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幼儿保健知识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保健知识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保健知识内容

第1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方法:选取80例儿童,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照组未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两组儿童的发育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出现发育不良或患病的几率为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发育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

结论: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社区干预保健计划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医师的专业技能,增强了父母对孩子的保健意识,促进了儿童早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保健知识儿童发育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105-01

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在儿童健康教育领域中占有晚间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儿童早期健康状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医学研究,接受早期生理健康教育的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而没有接受早期生理健康教育的儿童身体发育出现问题的几率在10%以上[1]。本文对早期儿童生理健康教育对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生产的80例儿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孩38例,女孩42例,年龄范围在4-12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8.12±2.03)个月。将所有儿童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儿童从出生情况、性别、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研究组儿童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照组儿童则不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两组儿童在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后4、8、12个月时采用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能发育指数(MDI) 进行测评。

1.3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内容。在对婴幼儿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过程中,按评估、指导分类、预防和接种4个部分进行教育管理。在婴儿出生时,医院就要对其进行发育评估,结合健康检查将1岁婴幼儿的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分为发育正常、发育迟缓、存在生理问3类;针对其评估结果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健康管理指导,对存在严重发育健康问题的儿童,建议其父母带孩子到相关综合儿童医院进行诊治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早期儿童保健教育,按照医生要求制订教育计划规范,并且将身体发育体检时间与早期保健教育时间相结合。根据其影响结果,使早期保健教育计划制定的更加完善。健康体检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生理发育检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将儿童转诊至高级医院,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进行早期保健教育的儿童极其父母进行调查问卷,提高父母对儿童早期保健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提高父母对儿童早期保健教育的重视程度[2]。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P

2结果

2.1发育健康状况比较。观察组出现发育不良或患病的几率为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发育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2.2MDI评分比较。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后对两组儿童的MDI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4个月和12个月时M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2.3PDI评分比较。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后对两组儿童的PDI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4个月和8个月时P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3讨论

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成人对儿童教育的开始,其意义十分重要[3]。本次研究当中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其健康状况、MDI评分以及PDI评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表明早期保健知识教育能够显著加强儿童的健康发育,并且能够将运动与智能两者进行综合提高,在儿童的成长当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智超.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29

第2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儿保科医生述职报告一

20XX年,我院严格按照秀洲区20XX年儿童保健考核评分标准开展工作,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下,儿保工作较往年有所进步。

一、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准时参加儿保例会,及时完成各项儿保工作,不弄虚作假;

二、儿保门诊定时开设,认真做好门诊同志的登记,耐心接待每位儿童及家长,并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每次儿保门诊结束后,都及时填写儿童保健册,并录入计算机,20XX年儿童的42天建册率达100%,1岁组标准系管率达到85%以上;

三、对流动人口儿童也开始系统管理。并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本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儿童也能得到科学的育儿指导,但是由于这类儿童的流动性较大,所以对流动儿童42天建册率及系管率均较低;

四、在平时儿保工作中能及时发现体弱儿童,并按常规随诊管理,较去年有所进步,对贫血的监测率也能达到85%以上,尤其是幼儿园儿童的血色素检验率达到100%;

五、在我院妇产科及五官科医师的配合下,我院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也达到秀洲区儿保要求;

六、认真督促好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及定期体检,儿童入托体检率达100%,能协助指导幼儿园保健老师进行集居儿童的管理。能每季下幼儿园进行卫生保健指导及检查。

七、及时报告7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并认真做好本辖区高危危重儿的随访追踪工作;

八、从20xx年3月起我院配合北医大开展了儿童哮喘筛查工作,至20XX年9月30日累计筛查91人次,可疑病例1人,先后两次接待美国专家及北医大教授、国家卫生部领导的考察,并受到上级的好评;

由于刚刚开始参加儿保工作,经验不足,儿保保健知识缺乏,对开展此项工作带来许多不利,今后我将虚心向兄弟单位儿保岗位上的同行学习求教,多学习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儿保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儿保科医生述职报告二

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园部领导及全体保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园卫生保健方面围绕着学期初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其总结如下:

一、健康检查及防病工作:

开学初我们收缴了每位幼儿的保健手册,了解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便于管理,同时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晨检时注重“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另外,要抓好新入园教职工和已到期老职工体检工作,39位教职工一个也不漏进行全面体检,合格率达100%。

1、对于请假幼儿,安排老师跟踪请假事因,并认真登记好相关表格,

2、我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的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

3、配合新塘医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二、严格消毒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组织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保洁,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每周彻底大扫除,并且每周有检查有记录,不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鼠工作,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

三、加强安全检查,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对大中型玩具及室内外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修,保障了幼儿活动环境的安全。

根据季节变化和幼儿发育的健康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我们通过“保健知识专栏”,从不同角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卫生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保教人员和家长的安全卫生保健意识。

