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工程管理;概念;特点;措施
前言:
所谓工程管理,就是指工程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目标在于实现工程的最优化,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创造出既经济又经济的工程。因此,在当前建设市场,我们必须对工程管理工作加以重视,把握它其特点,做好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这三方面。本文正是以此为主线而研究。
工程管理在当代,已经成为了一门学科专业,其内容一般是指对土木工程进行管理。但并不仅仅是管理,工程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相应的技术,可以用这样的公式来简单定义工程管理的概念,即: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工程管理,可以说就是对一个工程进行经济上的掌控(包括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的经济效益的把握)和技术上的支持(工程运用何种技术提高质量)。有学者认为“工程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由于工程可以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所以工程管理在概念上也会受到这些解释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工程管理领域涉及了建设施工工程、产品生产、企业转型改造等方面,工程管理不同于一般形式的管理,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对特定形式的技术集中方向的管理,有着相应的特定目标、特定形式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工作。
二、工程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工程管理的系统性体现在它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将各种技术手段有序地集合在一起,将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机整合,使构成工程整体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以最终实现工程目标。在当今的工程管理实践中,对系统理论应用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工程管理思想的精髓,也是工程管理的意义所在。
(2)综合性:由于工程本身是由来各不同方面的人类力量结合而成的,所以可以说工程就是技术的有机集合体,工程与其特定产品、特定企业相互联系,因此在进行任何形式的工程管理中,必须考虑不同技术的协调性,不同产业有着其各自的特性,要想工程能够有序和高效地进行,就必然需要综合性管理。此外,工程管理的综合性也符合工程目标所需实现的要求,要发挥多种资源的作用,将重点落在工程管理主体与工程管理环境的协调上,综合统筹,协调结合,这是实现工程顺利完工的重要条件。
(3)复杂性:一般来说,工程是由多个部分构成、多个组织参与的。这牵涉到相当多的技术环节、资金安排、设备购置等工作,所以工程管理工作极为复杂,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在工程中遭遇到的问题。由于工程本身具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而每一个因素又带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具有不同经历、来自不同组织的人能够有机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的组织专门服务于工程项目,在多种约束条件下实现工程预期的目标,这就造成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远远高于一般的生产管理。
三、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工程管理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在这三个方面,管理人员所需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也是不同的。
(1).成本管理,又被称为“造价管理”“造价控制”等。工程的成本包括施工过程的花费、技术和施工人员的雇佣、项目开发的投入等等,由于牵涉了整个工程的所有相关环节,所以做好成本管理是做好工程管理的重点,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大局是否能够在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完成。要做好成本管理,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设计施工组织。企业要从招标、投标、签订合同开始抓起,了解工程的规模和工艺特点,从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工艺装备等实际条件出发,做好施工设计工作,尽可能地缩短工期,以节约成本。
2)企业要提高对高新技术的使用。提升工程的技术水平,紧跟时展的脚步,了解当下工程技术的发展、是否出现相关的可以提升工程效率的新技术等。在工程施工前,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技术措施预案,做好周密的准备,以保证不会耽误工程的实际进程
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设置专门的资金监督管理部门,层层把关,保证工程资金的使用合理、没漏洞,注意对人员的监督,以防止挪用公款,谋取私利的现象出现,避免一切可能造成成本增加的管理漏洞的出现。
(2).质量管理,就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管理手段的加强,保证最后完成的工程能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工程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工程质量好与坏,以预防为主,手续完整,并以全过程多环节致力于质量的提高。
企业方面,(1)要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2)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3)对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的作用应予以重视,(4)建立从上到下的质量监管体系,(5)设置专人负责,(6)严格监管整个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项目方面,以项目经理为核心,联合项目的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的负责人等建立一个质量控制网络,网络的形成为交流提供了便利,也因此能够及时有效地把握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可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另外,要建成权责明确、分工清晰的执行机制,严格控制施工工序以及施工环境,才能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进行。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环境、社会因素可能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比如地质情况、水文气象、天气突变、国家法律规章变化、行规行情的变动等等。因此,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现实条件,对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环境和社会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控制,如制定应急机制,尽量明确可能产生的变故,设计应急方案以待不备。
施工工序和工程材料也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强化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严格按照制定好的工序进行施工,同时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在控制成本时,不能牺牲材料的质量。
(3).安全生产管理,这是政府和实施工程方都必须重点关注的。
政府方面必须重视对企业工程的监督管理,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经营中是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很可能会忽视安全生产工作,这需要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务工人员的人身权利。
