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社区护理发展 社区护理教育 卫生服务人员
一、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
(一)美国社区护理。美国社区护理开展时间较长,体系相当完善。上世纪60年代初就通过了联邦政府医疗资助项目,将家庭健康护理扩展到花费较少的医院外社区健康护理。20世纪80年代末又提出了把全国的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初级保健。美国社区护理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医疗单位,护士占80%以上。社区健康护士一般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注册护士承担,要求至少有3年~5年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及合作和管理能力。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完善,许多社区护士涉及和参与二、三级医疗保健,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者,2000年在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远远高于医院护士7.6%的比例,又通过专科护理专家(Nursing Specialist)制度,使社区护士具备较高的行政管理能力,并与医生合作,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美国护士协会(ANA)1986年制定社区护理活动基准为:理论、资料收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质量保证及专业人员的开发、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研究等,共9个领域。
(二)英国社区护理。英国是现代护理开创者南丁格尔的故乡,也是社区服务的发源地。目前,英联邦卫生保健系统大致由“家庭-初级保健-院外治疗-院内治疗”组成,而初级卫生保健是构成整个卫生服务及社区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80年代以来,英联邦广泛实施了3种社区服务,即教区护理、保健访视和学校护理。教区护理是英联邦社区护理中最重要的服务形式。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家庭护理、术后护理、病人出院护理、保健中心护理及社区护理等;健康访视的主要护理任务是疾病访视、婴幼儿及老年人巡视、预防和健康教育;学校护理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和实施对学生的筛检,二是对学生的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英国的社区服务工作主要由社区护士来完成,社区护士的培养比医院护士要求更高,一般为3年基础教育,毕业后还要进行1年社区护理技能培训,使之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以适应社区保健工作的需要。
(三)韩国社区护理。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社区护理事业,并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70年代末试行了医疗保险政策,不仅解决了大量社区贫困居民的医疗费用问题,也使护士真正作为独立的角色,与医生、卫生技师一起作为保健管理者,担当起了初级保健医疗的任务。分布在社区各个部门工作的社区护士可分为精神保健看护师、保健看护师、家庭看护师、助产士、保健诊疗员、产业看护师、母子(妇幼)保健人员等,约占韩国护士的20%。韩国的社区护士必须毕业于看护大学并在临床上积累一定经验,在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经6个月至1年的专门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才可获得国家认可的资格。社区护士的主要任务有直接护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环境的监督和指导、实习指导、转诊和行政业务等。
(四)我国社区护理。我国社区护士的角色仍以二级预防的角色为主,与国外社区护士的角色和职能相比较局限,其主要原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工作的社区护士人数少,负担过重;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社区护理工作的相关政策不够健全等。此外,社区护理学的专业定位不明确,服务内涵和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定位不一致,系统性的社区护理学研究相对滞后等因素均是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各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对我国社区护理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项目多样化,各课程间合理衔接,突出社区护理专业特色。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大环境,开设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社区护理发展需要的社区护理专业学士课程、研究生课程,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方案。此外,为了避免科目重复,可以将课程分等,各级课程均包括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不同学历层次,规定不同的选择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在不同等级课程的学习中尽可能避免科目重复,并兼顾自身的专业兴趣。
(二)社区护理除了面向社区、家庭与个人,还可进一步丰富专业学习方向。正如美国护理专业研究生方向主要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前者以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为目标而后者主要培养护理教育者或护理研究人员,社区护理研究生课程也可分为两个方向:即社区护理专家和护理教育者或护理管理者,前者侧重于社区评估、计划、评价、政策、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学习病例管理、学校护理、职业卫生护理、家庭护理、公共卫生护理、心理健康护理、学习障碍者护理等内容;而后者则侧重于教育及管理方面。
(三)教学内容以人和健康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突出护理专业特点。社区护理专业课程应结合社区实际,以某一特定人群服务或某一临床问题为切入点将此项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组织在一起,综合讲授基础科学与临床科学,使两者有机联系。如迈尼多巴大学开设的“初级保健技能与社区保健”专业,其核心课程之一为“初级保健技能―临床干预”。该课程学习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慢性健康问题,涉及领域包括:病理学、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特异性诊断、管理计划、转诊与随访策略、手术、生殖健康、儿童及成人急救。
此外,加强社区护理教学基地建设,使早期接触社区,加大实践比例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社区实践中,还应加强师资培养,带教老师不仅要临床经验丰富,而且需具备教育技能;教学中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与评价方法,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洪.美国社区健康护理见闻[J].中华护理杂志,2001.
[2]刘虹,王云翠.国外社区护理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启迪[J].中医教育,2003.
