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科技创新的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的战略

第1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跨越式发展的观念创新

未来五年,应当是气象科学技术发展机遇和条件最好的五年,是气象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五年,是气象科学技术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五年。”这实际上向气象科技部门和全体气象工作者发出新的进军令和提出更宏伟的奋斗目标。气象科技部门应该乘势而上,率先突破。气象科技创新要实现大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在最顶层的发展理念上有大的突破,敢为人先、敢于创新。顶层发展理念需要有所突破,气象科技创新要从“部门研究”逐渐转向“社会研究、部门引导”。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与军事、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关,更与物理、化学、天文、地质、计算机、社会科学等等密切相关。这些方面的优势和精锐部队都不在气象部门,而是散落于社会各方面。目前中国气象局队伍不足10万,科技专业队伍不足万人,专门从事气象科技研究不过千人。就是这千人左右队伍要承担起许多重大的气象科学研究项目和科学工程,完成无数的气象业务研究,难免捉襟见肘、心大而力弱,而社会上对气象的需求又是无限并快速增长。与其“以有限服务无限”,不如“引导无限服务无限”。“社会研究、部门引导”指的是气象部门主导气象领域研究的上游和核心区域,把科学研究谱系的两端——纯粹基础研究和泛化的应用研究转交社会各方面、包括世界各地的研究力量,气象部门的千人队伍集中力量研究事关气象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点和战略领域。如数值预报的突破、气候模式研究、海—汽相互作用等,而把类似花粉预报、洗车指数研究等委托社会专业力量研究。气象科技人员要重点关注“巴斯德象限”,而非“波尔象限”和“爱迪生象限”[4]。但是值得争论的是气象科技中纯粹基础研究是否要淡视?从长远来看,中国缺少洛伦茨、洛斯贝等这样的气象大家是成为气象强国的瓶颈之一。不过这些大家多数在高校中做研究,气象部门科技人员一般从事实践性的科学研究。我国高校现阶段也十分缺少大家和大师级人物,这与我国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理解有误、争抢资源而导致科技布局不妥有关,作为气象部门无力扭转这个大的局面。所以从实际来看,纯粹气象基础研究交由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气象部门保持部分传统优势领域并鼓励科学家自由研究,这不失为稳妥之策。

