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1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Zhou Pingfeng; Zeng Weijia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 510545)

(Southern China Business College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545,China)

摘要: 研究性学习需要理性的引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是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基础;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所有的形式;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观点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Abstract: Research learning needs rational leads. 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 i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research learning; Dewey's "five-step approach" makes the research study from the conceptual level to practical level; Rogers's humanistic theory thinks that the research study indicate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Luna's structural theory provides all the forms for the research study; Suchomlinski’s idea of "enable students to conduct independent mental" reveals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study.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心理学 教育学 基础

Key words: research learning;Psychology;Pedagogy;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12-02

0引言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科学地实施高校研究性学习,需要理性的引领,否则会落入“盲动”的误区。鉴于此,本文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研究性学习的来龙去脉。

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是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基础

卢梭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爱弥儿》是他写下的最勇敢和最有成就的著作之一,这本小说通过论述主人公爱弥儿及其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过程,提倡自然主义教育。他认为人生来具有自由、理性和良心的秉赋,顺乎天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并实现善良的社会,故教育应受天性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

卢梭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而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环境,使其充分地实现这种可能性。他的教育主张被视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在教育界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大革命。杜威也认为,卢梭的关于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根据儿童的需要以便发现什么是天赋的能力的主张,是现代一切为教育进步所做的努力的基调。也就是说,教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儿童和年轻人的某些东西,而是人类天赋能力的生长。人天生具有研究的欲望,教师应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研究的机会。从卢梭那时以来教育改革家们所强调的各种主张,都源于卢梭的观点。由此可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

2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杜威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学理论对当时的美国乃至世界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他重视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推崇科学实验的方法并运用于教学法研究,提出“教学五步骤”。

“好的教学必须唤起思维”是杜威教学方法的一个根本性指导思想。杜威认为,教学的步骤必须依据思维的步骤。他把思维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疑难的境地;指出疑难点所在的位置;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检验假设。根据思维的五个步骤。①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活动;②在这个情境的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③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④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⑤通过应用来检验观念,使观念意义明确,是否有效。由此可见,教学五步骤使学习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者自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使教学与学习者的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了学习者的知识范围,锻炼了学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因而,教学五步骤使研究性学习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了一大步。

3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

罗杰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影响遍及全世界,至今魅力不减。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在今天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罗杰斯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变化与成长,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成长的人,即培养人学会学习。他强调,“教人”比“教书”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一种能够促进有意义学习得以产生课堂气氛。通过教育环境气氛的不断改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罗杰斯还指出,教师要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学习的决策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单独或协同制定学习方案,学习的目标着眼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内容退居第二位。学习的方法主要是自由讨论,自由研究。学习的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做,学生个体提供自己的学业进展的证据,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评价表示关心的反馈。自律是学生学习达到目标的条件,学生把自律者看成自己的一份责任,无需外加的纪律。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主张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教育的首位,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研究性学习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宿。

4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所有的形式

布鲁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认知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接受信息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认为具备一种良好的认知结构比获得零散的知识更重要;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布鲁纳提出了以训练和发展学生智力为目标的“发现法”。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出同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中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在对知识的主动发现中而不是在被动的灌输中加速认知结构的个、发展和改变。强调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东西,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布鲁纳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为此,布鲁纳对教师提出了如下几条教学原则。①支持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要的任务或问题;②支持学生对所有问题的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利用他们作为激发学习的基础;④鼓励各种想法进行尝试;⑤提供机会并支持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由此可知,建构主义教学一般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组成,建构主义学习论所倡导的学习包容了研究性学习所含盖的所有形式。

5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观点,揭示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是20世纪前苏联的伟大教育家,和谐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中心,从这一中心出发,引出了他一系列教学论上新颖观点,其中“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最引人注目。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明确指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不是消极的掌握,而是去获取,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如果学生的抽象的概念、结论、判断是他们在研究和分析周围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脑力劳动的品质――即不仅通过直接观察,而且以间接方式去研究、认识和探索事实和现象的能力。”①可见,苏霍姆林斯基独到的见解对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作了精辟的论述,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去研究、分析、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

综上所述,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性学习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在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从学习的内容来看,研究性学习提倡从学生理念来看,研究性学习是个体独特学习方式的体现,应该在遵循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来实施研究性学习。

注释:

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特别是文学和历史)的教学时都能熟练地运用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法。在这些学科方面,让学生进行独立工作的可能性是很多的,只是要正确地利用这种可能性,”“研究性的学习法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都可运用”等等.

李月英.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实践.中国教育学刊,2001,(5).

参考文献:

[1]陈德琥.现代学习方式[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周采.外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黄希庭.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2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心理真实性 心理学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兴未艾,不仅仅是因为该研究范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心理真实性,对语言现象解释的自然性,而且它还具有深厚的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神经认知科学理论基础,是理论沃土孕育的娇艳奇葩。认知语言学心理真实性的根源主要在于其稳固的心理学基础,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下面就从四个主要方面试论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

一 维果茨基的语言思维交叉观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 世纪50 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一是因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出现推动了以信息加工为理论础的思维研究;二是因为乔姆斯基(Chomsky)的心智主义(mentalism)在激烈的论战中战胜了斯金纳(Skinner)的刺激——反应模式的语言习得机制。

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也得益于此前两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Vygotsky 和Piaget。Vygotsky 的“社会历史文化”理论和Piaget 的“相互作用”理论(Interactionism)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Vygotsky 指出“思维的发展不是从个体到社会,而是从社会到个人体”(Solso,2004:391)。

Vygotsky 最早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在化”(internalized)为内部心理功能的观点。他指出:内在化是一个外部动作转换成内部心理功能的过程。人的意识由内在化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组成。儿童倾向于用别人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去对待别人。他们以成年人为榜样,逐渐发展自己独立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

他通过观察儿童对物体进行的分类,发现儿童概念发展经过三个阶段:(1)主题概念形成阶段,例如,年龄很小的儿童会把猫和椅子分成一类,因为猫经常坐在椅子上;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主题(thematic)关系;(2)链条概念形成阶段,例如,6 岁以下的儿童对积木进行分类时,如果首先是三角形的积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接下来仍然选择三角形积木;(3)类似于成人概念的抽象概念形成阶段。

