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范文

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

第1篇: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特色;思政课;基本原理概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人类健康的守护神,中医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祖国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关系到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和谐社会,关系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因此,思政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避免流于空洞无物的说教,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当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将中医药理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临床实践等元素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思政课教学。笔者在自身承担的《基本原理概论》(高校四门“思政课”之一,简称“马基原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具体如下:

1 知识层面

挖掘基本理论与中医药理论的内在契合性,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深化学生的认知。

中医学具有坚实的传统哲学基础,如元气论,即认为万物本原为气,生命过程亦如此,构成了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1];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气除了聚合成有形的组织器官外,还弥散于人体之内,周游不息,无所不到,使人体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虚空中普遍存在着气的作用,通过肺鼻、皮肤腠理,体内外气通过升降出入交换。这样,便使得人与自然界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理论与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相对应,可以通过比较,阐明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激发学习和探究兴趣,在深化对马克主义哲学认识的同时,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认知的内化,促使学生思考在现代科学背景下,如何对待传统的元气论,使之能继续为现代医学做贡献。诸如此类,基本原理中还有许多理论和观点与中医药理论之间具备较强的契合性,如质量互变规律中强调适度原则、过犹不及,这与中医学主张的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中庸思想异曲同工,对立统一规律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中医学的辩证施治的个性化诊疗颇多相似等等,通过这样一些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马基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上述契合性材料我们仍需不断挖掘。

2 价值层面

撷取内蕴的人文关怀并在与中医药学人文智慧的对话中,体现教学的亲和力和生命力,彰显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功能。

归根到底是人学,探索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洋溢着丰韵的人文思想。而作为“人文-科技”组合性学科、以人文为主导的中医药学,本身即富含着充沛的人文精神,因此,两者完全可以在对话中融通。例如,“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启迪人如何挣脱喧嚣和物欲,获得自由和解放。这种思想在中医药著作中比比皆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内经》中即有“志闲而少欲”、“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等不为物役,成就自由超然之表述。在历代著名医家的医学著作中更是明确强调为医者应摆脱名利的束缚。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务,但作救苦之心”;清代《吴鞠通行医记》亦写道“良医处事,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操。”又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而中医认为,合格的医生必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为人的生命与天地相应,与人事相通,医者必须博通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才可把握医道,否则难以胜任。金代医家刘完素认为:“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动致颠陨,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吴鞠通亦呼吁医非广闻博识者不能为,正如其所言:“医虽小道,非真能格致诚正者不能。上而天时,五运六气之错综,三元更递之变换;中而人事,得失好恶之难齐;下而万物,百谷草木金石鸟兽水火之异宜。非真用格致之功者,能知其性味之真邪?”人要全面发展,亦应正确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不能盲目地干涉和征服自然界,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隐含着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一书中,多次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把人与天地放在一个大系统来看待,他们是共生共存的。“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2]道出了人类生存对自然界的依赖性。清代名医张楠在其著作中亦指出:“夫六气流行于天地间,为天人合一之道”,“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因此,要善待大自然。中医学还主张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以加以治疗或预防。总之,要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的整体,要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合一,这样才能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自身身体健康。可见,马基原理课程教学完全可以实现与中医药文化的互通,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引领医学生价值观,提高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3 方法层面

以跨学科的视阈,多学科协作来共同育人。

马基原理课程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贴近中医学生学习实际,要与中医学专业结合,而通过上述阐释可知,马基原理课程与中医药学许多理念、理论具有共通点,结合完全具备可行性。但是,马基原理课程教师囿于专业所限,虽通过自习,对中医药内容有初步认识,但并非全面和深刻,这不利于教学的针对性,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教学方式,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因此,设想成立一个由多学科,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临床、中医药文化、思政课教师等组成的协作组,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挖掘教学素材,如选用与专业或专业群密切相关的典型医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思政理论,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形成特定专业或专业群的个性化理论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要掌握学生纷繁芜杂的思想实际,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需要探索新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初步考虑如下:①可以开展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由于目前思政课仍以大班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必要的理论灌输又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的1/3课时进行大班课堂传授,其余2/3课时安排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组成各个小组到指定的PBL教室,进行小班讨论和交流,并邀请协作组老师一起参与到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中,深化学生认知,更好地解决中医药学生实际思想问题。②可以通过结对子形式,由学生自行选择教学协作组中的中医临床老师,作为临床导师,并给学生一定的机会参与到临床导师的诊疗实践中,在诊疗过程中,临床老师适时予以指导和引领,使学生在个体的实践体验中达到与所学基本理论的紧密结合,从而更能体悟到理论的魅力,能起到更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4 结语