战略机遇期气象科技管理与创新的若干重大问题

提前布局、加大未来气象科技储备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无限的,气候变化导致环境脆弱性增强、城市化与社会转型期中人工自然的深度变化,导致未知气象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比如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中对“长序列气象灾害”的科技储备不足,2010年南方干旱灾害中作物减产的农业气象科技储备薄弱等等。这说明要对未来气象科技发展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加大未来气象科技储备。这需要战略眼光分析哪些方面布局、如何布局。这就是“新兴气象科技”的问题。从全局来看,气象灾害占全部灾害的70%,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提高。而气象灾害往往是突发性、未知性、网络化[5],所以首先气象灾害科技将是一个战略重点。包括对气象灾害的预测研究和气象灾害应急研究等。第二个重点是提高气象学科的确定性。大气科学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物理化学是研究大自然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现象的精确性/确定性学科。而大气科学是研究非确定性现象的半确定/准确定性学科。将来它的确定性成分也许会越来越高,但是永远不会达到100%的确定性[6]。这是大气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最大的区别。科学史表明科学技术的确定性和精确性的提高是学科成熟的必然过程,所以如何提高气象学科的确定性和精确性是气象科技创新未来储备必须解决的难题。第三个战略重点是海洋气象科技的布局。中国必将从陆地大国走向海洋大国。未来十年,国家对海洋各方面科学技术的投入和需求必将空前增长。气象部门提前在此布局,将会大大提高气象科技部门在气象事业中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气象局在国家政府序列中的地位,并极大拓展中国气象局的生存空间。气象事业发展方式逐渐从传统气象转到气象服务引领事业发展。气象服务是一个立体化、渐进的系统过程。会催生许多依靠气象科学技术的新兴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气象科学和气象技术要适当分开。我国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长期有误,直到《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中才把二者正式分开。气象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气象科学和气象技术比较接近。但是仍有区别。更加注重“气象科技软实力”的建设对科技的支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创造好的硬件条件,多建些实验室,多购置些仪器装备,多投入些资金。现阶段科技发展更需要的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让科学家们能够心无旁骛搞科研,集中精力出成果,多给一些关怀,少添一些干扰。要尊重气象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既加快发展又不能急于求成,既鼓励探索又允许失败,既注重研究开发又注重成果应用。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因为气象硬实力的增长与经济实力增长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当经济发展渡过拐点之后,气象硬实力也必将面临一个发展拐点。气象软实力与气象硬实力相伴生长,共同发展,在某个历史阶段,必然会遇到发展拐点(见图1)。图1气象软硬实力演变拐点示意图从图1可看出,气象科研设备作为气象硬实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需要人文等方面的气象科技软实力的支撑,才能促进气象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目前正处于这个历史阶段,所以,今后的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依靠好的制度和政策。未来需要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软实力的建设问题[7]。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入气象科技创新的研究中气象科技要想做出大成就,做出流传于世的深层次成果,少了人文素养是比较困难的。单纯对理性的追求并不一定带来理性的结果。因为理性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非理性的。正如整个电磁波谱上,可见光只是很小一段一样,整个宇宙中,理性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非理性的。这个结论无需证明。“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测不准原理”就已经说明理性内部会导出非理性的结果[8]。这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加强大气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非常有助于我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气象科技与气象科普同等重视,“一体两翼”气象科技创新将会推动气象科普的发展,反过来气象科普将会给气象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研究氛围和未来人才储备。目前气象科普的理念需要较大提升,把气象科普与气象局的对外宣传结合起来,气象科普是提高气象局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国外对于科学普及,早已推进到“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互动的阶段[9],我国的气象科普还是单向灌输的阶段。应该推进“公众理解气象”。更多与外界合作,听取更多声音在“十二五”气象科技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解决制约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离不开中科院、高等院校、各有关部门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全行业乃至其他相关领域科学家的联合攻关,离不开业务服务专家和科学研究专家的通力合作[10]。气象重大工程投入的发展需要听取更多外界的意见和建议。气象部门强调为社会服务,就要有“大气象”的气魄,提高与社会各界交流的积极性。相对于“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实际上存在“大气象”的概念,包括海洋、地震、水文、航空等都是“大气象”的服务领域。做好“大气象”的社会管理,对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本文作者:陈正洪工作单位: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第2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关键词】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型城市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突破珠三角区域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而转型升级必须依托创新驱动发展。广州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广州的创新驱动发展对珠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重要意义。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珠三角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都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升,广州自然成为该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动机。在此背景下,广州在准确把握自身科技创新实力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共同构成广州的“三大枢纽”战略。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发展目标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是带动华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州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部署。如何更好更快地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而,有必要对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础条件、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驱动模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本条件

(一)优势与机遇。第一,广州作为国际重要的商贸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中国南方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其所具备良好的法治化环境、丰富的科教资源、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具备建成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础优势条件;第二,广州作为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具有密切联络国内外各类要素、资源和市场的经验,更具有引进国外创新技术,输出国内创新产品的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第三,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市场体系和创新体系开放互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升级背景下,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备外部大环境的历史机遇;第四,当前工业4.0、互联网+、大数据、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对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将带来难得的产业环境机遇。(二)不足和挑战。第一,广州在资源、环境、土地、人力成本等方面依然存在瓶颈约束。同时,广州在创新投入、创新动力、成果转化、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等方面或多或少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存在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因素;第二,当今全球各个国家对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争夺加剧。发达国家力图维持和强化其创新资源的垄断优势,发展中国家力图进一步追赶和争夺全球创新市场,这对我国和广州的创新发展带来挑战;第三,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其他同类城市也加紧实施国际性创新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成竞争性挑战。

二、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从创新活动的创造、技术、服务三要素出发,本文建议将广州定位为“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技术创新引擎”、“全球创新服务中心”。将其作为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创新枢纽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坚持自主创新和价值创造、坚持全球视野和开发合作、坚持基础培育和环境建设、坚持重点突破和循序渐进的四项原则,以保障其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二)发展战略。基于目前的基本条件和建设目标,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总体发展战略:一是知识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战略。具体包括加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建设,完善知识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二是高技术产业化与创新企业孵化战略。具体体现在加快创新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国家创新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和价值化。三是科技创新基础支撑体系与环境打造战略。具体从推动标准化体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创新企业总部、金融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政策环境体系建设方面推动;四是科技创新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战略。着力培育和支持研发、技术、认证、检测、孵化、咨询、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交易、转化、服务功能,建立完善的创新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建立创新服务中心和服务节点,构建高效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

