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遥感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治疗肝纤维化
中医药的治疗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在众多中草药中,对LF治疗发挥关键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及有效成分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均取得了较大成果。
1.1 汉防己甲素 提取于粉防己根,其可通过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加一氧化氮合成与释放,抑制HSC增殖和瘦素的分泌[1],促进HSC凋亡等,抑制LF的发展。
1.2 甘草甜素 具有抗炎、降酶、抗病毒等功能,能够抑制HSC激活,抑制LF大鼠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降低胶原产生[2],改善肝脂肪变和LF。
1.3 水飞蓟素 其在体外可刺激肝细胞RNA合成,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抑制HSC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抑制胆汁性LF大鼠肝内胶原沉积。
1.4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 能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II型前胶原mRNA表达,以及HA、Ⅲ型前胶原、LN的分泌,对DMN诱导的LF及CCl4诱导的大鼠LF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3]。
1.5 丹参 刘平等[4]研究表明丹参能够降低Ⅰ、Ⅲ型前胶原表达水平,并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具有肝细胞毒性的氧自由基,促进已形成的肝胶原纤维降解和重吸收。
1.6 阿魏酸钠 系当归中有抗血栓作用的成分之一,黄瑾等[5]研究证实:阿魏酸钠在体外对大鼠HSC-T6增殖及胶原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细胞浸润,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肝脏胶原纤维合成与沉积。
1.7 川芎嗪 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而抑制大鼠HSC增殖活化;清除自由基,在体内外均具有抗LF的作用[6]。
2 中药复方治疗LF
目前很多中药复方及制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LF和肝硬化,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
2.1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变的作用,并使内分泌I型胶原量减少,I和III型胶原mRNA的表达减少,从而阻断了LF的形成[7]。
2.2 复方861合剂[8] 临床肝组织学观察证实有逆转慢性乙型肝炎LF与早期肝硬化的作用。
2.3 强肝胶囊[9] 具有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的功效。适应证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病,属气血不足、湿热蕴结者。
2.4 复方鳖甲软肝片[10] 具有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功效。对于慢性乙型肝炎LF、早期肝硬化、肝硬化门脉高压等均有治疗效果。
2.5 扶正化瘀胶囊[11] 具有活血祛瘀,益精养肝功效。对慢性乙型肝炎LF辨证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者疗效显著。
2.6 大黄蛰虫丸 功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痞。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效,临床观察发现有改善血清纤维化指标作用[12]。
3 中医辩证论治肝纤维化
综观目前研究进展,中药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已获不少可靠证据并凸现了其特色和优势,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有如下特点:
1)活血化瘀结合扶正固本为中医药抗LF的基本治法 中医药防治肝病的长期临床实践,特别是前人对肝硬化治疗的理论总结和处方用药经验,为当今中药抗LF的组方和方药筛选提供了线索和启示。迄今,有关复方研究的立法组方主要集中在活血化瘀和扶正两大类的结合上。而对实验性LF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单味中药和有效组分多数为活血化瘀药和补益药及其有效成分。2)LF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使得其作用机理的还原性研究困难;但从另一方面看,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药理作用恰恰是对抗LF发生发展的复杂机理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3目前,专门用于LF的中医分型不多,且多混于多种慢性肝病中而又分型各异,这使得抗LF的中医治则总体上有些杂乱,不利于从中寻找规律。
总之,中医治疗LF已由单一的治肝,发展到从肝脾肾等论治,并注重整体调理;同时,在LF的不同阶段,病机重点不同,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治疗法则从单纯的活血发展到益气、软坚、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滋肾、养阴等多样化治则,体现了辨证论治仍是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晓峰,董培红,陈威等,汉防己甲素对脂多糖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452-454.
[2]王志凌,成军,刘妍等,甘草甜素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J],肝脏, 2005,10(3):225-226.
[3]吴有莲,苦参碱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J],中药材,2004,27(2):153-154.
[4]刘平,王晓玲,刘成,丹酚酸A对成纤维细胞活力、增生及胶原合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24-25.
[5]黄瑾,胡晋红,邱磊等,阿魏酸钠抑制肝星状细胞合成胶原的机制[J],药学学报,2004,38(8):577-580.
[6]王拥泽,杨宏志,杨沛华等,川芎嗪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6,21(3):8-10.
[7]赵进军,小柴胡汤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3):188.
[8]尹珊珊,王宝恩,王泰龄等,复方86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8):467-470.
[9]薛桂芹,季风帆,强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8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7):404-405.
[10]周光德,李文淑,赵景民等,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的临床病理研究[J],医学杂志,2004,29(7):563-564.
