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全民信息的基础平台,我国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具有全民化、立体化、多元化、生动化、全时化等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以及针对新闻人才需求应采取的一系列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0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新的潮流,媒体融合这一趋势,促进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界的这一巨大转变对新闻传播人才有了更高的复合型要求,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我国急需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以便更好地培养出新型新闻媒体传播人才,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发展。
1全媒体时代的概述
目前,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媒体种类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界并没有给全媒体时代一个具体的概念,它是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产物,把新闻内容通过多个平台、多个渠道进行,将新闻内容全网覆盖,具有全民化、立体化、多元化、生动化、全时化等特征,而运营是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与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相比,全媒体具有全民化的特点。传统媒体是由媒体单向性传播,人们只能接受媒体的传播,而无法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传播中去。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新闻信息,即可以传播新闻又可以接受新闻,全方位的参与到新闻媒体传播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了传播与接受的统一。在网民成为媒体内容的传播者后,媒体机构也从结构上进行了调整,由媒体的传播者成为平台的提供者,给广大网民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信息交流渠道。全时化是全媒体时代的另一重要特点,全时化主要分为空间性与时间性两个方面。空间性的全时化是指媒体传播的空间无缝覆盖。传统媒体主要是针对工作空间和家庭空间进行覆盖,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私人空间、休闲空间以及移动空间等等都可以进行媒体传播。全空间的无缝覆盖打破了传统空间限制,实现了无缝空间覆盖。时间性的全时化包括新闻的即时性与延时性。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等,因新闻板块的有限性和采编筛选制作的延时性,很难及时的更新新闻,而媒体的全时化打破了这一限制。全媒体可以随意选取新闻内容,且新闻板块空间没有限制,既可以延时传播,又可以即时传播。运营是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全媒体时代下因新闻主体的改变,媒体机构从新闻内容为主,改成为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的平台,这一平台积累了众多用户之后,运营就成为了全媒体产品的最终目标,平台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各企业广告的投入。全媒体运营具有投入少、产品种类多、盈利高的特点。媒体机构由新闻平台转化为应用型商业平台,在传播新闻的同时,实现了机构效益。
2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由媒体融合带来的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有着更高的复合型要求,既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与职业精神等从业基本要求,又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掌握新媒体技术运营方式。扎实的文字功底与职业精神是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扎实的文字功底可以让新闻传播工作者更好的组织新闻撰写,表达新闻主题思想,突出新闻事件主题。新媒体时代提倡信息传播的自由性,由于主体平民化,整个媒体环境很难受到社会机构对信息的监管,甚至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一些虚假、不良信息,而且信息的版权问题也很难得到保护。所以与受到监管的传统媒体相比,为使全媒体健康发展,职业精神在全媒体时代尤为重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工作者新的要求。媒体传播的多样性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在全媒体时代下,一则新闻信息内容不仅仅包含一个学科,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已成为媒体的一种发展趋势,这就体现了对新闻工作者的全能化要求。掌握新媒体技术运营方式是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工作者的必要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整合新闻的能力,还需具备新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实现对新闻的。
3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应针对人才需求进行变革,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引进全新的教学元素,从专业知识、师资队伍、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改革。全媒体时代,应注重新闻工作者的扎实专业知识。媒体融合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道德,还应掌握跨学科的知识。新媒体是新闻媒体发展的趋势,所以新媒体技术也属于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为适应新闻媒体潮流的发展,教育部又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课程,实现了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保障。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现今各大院校的新闻学教师出身大多为中文、艺术、历史等等专业,这是由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起步晚所导致的。所以各高校急需一批专业的新闻传播学教师,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让新闻学从其他学科中真正的独立起来,更好地为中国新闻传媒事业服务。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实践教育是新闻传播教育必不可少的变革。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高校应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教学相结合,多设置一些新闻实景采访、校园新闻撰写等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创作力。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要,高校可以通过媒体机构让学生尝试撰写新闻。例如,高校可以开设官方微博让学生主持打理,既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在正式进入新闻单位工作前,更好地了解新媒体技术及运营。
4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急需既掌握新媒体技术又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来规范媒体环境。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能有效的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使我们新闻媒体事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应对[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02).
[2]龙伟.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策略探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01).
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网络媒体获取传统媒体已的新闻的机会相对平等,“千网一面”的现象的确存在,但也有少数佼佼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网络媒体――传播工具的优势是一样的,如果都在简单地“搬运”,而没有网络新闻编辑创造性的工作,是不会出现佼佼者的。
对网络新闻编辑来讲,网络媒体其实是把“双刃剑”,其传播优势为新闻业务带来大量矛盾。编辑只有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才能解决传播工具的优势所带来的矛盾,才能使网络新闻得到有序、可控、有效的传播。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新浪网等的新闻报道能够在成千上万的网络媒体中脱颖而出,原因主要在于此。
一、海量即时与有效把关
和传统媒体一样,“把关人”是网络新闻编辑基本的角色定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条新闻在时效性、纵深性等方面做得再好,一旦失实,便毫无价值,乃至产生相当大的副作用。进行真实性的把关是网络新闻编辑最基本的职责。
网络媒体需要海量的新闻加以支撑,网络新闻编辑也面对着海量的新闻。这些新闻的来源非常复杂,大量的来自传统媒体,有的来自隐性的众多网友;海量的新闻需要及时的传播,甚至需要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进行即时的传播,否则就可能被其他网络媒体抢占先机。与此同时,网络媒体进行的是全球化的传播。失信的新闻一旦发出就几乎是失控的,即便是立即删除了,也可能早已被其他网络媒体广泛地转载。可见,在海量、即时的前提下,网络新闻把关的压力之大。
目前,网络媒体已成为假新闻的泛滥之地。当重大新闻发生时,许多人最早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但他们往往还要到有传统媒体背景的权威网站去核实,或者等一些时间再到传统媒体上去核实。这充分体现了一些网络媒体在新闻失信上的严重性。①因此,海量即时的报道与充分有效的把关成为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的最大矛盾。
二、海量即时与有效展示
网络媒体容量无限,即时的传播又使海量的新闻在迅速地增加。中国大型网络媒体的新闻日登载量大多超过2000条,最多的超过10000条。海量是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但没有得到有效展示的新闻,数量再多也没有多大的传播效果。海量新闻本来就对有效展示带来挑战,况且网络媒体在新闻的展示上存在着先天不足。