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是Vygotsky 思维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方面。Vygotsky 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在语言发展中最为明显。他写道:“语言是儿童听到的外在言语和他用以思维的内在言语的连接体(merger)”(转引自Solso,2004:392)。因此,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现象的两个实体。他认为:思维和言语具有不同的基本根源,其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思维和言语的发展曲线可能会“交叉再交叉”,但总是不同向。思维之源是儿童的生理发展,而语言之源则是他的社会环境。虽然语言和思维具有不同的根源,但是一旦儿童意识到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名称时,语言和思维就会交错。儿童意识到物体名称之后,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就不可分了。因此,语言的内在化使思维用内在言语表达。

二 皮亚杰的认知进化适应论

瑞士心理学家Piaget 是儿童心理学(认知发生论)领域的另一位巨擘。他认为智力和其他生理功能一样,都是进化适应(evolutionary adaptation)的产物,生理和进化是最好的智力诠释视角。所以,他提出了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理论,指出儿童的智力发展取决于生理和环境两种因素。

下面讨论Piaget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根据Piaget 的观点,儿童的智力发展中存在着适应和组织(adaptation and organization)两个主要原则。适应是由同化(assimilation)和调节(accommodation)组成的一个双分叉过程。什么是适应?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用嘴巴、牙齿、胃和

胃液来摄入苹果并把它变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形式,这就是适应。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身体已经同化了一个外部物体并把它转化成了人类的生理材料。Piaget 相信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大脑运动。根据Piaget 的观点,大脑有复杂而又综合的结构或组织,这种组织的最简短层面是图式(schema),即可以施行于某一个物体的动作的大脑表征。例如,新生婴儿的吸吮、抓握和注视都是图式,是他们通过动作逐渐了解世界的方式。随着大脑的发展,这些图式不断地综合并按照顺序并列存在,以至于最后发展成为成人的大脑。

Piaget 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感觉肌动阶段(从出生到2 岁);(2)预操作阶段(2~7 岁);(3)具体操作阶段(7~11 岁);(4)形式操作阶段(青春期和成年期)。感觉肌动阶段是由几个分阶段构成,分阶段包括由简单图式发展而来的最复杂图式。首先为反射(reflex)阶段,新生儿的反应是天生的、无意识的,然后逐渐发展为有意识控制阶段,简单图式发展为二级图式(secondary Schema);预操作阶段,幼儿的行为从依赖动作转移到利用动作的大脑表征(思维);具体操作阶段,儿童在智力发展的三个重要领域取得了进步:守恒(conserv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顺序性和传送性(Seriation and transitivity),但仍受制于现实的具体场景;到了形式操作阶段,儿童(青春期)已经能够突破具体场景的限制,可以把假设或更加抽象场景中的物体对等起来。Piaget 认为,形式操作阶段标志着智力发展的结束。

三 联通主义

1967 年,Neisser 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当代认知心理学有两大研究范式:一是符号操作系统,又称串行处理模式(Serial Processing model),二是联通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并行分布处理模型(Paralle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Model)。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的代表人物为Newell 和Simon 等人,他们把人的智能比喻成计算机,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类心智活动,在心理学和人工智能之间搭起了桥梁,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然而,其“一组过程每次只发生一个”的理论观点,自80 年代末以来受到了联通主义的有力挑战。

联通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并行分布处理”模型,简称PDP模型。1986 年,Rumelhart & McClelland 和PDP 研究小组出版了两本关于“并行分布处理”的专著:《并行分布处理:认知微观结构探索基础》(卷1)和《并行分布处理:心理和生理模型》(卷

2),标志着人工神经网络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再次兴起。他们认为,大脑并不是把记忆储存在任何一个神经元或具体的神经元集合,而是储存在大脑分散的神经元整体。如果两个神经元同时激活,它们之间的联结(bond)就加强了,反之就削弱了;因此记忆储存在整个系统的网络模型中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分系统。

概括地讲,联通主义模型主要具有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性等四个特点。它实质上是由简单的单元相互联结组成的神经网络,原则上可以处理任何信息。换言之,并行分布处理(PDP)模型认为信息是用一种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方式来处理的。神经网络意味着神经单元对信息的处理是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发生的,单元之间存在着加强或削弱的简单连接。梁宇建说:“有关无意识自动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认知活动,则更适宜用联通主义理论来加以解释,比如内隐知觉、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等前沿性课题。”(梁宁建,2003:25)。除了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优势外,联通主义对心理语言学的词汇提取模型和认知语言学的一词多义现象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四 认知模式识别理论:格式塔理论、典型视角和原型匹配认识我们熟悉的事物,是人类令人称奇的能力。这种能力在认知心理学上被称为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模式是指若干元素按一定的关系集合而成的某种刺激结构,如物体、图像、声音等都可以是模式。无论是简单模式还是复杂模式,一个模式总是不同于其他模式。模式识别是指“把人输入刺激(模型)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

配,并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梁宁建,2003:65)。模式识别是人的基本认知能力,但同时又依赖于人的经验。模式识别过程包括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

下面,我们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着重探讨和认知语言学关系密切的三种模式识别理论: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典型视角(canonic perspective)和原型匹配(prototype matching)。

1.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K?hler,1947)研究了人们如何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和分类的。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模式结构涉及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刺激信号共同产生的印象远远大于所有感觉信号之和。视觉模式的感知是根据接近原则(proximity principle)、相似原则(similarity principle)和自然结构(spontaneous organization)来组织的。K?hler 一个引人注目的假设是:一个模式的自然结构是刺激本身的自然功能,它和这个物体过去的经验有很少的联系。然而,许多实验研究报告都

证明模型的“自然结构”和人类主体的感知历史直接相联系。

格式塔理论(完形理论)对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结构和图式的形成与理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典型视角

如果说格式塔心理学是关于简单刺激和完形特征的研究的话,那么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已经转移到和复杂模式识别有关的“内在”结构和过程的研究。典型视角(canonic perspective)就是一例。所谓典型视角,就是指最佳呈现一个物体的视野(views)或者是当你回忆一个物体时首先出现在你脑海中的图像(images)(Solso,2004:114)。

例如,关于一个茶杯和茶杯碟画面的典型视角很可能是正侧面,但绝不可能是空中的鸟瞰视角,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看到的只是大小不一的两个圆而非茶杯茶碟。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典型表征是通过体验一个范畴的很像的成员(like members)而形成的,尽管也有人认为很像的成员(榜样)只代表一种理想化的形式,它只是人们集合潜意识的一部分。

典型视角具有一般性。认知心理学家对这种一般性的解释是:通过和物体接触的一般经验,我们形成了关于一个物体最佳呈现和揭示最大量信息两种视野的永久记忆。因此,典型视角研究不仅能告诉我们关于形式感知的真理性认识,也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人类信息处理、原型形成、思维的经济性、交际的有效性、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和识解等方面的真知灼见。

