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文化经济学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经济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经济学研究

第1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宁夏回族;花儿文学;文化背景

一、就目前研究,在花儿文学方面的认识

“花儿”由回族、东乡族、藏族等名族传唱,它是一种以爱情为主题的民歌,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就不能不特别地关注其口头传统的学术研究,但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从口头程式理论以及表演理论角度研究的成果微乎其微。歌手仅仅注重演唱书面文本,忽略了文化语境对花儿编唱和传承的重要价值,这样的学术研究取向,不利于口传“花儿”的发展。“花儿”本来就是即兴创作的,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注重书面文本就是给“花儿”一个局限性,使“花儿”变成了“书中干蝴蝶”。

“花儿”的的内容表现出丰富的文化蕴藏及其研究价值。花儿来自各名族日常生活生产,多民族的丰富生活决定了“花儿”内容的丰富性。“花儿”以情歌为主题,生动的表达了少数民族的大胆情感,在“花儿”受到多民族的喜爱这里,“花儿”是用于汉语演唱的,这样体现出民族亲和、兼容共存的精神。“花儿”流行于6个省区9个民族中间,地域广、民族多,在这9个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但是他们都共同用汉语演唱着“花儿”。宁夏花儿中加进去不少伊斯兰教语言,这种巧妙地使用两种语言又完全符合艺术形式是非常罕见的;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宁夏“山花儿”是三句一叠很有特色的一种格式。

例1:

这么大的庄子这么多的人

这么大的姑娘没嫁人

媒婆子坏了良心

例2:

毛红裤子豆绿鞋

绿袄青甲白盖头

盘山道上扭起来

二、就目前研究,在花儿音乐方面的认识

诸多研究者在“花儿”音乐方面介绍的微乎其微,可见花儿音乐有多难。一般来讲, “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一定格律,一般为4句一节,偶可押韵。它的音乐主调令达100多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由于地域的关系,在四声、五声徵调特征基础上,吸收信天游、爬山调以及伊斯兰音调的多种因素,五声、六声、七声,羽、角、宫、商调复合型调式均有。在旋律节奏上很少用大跳,在旋律上涌自由延长、延留音、倚音、颤音、上滑音、下滑音等进行装饰。即保持了山歌的粗犷豪放特点,又具有流畅优美的小调韵味。

宁夏“花儿”分为两半部分,前两(三)句和后两(三)句相对称,形成了一种较为少见的“扇面对”结构,尽管这种扇面对还相对宽松,这和文人的扇面是不同的,但也使得花儿在形式上显得非常整齐协调。当然,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受“花儿”音乐结构的限制,因为花儿曲式在结构上是上下两句式,即两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一个乐段只能演唱一首花儿的一半。因此在花儿的实际演唱中,用一个完整的乐段唱完歌词的前半部分后,再重复一次乐段,唱完后半部分歌词。这种音乐结构使得花儿歌词不得不严格地分为前后两半,并且前后要相互对称,从而使花儿歌词呈现为奇妙的扇面对形式。

三、就目前研究,在花儿文化背景方面的认识

作为民间口传文化,“花儿”能真实地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但是这种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代信息传播技术对花儿音乐文化变迁的影响已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具体来讲,它对花儿的演唱速度、演唱场合、演唱内容、演唱形式以及花儿曲令的扩展和衍化都发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宁夏花儿尤其是六盘山山花儿失传现象严重,保护更显得困难,要下大力气保护。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回族聚集的地区,尤其是在六盘山近内的回族更多,六盘山花儿又是独树一帜的,回族文化也在这其中显现出来,所以说六盘山花儿还是回族文化的一种代表。宁夏花儿成为非物质遗产文化这不仅是对宁夏花儿文化的一种保护,而且这还使得世界认可宁夏的传统文化,使宁夏在世界中有一定的影响,也缩小了宁夏与全国各个地方的差距,因为这样全国会有更多对花儿感兴趣的研究者对此进行研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宁夏,了解六盘山“花儿”。

通过以上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花儿”做为民间口传音乐,能让文化艺术界引颈入目,展开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来源于“花儿”自身的美学价值,其表演形式简单,充分演绎了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因此“花儿”也可以称之为彰显内心情感的天籁之声。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很多人投身到了对“花儿”的研究发掘中,但就研究本身而言还不够系统,还没有真正形成“花儿”特定的理论体系,在推广普及方面还相当滞后,没有把“花儿”这一演绎情感,被特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发扬广大,纠其原因:就是对“花儿”的研究还停留在个体层面,很多研究者出于个人私利等方方面面的原因,照抄照搬,各自为战,导致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不大,影响力不足。在此,我个人认为,要想使“花儿”得到更好推广,使其走进百姓生活,书写中化民歌新的辉煌,就必须从“花儿”的文字记载开始、建立建全研究机制结构,以文字载体为依据,通过走访考证形成特有文字理论体系,发掘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内在原因,在研究过程中突出时代主题、结合经济形势和人文环境,在推广普及中加大宣传,适当添加一些流行元素,让这种只在田间地头,乡村小道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瑰宝走上舞台,深入人心,更好的演绎当代人的内心情感,让内心情感的天籁之音更加恒久。

