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阅读教学的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的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的反思

第1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教学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思维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起到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通过设计阅读教学任务的模式来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更能够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任务型阅读教学更是学生比较喜欢的阅读学习模式,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用反思的眼光来审视当前任务阅读教学,以期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的作用。

1.依据学习差异,优化任务问题设计

阅读学习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差异性。这也就是说,在英语课程教学中,从学生的阅读理解基础出发,注重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学习发展需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差异出发,优化任务设计更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来优化任务教学,一方面,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认为,首先,要注重学生自主阅读方法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整体阅读和理解感知。其次,应允许学生有自主阅读和思考探究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在彼此多元化的学习方法选择中加深多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最后,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像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七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运用了如下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运用文本词汇概括文章表达大意。其次,要求学生思考:①What’s the character of the two medicines in the article?②Do you think the two medicines so important to our health?最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差异就自己的学习感悟运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以此来优化任务问题设计。

2.注重多样探究,优化任务阅读过程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能够运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阅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够有效地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思考探究过程。我认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多样探究,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得到更为有效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质疑,进而发挥好团体学习的作用,运用好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化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掌握大意的前提下,与同桌进行讨论、小组学习探究、交流争鸣,以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

像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Unit 4 “Public Transport”的“Reading: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教学中,围绕阅读探究任务,我鼓励学生:首先,运用自主阅读的形式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其次,要求学生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思考:Why did people make the underground?最后,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合作探究情况予以表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

3.丰富感悟思维,优化阅读发展创新

任务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任务,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发散性思维,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学习知识和技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这也就是说,注重学生感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

因此,注重阅读延伸任务,就是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发展创新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创新之处予以充分肯定,使学生的这种主动探究和学习感悟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是提高阅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构建明确阅读学习目标和合理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好反思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利于在优化阅读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锦霞.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反思[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3).

[2]赵艳萍.用任务型教学法解决高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5.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第1版.

第2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摘 要:将课堂阅读教学作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手段。笔者将结合在校教学经验,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反思;措施

阅读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议论文、散文还是科普性文章的阅读,都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剂良药。如何将课堂阅读教学有效地实施下去,需要语文教师找到课堂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以领路人的身份引导学生步入作者所构建的文学世界当中,体验字里行间的魅力和作者的真挚感情,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反思

1.1阅读内容单一,阅读材料有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材料往往包括必修课本和现代文、古诗词、戏剧类三种类型选读课本,而实际的教学计划迫于升学的压力却只涉及必修课本和古诗词课本,这就造成了课堂阅读内容单一的现状,也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浪费。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一些有思想、有灵魂的读本、杂志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例如读者、特别关注等,应当引起语文教学小组的重视。

1.2课堂阅读教学目的不明确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受限于提升学生成绩,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受到总的教学目标的限制,因此,造成了课堂阅读教学进退两难的情况:开展阅读教学,教学计划无法完成;不开展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此外,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往往也无法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服从于语文教学小组的安排,忽略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3学生忽视阅读任务

迫于各科学习的压力和迫切提高成绩的心理,学生往往会将阅读任务居于次要位置,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三大科和理(文)综的学习上,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身为人师,我们也能理解;但事实是语文试卷中,阅读分数所占比值很高,而且失分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忽视阅读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答题能力,而且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2提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堂阅读教学要创造文章中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引导,创造出与文章相称的文化背景来,用音乐、诗词、设问等,让学生与文章融为一体。例如,在教授《兰亭集序》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书法大家临摹的文章,或者播放有古典色彩的歌曲等,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融入教学情境中。

2.2教师要从文章作品本身入手,做足功课

《人生》是路遥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说中的任务形象丰满而又贴近现实。“他把眼前这个小世界和外面的大世界一比较,感到他在这里不必缩头缩脑生活”。这是高加林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他会有着这样的想法,他又想要干什么大事业?教师一定要做足文章、作品的功课,围绕其内容设置几个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展开深层次的讨论。

2.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拥奶骄渴窖习,将阅读作为每日任务去完成,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听课、被动做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前熟悉作者写作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在新教育背景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对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并在每节课后进行课堂总结和自我反思,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3结语

让学生在高中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学生会受益无穷。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进行自主式学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改革要“以生为本”,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艳敏.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J].语文建设,2016,(35):7-8.

