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医学检验的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检验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检验的发展史

第1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实验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实验软件,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借助实验对象的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是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模拟仿真软件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态为实验对象,使用相关软件及配套的案例库、数据库,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模块实验方案;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或指标,使学生观察、操作实验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态,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六模块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法。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应用型本科发展目标定位于面向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定位要求应用型本科教学要着重培养动手与操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极具应用性和实践性,必须通过实际运用,才能达到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在中国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迅速发展,形成不同于理论教学的鲜明特色:师生互动充分、学生参与度高、面对职业实用性强。不少企业已开发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产品,如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软件等。实验教学法正在成为弥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方法不足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的发展优势

1.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利于促进教学模式转变。实验教学法的软件内含模拟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和方案设计实验,以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完成为主,指导教师辅导、优化、评价实验方案,实现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2.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实验教学中,由学生分组扮演人力资源规划专员、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专员、绩效考核专员、劳工关系专员等角色,根据实验中的企业战略和外部竞争态势通过小组讨论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重视理论,轻视实际职业技能的问题。

3.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当代大学生对上机互动学习兴趣浓厚。实验法教学环境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登陆软件可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如竞争、合作、论坛交流、成绩排名、优秀成果汇报,能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和潜能。

四、人力资源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法的发展建议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硬件上,需设教师指导观摩区、学生操作区、学生讨论区等,方便教学的知识传授、团体互动、监督控制;软件上,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案例分析和综合实验软件建设为重点,培育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能力。二要全面涵盖六大模块基本操作软件,改变许多院校实验模块单一,不能完整涵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现象。三要配备与综合案例分析软件相关的法规库和案例库,促进学生规范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并与综合实验软件、六模块操作软件相配套。

2.建立完善实验教学的“双导师”人员配备。理论教学要和实验教学相联系。实验教学要形成“双导师”:一个导师是理论教学专任教师,专任教师须进实验室,教师经严格培训,掌握实验教学指导方法。第二个导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他们进实验室提供真实案例,指导方案设计,并对改进实验软件以适应现实变化发展提供建议。

3.完善模拟仿真实验学习效果的评价。第一,六模块软件实验任务完成情况,以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和小组成员在实验中的贡献度为依据量化打分。第二,综合实验方案由学生分组,各组软件对抗操作成绩排名和实验方案成绩排名加总打分,构成综合实验方案评价排名。第三,人力资源管理法规学习评价由学生登录法规库自测打分并由教师点评。

4.模拟仿真实验要和学生实习、就业相结合。以实验教学为枢纽,使学生接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培训,实验设计方案若被企业导师认可,即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企业实习、就业。切实强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第2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方向;兴趣;简约化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115―02

我从教二十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结合远教资源,对课堂实验教学、实验前瞻性探究,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与质量关系的探究》课件的制作,产生了不少对化学实验发展方向研究的想法。

1 中学化学实验的简约化方向研究

什么叫简约化实验?先看一个例子。如在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有许多与本实验原理无关的操作要求都必须进行,如要有一个氢气发生装置来临时制取所需要的氢气,实验时要对氢气验纯,实验中所使用的酒精灯还要“迟到早退”等。这里能否制一个一次性封闭的安瓿瓶,事先装入黑色的氧化铜和充入氢气,实验时直接拿来用。这就是一个实验简约化的例子。大家不妨分析分析它到底有多少优点:①围绕实验主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原理;②实验现象清晰,学生观察结果方便;③可以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及学习负担;④减少药品损耗,对一些有污染物排放的实验可以减少污染;⑤实验器具、实验药品可以回收利用,重新加工。看来,中学化学实验简约化的确有许多好处。那么,中学化学实验的简约化方向何在?如何把握中学化学实验的简约化方向的度,在进行中学化学实验简约化研究中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1.1学化学实验简约化的方向研究。中学化学实验的作用不外乎有三个:一是获得或验证一些物质的属性,获得或验证一些规律的内涵,为化学学习和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供直接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唯物主义的观点。二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三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这里谈谈我们的几个观点,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1)我们现在进行的中学化学实验管理模式,仍是用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格式,用他来管理具有现代水平的化学实验室,这本身就不正常。现在我们的实验室按规定都要配有相当数量的化学实验员,在实验前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准备,实验后还要进行繁重的劳动对实验室清理,大家可以算一笔帐,全国有多少所中学,多少个实验室,配有多少个实验管理员,初高中课本中有多少个规定的要进行的学生实验。很简单一笔帐就可以让大家大吃一惊,化学教师,我们的同学确实有必要从实验准备与实验后处理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作为社会分工,让一些人专门从事实验研究,简约化实验成品开发,让学生很方便地使用是一种必要。

(2)科学实验与中学化学教学实验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对中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来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实验并不是科学实验。简约化实验并不是进行也不适合进行科学研究,它的作用只是展示物质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教学实验不谋而台。

(3)学习就要有兴趣,任何一个科学家都是从兴趣开始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从兴趣到情趣,最后到志趣,学生每次都要冒着危险,提心掉胆地进行着一些操作繁琐、成功率低下的化学实验,兴趣何有?兴趣是科学探索的萌芽,摧毁了萌芽,哪来春天的青翠?