【关键词】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
作者单位:276826 日照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一般病情较重,病情不稳定,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病情康复,而且会加重患者病情,预防医院感染的并发可有效帮助患者康复[1]。但是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经常并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会使患者病情更加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报道显示,许多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死亡是因为并发感染导致的,笔者为了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发率,针对本院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现将资料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1年10月到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外科患者,其中男93例,女87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63±86)岁,98例为颅脑损伤,56例为颈椎、腰椎疾病,17例为脊髓损伤,15例为其他。
12 分析方法 总结回顾18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并发医院感染患者原因。对180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部分进行病理学检查,对其致病菌进行总结归纳。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SPSS 130统计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180例并发医院感染患者年龄均比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其中42例为二次感染,占2333%。见表1。
108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者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见表2。
对108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病理检查可以看出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大肠埃希菌。
3 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因长期卧床,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相对于其他科室较高,对于年龄较高和长期住院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中病原菌产生地(患者)是不可避免的[2],所以不管医护人员怎么努力,也不能杜绝病原菌,长期住院的患者因缺乏运动以及长期用药导致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病原菌侵入,并发感染。神经外科患者以危重患者为主,多数会进行辅助呼吸、鼻饲等侵入性操作,导致病原菌与呼吸道接触机会大大增加,所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3]。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往往为重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很容易并发医院感染,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特点的研究可以很好的避免感染发生,遏制因感染导致的患者病情恶化。医护人员在保障住院环境清洁的同时还应该嘱咐患者保持自身清洁,嘱咐其家属定时清洁患者周身,医护人员对患者床褥也应及时更换,并且保障其高温消毒,尽量避免患者接触病原菌。医院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病患进行床褥归类清洗,针对性的消灭此类病患自带的病原菌,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医师还应该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患者饮食搭配建议,通过食疗增强患者抵抗力,俗话说的好,药疗不如食疗,食物可从根本补充患者体力,使患者身体抵抗力增强。
铜绿假单胞菌耐抗菌药物能力呈上升趋势,有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氨曲南等耐药性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而且有多重耐药性[4]。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可以发现抗菌药物很容易增强体内耐药菌的分布,导致患者感染使用药物无法治愈,所以在平时用药的时候应格外注意,不能连续单一用药,这样很容易使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受到破坏,致使患者身体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且单一用药过长时间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抵抗力,是药物失去药效,不能起到杀菌作用。对患者耐药动态研究可以及时了解患者体内细菌变化情况,有目的更换使用抗菌药物,是药物临床效果更加明显,这样还可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通过研究发现多数感染患者体内存在的病原菌均为多种耐药性细菌,使治疗更加困难,针对这类细菌只能联合用药治疗,避免病原菌再次变异,产生抗药性。对细菌耐药动态研究可以指导医师临床用药,可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但是其研究时限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还需提高。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为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所以对住院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应特别警惕,尤其是呼吸道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更应没天定时对其呼吸道进行检查,保持呼吸通畅,保障呼吸器官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通过细菌耐药动态研究发现,诱发感染的病原菌多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病菌,对其用药应针对性、联合用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感染情况,减轻患者痛苦。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氨基糖苷类药物 庆大霉素 耐药性