1.1研究对象
选择首次开设健康管理学课程的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全科医师)专业2010级全体学生,采取普查的方法,共86人,回收有效问卷75份,回收率87.20%。
1.2研究方法
自编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及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课程态度调查,共20个问题。每个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严格对问卷进行筛选核对,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2.1对健康管理学知识的了解和关注
在调查中,仅有29.3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70.7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完全不了解。了解健康管理学知识的途径中,书籍是最普遍的途径(30.60%),接下来依次是网络(18.70%)、其他途径(18.70%)、电视/广播(10.70%)。74.7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有相似之处,但有区别;24.0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非常相似;仅有1.3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完全不同。通过调查发现,82.70%的学生对于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不了解;但若有机会,71.60%的学生愿意参加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并争取取得资质。
2.2对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1,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设健康管理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14.6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29.33%学生认为有必要,41.33%学生认为较有必要。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地位的态度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作为选修课较为合适(其中:限定选修课44.00%,任意选修课38.67%)。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了解,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课程对今后工作和个人的发展有帮助(其中:很有帮助12.00%,有帮助44.00%,较有帮助32.00%)。
2.3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设置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2,目前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比较合理的,有20.00%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在健康管理学最需要讲授的内容调查方面,50.67%的学生认为最需要讲授的是常见慢性病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其次是健康管理的应用及伦理问题19.90%;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17.33%。对于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方面,只有46.67%的学生认为是合理的;52.00%的学生认为不合理,应增加实践课时数。
2.4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的满意度调查,从表3结果可得,65.33%的学生对目前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是满意的,仍有34.67%的学生对现行的授课方式不满意。在实践教学方面,65.33%的学生希望采取现场实践的方式进行,如在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进行现场健康信息的收集、风险评估、健康干预等;18.67%的学生希望采用团体互动的方式;还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也可加入座谈会、小组讨论和读书指导的方式。
3讨论
3.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健康管理学的认识及专业使命感
在调查中,仅有29.3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了解健康管理学知识的途径中,书籍是最普遍的途径(30.60%),由此可见,还需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不了解;但若有机会,71.60%的学生愿意参加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并争取取得资质。“健康管理”将是卫生服务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医学职业教育来说,这一新兴行业将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也符合医学生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3-4]。全科医学人才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对整个生命进行照顾。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因此全科医师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社区健康管理使命,这就离不开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健康管理学的推广。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健康管理学的认识及专业使命感。
3.2进一步优化健康管理学教学内容
目前,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但仍有20%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在健康管理学最需要讲授的内容调查方面,50.67%的学生认为最需要讲授的是常见慢性病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课时。目前新疆医科大学开办的国家免费三年制乡村医师及五年制本科学历全科医师,旨在改善农牧区缺医少药,社区医疗不均衡的情况。他们毕业后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等工作,因此,更因结合新疆本地的常见病、多发病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
3.3进一步改革健康管理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校本课程;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7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管理信息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维护和拓展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已成为管理学、信息学以及计算机软件学的基础性课程。校本课程源于欧美国家,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发展和研究重点。校本课程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校为本、以学生需要为指向、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本地化课程,强调课程中的学校特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学校的整体课程体系。本文指在将国家课程中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革,使其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与学科方向深入结合更具针对性。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分析
1.1 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状及问题
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定位于管理学专业、信息专业以及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一门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边缘学科。其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很多学校和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一直处于边开展边改革的状态,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一直存在,例如: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广义定位,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进行定义,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以及不同专业的培养定位等,导致其针对性差。管理信息系统是交叉性学科,对教师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的教师不懂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又不懂计算机一直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受到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难以提供系统化的实践环节。上述问题一直是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大家探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课程校本化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实质是课程的学校本地化,由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学校为基地,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及学生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的定制、实施和评价活动。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也不可能兼顾广大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和储备,导致其在教学方法指导和教师方案实施等方面针对性差。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需要校本化开发,其主要意义体现在:①充分体现相关课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只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制定者;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的背景是学生的知识体系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到学生的转移;③基于学校平台,彰显学校的专业和自身特色。
2 管理信息系统校本课程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辽宁医学院医疗健康管理专业的指定选修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本校自身的特点,对管理信息系统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由课程负责人牵头的教师小组(教师小组由课程负责人、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专业教师、管理学专业教师、健康管理专家与辅导员等组成)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改革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小组对教学环境和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学生主体的需求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最终确定实施方式。
2.1 需求评估与确定目标
在需求评估过程中,教师小组参考了国家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大纲,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以服务于医疗健康管理为根本出发点,以满足健康管理公司、营养保健公司、体检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需求的校本化评估。健康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指出:健康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目标是指导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掌握医疗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和业务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健康管理公司以及营养保健公司ERP系统、医疗健康电子商务、医疗健康政务管理以及数据智能化处理等。
2.2 组织与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主要在教学资料、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3个方面进行。
教学资料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在课程校本化组织过程中,教师小组以需求评估和目标为指导,首先,对教材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健康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重点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与实施,因此,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等内容进行了缩减,并在已有的课程里增加了电子健康、医疗电子商务、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与移动健康等健康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内容。其次,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使学生不止能看到教学案例还能进一步了解其运行机制。再次,教师组结合目前主流的翻转课堂和网络化课程的形式收集、整理、录制了相应的视频教学材料。
实现教学环境的校本化,首先,构建了网络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与实践中心。该中心拥有具备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40台,并安装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的开发软件,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其次,大力组建了“互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环境,其包括在线课程、微信课堂等。最后,结合本单位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优势,以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为切入点,以医院、社区卫生机构为主要实践考察机构,构建了真实的医疗健康信息系统实践环境。
教学模式在校本化改革中,重点发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其中,让教师作为信息系统知识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学习和互动,并实施了计算机专业教师、管理专业教师和健康管理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形式。在校本化改革的教学模式下,学校提供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与实践中心环境等资源,网络提供个性化自主学习和知识共享的平台。教师、学校、网络组成了三位一体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3 结 语