(4)中学化学实验开出率为什么那么低?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现在的某些中学化学实验既难又繁,二是按所谓“规范”操作的常规实验,其药品及器具缺乏。稍有怠惰的教师面对繁难就会放弃实验,条件差的学校又因药品及器具的缺乏而开不出一些要求特别高的实验。简约化实验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既满足了有些教师热衷的实验改进,又可以保证实验的开出率。

1.2学化学实验简约化的关键研究。实验简约化的关键在哪里?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简约化实验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观念、管理和社会生产力水平诸方面。简约化实验研究的关键在:①实验物质基础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实验念的改变。人们必须改变哪些观念;②中学化学实验不可能都推行简约化,哪些实验可以进行简约化?③实验简约化必然涉及工业大生产问题,如何进行工厂化生产,如何开发功能确切、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可以回收、没有公害的产品?④简约化实验在进行物质性质验证方面其意义是显然已见的,如何充分发挥在探索性实验方面的作用。

2 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所谓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研究,是指为了提高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中所规定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家庭小实验可操作性,可观察性,使其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服务功能更强,作用更大,效果更好,对其中的有些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形式有多种,主要有:①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使得实验操作更方便,方法更简单;②对实验所用药品及用量进行改进,使得实验效果更明显,实验的安全性更好,实验可视性更明晰;③对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步骤进行改进,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捷,实验步骤更加合理;④对实验进行综合改进,包括对实验原理、实验器具、实验药品、实验过程等进行全面的改进;中学化学课本中的三类实验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教育教学专家反复论证后选择入编化学课本的,很具有权威性,因此,要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难度是很大的,非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可,但只要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多思多想,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为了帮助大家进行实验改进的研究时避免走弯路,早出成果,快出成果,这里提几点建议:

2.1验改进必须不能脱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无论是实验原理、实验器具、实验药品及实验程序的改进,还是补充新的验证性实验或概念形成性实验、探索性实验,都不能离开中学生知识接受力、中学化学课本这个实际,都要围绕原实验的作用与意图,围绕增强服务于化学教学这个宗旨,否则,实验改进很容易步入误区,甚至会对教学产生副作用。

2.2验改进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增强实验的安全性,这是一项容易有所突破的实验研究,中学化学实验中不乏少数有安全隐患,这些实验对服务于教学必不可少,但对学生来说有恐惧感,容易损害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一类实验必须加以改进;②增强实验的可视性,有些实验的效果不明显,特别是某些演示实验,由于观察角度、教室或实验室光线、距离讲台的不同,实验效果有显著不同,同样这些实验也必不可少,这就存在一个增强实验的可视性问题,如将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实验,或将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放大实验效果或模拟动画等;③减少药品用量或污染,从节约实验用品或减少实验产生的废物污染,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如进行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实验时,可以在投影仪上将实验过程与结果放大;④提高实验的趣味性,目前,学生对中学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兴趣是学生的好奇引起的,并不是因为其趣味性,提高实验的趣味性是当前实验改进的一大主流,我们现在的初中化学课本及高一化学试验修订本课本都引入了趣味性实验,效果很好,但趣味性应该更强的初中化学实验却趣味性还不够,大量的实验需要改进,大家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文章。

2.3验改进的成果不仅要运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早见效益,还要及早发表,实现自身的研究价值。

结合以上化学实验发展方向研究,实验改进要遵循以下原则,以及实验简约化的方向研究。我觉得:化学演示实验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应成为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3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职校教师 专业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的。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学好。”因此,开展职校教师“教学做合一”思想研究,对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结合专业教学实践,从“教中做”、“做中教”、“做中学”三个方面对职校教师专业发展谈谈看法。

一、践行“教中做”思想,实现职校教师专业发展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认为实践活动(行)是获取知识技能(知)的关键环节。他指出:“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其职务也是一种工艺,应当手到心到躬亲实行者。首先是先生做,在做上教,学生才可在做上学。”专业教师要想专业过硬,就必须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通过在做中教,对于专业教学中涉及的实验内容或实训技能操作一定要亲身实践,努力做到在教中做,切实提高专业教学技能,从而探索出专业教学的真谛,使专业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

1.做好课前需要的每一次演示实验。在专业教学前,教师应对课上所要进行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事先亲手做一遍,做到有的放矢。多年来,我每次对课上需要的实验都要亲自再操作一次,有的即使已经做过多次还多遍反复练习,像个新手一样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通过亲身实践,实现温故知新,做到心中有度,确保课上万无一失,同时上课时灵活调控学生实验时出现的意外情况。记得有一次市级公开课,在演示变压器变流规律时,突然出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的情况,这在事先实验操作中完全没有遇到的,一般老师这时会手忙脚乱或束手无策,但由于自己平时做得多,快速判断出可能是接到电流表上的导线线夹接触不好,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故障原因,学生思路活跃,最终得到我猜想的结果――与电流表接线柱相连的导线线夹接口较小导致接触不良,最后大家在评课的时候给予很高的评价,说我的基本功很扎实,问是不是故意设置的陷阱?其实,这完全不是我预设的教学情境,而是课堂额外生成的。因此,我想职校的专业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动手实践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2.多练专业课技能训练中需要的实践操作。职校专业教学中,需要许多技能项目训练,像考工中的电拖接线排故、PLC编程及接线、电子线路安装调试等,没有一定的阅历经验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反复多做,同时把人家好的经验方法勤加练习,力争做到熟能生巧、见多识广,才能遇到意外情况时处事不惊、泰然处之。记得有一次单招技能训练中,学生接星三角电路,控制电路出现异常,初看接触器好像都是两个吸合,仔细看发现是错的,原因是学生的Y型和三角形控制的接触器主电路的合控制电路的不一致,从而导致这样的错误。但是,这样的问题不加注意还真看不出来。此外像电子排故,在懂电路原理的同时,还需对电路元件的故障现象有正确的判断,而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馈,因为电子线路比较复杂且微观,不亲身实践多加练习是达不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这一境界的。

