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

第1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量

前言:作为一名在读高中生,笔者本人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也有着一段较为苦手的经历,但在频繁请教教师、查阅资料后,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较为适合自身的高中化学解题方法,虽然这一解题方法不见得存有较高的普世性,但笔者还是希望本文内容能够为苦手于高中化学解题的高中生带来一定启发。

一、物质的量概述

对于物质的量这一高中化学的重点专题来说,其本身包含着较为繁多的知识重点,结合自身高中化学的实际学习经验,笔者将这一重点概括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辨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P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释计算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在高考中都较为常见,而高中生想要取得较为优异的高考化学成绩,较好掌握上述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1]。

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一知识重点来说,高中生必须掌握这一溶液配制的具体步骤、使用仪器、重点注意事项等知识,并能够结合这些知识完成实验误差的分析。具体来说,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步骤一般为计算所需溶质的量、溶解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这一系列过程需要使用托盘天平或量筒(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实验仪器,而为了保证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能够较为顺利且高质量的完成,这一实验还需要保证容量瓶瓶塞不漏水、容量瓶规格与配制溶液相同、避免溶质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和稀释、移液需要在室温下进行、水定容超过刻度线后便需要重新进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结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这一重点知识点的内容我们能够发现,小小的一个知识点包含的内容完全能够转变为多种问题,所以说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是解题的重要基础,这点必须引起高中生的高度重视[2]。

二、物质的量基本概念解题与突破方法

(一)基本概念解题

在上文中结合笔者论述我们能够较为全面了解物质的量所涉及的各类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的变形、变换,就能够组成各类化学问题。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物质的量这一高中化学知识专题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选择题的难度并不高,但由于物质的量所涉及的知识点过多,这就使得高中生还是很容易在这类专题的化学问题中出错,但这类问题只要高中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相关化学基本概念就能够实现较好解决[3]。

(二)突破方法

为了较好应对物质的量相关的拔高题,高中生还需要对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考查、以气体物质为中心的计算、与物质结构基本知识联系、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合、化学键数目的计算、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等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对于以气体物质为中心的计算来说,分析物质的体积是否符合标准、考虑粒子数目是否与外界条件无关;而在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这类问题中,相关高中生需要了解这一定律适用于所有气体与混合气体、阿伏伽德罗定律本身不能作用于非气体、以及这一定律的“三同”推“一同”,只有掌握了这些物质的量相关突破方法,才能够保证高中生能够较好完成物质的量相关问题的解答[4]。

三、相关建议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较为全面的了解了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以及其在高中试卷中的具体表现,而结合上文内容与实际高中化学学习经验,笔者就能够提出针对性较高的高中化学物质的量问题解题相关建议,这一建议可以细分为学会正确理解有关的概念、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其他化学计量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结合解题分析掌握物质的量相关的解题规律。具体来说,在学会正确理解有关的概念这一建议中,这一建议要求相关高中生需要在物质的量相关学习中了解这一概念的适用条件,而在了解这一适用条件后,高中生就能够较为好实现对物质的量的整体认识,这样在具体的高中化学问题解答中,因概念掌握不足引发的解题问题就能够实现较好解决;而在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其他化学计量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一建议中,这一建议本身来源于近年来我国各地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相关问题分析,而在了解了这一相互转化关系后,对这类关系进行灵活转化、举一反三,就能够较好实现化学问题的解决;而在结合解题分析掌握物质的量相关的解题规律这一建议中,这一建议本身属于一条拔高建议,这一建议希望高中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化学学习水平,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化学问题的解题练习,这样高中生不仅能够较好解决自身学习中出现的不足,其本身也能够在这一解题过程中实现解题规律的总结,长此以往高中生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物质的量这一高中化学专题问题的解题自然也将实现更好的展开。

结论

本文以物质的量专题为例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解题研究及突破方法展开了详细研究,虽然介于笔者对阅历限制本文还存在着一定漏洞,但还是希望这一内容能够为我国相关高中生的化学解题带来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肖晓君,衷明华.高中化学基本概念解题研究及突破方法――物质的量[J].江西化工,2013,04:283-284.

[2]陈善西.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43.