健康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校本化课程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实践―评估―开发过程,较好地完成了校本化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深受学生的欢迎。课程的校本化改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以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管理信息化需求和未来发展为导向,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明确;②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过程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讲授者,还是课程的开发制定者;③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了教学环境,使学习形式多样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④学校在医学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资源优势在校本化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⑤打破了只由一个教师讲授的模式,采用多学科教师联合指导的形式,实现了教师间的优势互补以及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交叉学科知识领域的全覆盖;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使课程的校本化改革与现代主流教学形式相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改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问题,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以后,教学监管和评估如何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压力增加会不会导致教师积极性不足,多教师联合指导过程中如何实现较好地团队协作等。
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产物,更是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健康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校本化教学改革研究,确立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资料、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的校本化改革,在实践中得到逐步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发现了改革中的不足。该课程的校本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课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存在的问题。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规划已成为许多学校的自觉行动,本研究迈出了国家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校本化改革的第一步,对其他课程的校本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外合作;TAFE;课程体系;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24-03
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体系即技术与继续教育体系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自2005年起经教育部备案,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BOXHILL INSTITUTE)合作办学,列入高考招生计划(专科层次)招生,并于2007成立国际学院进行专项管理,学生毕业获中澳双文凭。目前该项目是合作方在华招生规模最大的项目[1]。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是与澳方合作办学的专业之一,澳方文凭为市场营销文凭(Diploma of Marketing),主要培养具有企业管理理论和营销应用技能,掌握一定的药品药理知识,能够熟练使用英语有效地开展各类商务活动,具备较强的策划、组织、沟通和领导能力,能够胜任在国际化背景下以医药流通为主要领域进行有关产品和服务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2]。
一、基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阶梯式课程体系纵向设计
基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对能力层次的不同要求,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在纵向结构上分解成能力阶梯式培养的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特定培养目标。三个阶段的课程主要从澳方TAFE体系中BSB07 商务服务培训包(BSB07 Business Service Training Pac- kage)引入,学生入学经过一年英语专项学习并通过合作方的英语入学考试后,即可进入第一阶段商务三级资格证书(Certificate Ⅲ In Business)课程学习,本阶段主要培养具备商务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商业类通识型人才;第二阶段为营销四级证书(Certificate Ⅳ In Marketing)课程,主要培养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营销专业型人才;第三阶段为市场营销文凭课程,主要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管理知识与能力的营销管理型人才。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胜任工作岗位及所具备能力参见表1。
二、职业能力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横向设计
基于对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本专业课程体系在横向结构上分解成17个不同的能力模块。围绕每一个能力模块又再分成若干个子模块,这些子模块在课程体系中具体体现为课程。其中从澳方文凭中引入14个能力模块、30个子模块课程,分别涉及财务、信息技术使用、项目管理、商务工作、商务行政、商务多样化、工作场所健康与安全、创新、客户、产品、市场营销、调研、商业持续性发展、公共关系、商务沟通、商务关系等不同能力模块;同时基于中方文凭的特色与优势,又引入医药知识、医学知识与医药法律3个能力模块和4个子模块课程,具体能力模块及子模块课程参见表2。
三、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设计理念
综合职业能力(Competency- Based Training)是贯穿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它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就业后快速胜任工作岗位,而对关键能力的培养则为学生提供职业持续发展力。关键能力又称迁移能力,指的是在新异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具体可分解成八项能力,即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进取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及技术手段运用能力[4]。本专业不仅在专业课程中侧重这八项能力的培养,还专门设置课程,如《演讲与口才》主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个人工作统筹安排》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商务文书设计与制作》与《桌面文书制作》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技术运用能力,《团队改革与创新》与《持续改进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创新进取能力,《会议组织》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议组织计划能力。
此外,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也是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如国内同类专业中设有《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其内容包括企业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客户服务代表服务技巧、正确处理客户投诉、大客户管理等[5]。最后,“以人为本”是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遵循的另一原则,如本专业设置《职业安全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关注工作场所中有关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与能力,并作为本阶段唯一的核心课程。
四、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
(一)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课程及其组合方式,是一种宏观与中观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结构要体现逻辑结构、形式结构和功能结构的特征,并最终表现为一定的课程模块结构和课程层次性结构[6]。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具有明确的层次性、系统性与目标性。基于职业发展不同阶段阶梯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对课程体系纵向结构的优化,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的分解,分步骤地、阶梯递进式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而职业技能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则是对课程体系横向结构的优化,是职业标准转化成课程标准的过程,从而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具逻辑性与功能性。
(二)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
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开拓专业课程的宽泛度。高职院校可以借鉴TAFE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国家或行业协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以及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为依据,联合行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使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同时还应监测市场人才需求的动向,据此调整每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紧跟市场需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指掌握具体岗位现有专业技能,并且能随着技术进步而进行自我知识更新,技能不断提高,技能与现实技术相适应的人才。比较国内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描述,基本等同于TAFE体系中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以借鉴这种培养模式,来弥补国内课程体系的不足,即不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侧重上述八项能力的培养,还可设置相类似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力。
参考文献:
[1]罗赛男.浅谈中澳办学的教学特点和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1(7):149-151.
[2]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3级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Z].2012.
[3]吴秀杰.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的TAFE课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Industry Skills Councils. BSB5- 1207-Diploma of Marketing, 2012.
[5]张永红.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39-57.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Marketing Specialty
——The Case of Sino-Australian School-running Cooperation Project of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LUO Sai-nan, DENG Chen-ke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China)
医院营销策划部在医院整个职能系统中应该充当一个什么角色,如何定位,这对于营销部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对营销部的职能定位是:战略规划、市场拓展、品牌推广、客户管理、科室指导、服务培训。其主要任务是:
1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对医院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从战略角度做出医院的营销发展规划,为医院领导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做好医院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2市场拓展:通过拜访客户、市场调研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市场,增加医院客户量,提高客户忠诚度。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和资金,或者输出我们的技术与管理品牌,广泛开展医疗技术项目合作或其它相关项目的合作,提高医院市场占有率。
3品牌推广:与医院宣传和医务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健康讲座、义诊、举办联合活动等整合营销模式,做好医疗服务项目的推广与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
4客户管理:建立重点客户档案(包括团体与个人),做好各项跟踪服务与信息反馈工作。利用多种形式与客户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建立忠诚客户群。特别是要加强大客户的营销关系管理,提高与大客户的关系层级,形成利益共同体。抓好客户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为顾客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完善、全面、高品质的一体化服务。指导全院临床科室、临床医生和护士运用数据库对到院顾客开展全程服务与管理工作,形成院、科、个人三个层面的客户群,对院、科、个人三级客户群进行立体管理,消灭服务盲点,提高顾客对医疗服务各环节的满意度。
5科室指导:经常与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沟通与协调,对全院医疗服务营销活动进行指导,协调各科室的医疗服务行为与竞争行为,使医疗流程更加合理,缩短客户等候时间等。
6服务培训:做好医护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营销培训,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做好服务技能培训,指导科室开展营销技能训练,提高全员营销水平。
根据以上职能定位,将制定营销部工作职责范围和相关制度,今后营销科将按照职责范围规定,规范化地开展营销工作。
二、对本市其他医院的营销、客户服务工作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同行和竞争对手的服务战略与战术.
