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关绩效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性假设;公务员管理;绩效管理
1人性假设理论
1.1西方国家主要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该假设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工作目的也只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经济人”假设,对管理学的指导意义在于,管理者如果希望工人生产效率提升,就应该加强物质和经济刺激。(2)“社会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都具有社会人的属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向上的组织在刺激劳动者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达到不断提升生产的目的,管理者应当注重保持良好的生产氛围,维护和谐的工作关系。(3)“自我实现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们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给予挑战性的工作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而人需要工作的最根本原因,是为了不断发挥自己的潜力,最终实现自我成就的建立,体会最高程度的自我满足。该理论对于管理的意义是,管理者应当注重人们自我才能的发挥,给以劳动者挑战性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者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进而不断提升生产效率。(4)“复杂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类是复杂的生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都是可能不断改变的。该理论对于管理学的意义在于,要充分认识到人类的复杂性和持续的变动性,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调整。
1.2中国主要人性假设理论
(1)性恶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恶的,人有各种的欲望,且贪图温暖和享受,且人工作的目的也都是为了获取名利,而不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管理者要认识到人的各种自私的行为,并预见如果放纵人“恶”的本性,就会造成混乱和掠夺,进而危害整个社会,因此必须加强对人性的恶的管理约束。(2)性善论:该理论与性恶论相反,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先天就有的,且随着道德水平的提升,人的善良因素也不断激发和提高。该理论对于管理者的指导意义在于,强调管理要以不断提升人自身的善为核心,通过道德教化,伦理约束,不断加强人的自我约束,从而实现整体的协调,进而提升管理效率。(3)人性可塑论:该理论认为人性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随着生长环境和变化和学习水平的进步,不断的形成的。所以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的时候,要认识到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对人性的塑造。
1.3不同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学的意义
(1)性恶论对管理学的意义:管理活动不能忽视对于个体的利益分配和刺激机制。对于个人利益的获取是劳动者劳动的基本动力,管理要重视对劳动者物质利益的满足,若是管理者强制劳动者劳动而不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则会降低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进而影响生产效率。(2)性善论对管理学的意义:相对与性恶论单纯对于物质方面的重视,性善论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它强调以人作为管理的核心,管理的重点在于加强培训和教化,激发和鼓励人自身的优良属性,从而不断提升劳动者的工作热情,以实现管理目标。(3)人性可塑论对管理学的意义: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个体对于管理的需求都是不同的,管理应当具有差异性,针对不同管理人群和管理目标,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2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制度及其问题
2.1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制度
在我国,公务员的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管理过程,拥有一套为保证其完成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包括组织目标设计、绩效考核计划、奖惩计划、反馈与激励、评估与学习机制等。
2.2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
(1)公务员绩效管理主体:指的是对公共部门人员的绩效做出考核的考核者。一般说来,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主体是直接上级、同事、被考核者本人、下级和相关群众。(2)公务员绩效管理内容体系: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估、绩效诊断和分析以及绩效再计划。《公务员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3)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指对公务员的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的对照指标体系,包括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是对公务员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标准和根据。(4)公务员绩效考核权重:指的是公务员各项考核的指标在公务员总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不同的指标对公务员的重要程度不同,公务员考评的不同侧面依据权重的不同,体现出重要性的不同,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国也需进行区别对待,有重点有一般。
2.3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制度的现状
(1)绩效考核形式:我国公务员的绩效考核采取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互相结合的方式。日常考核指上级管理机关或管理者对公务员常规工作进行的定期考核,主要包括日常工作的履行情况。而年度考核则是相对更加正式的考核形式,一般是对公务员在一个完整年度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效果,工作目标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估和考量,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对比,确定不同的考核等级。(2)绩效考核内容:我国公务员的考核标准主要是德能勤绩廉五个内容,各级组织在对管理的公务员进行实际的考核时,都对照这五项重点内容,结合各自工作职责,进行细化和分解。(3)考核的等级标准:按照我国《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且每一等级的人数占比都有严格的规定。
2.4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务员考核的法律体系不完备:《公务员法》是我国公务员管理的总体和指导法律,所有针对公务员的管理都必须遵循此法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是我国公务员进行考核的标准参照。各级组织对于本机构公务员的管理和考核都是以这两部法律为基础的。但就实际情况来说,这两部法律颁布实施的时间较短,其中的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同时,与这两部法相配套的其他法律法规都还不完备,从而降低了公务员考核的整体评价力和实用性。(2)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一方面,我国公务员的总体考核指标比较笼统,且涵义模糊,不够明晰,对公务员的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无法保证公务员考核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我国公务员的考核指标缺乏差异性,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不同职级的公务员,其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也各不相同,对其进行考核的指标也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但现有的考核指标体系相对统一,考核的作用难以体现。(3)公务员绩效考核缺乏激励机制:我国公务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中,考核管控占绝对比重,而能够刺激和提升公务员工作效率的制度等却非常缺乏,忽视了积极引导的重要作用,注重目标而轻视效率,不利于建设持续稳定和谐的公务员队伍。
3人性假设理论对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启示
(1)转换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理念:一是更加重视物质激励的作用。二是切实发挥薪酬激励、考核激励、竞争激励等激励源的作用。三是根据公务员层次及个体的需求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2)构建一个严密完整的公务员法律体系,出台与公务员总法相配套、相协调的有关单项规范,使条文都具体化,有可操作性,适应基层实施。实现管理方式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3)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考核机制。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公务员自评,上级领导评价,群众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和职责区分,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三是优化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比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