3.多做自制教具。专业教师教学时,应尽量采用自制的教具。一方面是专业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培养锻炼自己技能的良好途径机会,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制的教具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感觉专业知识就在身边,产生专业学习的激励感。无论专业理论课教学还是专业实训,我都喜欢自制教具,通过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积累较多的教具库,极大地方便自己上课教学,一些同事也很喜欢把它拿来作为自己教学的工具。同时,每当我把教学时用到的自制教具拿给学生看时,学生都充满羡慕和赞赏的目光。看到他们如此喜欢自己做的“产品”,我会由衷地产生一种自豪感,感觉到自身的形象变得高大,心中会自发升起一种练好专业技能本领的发展意识。学生们也在榜样激励的气氛中刻苦训练,相互合作,竞争比拼,在不自觉地中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一改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有的还存在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这也许是教中做思想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二、践行“做中教”思想,实现职校教师专业发展

第4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非遗视角 民间文学 创新路径

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歌谣、童谣,经过了上百年的时光淘洗,纯粹,美好,朗朗上口,启蒙滋润着我们人生最初始的阶段。

万建中在《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中提出:“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相当部分存在于民间文学之中,并借助民间文学得以传播。”黄萍在《民间文学艺术衍生作品的独创性研究》还提出民间文学不仅是艺术的、情感的、鉴赏和审美的,更是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和传统的。可见民间文学在当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关于国家级、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项目的研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传统技艺、传统中医药等十个项目,民间文学位于第一项。笔者依据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山东省第一、第二批非遗名录内容,特制《山东省鲁中地区民间文学非遗代表性项目表》如下:

由上述可以看出,第一,民间文学尽管在非遗名录中位居第一项,但是所占比例总体上并未达到各类非遗项目的平均水平。第二,自2006年至2014年期间,民间文学项目的总体比例是呈上升态势的。第三,在国家级项目中,山东省作为文化强省、文化大省,民间文学的占比优势不明显。第四,鲁中地区民间文学在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上成果明显,成绩突出。

因此,我们须继续认真搜集、整理和挖掘鲁中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学素材、口头故事和传说,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同时注重实践和研究,多方合作,深入探索,不断开拓思路,创新路径,为推动鲁中地区乃至全省全国民间文学的优质持续发展努力。

二、我省鲁中地区民间文学的生存现状

我省鲁中地区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如已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成功的《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和《泰山传说》等,再如省级非遗名录民间文学项目中《闵子骞孝亲的故事》、《颜文姜传说》和《公冶长传说》等,还有济南关于逄丑父的传说,潍坊关于范仲淹、李清照和郑板桥的传说,莱芜关于伍子胥的传说等。

首先,八十年代以来,各地编辑民间文学“三套集成”①,发掘和整理出的民间故事数以万计,我省鲁中地区除1981出版的《泰山故事大全》,1998年出版的《莱芜民间故事精选》,2005年出版的《淄博民间故事大全》,2010年出版的《济南民间传说》、《东营民间文学》,2011年出版的《潍坊民间故事》,至此,鲁中地区“三套集成”的工作基本完成,但这些已公开发行出版的故事集销量和流传度并不尽如人意,并且通过搜索引擎,这些书籍大多只能通过孔夫子旧书网购买和了解。

其次,我省民间文学编纂整理工作没有形成强大合力,各地区民间文学集出版时间有早有晚,阵线太长,故事内容有重复冗余,成果也参差不齐。对于民间文学文本和素材的宣传、整理和介绍,只有零散的网页信息,并未建立省市级专业系统的网站和规范有序的搜索引擎,这在网络文化盛行的当下十分有碍民间文学的继承和传播。

再次,在民间文学领域没有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将民间文学素材进行采集整理的多是一些爱好民间文学的志愿人士自筹经费的义务劳动,没有报酬和补偿,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从事这项工作的多为年逾古稀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这就使得民间文学在传承上存在很大的隐忧[1]。

三、山东省鲁中地区民间文学发展现状

2012年山东画院组织“美丽的传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中国画展”工程,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41项民间文学故事以中国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加以展示,通过画展,推广民间文学。潍坊市也推出“潍水流韵――潍坊民间传说年画大展”,以年画形式展出潍坊地区的民间文学故事内容。诸如此类的大型活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间文学的发展。