[2]蒲政伦.构建多元课堂教学情境激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8):70.

[3]陈丽.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15):167-146

第3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对很多初中院校的英语阅读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很多英语教师都会将阅读当做精读来进行教学,首先会对生词进行讲解,然后补充词组,再罗列出单词的固定搭配,对整片文章句子语法进行分析。还有的英语教师会将阅读当做课外阅读来教学,教师主要是对文章重点的句子进行划词组,然后简单地对答案。这些教学方法都比较陈旧,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高,而且阅读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方式,而且没有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般比较死板,学生出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初中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的水平不高,主要是平时的研究不够,学校也没有对教师提出相应的改革要求,教学研究气氛并不浓厚,教学缺乏改革的意识,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也不科学,学生阅读量远远不够。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必须重视这阅读理解的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要准备一些适合的阅读教材,这样才能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水平。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2.1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做好英语教材的编排工作,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选一些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文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优化时,应以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为原则,还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2 加强对资源的开发

初中英语阅读材料很多,在选择时应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现阶段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点,购买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材。在追求个性的时代,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感或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阅读材料。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大,在饮食、服装、音乐、礼仪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可能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所以教师可以从这入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3 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改革越来越多,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些阅读的小技巧。比如学生在阅读前可以先看题目,带着问题阅读,这可以更有目的性,学生每读完一段也可以归纳总结段意,这些方法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碰到生词就会停顿,而且会停留在对词句的分析上,这会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不利于提高英语成绩。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应使学生了解处理生词的方法,在阅读时应注意积累方法,对于提问句式,应主要看回答的内容,学生应具有归纳整片文章主旨的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这有助于猜生词的意思。在看到阅读理解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再看一遍,从而找到关键的信息。

2.4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首先树立学生阅读的信心,然后教授其阅读的常用方法,使学生可以灵活地掌握粗读、跳读以及细读的用法。学生首先应粗略的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再根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对于无关的内容,可以直接跳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阅读时还要顺着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具有思辨的能力,只有掌握这些方法,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英语阅读的水平。

2.5 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4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课堂教学 能力培养

一、 理论依据与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避免在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倡导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取语言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潜移默化的实现人格培养的过程。

现行的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话题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中心任务,各册教材之间围绕一个主线前后呼应,紧密联系(如Home and Family, People and nature, ...), 适合于以话题和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

下面以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 Book 9B Unit 2 Robots (Reading Robots at home I)为例,对这一节课的任务设计进行案例分析,阐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完成任务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本课时是阅读课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语言目标是读懂话题内容,能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力目标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文生词多,阅读量大,如果采取词汇、语法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二、 任务设置与完成过程

Step 1. Revision

Do you want to own a robot? Why? Encourage Ss to say as much as they can.

任务1让学生阐述希望拥有机器人的理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挥合理想象,引用在Welcome to the Unit中学过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说出机器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一任务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每个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对生活也有不同的理解,人人都有话可说,会产生不同的答案。

Step 2. Presentation

1. Have a brainstorm. Now we know robots can help us in so many ways. Please tell me if robots can do the things correctly all the time. If not, what’s the reason? (virus, bad programs, use incorrectly ...)

2. Close your books.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After listening, tell me what caused the problem.

任务2让学生猜测机器人出现故障的可能原因。学生初听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对课文中没出现但学生能自己归纳的、能够成立的答案特别提出表扬。这里表述的发生故障可能原因给后面学生设计自己理想的机器人埋下了伏笔。教师及时、正确的评价对活跃学生思维、展现个性、增强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值得大家尝试。

Step 3. Practice

1.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please read Paragraph 1 and 2.Try to find the details about the first person to own a robot.

2. The robot brought many advantages to Mr. Jiang. Please read the text from Paragraph 3 to 5. If necessary, you can have a discussion, and then list the advantages.

3. Mr. Jiang was happy with the robot. Unfortunately, the robot caught virus and caused many problems. Please read Paragraph 6. You can have a discussion, and then list the bad changes.

4. The robot caught a virus, things started to go wrong. Please read Paragraph 6. Find what Mr. Jiang decided to do with it.

