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景观绿化设计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绿化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景观绿化设计案例

第1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文章从医院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医院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手法,尤其是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设计,并结合深圳大学学府医院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了相关探索,总结了体会。

关键词

外部空间设计 硬质景观 软质景观 设计案例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大众对就医环境的新要求,医院环境的设计备受关注,不少老医院,由于业务的发展,深感过去那种“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相去甚远,追求一种全新的就医环境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因此,在医院总体设计中充分重视外部空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部空间设计对综合医院的影响

良好的外部空间设计,宏观上体现了现代医院的整体风貌,使医院完成从纯功能布局的初级形态向室外环境艺术空间的转变,并使患者身处康复乐园之中,实现“医院在花园中,花园中有医院”的美好愿望。

二、外部空间设计构成及手法

外部空间设计的构成要素,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类: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从物质要素构成方面,分为建筑物、绿化、广场铺装与道路、建筑小品构筑物;在精神要素构成方面由文化(文脉)、历史等因素构成。

(一)硬质景观要素构成及设计特点

所谓硬质景观就是利用有形的实体进行外部空间的围合所达到的景观。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体量、色彩、层数、风格;内部道路广场的材质、宽度、大小及竖向设计;园林绿化的形式(集中、分散、点、线、面相结合)及树种选择。

其主要设计特点为——

建筑物的布局应以医院本身流线及功能为前提,利用轴线对位,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及有关图底关系互换,形成主体建筑群的平面定位。

门诊楼、病房楼及医技用房共同组成医疗区,建筑布局充分考虑三者之间比例关系。特别注意三者形成布局的周围空地(广场、绿化)的形态及大小。

门诊楼病房楼周围广场的尺度应符合视线设计的要求,同时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精神相协调。

医院广场的定位应当是总平面设计之初的重要节点,其设计深度的把握,应充分考虑医院本身的特点,既不要像城市广场那样功能齐全、景观丰富,也不要像一块留出的空地,毫无内涵。医院主广场的设计应从两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广场是以疏散为主,观赏为辐,广场的景点应当点到为止,各功能模块之前的广场具有独特性,即与功能相吻合。另一方面,主入口广场不宜太大,力争使广场做到精致而不狭小,满足广场功能即可。

绿化设计应有统一绿化设计的思路,不应该仅是边边角角的补充,如树种的选择,花卉的搭配,中心绿地的风格等等。

(二)软质景观要素构成及设计特点

所谓软质景观就是人置于环境中,有一种医院气氛的渲染,以及意境的感受。其构成要素为:医院历史文化积淀的重组与更新、医学文化的体现。其设计特点:外部空间软质景观的体现,说到底也是硬质景观的体现,但这种体现的是一种无形的,能给人以联想的作用。如:康复患者休闲的心情、神态,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医院文化的联想与回忆……

三、深圳大学学府医院外部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一)概况

深圳大学学府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医院)基地周围有规划的城市道路,南侧有保留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教学楼和行政楼各一幢,北侧为深圳大学新校区,南侧为长岭皮河,西侧为西丽高尔夫球场,地势呈不规则多边形,地势平坦,选址符合城市规划和医疗卫生规划。

(二)外部空间设计特点

基地内外部空间设计应与城市规划层面共融、共生。方案采用新旧建筑统一设计的思路,既符合绿色医院评价的相关要求,又在整体外部空间的协调上,形成统一的外部空间品质。

设计S形架空廊架沿东侧城市道路展开,符合城市规划,使外部空间、绿化景观、建筑功能与城市规划完美结合。

“梭形”医院街与“S”形架空廊架之间形成医院主医疗区的“绿肺”,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其室内外空间的交融,符合南方建筑的特点,具有积极的疗愈作用。

四、外部空间设计的感受

通过以上深圳大学附属医院案例的介绍,深感医院外部空间设计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外部空间设计终极目标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同医院功能空间应有其独特的外部空间个性,门、急诊外部空间的恢弘大度,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联;病房楼梯广场的宁静特质;门诊医院模块之间内庭院的塑造,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以上不同功能的准确定位,共同形成良好的外部空间设计。

第二,根据综合医院七项用地的不同特点,做到外部空间疏密得当,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第2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别墅,庭院,文化,空间,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绪论

1.1选题背景

自2006年淄博市正式跨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以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新建墅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住宅环境的优良与否,也构成了评审住居地生活总体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重视和锐意追求,有了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的室外生活空间的需要。

1.2选题目的与意义

本文针对地处北方的淄博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的别墅庭院景观进行了归纳总结,详细阐述了淄博地区别墅景观设计特点及植物配置;列举了具体的设计案例,分析其景观特点,以期待更好的满足今院景观的建设需要,为今后的庭院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淄博的景观建设的创新与突破。

2.淄博市别墅庭院空间概况

淄博别墅市场一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随着市场逐渐成熟,一些各具特色的别墅应运而生,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淄博地区别墅区共计约17处,其中张店区有2处,桓台县有5处,临淄区有1处,周村区有6处,博山区有1处,高青县有1处,高新区1处。本文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别墅庭院具体分析。

随着近几年城市的发展,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进入,带动了本地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在本地别墅庭院景观中会大量用植物来增加景点,用植物来遮挡私密空间。淄博地处北方城市,有着很好的季节性变化,因此在植物的选择和使用上有多种搭配和层次的选择。

3、淄博优秀别墅庭院空间配置特色分析

案例【淄博荷塘月色】

3.1营造庭院空间的布局

淄博荷塘月色景观规划以江南水乡田园休闲风情建筑风格作为基本思路,重点提炼中式园林的精髓。强调亲切、怡人氛围,体现“绿环水动”的规划理念,景观主轴上设置水景,人在水景中,一步一景,景随步移。在设计中南向花园与庭院互相呼应,形成互动的景观空间体系,创造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人居环境。