总之,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回族聚集的地区,尤其是在六盘山近内的回族更多,六盘山花儿又是独树一帜的,回族文化也在这其中显现出来,所以说六盘山花儿还是回族文化的一种代表。宁夏花儿成为非物质遗产文化这不仅是对宁夏花儿文化的一种保护,而且这还使得世界认可宁夏的传统文化,使宁夏在世界中有一定的影响,也缩小了宁夏与全国各个地方的差距,因为这样全国会有更多对花儿感兴趣的研究者对此进行研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宁夏,了解六盘山“花儿”。

【参考文献】

[1]杨玉经.宁夏回族文化艺术博览[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邹荣.六盘山区传统文化探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本书编委会.西吉文史[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4]张公明.宁夏文化艺术探赜[M].宁夏人民出版社.

第2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经典;消费语境;经典性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07-02

新世纪以来,有关文学经典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现代社会中,当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不断扩张,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观下的文化批判席卷整个文学领域,消费时代的文化在凭借着视图媒介不断颠覆人们的价值观时,经典文学的解构自然也由此引发不同的声音。当现代化领域中的文学逐渐去政治化,失去文学显学地位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的时候,文学经典化的问题便成为学术界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关于文学“经典”内涵的论争

西方学者关于“经典”的论争始于对“经典”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世界的影响性以及时间的筛选等几个方面,来阐释文学经典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文学界对“经典”有着本地域性的独特见解,黄曼君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原创性文本和独特阐释的结合,其存在形态生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特征,价值定位上必须具备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①同时,文学经典应是特定历史时空与文化语境中思、诗、史相交融的结晶。必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着“诗性”的内涵,还有着民族的文学特色。②童庆炳认为文学经典“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范式的完美之作”③方忠认为应该首先坚守“文学是人学”的原则,将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艺术价值还有经典应具有的原创性作为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④刘晗从“经典”二字字义考究,贯通古今进行纵横比较,得出结论:“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经典指是指那种能够超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和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⑤刘象愚对比古今中外、英汉文中“经典”的含义得出结论:“经典’指那些权威的、典范的伟大著作,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必须具备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以及时空的跨越性。⑥陈定家在结合中西方学者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之后认为:“真正的文学经典应该是那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价值观和美学观之时代局限的优秀文学作品,是那些在历史维度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富有教义且常读常新的权威性的典范之作。”⑦

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定义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经典既有传统视角,又有现代的革新。基于主体对文学文本认识的不同,对现在文学文本进入经典序列后,关于经典的争论更是不休。时代语境的不同,对经典的定义及内涵的阐释仍会继续,文学经典也在阐释和再阐释的循环中发挥着它不朽的艺术魅力,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界定,是对文学经典及经典性问题研究的基础。

二、追问文学经典的建构及生成机制

学术界在对文学经典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中,逐渐跳出对文学经典本身定义的格局,转向如何建构文学经典,推动文学经典建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等相关问题上等,此类更为深入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

西方文艺界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着两种主要观点,即限定于文学作品内部的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与限定于外部因素的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国内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内外因素同样重视。孙邵振认为,引入西方理论的价值归宿就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写,使得作为历史流传当中的经典文本重新获得一种时代的生命,这实际内在于文本的一种对经典的确认。⑧童庆炳将文学作品内外因素相结合,具体考察经典建构过程中两者的作用方式,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处于一种不断地建构的过程中,同时提出文学经典建构的六个要素:“(1)文字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⑨朱国华则认为应该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认识经典的准则:“一方面,各种经典的合法化来源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语境还原;另一方面,在一个个具有连续性的历史长时段中,可能存在着相对稳定的经典化规则。”⑩

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外部因素发表了看法,侧重点不同,观念有着些许不同。刘晗认为推动文本进入经典序列的方式主要有:政治权利的推行、知识精英的遴选和大众舆论的评判等。{11}南帆认为围绕在文学周围强大的社会群体、研究机构、出版社、学生团体、教育部门,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的文学机构,从而形成一整套对文学作品行之有效的选择机制,并逐渐确立各种文学制度。{12}陶东风着眼于文化研究的视野,认为文学经典并不是普遍的艺术价值的体现,而是有着特定时代的文学规范与审美理想,凝聚着文化权利。{13}王宁认为,文学经典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批评话语、权力机构及其他的一些人为的因素。{14}此外,黄书泉立足当代文化多元化语境,认为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需要从三个维度辩证统一地把握,即充分认识文学史撰写的作用,破除确立文学经典中文学史的话语霸权,从当代社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现实关系中确认当代文学经典。{15}注重经典建构内部因素的洪子诚认为:“当代的经典秩序的确立标准,最为要紧的是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观和政治立场……文学文本在揭示‘历史规律’展示历史发展前景上的典型性和深刻性,是当代经常起作用的经典衡量尺度。”{16}