任务3首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述Mr. Jiang个性、职业、需求等细节的句子;再阅读课文,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找出机器人给Mr. Jiang带来的美好生活的词句,体会他的愉悦心情;最后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找出给他带来的困境以及他的无奈。鲜明地对比其中的变化,引起学生逐步对“要”还是不“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把握课文,得到心灵的共鸣。

Step 4. Discuss

1. Read the text. If your robot goes wrong, what will you do?

2. We can see that robots can bring many advantages yet they can cause many problems. Do you still want to own a robot? Why?

任务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用自己的视角来分析如果自己也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处理。分析现代科技产品正反两方面的利弊,做出自己的选择。学生对此类密切联系生活的课文有兴趣,他们有超出教师想象的视野,他们的想象力极其深远、丰富,甚至有学生能够根据前面提到的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设计ideal robots的想法,鼓励学生运用观察、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可以使学生自我感悟语言功能;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能够使他们产生极大的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取得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Step 5. Homework

1. List the good and bad points of having a robot.

2. Design your own ideal robot.

3. Say what you think of the idea.

三、 教学反思

1. 任务型教学强调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设计教学任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深入。

2.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承上启下,围绕教学模块,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创建一个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有利于素质培养。

3. 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师生、同学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流。在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的活动中,老师应加强对基础薄弱学生的指导,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不能让他们成为看客,避免分组活动仅成为展示个别优生的舞台。成功就是最大的激趣,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自我感受到本节课中知识掌握的情况,感受到进步和提高。

4. 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拓展学生视野,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5.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通过活动积极促进了英语语言学习和社会生活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第5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 有效性教学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丰富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能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能力和多元探究运用能力”为主线,创新教学思维模式,鼓励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参与阅读教学过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具有如下意义:(1)丰富教学手段,优化阅读教学内容和过程。(2)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语言文化视野。(3)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丰富他们的语言学习思维。进行有效性教学,更是增强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1.丰富阅读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维

英语教学最怕“现炒现卖”,缺乏一定的学习资源载体。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往往来自于语言文本的提供,缺少一定的丰富性。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积累,还能够产生一种语言学习“贫血症”。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丰富阅读素材的方法来优化教学资源,不仅能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主动搜集信息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媒体资料,来搜集语言阅读背景知识,通过搜集相关素材来完善阅读素材,借助课外辅助读物,丰富学生的其他领域的语言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

通过丰富阅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提高他们语言学习的激情。例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八Unit 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Appreciating literature”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或上互联网来查阅有关Charles Dickens(查理・狄更斯)的生平和文学写作特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英国的古典文学。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相关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与一些相关资料进行比对,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2.运用任务阅读,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注重阅读的效果,以解决阅读理解题目的正确率来作为评判的依据。这种量化考核的方法,一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语言阅读学习过程,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利于教师真正发现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任务阅读教学模式运用,能够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学习和使用文本表达内容。在教学中,通过任务阅读要求,能够更为清晰地为学生呈现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照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任务阅读引导形成有效的学习目标和思维意识,帮助学生通过一定的语言学习认知来感悟其中的表达内容。学生在任务阅读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呈现自己的阅读学习思维,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运用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真正发现自身存在问题。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 3 “The World of Colours and Light”的“Reading:Visiting the masters”阅读教学中,采用该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达到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作用。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独立完成“Reading A”中习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一定的思考探究题目来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回答,以此来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最后,可要求学生围绕“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来进行综合表达,以此来帮助学生深化文本阅读学习,提高语言概括运用能力。

3.延伸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储备文化知识

阅读是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不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运用延伸阅读教学的模式来帮助学生丰富语言阅读学习思维,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种阅读教学的延伸能够有效弥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知识储量不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的阅读延伸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得到充分体现。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文章的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发挥自己的语言学习想象能力,运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形式来阐述自己的学习理解感悟,从而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语言阅读学习激情和兴趣,能够在丰富学生学习思维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运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满足他们的语言学习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缪丽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07,(9).

[2]葛祖华.新课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探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6).

[3]刘颖.对英语学习中“背诵”作用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5).