本案例别墅庭院绿化环境包含了私人别墅庭院和公共绿化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做好公共庭院的维护,也要引导、协助业主做好私人别墅庭院绿化,才能使整个社区形成生态化的优良环境。私人庭院是属于业主个人的私有空间,业主可根据自己喜爱,在其中布置各种园林绿化植物或小品。而现在的开发商往往先在其上铺设草坪,以求得售前有一个良好的面貌,并且所费不多。

公共绿化的部分开敞而有序,庭院周围均植名花,渠上有桥,过桥百步,既是郁郁葱葱的杨柳与修竹。这里种植的植物,已作精心布局,使山水、建筑、花木交相辉映,景色如画,完全是移步换景。小桥流水、植被、景观小品有趣的构成了一副开敞自由的休闲惬意空间。公共空间与私人别墅庭院有明确分隔,私人庭院强调私密性,作为室内活动的室外延伸。

3.2植物配置特点

3.2.1布局变化

植物配置围绕着水系的景观主轴,以点带面,多节点共生的结构布局,形成相互穿插互动的植物配置空间体系,借景、对景的设计手法在植物配置中被大量运用。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突出与中式大宅相呼应的树种,松竹梅的使用较为广泛,各类松竹的交相辉映,很好的突出了中式景观的意境。并采用大量的乔木环绕园区,有效的隔离了周围的嘈杂宣泄的环境的影响。行道树则采用了淄博本地常用的国槐、栾树。

3.2.2层次性及多样化

别墅区内采用的树种多为淄博本地的树种。别墅的景观植物相对较为丰富。但在别墅内庭院种植的植被较为单一。

别墅庭院的植被,从层次上在说,以突出乔木+地被模纹为主要表现层次。减少花灌木的使用,意在打造一种视线上的通透性和纯净感。从植被使用的多样性来说,以常绿的松竹类为特色,烘托中式大宅的这个主题,因此松竹梅+模纹+景石可以说是这个别墅庭院的精华之处。再配以落叶乔木搭配使用,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3存在问题分析

3.3.1布局配置特点不足

1、从整个园区的景观规划布局看,建筑外庭院风格及布局能体现中式庭院的风格,风格上来讲作为传承传统庭院布局,显得分量不够足,达不到苏州园林中的意境画意。

2、建筑私人庭院景观的规格基本相同,有“中庭”、“前庭”、“后院”的设置。能很好发挥人们对传统庭院的憧憬之情。 但别墅私人庭院的结构设计过于简单,甚至对比公共区域的绿化简直就是简陋,一方面这是由于作为业主的自留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相比较大城市来说,空间的布局上单一,内容缺失,设计还不够到位。需要完善的提升的东西还需要逐步推进,用来丰富我们庭院生活内容的东西还很多,这还远远不够。

3.3.2植物应用中所存在问题

庭院内种植的植被层次较少、过于平均,现代别墅都体现出植物的群落性结构,本案中没能体现这一种植特点。 而且在植物品种上也较为单一,缺少色叶植被及宿根花卉的映衬。显得整个别墅区内虽然常绿较多,但也缺少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意境。 再者,由于层次上的缺失,在施工中植物种植布局排列上显得不够有序和美观,视觉感觉有点乱。

4、对策与建议

作为对淄博别墅庭院的分析,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合理化的建议,明确今后需要提升的方向。拿出来分析的两个庭院案例,有自身案例的优势,又恰恰在一些环节上缺失。首先要想做好庭院区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明确其特点,发挥文化优势,避免奢华型建设,进行可持续建设发展的方式。在细节上注重风格的选择、色彩的运用、结合各个景观元素才是做好别墅庭院景观的重要手段。

4.1别墅庭院风格的选择

别墅庭院有多种不同的风格,一般是根据业主的喜好确定其基本的样式。别墅庭院的样式可简单地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目前从风格上私家北方别墅庭院可分为四大流派:亚洲的中国式、日本式,欧洲的法国式和英国式。而建筑却有多种多样的不同风格与类型,如古典与现代的差距,前卫与传统的对比,东方与西方的差异。

4.2别墅庭院色彩选择

色彩也是影响别墅庭院风格的因素之一,对色彩规划的一个技巧是根据建筑色彩与周围环境确定别墅庭院的主色调。观叶植物在花园的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中很重要,在英国等欧洲国家,认为花坛中栽种些观叶植物是很自然的事情。夏季是一个开花植物种类繁多的季节,因此,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色彩组合,用充满野趣的多年生草花来点缀。在夏季即使用色彩明度高的多种花色组合也不会有杂乱之感。崇尚简洁的可以在别墅庭院中种些花草,或者是做成一个绿色植物的苗圃。而如果希望取得更加理想的景观效果,可以请专业的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师来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和制作别墅庭院。

4.3表现时序的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别墅庭院的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别墅庭院的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体会时令的变化。

5、结论:

从古到今,人们似乎总是离不开庭院。庭院的起源,是一个被历史湮没的年代,他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化日益发展,但人们始终也割舍不了对庭院的眷恋。城市土地过度开发,居住密度过大,绿地减少。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使得人与自然逐渐地被隔离,要拥有安静的生活环境,优美的大自然,清山绿草和新鲜空气成为了现代人的奢望。庭院,这种人为的自然空间,再次成为我们的依赖,他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对自然的需求。作为本次研究的主题也是希望能在自身调查理解的基础上对淄博现状庭院做一个梳理,使我们更好的更明白的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环境和精神空间。

作为本次研究的主题也是希望能在自身调查理解的基础上对淄博现状别墅庭院景观做一个梳理,别墅庭园作为私有景观的主要载体,在注重观赏性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庭园功能和空间的设计,应立足于服务对象的使用要求,面向生活,以人为本,做到高质量的景观品质的同时满足居住者日常室外活动需求及空间场所感的营造。 这也是当下我们追逐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柏艳芳、郭绍霞. 淄博市园林绿地树种调查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

[2]李玲.淄博市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及景观效应研究[J]. 山东科学, 2007年8期.