三、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实施方案框架和模式建议

(一)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一是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建设高科技园区、工程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创新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等多种创新载体,为创新活动提供必需的空间和平台支持;二是支持创新机构。加强对大学、研究机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机构的培育与支持,进一步激发其创新驱动能力;三是集聚创新资源。积极实施创新人才吸引、创新信息集聚、创新知识汇聚、创新经费支持等创新工程,为创新枢纽的建设提供持续的优质资源支撑;四是完善创新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为创新枢纽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五是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在政策制定、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文化氛围、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方面综合提升,打造优良的制度、文化、基础设施环境;六是强化创新服务。提升创新交易服务、投资服务、产权服务、标准体系服务、品牌运营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为创新枢纽城市建设提供服务保障。(二)推动模式建议。建议广州市采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政府创新驱动”的“四轮驱动”模式推动其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其中,科技创新驱动模式是指依托科学城、知识城、大学城、研究机构等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工业创新驱动主要体现在依托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创新;服务创新驱动重点在于依托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保障创新;政府创新驱动的关键是依托政府引导,加强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结语

在对广州自身创新发展条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从搭建创新平台、支持创新机构、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创新服务六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方案框架;建议广州采用“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政府创新驱动”的“四轮驱动”模式。期望该成果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进而推动广州更快更好地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参考文献】

[1]刘燕华,王文涛.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对创新服务体系的认识[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3~11

[2]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Z].2011

第3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学生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掌握者、运用者和创造者,是国家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主力军,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调动大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成为高校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探讨我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发展策略,对我校深入开展增强创新实践教育效果,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事实说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取决于大学教育本身,而且与大学生所受到的早期教育,包括初等和中等教育有直接的联系[2]。进入大学以后,由于课堂学习占用时间过多,而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与中学相比较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于分数的追求远远胜过对于实际动手能力的追求,加之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正是由于学习目标的错误定位,从而在学生中产生了所谓的三个三分之一现象,即三分之一得过且过,三分之一甘居中游,三分之一刻苦学习[3]。求知欲望下降,惰性心理上升,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动力,考试前“临时跑佛脚”、“临阵磨枪”现象普遍存在[4]。其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

(1)知识面窄,学难以至用

(2)动手能力不强,眼高手低

(3)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遭受挫折时难以自拔

(4)缺乏对于科研工作的理解以及科研素质的熏陶。

2.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发展策略的探索

2.1制定并完善课外科技活动实施原则

大学生课外科技能力的培养训练旨在进一步强化专业课学习及专业素养的训练,不同于一般性的专业课程教学,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贯彻“三结合”的工作原则(即课外科技活动与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及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工作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为正确把握课外科技活动方向及贯彻学以致用的思想,通过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提供保证。

2.2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计划”。

在学校学生工作处、科研处、人事处和教务处的统一协调及支持下,针对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素质的为核心,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实施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科技活动成果评选、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奖评选、大学生科技活动成果学分制等效评价机制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研究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2.3 建立完善师生合作文化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督导制度,加强科技活动小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个体实施与组织实施、课题指导与课题督导的综合监管体系。

(1)促进指导教师在科技活动指导过程中个体自我成长与反思的自研制度。包括科技活动立项前后论证答辩制度、活动立项后的组织实施方案书面汇报制度、课外科技活动中的师生阶段报告制度等。

(2)建立完善课外科技活动师生“学习共同体”内师生互助与经验共享的合作研究制度。

(3)学术研讨式课题研究制度。包括由指导教师和活动小组负责人组织开展的学术研讨会。

(4)通过建立校内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师指导网站,构建起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师生互动平台。

2.4 确立科技活动科学发展观念,建构和完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策略体系与制度,并在科技活动中进行系统化改革与实践。

(1)通过制度化的现代学习理论的学习和科技活动实践的反思,更新和确立指导教师正确的科技活动指导观念。本项工作集中安排在项目实施初期,并贯穿于整个项目研究的全过程。

(2)在学校科研处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针对专业的实际情况,建构和完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策略体系与制度,在科技活动中进行系统化改革实践,包括“立体化”科技活动模式的建构与实施,科技活动准备策略、科技活动优化策略、科技活动创新策略、科技成果转化策略、科技成果时效优化策略、科学实验实施策略、科技活动理论研究策略等。

(3)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组织成长规律与模式研究。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组织从组织建立、模式运行、过程管理到持续发展,同其他组织一样必然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规范到逐步走向规范、由发展高峰到处于低谷的过程,即经历一个由兴到衰、由诞生到解体的过程,对其中所遵循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对实现科技活动良性发展和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5 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保障机制,形成系列化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规范和要求。