企业要提升自身的企业道德,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要把安全管理的目标,具体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并分配管理人员,建立固定的制度,做到权责明确,构建一个系统严密的管理体系。
设计单位要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在设计的工程方案时设计单位应当着重考虑工程的安全操作,在设计文件中注明与工程安全相关的重点环节,并针对潜在的风险提出预防意见。
四、结束语
总之,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建设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必须重视工程管理,把握它所具备的特性,做好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这三方面。
参考文献:
[1]宋健.工程施工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
[2]曹凯锋,高攀锋.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2
2007年秋季开学后,我校的教学改革正式展开.下面结合我校的课程改革,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材变了,课堂变了,如果教育理念不改变,任何教育改革都是难以实现的,为此我校专门进行了一次“确立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小组合作导学稿的教学模式”的培训.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恰恰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必将长期维持在原有的水平而止步不前,他的工作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就越大.我被这些观点深深地震撼了,开始用心的、深入的广泛关注那些课程改革较为成功的学校的做法,积极学来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领会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理念,改变了自身的许多教学行为,尽力让新课程理念深入课堂,落脚在课堂.与此同时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与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活起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的时代,没有丰厚的学识底蕴,就不会有超前的理念,思想就会僵化,就不会感到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就会安于现状.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努力跟踪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真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明确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
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引发课堂的深刻变革,那么它都只能是处在学校的空洞的说教上;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我所参观过的改革较为成功的洋思中学的课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已全然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座位上听的局面,那里的课堂已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成了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也已不再是教师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成了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更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如今我的课堂也悄然发生着如下变化: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鉴于新课标的这种思想和理念,我尝试着、努力着,结合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使之得以落实.在讲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我就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师: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怎样才能使全班同学剪下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学生们稍做思考,开始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先折成正方形,然后剪出边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生2:先定好两条边长,再利用长方形的一个直角,剪下直角三角形
......
师:在众多的方法中,请同学们思考哪一种最简便?
生:讨论了一会,公认生2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按生2的方法剪下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
学生们异常兴奋地剪下直角三角形,然后进行比较.
师:如果把直角换成锐角或钝角,角的两边仍然对应相等,我们剪下的三角形还能完全重合吗?
生:能
这时很自然引入新课“边角边”判定方法,然后再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进行验证,学生们在这种浓浓的兴趣中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
类似这样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努力给学生营造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氛围,真正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在课堂.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在讲授《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时,给出这样一个问题:
(1)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可以做8个盒身或22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完整的盒子,问用多少张铁皮做盒身,多少张铁皮做盒底,可以正好配成一批完整的盒子?
学生们通过分析很快找出两个相等关系:
做盒身的铁皮数+做盒底的铁皮数=190
盒身数×2=盒底数
于是很自然的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
x+y=190
8x×2=22y
很快解出
x=110
y=80
答:用110张铁皮做盒身,用80张铁皮做盒底.
在学生们正得意的时候,我不失时机的把题目变换成:
(2) 现有20张小铁皮,如果1张小铁皮能做2个盒身或者做3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能配成一个完整的盒子,问最多能做几个盒子?这时需要用几张铁皮做盒身,几张铁皮做盒底?
这时学生们有了上一题的经验,迅速模仿上题:
解: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y张铁皮做盒底
根据题意得
x+y=20
2×2x=3y
解得:
x=8(4/7)
y=11(3/7)
解出结果后发现x,y不是整数!于是个个面面相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解错,也有同学开始大喊,老师这题不对,x,y应该是整数才符合题意!我笑而不答,要求他们再好好思考一下,并且可以在组内进行讨论.于是每小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空前活跃.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给同学们进行讲解:
生甲:因为x,y应该取整数,所以可先用8张铁皮做盒身,11张铁皮做盒底, 于是可做 8×2=16个盒身,11×3=33个盒底
还剩4/7张做盒身,3/7张做盒底,又因为4/7>1/2,3/7>1/3
所以剩下的纸可再做一个盒身,一个盒底,一共17个盒身,34个盒底,因此最后可做17个盒子
生乙:由 x+y=20
2×2x=3y
解得
x=60/7
y=80/7
每张铁皮可做2个盒身
×2≈17,即最多做17个盒身,而17×2=34,需要34个盒底
每张铁皮可做3个盒底
用纸做17个盒身,33个盒底后余纸:20-17÷2-33÷3=0.5>1/3
还可做1个盒底,此时盒身17个,盒底 33+1=34正好配套!
......