临床上肺炎克雷伯为兼性厌氧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 该菌存在丰富的荚膜,一般在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中寄殖,为现阶段十分重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而导致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随之日益严重, 然怎样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也成为越来越复杂且存在重要挑战性的难题。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耐氨基糖苷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搜集到的耐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展开药敏试验,并对结果展开统计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资料
1.1菌株来源
本次研究中所有菌株均为实验室分离得到,共搜集72株。研究中所用质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AT CC25922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ESBLs阳性株)。
1.2仪器与试剂
本次研究中所用仪器为VITEK-60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GNS-506 药敏卡、GN I+ 细菌鉴定卡均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药敏纸片分别为头孢噻肟/克拉维酸(CTX/CLAV)(30Lg/10Lg)、头孢噻肟(CTX)(30Lg)、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CAZ/CLAV) (30Lg/10Lg)、头孢他啶(CAZ)(30Lg)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
2.方法
采用VITEK-60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专用卡GNI+鉴定卡对菌种展开鉴定实验。药敏试验采取K-B法。ESBLs检测实验采用CAZ与CAZ/ CLAV , CTX与CTX/ CLAV两组纸片展开确证试验,含克拉维酸与其相应不含克拉维酸的纸片抑菌圈直径差值不小于5 mm者确定为产ESBLs 菌株。对照实验采用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进行。
二、结果
1.耐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结果
72株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8.3%、左氧氟沙星30.6%、头孢西丁38.9%、四环素86.1%、复方新诺明77.8%、头孢他啶66.7%、头孢噻肟72.2%、亚胺培南0、氨曲南50.0%、呋喃妥因59.7%、头孢哌酮22.2%、哌拉西林52.8%。
2.ESBLs检测结果
经统计发现,本组72株耐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通过经CTX和CTX/ CLAV 双纸片法检测出阳性ESBLs53株,阴性19株,通过CAZ和CAZ/CLAV双纸片法共检测出阳性ESBLs38株,阴性34株。所有通过CAZ和CAZ/CLAV双纸片法确定ESBLs阳性菌株经CTX和CTX/ CLAV 双纸片法检测均呈现阳性,因此可知72株耐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为73.6%(53/72)。
三、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受到了临床医生学者的广泛关注, 产ESBLs 肺炎克雷伯菌为临床上引起医院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原菌。该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产生了纯化酶,纯化酶不同其所具有的底物也存在差异,致使肺炎克雷伯菌对不同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不同的耐药率。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耐庆大霉素菌株呈现出明显的多药耐药株, ESBLs 阳性率也相对较高,在73.6%左右,得出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为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一般同ESBLs 基因处在同一质粒中, 或是多药耐药菌株含有多个耐药质粒所引起的。除亚胺培南外所有的耐庆大霉素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相对较高。通过表1可知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只有30.6% ,然左氧氟沙星很容易产生选择性耐药的特性。肺炎克雷伯菌不仅能够产ESBLs, 还能够产生质粒介导的AmpC 酶,从而导致对头霉类抗菌药物产生明显的耐药性。本次研究中的72株耐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38.9%,分析也许是受产质粒介导的AmpC 酶的影响。
综上所述,经研究发现,耐氨基糖苷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表现出明显的多药耐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因此医疗工作者应对病原菌的耐药特点予以充分的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1]黄海辉,妹,张婴元,等.2006 - 2010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8(21):1099-1102.
[2]叶素娟, 杨青, 俞云松. 2005 年中国CHINE T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17(24):283-287.
[3]邓晓慧,孙爱慧,陈苏婉,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克雷伯杆菌体外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29(23):104-106.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糖尿病足;耐药
糖尿病足(DF)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DM)并发症,也是DM患者致残最主要的原因。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为常见慢性溃疡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尿道以及烧伤后皮肤等发生严重感染[1]。但PA在DF患者中的感染特点以及耐药特点目前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讨了DF患者PA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其耐药性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DF患者214例,其中,男91例,女113例,年龄55-82岁,平均为(60.2±3.1)岁;DM病程5-25年,平均为(11.2±2.3)年;DF病程在3-14d之间,平均为(7.3±1.5)。
1.2 方法
1.2.1 采集样本
患者入院以后,在首次伤口换药时,以无菌棉拭子采集创面处脓性分泌物,并将其放入灭菌试管之中,1h之内进行检查。
1.2.2 PA分离以及鉴定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取合格标本采用划线分离法将其直接接种于琼脂平板之上,在37℃条件下孵育24-48h,并以NC21细菌鉴定板进行菌株鉴定。
1.2.3 细菌药敏试验
