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范文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技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科技行业报告

第1篇:农业科技行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准政策性;贷款;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15-05

准政策性贷款业务是由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自行承担贷款风险的粮棉油收购贷款,是现有信贷产品中一类特殊信贷业务,介于政策性贷款业务和商业性贷款业务之间,既具有政策性贷款刚性需求特征,又具有商业性贷款自担风险特征。在现阶段,开展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主要是为防止出现区域性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表明,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以其特有的职能和优势,在履行支农职能、实现有效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在当前粮棉油市场形势不断变化、信贷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重视和研究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问题,对于做好农发行信贷支农工作,推动全行业务健康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政策性贷款的基本特点

由于兼具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的特征,准政策性贷款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信贷计划优先安排,信贷资金足额供应,实行基准利率。

2.承贷主体多元化,包括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集团客户等。

3.对借款人要求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

4.实行封闭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统一,把风险控制放在突出位置。

5.财政不兜底,自负盈亏。

二、准政策性贷款的作用与成效

(一)鸡西市2006―2008粮食年度粮食生产情况与总体趋势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鸡西市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和商品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详见图1。

(二)近几年准政策性粮食收购情况

2006粮食年度收购准政策性粮食72万吨,占商品量的28.57%;2007粮食年度收购44万吨,占14.33%;2008粮食年度收购16万吨,占5%;虽然受2007粮食年度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2008粮食年度国家全面启动托市收购等因素的影响,准政策性贷款发放逐年减少,但其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视。

1.政治作用巨大

前几年粮食丰收,物价连续上涨,粮食销售市场价格低迷,受产业政策、出口退税等因素影响,外地粮商少,市场销售不畅,企业利润空间狭窄,局部地区出现卖粮难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鸡西市分行迅速确认辖区内收储企业的贷款资格,核定最高额度,及时发放准政策性贷款,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保证了农民利益,保持了社会稳定。正如虎林市市长所说:“农发行的信贷支持使广大农民可以坐在家中甚至田间地头有选择性地售粮,并能卖上好价钱,从中获得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为农村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使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抓好地方经济建设工作”。

2.社会作用突出

粮食企业季节性收购明显,融资量大,有效资产少,融资困难,不采用全额抵押担保的方式,很难在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农发行顺应粮改的需要,在推动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了准政策性这一贷款品种,填补了“政府想办的、农民所需的、商业银行不想涉足的”特殊领域的需求。仅鸡西地区2004―2006粮食年度在国家没有启动政策性收购的情况下,累计发放准政策性贷款22.31亿元,共支持43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收购粮食145.77万吨,收购辐射46个乡镇、459个村屯和11个国营农场,受益农户19.3万户。2006 年以来累计为地方增加税收达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 000余个。农发行也是当地各金融机构贷款增幅最高的银行,充分发挥了支农领域的骨干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经济效益显著

2006―2008年鸡西市发放准政策性贷款20.2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131.62万吨,帮助企业实现收入22.28亿元,获利1.05亿元,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农发行也实现收息7 459万元,间接带动了存款、中间业务等全面发展,为完成全行利润计划等各项经营指标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三赢。

(三)准政策性贷款对象呈现多元化趋势,非传统购销企业所占的比重稳步提升

2006年,将收购贷款的对象明确界定为在农发行开户并具备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首次打破了所有制的界限,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和转化企业以及其他具有相应资格的企业纳入了准政策性贷款支持范围,实现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享受准政策性贷款政策的多元化局面。

从以上数据看,随着粮改的进一步深入,准政策性贷款支持的行业覆盖面有较大的拓展。

(四)准政策性贷款效率较高,杠杆作用明显

从鸡西市情况看,准政策性贷款占全口径贷款比的7.27%,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其作用是高效的,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加工企业经营严格遵循市场规律,以质论价。有的还采用订单方式收购,如鸡西市兴达、海泰及农垦爱邦等公司均与农民签订种植协议,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购粮食全程参与,这样就保证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企业也获得更高收益。企业效益提高,带动了地方税收的增长,企业规模扩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仅鸡西兴达制米有限公司一家,在2004年接收鸡西市第一粮库下岗工人就达110余人,同时,对农发行经营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三年来,鸡西市分行此项贷款累计获得利息收入4 000多万元,中间业务收入50余万元。

本次调研重点针对连续三年得到鸡西分行信贷支持的5户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资产总额保持增长的有4户企业,占比80%;所有者权益保持增长的有5户,占比100%;实收资本增长的有1户,占比2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有4户,占比80%;利润总额增长的有3户,占比60%。可以看出,通过对加工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空间得到稳步提升。如鸡西市兴达制米有限公司,在农发行信贷支持初期,是单一的粮食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几年来,通过农发行信贷支持,成为了以种植、加工、销售、仓储为一体的中型粮食加工企业,是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重点出口企业,企业经营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再如,黑龙江农垦爱邦实业有限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发行支持初期是年加工原粮3万~5万吨的小型加工企业,通过几年投放准政策性贷款的支持,现已成为年加工原粮近15万吨,集粮食加工、麦芽发酵、稻壳发电、城镇供热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资产也由原来不足5 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亿元以上,由过去抗风险能力较低转化成现在的经济实力雄厚、物资保证充足的优质企业。

三、准政策性贷款是政策性贷款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延续

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主要特点体现为:政策性强、制度规范、管理成本低、贷款份额高。