同学们讲出了很多种不同解法,同时对每一解法都不自觉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得我对学生们的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到由衷的赞叹!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很多有益的启迪:作为老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再让他们通过小组间合作、讨论,释放出各自最大的潜能,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标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驾驭教材,培养学生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注重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有20年的教学,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关键词】城市管理;新公共管理;现实意义
伴随着如今新公共管理的不断推广,它在我国也得到了认可以及落实,而且大大提升了中国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尽管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用为较为普遍的指导性,不过它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的城市管理全部问题。
一、基本概念
所谓“新公共管理”,它指的是比起传统公共管理模式而言的一种管理模式,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建立于韦伯官僚制以及威尔逊政治形成两分法的基础之上,强调行政系统的内部结构特点,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和传统模式下的公共管理相比,本文当中所提及的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比较封闭的传统系统,通过更加包容且更加开放的管理系统对公共事务展开实践以及管理。
二、在新公共管理得以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如今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于我国的城市管理模式当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实践以及实际应用,如今我国城市管理也在向着更深层次的有序、民主、有效发展着。不过在这一过程当中,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令它的实践应用有较多的漏洞存在,不利于我国的城市管理。
(一)在理念以及执行之间的矛盾
在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当中提出了很多新型的概念,例如企业型政府、政府、市场化政府以及国家市场化等都来自于此,不过这些理论都是仅仅存在于理想化的城市管理形式。在进行真正的执行操作过程当中,因为可能会对一些集团利益产生影响,很可能会受到某些潜在势力所排斥或者是抵制,进而导致管理理念严重缺少可行性,其执行环境也不是非常成熟。
(二)私营企业的成功模式无法得到落实
在新理念当中提出,城市管理可以适当地借鉴各个私营企业成功经营的模式,并借此发展自身的管理模式。不过在实际进行执行的过程当中,很难切实的采纳私营企业经营模式的经验,对其进行改革的力度甚至还没有满足私营企业十分之一的力度。进行城市管理的各个公共部门对于自身的责任认知以及职能观念都没有发生变化,自然就无法将社会公众当做重要的服务对象来展开工作,导致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仅仅停留在一个理论层面上,没有付诸实际。在新型管理理论下,鼓励城市管理者结合私营企业的成功经营经验对其管理理论进行完善,这对于城市管理实现更加深层次的进步和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缺少针对性
结合新城市公共管理理论所指定的城市管理计划方案当中,各项规划内容都拥有非常高度的普遍性,而且能够和我国的各个地区城市进行管理的模式相互符合。不过这种规划相对来说没有特殊性以及针对性,因此无法在实际应用当中结合各个不同的城市特殊情况展开详细的分析以及总结,令它在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无法实现预期所制定的各个目标,城市管理的发展进程也比较缓慢。在日后的发展进程当中,需要提升城市管理模式的针对性,结合实际情况来对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完善,以此来适应更多的城市现状。
(四)应变能力薄弱
城市管理相关理论在实际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我国各级部门都可以执行原有方案,并由此获得一定成绩。不过在出现了特殊情况的时候,大部分部门都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具体措施。在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自然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城市的各个管理部门需要在日常工作当中实现更加灵活且自主的应变能力,才能能够在城市管理的过程当中实现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
(五)不同的地区评价指标协调性差
各个地区就当前情况来看,尚且没有针对城市管理的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协调统一,仅仅依靠目前单一、或者是不完善的评价指标无法实现科学的评价。我国在进行城市管理实践以及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且强调公众值上的理念。
在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当中,认为城市管理需要凭借有效的服务、持续性的发展和进步、公众支持概率、社会责任等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并实现各个地区的指标统一。
结 语
在城市管理进行实践以及应用的过程当中,政府以及社会间的处理模式当中也建立起了新关系,并且培养出大批社会理想,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给政府转型带来新的动力,而且也由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城市管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需要共同的努力,并且在实践应用当中探索出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廖飒.新公共管理在我国城市管理的实践与应用[J].管理观察,2013(29).