PA对于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纸片主要包括四环霉素、妥布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亚胺培南、红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以及氨苄青霉素共15种,均由英国Oxoid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2 结果
2.1 菌株分离情况
本组214例患者中,有18例分泌物培养呈阴性,196例呈阳性,分离出108株(50.5%)革兰阳性菌(G+),88株(41.1%)革兰阴性菌(G-)。G+中41株为PA,分离率为19.2%。
关键词:遥感技术;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监测
通过运用遥感监测技术,我们能够很好的应对过去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比如时空阻隔,无法体现整体,费用过高等等,由于当前的生态不断恶化,此时高速全面的遥感工艺已然成为了我们最常使用的监测措施。
1 遥感技术概述
1.1 遥感的概念
所谓的遥感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类借助物体反射电磁波,来实现远程监测目的的一种技术。其借助观测设备,利用各种物体的独特光谱性能来实现观测目的,获取有价值的内容。
1.2 遥感的分类
(1)如果按照探测波段来区分的话,我们可把其划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红外遥感、微波遥感。(2)如果按照搭载设备的平台来划分的话,我们可以把其分成:航天遥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和地面遥感技术。(3)如果按照传感设备的运行形式来区分的话,我们可以把其分成:主动式遥感技术、被动式遥感技术。
2 遥感工艺在环境监测中的意义
2.1 监测区间宽,综合全面
如果只是从地表观测的话,我们能获取的信息非常少,但是如果使用遥感设备从卫星上拍摄的话,很显然获取的信息非常全面,而且更加真实。该技术可以从总体上观测环境,确保监测工作朝着立体化方向发展,具有区间宽,综合性强的特点。
2.2 高效快速
因为该项技术使用的飞行装置都是非常先进的,因此它能够以较快的速率获取所需的资料,所以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信息的传递是借助电子光学设备来完成的,所以其更加的现代化,便于我们更好的创建数据模型。此时我们国家的信息总数较之于一般措施获取的信息总数要多很多。
2.3 措施众多,工艺优秀
该技术能够用来监测普通方法无法监测的区域,比如荒漠以及冰川等区域。借助该技术我们还能够获取红外等不同波段的数据。不仅可以使用摄像措施获取资料,而且还能够通过扫描方式获取所需内容。
2.4 速度快,时间短
对于固定的地区能够多次成像,可以获得最精准的动态信息。
3 具体应用情况
3.1 用来监测大气情况
借助激光以及电脑等先进科技,明确大气信号的传播特点,以及不一样的大气状态之中的信号的具体特点,得到遥感方程式,进而完善有关的理论。由于大气成分在不同的波段吸收电磁波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分别测试各个组分的情况。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开始使用该项技术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其中监测的重点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借助遥感技术,监测大气污染。第二,通过分析遥感图像体现出的植被变化特点,明确污染情况,比如污染的存在区域以及程度和变化特点等。第三,和地表采样获取的信息比对综合,建立完善的定量体系。第四,借助飞机携带监测装置,在污染区域的上方获取样本,进而加以处理。
3.2 用来监测水体情况
对水体的遥感监测是以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光谱特征研究为基础,洁净水能够很好的吸收光,它的反射率不高。所以,此类水在遥感图像是色泽较暗。综合考虑空间、时间、光谱分辨率和数据可获得性,landsat8数据是目前水质监测中最有用,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多光谱遥感数据。此外,SPOT卫星的HRV数据、IRS-1C卫星数据和气象NOAA的AVHRR数据以及中巴资源卫星数据也有一定的应用。水质遥感监测研究的内容包括:水体浊度、叶绿素、油污染、热污染、有色可溶性有机污染物等,其中在水体浊度和叶绿素的定量监测方面已比较成熟。
3.3 用来监测生态情况
生态环境监测又称生态监测,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它可以被用来测定较广阔区间的土地使用状态,同时还可以调查大规模的生态污染问题。
3.3.1 分析土地使用情况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早在1960年国外就利用TIROS和NOAA卫星数据通过制备指数来研究土地利用和土壤覆盖变化。最近几年,很多国家都开始使用遥感技术来分析土地资源,特别是土地分类工作方面利用的更是频繁。
3.3.2 辅助开展生态调查工作
众所周知,植物能够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环境状况。而且它还可以体现出所在区域的土壤以及水文等特征。借助遥感技术,我们能够获取植物特点。由于当前的传感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加之处理工艺不断完善,此时像是植被的成分以及数量等等的特性都可以借助放射数据来明确。NOAA气象卫星数据的优点非常明显,比如分辨率极高,而且所需的费用不多,不会受到外在天气干扰,因此被大量的用到植被监测工作之中。
3.3.3 调查生态污染情况
最近几年,由于群众生活水平提升,此时垃圾数量也在增加,这就在无形之中导致了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而借助遥感技术,我们能够测试到垃圾的放置情况以及数量等等,这样便于我们更好的处理。遥感监测固体废物的堆置对图像空间分辨率的要求比较高,需达到3~10m的水平。
4 发展方向
4.1 遥感技术层面
(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方面,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的研发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热红外遥感技术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雷达遥感工艺的特点较为显著,比如它能够全天性的获取信息,而且有着强大的穿透性,所以被大量的使用。建立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2)遥感信息模型的发展方面,遥感信息机理模型的发展和拓宽,特别是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与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综合应用也将是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方向。(3)遥感数据共享方面,积极发挥出国际卫星体系的优点,认真开展交流与沟通活动,确保从时空层面上加以互补。
4.2 与环境监测结合层面
(1)积极发展监测技术,切实发挥出当前监测的作用,将遥感工艺和地表监测措施结合到一起,完善当前的监测体系。(2)开发集成GPS,RS,GIS,ES于一体、适合环境保护领域应用的综合多功能型的遥感信息技术。
4.3 不同环境要素层面
(1)大气环境遥感的定量化、集成化、系统化和全球化;大气环境的主动和被动式卫星遥感一体化。(2)利用新型遥感数据进行水质定量监测,形成一个标准化的水安全定量遥感监测体系,由于水体类型不一样,可以建立对应的反演算措施;提升监测的精确性;开展监测模型研究工作;发挥出“3S”科技的优点。
参考文献
[1]王桥,杨一鹏,黄家柱.环境遥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康志文,刘二东,贾飚.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6):177-180.
