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展厅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博物馆 非遗 宣教模式
一、非遗发展困境与非遗进博物馆
在我国,非遗传承一直以来面临着缺少总体性、前瞻性、长远定位与规划等问题,传承人人才断档、经费短缺、创新不足等也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硬伤。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公约》,2006年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个国家级门户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通,6月10日举办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之后,我国首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国太极拳博物馆(2009年)、北京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2009年)等建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非遗数字博物馆和兴建非遗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是人类保存记忆的重要载体,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具备强大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展示优势、坚实的观众基础等,非遗项目进博物馆,引发了博物馆对自身功能的重新定位,对社会责任的重新思考,对自有资源的重新整合。
二、非遗博物馆的分类
我国目前尚无国家级的综合性非遗博物馆,随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各省市已掀起非遗类博物馆兴建热,有的在原有博物馆基础上加以改造,有的新建专题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名称也很不统一,有专题博物馆、展(览)示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包括地区性的综合非遗专题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展厅。
1、地区性的综合非遗专题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命名和人员编制都比较规范,以展示地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大多为国有。如重庆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博物馆
这类以某个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展示对象。性质较为复杂。有事业单位,企业自建,个人自建等。如昆曲博物馆。
3、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展厅
指依托保护中心、文化馆、原有的综合博物馆设立的非遗展厅。如北京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中心……
(二)民俗博物馆
此类博物馆采用民俗博物馆名称。如北京民俗博物馆、广州民俗博物馆等。 在展陈上与(一)类有交叉。
(三)传习所
此类博物馆包括国有的传习所 、私人设立的传习所和教育机构中的传习基地。
三、目前博物馆非遗项目宣教模式
博物馆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宣教模式是展览+教育模式。举办各具特色的展览,是一座博物馆赖以存活的“生命线”。每个博物馆在政府重视程度、资金扶持力度、自身努力程度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博物馆的策展能力、专业化水平及展览条件等也千差万别,因此,生命力强的博物馆,必然是在做好常设展、引进优秀展、与人合办展、举办流动展、开辟出国展方面走在前列的博物馆。除此之外,开发宣传资料、衍生品,设计送展和互动项目,开展各种利民惠民的活动(包括亲子活动、报告会、专题会、知识竞赛等)是博物馆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互联网+博物馆”更是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推向未来。
(一)展览+教育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一个群体、民族、国家的文化基因,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必不可少的文化信息资源。举办非遗展览对于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传承、发展、利用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非遗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的搭建,一定要根据自身藏品的特点,做好前期市场调研,整合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资源,推出具有厚重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价值感、自觉的服务感的展览内容。要充分利用文字说明、实物、图片、图表、照片、拓片、模型及其他辅助展品,采用现代化的声、光、电子技术以及音象系统, 采用系统分类陈列法、复原陈列法(场景复原陈列)、景观陈列法、对比陈列法、集中陈列法、中心陈列法、连续式陈列法等陈列形式, 举办教育性、欣赏性、旅游性、科学性、娱乐性有机结合的精品非遗展, 是非遗博物馆宣传教育的中心环节。2006 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07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2009 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0年的“巧夺天工――中国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等,因其展览内容的丰富性,展览形式的多样性,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类交流展览是博物馆跨地域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让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人群实现时空跨越和时空对话,共享文化盛宴,既体现了文化无边界,又彰显了博物馆的活力。因此,无论是引进优秀展、与人合办展、举办流动展还是开辟出国展,博物馆非遗类展览品牌的定位与策划成功与否,关乎宣传效果的强与弱。目前在我国已建立了中国博物馆展览交流平台,全国各博物馆机构可在平台免费自有交流展览信息,平台将通过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多种形式面向全球博物馆机构和推广。
(二)注重与观众互动体验的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与非遗相关的博物馆大多依靠人(讲解员、拥有某种技艺的人、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来弘扬传统文化,条件成熟的博物馆还借助各种媒介(虚拟投影、场景复原、非遗展演、手动传感器等)来促成教育活动的推广。具体来讲,有如下互动形式:
1、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非遗研究专家开展讲座
博物馆作为展示、传承、弘扬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机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是其职责所在。公益性的讲座为传承人、专家与公众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观众可以通过现场聆听、提问互动、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演示等形式加深对非遗的了解。
2、非遗原生态展演
博物馆可开辟一个互动体验区,让某种表演艺术、礼仪、节庆、传统技艺等原汁原味、动态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并有机会上台亲自体验。如广州民俗博物馆每周二、四举办的“粤韵飘香”粤剧互动演唱,只要有粤剧表演能力的游客都可上台合作表演。
3、与学校、社团合作项目
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社团的有益补充,可通过“走出去”开办讲座报告、曲艺专场演出、民间艺人现场示范表演、开展冬夏令营、举办手工体验活动、智力游戏等形式,发挥非遗类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三)通过虚拟投影、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手动传感器、视听欣赏、3D与4D影院、“数字博物馆”等方式
2015年,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与2008年颁布的征求意见稿不同,旧版中,博物馆的三大目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新《条例》则变为:教育、研究和欣赏。“教育”目的被提到首位,意味着博物馆在公共教育上将肩负更重要的使命,数字化时代下的博物馆教育亟需转变观念,从多层面营造“学习型博物馆”。 虚拟投影、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手动传感器、视听欣赏、3D与4D影院等方式顺应了观众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增强了观众对非遗知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知感。
“数字博物馆”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综合运用三维图形图像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特种视效技术等,将非遗类博物馆以三维立体方式呈现,随时随地为全球观众提供参观博物馆的便利。
(四)宣传品与衍生品的开发
非遗类博物馆通过编写出版展览简介、画册、书刊等,利用电视台拍摄宣传片、教育片、纪录片、专题片等,联合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非遗法规、非遗重大活动、非遗拾趣、非遗保护等,达到非遗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
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是一个争议较大的命题,主要表现在它是为古老技艺注入活力,还是只是把非遗项目推向功利化、庸俗化、商业化而失去了非遗技艺原有的色彩,许多非遗类博物馆运行良好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非遗衍生品创意开发中“度”的把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 37 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创意为非遗产品打开了另一扇窗,传统技艺与挂饰、文具、餐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相结合,转化为新型工艺品,既满足了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在游客的评议中启发传承人丰富非遗主题及表现形式,扩大适用范围,挖掘非遗的多面价值,生产出历久弥新的作品。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播工作的重要一环,博物馆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非遗类博物馆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本文所列。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实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依托资源、不同人才储备的非遗类博物馆,必将呈现不同的宣传教育态势,分化后的整合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黄琛.国家博物馆教育模式的新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1 年合刊:P68-74;