第2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关键词:学生发展;衔接教学;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6-001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最近有幸参加苏州市某区的一次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讨会,感触颇深。这个区的初、高中化学教师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和面对面的交流,对物质结构知识的衔接进行专题研讨,并明确今后一段时间衔接研究的专题、任务和实验学校,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究很有针对性,也很实在。但从研讨会上发现,初中化学教师似乎对这项研究的热情不高,他们可能认为此项工作应该主要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事。但现实的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初中化学教师思考,即不少初中化学学习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厌倦学习化学。为此,高中化学教师感到比较苦恼,甚至有些质疑初中化学教学。那么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学是否存在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初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教学实而不活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学习,知识内容体现生活化、基础性,形象思维知识占据主要内容,且知识点分散、琐碎,系统性不强,使初中化学作为理科却具有文科学习的特点,学生通过听、记、背也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这也使得我们不少初中化学教师把教学的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记得好、背得熟,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学习更多的是对教师的依赖,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普遍欠缺。

1.2衔接条件不好

客观的讲,初中化学教学的时间并不宽裕,加之受中考的束博,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只着眼于让学生较好地完成初中化学的学习任务,功利思想非常明显。所以,对于衔接教学普遍意识不强,加之初中化学教师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高中化学学习特点以及高考试题普遍不熟悉,衔接教学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

1.3思维训练不够

实施新课程以来,初中化学知识内容有所增加,但思维难度要求降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只要求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和简单的应用上;二是化学计算的要求也明显降低;三是教材知识的系统性不强、逻辑关系也不紧密。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初、高中学生思维要求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在主观上,我们不少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还不够,平时练习题量不少,但习题知识点单一,思维价值不高。

2.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的初中化学教学

2.1要有衔接的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创设一些条件、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此,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教材及教学要求,也要了解高中教材和教学要求,不仅要关注中考,也要关注高考,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和教学的差异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即: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要求,而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有要求,如同素异形现象、溶解度的计算等;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完全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如物质结构知识和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方法的拓展和一些心理暗示,也可以向他们介绍高中化学学习与初中化学的不同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一些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以便能更快地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2.2明确衔接的要求

鉴于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各级教研部门首先要对衔接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要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作为化学教学评价目标之一。要通过基本功竞赛、解题能力竞赛等手段让教师主动地去研究高中化学教材,研究高考试题,熟悉衔接的知识点。对课堂教学也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如:对初中化学必须掌握到位的知识要夯实基础,对初、高中知识出现断层的要做好铺垫,对高中还要拓展和加深的知识可作适当延伸。要通过开展初、高中教师的面对面的教学研讨活动,探讨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心理方面的衔接,架构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的桥梁。要充分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情景、素材,渗透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提优辅导、开设讲座、化学竞赛等多种活动,为学生将来高中化学的学习进行一些知识储备、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总之,衔接教学要成为初中化学教师的一种自觉,一份责任,这样才能确保初、高中化学衔接实施到位。

2.3关注衔接的“细节”

2.3.1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初中化学知识琐碎,系统性不强,许多知识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需要在高中化学学习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衔接教学不是随意地拔高要求,而是要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知识的延伸、方法的拓展。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架设好初、高中衔接的桥梁,而不是越过桥梁,越俎代庖。如在原子结构知识的教学中,初中学生只要求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沪教版教材利用“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原子核内有什么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人教版正文),让学生了解原子内部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和核外电子运动规律以及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充当的角色,这些对于离子形成的理解以及与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的接轨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尽可能拓展到位。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甚至有的中考试题中还出现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等考题,无疑过高地要求了学生,造成了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2.3.2教学要留有余地

初中化学许多知识的形成是基于学生对物质的一些感性认识,对概念的理解也只是浅层次的要求。因此,许多知识,如: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物质的分散、物质的分类等知识在初中教材都存在概念描述不够严密、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的情况。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不能过多地补充,要把握好拓展的尺度,特别是不能把问题讲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熟悉课标的要求,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着眼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方面注意知识的衔接,另—方面要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学生由于对知识概念的片面或不完整理解而导致对高中新知识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顺畅地完成初、高中的过渡和衔接。