[3]陈玲,赵建夫.环境监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遥感地址勘查技术;具体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P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52-2
1 遥感地质及勘查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所取得的地面图像和数据及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在地质学的应用 。又称地质遥感。遥感地质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①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谱特征。②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在遥感图像上的判别特征。③地质遥感图像的光学及电子光学处理和图像及有关数据的数字处理和分析。④遥感技术在地质制图、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环境、工程、灾害地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1.1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念
利用飞机与卫星等遥感器对检测地标的地质数据进行电磁、光谱的扫描与识别的技术称之为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其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对检测地标的地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可通过摸清地质信息与地质特征为地质勘探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理论与数据。较之传统地质勘查技术,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具有多层次、综合性与宏观性的特点,因而地质勘查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可得到大大提升。近些年,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凭借技术先进、检测结果准确等优势在现代地质勘查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特点
1.2.1 科学性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为其数据采集环节提供了大量更具科学性的理论依据。以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为例,使用卫星、飞机等高端遥感器可科学计算、检测出待检测地标的具体地质状况,有效结合电磁技术、光谱技术同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化航拍器械可使地质扫描工作更具科学性,进而可为我国地质勘查与地质研究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勘察数据与地质资料。
1.2.2 精确性
不断增大的矿产需求量使得我国地质勘查工作逐渐细化,这对地质勘查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精细化要求。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可通过电磁技术与光谱技术的应用扫描并分析地质状况,现代地质勘查工作的精细化需求可得到满足。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实例显示,其可对地质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与计算,这对现代地质勘查工作精确性以及矿产开采效率的提高均十分有利。
2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
2.1 获取地质构造信息
在应用遥感技术找矿的过程中,我们可通过空间信息观察到相关地质标志,而提取空间信息的过程中则需应用到遥感技术所呈现出的与检测区域成矿相关的线性图像,从推覆体以及断裂等相似类型中提取出有用信息是这一过程中需注意的部分。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还可应用于获取酸性岩体、火山盆地等地质的信息。由于影响遥感技术成像的因素较多,因而其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极有可能会发生地质图像模糊的情况,这将直接导致地质线性形迹和地质纹理信息无法清楚显示出来,地质勘测工作随之面临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主要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等方式来突出显示地质构造图像中的关键信息。
2.2 通过获取植被光谱来确定矿产位置
矿区感测区中的金属或矿物较易因地下水文因素和地下微生物作用的影响而改变底层结构,随之将会对土壤层中的成分造成矿物元素增加等影响,土壤成分受到的影响将直接体现在地表的职务上。土壤层中成分的变化将会改变地表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剧集程度和吸收程度,继而将会使得植物内含水量及叶绿素也发生改变,后种变化将通过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显示体现出来,遥感技术正是利用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将检测区域地表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显示出来,并通过分析植物异常光谱信息来确定该区域是否存在矿产。不同种类的植物,甚至是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金属含量方面将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因而需大量收集检测矿区的植被样品,并在分析植被光谱信息的基础上统计出具有良好金属吸收能力和聚集能力的植被。植物反射光谱的色调是应用光谱特征增强技术处理遥感图像的主要依据。分离提取出异常色调后,遥感技术可直观展现出这些异常色调,分析出植被对金属的吸收能力和聚集能力后则可为确定矿产位置提供一定的依据。
2.3 利用岩矿光谱技术进行识别
作为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理论基础,岩矿光谱技术适用于多光谱技术与高光谱技术,其主要是通过提取多光谱蚀变信息实现岩性识别与高光谱矿物识别的目的。多光谱技术较低的光谱分辨率使得岩矿的光谱特征表现力较弱,因此岩矿光谱技术在分析岩矿反射率差异时主要以图像线性信息与图像灰度特征为基础。较之多光谱技术,高光谱技术则既可获取到连续光谱信息,也可对地质类型加以直观地识别。综合使用多光谱技术与高光谱技术可对岩矿类型、与成矿作用有直接关系的矿物蚀变信息加以有效地识别,并可对蚀变强度进行定量,进而可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加强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应用的措施
前文笔者简要分析了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并探讨了其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由于我国在应用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而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其应用效果。
3.1 加强对遥感技术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实际应用离不开有效的理论研究。因此我们首先需深入研究并分析大量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理论文献,为遥感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以外,我们还需依据勘测区域的特点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地质勘查技术应用的理论成果。
3.2 加强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在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应用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因此我们首先需保持所应用的相关遥感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保证硬件基础;其次需加大引进与培养先进遥感技术人才的力度,以为遥感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人才保证。
3.3 完善相关制度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有效应用离不开相关制度的指导与规范,因此我们需积极完善诸如技术岗位责任制度的一系列制度,及时发现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迅猛发展的国民经济使得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对地质勘查技术的效率与精确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本文简单介绍了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及其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加强其应用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王润生,熊盛青,聂洪峰,等.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11:1699-1743.
[2] 易飞.遥感地质勘查技术探究与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265.
