企业联系,扶持特色企业文化建设

第7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司法保障

在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相关诉讼程序上,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客体极强的艺术性和专业性,使得它在权利保障方面的诉讼可能都会涉及到委托有关部门或者专家进行鉴定的问题。因此,法院必须委托法定的鉴定机构,并在鉴定组织或专家的选取程序、鉴定人的专业组合或者专业结构、鉴定结果的认定等方面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并且灵活的运用自由裁量权。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行政保障

国家作为高度组织化的政治共同体,不仅仅是领土和疆界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团结基础上的统一。[2]若要做到行政完善,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积极的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建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代表作品名录体系,设立专门重大工程项目的文化影响评估机制,设立专门的国家人权机构,促进本民族成员、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参与等等,完善的制度要有相应的措施一起配合,所以积极的作为才会更好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

二、小结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要以中国的立法为基础,已根本大法为依据,用法律来确定、保障权利。中央和地方积极配合,中央制定的法律法规,地方要有镇针对性的予以实施。综上所述,一方面从主观上来讲,我们要积极的提升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素养,大力进行法律普及,让少数民族同胞真切的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权利,在权利被侵犯的时候要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地捍卫自己的权利,并且将这种文化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去行使,同时也要将这种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第8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疆高校 多元文化 意义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文化并存的地区。在其他地方比较单纯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新疆都与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历史传统、生活习惯、、族群意识和民族情感紧切相关,具有更为深刻和复杂的文化背景,很容易演变成严重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社会问题。

新疆作为边疆重地和多民族地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和神圣使命。新疆高校承担着多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学校作为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渠道及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相互理解、和睦相处是新疆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和前提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新疆教育领域就是“”渗透的重点,特别是在南疆,宗教极端势力的非法宗教活动对民族学校的渗透十分严重。它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本身,既直接影响了新疆当前的稳定,还深刻地影响到新疆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态势,是当代新疆潜在的最主要的不安定因素,新疆的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考验。

新疆高校大学生大都来自本民族聚居区,对文化的认识存在单一的现象。高校教育各族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的历史、经济生活、文化艺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的糟粕,认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她包含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贡献。帮助学生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教育各民族学生对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持开放的态度,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对增强国家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疆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一、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的目标

多民族构成了新疆多元文化的背景。可以说一个民族的存在相应地就有一种民族文化存在,文化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相互尊重。因此应培养学生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1.建立多元文化的教育观念,培养一种尊重不同的文化,乐于了解异己文化,愿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睦相处的包容的态度;要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对他人敞开胸怀,去倾听不同意见与观点,去容忍不同的立场,去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系统。

2.培养异文化认同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文化间接触的增加并不一定就导致文化的同化,人类可以在文化自豪的基础上,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异文化的欣赏之间取得平衡。

3.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文化自我意识,通过逾越文化障碍来提升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有效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超越对特定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把自己置于异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与思考,充分理解其他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成为“跨文化的人”,实现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

二、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实现路径

1.建构多元文化教育新课程模式。多元文化教育新课程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将新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有机融入到学校既有的课程中,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时,以公选形式开设地方文化信息课程,以帮助新疆大学生建立客观公正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其次,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师资队伍。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高校教师应具有多元文化观念和体验,并能以互动开放的教学方式与各民族大学生进行沟通,以真诚、平等的姿态贯彻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2.在高校文化建设上应体现文化多元观念,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归属感。如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意识地设置些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景观,以体现对各个民族文化的尊重;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建立鼓励民族文化交流的相关机制;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应积极倡导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文化群体活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中获得对多民族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强化校园广播、报刊、网络、户外橱窗等宣传载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国家、民族、文化认同观的历史知识、文艺作品学习,体现正确家庭观、社会观、职业道德观的传统习俗、谚语故事学习,体现和谐生态观的风俗习惯学习,唱响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主旋律。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宣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中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的思想。

4.充分关注网络文化对高校产生的重大影响。学校应结合实际、积极建立有关“新疆历史”、“民族文化”、“团结教育”、“和谐共建”、“真实新疆”等网站、网页,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正面教育。加强网络队伍建设,创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及时掌握网上舆论,做好网上热点问题的引导,抵御极少数人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绝不给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企图利用网络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留下空隙。