首先,网络媒体的高效页面不多。大多数普通网友使用的计算机屏幕是15到17英寸,屏幕分辨率的设置标准是800×600,一次只能浏览页面的头4英寸长范围内的信息,几乎无人能够一次性调阅一个典型页面的所有内容。②因此,高效的页面位置只是屏幕的第一屏。与此同时,网络媒体是分层展示新闻的,高效的页面一般只是首页;其次,网络媒体在主要的页面上,主要通过标题列表的形式来展示新闻,大量的标题集中在一个页面上,网友很难立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再次,文字仍是网络媒体表现新闻的主体形式,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浏览比较耗费视力。一些上了年纪的网友,经常是将较长的新闻打印出来,恢复成“纸质新闻”后,再进行阅读。
在这么多不足的前提下,海量的新闻又不能都引起关注,有的新闻对网友来说就是“信息垃圾”;海量的新闻容易形成“信息沙漠”,网友要找到想看的新闻,可能要“沥尽狂沙”;海量容易导致“泥沙俱下”,一些信息对网友来说就是“信息毒药”……大型网络媒体的确需要海量的新闻,即便价值不大也可以作为备检资料,但对新闻传播的实效性的追求,又要求新闻必须适量。
那么,从海量新闻中选择哪些新闻进行突出展示?在24小时不间断的即时更新中,重点新闻在页面上应该有怎样的更新频率?一条新闻的标题如何做才能使其在“标题的丛林”中跃然而出?每天多少新闻才是适量的……这都对网络新闻编辑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充分互动与有效引导
网络媒体大都有互动设置,包括论坛、留言板以及即时聊天功能等。借助这些互动设置,网友对新闻传播的参与度得到空前的提高,“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被重新分配,人们似乎得到了更多的民主,平民与王孙拥有平等的权力,能够在网上畅所欲言,施加自己的话语影响。”③这或许正是网络媒体的魅力所在。
网络互动是无限的,参与的网友数量在理论上可无限多,而且什么人都可以参加;网络互动是平等的,网友可以主动地拉出一条新闻发表评论,可以自己选题在论坛或聊天室中吸引网友进行讨论,而不必完全根据编辑的安排进行互动;网络互动是即时的,网友可以一边看新闻一边发表观点,尤其是网络新闻的直播和网友发表看法,在时空上可以互不干扰,网友可以在直播进行中、新闻发展中就将观点贴到网络媒体上。
网络媒体强大的互动功能为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线索的捕获、新闻事件的评价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源。但“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谁都可以随时把未必无害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上张贴。当然网友提供的信息不可能直接在新闻页面上体现,但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判断,而网友在网络上是隐性的,其提供信息的目的也非常复杂,网络新闻编辑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出准确判断。
难以核实的内容可以不释放到页面上,但多数内容在把关后是可以上页面的。这些内容的导向未必没有任何偏差,这就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对网友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这种引导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对网友贴文内容的把关。
四、滚动报道与深度报道
越快,新闻性就越强,作用和价值就越大。反之,速度慢了,新闻成为“旧闻”,就会贬值,就无人去阅读。因此,新闻学把坚持新闻的时间性,定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③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随着新闻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甚至推出大量的一句话新闻。这的确体现了新闻的时间性,但这不利于网友宏观掌握事件的全局,难以满足网友对新闻深度的追求。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速度与深度。
由于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源的机会相对平等,即便有一定的差异,一条新闻只要在一家网络媒体上出现,其他网络媒体在几分钟内就能跟进。因此,在重大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即时性上,深度报道往往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各大网络媒体目前高度重视即时新闻的盘整和新闻专题的制作,正是出于这一考虑。
好在网络媒体有“非线性”编辑的优势。编辑们“可以随意提取任何文本,可以把任何一段子文字文本、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和影像文本等编入任何主文档,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子文本的长度,可以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编辑部与新闻现场的沟通和编辑。”④也就是说,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之前、之后,对新闻的改动非常方便。
那么,在什么节点上要对滚动报道进行深度整合?什么情况下用单篇文章、小型专题或大型专题进行深度整合?深度整合的内容从哪里获取?这是每个网络新闻编辑随时要考虑的问题。
五、个性需求与大众传播
网络媒体的传播对象是高度个性化、自由化的,对于处于开放式竞争格局中的网络媒体,网友的选择有着高度的自由性,一旦不合他的口味,他会立即转向;具体到某条网络新闻,网友的阅读也是非强迫性的,他如果不点击,网络媒体的工作都等于白做。因此,网络媒体即便有非常明确的传播意图,也要适应网友的个性化阅读,进行个性化传播,以求取得一定的传播效益。
宣传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美国著名的网络杂志站点《沙龙》(Salon)的一项调查发现,凡是标题中有“性”这个字眼的文章,阅读量比其他新闻高出2倍。⑤
但是网络媒体最重要的角色是大众传播媒介,必须进行大众化的传播,如果完全依照这种阅读量(网友的个性需求)来进行报道,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将无从谈起。网络媒体肯定不能一味迎合网友的个性化需求,但又不能无视网友的个性化需求。那么,在满足网友的多种个性化需求、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和吸引网友的点击等三者之间,就需要进行有效取舍,其分寸的把握是很困难的。
六、新闻的地域性和传播的全球性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⑥地理上的接近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素质。一般情况下,同样一条新闻放在全国的范围来看、放在其他的地区来看,未必有多大新闻价值;放在全球的范围来看,甚至就不是新闻了;放在事实发生的当地,这条新闻可能就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就是说,一个事实的新闻价值在不同地方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很多新闻的新闻价值还是有地域性的。网络媒体进行的是全球化的传播,网友的地域分布情况非常复杂,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强化地域性的新闻价值,还是应该强化普遍性的新闻价值,这的确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七、信源共享与特色内容
目前,有关政策还没有明确网络媒体的采访权,但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不需要原创新闻。网络媒体的海量性要求有大量的新闻加以支撑,任何一家新闻媒体的原创新闻都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网络媒体的绝大多数新闻必须从大量的传统媒体中获得。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既然大家都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上“千网一面”的现象必然形成。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如果没有所谓的原创独家报道,的确很难在内容上超越本来就雷同的同行。
就算是网络媒体拥有一定规模的采访队伍,每天有上百篇原创新闻,可把它们扔进数千条的新闻“大海”中,可能连个浪花都看不到。在这些原创新闻中,即便偶尔有几条独家新闻,把它们放到网上,几分钟后就会被其他网站转载――这种独家新闻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由此可见,新闻的转载是网络媒体的需求,新闻的原创也是网络媒体的需求,但这两个需求的本身就存在矛盾,这两个需求之间也存在矛盾。在内容方面,对现有的、二手的新闻资源进行重组、整合,本身就融入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再创造,这种二次加工、深度开发也是一种原创。⑦因此,网络新闻编辑目前主要通过加强内容的整合和页面的配置,在信源共享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无论怎么做,要在趋同的大背景下做出特色,的确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八、形式多样与特色页面
网络媒体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使网友浏览新闻可以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诸般乐趣。即便是单一的文字表现形式,也可以有变体的文字、滚动的文字、闪动的文字等多种形式。网络媒体的多种表现手段还可以组合运用,对同一条新闻、在同一个页面上,可以同时有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等多种表现手段的组合。
新闻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成为网络媒体引以为豪的优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网络媒体在页面设置上也出现了“千网一面”的情况:首先,新闻页面布局雷同。新闻页面大都分为三层,第一层展示各栏目要闻的标题,第二层展示具体栏目所有的标题,第三层是单篇文章的正文页面;新闻页面结构一般分三种,一种是页面左右两边为专题或功能性设置,中间较宽区域是一串新闻栏目;一种是页面左右两边为新闻栏目,中间是一串重要新闻的标题加摘要;一种是页面左边为功能性设置或新闻辅栏目,右边较宽的区域是两列新闻栏目;其次,新闻栏目设置的雷同。一般都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等,区别大多在于名称略有不同,还有一些地方性网站多了个地方新闻栏目。当然,这是大型综合性网络媒体不可避免的现象;再次,表现手段运用的雷同。应该说不同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络媒体,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由于目前网站和网友技术条件的限制,视频和音频在网络媒体中运用的不是很多,表现手法还是以文字为主。
这三方面形式上的“大同小异”,再加上因平等的转载机会而造成内容上的“大同小异”,常让网友觉得这个网站像新浪网,那个网站像东方网……仔细看一看,除了底色有差别以外,众多网络媒体的新闻页面几乎一样。当然,网络媒体的页面结构、栏目设置等不可能不重复。传统媒体都有地域的限制,重复了,问题不算太大。但网络是没有地域限制的,面对众多雷同的网络媒体,网友去一家就可以了。
九、传统体例与网络体例