关键词:新加坡 城市管理 借鉴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加坡概况及城管模式
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包括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的岛屿,国土面积680平方公里,人口410万。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其城市管理严谨务实、众口皆碑,凡是到过新加坡的人,无不对当地碧海蓝天、青山秀水、整洁优美的环境,畅通有序的交通,高品位、大规模的园林绿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赞叹不已。
新加坡城市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发展部下辖的公园及康乐局、市镇理事会以及环境与水资源部下辖的环境局负责,这3个部门相互独立,环境局和公园及康乐局都属政府公共部门,环境局负责城市中的公共卫生管理,公园及康乐局负责城市中的园林绿化管理。市镇理事会成立于1988年,分布全国16个市镇,属半官方半民营性质,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体,由政府任命官员、选区国会议员和专业人士组成,类似于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社区公共环境的日常清洁工作、园林保养、社区改进计划、中期翻新计划、建筑物日常管理与定期维修服务等。市镇理事会的经费来源于向居民收取杂费,各项开支每年采取相应形式向社区居民公布。市镇理事会每年的工作绩效由社区居民打分评议,政府有关部门统一收集排列名次,工作人员的薪金每年核定一次,与此挂钩。
二、新加坡城市管理的基本经验
新加坡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稀缺,城市管理的压力大、难度大,该国从建国之初就严格落实精细化、精致化、精确化的管理理念,以规划为统领、以法制为先导、以严管为手段、以精细为目标,严格科学高效的管理,让新加坡成为一个让西方先进发达国家都赞不绝口的“花园城市”。
(一)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先进的理念是城市高效能管理的关键性因素。新加坡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法治保障。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将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把生活质量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目标。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花园城市”建设,新加坡城市规划分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两个层面。概念规划主要制定土地和交通的规划蓝图,更多的是对城市发展框架的研究。总体规划是在概念规划基础上,整合55个分区的控制性规划编制而成,为法定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城市管理发挥法律作用,这些规划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以人为本要求落到实处。其次,强调服务优先。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新加坡政府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亲商思维、服务理念,政府行为要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再次,加强法治保障。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家,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特权,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新加坡城市管理在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了长效化。
(二)具有科学的城管体制
新加坡城市管理体制的特点在于:一是城市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新加坡涉管部门很多,主要部委有15个,法定专业委员会有32个,这些部门都是依据有关法律由议会授权设立,其管理职责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二是城市管理协调有力。为强化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管理合力,新加坡专门设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这个跨部门的委员会在拟定政策、综合协调有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建立严格的考评监督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操作性强的考评体系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其考评项目非常体系化,对每项指标都有十分具体的评分标准,减少了考评中的人为主观评判程度,提升考评的客观性、操作性和权威性。四是社区自治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十分重视社会和公民城市管理角色的确立,将城市划分为5个社区,设立社区发展理事会,以此推动社区自治,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
(三)具有健全的法制环境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以“立法全、执法严”而著称。一是法律体系严密完善。据统计,现行的法律、法规达400多种,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具体明确,如:随地吐痰,最高罚款1000新元,在电梯里吸烟罚款500新元,在公共汽车里吸烟罚款1000新元,上公共厕所后不冲水罚款500新元,过马路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等等。二是执法监督操作性很强。城管法律设计了两套处罚方式,或处以罚款或按劳改法令坐牢,你有权而没钱,我可以罚到你破产;你有钱而飞扬跋扈,我可以让你坐监牢;两者都具备,我就两者兼施,牢牢地掌握了处罚权。三是违法处罚以严著称。至今还保留着比较“野蛮”的鞭刑。对乱扔垃圾者,除处以罚款外,还责令他们穿上标有“我是垃圾虫”字样的特制服装,电视台专门开展抓“垃圾虫”活动,公开曝光,丢尽颜面。对这些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很大,随手一扔就扔掉你1/4左右的月薪,抽一根烟就可能抽掉半个月的薪水,一次处罚就会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条件反射,强制性的逼迫市民自觉遵守城管法规,并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和氛围。
(四)具有高效的管理手段
在城市管理方面,积极推行电子化。一方面,市镇理事会内部调度指挥工作、收集服务信息,全部实行电子化,决策机构成员,通过电脑下达工作指令、收集工作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所有交通要道、地铁、组屋区、公共场所都安装了很多大小方向不同的监控探头,既是执法人员收录社区情况的“眼睛”,也是管好城市的“警察”,查处违法行为的证据。在城市保洁上,全面推行市场化。政府侧重于政策规章制订,把好市场准入关,将全国分成9大片区,对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由政府部门测定价格,面向有资质的私营环境管理(垃圾收集)公司公开招标,首次中标者获得5年的经营权,第2次中标者经营权增至7年。这些私营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普遍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购置作业机械,有的甚至自主或与科研院所配合,研究开发垃圾清扫、收集、处理新技术、新设备,不仅提升环卫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还对外输出技术和设备。
(五)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新加坡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标准高、设施全、环境好。在无害化收集处理上,政府投入巨资,超前制定前瞻性垃圾处理战略,建成遍布方方面面、布局合理、满足需要的环卫设施,保证每天6800吨垃圾得到及时收集运输和妥善处理。在垃圾处置方式上,确立了以焚烧为主的政策,政府先后投入17.9亿新币(约90亿人民币)建设了四个垃圾焚烧厂和一个填埋厂,91%的垃圾得以焚烧处理。在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利用上,确立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的方针,垃圾再循环计划涉及家庭垃圾、工业垃圾、商场垃圾、公共场所垃圾、酒店垃圾、学校垃圾等,覆盖面之广令人叹服,其中家庭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绿色环保袋行动已深入人心,每年还组织再循环日等活动。一些废弃物在循环利用上,也做到物尽其用,如废纸回收后,再生利用厂还要细分成黑白纸、旧报纸、黄板纸、道林纸等,作为原料分类出售、分别利用,碎纸花还可以作为马坊的铺料。
(六)具有良好的管理氛围
新加坡人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节约环保意识的培养,政府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节约资源和爱卫生的习惯,学校有时特意将洗手间停水,让孩子们从水桶里舀水洗手和冲厕所。从小就树立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重视加强爱护环境的教育宣传,每周一、四是法定的宣传教育日,报纸、电视台都要组织专题的环境教育活动,从爱护环境到减少垃圾、从减便包装到保护水源,从家庭做起、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反复宣传、不厌其烦。新加坡特别参与环境管理,最有特色的是“3P”模式,即“people(市民)、private(企业)、public(政府)”,通过公众教育、社会志愿者、全国性的宣传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市民、企业及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环境、爱护环境之中。社会团体也很发达,如在公厕方面就有卫浴文化协会、世界厕所组织等,这些社会团体已成为新加坡环境社会管理“3P”模式良好的载体,为推进环境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总之,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在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最主要的经验是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城管体制、健全的法制环境、高效的管理手段、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良好的管理氛围,这对于我国各地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晋明.深化城市管理 提升北京城市品质[J].当代北京研究,2010(1)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形象;区域经济;规范执法