各地区还做了很多相关的尝试,如临沂市的民间传说集锦网站和琅琊网文化视频栏目《琅琊故事会》,潍坊日报数字报刊连载潍坊本土民间故事,鲁中网论坛刊载大量张店民间文化故事,烟台胶东在线网对城市民间文学专题进行数字化整理等,由此,笔者整理了《山东省鲁中地区优秀民间文学素材及传播途径调研统计表》。

山东省鲁中地区优秀民间文学素材及传播途径调研统计表

四、山东省鲁中地区民间文学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1.重新审视非遗时代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

鲁迅说:“时数草昧,庶民朴淳。心志郁于内,则任情而歌呼;天地变于外,则祗畏以祝颂,踊跃吟叹,时越侪辈,为众所赏,默识不忘,口耳相传,或逮后世。”(《汉文学史纲要》)西方民俗学的引入使得国内对民间文学的定位出现了“差错”,但我们坚信“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是不同时代里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积累叠加起来的一种文化,应着时代的需要,不断的淘汰,不断地叠加,它跨越人类不同社会阶段而代代传习下来,并依然在民众生活中发挥着文化的功能,那就理应是我们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2.注重发掘民间文学精华及其作为根文化的当代意义

民间文学蕴含丰富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认知价值,文学价值是其根本价值。民间文学最根本的特点是集体创造、集体传承、集体消费,在这一过程中,它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底层民众的思想观念、伦理意识、情感好恶、生存智慧和审美趣味,它活泼自由、拥抱生活,它吸纳了民众的精神元气[3],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它维护了文化的多样性,也维护了人类精神生态平衡的高度。

3.促进民间文学与当代科技和文化建设的融合

民间文学的发展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合作共建,将带有鲜明地域民间文化特色的民间文学加以改编加工,建立民间文学博物馆或主题公园、民间文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或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文学的现代性元素,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4],与其他文化产业,如绘画、剪纸、皮影戏、现代技术和新媒体相结合,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对故事的历史文化背景,做适当整理加工,编成专题纪录片,改编成绘本、动画、影视作品、网络文学,既可以提高大众流传度,又可以对当前群众文化建设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4.积极挖掘民间文学内涵正能量的当代道德教化功能

以民间文学为素材,开发儿童启蒙绘本、读物和动漫产品,扩大民间文学的少儿受众群体;挖掘民间文学优秀的道德教育素材,开展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提高民间文学在思想教育领域的正能量。对于具有启蒙教育意义,内容浅显,哲思巧妙,适合少年儿童欣赏阅读的民间文学,可以改编为儿童读物、动画片和动漫作品,如《二十四孝》图文故事书、动画片《牛郎织女故事》。蕴含山东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道德精神品质的民间文学作品,如各地区流传下来奇闻轶事、名人事迹―逄丑父为人的忠义、郑板桥治政的机智、颜文姜侍亲的孝顺等,都可充分搜集挖掘,作为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美育教育的素材。

5.重视民间文学的国际化发展探索

我们应重视地区民间文学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化发展,要深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前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跨国文化交流也越发紧密频繁,我国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展汉语语言文化推广和交流,我省教育厅和地方高校致力于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民间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应在汉语言文化国际化发展的大潮中一显身手。

五、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对民间文学生存现状与发展路径的研究,第一,能够引导公众以科学辩证的态度对待民间文学,理性看待植根民间的民间文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传承民间文学沉淀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内涵;第二,能够推动抢救保护濒危的民间文学,并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整理编撰加工出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重新激活民间文学的强大生命力;第三,希望以此为契机,对民间文学中具有正能量的德育、美育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辅助儿童启蒙教育、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文化审美教育,推动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第四,能够丰富国家文化交流项目内容,推动民间文学走向国际,让其他国家和民族了解我们的民间文化,继而喜欢我们的传统遗产,也欢迎和接纳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注释:

①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内地进行大规模采录并陆续出版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参考文献:

[1]米海萍.非物质文化视野下对民间文学文本的传承与尊重――以青藏地区民间文本为例[J].青藏高原论坛,2013(4).

[2]刘锡诚.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J].民间文学,2013.1.

第5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司法鉴定;西周;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

中国古代司法鉴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的司法鉴定技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西周时期

神明裁判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传说中以兽断案之类的神明裁判式的取证方法,在中国古代很早的时期就已经被司法审判实践所淘汰,仅仅作为一种古老的神话而载入史册。它是在人类对社会、自然还缺乏认识的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时期,采用一定形式和现象作为神灵旨意帮助裁断案情,如“水审法”、“火审法”、“热油审”等鉴定手段,那时候,法庭不是为查明案件事实设立的机构,而是为获得‘神灵指示’设置的场所。在司法审判方面西周审判者首重口供,确立了通过当事人表情而分析,认定其口供的真实与否的原则,同时,西周司法活动也注意对证据的运用。

(二)形成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司法鉴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楚人对证人证言的搜集、审查、鉴别和运用,有一套严格细密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鉴定结论会因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而产生谬误,所以若要运用它定案,是必须经过认真的审查判断的。

秦朝时期法家占据了主导地位,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社会的科学技术有了发展。在这样一个如此重视法治的时期,对证据自然也提出了更多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物证技术的发展。在审理案件时,已相当重视和广泛使用各种司法物证,指纹的运用就出现在该时代。秦朝在注重口供的同时,还出现了限制刑讯逼供原则。除了鉴定技术外,在进行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方面,也有明确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原则上要进行尸体检验,检验和鉴定必须有专门人员来负责。此外,统一鉴定文书的体例和格式方面的标准式样,表明司法鉴定已逐步趋于规范化。