(一)目前政策性收购存在局限性

1.保底收购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使用

政策性收购是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调控市场等需要,而实行的国家及地方各项储备的粮食收购,也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具有保底收购属性的最低价收购、托市收购和国家临时储备粮食收购,是政府在特定时期所采取的必要手段。2006至2008粮食年度,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鸡西市收购中央储备粮共46.36万吨。2007粮食年度,鸡西市启动了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水稻42万吨,启动的主要原因是当年市场价格比国家制定价格(0.82元/斤,国标三等)低,而玉米未启动最低价预案,原因是当年玉米市场购销活跃,市场价格高。2008粮食年度,鸡西市启动国家粮食调控政策,指标218.4万吨(含佳木斯桦南县、七台河市),在鸡西地区实际收购160.8万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经济动荡,粮食市场价格起伏较大,国家推出临储粮收购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民卖粮难问题,确保了农民利益。从几年来的粮食购销实际情况看,政策性贷款应对粮食市场特殊情况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市场的常态下,发挥的作用受自身先天特性的制约,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有限。

2.严格的质价政策性有其局限性

一是质价政策性强。2008年度粮食质量较好,2009年度粮食质量较差,等外粮多,农民如何销售手中的等外粮将是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二是国家临时储备收购定价限量存在片面性。2008年末,在水稻市场形成稻强米弱的格局,加工企业不敢轻易入市收购,国家及时出台了临时储备收购政策。但计划指标分批下达和政策宣传不到位,既给相关部门协调运作增加了难度,又引起了大量农民恐慌性卖粮,使本来能保护农民利益的、较为合理的定价,却没有让农民得到实惠,大部分利润被粮食经纪人等中间环节侵占了,国家的好政策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三是扭曲市场价格。当政策性粮食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较多时,指导价格占据了主导地位,价格信号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丧失调节和引导种植结构的能力,会使某一品种产量居高不下,收储压力增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各粮食品种价格定位的合理性进行调研,以达到通过利益驱动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目的。

3.代储企业的被动投入容易转化成农发行贷款的隐性风险

有些企业原有条件差,为了达到临储库点的标准,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但临时储存时间的不确定性,极易造成入不敷出的现象,最后形成新的亏损或外欠债务的增加,直接给农发行贷款造成隐性风险。

4.实行政策性收购对加工企业乃至下游产品的冲击

一是政策性粮食大量收购后,对加工企业和相关的农副产品冲击加大。政策性收购启动后,市场粮食价格会被硬性提高,增加了加工企业的收购成本。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成品价格无法相应提高,形成了不收购、不生产、不亏损,收购越多、生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的怪圈。以2008粮食年度大豆收购为例,国家收购临储大豆的价格为3 700元/吨(三等),而进口大豆到港价格为3 300元/吨左右,差价400元。为了减少亏损,有的油脂加工企业被迫采购进口大豆进行加工,这对我国的大豆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二是“国进民退”的情况更加严重,不利于企业间的竞争和粮食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由于政策性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而指定的收购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粮食企业。因此,其他企业低于政策价格入市收购,根本收不到,高价收购又要亏损,由此,导致粮食大部分都流向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这也是造成2008粮食年度准政策性贷款投放减少的主要原因。

(二)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完善政策性收购的必要手段

1.农发行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履行自身社会职责的需要

一是受政府财力的限制,以增加政策性储备规模来保障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国际国内粮食起价较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较小,即便能够启动,客观上存在着时间、地域和品种的限制;三是粮食产业属弱势产业,利润率低,季节性收购明显,资金需求量大,商业性贷款业务受到资金和计划的双重约束,难以对粮食收购提供有效的支持。总之,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都难以有效解决收购问题的现实情况下,准政策性贷款是农发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手段。

2.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是支持民族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粮食价格也形成对接机制,国际粮商和跨国公司正陆续进入中国粮食市场,对我国民营粮食加工企业造成极大冲击。如在“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国内近70%的大豆压榨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国际粮商趁机低价收购和参股。目前,我国80%左右的小包装食用油控制在国际大粮商手中,而且还有继续向其他品种扩张的趋势。跨国企业已掌控我国植物油定价权,如果进一步取得粮食流通的控制权,将会造成我国粮食定价权旁落,给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团,已经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多家粮食加工企业,2009年在鸡西市也进行了相关布局的调研和运作。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大对国有或民营粮食加工企业准政策性贷款支持,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强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农发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是多年来农发行对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和管理已经形成了贷款投向的清晰化、业务操作的规范化和风险控制的程序化。我们认为,这项业务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二是随着粮改深入,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将逐步健全,粮食物流将会逐步顺畅,国家除掌握必要的储备外,市场流通将成为主导,这是准政策性贷款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三是通过多年来的信贷支持,已发展了一批有实力、有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强的客户群体,继续支持,可把他们打造成大型的粮食骨干和支柱企业,实现农发行贷款业务持续有效的发展。四是通过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对农发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4.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促进加工企业发展的需要

对粮食加工企业投放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是农发行拓宽粮食收购渠道,积极支持多种形式收购的重要手段。鸡西市分行2006―2008三个粮食年度累计对16户加工企业投放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7.72亿元,收购粮食46万吨。

