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档案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程度虽然已有所提高,但是在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强和做好电子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准确、更完整、更可靠地利用电子档案。本文主要就如何做好电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探讨。分析了电子档案的主要利用途径,指出了做好电子档案管理的若干措施。
1 电子档案使用的主要途径和管理优势
电子档案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电子档案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的目标。节省了占地空间和纸质费用,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然而,电子档案的利用必须建立在相对应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而且还需要发挥管理的软功能才能充分展示其优越性。其途径主要有三种:提供拷贝、通信传输和直接利用。
1、提供拷贝。拷贝是电子档案使用的第一途径,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档案的原始材料,确保其使用过程中的权威性。除此之外,对于档案信息也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查询。档案信息电子化,信息成果可无限的复制、拷贝,档案的资料一旦保存到计算机网络上,就可以根据需要拷出数据对其进行多次备份,既方便又快捷,提高办事效率。
2、通信传输。通信传输是电子档案在使用中的一重要方式。可以解决使用者无法到达档案所在地的难题,即用网络传输电子档案,在档案进入到互联网的共享环境的时候,在一个地方需要提取档案时就可以直接上网进行搜索提取,能随时随地的进行查询,而不需要回到储存档案的原单位提档,节省了查阅档案者的时间,也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浪费。
3、直接利用。直接利用是指利用电脑,在档案部门网络上可以直接查询相关资料。便于查找,在进行电子档案的查找的时候只要在互联网上输入有关个人档案的关键字就会出来相关的所有档案资料,再根据进一步的搜索找到自己需要的所有资料,整个过程只需要输入查找条件的几个关键字即可,方便快捷,节省时间。
2 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子档案对于大部分的单位来说,电子档案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现象,所以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意义重大。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从理念上说,要求我们必须完成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1、加强电子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档案的形成为档案工作提供了自动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电子档案的产生,使计算机先进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档案人员可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查询和利用,从传统的手工编目和查询及繁重的编研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并且在档案进入到互联网的共享环境的时候,在一个地方需要提取档案时就可以直接上网进行搜索提取,而不需要回到储存档案的原单位提档,既方便又快捷,提高办事效率。
2、加强电子档案管理,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手工进行各个档案的整理,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然而,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出现,档案管理人员只需把档案以数字化形式共享到网络平台,这样便可以方便快速的查找资料,不但为归档提供了快捷的管理手段,而且提供了信息利用的快速途径,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困难,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归档质量和检索速度,有利于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将会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3、加强电子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随着网络信息和市场经济的飞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对档案的多样性提出了要求,他们不但要看文字资料、图像、视频。更要看原始图纸、原始材料,而传统的档案管理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而电子档案能把大量的原始材料集中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这可以使得用户在查阅时可以实现对海量信息的快速筛选。能够快速、及时地满足单位行使各项职能时对文件、档案信息的需求,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3 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的主要措施
由于电子档案的数目非常庞大,有着复杂的种类,并且载体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存储电子档案时,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会对电子档案的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利用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加强电子档案的利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1、建立档案利用制度,合理利用档案资源。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保证档案的真实性,由于电子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档案资料大多可以通过扫描等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因此要建立电子档案审批制度,所有人员需要查阅电子档案时,必须获得档案主管领导的审批,才能进行查阅拷贝。还要建立档案利用管理制度,必须靠制度约束,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档案管理部门可利用网络技术对数据进行即时更新,解决信息报送不及时问题,使档案收集更为及时,更好的满足电子档案利用者的需求,真正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便捷化。
2、建立档案保密制度 ,规范档案利用方式。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的利用方式不同,其泄密的途径和渠道也更加多样化,设定电子档案密级,设置访问权限。电子档案密级设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用户的权限与相应级别的电子档案相连系,电子档案的利用不能够无原则,应该根据利用者的情况而定,并且根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层次进行有效管理。一般情况下,对内容不是完全开放的电子档案,不提供拷贝的方式使用。采用网络方式提供利用时,有密级的信息内容应进行加密处理,并对所使用的“密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改,保证电子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3、加强档案人员管理,提高档案保护意识。电子档案由于提供方式的多样化与所依赖技术的多重化,导致了利用工作的复杂化。因此,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技术上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达到既能使电子档案信息最大限度的被利用,又能使这些资源得到可靠、安全、有效的保护。总之,必须提高电子文件的制作者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养成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是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根本措施。只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才能得到保证。