(三)鼎盛阶段――唐宋时期

古代法律发展至唐朝,达到了一个高峰。在吸收秦汉以来司法鉴定实践经验和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了司法鉴定制度。《唐律》规定,在人命和伤害案件等案件中,检验的对象主要有三类,即尸体、伤者以及诈病者,即相当于现今的尸体检验和活体检查。同时,对伤害案件中“伤”的标准作了明确界定,损伤的程度不同,量刑轻重也完全不同,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司法鉴定。也正因为如此,《唐律》对于检验人员的责任也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基本上都被后来各朝代的法律所继承。

宋朝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检验的法律制度和法规,用以指导和规范检验工作,产生了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统的司法检验书――《洗冤集录》。宋慈的《洗冤集录》包含了现代法医学的先进理念。自宋慈以来中国古代司法检验体系有如下特点:1、开始从医学的角度讨论司法检验的问题,如各种中毒的症状分析和急救方法的研究。2、以断案为目的进行司法检验,把检验过程当作是断案审狱的一部分。3、利用各方面的知识,如毒物学知识、昆虫学知识进行司法检验,并通过规范检验程序,提高检验官员的道德行为等措施,形成系统的司法检验体系。

宋朝司法官员的人文素质及法律知识修养很高,在审理案件中,采用多种方式,以不畏压力、细心认真而著称,总结了许多了具体的办案方法,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1、亲自审问诉讼双方。2、利用犯罪心理学。犯罪分子出于作案心虚,被审讯时下意识地会有不同的反常表现,司法官员细心观察,发现了这些异常点,就可以为断案找到突破口。3、利用日常生活经验辨别证据。

(四)衰弱阶段――元明清时期

元朝在法医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就是王于编撰的《无冤录》一书,《无冤录》在继承《洗冤集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法医学理论,并纠正了《洗冤集录》中的一些错误。此外,元还颁布了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验尸式》,表明在这一时期,检验制度已基本上规范化、法制化了。

明代的检验分为命案的检验、盗案的检验及斗殴的检验。明初,检尸图式由各府印,检验尸伤应依据实验,否则检验官员应负刑责。但这一时期由于朱元璋采用了“乱世用重典”的思想,重刑主义得以广泛应用。在司法制度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对物证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纵使其法律对物证的规定再完善,对物证的要求再高,在物证技术上的研究再多,都不过是一纸空文。

清朝的检验分为命案检验与斗殴案检验两种。清朝司法审判极重口供,对其他证据亦极重视。但清朝强调以严刑峻法加强专制主义,严惩谋反、谋大逆、谋叛等重罪,钳制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等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加之闭关锁国的政策,自然科学在此阶段也停滞不前,物证技术自然也不可能得到发展,甚至在该时期,由于物证技术不能得以运用,故实践中的经验也不能得以继承,很大程度上都已衰退。加之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不断加强专制,官吏的腐败,法律的实施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许多法律规定都早已名存实亡。物证技术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维持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发展了。

参考文献:

[1]李玉主,《中国法制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沈大路,《中国司法鉴定的古代史》

[3]朱勇主,《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

第6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目的观察肋骨骨折影像学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观察肋骨骨折影像学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肋骨骨折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优势及缺点,找出漏诊及误诊的根本原因,为法医鉴定提供有力依据。结果肋骨骨折影像学优势及缺点各异,及时找出漏诊误诊原因并及时进行纠正能有效保证检查的准确性,提高法医鉴定的可信度。结论影像学的三维重建技术能作为法医鉴定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

肋骨骨折;影像学;法医鉴定

0引言

在法医鉴定中,常借助医学影像来观察人体内部情况,帮助了解案件发生的大概经过。而在法医鉴定案件中,肋骨骨折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现象[1],医学影像能直接观察肋骨骨折是否发生、清晰观察到骨折的位置、形态、何时骨折及骨折的数量等,为法医鉴定受伤程度提供有力依据[2]。但错误的诊断及漏诊严重影响法医鉴定的结果,甚至影响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的审判。笔者为了观察肋骨骨折影像学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针对肋骨骨折影像学进行了观察分析,详细内容见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影像学发展史:自1895年发现X光后,临床中终于实现了不动刀即可得知人体体内器官变化的医学伟大成就,同时掀开了影像学的帷幕,经过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影像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从最初的X光-CT-MRI等,影像学的发展及壮大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许多便利。目前,临床中主要影像学方式主要包括数字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计算机断层扫描、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等。

1.2方法

在进行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过程中,第一次诊断结果可能与第二次诊断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包括:扫描技术条件的差异、肋骨骨折部位的复杂性、呼吸运动、肋骨骨折不同时间段进行影像学显示的结果不同。可能患者在骨折第一周诊断显示图像为模糊期,极易导致部分细微骨折漏诊现象,但在第二周显示的影像学结果与第一周结果不一致。影像学检查机器的先进程度也直接影响着肋骨骨折的检查准确性,大部分基层医院内CT主要为多层,在2排以上,其扫描层厚主要集中在5mm至10mm之间,较小进行三维重建技术;而MSCT三维重建较为清晰,若扫描层厚集中在5毫米、10毫米则会严重影响肋骨骨折的诊断结果。影响肋骨骨折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因素还包括放射科医师经验不足或存在阅片不仔细等主观原因,这是肋骨骨折误诊及漏诊的又一因素。