在实际操作中,加工企业真正能够提供优质资产进行抵押的并不多,为方便粮食收购,企业多建于县(市)郊区,部分经营用地的取得方式为租赁或占用农村集体土地。按农发行现行规定,设定不了抵押价值或抵押价值较低,直接影响到地上建筑物的价值。受此限制,农发行投放抵押贷款的额度也较低,职能占到企业贷款总需求的10%~30%,个别甚至连10%都达不到。同时,加工企业自身流动资金不足,原因为:一是大部分自有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二是粮食原料收购季节性强,短期内需要大量资金;三是粮食产业利润率较低,完全是靠量的积累才能实现企业的盈利;四是企业多采取先货后款的经营方式,这样就形成一部分结算资金占用,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商业性贷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加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①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准入门槛较高,信用等级需达到A-级以上,一般要采取担保的贷款方式;②加工企业可办理有效抵押的资产较少,以全额抵押方式投放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无法满足企业收购资金在量上的需求;③找专业担保机构担保,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原本利润率就较低的加工企业获利能力将更加有限;④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收购粮食的,农发行仍采取封闭运行的管理方式,必须做到购贷销还,不能周转使用,这与加工企业的经营方式存在着明显矛盾。所以说,加工企业迫切需要准政策性贷款支持。

四、当前准政策性贷款业务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准政策性贷款的社会敏感度提高,政策刚性增强

2010年以来,受物价上涨过快、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在这种背景下,支持粮食收购已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关系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全局,关系到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是国家宏观调控、长远规划的重要一环,政策性十分突出。

(二)准政策性贷款的市场环境复杂,风险防控难度加大

一是粮食市场化程度提高。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和风险的加大。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市场放开后,各类市场主体为争夺粮食资源而展开的“收购大战”频频发生,导致市场供求扭曲、价格波动频繁。二是部分农产品的国际化程度提高,突出表现在大豆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三是企业经营的一体化程度提高。目前,大部分市场主体实行“购加销”一体化经营。生产经营环节增多,市场风险点也在增加,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经营。四是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程度提高。从市场交易的方式看,目前,除了现货交易之外,还出现了期货交易、电子撮合交易等新型的交易方式和手段。这在规避传统风险的同时,也容易产生新的风险。

(三)准政策性贷款的对象基础薄弱,倒逼贷款现象使农发行监管责任加重

目前,一方面,由于市场主体发育缓慢,导致准政策性贷款投放缺乏足够的市场载体。几年来,受应急、应季缓解局部性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制约,择优投放贷款的空间非常有限。截至2009年末,鸡西地区全辖42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中,A级以上客户13户,只占31%。全市16%的国有粮食企业的贷款资格是由地方政府推荐取得的,实际达不到农发行的认定条件,因而贷款的发放存在着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彻底、不到位,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其贷款主要用于委托粮食收购,导致贷款的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如果市场价差超出风险保证金,委托客户续存难度大,就会将风险直接转嫁给企业和农发行。粮食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一年一度集中收购,分期销售,光靠对报表、现金流、产成品的监督远远不够,第二还款来源较弱,因此,只能靠加强粮食库存监管来保证贷款安全,农发行监管责任日益加重。

(四)准政策性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较弱,安全措施无法覆盖风险全部

粮食购销类企业一般以贸易为主,流动资金多,固定资产较少,因此,企业第二还款来源较弱。截至目前,占用农发行贷款的粮食企业有效资产值仅为3.7亿元,其中,粮食购销企业2.82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0.88亿元,有效资产抵押值为1.85亿元。而鸡西地区年均粮食收购贷款需求量为30亿元左右,有效资产抵押值仅占贷款需求的6%,而且变现难度较大。大量的信用放款仅靠10%~20%的风险保证金来覆盖,贷款风险难以防控,一旦发生风险,安全措施无法到位。如果要求企业实行抵押担保的方式,一是抵押率不足,难以满足贷款需求;二是贷款费用支出较大,企业难以承担,并且个别企业也难以落实担保公司的条件。

(五)准政策性贷款的发展定位尚不够清晰,在操作中存在两难选择

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作为农发行收购信贷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准政策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对准政策性贷款业务来讲,如果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量,就会使企业自主收购能力增强,市场价格上扬,导致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下降,政策性贷款的需求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并通过准政策性贷款向农发行集中。相反,如果采取从紧的信贷政策,压缩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量,则可能会导致企业自主收购能力削弱,市场价格下降,国家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上升,政策性贷款的需求增加,但同时政策风险增加。

(六)准政策性贷款承贷主体的多元化,使信贷服务与管理的难度加大

一是客户结构复杂。目前的贷款客户,既有购销流通企业,也有产业化加工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既有股份企业,也有上市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农发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实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贷管理。二是客户贷款种类复杂。有的企业在农发行既有准政策性贷款,又有政策性贷款,有的还有商业性贷款,各种信贷资金相互交织,分类监管难度较大。三是客户市场复杂。目前,不少商业银行也在逐步向涉农优质客户渗透,客户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新型市场主体增多,但发育不完善。不少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或合作组织通过自身积累、民间借贷等方式逐步成长为不可忽视的市场力量,但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经营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在客户营销与培育方面有所突破。