4 小结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技术的广泛利用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归档、保管与利用,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为了适应电子档案工作需要和档案事业发展,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着眼点要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电子档案的归档、保管与利用,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要符合本单位的客观实际,顺应其规律,加强科学管理,确保电子档案能够安全可靠地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更加利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文件 电子档案 特点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52-01
齐秀,女,吉林省镇赉县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助理馆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赵淑华,女,吉林省镇赉县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助理馆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一、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特点
(一)信息传递快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角落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联系在一起。世界并不陌生,也不显得遥远,经济活动个体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自己的商务活动并作出反应。电子信息通过网络既可单向传播,也可多向分散,由电子信息生成的电子文件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且波及面广,无论是世界经济活动的前沿报道,还是某一项经济法规的公布都可以通过电子文件公布出来,很短时间内世界上便可晓得经济的最新进展。在没有电子文件、没有电子信息之前,可以想象让全世界了解某项重要经济活动的运行、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一体化趋势强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具有记录范围广、传递信息快、保存方便的优势,它不仅能纵向形成某项经济活动的纪要,更能从横向范围内把反映某项经济活动议题影响的价值信息快速记录下来。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从记录的完整角色看,更能充分做到“横不缺项、纵不缺限”,无论是从时间角度还是空间角度都是完整、一体的发生作用。经济全球化也不是单向的,国家之间、公司之间甚至个人之间进行的经济活动从对话到最后达成协议并不是孤立的发生作用,它必然或无形中影响到其他国家或民众的关注。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国际会议议题,如改善卫生服务、改善居住环境、加快扶贫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使其他国家或民众作出反应并出台相关政策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从这层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体化的过程。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相对称,它对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变化探究经济趋势、推定经济走向、制定经济法规能产生重要影响,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开展国际竞争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信息来源。
(三)保存与查询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档案工作的变革,传统的纸质档案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电子文件、电子档案通过网络变得更加便捷,且保存简易。一旦纸质档案丢失,便可通过电子文件和保存的电子档案进行查询,尤其是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如暴雨、雷电、地震等灾难时,纸质档案一旦完全被毁,如有电子档案异地备份保存,只要进行原始电子文件恢复,将起到其他方式再现历史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应对经济纠纷,如有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保存,它将会给国家提供法律依据,打赢国际官司、挽回经济损失功不可没。
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档案作为真实记录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活动的第一手材料,是人类社会记录、传递、留存信息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载体。伴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同传统的纸质文件、档案一样,都是首都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珍贵财富。各地区、各单位应提高对保存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工作的领导,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纳入本地区、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健全档案工作网络,将对电子文件形成及管理全过程的要求相应纳入各级领导、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和档案部门或人员的职责范围,确保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及有效性。
(二)做好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工作
各地区、各单位在开发设计办公自动化系统时,应统筹考虑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问题。档案部门或人员应在系统开发设计人员的技术指导及对办公自动化环境下文件形成全过程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提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功能需求。同时,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的整个过程中,系统开发设计和维护人员要与档案部门或人员密切合作,以保证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有序形成和安全保存。
(三)及时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的移交工作
各单位应将具有凭证和参考价值的电子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并在归档电子文件时,同时归档同版本的纸质文件及保证电子文件长期可读的相关数据和背景信息。档案部门或人员负有对本单位电子文件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的监督职责。各单位还要按照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要求,定期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电子档案。
【关键词】电子档案;纸质档案;整合管理;要求;模式
一、电子档案和与纸质档案整合管理的必然性