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认同观资源时,可以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举办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重在体验的活动,也可以通过专家系列讲座、读经典著作、办板报、开发网络资源等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6.在开展社会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实现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有效途径,是他们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的必要手段。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园生活走向现实社会的第一步,所以学校在选择社会实践的手段与媒介上要慎重。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的过程中,要选择单位信誊与声誊度较好,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事业单位,关注学生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常性地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监管与控制,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实践虽然也是一种学习,但比之校园生活更为复杂,所以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只有在媒介与手段的选择与执行上做得更好,才能使学生更认同学校的教学内涵与文化精神。

三、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信仰和信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感情充沛、思想活跃、敢于想象、勇于闯荡、富有好奇心的特征。但也具有思想单纯、容易激动,缺少判断力和自制力,世界观和道德观可塑性大的特点。大学生所具有的这此特点,决定了加强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重要的意义。

1.多元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应开展高校多元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多元文化建设当中,这样才能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大学生参与高校多元文化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多元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信念的确定、素质的提高及行为方式的改变起着向导、规范、熏陶和鼓励等作用。高校在多元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为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奉献青春。

2.多元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高校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具体接触其他民族的思想和文化,有比较、有鉴别地认识各民族的文化具体特色,找到与其他民族思想交流的切入点和共同点,有助于认同、融合和发展。在交流和交往中实现多元文化的建立。大学生的这种多元文化思维的建立有助于他们在一切活动密切人际交往。学生人际健康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高校通过各种活动,建设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克服陋习,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各民族学生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密切同学关系,学会多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协作,逐步适应多民族环境的生活和工作,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多元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和谐

由于大学生还处于心理发育期,还没有完全定型,所以,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建设和谐多元文化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高校和谐多元文化建设通过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大学生的境界、情趣、品位得到提高,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得到培育,并调节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他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这对对大学生成长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深远意义。

4.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

高校建设多元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包括各民族优秀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更包括了人文教育的精神文化。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文化浸润,文化浸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接受新知、打开思路、改变思维方式、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思维多样化、培育实践能力,递进智慧水平的过程。优秀的多元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积极向上的学风,能够让青年学子主动学习,开展学术探索,促进智能的有效发展。

5.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人才培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量的人才,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新疆高校通过多元文化建设培养出具有包容性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通过高校多元文化建设开阔了各民族大学生的思维,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满足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6.高校多元文化建设通过传播和引领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高校不仅是知识的传播之地,更是精神的辐射之源。高校是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要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诸多联系而相互影响和渗透。高校和谐多元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对校内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以各种形式、渠道对社会形成辐射,影响周围地区文化取向。伴随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源源不断地走向社会,奔向全疆各地,这种饱含着先进性和时代性的思想观念将扩散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弘扬整个民族文化或民族精神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新疆和谐社会建设。

通过多元文化建设,一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能力,以求得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各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家庭的意识。高校多元文化能够通过文化生产、传播和熏陶来发掘人的全部潜能,使人在体力、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等各方面和谐发展,引导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通过新疆高校多元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适应能力,为促进新疆多民族、多文化地区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9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教育、传承、凝聚的社会功能,是少数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这些功能被利益的驱使,逐渐转向由经济价值、商业价值来衡量。可以看到,今天的“花儿”已并非死守“莲花山”“老爷山”,她们也潇洒地来到了兰州市的滨河马路、东方红广场,以及省会的舞台、北京的媒体上[4]。花儿的专业歌手也纷纷登台表演,“花儿”乐曲也被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改编成电子音乐、摇滚乐等传唱在大街小巷。但是此时的花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底蕴,换来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文化”。

二、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流失的原因分析

1.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使甘肃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不能满足甘肃少数民族人民的精神需求,或者说,甘肃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变化后的生活方式不适应。在这样的一种作用下,甘肃的少数民族人民就会选择抛弃和现有的生活方式不适应的文化,接收或汲取适应现在生活方式的文化。在部分甘肃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后,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会出现偏离甚至消亡。