第6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实践 反思 阅读

近年来,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实践,促进教学实践的提高。教学实践作为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从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反思式的探讨。

一、英语教学实践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实践,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探讨,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其作用不仅在于增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并发展教学理论的更新机制。在这种探讨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教授者和总结者的双重角色,这有助于把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联系起来,缩短英语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间的距离。英语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教师成为实践者;(2)自然而实际的观点。

1.教学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计划、观察、分析、反思等环节。

(1)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3)制定实施教学方案定期解决该问题。

(4)评价教学实践结果。

(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

2.英语教学实践在中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1)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阅读速度慢,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对待不同的阅读材料时均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和方式,这样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又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这种状况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

(2)提出对该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a.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b.学生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

c.教师授课过程中过于偏重语法词汇讲解,缺乏篇章分析和技巧讲授。

d.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够。

e.阅读材料偏难,生词量过多,与学生水平不相等。

(3)对策

鉴于以上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笔者采取如下措施:

a.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少是被调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学生抱怨阅读文章中生词太多,读不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曾向学生介绍过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但还不够系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练习加以训练和巩固,所以效果不明显。教学中应系统地讲授一些基本、有效的词汇学习法。如利用词缀猜测生词的意思;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利用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等方法记忆单词等,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b.加强阅读技巧训练,克服不良阅读习惯

在调查分析中,本人发现多数学生虽然知道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等,但在实际阅读时,他们还习惯使用如唇读、复读、逐词逐句等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的方式。笔者认为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已知技巧的使用、训练,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他们不常使用或不太熟悉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或关键词进行推断,注意篇章连接用语的意思与功能等。

c.推荐阅读书目,指导课外阅读

泛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这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而,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推荐适当的课外阅读书刊则成为必要。目前出版的《21世纪报》、《英语辅导报》、《英语学习》等多种报刊杂志提供了大量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

二、反思

基于教学阅读情况调查,教学实践计划的实施侧重于词汇、阅读习惯和技巧、课外阅读三个方面,笔者把训练内容的重点放在文中词义的推测上,如根据上下文、词缀、反义词、近义词、同类词等猜测,虽然学生开始有较积极的反应,但会很快发现,由于多数学生基础较差,有限的词汇量使他们在阅读时不能按预期的方向去联想和猜测。笔者认为其中有两种原因:一、阅读材料难易度与学生外语水平不符;二、学生在记忆词汇时使用单一的翻译法,而缺乏其他加工策略。

阅读材料偏难,致使学生信心大受挫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而不是考虑如何让学生适应阅读材料。因此,我们尽量选用难度适中的材料进行训练。词汇记忆一向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多年来我们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英汉单词表,缺乏灵活性的记忆方法。这使得他们在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在头脑里搜寻中文释义,而且运用丰富的联想进行各种推测,在词汇记忆中,引导学生结合语音语义和语法关系联想,复习所学单词。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联想越丰富,内容越形象,对所记单词的心理加工越精细,记忆的效果越好。

针对大多数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这一低效的阅读方式,笔者在课上引导和加强学生使用整体法阅读。所谓整体法阅读指的是“阅读时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每个个别的词上,而是直接集中在完整的篇章内容上”。为确保使用该方法,笔者选用了生词量适当(5%以下),篇幅适中(200-400词)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不查阅字典,在规定时间内(8-10分钟)完成阅读和相应的理解练习。由于时间有限,又不准查字典,学生在阅读时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预测和理解上,从而忽略甚至顾及不到一些生词及语法现象的细节问题。

笔者就学生没有掌握或不太熟练,不常使用的技巧,如判断代词的先引词,掌握连接词的意思和功能,分析复杂的句子,预测等四项内容,进行了重点训练,学生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见表1)。其中,学生对连接词、代词的先行词功能的注意虽有较强明显加强,但使用仍较少,这说明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未达到顾及语篇的程度。

三、总结

教学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教不等于学,教师在教学中教了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什么,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实践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宜宽泛。

第二、实践手段尽可能丰富。

第三、教学实践计划的制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第四、实践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第五、师生间的积极配合是教学实践的成功保证。

第7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和批判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应用价值。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背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名作,做了许许多多的笔记,最终却很少有人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及分析文章的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仍存在着“程式固定,千文一面”、肢解文本”、“统一答案,抹煞个性”的弊病.学生在阅读中缺少反思和批判意识。