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各人才培养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院系成立相应的活动指导分委员会、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领导小组、大学生科技节组委会等组织机构, 形成系列化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规范和管理制度。

2.6拓宽资助渠道,加大企业与大学生科研的合作力度

通过广泛寻求企业合作,争取社会赞助等方式增加投入经费总量,确保科技创新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作为科研,绝对不能单纯地为了搞科研而搞科研,一定要注重它的社会经济价值,一定要与社会企业的实用性相结合。我们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定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要走出去,引进企业的资金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这不但解决了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问题,也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变生产力的途径。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与企业所合作的项目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发展的展望

任何组织及制度的建立,若不能落实,都是空谈。只有坚持既定的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才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才能出成绩,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殷海,洪俊田等.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水运,2007(5):236.

[2] 丁明跃,骆清铭. 大学生进入课题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科技资讯,2010(20) .

第4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文章阐述了科技创新的含义和原则,以及其策略和战略,说明加强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并概括了其发展的趋势。

一、引言

创新一词最早是起源于经济领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创新已不再仅仅指经济现象,而扩展到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概念。大致分类有: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知识创新、政治创新、军事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理念创新、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等等。

概括起来,可以对“创新”简单地定义:创新就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付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只要是新的事物、观念,付诸于实施,并得到认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创新。

二、科技创新的含义与原则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科技创新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以及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

科技以知识为本意味着创新的最终主体是人。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的功能。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也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本)的地位与作用。可见,知识为本,知识以人力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

科技创新,关键在一个“创”字,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以达到另辟溪径、缩小差距、后来居上的目的。这就是科技创新应遵循的原则。中国的资源有限,事事都创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弄清楚为何创新,怎样创新,创什么新,就显得非常必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需要有明确的政策规范。

科技创新也要有风险意识。有没有风险意识取决人们对事物有多少了解。知道风险有多大,风险在何处,才能决定自己敢不敢冒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家少一点书生气,企业家能多一点书香气,情况就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科技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发掘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时,首先需要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比、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科技创新的战略与策略

科技创新的源头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脱节不仅导致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而且导致技术不能顺畅、迅速地进入产业领域,要加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联合体系的建设,将创新服务网络延展到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环境里,围绕全局性的主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创新机构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可以讲对策,但更要讲战略。从科技层面上看,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极为重要。战略的落后或失败,会导致可怕的、难以设想的后果。企业的情况也是类似,受成本和资源约束,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对策。由于资源有限,对策的实施常常排挤战略资源,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企业的创新战略多是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而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的对策型发展方式,不可能使企业在此创新时代获得必要的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的战略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一些创新的逻辑。比如,原创优先问题、常规扩张与突变革命交替发展问题、路径依赖问题、知识的非线性迭加问题,等等。在创新的实践中要有所综合,有所创造,有所集成,有所超越。

未来科技创新战略的基本要点正如有的专家描述的那样将是宽带创新、演进创新、人本创新、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战略应集中注意力,着眼于四个基本点的管理,即新生点管理、切入点管理、临界点管理、制高点管理。进行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中国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进体制上的创新。创新更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妄,科技体制的创新和良好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决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行主观意志办事之实,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

加强科技创新是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根本。实行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效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政策的促动和导向作用。另外,逐渐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证。实现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要培育和挖掘多种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五、科技创新的十大趋势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2、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力、土地、资本)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3、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攻占这些科技高地的竞争已成为创新的主要焦点。4、科技集成成为创新的常用形式,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集成现有的技术加以解决。5、完整的创新过程应包括研究、发展和生产三大环节。6、国际性的技术协调成为重大创新的必要前提。7、可持续发展成为创新的基本使命8、公司并购成为重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9、风险资金成为支撑创新的金融支柱。10、创新战略成为引导国家发展的重要指针。

第5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1. 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上涨,资源环境压力的持续加大,新一轮全球性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等,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倒逼机制日益增强。福建省“十二五”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大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满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等,都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福建省委书记在2010年11月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指出:福建将坚定不移地把科技置于“十二五”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快建设现代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着力提高科技服务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能力。把科技置于“十二五”优先发展的地位,显示了福建以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引领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坚定决心。

2. 科技创新的导向更加明确

福建“十二五”规划鲜明地体现了科技创新要导向企业、面向市场、支撑产业。强调“推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解决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问题,是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根本性问题。区域经济竞争中,站在竞争最前线的是企业,决定竞争胜负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区域科技创新的成效,主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根本在于科技创新要以企业为导向,面向市场、支撑产业。相对而言,福建在这些方面的差距还较大。