在笔者看来,文学经典及相关论题是十分重要且关系重大的研究课题,对整个文学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对读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引导、文学史的编纂和文学教育等都息息相关。当然对文学经典的判断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对文学经典内容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

三、当代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命运

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下,视觉文化以及媒介文化都以不可挡之势,闯入审美文化的背景中。尽管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超时间性与超历史性都满怀信心,但是当经典面临当下消费时代的语境,图像霸权危及语言的中心地位的现实状况时,对文学经典的命运堪忧。

很多学者就从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探讨文学经典的境遇,分析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以及文化的影响。吴兴明就从当下消费关系的座架中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性扩张,他认为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不断被广泛的借名、挪用,出现大规模的异质重现,他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的命运即是:走向终结。{17}但同样是从消费语境中看待文学经典境遇的赵学勇则相对较为乐观,他认为文学经典所面临的危机源于文学经典和消费关系的语境冲突,调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则是经典问题消弭的关键所在。同时他进一步提出,要依靠市场手段来调节文学经典在当下消费语境中的接受和传播。{18}

在当下消费社会的现实语境下,有学者认为文学经典的n势不可避免。刘晗认为,当下文化语境中语言和图像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图像文化的异军崛起使得语言中心地位旁落,消费文化思潮使得文学经典呈现出消费化趋势,文学经典存在的根基被消解。{19}也有学者着力分析文学经典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孟繁华认为,20世纪以来作家们参与社会的情感需求,与“宏大叙事”热情所创作小说文体,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他分析其原因:“现代媒介的发展和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特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文学不断走向式微的原因和条件。”{20}

此后,学者们对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拓展与深入、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古今文学经典承传重构与评估重建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一些学者基于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经典表示出担忧,如赵学勇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审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经典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21}在陈家定看来,文学经典不仅遭遇了市场上的“生存危机”,而且还出现了观念上的“信仰危机”。但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去经典的潮流中文学也得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新秩序与新经典为重构文学经典提供了更多种可能;激发了文学经典的多种潜在的文化功能。{22}而盖生认为,在当前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被媒介文化冲击的边缘化反倒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指涉当下、提升现实承担社会的经典化文学仍将是社会价值整合元和意义的生产地。所以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23}

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最能够体现人类思想精髓,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当下文学终结的声音不仅在国内出现,许多外国的学者也对“文学终结论”的论断发生论争,赞同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作为文学作品中主流价值观念的代表,学者们对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也是忧思与期望并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社会形态变迁的大环境中看待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理论研究者需要坚持的态度。

注释:

①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03).

②黄曼君.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J].文学评论,2004(04).

③童庆炳.文学批评首先要讲常识[N].中华读书报,1998-03-25.

④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03).

⑤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⑥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02).

⑦陈定家.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文学评论,2008(02).

⑧孙邵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99(05).

⑨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⑩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6(02).

{11}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12}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117.

{13}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03).

{14}王宁.经典化、非经典化与经典的重构[J].南方文坛,2006(05).

{15}黄书泉.论建构当代文学经典的三个维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16}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3(03).

{17}吴兴民.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J].中国比较文学,2006(01).

{18}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9}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20}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文艺争鸣・评论,2005(05).

{21}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第3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论文关键词:CA认证体系;信息安全;数字证书;公钥

一、CA概述

CA是CeritficateAuthoirty的缩写,通常翻译成认证权威或者认证中心,是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并承担电子商务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

CA认证系统是一个大的网络环境,从功能上基本可以划分为CA、RA和WP。核心系统和CA放在一个单独的封闭空间中,为了保证运行的绝对安全,其人员及制度都应有严格的规定,并且系统设计为离线网络。CA的功能是在收到来自RA的证书请求时颁发证书。一般的个人证书发放过程都是自动进行,无须人工干预。