另一方面,全面细致地做好保健台帐和保健资料表格的收集、整理,使本园保健工作更为规范化。

第3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关键词] 口腔保健;农村居民;调查

[中图分类号]B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3-0018-02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O%,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35―44岁中年人龋病患病率为88.1%,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为98.4%。龋齿、牙周病是口腔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几乎人人都需要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但只要掌握口腔保健知识,重视口腔卫生,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就可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人们就可以终生保持牙齿健康。本研究旨在评价湖州市农民口腔保健水平。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展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以湖州市的农民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安吉县的1个乡镇的4个行政村,每村随机调查40人,共调查160人。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5份,回收率96.9%。其中男性80人,女性75人,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37岁。文化程度:文盲13人(8.4%),小学22人(14.2%),初中44人(28.4%),高中34人(21.9%),大专及以上42人(27.1%)。年纯收入≤500元的42人(27.1%),500~1000元的15人(9.7%),1000~3000元的17人(11.0%),3000-6000元的12人(7.7%),6000元以上的69人(44.5%)。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经预调查并进行部分修改后,进行正式调查。调查员经过培训,统一方法,统一标准。调查时由调查员详细介绍调查目的、填写方法后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当场检查调查表,填写合格时收回。文化程度低的居民由调查员提问,调查对象回答,调查员代为填写。对完成问卷的调查对象赠送1份与问卷有关的口腔健康知识介绍或防暑药品。

1.3 调查内容 (1)口腔基本情况。(2)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包括刷牙方法、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牙刷选择、牙膏的选择、换牙刷时间间隔等。(3)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情况。(4)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5)利用卫生资源接受牙科保健服务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O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口腔基本情况 在患龋齿方面,27.7%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患有龋齿,21.4%的农民在小时候患过龋齿,18.7%的农民记不清是否患过龋齿。29.0%的农民从未患过龋齿。

2.2 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 3个月以内换一次牙刷119人(76.8%),早中晚刷牙12人(7.7%),睡前不吃零食72人(46.5%),饭后漱口80人(51.6%)。刷牙时间为3 min38人(24.5%),使用保健牙刷110人(70.9%),使用含氟牙膏67人(43.2%),几种刷牙方法混合用6人。

2.3 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情况 对“甜食对牙齿有好处”回答正确的有132人(85.2%),对“含氟牙膏对预防龋齿是否有作用”回答正确的有80人(51.6%)。

2.4 了解口腔保健知识的渠道 看电视18人(11.6%),看报纸8人,网络10人,朋友介绍56人(36.1%),口腔医生53人(34.2%),两种以上途径10人。

2.5 利用卫生资源接受牙科保健服务的情况 对于农民看牙医的时间间隔,只有5.8%的农民在半年之内看一次牙医,1年和2年看一次牙医的农民分别占14.8%和8.4%,而剩余71.0%的农民都是2年或2年以上才去看一次牙医。在去医院进行牙齿保健方面,从不去、偶尔去的农民占61.3%,34.85%的农民都是牙痛才去,只有3.9%的农民经常去医院进行牙齿保健。在对牙痛处理方面,选择立刻去医院检查的农民占35.5%,选“自己找药吃”的农民占20.0%。选“能拖就拖”和“忍痛让它慢慢好”的农民分别占30.3%和14.2%。

3讨论

农村居民的患龋情况普遍存在,帮助农村居民掌握丰富的口腔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行为习惯极为重要。本调查显示湖州地区农村居民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对刷牙的意义以及如何正确刷牙了解不多,说明农村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有关口腔保健知识的问题回答正确率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及文化程度关系密切,提示部分居民掌握了一些口腔保健知识,且高学历者具有相对高水平的口腔保健知识。因此,健康教育虽要面向所有农村居民,但宣教内容要细致全面,通俗易懂,使人们了解口腔保健应以预防为主。

由于大众媒体等的影响,人们对氟化物有一定了解,有51.6%的患者了解氟化物能预防龋齿,但选择含氟牙膏者占43.2%。了解甜食对牙齿无好处的居民有85.2%,但睡前不吃零食的居民却只有46.5%,这提示居民的知识与行为之间有一定的脱节,存在“有知识,无行为”的问题。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4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因此,要做到既有知识又有行为,就不仅仅是大力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大众认同并接受。运用健康信念模式、价值期望理论、行为矫正等现代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帮助人们树立信念,转变态度,促使其自觉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口腔健康教育不但要长期地、重复地进行。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并转化教育理念。要在分析、了解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障碍的前提下,有重点地排除障碍。鉴于此,健康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还要注重行为的干预和效果的监测,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医务人员长期不懈地努力。

居民们在对牙膏、牙刷以及换牙刷的时间间隔方面都能够采用正确的行为,这与近几年口腔健康教育及口腔医疗单位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但对于刷牙方法、刷牙时

间以及刷牙次数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和行为缺陷,说明居民的口腔行为存在偏差。

调查还显示,34.2%的居民是从口腔医生处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36.1%的居民是通过朋友介绍的,表明了农村居民对口腔医生和周围朋友的信任,提示要充分利用医院患者集中这一优势,丰富宣传栏的内容,播放口腔宣教片。加强椅旁宣教,使大众获益,从而间接影响其家庭乃至社会的口腔健康水平。由于文化程度的局限,大众媒体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只有少数居民分别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获取口腔保健知识,这可能与大众媒体以学术型宣传为主有关,提示大众媒体要在农村实现优化配置,适当增加贴近农民生活的科普型宣传。