1.3观察指标

分析肋骨骨折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优势及缺点,找出漏诊及误诊的根本原因。

2结果

肋骨骨折进行CT检验的优势在于检验操作便利、费用低,缺点在于检验可能存在不准确性,极易导致细微骨折漏诊现象;MSCT三维重建技术优点:能清晰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形态、数量,能仔细观察到细微骨折,减少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发生;缺点:技术含量较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费用较高等。临床中出现漏诊及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a:操作者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较低、阅片不仔细等;b:影像学检验设备较落后,无法对骨折部位进行精确显示;c:肋骨骨折影像学表现结果受时间的影响而变化;d:检验的局限性,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

3讨论

肋骨骨折属于法医鉴定中较为常见的疑难现象之一,人体外伤后是否存在肋骨骨折现象、骨折部位、骨折数目及骨折严重程度、新旧程度等是决定加害人是否存在犯罪行为及判刑时间长短的重要指标[3]。因此,肋骨骨折影像学对于法医鉴定的影响及价值较大。MSCT是重症及胸部外伤患者最好的诊断影像学方式之一,患者外伤后3周左右应及时采用CT扫描,保证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4],而DR可以作为检验筛查的首选方式,为了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及误诊现象,临床在进行检验时应采用正斜位及多角度摄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超声检验价格低廉,在肋骨骨折及骨折愈合程度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及特点[5],能广泛应用于法医鉴定中,MSCT三维重建技术具有强大的三维重建技术,是法医学鉴定的主要优选检查方式,其主要结合多种三维技术对伤者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及观察。肋骨骨折发生后最危险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伤者受伤后3天左右[6],在临床法医实际案件中,肋骨骨折伤者在此阶段大部分伤者会出现血胸及气胸症状,且逐渐加重,法医鉴定人员应在确定伤者肋骨骨折的同时全面考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准确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7]。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伤者伤后一个月内进行CT三维重建技术复查能有效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发现肋骨细微骨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确保法医鉴定

结果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法医鉴定过程中,应全面考虑综合因素,优化检验技术、先进技术设备,结合伤者受伤时间、骨折时间及影像学报告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观察。结果可知,肋骨骨折影像学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提高影像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法医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值得推广并使用。

作者:张万伟 周红亲 单位:临汾市曲沃县公安局

参考文献

[1] 冀建华,李新奇,靳永胜,等.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与法医学鉴定[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14(2):S7-S9.

[2] 龚晓虹,孟祥志.肋骨骨折影像学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29(4):342-345.

[3] 李跃辉,李富增,苏政,等.肋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J].母婴世界,2015,15(8):387-388.

[4] 赵晓波,高波.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联合应用在肋骨不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6(5):940-942.

[5] 朱建国.探讨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中的影像学检查判定[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3(8):2421-2421.

第7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教育,医学;创新思维;交叉学科;学生,医科

纵观医学发展史,每一项医学难题的破解,每一次重大科研成果的成功,每一项医疗器械的发明、改进,每一次医疗技术的改革,均离不开创新。创新不仅能够促进医学发展,还能够提高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地位。目前,我国原创医疗器械、医学技术及医学创新不足,在医学的发展上处处受制于人。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医学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需求。

1我国医学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较少有系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忽略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是成为一个医生的基本条件,但是如果没有系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那就仅仅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而不是能够解决医学上的疑难杂症、发明医学新技术的医学科学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都是空谈。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还可以发现理论的缺陷,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寻找弥补不足或改进的方法,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对于医学生来说,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前3年以理论学习为主,在接触临床课程后逐渐开始在医院见习、实习,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医学生培养的数量多,在见习、实习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很难在实践中发现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授理论课程中,尤其是在临床课程的授课过程,很多教师均会倾向性地把自己在临床实践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少走弯路,但是该做法同时也带领学生走向一个误区,认为教师课堂上传授的一定是正确的,容易形成“唯师”式的盲从,不利于医学生思维的发散。在此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医学生只能是照搬教科书,不懂创新的知识型人才;而不是能够推动医学发展的、勇于创新的、解决医学疑难杂症的医学创新型人才。

2落实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措施

2.1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

创新思维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知识、经验、方法、智力等思维素材[1]。创新思维虽然注重“新”,但这种“新”并非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基本知识之上,对其结构、理论、应用而产生的新的想法。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创新思维只能是一个“贫乏”、“空洞”的思维空间。而且有事实表明,知识的广博程度与创新的质量密切相关,积累的知识越多,创新的维度越广,创新的触发点就越多。医学是在大量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纵观医学发展史,在医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均具有高学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医学领域,只有具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创造新的高度。医学生教育往往是以培养临床医生为目标,在整个本科学习期间,学习内容均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相关,而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学习。交叉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易于突破定势思维。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综合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2]。目前,我国高度原创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是该学科的产物。该系统的发明来源于一位妇产科医生对于超声波终止宫内妊娠的构想,而该系统的产生则是临床医学、工程学及信息学的综合产物。同时,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用于理疗的“阿是治疗仪”和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海吉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不仅能了解临床医生的需求,还能顺应临床医生的需求进行创造或改进相关医疗器械。边缘学科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我国原创医疗器械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还有助于突破原有专业的限制,获得更高的研究成果。有数据表明,自1999~2004年以来,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得主中约84.6%为非科班出身。同时,作为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大学如哈佛大学、康纳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先后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3]。由此可见,交叉学科的学习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形成。