参考文献:
第一条为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实现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原则意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实行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班;适用于学年制和学分制。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中等职业学校应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入学。
第四条学校按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规定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须凭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报到(延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批准,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对按省(市、县)有关规定登记注册入学的学生,由学校在开学后两周内到省辖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部门办理录取手续。对按专业大类招收的新生,入学后按专业大类注册,确定专业方向后再按专业方向注册。
第五条新生报到后,学校应在三个月内按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即取得学籍;不合格者,由学校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复查结束后,学校应及时将取得学籍的学生花名册和不合格学生的处理意见按隶属关系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在新生健康复查中,如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或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其他疾病,经学校指定的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诊断证明,在短期内可以治愈者,由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回家休养,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下学年开学前,经县级以上医院和学校健康复查确认病愈者,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仍不合格和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按期到校办理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应事先请假。未经批准,逾期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三章成绩考核
第八条成绩考核包括操行和学业两个方面,是确定学生升留级及毕业的依据,并可作为选拔学生干部、评选各类先进、发放奖学金、推荐就业的依据。
第九条操行考核主要对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公民道德、中等学校学生守则、中等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考核成绩按学期记载,归入学生档案。
第十条学业考核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进行。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课程的评定原则上采用百分制,考查课程的评定一般采用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考核成绩60分(或及格)以上为合格。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或学分均应按学期记载,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一条每学期考试和考查的课程门数,按教学计划规定执行。考试课程的总评成绩以期末为主,平时考核为辅(原则上按6:4计算。举行期中考试的课程,其成绩原则上按期末5:期中3:平时2计算)。平时成绩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作业、技能、实验、提问、测验、期中考试等情况综合评定。考查课程的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综合评定。各课程均应重视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第十二条体育考核应按课程学习成绩(或考查项目)及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不合格者应重修或补考。因患有某些疾病或有生理缺陷者,经学校指定的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和学校教务部门批准,可减少考查项目或免考。
第十三条单列的实践课、课程综合训练、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结合专业的生产劳动等均应考核,其办法由学校自定。
第十四条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核,必须在考核前由本人与家长(或监护人)共同提出书面申请,因病不能参加考核,须经县级以上医疗单位或学校医务室证明,并经教务部门批准后缓考。
第十五条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或因事(病)请假经批准缓考的学生,均应在下学期开学前、按学校规定的日期补考。因不合格而补考的学生,成绩达到合格以上者,均按60分计,并注明补考字样。试行学分制的学生可得到该课程规定的学分,但学分绩点为1。因缓考而补考的学生,成绩按实际分数记载,其中60分及以上者可取得该课程的相应学分和学分绩点。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新补考或重修。学年制的学生第二次补考由学校在毕业前安排。
第十六条学生无故缺考或申请缓考未经批准、考核作弊或协同作弊,本次课程成绩以零分记,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纪律处分。对确有悔改表现者,经学校批准,可安排补考。
第十七条学生无故旷课或请假未经批准(含未获准免听),一学期中,一门课旷缺课(含实践课)超过1/3,或缺作业、实验报告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学期考试,该课程学期成绩按零分记,必须补考或重修。任选课考核不及格者不允许补考,学生可重修或改修其他课程。
第四章课程的选修、免修、免听和免试
第十八条试行学分制的学校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并制定选课指南和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实施意见。学生选修课程应由教师指导,学分制实施意见中应明确学生申请多选或少选课程(学分)的具体办法。
第十九条学校应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凡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及格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为评价课程的学习质量,应采用学分绩点。课程成绩与学分绩点的对应关系原则上按下列规定执行(见表一)。学生学期或学年的学习质量,可以学期或学年平均学分积点评定。优良级平均学分积点,由各校自行确定。凡平均学分积点达到学校规定的优良级标准,且操行合格者可作为申请免听、免修、选读辅修专业的依据。
表一:课程成绩与学分绩点对应关系
百分制
100-90
89-80
79-70
69-60
60以下
绩点
5-4
3.9-3
2.9-2
1.9-1
五级分制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绩点
4
3
2
1
第二十条为鼓励学生创新和发展个性特长,可设立奖励学分。学生取得研究成果或专利,或在省辖市级以上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获奖,学校可按具体情况给予奖励学分。
第二十一条对基础好、学习成绩优良、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其上一学期平均学分积点达到学校规定的优良级标准,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核,每学期可允许免修或免听1-2门课程,亦可按规定申请多选学1-2门课程。
第二十二条免听、免修课程应在开课前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教务部门审核同意。单列德育课、体育课、实践课、任选课不得申请免听。
第二十三条学生申请免修课程,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免修考试(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和相应的学分绩点,成绩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免修。经学校批准免听的课程,学生应参加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完成规定的作业,并参加该课程的考试。
第二十四条学生通过国家组织的自学考试、远程教育考试、社会认可的培训或技能等级考试,其课程标准等于或高于教学计划中相同课程教学要求的,可凭有效的成绩证明,申请免修、免试,经学校审核同意,该课程可以免修、免试,并取得该课程的成绩或相应的学分和学分绩点。
第二十五条相同教育层次学校的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学生,如校际间签订有成绩和学分互认协议,可根据协议,凭有关学校教务部门正式的课程成绩通知单,取得该课程的成绩或相应的学分和学分绩点,并免修、免试。
第五章升级与留级
第二十六条学生每学年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含实践教学),经考核合格或经补考后合格的课程累计门数大于该学年所学课程总门数三分之二者,准予升级。学生升级后,不及格课程由学校在毕业前安排补考。统计课程门数时,考试、考查课程均列入计算,一门课程分上、下两学期开设的按两门计入总数。