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本质上都属于档案,都具备档案所具有的特点,但由于二者载体不同,这也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当前新形势下,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两者综合起来,取长补短。电子档案以网络技术作为载体,储存时间较长,能够有效的保障档案的完整性,但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安全系数不高。纸质档案以纸质文件作为载体,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档案具有较强的真实性,而且档案在使用过程中更为清晰,但纸质档案不易保存,使用过程中检索困难。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各有利弊,将二者进行整合管理,能够有效的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其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在当前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共存发展的局面下,档案管理者需要及时转变思路,加快创新,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不仅要积极应对档案电子化的转化,从多个层面来有效的提高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同时还要做好纸质档案的保管工作,使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都能够发挥各自长处,有效的保存好具有较强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纸质档案,同时更好的发挥电子档案的优势,对二者进行整合管理,有效的维护好档案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档案的使用提供更多的便利。
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整合管理的具体要求
当前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的应用,构建了档案管理网络信息办公平台。现代化档案管理主要针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而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主要针对的是纸质档案的管理。但在当前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共存的形势下,现代化档案管理也需要对纸质档案进行管理。因此需要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进行有效的整合,有效的提高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水平。
(一)同步归档。对于收集的纸质文件需要认真进行检验和审核,做好纸质档案的归档处理工作。收集的电子信息在审核完成后也需要及时进行归档。在归档过程中,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都要与归档的要求相符,但相较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在归档时要存入到计算机硬盘中,同时还要标记上已归档的标记。
(二)同步整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需要同步进行整理,这主要是由于无论是电子档案还是纸质档案都拥有一致的档案号,信息也基本相同,因此在整理时需要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采用合二为一的方法,使二者同步整理完成。
(三)同步鉴定 。对于电子档案的鉴定最理想的情况是南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依照预定的保管期限表判断保管期限;纸质档案可随时鉴定,即时归档。
(四)同步利用 。在查阅档案时,我们可以通过同一著录的信息检索纸质和电子两种不同类型的同一档案。提供利用时,以电子档案为主。在需要用纸质档案时,可按同一档号提供纸质档案,这样既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又减少了纸质档案的磨损,有利于纸质档案的长期保存从实质讲,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整合管理理念,实际上主张的是传统档案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档案分阶段管理的电子化实现。
三、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管理模式
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而且所具有功用性也不同,当前二者并存于档案各个领域中。电子档案无论是在信息传输、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具有较高好高效性和快捷性,而且更具有直观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这是电子档案独有的优势。相较于电子档案的这些优势而言,其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对纸质文件或其副本进行备份保存。当前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共存是档案无纸化实现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程,二者共存发展有利于互补,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在目前的管理阶段,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管理采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双套制”和“双轨制”两种管理模式。所谓双套制,是指文件归档后二者的共存,亦称为“双套归档”。双套制的实现,可以是对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也可以是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双套归档可使同一份文件的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共同处于存储和可利用状态。所谓双轨制,是指在文件生成、运转过程中二者的共存,即两种版本文件同步随业务流程运转。实行双轨制的机构在文件(包括收文、发文和内部文件)进入运转程序时就形成电子和纸质两种版本,业务人员要对同样内容的两种文件进行重复或部分重复办理。当然,在办理结束后,双轨制大多导致双套归档。因此可以说,双轨制是比双套制更全面、深入、进步的管理形式,双轨制通常包含了双套制。对于具备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档案管理的软硬件环境,有可能实现“双轨制”的文件管理模式;相反在未实行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环境的单位则可以对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在归档期实施“双套制”管理模式。无论是双套制还是双轨制,都是以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相互对应为前提的。但是,我们应认识到纸质文件作为档案的原件,具有电子文件不能取代的法律凭证作用,不能因为立卷方式的改变而使档案文件散失,纸质文件不仅要归档,而且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整理,更好地保管和利用。
四、结束语
在当前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无纸化是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共存发展是无纸化实现过程中必然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当前二者共存发展的形势下,我们需要了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并并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进行整合,使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在归档、整理及开发利用等多方面保持同步性,从而有效的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充分的发挥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优势,以便于更好的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永丽.论电子方案与纸质档案的整合管理[J].才智,2015.19.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保护;问题;策略