Palmer, Rosch & Chase (1981)关于马和其他物体的名称确认试验结果显示,典型视角的物体被确认最快,越典型反应时间越短,非典型物体反应时间长。这样通过对世界的无数次印象,我们形成了关于某一类物体的大脑图像,而关于这种物体的典型(epitome)就贮存在记忆之中。

3.原型匹配

原型匹配(prototype matching)是针对模板匹配(template matching)的不足而提出的模式识别理论。原型“不仅是刺激集合的抽象,也是这一模式的典型(epitome)或‘最好’的表征”(Solso 2004:5)。原型并不代表任何特殊的、具体的事物,它反映的是某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基本共同特征。关于原型识别的证据,我们身边到处都是。

例如,人的脸庞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肤色和五官特征,但其原型是人颈上的带有五官的扁平器官。原型匹配理论认为,所有的外部刺激都是以原型的方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按照原型及其系列变式储存在人脑之中。因为原型是一种抽象化的内部表征,所以它并不要求外部刺激与原型严格匹配,只要能近似匹配即可。因此,某一范畴中的“好”成员和变异都能够被识别,纳入同一范畴。和模板识别相比,原型识别既减轻了记忆负担,又使模式识别变得更加灵活。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目前出现了两种解释原型的理论模型:集中趋势模型(central-tendency model)和特征频率模型(attribute-frequency model)。集中趋势模型认为原型就是一个表征榜样(exemplar)集合的平均值的概念。因此,原型可以理解记忆中的抽象事物,因为它代表着某一范畴的集中(量)趋势。特征频率模型认为原型代表一种特征方式或最经常经历的特征的组合。Solso & McCrthy(1981b)的试验研究支持这一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原型是一个模式集合“最佳例子”的(best example)的同义词。最经常经历的特征是构成原型的材料,贮藏在记忆里,而这些材料每次的组合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有不同的原型。

认知心理学中的原型匹配理论对经典范畴理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基于范畴观的变化,它对语言学中的意义、所指、词性的分类以及句法结构的分类研究都有深刻的揭示意义。

注 释

①模板匹配也是一种模式识别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刺激信号要与脑中的模板进行最佳匹配,这种匹配要求二者具有最大程度相似的重叠,方可识别事物。其明显特点是事物稍有变化就无法做到和模板最大相似程度的重叠,可能无法识别事物;此外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无数模板既会给记忆带来沉重的负担,也使人们识别事物缺少灵活性。

参考文献

[1]K?hler, W. Gestalt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Concepts in Modern Psychology. New York: Liveright, 1947

[2]Neisser, U. Cogn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7

[3]Palmer, S. E., Rosch, E. & Chase, P. Canon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Perception of Objects. In J, Long & A, Baddeley.(eds.).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IX..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1

[4]Piaget, J.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52b

[5]Rumelhart, D. E., McClelland, J.L.& the PDP research group.(eds.).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vol. 1).Cambridge, MA: Bradford,1986

[6]Solso, R. L. Cognitive Psycholog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7]Solso, R..L.& McCarthy, J.E. Prototype Formation: Central Tendency Model versus Attribute Frequency Model.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1981b(17)

[8]程琪龙.神经认知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第3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1.1观察指标实验室检查:在整个医治过程中在2、4、8、12周的周末对所有患者进行抽血来检测ALT和AST。B超检查:在医治前后进行B超检查,察看其肝脏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观察:医治过程中采用作用量表来评估相关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

1.2疗效判断标准痊愈:肝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肝功能与医治之前对比变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与进药之前相比该器官的功能无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为痊愈与好转两项之和。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分析资料。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间疗效比较治疗后,甘利欣胶囊组总有效率为94.6%,护肝片组总有效率为50.0%。甘利欣胶囊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护肝片组(P<0.05,见表1)。

2.2血清生化酶学指标变化对照2组患者治疗前ALT和AST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药物治疗之后,甘利欣胶囊组的两指标下降程度皆比护肝片组更加显著,从第4周开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甘利欣胶囊组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是呕吐、头痛,但程度比较轻,经过一段时间患者自行缓解;护肝片组中有2例出现了不良反应,症状是呕吐、食欲缺乏、头痛,同样未作特殊处理。2组不良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抗精神病药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及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由于得有精神障碍的患者一般都要进行长期的服药,这就会对药物代谢的重要部位肝脏产生一定的伤害,该类药物往往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肝损伤。肝损害的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药物对肝细胞产生了毒性作用或者是肝脏对药物产生了变态反应造成的。一般采用减小药量、增服保护肝脏的药物或者换药的手段来医治肝损伤。据报道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损害,以氯丙嗪为多,主要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少数人发生黄疸。

第4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一、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我们看到的教学局面常常是教师手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在黑板上详细罗列教科书上的知识要点,并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学生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匆匆忙忙地记笔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了容纳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学不到实质性的历史知识,还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感。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对这种教学局面进行改观和完善。如今,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走进了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即多媒体技术,它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与人分享功能,将它引进初中历史课堂,可以促进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历史课程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将全班学生四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课堂上,每组轮流对本组成果进行汇总式阐述。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就使学生详细了解和掌握了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同时也将学习权利归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课堂。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历史是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世迁的渠道,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教材中的事件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遥远的时空差距,如果我们只是利用口头语言进行描述,学生还是难以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实认识到列强在中国犯下的血腥、野蛮的滔天罪行,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介绍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然后播放了电影《》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人类文明的文化结晶在冲天光火中化为了残垣断壁……看着投影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历史场景,学生不断发出了各种惋惜和叹息声,同时也表现出了愤怒和愤恨的神情。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到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从而使他们在强烈爱国心的驱使下,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纷繁复杂、不易说明的历史知识点,单纯的语言描述和传统教具的运用,根本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而信息技术则能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资料,使那些抽象、复杂、静态的历史知识点以具体、简单、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时,“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属于教学重点,尤其是尼克松总统将美国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更是不易。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组动态画面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了,同时也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精彩有趣。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也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广泛搜集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灵动的光彩。

第5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人道主义意识普遍提高。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体检标准的修改与放宽,高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态度明显转变,有关招生政策得到落实,越来越多的残疾考生顺利进入各类普通高校学习深造。据调查,这部分残疾学生大多数都是肢体残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弯曲者居多,极个别身体瘫痪,倚靠拐杖行走,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目前我国高校为残疾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支持远远不够,残疾学生还有许多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和问题,引发了心理障碍。残疾学生一般外表形象欠佳,自卑、敏感、缺乏社会交往,加上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不够,校园人文环境和生活学习设施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价值观迷失。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及时消除残疾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知识,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河南部分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调研,了解残疾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归纳出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办法。