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A认证体系的规划和建设

(一)背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大学校园网始建于1997年,经历了建设、调整和完善的阶段。截止目前为止校内所有建筑物全部光纤接入到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网络设备400余台,信息点数近17000个,实现了所有办公楼及宿舍楼的上网需求。各部门相关业务系统也在逐渐完善,信息系统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在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学校全面实施信息化校园(一期)建设,搭建了统一数据库平台、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并建立了统一信息平台门户,基本实现各系统的信息共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园网建设成已基本形成了运行比较稳定、速度比较快捷、应用比较广泛、相对安全可靠的网络,为全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单纯的用户名/口令身份认证方式已经不足以保证用户登陆系统的身份安全性,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稳定成熟的基础上,我们考虑在校园网中建立一套完整的CA数字证书认证系统,通CA认证,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捆绑在一起,其中包括用户名个人信息以及电子邮件地址等,以实现在网络上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在开放网络上实现密钥的自动管理,保证网上数据的安全传输。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相关运维策略,按照学校实际情况,颁发给校园内用户标识个人身份的数字证书,使用户利用数字证书登录业务系统,替代原有的用户名/口令登录方式。真正做到既简便了用户的登陆操作,又进一步提升了业务系统的安全性。

(二)建设原则

结合学校各业务系统自身应用的现实情况,在相关国际标准的指导下,对外经贸大学CA认证系统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实施都将依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学管理的思想进行设计;将长远规划和当前建设相结合,安全可行和方便适用相结合。因此,项目的研究和实施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原则、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方便适用的原则、需求、风险、成本折衷原则、坚持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和保护已有投资、易于扩展的原则。

(三)建设内容

考虑CA身份认证系统在国内建设的相关情况以及结合对外经贸大学各业务系统的应用现实情况,对外经贸大学CA认证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如下:

1.制订标准规范

制定符合对外经贸大学自身特色的标准规范,指导对外经贸CA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推广、使用,保证系统的高效管理和使用,保证系统之问的互联互通。

2.建设对外经贸大学的CA安全认证体系

所建立的CA认证系统面向全校8000余名在校学生及1500名教职员工提供全面证书安全认证服务,认证系统将具备万张级别的数字证书签发管理能力,使整个校园信息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安全性方面保证数字化校园网络的高效、可靠运行,为对外经贸大学涉及的多套教学及办公业务系统提供完善的数字证书服务。

3.数字证书与业务系统的结合

①与公文系统的结合

建设一套电子签章平台,来管理发放相关人员的电子印章,可以实现在OA审批流转系统中对审批电子文档的盖章确认,包括对签章人的身份确认,对审批文档的防篡改,以及盖章行为的不可抵赖。由于具备了真实性、完整性及可追溯性的安全机制,极大的推动了信息化系统中无纸化办公的可靠性。

②与其他业务系统的结合

另外一种情况是业务系统不是流转公文,而是流转各种业务数据,比如合同、申报数据、审批表格等应用系统。由于业务系统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盖章、签字软件与其结合,因此需要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学校将对于签章、签名系统提供二次开发接口,系统调用这些接口,实现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的应用。

4.其他拓展功能建设

作为安全基础设施的CA认证系统,在建成后其颁发的数字证书不仅使用于对系统的安全登录,同时还包括一系列拓展功能。包括身份认证、数字签名/验签、数据加/解密、安全传输、应用支撑、安全审计等等。随着校园网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跟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结论

第4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1.当前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在学科门类上属于环境艺术设计,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我国当前的景观设计教学,虽然在教学模式与方法都进行了很大的革新,但是在总体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方式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总结如下:(1)教学内容陈旧当前我国景观设计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计划呆板,致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学习的兴趣明显不高。(2)教学环境闭塞、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教学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各学科门类之间也没有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良好开放的教学环境。各大高校的教学方式方法形式也比较单一,没有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当前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而知,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势在必行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在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必须得有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的东西来呈现出来。在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验和实践中,笔者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将动漫专业中的ACG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在实验的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这次的教学实验以及教学成果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和总结。

2.什么是ACG文化,为什么将ACG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课程中?

“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通常指电玩游戏或GalGame)的总称。“ACG”文化以影像来反映现实与非现实空间,通过不断运动的画面塑造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式动作夸张,表情丰富,新鲜感强,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成为了当今学生最喜欢的流行艺术形式之一。因此,如果将ACG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的教学中,用动漫的方法来呈现课程里的知识点,能够让景观设计中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并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ACG文化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1)将ACG文化运用到理论知识的讲授中

在前面我们提到,现在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原始呆板,学生在书本或者老师那里只能从图片和文字这种二维的东西上去学习和感受什么是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等等理论知识。而这些平面的图片和文字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相当肤浅、枯燥和抽象的。于是笔者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寻找大量有美丽场景的动漫作品播放给学生看,比如宫崎骏先生的很多作品,如千与千寻、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等。当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中出现了这些生动好看的动漫作品的时候,学生的情绪是非常激动非常愉悦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下,教师通过对动漫作品中场景的分析,将景观设计的要素等理论知识与之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学生不止学习的兴趣浓厚,而且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容易记住和理解。

(2)ACG文化在案例讲授中的运用

第5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学校 体育产业化 经济 问题 研究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体育的资源投入也随之增加。同时,体育产业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更好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全面繁荣发展的力量之一。