营销部人员要对本市其他医院的营销与客户服务情况进行情报搜集,了解同行和竞争对手的服务战略与战术。对照我们的运作办法,与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积极吸收兄弟医院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在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要写出调查报告呈交院领导,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做分析报告。具体安排为一季度内对海珠区所有医院进行调查了解,二季度对市内大型医院调查了解,三季度有选择的对市内其它医院进行调查了解,四季度做出总结报告。
三、利用整合营销手段,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医院 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整合营销是指对各种可以利用的营销手段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提高营销效果。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医院品牌的推广力度,在不断提高医院知名度的同时来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医院网页、院报、各种宣传品等院内传播媒介的有关 工作,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医院,认识医院。
2、积极主动的与有关医学和医院管理学术团体、学术杂志建立广泛的联系,在行业内的媒体上刊登文章,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文章,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机会介绍医院的技术、管理、改革与发展情况。
3、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在不给医院增加经济负担的情况下,主办或者协办有关培训、学术交流、论坛等活动,展示医院的品牌形象。
4、按照医院“明确优势项目,打造品牌科室”的思路,做好医院品牌科室、重点专科和特色项目的推介与推广工作,争取在社会上树立几个知名科室和知名专业。
5、引导专家认识扩大自身知名度和奠定学术地位的重要性,营销科要与业务部门紧密配合,增加我院专家在各种公开场合的露面机会,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不同层次学术团体的专业委员,本专业学术刊物的编委,政府或社区有关健康委员会的委员等,如果我们能做到提到某个专家的名字就知道了我们医院,或者提到了我们医院就能知道某个专家的名字,那正说明我们的医院和专家都有了品牌形象。
6、要医务科和临床科室协作,在周边单位和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健康教育课程,并和宣传我院特色与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由营销部负责课程联系与讲授安排,医务科和临床科室提供保障支持,在普及健康和保健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大医院和专家的知名度。其基本做法是:选定专家或者专科医生—确定课程名称—制作课件—确定课程,建立健康课程菜单—营销科和保健科向客户推荐—举办讲座。
四、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客户数据库,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分层次管理。
医院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指医院运用信息技术,并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获取、保持和增加可获利客户的营销过程。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将人力资源、医疗业务流程与医学专业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可以使医院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让医院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挽回失去的客户,保留现有客户,不断发展新的客户,发掘并牢牢地把握住给医院带来最大价值的客户群。客户关系管理是医院营销管理的核心,我们要建立客户数据库,对不同客户进行分层次管理。数据库营销是指通过搜集和积累客户大量信息,经过处理,准确掌握,确定目标客户群,使促销工具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1
1、医院客户数据库分个人客户数据库和团体客户数据库,个
人客户数据库以出院客户为对象,团体客户数据库以周边单位和已经或将要与医院签订服务协议的单位为对象。
2、个人客户数据库主要搜集: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
业、电话、电子邮箱、特殊爱好、来院就诊时间、就诊科室、服务内容(疾病诊断名)、支付费用、回访是否有不满及处理情况等。对个人客户在继续做好电话回访的基础上,对一些慢性病和老年客户要做好经常性的回访工作,同时要利用信函、电子邮件等做好经常性的联系,必要时对特殊客户进行登门访问。
3、团体客户资料主要搜集:公司(单位)名称、地址、电话、
传真、网址、电子邮箱、经理或负责人姓名、业务范围、职工人数、员工保健联系人以及与医院关系情况等。对团体客户主要以上门访问为主,同时举办健康讲座、义诊和健康检查等,对来院就诊者按医院规定给予优惠和优先。
4、推行许可电子邮件营销:主要针对数据库中客户,分三个层面进行:医院、科室和医生,通过电子邮件来增进医院与客户的沟通与感情。其做法是医院、科室和医生在推广医疗技术及服务时,事先争得客户的“许可”,然后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客户发送医院有关的医疗服务信息。医疗服务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新闻、提醒健康服务或定制健康提醒、医学新进展、保健新知识、医院科室与新技术项目介绍以及在重大节日对客户的问候与祝福等。
5、推行感性营销:针对数据库中客户,将医疗服务营销活动情感化,将“情感”这根主线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建立潜在客户—客户—忠诚客户—终生客户的培养模式。
6、走访新的周边单位和社区花园,增加协议单位数量。
7、指导科室和医生个人建立客户数据库,提高营销的有效性。对于进入数据库的客户,在措施上主要采取一对一营销的方式,即以客户的最终满意为目标,通过与每个客户互对交流,了解其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量身定制和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五、建立医院客户服务中心,为就医顾客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完善、全面、高品质的一体化服务。
医院客户服务中心正式开始运作,医院客户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健康咨询、预约专家、预约检查、预约居家医疗护理、邮寄检查单、陪同检查或治疗、客户电话回访等形式多样的诊前—诊中—诊后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各种医疗与健康咨询;提供导医服务;为客户分发各种检验、检查单,指导客户复诊,协助办理各种诊断证明书等。若有需要邮寄或者电话通知检查结果的,在结果出来一小时内会电话通知(市内)和寄出(市外);
对来院客户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有需要帮助的,会及时提供帮助,特殊客户需陪同检查或治疗将予以陪同(包括代客户计价、交费、取药,护送各类检查、治疗等工作);负责入院客户的全程服务。当门诊各科室有客户需要住院时,医生会通知客户服务中心,由中心派专人帮助客户办理入院的各种手续,一直把客户送到病房并交给主管医生和护士;凡住院客户提出需帮助办理出院手续的,中心将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对有特殊情况需要马上离院的出院客户,可由客户本人或其家属签一份委托书,并留下押金条和需付出院款项等,约好取发票的时间和方式,客户可先离院。由中心代办出院手续,然后按约定的时间由客户到中心取回;为客户提供便民服务,免费提供一次性口杯和温度适宜的开水。客户有其它特殊需要的,也会尽力帮助解决;为客户送发各种健康宣传资料;对离院的特殊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将收集到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六、利用院内外优势资源,做好项目与技术合作。
根据医院实际和院领导的安排,充分利用医院的优势或其它机构的品牌,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和资金,或者输出我们的技术与管理品牌,广泛开展医疗技术项目合作或其它相关项目的合作,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开发工作,加强对已开展合作项目的沟通与管理。
七、做好医护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营销培训。
1.“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学生为本”,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就是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充分、主动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理论创新的成果,是素质教育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素质教育形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最直接、最根本的要求,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有尊严的、有差异的,教育不能有歧视和偏见,更没有权利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权。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潜能,都有权要求得到适合自身个性特点的教育,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2)注重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主要指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多元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全面发展不是所有学生“平均发展”和“同时发展”,也不是每个人每个方面都“同样发展”和“统一发展”。全面发展是从学生个体发展“质量”的角度提出的要求。(3)力求充分发展。充分发展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潜质,使学生“尽可能发展”,力求将学生的发展“可能”转化成发展的“现实”。但教育也不能只为了“充分发展”而盲目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其实,充分发展还包括充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4)教会自主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会获得知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重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共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自觉、自信、自主发展。(5)着力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只能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让学生潜能得到不断的、最大限度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探究精神,让学生适应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负责,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基。(6)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拥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有利于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有利于体现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坚持“以学生为本”,绝不是抹杀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发挥教育社会功能。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人的社会价值,社会需要也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教育的发展,影响和制约学生自我实现的目标和途径。2.“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学校管理新模式认为学生是学校的第一主人,是学校管理的第一人力资源,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学生在学校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发挥学生作为管理者的作用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全面、深入研究每一个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命尊严、个体差异,避免以个体生命浪费为代价。教师既要注重提高后进生的“消化”能力,帮助后进生解决“吃不了”的问题,又要关注优等生和特长生“吃不饱”的问题,让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拓宽学校教育新途径