[3]陈冰. 现代建筑空间与中国传统庭院、园林空间的潜在关联[D]. 上海:同济大学, 2006

[4]徐慧华.独栋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李品;郑占锋;孟朝;申月华;聂庆娟.私家别墅花园景观设计精致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6]曹国伟;胡希军;胡阳阳;张永宾.现代别墅庭院的情感设计[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王珊;杨姗;朱蕾;王京华.庭院的生态作用――以蛇口南海意库3号厂房改造方案为例[J].工业建筑,2008年11期

第3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护坡景观;绿化设计;裸岩;植物

城市护坡绿化这个名词比较概括,包括护坡绿化、道桥绿化、河湖护堤、矿山绿化、建筑物立体绿化等领域。立体绿化在增加绿量、景观造景、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地球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生态低碳城市是下步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为绿化是生态化城市发展的载体。一谈到城市本身就是高楼大厦,混凝土建筑、道路、桥梁,要改变热岛效应,改变这种丛林耸立的现状就要从生态化城市中的边坡护坡绿化做起。边坡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工程中很多,采取生态防护措施,不但可以绿化环境,亮丽人们的视觉而且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也是一个好的措施。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类型多、强度大。在水利、公路、铁路、矿山等土木工程建筑中,经常会有大量的开挖,破坏了原有的植被,造成了大量的土坡和岩石边坡,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建设生态、环保、节能、消音、有生命、会呼吸的绿色边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工程。像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在这方面做得都比较早,也有很多经验让我们借鉴参考。

1.护坡绿化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3)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4)环境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护坡分类归纳

(1)按边坡所处山坡位置可将其分为:坡脚边坡、坡中边坡和坡顶边坡。

(2)按坡面裂隙情况,可将边坡分为:完整边坡,较完整边坡,破裂边坡,破碎边坡。

(3)按坡面岩石的持水性,可将边坡分为:水稳性边坡、水软性边坡、水溶性边坡。

(4)按边坡的高度分为:高边坡、低边坡,划分标准为10m。

(5)按边坡坡度可划分为:小于30°为缓坡,30°-45°为斜坡,大于45°为陡坡。

(6)按坡面的组成成分分为:岩石坡面、土石坡面、土质坡面。

(7)按结构面与边坡的倾向的关系,可分为:稳定、欠稳定、危险三种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做好护坡设计要有地勘报告或跟地质勘探设计单位联合体一起设计,有地质灾害的必须先做好岩体支护及地质灾害防护后再做景观设计,否则后患无穷。

3.护坡绿化攀援植物选择参考

坡面植物选择参考(做好岩体支护后外表面做的景观营造)

栽植植物总结:落叶乔木刺槐、白蜡、火炬树、蒙古栎、五角枫、京桃、山杏、山楂、紫叶李、暴马丁香樱花、海棠等;常绿乔木黑松、青仟云杉、蜀桧、冷杉等;复叶槭、连翘、红瑞木、紫丁香、榆叶梅、珍珠梅、紫叶矮樱等花灌木;黄杨球、水蜡球、桧柏球、紫叶小檗球等灌木球;黄杨篱、沙地柏等常绿地被;金叶莸篱、水蜡篱、金叶女贞篱等地被;鸢尾、玉簪、山麦冬、景天等花卉植物;攀岩植物地锦、蔷薇、凌霄、葡萄、紫藤、常春藤等。

4.城市护坡绿化根据地理位置、功能分类

4.1城区内车行干道两侧的护坡景观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展示在道路使用者视野中的道路板块、道路构筑物、绿化植被和照明景观及道路周边建筑物等为一体综合景观,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还体现城市交通、环保、经济发展、城市历史文脉、旅游资源 ,是城市重要的立体景观,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护坡景观在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非常的重视和重要,它体现了城市的底蕴。作为大连等山地丘陵城市,道路两侧有高差变化很正常,因此会形成很多的护坡绿化景观。例如大连道路边侧的恐龙壁、大连老虎滩及金石滩入口路道路景观就是体现大连旅游文化,为前些年的旅游增色不少。

4.2火车、轻轨、快速路两侧的护坡绿化

道路两建筑构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来往人们可以增强城市宣传力度,增加旅游潜力。设计简洁明快,车速很快因此设计要总体考虑,植物栽植和绿化要组团式不要过于细腻,大色块种植,可在绿化之后局部点缀小品、文字景观,增加观赏效果。下图高速路两侧的裸岩绿化及护坡绿化效果,自然岩石自然,结合攀爬及乔木地被造景。

4.3城市公园山体绿化景观

设计要自然为主,多以绿化护坡,用放坡地形做高差,防止滑坡可以做深根系植物固土,局部穿插挡土墙,植物乔灌木搭配分层次栽植,充分利用高差竖向做到移步异景,点缀景石营造园林效果。

4.4矿山改造护坡绿化

矿山的开采对山体和植被产生了本质的破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对地下水、空气等也存在着很大因素的影响。逐步恢复矿山表层植被,改善矿山环境,固定水土,预防地址灾害的发生。边坡一般陡峭,无植生条件,靠自然力量很难恢复原有生态平衡。公路、铁路沿线的矿山露岩面边坡还会因为边坡表面颜色灰暗、单调而造成视觉污染,甚至岩石塌方造成道路不能正常运行本着“安全、环保、自然、生态”的概念,恢复山林原本生长状态。

4.5居民建筑物边侧山体护坡绿化

首先做好安全防护,绿化景观营造要细腻,攀缘植物、地被、花灌木及乔木根据坡度合理运用,在点睛之处可结合些人文浮雕及书法造景,下图是挡土墙的绿化改造设计。

4.6商业区及公建区内的边坡景观

作为人流密集地区首先安全第一,审美为主绿化景观、小品雕塑等等;设计一些视觉传达性的文化内涵的景观再结合绿化植被衬托,形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护坡绿化与城市整体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持续性。

4.7河湖护堤绿化

河堤绿化是在水利设计院基础上,设计在最高安全水位线以上,不影响水利防洪安全的基础上设计绿化,注意不要在堤坝上种植深根高大乔木,对坝基造成破坏,设计要符合水利规范。多做些沉水、挺水等水生植物,乔灌木也要注意选择耐水涝植被,设计项目卧龙水库景观,坝上设计安全景观小品设施,坝前区设计组团式栽植及步道景观。

5.城市护坡绿化设计功能

护坡绿化的功能: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

(1)生态保护功能:遮阳、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改善道路环境小气候。

(2)视野辅助功能: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标识作用、交通组织。

(3)文化隐喻功能: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乡土植物,塑造个性城市植物配置形象。

6.结束语

护坡绿化真正的融入到大自然景观中,使其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现代化的城市绿化讲求流畅、明快风格。护坡绿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统一的内容,原则景观应与总体构造协调、与当地人文历史协调、与时代协调、与人们的感知协调。 [科]

【参考文献】

[1]熊秋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21):299-300.

