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

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1篇: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Scheieneder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精神的神思,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当今,许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继承了意境说美学特点,尤其是雕塑作品。

3.2格调说

中国传统美学往往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虚与实,简与繁的关系。

3.3气韵说

气,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韵,本指和谐的声音。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直接影响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4.小结

本文重点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传承进行概述:

4.1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人点,首先阐述传统美学观念,解决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等问题;

第2篇: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面孔;言语描述;面孔画像;认知神经科学技术

面孔再认是证人识别犯罪嫌疑人特征的项目中最具判断力的一项,证人对面孔再认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顺利侦破。人对面孔的识别有天然的敏感性。大脑在视觉认知进化过程中,面孔识别已经出现了与其他物体的差别,面孔记忆有一套独立的系统。如何将面孔识别提高到一个准确的水平,是应当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的问题。

知觉到的事物是人对其加工后进行动态存储的,因为记忆是一种随时提取和存入的状态,因此再认过程中如果提取过程出现误差,则有可能造成再认失败。再认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不可控的过程,因此无论警方还是证人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再认完全可靠。这样,从影响面部记忆的识别和提取的因素上探寻,找出适合的方法来提取证人记忆显得极为重要。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证人面孔再认工作中。

一、嫌疑人面孔记忆的提取

提取证人记忆中的犯罪嫌疑人面孔时,警方主要的工作是对其进行语言引导和记录。这一过程要严格遵照格式塔(Gestalt)原则。在回忆时首先对其案件整体进行完整回忆,再根据时间线索进行细节回忆,最后在记忆中形成完整的犯罪人形象。面孔是一个人最具区别性的外部特征,对目击证人来说,识别犯罪人的最直接途径就是通过辨别他们的面孔。

还原证人记忆中的犯罪嫌疑人面孔形象是需要进行多方诱导和记录的,这一过程必须谨慎进行,因为再认过程往往会受到询问语言的诱导而出现形象上的变化,最后造成提取出的面孔与真实面孔出现差距。一般提取犯罪人面孔的过程应该是要求证人以时间线索为主,在目击案件的时间内对接触犯罪人进行回忆,并在这个阶段搜索记忆中犯罪人面孔时段,不同时间段的特征整合为完整的面孔特征。

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在知觉事件或人物时基本遵循整体性原则,即知觉到的往往是整体,细节特征是包含在整体之中。记忆的提取过程也是从整体到细节的,因此,证人记忆中最完整和准确的部分还是事件整体。熟悉的事物在长时记忆中会形成短时记忆知觉模板,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会提高知觉的速度和准确性。熟悉事物由于知觉模板,完全可以在回忆时将信息任意呈现在短时记忆中,不会受到整体和细节的限制,但不熟悉的事物则只能按照整体到细节的顺序进行知觉和回忆。虽然人的面孔有着天然的记忆模板,但是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仍然会有较多的误差,因此在诱导目击证人回忆时,要遵循完形原则。

(一)言语描述与面孔提取

在获取证人对嫌疑人的面孔信息时,主要的方式是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来还原,所记录的是证人对嫌疑人的面孔言语描述。虽然图像记忆可以通过言语转换,但是两者的信息加工编码类型差距较大,证人的言语描述可能与犯罪嫌疑人的实际面孔有差距。并且进行过嫌疑人面孔询问和描述的证人,在后来的嫌疑人面孔识别时,可能会因为先前的言语描述受影响。Schoole进行过言语影响面孔识别的研究,实验让三组被试观看犯罪情景录像,在识记过程结束后,一组被试要求对犯罪人进行面孔言语描述,一组要求分辨照片,最后一组作为对照组。两天后再次进行犯罪人面孔再认,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的再认正确率最低。这是由于面孔记忆的图像编码进行了一次语义输出编码转换,短时记忆中的语义编码影响了面孔记忆,语义输出编码干扰了图像输出编码,于是出现了再认正确率下降的现象。

证人的面孔语言描述能力和视觉面孔辨认正确率没有较大关系,而且言语描述具有干扰作用,嫌疑人面孔确认工作中,首先安排的应该是列队辨识。在进行证人辨认之前,警方首先注意的应该是确定证人在目击案件过程中,其注意是否完全集中在犯罪嫌疑人面孔上。因为只有进入意识范围的图像才能被加工和记忆。Loftus提出的“武器效应”就指出,证人在目击犯罪人持武器的案件发生时,证人对嫌疑人的指认能力较差,原因是由于证人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武器上,而不是犯罪人的面孔。