[2] 徐若华.博物馆宣教模式探讨[C] . 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 2003:P207-212;
[3]汪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博物馆建设[C] . 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部分),2012:P182-186;
[4]孙霞飞.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宣传[D]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P44-53;
[5]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J] .广西民族研究,2006(2)P198-204;
[6]刘启芳.关于博物馆互动体验活动的再思考[J] . 中国纪念馆研究,2014(1):P192-197;
[7]伍亚婕.试论博物馆陈列中的互动体验展示[D].上海:复旦大学;2008:P23-30;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3、研究主要内容
3.1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代表作名录》公布的分类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归为第六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依据这种分类方法我国第一批非遗名录里有17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河南占有5项,分别为“禅拳合一的少林功夫”、“缠绕螺旋的陈氏太极拳”、“形气合一的苌家拳”。还有广泛流传于河南境内的“勇猛短毒、急狠快利、拳功一体”的心意六合拳、“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月山八极拳[1]。河南省的传统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拳种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间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了河南省武术之乡的本色,体现了中原大地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3.2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当代意义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杰出的价值、突出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它存在着生存的濒危性,因此,我们推动其在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发展,肩负了更多的责任,赋予了更神圣的意义。
3.2.1获得更广泛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就个体而言,意味着如何对自己进行定义,以及我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理解,自我感觉和认识并因此做出的适应。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集体思维方式的整体化,同时也孕育这相互依存的自我,因此,我们的自我认同总是和特定的文化情境相联系[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生产实践、交往对话和艺术表现的载体,称为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
文化认同就群体而言,意味着一种多元文化主义主张,即同一地区众多文化的共同体,都要保留自身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价值观,它与政治紧密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对外争取文化承认,获得文化认同,并重建文化自觉的路径。文化认同与个体自我和文化自我的本真性有极大的关联。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别人的承认与认可,更重要的是传承人和共享群体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民众认同。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强烈的娱乐性、趣味性、民族性、实用的世俗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研究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即是要河南民众乃至世界各地的受众了解中原文化历史并引以为傲,自觉、自主继承、创新并传播。
3.2.2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3.2.2.1形成中原文化的品牌“标签”,建立文化特色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文化、姓氏文化、跟亲文化、诗词文化等博大精深[3]。在文化自觉和国学复兴的大前提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能够扩大中原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普及程度。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得到了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中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张名片。由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人民政府、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少林武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焦作太极拳年会已经举办6届,来自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林高手云集河南,互相交流、切磋技艺共同促进武术的发扬与传播。少林武术的代表性传承人率团前往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多元文化周活动,少林功夫表演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扩大了中原文化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影响力。
河南省的体育文化遗产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集会中心”,是文化源发地的“文化地标”,称为河南省精神文化层面的一种符号。
3.2.2.2融入商业推广,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器物层面,推动经济发展
登封本地的武校林立、习练者数万,少林的相关产业年收益达十亿元,大大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器物层面的文化成果大大丰富,提供了更多的手工艺、建筑、丝织等行业的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大大推动了当地旅游、商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2.2.3为民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民众生活质量,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健身养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功能,是提高民众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防止“现代文明病”,缓解医疗经济压力;在技击的实用化方面,能够使练习者掌握防身、制敌的本领,锻练人的胆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还为部分民众提供了就业的技能。同时,它们都普遍具有极高的观赏娱乐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丰富多变、多层次的健身活动可以促和谐,建文明,改善民众的总体生活质量。
3.3制衡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因素
3.3.1民众的文化自觉程度
西方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理念,“竞争、平等、拼搏”的人格特点,强调直观性、强调竞争、追求快速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国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注重技击能力的竞技时代,体育非遗文化一边萌动着西化意识,一边依托着民族情感,交织着文化错位、心态失衡的情绪焦虑,感受着价值分裂、认同丧失的本体痛楚,承受着无可回避的理想冲突与意义失落的精神迷茫[4]。体育非遗文化认识的深度缺失,禁锢了民众对武术健身、养生、修心等价值的全面认识,对自己的非遗文化产生了文化自卑,一定程度上造成对非遗文化发展的阻碍和民众对非遗文化认同度的下降[5]。人们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经过亲身体验才能领悟地域武术的真正文化内涵,才会对民族文化的竞争有充分的识别力,才能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河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广大民众的自觉参与,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同样的热衷,但传统节日中民俗的祭祀仪式、服饰、风物游艺等这些蕴含着民众精神传统和信仰的活动,越来越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已然淡忘,致使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的渊源、技艺、内涵等逐渐淡漠,在多样纷杂的现代文化冲击中,淡化了本土文化精神和信仰的传承。在祭祀和纪念日活动中,展示和观看传统的技艺和技能能够使民众倾注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在传播武术技艺的同时,博大精深的医学、养生学、美学、佛家、道家、儒家文化及哲学思想更能展示中原多元文化魅力。只有将每个纪念的节日和民俗活动搞的生动、直观、鲜活、丰富,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觉,才能不需政府的命令,也不需要社团的组织,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将其植根于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6]。