网络媒体的新闻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传统新闻的体例和网络新闻的体例并不完全一致。如,报纸登载的新闻可以有引题、主题、副题,可以有虚有实,网络媒体登载的新闻大多只能有一行标题,而且以实题为主;报纸平面展示新闻比较直观,正文略长问题不大,而电脑屏幕浏览费力,长稿的确难以阅读到底;报纸针对的读者群比较固定,文风可以软也可以硬,网络媒体要吸引更多的网友,还要对新闻进行一定程度的软化。
事实证明,传统的新闻体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报纸版面上的一条新闻如果有引题、主题和副题,其冲击力远远超过网络媒体的一行标题。目前,各大网络媒体已不完全运用一行标题了,他们在要闻区也逐步借用了报纸的三段题的形式,如新华网和东方网首页的头条新闻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根据传统媒体制作标题的基本要求,重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要进入标题,这也是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但如果主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都进入了网络新闻的标题,网友看标题就知道了新闻内容,这条新闻完全有可能吸引不到网友的点击。因此,标题的虚与实也是网络新闻编辑需要辩证把握的内容,他不能简单地根据传统媒体的要求去做。
此外,非新闻类的文体对新闻报道的辅助作用很大,但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板块中应用得不是很多。网络媒体可发挥多媒体、容量大的优势,较多地应用非新闻类文体。如在纪念英国王妃戴安娜的组合报道中。东方网把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和视频新闻作为报道的主体,再辅助以纪念性的诗歌、散文或歌曲(音频)――这种新闻文体和非新闻文体的简单组合,取得了单一新闻文体难以达到的效果,相关歌曲成为当天点击量最高的内容。
十、超链技术与迅捷浏览
网络媒体的优势源于技术的优势。网络新闻编辑对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主要体现在新闻的展示方法上,充分的技术应用使网友高度自由化的阅读成为现实,“网上冲浪”、“点击之间,阅遍天下”是网络媒体很有鼓动力的宣传语,尤其“超链接”技术的应用可使网友根据自己的喜好,逐步点击,找到更多自己关注的新闻。
但网络新闻编辑对网络技术的过度应用,也为网友的浏览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在一个链接众多单篇新闻的页面上,花样繁多的链接不仅会分散网友对重要新闻信息的注意力,影响网友对这个页面的整体把握,而且网友在点击链接后如同身陷“信息迷宫”,很可能找不到回来的路,因为这篇新闻在这张用超链接技术结成的内容大网中,可能是把握这张大网的网绳,更可能是一个小小的、不知在大网的哪个位置的网结。为了提高高效页面的利用率,强化一些专题、广告等,一些网络媒体还常在首页推出较多的弹出框和浮动标签等,让网友不胜其烦。
此外,传播技术越进步,媒体对技术的依赖就越大,网络媒体的传播技术是最先进的,它对技术的依赖也最大。经常有网络媒体被黑客攻击或感染病毒,导致网站暂时无法新闻或网友无法登陆该网站,甚至有的网站出现了致命性的瘫痪。2000年2月7日至9日,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黑客袭击事件,包括Yah oo在内的8家世界著名网站遭到黑客的猛烈攻击,网站瘫痪数小时。⑧一张报纸如果因技术问题不能编辑、印刷,可以找另一家报社,利用其有关设备就可以救急,而对网络媒体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只是相对的,盲目地、片面地说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只会为网络新闻的有效传播带来众多的障碍。一个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绝不是“粘贴匠”,海量的新闻,进行即时的报道、有效的把关、充分的互动、积极的引导,这本身就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了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编辑的要求。而如何辩证地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是网络新闻工作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这种要求本身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对编辑的要求。
(作者单位:上海东方新闻网站)
注释:
①徐世平主编:《网络新闻实用技巧》第16页,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②金梦玉主编:《网络新闻实务》第15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③任晓雯:《网络时代的写作――探讨与展望》,《新闻大学》2003年夏季号
④明安香:《新闻运作方式的改观―关于信息高速公路将给大众传播带来的巨大影响之二》,《新闻战线》1999年第4期
⑤李希光主编:《网络记者》第198页,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版
⑥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26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新闻摄影图像形象性
一、新闻摄影的主题
图像作者向受众传递一种讯息,就要使信息内容服从于传播主题。主题则代表了照片具备的意义,同时也限制了观者的阐释与回应的范围,实际上题材的选定就等于传播意义的选定。对于图像传播而言,图像意义是其根本所在,图像意义的产生依赖于:图像作者再确立图像主题时,往往是根据传播意图,使用心像去关照物像,这时会再脑海中形成许多不同的视像,此外,作者还要顾及到主题的可表现性的物质媒体特性,决定从视像中确立的形象,这个形象就会去承载主题的涵义,完成故事的叙述。
我们对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承载新闻信息的功能,而画面各要素则构成了图像,图像又成为沟通传受双方的媒介,受众通过图像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传播过程,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图像表意的清晰程度。
二、新闻摄影报道的形象性问题
合格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第一、传递及时准确新闻信息;
第二、真实记录新闻现场的形象;
第三、具备必要的文字说明。
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摄影报道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作品,想要成为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后,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强调图像传播了什么样的新闻,即新闻价值的大小和摄影
记者挖掘新闻的深度,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第二、是什么样的摄影图片,即拍摄水平的高低,包括摄影手段的运用情况、信息传递总体情况的视觉效果;
第三、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摄影手段在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实际上是涉及新闻信息传达的效果,是评选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核心和归宿,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下转第63页)
新闻摄影抓取的真实的典型性瞬间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整个新闻事件过程中多次或反复出现的瞬间形象,记者有机会可以等待、选择;另一种是突发性瞬间形象,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不可能拍到。这些突发性的珍贵镜头,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摄影记者,才能抢拍到手,这就是说,新闻摄影一记者既要深入生活,长期构思,又要有随即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对任何突发事件做出最迅速的职业反应。
照片所表现的可视的形象,强调的是真实的、对现场的抓拍,能传递准确、有效信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真正的新闻照片。新闻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画面凝聚的信息量和形象的典型性。前者是就报道题材来讲的,后者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选择瞬间精华。具体到实践中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记录和反映的直观可视的形象,是对时间、空间、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纪实。图像传播的信息可信程度更大,是文字新闻不可替代的,借用图像承载信息的新闻事实在题材特征上必须具备强烈视觉特点。在捕捉形象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决定性瞬间”将成为摄影记者关注的重点。因为形象新闻可视性强,要求内容新、立意新,摄影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不光用手照相,更要用脑照相,拍摄之前要有采访,有构思,寻找新思路,采用新手法,将形象新闻的形象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三、新闻报道与摄影的匹配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报道形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新闻图像化,形象性就成为其最大的卖点。为了突出新闻形象,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图文结合的新闻摄影报道,我们还要强调新闻报道题材与摄影体裁的适宜性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内容,应该是适合用摄影去表现的题材,新闻摄影的内容与摄影体裁要相适宜,不能只顾内容不顾形象,也不能只顾体裁而忽略题材。