[3] 罗庆霞,苏吉祥.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6,10:203+205.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技术;环境监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6602
1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环保监测方面一直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证据难找”的情况。即使环保部门勒令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整改,但很多企业忽视环保,仍然违规生产、顶风作案。部分企业甚至不配合环保局人员调查,拒绝甚至对环保检查人员进行攻击。选择新型的环境监测技术以应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显得非常迫切。
无人机具有快速机动、预警响应能力快的特点,可以通过车载或者地面方式从多种地域直接发射,快速到达工业生产监测区域.对污染发生位置进行实时监侧,通过滑行和伞降的方式进行回收取证。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短时间内快速而且准确地获取遥感数据的优势,带动了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快速发展。
2无人机遥感技术
2.1无人机简介
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缩写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根据其系统组成和飞行特点,无人机可分为滑跑滑翔型、弹射起飞滑橇降落型、手抛伞降型、旋翼直升机四大类型,其特点和应用领域见表1。
2.2无人机遥感系统
无人机遥感系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Sensing )
以先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为平台,负载数字遥感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录机等)进行拍摄和记录,通过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影像的同步传输,以实现对采集对象信息的实时调查与监测,且可以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的应用技术。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和通讯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相互结合组成的无人机遥感系统,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专题化,可以快速获取国土、资源、环境等的空间遥感信息(图1)。
2.3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优势
2.3.1作业安全、效果直接。
无人机监督执法不受空间与地形条件等各方面的干扰,可以比常规的监管执法手段更为独立,直接取得第一手的真实情况。无人机遥感系统具备面积覆盖、垂直或倾斜均能成像的技术能力,尤其是搭载的高精度数码成像设备,可以实现实时回传的视频信号,在视频终端清晰成像,现场情况辨识度可以精确到0.1m,能对现场环境监测指挥工作提供实时的帮助。同以往的环保现场监督检查相比,无死角,更直接安全。
2.3.2目的明确、操作简单
无人机遥感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均比较高。可以通过在系统中事先设置飞行路线来达到无人驾驶,并且在飞行中通过不断的微细校对和调整来达到对目标的精确测量。现在的无人机遥感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系统后手柄来完成操作。
2.3.3使用成本低
目前无人机最多能加载5kg油,一次飞行任务可以到达100多个监测点,能够在空中持续飞行16h以上。无人机体形小,耗费低,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简便,具有监测时间长、区城广、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3环境监测
3.1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由于内陆水体具有污染类型多样、环境复杂且水域面积相对小的特点,要求数据精度非常高,目前无人机还达不到要求,因此在内陆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水环境监测主要是借助系统搭载的多光谱成像仪生成多光谱图像,从宏观上观测水质状况,提供诸如水质富营养化、水华、水体透明度、悬浮物排污口污染状况等信息的专题图,直观全面地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从而达到对水质特征污染物监视性监测的目的。国内无人机第一次应用于环保领域是在辽宁省,采用无人机遥感系统对辽河流域进行的辽河治理现状航拍和遥感监测进展顺利,可以得到分辨率为0.1 m的实景图像数据,对这些图像进行技术评估,可以及时掌握辽河治理重点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
3.2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现在,国内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可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臭氧、粒子浓度、温度、湿度、NO2和压力等。可迅速查明环境现状具有视域广、及时连续的特点。无人机不仅可以实现实时对大气环境数据进行监测,还可搭载采样器,在空中采集大气样品后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
3.3无人机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目前,无人机遥感技术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应用主要实现方式表现为利用数码相机或光谱类设备(如红外摄影机、红外扫描仪、微波辐射计等)获取遥感影像,通过地面控制系统及数据后处理系统,实现数据拼接与处理,提取宏观环境监测或大范围监测指标。应用领域体现在森林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生态环境等方面。
3.4在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一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在情况危险、交通不利等不利因素下,相关应急处理人员无法到达现场,而无人机遥感系统可快速赶到污染事故所在空域,系统搭载的影像平台可实时传递影像信息,立体的查看事故现场、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监控事故进展,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无人机遥感系统的使用,不仅保障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大幅度的降低了现场环境应急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如发生在2010年的大连新港30万t级油轮输油管线爆炸事件,当时原油入海造成约50 km2海域受到污染,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无法控制。环保部在第一时间调配无人机携带遥感系统赶赴现场进行了“天―空―地”同步监测。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恶劣条件下多次成功完成低空飞行监测作业,提供的海面油污发展监测数据可以动态反映溢油发生发展情况,为当时的环境应急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5结语
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环境监测技术,具有实时传输影像、续航时间长、系统保养维修简便、实用成本低、覆盖区域广、使用用途多、机动灵活等优点,正在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并且已经在自然地质灾害、大气、内陆水体、海洋、生态预警等多个环境监测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无人机遥感技术将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⑾椋林维昌.多功能环境监测无人机系统设计[J].科技视界,2016(12):55~56.
[2]谢涛,刘锐,胡秋红,等.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环境监测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13(4):55~60,64.
