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虚拟经济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虚拟经济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虚拟经济的优势

第1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摘要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跨学科的新技术,应用领域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校园漫游系统的开发技术和具体的实现方法,给出虚拟场景的构造过程,实现了校园场景的虚拟漫游。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场景 碰撞检测 校园漫游

第2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虚拟经济 趋势

一、前言

网络虚拟经济已经愈来愈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在周围便利店都随处可见,如今,网络虚拟经济已经影响到现实经济发展,在渠道建设、采购方式、销售方式、诚信评价、监管制度等方面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网络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逼迫实体经济紧跟步伐,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于实体经济而言,既是冲击,也是机遇。同时,新型的网络虚拟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标准限制和规范制约,对网络虚拟经济形成巨大的挑战与转机,网络虚拟经济的规范化逐步形成。

二、网络虚拟经济的三个阶段

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以网银开始的,网银的出现使随时转账汇款成为现实,转账的便利吸引了不少有需求的人士,但此时网银的管理只是掌握在各家银行手中,并且也有许多人对网银的安全性存在严重怀疑,网银转账即“网银”是网络虚拟经济的第一阶段,人们在这个阶段中体会到了网银带来的好处,便捷、迅速,摆脱了各种繁琐的手续。当网络购物兴起时,人们逐渐将网络虚拟经济当作了一种交易手段和消费方式,网上购物即“网购”便是网络虚拟经济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基于前一阶段转账功能基本完善了的网银构建的,此时网络虚拟经济与大众的互动性大大提高,网购的便捷、选择范围的拓宽以及价格的优势催生了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普及了大众对于网络虚拟经济的认识,更是培养出了许多大型“网店”。此后,网络虚拟经济又发展到第三阶段网上信贷即“网贷”。信用贷款一直以来存在,现实中的信贷由于门槛高、程序繁琐,存在许多苛刻条件,不能满足人们多样的经济需求,此时网贷也应运而生,开始出现各种信贷平台,信用贷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网上借贷也发展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式即P2P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借款快、本金来源于社会、本金储备较大的优点,在个人贷款方面,网贷借助互联网平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间的交流打破了时空、地域限制,有效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信息量大、信息传递效率高,因而获得快速发展。P2P网贷起源于英国,2007年引入中国,2016年我国全年累计成交量已突破2万亿元规模,给现实中的信贷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当然网上借贷也滋生出了许多不法的商机,例如屡屡被曝光的“裸贷”,这对于网上借贷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监管层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制政策,使网上借贷的标准愈发地严格起来,促使网贷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政策落地,网贷行业从一个无监管、无门槛、无准则的三无状态行业发展成为重监管、逐步规范的行业。

三、网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网络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也日益明显。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兼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虚拟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社会化配置效率,有利于分散市场化风险,同时,它也能导致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使社会大众热衷于追逐便捷、高效的盈利项目与赚钱模式,忽视了实体经济稳扎稳打的内在需求。网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关联、互相渗透。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虚拟经济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虚拟经济是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虚拟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宽了视野,从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资金筹措等多方面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两者之间并非“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的关系。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要与实体经济相互匹配,才能起到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正向作用。当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时,它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倘若虚拟经济游离于实体经济外盲目扩张,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

如今网络虚拟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这时候各个网络商家应认识到网络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此时下一步的商机应转为与线下实体相结合。例如:“三只松鼠”的线下扩张,“小米之家”的扩张,都表明各种行业的商家都将开拓线下市场当成下一步计划。2016年9月,三只松鼠第一家实体店在安徽芜湖开业,在唱衰实体店的质疑声中,具有体验和互动功能的“三只松鼠投食店”却在开业仅仅一周时间即取得110万元的销售额,获得骄人销售业绩。马云先生也说过,下一个时代将会是实体经济复兴时代,网络虚拟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倘若没有技术性大革新的情况下,发展空间和速度将逐渐放缓,与之相对的实体经济经过网络虚拟经济的冲击,经营不景气的商家各个倒闭,为实体经济的重组、洗牌构成了先决条件,剩余的商家也在幸存中实现了对自身的改革创新,随着网络虚拟经济转入实体经济,竞争将不可避免,这可能会产生第二次实体经济的革命。而商家在此次革命中将不断地创新、重组、整合,变得更加适应社会经济新情况,会出现老牌实体经济与新兴的网络虚拟经济相结合的情况。

五、结束语

网络虚拟经济发展迅速,也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中,在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因为虚拟经济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时空优势、性价比优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突破固有思维模式、追求更高效率和更大价值的过程,反过来也促使实体经济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在发展理念、经营模式、技术升级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网络虚拟经济只有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突破。

⒖嘉南

[1]石英.薛艳肖.金剑秋.《吴江市网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电子商务,2013.2.