一、什么是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化就是体育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符合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建立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使得体育在市场经济症不再依赖国家,依附与其他事业的福利型公益事业,而是同其他产业一样,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之上,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更好的实现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也就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体育领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

二、我国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较小,产值不高

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规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成熟的产业经济部门。因此,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处于告诉发展阶段,但由于有的学校不能及时的多场地或是场馆,进行修建,制定出的价格也不符合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导致规模较小,产值也不高。

(二)涉及面较窄,产业关联度较低

体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在国外,学校体育产业往往吸引非常多的行业或是部门参加,甚至是涉及到场馆建设、电视广告、交通通讯等一系列事项综合运行。但对于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来说,往往处于单一运行的状态,只是对体育场地或项目进行简单的经营,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非常小,导致体育资源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浪费状态。

(三)从业人员较少

从总体上来说,体育产业应是一项参与人员非常多的经济活动。但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发展中,学校拥有的职业运功员、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员或是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却少之又少。综合作用的结果便是导致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四)国际发展趋势不显著

虽然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在不同的体育比赛项目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时候,金牌总量排名第一,逐渐的与国际实现了完美接轨,但是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却远远的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缺少相关的发展规划,只是简单的从中获取经济效益。

三、更好发展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策略

(一)选择出适合发展的经营项目,逐步扩大发展规模

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最主要的便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其运行不能与正常的教学发生冲突。因此,学校在进行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选择时,一定要在充分的保证学校的日常教学的情况下,根据学校拥有的体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研讨和规划。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只是单纯的用经济效益的高低去衡量和评价体育经营项目。在根据学生或是居民实际的消费水平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尽量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不同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对校内和校外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扩大发展规模。

(二)扩大宣传力度,提高产业关联度

对学校的体育产业化进行宣传,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前来消费,还能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树立自身的发展品牌和良好形象,进而吸引更多的赞助或是合作伙伴,提高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项目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全面发展。

(三)大力发展从业人员,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随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不管是学校的体育产业实施的区域化的经营模式,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模式,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又或是企业化的经营模式,都需要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人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需要国家或是学校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才人,可以对学校周围地区的居民体育爱好或是运动项目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体育训练、培训或是比赛活动等方式,按照产业运作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以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健康发展。

(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国际接轨

由于学校自身所拥有人才、信息、物质以及消费等优势,特别是高校。许多学校在培训、教研、裁判等方面都具有专业的人才,还拥有先进、完备的图书、或是音频等信息资料,或是完善的体育场馆、设备、器材以及优美的环境等丰富的物质资源等等。对此学校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自身在人才和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面向社会进行有偿服务,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特别是可以通过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引进体育项目中的新技术、新设备等,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

四、结语

总之,国家特别是学校应对体育产业化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发展策略,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冠军.浅谈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337-339

[2]梁进.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理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45-47

第6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汉语文化;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83-02

对于每个学生而言,语文是贯穿在其整个学习时期的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对学生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小学教育属于学习启蒙时期,必须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根据如今国内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形看,大部分教学过程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到汉语文化在教学中的有效传承。要使这种现象得到改善,应该注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学习。

一、识字教学中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构建

伴随新课改策略的不断实施,为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更好地对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进行培养,老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如今,世界上唯一保存至今且还在持续使用着的表意文字仅有汉字,在所有的汉字中,其所蕴含的各种文化内涵都比较丰富。汉字可以见形如义、触目会心,其属于形入心通的一种文字,包含着比较强的形象性及直观性。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所积累的汉字非常多,其形体也是变化万千的,但是构字的部件比较有限。常用汉字中的声符只有四百多个,而在这些声符中,许多的声符构字能力都非常强,进而构成汉字结构中系统性的内部结构。因为汉字的文化特点、性质非常鲜明,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站在对中华文化进行传承的高度开展相关教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将汉字教学与汉字特点有机结合,使识字教学发挥其文化功效[1]。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首先必须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理解、识记汉字,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一个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另外,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对汉字内部的结构系统性进行分析,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应认真点拨,并加强课后梳理,指引学生发现汉语文化规律,进而让学生充分利用汉语文化,给学生细心讲解各个汉字包含的内涵、文化特征,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汉语文化底蕴得到提升,最终促进其文化素养的提升[2]。比如在教学“月”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示学生该字同月亮外形比较相似;“从”字像一个人后面跟着另一个人;“明”字是一个太阳再加上一个月亮,而太阳与月亮走了可以代表明天;而带有“木”的汉字都与树木有关,如板、枝、果、林等。