3.3.2政府管理体系的亟待完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保障上,河南省根据国际和国家的相关法规,在政策、法规也有一部分的指导意见,并在河南省文化厅专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但有限的工作人员不足以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管理机构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细节工作不到位都直接影响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发展。城市建设失去了民间特有的韵味和特色,使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民俗空间遭到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资金作支撑,需要耗费人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和河南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实在是杯水车薪,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自然消亡的危机。
政府是河南省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承载者和实践者,地方文化政策和立法保护等的相关措施和分级保护机构的设立,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坚强后盾,亟待进一步完善。
3.3.3对传承人及团队的建立及保护不足,与时代对接的能力有待提高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武术技艺,其呈现方式和传承手段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与人的思维、理念、情感、习俗、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密切关系[7]。冯骥才指出: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它存在与传承人及传承团体的记忆中,随着大量的民间老艺人的离世,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习俗、礼仪及民间技艺也濒临消亡;政府对传承人和传承团体的生活及社会保障已经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杯水车薪,使他们因生存压力而无法专注于研修和传播文化技艺和精神精髓。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交流和再创造。体育非遗文化对现有文化的挖掘、整理、理解都是历史的,但文化本身是动态的,活的文化,能否快速的发展取决于它与当下的社会语境、当代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文化土壤和价值取向等因素紧密结合程度,与时代对接的能力。传承人及团队的创造力、想象力、信息吸纳和整合的能力是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一般是个人行为缺乏有力的支撑,传承团体较分散且受到门第观念影响缺乏相互交流;主要传承人相对学历水平较低,文字描述的准确性、完整性等能力有待加强,在信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人及传承团体对网络、大众媒体的驾驭能力禁锢了非遗文化的畅通传播;传承人与传承团体缺乏必要的统计、逻辑分析等科研能力,缺乏对非遗文化进行高瞻远瞩的战略设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文化发展的进程;传承人及传承团体基本生活在相对闭塞的农村,不能及时了解文化源发地以外的广大民众对生活方式及健身方式的需求,缺乏针对性的创编思路。综上所述,主要传承人和传承团体与时代链接的渠道和能力有所欠缺,需要建立一个以主要传承人和团体为中心的研究、研修、传播、工业、旅游业、产业一体化的传承团队,通过强大的支撑团队定期的信息交流,合力推动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3.3.4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容的片面性
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术,历史上跟其他民族和世界文化交流较少,导致其固守本土民俗体育文化,体育研究的文化视野狭窄,使武术类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失去动力,至今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功法、技法和理论体系,阻碍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实步伐,使其发展陷入了低层次、封闭、无序的窘境。
河南省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内容上缺乏系统、全面的整合,主要以武术技艺为主,但只模仿招数,不明就理,传形而不传神,且套路古板单调,缺乏创新,使练习的过程单调乏味,形成“喜欢武术却不练武术”的尴尬局面;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逐渐深入民心,河南全民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但对于日益提升的健身要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法传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并没有足够多的针对某一人群的习练套路得以传承和推广,表现出重竞技轻养生,使武术的养生功效流失或浅效;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梳理和整合内容也多半束之高阁,进入博物馆、寺院、研究会等的展厅里,无法与普通民众进行身心上的密切交流,无形中切断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原子女的情感共鸣,使现有的文本、音像、道具等使用率不高,民众反映较为平淡;缺乏对文化本身的深层梳理,对文化内涵的传播,缺乏对武学知识、佛教、道教等文化的熏陶,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道德修为、行为操守;体育非遗文化的器物层较为贫乏,缺乏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文字、视频、建筑、工艺品等有形的影响力,专业的设计人员和采编人员的匮乏造成非遗文化传承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3.3.5河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的利用有效性
河南省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途径上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并硕果累累,民俗空间的不断完善、旅游行业的兴起、武校的林立、多层次培训机构的建立、大型表演团队、竞赛、文化节系列活动的开展、太极学院或研究会的成立、社区文化广场的开展、学者的非物质文化研究论文会议等都在推动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但也存在着各种制衡发展的因素,如:传播方式单一,渠道建设不通畅、传播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源发地的人文建筑、旅游业开发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器物层面的成果设计与开发缺乏专业人员的组织与设计,商业推广缺乏计划性;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的网络板块管理人员;大众媒体的宣传力度比较薄弱,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使用频率及有效性无从考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民众的接触较单薄而片面,针对大众的传播渠道较匮乏,难于组织;教育传播的方式相对比较滞后,且教育层次性不强,学校教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单一;学术层面的传播与交流相对滞后于非遗文化的发展,缺乏对非遗文化的直接推动力等情况。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需要更广泛的畅通,让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在生活中体会非遗文化的元素,参与其中,形成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建构和谐、文明、动力十足的中原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薛良磊,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5。
[2]王天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与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4):25-27。
[3]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河南概况[EB/OL].http://。
[4]李吉远,谢业雷.困惑与征途:对21世纪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定位的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
[5]张祝平、冯艳,文化自觉视域审视太极文化的勃兴,河南省教育厅科研论文二等奖,2012.5。
[关键词]民间工艺;新媒介艺术;数字化博物馆;虚拟现实;保护
一、民间工艺的保护与新媒介艺术
1.民间工艺的保护。
民间工艺是指在民间流传的、群众自发创作的,具有艺术性、审美性,或兼具一定使用功能的作品。民间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作为中国民间古老文化的传承,对民间工艺的保护与研究具有经济的和文化的重要价值。2005年国家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由此可见,民间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
民间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用于文物保护的博物馆数量众多,但用于民俗民艺的博物馆相对数量要少得多,而且考虑到非物质的属性,有些不一定能够方便地用于收藏和展示(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民间工艺进行保护和研究,并进行总结。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能够对它的发生、发展、类别、表现上的特点,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影响等进行综合研究,达到收藏、展示、保护、研究和普及等多重目的。
2.新媒介艺术理论。
“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传统的媒介可以是语言、文字、声、光、电等,或具体的讲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介质。
新媒介艺术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欧美,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的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时期。广义的新媒介艺术是相对于绘画、雕塑、现成品装置、行为表演这些传统媒介而言,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借助于数字艺术与网络进行传播成为一种新的手段和载体,网络无疑成为新媒介艺术的一个代表。在本文的研究中新媒介艺术专指以网络和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艺术,比如网络技术、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虚拟现实技术等等。