纵观市场,对新闻摄影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高度重视新闻图片的时效性。这是构成新闻的硬标准。及时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摄影“形象价值”的时空要求所决定的。当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大量、迅速、可靠的传播,更成为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流动不仅疾速,而且有严格的时间坐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信息才会具备传递价值,有满足读者认识外界事物的效用。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特点。但如果仅仅满足报道时机和时效要求,新闻摄影还不足以具有夺人眼球的注目率。视觉文化的现实反映是大量的图片充斥媒介,同时形成的负面作用就是受众的接收状态渐趋麻木。新闻图片在主体表现上一旦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对受众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必须利用新闻摄影在报道新闻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运用技术手段,将现场拍成近景的细节展示、中景的形象描述以及全景的全方位报道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还可以运用系列报道、追踪报道、对比报道等多种手法,将事件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既有当前的现状,也有历史的回眸,还有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新闻形象的真实再现,完成一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功用。同时,新闻摄影在题材选择上的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凡是能够通过图像很好表述的题材都可以被用来作图像展示。因而,我们不能将新闻内容的价值和新闻图片的价值简单地划等号,当然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必然是两个价值标准的统一。
四、摄影与文字报道结合强化传播力
图像与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信息载体—新闻摄影报道,两大构成元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为说明的紧密关系,通过图像的现场实证性、视觉冲击力为受众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文字信息的补充说明填补了图像不能言说、无法叙述的内容。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吻合了当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而在“读图时代”这一心理和习惯又被媒介反复强化,所以在媒介自身发展和受众的信息需求双重作用下,新闻摄影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报纸为例,如《东方早报》明确了使用图片新闻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试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3.说成什么,是媒介的观点传播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媒体观点需求。
《东方早报》把报纸作为以视觉设计来整合内容的产品,借用图片将新闻视觉化。为发挥图片的视觉直观优势,给与其最大的表现空间,采用对开版打通的方法来使用。可以看出,图文结合特别是以图片为主的新闻摄影报道,借助传统媒体一一报纸杂志的转型、电视新闻深度化和新型媒体—互连网、手机流媒体,会拥有越来越广阔的传播空间。
参考文献:
[1]许林: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
[2]孙鲁荣:提高报刊新闻摄影传播质量之我见,新闻窗,2007(1),67-68页。
[3]川张素青:剖析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新闻采编,2007(1),43-44页。
关键词 新时期;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5-0016-02
所谓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工作者所表现出的能够满足时展的精神境界和符合时展的行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工作精益求精和尊重受众的一种态度,是奉献人民、服务人民的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新闻传播质量的提高,对于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确保自身的政治素质
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中占有首要地位的就是政治素质。我党在新闻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就是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这也是党在新闻工作方面的基本要求。新时期,尤其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更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新闻工作者应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第一,具有政治家一样的政治敏感性,在对新闻价值加以判断时,首先应在政治上加以着眼,采用辩证思维、全局视野来对其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党性原则以及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来加以判断。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始终坚持高度敏感性和观察力,对假丑恶和真善美加以明辨辩证的思维,衡量它是否符合党性原则,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无论在多么复杂的环境中,都要坚持高度的政治观察力和敏感性,都能分辨出真善美和假丑恶。第二,应在政治上具有高度的预见性,怎样才能提高预见的准确性和政治鉴别力,需要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和不断的调查研究。通过将二者结合,就能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第三是应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新闻工作者在对优秀文明成果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和感染,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
2 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新闻工作者是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同阶级在思想道德标准方面是不相同的,新时期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树立公仆意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这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高尚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
新闻工作者应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同甘共苦,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这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履行光荣责任、完成历史使命的主要途径。人民群众对于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丰富多彩的现实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源泉,只有确保新闻工作者能够生活在群众中,才能保证其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新闻工作者只有将人民群众当做老师,才会心甘情愿的当小学生,更好的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笔者作为地方广电媒体的业务负责人,近两年在枣庄广播、电视两台力推记者走基层、深入第一线等活动,此举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更为新闻记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3 改进自身的业务素质
业务能力能够充分体现出新闻工作者的战斗力和社会影响力,是新闻工作者进行采访采编、社会研究、受众研究、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等应具有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在通常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在以下方面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
l)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新闻工作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储备,具有良好的理论水平、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说,其应成为专业性的人才,更应成为通才,成为具有渊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成为知识型、学者型的工作者;
2)具有敏感的洞察能力。保持孩子般眼光,能够使得记者始终保持新鲜感;保持聪明长者眼光,能够使记者具有深刻的分辨能力,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其中的不平凡,以更好地通过现象找到本质;
3)具有独特的策划能力,在新闻资源整合、采编力量集中方面,策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传媒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在媒体的较量过程中,以及在受众的评价中,新闻策划作用更加明显,活动日益活跃。在媒体之间,竞争在本质上为新闻实效、新闻内涵以及形式方面的较量。在现代媒体通讯手段以及技术不断发现的前提下,同一属地和同一层次中所面对的加工技术以及新闻信息资源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新闻工作者会对同一环境、同一时间中同一主题的报道和手段不断改进的大背景下,同一层次同一属地所面临的新闻信息资源和“加工技术”基本是同质的,但是不同记者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报道同一主题的报道会出现效果不同或深浅不同的情况,这样能够归因于发现力、敏感力、分析力的不同,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是否具有创意、是否能够实现新闻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结果;
4)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应激能力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对传统经验和极强的意志力进行运用以外,还应保持机敏、沉着、勇敢的心理品质,在其配合和支持下,从心理上对各种事件所带来的压力进行战胜和克服。新闻工作者在应急状态中,应确保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决定;
5)受众意识应十分强烈。受众意识的本质就是指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媒应放弃“官本位”、 “媒介本位”的观点,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和立场进行各种活动,从而更好地维护受众利益。
参考文献
[1]杜永利.娱乐新闻的“狂欢节”[J].新闻与写作,2003(12):18.
