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文化经济学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经济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经济学研究

第1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宁夏回族;花儿文学;文化背景

一、就目前研究,在花儿文学方面的认识

“花儿”由回族、东乡族、藏族等名族传唱,它是一种以爱情为主题的民歌,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就不能不特别地关注其口头传统的学术研究,但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从口头程式理论以及表演理论角度研究的成果微乎其微。歌手仅仅注重演唱书面文本,忽略了文化语境对花儿编唱和传承的重要价值,这样的学术研究取向,不利于口传“花儿”的发展。“花儿”本来就是即兴创作的,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注重书面文本就是给“花儿”一个局限性,使“花儿”变成了“书中干蝴蝶”。

“花儿”的的内容表现出丰富的文化蕴藏及其研究价值。花儿来自各名族日常生活生产,多民族的丰富生活决定了“花儿”内容的丰富性。“花儿”以情歌为主题,生动的表达了少数民族的大胆情感,在“花儿”受到多民族的喜爱这里,“花儿”是用于汉语演唱的,这样体现出民族亲和、兼容共存的精神。“花儿”流行于6个省区9个民族中间,地域广、民族多,在这9个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但是他们都共同用汉语演唱着“花儿”。宁夏花儿中加进去不少伊斯兰教语言,这种巧妙地使用两种语言又完全符合艺术形式是非常罕见的;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宁夏“山花儿”是三句一叠很有特色的一种格式。

例1:

这么大的庄子这么多的人

这么大的姑娘没嫁人

媒婆子坏了良心

例2:

毛红裤子豆绿鞋

绿袄青甲白盖头

盘山道上扭起来

二、就目前研究,在花儿音乐方面的认识

诸多研究者在“花儿”音乐方面介绍的微乎其微,可见花儿音乐有多难。一般来讲, “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一定格律,一般为4句一节,偶可押韵。它的音乐主调令达100多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由于地域的关系,在四声、五声徵调特征基础上,吸收信天游、爬山调以及伊斯兰音调的多种因素,五声、六声、七声,羽、角、宫、商调复合型调式均有。在旋律节奏上很少用大跳,在旋律上涌自由延长、延留音、倚音、颤音、上滑音、下滑音等进行装饰。即保持了山歌的粗犷豪放特点,又具有流畅优美的小调韵味。

宁夏“花儿”分为两半部分,前两(三)句和后两(三)句相对称,形成了一种较为少见的“扇面对”结构,尽管这种扇面对还相对宽松,这和文人的扇面是不同的,但也使得花儿在形式上显得非常整齐协调。当然,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受“花儿”音乐结构的限制,因为花儿曲式在结构上是上下两句式,即两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一个乐段只能演唱一首花儿的一半。因此在花儿的实际演唱中,用一个完整的乐段唱完歌词的前半部分后,再重复一次乐段,唱完后半部分歌词。这种音乐结构使得花儿歌词不得不严格地分为前后两半,并且前后要相互对称,从而使花儿歌词呈现为奇妙的扇面对形式。

三、就目前研究,在花儿文化背景方面的认识

作为民间口传文化,“花儿”能真实地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但是这种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代信息传播技术对花儿音乐文化变迁的影响已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具体来讲,它对花儿的演唱速度、演唱场合、演唱内容、演唱形式以及花儿曲令的扩展和衍化都发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宁夏花儿尤其是六盘山山花儿失传现象严重,保护更显得困难,要下大力气保护。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回族聚集的地区,尤其是在六盘山近内的回族更多,六盘山花儿又是独树一帜的,回族文化也在这其中显现出来,所以说六盘山花儿还是回族文化的一种代表。宁夏花儿成为非物质遗产文化这不仅是对宁夏花儿文化的一种保护,而且这还使得世界认可宁夏的传统文化,使宁夏在世界中有一定的影响,也缩小了宁夏与全国各个地方的差距,因为这样全国会有更多对花儿感兴趣的研究者对此进行研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宁夏,了解六盘山“花儿”。

通过以上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花儿”做为民间口传音乐,能让文化艺术界引颈入目,展开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来源于“花儿”自身的美学价值,其表演形式简单,充分演绎了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因此“花儿”也可以称之为彰显内心情感的天籁之声。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很多人投身到了对“花儿”的研究发掘中,但就研究本身而言还不够系统,还没有真正形成“花儿”特定的理论体系,在推广普及方面还相当滞后,没有把“花儿”这一演绎情感,被特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发扬广大,纠其原因:就是对“花儿”的研究还停留在个体层面,很多研究者出于个人私利等方方面面的原因,照抄照搬,各自为战,导致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不大,影响力不足。在此,我个人认为,要想使“花儿”得到更好推广,使其走进百姓生活,书写中化民歌新的辉煌,就必须从“花儿”的文字记载开始、建立建全研究机制结构,以文字载体为依据,通过走访考证形成特有文字理论体系,发掘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内在原因,在研究过程中突出时代主题、结合经济形势和人文环境,在推广普及中加大宣传,适当添加一些流行元素,让这种只在田间地头,乡村小道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瑰宝走上舞台,深入人心,更好的演绎当代人的内心情感,让内心情感的天籁之音更加恒久。

总之,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回族聚集的地区,尤其是在六盘山近内的回族更多,六盘山花儿又是独树一帜的,回族文化也在这其中显现出来,所以说六盘山花儿还是回族文化的一种代表。宁夏花儿成为非物质遗产文化这不仅是对宁夏花儿文化的一种保护,而且这还使得世界认可宁夏的传统文化,使宁夏在世界中有一定的影响,也缩小了宁夏与全国各个地方的差距,因为这样全国会有更多对花儿感兴趣的研究者对此进行研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宁夏,了解六盘山“花儿”。

【参考文献】

[1]杨玉经.宁夏回族文化艺术博览[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邹荣.六盘山区传统文化探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本书编委会.西吉文史[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4]张公明.宁夏文化艺术探赜[M].宁夏人民出版社.