二、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与汉语文化的关系

汉语文化与语文教师素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下面的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哲学方面,其主要指的是可以从汉语文化中将中国国人世界观体现出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从思维方式、审美观、哲学观、社会观等角度对汉语文化与语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对学术界最新的动态进行把握。二是二者的关系体现在语言学内容上,其属于比较基础的方面。三是表现在理论性、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方面,是汉语典籍中表达的人文观。对小学语文进行审视时,应该从宽阔、宏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方针、理念、内容、教学建设方面进行自觉、深刻的反省,进而提出系统、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思想。语文老师只有不断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才可以使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探索、传承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得到提升,从而才可以充分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汉语文化品格、母语特性等体现出来,使语文老师的素养及汉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3,4]。

三、通过阅读教学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

在新课程影响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如果想要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增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其汉语文化的具体教学模式展开构建。不管小学语文的教材是如何编写的,老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时一定要利用审视的眼光对其进行解读,这样学生才会加深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认识[5]。而且,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时不但要充分了解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还必须清楚地掌握、认识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各种弊端,进而才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出的各种价值观进行科学取舍、正确判断;只有具备这样深刻的认识,老师才可以更好地把与时代的发展步伐相符的、新的汉语文化理念全部传授给每一给学生。比如,进行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应将阅读教学与汉语言中独特的风格有机结合[6],如把汉语的虚实语法、正反语法、松紧等辩证有机结合,其修辞手法的选用尽量追寻丰富的词汇、灵动的句式、动听的音韵;且应该针对相应的表意文字把义、行、音结合在一起,让语文教学和汉语文化形成统一的和谐体。利用这样的教学结合模式开展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汉字的独特性及规律性进行充分的认识,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多乐趣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增强汉语文化对小学语文的有效影响。

四、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

新课程影响下,小学语文老师为更好地构建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同时来进行汉语文化的构建。如今,汉语在世界中是使用比较普遍且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这是新课程中为何要把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当作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关键重要组成的因素。口语交际教学受国内传统的文化影响,体现在两点,一是我国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各种礼仪文化,且中国人比较重视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主要体现在谦虚上,口语交际中主张说话退让、留有一定的余地、谦虚恭敬,反对咄咄逼人及不讲情面。同时,我们比较喜欢幽默、风趣的交流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对口语交际的教学不断加以运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教学中对汉语文化进行体会。比如,老师在讲解《窗前的气球》时,要将气球当作讲解的重点,让学生感受这气球并不是一只普通气球,它代表的是科利亚、米莎之间那种纯洁友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米沙在窗子外面放气球的美好画面进行想象,让学生知道米沙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主要是为了使科利亚开心。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进行掌握,进而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得到提升[7]。

五、汉语文化与语文综合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一直以来综合性的学习都是将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作基础。古代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对文、史、哲进行详细的分类,且并没有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进行区分,哲学、历史、伦理等方面的学习就属于语文学习。因此,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在古代的语文教育中都可以体现出比较强的综合性,古代教学中把许多学科整合起来,这对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实现智、德、行及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想要深入及有效地对语文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就一定要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吸收,注重民族的文化心理及思维方式,并树立大语文教育观[8]。想要使大语文教材观得到实现,就必须打破教材限制,把名著、文史类报刊、中外文学、科学等纳入到小学语文材料中进行学习。并将学科间的各种界限打破,拓宽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渠道,让学生将不一样的内容、方法进行渗透、整合,使其视野得以不断开阔。同时,还应该加强课外及课内知识的联系,让汉语文化、语文教学逐渐向着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领域不断的延伸;加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进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总而言之,自从实施新课改之后,其对教育者的要求也相继提高。而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作为最基础的教学,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如今,国内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该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对教学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与汉语文化结合起来,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中华,王佩彪.作文学习中的“六多”――浅谈我的作文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2,66(34):86-88.

[2]覃卜华.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素材的途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75(33):76-79.

[3]黄翠.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智慧的灵光――例谈生活化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3013,56(02):66-68.

[4]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45(02):654-656.

[5]曹磊.汉语外来语的性格特征及对汉语文化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4(2):832-834.

第7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众所周知,网络文化的兴起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更促进了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但网络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利益,因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形成的网络环境复杂,大学生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难免会受到一些极端思想以及不同思想观的影响,从而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工作重点,本文就网络文化背景的特点展开分析,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改善措施。

二、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征

网络的出现是近代史上人类重大的技术跨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而且自身也呈现出一些特点。网络文化的全方位使得网络成为一把双刃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就技术方面来讲,网络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交互性和共享性,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催生出的文化。而从精神特征方面来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化和自由性,体现的是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而大学生思想课程的开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一个国家或者政党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较强的阶级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属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媒介以及教育环境等多个系统。不仅如此,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网络环境逐渐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课程更应该保证多元化、长期性和系统性,以保障思想教育发挥效果。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

就我国高等院校的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而言,主要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带领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正确的处理与自己意识不同形态的东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网络的这种自由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使得信息不受限制。而正是这样的改变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从网络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远远比传统的书本知识要多得多,也正是因这种超乎想象的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最终使得传统教育模式的大大降低。