[2]梅波.《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第3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 现代信息技术 中国经济发展

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

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近20年来,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经过一次次技术创新积累之后在全球迅猛展开。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煞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由于计算机网络、光缆通讯多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一切变得日新月异。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没有料到,它的出现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如此快捷提速。

二、网络经济的显著特征

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显著特征:

1.虚拟化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培育和促进虚拟经济的成长,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2.人本化、智本化:以人为元、以人为本,是进入现代社会日益为人们认同的理念;知识为本,智慧为本,是新经济时代财富创新的新理念。在网络经济中,以人为本、以智为本变得如此自然与必然,实现得如此彻底与扎实,计算机、软件与网络,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完全是以人为本设计、运作与展开的。

3.平等化、自主化: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平等、民主的技术概念,在网络经济中将超越劳资关系,超越行政掣肘,经济人将真正实现自主决策、自主运作,因而它是一种“自主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网络经济是建立在高集成、低能耗、高性能技术基础之上的,它的产业生命周期因技术的更新变得常青,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一种真正的高速发展的“可持续经济”。

4. 经济一体化:由于网络的固有特性,发生在其上的经济必然是跨越疆界的全球“一体化经济”。

三、网络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发展网络经济,可以促进中国在更广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入许多过去难以进入的产业领域,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第二,网络经济的迅速传播,使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而质量性能不断改善,使中国可以较少的投入,缩短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服务领域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可直接应用较成熟的硬件、软件系统,建设较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各类网络应用系统,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形成后发优势。

第三,发展网络经济,为中国传统产业提升和改造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国拥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可以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在交通运输、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以及金融、保险、贸易及大多数服务业,都存在网络经济推广和应用的广大空间。

第四,网络经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发展网络经济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中国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

第六,网络经济将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冲破传统的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障碍,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四、加速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途径

1. 加速我国网络教育进程,促进网络在各类正规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迅速普及。网络教育是网络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未来网络经济发展重要来源之一。网络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网络教育投资使沉重的人口包袱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2. 加速我国网络管理进程,实现政府、公共机构、社会、企业管理网络化。政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人为刺激和创造网络服务需求。加快实施“政府及公共机构上网工程”,强化网络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支出、科研机构、各类学校、各类卫生机构以及其它公共机构的普及和应用,对其所提供的政府政务信息、法律法规信息、政府采购、公共工程招标、技术专利、文献检索、科技期刊、公共数据库、主要经济信息实行免费或低费服务,由于上述信息具有外部效益,应由政府予以资助。加速中国金融网、税收网、铁路网、航空网等系统开发与应用,采用最先进的硬件与软件加密技术,建立信息包监管系统和安全预防中心,并计入上述机构正常运作的成本。

3. 加速中西部地区网络化进程。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电信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应设立中西部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专项基金。国家应在西部地区优先对外开放电信业,鼓励外国投资进入各类相关领域。

4. 改善网络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这包括:良好的法律环境,制定与因特网与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法律。

结论:

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认真把握机遇,勇敢面对挑战。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参考文献:

[1]《全球网络经济》,萧琛,华夏出版社,1999

第4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虚拟经济; 风险; 规避对策

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源于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他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是以虚幻的形式表现的实际存在,并非虚假的、不真实的资本。虚拟资本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中资金筹集的矛盾,不过当其进入流通领域后,却因灵活多变的形式使交易者可频繁易手,作为降低或化解风险的工具,这不但提高了实体经济的效率,而且活跃了整体经济。不幸的是,实体经济中不确定性向虚拟经济领域的传导、虚拟经济固有的投机属性、信息不对称效应的扩散以及制度性内生风险却在降低或化解风险的同时,制造和加剧了更大的风险。鉴于虚拟经济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虚拟经济中风险及其规避问题无疑将具有重大的和实践意义。

一、虚拟经济活动中风险产生的根源

虚拟经济从属于市场经济,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而是一种新型的、有别于实体经济的运作模式。一方面,虚拟经济受实体经济的;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又不同于实体经济而具有独特的运行。因此,分析虚拟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应从这两个角度找突破口。