第2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经典;消费语境;经典性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07-02

新世纪以来,有关文学经典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现代社会中,当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不断扩张,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观下的文化批判席卷整个文学领域,消费时代的文化在凭借着视图媒介不断颠覆人们的价值观时,经典文学的解构自然也由此引发不同的声音。当现代化领域中的文学逐渐去政治化,失去文学显学地位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的时候,文学经典化的问题便成为学术界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关于文学“经典”内涵的论争

西方学者关于“经典”的论争始于对“经典”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世界的影响性以及时间的筛选等几个方面,来阐释文学经典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文学界对“经典”有着本地域性的独特见解,黄曼君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原创性文本和独特阐释的结合,其存在形态生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特征,价值定位上必须具备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①同时,文学经典应是特定历史时空与文化语境中思、诗、史相交融的结晶。必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着“诗性”的内涵,还有着民族的文学特色。②童庆炳认为文学经典“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范式的完美之作”③方忠认为应该首先坚守“文学是人学”的原则,将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艺术价值还有经典应具有的原创性作为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④刘晗从“经典”二字字义考究,贯通古今进行纵横比较,得出结论:“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经典指是指那种能够超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和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⑤刘象愚对比古今中外、英汉文中“经典”的含义得出结论:“经典’指那些权威的、典范的伟大著作,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必须具备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以及时空的跨越性。⑥陈定家在结合中西方学者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之后认为:“真正的文学经典应该是那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价值观和美学观之时代局限的优秀文学作品,是那些在历史维度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富有教义且常读常新的权威性的典范之作。”⑦

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定义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经典既有传统视角,又有现代的革新。基于主体对文学文本认识的不同,对现在文学文本进入经典序列后,关于经典的争论更是不休。时代语境的不同,对经典的定义及内涵的阐释仍会继续,文学经典也在阐释和再阐释的循环中发挥着它不朽的艺术魅力,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界定,是对文学经典及经典性问题研究的基础。

二、追问文学经典的建构及生成机制

学术界在对文学经典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中,逐渐跳出对文学经典本身定义的格局,转向如何建构文学经典,推动文学经典建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等相关问题上等,此类更为深入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

西方文艺界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着两种主要观点,即限定于文学作品内部的本质主义经典化理论与限定于外部因素的建构主义经典化理论。国内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内外因素同样重视。孙邵振认为,引入西方理论的价值归宿就是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写,使得作为历史流传当中的经典文本重新获得一种时代的生命,这实际内在于文本的一种对经典的确认。⑧童庆炳将文学作品内外因素相结合,具体考察经典建构过程中两者的作用方式,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是处于一种不断地建构的过程中,同时提出文学经典建构的六个要素:“(1)文字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⑨朱国华则认为应该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认识经典的准则:“一方面,各种经典的合法化来源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语境还原;另一方面,在一个个具有连续性的历史长时段中,可能存在着相对稳定的经典化规则。”⑩

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外部因素发表了看法,侧重点不同,观念有着些许不同。刘晗认为推动文本进入经典序列的方式主要有:政治权利的推行、知识精英的遴选和大众舆论的评判等。{11}南帆认为围绕在文学周围强大的社会群体、研究机构、出版社、学生团体、教育部门,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的文学机构,从而形成一整套对文学作品行之有效的选择机制,并逐渐确立各种文学制度。{12}陶东风着眼于文化研究的视野,认为文学经典并不是普遍的艺术价值的体现,而是有着特定时代的文学规范与审美理想,凝聚着文化权利。{13}王宁认为,文学经典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批评话语、权力机构及其他的一些人为的因素。{14}此外,黄书泉立足当代文化多元化语境,认为当代文学经典的建构需要从三个维度辩证统一地把握,即充分认识文学史撰写的作用,破除确立文学经典中文学史的话语霸权,从当代社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现实关系中确认当代文学经典。{15}注重经典建构内部因素的洪子诚认为:“当代的经典秩序的确立标准,最为要紧的是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观和政治立场……文学文本在揭示‘历史规律’展示历史发展前景上的典型性和深刻性,是当代经常起作用的经典衡量尺度。”{16}

在笔者看来,文学经典及相关论题是十分重要且关系重大的研究课题,对整个文学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对读者的文学价值观念引导、文学史的编纂和文学教育等都息息相关。当然对文学经典的判断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对文学经典内容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

三、当代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命运

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下,视觉文化以及媒介文化都以不可挡之势,闯入审美文化的背景中。尽管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超时间性与超历史性都满怀信心,但是当经典面临当下消费时代的语境,图像霸权危及语言的中心地位的现实状况时,对文学经典的命运堪忧。

很多学者就从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中探讨文学经典的境遇,分析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以及文化的影响。吴兴明就从当下消费关系的座架中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性扩张,他认为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不断被广泛的借名、挪用,出现大规模的异质重现,他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的命运即是:走向终结。{17}但同样是从消费语境中看待文学经典境遇的赵学勇则相对较为乐观,他认为文学经典所面临的危机源于文学经典和消费关系的语境冲突,调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则是经典问题消弭的关键所在。同时他进一步提出,要依靠市场手段来调节文学经典在当下消费语境中的接受和传播。{18}

在当下消费社会的现实语境下,有学者认为文学经典的n势不可避免。刘晗认为,当下文化语境中语言和图像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图像文化的异军崛起使得语言中心地位旁落,消费文化思潮使得文学经典呈现出消费化趋势,文学经典存在的根基被消解。{19}也有学者着力分析文学经典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孟繁华认为,20世纪以来作家们参与社会的情感需求,与“宏大叙事”热情所创作小说文体,在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他分析其原因:“现代媒介的发展和多元化和多元文化,特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是文学不断走向式微的原因和条件。”{20}

此后,学者们对文学经典理论话语的拓展与深入、文学经典的命运及古今文学经典承传重构与评估重建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一些学者基于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经典表示出担忧,如赵学勇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审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经典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21}在陈家定看来,文学经典不仅遭遇了市场上的“生存危机”,而且还出现了观念上的“信仰危机”。但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去经典的潮流中文学也得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新秩序与新经典为重构文学经典提供了更多种可能;激发了文学经典的多种潜在的文化功能。{22}而盖生认为,在当前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被媒介文化冲击的边缘化反倒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指涉当下、提升现实承担社会的经典化文学仍将是社会价值整合元和意义的生产地。所以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23}

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最能够体现人类思想精髓,最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当下文学终结的声音不仅在国内出现,许多外国的学者也对“文学终结论”的论断发生论争,赞同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作为文学作品中主流价值观念的代表,学者们对消费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也是忧思与期望并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社会形态变迁的大环境中看待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理论研究者需要坚持的态度。

注释:

①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03).