第4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一、全园建立了园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实行民主科学管理。在管理上我们充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她们的长处和优势,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检查措施落实,激励机制完善。与此同时,我园还把质量为本,服务为宗,环境为先,价值为魂作为园训,在教职工中积极提倡,做到热爱幼儿园、热爱孩子,树立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重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建有房屋、设备、消防、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制定了相关的应急预案,并且建有食品、药品等管理制度和幼儿接送制度,大力做好安全月宣传工作,向家长发放《幼儿安全知识调查》,制作安全教育图版,全力提高着幼儿、家长、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在我们一丝不苟的工作下,近1年来无一起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办园经费来源于家长缴费,坚持按规定收费,勤俭办园的原则,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账目清楚,手续齐备,专款专用,有计划地添置教学设备,办园条件不断改善。

三、教育教学工作

1、一年来,我园认真贯彻执行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保教原则,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主动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监督检查。

2、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孩子生活节律为依据,制定一日作息制度,合理安排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和各生活环节活动的时间,充分体现动静交替,保教结合的原则。重视创设与保教相适应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参与布置,体现孩子参与的痕迹。重视幼儿的情感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愉快。

3、立足本园实际,坚持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尊重幼儿的兴趣开展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可操作、可变化的开放性材料,给孩子提供积极探索的余地和欲望,体验活动的快乐。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观察幼儿,写观察笔记和跟踪笔记分析研究幼儿,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更多地通过启发性语言、环境的设置和材料帮助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先从孩子兴趣与需要产生主题,引导幼儿讨论,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其次收集资料、材料和相关的学习信息丰富学习内容。活动内容紧密结合幼儿生活及其兴趣点,使幼儿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积极利用托幼一体的特色,开展各类形式的大带小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临时大家庭的稳馨与快乐。

4、重视家长工作的开展,促家园间的联系。认真做好家长访谈、家访、家园联系册以及邀请专家为家长进行家教知识的讲座和儿童常见病预防的讲座,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了学习与咨询的平台,开展各类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情、亲子乐;另外重视家园的互动性。在班级家长会我们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了调整,首先向家集他们比较困惑或关心,选出大家几个较共性的问题(如: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发生矛盾冲突,家长如何处理等),然后在家长会中把问题抛给家长,发挥家委会成员的作用,与教师一起成为小组中的中心发言人,分别进行讨论与交谈,每一位家长在会中得到了发言权。在互动式交流中,家长们学习其他父母好的育儿经验,从中寻求合适的、有效的教育方法。总而言之,家长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有记录、有总结。

5、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教科研意识。园领导积极鼓励教师教科研活动的理论知识,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教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活动、有记录.

四、卫生保健

1、制定、完善与执行各项卫生保健制度

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内容,我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如:消毒制度、清洗制度等。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充分利用阳光、空气等自然因素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师幼每年体检一次,受检率100%,预防接种率100%,建立了幼儿健康档案。

2、规范饮食管理,平衡膳食

我园厨房设施设备齐全,流程科学合理。幼儿园成立了膳食委员会,由园领导亲自参与,每学期定期召开膳食会议,商讨幼儿伙食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我园按要求两餐间隔3.5小时,每周提前为幼儿制定营养均衡的带量食谱,在合理营养上由于我们依据托班孩子的消化能力,要求食堂人员 把菜切细、切碎,软硬适度,烹饪上讲究色、香、味、形,米面搭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并且做到每学期都进行营养量的分析、统计。教职工与幼儿伙食严格分开,食品由专人配送,做到即买即吃,保证食品新鲜、安全。

3、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保育员进行培训。

我园认真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随着办园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保育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园除定期参加保育员技能考核外,每学期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都制定培训内容,有理论学习、事例研讨、技能比赛、园内科研课题的学习及参与研究等等,优化保育员的整体素质。

4、积极做好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第5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中图分类号: R173;R780.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941-02

孕妇肩负着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下 一代的口腔健康[1]。为了解我市孕期妇女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态度、行为 和诊治情 况,提高孕妇口腔保健意识,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笔者于2009年1~5月对在我院妇 幼中心建卡的45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妇幼中心进行围产期检查妊娠妇女459人 。年龄26~40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共225人,占49%,高中以下234人,占 51%。

1.2 方法

设计结构型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口腔保健的知识及来源、 口腔 卫 生习惯、观念、诊查情况及对婴幼儿口腔知识的了解。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 案统一问卷,当场发卷,自行填写,当场收卷,监督整个答卷过程,并尽可能减少诱导性误 差。共发放问卷500张,收回459张,回收率91.8%。

2 结果

2.1 孕妇的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及观念

希望孕前接受口腔保健的孕妇为100%,孕前接受过专业指导者占11.76%,有牙龈出血者占74 .51%,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健康检查者仅为3.92%,有 49.02%的孕妇认为怀孕期间不能看牙,能忍则忍。