(一)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

虚拟经济脱胎于实体经济,但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经济整体运行过程来看,固然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虚拟经济在资金、信息上的支持,但是虚拟经济的运行也一刻脱离不了实体经济的支撑。鉴于实体经济领域效益的高低起伏,虚拟经济领域的微观基础——虚拟资本价格便失去了变化的基准,而虚拟资本价格也就有了剧烈变动的理由,如此虚拟经济将不可能持久发展。在实体经济运作过程中,受经营者能力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微观的信用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技术革新进度等将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威胁,这一系列不确定性的难题会通过实体经济的外观经济指标迅速波及到虚拟经济领域,造成虚拟经济中虚拟资本价格的强烈波动,市场风云变幻莫测,从而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虚拟经济的投机性

投机是虚拟经济的本质属性,原则上属于中性概念。一般认为,投机分为三种:一是温和或适度的投机,即投机者根据市场行情,利用合理的预期转移风险,谋取适度正向差价(出手价与进手价之差,下同)的经济活动。二是过度的投机,即利用资金、信息优势,大规模利用差价获利的社会经济活动。三是恶性的投机,即依仗先进的金融工具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操纵市场,使市场朝利于自己的预定方向发展,从而获取暴利的社会经济活动。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这三种投机形式有逐步升级的倾向,因为投机活动家的主要目的是使自身的获利最大化,为达此目的,其投机本性将愈演愈烈。习惯上,有心计的投机活动家通过哄抬虚拟资本价格,制造过度繁荣,从而使虚拟经济中出现泡沫,在炒作泡沫的乱市中寻找获利机会。随着泡沫的逐渐积累,虚拟经济为泡沫所掩盖,而在泡沫链条中只要一环出现问题,整个泡沫经济将迅速破灭,使帕累托最优条件遭受恶性破坏,大部分的虚拟经济参与者将蒙受巨额损失,虚拟经济也就驶入了风险弥漫的港湾。

(三)信息不对称效应

不言而喻,影响虚拟经济活动的信息可分为两种:一是实体经济的信息;二是虚拟经济自身的信息。如前所述,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运行的若干经济指标直接影响到虚拟经济的有序、有效运行。而受现行财务制度及公共政策的制约,真实信息由实体经济领域向虚拟经济领域提供的激励机制不足,导致与虚拟经济相关的信息供给不充分,这为虚拟经济领域不同投资者——信息使用方获取信息的不平等程度埋下了隐患。进一步地,信息在虚拟经济领域的传播也因多方面的原因未能在不同的投机者之间平均分配。投机者,特别是个体投机者受资金实力、地域、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其搜索信息的成本过高,甄别真实信息的能力不强,信息的发掘不到位、不专业、也不经济,再加上个别投机者对信息的恶意歪曲,信息在交易者之间呈不对称分布状态。随着虚拟经济的深入发展,这种不对称状态呈扩大的趋势,使得更多的交易在盲目的经验预测中进行,市场失去了理智,虚拟经济活动出现混乱,参与者的输盈得不到保障,导致虚拟经济领域的风险迭起。

第5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欧债危机 实体经济 经济转型

欧洲债务危机是指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债务危机,其归因是政府所能负担的债务超出了政府所能承担的债务范围,从而引起的违约风险。此次危机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严重影响了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2009年12月,希腊的债务危机爆发,2010年危机扩大,并向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这几个国家扩散。这些国家接连爆出的财政问题,使得欧元区的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与法国等受到拖累。

希腊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产业和航海运输产业,但其自身很难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欧元区国家,希腊整体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2.57%;服务业中旅游业约占到了20%;而工业所达到的比例只有14.62%;农业所达到的比例仅仅只有3.27%。其航运业也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始不断衰退。

意大利的支柱产业为出口加工业和房地产,意大利经济为出口导向型:其国内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贡献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0%。依靠出口拉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意大利的出口制造业和旅游业遭受重创。

从1999年到2007年,西班牙房地产价格翻了一番,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投资西班牙房地产,房地产存在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随着国际流动资本的减少,房地产泡沫破灭,房地产业遭到极大重创。同时,随着国外旅游人数的减少,旅游业,西班牙的另外一个支柱产业也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爱尔兰金融业发达,房地产业为其主要支柱产业。08年金融危机以前,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其他欧元区国家。爱尔兰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行业。2005年爱尔兰房地产业就已经开始浮现泡沫,在国际热钱涌入,国内市场盲目扩张的背景下泡沫越来越大;2008年爱尔兰房价比所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房价都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出现快速下跌。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也在房地产泡沫磨灭后急速衰退,银行资产大幅减少,国际流动性资金撤离,爱尔兰经济陷于停滞衰退,收到了极大地打击。