[2]张宝鑫,白淑媛.地被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业,2006.

第4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道路景观;艺术美;形态美;色彩美

道路景观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路为青岛“三纵四横”中贯穿南北的交通主干路,道路景观功能举足轻重。重庆路景观规划以“简洁、大气”的设计手法作为道路绿化的整体风格,突显重庆路绿化景观的“艺术美、形态美、色彩美”,有效提升植物景观的品质和格调,创造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绿色生态长廊。景观绿化主要由行道树、中央隔离带、两侧绿地3大部分组成。

1行道树

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能直观反映城市区域的风貌。行道树的选择重点考虑几方面因素:选择有地方特色,能够体现青岛市道路风貌的树种;选择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环境效益好的树种;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青岛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不会对行人造成伤害的树种。

经过比选,选择法桐、银杏、栾树为行道树品种,规格为15-16cm,分枝点为3m,结合树形株距为4-6m,在具备条件的区域采用双排种植。(1)法桐。法桐树皮深灰色,内皮绿白色,树形雄伟,枝叶茂密,花期5月,果期9-10月。其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列植于街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是优良的庭荫树和行道树。(2)黄山栾。黄山栾树为落叶乔木,树形高大端正,冠多伞形,枝叶繁茂秀丽,春季嫩叶红色,夏花满树金黄色,花期时间长,秋叶鲜黄,秋冬季丹果满树,酷似灯笼、绚丽悦目、经冬不落。该树种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深根性,抗风、耐干旱,季相明显,是极为美丽的行道树观赏树种。(3)银杏。银杏为落叶乔木,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为橙黄色的核果状。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2中央隔离带

2.1中央隔离带的功能

道路分车带在城市中分布广泛,位置重要显眼,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绿化带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软化街道建筑硬环境,消除司机视觉疲劳;净化环境,能滞尘、减弱噪音,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

2.2隔离带常用的设计形式

(1)传统以绿篱为主的绿化带,主要分为3种:两侧绿篱,中间是大型花灌木和常绿松柏类、球根类花卉间植;两侧绿篱,中间球根类花卉和小花灌木或草花间植;单侧绿篱和球根类花卉、草坪搭配,绿篱有直线的也有曲线的,形式较为新颖,绿化效果很好。(2)以草坪为主的绿化带,主要分2种:草坪上植球根类,株距8-10m以上,亦可间植花灌木;草坪占绿化带面积的大部分,草坪上布置少量花卉和小灌木,可以是自然式,也可以是简单的图案。(3)以乔木为主的绿化带。这是一种应大力提倡的绿化带种植形式,绿量最大,环境效益最为明显,乔木主干高3.5m以上,对交通无任何影响,树下可植耐阴草坪和花卉,美化种植效果。特别适合宽阔的城市道路,能有效改变道路的宽高比,营造适宜的道路空间尺度。乔木易于管理,绿化效果稳定。

2.3方案设计

2.3.1设计定位。以常绿和色叶乔木为主,简洁大气,富有动感的彩色飘带。鉴于重庆路的长度优势和连续性,设计以常绿和色叶乔木为主,打造贯穿青岛南北的彩色飘带。

2.3.2设计方案。为打破主干道路及周边建筑给人的刚硬印象,柔化城市道路景观,在平面构图上运用自由流畅的曲线构图,营造富于动感的景观视觉效果和竖向空间层次。设计选用黑松、银杏、水杉等抗性较强且季相变化丰富,具有较高观赏性的乔木为景观上层,以150m为变化段品字形交替种植。中层搭配丛生紫薇、榆叶梅、茶梅、棣棠等观花小乔及灌木,不同季节交替盛开,四季有景、景异心怡,打破人们对于中央分车带的一贯印象。水杉、银杏阵列式种植,满足防护功能,景观效果上简洁并具有强烈的线性感。下层种植细叶麦冬、花石榴、小龙柏、金叶莸等。采用树阵与自然组团式相结合的种植方式,树阵式种植栾树、苦楝、元宝枫、地被;组团式种植雪松、丛生海棠、造型柿树等,并结合花灌、地被。

3两侧绿地

3.1游憩型绿地

针对部分特色商贸的地段,结合规划定位设计植物,设计为规整的树阵搭配常绿地被及宿根花卉的组合,营造大气灿烂的商业氛围植物景观。对两侧绿化带规划较宽、空间较为自由、富于变化的滨河亲水空间,设计将城市空间引入到生态滨水空间。对绿化宽度大于15m,且周围居住区较多的地段,设置休憩小空间,利用绿带将各个空间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带状公园绿地。植物配置结合健身场地、构筑物、小品等元素,使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亲切而温馨。

第5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节约、园林绿化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也被称为“地球之肾”。

中国生态型节约园林有很多案例,如在杭州具有代表性的就有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它正是在这样一片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的湿地上建成的,它是目前我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点,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出现风格迥异的面貌。风景园林设计总是敏感的反映着这种当地文化思潮、思想体系、社会生活需求以及经济技术条件,这样风景园林设计就会具有某种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往往就引导着当地风景园林出现其独特风格而又包含其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也就形成了当今世界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风景园林。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倡导生态节约型绿化体系

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以乔木为主,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提高城市人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营造节约型园林。