2.3.3拓展多种渠道

第3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相比,在知识的难度与广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解题思路与思维方式上,与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初中学生刚进入高中都会不适应,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他们仍旧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由于初中方法大部分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还有一些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堂容量大的特点,对于很多知识不能够较快的消化.除此之外,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内容上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衔接,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些都使得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比较

初中三年级所学的化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实验仪器的名称等.初中化学一般比较重视定性分析,教师经常让学生将实验现象或者结论记住.而高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分析,不再是之前初中化学中那种浅显的记忆,而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由初中所积累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扩展.例如:对于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初中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记住,并记住实验的现象.而高中教师就会让学生在记住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理解这个反应的意义,并会应用差量法进行定量计算.初中阶段的知识相对较少,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也能够应付升学考试,而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能仅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化学,这种方法不再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例如:对金属锂、钠等元素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如何存放.而高中阶段在记忆其物理性质的同时,要求会证明,在记忆化学性质的同时,要求会分析,并且要会从保存方法推断元素的性质.总之,初高中化学对知识点的要求不同,教师应准确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衔接,注重知识的比较,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教学建议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化学教师应熟悉初中化学所学的化学概念以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初中知识的回顾,让学生对旧有的知识能够有新的认识.找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然后加以引导,注意减少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以理解为主.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由历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可知这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加难点.为了减少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难度,教师可先从初中所学的化合物知识以及涉及到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入手,找到知识的延伸点.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是以得氧、失氧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在高中化学中,虽然没有得氧、失氧,但是只要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就很容易判断了.因此,熟悉初中化学中哪些知识点已经有所涉及,对初中化学知识所涉及的深度作一定的了解,以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更好的把握.只有对初中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快速找到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

2.利用旧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初中所学的化学往往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有些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总是假设在理想的条件下存在,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理想的条件.因此有些知识在初中化学中是成立的,可能到了高中就不成立了.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往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纠结于前后学习的矛盾,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误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化学知识的讲解.努力指导学生在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从旧知识中延伸扩展出新知识.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分着学的呢?当时学的时候怎么没有说不能单独存在呢?这时教师应先带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进行回顾,然后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分析中明白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因此叫做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不同,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3.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教授化学时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将抽象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再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在学习蒸馏装置内放置沸石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暴沸,教师可以让学生吸取家庭煮牛奶豆浆的经验,增加对化学的感性理解.在学习有关原电池的知识时,由于初中阶段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化抽象为形象,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原电池比喻成公交车,电子比喻成乘客,这样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就变成了乘客上下公交车的常见现象,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第4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关键词:化学;初高中;衔接;处理教材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教育阶段后的高一层次的教育。但是由于中考采取的是等级制考试,导致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只重视中考,忽略了学生的后续教育;而且许多学生、家长对化学也不够重视。由此留给高一老师、学生很多压力,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初高中教学各自独立,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高中化学教师对初三教材的内容不熟悉,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脱节,知识出现断层。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甚至是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过早出现学习分化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结合初中与高一化学实际情况,从教师处理教材的要求方面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通过仔细研读新课改后初、高中课程标准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高中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着眼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体系。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一脉相承的,都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要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对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至关重要,可以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打好基础。

从高一新教材看化学科中许多章节问题的提出与探究所需知识除新学知识外,不少来自初中,有一些重点问题所需知识由于中考不作要求,有的初中学校基本上不讲,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求我们初中化学教师不能只注重中考,更要关注学生的后续教育,为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打好基础。那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研究初中教材,也要研究高中教材,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适当的时间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仅在初中化学课本的拓展视野中出现,没有太高要求,但却是高中的重点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需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的盲区,因此我们初中教师要注重备课,既要备好初中教材和中考,也要备好高中教材和高考;处理教材时不能只为了中考成绩,要多关注与高中衔接的地方,为学生的后续教育打好基础。