嫌疑人的面孔描述属于语义转码的图像,在询问一个案件中的多个目击证人时,应当规避一个证人的目击描述对另一位证人的影响,因为证人间由于交流或者无意听到都会产生一种描述趋同性。Jenkins和Davies的研究发现,在进行图片列队再认前对被试施加影像性描述比再认后有更大的影响。Rakover和Cahlon提出了特征捕捉模型,在面孔识别中综合各个目击证人相同的部分特征,避免了目击证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该模型还遵循了知觉格式塔原则,按照整体规律拼合了面孔图像。

(二)言语描述与嫌疑人画像

将目击证人的语言描述直接转换到实体图像的方式主要是嫌疑人面孔画像,通过这种技术很多嫌疑人面孔得以还原并帮助了案件侦破,但画像师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和长期经验才能达到准确。并且嫌疑人画像的过程是从证人的语言描绘反映到画像师的作品上,中间的言语和理解过程可能会出现偏差。并且通过画像对嫌疑人进行通缉,可能会由于描绘的失真,造成嫌疑人的误认。

为了提高面孔画像的准确程度,研究者提出了很多面孔整合方式。例如,面孔拼图和照片合成系统的出现,提高了嫌疑人画像的效率。但这类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将局部细节合成整体特征的,在实际操作中,证人选择某一特征时,可能会忽略整体性特征。最后将这些细节特征组合成的面孔,可能与实际面孔有较大差距。

Haig的面部特征敏感性研究发现,人在知觉面孔时,只对固定的特征敏感,而对其他部分不会非常关注。实验过程是,让被试先看一张原始面孔照片,然后变换面孔的部分特征来修改照片,再让被试看修改后的照片,看被试能否可以观察出两次呈现照片不同之处。在所有的面部特征当中,面孔三角区的眼睛、鼻子和嘴部的微小变化都会容易的报告出来,而如双眼距离和耳朵高低之类的变化却很难被察觉。因此面孔画像中应当特别注意面孔三角区的细小差异。由于三角区部分的变化会给整体辨认带来较大影响,Rakover和Cahlon的特征捕捉模型给面孔三角区位置较大的组合权重。

虽然嫌疑人面孔再认程序中列队辨认是最可靠的,但列队辨认也会受到错误记忆的干扰。 Wells的列队识人研究发现,如果证人在心理上已经假定罪犯就在队列中,很可能出现指认错误。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警方在要求目击者识别时,暗示过他们罪犯就在其中,而目击证人很可能会受到这种暗示的误导,将无辜者错误的再认为罪犯,因此在列队辨认嫌疑人过程中,警方保持中立的态度极为必要和重要。

二、面孔记忆提取过程中的重要细节

在提取目击证人的面孔记忆过程中,有很多细小但却起到关键作用的细节,把握这些细节工作可以使还原出的嫌疑人面孔尽可能达到准确。面孔心理重建中的重要细节主要包括面孔本体特征和附加因素两方面。

(一)面孔本体特征因素

面孔呈现角度。面孔呈现角度是证人再认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大脑的面孔记忆模板包括正面和侧面两类,单一呈现正面或侧面面孔照片只能激活一类记忆模板,但选择类似45度的角度呈现时,可以同时激活两类面孔模板,从而达到最好的辨认效果。

面孔三角区。三角区的影响是整个面孔中占比重最大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发型、眉毛、眼睛和嘴部的细微变化都会对再认产生重要影响。面孔识别过程中再认的面孔与真实面孔存在这些差异时,应当注意还原这些变化的三角区特征。

面孔表情。表情可以较大程度上改变个人对面孔的主观认识,特别是不熟悉的面孔,受到表情的影响更大。比如我们熟悉的人从来没有愤怒过,当这个人出现愤怒表情时,就会感觉反差很大。因此在再认嫌疑人面孔时,应当注意表情的模拟。

(二)面孔附加因素

案发原始环境。目击过程的环境背景会影响证人回忆犯罪嫌疑人面孔的能力,由于目击证人所处的环境是其记忆的背景,其记忆信息包含了环境和嫌疑人面孔,而记忆信息是一个完形整体。变换回忆的场景等于割裂了记忆整体,记忆信息分裂对证人的回忆有较大影响。在案件原始环境中让证人进行回忆,有助于证人激活对嫌疑人面孔的记忆。