关键词:遥感技术;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应用
城市交通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交通对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加强城乡间联系起着重要的纽带和促进作用[1]。在短时间内,城市交通呈现为静态的位置关系,在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出动态的演化过程。传统的交通规划方式很难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及时的监测及规划调整。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在交通规划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日趋深入,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一、遥感技术
(一)遥感介绍
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利用某种传感器装置不接触被测物体来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和处理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环境相关关系的一门现代化应用技术[2]。遥感技术具有快速、综合、动态、宏观、多层次、多时相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遥感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其应用领域由传统的调查、测绘等向城市信息调查、规划等方面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展,获得相关学者的普遍重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现在城市交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开放系统,要对其实施合理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就必须及时掌握和全面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信息。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获取城市交通线路长度、道路宽度等有关信息[3]。遥感技术既可以获得城市交通宏观的现状和综合数据,也可以获得每一条线路等城市交通微观的数据,能够实时、高效地为城市交通规划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分析数据和基本信息。
(二)遥感技术的特点
遥感作为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具有与其他技术不同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探测范围广、采集数据快
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范围的地区进行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4]。对于很好的掌握地面事物的现状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能动态的反应地面事物的变化
遥感监测可以周期地、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监测,有助于人们获得数据,发现并动态地跟踪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
3、获取的数据具有综合性
遥感探测所获取的是同一地段、覆盖大范围地区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综合地展现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与人文现象[5],宏观地反映了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形态与分布,全面的揭示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二、遥感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中的应用
(一)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
城市交通调查中,基于点的传统地面调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准确描述城市交通的基本面貌。遥感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和时效性的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城市交通现状的总体状况。根据遥感影像上的城市交通道路特征,可以全面、准确的获取城市交通中道路长度、路网结构、道路宽度、停车场的规模和数量、街道绿化等城市交通基本信息数据;根据航空遥感影像可以获得城市交通路面上车辆速度、种类和密度等信息。如结合影像纹理特征和滤波技术,更能突出城市交通的线性边界,使用边缘检测和跟踪处理,可以提取城市交通现状矢量图。
(二)城市交通规划
要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路网结构进行充分地规划,就要求对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交通的交叉口设置、管理方式、坡度、长度和路网的现状等信息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要掌握城市发展现状信息,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根据多时相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城市扩展方向及速度和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借此对比城市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现状差距,为城市交通规划方向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同时,根据遥感影像或连续拍摄的航片,能够获得城市交通拥堵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获得城市地面常规公交车辆的满载情况。借此可以有效的掌握城市交通实际的时空需求情况,为城市交通规划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三)城市交通动态监测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空间扩张加剧了城市交通压力。许多城市存在车流量多、交通拥挤等问题。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不仅要对城市交通各种要素的现状进行分析,还要对城市交通变化进行监测。利用遥感影像能获得城市交通动态发展的实时数据,为城市交通动态监测提供依据,是城市交通变化监测的有效手段。遥感对城市交通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对多时相遥感影像加工、处理获得城市交通动态变化信息。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两类监测方法,一类是基于像元分类,如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另一类是面向对象分类法,如最邻近法,隶属度分类、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等。
三、结束语
在城市交通规划监测过程中,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基础数据,传统情况下,这些数据的获取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因而会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获得数据不全面,而遥感技术具有实时性、动态性和宏观性的特点,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提供了新的基础数据调查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遥感数据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全部代替传统地面调查。所以,城市交通规划部门及相关应用部门,在实际应用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调查内容分析遥感技术应用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应用方案,从而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价值。(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研创201525)
参考文献:
[1] 张树鹏. 基于城市交通公平性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
[2] 孙家柄,舒宁,关泽群.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1-114.