在信息时代下,现代科技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子档案管理技术能够对大量档案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因此在社会的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同时,社会对电子档案技术的操作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效果,本文对电子档案在管理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一、电子档案管理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档案即以计算机的磁盘为载体,对实体的档案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并储存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将虚拟数据可转换为网络用户能够认知的文字、符号、图像等档案信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由于电子档案技术依赖于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因此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现阶段的电子档案管理与保护存在以下问题[1]。首先,计算机、磁盘以及内外部网络空间作为电子档案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其检修与维护工作重视性不足;其次,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需要健全的安全机制进行保障,在电子档案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在防火墙、电子印章、数字证书等方面产生部分漏洞,形成安全隐患;最后,电子档案的正常传输依赖于信息管理与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部分技术人员的技能难以满足电子档案的需求,影响了电子档案的维护与运行。
二、电子档案管理保护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软硬件设施维护,保障档案系统运行
电子档案存储技术是新型的信息科学技术,其作业能力的发挥依赖于软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软硬件设施进行检修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档案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包括电子计算机、磁盘、光盘,以及内部的局域网和外部的公用网络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机器老旧、故障以及网络平台的恶意攻击等威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重视对设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同时注重设备和技术的革新,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作。
硬件设施的检修包括对计算机内部组成零件的检测、更换,以及对光盘、磁盘等电子数据存储载体的质量保护,检修工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第一,招聘专业的设备检修人员与网络环境安全工程师,该类技术人员均经过专业的检修知识以及检修技能的学习,对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磁盘光盘的维护以及网络环境的监测具备一定的了解程度与丰富的操作经验,能够有效执行对软硬件设施的检修[2]。第二,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软硬件设施的革新速度不断加快,因此,档案管理系统应注重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系统中的老旧硬件设备,同时关注先进的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不断提升软件环境的兼容性与革新度。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双重维护,保障档案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健全安全防御机制,提升档案信息安全
档案信息的传输依赖于内部的局域网与外部的公共网络空间的数据交换,在传输过程中,面临着计算机黑客以及电脑病毒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信息的保密性造成威胁。因此,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的安全及防御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局域网的安全维护、对网络病毒的防范、对TCP/IP协议的管理,涉及到各服务点的防火墙维护以及虚拟内部网的划分[3]。通过对网络安全防御机制的完善,提升电子档案系统的安全性能。
电子档案完善的安全防御措施包括身份认证措施、信息加密措施、访问控制管理措施等,身份认证措施包括数字信封、数字签名等安全管理认证技术,可以有效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终端定位的安全性。信息加密措施包括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两种加密系统配合使用,将电子档案进行加密、解密处理,降低信息内容的泄露威胁。访问控制管理措施包括网络权限和入网访问,能够有效避免电子档案资源遭到非常规性使用。除对安全加密技术的采用,还可使用网络入侵的检测防御设备,实时监测电子档案系统的网段中出现的外部入侵或内部破坏行为,对其进行及时的警报或拦截,以弥补部分网络防火墙软件在网段边界保护上存在的漏洞,保障电子档案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强化人员技术培训,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传统的档案文件以纸质材料为主要载体,对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低,现代档案管理方式的革新,使得档案内容由实体文字、图片转换为字节、比特等虚拟数据形式,在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对各类机器、设备的操作以及对网络环境的基本配置方式的掌握[4]。部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计算机信息知识培训,在实际作业中不能按要求完成电子数据的复制、刻录和存盘操作,并且作业流程缺乏规范性,易造成对设备的人为损害,影响档案管理的效率。
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培训可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在管理人员内部开设培训课程,根据其计算机技术基础的掌握程度进行分班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基础较弱学员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原理,强化基础较强学员的理论知识梳理,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如超易、智信等)理论知识介绍,以及相关设备的规范操作方法,通过教学全方面提升管理人员整体的技术水平。第二,通过向管理人员叙述实际工作中的电子档案安全保护案例,直观地介绍由于操作失误或技术能力缺失所导致的安全隐患,为用户隐私及和社会安全机制带来的威胁,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结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档案文件的大量产生,电子档案技术的运用也日益广泛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档案系统在安全方面的发展将日益完善、健全。在电子档案的使用过程中应始终注重对系统设施的维护、对防御机制建设以及对人员技能的培训。通过全面的保障策略,促进电子档案技术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晶飞.试论电子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民营科技,2014,15(01):101.
[2]丹.关于电子档案整理与保护的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4,24(05):109.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管理;融合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纸质档案管理概况
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之下,仍然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斗量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展现严谨、科学以及证明等首先就应当具有合法性、原始性等特点。往往纸质档案管理具有如下所述的特点:
1. 同步归档
一线城市房产吸引国内、国际热资,有运用资本投资不动产以期租金收益和房产升值谋利特征。产权三级转移在频繁中更替,利用借贷资金运作,在上一次买卖的办文未完成时而箍紧下一次的买卖实现转移的现象时有发生。提速办文有效措施“同步归档”在此一形势下出台,它既是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化都市进程的配套。所谓同步归档是指:接收档案后24小时完成整理、24小时完成扫描、24小完成档案上架。房产投资一般相应地呈波浪性涌现,峰期往往集中在一段时期内。高频转让能否在登记机构承诺的7天缮证期限拿到房产证,能否实现“同步归档”是重要前提因素之一。
资料虚假、开发商一房多卖、重复抵押的经济纠纷集中事发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司法程序的问题档案往往使公、检、法部门辗转于移交单位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推诿根源规避:分清责任主体必须以手工签署交接表为依据。这一原始传统程序的严格执行终结困拢。传统签署的交接表已不能满足随后迅猛发展的年产几十万档案的检索,“同步归档”实现高效服务于需求,必须做到手工签署与电子档案交接结合起来,输入证号快速索引和签章具备的界定与甄别功能从源头上堵住漏洞。