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不仅要求初中教师备高中教材,同时也要求高中教师熟悉初中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清楚学生具备了怎样的化学基础;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要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学生一知半解,理解错误。比如我们在学习溶解度时,初中生只需掌握概念和非结晶水合物形成溶液的简单计算,而高中教材本身未涉及这部分内容,但要求却更高。例:在t℃时,将一定量的CuSO4溶液蒸发掉ag水后冷却到t℃,有mg晶体析出,若再加热蒸发掉bg水并冷却到t℃,又析出ng晶体。求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还有其它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酸、碱、盐反应规律的延伸等。除此之外,还需注意与初中化学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如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等等。有的是高中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要剖析新旧知识,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建议高一化学教师在正式学习高一的新知识之前,先拿出两周的时间来复习初中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心从假期中收回来,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不会错过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在复习中穿插高中知识点,学生也容易接受。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的初中化学竞赛题、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实际解题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灵活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两周后进行摸底测试,再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在高一对学生铺设的问题台阶不要一下子就很高,最好从初中的旧知识点出发,使他们能上得去,以防发生两极分化。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发现相似,寻求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

第5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中 化学 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85

化学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以及高考的成败。然而针对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展开过程而言,却不容乐观,这种现状亟待当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为改善当前化学教学环境和效果做出努力。

1 存在于当前高中化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分析

教育在我国各项事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来源于对我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综合考虑,这种考虑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对于教育本身的重视,进一步的体现,就是教学大纲中一再要求的将学生的素质培养放置于首位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只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最终推动中国发展,而这种发展思路,也才能够成为推进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积极力量。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展开总体状况令人堪忧。细节问题不胜枚举,但是从相对较高的层面看,重点存在两个方面问题。

其一在于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偏移。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从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其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针对于当前这样的教学目标设置,可以看出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应当在于对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然而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展开却完全不是这种状态。由于受到高考的压力,高中阶段各个课程对于学生在校时间甚至是课余时间都横加盘剥,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学生疲于应付各种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无暇顾及其自身能力的完善。因此从根本上看,是在高中阶段形成了教学目标的偏移,本应当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高中教学,目前变成了以高考作为主要衡量,以教材作为唯一准绳和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忽略掉了学生不同个体之间差异,强调了学科本身价值,对学生自身的完善成长毫无益处。

其二则在于知识体系的展开方式方面。仍然是在面对高考重压的环境下,教师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更为明确地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同化,加之高考的题目布局方式采取了与相应知识点对应的形式出现,这些都加剧了教师将整个知识体系割裂成为多个层面若干知识点。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似乎让整个化学知识体系更为明晰简洁,但是也必须考虑根本问题,就是破坏了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这种论调基础上不断弱化,其实对学生的学习和化学思维方式的构建并无益处,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阻碍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环境中问题已经深入到教育本质的层面,必须引起重视,并且尽快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才能实现帮助学生自身成长的目标。

2 高中化学教学活动改善实践分析

虽然目前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都已经相对深入,比较接近教育的思想本源,但是想要改善这种状况,还是需要从实际着手,切实改善细节,才能获取到良好效果。综合当前出现在高中化学教学环境中的实际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改善。

2.1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化学教育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发展出一整套与化学相关的方法论,并且将其同化成为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从这一角度看,将知识体系割裂成为若干知识点的做法虽然看似结构明晰,但是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也被随之抹杀。例如钠镁铝铁铜的相关属性知识,在高中化学中被划分为五个知识点,对应着展开其元素属性以及其化合物属性,但是对于同处于一张周期表位置相邻的原色而言,其间同样存在不可割裂的属性关系趋势,而这种关系趋势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被抹杀或者被弱化了,这种弱化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没有益处,对于形成其自身的化学学习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也存在阻碍作用。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构建起知识体系,只有环环紧扣的知识链,才能对学生系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2.2 正视错误的产生和形成

当前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高中化学,对于其他学科也同样存在此类状况,就是将答案设定为唯一解,并且只以答案论英雄,将能否得出答案作为唯一衡量学习效果的准绳。对于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教师也会拟定出相应的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必须回答出来。这种以答案作为唯一衡量准绳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教材知识点作为唯一教学目标,并且无视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发展的最好佐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正视并且重视由学生千姿百态的思维方式所带入课堂的各种“生源性”错误,这种错误通常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对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误区等其他问题有着积极意义。例如在对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和熔融状态下的电解质进行区分的时候,学生容易发生混淆,究其根本是对于电解质导电这一特性无法准确把握而造成的,通过对相应识别错误的分析,教师应当对学生之所以做出错误应答的原因有所发现,而不仅仅是针对错误进行纠正。

3 结论

教育作为社会中的客观存在,有着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而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当前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有效发现,同时保持自己的思维高度,才能有的放矢提出改进意见,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成长。

参考文献:

[1]肖桂林.化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妙用[J].化学教育,2009,(7).