葡萄牙经济增长主要由服务业带动。葡萄牙由于气候地理原因,服务业比重很高。近几年,葡萄牙开始谋求经济转型,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升高,企业受到影响,加上之前为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投入的巨额财政支持,葡萄牙经济受到极大冲击。

总体看来,这5个国家都是实体经济差,政府财政赤字过高,收支不平衡,财政状况差,经济带动点缺乏,并且没有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国家自身实体经济软弱,相比于发达的虚拟经济,经济发展结构不协调,其繁荣的虚拟经济没有相应的实体经济做靠山,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泡沫迅速磨灭。而这五个国家过高的福利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虚拟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持,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又需要虚拟经济的支持。近年来,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下缓,产业结构不协调,更新速度慢,部分资金从实体产业转移到了房地产行业和股市、期货市场。我国实体经济出现发展动力下降、产业升级速度缓慢、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社会资本“避实入虚”和企业“弃实投虚”的现象频繁发生。一方面是实体经济利润率低,一方面是金融套利的利润丰厚,我国实体经济面临极大挑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健康迅速,不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着重虚拟经济,就会像上述欧洲五国一样,经济脆弱易受到打击。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依旧还是出口导向型,而出口导向型对外界经济环境极其敏感。08年金融危机后09年上半年,我国与十大贸易伙伴整体贸易额减少,沿海出口加工产业遭受重创,许多企业纷纷倒闭,并且随着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不断升高,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利润率呈大幅下降态势。很多企业将资本投入到房地产,如今房地产泡沫严重,即使国家出台一系列严控措施限制房价过快增长。造成这种现象是有以下几点原因: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原材料成本不断提升,企业税费重,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造成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产业整体利润率降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竞争力,以往具有相对优势的廉价劳动力也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高失去竞争优势;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过度依赖出口。随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加深,我国出口放缓,经济减速。

如何应对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有针对性的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我国主要通过降低税负、贷款利率、改善融资贷款环境改善、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等路径来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将被迫对外开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将日益加快,研究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以便在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防止金融深化过程中发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进而引发泡沫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21世纪是虚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超越一国范围之外、在实际范围内确保资源自由流动,淘汰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将虚拟经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关键字:虚拟经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困难与预期虚拟经济模式全球化虚拟经济的黄金时代

虚拟经济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异化。虚拟经济在国外一般有三种叫法:一是fictitiouseconomy,是指虚拟资本,比如证券、期货、期权等等的交易活动;二为virtualeconomy,也译作虚拟经济,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visual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即用计算机模拟市场来进行经济政策的模拟等等。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当今的交易是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正确地看待虚拟经济,合理的运用虚拟资本往往会对经济的整体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模式与虚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经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实体经济,主要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虚拟经济逐渐独立于实体经济,形成其特有的对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相对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现实所能提供的满足是永远也不够的;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弥补现实不足的手段,经历了五个阶段最终确立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一个阶段为虚拟货币的资本化,即使用闲置资本成为生息资本,这是产生虚拟经济的第一个最初级的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通过银行起搜集闲置货币,使它们更好的成为生息资本;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就是银行发行的有价证券最后发展为企业的有价证券进行市场交易,建立金融市场;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最后一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虽然在传统经济在某些领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但是虚拟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虚拟经济的支持。忽视虚拟经济,会给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障碍。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制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地运行效率。凭借发行股票、债券,并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建立和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优化重组,对劳动力、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合理调配,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有助于优化全社会资本的配置。虚拟资本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并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形式,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将低企业经营风险。各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对企业资金分配、投资方向选择及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四是,虚拟资本节省了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充分的发挥了其作为货币数字化代表的作用。五是,虚拟经济的扩张,不仅增加GDP的规模,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

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已经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然而,虚拟经济存在着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对虚拟资本的最优化利用。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单方面地强调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实体经济的进步。因为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不但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甚至诱发金融危机。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由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所导致的,一度对该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并且波及到欧洲和美国,震荡了全球的金融市场,上千亿的资产在这次危机中流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的几率会不断提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蔓延到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价值,不同行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金融危机扩展着自己的危害范围,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服务行业都成为了危机延伸的范围,贷款呆帐、坏账,不良资产的数量已指数的速度增长。所谓的“东亚模式”,“主办银行制”,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追求企业规模,多样化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等等,曾经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名字,也随着这场空前的浩劫灰飞烟灭。