社会性特征。认识个体的特征不仅限于面孔的记忆,根据格式塔原理,证人在目击犯罪嫌疑人时也登记了其社会特征,例如个性特征、方言、职业特征等。再认面孔只能激活图像记忆系统,如果加入社会特征,再认过程所激活的记忆系统就包含了个人的整体性信息,从而达到准确的再认结果。

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在面孔识别中的应用及展望

现代技术手段的提升和应用对面孔识别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从最初的手绘画像到近代的计算机合成图像,面孔的重建和再认有了飞速的提升。虽然这些现有的技术还存在着各种缺陷和不完善,但目前,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发的应用和发展,面孔识别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点。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脑诱发电位,当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大脑时,大脑会产生相应的电位变化,它可以有效地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由此可见事件相关电位是由心理现象所引发的最为直接的生理变化。认知事件所引发的脑电变化可以被清晰的捕捉,并且它对事件相关脑电的记录可以精确到毫秒级,正是因为这种优势,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认知事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司法领域中,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主要应用在测谎的探究上,我们知道真实记忆由于是在脑中确实存在的客观映像,因此证人一旦知觉中出现原有刺激,已有映像就会与原刺激进行匹配,错误记忆由于没有在大脑中存储映像,仅仅是在再认过程中脑中构建了模糊映像,或者只是在再认过程中由于非认知因素产生的熟悉感,因此不存在严格的匹配,二者消耗的神经元能量,引起的电位变化也是不尽相同的。由此可见,通过时间相关电位技术,可以清晰地再测证人对嫌疑人面孔构建和识别的正确性。

全息影像投射技术最早是由美国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全息术基础上发明的,他们将将通信行业中“侧视雷达”理论应用在全息术上,带动全息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全息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是,首先通过 CCD 等器件接收参考光和物干涉条纹场,由图像采集卡将其传入电脑记录数字全息图;然后利用菲涅尔衍射原理在电脑中模拟光学衍射过程,实现全息图的数字再现;最后利用数字图像基本原理再现的全息图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数字干扰,得到清晰的全息图像。全息影像投射技术可以呈现立体化的面孔和图像,而不再仅仅处在二维的平面的水平。这种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面孔识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优越,不仅仅是三维图像更接近与自身,而且人眼在面孔识别过程中立体图像所形成的深度知觉与平面模拟出的二维知觉是有差别的,因此立体化的面孔呈现更有利于目击证人对嫌疑人面孔正确识别和再认,并且全息投射的技术可以任意变换面孔的呈现角度,来匹配对罪犯嫌疑人面孔的最佳再认位置。

除此之外,情绪模拟系统的应用也在证人面孔识别的再认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它通过对面孔的各类情绪表情的模拟,最大程度提高再认的正确性。有研究指出,表情的改变会影响目击证人对面孔的识别和再认过程,因此将呈现的出面孔调整为最接近证人初次看到的样子,以减少证人再认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四、结语

证人的指认在案件侦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确认犯罪嫌疑人的面孔上。基于已有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提取证人的面孔记忆中加以利用,将对顺利确定犯罪嫌疑人面孔有重要帮助作用。警方在询问中应当充分利用完形理论和面孔记忆提取技巧,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面孔记忆提取理论,并为今后的嫌疑人面孔确定工作提供更好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New York: Freeman,1990.

[2] Schooler J W, Engstler-Schooler T Y. Verbal overshadowing of visual memories: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J].Cognitive Psychology,1990,22:36-71.

[3] Loftus E F, Loftus G R, Messo J. Some facts about weapon focus [J].Law and human behaviour,1987,11(1):55-62.

[4] Jenkins F, Davies G. Contamination of facial memory through exposure to misleading composite pictures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5,70:164-176.

[5] Rakover S S , Cahlon B. To catch a thief with a recognition test: The model and some empirical results. Cognitive Psychology,1989,21:423-468.