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和自主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1.开发多样化课程。通常,我们可以把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看成学校的“第一课程”。“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要求学校结合实际开发“第二课程”。“第二课程”按照学生自由、自主选择的原则,可开设以下三种类别:(1)学科知识类。学科知识类是“第一课程”的有益补充,主要是针对“后进生”和“优等生”开发的,可以是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编写的教辅读物类校本课程。(2)文化技能类。如国学经典、名着导读、励志故事、影视欣赏、文明礼仪、书法与绘画、体育与健美等文化类课程和自行车骑行与维修、摄影摄像、自我保护与安全救护等基础技能类课程。(3)乡土教材类。乡土教材是指根据学校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生态和学校文化等方面资源开发的教材。开发“第二课程”要从学生需要出发,立足学校、教师实际,“迈小步、不停步,积小变为大变”,循序渐进,切勿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粗制滥造、盲目开发。2.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可谓是样式繁多。笔者认为,按程度和兴趣分层次教学比较容易组织,方法简单易行、实际操作性较强。按程度和兴趣分层次教学就是指学校在班级授课之余结合实际开设学科知识类、文化技能类、乡土教材类等课程教学、专题讲座或个别辅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相应层次参加学习。按程度和兴趣分层次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对学习层次的自主选择权,甚至包括学生不选择的权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水平、兴趣认识不够而导致选择错误时,学生可以重新选择、自行流动,让学生在不断的重新选择中学会正确选择。当然,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次的过程中也要适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学习。我们可以按程度和兴趣分设A、B、C、D四个层次,依托学校自主开发的“第二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与自己选择的层次学习,具体情况如下:(1)A层次。使用为后进生开发的“扶差”类学科知识类课程,教师将学科知识进行浅显易懂地解析,帮助后进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B层次。使用为优等生开发的“培优”类学科知识类课程,主要是为学习上拔尖、需要拓宽和加深以及发展学科特长的优等生开发的,以促进优等生的充分发展。(3)C层次。使用为特长生及有相应兴趣爱好的学生等开发的文化技能类课程,丰富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增强学习趣味性,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培养一技之长。(4)D层次。使用乡土教材类课程。乡土教材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不可或缺的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地方课程。
关键词 学校 心理健康 服务 模式
随着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元化,服务理念逐渐推广至学校领域。如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生则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服务对象”,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一条服务链,即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这种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的理念是教育观念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学界就教育是不是一种服务这一观点仍存在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教育应有服务理念,服务是教育的一种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教育的一般特点,体现出服务个体发展、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心理服务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旨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预防或消除症状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顺应了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新特点。[2]这一理念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并提到:“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一指导性的文件暗示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应是一种综合模式,涵盖了学校的环境、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活动等要素。
从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医学模式主要关注有心理障碍,有特殊需求的少数学生,侧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教育模式则扩展到关注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导向,侧重实现发展性的目标;而服务模式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更强调要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医学模式到教育模式,进而发展到服务模式,即从关注特殊学生到关注一般群体,最后转变为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这一转变,如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普遍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命名学校中的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美国作为较早开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国家,其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的一体化模式,以心理咨询师和学校心理学家为主体,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教育色彩较为浓厚,缺少服务意识。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务”一词,并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做了有益探索,我国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强烈。[3]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服务的功能,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亟待建立,但如何建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前人的文献肯定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较传统模式更为合理,也更符合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但如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该模式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位置如何等问题仍有待探讨。一些文献提到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组成及这一模式的现状,如当前多数学校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以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形式和方法单一,认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部分教师或部门的职责。但前人研究缺乏以系统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基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认为可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看作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度建设、环境氛围等使学生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教育服务模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的若干结构组成,应明确各个结构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建构全员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建立这样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型旨在引导学校从教育教学、学校氛围、家校社区合作等多维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
从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概况和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层次性、人性化的综合模型,从内而外主要包含了有机结合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课程系统,第二层是支持性的学校氛围,第三层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保障系统。三个层次构成了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1.系统性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实现多元整合,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完整M织结构。这种模式不是一个学科组或一个部门可以实现,也不是所有结构与部门平均用力,而是要依靠学校全员的力量,整体推进,强调各类型、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不单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咨询室等,不仅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整体的学校管理问题。
2.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系统是环环相扣,从内到外,从显性到隐性,从有形到无形,多层次地服务于学生。该系统既着眼于群体的一般性的发展,也关注个体面临的特殊问题;既立足课堂教学,也重视学校氛围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在系统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各个部分与学生的关系,明确部分在系统中的位置,其中课程系统与学生直接联系,校园氛围和服务保障机制与学生间接联系。
3.人性化
过去我们努力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现在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从“接受”到“提供”蕴含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落脚点就在于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需要。
二、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
在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下面对模式中各个系统的定位和作用进行探讨。(如图所示)
1.课程实施与学科渗透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渠道和重要抓手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的第一层是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1)以生活化的视角规划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非理论讲授。心理健康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可借鉴国外内容跨度宽广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如社会情感学习等。
(2)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
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课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程内容上,各科教师不仅教授本学科的知识,还应重视在学科课程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资源,通过巧妙的课堂组织,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支持性的学校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显性的课程上,还体现在润物细无声的支持性学校氛围中。创设支持性的学校氛围,包括学校制度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以及支持性的问题解决平台等。
(1)形成保障师生参与的制度氛围
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强调学校自上而下,从校长到教师要树立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服务的理念,才能保证在学校的管理、课程的实施、环境的创设等教育教学环节服务于学生,创造出一种“以生为本”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氛围。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运行,如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家校合作制度等。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本身是一种物理环境,但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通过黑板报、广播、国旗下的讲话、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如一些学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出版心理小报和板报。
(3)在课堂内外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要营造支持性的学校心理氛围,师生关系是重要因素,教师应为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课堂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课堂模式,以全纳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偏私,如提问时尽可能兼顾所有学生,平等地对待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待优生。在课外,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方式和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对一些特殊的个体,如学困生、残疾学生等给予重点关注。
(4)提供支持性的问题解决平台
心理咨询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提供指南,让学生在遇到困惑和问题时,知道可以到哪里获得资源和帮助。同时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提供面对面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帮助。
3.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服务保障系统
服务模式最外层是保障系统,即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保障系统。
