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学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研究
教学中适时恰当的有效提问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情到浓时方为真,层层追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最为真实的表现,而且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的理念追求。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演绎更多的精彩课堂教学呢?
一、从初中生的兴趣点入手,进行提问
初中生总是存在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但由于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学习内容,所以对知识的需求常处于一种潜伏状态,好课首先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激活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教材有许多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设计好问题情景,抓住兴趣点提问,使学生的探索活动在有序和谐中展开,使一堂课的提问系统环环相扣,构成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真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体验、保持长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请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日出情景,然后回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要认真思考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归纳出三种情况。又如,在教学指数时,设计趣问问题让学生探究。请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兰州师傅做拉面时的情景,然后回答拉三次有多少根面条?拉五次有多少根面条?拉十次有多少根面条?学生饶有兴趣地一一解答问题,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有效提问
每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只有把这些重点和难点逐一突破,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因此在教学的重、难点处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正确掌握知识的实质。比如教学“角平分线”的内容,课本给出了两个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教师多次强调,但总是有部分学生觉得两句话表达的是一回事,甚至认为一句话要说两遍,是多余的。当教学中碰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设问,用问题链把思维引向深入,同时用学生的回答来代替教师的一再强调。教师可以从“两句话是否相同?”开始,层层推进,“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各是什么?”“你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只要学生能回答以上问题,那么两个貌似相同的命题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所以教师反反复复地讲,不如有效的提问。
三、针对教学中的隐含问题进行有效提问
有些概念、定理貌似没有疑问,其实问题隐含在其中,教师只有及时发现,才能有效解决。例如圆的切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学生、教师都很重视,对于它的定义和判定的学习学生感觉还是比较清楚、没有疑问。但是如果设问“如果要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你到底有哪些方法,你能把这些方法总结一下吗?”这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意外,不能全面总结说明其方法。通过仔细思考,学生最后总结了关于切线的三种说明方法:①交点的个数,②d与r的数量关系,③半径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所以在无疑处设疑,能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反思和归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全面。
四、从知识的交融处进行有效提问
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知识的交叉,此时各知识点会互相重叠、覆盖,使学生无法理清脉络、线索,陷入迷茫之中,所以我们的提问应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通过学生的思辨进行概括、归纳和比较,以点带面,积极建构。如“平行四边形”一章,其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这几个概念的定义、判定及性质相互交叉,学生容易产生认识偏差。单元复习时,就需要教师在这里有效设问,这时有些教师会提问“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有哪些?”然后依次再问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情况,可是这样的问题学生虽然可以一一作答,但是四个问题的关系是互相平行的,学生不能对它们进行横向比较。所以,交叉处的设问不妨提出一个大问题――“这四种图形各增加或者减少一个什么条件会成为另外一个图形?”这个问题的解答就需要学生全面回顾各个图形的知识,并重点去理清它们之间的交融关系,使学生的思维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开展,使复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的本质,才能达到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有效提问的能力。只要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教学质量定会不断提高,从而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由于它是一块新增内容,对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课标教材“研究性课题学习”课堂教学,许多教师都是边实践、边教学,从中努力寻求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目前,现阶段的课题学习教学不容乐观。一方面,新课标下的实验教材,虽有部分的活动课内容存在,但缺乏具体的活动方案及案例,使任课老师感到很难操作;另一方面,由于评价的滞后,许多老师误认为可有可无,浪费课时,甚至视而不见,束之高阁。因此,许多教师对研究性课题学习没有较深的认识。为此,作为身临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性课题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自学―展示―拓展”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是比较有效的。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第一个环节自学阶段的操作是首先提前一周布置好学习课题,指明学生需要完成的内容和搜集的材料或者给出简单的方向,给学生一个提前准备的过程,根据这些我们可以更为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甚至重、难点也可做相应调整。同时将全班学生以研究的方向或者收集材料的内容等为依据分为若干个小组。
研究性课题教学的有效使用,可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发现的方法,形成迁移能力,并最终养成勇于创造的态度。但是,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内容做出较好的加工和组织,要花费课前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并且,也不是任何内容都能有效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有些知识内容,难以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取。例如,在探究出一些定理公式后,有一些课时专门是巩固练习,像这样的内容就没必要再探究;再者,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类几千年探索的结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完这些知识,同时全部经历历史上的探究过程是不现实的。教师应精选出一些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且要对教材进行剖析和重组,用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研究各知识点之间的转化,展示给学生一个动态的“知识生成”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展示阶段,各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教师做复述或者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以提出疑问,教师做总结,这样可以起到一个类似抛砖引玉的效果。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终于得出了方案,他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也需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同学来分享并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自我展示,是课题教学课的华彩所在,探究课的正是在这个时候来临的。它在学生展示异彩纷呈成果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热情的、积极的正面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进取心,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应对探究结果提炼本质,适当总结。让学生获得充分肯定的同时,能得到更加深入的思考。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课件教学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对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实践运用
随着我国中小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使用,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要作用
1.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音视频于一体,又因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能够运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产生新鲜的视觉效果。借助多媒体课件能灵活设置启发性问题,点拨学生思路,使学生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轻松实现两个圆位置的不同变化,使学生容易理解两圆位置关系并掌握其判断方法,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2.拓展数学教与学的容量
由于多媒体包含的信息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形象直观,
而且还能节省教师大量板书和绘图的时间,用于补充教学内容。
能够创设比较复杂的教学情境,扩大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
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进行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和展开图教学时,如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图,不仅费时,也不容易讲解清楚。如果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形象直观演示三视图和平面图的转换关系,轻松解决教学难题。
3.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
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课堂学习充满活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机交互、师生交流的界面,通过交流来拓展学生数学探究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