二、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

国外较早研究反思的是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洛克认为反思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省自照,是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斯宾诺莎则把自己的认识论方法称作“反思的知识”,而“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1]第一个真正系统论述教育与反思关系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Dewey),他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1933年)一书中认真论述过反思性思维的问题。[2]美国学者恩德・舍恩(D.A.Schon)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如何在行动中思考》(1983年)、《反思实践者的教育:走向专业中教学和学习的新设计》(1987年)这两本著作中,阐明了他对反思性实践的理解。[3]

自从20世纪80年代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首次引进国内,至今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论文也不断涌现。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将外部结论式知识强硬塞进学习者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产生的过程的理解从而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3.成功教育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

1.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缺少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阅读完文本之后没有自己的反思和见解,没有对文本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2.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内容研究。

具体研究结合文本阅读、课堂生成、课后总结

文本阅读,指的是7-9年级语文文本中包含的能激发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课文。

课堂讨论,指的是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引导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和课堂交流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这其中包含着学生的质疑和思考。

课后总结,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文本、课堂学习之后把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能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出来,这可以是课堂学习的反思,可以是对文章内容或作者观念的批判。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创新点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

批判性能力即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

本课题创新之处在于:当前关于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很多,而没有就中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专项研究,如果能形成研究成果,将会以点带面,促进区域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1.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存在的问题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的情况,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前期调研。通过调查发现,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评能力的效果极其不好,存在着诸多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

2.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过程研究。

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践努力,认为可以从“文本阅读――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三个环节来实现过程的合理有效性。

3.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方法研究。

(1)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2)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3)在课后总结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八、研究成效的分析

1.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1)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某种固定学习模式,形成一种保守心态。

(2)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厌恶语文阅读学习或无积极意识学习,只是课堂上为学习而阅读,课外根本不涉及阅读知识,又导致了学生阅读、写作水平极低的效果。

(3)学生极期望一种开放、合作、探讨的教学态势,期望教师从知识的单向传授的权威模式中走出来,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助手。

2.效果。

经过对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现状分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得到锻炼。

九、课题研究问题反思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把自己的阅读体验直接传达给学生的情况,而不充分观注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形成的自我体验,在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思和批判上方法上的指导略嫌不够。今后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思维和批判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阅读教学任教而道远。

十、主要参考文献

[1]章晋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1):53-55.

第8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关键词:阅读;重要性;兴趣;方法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其实质就是写作训练。写作训练是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通过书面语言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一种形式。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教师来说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下面就我在作文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体会谈点看法。

一、使学生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正是学生习作没有写作素材,而无从下笔。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阅读与习作的关系。阅读与习作正如钢筋水泥与楼房的关系,有了足够的建楼材料,才能建起幢幢大楼,在建楼之前,工人师傅要从各处运来大量建材,保证建楼所需,才能使楼房成功建成。学生在写作前首先要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从何而来?必须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来。当然,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仅仅依靠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阅读大量书籍了解不同于自己时空的人和事,并将其积累沉淀下来,写作起来才有话可说。古今中外成功的作家和学者无不如此,贾平凹、莫言都不是大学出身,但他们从小就有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所以才最终成就了作家之路,他们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再好不过的事例。教师通过将身边的事、伟人、大作家的成功作为学生认识阅读重要性的典范,不断地让学生体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为有效提高写作水平奠定基础。因为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是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内化的过程,语言文字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长期而大量的阅读,当学生的语言有了很深的沉淀后,他们的写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开发潜能和智力的内在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学生对上网兴趣十足,对网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乐此不疲,能够静下心来读几本好书的学生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必将贻误学生的青春年华。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的作用,让课代表每周到图书室借出一定量的图书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同学们随时阅读。为保证学生去读,图书管理员要做好借阅登记,每周进行一次公示,评选出“借阅之星”,同时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积累优美的语句、篇段,每次习作教学让学生说作文,让成功的学生谈体会等,以激励其他同学热爱读书。同时教师也要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如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语文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展示“优秀读书笔记”“手抄报”“资料袋”等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书本。“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的作文的。正如吕叔湘先生说:“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学生,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多吸收、多借鉴、多积累、多运用,丰富他们的阅历,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大他们的眼界,从而促进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作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沉淀。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有效地参与到阅读中去,从而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达到笔下生花的境界。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古人对读书不仅从理论上阐明其重要意义,而且提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朱熹的“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读书方法;陈善的“出入”读书法;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就现代读书法而言,就有精读法,即学生对喜欢的篇目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摘读法,即用摘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籍,以便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这些读书方法,尽早让学生掌握、运用,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外阅读时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阅读,以提高读效率。同时要指导学生从阅读中读出理、情、美来。学会读书时做批注,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等,学会从阅读中积累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给学生创造宽松的阅读环境,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用发展的眼光来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圆孩子一个作家梦。