2.2 孕妇的口腔卫生习惯情况

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占82.67%,使用磨毛保健牙刷者占45.10%,有70.59%的孕妇刷牙方法不 正确,而刷牙时间达到3min以上者为31.37%,有74.51%的孕妇知道定期更换牙刷。

2.3 孕妇的孕期及儿童口腔保健知晓率

86.27%的孕妇不知道牙齿开始发育的时间,47.06%的孕妇认为乳牙2岁以后才需要清洁与 卫 生,有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能防龋,对于奶瓶龋发病的主要原因有45.10%不清楚,54.90% 的孕妇不知道如何才能预防龋齿,有49.02%的孕妇认为乳牙不需要治疗。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龋齿[2]。母亲的口腔保 健习惯对 幼儿的口腔护理十分重要,对儿童牙齿的干预性治疗来说,母亲有成功治疗经验的儿童较其 他儿童更易获得成功[3]。从妊娠期间开始并由母亲延续下来的口腔保健习惯,对 孩子龋齿的预防会起到非常好的长期效果。

妊娠期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生理过程,孕妇全身起着一系列的变化,在此期,如不注意口腔 保健,会使正常的生理过程发生病理变化,不仅会影响孕妇本身的健康,甚至可能影响到胎 儿的发育及健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孕妇对孕期的口腔卫生预防 保健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所有的孕妇均有接受专业口腔健康指导的需要,但孕前接受过专业 指导的人数为仅为11.76%;有74.51%的孕妇有牙龈出血史,可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 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检查的只有3.92%,75.55%的孕妇有了牙病是能忍则忍,不能做 到防患于未然,无法早发现、早治疗。54.9% 的孕妇担心口腔治疗对胎儿产生副作用,拒 绝接受治疗。因此必须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对胎儿产生的不利 影响和孕期口腔疾病治疗特点、时机及局部治疗的安全性,消除孕妇口腔治疗的误区及恐惧 感,提高孕期口腔疾病就诊率、治愈率,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风险,为确保母子平安提供保 证。

对不同学历的孕妇分类统计结果来看,每日早晚2次刷牙率基本无差别,但只有29.41%的孕 妇刷牙方法正确,70.59%采取混刷法; 68.63%的孕妇刷牙时间小于3min,只有31.37%的孕妇刷牙时间大于3min;及时更换牙刷的孕妇达74.51%。由此看出近年我国 “爱牙日” 活动的开展使较多的人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具有持之以恒 的刷牙态度还有待加强。

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习惯。牙齿发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 的过程,婴幼儿的乳牙胚从母亲孕6周开始发育,在5~6月时钙化,婴儿出生时,20颗乳牙 冠已全部形成。牙齿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孕妇的健康、营养、情绪、生活 环境、疾病等,所以孕妇在孕期应尽量避免疾病和感染的发生,保持愉悦的心情,饮食要营 养丰富合理。乳牙相对于恒牙有机成分较多,无机质少,抗酸能力弱,一旦发生龋病,病变 进展快,所以乳牙萌出后,家长必须及时清洁牙面,清除牙垢和牙菌斑。调查表明,有86.2 7%的孕妇不知道人的牙齿从母亲怀孕第六周即开始发育,有47.06%的孕妇认为2岁以后才需 要注意乳牙的清洁和卫生,乳牙萌出后家长没有及时清洁牙面,含、奶瓶睡觉,这些都 是引起儿童龋病早发、高发的因素。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化物对牙齿的影响,有49.02% 的孕妇认为乳牙龋齿不需要治疗。因此,广泛、细致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是预防口腔疾病发 生的关键,宣教内容应直观化、具体化、多样化、基层化,使广大的准妈妈了解口腔疾病的 种类及危害。

目前口腔疾病在我国是多发病, 想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笔者认为保护牙齿应从零岁做起 ,将工作重点放在孕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加大口腔预防保健宣传力度,开设 孕前口腔卫生课堂,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或播放录像带,提高孕期妇女口腔卫生 保健意识,提高孕妇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 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郝淑青,张军桥,刘学聪. 孕妇口腔卫生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分析[J]. 河 北医药,2007,29(7):748-749.

[2] 鲁丽珍,郭晓琳,徐涛.健康教育对孕期口腔疾病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4):389-391.

第6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本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并在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36例,所有孕妇产次均为第1次;孕周7~37周,平均(27.1±3.2)周;年龄22~37岁,平均(27.3±3.0)岁;其中文化程度为初中16例,高中32例,中专18例,大专20例,大学及以上50例。将所有孕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两组孕产妇的产次、孕周、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