教育部规定思政课教学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最富有特色的便是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因其与自身专业学习的密切相关性,更能激发中医药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在巩固专业知识、体悟医学人文的同时,内化和深化了对思政课基本理论的认知,有效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希望通过笔者的上述思考和探索,能为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线索和启迪。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中医药;外语教学

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发展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这一新机遇。其中,数字经济对于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大健康”的理念下,为提高患者就诊效率,避免交叉感染,利用数字技术所研发的在线诊疗、病情诊断数据化、药类AI智能快检技术等,呈现了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以及行业人才素质的新需求。本文对外语教学如何服务于数字时代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数字经济全面发展,输送复合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借鉴。

一、数字经济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学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单一的纸媒语言层面的教学亟须转变

在传统的外语课堂中,致力于单一的纸媒语言学层面的音形意的讲解,显然脱离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首先,数字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单一纸笔教材的媒介演化成多元媒介的数字资源,如网页界面、视频、社交媒体、通信方式和数字软件。学生在日常的外语学习情境中,学习资源已转变成各种超链接构成的语篇综合体。倘若课堂教学不能打破传统纸媒语言文字学习的局限性,便会抑制培养对象的外语学习动力。其次,单纯的语言学层面的语料分析已不能包罗数字经济时代呈现的语言信息形式的学习。教学资源需要合理安排多元功能类型的语料学习比例,例如,行业口语、网络语言、学术语言等不同语境下的语言形式的课程设置。另外,外语通识课程与中医药ESP外语教学之间的脱节现象严重,“外语”与“专业”的衔接工作则尤为重要。最后,如何运用数字工具对信息进行检索、处理、管理、分享和创造已成为语言学习负载的关键切入点。

(二)被动型、内向型培养对象亟待转型

中医药学有着最为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向型特点,尤其在认知方式上更为强调“医者意也”,讲求“体悟”,即从静观自身、从自身的内向实践开始而发展、形成起来的世界观、宇宙观与方法论。因此,这种学科特点使中医药专业学生较之其他专业学生,更为倾向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谦虚、内向的性格表征。虽然内向型文化特点可以算是中医药的专业优势,但倘若没有进行良好引导的话,培养对象就会产生对新事物的不敏感性,从而阻碍创造力的发展。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形式意味着它将不可逆转地走向包容的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语境中,数字科技则是一种外向型的产物,强调“信息对话”的时速与效率。有着内向型文化价值的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应该协同外向型数字科技发展,成为信息话语的发起者、对外交流的发动者。因此,外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面对新的经济模式的敏感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掌握最新动态、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实现向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转型。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亟须确立

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使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进行了深度融合,导致了“万物皆媒”“信息爆炸”“泛娱乐化”的多元复杂的舆论生态与媒体格局。而当今高校学生在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体量以及极快的传播速度,极易产生注意力碎片化、情绪浮躁化、学习功利化等问题。这就亟须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专业理念的干预与指导,从而确立学生在信息技术中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当学生借助数字工具获得历史、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信息时,可以通过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批判性分析,成为信息技术的主人,而非信息技术的附庸。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的高校,还应该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等培养,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四)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如前文所述,当今的高校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他们擅用网络资讯以及通过网络自学,对数字媒体的交互技术驾轻就熟。然而外语教师队伍承受着由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倘若继续以单纯的语言技能讲解进行教学,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要做到超越学生对数字技术的熟识,需要自身和院校共同努力,通过培训与学习,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课堂,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另外,教授通识课程基础外语的大部分教师多为语言类专业出身,缺乏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致使基础外语与中医药专业外语无法做到有效衔接。而教授专业外语的教师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前瞻性眼光。信息时代的发展既需要外语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外语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教师自身还需要具有中医药行业与数字经济相融合的市场前瞻性眼光。