二、基于新媒介艺术的民间工艺保护的方法
利用新媒介艺术,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有关民间工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够更好地整理、收集、记录民间工艺的信息,进而建立民间工艺数字化博物馆,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方式所不能达到的要求,可以更为保真、安全和长久的保存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而言,就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保护民间工艺,脱离有围墙的博物馆实体,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展示、研究各类民间工艺的信息。数字化的虚拟环境脱离固定的专有建筑、人员和实体藏品,同时又具备了博物馆的其他一些特征,如有一定数量的藏品(不一定是实际的实体藏品)、有展出等,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服务于社会。
1.新媒介艺术保护民间工艺的理论依据。
(1)新媒介艺术理论为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2)现有的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知识,为数字化博物馆中人机界面的设计提供了智力支持。
(3)人机交互理论为数字化博物馆中虚拟现实提供了理论支持。
2.新媒介艺术保护民间工艺的技术依据。
(1)我国的博物馆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的探索。经过20年的实验探索,这项技术已经在多媒体运用的某些领域(如二维展示)取得一定成果。
(2)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博物馆模型提供了技术支持。
(3)越来越多的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3DsMax、Maya、Photoshop等为三维和二维虚拟场景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VRML技术为建立虚拟场景提供了良好的规范;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使技术与艺术充分结合,使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是今后博物馆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也为民间工艺的保护开辟了新思路。
3.目前新媒介艺术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成果。
目前关于这一理论在民间工艺保护方面的应用,从网上搜索到的关于民间工艺的网站一般只是局限于图片文字的展示说明,有些是以网络销售为目的(如关于凤翔泥塑的“泥客中国”网站);有些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新闻、政策、动态为主(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新闻网。真正基于虚拟现实的民间工艺保护内容的网站还很难找到。
国内最近几年有一些高校与文物保护及博览机构开始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 2002年在重庆召开了第一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讨会。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内容包括数字博物馆理论的研究、古文物计算机复原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等等。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的网络应用理论,可以利用Web3D等技术建立更为有效的数字展览、展示的数字博物馆,进行民间工艺的保护研究。
4.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采取的解决办法。
在民间工艺数字化保护的研究中,其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构筑、信息呈现、界面与交互。具体解决方法包括如下三点:
(1)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技术。利用3DsMax等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虚拟展馆,对民间工艺品进行三维虚拟展示,对制作工艺及过程进行动画模拟和还原。
(2)VR(Virtual Reality)多媒体虚拟场景交互展示技术。利用VRML可以在网上创建充满真实感的三维虚拟世界,可以在其中漫游,并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这些虚拟世界。通过这一技术可以让浏览者在虚拟的博物馆展厅中漫游,实现三维的参观。
(3)数字化博物馆的资源管理。在虚拟的数字化博物馆中,拥有海量的信息,如果建成一个广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库,就必须考虑到管理问题,数字化博物馆中的资源管理实际就是对从事此行业工作的设计师的设计管理。充分利用管理学中设计管理的知识进行人机交互管理是海量信息库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民间工艺保护数字化博物馆的建立
1.民间工艺保护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内容。
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化虚拟民间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扬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体系中,可以通过网络或在指定的设备上进行观赏,并可以查阅相关信息,既可以服务于专业人士,如文保部门(用于文化遗产的研究)、设计师(吸取和借鉴民间工艺的精粹,并应用于创新设计),也可以服务于普通大众(用于民间工艺相关知识的普及)。
主要内容为建立较为完整的数字化民间工艺博物馆:包括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对民间工艺中的艺术造型形象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进行再现;开发民间工艺品的数字化信息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多媒体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先进技术。
通过对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开发,按其图形符号、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特征进行归纳分类,形成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素材资源库,并可以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使这种民间传统文化的观念基因传承和发扬。
2.民间工艺保护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模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架构出基于数字网络的民间工艺数字化博物馆的模型。在这一数字化博物馆的体系中,网络技术是整个系统的前提,最终的系统是通过网络接受访问;并进行信息的反馈,将海量信息高速有效地展示给访问者。在整个系统中利用ASP、JSP等网络技术实现访问,通过合理的人机设计,达到展览、展示所应具有的展示功能、管理功能、交流功能和交易功能。利用3dsmax等虚拟现实软件建立仿真场景,结合VRML实现交互式模拟,使访问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整个系统中,所有的资源通过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整合,并结合其他相关技术实现虚拟博物馆的收藏、展示与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OL]..
[2] 杨先让,杨阳.黄河十四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3] 罗一平.美术信息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4] 周明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李键,邓家缇.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祖孙同游,结合生活经验,给孙辈上一课
“非遗”展馆展示的文化,都颇具传统性和历史性,对孙辈来说或许很陌生,但不少都是我们玩过或接触过的,比如剪纸、刺绣、连环画等。在看展馆、学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和自身经历,给孙辈讲些曾经的故事,让学习更生动,更生活化。
上海纺织博物馆:走近纺织文化(读者:顾清芳,60岁)
刚放暑假,外孙女拿了本“上海学子非遗展馆行”的护照,让我安排时间带她去。“非遗”展馆乍一听,感觉特别“高大上”,仔细一看,发现比想象的容易亲近得多。有趣如连环画、皮影戏等,经典如武术、竹刻等,许多与传统艺术、技艺相关的博物馆都赫然在列。
近20家“非遗”展馆里,有一家对我来说很特别,那就是上海纺织博物馆。我以前是一名纺织女工,和线啊、布啊打了几十年交道,如今看到这家博物馆,自然是颇感亲切。外孙女说:“那我们第一家就去那里吧,我要看看那些年,外婆工作的那些事。”
上海纺织博物馆位于苏州河南岸、澳门路北侧、昌化路东面,是原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旧址。远看,以为只是个商业大楼,稍走近些,就会被以纺纱、织布、印染等元素整合的巨大织布机模型吸引。外孙女更是火眼金睛:“外婆,这个石墩好特别啊!”我一看,这不是曾经天天见面的筒子纱嘛!以筒子纱造型的石墩作为挡路石,既有禁止机动车越界的功能,更彰显纺织博物馆的特色,是令人惊喜的小细节。
博物馆的一楼是序厅,二楼和三楼是历程馆、撷英馆、科普馆等展厅,我和外孙女沿着指示牌,一路或粗或细地逛了近两个小时。
博物馆演绎了上海纺织六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除了许多古代纺织场景的再现,令人印象最深的是“近在眼前”时光痕迹:序厅中央铺设的是20世纪20年代纺织厂细纱车间的地板原物,它见证了上海动力纺织发展的历史,走在上面有种时光倒回、机器轰鸣的错觉。外孙女最喜欢的“1948年南京路场景”则以微缩景观展现了抗战胜利后,南京路上服饰布匹店星罗棋布、服装市场重现繁荣的盛景。“1992年上海纺织分布图沙盘”展示了当年上海纺织500多个相关企业的分布情况,只要在显示机上按一下按钮,就马上能够听到相关的情况简介,还会在地图上显示呢!我也找到了当初工作的所在,倍感亲切。另外,上世纪30年代印制的反映上海服饰风情的扑克牌,“步高里”内上海纺织老字号商标以及包装纸,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除了历史知识,还通过诠释与材料、应用相关的实用知识,展示纺织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在看到不同的面料时,外孙女好奇地问:“外婆,那我的衣服都是用这些材料做的吗?”我结合知识及生活经验,举了好几个例子,说明她的某件衣服就是用某个材料制成的。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印象,禁不住感叹:“原来我们穿的衣服有这么多门道啊!”
这次和外孙女去了纺织博物馆,除了让她增长了见闻,也让我意识到,不仅是纺织,还有许多经过历史传承的传统文化或技艺值得带她去瞧一瞧。虽不奢望她能记住太多,但这是一种知识和文化的吸收。对这些孩子们来说,也是从数码设备的世界里走出来,回到生活中,了解过去和传统的一种途径。某个有趣的“非遗”展馆,就是我们的下一站!