由本院孕妇学校的医护人员负责对两组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孕早、中、晚期,分娩期和产褥期5个时期采用QQ流平合孕妇学校分别授课,实施分期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收集孕产妇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QQ号码、末次月经、预产期、家庭住址等一般资料的调查表及孕产妇信息卡(由就诊的孕产妇自愿填写)。由孕妇学校的专职主管护士按上述5个时期创建5组QQ群,并将孕产妇信息录入电脑,按孕产妇分期保存在相应的QQ群中。(2)QQ流平台的内容撰写:由护士长、产科主任及专职主管护士一同编写并审核。将孕产期知识按孕产妇分期发送至5组QQ群中,每周各发送3~4次。内容包括①孕早期(初诊~孕11周):疾病筛查、早期检查、产前诊断、活动与休息、孕早期营养、预防流产及注意事项。②孕中期(孕12~27周):孕中期心理调适、营养及准备、孕期保健、自数胎动、护理、孕中期体操、瑜伽呼吸训练和音乐胎教。③孕晚期(孕28~40周):分娩课、分娩前准备、分娩前征兆、自测胎动、预防早产、分娩方式、无痛分娩技巧和产时保健。④分娩期:孕妇产时保健、产后膳食和产褥期保健。⑤产褥期(产后56d):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方法与技巧、抚触课、新生儿沐浴、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3)QQ群健康教育情况反馈:孕妇学校专职主管护士每月经QQ流平台了解观察组孕产妇及其家属对知识的获取与领会情况。(4)孕妇学校传统健康教育课的安排:①孕妇学校每周星期三上午授课约2h,第1次主讲孕期营养知识;第2次主讲如何识别高危妊娠,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监护;第3次主讲定期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重要性,如何做好孕期保健,如何进行胎教,并进行保健及心理指导等;第4次主讲分娩先兆、自我监护、住院前准备、分娩经过,以及产程中如何运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和如何与医护人员配合;第5次主讲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注意事项、产后护理及产褥期卫生;第6次主讲母乳喂养、抚触、脐部护理与新生儿淋浴,以及如何观察新生儿和预防接种等常识;第7次主讲孕期与哺乳期中的用药安全;第8次主讲怀孕分娩后如何促进盆底组织的功能恢复。②整个孕期开设8次大课堂,每次2h,授课着重于示教和演示。每2个月重复1次授课内容。并将传统健康教育课堂的开课时间、地点及讲课主题发送至各组QQ群,以便孕产妇及其家属能根据需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听课。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围产期健康教育,接受传统健康教育授课,其授课内容、次数与观察组相同。所有孕妇及其家属均可在课堂上现场提问及答疑。

1.2.2评价指标

于产后第8周以后使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孕产妇自理能力调查问卷表”,对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采取互联网QQ流回访、复诊随访和家访的方式。该问卷经多名专家审阅和修改,其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1、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为0.83。主要内容包括:孕期自我保健知识、孕产期基础知识、围产期自我护理能力、产程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技巧与方法、产褥期自我护理能力7个内容共计100分,其中孕产期基础知识、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自我护理能力各20分,孕期自我保健知识、围产期自我护理能力、产程自我护理能力和母乳喂养技巧与方法各10分,调查得分越高说明其自我护理能力越好。共发放调查问卷136份,回收136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QQ群健康教育情况反馈结果

观察组82%的孕产妇及其家属均能上网认真阅读保健知识,13%的孕产妇及其家属只有一人仔细阅读保健知识,5%的孕产妇及其家属上网但未认真阅读或看不懂保健知识。观察组孕产妇及其家属对网络QQ群的重视程度逐月提高,并主动咨询孕产期知识。

2.2两组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借助互联网传播知识已成为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QQ流平台,孕产妇既能够及时地获得相应孕期、产褥期所需要的健康知识,也可以提出健康问答,及时与专家沟通交流,解除心中的疑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进入QQ流平台阅读知识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目前国内以初产妇为主,大部分孕产妇都不同程度的缺乏孕产期相关知识,且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逐渐提高。因此,本院妇产科根据孕产期,将孕早、中、晚期,分娩期,产褥期5个时期的不同保健知识分别在5组QQ流平台中,以指导孕产妇学习相应时期的保健知识,帮助她们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该方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操作简单、省时、高效等特点,加大了孕妇学校对相关知识的宣传量和宣传面,孕产妇及其家属可以足不出户就获取孕期、产褥期的保健知识。其主要优点:(1)健康宣教的知识面广,包含了孕早、中、晚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健康保健知识,并且通俗易懂;(2)给孕产妇及其家属,特别是孕产妇的配偶发送相应时期的健康教育知识,使他们通过孕期健康教育掌握相应的保健知识,主动督促和陪同孕妇产检;(3)通过QQ流平台本院孕妇学校的开课地点、时间及讲课主题,有利于孕产妇及其家属根据需要和兴趣合理地安排时间选择听课;(4)可通过QQ流平台实现在线交流,孕妇学校的老师可以及时地解答孕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健康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改善、促进及维持人体健康的目的。按孕产期分期进行健康教育,其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全部讲授。将健康教育内容按孕产期有计划地安排在QQ流平台与孕妇学校的课程中,孕产妇可以根据所处分期接受相应的健康教育,避免被一次性灌输整个孕产期的健康教育内容,使健康教育不再因为孕产妇无法接受全部的信息而流于形式。分期健康教育按照不同的孕产期和不同的健康问题设计相应的宣教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既可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减少盲目性,又能使孕产妇及其家属更为轻松地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此外,通过QQ流平台的互动,可以缩短医护人员与孕产妇家庭的距离,使孕产妇更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绝大多数(82%)孕产妇及其家属均能上网认真阅读保健知识,13%的孕产妇及其家属只有一人仔细阅读保健知识,仅5%的孕产妇及其家属上网但未认真阅读或看不懂保健知识。观察组孕产妇的产期自我护理能力、孕期自我保健知识、产程自我护理能力、产褥期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及围产期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分期健康教育比常规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好,可促进孕产妇在相应时期保健知识的指导下,提高其自我护理行为。而对照组孕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可能与其对孕期保健教育的重视不够,以及常依赖医务人员和家属的照顾有关。