第二十七条同一学年内累计不及格课程门数(经补考后)达到该学年所学课程总门数三分之一及以上者,应予留级;连续两学期内经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课程累计门数达两学期课程总门数三分之一及以上者,应留入低一年级。学生学年不及格课程虽未达到总门数的三分之一或总学分未低于三分之一,但本人及其家长要求留级者,学校应予同意。学生在学校允许的总学习年限内,留级次数不予限制。试行学分制的学校是否实行留级制度由学校自行决定。如实行留级制度,留级标准应以每学年学生所获学分低于该学年累计总学分的三分之一为界。学生留级后,原考核成绩达到80分(良好)以上的课程,本人可申请免修,经学校教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免修,未经批准的仍须重修。
第六章转学与转专业
第二十八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可以转学:
1、学生家庭居住地址迁移;
2、留级后或复学时学校无后继班级;
3、有其他正当理由。
第二十九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可以转专业:
1、学生在某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长,转专业后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2、学生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县级以上医疗单位检查证明,确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可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3、学生留级后或复学时原专业无后继班级。
第三十条学校为适应市场需求,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进行专业调整。
第三十一条学生转学、转专业,须经本人与家长(或监护人)共同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然后按下列规定办理:
1、省辖市内转学,须经转出学校和转入学校批准,报双方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2、跨省辖市转学,须经转出学校和转入学校批准,报双方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3、跨省转学和不同类型学校间转学,须经双方学校和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各自学校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4、学生在校内转专业或在专业大类内转换专门化方向,须经学校批准。
5、转学、转专业的学生,由转入学校对学生原学习课程情况与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比较,确定其转入相应年级。对原修课程,学校可视具体情况认可其成绩与相应学分。缺修课程(实行学分制学校指必修课与限选课),必须补学并取得规定的成绩或学分。
第三十二条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接受其他同层次学校的学生转学,转学程序和课程成绩(学分)的认定按第二十九条规定执行。普通高中一年级以上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限转入二年级第一学期,并应补学一年级的缺修课程。
第三十三条学生转学或转专业应在每学期开学前办理,毕业年级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学。
第七章休学、复学与退学
第三十四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可准予休学、停学或令其休学,并发给休学、停学证明:
1、学生因病经学校指定的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诊断,须停课治疗、时间超过一学期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2、学生因事或因病请假,一学期中累计时间超过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者;
3、学生入学满一年,年满十六周岁,本人和家长共同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停学,实行工(或创业)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者。
第三十五条学生休学、停学,一般以一年为期,休学、停学期满仍不能复学,应办理继续休学、停学手续。休学、停学累计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年。
第三十六条因病休学的学生,应回家休养。休学、停学学生的户口不迁出学校。休、停学期间,学校对其在外活动不承担管理责任。
第三十七条学生休学、停学期满后按以下规定办理复学手续:
1、学生休学、停学期满后,一般应于开学前一个月向学校申请复学,经学校审查批准后,原则上随原专业的下一年级学习,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转入下一年级相近专业学习;
2、因病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须持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健康证明,并经学校复查,确能坚持正常学习者,方可复学。
第三十八条学校批准学生休学、停学和复学,应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可令其退学或准其退学,并通知其家长(监护人)或有关单位。退学不属于对学生的处分。学生退学应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1、休学、停学期满后不办理复学手续者;
2、休学、停学期间,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者;
3、休学、停学时间超过规定者;
4、在校学习时间(含中断学习时间)超过总学习年限者;
5、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癔病、癫痫、麻风等严重疾病及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者;
6、在校期间,不达晚婚年龄擅自结婚或生育者;
7、因其它原因,经学校认定必须退学者;
8、自愿要求退学者。
第四十条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学校应发给退学证明。在校学满一学年以上且成绩合格的退学学生,学校应发给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者,不发给退学证明、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退学的学生不得申请复学。
第四十一条退学学生的户口应迁入原户籍所在地或父母所在地。
第八章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
第四十二条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公民道德、中等学校学生守则、中等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凡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处分。
第四十三条凡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上课、自习、实验、实习、军训、劳动等)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均应进行考勤。学生因故不能参加,必须事先请假并得到批准。凡未经批准或超假者,均以旷课论处。对旷课学生应令其检查,并根据其旷课时数、情节和认错态度进行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第四十四条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社会工作、体育竞赛、课外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专业技术操作能手”、“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学分奖励等),有关奖励的资料和决定应存入本人档案。
第四十五条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分为下列五种:(1)警告;(2)记过;(3)留校察看;(4)勒令退学;(5)开除学籍。受上述纪律处分的学生,除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者外,有显著悔改表现和进步的,可以撤销处分。留校察看以一年为期。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一年内有显著进步的,可撤销其处分;一年内经教育仍不悔改者,可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第四十六条对犯错误的学生应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促其认错悔改。必须处理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慎重而恰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及家长见面,允许本人申诉、申辩和保留意见。对学生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并给予答复。
第四十七条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的档案,撤销处分后,可将有关材料从学生的档案中取出,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
第四十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学校可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1、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组织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安定团结者;
2、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者;
3、破坏公共财产,偷窃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者;
4、打架斗殴、行凶、赌博、偷盗等情节严重者;
5、品行恶劣、道德败坏且屡教不改者;
6、违反校纪校规,情节极为严重者;
7、一学期旷课累计超过六十学时或在校学习期间旷课累计超过九十学时(旷课一天按6学时计或实际课时计)者。