档案数字化加工是一个流水作业,须多个作业小组共同完成。年产几十万份档案在多个环节转移,如何控制零遗失确非易事。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控制是措施关键,具体做法:一、接收档案人员从移交单位手中接过一批实物档案时,必须从办文数据库中调取电子档案交接表格,清点数目与实际相符后,再进行逐件核对。二、每件按收文目录与内容、页数进行核对,无误后作电子签署的同时作手工签署,缺件、差错、模糊件的档案在签署前退档。三、电子档案交接签署与手工签署结合贯穿加工小组内部转移,直至完成任务移交库房为止。
档案整理是指把收文资料进行加工。拆封前对档案须再一次复核,整理桉规格表糊、归集和分插条码、填写内容。完成整理后在封面盖上经手人印章,便于明确责任的后续追踪。
2.纸质档案管理中的存储和检索较为明了,档案管理人员管理和查找也比较简单。纸质档案管理中是将纸张作为档案管理载体,不需要任何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设备就能直接明了的展现出来。在长时间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是大多数档案工作者比较容易接受的。因为纸质档案管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实现档案的查找以及利用,受到客观因素影响较小。
3.纸质档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存放时间长久。纸质档案管理中不会出现档案使用次数限制和档案使用的期限限制的情况(排除保密档案的解秘时间)。我国是造纸术的发明国,自从纸张出现就一直作为档案资料保存的载体被广泛使用。纸张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纤维素,而纤维素具有高强度的耐久性,虽然纤维素制作的纸张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氧化或者电解,但是悉心管理排除化学作用的发生就可以顺利延长纸质档案保存的期限。而且我国保存数千年的古代字画就是纸质档案管理耐久性的最好证明。
二、电子档案管理概述
电子档案往往是指信息时代环境下人们利用计算机、计算机硬盘、磁盘、光盘、大容量硬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作为档案管理的储存载体,是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之下的高科技产物。电子档案管理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环境下的新兴档案管理手段展现出了其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电子化。档案管理工作受到信息时代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其也具有一些纸质档案无法替代的特点:
1.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贮存的载体小,但是贮存量大。电子档案往往是将需要保存的档案资料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转化为电子档案资料进行贮存,改变了以往档案管理过程中纸张作为载体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电子档案的最大特点就是占据的空间面积小。以现在的电子档案管理的储存载体量来计算,一个U盘的储存量大约为1G到64G之间。如果以一张写满字的A4纸张为基本单位,那么一个U盘就可以存储大约20480页到1310720页的A4纸张的档案资料。其所占的空间面积仅仅一个打火机大小。
2.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多样化进行管理。多样化管理是依靠贮存内容的多样化而实现的。电子档案管理不单单是进行文字数据工作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对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档案资料的管理。这些档案都可以储存于同一个储存载体上面。这样的储存方式改变了纸质档案管理中只可以进行文字档案管理的情况,让档案管理方式多样,档案资料也更加丰富。
3.电子档案管理打破了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过程中时空的局限。电子档案管理在异地也可以进行档案资料的管理和档案资料的共享。由于信息时代环境的出现,电子档案管理就实现了信息贮存、处理、传递的可视化和可听化,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异地同时的档案资料管理。
三、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
(一)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融合的必要性
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是两种档案管理自身的特点以及信息时代环境发展所决定的。纸质档案管理拥有了档案管理的基本特点,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模式。但是其缺乏电子档案管理中大储量、方便携带、方便利用等特点。信息时代环境下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其电子化和信息化等特点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纸质档案管理有着长久以来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这是电子档案管理无法取代的。因此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在当下信息时代环境下都拥有了彼此无法替代的特点和作用,将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融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
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主要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实现二者的“并轨”。所谓“并轨”就是在档案管理中进行采用纸质档案管理方法的同时也采用电子档案管理方法。通过二者的优点进行融合,确保二者在管理工程中的无缝衔接,将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的优点通通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档案管理的最优方式。具体融合实施策略如下:
1.针对已经保存的纸质档案可以通过拍照、复印、扫描等进行信息化处理制作成为相对应的电子档案。
2.建立健全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机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原则上要按照融合机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通常在查阅和检索档案资料的时候利用电子档案进行,减少纸质档案的使用磨损。
3.将二者都作为一种档案资料的展现形式展现给利用者,满足利用者对于档案资料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8-1.
[2]王雪梅.论纸质和电子期刊并存的管理[J].河北科技图苑,2007(09).
[3]高颖,吴荔妍.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长期并存的思考[J].福建档案,2002(01).
一、注重电子档案制作与管理人员的管理
电子档案依靠的是信息化技术,但是却不是自动生成,其需要人工制作,无论是存储,还是传输都是由人来完成,正是如此,电子档案制作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关系重大。相关电子档案部门在聘请相关人员时,就应该设高门槛,工作态度不认真,业务素质不强的人员都不能从事电子档案的制作工作,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另外,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构建一整套审查制度,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把关工作,从而源头上彻底消除影响电子档案真实性的因素,确保其原始性。人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生物,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如不不加强管理,很有可能就会背离初衷,所以一定要加强人员管理,以免工作人员出现懈怠。但是对于电子文件制作人员来说,只是单纯的依靠审查制度,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制定制度之后,还需要对具体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都必须要落实,以此确保每项政策都能够正确的实施下去。除此之外,有关管理者对电子档案制作人员还需要进行教育,一定要其了解到电子档案原始性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制作人员认真工作的态度,整个制作团队都要养成优良的工作作风,高超的制作水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从源头上杜绝电子档案信息虚假。