(七)准政策性贷款性质界定的不足,限制其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现行准政策性贷款的范围界定偏窄,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农发行把准政策性贷款仅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贷款领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副产品收购也需要准政策性贷款支持。二是现行准政策性贷款的业务范围与个别商业性贷款业务存在交叉。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收购粮食所需的资金,目前,既可使用准政策性贷款,即收购贷款,也可使用商业性贷款,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三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由于对准政策性贷款允许存在一定的风险敞口,使得准政策性贷款所承担的风险要高于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综上所述,准政策性贷款在制度设计上需更加完善。

五、结合鸡西地区实际,提出推动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从全局的高度,明晰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战略定位

一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收购信贷业务的发展战略,应该围绕“因地制宜、防控风险、力争多投”的指导思想,来确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二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应有助于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从综合效益来讲,政策性贷款要优于准政策性贷款。对于粮食收购应尽可能地促成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以提高调控贷款在支持收购中的比重。三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应为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对既符合准政策性贷款条件,又符合商业性贷款条件的,应尽可能地选择使用准政策性贷款,如加工企业就更适合使用准政策性贷款。

(二)强化管理,准确把握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中心环节

在经营管理中,鸡西市分行始终严格执行“钱随粮走、购贷销还、专款专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要求,抓好贷款发放、贷款使用和收贷收息三个重点环节,明确工作职责:客户经理负责贷后管理,行长、主管副行长承担相应管理和监督责任,层层签订库存监管责任状。按程序操作,依制度管理,规定动作不得简化或省略,关键环节的制度执行必须有据可查,杜绝在坚持基本制度上走过场。支行承担贷款发放并按进度供应资金,监督收购,市行抽调力量监督库存和法人代表,并严格执行库存动态监管、企业法人离城报告制度。

2008粮食年度,为加强对粮食库存的监管力度,鸡西市分行创新了检查方式,成立了贷后督查大队,重点履行粮食库存督查职能。2009年1至8月份,督查大队对全辖13个新粮库点进行每月两次巡回检查,采取倒查法,直接深入到企业专职检查库存,如发现问题一查到底,直接追责到基层行行长、主管副行长、驻库信贷员,有力地保证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为全市粮食贷款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如虎林市农垦庆丰粮油加工厂异地储粮,督查大队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追回了1 000多万元粮款,避免了贷款风险的升级。截至2009年10月末,鸡西市2008粮食年度准政策性贷款实现本息“双结清”。2010年,为加强对2009年度收购的新粮管理,在各基层营业机构正常监管库存的前提下,市分行组建了三个库存监管小组,配备专车,坚持每月50%的时间深入到基层检查库存。粮食库存是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库存有保证,准政策性贷款的风险就可规避。

(三)通过信贷手段创新,破解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两难”的问题

1.监管手段的创新

在加大库存监管的同时,鸡西市分行还加强对企业法人进行全方位的道德风险监管。一是在资格认定时,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通过查看法人代表出差票据,根据出差日期看前后有无可疑资金流出或流入,通过企业纳税情况来判断企业法人代表是否真正遵章守纪。如法人代表道德不过关,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在日常库存监管时,定期对企业法人代表的道德行为进行跟踪监管,并由支行行长最后做出判断,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行报告。如2009年,在对某企业监管时,发现一户重点贷款企业法人有做期货交易的传闻,市行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全面调查,最后发现是竞争对手制造的传闻。三是在贷款全过程中,重视并建立与“法人代表面谈”制度。四是在贷后期间,通过在粮食企业中开展“信用企业”和“信用法人代表”活动,形成讲究诚信经营、防范法人道德风险的良好氛围。

2.贷款方式的创新

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时,鸡西市分行在实行有效资产抵押和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基础上,还采取了浮动资产抵押、保险和与法人代表签订无限连带责任保证合同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敞口。目前,鸡西市分行正在探索加工企业联保制,这是一种区域内加工企业联合会的形式,是在企业内部规范行为,形成互为制约的一种模式。

(四)引入准入与退出机制,净化信贷整体环境和提升客户竞争力

鸡西市分行采取“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营销原则,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发展潜力以及对农发行经营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排队。在逐步收回存量贷款的前提下,稳步实施客户退出机制,对市场竞争力差、经营效益较低、风险承受能力弱、资信不好的企业逐步使其退出鸡西市分行的支持范围。2009年1至8月份,累计强行退出7户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差、抗风险能较弱的粮食加工企业;逐步退出6户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历史包袱重、内部管理混乱、不配合信贷监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确定准政策性贷款支持对象时,始终坚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或遍地开花。特别是经过2008、2009两个粮食年度的审慎经营,明确重点支持:一是大中型加工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原料;二是有常年固定合同的军供粮加工、外省地储粮收购等粮食企业;三是大型集团客户进行委托收购。禁止:一是对纯贸易类企业收购贸易粮赌后市的企业发放贷款;二是对国有购销企业自营收购发放贷款;三是对政策性与准政策性混收的企业发放贷款。通过实施分类排队和客户退出机制引入,进一步优化了客户和贷款结构,使鸡西市分行掌握了客户结构和信贷结构调整的主动权,有效的预防和化解了信贷风险。

(五)立足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更加有效的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继续拓宽准政策性贷款的支持范围。准政策性贷款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共产品特性,体现的是国家政策和公共利益,受惠的应当是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因而不能把准政策性贷款简单等同于粮食收购贷款。建议根据农发行支农职能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准政策性贷款的内涵和外延。二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快健全自我补偿机制。鉴于准政策性贷款的特殊性,应该建立比其他贷款业务更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建议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农发行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认同和认可,在财政不承担补贴责任的情况下,允许农发行提高对准政策性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比例,以区别其他商业性贷款业务。三是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从执行政策和防范风险两个方面来综合衡量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运作成效,要将考核结果纳入到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中,与工资、费用以及其他资源分配挂钩。