第四十九条对学生作出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必须经过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并报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学生对处分决定有疑义的,可向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主管部门申诉。
第五十条受勒令退学处分的学生,学校可发给写实性学习证明,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发学习证明。凡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学生,其户口均迁入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或父母所在地。
第九章毕业和结业
第五十一条具有学籍的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核合格或修满规定的学分,应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学生毕业时应作全面鉴定,其内容包括德、智、体等几方面,即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毕业证书遗失,由原毕业学校提供学生学籍和在校期间有关证明,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写实性学历证明。
第五十二条学生在毕业时仍有部分课程(含实践教学)不及格但未达到留级规定,或操行评定不合格(含在校期间受到纪律处分未撤销者),按结业处理,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两年内,学业成绩不合格的结业生可向学校申请返校补考,也可由学校派员或委托学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补考(命题和阅卷由学校负责),补考合格可换发毕业证书;操行评定不合格的结业生,由学生所在单位或学生所在地行政组织对其作出操行评定,经学校认定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自换发毕业证书时计算。超过两年未取得毕业资格者,不再换发毕业证书。
第五十三条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基本学制为三年至四年,以三年为主,学生在校总学习年限可在学校原学制规定的基础上延长三年。试行学分制的学校,在籍学生修满规定总学分,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提前毕业一般不超过一年。因休学、停学、留级以及少选学分而推迟毕业者一般不超过三年。凡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的学生均由学校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辅修专业学习,学完第二专业主干专业课程2/3以上,且考核合格,由学校颁发辅修专业写实性证书。
第十章附则
一、高校学生学籍制度管理运行的情况分析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衍生物,其在保障高校学生权利,明确高校学生义务,指导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等方面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经多次的修改,其内容日趋科学化、人性化和现代化。在《规定》的指导下,各高校也结合本校校情制定了更加详细、明确的学生管理规定和细则。然而,在实际的学籍管理运行和实践过程中,因对该制度的宣传、细化、执行、监督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学生学籍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学籍管理中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制度关于学生权利的救济内容相对偏少
无论是2005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还是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的学籍管理规定,大多是将学生学籍的取得、保留、撤销以及学生休学、退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可以说是刚性规定比柔性规定要多。这些学籍管理制度更强调学校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功能,而对指导性文件《规定》所强调的人本、育人和服务功能没有凸显出来,关于学生权益的激励方式和学生权利救济途径、程序和部门没有进一步明确。
(二)缺少对特殊个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某些特长、专长特别突出的“偏才”的学籍管理办法较为缺乏,有“破格录取”的规定,而“破格毕业”、“将功补过”等特殊人文关怀和权益保护的政策规定很少,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少数个体学生发展和成人成才的需要。
(三)高校学生对学籍政策的领悟不够全面
就高校对学生关于学籍制度的学习、宣传普及方面,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和湖北省普通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发现许多高校仅在学校入学教育时向学生讲解了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并发放相应的学生手册。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管理部门人员在学生违规或有违规倾向时,才向学生讲解某一方面的学籍管理办法,更多的是强调对学生的制约和约束以促进对学生的管理。这些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规定》的认识十分粗浅甚至根本不知晓,容易违规,甚至在违规后不知所措,有时还会使学生利用极端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学籍权利或者错过权利救济时机。
二、健全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议
(一)改革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各高校可以以《规定》为依据,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申诉的学生权利救济办法。具体来说,在事前,通过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宽松学生休学年限、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等途径,争取让更多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在事中,严格尊重事实,深入调查,多方取证,做到依法办事,按规办事,达到以处分促管理、促教育的目的;在事后,允许学生通过正常的学校途径和社会司法途径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并对学生权利救济方式和具体途径进行进一步落实和规定,对具体救济组织和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对分级诉求的办法予以告知,在最大限度内保障学生的权益。
(二)创新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在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上,可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创新学校学籍管理体系,真正让高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学校出台规定时,可由学校领导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公约”;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转专业、转校、休学等情况,可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劣势、兴趣爱好等,制定相对人性化的可执行的特殊政策;三是在学生毕业测评体系中,可增加专长培训、考核的辅助学分评价指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重视特殊个体的培养和发展,在灵活调整政策的同时不失公平公正,真正做到人人都能成才。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第一条、为有效规范人事作业程序,促进公司人事薪金管理制度化、正轨化,使人事工作有章可循,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的制订,充分体现了公司学习、进步、创新、服务的企业文化。
第一章任用与晋升
第三条、公司遵循重能力不重学历、任人为贤的用人原则
第四条、新进员工试用期为1-3个月.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直接主管认可,本人提交转正申请确定转正(一)试用期间,当月绩效评估为A或B类者,直接具备转正资格;
(二)试用期间,连续2个月绩效评估为C类者,直接具备转正资格;
第五条、一般人员转正由直接主管报请公司批准备案;主管及以上人员转正,由所在网点经理同意报请总经理批准。
第六条、主管以下的员工调动晋升,由所在网点经理提出申请;主管及以上员工调动晋升,由网点经理提名,总公司审批。
第二章离职辞退
第七条、员工因故辞职,必须提前15天通知。普通员工向直接主管批准。主管级员工离职向总经理申请批准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第八条、员工离职手续办妥,相关物品、资料移交后,财务部门方可办理结算手续。
第九条、收到员工离职申请书时,相关负责人应即时与离职人员面谈,探询将离职员工之离职原因。
第十条、辞退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公司可予以辞退:
1.连续或连续超过三次周绩效评估为E类者;
2.季度内累计5次或超过5次周绩效评估为E类者;
3.严重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并在同事间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者;
4.触犯刑事法律者。
(二)、凡辞退者,由直接主管安排离职面谈,并处理好相关移交工作。
第十一条、移交员工离职时,应将所负责的办公用品、档案资料、相关业务函件移交直接主管,由主管签字认可。
第三章薪资福利
第十二条、工资为月薪制,一个自然月为一个结算期,于次月十五日发放,遇节假日在最近一个工作日发放。
第十三条、工资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三部分组成(网点经理工资不在此列)
(一)、岗位工资:实习收银员、网管¥800,收银员、网管¥1000,保洁员¥800,技术主管¥1500,实习技术主管¥800,实习店长¥1500
(二)、绩效工资:根据绩效考核分为5级,从实习开始计算.