②黄曼君.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J].文学评论,2004(04).

③童庆炳.文学批评首先要讲常识[N].中华读书报,1998-03-25.

④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03).

⑤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⑥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02).

⑦陈定家.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文学评论,2008(02).

⑧孙邵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99(05).

⑨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⑩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6(02).

{11}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12}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117.

{13}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03).

{14}王宁.经典化、非经典化与经典的重构[J].南方文坛,2006(05).

{15}黄书泉.论建构当代文学经典的三个维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16}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3(03).

{17}吴兴民.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J].中国比较文学,2006(01).

{18}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19}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文学研究,2003(04).

{20}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J].文艺争鸣・评论,2005(05).

{21}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与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第3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论文关键词:CA认证体系;信息安全;数字证书;公钥

一、CA概述

CA是CeritficateAuthoirty的缩写,通常翻译成认证权威或者认证中心,是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并承担电子商务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

CA认证系统是一个大的网络环境,从功能上基本可以划分为CA、RA和WP。核心系统和CA放在一个单独的封闭空间中,为了保证运行的绝对安全,其人员及制度都应有严格的规定,并且系统设计为离线网络。CA的功能是在收到来自RA的证书请求时颁发证书。一般的个人证书发放过程都是自动进行,无须人工干预。

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A认证体系的规划和建设

(一)背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大学校园网始建于1997年,经历了建设、调整和完善的阶段。截止目前为止校内所有建筑物全部光纤接入到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网络设备400余台,信息点数近17000个,实现了所有办公楼及宿舍楼的上网需求。各部门相关业务系统也在逐渐完善,信息系统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在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学校全面实施信息化校园(一期)建设,搭建了统一数据库平台、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并建立了统一信息平台门户,基本实现各系统的信息共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园网建设成已基本形成了运行比较稳定、速度比较快捷、应用比较广泛、相对安全可靠的网络,为全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单纯的用户名/口令身份认证方式已经不足以保证用户登陆系统的身份安全性,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稳定成熟的基础上,我们考虑在校园网中建立一套完整的CA数字证书认证系统,通CA认证,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捆绑在一起,其中包括用户名个人信息以及电子邮件地址等,以实现在网络上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在开放网络上实现密钥的自动管理,保证网上数据的安全传输。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相关运维策略,按照学校实际情况,颁发给校园内用户标识个人身份的数字证书,使用户利用数字证书登录业务系统,替代原有的用户名/口令登录方式。真正做到既简便了用户的登陆操作,又进一步提升了业务系统的安全性。

(二)建设原则

结合学校各业务系统自身应用的现实情况,在相关国际标准的指导下,对外经贸大学CA认证系统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实施都将依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学管理的思想进行设计;将长远规划和当前建设相结合,安全可行和方便适用相结合。因此,项目的研究和实施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原则、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方便适用的原则、需求、风险、成本折衷原则、坚持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和保护已有投资、易于扩展的原则。

(三)建设内容

考虑CA身份认证系统在国内建设的相关情况以及结合对外经贸大学各业务系统的应用现实情况,对外经贸大学CA认证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如下:

1.制订标准规范

制定符合对外经贸大学自身特色的标准规范,指导对外经贸CA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推广、使用,保证系统的高效管理和使用,保证系统之问的互联互通。

2.建设对外经贸大学的CA安全认证体系

所建立的CA认证系统面向全校8000余名在校学生及1500名教职员工提供全面证书安全认证服务,认证系统将具备万张级别的数字证书签发管理能力,使整个校园信息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安全性方面保证数字化校园网络的高效、可靠运行,为对外经贸大学涉及的多套教学及办公业务系统提供完善的数字证书服务。

3.数字证书与业务系统的结合

①与公文系统的结合

建设一套电子签章平台,来管理发放相关人员的电子印章,可以实现在OA审批流转系统中对审批电子文档的盖章确认,包括对签章人的身份确认,对审批文档的防篡改,以及盖章行为的不可抵赖。由于具备了真实性、完整性及可追溯性的安全机制,极大的推动了信息化系统中无纸化办公的可靠性。

②与其他业务系统的结合

另外一种情况是业务系统不是流转公文,而是流转各种业务数据,比如合同、申报数据、审批表格等应用系统。由于业务系统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盖章、签字软件与其结合,因此需要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学校将对于签章、签名系统提供二次开发接口,系统调用这些接口,实现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的应用。

4.其他拓展功能建设

作为安全基础设施的CA认证系统,在建成后其颁发的数字证书不仅使用于对系统的安全登录,同时还包括一系列拓展功能。包括身份认证、数字签名/验签、数据加/解密、安全传输、应用支撑、安全审计等等。随着校园网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跟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结论

第4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1.当前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在学科门类上属于环境艺术设计,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我国当前的景观设计教学,虽然在教学模式与方法都进行了很大的革新,但是在总体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方式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总结如下:(1)教学内容陈旧当前我国景观设计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计划呆板,致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学习的兴趣明显不高。(2)教学环境闭塞、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教学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各学科门类之间也没有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良好开放的教学环境。各大高校的教学方式方法形式也比较单一,没有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景观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当前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而知,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势在必行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在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必须得有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的东西来呈现出来。在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验和实践中,笔者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将动漫专业中的ACG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在实验的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这次的教学实验以及教学成果做一个简单的阐述和总结。

2.什么是ACG文化,为什么将ACG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课程中?