虚拟经济的现实困境以及人们的预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虚拟”,人们通常会习惯性的将之于“虚假”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个误区。实际虚拟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其活动产生的结果,尽管有些具有“无形”的特征,但是却都是现实存在的。

然而,经济危机的出现令许多人对虚拟经济开始望而却步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传统的实体经济的关注和支持上,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一度减慢,并出现了短暂的局部停滞和失控状态。2000年开始,由于日本放松了对金融等虚拟资本的控制,造成了一段时间内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严重的影响了当时正在经历泡沫冲击的国内经济,加剧着已经恶化的日本“两头在外型”的经济。但是这并未唤起人们对于虚拟资本的重视,而是回避它转而将创造财富和分割财富的方式和范围限制在传统经济的范畴之内,将“虚拟”等同于“虚假”,认为虚拟经济只是一系列虚假经济行为的美妙的变体。

虽然在所谓的传统经济中,正常的经济活动也处处需要有与其的支持,但是与其对于虚拟经济,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简单的说,预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人的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动力就是对自己有利的预期,所以,预期就成为了人们进行各种选择判断的基础,必须先行做出。在虚拟经济模式中,因为其所使用的手段是虚拟的,源于人的思维活动,于是其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预期的形成过程比较的复杂,是建立在对大量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对相关的信用、制度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之后,从而做出相应的反映。

预期维系着现存的所谓“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反之,一种社会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约束或稳定性,就会造成人们预期的波动,干扰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降低人们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效率。因而,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寄生和周期性的虚拟经济就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态的形势,从而人们对于它的预期自然不会高。毋庸置疑,这是虚拟经济经常被冷落的原因之一,不过人类的认识能力会不断的提高,对于它的把握也会更加客观,公正。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虚拟经济带来的挑战

在虚拟经济的重要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按照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答的问题,对我国的金融制度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政治、技术急速变化,尤其是政府管制的放松,全球金融正在经历着一个持续的字优化和一体化的过程,从而导致金融制度的风险已指数方式增长,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创新,新型的货币形式或者交易方式的出现,促进了多元化货币体系的形成和交易空间的扩展。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宏观经济也提出了挑战。比如,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资产,开辟了多种的资金创造的途径,从而改变了国家对货币供给量等的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表现在股票市场就是对股价的宏观干预。而传统意义上所讲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发行增多,已经不会必然引发通货膨胀了。在虚拟经济的耗散结构的自组织弱混沌系统中,政府的作用渐渐弱化,市场的影响逐步扩大。

除了给市场带来的挑战之外,虚拟经济在各个行业间的不断渗透给企业的经营,发展也新的问题。原来被市场看好的上市公司在年报或者季报中显示严重亏损,而退出金融市场,并表现为短期内国际投机资本的撤出和巨额外债的归还,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扭转该经济体外汇储备减少,甚至出现汇率贬值的现象。企业为偿付外币债务而出现的流动性危机,可能被迫降低转让未来的收益,而当转让价低于债务总额时,流动性缺乏将导致借款人失去清偿力,并通过债权人使得金融市场无法为有清偿力,并且缺乏流动性的借款人提供新资金,从而流动性危机变为债务危机,导致许多企业停业甚至破产。这使得追求虚拟价值增值的游资游离到其他领域,并通过金融传染作用引起可待资本的减少,从而引发货币危机,甚至形成金融危机。

然而,一些已经有一定经验的企业来说,虚拟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特别是在知识、技术等方面,虚拟化的形式,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促进产品快速扩张,发挥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了虚拟资本追求盈利的特性,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北京真维斯公司就是目前国内成功运用虚拟经营策略的典型企业之一。这家创立于80年代末、以生产休闲系列服饰为主的企业,目前已拥有上千个品种、年产销量达500多万件。而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走的主要是外包加工的路子,借助外包给广东、江苏等地的多家企业加工制造的方式,节约了上亿元的生产基建投资和设备购置费用。在销售上,公司也主要采取了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特许连锁经营的方式。其店铺已经覆盖了全国30几个城市和乡镇,与各地的其他相关企业相互之间以协同竞争为基础,资源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了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的发展,虽然来势汹汹,大有让人应接不暇之势,不过,这只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这正如在沙堆累积的过程中,偶尔会有一颗沙粒引起一个小的崩塌,随着沙堆越来越大,稳定性也就会越来越强。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相脱离实际上是一个异化的过程。最初为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而出现的虚拟经济最终会异化为彻底独立的运动过程,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便异化为对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真正的虚拟利润的追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林顿·拉鲁什指出,现在全球每天的金融交易中,仅有2%与实体经济有关,而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总量已突破40兆亿。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天约有2万亿的交易额大多与实际贸易活动无关。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图就清楚地说明了金融上层和实物经济的巨大反差。可见,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过度背离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成为货币危机爆发前所潜伏的最典型的特征。