[2]董天策.曹淳亮的办报理念[J].新闻界,2003(4):24.
[3]李杜.论提高科技新闻记者素质的有效途径[J].湖南社会科学,2003(2):189.
从伦理角度来看,目前,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理性存在着严重的缺失。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理性的缺失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从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认识上来看,一些新闻传播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的根本原则和规范,从而不能很好的自觉履行新闻传播要求和义务。二是从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情感上来看,一些新闻传播工作者不注重培养自身热情并献身新闻传播事业、热爱新闻传播的职业情怀,对待岗位缺乏关爱和关怀。三是从新闻传播工作者职业大的信念和意志上来看,一些新闻传播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职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往往不能矢志不渝坚定的献身新闻传播事业。
2伦理视角下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1受功利化思想的影响较深
人类的行为往往是思想意识的外部表现,由此来看,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行为就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或是有害于新闻传播对象发展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闻传播工作者职业的道德也在各种物欲横流的乱象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不利于新闻传播成长和社会进步的行为意识支配下,一些新闻传播工作者就会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2.2自身理性精神缺失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活动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本身有自己的规律与逻辑,也可以说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自组织性。当前,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理性精神的缺失,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新闻传播育人的进取意识不够,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不够饱满。
2.3传统思想束缚严重
在新闻传播工作和学习面前,往往认为新闻传播工作更重要,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学习的意识也不强。将理论学习与新闻传播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的知识解决新闻传播实际中的问题,学习与实践出现脱节和分离,对新闻传播工作的指导性不强,用理论武装自己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和加强。
3伦理视角下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发展方式策略研究
3.1加强新闻传播工作者理论学习,打牢思想基础
要加强新闻传播工作者对新时期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内容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教学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懂得社会管理、法律、历史、健康等有益的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的武装,使自己具备良好的领导技能和知识储备。第二,需要学习创新的方法。要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学习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第三,要创建系统的学习方式,建立新闻传播工作者学习的综合评价和检查方法,以检查和评价结果,作为使用新闻传播工作者、管理考核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重要依据。
3.2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制度保障
要针对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建设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从制度的层面规避他们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他们的言行更加适合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身份,解决对新闻传播工作者职业定位不清问题。做好相关问题的问责,把新闻传播工作者工作执行情况都纳入到对工作的考核之中,切实维护制度权威。
3.3抓好监督制约工作,营造纯净的环境
认真落实新闻传播工作者队伍内监督制度,确实加强新闻传播工作者职责意识,保持见识群体的风清气正。要通过系统的整合,将纪检部门的力量与社会的监督检查力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和一定的工作机制,确实让监督工作变成一个体系和系统内的工作。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要善于利用不同的监督督查渠道,依靠广大新闻传播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对象的支持和参与,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监督检查的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建设环境。
3.4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加强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内化
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内化,首先就是要提高新闻传播工作者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要让新闻传播工作者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明确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深入领悟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要从理论的高度理解和认清在新闻传播工作者职业行为中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的区别。要通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职业道德感性经验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指导自己的新闻传播活动。
4结语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记者;职业素养;形象塑造
记者是电视新闻的创造者,他们对信息的识别与判断能力是保证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才能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真实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制作出高效的电视新闻。同时,在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记者拥有良好的外在形象也逐渐成为观众对记者的要求,形象代表了新闻记者个人的形象意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新闻记者的职业尊重和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形象可以促进电视新闻质量的提升,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一、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近年来,我国传播媒体不断发展,很多新闻记者逐渐从幕后走入到前台,人们对新闻记者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对记者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记者的角度来说,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顺应时展的形势,更好的满足群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有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
1.专业素质
电视新闻记者与普通的职业不同,对记者自身的新闻敏感度、语言表达能力、画面逻辑能力等要求较高,而这也是从事记者行业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记者必须要具有能从中快速筛选有用的信息并且捕捉时机的能力,通过有效的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使新闻报道更具观赏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受众。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细致的工作环节,完成采访后还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与组织,这时就需要记者具有相应的画面剪辑能力,可以将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内容鲜明的新闻画面。
2.职业精神
电视新闻记者经常要深入到事件现场去获取第一手资料,但是事件现场的情况就较为复杂,有常见的生活环境,也有火灾、地震等危险的事件现场,因此,作为记者必须要具备吃苦耐劳和冒险的精神,在事件发生时可以马上意识到新闻价值,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跟踪调查,而这都是增强新闻价值的重要方法。能够吸引大众的新闻,往往都是与平静的日常生活相反的,会遇到各种恶劣的环境,甚至对记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这些都需要记者去克服,并且通过自己的职业精神强化新闻的观看价值。
3.职业道德
电视新闻是群众了解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主要途径,真实性与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保证新闻的特性,杜绝虚假新闻和杜撰新闻,必须要在掌握足够新闻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对事件进行报道,这是对广大的受众负责,也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体现。同时,电视新闻具有较强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记者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道德评判标准,才能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导向,引导观众向着积极的方向思考。
4.人文情怀
每一次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会涉及到很多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在经济还是在心理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打击,作为新闻记者不仅要坚持基本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准则,还要将自己的人文情怀体现在新闻中,一方面及时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避免外界对事件本身造成的曲解;另一方面则要向事件当事人传递人文关怀,减少事件的不良影响。新闻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事件,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怀才能在工作中更多了解当事人的情感变化,才能挖掘到更深入的新闻价值,体现记者工作的意义。
5.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对记者这个职业来说是一种约束和准绳,也是根本的素养之一。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和政治理论的学习,才能更透彻的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挥记者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新闻记者的政治素养也是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的体现,是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质与形象塑造的建议
电视新闻记者通常需要深入到新闻现场,通过电视镜头记录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所以电视新闻具有较强的即时性,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拥有较强的职业素养的同时发挥记者在新闻现场的作用,包括缩短受众与事件现场的距离、增强新闻可信度等等,而关键的是记者的人文情怀的体现,这是增强记者以及电视新闻形象意义的重要表现。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记者的职业素养与形象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新闻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行为对于新闻本身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群众判断新闻价值性的重要依据,因此记者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无论是在职业素养还是外在形象方面,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1.强化电视新闻记者的行业准入机制建设
完善电视新闻记者的行业标准,将职业素养与形象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对于新闻记者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新闻记者队伍整体的质量。作为新闻记者,其本身应当具有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是影响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注重职业素养与形象塑造的记者才能在工作中恪守职责,从根本上保证新闻信息的价值性。对于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缺陷或者不能正确认知的人,应当给予拒绝,电视新闻记者是一个严肃的、严谨的职业,必须要对其准入机制进行严格把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整个记者队伍的良好运转,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新闻记者的培训与学习
电视新闻记者经常需要采访不同类型的对象,深入到不同的采访环境,因此记者的形象与能力也是影响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的增强新闻记者的技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新时期的采访需求,并且了解当前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形态,在满足自身工作需要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多有用的新闻信息。同时,通过定期学习强化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精神意识的领导作用,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时刻提醒记者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为广大群众提供更有意义的电视新闻。
3.记者服饰仪表与采访对象相适应
服饰仪表是记者形象的外在表现,新闻记者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职责,电视新闻记者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不仅代表了个人形象,同时也是整个电视台形象的体现,所以,在采访时行为、语言和衣着应符合大众审美情趣,避免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衣着上应本着庄重、大方、得体、自然的原则。另外,还应依据具体情况,结合采访的时间、地点,合理搭配服饰,才能让被采访者感到尊重,也有利于采访的顺利完成。
4.记者要培养好奇心与冒险精神
电视新闻想要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与关注,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内容,所以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必须要抱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满足观众好奇心理的重要基础。通常情况下,观众都是喜欢新鲜的事物,讨厌一成不变,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记者自身就要对各种不同的新闻素材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记者更深入的去挖掘有趣的素材,所以才能为电视新闻赋予更丰富的内容。同时,记者也需要具备冒险精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险精神可以为新闻事业带来更多发展契机。新闻记者的采访是面对整个社会,在采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突发状况甚至是危险情况,所以记者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自我保护的基础上探寻深入的信息,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5.记者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采访环境,电视新闻记者经常需要深入到不同的环境中进行采访,他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要磨练意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电视新闻的优势是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记者只有付出比报纸、广播等媒体记者更多的努力和辛苦,才能做好电视新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与形象不仅仅是个人能力与知识的代表,更代表了记者队伍的整体形象以及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形态,因此作为新闻记者要时刻认识到职业素养与专业形象的重要性,明确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具备哪些素养,并且通过有效的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记者的形象塑造,打造一支具有良好职业形象的记者队伍,促进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晋.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质与形象探讨[J].新闻传播,2016(01)
[2]温珙竹.全媒体时代电视记者职业素养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5-09-25.