参考文献:

第9篇: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小学低段课外阅读

(一)小学低段课外阅读的特点:

小学低段由于认知水平发展的局限,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学习独立性也较弱,因此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以下特点:

1、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以培养阅读习惯、积累阅读兴趣、了解基本人文、科学知识为主。

2、低段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偏向故事情节较强的作品。

3、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形式偏向集体阅读。

4、低段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尚停留在对文字表面意思的理解。

(二)小学低段课外阅读的现状:

目前,小学低段的课外阅读正在日渐被重视,几乎每所小学都将课外阅读列入了学生的日常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还存在不少问题。

1、“放羊”型。

有些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只停留在口头,记得时提醒学生要多看课外书,至于学生是否阅读了、是否坚持阅读、阅读质量如何则完全不在意,也无任何指导。

2、“有头无尾”型。

有些教师每天只是在写作业时要求学生将“读课外书”这项作业记录下来,至于学生读了什么内容,读懂了些什么,读的效果如何完全不反馈,课外阅读只是一项作业的形式。

3、“蜻蜓点水”型。

有些教师勤则每月,少则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到两次的课外阅读指导与反馈,虽有教学的指导与反馈,但频率太低、间隔太长,效果也并不佳。

基于以上几种常见类型的“培养”,低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独立学习的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均未有效地培养起来,并且还延误了最佳的培养时期。

(三)小学低段课外阅读规范的方法与建议:

1、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指导。

课内指导包括内容指导、方法指导、与交流指导。课外阅读在课外进行,低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尚在形成当中,因此课外阅读前进行有效的课内指导必不可少。在阅读内容、读书方法、读后叙述、读后评价等方面进行统一要求与说明,让学生明确哪些内容是适合自己而且必须掌握的,哪些方法是可以帮助自己更快速、更深刻地理解所读内容的,在读完后又该如何将所学知识外化为语言,与同伴交流,从起点处扎实地指导学生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中阅读内容一年级宜以神话传说为主,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二年级宜以寓言故事为主,以启发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主要目的。阅读方法可以泛读、浏览、速度为主,但必须强调边阅读边思考,读有所获。交流方式可以小组交流为主,也可以全班交流、与伙伴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互相学习的意识为主要目的。

2、对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有效的反馈评价。

有发现才能有进步。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时时进行有效的反馈教师才能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心中有数”,才能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补足,才对对已达到的状态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与提升。而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阅读是否有效,才能明确自己的阅读该如何进行才是正确的,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课外知识的能力。

课外阅读反馈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集中交流,以小组、班级甚至年级为单位,开展读书会,互相交流课外读书获得的知识;也可以个别反馈,如制作读书卡、读书小报等,将自己读书所得记录下来形成文字资料,这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可以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与课内文本相结合,真正体现课外阅读的延伸性和实用性。

3、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课外阅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外完成也就是在家中进行。因此,家长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家长的支持与否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在对学生进行课内指导的同时,也要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机会。真正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在家长的帮助下有效地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相关资料

(一)儿童课外阅读兴趣发展的五个时期:

1、4-—6岁,神话传说期。对于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空想世界所出现的生活与生物的神话传说发生兴趣。

2、6—8岁,寓言故事期。对于人类生活的法则寓于传说故事中的寓言故事发生兴趣。

3、8—10岁,童话故事期。对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经由想象所构成的故事发生兴趣。这对儿童艺术情操的启发有所助益。

4、10—13岁,传记及传奇故事期。对于人间的谋求生存,征服及开发大自然的紧张冒险故事或传记发生兴趣。

5、13—15岁,情感文学期。开始对与情感发展有关系的爱情故事发生兴趣。

以上为教师进行课外阅读内容选择指导提供参考。

(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1、读物推荐课。主要想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以上为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方法的课内辅导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