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数学课具有抽象、枯燥的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许多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不高,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探索平行线的性质”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及课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平行线的实例,如“列车行驶的铁轨总是平行不相交”“游泳池里的每个泳道的隔离栏”等。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如果两个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的探究活动,然后再扩展到“任意两条直线线平行时的判断”,学生就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操作,并能方便地进行画图、测量、移动图形等,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就能让学生对平行线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2.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定理、图形等知识比较抽象,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很难建立概念或图形的模型,对于这些抽象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问题,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就能比较容易突破这些教学难点问题。例如,运用多媒体就能有效突破“勾股定理”这个教学难点问题。运用多媒体的动态图形演示,就能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简单直观的内容,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具体进行探究时,可使用不同比例的图片,再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演示课件,以“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为重点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运用多媒体还能很好地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融入其中,并结合计算、推断与假设、证明等方法深入探究“勾股定理”的应用,使教学难点容易突破。
3.运用多媒体显示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进行知识点多且容量大的课程教学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能把全部的知识点或知识结构图显示出来,使学生能对这些大容量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使W生掌握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增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时,由于这一课包括的知识点较多:其中有三角形的特征、分类、意义,还包括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高和底等内容。运用多媒体就能非常方便地从演示实物,到三角形分类、底和高的画法,再到普通三角形到特殊三角形的演变等。这样就能方便地把这些内容显示出来,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会用,对于平时较少接触电脑的教师存在这样的问题;二是用不好,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无法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导致使用效率降低;三是用过头,有些教师使用过多,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多媒体的使用应合理有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研究
一、课堂教学效率的概念及内涵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在现有的时间内,尽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物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目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集中人力、精力、物力,达到教学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思维理解能力,体现数学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1.课堂学习机会差异悬殊。初中数学教学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化教育,让所有的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和学会应用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要求是课堂教学必须达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学的时间一样,但是每位学生理解能力上的差别所造成的对知识理解上的差别很大,这种差别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在初中数学应用试题的教学中,我发现有40%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比较强,能够对应用题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而50%的学生能够分析应用题的部分,只有10%的学生完全不懂应用题的解法,不能独立完成数学练习题。
2.课堂教学密度的影响。在仅仅几十分钟的课堂上所有学生达到高效的学习是不可能的,时间因素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但是对课堂时间的利用不科学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密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密度是指高效的教学时间与课堂时间的比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尽可能地将课堂时间都充分利用。
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处理一些与本次教学无关的事情,如惩罚学生学业不规范等问题。也存在着片面提高课堂密度的现象,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忽视了对以前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深或者不透,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及方法
1.驾驭教材框架,进行宏观把握。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学生也要对教学内容有个整体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对具体的知识点深刻地理解。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中,建立一个知识建模框架,有助于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知识学习网络系统,与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思路的调整上,教师要以教材为指导,设计数学问题,建立数学学习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
2.提倡探究式学习。数学具有概括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一道数学题可有多种解法,一种解法可能解决多种不同的试题,所以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不能有效解决数学学习的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数学的知识点,才能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的交点问题讲解上,可以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3个相关的二次函数:y=x2-x-6、y=x2-2x+1、y=x2-x+2,让学生画出y轴与x的轴坐标图像,描述多着二次函数在图像的焦点不同,分析焦点不同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二次函数图像上的焦点与什么有关?从而提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重视课堂的互动。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的场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空间。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强调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在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予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的机会,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活动做出适当的调整。
4.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中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的内容,成为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当前教学中出现的“课时严重不足”和“学生压力过大”等问题影响着教师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制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出教学的重点;其次是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予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点的交流和互动机会。
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1.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实现。随着课改不断的深入,教学方法也百花齐放,如讨论法、探究法和引导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被大众认可的具有高效的方法。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不一定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都适应任何教学对象,所以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中和面对不同的学生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做到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缩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2.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合理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已走进课堂,这些手段使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画、色彩等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教学不具有普遍性,教师在课件的制造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使用现成的课件,其教学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很难实现。而平常的PPT制作比较简单,但是这种简单的课件只是代替了板书。却限制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发挥,使教师和学生在既定的设计框架下进行教与学,教学的效率比较低下。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地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3(3).