[3]张佩佩.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形象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05-01.
关键词:移动小屏;出镜记者报道;应用型复合型;课程群
一、四川省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情况
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指出面对用人市场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进一步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推动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更新,探索原有文科专业内涵提升、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夯实课程基础体系,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同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降低了移动直播技术的门槛,逐渐形成“人人可播,想播就播,随时直播”的趋势。为此,“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因此,研究电视大屏和移动小屏的融合,培养相应的全媒体人才,显得十分关键。对于与此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目前全国开设有该专业的院校共204个,其中四川地区的相关院校有15个,位列全国第三,专业发展水平较好,竞争激烈。四川省内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15所院校均开设有《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等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实操课程。虽然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课程群建设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未能集中优势,进行课程群的打造和建设,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对该课程进行打磨。该课程群教师新闻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行业一线的实操经验,即便部分教师曾经就职于行业一线单位,但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技术赋能下的实操环节有心无力。二是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对该课程群的指导。出镜记者报道类的教材较多,但针对技术赋能的小屏传播报道的教材较少,缺乏针对性指导。三是部分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小班授课较少(25人以下),普遍存在产出作品多但重量不重质、课程打造的特色度不够等问题。四是缺乏技术支持和相应平台。技术赋能下出镜记者课程群的建设探索离不开技术和平台的支持,虽然部分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有融媒体中心,但基于技术的专业性和开机成本费用考虑,无法真正做到实操和上手,因此相应的平台更多地作为院校展示和申报成果时的支撑材料而存在,而学生相应的小屏报道和移动端的拍摄、剪辑,往往存在训练实操不到位的情况。综上,新技术的发展、同类专业的高度竞争,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进一步强调课程中技术赋能的重要性,通过对出镜记者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高显示度的特色课程群和特色专业,同时为社会提供符合目前行业需求的全媒体人才。
二、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的建设———以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自2014年探索至今,课程群开设有《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4门实践课程,同时配有《融媒体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夯实课程体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即兴口语表达》旨在使学生达到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实战要求,掌握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出镜记者口语表达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促进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准的提高,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进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相关理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融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的基本技巧。在巩固播音员、主持人口语表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之外,重点加强出镜记者尤其是移动小屏报道中现场报道新闻复述、现场情景描述、新闻采访、新闻短评等综合能力,力图彰显口语表达的文化底蕴、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的机智性,对学生提升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指导学生在融媒体时代下,在小屏传播中进行策划、采访与写作,有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移动小屏报道的采写能力。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基于移动小屏端的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程力图解决融媒体新闻的策划与采写问题,使学生充分掌握融媒体新闻尤其是移动小屏新闻的报道流程。本课程学生需有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对新闻记者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有明确认知,课程重点教授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要新闻形态四个部分。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新闻源、新闻线索的发现与选择有捕捉能力,能给出恰切的策划方案,能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方式和类型,熟知新闻写作的结构,尤其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文本写作、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文本运用的基本要求有明确认知,对图片新闻、视频新闻、数据新闻、移动小屏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充分思考,熟悉新闻标题的制作,掌握融媒体时代导语写作的技巧,同时使学生明白,虽然技术革新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受众追求新鲜口味,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不变,基础实用的新闻理论不变。《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课程主要为培养能胜任融媒体时代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出镜记者服务,是本专业的特色课程。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对设备准备和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的传授,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该课程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实操角度,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熟悉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具体达成以下目标:通过对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了解和学习,使学习者能系统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基本理论,有效地对新闻现场进行观察、讲述、采访、体验和评论;掌握预知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报道的基本方法与操作规范;了解新媒体时代中外出镜报道的发展趋势;掌握小屏移动新闻报道和直播现场报道出镜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频拍摄和视频剪辑两大部分,该课程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融媒体传播人才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在作品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视频的基本技术,理解视频拍摄和剪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掌握数字视频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单反、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同时,掌握移动小屏拍摄、剪辑技术,能熟练使用手机编辑软件进行移动小屏新闻报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在移动设备上完成从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即兴口语表达》《新闻采访与写作》《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制作》共同组成课程群,来支撑实习课程《融媒体实训》,为培养融媒体记者服务。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大量具体案例的剖析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从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实操出发,讲授融媒体时代直播记者的选题策划、设备准备、语态特点、现场出镜采访等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出镜记者的工作规律与行为规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三、对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升级打造———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
(一)针对移动小屏拍摄、出镜、剪辑、的课程打造和探索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镜记者报道课程群建设着力教学手段的创新升级,使用智慧型教室,开启翻转课堂教学,采用主题讨论式课堂,与行业一线专家、业界记者同堂授课,给予学生实战指导,培养全媒体直播记者人才,力争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其中《出镜记者报道与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门课程联合进行升级打造,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强调媒介融合,要求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的基本概念,熟知融媒体尤其是移动小屏端新闻报道的采编制作流程,锻造新媒体思维,注重用户思维及体验,对产品思维、整合思维、互动思维进行探究,积极架构融合形态,强调融合新闻报道的伦理与法规,研究形态创新与行业应用融合。重点讲授策划方案的可实施性,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复盘,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实施流程,同时对移动小屏直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探究,着重训练学生找选题、确定选题、策划实施选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对新闻线索的捕捉能力,教授其在身处现场时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有效传播。着力分析移动小屏报道,尤其是直播报道记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对语体、语态的分析,讲解记者如何准确描述现场、还原现场。强调采访的地位,对如何把握采访尤其对现场采访的实施步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施演练。尤其强调移动报道技术的培养,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移动小屏报道的设施设备作介绍,要求学生熟练上手。讲解移动直播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装备,尤其是手机拍摄的技巧、高质量的收声效果、快速便捷的剪辑软件、有品质的后期包装,以便于后期实操训练。补充拓展运营推广等相关营销知识,介绍相关短视频平台,对如何有效信息、推广和运营视频进行培训。