4结语

第7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行为;乳牙;龋病;患龋率

[中图分类号] R473.78;R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2-0129-04

我国学龄前儿童存在患龋率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率低的现象[1]。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全国5岁儿童患龋率为66%,龋均为3.09。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是预防龋病的有力保障。而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理念可能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2,3]。本调查选择杭州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两所幼儿园,研究对象分别是主城区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儿童,分别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和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并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3月在杭州市两所公立幼儿园:一所位于主城区,抽取124名儿童,其中男童67名,女童57 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抽取137名儿童,其中男童64名,女童73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2016年3月对这两所幼儿园再次进行口腔龋病检查,主城区幼儿园共抽取123名儿童,其中男童67名,女童56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共抽取122名儿童,其中男童60名,女童62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两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检查项目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诊断标准进行记录[4]。检查在人工光源下,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检查器械包括平面口镜和CPI探针。分别记录乳牙龋坏牙数(decayed teeth,dt)、乳牙因龋缺失的牙数(missing teeth,mt)、乳牙因龋充填的牙数(filling teeth,ft)。计算乳牙龋均(人均乳牙龋坏、因龋缺失及因龋充填的牙数,dmft/受检人数)、龋补充填比[因龋充填的牙数与患龋牙数及因龋充填牙数总和的百分比,ft/(dt+ft)×100%]和患龋率(患龋人数占受检人数的百分比)。

1.2.2 质量控制 调查前统一诊断标准,4名检查者经过标准一致性实验,Kappa值均>0.8,并且由高年资医师负责质量监控。两所幼儿园检查均由同一批医生完成。

1.2.3 健康教育方法 针对幼儿家长和老师开展持续一年幼儿口腔知识讲座,每月一次,每次20 min,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内容涉及(1)胚胎期乳牙恒牙的发育;(2)乳牙的重要性;(3)龋齿是怎么发生的;(4)为什么要刷牙?何时开始刷牙?(5)正确的刷牙方法;(6)乳牙龋齿的危害;(7)儿童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8)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意义;(9)甜食与龋齿的关系;(10)如何让宝宝爱上刷牙;(1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12)正确的口腔保健理念等。每月举行一次幼儿刷牙比赛;给家长发放口腔健康知识小册子及折页等宣传资料,教室内张贴爱牙刷牙宣传画,组织儿童观看爱牙刷牙动画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乳牙龋指数用dt、mt和ft表示。群体患龋情况用龋均和患龋率表示,龋补充填比表示乳牙龋得到治疗的情况。

2.1 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患龋率及龋补充填比比较

口腔健康教育后与之前相比,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t=0.023,P=0.037)和患龋率(χ2=8.569,P=0.024)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城区幼儿园龋补充填比在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7,P=0.012),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患龋率和龋补充填比在教育前后无差异(P>0.05),仅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P0.05),龋补充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dt、mt、ft及构成比比较

两所幼儿园儿童在健康教育后,龋齿均数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杭州市伤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失、补人数百分比及构成比比较

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乳牙龋坏人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3,P=0.041);因龋乳牙缺失人数百分比持平。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龋齿充填人数百分比明显上升(χ2=6.875,P=0.032),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上升不明显(P>0.05)。健康教育前,两所幼儿园d、m和f人数及构成比无差异。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的ft人数和构成比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χ2=6.214,P=0.023)(表3)。

2.4 杭州市两所幼儿园性别对乳牙龋均及患龋率的影响

两所幼儿园男女生龋均及患龋率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龋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危害巨大。由于乳牙髓角高,髓腔大,根管粗,一旦龋病累及牙髓腔,牙髓病会快速发展形成根尖周病变[5],引起根尖周组织的肿胀,疼痛,患儿不能咬合,对进食和消化均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儿童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6]。长时间未受到控制的根尖周病变甚至可能引起儿童颌骨和牙弓的发育异常,导致恒牙列萌出后牙列不齐,给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均会带来负担[7]。但家长常常认为乳牙总是要换的,忽视乳牙龋坏的危害[8]。因此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引导和监督[9,10]。有研究表明家长让儿童越早开始刷牙并坚持早晚刷牙,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其防龋效果越好[11]。本研究针对杭州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两所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腔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口腔保健知识、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护牙爱牙理念、乳牙的重要作用等,以期提高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进而引导学龄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探讨其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健康教育前、后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均低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城区幼儿园龋补充填比在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患龋率和龋补充填比在教育前后无差异,但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家长经过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了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能够正确认识乳牙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口腔卫生健康,引起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变,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目前,从幼儿园教育开始的健康教育活动不多,重视力度不够,因此建议政府重视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12,13]。口腔健康从娃娃抓起。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应制定合理的计划,纳入常规,并扩大范围到社区[14]。