3. 突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福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自主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纲要》着重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一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大力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能力。三是大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 突出创新平台的支撑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联结微观人、财、物、信息、制度等科技资源与宏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最现实、最重要的中观载体,是联结创新体系与创新要素的中间环节,已成为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到2010年底,福建省已建立了50个省级和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8个省级和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01个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着眼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纲要》提出“增强平台支撑和服务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三个方面建设推进的重点。首次提出“重点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这次《纲要》“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十二五”,福建将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资源与环境、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海洋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相结合,实现二者在服务产业技术需求、人才创新团队培养、组织与信息共享、投入等的互动互促,提升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率。

第6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政府的作用除了通过制度安排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之外,还在于对科技创新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税收减免制度和信贷优惠政策,以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势头最劲的美国,政府已经在着手改革现行联邦规章制度,力求在环境、公众健康与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养活高新技术企业的负担。同时,美国人正在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运作模式,简化工作程序和不必要的规章制度,以鼓励各种满足公众和商业需求的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政府的后一个作用旨在明确不同的科技创新主体所获得的资源分布及侧重承担的创新任务,使科技创新活动既全面完整又重心明确。这充分体现出政府在科技创新战略中的用心所在。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1引导作用

科技创新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得以兴起和发达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可持续,不仅需要增长点,这个在科技创新过程可以解决,还要考虑其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成本,尤其是自然资源,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如何整合科技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政府要着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面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各种实际,政府如何摆正并引导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与环境建设,是政府引导作用的关键点之一。在科技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发达国家特有的“依附性”面对科学技术引进过程中的资本陷阱与科技创新陷阱等问题,政府的引导作用更加突显。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创新的引用、模仿与学习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而如果科技创新过程不能及时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会陷入技术引进的误区和恶性循环中,致使科技创新过程被动且受限,自主性差、依赖性强。因此,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这种不良发展态势及时的预测、防范、控制,并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法律的引导使科技创新朝向有利方面推进,保证经济发展不偏离轨道。

2支持作用

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作用体现为其积极提供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以香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为例,香港政府的研发开支比例从2005年的44%到2008年的48%不断的增大。分析香港政府创新资金的投放情况可以发现,其投入去向主要是创新应用研究。为推动工业界的科技发展,用2.5亿设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注资2.7亿和7.5亿设立工业支持基金和应用研究基金;拨款50亿,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以资助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起10年内投资20亿,成立专注“中游”研究的应用科技研究院。同时对于资助资金的管理,香港政府有其独特的企业化管理方式,保证各项资金能有效运作,并及时到达所需企业,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给企业的创新带来实际的帮助。②可见,香港政府的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发展进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推动作用

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除了对市场经济过程中科技创新方向上的指引,以及各种资金、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外,还体现为将科技创新上升为新的高度,使其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等因素结合起来,使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形成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种科技创新的文明。一旦这种文明由政府导向发展为社会自发导向,我们的科技创新也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不仅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风险,而且会朝人类真正的需求寻求科技创新的正能量。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需要着重考虑两项内容:①政府应该不断推出大型的科技发展计划,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等系统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日本之所以在战后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骄人成绩,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产、官、学”协作。美国联邦政府也十分重视各实体之间的互动;②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一方面其可以减少科学技术引进过程中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多实现科技创新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原始创新与民族产业创新结合起来,以实现民族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提高我国的民族创新文明建设。

发挥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作用的举措

1整合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我国政府加强科技创新价值观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科技创新理念的输入。其实,真正成熟的科技创新环境中,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或者参与者,但所有人一定都有科技创新的理念,并对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尽管不同的群体对科技创新理念受用和认知的点不同,致使科技创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应该趋于一致。这种一致性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给予调整和控制。换句话说,政府有责任使公民对科技创新理念有较为科学并正向的认知,并能真正地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引导主流的科技创新价值观的走向。对科技创新理念的认识和积累仅仅是科技创新价值观的一部分,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更为欠缺的是国家人文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的注入。只有将地域性人文力量渗透到科技创新理念中,才能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文明。

2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资金方面。近几年,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之势,而且基本上每年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经费是比较均衡的,增加的比例也没有过大的浮动,走势平稳。可见,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已渐化成为一种常态。资金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问题。每年国家都会拿出固定的经费鼓励科技创新,设立很多奖项、各种基金和计划帮助企业等技术主体创新等。政府对资金的管理要注意的问题是对特定用途的资金管理上要保证公平透明。对资金申请使用的主体要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在信息全面、公开透明、真实可靠等条件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知识产权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的有效机制,它赋予创新者对其创新成果的一定时期的排他的占有权,能较好地克服科技创新的外部性,维护创新者的利益,是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因此,为培育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应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支持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方式依法获取知识产权。