(1)建立健全危机干预系统
学校应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建立健全危机干预机制。危机干预不仅是能够应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事件,还应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问题学生的筛查,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密切联系学生,建立学生动态心理档案,形成同伴、教师、校长、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联动的应对机制。
(2)建立平等沟通和交流的家校合作服务平台
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应建立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平台,帮助建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提供通道,引导家长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通过校讯通、设立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心理动态,开发家校联系的手机APP和公众号推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动态,并鼓励家长委员会向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如一些学校专门录制心理健康微视频,通过手机APP的方式推送给家长,并定期发放问卷以便获得反馈。
(3)联合社会的力量,
社会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素质提高的辅助力量,学校应努力整合和利用这一资源。如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也可依托一些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的志愿者基地,与专业的心理健康社会组织联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帮助建立和发展家长学校,形成新型社会心理健康援助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服务模式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实践的进步,在努力构建纵横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构成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整体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评价和监测这一模式,建立一套科W合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标准,反过来促进这一模式的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姚萍,钱铭怡.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与管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
[2] 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
[3] 廖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4-0004-04
心理学家荣格早在20世纪中叶就告诫世人要警惕心理疾病这一人类最大的敌人,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教育可以视为是对此警告的一种回应。从1999年教育部13号文件颁布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内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课程化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发展趋势,并引发了一系列热议、争论和辨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进程
回顾心理学科的历史发展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推进,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既是一个显性的发展趋势,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论的过程,还将是一个长时段的发展经历。课程化进程要想趋于平稳,管理与评价是必须要涉及的两个重要层面,而这也恰恰是当前的课程化进程中并未受到重视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建设成为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成为区域研究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研究,逐步界定相关概念,并移用课程的基本要素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结构框架等重要组成部分,即试图基于理论去描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应然状态;二是区域和学校通过实验,探索课程化的实施阶段和相应措施,即试图通过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实然状态;三是有的区域通过文件提出了课程建设要求,即进行课程化的制度保障建构。
为使描述系统易懂,笔者将上述三种状况分别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理论研究、实践推进和制度构建。
先来看理论研究部分。有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由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成的,课程化能够使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实际出发,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使之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挥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张微,郑梦涵,2009)。也有研究者呼吁,要通过行政手段,大力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李黎,2010)。还有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详尽分析,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目标应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预防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使其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对学习和人际关系作出适应性调整,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邓如陵,2006)。
再来分析实践推进部分。有的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余永范,开元学校,2010)。有的部门,如辽宁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已成为必然要求,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并明确提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将“微笑每一个、智慧每一个、个性每一个”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架构起以合理有效开发心理潜能为发展方向,以情感教育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提高学习效能为诉求,以多元智能活动为途径,以培养快乐、自信、健康的学生为主旨的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的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开发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表,规定课时(江苏昆山市高科园小学,2008)。
明确提出课程化制度构建的地区较少,其中有北京市等。如北京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05~201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创设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选修课。”
理论研究、实践推进和制度构建的三头并进,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二)课程化建设过程中彰显的种种问题
尽管课程化成为发展趋势,并在研究、实践和制度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建设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依然模糊。尽管文件已经明确,不能以德育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品生、品社等学科进行替换,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价值领域到底是什么?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存在空间和呈现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明确。如有的研究者就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是价值中立的,只关涉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而不关涉价值观的导入。有的研究者则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传递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要传递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重视积极正确的传统价值观的传递。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学校依然处于边缘化位置。因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有方案不执行,有目标不落实,敷衍了事,即便安排了固定课时,也经常被占用,师资变动快,敲边鼓不深入,随意性强,尤其在初、高中,更是被淹没在考试导向的学校教育氛围中。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总体目标严重削弱。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里明确提出了四个关键词“提高”“开发”“培养”“促进”。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区域和学校仅仅关注已经产生了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体现的关键词是“查找”“矫正”“干预”和“排解”。这就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第四,部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依然突出。有的地区以国家课程的学科建设模式来引领当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构建学科取向的课程体系,强调系统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大一统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势必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求,学科化倾向伴随的是知识化教学,这种方式明显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性质,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个体发展取向为主,以活动为中介,通过让学生参与、体验与感悟,认识自己,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五,实施中的注入式依然突出。有些学校授课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式,教学中的注入式依然突出,即便设计了活动,但由于教师的过分主导,学生只能围绕预设的目标转,配合活动的进行,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力量,即通过不断的察看和反思,来预防、克服和排解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
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有着一般性课程建设的共性,从课程出发细致分析上述问题的话,笔者发现,有些问题是因为当前对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的忽视而导致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虽然一个良好的课程管理体系是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等层面能够有效衔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也是课程从文本化的标准或者《纲要》到一线实践减少课程衰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经常被形式化或者忽视,因此,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进行界定和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主要指向制度、目标、规程、行为、环境,其作用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一)制度体系的健全化
制度体系的健全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制度文本的制定与下发,设置明晰的管理框架;二是构建市、区、校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市教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统筹规划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培训方案及考核办法,并定期到各区县及学校进行指导;各区县教委必须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有专人负责。各区县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配备专职人员,并有专项经费;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参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设目标是课程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但这并不能直接挪用为课程目标,各区域还应该对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解读和细化,建立起符合本区域教育现状的课程目标体系,从而使得课程管理有参考和依据。