“非遗”展馆好推荐: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外观设计理念取自于“中国结”这一民间文化形象,共设海上宝山馆、中国馆、欧美厅、拉美厅等8个展厅,以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与实物相结合,让参观者在互动参与中了解世界五大洲、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
1.1文化空间与非遗博物馆建筑“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是用人类学标准界定的非遗代表作的重要概念,其“既有物化形式(地点、建筑、场所、实物、器物等),也有人类的周期性的行为、聚会、演示等”②。博物馆语境中的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还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以及语言、记忆、音乐、口头吟唱等③。非遗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该项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的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该项非遗文化空间的发展,使得博物馆以更平等的姿态投向以往被忽略的文化群体和资源,从官方保护发展到公众自发投入的文化认同,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1.2以传承为主要目标的博物馆建筑新功能内涵“非物质遗产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活态文化”④,这就要求针对它的保护不能离开“人”的活动因素孤立存在。传统博物馆学注重以物为核心的“物质遗证(materialevidence)”⑤,而“新博物馆学”理念倡导关怀地方社群,注重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特点,逐渐修正了传统博物馆奉行不逾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⑥,这与非遗保护“活态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相匹配。非遗博物馆既需要保存有形遗产,承载起博物馆的“教育、休闲、娱乐甚至大众的精神依归等社会职能”⑦,在新博物馆学的理念支撑下更需要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将真正传承该项非遗的人、团体和社区作为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出新功能,成为传承人使用、收集、保管、教育研究、展陈、观众参与互动及多元文化交流的复合化空间,使得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社区、公众发生关联,为非遗的传承创新创造发展空间。非遗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针对观众设计、以文物为中心的“文化化石”,而是将非遗保护工作的自还给了这些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人,回归到社区基层,回归自然和社会。从新博物馆学的视野出发,非遗博物馆建筑承载着传承和发展该项非遗的文化空间的使命,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传承人为中心转变,在满足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多元功能的复合化空间,构建出一种以传承为主要内涵的博物馆体系。
2广州市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新功能内涵思考
2009年,有着“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这也是广东省至目前为止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处于濒危状态的粤剧艺术文化,广州市决定于粤剧起源发祥的广州市荔湾区择址筹划立项建立粤剧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馆,图1)。
2.1粤博馆建筑设计的空间特征当把“粤博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粤剧文化空间的发展”作为建筑设计中空间营造的核心目的时,我们开始思考:究竟怎样的具体空间形式和空间氛围最适合作为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形式。当我们开始沿着时间线回溯承载着粤剧诞生及历史发展记忆的种种空间形式:红船、江畔、村口、戏棚、园林、剧院等等多种空间母题的可能性开始出现;当我们以空间视野回顾粤博馆选址——荔湾涌沿岸周边的历史空间形态时,发现一个关键词从粤剧发展历程的时间线中跃然而出——“岭南传统园林”(图2~3)。19世纪前后,伴随广州经济的繁茂,在荔湾涌沿岸曾涌现过大量的行商园林,传承了源自中原的文人审美、又杂糅了来自西方的装饰异趣,形成别具一格的岭南传统园林风格。而当时粤剧艺术正处于从江畔的民间社戏这种临时演出空间逐步进入剧院一类的专业演出空间的过渡阶段。在剧院成为粤剧演出主流之前,行商园林正好充当了粤剧高端演出的最佳载体。在老城里的行商园林中,唱一折子粤剧刚好重现了当年广州行商私家生活的活色生香。如广州历史上著名的海山仙馆是荔湾区的大型水景历史名园,在“广逾百亩”的大湖面上,“离大殿十数步外湖中水面有戏台一座”⑧,曾经的粤韵余音就曾在岭南园林中回响。可以说以一座荔湾涌泮的岭南传统园林作为在广州老城区传承粤剧艺术的文化空间的外化形式,应该是非常恰当的选择(图4~5)。
2.2粤博馆建筑设计的功能架构在最初的设计任务书中,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被定义为:展览、演出和培训的2+1模式。2+1模式已经将粤博馆的功能与粤剧的特性相结合,能够充分体现粤剧艺术的特性。但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再思考粤博馆的功能,2+1模式还不能完全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研究、教育、公共参与等功能。基于此,建筑方案将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进一步丰富,定位为:“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参与、世俗生活”六大板块。功能架构的核心目标为传承与发展。
(1)展览粤博馆中的展览功能所面临的挑战在于粤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文物级的实物展示物,较多的展示品都是年代较近的演出道具,历史展品多为复制品和文字图片材料等。若以传统博物馆眼光衡量,会有展览内容单薄之感。若从新博物馆学角度,“应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收集藏品,围绕社区与其文化、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起来。其收藏除实物外,还包括视听材料、文件、物质场所、传统仪式、口述史和社会关系等”⑨。为适应粤剧的非遗特性,展馆建筑空间考虑将粤博馆中传统园林的整体氛围延续至展厅之中,多设园林渗透和室内布景,有在园中观展的意境,丰富观展体验。展览方式多采用文物展陈、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实地体验互动等形式,参观者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以多元互动的形式主动参与体验粤剧之美,展览功能成为公共参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传统园林多感官体验的精神一脉相承(图6)。
(2)演出粤博馆建筑方案为粤剧艺术提供多样的演出平台:250人规模和50人规模的大小两个室内剧场提供专业的粤剧演出空间;在几组私伙别院中提供的小戏台还原了传统戏曲艺术与茶楼酒家结合的堂会场景;面向荔湾涌两岸公共空间的濠泮戏台以粤剧演出作为纽带将园内园外空间融为一体;向市民开放的屋顶花园和沿涌一带环境都是民间私伙局表演的理想空间;独立小院的别院声歌为研究教育功能提供演出场所,别具一格;而演出功能的核心在于中心园林主景——广福台。广福台是向现存最早粤剧戏台——佛山祖庙万福台致敬的景点,其建筑装饰为全园最繁盛之处,是一座真山水中的粤剧大舞台,可谓粤博馆全园点睛之笔。在其中演一出粤剧,可供全园观赏,结合晚沙湖湖景,再现了“红船晚沙看琼花”的往昔看戏氛围,重现了岭南园林艺术和粤剧艺术的历史关联。
(3)研究和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方面,粤博馆同时是一个专业的研究平台和教育基地。粤博馆主馆中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空间和学术交流场所,同时粤博馆本身提供粤剧研究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的网络交互功能,为粤剧艺术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实现研究的开放和开放的研究。粤博馆建筑方案在主展馆中设置了兼具临展与教育复合功能的多功能空间,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支配,而相应的粤剧教育工作同时将作为粤剧文化展览的组成部分;专设的别院声歌小院交通独立,专属为研究教学服务,粤剧专业人士可在不受游览干扰的传统园林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交流。博物馆主要为粤剧剧场体验、数字多媒体展映、社区公益等活动提供传承场所,成为广大市民、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及保护的“社会课堂”。
(4)公共参与粤博馆建筑不仅为专业传承人提供研究与教育平台,同时希望通过建筑的开放性设计为民间传承人提供足够的自发性活动空间,如濠泮戏台和一涌两岸的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的天台花园都是民间团体自组私伙局的良好场所;粤博馆专门搭建一条市民穿越通廊,在不改变市民步行习惯的基础上与市民共享园中美景;多功能厅以半开放的形式与市民通廊相连,可同时承接社区文化活动;主馆中的50人规模小剧场以怀旧剧院的形式再现20世纪初广州剧院的氛围。粤博馆通过互动体验式展览功能和多样的演出空间推广粤剧艺术,重新唤起市民对粤剧艺术的喜爱,为粤剧发展积累更多的民间传承人。粤博馆以公共参与作为主要功能之一,力在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交流平台,为粤剧在时展中营造一个亲民的艺术形象,发挥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功能⑩。它不仅是社区历史、环境、现状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中心,更是一个开展构建社区的共同记忆、加强群体认同、激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性活力、社区公益性活动的中心!。