法律方面。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制定的法律包括《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但还不够完善,有些法律法规滞后于科技的发展,有的领域存在法律空白点。因此,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法律制定和完善。借鉴发达国家创新方面的法律,我国政府应该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分3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立法、包括宪法、科技一般立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发明奖励立法等;第二层是高科技领域直接相关立法,随着新技术革命不断深入,国家应该制订与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方面的立法;第三层是与高科技领域相关的立法,如税法、合同法等。

3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益循环

科技含量的分布。在我国,科技成果的占有率普遍集中于政府的科研机构和各高校的学术机构,尤其是战略意义重大的高科技成果和民生方面的科技创新,基本上由政府和大学充当创新主体的角色。而相对于企业自主地科技创新活动,在我国还相对较为落后。而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主性及成果是受到特殊保护的,其专门有一套相对完善的保护措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最基本、最原始、最真实有效的创新需求信息直接来源于企业,因此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加强企业创新中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含量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要进行一定的技术评估,以区分其科技含量的高低及创新成分的多少。在评价体系中,首先要搭建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公布的信息,组织不同的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进行分类,并给出评价标准、评价基点、评价结果。从而使产品创新的评价机制更加公平合理。此外,对科技创新产品可以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对于符合一定技术标准和创新要求且通过资质审核的科技创新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4明晰我国本土科技创新的重点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应该关心和保护对民族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优势在于:①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有利于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特定的受益群体;②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比较容易集中、形成专门的民族产业链;③民族产业创新战略是国家软实力构建的重要组成,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第四,民族产业创新活动可以减少科技创新活动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依附性”,提升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因此,加大对民族产品的科技创新并加强其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本土化需要。此外,对于其他特殊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政府在提供的政策环境方面可以适当的给予照顾和调整,以实现特殊局部利益的优先性。当然,这种优先性要与国家整体利益与长期利益保持一致。

5构建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尤其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纵观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尽管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也很显著,但从国家科技创新奖项的分布来看,高科技创新的成果并不突出,相比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仍就非常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不能迈入发达行列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是政府着力追赶地重点。此外,从国外经验得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主要集中在国防军事领域,而对于目前主流的发展趋势而言,这种科技资源的布局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科技成果向“民生”领域的应用与转化使得我国科技创新战略更为科学合理,同时也加强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具有更为广泛的潜在的社会价值。

第7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关键词] 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效应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而在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在这里,我们着重论述科技创新对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这是因为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对我国来说,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的途径。

一、科技创新的涵义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前者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后者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科学创新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一般说来,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中心展开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构思产生、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与制造、用户参与及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在创新过程中,这些活动相互联系,有时要循环交叉或并行操作。科技创新过程不仅伴随着技术变化,而且伴随着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方式创新。

我国的广大学者在对科技创新理论和实践做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科技创新的涵义:“科技创新是重新组织生产或研究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系统,从而推出新知识、新产品、新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总之,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形成过程,也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应包括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也就是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企业的“一组先进的技术和谐组合”。这里提到的先进技术不是单指科学技术,它既包括科学技术,又包括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因此,可以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研制独特产品、发明独特营销手段和运用独特管理方式诸能力的特定组合,是以一定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群体。它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其与企业的反应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交互作用,而生成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合成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包括企业的反应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内的复杂系统。

三、国外企业如何运用科技创新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以科技含量较高的IT企业为例说明科技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方法。

公司运用科技创新构建其核心竞争力,有如下方式可供选择:第一,强化本公司的自我研发能力,或是提高获得外部技术专利的能力;第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独创性,或是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第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自身竞争力并加快投入市场的速度。

美国微软公司――全球最大的软件企业,它在很多项目中均处于优势地位,利润率也高。该公司积极强化本公司的自我研发能力,其研究开发之早,产品的独创性都首屈一指。它们在开发期上也作了极大的努力,且新产品的成功率极高。

另一家公司英特儿公司则只参与计算机行业中微处理器的研制,具有38年的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它在计算机芯片上获得成功,取得了极大成效。英特儿公司的优势在于一旦开始研究,则大力加快研究开发的速度,并争取早日成功。所以说,它们的成功关键是研究开发过程。