参考文献:

[1] 董小君.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第2篇:农业科技行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村青年;创业;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090 — 03

青年人朝气蓬勃,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富有潜力巨大的创业潜能和激情。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为农村青年服务经济建设、施展聪明才智、努力干事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肇庆市德庆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村青年是劳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当地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创业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农村青年创业的基本情况

2008年以来,肇庆市虽然在国家层面已整体列入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区域,但是肇庆市德庆县偏居一隅,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有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点,受惠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种植柑桔的历史悠久,还有首乌、巴戟等特色农业产品。全县总人口38.4万,其中农村青年约14万人,返乡创业青年2000多人。广大农村青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必须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德庆县的农村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曾经地地道道的老一辈农民已经上了年纪,虽然热衷于农业生产,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农村的新生力量则是以70、80后、甚至90后的人群为主。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当前德庆县青年创业的历程较为相似,相当一部分的青年创业之前都有资金积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是到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外出务工,在这期间赚到创业的启动资金,并且累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和创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和知识技能。这批青年回到家乡之后积极投身到创业中去,由于资金、知识、经验等要素的集中作用,他们的创业往往都取得既定的成效,有些成为了农村致富能手和带头人,有些甚至成为新时期的农民企业家,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综合当前德庆县青年创业的总体情况,存在一些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创业起步阶段相似,从事生产的形式比较单一,发展规模有待继续扩大,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不多,综合经济效益不佳,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低下等,不一而足。从大多数农村创业青年的创业路径踪迹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基本上都是采取单一的传统种养模式,表现出典型的从众心理,比如前些年有人带头大量种植的柑桔作物,其他人也一窝蜂而上,导致生产过剩和价格暴跌。

二、农村青年创业的困境分析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环境下,肇庆市德庆县大量青年外出务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度减少,使得农村青年创业群体走向弱化和边缘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生产知识和技能、发展启动资金等因素制约,农村青年创业发展形势严峻。虽然个别农村青年取得了创业发展的成功,走上了劳动致富之路,但是大部分农村青年对于如何开展创业发展处于迷茫状态,不清楚方向和选择,显得无所适从,甚至走了很多弯路,错过了创业的好时机。

(一)主观原因

首先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农村青年安于现状,缺乏创业的激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抱有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有些农村青年怕承担创业的风险,对于未来的不可预知性,以至于对创业发展存在着天然的抗拒和不作为。还有些农村青年多年外出务工,习惯了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想再回到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因此,很多农村青年尽管在城市长年打拼积累丰厚的物质基础,却选择在城市落脚定居,而不是回到农村创业发展。其次是受到个人能力素质的制约。大多数农村青年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培训,自身的能力素质不高,没能有效掌握现代农业规范生产经营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实施创业过程中,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益低、管理粗放的传统种养业。最后是整体的创业氛围不佳,尽管农村地区发展创业致富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是毕竟都是少数,很多人认为在农村从事生产发展还不如在城市务工来得实在和稳定,因此对农村创业难以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二)客观原因

首先是缺乏创业发展的资金。农村青年创业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劳务输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另一种是通过金融系统的银行信用贷款。调研肇庆市德庆县到城市务工群体发现,以城市务工方式完成资金原始积累的难度很大,随着劳资市场环境的改善,城市劳动力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的报酬不再廉价,但是城市的生活成本也日渐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务工人员一年辛苦所得也所剩无几。在劳务资本积累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农村青年利用银行信用贷款的难度更大,按照银行信用贷款的规范程序需要有效抵押物,而农村地区的家庭能够提供的住房和土地都没有产权证明,不能作为抵押之用,其他有效抵押物更是寥寥无几;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农民贷款从事风险大、见效慢、生产周期长的农业生产,银行发放贷款的意愿不高。以上林林总总造成农村青年创业所需要的资金难以筹集,因而创业后劲不足。

其次是创业发展的软环境问题,包括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服务、技术支持、政策层面的帮扶等等。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农业生产领域基本都是“倒贴钱”的,不但不如第二、三产业那样产生大量的税收和GDP,反而要进行农业反哺和输血,取消了农业税的同时还要发放农业生产补贴,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发展的动力不足。由此,很多地方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上主动性不够,力度不大;对于农业的技术性支持也多出现走过场的情况;对于政策上的支持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要求。政府部门消极的态度,使得农村青年创业发展的软环境不容乐观。

三、促进农村青年创业的措施

面对农村青年的创业困境,政府部门应该有所为,要以激励、引导、培训和服务为主要手段,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引导农村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投身创业实践。

(一)舆论宣传,培养创业精神

1.营造创业氛围。通过宣传教育措施,培育农村青年创业的文化和社会氛围。要进行观念的改变和更新,抛弃不思进取、僵化落后的消极观念,培养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宽容失败、崇尚创新、支持冒险的有利于农村青年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政府宣传部门要组织专题学习和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从农村青年创业的动因出发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农村青年创业的动因无非就几个方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等等,因此要大力宣传和营造“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社会认同感。通过政府部门工作,“青年之家”、“党员活动室”、联谊会等形式使创业成才教育的内容入耳、入眼、入心,形成鼓励创业成才的社会文化环境。鼓励广大农村青年立足农村,大显身手,树立“崇尚创业”和“投身创业”的意识;邀请高校金融专家、成功企业家代表和创业成功人士为农村就业创业青年介绍经济形势,解读创业政策,畅谈创业体会,帮助广大青年拓宽就业创业视野,理清思路,树立正确择业观念。鼓励广大青年立足农村,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树立“崇尚创业”和“投身创业”的意识。