二、公平合理的分配电子档案制作任务
每一位参与电子档案制作的人员都有义务确保档案真实性,同时也对此也应该富有一定的责任,以此保证在整个电子档案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的失误。公平合理的分配任务之后,制作人员就很少会出现相互抱怨以及扯皮的情况,以此保证制作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公平合理的分配任务的前提就是管理者对每位人员都工作能力都有清楚的了解,尤其是各个员工擅长的领域,这样在分配任务时,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从而认真的工作。尤其电子档案的制作规模比较庞大,需要多个人共同合作完成,此时责任划分更显重要,责任划分之后,每个人只能负责其专门的领域,不得管理其他领域,干涉其他员工的工作,否则就需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有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可以将电子档案转变为只读模式,便于员工进行调阅,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误操作或者故意增加会删改,这也是确保电子档案原始性的一个有效的措施。
三、建立电子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制度
电子档案从形成到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中间经过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的职责不清,制度不明,考虑不周,都可能造成对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的危害。因此,及早地建立电子档案全过程管理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职责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如电子档案形成后就应及时进行收集、积累,以防在分散状态下发生信息丢失。电子档案的收集、积累比纸质文件要复杂得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一开始就要明确由谁进行收集、积累,如何进行收集、积累,建立收集、积累制度和要求。严格的归档制度,是保证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措施。电子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内容、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等和纸质文件相比,都有很大区别,要明确无误地作出规定。归档时应对电子文件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都要有明确的处置措施,不能有丝毫含糊,否则将会对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造成极大危害。
四、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的记录系统
纸质文件一旦形成,原件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人们可从这些信息上确认文件的原始性。电子档案形成后因载体转换和格式转换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存在形式,如果没有相关信息证实电子档案的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人们便难以确认它的原始性。因此,应该为每一份电子档案建立必要的记录制度,从收集、积累开始就要进行记录,记录电子档案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用电子档案形成、处理、保管过程中,都有真实记录可供查询,来证实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
电子文件的归挡范围的划分,可参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但某些具体的与电子文件特点有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
草稿和定稿。在电子文件中,对“草稿”修改后直接生成的新的稿本,如果不采用特别的措施,“正本”之前的所有稿本都可能被覆盖起来:因此,必须事先决定哪些文件需要保存草稿、定稿,在修改时通过拷贝保留原文,加稿本号后积累,将需要的草稿、定稿与正本一并归档。
各种数据文件。如数据库、图形库、方法库等等。大型数据文件大多是动态的,其中的数据在不断地发生更新变化,新加进来的数据代替、覆盖了以前的数据。对于这种数据文件应定期拷贝作为一个数据集另行归档,不再更改。拷贝间隔可根据数据库的内容而定,如一个星期、一个月等。拷贝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也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实施。
电子邮件(E―mail)。
会议文件。电子时代很多会议将采用网络会议方式,与会者身处异地,通过电脑屏幕“见面”、做主题发言、讨论问题、做出决议。
与归档文件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所谓支持性文件是指能够生成、运行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图形文件等文件的各种命令文件和设备运行所需要的操作系统。电子文件在相应的命令文件和操作系统中可以顺利读出,必要时应把它们与文件同时归档,档案室已有的命令文件和操作系统不必重复归档。
与电子文件有关的各种纸质文件。在没有达到完全“无纸化”的时候,必要的与电子文件相关的纸质文件也应纳入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
二、电子文件的归档时间与归档前的检测、鉴定
(一)归档时间
总的说来,逻辑归档应实时进行,物理归档应定期完成。在归档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处理。在实行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二套制的机关,有必要与纸质的文件的归档加以协调,以便于两种文件的对应处置和对应查找;管理性文件可按照内容特点确定一个归档期限;技术文件、科研项目文件等可在项目完成后归档。由于电子文件易于复制,归档后并不影响形成部门的日常工作查考,所以一般不必延迟归档时间,在系统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提前进行。电子文件的流动性很强,及时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完全办公自动化的文档一体化时代,文件将实行完全的逻辑实时归档,即文件的形成之时就是文件的归档之日。有关领导在正式批准签署文件时,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自动将文件归档。
(二)归档前的检测
在进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按其基本技术条件进行检查。其内容包括:硬件环境的有效性、软件环境的有效性及其信息记录格式等。
(三)归档前的鉴定
电子文件的归档鉴定工作,参照现行国家关于文件鉴定的有关规定并结合电子文件的特点进行。鉴定结果,在电子文件的机读目录上制作相应的标识。具体鉴定内容及方法如下:
1、有效性和完整性鉴定。
归档前应由文件形成单位对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由负责人签署意见。如果说文件形成单位采用了某些技术方法保证电子文件有效性和完整性,则应把其技术方法和相关软件一同移交给接收单位。
2、保管期限的划分。
电子文件保管期限的划分,参照国家关于文件保管期限的现行有关规定实行。即与现行纸质文件基本一致。考虑到其保存的密集性与长期性,可适当延长其保管期限。
三、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
(一)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集中,制成归档数据集,拷贝至耐久性的载体上,至少2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必要时,复制第三套,异地保存。
电子载体的存量较大,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适当集中,即制成归档数据集。这种归档数据集,在载体上一般使用单一载体,一张光盘即可将某一单位全年的文件集中保存在一起。这种优越条件确保了归档的电子文件集中统一、完整齐全,从技术上进一步体现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推荐采用以下载体:只读光盘、一写多读光盘、磁带等。一般禁止使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
(三)存储电子文件的载体和包装盒上应贴有标签,标签内填上编号、名称、密级、保管期限、硬件及软件环境等。