(三)工作规程的明晰化
有了制度框架和目标体系,下一步就要有一个明晰化的管理工作规程。一个明晰的管理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管理对象的概念界定、价值领域确定、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实施方式等,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运行的保障性制度和规范。
(四)教学行为的科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专题教育不同,有一门积淀深厚、框架齐全的心理学学科作为依托,这使得它有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价值和意义。比如美国设置有关社会学、心理学课的公立学校高达77.1%,一些学校在社会学科的选修课中开设了心理学课,如《心理学入门》《文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这些选修课一般在11、12年级开设。英国中小学也为学生开设了《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中小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允许心理健康教育有学科关注,但绝不能学科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是心理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体验,重情感目标。教学行为的科学化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符合情感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方式方法。
(五)设施环境的改良化
实施环境也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点,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进程中实施方式和手段非常丰富,既有隐性课程,也有显性课程,既有课堂教学、讲座,也有辅导报告、个体治疗,还有学科渗透,这就需要一定的设施环境来支持和促进。特别是隐性课程,因为它需要借助环境来实现育人的目标,对设施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展板、标语、学生相关作品的摆放等要有艺术性和美感,让学生在心理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有所收获。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也常常是课程发展的掣肘因素,因为它常常被忽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管理有寥寥数语的描述,但并未涉及评价。《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对评价有些描述和规定,后面将详述。从课程角度出发,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学生评价,前者包括对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层面的评价;后者包括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
(一)基于制度文本和教育环境,尝试构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
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规划、开发和实施,那么需要有自己的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这里提到的所谓制度文本是指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所谓教育环境是指当地的教育实际。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按照“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划分三类区域: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暂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分类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客观决定了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课程的评价标准也有所差异。
有的学者提出基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需要,要设立评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指导纲要为评价蓝本,并从目标取向、学生对待、运作形式、师生地位等八个层面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刘华山,2006)。也有研究者提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各学科课程渗透的情况;心理辅导室或咨询室的基本建设情况;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的开展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等。同时,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工作、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的心理氛围也应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的范畴(廖全明,2008)。《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制定并逐步完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标准与评估方法。考核评估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并设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指标。
笔者认为,从制度文本和教育环境出发,评价标准的设立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纲要》为依据,即评价标准必须由《纲要》所明确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延伸而来;二是要因地制宜,即根据当地所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构建与教育实际相符合的标准体系。
(二)基于课程类型的考量,利用现有课程评价与审批制度,严把内容关
目前,除了学校内部安排的各种媒体宣传和讲座以及各类咨询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载体得以实施。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既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教材,也有各学校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讲义(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方面,北京市有一整套的申报、受理、审查、批准、反馈地方课程教材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有明确而严格的审查标准;校本课程方面,北京市有较为成熟的学校规划、申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审核、备案制度。这两套制度体系不但涉及到了行政审核,也涉及到了内容评价。目前,北京市已启动课程改革固化成果(包括教材类)的评优工作,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可能会进入评优体系,这样一来,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这一关就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三套体系相互作用的现状,有力地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三)基于学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最基本场所,一套清晰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规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把手。
基于学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几个主要环节:一是要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型,审读区域评价标准,并解读细化成本校的评价标准。二是初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即将评价标准中的要素分类编入指标体系。三是进一步确定指标体系各级目标、子目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的重点对相关目标赋权重。四是试用与修订。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以后,可以在某个年级或者班级进行小范围试用,以判断子目标是否合理,所赋权重是否科学,根据反馈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订。五是确定、解读和培训。确定好评价指标体系后,需要有一个解读性文本供教师参考,而且相关的培训活动需要跟上,培训应主要涉及指标体系框架的形成、评价实施的基本方式及具体方法等。
(四)以过程性评价为重心
从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来看,课程评价可以分为起始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三个部分。起始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活动前的学习准备情况,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学情;过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目的在于收集有关学生与教学活动的信息,经过分析来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目标;结果评价则是指在一门课程结束或一个教学方案结束时所进行的评价,也被称作终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的指向和服务对象不同:起始评价指向未进入课程的学生,服务对象是教师;过程性评价指向课程学习进程中的学生,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结果评价指向已完成课程的学生,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的是无数个瞬间中的学生,关注的是心理发展和变化脉络,因此,在评价中应该以过程性评价为重心。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或者实施效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明显表现出来的,过分关注结果,常常会失去最佳的评价时机。再者,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随机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良好结果呈现,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评价的跟进。
(五)要突出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
之所以单独提出要突出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原则的引领;二是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根本价值的解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见仁见智,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成长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在活动中独立思考、体验、感悟,使学生自助、自立、自强。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处理好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到以发展为本,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学校应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差异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及时了解和发现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下学生的个别问题,将群体教育与个别化教育、疏导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有效的辅导措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主体性也好,发展性和差异性也好,都切实说明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际需要和发展的不一致性,覆盖全体学生的评价无法揭示个体的实际状况。在当前中小学班额较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价,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说到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每一个学生能够成为心理健康、思维活跃的主动学习者和自我管理者。当一个学生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主动学习、自我调控和管理都需要技巧和方法,而自我评价恰恰能提供这些。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作为一种尝试有了很有价值的探索,但是管理和评价因素的或缺却使得这些探索不够完善。我们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和推进,弥补或缺的因素必将会使整个进程更加顺畅。
注:此文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课程教学专题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黎.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0,(3):269~271.
[2]张微,郑梦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原则[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9).
[3]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
[4]詹浩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管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
[5]王新梅.国外、港台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4).