三、残疾学生的心理情感特点

1.孤独感。这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担心在学校受到歧视,活动的场所少,不得不经常待在宿舍或教室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

2.自卑感。这是绝大多数残疾学生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遇到的困难比健全者多得多,如果从周围人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和理解,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另外,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问题上比健全者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

3.敏感、自尊心强。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易情绪激动,与同学发生冲突。情绪反应强,不稳定,在许多残疾学生身上都相当突出。如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等。

4.富有同情心。残疾学生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不是同类的残疾人却很少交流,如肢残者和盲人之间。

四、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调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容易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基本涵盖了残疾学生在校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残疾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残疾学生对能够进人高校学习感到异常兴奋,认为机会难得。高校的生活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交际、沟通、处理问题等。有的残疾学生认为,在高校学习有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可以使自己变得自信,生活更加充实,结交许多健全人朋友,将来能更好地融人社会。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对进人高校学习都持一种积极、肯定的看法。但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担忧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找工作还会被拒绝,被健全人瞧不起,没有人帮助自己,上高校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社会对待残疾人仍然存在偏见和歧视。

2.残疾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残疾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方面基本能够自理,对生活条件要求一般不高,但对知识的学习非常渴望,比健全学生更懂得学业是决定今后生活出路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必须引起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肢体残疾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普遍感到不适,个别残疾程度严重的学生,如拄双拐或坐轮椅的残疾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和考核标准过于死板、生硬。教师应该注意到残疾学生特殊的需要,在学习上予以具体的指导。

3.残疾学生渴望高校能够建立弱势群体服务机制。调查结果表明,有90%的残疾学生非常渴望我国普通高校能为残病等弱势群体学生建立专门的服务机制或机构。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对身边需要帮助的残疾学生进行义务帮助和支持。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普遍设立有专门为残疾学生服务的部门和专门机构。

4.健全学生对残疾同学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高达95%的健全学生都非常赞成并理解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他们认为残疾学生有权利进人高校学习接受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应该为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生活上、学习上、锻炼上的便利,包括设备和设施,以方便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使用。有95%的健全学生都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残疾同学,能够与他们友好相处。有70%的健全同学甚至表示“愿意为残疾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有同学说,在与残疾同学交往中,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当然,也有一些健全学生认为不知怎样和残疾同学交往,担心残疾同学性格比较敏感,思维方式与健全人有所不同,怕伤害残疾同学的自尊心。

残疾学生身体的残疾导致了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及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心理上比健全学生更渴望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然而,社会和高校目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机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无不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等)的维持、定向、激励或强化作用。残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显现,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针对残疾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从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残疾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育者只要发现及时、教育有方、引导得当,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善心理发展机能,消除不健康心理,走出心理困惑的误区。

1.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各类事故,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就不会制定科学的安全作业规程和交通管理规则;没有先天愚昧及失明、失聪,就不会懂得优生优育以及近亲何以不能婚配;没有药物致盲、致聋以及其他毒病症,就不会有详细的药物检验和管理制度;没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造成的肢体残疾,就不会有预防这种疾病的“糖丸”问世,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才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换来了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所以,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学生的权利,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此都有明确规定。高校的残疾学生最大的担心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法和健全者竞争,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情绪不稳定,学习恒心不坚定,时常和外界发生冲突,具有反感和逃避社会的行为倾向。改变残疾生这种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在正视残疾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式,从关注心灵开始,把残疾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一个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的团队和氛围,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精神的需求。

2.残疾学生的自卑程度要远远高于健全人。自卑是把双刃剑,心理学大家阿德勒提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在另一个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主动发现每一个残疾学生身上的优点,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价值是帮助残疾学生走出自卑的最好办法。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善于抓住残疾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细小环节创设教育情境,为他们提供展现能力的舞台,鼓励他们自己走出自卑不良的心理状态。

3.为残疾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要克服或消除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必须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要通过系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辅导,让残疾学生充分了解个体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过程,消除残疾学生由于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厌世感。直接和残疾学生接触的班主任和辅导教师,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残疾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不仅做到对残疾学生心理状况了如指掌,还需要经常深人残疾学生中间沟通思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忧所喜,找出不良心理产生或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同时,学校要结合已经建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或定点为残疾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和咨询,帮助残疾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力争把残疾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4.学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迅速,景色宜人,学生的各种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方便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锻炼的无障碍设施,运动器材还远远不够。因此,学校要继续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处处尽显对残疾学生周到细致的关爱和关心,让每一个残疾学生融人校园和班集体后,切实感受到校方和集体的温暖,使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完备的物质条件中逐渐得到缓解和排除。

5.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尽力通过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包括演讲会、报告会、小制作、小竞赛、户外聚会等,让残疾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感受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和战胜自我。举办文体活动时要注意遵循重在参与、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预防伤病的原则,掌握好运动量,不要让残疾学生再次受伤。

第6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 概念图 大学哲学教学 个体概念图 创新思维

一、引言

哲学教学尤其是大学哲学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长期以来,哲学学科的重要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视,甚至在大学,这样一个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期内,哲学地位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哲学本身的学科特点,赋予其在教学法上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属性;而现在大多的哲学教学仍然走在简单识记哲学知识和概念这条老路上,这不仅断送了大学哲学课在大学中的命运,而且抹杀了学生对哲学课的兴趣,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正从一个侧面反映这种弊端。本文以概念图为基础,探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一、概念图理论

(一)概念图理论的概述。

概念图是19世纪60年代由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D.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诺瓦克博士认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下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它是一个表示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有四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分别是概念、命题、交叉连线和分级结构(Novak,J.D,Gowin D.B,1984)[1]。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它可以主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帮助教师与学生提高教与学质量。

(二)概念图理论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1.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于1962年第一次提出关于人学习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的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当学习者把学习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David P.Ausubel,1998)[2]。

2.图式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勒通过实验发现,我们对语篇的记忆并不是基于直接的复制而是解释性的,这一解释过程运用所接触语篇中的信息连同与手头语篇相关的经验一起构建出一种思想表达(Bartlett,1932)[3]。这里所指的过去的经验并不是单一的事件或经验的简单堆积,而是组织好并易于驾驭的事物形态。他把这一结构块称为“图式”。图式是个不断发生作用的既存知识结构,当遇到新事物时,只有把这些新事物和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才能被理解,因此图式又被称为认知框架。