二、数字经济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学中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数字技术为多模态资源融入外语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物质载体。外语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语言文化学习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多模态的学习训练,最终实现课程资源优化配置。另外,加强外语教师的数字技术融合意识,任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数字工具都可以应用于教学设计;学校也要积极配合与倡导,总结实践经验,从外语基础和专业外语的整体规划中将数字化教学融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数字工具的使用、信息检索和处理、在线学习等。例如,在语音方面,可以利用AI语音识别纠音技术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在写作方面,通过语料库的创建、搜索、应用,辅佐学生的专业翻译与学术写作。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寻找优质的教学资源配合教师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增设交互式教学方法

数字技术革新了信息传达的方式,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可以经由互联网虚拟空间互动与交际,从而推动文化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因此,人才的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外语教师应该促使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内向型文化优势与外向型数字科技协同发展,多采用任务协作和意义交流的交互式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学生互动,未能从课前、课中、课后等多阶段的交互协作加以考量,因此全方位与学生交流协作的教学方法需要大力推进。例如,教师对教学任务的设计要尽可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多与其进行交流与互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对利用数字工具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小组展示和汇报;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设小组间互评,把学生的交际能力纳入形成性评价体系;布置在线合作的互动任务,增加数字技术与合作式教学体验;课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增设师生间的互动分享环节。

(三)贯彻思想规范与人文教育

第3篇: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职 医药专业 语文教学 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33-02

一、中职医药专业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一)中职语文课程目标不明确

仔细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2009)》和《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最新版)》,不难发现虽然教育的性质不同,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要求非常接近,即“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备“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其热爱、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及文化素质。这使得很长一段时间中职语文教学无论是教材体系、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很难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普通教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是“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而中职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相同的课程目标却要达到不同的教育结果,沿用普通教育的模式却要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其间的尺度很难把握,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更难体现。

(二)教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10年来,根据广西教育厅的规定,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使用过3套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出版、赵大鹏主编的《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欧阳代娜主编的《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郑国民主编的《语文》。应该说3套教材都体现了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探索。语文出版社的《语文》立足本土,教学内容颇具广西特色,但教材版本设计与普教的语文教材交叉的东西更多一些。外研社的《语文》和人教版的《语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2009年教育部重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中职语文教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外研社的《语文》注重学习者本身,“突出文本感悟,注重能力形成,强调语文应用”;人教版的《语文》职业教育特色更为显著,也更为注重学生的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职业观的养成教育。我们更倾向于人教版的这套语文教材。但由于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的共性较强,而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医药专业的学校,要满足“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整合,构建适合我校专业特色的语文课程体系。

(三)教育对象特殊

教育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不能忽视中职生文化基础差的特点,他们对职校和普教语文课几乎没有区别的迷茫,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教学方法的陈旧和似乎与专业学习无关的语文学习的抗拒。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二、中职语文课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

(一)中职语文课渗透国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中职语文课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学科,又与职业指导密不可分。在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撷取营养,不但能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对其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将影响中职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尤其对于医药专业的中职生,更加重要。

(二)中职语文课渗透国学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语文课程中注入国学教育内容,既是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中职语文课渗透国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性,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对其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直接决定着他们的从业的态度。我国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众多古代著名的医家及其思想是我们对医药专业中职生进行职业思想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三、中职语文课渗透国学教育须考虑的方面

(一)分析学情

如今在读的中职生都是90后,大部分因中考成绩差,不能升入理想的高中而就读中职,生源质量差。他们一般年龄在十五六岁,是吃着快餐、看着动画片、听着韩语歌长大的一代。他们正处于成长中的叛逆阶段,思想不够成熟,但独立意识却非常强;容易接受新思想,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差,面对各种的诱惑,抵抗力差;他们乐于接受新信息,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厌恶理论学习,抽象思维能力差,又不愿意多思考;再加上社会上对中职生的歧视,就业前景的暗淡,很容易丧失对前途的信心,迷失生活的目标,自暴自弃。虽然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他们语文能力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缺失,又缺乏刻苦精神,有些甚至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生源质量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国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中职生的实际学情,将其个性发展放在首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选择国学教育内容应注重培养中职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