(5)世俗生活粤博馆结合园林共设有六组别院,一是呼应传统园林园中别院的布局形式,二是为粤博馆提供六组在闭馆时段可独立经营的私局别院。晚间粤博馆闭馆之后,六组别院提供高端私房茶膳,粤剧艺术则以堂会形式传承于其间。六组别院中靠近南入口的茶楼别院是常年全天经营,把老广州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带入粤博馆中,在提供博物馆餐饮休息功能的同时还原往昔品茶听戏的传统世俗氛围。六组别院的经营可保证粤博馆的日常运营,实现经济自循环,具有经济可持续性。在博物馆中引入经营功能是对传统博物馆功能的突破,是方案的争议点。但在粤博馆中再现堂会演出和茶楼听戏的传统生活场景,正体现了粤剧艺术与岭南世俗生活密不可分的关联,体现了非物质遗产的“活态文化”特点,为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具有真实性的文化空间。
3结语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在某种意义上,杭州的运河史就是一部杭州的发展史。夏天的午后,我从武林码头乘上古色古香的艚舫,半个小时左右之后,来到了杭州拱宸桥,去寻访运河边的一座座博物馆。
在大运河博物馆寻找运河文化的万千往事
在拱宸桥码头下船,往拱宸桥方向走500米左右,便来到了桥东的运河文化广场。这一带热闹至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但千百年前这条长河又是另外一番风情。拱宸桥东曾是南北交通枢纽,是南北货物集散的水陆码头,数以千百计的舟楫日夜来来往往,张大仙庙、福海里、烟馆等等都是当年繁华的象征。时光流逝,现在这里已被现代的气息所取代。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展陈项目负责人石永民说,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选址于拱宸桥东的运河文化广场,就是因为拱宸桥是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有着深厚的历史。
杭州自古以来就有“因河而兴”之说,隋代南北大运河的贯通,使得偏东南一隅的钱塘郡升格为州。南宋时期定都临安,又使得杭州得到空前的发展。而在明清时期,运河之畔的“北关夜市”繁华无比。“修建大运河博物馆的目的,正是为了记录和展示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北京通州也想建运河博物馆,但是杭州先建成了国内唯一以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年近60岁的石永民说。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6年10月1日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博物馆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陈列主题,分序厅和“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 大运河浙江段专题陈列厅”和“运河文化”四个展厅,其间穿插“漕运故事半景厅”、“运河模拟游舱”两个多媒体展厅,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
走进博物馆的序厅,脚下玻璃钢铺设的仿真水面,给人一种如同在运河上徜徉的感觉,两边青砖铺设的地面,恰如蜿蜒的河岸,抬头一看一艘帆船正缓缓“驶来”,船帆巧妙地设计成博物馆的前言牌。序厅后面的大壁画《运河杭州风情图》,简直是运河杭州段风貌的还原,洋关、通益公纱厂、富义仓、拱墅历史街区、凤山水门、西兴过塘行等旧址和遗址,全都在画卷上得到了呈现。
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展厅。为了丰富中国大运河申遗内容,这一展厅由原来的“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保护”改名为“大运河浙江段专题陈列厅”,新增了很多京杭大运河(浙江段)的历史,既有杭州运河综保整治工程的回顾,更有运河杭州段居民的日常生活。展厅还有一条嵌入地下的蓝色微缩运河模型,俯下身来透过钢化玻璃,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架在运河上的桥和运河两岸的建筑,我很轻易地就找到了拱宸桥、大关桥、昭庆寺等运河杭州段的著名景点。
走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来到运河文化广场上,看着来来往往的现代人群,回想起运河博物馆里唤起的万千往事,让人感觉如同穿越了时空。
在老厂房中遇见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
从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出来,翻过拱宸桥,就来到了桥西历史街区。一座座老旧的房子,还有青石板的路面,都在讲述着往昔的故事。
桥西历史街区有着这座城市最集中的博物馆群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和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五座展馆组成的博物馆群,都是在巨大的旧厂房的基础上改建的。
城北曾经是杭州传统的老工业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带建成了很多大型工厂,著名的杭一棉前身就是建于清光绪22年的通益公纱厂,还有大河造船厂、浙麻、杭丝联、红雷丝织厂等等,每一个大厂都云集了成千上万的工人,有的一家三代都在这里上班,灯火通明机器轰鸣的情景,现在依然留存在很多老杭州人的记忆里。
时光可以改变一切,但时光中应该留下宝贵的记忆。尽管因为城市扩展的需要,工厂一家家陆续迁走,但是这些高大的厂房是杭州辉煌工业文明的见证,已经成为杭州重要的工业遗存。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馆长陶学锋说,为了保护运河老厂房风貌,杭州参考国际上最先进的保护理念,将这些老厂房改建成了工业创意园区,并建成了记录杭州传统工艺美术与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博物馆群落。行走在桥西历史街区,不仅可以寻找到古运河畔的悠悠往事,更可以重温杭州传统工艺美术和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
走近这些博物馆,你会发现原汁原味的老厂房感觉扑面而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是由红雷丝织厂车间改造而成,远远就能看到两排屋顶呈锯齿形的房子,和普通房子不一样,它的窗子都很小,工作人员说,这正是丝织厂特点的体现,目的是为了避免丝织品遭到日光暴晒。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选址于当年的桥西土特产仓库,出口处厚重的大门完整保留了典型的仓储建筑特征,其中伞博物馆是在仿造原有仓储式建筑的基础上新建的,靠近运河边的一道户外楼梯,就是模仿从室外直接运输货物入仓货梯的样子复原的。中国扇博物馆和手工艺活态馆,则是在杭一棉原址上重建的,高敞的内部空间,锯齿形的屋顶,它的工业厂房建筑风格更明显。
在每一座博物馆重温这座城市的记忆
西湖绸伞、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它们都是杭州这座城市最重要的非物质遗产,是杭州传统工艺美术的骄傲和代表。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你不仅可以见到它们,更可以完整地了解和见识中国的伞文化、扇文化和刀剪剑文化。
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纯手工的西湖绸伞是杭州的特产,在中国伞博物馆中,你可以见识全手工制作的西湖绸伞,是如何从一根竹子、一块丝绸布到一把伞的一百多道工序。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展厅最显眼的,就是入门口那把高1.15米、重达28.5公斤的国内最大的张小泉剪刀,经过330年十几代人的奋斗,才成就了“张小泉剪刀”的牌子。博物馆里有一个模拟的张小泉剪刀铺,展厅里再现了张小泉剪刀生产的流程,小小的一把剪刀,居然要72道工序。
从遥远的宋代一直到现在,杭州都是中国扇产业文化的中心,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王星记了。在展厅的二楼,我看到了王星记的拳头产品黑纸真金扇,乍一看,黑乎乎的扇面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但工作人员说,黑纸真金扇可是不一般,整个扇面用烟煤涂黑,再用金粉来书画,扇骨一般用棕竹,纹理天然,而且相比普通的毛竹,韧性更强,不易折断。隔着玻璃展柜,我细细地打量了这把扇子,才慢慢体味到了其中的妙处。
如果说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更多的是静态展示,那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手工艺活态馆推荐您一定要去看看。这两个馆有什么特殊的呢?馆长陶学锋说:“我们这两个博物馆不单单是静态的展示,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保护”。
走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展厅里,这里的“镇馆之宝”满眼皆是。比如三楼展陈室中那副明媚的西湖风光作品,就是用100多种丝线绣出的西湖。还有另外一副“双面异色异物雷峰塔今昔屏”是机绣作品,更堪称镇店之宝,在同一块面料上,两面展现了两个时代的雷峰塔,做工精致令人叫绝。而在博物馆二楼,还有一字排开27个房间的大师工作室,里面展示的都是业内鼎鼎大名的工艺美术大师的杰作。工作人员介绍,大师工作室是技艺活态展示区域,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参观者可以和大师进行零距离交流。在现场,我看到很多大师工作室里都有学徒在认真雕刻或者刺绣,还有一个大师工作室贴着招聘徒弟的告示,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博物馆对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重视。