(1)以乔木为主,科学搭配植物群落。遵照城市绿化以乔木为主的原则,按乔、灌、藤、草多层结构和科学搭配的方法开展城市绿地建设,不仅提高了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2)控制修剪植物应用,减少绿地养护费用。在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要进一步转变机制,通过引入作业社会化和市场竞争,采取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监督、信用体系监督等方式保障工程和养护质量,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2、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设计,构建节约型绿化体系

(1)在绿化设计中,树立节约型绿化设计理念,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设计思想。倡导绿地建设向自然生态转型,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物种多样性”原则。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

(2)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增加乔灌、藤、宿根花卉的使用,力求扩大绿地复层结构比例,充分发挥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试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大量应用耐旱植物,不仅能节约大量水分,还能营造独特的景观。

(3)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减少水资源浪费。

3、努力降低成本,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绿化体系

当今社会,水资源紧缺,能源供应紧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是推进节约型绿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园林绿化中开发、应用和推广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技术,以技术进步促进园林绿化的节约。

(1)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在达到浇灌效果的前提下,不同的浇灌方式也是决定绿化工程能否节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降低园林事业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就必须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可采用喷灌、滴灌、地下滴灌等方式进行植物灌溉,这样既可节约用水,还能节省劳力,工效较高。据统计喷灌比地面灌溉可节省水约30%~50%,滴灌比喷灌可省水约40%,可节能50%~70%。地下滴灌是目前最新、最复杂、效率最高的灌溉方法,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园林绿化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

(2)合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中水灌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废水利用率。利用处理过的生活污水进行灌溉,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可根据生活污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在冬、春2季选定取水时间段,大量抽取城市生活污水,对土壤瘠薄的绿地实施污水灌溉,是增加土壤肥效、提高植物生长量、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方式。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

(3)大力推广环保项目的建设,对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再回收处理,可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

(4)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潜力,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行立体绿化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攀援和爬墙植物,将能够绿化的各类墙体、天桥、屋顶和桥墩绿化起来,能有效地增加城市的绿量和绿视率。

4、结合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生态节约型园林

综合以上几点以后,结合西溪湿地公园来一一分析:首先是坚持生态原则,这点上西溪湿地公园完全可以做到,这里本身就是一片湿地,有着它自己的生态系统,只要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一个生态公园。其次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设计,内部建立生态净化系统,农居拆迁后,留下的地表,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的基础上,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植被恢复,既不破坏形象有保护了那里的环境。在护堤设计上采用了柳树桩代替松木桩,因为松木桩没有生命力,永远是死桩,不能生根、发芽,但柳树桩是活桩,柳树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根、发芽,这样不但护堤效果好,而且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益处。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均采用活柳树桩护堤护岸。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设计人员还设置水禽栖息地,让更多的鸟类禽类能够来这里嬉戏,也不失为一个具有特色的景点,这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啊。最后在推进资源节约型绿化体系的过程中,西溪湿地里补种了约1000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更是达到水体的净化―――据介绍在英国的许多加油站四周,常常会种植芦苇,因为污水流经芦苇地后水质能够得到明显改善,这样使用后的污水一旦流入西溪水系中也可以经过净化被植物所利用;在地面铺装上尽可能采用透水性材料,这样可以将水再次收集并加以利用;绿化时以乡土植被为主,没有像有些城市以为引进国外的名贵树种,而是以保持当地原貌为主,凸显当地景观的特色。其实,西溪湿地公园还有其他一些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生态,比如控制旅游人数,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还有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以供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生存、繁殖等。总之,西溪湿地公园就是这么一个原生态的、具有独特设计的生态节约型园林。

5、结语

随着全球追求生态发展的主题下,景观园林建设应该满足当展理念的需求,应科学应用建造生态型节约园林发展策略,才能真正创设环保、节能、低碳、高效的优质园林工程,调节城市生活生态平衡,为人们建造舒适、绿色园林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

滨水区指特定空间范围内陆域与水域相连的陆地空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是对滨水景观文化的最好描写,我国大部分城市依水而建,滨水区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综合的区域,生态系统较为复杂。

1.滨水景观概述

1.1滨水景观内涵

城市滨水区是临水而建成的,为市民提供体闲娱乐、观赏游憩、文化交流的公共性开放空间。对滨水地区合理组织、规划、布局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营造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滨水景观从序曲、、尾声,高低起伏变化的节奏与韵律的景观视觉生态走廊给人留下独特地域性滨水景观,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提升城市的内涵与品位。

1.2滨水景观特征

滨水景观作为展示城市的中心区域,利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创造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空间,使自然开放空间较好的调节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场所性、视觉连续性、艺术性等功能特点。

2.滨水景观生态设计

2.1生态植物的配置与选择

合理配置与选择植物是改善生态系统与环境的良性发展,植物选择应以本土植物为主,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植物多样性丰富景观层次。选择树叶浓密、叶大的植物并配置景观设施小品,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区域,利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水生植物合理配置形成不同层次与规模的景观,增强景观绿色廊道视觉的连续性。

2.2交通网的设计

滨水地区交通网是滨水景观的框架,联系水域与陆域的交通,连接滨水环境内各个功能区依据人的心理需求考虑交通的通达性、多样性与回环性。扩大沿河绿地面积增加绿化量丰富滨水环境的多样性,营造舒适方便的交通系统。

2.3驳岸的处理

驳岸是陆地与水域的交界线,好的驳岸设计能够创造良好的亲水空间,使滨水区景观充满活力与吸引力。驳岸设计主要有三种模式,自然原始型驳岸、自然型驳岸、自然人工型驳岸,根据不同滨水区环境选择适宜的驳岸处理方式,同时也作为景观观赏要素成为吸引人的景观。

3.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3.1防洪原则

滨水区的景观除了满足市民体闲娱乐等功能外,此外还必须满足防洪功能。滨水区景观处于复杂、交错的区域在满足美观的基础上,必备的基本功能不容忽视。在防洪的坡段可利用石材或水生植物进行设计根据石材的纹理变化与植物交错形成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