第6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材;编写思路;学习与教学;衔接;建议

高一新学期刚刚开始,许多学生化学听不懂,学习中遇到很大困难,甚至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有不少学生把初中,进入高一学习化学的那一阶段当成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初中与高中化学教材编写与教学的衔接,是中学化学教学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需要去探讨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人教版教材基本编写理念

通过对人教版教材几次的阅读以及自己的研究,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编写本着继承发展创新的基本理念,继承保持了人教版教材在国内教材编写领域中形成的特色,避免原有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吸收国外优秀教材的长处,但不照搬,体现着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以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科书的设计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教学规律、学生发展、教学条件、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结构基本线索,重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反映化学与科学、技术及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体现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及研究方法。模块化的主题都根据自己构成内容的基本线索,选择、及安排具体内容,构成教材体系;且新教材为了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采用了螺旋式的安排,教材必修、选修模块相辅相成,从提出、针对性深入将知识点挖掘到位。模块间体现课程标准呈现的框架结构关联,教科书呈现内容结构关联。模块内的内容根据其特性组成逻辑关联(如图一)。

图一 模块内知识逻辑关系的呈现 图二 教材体系的模块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理念宏观整体结构体现了学科逻辑,微观内容呈现了学生学习逻辑(融合);宏观整体结构体现了社会主题,微观内容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是一个较科学的编写方法(如图二)。

二、人教版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在整体上注意到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高中教材是对初中教材、初中各知识的深化与进一步探究(如图三)。

图三 图四

教材在对主题内容各知识点的探究中也进行了一定的衔接努力(如图四):这是化学课程中的物质结构理论模块的知识,在初中,只讲了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包括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高中一年级,深入、全面的讲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包括周期律、长式周期表、化学键等。其他各知识模块也基本遵循此衔接模式。

三、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编写与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金无赤足,教材在编写与衔接中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问题仍然存在,下面就自己在阅读,探究教材时发现的问题,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1.螺旋形编写模式带来理解困难

螺旋型的编写模式,这种教材结构有创意,把难度降低了,学生学起来觉得容易了,但是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却差了,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的严密性差了,知识点的跳跃性大了。在初中或高中必修模块的学习中,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只是一笔带过。但教学中,如果老师也一笔带过,很多练习或问题就会很难讲清,或是讲清要兜一个大圈。很多学生,包括自己在曾经学习教材的时候,通常是到了后边,才对之前的知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就是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是靠记忆的,这对一些机械记忆不好的同学来说,会加大学习难度。而且这种一知半解、强制记忆的方法也违背了化学的理性思维。

2.概念在提出之前使用

以“元素”概念的提出为例。元素概念的第一次提出在初中教材第三章课题三:水的净化。书本提出“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进而以是否含有相同种元素为判据,提出了“化合物”、“单质”的概念…但元素的概念是在之后第四单元课题二中才进行探讨。

3.初高中知识衔接时的衔接点不准确

以“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知识点为例。在初中教材第十章酸和碱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一节中,在对导电实验的解释中就说明了酸会电离出氢离子,碱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而在高中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中又从“电离”概念重新引入酸电离氢离子,碱电离氢氧根离子为酸碱的实质这一概念,并作为强调重点。但对初高中教材中就酸碱在水中的行为分别解释为“离解”、“电离”,并未给出将其统一的解释。

4.初高中知识缺少整合,难成整体

以“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模块为例。在初中时重点学习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高中重点学习了硅、氯、硫、氮元素。但在章末总结时,未将碳纳入总结体系。在其他章节及模块中也存在类似问题。

四、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思考与建议

1.首先,教材的完善。希望各化学工作者能就教材中大家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辩论,找到问题的症结,一同想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2.各化学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寻简化问题、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并在交流探究中逐渐改进、不断完善。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