3.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是指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资源的总量。认知负荷理论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 Swelter)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施良方,2001:P265-267)[4]。资源有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主要表现在工作记忆容量上)是有限的,而任何学习和问题解决活动都要消耗认知资源,都有可能造成认知上的负荷。认知负荷理论为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有三个:①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②学习材料的复杂性;③个体的专长水平(即先前知识经验)。概念图可以降低无关认知量的消耗,同时通过让学习者制作概念图可以让学习者隐性的认知结构外显,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现有知识的水平,使学习的新内容建立在学习者现有的水平之上,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哲学学科的教学特征

(一)哲学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注重抽象理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经验领域里的客观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具有最大的普遍性。而且,哲学家们在所有问题上都是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从来就未曾达到一个统一的、终极的答案,只存在着围绕哲学问题而产生的不同解答方式,而这种种解答方式没有一个可以最终解决这个哲学问题,因而它们都是“平等的”、“等值的”、“多元的”(佩维奥,2003)[5]。一个好的哲学家并不向人们提供哲学问题的现成答案,他的答案只属于他自己,但他的问题却属于我们大家,属于时代、民族乃至全人类。哲学研究对象的超验性决定了其结论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和确定性。这反映在哲学教学上就必然以问题为中心,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哲学教学要以心智参与、对话互动为教学形式。

哲学是一种思想活动,一种通过抽象的理智的概念构造来进行的思想活动。各种哲学观点、理论和原理,是这种思想活动的成果和进一步展开这种思想活动的前提。哲学是思,活生生的思;哲学家在不断地思,无穷无尽地思。连绵不绝之思构成了哲学深厚久远的传统,所以主体心智的参与是形成思想的关键。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活动,是精神的产物和人性的结晶,是由哲学家的个人气质、性格和心理等因素相配合而形成的东西,带有强烈的人性和主观性色彩。这就决定了哲学教学必须以对话互动、心智参与为教学形式,从而也就成为哲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大区别。通过对话我你均走进了对方的内心世界,体验着彼此之间思维的乐趣,感受着彼此的激情与沮丧;领会着彼此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是一种精神求索的过程,它能激发人精神上的、心灵上的呼应、震荡和激动。这种精神、心智的参与是超越一切时代与地理条件制约的,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师生共同进步提高,一起领略哲学的魅力。

(三)哲学教学要以人格铸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最终目标。

哲学与科学不同。科学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在这个层面上哲学是无以匹敌的,如前面所述,哲学是思,活生生的思。思有何用?对于人类来讲,思是人与兽的区别标志之一;对于个人来讲,思是个人学习独立思考、谋求精神自由的唯一途径;对于世界来讲,哲学作为思想和理论,能够影响人的行动,推动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并且最终导致人类生活于其中的整个现实世界的改变。哲学对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社会的影响是以理论先声为主要形式的。所以哲学教学应竖起“思想自由、人格高尚”的大旗,在学生的心田播撒人文主义的种子,真正关注他们的内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四、概念图理论在大学哲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概念图是一种知识的组织与呈现的工具。

概念图由概念、连接线和连接语构成(Novak,J.D,Gowin D.B,1984)[1]。概念又称为节点,是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通常被放在方框或者是圆圈中。连接线就是图中概念之间的连线,用来表示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位于连接线上的连接语则用来具体说明概念或命题之间到底是如何联系的。哲学家的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原理和观点体现出来的,要想掌握哲学的智慧精神首先就必须抓住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这时使用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的知识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抓住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总体上、宏观上把握知识的体系。

(二)概念图是帮助学生学习哲学的有效工具。

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状结构,最概括的、最核心的概念位于图的最顶层,最一般的、最具体的概念位于最底层。因此,概念图可以直观地、清晰地呈现概念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从整个概念网络中帮助学生把握各个子概念及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而区分概念是学生学习哲学的一个难点,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就是一道坎。因此,概念图是帮助学生学习哲学知识、理清哲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保持所学思维的一种最有效工具。

(三)使用概念图时可以用相关的下位概念来帮助学习者理解所要学习的概念。

概念图可以简洁明了地向学生展现哲学原理、观点的逻辑论证过程,由于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必然要使用较多的材料进行论证。现行的哲学教材引用的材料较多,涉及的内容既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又有其他方面的,这就要教会学生怎样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而概念图能够以概念网络的方式将复杂的思维过程简洁化、可视化,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概念图运用于大学哲学课堂的探讨

哲学学科自身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在教学法上的独特性,而概念图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其在教学法上的这一需求。

(一)新课堂模式的理论背景。

杜威(Dewey)是世界现代教育的开创者。1916年,杜威出版了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emocracy and Education》,该书全面反映了杜威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就是对儿童经验的改造(Dewey,1985)[6]。因此,在教学法上,杜威从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论出发,提倡“从做中学”,要求教学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托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应为儿童设想,以儿童活动为依据,以儿童心理为根据。

(二)新课堂模式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为中心

在哲学课堂上,知识的问题首先是作为一个思维的问题呈现出来的,而思维的问题又是以一个自我意识问题摆在学生的面前。直觉、质疑、反思、理解和表达等一系列生命情态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哲学课堂里,学生个体生命当下的体验和直觉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塑其人格结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书本知识的基本概念,其有效性必须经过个体经验的检验过滤,并以独特的方式与个体的生命体验相结合,生成带有个体经验印记的种种变体,成为生命个体人格和能力的新延伸。在这一过程中,生命体验不再是单一向度的信息加工,知识的普遍性从属于学习者生命个体的本真体验,教师必须从讲台上的传授者退居为幕后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直接面对知识本身,充分展开直觉、质疑、反思、理解和表达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生命情态,使学习成为生命飞扬的一种形。

2.以概念图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概念图为中心,作为一种先行组织策略,先于教材呈现,概括性水平高,通俗易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或直观材料概况出相关章节的主要内容。

(二)课堂的组织。

课堂组织包括三个先后继起的学习阶段:自主学习阶段、合作学习阶段、互动式学习阶段。

自主学习阶段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其任务是熟悉将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掌握逻辑体系,联系个体人生体验和已有知识,发现和提出相关问题。该阶段的任务由学生个体在课前独立完成,是第二阶段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展开的保证。