“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通常指电玩游戏或GalGame)的总称。“ACG”文化以影像来反映现实与非现实空间,通过不断运动的画面塑造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式动作夸张,表情丰富,新鲜感强,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成为了当今学生最喜欢的流行艺术形式之一。因此,如果将ACG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的教学中,用动漫的方法来呈现课程里的知识点,能够让景观设计中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并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ACG文化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1)将ACG文化运用到理论知识的讲授中

在前面我们提到,现在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原始呆板,学生在书本或者老师那里只能从图片和文字这种二维的东西上去学习和感受什么是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等等理论知识。而这些平面的图片和文字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相当肤浅、枯燥和抽象的。于是笔者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寻找大量有美丽场景的动漫作品播放给学生看,比如宫崎骏先生的很多作品,如千与千寻、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等。当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中出现了这些生动好看的动漫作品的时候,学生的情绪是非常激动非常愉悦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下,教师通过对动漫作品中场景的分析,将景观设计的要素等理论知识与之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学生不止学习的兴趣浓厚,而且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容易记住和理解。

(2)ACG文化在案例讲授中的运用

第5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学校 体育产业化 经济 问题 研究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体育的资源投入也随之增加。同时,体育产业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更好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全面繁荣发展的力量之一。

一、什么是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化就是体育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符合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建立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使得体育在市场经济症不再依赖国家,依附与其他事业的福利型公益事业,而是同其他产业一样,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之上,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更好的实现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也就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体育领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

二、我国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较小,产值不高

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规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成熟的产业经济部门。因此,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处于告诉发展阶段,但由于有的学校不能及时的多场地或是场馆,进行修建,制定出的价格也不符合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导致规模较小,产值也不高。

(二)涉及面较窄,产业关联度较低

体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在国外,学校体育产业往往吸引非常多的行业或是部门参加,甚至是涉及到场馆建设、电视广告、交通通讯等一系列事项综合运行。但对于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来说,往往处于单一运行的状态,只是对体育场地或项目进行简单的经营,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非常小,导致体育资源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浪费状态。

(三)从业人员较少

从总体上来说,体育产业应是一项参与人员非常多的经济活动。但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发展中,学校拥有的职业运功员、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员或是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却少之又少。综合作用的结果便是导致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四)国际发展趋势不显著

虽然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在不同的体育比赛项目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时候,金牌总量排名第一,逐渐的与国际实现了完美接轨,但是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却远远的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缺少相关的发展规划,只是简单的从中获取经济效益。

三、更好发展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策略

(一)选择出适合发展的经营项目,逐步扩大发展规模

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最主要的便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其运行不能与正常的教学发生冲突。因此,学校在进行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选择时,一定要在充分的保证学校的日常教学的情况下,根据学校拥有的体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研讨和规划。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只是单纯的用经济效益的高低去衡量和评价体育经营项目。在根据学生或是居民实际的消费水平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尽量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不同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对校内和校外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扩大发展规模。

(二)扩大宣传力度,提高产业关联度

对学校的体育产业化进行宣传,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前来消费,还能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树立自身的发展品牌和良好形象,进而吸引更多的赞助或是合作伙伴,提高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项目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全面发展。

(三)大力发展从业人员,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随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不管是学校的体育产业实施的区域化的经营模式,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模式,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又或是企业化的经营模式,都需要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人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需要国家或是学校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才人,可以对学校周围地区的居民体育爱好或是运动项目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体育训练、培训或是比赛活动等方式,按照产业运作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以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健康发展。

(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国际接轨

由于学校自身所拥有人才、信息、物质以及消费等优势,特别是高校。许多学校在培训、教研、裁判等方面都具有专业的人才,还拥有先进、完备的图书、或是音频等信息资料,或是完善的体育场馆、设备、器材以及优美的环境等丰富的物质资源等等。对此学校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自身在人才和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面向社会进行有偿服务,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特别是可以通过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引进体育项目中的新技术、新设备等,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

四、结语

总之,国家特别是学校应对体育产业化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发展策略,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冠军.浅谈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337-339

[2]梁进.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理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45-47

第6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汉语文化;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83-02

对于每个学生而言,语文是贯穿在其整个学习时期的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对学生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小学教育属于学习启蒙时期,必须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根据如今国内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形看,大部分教学过程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到汉语文化在教学中的有效传承。要使这种现象得到改善,应该注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学习。

一、识字教学中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构建

伴随新课改策略的不断实施,为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更好地对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进行培养,老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如今,世界上唯一保存至今且还在持续使用着的表意文字仅有汉字,在所有的汉字中,其所蕴含的各种文化内涵都比较丰富。汉字可以见形如义、触目会心,其属于形入心通的一种文字,包含着比较强的形象性及直观性。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所积累的汉字非常多,其形体也是变化万千的,但是构字的部件比较有限。常用汉字中的声符只有四百多个,而在这些声符中,许多的声符构字能力都非常强,进而构成汉字结构中系统性的内部结构。因为汉字的文化特点、性质非常鲜明,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站在对中华文化进行传承的高度开展相关教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将汉字教学与汉字特点有机结合,使识字教学发挥其文化功效[1]。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首先必须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理解、识记汉字,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一个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另外,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对汉字内部的结构系统性进行分析,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应认真点拨,并加强课后梳理,指引学生发现汉语文化规律,进而让学生充分利用汉语文化,给学生细心讲解各个汉字包含的内涵、文化特征,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汉语文化底蕴得到提升,最终促进其文化素养的提升[2]。比如在教学“月”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示学生该字同月亮外形比较相似;“从”字像一个人后面跟着另一个人;“明”字是一个太阳再加上一个月亮,而太阳与月亮走了可以代表明天;而带有“木”的汉字都与树木有关,如板、枝、果、林等。