(二)实训实践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具备融媒体传播实训理论素养与业务制作能力后,成都理工大学将开展融媒体综合实训实战演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移动小屏报道的基本制作流程,再次熟悉我国移动小屏新闻报道的现状与特点;训练学生融合新闻报道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作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收集素材、报道、采访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主动承担宣传任务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扎根基层、关注民生的工作习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前期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主要新闻事实,中期进入新闻现场实地拍摄,后期进行剪辑制作移动小屏新闻的实战训练。具体新闻样态为:移动小屏新闻出镜记者报道、移动小屏端直播报道。每组学生利用编辑软件完成素材合成编辑,并配以标题、字幕等元素,包装成新闻成品,筛选优秀节目公开播映。依托《融媒体实训》课程展开移动小屏课程实验活动,通过实训,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小屏移动直播现场报道的出镜技巧、拍摄模式和编辑技能。
(三)建立实践基地,演练由“虚”到“实”
成都理工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与成都市成华区、新都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交通文艺广播分别建立了艺术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每年定时定点进入基层,开展稳定、深入的合作。同时,学校进一步打造移动小屏传播报道实践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水平,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进一步为探索学校与行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供坚实平台。2017—2019年,学生依托以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民生、社区文化等为主题,进行相关移动小屏报道实训,其优秀作品在相关平台播出,此举为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经验。此外,课程团队教师组使用形式多样的专业教材辅助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相关讲义、教案,完成自编教材的撰写,并投入课程使用。总之,课程群高度重视新文科实践课程建设,把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课程群建设和探索的重点。同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推进,致力于培养艺术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打造课程群建设的创新点
(一)着力打造优势特色显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移动小屏传播报道能力提升的课程群建设需求,成都理工大学承担课程群建设的教学团队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师中有在行业一线工作且极具实践性的新闻记者、主播,也有成功入选“马工程”精彩一课的骨干教师。教学团队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也同时响应用人单位的呼声———力争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新闻素养佳、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新闻人。
(二)聚焦实训实践活动,技术赋能虚仿平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2021年成都理工大学融媒体综合实训再次升级,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新闻选题,实地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以震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移动小屏融媒体报道,重点报道我校在九寨沟震后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同时关注九寨沟震后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及成果。该实训取得较好效果,学生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移动小屏融媒体新闻报道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科普九寨沟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同时,宣传九寨沟县独特的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融合助农,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生态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九寨沟县科学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在实训过程中,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的新闻教学存在实训成本高、安全隐患大、课程资源贫乏等问题。为此,课程群工作组于2021年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融媒体新闻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其作为核心要素的仿真设计有两个,第一个是仿真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科研团队近年来开展的“若尔盖草原沙化治理”“九寨沟震后修复”“青海省木里煤矿采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真实生态环境治理科研项目情况,虚拟各生态环境治理点的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三个不同治理时期的场景和数据,打破新闻采访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限制,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完成科技新闻的前期素材收集和新闻调查训练。第二个是仿真当前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形成课程内的虚拟新闻制作环境,实现新闻效果的可预测和可修改,让学生练习对同一新闻任务的不同写作方式、素材组合方法和反复体验,直观感受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同一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差异,从而培养具备较强生产实践能力的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该项目弥补了目前高校传媒专业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建设落后、学生参与度低、难以还原新闻生产环节等短板,是国内首个集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治理宣传、融媒体新闻报道训练于一体的传媒教学平台,可实现新文科视域下“文理交叉、科创融合”的课程创新。
(三)课程群的再升级———力争打造课程思政、社会实践金课
新闻工作者的信息素质内涵
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中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个人内在的和通过受教育等外在形式获得的各种信息品质的总和,具体表现为驾驭信息、控制信息、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或技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地采写新闻信息和传播新闻信息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职能,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与信息关系紧密,尤其是在信息社会中,如何快速、准确、及时、低成本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分析、综合、提炼和利用,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业务素质。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信息存在的心理反映,包括自身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和对信息的正确认识,是人们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和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新闻工作的触角无处不在,受众对新闻的期望是“新近”和“真实”,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有价值的信息的发现捕捉和辨别判断的能力,能够敏锐捕捉到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外在形式的新信息,并进一步辨别、明确事实信息的真实性,由此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和分析出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点,进而作为具有受众需求的新闻信息素材。同时,信息意识也是新闻工作者改善自我知识结构、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自学能力的自觉意识。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的老化和更新日益加快,新闻事业基于职业特点对其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之一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能自觉吸收各类新信息,改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成为广学博识的“杂家”和专业精深的“专家”。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主要指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序、利用和评价,进而创造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不断扩充更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各种光盘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在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便利的同时,如何高效快捷准确地从信息海洋中获取并创造出新信息和新知识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之一。信息的收集能力是指新闻工作者能充分掌握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和获取方法,其中包括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策略、步骤与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等。信息的整序能力是指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特定的目的和需求,进行选择辨别、分类排序、分析综合、提炼概括的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是指在不违背信息道德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和实现信息的使用价值。信息的评价能力主要是指能否对特定信息进行科学的甄别、实事求是的批判、客观公正的评估,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信息的创新能力即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工整合的基础上,创造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信息的基本理论知识,可以对信息有一个科学、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信息的内涵、特征、结构,信息的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源的类型、特点,信息交流的形式、类型、模式;应用知识主要指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方式方法,包括信息组织、信息标引、信息匹配、检索语言、数据库使用、信息整序、信息评价、信息文体写作等的理论和基本方法等。信息知识的掌握对于新闻工作者提高信息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用以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要遵守有关信息活动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要坚决抵制各种、迷信、谣言、欺诈和其他虚假信息;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尊重个人隐私;在信息活动中坚持公正、平等、真实原则;正确处理信息创造、信息传播、信息使用三类主体之间的关系等。新闻工作者在追求“新近”、“真实”报道的同时,要时刻恪守信息道德,这应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障。目前,人类拥有的信息知识足以支撑起一个以“信息”为典型特征的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这是信息素质养成的基础条件。但人类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道德体系还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如果说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实现责任主要在个人的话,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的实现则更主要依赖全体的社会力量。整个社会的信息知识水平和信息道德的建立健全程度决定了社会成员的信息观念和信息能力发展水平。