1级,当月内周绩效评估累计两次或超过两次E类者或月总评E类者,当月绩效工资=零
2级,当月内周绩效评估不超过一次E类,月总评非E类者或月总评为D者,当月绩效工资=其岗位工资X10%
3级,月总评为C者,当月绩效工资=其岗位工资X20%
4级,月总评为B者,当月绩效工资=其岗位工资X30%
5级,月总评为A者,当月绩效工资=其岗位工资X50%
(三)工龄工资:工资一年及以上员工有工龄工资,工龄工资=其前一年平均工资x20%
第十四条、薪资调整,由直接主管出具薪资调整通知单,呈总经理批准后,交财务部作业。
第十五条、年、季绩效奖励,本奖励作为对优秀员工的一种工资以外的常规薪金补贴
(一)季绩效奖励分为2级,凡工作满一个季度的员工均参加评比
1级,3个月中没有周、月绩效评估为E类者,季度总评为B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30%
2级,3个月中没有周、月绩效评估为E类者,季度总评为A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50%
(二)年绩效奖励分为5级,凡本年度工作达到或超过6个月的员工均参加评比
1级,年平均总评为E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1%
2级,年平均总评为D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2%
3级,年平均总评为C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3%
4级,年平均总评为B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5%
5级,年平均总评为A类者奖励金额=其岗位工资X年度工作月数X10%
第十六条、在职员工由公司免费提供住宿和中、晚餐。
第十七条、员工生日公司将按50元左右标准计发生日礼物。
第十八条、员工及其直系亲属生病、住院时,由公司组织探望,探望费用每次100元左右的开支。
第四章考勤及请假
第十九条、员工请假,必须本人以书面形式事前向直接主管申请,除因急病等特殊原因不能事前申请必须事后补齐。因病请假,需持有医疗机构医疗证明。
第二十条、员工因公外出,应填写《外出单》送直接主管核准,并登记。
第二十一条、假期批准权限:一般员工请假由直接主管批准。主管以上人员请假由总经理批准。
第二十二条、凡旷工一天者罚3天工资,全月无故旷工三天,予以辞退。连续三天旷工者视为自动离职。
第五章培训
第二十三条、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及工作技能,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措施,每位员工都有责任、有义务接受培训。
第二十四条、培训内容
(一)新进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企业文化知识、员工手册培训以及岗位专业知识培训:网管为期15天,收银为期7天。
(二)、员工转岗、晋升必须接受转岗、晋升培训;
(三)、公司员工必须定期接受相应的培训;
(四)、全体员工定期接受职业道德培训;
(五)、成功学培训、员工潜能培训;
第二十五条、各部门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分析开发新的课程,组织讲授;培训完毕要进行跟踪调查。
第二十六条、培训采取在职培训、岗位轮训、封闭培训、实地工作培训、外训、送培等多种形式进行。第六章员工档案第
二十七条、员工档案是公司人事部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和任用中形成的在职员工的个人文件材料,是考察员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员工档案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员工情况材料组成,其必备材料包括:
(一)、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复印件;
(二)、员工登记表、个人履历表;
(三)、***复印件;
(四)、员工绩效考核表、奖励、处分材料;
一.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消防控制室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二.消防控制室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通过消防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持有初级及以上等级证。
三.消防控制室值班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班人员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当在岗在位,在对火灾报警控制设备进行日检查、接班、交班时必须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的相关内容。值班期间随时认真记录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
三.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确保正常工作状态下,消防设施及其相关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严禁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其他消防设施及其相关设备需要设置在手动状态时,应有火灾时能迅速将手动控制转换为自动控制的可靠措施。
四.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后,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火灾确认后,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并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
确认属于误报时,查找误报原因并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
五.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按时上岗,并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人员未到岗前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六.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得脱岗、替岗、睡岗,严禁值班前饮酒或在值班时进行娱乐活动,因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应提前向单位主管领导请假,经批准后,由同等职务的人员代替值班;
七.消防控制室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配备通讯联络工具;
八.严禁在消防控制室内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严禁堆放与火灾监控、预防、扑救等无关的物品或杂物,应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控制室工作人员应确保室内卫生清洁、空气清新;
九.严禁非控制室工作人员进入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火灾事故处理程序
一.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在接到火警显示后,应保持镇定、不得慌乱,并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工作。
二.消防控制室火灾事故紧急处理程序:
1.接到控制设备报警显示后,应首先在系统报警点位置平面图中核实报警点所对应的部位;
2.消防控制室安排一名值班人员或通知保卫人员迅速携带通讯工具和灭火器材赶到报警部位核实情况,另外一名值班人员留在控制室内随时准备实施系统操作;
3.值班人员和保卫人员现场核实报警部位确实起火后,应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要马上将系统联动控制装置调整到自动状态,并立即拨打电话“119”,向公安消防机构报警,说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座落地点、起火部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并按排相应人员到集团路口接应。
4.报警后,要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请示相应的处理措施。
5.报警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利用火灾事故广播系统通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组织疏散和自救工作;
6.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要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视情况启动相应的消防设施,保证火灾情况下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消防控制室火警误报处理程序:
1.接到控制设备报警显示后,应首先在系统报警点位置平面图中核实报警点所对应的部位;
2.消防控制室领班派一名值班人员或通知现场保卫人员持通讯工具和灭火器,迅速赶到报警部位核实情况,领班留在控制室内随时准备实施系统操作;
3.值班人员或保卫人员在现场核实为火警误报时,应及时通知消防控制室,留在消防控制室的领班应将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并在值班记录中对误报的时间、部位、原因及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4.消防控制室领班应及时将系统误报的原因及处理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熟悉火灾事故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并应定期进行演练,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构建措施
引言:
高职院校为我国人才市场输出了大量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高校就业率的稳步提高。高职院校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扩大发展步伐,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经济问题。高职院校经济收支形势复杂,校园项目工程建设,教学软硬件设施的采购等都导致一些经济案件的不断发生。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也为校领导的提供了可乘之机。只有不断构建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一、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涵义与特点分析
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是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达到控制经济管理,维持经济秩序的一种有规则,有制度的经济管理系统。会计监督管理机制的构建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会计管理监督体制是以会计核算为中心,通过与其相关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统一配合,从而最大化发挥对会计工作监督管理监督的有机管理模式。会计管理监督机制对维持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化,系统化,科学化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因此构建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是维持经济秩序,规范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首先,会计管理监督机制具有统一性。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是把与经济管理有关的所有因素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依存与制约。通过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约束,各财务相关管理部门不再是独立机构,这大大降低了经济问题的发生几率。会计管理监督机制使财务管理部门成为了统一的整体,通过彼此制约,彼此联系,彼此影响,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其次,会计管理监督机制具有高度适应性。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是科学的管理系统,通过吸收最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结合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财务调整与管理。因此会计管理监督机制能够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极大程度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