2、多样化的思想教育形式开展

目前,传统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主要还是通过听思想教育课、读报、出画报等方式来进行,有的则通过开展一些课堂演讲、座谈活动、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这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通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然而,因缺乏一定的情感互动、针对性较强,思想教育空间会受到限制,且教育对象有限,很多学生对其兴趣度低。随着网络化的引入,网络环境丰富多彩,这些都足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思想教育课程,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发挥作用。

3、对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人的因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更要求相关教育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操作技能。就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情况来看,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多是老一辈的职工,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从业经验与道德素质,但对于校园信息网络平台不是很了解,对于一些全新的技术和平台掌握不足,且创造力与想象力都不如年轻人。而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领导性,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1、转变观念,创新思想教育模式

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在教育目标中,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对道德修养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强化等方面能力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不仅仅是思想教育的功能,还是教育内容的体现。因此,教育内容应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创新教育方法,让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进而才能更容易被学生内化,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一方面则要注重创新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技术,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让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自我认识到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作用。

2、加强网络应用的引导,创设良好环境

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体系上还没有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教育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相脱离,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其时代感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缺乏层次性等,这些都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内容的程度有所降低。因此需要加强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引导、组织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更能吸引学生,逐渐改善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识,进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和学习教育内容。

3、建设和高素质的思想教育队伍

在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良好的、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教育队伍不仅仅是促进思想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更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们要聘请拥有较高专业技能、清楚网络文化的利弊,有着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充实思政教育队伍。另一方面,我们还应针对学校现有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水平进行培养,通过开展讲座、业务培训等活动,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全面促进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8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一、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第一,阳光式平等沟通。与以往传统面对面式的单一性说教不同,微文化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开拓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微文化不再强调单纯的灌输,它更引导、鼓励大学生们大胆地畅谈所想、吐露心扉。在微文化平台上,教师与学生们不仅仅是“师生”,更是“良友”。双方通过这个对话平台主动进行沟通与交流,人生感悟、学习体会这些满载正能量的余暇小谈自然而然倾吐而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建立。第二,裂变式快速传播。对于一切新鲜事物秉怀无比的热情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一大特点。青年大学生们喜欢时时了解、掌握自己周边的最新动态,并对各类新闻及时表达见解。微文化平台中瞬时的爆炸式信息量势必吸引大学生的眼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充分利用微文化平台“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行为的去中心化,传播频率的几何级数化,传播架构的超级链接化”这一特点,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增强相应思想政治教育。

(二)消极影响。第一,良莠信息难辨。在享用微文化平台的同时,如何完善大学生网络监控系统也成为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心中不小的难题。当前大学生很容易受到非正确外来信息的干扰,这势必会加大大学生正确观念的导向难度,降低大学生思想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同样,微文化平台的建立也大大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控地位,教育者所教授、传播的价值思想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二,传统教学难赢。当下,在传统式课堂授课为主体趋势的各大高校,传统教学受到了微文化平台的极大挑战,“网络文化的综合性削弱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各种新型电子媒体工具降低了传统授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传统教育的单方面“填鸭式”讲授,使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无数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学生沉溺于虚拟微文化无法自拔。

二、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微文化的覆盖度。部分高校至今依然维持原有的传统式“单方向”教育,教育者在耗费大量精力搜集有效信息之后,以“面对面”的方式授于受教育者,这不但使原本的及时信息延滞,更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而且也没有达到应有的交流平等化。

(二)微文化的目的性。某高校对思政教育工作者随机访问调查的结果表明,能及时响应学校要求,积极配合开通各微文化平台的主要原因是“能够及时了解身边朋友近期状态”,而以“为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为目的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却只是总体中很少的一部分。

在这种困境下,各高校对于上述问题合理地提出针对性、可行性对策,是解决当前“微文化教育难以深入学生”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唯一途径。

三、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信息传播大师尼葛洛庞蒂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对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由于微文化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文化代沟和观念代沟,但在交流中,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紧密互动,打造服务式信息平台。通过微文化平台对大学生状态的实时动态了解,及时、精准地从细微之处掌握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所悟所感,并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通过师生信息亲密分享、互动,共同享受提升与进步所带来的愉悦心情,“小”互动形成“大”风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关注”,有效地增进老师们之间的感情,随时随地进行工作心得交流,这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打造鲜明特色的校园微文化平台。把微文化建设与当代校园文化的建设结合在一起,主动利用微文化平台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均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微平台,比如“红旗在线”(北京大学)、“觉悟网”(南开大学)、“求是潮”(浙江大学)等。

利用微文化传播平台,广泛开展有关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活动。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微”校园、“微”文化建设,强化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使大学生们能够对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坚定地认知,努力创造文明和谐的微校园文化。

第9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合并学校 教师文化 冲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12-01