金融的创新过程总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就成为虚拟经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IT业的变迁中可以窥见到经济的总体走势,经济的发展因此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整个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多。

21世纪——虚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经过20世纪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踏入更加光明的21世纪。在新的经济领域中,虚拟经济将全面展开,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全面渗透,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信用意识的增强,进入虚拟经济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冲击下,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超越一国范围之外、在实际范围内确保资源自由流动,淘汰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将虚拟经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更多地将交易对象符号化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对于交易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则是涉及到虚拟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此,交易方式的演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信用体系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使得交易者合法权利受到损失,引发信用危机。为此,国债回购几经风波、不得不暂停交易;柜台交易市场勉强维持了近10年,最终被迫关闭;期货市场近几年不断畏缩;企业债券市场也已多年陷于停顿,导致投机成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主导。相比之下,当引入虚拟经营方式之后,股票、期货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成效显著,成为经济走向的“晴雨表”。

为适应新世纪的诸多变化,人类需要一种新秩序,使各国都能安全生存并发展,而不同的,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需要以一种更为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而虚拟经济在人类提高技术的过程中,有效性会逐渐为人们所发现,通过其强大的驱动作用补偿实体经济的不足,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书目:

1.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刘骏民:《稳定虚拟经济系统是关键》,《人民日报》2003年4月1日

3.曾康霖:《虚拟经济:经济活动新领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9月

3.成思危: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界》,1998年第四期

4.张宝林、但凌《虚拟经济与货币危机(上)(下)》,中华财会网

5.《“虚拟经济”导致“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月15日

6.程思危:《虚拟经济和金融危机》,南开觉悟

第7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将被迫对外开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将日益加快,研究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以便在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防止金融深化过程中发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进而引发泡沫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21世纪是虚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超越一国范围之外、在实际范围内确保资源自由流动,淘汰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将虚拟经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关键字: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 困难与预期 虚拟经济模式 全球化 虚拟经济的黄金时代

虚拟经济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异化。虚拟经济在国外一般有三种叫法:一是fictitious economy, 是指虚拟资本,比如证券、期货、期权等等的交易活动;二为virtual economy, 也译作虚拟经济,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visual 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即用计算机模拟市场来进行经济政策的模拟等等。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当今的交易是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正确地看待虚拟经济,合理的运用虚拟资本往往会对经济的整体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模式与虚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经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实体经济,主要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虚拟经济逐渐独立于实体经济,形成其特有的对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相对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现实所能提供的满足是永远也不够的;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弥补现实不足的手段,经历了五个阶段最终确立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一个阶段为虚拟货币的资本化,即使用闲置资本成为生息资本,这是产生虚拟经济的第一个最初级的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通过银行起搜集闲置货币,使它们更好的成为生息资本;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就是银行发行的有价证券最后发展为企业的有价证券进行市场交易,建立金融市场;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最后一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虽然在传统经济在某些领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但是虚拟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虚拟经济的支持。忽视虚拟经济,会给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障碍。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制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地运行效率。凭借发行股票、债券,并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建立和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优化重组,对劳动力、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合理调配,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有助于优化全社会资本的配置。虚拟资本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并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形式,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将低企业经营风险。各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对企业资金分配、投资方向选择及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四是,虚拟资本节省了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充分的发挥了其作为货币数字化代表的作用。五是,虚拟经济的扩张,不仅增加GDP的规模,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