2.宣传创业典型。深入宣传挖掘青年创业先进典型,树立青年创业的模范和榜样,增强农村创业青年的创业信心。广泛宣传那些有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和辐射带动力强的农村青年创业成功典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青年,使广大农村青年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利用当地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那些市场意识、创业意识、辐射带动力强的农村青年创业成才典型,用他们的创业事迹来引导广大农村青年。依托典型建设各类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培训基地,科学合理地引进农业科技项目,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和农民群众致富,可采取“引进——示范——推广”的模式,把农业科技项目普及到广大青年农民中去。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处理和把握好项目的选择,这是农业科技项目示范推广的关键。同时,还要做好农业科技项目基地建设,做好是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服务和保障。

(二)开展培训,提高创业技能

1.强化培训辅导。根据农村青年创业知识匮乏,创业项目难觅的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向青年提供政策法律信息咨询、心理辅导、权益维护等服务,介绍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和规则,激励青年敢于创业、善于创业,提高务工农村青年的素质和技能。面向广大农村青年多余劳动力,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并以定单、定点的形式,同时加强对农村青年开展适应二、三产业的从业技能培训。通过举办青年创业报告会,以活动促活跃,以活跃增活力,带动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采取减免加盟费用、免费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等方式,实现创业项目与青年的有效对接,拓宽青年的创业领域。动员创业青年言传身教,帮助有志创业青年顺利实现创业梦想。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循序渐进,走先打工、后创业的路子,先积累,后投资,再盈利。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与农村青年互动交流,激发广大农村青年的创业激情。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着重为农村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青年带头人。

2.提高实用技能。办好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通过县、级、村联办、重点办的形式,不断提高青年创业的信心与技术。大力抓好青年创业技能培训,努力使广大青年基本掌握一门以上的创业实用技术,并通过科技、信息等部门,搭建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用信息帮助青年增收致富。此外,还加强横向联系,协调县农资配送公司为广大农村创业青年提供技术支持、优质化肥农药赊销产品服务。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全民创业,做致富带头人。为使广大的农村青年全面掌握创业技能,德庆县委近年来通过坚持举办以种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采用经验交流、专家讲课、现场观摩、教授点评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培训班办在村镇,甚至在田间地头,力求全面覆盖,全民受益。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超过300批次,受训青年达3万多人次,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

(三)提供金融服务支持,规避创业风险

1.提供启动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成立公益性担保机构和担保中心,为青年创业提供担保,探索建立政府、银行、青年共同承担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降低青年创业贷款的风险,充分发挥贷款支持的效能。进一步加强与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青年创业贷款担保方式,拓宽青年创业筹资渠道,努力搭建创业青年与金融机构有效沟通平台,使创业启动资金能够到位。帮助更多的农村青年及时申请到贷款,解决发展生产的资金难题。同时,建立农村青年信用评定制度,确定其信用等级,并按等级安排贷款额,积极探索多种信贷方式。大力推广农信社、邮储银行青年创业贴息贷款行动,在团市委配套小额贷款贴息资金5万元的基础上,争取了县政府配套相应资金。至今为止,累计收到全县农村青年贷款申请1130份。已筛选报送申请表203份给县农信联社、邮储银行,165名农村青年获得小额贷款超500万元。

2.落实小额贷款扶持。探索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开办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的积极性。小额信贷具有资金到户率高、还贷率高和项目成功率高的特点,是贫困地区农村青年简便易行、快捷的资金获得方式。加大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小额贷款工作力度,采取贴息、补贴担保费用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风险补偿,调动他们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积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信贷名额太少,各部门协调沟通又不够,很难满足农村青年创业需求,亟须从程序制度上加以完善。当前,有关政府部门认真落实小额贷款的扶持政策,全面推进青年创业行动。据统计,近两年来德庆县金融系统共提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共计238万元,有效缓解了青年创业融资难问题。

3.规避创业风险。农村青年创业属于市场经济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创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降低农村青年创业的风险压力,增强创业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创业发展受到资金、科技、结构等方面的局限,抗风险能力不足,对农村青年创业的成功产生威胁,使得导致农村青年创业者面临较大经济风险,如果处理失当则容易造成创业失败甚至负载累累的严重后果。必须加强对农村青年创业风险的规避,解除农村青年创业的后顾之忧。首先,非常有必要在创业之初,帮助农村青年创业者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用于预测并应对各种风险,降低企业各种活动的风险程度,提高农村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其次,完善风险保障制度,建议设立农村青年创业风险基金,用于创业失败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尽量减轻创业失败对于创业者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其目的是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保驾护航,减少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创业的信心,增加创业的数量。