2.以能力为本位。从医药专业岗位需求出发,借助中职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通过职业角色分析,确定国学教育中有效提高中职生职业人文素质的内容,培养其职业能力,使语文课程真正成为中职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工具课程。

3.以专业为导向。立足医药专业,把对中职生的人文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

(三)国学教育内容的确定

确定国学教育的内容,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

1.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中职生今后人生发展和从业后保持职业发展后劲的保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通过学习精选的经典诗词赋文,教导他们如何做人的道理,进行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

2.职业岗位要求。我校毕业生主要从事与医、药相关的工作,这类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规范的心理素质及专业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情商。精选的古代经典哲文和古代著名医家及其思想的美文,可完成这个培养目标。

3.岗位能力培养。中职医药专业学生的就业走向基本是医药市场营销和医药零售行业,这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要有很好的聆听习惯、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运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的特点,进行“听说读写”四项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注入职业能力培养内容,可取的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中职语文课渗透国学教育的方式及测评手段

在中职语文课程中渗透国学教育,是将二者有机融合,利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语文课成为中职生掌握职业技能重要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构建灵活的教学模式

以教育厅规定的语文教材为蓝本,以“实用、够用、易懂”为标准,对现有的教材加以筛选、整合,或另行开发,构建成基础知识、阅读欣赏、口语表达、应用写作及实践活动等五个教学模块,将传统的“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按专业需求分别置于各教学模块当中,基础知识、阅读欣赏、应用写作模块主要以教材为依托,重点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对其进行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的教育;口头表达模块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上,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将自己的观点准确、有序而又流畅地表达出来。语文实践活动模块可以开展诗文朗诵、主题报告、手抄报评比、演讲比赛、课本剧、歌曲评论、影视评论等活动,也可以参加各种社会调查、招聘会、采访、推销等实践活动。教学模块的构建非常重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设计开放式的模块组合,灵活拆拼增减,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以贴近学生实际, 满足其学习需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优势,大力挖掘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材,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开发国学选修课程,满足课外所需

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发国学选修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我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讲读、古代小说欣赏、古今说礼、书画讲座、中医养生等课程;选修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比较灵活,针对性强,专业特色明显,只要对课程的情境性、直观性、活动性和生动性多加研究,就可多方面满足中职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很受学生青睐。

(三)依靠社会力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利用学校的文化讲堂活动、读书月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节假日如护士节、古代某著名医家诞辰日等,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校内教师、相关单位的先进人物、企业代表来校开设讲坛、讲座,精辟独到的见解,不同于平时课堂教学的交流方式和身边充满正能量的先进人物事迹,是对课堂教学的最好补充诠释。

(四)利用学生社团开展课外活动

学生社团是在院团委的领导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管理的机构,管理的好,具有很好的凝聚力,也充满青春活力。我校的国学联合会就有武术社团、书画社团、戏曲社团、花卉园艺社团、文学社团等等,在社团内开展与国学相关的如讲座、比赛等活动,通过古代六艺,如茶艺、书法、绘画、礼仪、音乐欣赏、舞蹈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亲身的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五)测评手段多样,注重学习者自身的发展进步

改变传统单一测评方式,将平时表现、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及课外活动统统纳入测评范畴,对个模块的考试采取口试、笔试、作业、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让中职生从考试成绩中看到自己平时的积累和进步的轨迹。

总之,中职语文课堂是对中职生进行思政教育和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我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以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又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和各式手段进行语文教学,努力钻研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俊峰.关于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能力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常青,田慧.中职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J].职业技术,2009(3)

[3]张悦耳.中职语文模块课程学习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9(3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重点课题(2012JGZ190)

第4篇: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范文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一重要的理论创新不但确立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确立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文化多样化,大学生眼界开阔、信息丰富、思维活跃,他们的思想在日趋成熟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产生一些价值观念方面的混乱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困惑。因此,在新时期,一定要重视对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价值选择,自觉抵制不良因素的选套件然,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这就要求在低年级的教育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之中,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实践经验的深刻认识,更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坚持。