[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

[3] 张菁华.从新教材的特点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

第7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0-0081-03

[作者简介]潘海澜(1974―),女,福建福州人,本科,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高中化学课程为保障全体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建立化学思维打下基础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化学链条中的关键性和枢纽性的环节。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的《化学1》和《化学2》,一方面它们形式上虽然是独立的,内容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1》是《化学2》的基础和反映,《化学2》是《化学1》的补充和深化;另一方面,两者实质上构成一个整体,它们满足了后续课程对化学知识结构的要求,以及建立化学思维的需要。要顺利进行高中化学教学,做好《化学1》和《化学2》的教学衔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教学地位的衔接

首先,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高一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高一化学不仅具有承接初中和开启高中学习内容的功能,而且高一化学的知识难度、思维跨度让中学生深感困惑与畏惧。《化学1》全部内容与《化学2》大部分内容又恰恰落在高一阶段,因此就赋予了《化学1》和《化学2》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地位的重要性。其中,《化学2》延伸了《化学1》的教学地位,它既包含着必修课程中的核心理论知识,又在必修和选修之间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其次,《化学1》一开始就充当了“铺路石”的角色,其内容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关键性等特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明白化学学科的重要意义,并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让学生感觉化学学习有用。而《化学2》犹如给“铺路石”添加“黏合剂”,进一步巩固了化学的地位。两者在教学中缺一不可又相互支撑。

最后,目前在高中会考中,《化学1》和《化学2》比重共占90%,其中《化学1》是重中之重。在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化学1》《化学2》比重占60%左右,而《化学2》比《化学1》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可以说这和高考要求的必修、选修各模块均有联系。由此可见,无论今后是否选择学习理科,学生都无法忽视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

二、教材内容的衔接

《化学1》《化学2》作为必修教材,主题突出,难点分散,两册教材遵循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体现了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合理衔接,构成了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基础,为后续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保证。

(一)各主题教学内容的衔接

《化学1》《化学2》不以单纯的知识为线索简单地组织教材内容,而是把体现化学发展和化学与社会这两个主题的一系列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如《化学1》中的在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传统矿物到信息材料,《化学2》中的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等主题,融合了大量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学科重要意义和学习化学重要性的认识。

(二)相关化学知识的衔接

《化学1》《化学2》在相关知识材料的安排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册教材分层有致,布局合理,顺应了学生能力的要求与发展。例如关于“化学反应”的知识,在《化学1》中描述了有关反应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不同于初中所学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从而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有些以离子态进行,需要学习离子反应,这些内容多是基础性介绍与学习。到了《化学2》,强调的是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要求学生感性认识、定性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并通过化学反应限度建立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的概念等,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2》除了相同知识内容有衔接外,对理论的提升、规律的归纳也做足了铺垫。此外,除了《化学1》与《化学2》之间的衔接外,同一册必修教材上也有层级的衔接。例如“电解质”的知识,《化学1》专题1在物质分散系中以电离角度对电解质提出定义,专题2中的离子反应则是从导电角度再次提到电解质,为进一步学习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奠定基础。

(三)各活动栏目的衔接

在两册教材中呈现了各种栏目,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索能力。

由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教材中大部分栏目数量相近,说明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教与学的连续性与一贯性,而差异之处则很好地体现了教材内容的衔接。如《化学2》中“拓展视野”比《化学1》多出近一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地认识化学学科,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也可以让人感受到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扩大,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栏目获取各自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如实践性的栏目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等。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经验记忆水平向主动学习知识的探索理解水平转变,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更应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并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和剖析所学内容。

(一)重视起点,善于引导

为何大部分学生觉得高中化学难?关键在于初高中教材有部分内容脱节。福建省初中化学使用的是粤教版教材,而高中则使用苏教版教材。教师除了要熟悉初中教材体系和化学课标对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起点教学”,即起点应低、起步要小。好比开手动档汽车,起步要慢、稳,否则就会熄火,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太难、太深、太快,会事与愿违。

《化学1》在专题1就以“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为主题,运用多彩的化学物质图片展示物质世界,又从“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入手,恰当铺垫,帮助学生温故知新。通常专题1在教学上所花费的课时数也较多于其他专题。而到《化学2》教学时,也依旧未脱离“起点”的要求,以“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切入,与《化学1》的专题1相对应,承前启后、由浅入深。