(四)加强服务引导,畅通就业创业渠道

1.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优化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带动物资、信息、人才、市场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强城乡间的项目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的交流,经常开展“媒介会”、“洽谈会”促进信息交流。既要动员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解决农村人才资源不足问题;又要动员农村青年到城市务工经商,学习市场经济并积累资本。通过城乡市场联结,发展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建立城乡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帮助农村青年把握市场,避免农产品营销盲目性。通过“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等活动,帮助农村青年了解更多现代文明,为他们创业成才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提供信息支持。要利用好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的作用,积极向农村青年宣传介绍来自各种渠道的致富信息,公布项目的市场需求、综合效益、销售途径等,拓宽农村青年与外界的联系面。依托镇、村信息服务站,负责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提、供、销市场信息与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解决“信息入户难”问题。德庆县先后在新圩镇大同村、官圩镇官圩村试点并铺开全县农村科技“信心直通车”信息服务基站,用信息帮助农村青年增收致富。

3.完善各种配套服务。通过政府召集柑桔协会、农资配送公司等一大批农村技术服务组织,以提供信息、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发挥其组织、引导、协调等功能,把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大量青年农户联结起来,依靠专业化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专业化服务难”;聘任农业局、畜牧局技术员、农村种养能手组建技术服务队,负责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及技术指导,解决“技术应用难”;组建青年经纪人促销队,负责为种植户、养殖户走南闯北找市场、抢市场、占市场,帮助青年农户解决“产品销售难”问题,以形式多样的政策组合推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参 考 文 献〕

〔1〕 李媚.搭建就业创业桥梁 服务青年增收成才.共青团德庆县委员会调研报告〔R〕.2013.

〔2〕 张晓鸿,王剑.关于农村青年创业的调查与思考.共青团湖北省随州市委员会调研报告〔R〕.

〔3〕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创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状况调查报告〔R〕.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75).

〔4〕孙旭波.农村青年创业激励机制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9,(01).

第3篇:农业科技行业报告范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培养创新人才正成为全球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发展的根本目标。国外高校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的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创新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实践中心、开展教师创新教学质量评估等举措,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1-2]。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东华大学等均形成了独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国外存在着显著的差距,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就是针对这一差距的质问。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教育主体缺乏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缺乏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材单一、内容滞后等问题[4]。为此,高等院校必须积极进行创新,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及模式。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程中,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结构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进行全面认识。针对高等农林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内农业院校应从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研究了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和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具备宽广的理论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5]。明确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是农业院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具体表现在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六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能力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以专业理论为核心,拥有结构完整、高度开放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具有农业相关理论研究能力,具有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对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感知、判断、把握和决策能力等。

(二)实践操作能力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能够将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三)开发创新能力

农业创新人才的鲜明特色在于具有较强的接受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能够进行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借鉴及创新。

(四)团队协作能力

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多方主体以团队形式进行积极参与。这要求农业创新人才具有合作、交流、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处理与加工等能力,在工作团队中发挥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专长,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优势互补,和谐开展工作。

(五)基层适应能力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县、镇、乡、区、村各级基层工作中,具备环境适应能力、控制冲动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等,结合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将农业专业知识和农业经济管理理论运用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

(六)人际沟通能力

农业创新人才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直觉自知能力、揣摩他人内心情感能力、人际关系调整能力、以及发现人际内在联系的能力。上述6项能力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也是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方面,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是智商素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农业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学习、吸收、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是情商素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农业创新人才在智商素质基础上的把握自我情绪、洞察他人情感、平衡利益关系和协调处理矛盾等能力。这6种能力相互关联,有机结合,共同形成农业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如图1)。

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以“农科背景+综合学科”为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业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农业院校应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二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智商和情商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应以传统农科专业课程为核心,结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开设综合课程,构建公共必修课程子系统、农科专业课程子系统、交叉学科特色课程子系统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课程子系统,实施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二)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实践体系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农业院校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思路,坚持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并重,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农业龙头企业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主体,是农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单位,其技术研发推广和经营管理实践为农业院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案例和一手数据。因此,农业院校应携手农业龙头企业,构建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实践教育体系,采取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科技竞赛等形式,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实践能力。

(三)构建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的支撑体系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服务设施的支撑保障,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设备可以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供良好的资料准备、工具准备和氛围准备,能够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实践培训效果。为此,必须加强农业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加大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投入,推广应用教务管理系统,树立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服务意识,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构建以“多方兼顾”为原则的评估体系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效果提供科学的测量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既要顺应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又要满足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和行业组织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需要和教师发展需求。因此,农业院校应构建以“多方兼顾”为原则的评估体系,调动各相关方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多方参与主体的职能,加强人际沟通,化解矛盾,消除分歧。

四、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树立“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林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赋予农业院校的历史责任。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树立“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必须始终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作为第一社会责任,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经营和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培育“以农为本”的办学特色农业院校应着重在学科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的办学特色。在学科专业定位方面,农业院校可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营销、农业旅游等特色学科专业,培养专门面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农业院校可采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形式,综合考虑农业特色、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国外办学经验等因素,对综合基础课程和农林专业课程进行灵活组合,加强实践能力培训,着重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坚持“综合集成”的培养方法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系统,既涉及农业、林业、生物等学科领域,又涉及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可以采用“综合集成”的培养方法。“综合集成”是指从专家经验、感受和判断等实践经验出发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将经验知识与农业相关学科理论相结合,通过理论讲授、专题讲座、案例研究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从局部定性认识到整体定性认识的转变。此外“,综合集成”培养方法还要求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行计算机仿真,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计量工具的综合集成。