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的展陈馆正在举办浙窑白猫展,各种形态各异的白猫,令每一个参观者大开眼界。陶学锋馆长说,这样的展出每年都要举行很多场,今年到年底估计共有20多场,接下来还要引进很多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说木偶戏等等,不断丰富展陈项目。
关键词:民族;民俗文物;保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遗存、遗物,即民族文物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尤其是民族地区,更是民族文物的汇聚之地,这些民族文物都是说明民族历史发展变化的实物资料,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比如认识上的原因,历史上民族歧视、民族压迫造成的不少少数民族不敢承认自己的民族成分,认为少数民族比汉族矮人一等,以及人们在重古轻今的支配下,认为文物越是古老的越重要,越是近现代的越无用越是少数民族的越不值得收藏,甚至还有人认为少数民族没有历史,没有文物等,即使在古代文物中有一部分本属民族名俗文物的东西,不少也只知道它们是文物或历史文物,不知道它们同时还是民族民俗文物,有的人自己所从事的是民族民俗文物工作,都对自己的工作意义知之甚少,不了解民族民俗文物工作的意义所在,因此,当前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民俗文物呢?
一 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民族民俗文物的意识
要提高民族民俗文物在博物馆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加强民族民俗文物的宣传工作,通过对民族民俗文物,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教育,使博物馆自身对民族民俗工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民族民俗文物是其理应从事的本职工之一,非搞不可,而且还要引起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对这一工作产生足够的兴趣和重视,让他们认识到民族民俗文物对研究我们历史上的民族民俗文物及现实中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博物馆的活动等方面所具有特殊作用,进而从多方面帮助和支持这一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抢救好民族民俗文物,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价值,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2003年国家文物局了《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鉴定标准(试行)》,将“反映中国近现代各民族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等方面的文物”纳入征集范围。此外,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民俗文物也可以确定为一级文物,其征集范围包括年画、剪纸、风筝、皮影、雕刻、漆器、壁画、蜡染、服饰、头饰、刺绣、地毯等。这从根本上肯定了民族民俗文物的价值与地位,有利于通过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更加全面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 将民俗充分运用到陈列展览中
在陈列展览中,能将这些民族民俗文物自身的民俗性充分考虑进去,从展厅内陈列的每一个细节,从内容设计到形式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能用民俗的眼光,从民俗的视角出发,处处将民俗的因素考虑进去,复原出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再现当时历史的全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必给陈列添色增辉,使展览更加生动,现象和赋有活力。比如在展览中将部分展品进行复原,让观众亲自参与,模拟当时的生产、生活,并配以相关的音乐曲调,观众好象置身于那个时代的生活,真正使参观者得到教育,娱乐和休闲,从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好民族民俗文物,提高广大群众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意识。这类陈列展览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博物馆里已有尝试的先例。如,北京故宫、云南、贵州等地的一些博物馆极其陈列展览,都是将博物馆与传统民族民俗和现代民俗气息有机结合起来而产生了交好的展览效果。如,法国乔治?莲皮杜文化中心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在其中展出的一幅艺术作品旁边,用西红柿汁和洗衣粉的盒子及煤炉子的烟囱钉在画面上,而吸引着众多观众,从而使这个中心在开业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迎来了600多万观众。
三 提高民族民俗文物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要搞好博物馆的民族民俗文物工作,需要一批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过硬的人才队伍,民族民俗文物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学问很多,包括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就目前博物馆的现状而言,真正懂得民族民俗文物的人并不多,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包括在职进修或短时间参加国家文物局培训中心举办的业务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培养一批具有教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 根据地方特色、多建立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物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特别引人注目。民俗文物的一大特点是,既有历史传统又有现实传承;既体现物质文化又体现非物质文化。因此,民俗博物馆,既是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又是展示现代文明的场所;既是展示物质文化的场所,又是展示非物质文化的场所,这是传统博物馆所不可比拟的。用活民族文物,办活民俗博物馆,既有需要又有可能。比如,我馆展出的《科尔沁历史珍宝》、《科尔沁历史长卷》、《蒙古族文物精品》、《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墓文物展》等基本陈列展览,我馆馆藏文物6300余件(组),以历代北方少数民族文物为主、历代中原文物为辅助。珍品有夏商时期的双鹿纹玉雕、魏晋时期的金瑞兽牌饰、辽代三彩摩蝎壶、元代青花玉壶春瓶、清代固龙雍穆长公主墓庙宇形银质骨灰盒等。其中民俗文物有:游牧时期的男女服饰、居住的蒙古包、游牧时期的饮水井、饮食等
由于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其经济效益自然不错。大大地开发了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中国传统纹样的研究是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传统元素应用的好坏决定着未来展示设计发展的命运。
关键词:
传统纹样;展示设计;趋势
一、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概述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起源。一些有意思,好的,吉祥的语义我们经常用一些谐音往吉祥词汇方向靠近。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也经常用这种方法。因此纹样本身的形必须是完整的,不可只出现局部,所以才有了这个称乎。人们在看到完整的纹样图形后第一印象是其谐音所代表的意思,从而得到吉祥的词汇。例如:荷花与盒子的纹样出现在同一画面这就是代表和谐和好的意思。人们对荷花与盒子的谐音,直接反映为荷,合二个字,从而联想到画面纹样本身谐音代表的“和、合”。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取决于纹样图形的寓意。比如:石榴内部有很多颗籽,寓意多子多福。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取决于象征,如牡丹象征富等等。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继承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胆的创新,发展,使中国传统纹样在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中大放异彩,使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位居前列。民族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中表现的非常突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大都表现积极向上的蕴意,这些好的特点的存在故而让吉祥纹样受到人们的喜爱,流传之久。