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规模已经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然而,虚拟经济存在着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对虚拟资本的最优化利用。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单方面地强调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实体经济的进步。因为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不但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超速发展,反而会引发泡沫经济,甚至诱发金融危机。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由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所导致的,一度对该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并且波及到欧洲和美国,震荡了全球的金融市场,上千亿的资产在这次危机中流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的几率会不断提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蔓延到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价值,不同行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金融危机扩展着自己的危害范围,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服务行业都成为了危机延伸的范围,贷款呆帐、坏账,不良资产的数量已指数的速度增长。所谓的“东亚模式”,“主办银行制”,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追求企业规模,多样化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等等,曾经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名字,也随着这场空前的浩劫灰飞烟灭。

虚拟经济的现实困境以及人们的预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虚拟”,人们通常会习惯性的将之于“虚假”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个误区。实际虚拟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活动或一个过程,其活动产生的结果,尽管有些具有“无形”的特征,但是却都是现实存在的。

然而,经济危机的出现令许多人对虚拟经济开始望而却步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传统的实体经济的关注和支持上,导致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一度减慢,并出现了短暂的局部停滞和失控状态。2000年开始,由于日本放松了对金融等虚拟资本的控制,造成了一段时间内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严重的影响了当时正在经历泡沫冲击的国内经济,加剧着已经恶化的日本“两头在外型”的经济。但是这并未唤起人们对于虚拟资本的重视,而是回避它转而将创造财富和分割财富的方式和范围限制在传统经济的范畴之内,将“虚拟”等同于“虚假”,认为虚拟经济只是一系列虚假经济行为的美妙的变体。

虽然在所谓的传统经济中,正常的经济活动也处处需要有与其的支持,但是与其对于虚拟经济,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简单的说,预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人的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动力就是对自己有利的预期,所以,预期就成为了人们进行各种选择判断的基础,必须先行做出。在虚拟经济模式中,因为其所使用的手段是虚拟的,源于人的思维活动,于是其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预期的形成过程比较的复杂,是建立在对大量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的基础上,经过对相关的信用、制度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之后,从而做出相应的反映。

预期维系着现存的所谓“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反之,一种社会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约束或稳定性,就会造成人们预期的波动,干扰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降低人们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效率。因而,具有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寄生和周期性的虚拟经济就会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态的形势,从而人们对于它的预期自然不会高。毋庸置疑,这是虚拟经济经常被冷落的原因之一,不过人类的认识能力会不断的提高,对于它的把握也会更加客观,公正。 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虚拟经济带来的挑战

第8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21世纪的中小企业置身于新经济环境中,其环境需求的特点是管理信息化、竞争全球化、生产要素知识化、市场变化加速化等。中小企业在新经济的浪潮中,必须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以能动地适应环境需求为基点,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企业成长的基本因素方面制订适宜的战略决策。

在资源战略上,以虚拟经营模式获取最大资源为取向。虚拟企业是美国管理学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结合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是若干成员企业为共同获得某一市场优势,使用信息手段以最快捷的速度进行全球资源重组而组成的没有企业界限、超越空间约束的临时性动态同盟。

虚拟经营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资源、能力和思想动态连接起来,通过虚拟组织灵活地把企业自己的优势资源与其他企业或市场主体的优势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成本实行生产能力的最快扩张。

作为一种投资策略,它提倡的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新观念:有钱就买,无钱就租,不租就借;通过虚拟人力、虚拟部门、虚拟工厂进行经营,无需企业面面俱到地投资设立。因此,企业容易拥有最低成本、最佳产品和最佳服务的竞争优势。虚拟经营的精髓,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最大限度地获得资源。

第9篇:虚拟经济的优势范文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本文选取湖北省京山县生态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济学共生理论讨论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研究认为,湖北省的圈域城镇化发展应依托武汉城市圈,采取“三级城市”为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错层、就近就地的辐射发展模式,即一级城市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分层分类向虚拟经济延伸;二级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体,梯度错层向实体经济发展;三级城市以统筹协调为主体,就近就地向园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圈域城镇化;共生理论;辐射发展模式;湖北省