二、当前高校低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年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高校低年级学生,初进大学校门,还处于高校本科初期阶段,初等教育教学模式,给他们带来的深刻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从学习方式上来说,尽管新课标已经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进行创新教学,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一般仍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学生也习惯于“听课式”的学习模式。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对大学阶段的“启发式”“、主动式”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无法做到快速适应,导致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去有效地展开学习。从环境方面来说,远离了已经熟悉了十几年的生活、学习环境,习惯了原来的作息规律,很多学生不免会因生活环境、节奏的变化,而深深感到有点“水土不服”,由于低年级大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之前彼此不相识,很多低年级大学生遇到问题时,没有合适的人进行倾诉,就选择自己闷在心里,极易滋生消极情绪,形成不健康的心理[2]。从心理特点来看,由于高校低年级学生身心还不成熟,生活阅历比较少,对于事物的辨别与思维能力还不足。而且,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和亲友的溺爱,常常存在一些性格方面的弱点,比如自私、团队意识不强、集体主义意识缺失等、爱宅在自己的小圈子,等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高校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必将会给高校教育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高校低年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高校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不是朝夕可成、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学生、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不过,总体看来,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弊端日益凸显,其集中化、经验化、权威化的教育方式,与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特点不相符合,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后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高校低年级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深入理解其内涵与必要性,也不能形成有效的认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化。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少对低年级学生的人文关照,过于强调“政治本位”,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由此大大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需求和思维特点。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手段相对滞后。现在,大部分高校还是比较重视教学与科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提到高校教育战略高度,未形成规范、科学的教育与管理机制。鉴于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一直不高。

三、提升高校低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思政教育意识

在当今社会转型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期,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认清当前的形式,分析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根据高校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兴趣特点,制定“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流程与对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和实践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要明确自己作为教育引导者的角色和地位,增强服务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

(二)坚持动态教育管理,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确保高校教育健康、有序进行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涉及到的受教育者人数众多,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前提下,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立足高校教育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注重实践教育,构建完善的教育和信息反馈机制

高校低年级学生对于网络非常熟悉,高校要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来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信息反馈相结合的教育机制,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比如,利用学校海报、广播、宣传栏等,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组织开展第二课堂,举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娱体育活动,寓教于乐,吸引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QQ、微信等自媒体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第5篇:中医药文化思政教育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德育;杜威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思想史上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时至今日,其实用主义学说仍指导世界各国的教育机构。道德教育思想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一贯的实用主义色彩。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医学类院校是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医学类院校的专业性非常显著,其培养目标指向性更加明显――未来的医护人员。社会对医护人员的道德要求比较高。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少部分医护人员负面新闻较多,“医闹”现象愈演愈烈,医患双方由于信任感匮乏,社会大众对于医疗事故的零容忍以及医护人员的沟通工作不到位等原因,社会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质疑。因而,在培养医护人员的过程中,医学类院校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医学院校具有一般高等院校的普遍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其医学专业性非常强,其未来职业要求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因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医德教育缺失

总体而言,医学院校的“大医精诚”等中国传统医学道德精神基本上停留在纸质和口号层面,没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医学生对于医术与医德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纸质层面,道德内化标准极低。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整体大环境对道德教育持消极态度,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凸显;另一方面,医学院校没有从医学生实际出发,制订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与计划,医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缺失,形成社会、家庭、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合力任重而道远。

2.只教书不育人

医学院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德育教育忽略不计,导致出现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不可否认的现实情况是,相较于其他专业和高校,医学院校的培养任务极其繁重,医学专业在校期间所学课程为其他专业的二到三倍。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医师资格认定考试”以及“医师专业规范化培训”等政策法规,再次对医学生培养加码,学校、学生对学业不堪重负。

3.德育工作人员“岗不对责”