综上所述,着眼于技术创新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来观察企业活动,就能从与以往有关企业战略的书本理论不同的角度重新进行思考。比如:“规模化经济”战略可重新定义为“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的规模;“集中化、特殊化”战略可重新定义为能同时聚焦的“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化、特殊化;“差别化”战略可认为是提供附加价值的“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别化。

四、科技创新对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分析

1.科技创新的催化效应。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随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企业内部的迅速扩散,成为核心技术,以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已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这时企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对稳定,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所以,由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2.科技创新的扩散效应。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技术扩散是实现科技创新规模经济性、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由科技创新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收益倍放”效应。如果企业将其核心技术广泛应用和扩散到产品中,可以使同一技术同时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当然,通常企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收益放大效应主要源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其实质在于企业内部资源尤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化配置,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8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落实上下功夫,把科技作为创新之要,把企业作为创新之主,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把制度作为创新之基,把文化作为创新之魂,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笔者认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在五个“抓手”。

抓住一个核心,即科技创新。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是推进科技创新。因为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还依赖进口。因此,要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工作,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

强化一个主体,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技术创新是一种基于技术创新成果形成市场竞争力的经济活动。既然是经济活动,其主体就应该是市场的竞争主体,即企业。其次,目前我国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答案仍是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那么如何建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从能力、动力、压力三个方面考虑:在能力上,企业需要建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动力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降低企业创新的制度成本和风险成本,使企业能够从自主创新中获得切实利益;在压力上,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在全社会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企业不创新就没有活路,从而逼迫企业进行创新。

弘扬一种精神,创新人才的团队精神。在创新活动的人、财、物投入中,人是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而在现代社会,创新活动往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个人力量是不可能承担的。要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就要求单个主体既保持自己的个性,又要有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产生比个人能力简单相加更大的效能,这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因此,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应在大力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的基础上,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努力发展一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9篇:科技创新的战略范文

一、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绩效

1989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2006年又确立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显示,2010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蝉联榜首,这一成绩的取得可以用一系列事实来说明。2011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34.8万件,授权量2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8.47万件,均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1.1万件,位居全国第三(见表1)。2011年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19.6万件,授权专利11.9万件,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不含直辖市)中,江苏省有三个,分别为南京、苏州和无锡。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江苏全社会R&D投入分别为580亿元、680亿元和84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全社会R&D活动经费为10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这一比例高于大部分省市,但与北京、上海等还有一定差距。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从2000年的19.4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84.2万人(其中R&D人员为44.6万人)。

二、江苏金融支持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江苏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金融为推动江苏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江苏金融支持创新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我国金融体制的固有局限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正在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银行信贷融资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基于稳健的经营原则,缺乏对高度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银行体系也比较单一,竞争不充分。较高的存贷差和没有竞争压力,使银行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缺乏,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中小企业。我国的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交所正式启动,获得快速发展,但在筛选、定价、退市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债券市场以国债为主,即便在十分弱小的企业债市场上,发行主体也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且发行程序复杂;债券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1.4倍,这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并阻碍了大量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在债券品种上,我国多是中长期附息债券,短期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很少,有助于创新型企业融资的高新技术债券和垃圾债券更是缺乏。

2.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长期以来,江苏科技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商业银行,社会资本无法有效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然而,政府资金投入毕竟有限,银行信贷资本又缺乏支持科技创新的动力,这导致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在美国等创新型国家,创新资金来源于富有个人、大企业、金融机构、养老金、各种基金和政府投资等多种渠道。通常,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且缺乏可以用作贷款抵押的资产。虽然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但概率很低,即便对于那些获得成功的企业,商业银行也只能按约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如果企业失败,商业银行的贷款将难以收回,因为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使银行贷款更愿意选择风险较低的领域。科技创新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其资金需求反而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与此同时,我国的一些制度性因素把绝大多数企业阻隔在资本市场融资主体之外。江苏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众多,尽管其技术创新程度较高、社会贡献大,但由于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低,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多数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并不能获得足够的上市机会,无法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3.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发展不足目前江苏已有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来自于政府和有政府背景的国企,养老金、保险公司、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等比重太小。江苏民营科技企业以中小型居多,迫切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而风险投资资金规模普遍偏小,资金来源单一,无法有效分散风险,制约了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退出并实现投资增值的最佳场所,虽然我国的创业板已经正式推出,但市场仍然不够健全,退出机制还有待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实现上市绝非易事,这制约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最终也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成效。通过信用担保机构等第三方中介,可以有效解决科技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江苏省、市、县三级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部分缓解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但江苏科技创新担保体系并不完备,地方担保机构实力不强,管理能力较弱,部分担保机构经营方向发生偏移。