[2]吴军.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8).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数学教学 提高策略
当前数学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正面临这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有效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较高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尽管我国初中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初中数学老师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数学教学策略,为我国初中数学老师的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一、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及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初中数学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及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总体来讲,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师教学素质有待提高,尤其对于初中数学老师来讲,老师的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要想搞好数学教学,提高老师的数学教学能力是必需的。第二,数学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数学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挥。第三,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数学学习在初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老师应重视数学教材学习。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有很大区别,加上初中课程任务比较重,加大了学习数学的难度。初中生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即使一开始初中数学学习不好,也不要气馁,相信多下工夫肯定能赶上来。教材是学生自学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更要重视教材的重要性,养成预习的习惯,通过预习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听课过程中作为重点,有效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哪些内容是教师延伸的,在课后还要加强复习,全面掌握教材内容。
2.创设真实情境,进行情景教学。
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数学中的很多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生活当中,为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进行,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为此,老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老师完全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老王到市场去买橘子,每千克6.8元,他买了7.2千克,多少钱?售货员还用计算器算价格时,王女士已说出价格是48.96元,那么她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计算出来的呢?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有区别地引导,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创造独立的学习空间及时间,不断优化课堂数学学习结构,不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数学学习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班里有100个人,要分100个苹果,男生一人分三个,女生三个人分一个,问有多少男生和多少女生?学生会对此问题很感兴趣,马上集中注意力思考。
4.利用多媒体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利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突出教学重点。对于教学中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的处理,把抽象的难题变得动态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在讲“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多媒体中用几何画板制作的两个三角形总是保持相似,而且三角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拖动且形状不变。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在数学教学中营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数学学习的开展不宜流于表面,更不是变相的灌输方式,而是要创设机会和情境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检验与论证过程,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和价值所在,才能培养学生素质,才能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初中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初中数学老师应该深入研究数学教学现状,创新数学教学策略,为我国初中数学老师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莉君.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4).
[2]陈志国.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31).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和艺术性
(一)因人设问,统筹全局
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对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充分掌握各个同学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以此因人设问,提高提问的针对性。如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语法的提问,而对于英语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将基础性知识点作为提问重点。同时,教师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大局,不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
(二)趣味提问,活跃气氛
在英语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首先布置学习任务和思考内容,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和实践,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悟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此外,课前准备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明白教师授课的重点所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目光的交流、教师肢体语言的表达等都是积极有效的交流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大有益处。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更加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科学提问,事半功倍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尤其注重技巧性。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过程中,需要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并重点关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同时,对于授课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复提问,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如在外研社版本的英语教材中,初中英语的难点是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该部分内容引入提问范围内。
(四)积极引导,共同学习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即教师扮演者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也是如此,教师要秉承引导原则,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方面,教师引导式的提问有利于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可以缓解学生畏难的情绪,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在进行口语练习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进行对话,教师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也能与学生共同进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展示提问的艺术性。
初中美术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了多少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住多少知识,而是在学生掌握住知识的同时,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要想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思维,革新教学模式,充分的尊重学生,整合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 打造宽松的美术课堂,强化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要想实现有效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就必须搞清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依据,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是有“教”和“学”共同组成的,那么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其中学生的“学”起着关键性的直接作用。为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生课程的学习兴趣受到师生关系的影响,受到课堂学习氛围的影响,为此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打造宽松的美术课堂,强化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新形势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素养,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话语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宽容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吸收和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很是尴尬,学生完全被压制,在课堂上好像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只能被动的服从,其实这样会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学生的所想所感所知得不到有效的表达,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不到提升。新形势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渡学生一定的表达权力,形成有效的师生沟通渠道,教学相长才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二、 关注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开展广泛的体验式授课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由于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龄人在接受美术知识的时候却截然不同,这样的情况极为普遍,为此,初中美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和变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新形势下,初中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关注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极为重要。目前,很多的初中美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取的仍然是单一的讲授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学习兴趣淡薄,这也导致这些年初中美术的课堂教学没有多大的企业。面对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美术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设计,转变教学模式,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策略。体验式授课直接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习得知识,不但可以?鞑ブ?识,还能领略到知识的价值,实现知识的有效理解。那么体验式授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紧扣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