由于我国高校特殊的行政体制,无论高校教师还是教育教辅人员除去职称之外还有行政级别的区分。高校教师教辅人员面对德育课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部分思想政治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诠释不全面,学生上课热情较低,甚至出现反感此类课程的情况,学生认为其无用并且占用大量的专业学习时间。专业思政德育工作人员,诸如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辅人员,所处岗位本应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工作中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在学生的德育工作方面,但是很多医学高校则出现辅导员岗位为行政岗位,工作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烦琐的行政工作当中,学生德育工作则放在次要位置,无法实现国家对于医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

二、杜威德育思想的可鉴之处

作为20世纪伟大的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其中,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教育的认识,杜威更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和重组”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论。

1.品德培养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

杜威认为,传统学校的德育始终局限于简单的说教,且较为狭隘,形式化重于实质,因而,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应该局限在品德课程上,而是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道德教育应该走出传统的品德教育课程,从整个民主社会的大环境进行考虑,无论在何种课堂上都应该贯穿品德培养。

知识、情感和能力是评判道德品质的主要标杆。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杜威给出的定义要大大超过前人将德育理解为单纯的仅有的道德,而是将德育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杜威看来,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内化,能力的提升等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注重德育与社会相联系

基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认为,德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人,是否适合于民主社会的良好公民。杜威的“社会人”德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思想,很少真正与社会相联系,将学校视作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但是教育系统本身的特性使人们认为,包括德育在内的学校教育是独立的,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杜威的德育思想认为,社会性的德育,应该与社会挂钩,学生通过道德教育之后,是否具有与民主社会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道德情感和社会道德行为。学生对于民主社会的认知如何?是否真正地理解何为民主社会以及其中的要求和含义?学生是否会将这种认知转化成自身的价值评定标准,并且根据这一标准,履行良好公民的道德和义务。这些问题在杜威看来,是民主社会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3.“做中学”的道德教育途径

杜威教育思想的实施路径最大的特点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在“做”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在实际中加以检验。具体到德育方面,“做中学”显得更加新颖独特。按照杜威的观点,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是“仿真”的社会系统,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系统中,可以真实地体验社会上所能遇到的问题,并且在“社会”中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到德育的相关知识,自身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才能符合良好社会人的要求。

杜威认为,“做中学”即通过各门课程、各种实践活动学习,无论是在学校开展的学习还是在社会开展的实践活动都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身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探索医学生德育教育新路径

相较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对医学生德育培养要求更高。由于目前的医学高等院校针对医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待改进,杜威的德育教育思想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1.内部、外部视角的德育实施路径

杜威认为,道德与行为有关是二元论命题,故而提出学生内部和学生外部的道德实施路径。心灵与行为相对应,学生的内部认知情感和外部的学校、社会环境同样应该互相对应。具体到医学院校,学生内部的德育实施包括学生的医学知识、技能,外部则与学校、社会环境尤其是医院环境相对应。

按照杜威的德育理论,医学生的内部德育应该包括医学基本知识、医学基本操作技能和医学相关的人文关怀。医学院校目前实行的德育内容与其他专业高等院校的德育内容大致相同。从这个角度上讲,医学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并且应该包括医学的相应专业知识。针对此类德育的实施路径,主要的实施者反而不是我国高校中传统的辅导员或者思政教学人员,而应该是医学专业教师。

我国医学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还是综合类医药事业的发展,其共同精神内核是大医精诚,广植杏林。具体到医学类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医学专业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这一群体不仅在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而且也在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应该说,绝大多数的专业医学教师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这就可以解释,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生,在面对专业德育人员的说教时往往出现反感情绪,而对某一医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专业课教师崇敬信服。积极发挥专业教师的德育作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医学生的外部德育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医疗机构的环境。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医学教育基本上是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程并行,这种培养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扎实地学好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和实践课程中可以检验自身所学。这固然是由于医学专业特需的动手能力的要求,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医学生在实验、实践中对自我的提升。这与杜威“做中学”的思想不谋而合。

我国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收治的病人绝大多数是非常负责的,学生家庭和社会整体上是认可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的。之所以出现医患关系紧张,少数是因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也有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繁重的医疗任务、医患双方沟通不到位等原因。而医学生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所看所感恰恰是最好的德育。如果医学生切身体会到医护人员的繁重工作,并且情感上认同,思想上自我批判学习,行为上改进,那么,医学生的德育定是成功的。