合作学习是学习的第二阶段。这里所说的合作,指的是学生之间在课前或课后的相互合作。在本课堂系统中,学生被编为若干长期活动、荣辱与共的学习小组,每组4-6人,轮流承担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对当下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出相关问题的任务。因此,在课前,当值的小组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合作学习,商议并确定本组将要在课堂上进行陈述的要点,然后进行分工,各自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与人切磋,小组再讨论等),准备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对相关知识最有心得的理解。

互动式学习是学习的第三阶段,是课堂上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式互动。在课堂上,当值小组的成员轮流上台展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出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在每一陈述完结之后,陈述者必须继续站在讲台上,或是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回答他们的问题,或是回应其他小组同学对他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作为生生互动之补充的是师生互动。其中教师的任务有三:对生生互动中学生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提出教师的思路;对生生互动加以适当引导,使生生对话不断拓展和深入;对生生对话加以点评,指陈得失,褒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对之加以进一步的拓展。

六、结语

概念图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重要工具,把概念图引进大学哲学课堂,不仅符合哲学本身的学科特点,而且符合广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特征,极大地鼓舞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不断构建和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中,促成自我概念的改变和完善,以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Novak J D,Gowin D N.Learning how to lear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1-56.

[2]Novak J D.Learning,creating and using knowledge:concept map TM as facilitative tools in schools and corporations[M].Mahwah,NJ:Lawrence Erlba um Associates,1998 in Experimental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2versity Press,1932.

[3]Bartlett1 F1 C1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2versity Press,1932.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第7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1 多元智能理论下“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解读

顾名思义,多元智能理论所推崇的就是多种角度智能水平的发展,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八种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对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理念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功能。

1.1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

智力作为影响人发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近现代以来,在研究智力的众多学说中,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最受青睐。加德纳于1983年在他的著作《智力的结构》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并在其后的研究中进行完善,他认为个体的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多元方式存在的;智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在适当的外界刺激和本身的努力之下得到开发的。

加德纳对“智能”一词所下的定义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定义强调了智能的社会文化特性并将智能看作是一种生理和心理潜能。加德纳界定的八种智能类型如下: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与传统的智力测验(IQ测验)相悖的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拥有未知数目的潜能,从音乐上的天赋到了解自我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潜能的范畴”。在智力测验中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而对“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则不予以重视,很少能估价出一个人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或解决新难题的能力。

1.2多元智能理论对“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指导

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因为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并慢慢推广至其他层面。然而,广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不单能在小学及幼儿园的层面推广,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院或在职培训也是合适。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更了解学生,我们可以将理论用于两方面:一是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二是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如香港地区现时有几家中学,允许部分语文能力较低的学生利用录像来交功课。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自然探索智能在生物学科中的发展毋庸置疑,另外,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还包含了其他很多智能类型。比如必修1中的“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这要求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结果分析、表达交流等,这就是语言智能的表现;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以及数据分析是得出实验结果的重要依据,因此对逻辑数学智能水平就会有所要求;而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等技能则是整个实验的关键,这又属于身体运动智能。由于中学实验的特殊性,实验多是由几位学生协作完成,因此人际交往智能水平高低也能有所反应。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案例就能反应高中生物学习活动对于各种智能的发展和提升,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用武之地,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为其提供更为合适的发展空间。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来进行实验分组,分别将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实验组内,让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可以互补进而共同完成整个实验。那么相对的,在进行实验评价时,教师不仅要看学生完成实验的结果如何,更要关注动手操作的整个过程,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对于语言智能较差的学生可以着重观察他的实验过程,而对于逻辑数学智能较高的学生则可以关注他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过程。

而且,学校教育往往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成绩优秀,就是一个“成功者”,否则就是一个“失败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以传统智能研究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传统的考试是纸笔测验,内容大都以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考查为主,并且认为个体的智能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测量的,测量的结果可以鉴别出学生聪明与否,可以预测学生日后能否成功。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要评价学生的其他智能,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这也就是新课程为何要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的原因。

2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下“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阐述

马克思思想的宗旨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而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思想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它们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理解和促进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有着重大意义,尤其对“面向全体学生”理念内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1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本质对理念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但究竟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则众说纷纭。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人的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其具体表现为:第一,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社会关系包括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生活交往关系等。第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素质是指人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具体表现为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

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首先要理解全面发展的本质含义。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解放。马克思的理论就是人的解放理论,他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说过:“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自己真正获得解放”。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自己获得的自己的真正的解放,就是要防止畸形发展,避免片面发展,使人不受压抑和限制,能够自由地发展。具体到生物教学中就可体现为教师创造一种自由自主的氛围,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使学生自主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获得自由的发展。第二,人的全面发展即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这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对应了课程理念所提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对每一位学生,教师都要照顾其不同的学习阶段,争取学生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挖掘各部分的三维目标以体现这一理念的达成。第三,全面发展即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而表现出来的时候便是个性发展,那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并非一模一样的全面发展。当马克思说丰富个性、自由个性的时候,就蕴含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一样的发展。《标准》认为课程的内容标准应该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高中生物教师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这一理念能有效贯彻的具体体现。

2.2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思想对理念的指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实际,继续发挥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他并不仅仅把人的全面发展只局限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上,而是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明确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归结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全民族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容。这就是“人民主体论”,毫无疑问的是学生当然包含在“人民”这一概念中,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就是我国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而其所提出的各种素质中又特别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他还特别指出要培养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素质为核心并不断提高人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相统一的水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就是新课程理念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完美契合之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与教的目标不再只是简单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机会给学生进行探究探索,让他们通过自我活动收获学习成果,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和巩固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求新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素质。高中生物教师通过改革实验或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教学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探究,更深入地认识教育的本质,更准确地把握教育的根本使命,推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论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还是中国化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本质都是强调人的自由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而新课程理念则以此为据,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

3 生命哲学理论对课程理念的支撑

生命哲学萌芽于18世纪的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德、法。狄尔泰最早用“生命哲学”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其后逐渐形成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叔本华、尼采、狄尔泰、齐美尔和柏格森等,其中,柏格森的“纯粹绵延”理论最具代表性。

3.1人的生命的自由性、主体性及其与“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关系

生命哲学家们都将关注的主题由自然物质世界转向了人自身与人的生命及与人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生活,都不把生命看作是物质或精神、感性或理性的实体,而看作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领悟,也即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和过程。学生作为生命主体,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也是自己学习生活的主宰者。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倡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自己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对自己的学习课程及学习效果有明确的看法和评价,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与适应,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自主地发展。

3.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及其与“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关系