1引言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①。目前,中国城镇化建设已逐步走出了管理混乱、土地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的误区,如何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进行城乡经济一体化、就地就近统筹发展的圈域城镇化②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宏观视角上,圈域城镇化发展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纳入高新科技产业,形成“产学研”有效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能够有效破解湖北省传统农业与大工业发展断层、高科技深加工产业与传统工业发展断层的矛盾,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微观视角上,圈域城镇化发展的示范作用能以点带面辐射全省,促进湖北省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型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运用经济学共生理论讨论湖北省的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其研究可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圈域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2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2.1共生理论与圈域城镇化经济学共生理论(SymbiosisTheory)及其核心机理认为: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经济组织之间、产业之间有类似于生物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交互融合渗透现象。经济主体共生关系还存在多元化发展趋势,共生形态不仅依存于同类产业内部的企业可能朝着产业边缘化的“长尾”方向发展,而且不同产业的企业可以横跨产业边界,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崭新的市场“蓝海”领域。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总体应以“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导向,发挥湖北省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制造业优势、高科技信息产业优势、交通与地理区位优势,着眼于湖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顶层设计,创建湖北省市、城镇、乡村多元共生,大型、中型、小型城市相互协调、均衡发展,经济主体及产业多元化、低碳生态化、人与自然和谐的圈域城镇化。

2.2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2.2.1一级城市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分层分类向虚拟经济延伸为了避免圈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心偏移的现象,应抓住武汉市(一级城市)的龙头作用,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向虚拟经济延伸,充分发挥武汉的地理区域、交通枢纽、信息技术、文化教育、科技人才和工业基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建成以长江经济带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研究、产业孵化基地,以现代化金融、商务、物流、信息、旅游等产业为主体的生产业基地,逐级形成对周边中型城市(二级城市)和若干边远小型城镇(三级城市)的立体交错式、散点分布式的环形辐射“商圈”。在武汉市优先发展光电高科技产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现代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虚拟经济发展空间,以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助推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更好发挥资源、资产的配置效果,体现出实体经济的市场价值。以武汉市虚拟经济作为湖北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打造武汉大都市在全国中部的金融中心地位,就能在湖北省形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多元共同体,促进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中虚拟与实体经济共生系统的“进化”。

2.2.2二级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体,梯度错层向实体经济发展湖北省作为全国商品粮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生产基地、重要原材料生产基地、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重要的文化和旅游基地,具备追赶型经济的“后发优势”。在黄石、黄冈及鄂州东部一带,可依托其邻近武汉的区位优势,借助沿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交通优势,重点建设以新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强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对接和合作,积极培育专用机械、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和港口物流等产业。仙桃、潜江、孝感、天门等城市,可以借助连接武汉、襄阳和宜昌的区位交通便利,依托湖北省农业基础条件的独特优势,重点建设棉、粮、油、畜牧及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同时发展以生活日化、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和盐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在咸宁和黄冈,打造绿色环保的农、林、水产品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发展面向武汉城市圈为主体的周末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2.3三级城市以统筹协调为主体,就近就地向园区经济发展“三级城市”辐射发展模式下的小型城镇,可采取统筹协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消费经济就近就地向园区发展,形成以农业园区为基础,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居住社区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的“三区联动”发展方式(图1)。“三区联动”发展关系中,居住社区是为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提供公共服务资源的“大后方”生活基地,以此基地为依托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多元行业共生和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如社区交通、通信、创业、文化、教育、科研、技术咨询、休闲、医疗、卫生保健、娱乐、体育、商业百货、金融保险、住房等消费居住一体的居民公共服务区间。农业园区是小型城镇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它承担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工业园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农业富余流动人口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力支撑。“三区联动”发展的实质是把各自承担不同社会职能的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相互交融,集结成新的共生系统,并将新的大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延伸,它是共生理论“长尾”边缘效应与“蓝海”新市场的完美应用。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应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应以经济学共生理论为基础,采取“三级城市”为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错层、就近就地的辐射发展模式,一级城市(如武汉市)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向虚拟经济延伸;二级城市(如襄樊、宜昌市)分类错层多元化发展,形成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联合体;三级城市(如京山县)形成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居住社区“三区联动”的发展方式,实现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消费经济就近就地向园区发展。

3.2建议(1)提升武汉城市圈综合竞争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握“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这两个国家层面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化服务产业,利用武汉市交通枢纽网络将产业链布局延伸到周边的黄冈、黄石、鄂州等城市,充实二级城市的产业综合承载能力。(2)强化“襄宜”城市群辐射能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襄阳、宜昌两个省级副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提升城市产业层次,拓展和完善城市功能,打破区域行政界线,科学整合“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资源,实行集群发展,促进区域间城市功能互补与分工协作,打造优势产业,全方位支撑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联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3)发挥小型城镇综合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对小型城镇,特别是县域中心镇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小型城镇城市人居环境、生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强化小型城镇的吸引和聚集能力。充分结合本地资源条件,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就近就地发展,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区域竞争力强、宜居宜业的特色小型城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