2.义务、兴趣视角的德育实施路径

杜威认为,良好的民主社会公民,不仅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同时应该处理好义务与兴趣之间的关系。这其中,矛盾是否可以调和?杜威认为,义务和兴趣表面上对立,但是自我意识调整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节点。

具体到医学院校而言,任何医学专业的教育教辅人员都应该清楚,很多学生选择学习医学,并不是基于自身的兴趣,而是由于家长或者其他关系亲近人的建议和影响,这有可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促使其承担相应的义务;也有可能是发挥反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并不是医学,这就导致矛盾的产生。医学院校意识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愿意学习医学的,但是往往束手无策。

某医学院校的一名同学,高考填报志愿接受了家人的建议,学习医学。但是入学后教师发现其兴趣在于文学,不在于人体解剖等课程。尽管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竭力劝说,家长苦口婆心地说明医学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但是这学生最终退学。与之相反的事例是,某医学院校新设的医学专业,学生入学后对于该专业以后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对专业学习也消极对待。该校的相关领导协同相关专业教师、实习医院、家长等多项德育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参观实习医院,请同一专业的临校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度。最终,学生积极学习,成功就业。

上述两个事例说明,兴趣与义务相对立,但是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影响,将兴趣和义务相统一,这时,学生的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成效。基于兴趣和义务的角度来探讨医学生的德育工作,相较于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政课或者辅导员、班主任谈话更有作用。

3.智力、性格视角的德育实施路径

杜威认为,“学校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就是获得知识的问题――这种知识与冲动和习惯的系统有关系”。杜威的观点认为,学校中的德育问题归根到底是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的获取问题。学生和学校教育教辅人员应该认识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或者周围人是具有一定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是需要学习者和周围的人物、事物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于协调个人与周围人和事的关系。换言之,学生的德育归根到底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杜威还认为,当学生获取知识,意识到知识背后的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之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从智力和性格的视角来看,学生的智力不仅仅包括自身的智商水平,还应该包括学生的情商水平,这种情商发展更多依赖于学生本身的性格。性格是情商的展示形式,问题的关键在于,智商与情商是否可以通过知识的获取和关系的协调达到统一,如果达到统一,那么其德育教育的实施就是成功的。

4.社会、道德视角的德育实施路径

杜威认为,学生的行为意义上的道德特性与整体社会的道德特性相统一,学生乃至学校各项事业的开展有赖于社会道德精神的鼓舞。学校应该被视作社会的缩影,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社会生活的含义,教育者也应该明白,只有将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互相联系起来,德育工作开展才算有意义。杜威的德育思想将社会道德与学校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以社会普遍价值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其思想对当代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有哪些意义呢?

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我们不能笼统地对其进行批判。应该说,总体上社会价值趋向于理性,中华传统美德开始复苏,国学开始在社会群体中广泛传播,年轻一代的学生对于多元文化持包容开放的态度。

医学院校的学生,由于本身课业压力较大,在面对学校的德育过程中,往往采取避而不答的态度。我们的教育者应该反思,为什么思政课或者辅导员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简言之,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工作的脱节是主因。当我们告诉学生,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但是学生内心的想法却是,为什么要奉献?社会上需要奉献的仅仅是医护这一个行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教育,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学生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接受、不认可。

具体到医学院校来说,德育工作的开展任务非常艰巨,但是,也有其特殊的情况。社会的普遍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医学院学生的道德水平,医学大学生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可以由医学院任意书写,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与社会道德相联系开展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注意事项:首先,调查和掌握学生道德水平,认识到学生思想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普遍联系;其次,社会道德与学校生活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医疗行业的普遍道德与未来医护人员的联系;最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德育培养。“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故而医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广泛联合医疗机构、社会其他相关机构及学校、家庭等各方组成合力,切实可行地开展。

四、小结

医学类院校的未来医护人员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杜威的德育思想,我们认为,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开展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内部、外部视角,智力、性格视角,义务、兴趣视角,社会、道德视角等德育途径实施对医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B. Edward McClellan.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M]. 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