第4篇:农业科技行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镇江市;专业结构;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4―0035―03

一、江苏省镇江市社会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镇江市社会经济状况

“十二五”期间,镇江市经济总量在保持稳固、高效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4.4:54.0:41.6调整为4.4:53.0:42.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镇江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产业内部开始,从加工、再加工向生产高效化和技术集约化转型,其核心在于三次产业的重心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演进的。

(二)镇江市人力资源现状

2009年至2013年,镇江市从业人员总数从435.4万人到446.4万人,增加了11万人,年均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从145.2万人到132.9万人,减少了12.3万人,年均减少4.5%,减少趋势渐缓;第二产业从129.6万人到146.9万人,增加了17.3万人,年均增长7.7%,呈快速增长趋势;第三产业从160.5万人到166.6万人,增加6.1万人,年均增长3.2%,呈平稳增长趋势。

从产业就业人数上看,第一产业从业人数逐年下降,说明由于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化方向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质量需求比较高;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和专业技能技术人才,从业人数大量上升,并已超过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第三产业人数稳定,说明服务业近年来稳步发展,但还未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镇江市职业教育现状

镇江市共有各类职业学校17所,其中全国重点职业学校8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5所,列入江苏省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项目6所。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包括旅游、艺术、电子、化工、机械等十大门类,共有中餐烹饪、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等60个专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有所涉及。已经建成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6个,并有效对接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对高质量、高技能、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镇江市还通过建立农村成人校和社区培训中心等渠道,加大农业劳动人口的培训力度,2013年培训人数达8万人,涉农专业规模相对较小,这种比例c镇江市各产业发展方向是相适应的。

由此可见,镇江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吻合,能够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并使各职业院校自觉担负起服务镇江经济发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同时,镇江市以高质量、高数量、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承担了职业教育应有的职责。但仍存在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吻合度不适应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汽车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落户镇江,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镇江职业教育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

二、江苏省镇江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剖析

按照镇江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软件服务外包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部署要求,镇江各职业学校有针对性地根据产业结构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使二者匹配(详见表1)。

按照麦可思研究院《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的色标体系,可将职业教育专业分为红牌专业、黄牌专业和绿牌专业。红牌专业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即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指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大、就业率低、月收入较低、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绿牌专业指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由表2可知,目前镇江市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推进诸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绿牌专业的建设,并限制和控制红牌和黄牌专业的招生规模。

从表1、表2中可推算出镇江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情况,其吻合度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规模上:镇江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还存在部分错位,对应第二产业的学生人数偏少,需要大力引导,加快开发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对应第三产业的学生人数较多,但欠缺诸如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的专业开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可见,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职教专业规模结构未能较好地适应镇江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也是“职业院校的部分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同时不少企业招不到人”的根本原因之一。从产业结构调整上看,第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用工短缺已成为制约镇江经济发展的瓶颈。

结构上:镇江职教在特种船舶、汽车、航空、造纸、工程电气和交通设备等行业领域还未能做到专业与产业相配套,衔接程度不高,如镇江市的支柱产业化工,虽然一些职业学校开设了化工专业,但规模很小、课程门类有限,专业面依旧狭窄,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此外,通讯、金融、动漫、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技术等新兴行业人才需求巨大,而职业教育缺少与之相配套的专业,即使开设了相应的新专业,专业实力也不强,且尚未形成与新兴产业相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

能级上:将镇江市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及办学能力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相比较可以看出,在今后几年内职业教育能够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完成4.64万人左右的用工培养任务,但只占以上三大产业用工需求的50%,缺口依然很大。镇江市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迫切: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平均每家企业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50人,特别是航空航天等近年来重点推进的新产业人才缺口较大;二是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中年龄在46岁以上的约占40%,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综上所述,镇江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症结在于:一是对镇江市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尤其是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分析不够深入,进而无法明确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二是未能根据镇江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优化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目前,镇江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同类专业在不同学校开设,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难以形成专业优势;二是专业设置比较随意,表现在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中停招专业的比例较大;三是中高职院校之间专业设置衔接不畅,不能实现学生技能培养的连贯性;四是传统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失调,且没有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五是专业结构与镇江新兴产业不相匹配。各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在校生数量表明,在镇江的新兴产业中,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所对应的相关专业在职业学校中基本没有开设。

三、江苏省镇江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评价力度,完善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机制

政府相关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就业状况、供求情况和培养规模变化,并根据毕业生的就业率、岗位适应率和办学综合质量及时调整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适时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同时,通过行政许可、社会认可制度和社会舆论监督等方式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总量控制。优先发展第二产业急需的专业,对产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加以限制,并着力发展第一产业需要的专业,鼓励发展特色专业。同时,要建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重点投入,强化考核,提升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

(二)以校企合作理念推动专业建设,提高专业结构与校企合作的适性

第一,提倡多元化、集团化办学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职教办学,成立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职业教育理事会等社会机构参与职校管理和决策,确保专业设置与规划的质量和水平。第二,学校要主动联络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具体地说,就是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对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在关注市场短期需求的同时分析市场用人方向的变化、趋势,以确定人才的中、长期需求,并及时将这些需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相结合。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企业教育培训和再就业教育中的优势,保证专业结构的变化与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加快专业的改造、升级与拓展,提升服务能力,适应产业发展趋势。此外,要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大力扶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相关的主干专业,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

(三)建立集群式优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植专业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