人的精神生命是独特的、自我主宰性的。虽然生命都共同享有“生命冲动”这一共性,但生命的追求是不同的,每一个生命都在不断的追求它自己独有的意义。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其独特的思想、感情和独立人格。因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省途径各不相同,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生命的多样性。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甚至是评价方式,都有着相同的标准和模式,并不因学生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忽略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自评标准,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的发挥。为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优点达成自由发展。

3.3人的生命的创造性及其与“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关系

生命哲学家们认为哲学所应探索的不是世界的物质或精神本原,而是内在于并激荡着整个世界的生命;他们强调生命的变异性和创造性以及作为人的生命的体现的心灵世界的独特性。柏格森从进化论的角度提出,生命首先表现为一种冲动,即“生命冲动”,这种冲动无时无刻不在创作自我和新的东西。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命的个体,都作为一个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体而存在。可在现实的学习中,学校通常把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发展,这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实现。因此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摒除“一把标尺看学生”的传统作法,摒弃只通过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科成绩为重点的课程评价观,教师也应该多多开展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训练自己获得的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

3.4人的生命的绵延性、终身性及其与“面向全体学生”理念的关系

第8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教育建构主义;信息技术;科学方法的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45-01

教育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是支持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过程,是在理解、感悟、批判过程中建构知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保存信息和利用信息为目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其中,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具体地说,科学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下面笔者将在建构理论下谈自己实践的几个信息技术科学方法的培养模式。

一、建构主义的关键假设与启示

1、个人建构主义的关键假设

知识是通过经验建构而来,学习产生于个人对知识的阐释,学习是学习者在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对意义理解的过程。这几个关键假设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学就是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制造适当“困惑”,帮助并引导学习者解决“困惑”为核心,来支撑个体对知识的建构。

2、社会建构主义的关键假设

学习是磋商不同观点的社会性协作过程。这个假设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3、与境说的关键假设

学习应发生或置身于真实的场景。这个假设给教学带来的启示是教育应跟情境脉络有关,称之为“情景认知”,这种学习类型叫做“真实性学习”,这种教学称为“抛锚式教学”。

二、贯彻新教材培养科学方法的模式之一 ――观察法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1、课堂演示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课堂教学中教师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通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起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

2、活动与探究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必须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积极而广泛的思维,既接收信息,又传递和加工信息,诱发悟性的启动,学生获悟后就进入新颖别致的构思设计,最终获得准确而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贯彻新教材培养科学方法的模式之二――分析法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磋商不同观点的社会性协作过程,因此它需要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教学活动中,而不是以权威者去剥夺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一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

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十分扎实,实践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这一教学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者不是被动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教学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允许多元价值的存在,并形成相对共同的价值进行分享。

四、贯彻新教材培养科学方法的模式之三――任务驱动

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特性。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例如,在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制作一幅图片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制作这幅图片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教师教的依赖心理。如果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就有一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再自己去操作、尝试。在去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的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这正是建构主义中与境说理论的体现。

第9篇: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范文

[摘要] 新李斯特主义的前景取决于其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但是,这一流派的研究者目前主要关注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后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产业政策为中心,通过对于发展型国家论――与新李斯特主义具有学术渊源的理论流派或李斯特主义的政治学版本――的早期文献的重新解读,梳理出发展型国家论的两个重要研究传统,并以这样两个研究传统为出发点,对于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确认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F091. 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5)03-0018-08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热潮消退之后,产业政策正在再次进入学界的视野。重新关注产业政策的学者主要有两类:一类采取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但是对长期指导后进国家发展的“华盛顿共识”持批判态度;另一类则依据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试图重构推动后进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逻辑。如果说第一类学者更多地是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政策措施进行微调的话,那么第二类学者则比较激进。由于与李斯特经济学具有直接的联系,后一类学者的研究逐渐汇聚为可以称为新李斯特主义的学术潮流。

在本文中,笔者将罗伯特・韦德( RobertWade)、艾丽斯・阿姆斯登(Alice Amsden)和梅迪・谢菲丁( Mehdi Shaeffedin)等秉承李斯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家称为旧李斯特主义者,而把运用制度与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赖纳特(Erik S.Reinert)、张夏准(Ha-J oon Chang)和贾根良等学者称为新李斯特主义者。目前,新李斯特主义方兴未艾,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探讨,例如,1日李斯特主义者关于为什么强调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模式未必会自动地为后进国家带来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一重要问题的分析具有说服力。但是,旧李斯特主义者并没有充分地讨论提高企业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的具体措施。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强调管理学基础对于新李斯特主义的重要性。

由于旧李斯特主义者往往将关于发展战略的选择还原为经济理论之争并有将企业能力或生产力

李斯特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的形成机制处理成“黑箱”的倾向,所以直接从旧李斯特主义的文献出发来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具有难度。在这种背景之下,从与旧李斯特主义具有联系的相关研究出发,寻找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的线索就成为现实的选择。我们认为,与旧李斯特主义具有内在联系的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为系统地把握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提供了出发点。

近年来,在比较政治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发展型国家论开始进入我国经济学界的视野。由于具有相近的学术渊源和类似的政策主张,新李斯特主义者对于发展型国家论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挖掘并重温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有助于存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上构筑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确认改进基于新李斯特主义的政策实践的途径。

一、为什么新李斯特主义需要管理学基础

长期以来,后进国家的发展战略受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在新古典经济学家开设的政策清单巾,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占有关键地位。对于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的重视源于以下认识:尊重市场机制和白由贸易原则意味着后进国家依据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而这种发展战略将自动地改变这些国家的资源禀赋,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正如依据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的后进国家在工业化的早期可能在工农业关系问题上落入李嘉图陷阱一样,在初步完成了工业资本积累之后,如果后进国家完全依据静态比较优势来设计发展战略,则有可能在产业升级问题上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作为发展经济学中的经典议题,李嘉图陷阱描述的是稀缺的土地资源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进国家的工业发展的制约:在这些国家,人口增加往往引起粮食价格上升,粮食价格上升推动工资上涨并压低利润,而低利润意味着企业很难进行设备投资。在这一过程中,获利的只有土地所有者。相对于工业化初期的李嘉图陷阱,比较优势陷阱指的是,在初步完成资本积累之后,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未必能够提高后进国家的竞争力,其表现是后进国家被长期锁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价值链的低端。实际上,对于比较优势陷阱的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凶的分析是新旧李斯特主义的出发点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丁理论依据是否正确,而且受到政策实践的影响。换言之,即使理论依据是正确的,如果政府官员不能或不愿正确地设定具体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企业不能或不愿有效地利用政策环境,那么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或者难以实现、或者伴随成本。实际上,保护国内市场、推行产业政策的一些国家并没有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尽管新李斯特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之间的学术争论仍将继续,但是对于前者来说,在坚持介入必要性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相关政策措施的效率,即如何强化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显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二、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