高中必修教材的教学应以课标为基准,处理好教材内容,不能随意加深和拓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注意把握“深浅”,懂得“取舍”。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在《化学1》中多个专题都出现,在教学中不必马上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较复杂的计算,以及“单线桥”等内容,这些内容可在《化学2》选修模块的学习中再逐步引入。不可能讲全、讲透的,那就不必多讲,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限,因此应尊重教材的设置,分专题、分步骤、分层次教学。总之,不要短时间就将内容讲得很深、很难,要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二)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高中必修教材中模糊了演示实验,提倡学生探究实验,因此教学方法也应当作出相应改变。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思考、边思考边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指路人,学生是主体,教师可按照“精心设计―活动探究―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拓展延伸―形成能力”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当然,《化学1》的演示、探究实验多数能直接操作,而到了《化学2》,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如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反应机理(如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有毒(如苯的性质)等实验明显增多,那么就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手段,使用视频、flas演示、网络等资源。同时也应充分利用教材设置各栏目,由“交流与讨论”导出“问题解决”,进而到“整理归纳”,使教学事半功倍,成效显著。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中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在三个不同年级表现不同。学习《化学1》时,学生刚步入高中,对学习充满了新鲜感,兴奋的心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态度,但多数学生的学习还是要依赖老师。高二阶段学生热情已淡去,既没了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易出现“分化”时期。因此,学习《化学1》时,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各物质性质,从而了解一类物质的所有类似性质,以记识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掌握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要求,了解“怎么学”的方法。到了《化学2》,应在“怎么学”基础上要求“理解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反应原理和物质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更需要学生拓展知识面,学会反思,提高分析应用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化学的学习得一步接一步,不可有一丝松懈;一环扣一环,不可掉链脱节。教师在高中化学必修部分更应该做好教学衔接,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参考文献:

[1] 谢鸿雁.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2] 葛修海.浅谈苏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的设置结构[J].学园,2012(24).

第8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教学 自主管理能力 培养

引言

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管理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它是在化学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自我价值、潜力并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和方向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学校践行励志教育的一种体现。

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施行自主管理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充分授权,让其树立责任感,从而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准确地说是一种管理理念。这种管理思想的实施可以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每一个高中学生的特点,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实现个人学习目标。

一、自主管理在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高中学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就是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需要以人性化的方法加以约束,需要外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并不是放任学生自由散漫地发展,化学老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忽视,也就是化学老师对学生的掌控要与学生的自主管理相统一。

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具有可行性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培养全方位,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和素质,最终使学生能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得以适应,并反过来推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二、在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高中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学科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简单地记忆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操作形象化记忆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悟性。培养悟性,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应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1.将班级分组进行自主管理

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自主管理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对自身的自主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我们可以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组,每一个组选定一名小组长,整个班级在班长和各个小组长的带领下,首先实现小组之间的自主管理。在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中,组与组之间存在竞争,每一个组内部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因为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化学成绩都决定这个组在班级内的成绩,每组内部会互帮互助,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可以相互探讨,整个班级积极向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个体实现自主管理

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主动分析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想方设法利用现有条件完成相关实验,每天拿出部分时间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主动完成相关习题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对自己不放松,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应该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畏惧,要有解决问题的恒心和毅力。综合以上方面,学生实现自主管理对化学学科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教师“教”过程中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3.1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创建高效课堂

首先,高中化学教师要挑选一位负责任的学生担任化学课代表,并要求课代表在课下负责收集学生认为较难理解的化学知识点,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情况以及难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教师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下

一堂化学课中及时为学生解惑,同时加强学生对薄弱知识点的巩固训练,使化学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教学价值。

3.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目前,很多教师都是同时教授几个班级,学生多,教课任务重,因此,教师不能精准地记住每位学生的姓名,也不能与每位同学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安排化学课代表去帮助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课代表只是负责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内容,并不透露学生的姓名。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对教师畅所欲言,陈述真实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想法,这种沟通方式能够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4.学生“学”过程中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中教育对学生以后升入大学和将来走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习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正视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通过改掉这些不足,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指导和监督其他成员的学习,这对于巩固化学知识,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试验原理都有一定的益处。从学习知识技能的角度看,学生自主管理可以为其创建真实的练习、巩固和反馈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能力,这一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制定,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制定和目标实施活动,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有所提高。这对学生以后升入大学和毕业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从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面来看,自主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而且也对提高团队意识,注重团队精神有一定的益处,学生通过自主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多地维护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是学生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是学生巩固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在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反思