第3篇: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 构式 半A不B 构件 构式义

前言

Goldgberg对构式下的定义是:“当且仅当C为一个形义配对体<Fi,Si>时,它就是一个构式,此时‘形’的某一方面或‘义’的某一方面不能从C的组成部分中严格预测出来,也不能从其他先前建立的构式中预测出来。”①也就是说,构式义不是其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也不能从现存的其他构式所推知,对构式的解释除了“组合原则”外,还必须结合“整合原则”。

“半A不B”构式由“半……不……”框架和嵌入式成分A、B构成。“半”和“不”构成了形式上的逆对,但嵌入A、B之后形成了“半A”与“不B”平列的构式,“不B”一般对“半A”起补充强调作用。“半A不B”构式的语义并不是“半A半B”,也不是“半A不B”。我们在理解该构式时,必须把它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如:

(1)吃了一顿半饥不饱的共产式的“大锅饭”之后,全连基本上粮尽水绝了。

例(1)在“半饥不饱”的语义结构中,“不饱”意味着至少有一点是“饥”的,“半饥”则是对“饥”的半肯定。

结合邵敬敏②罗列的三条构式标准,我们归纳了“半A不B”构式的三个主要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该结构有两个不变项和两个可变项组成。不变项“半”和“不”构成框架,起到定位以及标记作用;可变项“A”和“B”都可从相关的词汇中选择和替换的。整个构式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第二,该构式的语义的特点是整体性。整个结构的意义不是组合成分“半A”和“不B”的简单加合,而是变项与不变项组合之后呈现出的一个新的意义。这一新义是在该构式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而不能直接从几个成分的语义中获得解释。

第三,该结构的语用功能跟语境联系紧密。“半A不B”构式在语言交际中具有自己独特的感彩,这种特殊功能是普通短语无法承担的。

参照以上标准,我们排除了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菲律宾人相信针灸,比如用针灸治疗半身不遂、中风等。

(2)记者的来访让唐永龙吓了一跳,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3)而她却将半烂不堪的桃子削了削,留给自己吃。

(4)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例(1)中“半身不遂”不是“半……不……”框架和A、B构成的,而是主谓结构,因此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例(2)中A是单音节词,B是动宾短语,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例(3)中“半A”与“不B”构成一个状补结构,因此排除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外。例(4)中A与B为相同语素,它属于“半A不A”构式,虽与“半A不B”构式属于同一构式家族,但“半A不A”构式也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学者专门对其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把它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本文的大部分语料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在现代汉语语料库搜集到1131条有关语料,经过筛选和核实,我们选取了其中169条有效语料。从这些语料中,我们提取出41种语式(语言中的具体的、实体性表达式称为“语式”,含有能产性的抽象性结构称为“构式”③),如半软不硬,半明不暗,半新不旧等。另外从《汉语大词典》和《辞源》中另查找到5条语式,分别是半间不界,半青不黄,半文不白,半三不四,半筹不纳。

一、“半A不B”构式的构件分析

认知构式语法遵循完形心理学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基本原理,认为构式不是由其成分简单组合而成的,构式语义解释的运作机制主要还是“整合原则”。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组合原则”。既然构式是一个“形义配对体”,那么其结构形式的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A、B的语法层级

构成这一构式的A和B在语法形式上主要是语素和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的主要作用是构词。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④

1.A与B是语素

构成这一构式的A和B是语素。如:半情不愿、半知不觉、半零不落、半明不白。

我们发现这四个词语中A和B可以组合双音节词语,即情愿、知觉、零落、明白。反过来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语拆分成两个语素嵌入到格式中。但是在我们所搜集到的语料中,这种类型只限于以上四条语式。

2.A与B是单音节词

构成该构式的A和B也可以是词。如:半睡不醒、半生不熟、半凉不热、半红不青。

其中“睡”、“醒”是相关的动词,“生”、“熟”是相反相对的形容词,“凉”、“热”是相关相反的形容词,“红”、“青”是相关的形容词。

(二)A、B的词性类型

1.A、B为形容词或相应语素(包括区别词)

半硬不软 半新不旧 半生不熟 半旧不新

这类词主要用于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如:

(1)我跑上前去,摘了一把杏子,边走边吃,半生不熟的杏子吃到嘴里,又涩又酸,我又跑到河边喝了几口水。

(2)克朗肖躺在这个半明不暗的房间里,居然还能着手校对清样。

例(1)中“半生不熟”是对杏子成熟程度的描述。例(2)中“半明不暗”描述了房间的昏暗。

2.A、B为动词或相应语素

半醉不醒 半情不愿 半睡不醒 半知不觉

这类词主要描写动作行为方式。如:

(3)“我们会到哪里?”半情不愿的官吏问道,“我们不能那样。”

(4)他们抓住了这个机会,默默地接受了它,半知不觉地促使它实现。

例(3)中,“半情不愿”语义指向官吏提问时的态度。例(4)中,“半知不觉”描写了“他们”实现过程中的方式或状态。

其中A、B为形容词或相应语素的情况比较多,动词或相应语素相对较少。其它词类则很难进入该构式。

(三)A、B的位置关系

“半A不B”构式中A、B的位置关系不是任意的,一般有固定的顺序。这种固定的顺序其实是人的认知顺序规律的反映。人的认知顺序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⑤A、B语序主要遵循以下规律的制约。

第一,认知事物的客观先后顺序。

(5)俱乐部灯光黯淡,点着中国灯笼;一个乐队正在半暗不明里奏着一支柔和的乐曲。

例(5)句中,作者进入俱乐部第一个印象就是灯光黯淡,然后才看到灯笼。“半暗不明”虽然是对俱乐部里光线不明的描写,但“明”与“暗”的语序则体现了作者对外界感知的先后顺序。

第二,排列事物的主观先后顺序。

(6)半男不女的师洋和半男不女的高娅媛!强!绝配!(百度贴吧)

例句中的“师洋”为男性,“高娅媛”为女性,但同用“半男不女”来修饰。可见“男”、“女”的顺序在这个结构中是固定的。这是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语言上的反映。体现中国尊卑观念的“男女”进入“半A不B”构式时,A、B的语序倾向于与已有词语中的A、B的语序相同。

“半A不B”构式的排序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我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表达中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语序。据此,我们也可将“半A不B”构式形式分为固定型和灵活型。

在固定型中,A与B的语序是凝固的,不可随意换位。A一般是人们认识上显著的、能先引起注意的成分。如半男不女、半文不白。

在灵活型中,A与B的语序相对松散,可随表达重心的变换进行调节。如:

(7)她卖掉了一件黑缎、银狐皮滚边的大氅,换来的只是一件半旧不新的棉上装。

(8)寻思自己缺一条被子,锁住缺衣裳鞋帽,先挑一条半新不旧的麻花被。

此时,A、B交换位置,构式的整体意义一般不变,但会受到说话人强调成分变化的影响。如例(7)中“半旧不新”强调“旧”,与前文的“黑缎、银狐皮滚边的大氅”进行对比。例(8)中的“半新不旧”则把重心放在“新“上,与“挑”的语义指向有关。

相较于固定型,灵活型对语境的依赖性更为明显,使用频率反而较低,且数量较少。

二、“半A不B”构式的语义分析

(一)“半A不B”构式中A与B的语义关系

沈家煊认为应该在反义词中区分“相反词”和“相对词”。“相反”指在一个概念域内,只有A和B两个端点,没有中间状态。概念域因此不是一个连续体。例如在“性别”这一概念域内,非男即女,非女即男。“相对”指在一个概念域内,由一端到另一端是渐变的、连续的程度之差,两端之间有中间地带。例如在长度这个概念域内,“长”和“短”是相对而言,程度有别。⑥根据沈的观点,我们分析了A与B的语义关系,具体情况如下:

1.A、B相近

即A、B为近义词。如:

半呆不傻 半精不熟 半凉不冷

2.A、B相对

即A、B为相对反义词。如:

半凉不热 半红不黑 半温不凉

3.A、B相反

即A、B为绝对反义词。如:

半真不假 半男不女 半死不活

4.A、B相关

即A与B既非近义也非反义,语法类别相同但意义不同。如:

半老不俏 半听不理 半张不理

(二)“半A不B”的构式义类型

作为一个典型的构式,“半A不B”构式是语义融合的整体,由“半A不B”框架的意义和嵌入成分的意义合起来表示整体的意义。从上文分析可知,A、B的语义关系是多样性的,因此“半A不B”构式的意义也不是单一的。我们将该构式的语义类型分为四种。不同类型有不同的色彩意义。

1.加合型

加合型中,A、B的语义一般相近、相关,它们的色彩意义较浓厚。此时,“不B”对“半A”起强调和补充作用。如:

(9)他暗想,他还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讨人喜欢的孩子。瘦得活脱脱像之皮包骨的兔子。看起来也缺心眼,半呆不傻的。