二、构建高职院校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重要性
1、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经济管理,完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资金来源告别了单一化,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加大资金扶植力度,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也提高了其经济效益,同时高职院校不断加大与多方社会力量的合作,这促进了学校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高职院校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经济案件增多,管理人员的经济失职等问题。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构建对加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是对高职院校各财务部门的约束,各财务部门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必然会减少经济漏洞。另一方面,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是对高职院校管理者对金钱欲望的束缚。有了严格的会计管理监督机制,学校的收支透明化,自然就降低了贪污受贿现象的发生,从而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
2、有利于规范校园文化风气,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经济问题是暴露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方面,也是反映管理者道德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校园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圣地。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学生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道德观念都是衡量学校教育是否过关的重要因素。无论是高职院校的哪一部门的负责人或管理人员都应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因为只有在纯净的校园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生,才能提高学校的声望和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构建措施
1、重视各部门的配合,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会计管理监督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通过协调个财务管理部门的关系,完善各部门财务的管理,以达到优化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秩序的目的。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各管理部门间的有机配合,从学校的每笔收入和支出入手,严格会计核算,优化会计管理与监督制度。各部门的收支要严格按照规定详细报账,认真制表,确保财务的细致化与公开化。同时,会计部门要严格核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重视各部门间的配合,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构建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基本保证。
2、注重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会计管理监督机制不是单纯地计算资金的收支,而是包括与经济管理相关的经济手段的有机结合,因此这对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道德素质,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录用门槛,同时要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培养,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水平。
3、学习先进的会计管理监督理念,优化管理监督手段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不仅仅只进行经济往来,而且也越来越重视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沟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管理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学习先进的管理监督理念对高职院校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构建意义深远。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定要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学习先进的会计管理监督理念不仅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机制的完善,而且也有利于优化高职院校的会计管理监督手段,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步伐。
结语:
高职院校经过长期的努力在我国的教育领域终于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在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不断扩建校舍、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的同时经济问题也日益暴露。这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严重障碍。经济问题反映的是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存在的缺陷,因此完善高职院校会计管理监督机制的构建,时刻敲响经济管理警钟是高职院校加强管理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黎影.构建高职院校内部会计制度体系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33)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研究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征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在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管理中,财务管理以及监督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中由于资产结构不合理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制定出具体的财务管理措施,并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规律。中小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重视财务管理建设。中小企业的存在是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有差异,社会的文化背景迥异,使得目前的中小企业划分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定性;第二,定量。其中定性是指相对于大型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的经济单位。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占据较小市场份额是中小企业定性的标准。该种界定方法具有管理上的稳定性,有助于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中小企业,并且能够使得政府政策具有灵活性,利于经济发展。而定量界定是根据企业某种定额标准来划分中小企业,这些标准主要是企业资产总值、销售总额、员工人数、企业整体生产力以及资本金等。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对不同行业进行划分,例如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餐饮等,其中各行各业具体的标准需结合各行业特点进行规定[1]。
(二)中小企业的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中小企业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中打下深厚的基础,中小企业越来越占据着优势。中小企业具有分布面广的特点,从市场经营范围来看,中小企业涵盖了所有的市场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在加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运输业中的地位较为突出。此外在一些国家新兴的软件行业和生物医药行业中小企业也占有较大的比重,这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企业数量众多,企业的生命周期较短,新旧企业更新较快。此外我国中小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这使得企业比较有活力,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同时企业内部结构比较简单,管理上更加的人性化,管理与工作高度统一,使得企业监督过程比较便捷。但是在企业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企业人才流动比较快,员工素质不高,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不具有稳定性和高能力人才[2]。
二、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正确实施,不仅能够调整企业经营理念,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投资中有重要影响
在中小企业投资中,投资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使得企业整体资本增值,无论是在行业地位上还是企业技术上;第二,能够合理控制企业投资风险。这些切实的目标的实现都是靠财务管理来实现,企业财务部门通过对你企业资金的整体编排,对企业资金结构进行比例控制,将产品成本与风险管理精密联系。如果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如果企业不能从财务的基本角度对投资进行正确的评估,对风险进行排除,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在财务安排上与业务积累上的脱节,甚至有可能出现投资风险[3];。
(二)企业财务管理对业务拓展有影响