二、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与汉语文化的关系

汉语文化与语文教师素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下面的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哲学方面,其主要指的是可以从汉语文化中将中国国人世界观体现出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从思维方式、审美观、哲学观、社会观等角度对汉语文化与语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对学术界最新的动态进行把握。二是二者的关系体现在语言学内容上,其属于比较基础的方面。三是表现在理论性、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方面,是汉语典籍中表达的人文观。对小学语文进行审视时,应该从宽阔、宏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方针、理念、内容、教学建设方面进行自觉、深刻的反省,进而提出系统、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思想。语文老师只有不断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才可以使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探索、传承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得到提升,从而才可以充分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汉语文化品格、母语特性等体现出来,使语文老师的素养及汉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3,4]。

三、通过阅读教学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

在新课程影响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如果想要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增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其汉语文化的具体教学模式展开构建。不管小学语文的教材是如何编写的,老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时一定要利用审视的眼光对其进行解读,这样学生才会加深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认识[5]。而且,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时不但要充分了解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还必须清楚地掌握、认识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各种弊端,进而才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出的各种价值观进行科学取舍、正确判断;只有具备这样深刻的认识,老师才可以更好地把与时代的发展步伐相符的、新的汉语文化理念全部传授给每一给学生。比如,进行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应将阅读教学与汉语言中独特的风格有机结合[6],如把汉语的虚实语法、正反语法、松紧等辩证有机结合,其修辞手法的选用尽量追寻丰富的词汇、灵动的句式、动听的音韵;且应该针对相应的表意文字把义、行、音结合在一起,让语文教学和汉语文化形成统一的和谐体。利用这样的教学结合模式开展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汉字的独特性及规律性进行充分的认识,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多乐趣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增强汉语文化对小学语文的有效影响。

四、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对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

新课程影响下,小学语文老师为更好地构建汉语文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同时来进行汉语文化的构建。如今,汉语在世界中是使用比较普遍且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这是新课程中为何要把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当作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关键重要组成的因素。口语交际教学受国内传统的文化影响,体现在两点,一是我国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各种礼仪文化,且中国人比较重视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主要体现在谦虚上,口语交际中主张说话退让、留有一定的余地、谦虚恭敬,反对咄咄逼人及不讲情面。同时,我们比较喜欢幽默、风趣的交流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对口语交际的教学不断加以运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教学中对汉语文化进行体会。比如,老师在讲解《窗前的气球》时,要将气球当作讲解的重点,让学生感受这气球并不是一只普通气球,它代表的是科利亚、米莎之间那种纯洁友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米沙在窗子外面放气球的美好画面进行想象,让学生知道米沙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主要是为了使科利亚开心。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进行掌握,进而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得到提升[7]。

五、汉语文化与语文综合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一直以来综合性的学习都是将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作基础。古代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对文、史、哲进行详细的分类,且并没有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进行区分,哲学、历史、伦理等方面的学习就属于语文学习。因此,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在古代的语文教育中都可以体现出比较强的综合性,古代教学中把许多学科整合起来,这对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实现智、德、行及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想要深入及有效地对语文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就一定要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吸收,注重民族的文化心理及思维方式,并树立大语文教育观[8]。想要使大语文教材观得到实现,就必须打破教材限制,把名著、文史类报刊、中外文学、科学等纳入到小学语文材料中进行学习。并将学科间的各种界限打破,拓宽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渠道,让学生将不一样的内容、方法进行渗透、整合,使其视野得以不断开阔。同时,还应该加强课外及课内知识的联系,让汉语文化、语文教学逐渐向着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领域不断的延伸;加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进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总而言之,自从实施新课改之后,其对教育者的要求也相继提高。而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作为最基础的教学,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如今,国内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该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对教学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与汉语文化结合起来,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中华,王佩彪.作文学习中的“六多”――浅谈我的作文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2,66(34):86-88.

[2]覃卜华.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素材的途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75(33):76-79.

[3]黄翠.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智慧的灵光――例谈生活化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3013,56(02):66-68.

[4]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45(02):654-656.

[5]曹磊.汉语外来语的性格特征及对汉语文化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4(2):832-834.

第7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各高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但结果差强人意,如何改变学生参与性较低这一现状越来越值得大家研究。

一、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一)利于传递规范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弘扬青春正能量。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承载着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价值理念教育的使命,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高校在规范教育的同时力求创新教育,活动的设置以开放式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主。校园活动主题多样,从爱国、爱党、感恩等教育到鼓励张扬个性的青春辩论赛、DIY设计大赛和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无不弘扬着青春正能量。

(二)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个人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当中,恰恰能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能力。

(三)利于降低就业落差,调整心态提升就业竞争力。每个在校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找个高薪舒适的工作,但现实社会中并没有那么多好的岗位。因此,在校生要认清就业落差,调整心态,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而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就业,找准差距,提升自身就业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现状

(一)学生参与意识不强,活动实效性有待提高。大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老师指导,学生干部组织开展,仅成了学生干部施展能力的平台,从根本上忽略了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参与性较低,活动目的难以达到流于形式。

(二)校园文化活动没有体现全员育人的观念和缺乏规范性,造成学生活动多、杂、资源浪费。很多高校仅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当成是思政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事,活动的开展很少得到其他部门的关注和支持,缺乏全员育人的观念,沟通的不到位,造成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此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制度建设不完善,活动的计划性不强,院级或院校交流不够,造成学生活动多、杂、资源浪费。

(三)校园文化活动大多脱离学生生活,缺乏针对性。很多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追求大气时尚,但与学生的生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联系不多,活动不能做到根据不同时期能力提升的需要和不同的学生心理需要而有针对的开展。