4.中小企业受歧视与融资难江苏是个经济大省,中小企业数量多,中小企业在江苏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0年底,全省中小企业总数超过120万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5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9%,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贡献了70%以上的出口创汇,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1]然而作为推动江苏经济创新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一直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在国家不断紧缩银根的2011年,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江苏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其贷款主要流向成熟企业和大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另一方面,相对来说中小企业有规模小、稳定性差和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等弱点,抗风险能力一般较弱,制约了其融资能力。

5.其他问题及原因2011年底,江苏省共有普通高校126所,在校大学生179万人,双居全国第一。然而,全省普通高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仅为50.08%,低于全国50.68%的平均水平,列全国第11位。[2]江苏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科技创新成效也名列前茅,但金融创新人才特别是熟悉科技创新的复合型高层次金融人才缺乏,影响了创新能力。江苏是吸引外资大省,虽然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但在江苏的生产环节基本上是利用廉价劳动力和环境资源,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在江苏。此外,江苏金融支持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品种少,金融运行的硬件基础设施不健全,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这都阻碍了金融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三、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金融支持对策

2011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绝不能为此沾沾自喜,应该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认识到其他省市不断追赶的努力,认识到自身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坚持不懈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金融在江苏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支持作用。

1.加大政府政策性金融支持当前江苏要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全省科技经费投入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通过财政投入引导企业主体性投入和社会多元化投入,力争“十二五”末,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700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5%。江苏省可以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成本,扩大其资金来源。江苏各级政府可针对一些行业的重点企业或某些特殊项目实施贷款贴息,以缓解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困难。江苏省要发挥政策性银行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支持作用。一方面,政策性银行要积极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另一方面,要适当关注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和项目,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在江苏省的分支机构可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授信额度,以统贷方式向有借款资格和承贷能力的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发放中小企业贷款。

2.提高商业银行效率,拓宽信贷融资渠道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间接融资占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的70%以上,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因此,在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中,银行信贷融资应发挥主力作用。受我国当前既有金融体制的限制,江苏省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但是我国金融发展方向必然是逐步放开管制,逐步市场化、自由化。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出台,标志着我国真正向民间资本开放了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微型金融机构市场,并赋予其作为第一大股东掌握金融企业主导权与控制权的法律资格。[3]江苏省要利用这一机遇,勇于创新,在法律限定范围内,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中小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到江苏发展,扩大支持创新驱动战略的资金来源。同时要加快筹备发展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创新型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银行金融服务方式,开发符合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等,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水平江苏要通过财政激励、政策扶持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本市场,支持运作规范、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提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的直接融资水平。其中,特别要支持有条件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到我国中小板和国外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2011年,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猎杀中国股”现象暴露出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江苏在支持企业上市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督指导,避免“猎杀中国股”现象再次发生。债券融资是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江苏要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进一步探索债券融资的新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创新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

4.大力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可以减弱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分担风险。目前,我国创业板已正式启动,这将为风险投资提供一个有效的退出途径,带动风险投资的发展,进而促进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在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突出。江苏省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政府投入为先导,加上适当的税收优惠等,通过政府财政和科技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建立起符合本省实际的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5.大力发展信用担保市场江苏省担保行业整体规模实力处于全国前列,但单一担保机构的规模较小。江苏省要通过财政注资和跨地区、跨所有制并购重组等方式,培育一批资本、规模和创新能力位于全国前列、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军担保机构,促进担保机构做强做大,为科技创新融资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支撑。江苏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要鼓励民资和外资进入担保领域,形成各类担保机构有序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同时,要提高江苏省再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创新担保机构的产品和业务模式,积极研究建立再担保机构,完善全省的信用担保体系。

6.合理有效利用FDI,支持江苏创新发展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凭借技术优势可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高额利润,没有企业愿意放弃对技术的控制权或自愿转移技术。江苏是吸引外资大省,FDI携带技术进入江苏的同时,更会想方设法防止技术外泄。江苏必须千方百计争取促进FDI技术转移,以提高江苏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一是要继续实行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工作,吸引科技含量高、符合江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的外商投资项目。二是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江苏本地企业的合作。加强外资企业与江苏本地企业在研发方面的合作,鼓励内外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加强内外资企业的产品联系和人员联系,促进FDI技术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