本次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高于主城区幼儿园,而龋补充填率却明显低于主城区幼儿园。且在口腔健康教育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乳牙龋补充填率并无明显改变。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父母多为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口腔保健意识欠缺,收入相对有限,对子女口腔健康的投入欠缺。由此可见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口腔健康教育接受度、对口腔疾病状况的重视度以及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投入度均与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情况相关[15]。

对乳牙龋均构成比和乳牙龋失补百分比深入分析表明,健康教育后,患龋牙齿均数依然占据较高的比例,因龋缺失牙齿均数比例较低,但龋补充填比依然不太理想,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幼儿园。这提示虽然健康教育后学龄前儿童的龋均和患龋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家长对乳牙龋坏的危害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杭州市的儿童龋病防治策略仍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失牙人数的下降表现缓慢,但龋齿充填人数的变化可以出现的更早。对儿童家长应进行持续不断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继续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对经济困难家庭政府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改善学龄前儿童龋齿治疗情况[16]。

有关性别与龋病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大多数调查显示乳牙患龋率男性略高于女性[17],但本次调查中男女儿童患龋率与患龋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部分省市调查结果一致[18,19]。

本研究表明,对幼儿园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是督促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可改善儿童患龋状况的有力措施,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及农村留守儿童幼儿园更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20]。

[参考文献]

[1] 陈玲,张忠良. 2299 名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的调查[J]. 广东牙病防治,2014,22(11):579-582.

[2] Miller E,Lee JY,DeWalt DA,et al. Impact of caregiver literacy on children's oral health outcomes[J]. Pediatrics,2010,126(1):107-114.

[3] Vann WF Jr,Lee JY,Baker D,et al. Or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female caregivers:Impact on oral health outcomes in early childhood[J]. J Dent Res,2010,89(12):1395-1400.

[4]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

[5] Theocharopoulou A,Lagerweij MD,van Strijp AJ. Use of the ICDAS system and two fluorescence-based intraoral devices for examination of occlusal surfaces[J]. Eur J Paediatr Dent,2015,16(1):51-55.

[6] Llena C,Leyda A,Forner L,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early carious lesions and diet in children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caries[J]. Eur J Paediatr Dent, 2015, 16(1):7-12.

[7] Horowitz AM,Kleinman DV,Child W,et al. Perspectives of maryland adults regarding caries prevention[J]. Am J Public Health,2015,105(5):e58-e64.

[8] 白云洋,张笋. 天津城区学龄前儿童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J].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43-345.

[9] 翁金龙,凌广慧,徐天婷,等. 口腔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 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影响[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27(4):193-195.

[10] Ghazal T,Levy SM,Childers NK,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childhood caries incidence among high caries-risk children[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15, 16(2):317-326.

[11] 张媛媛,石兴莲,程华刚,等. 遵义市城乡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7):4439-4441.

[12] 慧兰. 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零食行为现状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14-415.

[13] 李香君,周志江,吴贤清. 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691-692.

[14] 马艳艳,张轶勋,张瑞,等. 朝阳区托幼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健康教育人员现状调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498-500.

[15] 蒋琳,庄庆明,王金华,等.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5):472-475.

[16] 唐琪,王维倩,杨宇,等. 2010-2012年杭州市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龋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78-280.

[17] 李克增,李雪,胡德渝,等. 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1):70-72.

[18] 林居红,刘桥,王金华,等. 重庆市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2):220-222.

[19] 李秋忠,曾晓娟. 儿童口腔健康促进模式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511-512.

第8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关键词】 围生期;产妇;护理;健康教育;需求

围生期是指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这时期孕产妇要经历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3个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母婴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大多数产妇感到恐惧和忧虑,以致造成宫缩不协调,从而发展成难产、滞产,甚至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了解围生期抑郁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围生期抑郁患者安全愉快地度过围生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孕检及分娩的孕产妇,纳入标准[1]:①年龄22~38岁;②孕28周以上孕检正常者;③智力正常的门诊或住院孕妇。排除标准[2]:①有精神病家族史或个人史;②有脑部疾病及智能障碍;③有妊娠合并症及胎儿畸形者。符合上述条件者320例,平均年龄(27±0.2)岁;平均孕周(36±3)周;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145例,初中至高中110例,小学文化63例,文盲2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产科保健知识需求调查表”,发放给孕妇,采取统一指导语直接与孕妇交谈,对问卷内容充分理解后由其独立完成,需要程度分为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不需要四个档次,填完当场收回。