三、提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的措施

(一)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及开展体现学生自我主动性,逐步形成参与式管理模式。成功的活动仅有优秀的指导老师和各部门积极配合及雄厚的物力财力支持是不够的,它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要想达到教育学生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需要学生积极发挥自我主动性,逐步形成参与管理模式。活动发起期可以征询广大学生的意见,挑选大多数学生认可的活动进行策划;活动开展期要充分体现广大同学是主体的概念,让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主场;活动总结期可以制定本次活动调查问卷,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指出不足。

(二)校园文化活动贯彻全员育人理念、流程体现规范性,逐步建立制度化管理模式。在全员育人理念指导下,广大老师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在活动中互动和引导,拓宽了教育与交流的渠道,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了节约资源和成本,可以加强不同高校、院系、专业间的联谊,交流平台的扩宽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规范管理也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保证。制度完善才能保证学生活动精而具特色,保证职责明确,保证学生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

(三)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体现社会性和针对性,融入创新元素。学生不大乐意去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一部分原因是觉得活动本身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不大,活动办来办去就那几种没有新意,或者对自己能力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灵感要体现实时动态和源于真实的大学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追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创新,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感受社会和生活,又觉得活动与生活不同。不仅仅要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也要在活动宣传形式上创新,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另外,要以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层次的活动,并有效融入适应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每一时段都可以参与那一时期需要的活动,从而满足多种不同心理需求,在活动中感受收益和成就感。

(四)校园文化活动地点开阔性,拓宽社会实践渠道。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能力的主要途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的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逐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地点的选择应该具有开阔性,选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积极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如走进企业体验职场零距离、走进旅游景点倡导文明旅游、走进红色基地进行爱国教育、走进社区进行普法宣传等。

参考文献

[1] 王志峰,盖志平.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4月.

[2] 王定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措施[J].科技信息,2011(24).

第8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师范教育转型;文化驱动;特色引领;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7;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21-03

关于师范教育转型,许美德(Ruth Hayhoe)曾经提出如下问题:“师范院校如何升格为具有大学学术活力和水准的学校,而同时保持它对实际提高学校教育和教学水平的执着?教师职业如何赢得与其他职业同等的地位,而同时坚守其开发所有儿童潜能的使命?”这些问题实际上触及到师范教育转型的深层困境,即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而许美德有关“教育大学”的构想,正是在深刻反思这种价值冲突基础上所提出的师范教育转型新思路。本文旨在辨析这种别开生面的师范教育转型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师范学院的转型探索进行理论诠释。

一、师范教育转型的文化理据与多元模式

一直以来,通过升格或合并师范院校从而向综合性大学转型,都是有关师范教育转型内涵的主流观点。张斌贤指出:“尽管不同院校在其发展战略中未必都使用了‘转型’这个概念,但‘转型’所包含的基本含义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综合性’‘综合化发展’等,却是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发展战略中最具有时代意义的关键词。”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在转型理念上如此,在转型实践上却出现了两种立场或路径,刘爱生将其概括为“教师教育本位观”与“师范院校本位观”。其中,“教师教育本位观”是一种渐进的转型模式,旨在实现师范性与综合性的协调发展,而作为一种相对激进的转型模式,“师范院校本位观”则以综合化发展为主要目标,往往以弱化甚至丢掉师范教育特色为代价。刘爱生进而指出:在师范教育转型问题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倒错”,“根源在于突如其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打乱了理论上的师范院校转型进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下,地方师范院校偏离原来正常的转型轨道,走上了一条以规模急剧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化之路”。

的确,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重要变化逐渐将师范教育相对稳定的制度设置打破了。比如,教师队伍的紧缺现状趋于缓解,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呼声日渐高涨,使得既往封闭、孤立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体制日渐松动并多元化。又如,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排名以及各类评估指标要求等等,也促使师范院校不能固守师资培养的既往模式,被动甚至被迫进行转型。但是,毋庸讳言,在将中国师范教育转型归因于外在条件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在理据的发掘,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许美德“教育大学”构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彰显了。

许美德并不否认师范院校“升格”为大学是世界范围内的潮流,不过,她特别强调“这一转型的核心问题还在于根深蒂固的大学与师范院校之间价值取向的不同”,并且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教育遗产的差异而造成了不同的转型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世界范围内(包括三个西方与三个亚洲的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转型的四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她语气坚定地写道:“如果有什么东西特别贴近中国学术传统,那就是教育大学这种事物,连同其面向整合的知识领域的强烈趋势、深重的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问责制等等特征,及其将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基础知识的理念,而且要求科学研究更多地通过实际应用而非理论争辩来实现。如果教育能够上升为大学里最受尊重、要求最高的知识领域,这最有可能在亚洲首先实现,而不是西方。”

不难理解,“教育大学”理念体现了许美德教授对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师范教育的未来展望。这一构想不仅表征着一种特殊的师范教育制度形态,而且寄寓着她对不同国家与地区师范教育传统的深刻的文化反思,由此使我们对师范教育转型的理论反思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了文化层面,并且认识到师范教育制度创新实际上基于师范教育理念的创新。诚如钟秉林所言:“所谓转型,是指高师院校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对所有师范院校而言,转型的目的并非是指丢弃师范院校传统的教师教育定位及其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而是如何以观念和制度创新,重整师范院校的资源,通过强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综合性,把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进而充分满足我国目前及未来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要求。”

本文作者认为,中国师范教育的转型,并非一刀切地朝向一个模式化的综合性大学转型,也不是形式化地从师范类院校转向综合性大学,而是积极寻求师范教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从这一视角而言,许美德“教育大学”构想也可视为师范教育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之一。尽管这一构想在制度层面上不一定贴合师范院校转型的复杂状况,但是许美德从价值冲突的文化视角反观中国师范教育转型问题,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审视中国师范教育转型的内在文化理据,将师范教育与综合性大学视为基于不同价值理念的两种教师教育制度形态,并在协调与平衡价值冲突的基础上寻求师范教育更新与创生的多种可能性。申言之,走向综合性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或许意味着师范教育更新与创生的机遇,关键在于协调与平衡“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两种教师教育制度形态在价值取向上的张力,并根据不同师范院校的特殊传统与特殊条件,实事求是地探寻转型路径,从而既能使师范院校朝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发展,又能承续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通过整合多种优质资源,真正突出师范特色和优势,培养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师资。