2.2以批判性思维为前提,平衡发展、发散思维及聚合

思维在传统教育下的学生,普遍表现为“惟上惟书”式的盲从于权威,而这种情况在医学生身上表现更为突出。临床医学起初为经验性学科,医生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这种医学模式的引导下,极易出现“惟上惟书”式的盲从。而现在,医学模式已从经验医学转变为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之上[4]。毫无疑问,在临床工作多年的专家临床经验特别丰富,但是在进行医疗决策时应遵循证据而非经验。身为医学生,要学会在对知识的记忆、接受、理解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要以求真为目标,勇于怀疑,不“惟上惟书”,敢于批判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这样才能不断突破自己,提高自己[5]。在临床实践中,以批判性的眼光看问题,就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问题,就能打破条条框框的禁锢,挑战权威界定的标准,才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创新思维的形成。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6]。聚合思维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利用已有的线索、信息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对这类疾病的鉴别诊断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针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延伸出很多鉴别诊断;而如何鉴别这些疾病并最终得出诊断则是聚合思维的过程,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的辅助检查,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得出确切的诊断。这是临床思维的2个过程,同时也是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2个方面。对于每一项创新的成功均包含着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相互碰撞,在多次碰撞之后才有了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求真的思想,不“惟上惟书”,敢于挑战权威,突破定势思维,是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同时,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寻求思维的广度,以聚合思维为支持点,挖掘思维的深度[7]。仅依靠发散思维通常能探索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往往拿不定主意,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仅依赖聚合思维,就会导致眼界狭隘,往往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因此,在创新的一般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是前提,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在思维的连续阶段中常互为主次,并相辅相成,同为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8]。

2.3鼓励参加国际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活动

国际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活动是每一位医学生的必修课。医学生的培养强调“专”,国际学术研究会议的发言人均为本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听取他们的研究报告,了解医学前沿进展,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为创新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同时还能够有机会与国内外学者面对面地探讨和交流学术问题,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另外,医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大家独特的思维优势,还可以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其可以加强思维的训练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医学生来说,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方面可以开阔医学生的眼界、激发创新灵感;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大家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大家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学术风气。

2.4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导,即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座位上奋笔疾书;而是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加以调换,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上课需要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制作幻灯片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讲授,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这种授课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及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上相互提问、相互质疑、相互交流,不仅能提高学习的质量,还能够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型教学模式,培养其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9]。课堂上不应该仅限于对知识的学习,还应与同学一起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学生对某一项研究感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其完成课题的申报、实施和结题。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教学质量进行合理地监测,将测验和评价变成指导和监控教学实践过程的手段,杜绝考试以为导向的教学和学习策略[10]。

2.5培养团队意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诞生,其过程往往是曲折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领域去解决研究中的难题。例如,研究恶性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超声学、影像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共同探讨如何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前提下高效且精准地杀灭肿瘤细胞,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在遭遇瓶颈时,不同学科考量的重点也不同,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良好的团队意识更有利于创新型科研成果的诞生。总之,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但应具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挑战权威的魄力,善于发现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并能及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生的储备资源,其创新能力与我国未来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对医学生的培养中,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共同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孝洋.论创新性思维与思维定势的统一性[J].传承,2009(22):84-85.

[2]常宇,张琪,高斌,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全方面培养模式———校外实践与校内学习相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88-89.

[3]谢沛铭.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D].长沙:中南大学,2003.

[4]王艳,王欢,赵新利.循证医学教学探析[J].科技视界,2013(36):171.

[5]张梅,印勇.批判性思维:研究生开启科学创新之门的钥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29-32.

[6]张同斌.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2):90-92.

[7]王传芸.《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75-78.

[8]王海艳,邵喜武,姜维复.发散思维培养的理论依托及路径选择[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2):26-29.

[9]袁华,李玉梅.案例教学法研究述评[J].才智,2014(23):220-222.