2 结果

围生期孕妇最希望得到的是新生儿护理的知识(60%)和疾病知识(55%)、孕期保健知识(45%);在疾病防治最想知道的是围生期用药的注意事项(73.3%)、疾病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60%)、用药的注意事项(53.3%);在围生期保健方面知识最想了解的是母胎监护(47.4%)、围生期饮食营养(39.4%)、围生期康复知识(29.5%)。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主要是新生儿日常生活护理和喂养知识(89%)。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学科。孕产妇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群体,其健康教育需求与其他人群不同,根据这一特殊时期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此人群的医生质量。分娩前:以提供科普知识手册、孕妇学校为主,针对问题孕妇进行个别指导,主动热情与其交流,耐心细致的宣教,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分娩后:根据产妇的特点与需求,主要是把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婴儿沐浴与抚触等操作性知识认真地示范给产妇,帮助其真正掌握育儿的有关知识,并且对其身心进行健康指导,以促进心理和躯体的全面康复。把护理工作延伸到社区、进入家庭,将更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产妇的康复。临床工作中发现,少部分妇女,在产褥期实行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她们产后的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因此专业医务人员必须向她们宣传科学的保健或自护方法。促进其产后身体恢复。

3.2 围生期孕产妇身心健康受社会-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对孕产妇的精神关怀,利用孕妇学校、科普宣传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的生理知识,母乳喂养,婴幼儿的日常护理等知识,能够尽快使其适应角色的改变,根据孕产妇分娩前后对健康教育内容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使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使孕产妇更主动的、自愿地接受健康教育宣教,不但融洽了护患关系而且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在本调查表中列出的25条保健知识中,每条都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反映了孕妇们确实有了解和掌握保健方法的需求。这说明本调查表中列出的保健知识较全面地包括了围产期应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可根据此表中的项目来编写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手册或安排讲课内容,以满足孕产妇的保健知识需求。

3.3 本文结果显示,围生期孕妇除了关注胎儿健康外,最希望得到是孕期饮食营养和母胎监护,而大多数孕妇在孕期不知怎样膳食才是合理的。作为产科护士应熟知合理的膳食和烹调方法,以利于各种营养素的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避免膳食构成失调、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同时在孕中期应增加各营养素摄入量,尽量满足胎儿迅速生长以及母体营养素储存的需要,尤其多吃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奶、鱼、虾米、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钙的食物;孕晚期膳食应在孕中期基础上相应的调整,多增加豆类蛋白质摄入,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以补充足量的钙和铁以及水溶性维生素;由于妊娠子宫可能挤压胃,故应少食多餐,摄入量做到舒适为度。对于住院期间的孕妇,更应具体有序的进行健康宣教。因为有研究表明,产前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了产妇的产前认知。同时孕期自我保健及自我监护知的掌握,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如妊高症的预防和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状况的判断及早产、早破水的预防[3]。

3.4 应提倡医务人员走出医院进入社区,特别是对产褥期妇女的保健指导,需定期家访,把医院中进行的健康教育延续下去,以促进妇女的产后恢复,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Paech MJ ,Pavy JJ ,Orlikowski CE ,et al.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in labor :the addition of clonidine to bupiracaine-fentanyl.Reg Aneath Pain Med,2000,25(1):34-40.

第9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范文

1.行政人员认真进行护导工作,每周对安全工作进行小结,填写《学校安全周志》。

2.安排好清明、五一节假日的值班工作,安全领导小组在五一节前对幼儿园进行安全大检查,并上报检查结果。

3.上报本学期安全管理网络图,接受托幼办安全工作的检查。

4.加强幼儿园门卫的管理,做好来访人员和中途接走幼儿的登记,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5.加强食堂管理,督促索证,接受区卫生监督所的检查。

6.继续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对缺席幼儿进行跟踪统计上报,加强消毒,启动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学习相关知识,布置防控要求,发放告家长一封信,上一节保健课等)。

二、保健方面

1.组织全园教职工进行一年一度体格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疾病的工作人员进行统计登记并建议治疗。

2.检查各班幼儿进餐常规,发现有的班级幼儿进餐时不够安静并存在撒饭粒现象,有的班级不能做好吃饭慢的幼儿的保育工作,针对不足现象及时给予指导。

3.对体弱儿、肥胖儿进行身长、体重复查并给予矫治指导。

4.大、中班幼儿测视力,并统计分析。

5.组织全园教师、保育员、炊事员保健知识业务学习,做好保健宣传工作,内容为《晨间活动安全预案》、《幼儿手足口病》。

6.检查督促保育员的消毒工作,杜绝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生,由于消毒工作做的好,本月全园未发生传染病。

7.参加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例会和培训。

三、后勤方面

1.做好教师2011年度薪级工资的调资工作。

2.做好秋季新生的收费工作。

3.做好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年审工作及2011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工作。

4.组织参加雨花台区教育系统教师绘画大赛、雨花青年风采大赛。

5.接受教育局对2011年度的财务审计。

五月份保健后勤计划:

1.全园幼儿进行“六一”体检,做好体检后的登记、分析、评价及上报工作;对体检中查出的患病幼儿及时同家长联系对症进行治疗矫治;

2.对体弱儿、肥胖儿立案管理,并每月进行复查;

3.认真进行营养计算,组织召开伙食委员会;

4.结合5.12抗震工作日,配合教育教学进行疏散逃生演习;

5.更换保健宣传橱窗;

6.组织教师、保育员业务学习;

7.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做好“六一”庆祝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