新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创新工作思路,转变陈旧观念,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推动城市的全面建设。城市管理工作对于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科学体制。
1.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加强城市管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是农村及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方向。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也是社会进步的展现舞台,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着重要的意思。
其次,加强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发展壮大的需要。居住环境密集,人口众多,企业集中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城市生活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又是紧张有序的。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等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所有这些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秩序的规范和引导,那么城市生活就会变得杂乱不堪。我们经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这说明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维护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资本,是城市品牌和生产力的象征,因此说,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功能,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城市环境意味着会将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吸引过来,而这些恰恰是促进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城市管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城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生产力,会直接促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城管部门是城市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通过通过行政执法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可以说城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在文明城市创建、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清理障碍物、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城市管理对于存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城市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3.1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城市管理的概念非常宽泛,其范畴也涉及到许多方面。众所周知,新加坡是文明城市的一个典型,城市居民的文明是靠严格法律法规来促进的。总理认为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的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最集中的体现。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将城市管理工作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建设、带动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城市建设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做保障,这些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城市城市税收,税收直接来自于城市居民,因此城市管理者应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角度,将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历史使命,以管理好城市为己任,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2严格按照法律法律规范城市管理的执法行为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水平。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城市管理中树立起正确的执法理念,才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现在许多城市居民对城市管理不了解、对城市管理人员不尊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管理在行政执法上的失误造成的,因为我们必须要牢牢确立“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要执法过程中要做好沟通和讲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消除人们对城市管理“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既定形象。让城市居民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只有严格执法行为,才能为城市管理赢得良好的群众基础。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出一流投资环境。
3.3坚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城市
首先,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城市管理是一项比较综合和系统的工作,有着较强的政策性、行政性。在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各分部门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利益不同,作为行政领导必须要学会科学决策,否则不断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而且也会使正常的城市管理工作无从开展。形势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决策者善于掌握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对城市管理问题增强科学的理性思考, 进行科学决策。在决策之前要走好群众路线,征询各方面的意见, 集思广益,要等到有关部门充分的调查论证后, 再作决策。
其次,要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同样也是因为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所以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部门职权交叉, 各自为政, 相互扯皮的现象。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具有也具有很强的地方性,我们不可能寻到到一各放之四海而皆准管理模式。虽然建设系统, 体制非常复杂, 可以说各地五花八门,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有理由让其凌乱,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理顺管理体制。一是要机构调整中加强城市管理的地位。二是要因地制宜, 不同等级的城市进行不同等级的管理。三是要“管大放小”,要将重点放在宏观调控上,不纠缠于处理过多的具体事务, 要着眼于加强基层管理, 把区、街道、居委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4注重城市管理的人性化
近年来,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频频出现暴力伤人事件,这不但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城市管理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与城市管理本身的难度有关,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城市管理执法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人性化的执法手段。我们只能说,作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严肃法律法规制度外,还要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注重对被管理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要通过软性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效果和管理质量。城市化是一个趋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还是比较多,这些城市大多数还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起始阶段,这些城市的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比较低,这些都给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在这些城市中,我们更需要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人性化执法,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执法,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黎浩元.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探求,1998,(S1).