[6]邓如陵.论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2006,(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手语会话 教学改革 就业为导向 实践
[作者简介]张墨(1979- ),女,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德育教育。(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手语会话》课程‘任务驱动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jgkt0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32-02
一、课程背景
“手语会话”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在社区康复、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管理、社会福利、民政管理等公共服务类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社区康复专业为例,专业岗位群包括社区康复员(师)、康复护理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康复治疗师等,其针对的服务对象包括大量的听力障碍人士。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必然面临为听力障碍人士提供服务,进行交流沟通的问题。“手语会话”的学习对残疾人康复、残疾人心理康复、残疾人社会工作等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在手语沟通交流能力的支撑下,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对以听力障碍人士为服务对象的康复服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和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得以显现。
二、以往课程教学的弊端
与行业企业对岗位能力的现实要求相比,以往的手语课程在教学上存在以下弊端:(1)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传统的手语教学主要在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开展,主要针对特殊教育师资,重视对日常生活用语和特殊教育课程用语的教学。手语课程进入高等职业院校之初,往往照搬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仅仅省略特殊教育课程用语而强化日常生活用语的教学,忽略了职教特点以及学生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2)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手语教学以词汇的课堂讲授为主,缺少多样化的活动和练习,缺乏与听力障碍人士进行交流的实践。死记硬背大量的词汇使学生觉得手语学习枯燥无味,沟通交流能力得不到有效促进。(3)教学组织模式缺乏衔接。缺乏纵向和横向衔接的教学组织模式,使得手语课程往往被孤立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外,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不知如何为用。因为脱离特定的职业联系而使手语这个工具失去生命力,学生与职业对应工作对象的手语沟通无法流畅、自如。(4)能力评价方式不科学。没有采取有效方式对手语应用的综合能力进行促进和评估,往往只考核了学生背记词汇的能力,而不是手语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核以个人评分与教师评分为主,不能促进团体精神的培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以上教学特点一方面造成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手语感兴趣但学习效果不良,而由于课后练习和任务较少,学生缺少手语使用意识和手语认同感,导致学而不用边学边忘;另一方面因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往往只学习到了日常生活用语,且缺少与听力障碍人士沟通交流的经验,无法应对在社区康复类岗位上为听力障碍人士服务的要求,在为听力障碍人士进行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交流障碍。
因此,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相关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要求,科学合理地对课程目标进行定位,探索中国手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我们针对社区康复专业在“手语会话”课程中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探索,通过分析调查市场,掌握专业面对的具体岗位要求,根据市场职业岗位具体的工作过程,分析完成其典型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各个岗位的职业资格要求,从而确定作为工具性课程的“手语会话”的改革理念、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并进行了项目教学法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明确课程任务
社区康复专业培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亚健康理疗保健技术、心理咨询技术,具有康复治疗能力、康复资源协调能力、心理康复能力的社区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康复治疗师、亚健康保健康员、心理康复员,能够在各级社区卫生康复中心、社会理疗保健机构和康复企业、残联等社会团体从事康复治疗与康复管理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此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手语会话”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康复服务中手语沟通交流技巧的教学,使得学生了解手语的构词技巧。熟练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常用手语词汇,能够对手语词汇、句子进行表达和理解,并能够在职场中使用手语与听力障碍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具备一定手语自学与教学能力、手语歌曲创编与表演能力,能够在社会服务中为尚未获得手语技能的听力障碍人士提供一定的手语培训。
(二)确定课程目标
1.职业发展目标。根据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行为为导向,确定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通过中国手语的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达到高职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具备对新词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词汇的理论功底。熟练掌握手语的构建方式,掌握手指语的表达、组合方式。熟练掌握日常生活与职场中为听力障碍人士服务常用手语词汇、句子,熟练使用手语进行表达、理解。熟练掌握手语歌曲创编与表演的能力,具备手语自学与教学能力。提高应用上述知识技能的意识。
2.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养成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养成克服困难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养成及时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的习惯,及时反复练习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增强技能。
(三)明确教学内容
对社区康复专业进行岗位分析,根据专业的岗位面向设计适合于本专业的手语教学内容。将教学模块的类型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基础模块主要包括手语基础理论、社交用语、时间空间用语、家庭生活用语等,保证学生能够与听力障碍人士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专业模块主要包括职场称谓和职业用语,以适应不同具体岗位需要。
(四)更新课程理念
1.立足康复类职业岗位,优化素质结构。高职“手语会话”课程教学面向社区康复专业面向的相关岗位,如社区康复员(师)、康复护理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康复治疗师等与聋哑人有较多联系的岗位需要。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适应职业生活,在培养康复服务核心职业能力的同时,强调职场能力整合,包括为适应岗位所需的能力(手语沟通交流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为满足个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自学能力,为适应组织管理所需的社会能力(合作精神、一丝不苟精神等),提倡在优化素质结构基础上强化职业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模拟职业环境,改革教学组织模式。根据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依照与听力障碍人士进行康复服务、社会服务、人际交往等工作流程,结合其他康复类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通过模拟职业环境、组织参与真实职业活动介入对听力障碍人士的康复服务和人际交往,积累职业经验和手语应用能力。由此锻炼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合作共事能力,使学生在日常手语词汇学习的基础上得以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康复类手语知识、技能、态度和关键能力。
3.采用项目教学,倡导体验参与。本课程倡导项目教学下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项目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针对社区康复专业,设计五个项目:项目一:手语自我介绍(面试场景及康复服务场景中);项目二:手语自学和教学(分组进行购物、找人、聚会等日常生活情景的词句自学和教学);项目三:我是手语翻译员(手口互译);项目四:手语歌曲创编与表演比赛(小组选择一首歌曲,按照手语歌曲创编原则自行准备,能够进行手语歌曲的表演或教学);项目五:手语职场情景对话(康复服务岗位上,为听力障碍人士进行专业服务的情景)。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对手语词汇的构词分析、手译口译、词汇创作、手语交流实践,采用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使用手语词汇造句、手语笑话翻译、手语自学与教学、手语歌曲创编与表演、手语职场情境对话等练习形式完成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点评、反馈,及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在课外实践中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康复岗位见习、实习,到福利院、康复机构做志愿者等方式让学生获得手语实践机会和与听力障碍人士交往的感性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如通过分组进行手语歌曲创编与表演比赛,不但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
4.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本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尊重学生在手语学习中能力不同、进度不同的个体差异。课程实施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5.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推动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评价+多方评价”构成。在教学项目的任务练习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手语职场情境对话中,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着重检测学生手语的综合技能和应用能力,最后以试卷的书面考核为补充,促进学生对词汇的识记。在评价过程中还注意评价的多元化(操作考核+书面考核)和多方化(小组评价+个人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行业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和教师定成绩的做法,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6.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网站,拓展学习渠道。通过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网站,便于学生通过网络教育途径进行手语课程的学习。为了充实课程资源进行多渠道开发,包括与康复行业企业合作,寻求在岗毕业生帮助,利用网络信息和书刊杂志、视频资料等,给学生提供贴近岗位实际、贴近时代的学习内容。此外在课程中我们录制的大量学生操作实践的手语视频,如手语职场情景对话、手语歌曲创编作品等,都成了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典型的正面和反面材料的分析,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获得成长。
四、结语
“手语会话”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手语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通过前期对“手语会话”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和设计,随后在我校社区康复、康复治疗、民政管理、社会福利等专业进行的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得到学生极大的配合和肯定。在手语教学项目各种活动中,积极而有创意的点子层出不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