三、从学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
初中生,特别是低端的学生,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观察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者充满理论性的内容是很难理解的,学生不能理解知识还谈什么教学质量,鉴于这样问题的存在,美术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备课的同时,关注学情,在设计课件和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考虑学生。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初步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
1、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其它生产要素贡献的总和,知识和创新是克敌制胜的唯一法宝,它们像蒸汽机取代人力和畜力一样,成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看一看微软这样的企业,没有巨型的机车,没有富庶的矿山,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厂房,每年只需推出一两个软件产品,装进几张薄薄的盘片,就可以行销世界,为比尔・盖茨带来高达几百亿美元的财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文盲”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既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理念。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等等。在这些新的课改理念的关注下,新课改要求确立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就是一种有利于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性的学习方式。
2、通过新课程改革的通识性培训和数学骨干教师课程培训,我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步确立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应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并且这种学习方式通过一定的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和强化,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在2007年秋季接手初一年级,使用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时,我迫不及待地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的实践和研究。2007年秋季招生,我校共招初一新生92人,共分为三个班,(1)班(2)班为对照班,(3)班为实验班,由于方法得当,师生配合,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实验班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阐述如下,就教于同仁。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和教学策略
1、通过一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教学结构为:创境激趣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反馈评价拓展创新总结激励。
2、教学策略。创境激趣:每一节新课导入前我都通过小比赛、填空、动手操作、讲故事等教学活动,创设一种“不协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与所提的问题有关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空间,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我起的作用是指导和引导,在指导中,主要是下班巡视、释疑解惑,在引导中,主要是设置阶梯式问题进行启发,逐步引入解决问题的轨道。
反馈评价: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我会留足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以及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或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拓展创新: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会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等),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总结激励:这一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归纳总结,整理系统知识,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问题,大胆探索发现新知。
总而言之,这一模式的操作,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蕴含着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观,以民主为基础的师生观,以自主为手段的方法观,以提高素质为本的质量观的模式特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关系上教学行为实现了引导和帮助,在师生关系上,教学行为表现为尊重和赞赏,在学习方式上实现了从前要求学生被动学到学生乐于主动学的转变。
三、实践的初步成果
1、我校在2007年9月份的新生招生中,由于学校多年来属于企业办学,环境、设施相对滞后,教学质量下滑,成绩较好的学生转学到城区的几所中学就读,学校的招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逼着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加大教研教改的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照,我发现这一模式的教学实践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数学成绩的稳步提高,大面积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2、这一模式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关于学习兴趣等项目的调查,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如表4:初一(3)班学情调查表。(30人)
其中:A表示学习兴趣;B表示上课能集中精力听讲;C表示积极举手发言;D表示对开放题有信心;E表示能独立完成难题目。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由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加强,给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形成了轻松愉悦的环境,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说明了运用“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这一模式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因素,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发挥,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新生。当然,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要先提出学习目标,学生才能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若不提出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便失去导向不知从何下手以至杂乱无序、费时低效。这个问题严重束缚着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并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此,如何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成为实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这样说,目前实践还是初步的,不少还属于机械性操作,还需要进一步严密的设计和重点实验,以获得最佳效果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因此这样的课改实验还需要上级教育部门及专家的指导和支持,还需要大多数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参与进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工作,使我们的课改越来越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庞维国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廖爱莲 《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第08期
一、创新教学思维,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一直说个不停,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与数学课程相契合,能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数学成绩,但是无法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剔除旧的教学思想。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创新性策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内容,而是要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例题中的二元一次方程式,然后再由教师引导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间自由讨论,指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去获得知识,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新?n标对初中数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创新教学思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和谐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都比较威严,让学生心生畏惧,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这种角色。现代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学生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对称轴与y轴平行或重合的抛物线”不是很理解,于是就向教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教师对此又耐心为学生讲解了一遍,解除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这说明,师生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就自然深刻了许多,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三、利用多媒体,改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应当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资源充分利
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有形形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等等,初中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很容易影响教学质量,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直线移动,与圆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半径与直径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推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了。
四、分层次教学,共同进步
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
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在教育环境中得到进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基础、中等和优质三个层次,通过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差别,然后教师根据之前的分析进行分层教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