3.2生态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是丰富城市较珍贵的资源,应合理保护规划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增加生态绿化量与绿视量,采用乡土植物塑造并尊重当地的历史文物古迹,Ρ跛区域资源做到最大化的利用。

3.3植物多样性原则

选择植物以本土植物为基础,同时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移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外来植物丰富景观层次,营造异质化景观效果成为滨水区的亮点吸引人观光,形成连续丰富的绿化带。

3.4美观与实用性

在满足滨水区各个功能前提下,还要创造美观的视觉效果,才能吸引人。有市民游客的参与,滨水区的景观才有活力与生命力,否则再好的景观规划没有人参与互动,只会单调乏味没有朝气,将美观与实用功能巧妙地融合在同一环境之中,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4.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成功案例

西班牙海滨蛇形步道景观设计,其色彩与造型的独特增加了滨水区识别系统,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光娱乐。周边的高层建筑、酒吧、长椅的设计元素构成了滨水区独特的地域性景观,不同交通网设计方便了游人营造便捷舒适的感觉,丰富的植物群落为游人提供了遮阴休息、游憩的场所也使它成为最吸引人的滨水景观。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场地是工业废弃用地,紧邻黄浦江,通过规划与设计被改造成了滨水区景观,重新激活了景观的活力,曾经无人问津的废弃用地与受污染发臭的河流,如今已变成美丽、清澈怡人的滨水景观。

第7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 微气候 改善环境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今天,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膨胀和环境的急剧恶化,人们对于绿色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回归自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由此,园林植物景观便被看作是医治城市病的良药,以及帮助人类逃避城市日常枯燥、单调、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的良方。

园林植物景观泛指人们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种植植物,以提高和改变基地和周围环境质量的行为[1]。植物园林景观是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的重要手段,是城市规划和小区设计中的重点。同时,设计较好的园林植物景观对周边小气候即微气候(Microclimate)有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降尘、杀菌、降低噪音、调节和改善城市气候等作用[2]。通过这些生态效应的反馈调节,可使环境质量达到洁净、舒适、优美的要求,让人感到舒适。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探讨气候因素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总结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的案例,得出最近的植物搭配,对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安全美观合理舒适的园林景观促进适应气候的园林工作的发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的作用

关于微气候的概念,它是指尺度气候,主要由气候偏差所引起。而案例中的微气候是在园林植物景观的有限区域内,因植被影响而形成的贴地气层和土壤上层的小气候。可以通过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而加以改善与调节。以下简单介绍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的功能作用:

(l)、改善空气温、湿度的作用[3]。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和遮挡太阳辐射,并借助自身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其蒸腾作用也消耗了一部分的太阳辐射,并吸收周围的一些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达到调节空气温度的目的。

(2)、降低热岛效应的作用

绿地对降低热岛效应的作用表现在,一方面由于绿地植物的蒸腾吸热作用,能够缓解城市空气升温幅度;另一方面,绿地近地面较低温度形成的下降气流,与周围区域较高温度形成的上升气流,因温度差而发生空气对流,形成一个环流系统,促使区域温度降低。

(3)防风通风的作用

城市绿地中树木适当密植,可以增加防风的效果。春季绿地减低风速的效应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这是因为风速大,枝叶的摆动和摩擦也大,同时气流穿过绿地时,受树木的阻截、摩擦和过筛作用,消耗了气流的能量。绿化植物能够降低下垫面的空气温度,与周围较高的空气温度形成温度差,引起局部空气流动,起到通风的作用。

二、微气候、园林植物、人体舒适度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

(1)微气候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关系

微气候对人类机体的舒适度影响很大。特别在温度、湿度及气流速度、热辐射等异常的微气候环境下,人体明显感到不适。比如高温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先是通过呼吸、排汗等方式散热,如果人体产热仍大于散热,体内蓄热增加、体温升高,时间一长,造成中暑或热衰竭等症状。

(2)微气候与园林植物的影响关系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微气候的形成。恰当的设计可以形成对环境有利的微气候,如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一部分阳光辐射来的热能,绿地吸收热能、增加环境的湿度等,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生产感觉舒适等,而不合理的园林植物设计,可以形成对环境不利的微气候,或者气温高,湿度大,或者阻挡不如辐射等。

微气候对园林植物也起着积极作用,如果微气候中的各要素如温度、湿度和辐射等较为适中,对植物的生存环境有利,反之,将影响到园林植物的生长,甚至会使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太小或太大,必将使某些植物枯萎、生病、死亡。

(3)人体舒适度与园林植物的影响关系

设计较好的园林植物对提高人体舒适度有积极的影响。植物色彩能稳定人的血压和脉搏;植物能降低噪音,给人以安静环境;植物气息能陶冶人的情操等。

同样,人体舒适度对园林植物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如理想的舒适度,让人充满对园林植物的眷恋,不理想的舒适度,让人产生烦躁心理,或发泄到植物上,或讨厌园林植物景观这个大环境。

(4)三者相互影响关系

园林植物、微气候和人体舒适度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恰当的园林植物设计,可以改善微气候,提高人的舒适度,心情愉悦,从而更加依恋园林环境,并积极探讨更加优秀的园林植物设计方案,创造更加优越的微气候;反之,搭配不合理,设计有问题的园林植物,却会形成恶劣的微气候,让人体感到不适,精神不爽,心情烦躁,对该园林植物景观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产生人为破坏该园林植物的想法,导致微气候越来越恶化。

三、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的影响案例分析

1、案例1 李辉[4]等人比较分析了北京城市居住区3种不同种植结构类型的绿地对微气候的影响

(1)实验说明

在北京方庄居住区芳群园多层楼(6层)区中部选择不同种植结构类型的楼间绿地3类(乔灌草型、灌草型和草坪型)各2处,并辅以非绿地为对照,比较不同类型绿地降温和增湿作用的差异,绿地面积约为650m2,在距地面1.2-1.4m处进行24h连续观测,每隔2h正点观测。观测场植被状况见表3-1。