二、中国传统纹样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右图是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秀的展厅,我们从这个展厅可以更直观的看出传统纹样和现代展示设计的合理结合。我国明秀之一:鲁秀,它在用线方面是比较讲究的,用的是比较粗的双股加捻丝线,大家都称之为“衣线”,还有的称它为“衣袖线”。它的用处也是比较广泛的,不仅能用于做服特色,鲁秀通常用比较暗的花色作底衬,用比较鲜亮的色彩去做绣花,它色彩淡,形象逼真,构图优美,还采用各式各样的绣针法。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把鲁秀文化运用到了设计领域。这个展厅运用了以红色和金黄色为主的色彩,红色和黄色是鲁秀文化中常用的色彩。是从鲁秀中提取出的最常见的两种色彩。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喜庆,是民间人们所喜爱的色彩,体现了鲁秀那种民间的色彩。这种金黄色是蕴含着富丽,华美。红色和金黄色的运用,在展厅中,既体现了民间的色彩,又体现出了豪华富丽的风格,给人一种亲切感,又不失高雅。让人不禁会感到惊叹展厅的巧妙。它以线为元素,来编织整个大的展厅。墙面是用线型的细柱组成,来维和成一个三维空间。采用鲁秀纹样的一个文样“回”字形,装饰形成一个回字形展厅。内部的墙面上台架的装饰——展示道具也是用线形的“回”字形组成。二层墙面上的展示道具——台架就是用了我们前面论述到的展示道具承载展示信息的基本方法中的墙壁方式,上面放了些展示瓶,大小适中,既安全又漂亮。一层主要是展示区,展示区中间是很多长向屋顶的线条,旁边有跟人互动的坐凳也是用线做成的。当人们坐在用线编制的休息凳上,就好像在抽出展示区那一捆线中的几根在那劳作着,也好像是通过他们的劳作,整个展厅就这样用针给绣出来一样,是来如此巧妙。这个展示道具从展示道具的组合形式上说是属于中心围绕发的。这个道具不仅能让人观赏,还有休息的功能。这个展厅是属于正面接近式通道,目标非常清晰。以展示道具为中心,周边是参展的路径,观众走在参展路径上,能够围绕展示道具更好的观察。
三、中国传统纹样在未来展示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我们要丢掉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中不好的东西,让好的久远流传。现实呼唤着彻底消除各种社会丑恶的现象,呼唤着民族精神的重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文化。既然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是好的,积极向上的,那么我们就要继承中国传统纹样的吉祥文化。我们决不能放弃它和弘扬它,“吉祥纹样”它那丰富的内涵在展示设计上的未来发展趋势美的理想,正是发展我们本族文化的依据。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都离不开这种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人民大众所喜爱的,在融入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去了很多的趣味性。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去不断的创新,中国的传统吉祥纹样才能更好的延续和发展,国家才能更好更快的进步。吉祥纹样生命力是异常顽强的,从古至今,它经历过朝代的更替,经历过对文化的吹残等等,至今它依然牢牢的活在21世纪的今天。令中华民族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它的光辉仍然在映照着今天的生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它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所以离不开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它是我们东方所特有的个性所在。中国的展示设计的发展要想走出自己的特点,走向国际,走向时代的前列,必然要建立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基础之上,建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示设计发展领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逐步挖掘与探索,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东方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于世界,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生命力那么顽强,它永远用它的精神财富给养着人们的精神追求,永不停息。因而,它总是给我们以宽慰,给予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世间变幻无常,但它会稳稳的留在大家的心中,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和见证。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传统道德的载体集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有着引导民众走向正确的方向,去加强民族的大团结,所以我们要承担起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的吉祥艺术的神圣使命。今天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这种作用也不可低估和忽视,我们要认真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认识继承与弘扬它对于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并坚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意义,从而增强民族艺术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要以爱国的精神热爱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一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变革,包括对国外优秀艺术的吸收和借鉴,其出发点归根结底是为了壮大和丰富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增强其生命力,使之在现在和未来得以发扬光大。
四、结语
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借助明长陵营建600周年这一历史契机,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物局、昌平区人民政府将于2009年6月12日至8月10日共同举办十三陵国际旅游文化节。十三陵国际旅游文化节定位为融文化传播和商业推广于一体、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是北京市昌平区继温泉文化节、苹果节之后的又一盛会。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契合北京市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要求,是昌平区向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目标迈进的切实举措。
本次旅游文化节以“弘扬历史文化,提升旅游品牌”为主题,突出学术性、参与性、纪念性、主题性。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利用“中国文化遗产日”、明长陵营建60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海日”、奥运公路自行车赛举办一周年等节点举办明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十三陵特区文物保护成果展、永乐皇帝与明长陵历史陈列、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暨十三陵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写意昌平”著名美术家写生创作展、居庸关明代旌旗展、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民俗旅游项目推介等10余项活动。通过举办多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进一步整合优化区域旅游文化资源,促进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十三陵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国际一流景区建设步伐。从长远上看。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有助于诠释和展现昌平“商务花园城市”的文化内蕴,拓展昌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8月份在居庸关长城举办的“居庸关明代旌旗展”,则通过明代旗帜的视觉呈现,诠释天下第一雄关的文化特质和明代边城风采,丰富居庸关长城景区内容。
十三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含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三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历史遗迹和文物遗存丰厚,景区环境得天独厚,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对十三陵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有助于加大景区旅游服务硬件设施和环境建设,使文物古迹更完整、更安全地呈现于世人面前。通过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来加强文物保护和完善景区设施,也是为十三陵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奠定基础。
旅游文化节期间,组委会与中国明史学会、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举办“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暨十三陵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同时举办的明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和十三陵专属旅游纪念品开发活动将在弘扬和传播明代文化、开拓旅游纪念品市场方面进行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