第8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氯氮平;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

最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研究人员研发了大量新的抗精神病药物,比如氨磺必利、奥氮平、阿立哌唑等等,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均优于传统精神病药物。然而,氯氮平对于改善精神分裂阴性症状及认知能力效果较差,特别是造成肥胖、体重飙升、血脂血糖代谢功能下降、血清血清崔乳素增高等风险较大。所以,治疗精神分裂症成为了当前精神医学重点研究的疾病。本院自2010年开始,尝试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将随机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临床研究中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年龄区间为30~70,平均年龄(44.1±1.9)岁,病程为14―30年,平均病程为(19.3±8.1)年。在临床研究中采用国际随机字母排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0例),组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对照研究条件。

1.2 方法

对照组指导患者服用氯氮平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965)25mg,75mg/次,2次/d,均在饭后服用,1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mg×20片/盒 ),1mg/次,2次/d,均在饭后服用,疗程与对照组一致。

1.3疗效标准

参照《2010版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规定》[1]中的PANSS总分减分率来判定其治疗效果:痊愈,其PANSS总分减分率≥75%;显效,其PANSS总分减分率在50%~74%区间内;无效,其PANSS总分减分率

1.4数据处理方法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统计数据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准,满足这一标准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数据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两组总有效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注:*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抗精神药物的成功研发成为了整个精神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能够有效抑制或改善精神分裂症各种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治疗时间,使其能够尽快地回归社会,尤其是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关医学权威研究统计数据得知,利培酮临床总有效率为89%,齐拉西酮临床总有效率为85.4%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但是,依然还有很大部分患者通过服用标准抗精神病药物后,其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精神分裂症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最为普遍的治疗方式,其联合用药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氯氮平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然而由于其具有减少粒细胞和损害心血管等不良反应,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但是有关医学研究指出,该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临床效果差异性较大。本文主张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病分裂症,主要是由于利培酮是一种较新的精神病药物,为苯丙异恶唑衍生物,能够有力地亲和D2受体和5 H T-2A,同时具有平衡两种受体的作用,较好地弥补了氯氮平的临床缺陷[2]。通过本文研究结论得知,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病分裂症,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能高,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第9篇:医学检验的发展史范文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现代护理专家提出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可见,现代护理要求护生了解护理的发展史、职业素质及行为规范、护理理论和护理程序,涉及人、环境、健康、护理等具体内容。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整体。他们的健康与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体内环境密切相关,护生必须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面智能结构,方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服务。因此,学校教育应致力于全面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

化学教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从讲课一开始就向护生灌输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告诉护生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对护士的心理需求首先是职业道德,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服务态度、仪表礼仪、修养、沟通等方面。若能以“5·12”国际护士节或成立南丁格尔护理服务支队为契机,组织护生参加优秀护士模范事迹报告会,讲述南丁格尔的典型事例,组织护生为群众提供护理服务等活动,将会对护生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医德护风起到推动作用,也将会对护生学好化学课起到促进作用。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从这个角度来讲,唤起护生责任感比单纯传授知识、方法更重要。

2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护理理念

护理是对人类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进行诊断和处理的过程[1]。护理专业是一种对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包括个体和群体)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的独立应用科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合成的一门自然科学[2]。化学课只有淡化学科意识,才能突出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注重护生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使其树立“先预防保健,后疾病护理“”先健康人群,后患病个体”的观念。教材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护理教育改革的需求。为此,化学教材应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办学方向,以护理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3],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5性要求,体现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特色。

3化学与医学护理学的关系

医学护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探求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找出防病、治病的原理和方法,确保人们身体健康并延年益寿[1]。

3.1化学与人体生命的关系

人体生命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物质变化过程。人体各种组织都是由糖类、蛋白质、脂肪、核酸、无机盐和水等物质组成。食物的消化、吸收都是化学变化过程[2]。人体的一切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和体内的代谢作用有关,而代谢作用与人体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变化密切相关。所以,要研究掌握生理和病理现象的本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生物化学就是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内进行的各种复杂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通过对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可以从本质上揭示生命的奥秘,把握生命运动的规律[4]。

3.2化学与疾病诊断的关系

在诊断疾病时,常常要对患者的血、尿、胃液、粪便等进行化学检验,以帮助医务人员作出正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法和步骤。例如,尿中葡萄糖、丙酮含量的测定,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临床上常用的B超、CT、核磁共振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成为诊断脑、肝、肾、肺等脏器病变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13153I能确定甲状腺的功能状态;6053Co放出的射线能深入组织,并对癌细胞有破坏作用。

3.3化学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临床上常用药物来治疗疾病,例如用氢氧化铝、碳酸氢钠、乳酸钠来治疗某些胃病;用磺胺类药物来治疗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为了正确使用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必须对各种药物的组成成分、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体内所发生的变化和作用有全面的认识。同时,药物的合成制备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鉴定、提取等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化学知识。

3.4化学与疾病预防的关系

在预防医学中,使用化学方法对环境中的空气、食物、饮水等进行监测,从而寻找预防疾病的措施。如配制注射使用的消毒剂、酒精、碘酒、注射液,研究药物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等都需要运用化学知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遗传、变异、疾病、死亡等生命过程的探索,越来越显示出化学与医学护理学的密切联系。所以,化学是护理专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之一。

4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4.1学会运用辩证法

学习化学与学习其他科目一样,要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认识和分析问题。例如,认识物质结构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影响,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4.2牢固掌握“三基”

要准确、牢固掌握好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加强对“三基”的理解和记忆,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把“三基”灵活贯穿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

4.3注重课堂学习

在课堂学习中,要善于听讲,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定期归纳总结,通过比较、分析,使知识系统化;要及时复习,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一主线来学习。另外,还要多看书,多练习,以求温故知新。

4.4理论联系实际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化学原理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所以要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验学习。在教师演示实验和护生分组实验中,注重培养护生的观察、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和书写实验报告能力,使其养成严谨的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5让护生亲身体验护理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