[3] 崔龙. 遥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34,38.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察;新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遥感技术的综合性很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煤田中的运用将更为广泛。它在煤田的运用中,要注意遥感新技术与常规勘探技术有机结合,寻求创新,从而得到更好的勘探成果。遥感技术在使用上虽然具备很多优点,如信息获取快、信息直观、实时、精度高等。但是作为煤田勘探的手段之一,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只有将常规勘探与遥感技术结合应用,才能体现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中的优势,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与平台。
1 遥感技术的特点
1.1 遥感技术具有显著的直观和宏观性。
1.2 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相关数据资料的速度快、所用时间短,并能同时反映其动态的变化。
1.3 其电磁波段间的性质差异巨大,相关用途广泛。
1.4 能够获取的信息量很大。
1.5 遥感技术相较传统技术,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很多,可以广泛被应用于现场实际条件恶劣、在地面工作难度大的区域。
1.6 效率高、低成本、收益佳。
综合上述特点可见,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对自然灾害的预测、探测。它在预防、分析自然灾害方面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技术之一。
2 煤田地质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在遥感技术被应用到煤田地质领域的初期,它只是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地质勘探、评价资源,但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尤其是被发展到地质图、地质构造、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相当成功,可见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中的作用无法或缺。
2.1煤田地质的勘探与资源评价
2.1.1地形图的获取
我国目前大部分在使用的还是上世纪的相关地形图探测的数据资料,随着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地形与以前相比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煤田开发的基础工作,传统地形图已经不能客观的显示现场实际地形情况,所以通过新技术来获取最精确、直观的地形图,对于煤田开发前期工作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实时探测,并全球覆盖,已经是当下获得更新国家地质实时图与地理基础信息的重要途径。
2.1.2煤田地质图
地质填图是煤炭勘探中的重要方法。与传统的一些手段相比,遥感技术是运用遥感图为媒介,通过综合性的分析与处理,提取煤地层、煤层结构、地下水文数据、环境地质数据等信息,然后合理配置填图的路线,进行煤田填图,确定各种所需资料的位置,以勘查清相关煤田地下煤层数、其厚度与其分布规律,确定地下煤层构造,为煤田开发提供精确、真实的地质依据。
2.1.3资源评价
各种卫星遥感所提供的图像作为信息来源资料库,充分研究所调查的区域内的含煤地层、地层构造,结合该区域传统地质资料进而分析所调查区域地质特征,同时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对煤层的状态进一步的了解,掌握煤层分布规律,确定其煤炭前景发展规划。
2.1.4水文条件评价
利用热红外、雷达等卫星技术,采用相应的水文解译法、对比法与综合解释进行该区域的水文环境条件的研究,通过不同的勘探手法进行综合认证,从而对该区域水文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并依据此进行相关钻探工程,以达到成本节约、高效率的目的。
2.1.5煤气调查
其同样是使用卫星遥感的相关技术获取图像为资料库,开展调研评估,切入点选择煤田地质特点与煤气分布规律,从而了解煤田的含气量与渗透情况特点。主要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的图像解译和系统的分析、地表系统分析、煤田地下相关构造裂缝观察等方法,取得煤层发育的基础数据,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所得到的精确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其煤层渗透率数据、分布规律等情况。
2.2 煤田地质灾害调研与评估
2.2.1含煤层自燃调研
以其地质规律为依据,主要手段采用遥感技术,将地理信息作平台,结合地上部分的调研与测试,明确得到煤田隐患区域、分布范围、趋势发展等情况报告。分析其可能诱发自燃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其向大气中排放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建立煤田区域火情信息系统,实时监测火区范围、跟踪火情发展并检查灭火情况。为煤田开发时的防灾、监测环境、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2.2地质灾害调研、评估
根据煤田的地质条件、实际环境、结构、灾害实际情况、探测等综合因素来评估并圈明存在危险的区域。同时以此为基础编制相关评估图表,直观的显示出在煤田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灾害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提出防治的建议与措施。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目前还存在有一些缺点,如:图像分辨问题、遥感光谱信息利用不足、自然灾害遥感的解译不能真实反映不同时期地波谱变化、地表静态信息反映较多、深源信息较缺乏。只有依靠加强不断完善遥感技术,合理、科学的解决了这些技术问题,才能使遥感技术在评估、预测地质灾害的方面更加权威、全面。
2.3 煤田生态保护评估与监测
2.3.1煤田区域环境调研
运用遥感技术和地上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比航空卫星提供的图像,与地面现场调查数据,对煤田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条件、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煤田环境质量的特点与布局规律,制作详细、系统、完整的煤田区域自然环境资料,为解决煤田地区自然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2.3.2酸沉降
利用航空卫星提供的大比例图像、高精度图像,进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植被危害的解译,并同时展开实地调查,进行相关测试与分析,查清该污染源对煤田区域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利用计算机建模,以期预测酸沉降对自然环境污染的趋势。
2.3.3 土地与自然生态环境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开展煤田区域土地利用情况、地质地貌、植被环境、废弃物、裂缝等生态自然环境的解译工作,结合事先取得的调研情况与资料数据,明确煤田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合理制定出煤田开发后,土地的使用与生态环境的重建计划。
3 遥感技术实例
例如雷达遥感技术,它具备全天候实时工作的特点,具有一定程度的穿透力,通过调整最佳观测点,高效的对地面目标物的结构进行勘探,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偶然性,雷达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监测在夜晚工作的不足。同时雷达遥感技术并不受到恶劣天气环境的影响。这些优点使雷达遥感技术在预防现代自然灾害工作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雷达遥感技术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分支新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与完善,并被加以广泛应用。干涉雷达遥感技术就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利用信号的位置信息提取地面高精度的相关三维成像信息,被应用于测量地面物动态高度变化,它的优点是提取信息的精度是目前所使用的技术中可以保持最高的。并有助于研究地面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的规律,从最大程度上做到预防自然灾害,把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人们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它的发展,使传统的静态监测向科学合理的动态监测的科技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 结束语
煤炭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探测地质数据的传统技术已不能满足当今煤田开发的需要,只有很好的与国际接轨,引入相关先进技术并加以借鉴,才能更合理完成煤田的地质勘探、资源调查、地质灾害防御等工作。伴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高新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遥感技术作为其中在煤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技术之一,取得了突破性的飞跃。它在包括勘探、资源、灾害防御等煤炭领域各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并进一步成为目前煤炭行业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