表3-1 观测场绿地结构类型及植被状况

(2)结果与讨论

①不同类型绿地降温效应的比较

3种绿地的气温都比非绿地低,尤其是乔灌草型绿地,其日平均气温较之非绿地下降了4.8℃;灌草型绿地和草坪型绿地比非绿地下降1.3℃和0.9℃,这说明乔灌草多复层结构的绿化形式对环境降温效应最显著,其中乔木发挥的作用最为突出,因降温效应是通过树冠的遮蔽而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植物蒸腾冷却作用来实现的。

②不同类型绿地增湿效应的比较

由于土壤和植物蒸腾的水汽不易扩散,以及绿地的降温作用,所以绿地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非绿地有所提高,其中乔灌草型绿地的相对湿度最大,与非绿地比较,其日平均湿度增加23.1%,其次为灌草型绿地,增加7.7%,草坪型增加值最小,仅为5.4%.灌草型和草坪绿地在增加空气相对湿度方面差异不大。

2、案例2吴菲[5]等人选择北京紫竹院公园4块不同绿量的乔灌草型绿地为研究

(1)实验说明

本试验所选4块绿地均位于紫竹院公园内, 面积均为3000m2左右,4块绿地的主要植物构成(表3-2),其中绿地1共有植物14种,乔木10种,灌木3种,草本1种;绿地2共有植物15种,乔木7种,灌木6种,草本2种;绿地3共有植物10种,乔木5种,灌木4种,草本1种;绿地4共有植物11种,乔木3种,灌木6种,草本2种。

本试验绿量采用陈自新等关于绿量计算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各试验点绿量及乔灌草绿量比见表3-3。

表3-2 主要植物构成

表3-3 绿量及乔灌草绿量比

(2)结果与讨论

①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温度的比较

4 块绿地的温度排序为: 绿地1> 绿地2> 绿地3> 绿地4, 这与4 块绿地中乔灌的绿量高低呈负相关,即绿量大, 降温效果好; 绿量小, 降温效果小。说明在炎热的夏季, 在一定比例的乔灌草绿量比下, 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高, 绿地的温度则越低, 乔灌木有着较强的降温作用。

②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湿度的比较

各绿地湿度高低排序为: 绿地1< 绿地2< 绿地3< 绿地4, 绿地4 比其他绿地湿度高出7.5%~21.2%。说明在一定比例的乔冠草绿量比下, 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大, 绿地的湿度就越大。

3、案例3 吴云霄[6]等人测量重庆市公园7种植物群落结构对微气候的影响

(1)实验说明

利用梅花五点法测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园的重要7种植物群落结构在夏季减少光照强度、降低温度和增加空气湿度等的指标,同时比较不同群落结构对这3项小气候因素的调节效果。群落类型为: 单纯的草坪、灌丛、郁闭度为0.2~0.4乔草的植物群落结构、郁闭度为0.2~0.4乔灌草的植物群落结构、郁闭度≥ 0.6乔木单层的植物群落结构、郁闭度≥ 0.6乔草的植物群落结构和郁闭度≥ 0.6乔灌草的植物群落结构。用作每种植物群落研究的样地为4个, 每个样地的面积为10 m ×10 m,对照为裸地, 测定的时间为夏季温度最高的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

(2) 结果与讨论

①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减少光照的效应

7种植物群落平均减少光照强度的效应不同, 与裸地相比, 草地单层植物群落结构减少的光照强度最少, 为17.98% , 郁闭度≥ 0.6的乔灌草植物群落结构平均减少的光照强度最多, 达90.19%。

②不同群落结构降低温度的效应

与裸地相比在所研究的7 种群落结构中,草地降低温度的效应最小, 郁闭度≥ 0.6 的乔灌草群落结构平均降低温度最多, 达2.4℃。各植物群落降低温度效应由小到大的排序为草地、郁闭度为0.2 ~0.4 的乔草群落结构、灌丛、、郁闭度为0.2~0.4的乔灌草群落结构、郁闭度≥0.6的乔木单层群落结构、郁闭度≥ 0.6乔草的群落结构、郁闭度≥ 0.6乔灌草的群落结构。

③不同群落结构增加空气湿度的效应

郁闭度≥ 0.6的乔灌草群落结构平均增加空气湿度的数值在7 种植物群落结构中最大, 为6.7%, 草地平均增加的空气湿度值最小, 为4.4 %。

4、讨论分析案例1、2、3,得出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案例1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说明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的影响,并以乔灌草多复层结构的绿化形式对微气候环境改善为最佳。

(2)案例2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说明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的乔灌草绿量比下, 绿地中乔灌的绿量越大, 对温湿度的改善作用越大, 降温增湿效果明显。在绿地绿量相等时, 乔灌绿量占整个绿地绿量的比例较大时, 绿地降温增湿作用明显。说明在园林绿地中, 对环境温湿度起改善作用的主要是乔灌木。

在案例2中,根据北京市建成区园林植物的绿量总计,计算出乔灌与草的绿量比为1.45。而测量绿地4的乔灌与草的绿量比为1.76,所以表现出改善微气候良好的效果。

(3)案例3也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说明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的影响,就总体而言,不管是在减少光照、降低气温方面,还是增加空气湿度方面,郁闭度≥ 0.6的乔灌草群落起到的作用是最显著的。

(4)根据案例1、2、3,进行结构对微气候改善效果分析比较见表3-4。

表3-4 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三个案例改善微气候最好的结构为乔灌草,然后灌草次之,最后是草坪。其中案例1是从定性角度说明乔灌草对微气候的改善,没有具备特有的特征;案例2、3都具有特征,同时通过案例计算出,乔灌与草的绿量比≥合理比例的乔灌与草的绿量也符合郁闭度≥ 0.6的乔灌草群落,因此可以将两者归纳为一,即郁闭度≥ 0.6的乔灌草多复层结构的园林植物群落对改善微气候效果最佳。

(5)结论在改善微气候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在有限的空间里多采用乔灌草多复层结构的绿化形式,同时在乔灌草绿化形式基础上,可考虑郁闭度≥ 0.6的原则。

四、小结

通过对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的背景与意义的了解和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案例的分析,得出了园林植物改善微气候是最环保,最经济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丰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生态性、景观性等,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三个案例进行了细致的比对分析,得出了一个改善微气候,降低环境温度,增加环境湿度的原则,那就是郁闭度≥0.6的乔灌草植物搭配。在经济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的,利用这个原则将园林景观设计做到最合理,这样既保护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对微气候方面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蒋中秋.城市中的绿化环境.硕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2.11

徐乃雄主编.《城市绿地与环境》.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王琪,绿化对夏季室外热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

李辉,赵卫智,古润泽,李延明,陈自新,张新献,居住区不同类型绿地释氧固碳及降温增湿作用[J].环境科学,1999(6):41-44.