2.经济利益的驱使。从2008年到2013年,甘肃在全国的省市自治区中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处于后5名的位置,整个甘肃的经济落后使甘肃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处在堪忧的情况。2010年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5.9%,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3.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4%。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就不得不以放弃一些本民族的文化。道路建设、农田改建,势必会拆掉一些古老破旧的村落宅子。拆掉它们,不仅能加速乡村现代化建设,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村民看到收益效果,改变经济落后的状态。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当地的少数民族也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习一些汉语、英语和现代的技术,以便能够在这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立足(见表3)。

3.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必然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影响的加速。在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各少数民族所占比例就可想而知,甘肃虽然是一个民族大省,也逃不过这个大趋势。人口占据少数的现实就必然预示着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不可能享有主流地位,这个问题对于甘肃的少数民族文化亦然。在现代文化处于强势的背景下,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免疫力微乎其微,很容易向文化一元化的方向变迁。

4.保存、整理的困难。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民间的自然继承,还需要相应的文字记录。从大约3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甘肃就留下了人类民族文化活动的踪影,在夏、商、周时期,甘肃的境内就有了西戎、氐、羌族人活动。这些民族长期过着游牧的生活,出现的文字作品就少,我们对于这一时期历史的了解,大都是根据当时汉族人的记录得知。但是留下的文字记录少之又少,被保存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许多民间艺术也只是靠代代相传所保留。解放后,国家和当地政府提高了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甘肃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导致了记录、整理、保存、传承所必须配备的设施和专业人员的匮乏,可供查阅的资料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甘肃少数民族分布广而散,占据了甘肃大量的土地与其他资源,高原、山地、沟壑居多,穿插着部分沙漠、戈壁、草原,海拔最高可高达5000米以上,最低也在1000米左右。地势偏远、交通闭塞、气候恶劣,调查研究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与精力。语言不通需要昂贵的翻译费用,遥远的路途颠簸和艰苦的居住环境都增加了深入研究的难度,致使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程度较浅等问题。

5.政策实施的不彻底。国家对于甘肃省的少数民族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优惠政策落实还不到位。比如,在资金补贴上,由于耗费资源巨大,对民族自治地区的资源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没有完全免除;对民族企业的资金优惠政策不到位,企业贷款的利息补贴种类不全面,优惠企业范围也偏窄。由于资金的匮乏,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显示业绩,往往会对大地方、收益快的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多的资源,而小地方、收益少的少数民族地区资源支持明显处于劣势。

三、甘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对策措施

1.以民族语言传承为核心内容。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思想的直观表现。少数民族语言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的使用关系着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决定着他们参与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它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更承载着民族发展的未来。民族语言能否传承决定着民族文化的延续[5],因此,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极其重要。保护这些语言的重点在于将该民族语言的语法、词汇、句法以及一些民间文学形式完整记录下来,并增加使用人数和使用范围,这一过程需要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的结合,鼓励更多人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来,使语言这个民族精神的基因能够传承下去。

2.以学校教育的培养为根本途径。从本质上看,文化传承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青少年和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民族文化基因的承载体,承担着民族文化血脉继承的责任。然而,目前甘肃的少数民族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本民族教育情况令人担忧,双语教学政策没有得到广泛实施,双语类教师极缺,结构不合理;民族学校信息化设备奇缺;双语教材内容设置陈旧,错漏较多。民族大学调查的数据证明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基本接受的是普通话教学。面对这种现实,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推行双语教育,更多的是推行双文化教育。双文化教育就是在初级文化教育的课程中,不仅包含汉文化教育,还涉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民族语言、民族工艺、民族历史、民族音乐、民族体育等课程。可以设立民族文化陈列室,条件不足的乡村学校可在学校走廊厅堂陈列少数民族的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民族手工艺制品等;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一些民族歌曲。

3.以保护为有效手段。对于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宗教这一途径。甘肃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主要是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甘肃省少数民族青年现状调查,309名青年父母信仰藏传佛教的占65.1%,本人信仰藏传佛教的占74.7%。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占全省信教群众的58%。现有的大部分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与传播都是通过宗教实现的。因此尊重和保护甘肃少数民族群众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4.以法律法规的健全为重要保障。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国家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知识产权法《文物保护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中做出了相关规定,甘肃省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但这些对于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远远不够,还显得笼统,在立法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给执法者提供明确的法律支持和实际的可操作性,才能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落到实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