从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可以创建一个真实的学习、巩固和反馈的环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指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计划,从而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情感和价值角度来看,通过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主体地位,培养更多地学习主动权,提高学习主动性。

总之,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终身学习所需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建议范文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管窥”的意思是在高中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的任务,学生通过一个教学方式让自己完成化学学习,从中学习所需要的技能,这就需要通过“学生自主管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这次研究的问题是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构建、讨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三个方面。

关键词 高中化学;能力;方法

现在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主要分为学校的管理、班级中的管理、德育工作和教学几个大方面。其中在学校这方面,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校,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主要表现在安排学生协助学校管理学校的日常公共事务(例如学生干部等),以及课余活动(例如成立学生会等),在那几个方面也是差不多的。

虽然现在的专家学者、学校管理者等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也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但是由于身份不同,导致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构建

(1)以班级为单位的自主管理

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是指实施班级自治,就是在一定权利范围内,老师把班级秩序维持好、监督学生的学业状态等等工作交给班内的学生负责,让学生们自己交流沟通,确定管理模式和规则,分给各个学生任务,实施分工合作共同管理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只负责指导、监督和调节,保证学生人格正常发展。管理的结构分为三级:化学老师下面是化学课代表,化学课代表下面是化学小组长,化学小组长下面是组员。

1.每个班级有三名化学课代表,每位负责不同的管理,第一个负责传达老师消息,收发作业,第二个负责对作业完成情况记录,并和老师汇报,第三个负责学生对化学的疑难问题的解答和建议,并和老师汇报。

化学课代表可以自我推荐或者举手表决等方式确定,主要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能力的学生担任。每位课代表各尽其责,共同帮助管理班级化学教学秩序。

2.同样以第一个为例,从班级中推选化学小组长,化学课代表可以适当的将部分权利分给小组长,小组长的工作内容是收集组内的作业给第一个课代表,然后把组内没交作业的学生名单交给第二个课代表,最后把组内的疑难问题交给第三个课代表。

3.承接上面的过程,课代表分给小组长一些权力后,小组长的管理部分是组员把作业交给小组长,然后把没交作业的组员向小组长汇报,最后组员向组长汇报作业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2)以个人为单位的自主管理

以个人为单位的意思是个人对自己的学业管理,制定个人作息表、监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纠正自身的缺点等等。

二、高中生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法

(1)化学事实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是内容繁杂、容易懂但是难记、有时逻辑性、系统性强,有时候还没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所以大部分学生容易明白但经常混淆。

因此,教师希望借助各种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注意、感知觉等在内的认知操作活动,让学生学会化学事实性的知识结构。

(2)化学理论教学中“学生资助管理能力”的培养

学习化学理论的话,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学习是属于高层次的学习,需要以化学事实学习为基础,借助化学事实学习向抽象的理论学习转化,比较通俗的解释是,当化学事实和已经知道的事实相互作用时,学生要用已经知道的理论去解释新的化学事实。最后扩大自身的认知结构。

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1)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利用率

在这次研究学生自主管理结构中,由化学课代表和各化学小组长负责管理,帮助教师收集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建议,然后汇报给教师。教师可以清除出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化学存在的疑惑,及时为学生解决,并加强薄弱环节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利用率。

(2)提高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建立好的师生关系

虽然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形成如朋友的感情,但是学生还是有所保留,并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会在这之间产生误解,最后影响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正常进行。所以实施了“匿名举报”,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了理解的桥梁,达到教学目的,适当的减轻作业压力,可以消除彼此的误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提高学生参于度

在小组中,每组成员学习能力不一样,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学习差点的,而每个小组又是一个集体,所以那些学得好的为了小组荣誉,可以帮助学习差点的提高成绩,而学习差点的为了维护同学的情谊等,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请教,最后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4)方便开展探究活动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无论举行什么探究活动,学生都要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监督调节等能力的发展,而这些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

四、总结

这次研究通过以“学生自主管理”的结构为由,分别从化学教学内容的角度,论述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并且举例说明,在证明可行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具有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及时解决困难,正确认识化学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