[关键词]市容管理;城市形象;四城联创
2009年,大庆成为集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三城”品牌于一身的七个地级城市之一;2011年,在全国文明城复检复评中,大庆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总分位列第三,蝉联全国文明城。2012年,大庆掀开“四城”联创大幕,目标是于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市容环卫队伍
多年来,让胡路区政府城管部门多措并举、砥砺奋进,不断美化城市环境,努力打造城市品牌,着力提高城市品位,将发展城市生产力与现代城市管理工作的实际有机结合,逐步推进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让胡路区政府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政风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一是加强理论业务学习,认真学习十精神,进一步提高“履职尽责,勤政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二是抓好班子建设,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三是抓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他们制定了《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细化了方法步骤和完成时限,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二、加强市容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综合实力主要着眼于城市自身, 而城市竞争力强调与其他城市相比较,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城市综合实力着重于城市现实状态, 即城市当前所具有的总能力的高低, 而城市竞争力不仅着眼于城市现实, 更强调城市的发展潜力及城市的增长后劲。城市竞争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 1) 系统性。城市竞争力是由各因素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它的大小取决于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只强调其中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 都会陷入盲目性和片面性。因此, 营造城市竞争力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 全面考量, 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 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2) 动态性。由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各种因素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导致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同时动态性也决定了提高竞争力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在实践中应注意存在的不利因素, 不断调整和理顺因素之间相互关系, 保持较高的城市竞争力水平。( 3) 相对性。城市竞争力一个相对的概念, 强调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 因为只有进行比较才能体现出竞争力的大小。另一方面,随着作用因素的不断改变, 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竞争力水平也各异。
三、加强城市市容环境管理,搞好四城连创
“四城”联创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要围绕这个主题来搞好我们的工作,开展“四城”联创,对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全市百姓共同参与。加强市容管理,要围绕“四城”联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到“四城”联创工作中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城市,美化城市,并以此为载体,提升城市整体水平。市容环境, 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沉淀, 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也是一个城市市民素质的集中显现, 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社会风气、人的素质、文化氛围等要素都可以通过城市市容管理,是城市综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当前, 重视市容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趋势。市容管理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城市居民的各种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 必须采取立体化的管理: 第一, 对城区空间进行全方位管理; 第二, 在时间上实行全程管理; 第三, 实行规范的长效管理。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论的观点构建城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它应当包括四大体系, 即市容环境的评价标准体系、市容环境管理的责任体系、市容环境管理的服务体系以及市容环境管理的监督体系四大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之间有着联动效应缺一不可。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要积极探索和研究与城市生态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四城联创”为契机 ,使我们的百湖之城的天更蓝、水更清。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能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9日
一、智慧城市的演进及其特征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对于“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城市集约、紧凑、高效发展。2000年,美国提出“精明增长”概念,并以此为原则指导城市规划建O;二是信息技术的变革和进步,带来新的城市形态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带动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等城市组织形式的出现。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城市形态向智慧城市建设转变。对智慧城市两个方面解释的视角不同,前者强调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节约、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后者强调信息技术在城市系统建设、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二)智慧城市的演进。纵观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息化城市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建设,如光纤铺设、卫星站点修建、跨国海底光缆接通、带宽扩展和网络架构等;第二阶段是数字城市建设阶段,城市建设的主要资源围绕用户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等;第三阶段演进为智慧城市阶段,该阶段主要资源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和自动决策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推动社会、环境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其着力点是整合、惠民、绿色。智慧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是前后紧密相续或互相交叉、交融的。总体而言,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其演进发展的历程受到ICT发展的巨大推动,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智慧城市的特征。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延续和发展,是数字城市的更高一级阶段,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相比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宏伟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智慧城市”是处于高级阶段的城市发展形式,它将科学的城市管理理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基础,重点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以便提高城市的全面整合、互动和协同。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城市。智慧城市是以广电网、物联网、互联网为基础,更广泛深入地推进应用型和基础型信息系统的开发,更深入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渗透到衣、行、食、游、住、娱等市民生活的全过程;还要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等全过程,促进人的智慧与人工智能最大限度地在城市范围内进行集合。
(四)智慧城市管理的新要求。智慧城市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该管理应该通过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公共价值,从而搭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城市平台。智慧城市管理的主要要求如下:一是民主化城市管理。民主化包括“民众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政府接受城市服务的新理念、建立价值取向等方面”。智慧城市为广泛的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实现途径和技术工具,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管理民主化的成本;二是柔性性城市管理。柔性化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其管理的主导思想主要表现为培养人、关心人、尊重人、开发人、激励人。该管理通过依靠价值理念的认同、思想文化的灌输、感情的互动,实现了高效率的良性循环,适应了城市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信息化智慧城市运行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信息资源,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智慧城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影响因素