财务管理不仅对市场经济投资有影响,还对企业业务发展有影响,一旦财务管理有纰漏,那么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企业资金的安排。企业业务成长在具备了产品、技术和团队机制等因素后,最重要的是对企业资金的推动。企业资金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杠杆。而在财务管理方面,一个企业拥有稳定的财务管理系统,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业务能够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在资金支持上有所欠缺,那么企业的其他方面的战略实施就会受到阻碍,不能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前进。在企业管理中,不仅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财务监督也能对企业长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管理、现金流量管理、资产结构管理以及企业的负债比率的控制。目前的企业中现金流量管理和负债比率设计控制比较重要,这两方面如果一点在财务管理中处理不好,又疏于监督的话,就会在企业中形成较大的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损害,随时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三、大庆塑钢门窗厂财务管理及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结构不合理
由于大庆塑钢门窗厂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使得企业资产结构不具有合理性,最终造成了资金的严重匮乏。企业如果想要获得银行的贷款就需要有足够的资产进行担保,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贷款的成功率,还能在银行中取得一定的信任。但是由于塑钢门窗厂属于中小型企业,自身资产机构不合理,资金势力较小,因此在发展与探索阶段缺乏法律支持。地方小企业在经营初期不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进而加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利于资产结构的构建[4]。
(二)成本费用制度不完善
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对于塑钢门窗厂的成本监督与成本预算制度不够完善。在财务管理中,成本的管理极度混乱,企业只看到收益而不注重成本的控制。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在对项目进行拨款时不能对项目进行工程成本预算,使得成本过高,造成资源浪费。
(三)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大庆塑钢门窗厂发展中最注重的是企业塑钢门窗产品的经济效益,由于中小企业压力比较大,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只要企业中的产品经济效益好,企业领导者就不会将目光过多的放在财务管理建设上,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管理无非是会计记账的过程,而真正的忽视了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的真实作用,忽视了财务管理的管理作用。在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并没有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财务管理执行需要企业环境的维护和保障,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有所提升[5]。
(四)筹资缺乏计划性
在大庆塑钢门窗厂中最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就是企业筹资。企业将一定的生产资金筹集起来,并且投入到一定的生产项目中。通过资金的流动实现资金增值,在资金转换的过程中不断的权衡企业资金收益与风险评估,最终达到企业利润不断增加的目的。但是在具体投资中塑钢厂投资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因此在投资时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能准确衡量投资风险,并对收益大小进行评估。另外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在投资方面的知识欠缺[6]。
(五)监督机制不完善
大庆塑钢门窗厂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这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阻碍。首先,财务管理活动涉及的时空范围比较窄,资金活动量和存储量也不大,财务组织规模也比较小,由于财务监督力度不够,造成了员工职责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在另一方面,企业中缺乏组织层次,在管理中采取的垂直管理模式,管理上的跨度比较大,使得财务监督不能顺利实施,从而影响了会计人员职能的发挥。
四、提升大庆塑钢门窗厂财务管理及监督机制的措施
(一)减少流动资产占有
对于大庆塑钢门窗厂的财务结构来说,流动资金是企业维持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减少企业流动资源的占有需要对企业资金进行严格监督与控制。提高企业运行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减少流动资产切实可行的方式,流动资金能够维持企业日常工作,对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应该对流动资金高度重视,最大程度的发挥流动资金的作用,减少企业风险。流动资产的占用有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注重流动资产的使用和回收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促进资金周转顺利进行。另外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在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能够缩短生产周期[7]。另外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塑钢厂仓库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积压产品和贵重物资,充分调动不动财产的作用,发挥流动资产的潜力,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利用效果。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着很多如大庆塑钢门窗厂一样的问题,存货的处理是生产过程中有形的流动资产,例如,商品、半成品、产品以及各类型的材料、包装品等,这些存货一直处于不断销售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因此盘活企业中库存,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所在。企业管理中各个方面的好与坏都能够通过成本费用控制中直观的表现出来。成本费用也是对产品价格定位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经营管理的理论根据。从大庆塑钢门窗产成本控制来看,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本控制基本工作不到位。曾一度出现成本集中比销售比重大的现象,导致企业利益不能达到最大化。以大庆塑钢厂为典型说明了中小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粗放性,也进一步展现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方法没有科学依据,制度不合理[8]。中小企业还需要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在现代化管理中实现体制创新。
(三)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
企业资金筹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一个企业的筹资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发展方向。而中小企业资金筹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资金流动数量非常有限,企业中流动资金基本被企业存货所占据,只有进行筹资才能促进企业运转与发展。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比较快,筹资数量少,但是筹资风险比较大。一般来说,企业所用的资金到期越长,成本的利息较高,企业的筹资财务风险就小,但是如果企业资金不足或者是企业客观因素需要接入资金时候,无论企业处于盈利还是非盈利的状态都要将本息归还[9]。这样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财务风险,因此,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筹资,但是筹资的方式一定要科学合理,在筹资之前需要做好相当充足的预算准备。要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尽最大可能降低财务风险,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资金效益。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中小型企业中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对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监督,防止资金外流。另一方面通过监督机制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首先,在企业中要建立岗位分工制度和轮岗监督制度,特别是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中,不能让同一个人担任,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不同岗位之间的互相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财产稳定。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稽查制度,主要在财务审核、成本控制、费用预算等指标上进行核查,并且与具体账目进行数据核对,在大庆塑钢门窗厂财务管理中,需要对每一笔的项目进账、出账进行时间审核,保证项目财产与项目结存的真实性[10]。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市场经济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变化。而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对企业资源进行配置,并且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而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受到企业管理的高度重视,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邱敏.私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2] 陈英.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 张晓磊.中小型民营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4] 汪斌.基于内部控制导向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
[5] NGUYEN THI KIM NGOC(阮氏金玉).越南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对盈利水平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6] 梁尔昂.中小企业成长的财务基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4.
[7] 李婧垠.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4.