(四)将电子文件机读目录、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一同归档,并附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
(五)需要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应当把归档电子文件与相应机读目录存在同一载体上。如果是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也应将软件及相关数据存在同一载体上。
(六)原电子文件数据集载体在完成电子文件归档后,保留时间至少一年。
(七)在网络中进行了逻辑归档操作的电子文件,应按上述归档过程完成物理归档。
四、电子文件的移交
(一)介质移交
电子文件归档时,应按有关规定移交至档案保管部门,作为电子档案进行管理。
电子文件移交时,首先要进行电子文件的检验。档案保管部门应配备相应的处理设备,以保证完成电子文件检验工作。归档的每套载体均应接受检验,合格率应达到100%。与纸质档案同时保存的电子档案可以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样本数不少于总数的20%,合格率应达到100%。
关键词:工会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一、工会电子档案的基本要求
(一)完整性。工会电子档案与其他文书档案一样,由于组织机构不同,制言语主、发文、收文、整理的要求亦有所不同;由于行业不同,规格、形式、期限、组盘的方式亦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技术水平不同,有关人员知识、技能、方法的标准亦有所不同。而且在基建、设备、科研、房地产等领域,内部文件、外来文件、审批文件、评审验收文件,经常处于滚动状态,如不及时整理归档,可能会使信息资料失散,造成档案不完整。
(二)真实性。工会电子档案可被原样复制,亦可在复印中变质,而且被修改后不会留下痕迹,所以在工会电子档案的建立、检查过程中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工会电子档案极易失真,这不是电子文件本身的缺陷,而是在形成工会电子档案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软件、格式不同,因此,信息内容“出错”的概率会高于传统档案。
(三)安全性。工会电子档案的数据、文字、影像极易被非法操作更改,容易被“黑客”击伤,可被随意篡改信息,这些都会直接损害工会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而且磁盘、磁带的支持体,也易产生静电,直接影响信息再现,出现不安全问题,吸引尘埃导致卷曲、磁粉脱离、磨损生霉等。因而,必须保证工会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二、工会电子档案的优越性
(一)工会电子档案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网络系统为归档提供了快捷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利用的快速途径,这就为工作人员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等困难,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在提高归档质量和检索速度的同时,也将文书档案管理从手工直接建档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二)工会电子档案有利于文档的保密。纸质档案时代,查阅档案时通常是整卷提供利用,尽管查阅者只需利用卷中的一份或几份文件,但却能够看到整卷档案内容,显然,这是不能保证文档管理的保密性要求的。但工会电子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则可以克服这一缺点能简单地将其改为单份文件提供利用,这样查阅专利申请无法接触其他无关的文件,保证了文件的保密性。
(三)工会电子档案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查阅和使用,但要提供可供查阅和使用的档案,就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文档卷宗作为保障。然而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即由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显然立卷人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尺度有很强的主观性,立卷标准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准,从而给日后的档案的查阅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但若文书档案从而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及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来,这就较好地提高了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质量和利用效率,从而保证了文书档案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时效价值。
三、加强工会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一)工会电子档案的形成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在形成工会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格式标准,对于不同媒体工会电子档案的接收、存储、参数指标和载体形式加以规范。同时,对于工会电子档案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也应一同加以保存,以保证形成的工会电子档案具有完整性。
(二)工会电子档案要执行更为科学的归档制度。归档是整个文档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不同于纸质档案的是工会电子档案的归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检测档案文件在相应软硬件环境下的有效性;检查同工会电子档案有关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以保证内容和相关说明与描述的一致性;工会电子档案机读目录及相关软件、说明等也应同时归档;工会电子档案所使用的存储载体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对工会电子档案的归档时间、范围及归档方式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以维护工会电子档案在程序上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在归档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应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参照进行,目前,我国已通过先后颁布实施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与要求,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确保了工会电子档案在归档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工会电子档案归档后就需要一套严格的保管制度以确保其安全。首先,要把住存储载体的质量关;其次,要规范存储载体的保管条件,工会电子档案的保管应远离有害气体与强磁场环境,并建立一个适合磁、光介质保存的物理保管环境,同时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再次,加强计算机的病毒检测,确保保存电子文件的载体不带病毒,并将载体置于保护状态,同时,注意对加密工会电子档案的管理最后,为了确保记录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可读性,以及载体无损伤,应定期对工会电子档案进行安全性检查,一旦发现信息或载体产生损坏时,及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进行拷贝或修复工作。
(四)规范工会电子档案的利用制度。在工会电子档案利用阶段,相关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提供利用过程的管理和对人员的管理两方面。要制定完善的工会电子档案利用制度与规则就必须对上述两个要素加以明确。在利用制度中对利用过程和人都应做出较为明确的要求。一是对利用过程的制度管理。档案部门应当以自己的信息安全技术条件为依据,采取适宜的利用方式。在确保提供工会电子档案信息完整、真实的基础上,以工会电子档案的密级为根据,进行有效地分层次管理;二是对人员的制度管理。工会电子档案利用所涉及到的人员众多,有利用者、数据系统管理者和工会电子档案保管人员等。
综上所述,档案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工会电子档案是新生事物,也是社会潮流的产物,迎合了信息时代的信息丰富、传递迅速的社会特点,我们要全力以赴采取多种措施管理好工会电子档案,利用好工会电子档案,使其更好的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晓伟.浅谈数字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科技创业家,2011(1).