在2001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一政策,此政策实施了十几年,于2011年要求各地暂停,在这十几年内,全国有中小学29.5354万所,少了264246所,减幅达52.77%,以甘肃省为例,十年前有17477所中小学,现有10907所,减少了37.59%[1]。这一政策虽已暂停,但问题依然存在,就教师文化冲突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解决得好,能促进学校的发展,解决不当则会成为学校发展的绊脚石[2]。合并学校的研究越来越少,教师文化冲突的研究则更少,本文以合并学校为背景,分析了教师文化冲突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教师文化冲突的现状

在“中小学并校:政策与策略的再认识”一文中,高洪源指出并校是指在变化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实际情况的需要,几所学校通过组织的一体化,实现物质的、人力的和文化资源的融合,改变原来消极的品质,挖掘和放大积极资源的功能,形成新的优质资源结构[3],黄美蓉认为,合并学校的性质是一个有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原先相互独立的学校组建而成的新学校[4]。合并学校教师文化冲突主要有三种类型:

1、教师个体文化之间冲突

学校合并后,双方都不了解对方,大家往往倾向于自已熟悉而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式在H中生活,形成校际派系及权利之争。每个教师认为我是A中的,你是B中的,而不会认为他们是合并学校H中的教师,H中的教师群体无形中形成两派;教师的职位都有双份,这就造成了冲突的局面,例如,英语教研组长每个学校各一名,合并学校后该推选谁当英语教研组组长。

2、教师群体文化之间冲突

合并之后,教师群体间冲突主要有部门间的冲突。如A中与B中教务处间、政教处间及两所学校不同教务处及不同政教处间的冲突;还有A中与B中数学教研组间、英语教研组间及两所学校不同教研组间都存在冲突;还有A中与B中的其他部门的争执,如校服的定制、教材版本的选择等。

3、教师文化与行政文化之间冲突

H中合并之后,学校的行政也合到了一起,许多事务得不到有效处理。比如年终评优秀教师,两个副校长,一是A中的,一是B中的,这件事到底谁来决定,都想保住原先自己学校的教师;A中的制度有弹性,只要教师保证自己教学质量能完成,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而B中就行,教师没课,也要定时坐班,合并学校不管采取那种制度,都有教师不习惯某种工作方式。

二、教师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1、不同文化的碰撞

两个个体彼此间都能体现出不同文化的融合,一所学校也是如此。学校文化是由多种作用力的相互制衡而形成的,每一个群体文化内部有其复杂的类别,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与包容性在教育中的体现是十分明显的,那么在合并学校中更是如此,不同群体间文化的接触,会产生种种的矛盾。

2、切身利益的关注

在群体中,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共享。只有共享与合作,才能引领学校的长期发展。一方面,学校成员对自己切身利益高度关注,比如有的老教师为了不让新力量超过,不愿与人共享经验成果,这样都会引发冲突,另一方面,团体之间互相争夺资源、团体间的不相容会造成教师间的冲突。

3、制度文化的缺失

制度反映了学校不同方面的价值理念,倘若价值观不统一,便会出现“两张皮”局面,这一局面使得正式制度难以执行,这样加大了管理者的工作难度。一方面,他们把责任会推到教职工头上,而不考虑制度原因,另一方面,教职工埋怨,把怨气对准管理者,也不考虑制度层面,从而引发冲突。

三、缓解教师文化冲突的对策

1、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提倡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能够团结他人,形成一个合力的集体,既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反映,又是教师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的体现,所以,应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减少合并中学的产生的冲突。

2、创设和谐人文环境

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比较敏感、易怒,合并学校中应紧紧围绕自身的特色文化创设校园环境。校园的名言以崇尚科学、修身励志等内容为主;还应加强自然环境的建设,在学校的每一类植物旁边贴上标签,写出植物的名称、特点等,供师生学习了解,既陶冶人的情操,又养成高尚的人格。

3、强化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的制定既为了学校更好地发展,也为了师生行为更加规范。首先,尽快形成统一的学校制度,以重新制定的制度管理学校,避免不必要的教师间冲突;其次,应当注重教职工的优化配置,按照需要设置岗位,以达到优化效果;再次,发挥两所学校各自的优良传统,使新学校更具优势,不仅可以相互欣赏,而且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四、反思

近些年,学校文化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它反映了教育重心从宏观教育系统到微观学校系统的逐步转化,反映了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对学校层面教育改革的关注。对学校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宏观教育系统决策的实施,当前轰轰烈烈的系列改革也需要学校文化这块土壤的滋养,本研究以合并学校为背景,探所合并中学的教师文化冲突,有助于学校文化冲突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 翌.张释远.教师文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周卫东.论合并学校的文化培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5,(7).

[3] 高洪源.中小学并校:政策与策略的再认识[J]中小学管理.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