1、公众期望。公众期望是人们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前对其功能效果的一种预先估计。公众预期与公众需求之间相互影响,公众需求产生公众对服务的期望,公众期望进一步刺激对功能的需求。对于智慧城市中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公共管理服务,城市居民的公众期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智慧城市所使用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备、信息通信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2、信息是否及时。包括:智慧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服务能否被市民快速吸收;政府管理人员是否具备高度的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方式科学合理、服务效果符合居民预期。
3、感知绩效。感知绩效是衡量人们对所提品和服务的实际认同感,根据大量文献的研究结论,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与感知绩效是正相关关系。可见,如果政府管理者为市民提供了兴奋感知绩效,则居民就会对政府满意,反之则会感到失望。该指标来源于城市居民的主观感受,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智慧城市不同个体对其应用效果的主观感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二)外部影响因素
1、城市基础环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是智慧城市管理的物质基础,其作为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空间物质载体,深刻影响着居民自身发展和城市社区服务。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可以通过智慧交通提供优良的交通环境,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城市的市民和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些都使得城市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和舒适。
2、城市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综合考虑了城市管理中所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学历背景、生活阅历和人生价值观等诸多因素,补充了城市居民对智慧城市管理效果的主观判断。通过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价智慧城市管理水平。
三、智慧城市建设路径选择
(一)突出区域优势地位。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存在相互复制而“千城一面”、缺乏区域特色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城市的性质特征、功能、历史文化等,突出城市的区域优势和特色。针对“人走政息”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要在充分论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制定能够突出区域优势地位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相应的规划应由当地人大按照法律途径表决通过并公布,以法治的路径确保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能够稳妥推进,不因城市党政主要领导的变化而“夭折”。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结合当地区域优势而进行,保障相邻城市之间形成专业协作关系,促使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结构实现互补和有序转换。
(二)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当前市场导向不足的问题,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收效不够明显,且存在“重模仿、轻研发”现象,信息安全漏洞难以完全填补。为此,当前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好市场的导向作用,使市场需求真正成为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源动力”,以自由争、价格杠杆为手段,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发挥在城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发掘创造更多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智慧应用,让智慧应用真正发展成为城市新兴产业,实现智慧增长。政府在主导此项建设过程中,必须走出“形象工程”误区,将其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开展,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在政府主导下,逐步提高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让更多企业的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以市场化竞争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政府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产效益、生活水平。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引言: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发展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计划地协调发展,创造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憩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是对城市活动进行引导、控制和协调的过程,是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有序、合理发展轨道的重要环节。
1.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规划建设存在盲目、无序状况
城市规划时间大大缩短,部分城市20年的规划指标在5年内即已完成,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了应有的调控作用;城乡规划体制分割脱节,城郊结合部建设管理混乱;部分城市规划建设不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部分城市规划管理监督约束机构不健全,违法建筑现象严重;部分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建设绿地被大量占用,建筑垃圾大量遗弃,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多数城市建筑风格雷同,出现大马路、大广场、人工湖、豪华办公楼等千城一面的现象。
1.2规划管理的实施手段相对缺乏
一是城市规划依法审批管理不到位。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应由政府审批。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的不充分,容易造成决策失误。所以,出现了个别房地产企业随意改变规划等违法超建现象。二是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健全不到位。当前,许多城市的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被肢解,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致使统一的城市规划难以得到落实。三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经费投入不到位。目前,城市规划执法主体履行城市规划职能所必需的经费,尚未纳入财政预算,没有稳定的来源。四是城市规划人员素质不到位。部分城市存在规划管理执法力量不足,处罚标准偏轻,规划执法水平与繁重的城市规划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城市规划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1.3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匮乏
我国多数城市的规划管理还主要是政府一方的事务,并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对规划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评价,并没有形成一个顺畅的、有序的表达机制。这也导致我们的城市管理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突出地表现在部分政府部门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城市规划管理在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推进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规划管理是社会多元主体追求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形成的共识,是一种在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公共性、协商性的机制,是一种利用人类的理性对城市资源进行再分配的有效活动。当前社会公众的参与观念尚未树立,归根结底是我们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法制中却缺乏明确的群众参与机制程序,迫切需要健全完善。
2.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城市管理的优劣对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可行的制度,努力做到管理网络无盲区、管理内容无空白、管理范围无死角,抓住城市管理这个关健,不断提高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使城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就郑州市而言,在建设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的同时,正在用崭新的理念来管理这座城市。构建了城市发展的框架,以超前的大手笔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打造靓丽的、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并在老城改造中重视延续郑州的历史文脉。实行了城市绿化亮灯工程; 拆除了上百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 使全市在城市管理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开展优秀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程度大为增强,为城市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样就为建设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个性特色鲜明的“乐居”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搞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改变城市面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3.城市建设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的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布局日趋合理,较好地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要求,既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气派,又保持了红瓦绿树的历史风貌,逐步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概念性发展规划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的长期规划。开发指导规划则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核心,根据概念规则和具体参数,用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规划是追求精品的理念,在城市精品工程的打造上,形成了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到质量保证一整套的管理体系。规划是严格管理的理念,城市建设者对技术标准采用,持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做到因地制宜,做到城市规划管理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4.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发展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计划地协调发展,创造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憩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是对城市活动进行引导、控制和协调的过程,是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有序、合理发展轨道的重要环节。