对于高度重视政府介入的新李斯特主义者而言,政府介入的管理学基础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尽管一些具有新李斯特主义倾向的研究者和产业政策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没有进入体系化的状态,在相关领域的主流文献中没有占据关键地位。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后进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上,新李斯特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存在长期的论战。对于前者来说,在经济学原理的层面上论证己方的合理性是最重要的议题。

东亚地区的政策史表明,以产业政策为代表的发展战略的出现未必以一个学术流派的压倒性胜利为前提,更多地是一个围绕国家的发展意愿展开的政治问题。换言之,学术争论有助于推动政策范式的变化,但是发展战略的形成更多的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现象,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有学者将产业政策理解为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的结果,其原因即在于此。实际上,姑且不论中国的政策实践是否符合新古典经济学或新李斯特主义的原则,在现实中,在政府积极推行产业政策的20世纪80年代,支持产业政策的学者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理论基础;类似地,在自由主义的影响迅速上升的90年代,产业政策也没有退出舞台。

对于新李斯特主义者来说,构建管理学基础的主要途径本来应该是从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演绎出具体的政策措施。但是,因为这些理论依据具有比较强烈的纯粹理论的特征,所以这种研究显然不能在短期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更为现实的思路是对尽管没有成为新李斯特主义的主流文献,但是却与新李斯特主义的政策主张一致、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但是,如果我们选择这种研究路径,如何整理这些研究将成为一个问题:尽管这些研究具有近似的问题意识,但是相互联系却并不明确。因此,如果缺乏明确的出发点和分析框架,我们能做的将只是罗列这些研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产业政策为中心,通过对于发展型国家论――与新李斯特主义具有学术渊源的理论流派或李斯特主义的政治学版本――的早期文献的重新解渎,梳理出发展型国家论的两个重要研究传统,并以这样两个研究传统为出发点,对于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确认新李斯特主义的管理学基础。

一般而言,学术界认为查默斯・约翰逊( Chalmers J ohnson)使产业政策一新李斯特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之一 成为学术研究议题并开创了发展型国家论。但是,这种流行观点忽视了约翰逊之前的经典研究。实际上,发展型国家论的早期研究具有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两个相互补充的研究传统,前者的代表是约翰逊发表于1982年的《通产省与日本的奇迹》,后者的代表则是詹姆斯・阿贝格兰(Jamcs C.Abegglen)发表于1970年的《日本经营的探求:日本股份公司》。长期以来,约翰逊的著作被奉为发展型国家论的开山之作,阿贝格兰的著作则由于在日本出版而被英语学术界忽视。实际上,阿贝格兰的著作包含了后来被称为发展型国家论的理论流派的所有关键要素。另外,对于本文而言,尽管阿贝格兰和约翰逊的经典研究都包含了以政治过程和企业生产活动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两个思路,但是相对而言,阿贝格兰的重点在于后者,而约翰逊的重点则在于前者。更为重要的是,以政治过程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的研究传统――本文称之为发展型国家论的上行路线或约翰逊传统――成为后续研究的主流,而以企业的生产活动为中心来分析政企互动的研究传统

本文称之为发展型国家论的下行路线或阿贝格兰传统

则流落于主流之外。然而,只有将包含在发展型国家论早期研究中的两个研究传统整合在一起,发展型国家论以及新李斯特主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后进国家的实践。对于本文来说,只有将这样两个研究传统整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系统地梳理关于强化产业政策效果的研究。

首先,阿贝格兰被忽视的研究包含了发展型国家论的所有关键要素。众所周知,格中克龙的后发优势说是发展型国家论的理论起点,而后进国家如何解决融资问题则是格申克龙最为重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阿贝格兰的研究与格申克龙的思路的相关性是非常明显的:在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分析中,阿贝格兰不但将日本企业对于外部资金的高度依赖视为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且明确指出,这种融资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和央行介入的结果。一般而言,齐斯曼关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的关系的研究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论中较早讨论融资制度的经典文献。但是,这一研究的发表远晚于阿贝格兰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阿贝格兰是最早将格申克龙的核心思路运用到关于东_哑经济发展的研究之中的学者。另外,强烈的发展意愿、自主的核心官僚机构、紧密的政商关系和选择性的产业政策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的主要特征,也是发展型国家论的关键要素,而阿贝格兰的分析则涉及了上述所有因素。因此,尽管没有受到发展型国家论者的重视,但是将阿贝格兰定位成发展型国家论事实上的开创者之一当不为过。

其次,产业政策是约翰逊和阿贝格兰的中心研究议题,但是两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路径有所不同。尽管约翰逊重视企业在政企关系中的作用、正确地评价了关注企业层面的生产活动的“企业合理化政策”的意义、甚至将管理学家德鲁克的名言――“只有管理者,而非自然、经济法,或者政府,能够使资源变得有效” 作为《通产省与日本的奇迹》的题记,但是,他对于企业层面的牛产活动的分析浅尝辄止。在总体上,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制度主义倾向的政治学家,他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产业政策的形成过程.并试图将政府介入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相对地,作为管理学者的阿贝格兰对于上述问题的处理方式则完全不同。在论述日本经济的特征时,他将日本企业的组织形态和资金结构与政企关系并列,并倾向于通过分析政府对于企业的融资活动和劳资关系的影响来把握政府的作用。换言之,阿贝格兰的产业政策论建立在对于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来源的分析之上,其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政府介入对于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层而的制度安排的影响来论证政府介入的作用。这种研究思路反映在《日本经营的探求:日本股份公司》之中,在后续研究之中也得到了延续。

再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将以政治活动和企业层面的生产活动为中心的产业政策研究分别称为发展型国家论的研究传统中的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的话,那么约翰逊和阿贝格兰的区别主要足程度上的:两种研究路径并存于两者的研究之中,但是约翰逊更倾向于上行路线,而阿贝格兰则更倾向于下行路线。但是,在发展型国家论成为显学的20世纪80年代之后,约翰逊传统成为主流研究方向,相对地,阿贝格兰传统极少被提及,少数延续了阿贝格兰传统的研究或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或者没有被从阿贝格兰传统的角度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