面对师范院校转型的时代大潮,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郑州师范学院当然不能置身局外,同样迫切需要重新确立目标定位与发展方向。2006年升本之初,学校就实施强基固本工程,通过开展办学理念大讨论,确立了建设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院校的目标,明确了“加厚基础,规范管理,练好内功,办出特色,提升水平”的办学思路,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大好机遇,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打牢发展基础,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凝练师范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郑州师范学院确立了突出师范特色,坚持师范本根,将“教师教育做精做强,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力求通过更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使郑州师范学院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

郑州师范学院格外注重师范教育转型内在的文化理据,试图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搭建一个颇具包容性的转型框架,并依靠多样性的文化力量推动并实现师范教育制度的更新与创生,故而摸索出了一条颇具活力的转型路径。下面,分“文化驱动”与“特色引领”两个方面,对郑州师范学院的转型之道进行论述。

二、文化驱动: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

师范教育转型虽然是以制度转型为主体的,但任何制度转型都无法从特定文化语境中抽离出来,故而为推动师范教育转型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必须在特定文化传统中寻求坚实的文化理据,并立足这种文化理据培育师范教育制度转型的良好文化生态,这正是“文化驱动”思路的基本内涵。郑州师范学院对于师范教育文化生态的培育,主要包括职业文化生态、学术文化生态与地域文化生态三个方面。

1.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营建良好的职业文化生态

实施师范教育特色凝练和培育工程,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为一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平台,推进郑州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开展专业特色培育试点工作,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改革教学模式、实践范式和评价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逐步建立“内外兼修”、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互融合、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凝练打造教师教育的特色亮点。围绕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取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加厚学科基础,精研教育理论,突出实践能力,实现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转变;以政府、中小学、高校“三位一体”合作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双学”教师培养合作为突破口,深化“校校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实现由封闭式办学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模式转变;采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把在职教师“置换”出来进行提高性培训,让在校学生顶上去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从而实现专业化教育向职业化教育的转变。

2. 坚持科研教学相统一,营建良好的学术文化生态

秉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宗旨,力求使科研成为提高学校竞争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力支撑。为此,学校成立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开展培育特色相关课题的研究,围绕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内专项课题立项招标和重点培育,力争取得一批阶段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校、省、国家三级本科教学质量项目培育体系,加强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举办“教授讲坛”“博士论坛”“名家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开展“绿色人文周末”系列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建设重点实验室,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硬件支撑。扶持学生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 植根中原文化厚土,营建良好的地域文化生态

学校地处省会城市郑州,这里物阜民丰,交通便利,信息通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是源远流长、芳泽古朴的大河文化、中原文化、嵩岳文化的发祥地和层叠厚积之地,又是现代都市文明、商都文化的崛起和辐散之地,自古以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重教敦学,儒哺墨染。学校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立了中原文化研究所,引入了嵩山文明研究院,通过对中原、嵩山文明的“根”“源”文化研究发掘,搭建超然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科技教育之上的文化载体,构建以“中原文化”为介质的活动载体、生态课程、人本教育课程体系,创设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人文环境,使厚朴机变的古风古韵在现代教育中得以留存,其敦学敏行的核心价值浸润于“厚德、博学、弘毅、创新”的优良校风之中。

三、特色引领:师范类专业的品牌塑造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建设之一。专业建设的水平、质量和状态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对促进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师范类专业是学校的固本专业,必须做精做强。因此,学校在办好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专业的同时,着力加强“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师范专业建设,打造师范教育品牌专业。

1. 打造“特殊教育”专业品牌

郑州师范学院从1986年起,就开始了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工作,培养的特殊教育人才已作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主力军,遍布河南省所有特殊教育学校。经过30年的办学积累,学校的特殊教育逐渐形成了“特殊教育师范专业与听障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第一,建立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模式。承担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和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医教结合、学科融合培养卓越师资之路。第二,普及特殊教育通识课程。在全校普师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为普师生普及特殊教育知识,培养师范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能力。第三,走特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道路。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全国特殊教育“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近一半学员的培训任务,培训中运用微课教学形式,培训量大、面广、层次高、效果好。学校正在建设功能齐全的“生命阳光”体验馆,旨在让正常人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学校残疾人艺术团的节目多次在全国各大电视媒体播出,参加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荣获“2015年终盛典总冠军”,学院被教育部、中残联命名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特殊教育专业的品牌性初显。

2. 打造“小学教育”专业品牌

小学教育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有着六十多年的人才培养历史,目前是郑州市重点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提升。第一,坚持面向农村。学校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针对农村小学“点多、面广、师资缺”的困境,率先在河南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能够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带动和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第二,实施全科培养。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6+1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以“平台+模块”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实行“角色体验”教学、“观摩感知――案例研讨――模拟实训――岗位实践――反思研究”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形成了“全科培养、多能发展、分科选修、强化专长”的人才培养特色。第三,引领改革创新。承担河南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研究制定河南省小学全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养标准、考核标准和评价标准,为河南省小学教师教育发展改革提供支持;履行河南省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执行办公室职责,示范引领河南省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

3. 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品牌

学校于2011年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为托幼机构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五年来,该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第一,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引领教学改革。“教育学原理”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课程被命名为河南省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师教育教学重点研究项目6项,一般项目11项。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基本要求,探索理论素养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教师教育模式。建立了“统编教材+参考教材”“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教材体系。第三,以校园协同创新为手段,实现师资培养与幼儿园教育的无缝对接。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50%的课程内容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来实现,借助参与幼儿园活动,拓展课程内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学者龙学美说:“师范学院和其他普通的大学或学院,不是名义上、形式上有何不同,而是精神、实质、使命、做法上都有他特殊的价值和风味。”对于郑州师范学院而言,根本问题正是师范教育转型的内在的文化理据,即师范教育的“特殊价值与风味”问题。无论是为师范教育制度转型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抑或是通过塑造专业品牌引领师范教育的发展升级,都是为了在文化与制度的张力中创生师范教育的新的价值与风味。

参考文献:

[1]许美德.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4).