要实现规划管理工作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由人治向法制的转变,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把现行的规划建设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4.1政策、法规的管理。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代表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条例、实施细则、规章行使管理权,这种管理权具有强制性,属行政管理。这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最基本内容,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政策、法规管理的要求是“合法”。
4.2技术管理。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照技术规范对编制的规划进行管理,对其技术上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先进性进行审查。技术管理中部分内容是有标准的,属于规范管理,仍然在行政管理范畴之内;而其他部分如技术手段、技术路线等是没有标准的,是随时空而变化的,如50年代是先进的,现在可能就是落后的;在有的地区是落后的,在有的地区可能还是先进的。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审查不属于行政管理。技术管理更应强调的是“合理”。
4.3艺术审查。是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审查。按现代辞典的分类,规划和建筑属艺术类,规划与建筑水平也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艺术水平。在艺术上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水平上的高低和审美观念的差别,艺术没有标准,但可以比较,如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当时都引起很大争议。法国的艾菲尔铁塔,规划设计之初也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由于权威人士的坚持,方案得以实施,使其不仅成为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世界建筑的一大奇观。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规划艺术的审查没有绝对标准,应该充分尊重规划师、设计师的创造和权威意见,允许创新,提倡百花齐放。
5.结语:高水平的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科学规划的具体实施,也为城市科学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朝着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不断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城管执法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城市形象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城管执法工作的开拓性、创新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规模多大,城管执法的范围就有多大。城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对市容市貌的执法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直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管工作,思路有新的突破,观念有新的改变,作风有新的表现,能力有新的提高。通过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直接或间接地服务和服从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1]
一、城市形象管理的重要性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区域中,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主导性,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管工作,对于做好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二)城市的发展壮大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城市的特点是人口密集,企业集中。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包括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以及衣食住行,所有这些如果任其无序发展,那么城市马路再宽也要拥挤,城市建筑再好,也要被垃圾污染。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维护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正常有序,就需要城管保证这一切有序进行,这就决定了城管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要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国力的竞争就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的竞争。环境是资本、是品牌、是生产力,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作用,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城市环境,就会吸引人、吸引资金。人流物流的增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优美的城市环境,配套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新时期我国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通过行政执法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障碍物清理、维护本市形象、促进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管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来落户,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城管应该是构筑这个平台的得力人选。
(一)提高使命感,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大的范畴,我们都羡慕新加坡的城市文明,这个文明是靠严厉的执法得来的。******总理曾经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把城市管理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城市的建设,会投入巨额资金,这是社会上纳税人的血汗钱,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城管工作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管好城市为己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规范执法,保护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规划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也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方面。确定正确的执法理念,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城管工作是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为工作目标,改变人们心目中城管“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不良形象,通过沟通讲解。让百姓理解并支持城管工作。切实为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数字化城管,以服务与人民和社会的心态做好城管工作,是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转贴于
(三)人性化执法,推动经济发展
2008年1月7日湖北天门市城管执法人员耍威风打死路人,触犯刑律被逮捕;2008年4月23日,南京市城管执法人员群殴市民事件;2009年3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城管执法局,滥用暴力,致使当事人受伤,引起市民众怒;这样的报道频频,与城管没有实现人性化执法有很大关系。执法必然涉及到处罚,处罚势必会带来抵触。怎样实行人性化执法,从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呢?城管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提高执法质量和效果。我们龙港镇作为全国第一座农民城正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市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人性化执法的深化和完善,是执法技巧、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发生变化的外在体现。城管工作难点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城市三乱、街巷卫生、渣土抛洒等。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管执法,推动本市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维护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杜绝被各种“禁止、不准”束缚,该干的事没干好,该取缔的项目没有取缔的不作为;处理棘手问题和驾驭现场局势的能力弱,不按程序执法、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的乱作为,是目前我们城管执法的工作重点。
:
[1]张凤英.试论兰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运行体制改革[J].甘肃农业,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