新闻工作者提升信息素质的重要性
不断提升信息素质,是学习型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学习型社会在我国逐渐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包含学习的终身化和学习的社会化两重意义,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独立学习的先决条件和核心内容。公民是一个国家的组成单元,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公民提供学习的机制和学习的环境,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爱学习、能学习、要学习,个体的努力整合为集体即学习型社会,从而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学习力,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因此重视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国家的创造力,是学习型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加快了知识的更新,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提高信息素质,以增强适应技术、社会、文化和经济变化的能力,这也是新闻工作者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不断提升信息素质,是新闻工作岗位的迫切需要。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因此新闻工作者常成为人们心中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人士,是受众心目中的“消息灵通人士”,即受众对新闻工作者的信息敏感度、信息反应速度、信息传递速度和信息更新速度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新闻工作者要适应岗位要求、要适应受众的期望,都必须不断提升信息素质。同时新闻工作也是一种节奏快、难度高的创造性工作,要想在实际工作中更快、更新,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更高的职业素质,其中就包括信息素质,如创新、创意等都是建立在掌握大量信息基础上的再创造,没有对现有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创造就没有根基和依据。熟悉地掌握和了解有关信息的分布和规律,并快速准确地检索和利用,是提高新闻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更快、更新的报道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新闻工作者提升信息素质的途径
通过自学不断提升信息素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如不提高自身素质将无法胜任工作,新闻工作者更应成为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实践者、倡导者和引领者,成为受众的榜样。新闻工作者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结合工作需要,不断学习、补充,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新闻工作者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信息素质基础,应继续关注、了解、浏览、学习和检索新闻学科领域和工作领域的主要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和纸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自己在相关领域定位、评价、管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并能够用不同的形式表述信息和取舍信息,保持终身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为新闻报道工作和新闻创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参加培训不断提升信息素质。很多新闻单位都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在职业务培训,但对员工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单位较少,笔者建议尽早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列入培训计划,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之一。现在,面对不断增长的信息和不断变化的技术,新闻工作者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接受有关培训。因此,各新闻单位可以通过讲座和短期培训的方式,邀请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专家或本单位信息中心的专家,为新闻工作者介绍所需信息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快速、准确、低成本地获取所需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提升批判性地整合、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等。
关键词:网络媒介 把关 变化
“把关人”这一概念最早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把关其实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传播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取舍或筛选,通过了把关的信息才能被传播。在传统媒介时代确实如此,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普及,把关的主体、过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们对“把关人”理论的理解也要有所改变。
一、把关人的变迁
在传统媒介时代,大众传媒、领导和个别传媒精英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他们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来决定哪些信息能够进入传播渠道,哪些信息不能被传播,他们是真正的把关人,而受众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他们只能接收那些通过了把关的信息,那些被舍弃了的信息往往因为悖逆了把关人的标准而不能被受众所知晓。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了新兴的传播媒介和传播主体之一,而实际上互联网只是一个传播平台,真正的传播主体是那些网站的负责人以及广大的网络用户。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开放性,它颠覆了以往我们对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定义,模糊了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在网络世界里,所有网络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收者,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信息,成为传播主体。因此从广义上说,网络时代的把关人不仅仅是那些传统的大众传媒,所有能够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网络用户都可以说是把关人。
二、把关标准的变迁
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介来说,把关的过程通常是一个新闻选择的过程,这就将把关引进了新闻传播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媒介传播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新闻信息,因此其把关标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标准,即新闻信息的基本要求,包括时效性、真实性、新闻价值等。二是市场标准,这一标准要求媒介传播的信息能够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能够吸引受众,并且要求其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趣味性、人情味等,使其在满足受众基本的信息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受众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占领更大的受众市场。对于我国的传播媒介来说,除了以上两种基本的把关标准之外,还要考虑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我国传统媒体有着自己的政治立场,因此在把关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新闻信息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还要注重新闻信息的社会效益和宣传功能。
在网络媒介盛行之后,网络传播主体的把关标准发生了变化。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除了新闻之外,还包括娱乐休闲、文学艺术、消遣游戏等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其信息量之大、内容之丰富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此外,网络媒介传播主体的阵容也十分庞大,除了各个网站的编辑、负责人之外,每个网络用户都是网络传播的主体,因此在无止尽的信息内容、自由随意的传播渠道以及数量庞大的传播主体面前,要想像传统媒体那样制定某种特定的把关标准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实也是如此,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制度标准来约束网络媒介,在很大程度上,传播主体是自由的,并没有一定的把关标准,只要不触犯法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传播信息。
因此传播学领域中的“把关人”理论在网络媒介面前,似乎不复存在了,至少对作为个体存在的网民们来说是这样,但是对于各个网站来说,把关这一过程依然存在。除了传统媒体的网站之外,大部分网站的把关标准主要就是市场标准。就如传统媒体那样,网站也需要吸引受众,获得盈利,如此一来,网站自然就有自己的市场标准,网站负责人努力使网站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等等,以吸引目标受众,赚取更多的浏览量和点击率,由此来吸引广告商,增加经济收益。
正因为大部分网站的把关标准主要是市场标准,并且我国目前并没有健全的监督制度对网站加以约束,于是某些网站故意传播一些不健康、不真实的信息内容,哗众取宠,吸引受众,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原本在传播过程中,“把关”这一环节的作用之一就是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可是由于网络媒介本身的特殊性,把关的标准变得模糊了,“把关”具有的功能也变得微弱了,甚至起了反作用,这是在网络时代“把关人”理论所产生的重要变化。
三、把关实质的变迁
把关的实质与把关标准是紧密相连的,把关标准可以折射出把关的实质。对于传统媒介而言,媒体有自己的立场、传播方针和价值标准,真正能够做到客观中立的媒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尤其是我国的传统媒体,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是其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从表面上看,媒体的把关就是记者、编辑等负责人对信息的取舍和筛选,看似是个人的活动,但这种把关的实质和结果,是媒体自身的立场和传播方针的体现,记者和编辑等都要受制于媒体的内部机制,其个人力量很有限。
对于网络媒介而言,除了那些传统媒体网站之外,各个门户网站也都有自己的编辑方针和立场,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较少考虑政治因素,主要依据市场标准来把关,致力于获得更多的浏览量和点击率,提高经济收入。从这方面来说,网络媒体把关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达到媒体的经营目标、最大限度地提升经济效益的过程。对于网民们来说,虽然多数人传播信息只是随兴所至,并没有特定的把关标准,但他们传播信息的时候也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都会掂量传播或不传播什么信息,从广义上说,这种思考或掂量的过程也是一种把关,只是这种把关并不像传播媒介的把关那样形成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对于广大网民们来说,他们传播的信息其实就是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反映,他们把关的过程也就是其价值观、世界观得以体现的过程。
总之,与传统的媒介环境相比,网络时代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媒介的“把关”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媒体人只有正确认识到了这些变化,才能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创造更好的媒介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