档案管理工作在机关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是机关单位历年发展足迹的见证,对机关单位科学化管理、发展及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机关单位相关人员应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使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科学的规范化的发展[1]。
1 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意义
笔者调研发现,传统的机关单位档案多为纸质档案,在管理与存储过程中,容易破损,存储占用空间大,保存成本高。将机关单位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把档案保存到政府数据平台,不用担心档案受到自然环境破坏,也不用担心因为人员翻看破坏资料完整性,还节省了存储空间,减少机关单位的用纸量,提升绿色政务办公的形象。信息化档案管理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维护,管理,备份,减少了档案工作人员整理与装订档案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1]。
机关单位档案电子化管理方便信息查找共享,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例如,上级部门在政审环节需要来查询某个人的档案信息,询多年之前资料,按照原来的纸质档案信息管理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去档案库,细翻查找大量的档案,消耗大量时间,也增加了工作量。然而通过建立机关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管理员仅仅需要录入关键词即可实现信息的查询及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及时间,提升了服务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机关单位档案电子管理的问题呈现
调研分析发现,虽然机关单位档案电子管理提升了服务水平及运行效率,但是在实践层面受多因素制约,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电子档案安全性有待提升
在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如果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泄漏,则失去了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意义,还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黑客技术也在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在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的传输、收集及归档等环节,稍有不慎不法分子就会入侵,从而使得机关网络遭到病毒侵害或者非法入侵,产生信息泄露在所难免。
2.2 电子档案管理机制不完善
笔者调研分析发现,当前机关单位在电子档案管理中,制度建设体系存在漏洞。如某些机关单位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中,没有划定责任人及具体的工作任务,导致管理中扯皮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缺乏科学的分类划分模式,是制约机关单位电子档案有序运行的主要因素,时常导致运行混乱,影响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运行发展。
2.3 电子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基于目前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的发展现况来看,机关单位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团队内部组织结构缺乏合理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的发展,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及质量[2]。所以,对机关单位电子档案方面改革,首先要加强电子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综合能力,使得机关单位电子档案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强化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对策措施
结合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管理上暴露的诸多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对策设计,旨在提升其综合运行质量。
3.1 技术创新,提升电子档案“安全系数”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机关单位电子档案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来解决目前遇到的相对棘手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为快速发展提供应对措施,或在具体学习实践中结合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炼出新方法、新观点、新技术等,从而对现有技术??现创新,来提高机关单位电子档案人员的运行稳定性。同时,技术水平的提升才是保障机关单位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根基。要在机关内部进行责任明晰,将具体职责落实到人,制定工作细则,要求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同时针对遇到的安全故障,应不定期地开展专项培训,使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安全系数”匹配时展[3]。
3.2 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机制
新时期下,应充分明晰大数据平台的核心技术特征,按照机关单位的实际运维特点,对电子档案进行优化设计。首先,要强化责任主体的意识,要求机关单位档案负责部门应尽快制定电子档案的管理机制,采用量化的指标将工作进行细化,制定档案责任关联机制,确保保密制度落实,制定工作开展的细则文件,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其次,要加强资金及技术投入,确保电子档案的管理机制切实发挥价值,为机关单位信息化的开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效应。最后,在完善机制的过程中,机关单位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了对电子档案的优化管理及汇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模式下人工进行档案管理的无序性、低精确度等多重问题,从而提升机关单位电子化信息档案管理的便捷性及可靠性。与此同时,机关单位通过运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基于算法分析完成对平台的推广性及判断性,强化数据融合的效率,保证数据在传输中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使得资源实现了优化布置。将机关单位档案管理与大数据发展相互融合,强化了对档案管理的规划性及有效性,明晰了资源规划的特点、来源及分类,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档案管理的综合质量,同时也便捷了档案的处理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4]。
3.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要从多重角度来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机关单位电子档案信息化的开展涉及多个运行学科及领域,主要包含网络搭建、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部署、信息安全、数据融合、信息规范、数据逻辑处理等。因此在新时代下,应构建阶梯化的机关单位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对现有管理模式实行“破冰”,通过不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来增强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专业技能,创新培训方式,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电子档案的系统化培训,提升其信息化的运用能力及水平,使得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在培训中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其次,充分调动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深化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及运行效率;最后,健全的基础设施是保障机关单位信息化“提质增效”的动力源泉,因此应根据实践需求,健全机关单位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子档案管理设备的升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