[2]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05).

[3]刘爱生.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前景、成效与道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01).

第9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国―东盟 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34-02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提出:“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由此可见,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打好语言基础,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并在某些领域熟练运用。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来说,交际能力体现为在涉外商务、贸易、外事中合理运用英语。为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英语知识,懂得一些从事贸易的专业性知识,还需要有跨文化交际技能。跨文化商务交际技能包括国际视野,熟悉中西文化和商务礼仪,能遵从国际惯例谈判和合理处理贸易中的各种关系。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涵盖了听说技能、文化知识、心理素质、交际策略、性格个性等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对综合语言能力的运用,也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真实反映。

二、中国―东盟背景下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东盟的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由马来西亚、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十个成员国组成。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在给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务英语学生除应具备上述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外,还要针对东盟国家的特点培养新的能力。

(一)非地道英语的识别能力

英语不仅是欧美等国的第一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和国际通用交流语言。英语在东南亚使用十分广泛。在泰国,唯一重要的语言科目是英语而非标准泰语本身。菲律宾由于长期被殖民统治,是非英语母语国家中英语普及率最高的国家,英语是第一官方语言。新加坡把马来语、英语、话语普通话和泰米尔语作为官方语言。文莱因为曾受英国殖民统治,在独立后仍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缅甸受过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用英语也相当普遍。因此,英语无疑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商务往来中重要的工作语言。商务英语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时,不仅需要听懂纯正的英式发音或美式发音,更需要听懂非英语本族语者的夹杂口音的英语。在外贸函电、电子邮件沟通时,不仅要看符合英语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的文件,也要看懂东盟国家思维模式下的英语文件。因此,非地道英语的识别能力对于能否在商务往来顺畅交流十分重要。

(二)东盟国家的交际文化知识

中国和东盟十国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文化上有很深的渊源,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自然不如中西方文化差异强烈。尽管如此,东盟国家与中国在、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他们认为左手肮脏,因此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传传递文件资料时用右手。菲律宾人禁忌13和星期五,因此,在为贸易伙伴安排楼层和房号应禁忌此数字。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随意触摸他人头部是极大不恭,即使对小孩也不能为了表示喜爱摸其头顶。能否了解东盟交际文化知识并在商务往来中合理运用,直接影响着商务活动的顺利与否。

(三)交际实践中的交际策略

在具体的交际实践活动中,英语技能是交际的基础,懂得交际中的文化知识能避免不良的交际行为,而良好的交际策略有助于交际的成功。交际策略指在交际中如何、何时开始或结束交际活动,话题的转变,以及交际失误后的补救措施。即使是小孩也知道,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提要求更易得到满足,同样,在商务交流中选择恰当的交谈时机,有利于贸易的协商。此外,要根据对方的社会地位、性别、个性等因素选择恰当的交谈内容以促进沟通。要提高交际策略,一方面可通过书籍、视频等媒介了解对方的交际风格,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认识,调试交际策略。

三、面向中国―东盟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使得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商务活动日益繁荣,其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促使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以生为本、面向市场”。商务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面向中国―东盟的广西等地区应充分利用毗邻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形成有利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模式

我国的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要以考试为导向,即把专业四级、专业八级等考试的题型和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老师们擅长教授语法、词汇和分析句子成分和语篇结构,却很少创造情景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和交际运用。学生的学习更多是停留在做题、记单词、阅读的层面,很多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却缺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甚至有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学生,与外国人交流时却畏畏缩缩。

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的后,就要改变教学模式,打破教师“一言堂”,学生“书山题海”的沉闷局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采用灵活多样的交际性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情景和案例为契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教学手段上,可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有必要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东盟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书籍,和观看相关视频。

(二)创设第二课堂,开设第二外语

鉴于商务英语专业学习是以“英语”为目的语,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以英语为主,难以独立培养面向中国―东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为了应对课时上的不足,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可定期举办英语角,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开设外国文化沙龙,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和东盟国家文化的了解;邀请留学归国人员或外教作专题讲座,介绍其跨文化交际体验;还可播放西方和东盟国家的电影,以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

学生在充分掌握英语的同时还可学习第二外语,如日语、法语、德语等。广西地区的商业英语教学可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开设泰语、越南语等东盟国家小语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了解和语言的掌握,从而使其与东盟国家的商务交流更成功顺畅。

(三)合作办学,创造跨交际实践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应创造时机和东盟国家的学生多交流,增加实践机会,完善交际策略。加强与国外大学尤其是东盟国家的大学合作办学,可以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更适合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贺州学院与泰国某高校的合作办学为例,在泰国学习的课堂用语为英语,尽管教师的语调与地道英语相差甚远,却可以训练学生对不同语音的适应性。课后和当地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跨文化实践行为,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调整交际策略,提升交际能力,为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由于合作办学的受众有限,因此,可鼓励学生创造条件与东盟国家人们交际。对于广西来说,最大的机会莫过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届时大批东盟国家人员过来进行商品贸易,因此,能进入会场和他们接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绝好机会。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以专业观众或志愿者的形式加入。除此以外,学生还能充分地和东盟的外教或东盟留学生交流,获得交际实践,这种实践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给广西地区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迫在眉睫。商务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方法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应用。学生在掌握商务操作技能的同时,要了解英语国家和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并且创造条件进行跨文化交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稚.东南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国文化产业网.东盟国家的习俗与禁忌[DB/OL](2008-10-29)[2014-01-01].http:///content/20081029/news_33548_p4.shtml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K13LX402);2013年贺州学院教改项目(hzxyfzzx201303);2013年广西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