[8] 刘秋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
一、绩效考核制度的概念
绩效考核主要是指一种对于员工工作的效率与成绩进行一定反馈的考核评价机制,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为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企事业单位中的绩效考核主要是指根据既定的绩效考核标准和一定的原则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和考核,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人员的工作业务成绩、工作行为表现、工作成果反馈及工作业务素质等,考核标准和原则就是绩效考核的制度体现。这些经过绩效考核的数据会成为日后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管理与人力调动的重要依据,为职务变动、绩效工资等问题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在单位管理日趋透明化的今天,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管理原则
在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企事业的价值贡献和能够实现的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切实体现企事业的用人标准及以企事业的发展为最终评判标准,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业绩作为重要参考坐标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这种制度要有利于增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本身的责任感与危机感,督促他们更加努力地参与到工作当中,确保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在针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的设立中,注重以下几个设计原则。1.业绩主体、量化明显的原则。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员工的工作业绩应该是评价员工工作的最重要指标和依据,在制度的制定中,要注重工作业绩的重要性,把工作人员对单位的贡献和效益做出明确的量化分析与排名,严格按照制度与程序,确保评价制度的透明性与公开性。2.团结一致,集体为轴的原则。在绩效考核制度的设立中,应该以集体利益的考量为重要原则,确保总体的业绩指标在企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之中得到体现,使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这个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自身的工作和集体的要求之间实现更好的协调与规划。3.区分明显,操作性强的原则。在绩效考核制度的设立与管理中,要注重对于形式主义的预防,对工作实效的重视要大于对考核制度重要形式的重视,对绩效考核制度中的关键点要加以区分对待和强化操作性,使这些关键点变得便于执行,简明扼要,为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行提供最大的便利。4.考核严格,公平至上的原则。在考核的结果分配阶段,由于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的工作,所以在绩效考核的结果评比上一定要注重避免平均主义,把效益作为评价标准和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激励重要参考依据,使得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更加注重于工作和集体意识的凝聚。
三、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具体评价标准应用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具体评价制度应用要确保以单位的工作目标作为导向,结合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流程对员工进行评价,进行评价之后的结果和数据可以在单位中的多方面管理中得到应用。1.反馈标准。绩效评价制度在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成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单位沟通和反馈的一个桥梁,绩效评价制度可以在单位内成为制度化的正常的交流渠道,在绩效评价与考核中,单位要注重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进步和不足进行一定的交流反馈,对员工进行精确到个体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激发员工的积极性。2.工资标准。绩效评价制度可以作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工资调整与绩效奖金发放的重要的依据,单位的绩效工资应该与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挂钩,对工作成绩优异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奖励,从而促进员工的积极性,这些奖励包括绩效工资、基本工资提升及年度奖金,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进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绩效考核中去。3.人事调整与职称评审。在企事业单位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的今天,人事调整与职称评审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制度,合理绩效评价制度就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也可以说是绩效评价制度最为重要的应用部分。另外,绩效管理的结果还可以应用于对工程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职务提升上,从而实现企事业单位的效率、规范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科研管理;民族院校;绩效考核制;激励机制
“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职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高校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科研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科技、提供高水平服务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倾斜,我国民族院校取得了较快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提高,科研条件不断改善。但是,相对国内外高水平综合院校而言,我国民族院校科研工作普遍存在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现象。教师的工作量以教学的课时计算,科研工作没有被纳入工作量的计算范围,从事科研工作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导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很低,科技后备力量匮乏、观念落后。
然而,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科研能够促进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能为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要想突破瓶颈,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世界一流民族大学,民族院校应该把科研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正确引导民族院校科研方向、促进民族院校科研健康发展,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第一,以广大教师和研究生为主体,以人为本。教师和研究生是科研工作的主体,科研工作应把广大教师和研究生放在首位,强调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措施创造有利于科研发展的环境,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融合优化资源优势,引导科研方向及资源配置,带动整体科研实力的提高。正确处理和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通过教学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合格毕业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科研工作和创新对学校整体实力和当地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适应社会对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绩效评估为手段,完善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是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由于科研工作具有探索性,潜在性及效果滞后的特点,而科研工作绩效评估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公正性,给考核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往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更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项目执行的过程和经费绩效的考核,没有形成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没有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取得的所谓成果不能得到实际应用,成果转化率低。应该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正确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不能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或尺度,避免助长单纯以量取胜的投机心理和限制束缚那些难度较大或者周期较长的科学研究活动。
定性方法主要是指邀请熟知被评科研项目领域前沿知识和国内外发展动态的知名专家进行同行评议方法,利用群体的智慧形成正确的判断。但是,由于定性评价容易受到学术偏好和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应该注意使评价主体多元化、社会化,避免偏见、冲突、欺诈或其它影响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的现象产生,增强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确保评价的可靠性。
定量方法主要是一种指标量化评价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并给各指标赋予不同权重,最后将各指标的不同等级得分与其权重系数相乘得出该指标的最后得分。在制定绩效评估体系时,必须依据学校科研基础与科研目标、科研发展与学校整体定位等因素。遵循客观性、整体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通过绩效管理提高资助项目的准确性和经费效益,从而达到既能保证科研经费真正用在科研工作上,又能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有效的、公平公正的激励措施可以引导科研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鼓励科研人员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首先,应该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形式,以奖金、学术称号、荣誉证书等形式让高校老师得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满足,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要根据年龄、职称、科研能力和学术领域等因素将科研人员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一层级用不同的科研标准衡量,在鼓励基础较差的中青年教师的同事,也不能挫伤老年教师的积极性。然后,积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术环境,肯定高水平人才和他们的劳动成果,对高水平学术论文、学术专著,获奖成果和技术专利等给予适当的奖励。最后,引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和创新能力。
民族高校科研活动的日益发展要求更系统的、更先进的,多样化的科研管理体系为其指引方向和提供服务。进一步完善民族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和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民族地区的生活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学亮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管理观察,2009,(5)。
[2]冯敏,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
[3]高乐敏,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韩小彬,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构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