(10)各位君子,各位看客,小人初来汴梁,人地生疏,承蒙青眼看待,对小人半精不熟的武艺,谬加称赏,使小人愧不敢当。

例(9)中的“半呆不傻”可以表述为既呆又傻,半精不熟其实指既不精又不熟。前一个是从他人的角度进行评价的,后一个是自己的自谦之词。

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当A和B都具有消极意义时,构式义为对A、B的肯定,可表述为既A又B。当A和B都具有积极意义时,构式义为对A、B的否定,可表述为既不A又不B。

这种类型肯定消极义,否定积极义,因此有明显贬义色彩。

2.突显型

从意义关系看,突显型中的A、B是相反词。A、B所处的概念域只有两端,没有中间状态。并且,A、B词义以理性意义为主,没有强烈的褒贬色彩。此时,“半A不B”的意义表现为突显A或突显B。如:

(11)我可不喜欢半阴不阳、毫无生气的街道,住在那种地方,整天价看不到一个人影儿。

(12)祈老人见多年的老伙伴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想放声大哭。

例(11),从“毫无生气”和“看不到人影”等信息,我们可以肯定“半阴不阳”语义偏向于“阴”,强调街道的破落与偏僻。例(12)中“半死不活”还是活着的,只是强调“老伙伴”健康状况不佳,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例(11)中,“半阴不阳”语义上带有贬义色彩。例(12)中,“半死不活”的色彩为中性。

对于这种类型来说,A和B本不带有明显的感彩,但它们进入“半A不B”结构后,整体呈现出消极或中性色彩。

3.中间型

中间型中,A、B为相对反义词,也就是说A、B处于一个连续的概念域内,A、B之间存在一段连续体。这时“半A不B”表示A、B两种状态同时存在,构式的表达义在A和B之间,当然中间域不是指绝对的50%,语境不同,语义倾向不同。如:

(13)奶豆腐色如冻儿,韧如筋儿,半干不湿香溢味厚。

(14)这些低矮的屋檐下就都飘出带点甜味而又呛人的炊烟(所烧的柴草都是半干不湿的)。

例(13)作者描述奶豆腐的色泽看起来像果冻,嚼起来有韧劲,说明“半干不湿”的奶豆腐是介于干与湿的状态中。例(13)与例(14)都使用了“半干不湿”,但例(14)中的“半干不湿”,其语义明显指向“湿”。

在感彩方面,该类型集中了加合型和突显型的特点。不过中间型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大,其色彩义要结合具体语境作具体分析。

4.凝固型

此类型多为收录在词典中的熟语,其意义是A、B语义的引申义。如:

(15)院子里梧桐叶子每天都无精打采、半三不四地低垂着。

半三不四与无精打采意义相同,已经脱离了“三”、“四”的原义。类似的还有半间不界,意为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在查阅词典时,我们发现此种凝固型多为贬义词。

结语

本文主要从构成成分和语义类型两个方面对“半A不B”结构进行考察。在构件分析部分,我们主要探讨了A与B的词性,并且发现A、B位置的相对固定这一特性。在语义类型方面,我们根据A、B之间的语义关系,把“半A不B”构式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加合型、取舍型、中间型和凝固型。

注释:

①Adele E.Goldberg,著.吴海波译.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②邵敬敏.汉语框式结构说略.中国语文,2011(3):219.

③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卷):理论思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44.

④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11-112.

⑤游淑娟.“半A半B”格式的认知分析.广州・暨南大学,2009(12).

⑥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148-149.

参考文献:

[1]高健.“半A不A”格式语用语义分析[J].现代语文,2009(8):71-72.

[2]甘莅豪.“不A不B”的构式义与语义的消极倾向―基于认知与语用分析[J].修辞学习,2008(2):56-60.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九卷本[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10(12):51-52.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119-130.

[5]李卫中.与“不”相关的格式的考察[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12),21(6):69-72.

[6]李卫中.与“半”字相关的格式的考察[J].殷都学刊,2000,(3):106-109.

[7]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8(2009.8重印),707-717.

[8]邵敬编.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2011.1重印):111-148.

[9]邵敬敏,黄燕旋.“半A半B”框式结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3),40(2):124-128.

[10]邵敬敏.汉语框式结构说略[J].中国语文,2011(3):218-227.

[11]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5):148-149.

[12]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卷):理论思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3):44-365.

[13]游淑娟.“半A半B”格式的认知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