第8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要点;探讨

海绵城市构建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复杂工程,其在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景观设计要点极其重要。通过对温州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进行探析,以期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同时推动温州海绵城市的构建,进而减少诸如内涝这样的生态环境问题。

1海绵城市的基本内容

1.1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主要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海绵城市”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它的主要功能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2海绵城市构建的背景

温州作为我国浙江省的沿海城市,在夏秋季节常常遇到台风、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并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加上城市地面主要是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进行排水,长期如此,就使得温州这一城市路面容易出现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为了避免温州一到下雨天或者遇到台风天气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海绵城市在构建过程中景观的设计则更加注重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同时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这样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

2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的相关要点

2.1道路景观的绿化设计

道路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廊道,也使得在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最需要考虑的是温州城市道路景观的绿化设计。所谓绿化设计,则是指在城市的道路隔离带或路侧绿化带的设计中,要设置相应的植草沟、植树沟,并根据季节的变化种植不同的植物,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使得雨季到来的时候,截留雨水。而当雨水过于饱和的时候,则进行有效的储存,这样能在干旱季节的时候,给道路周边的植物进行灌溉。

2.2道路景观的材质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是温州海绵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除了对景观的绿化设计加以重视外,还要慎重选择合适材质。为了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问题,道路景观最好选择可渗透的路面。可渗透路面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不可渗的路面变为可渗透的水面,从而直接减少地表径流的工程性措施。这一措施一方面增加了透水混凝土和透水面砖的使用面积,从而有效地促进水体渗入地下。

2.3广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近几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对于自由活动空间的需求加大,温州城市广场这一景观也迅速地出现在建设之中。同样作为海绵城市构建中的一大景观,其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考虑人性化。从实用性的角度上考虑,广场在地砖的选择上最好是能够透水的,而且地砖下面还要铺装一层透水混凝土,这样才利于雨水的渗透。而从人性化的角度上考虑,城市广场本来就具有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将休闲设施等项目纳入整个海绵城市的构建中,并在一些配饰的选择上采用不同色彩和样式的组合,进而提高广场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2.4自然景观的调节设计

每一座城市都是由不同的景观组成的,而所有的城市景观中,自然景观是最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因此注重自然景观的调节设计是最利于温州海绵城市构建的。城市自然景观主要是由河湖、湿地等组成的,它们作为海绵城市天然的雨水滞纳净化场地,可以有效调节局域性的雨洪管理,甚至还能对局部的气候进行调节。鉴于自然景观的重要性,有效扩建城市河湖,湿地等景观建设的面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雨水比较集中的区域,更应该有意识地增加自然景观的建设项目,从而发挥自然景观所具有的调节作用。

3结语

当下,我国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每当夏季雨水增多的时候,诸如温州这样的沿海城市很容易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水城”,从而对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较好地调节城市的环境问题。

作者:潘崇仁 单位:浙江佳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第9篇:景观绿化设计案例范文

关键词:工业园区 道路景观设计 原则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234-0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景观设计思考问题。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设计存在不同于城市的许多新的特点。工业园区的生态系统更为脆弱,因而绿化带的生态调控作用显得很重要。本文以南京汤山工业集中区为案例背景,从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探讨工业园区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及相应对策措施。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设计应立足功能需求、文化特点、生态原则等要素的整合,逐步向现代化的工业园区道路景观稳步迈进。

1 项目概况分析

汤山工业集中区位于南京东郊,下辖汤山、麒麟、上峰三个片区,是市重点工业园之一。工业园区旁边的宁杭公路、沪宁高速连接浙江、上海和苏南城市群;龙铜公路(三环)、南京城市二环和东麒路将汤山工业集中区和东山新市区、南京主城区融为一体。

汤山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现已建成8平方公里。政府累计投入4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路、电、宽带、通讯、有线电视等“七通一平”。汤山工业集中区的道路景观设计对园区的正常经营和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2 工业园区道路景观设计理念

汤山工业集中区中有许多高新科技产业,这些高新科技产业包含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技术,它处于不断的发展中,高新科技产业的研究和生产同样重要。汤山工业集中区周边的道路情况比较复杂,有铁路、快速路、高速公路、高压线等过境,集中区内的道路也是根据实际产业分布不同从而要求也不尽相同。南京的汤山后工业集中区道路绿化设计要求可概括为“一路一树、一路一景、一路一个特色”。工业园区道路景观设计时,要以风景园林科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不同道路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因地制宜得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设计要求。努力将汤山工业集中区的道路绿地建设为主次分明、总体统一、特色突出、高品位、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走廊。

3 道路景观设计总体构思规划

(1)工业园区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设计要与园区周边的环境相适应,园区道路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周边的自然、人文等系统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尽可能降低园区对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利用生态学原理,使植物自然更新,从而达到稳定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降低保养维护成本。发挥道路景观在净化空气、滞尘降温、吸收噪音、抵抗污染等方面的功能,实现景观、生态及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最大。

2)多样性原则:根据美学原理,设计中应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原则的基础上,依据美学相关要求,进行融合创造。因地制宜,营造多样性的园区道路景观。同时,不仅要讲求园区植物的当下景观性,更要重视园区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时移景异,步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美丽景观。

3)独特性原则:园区景观道路设计要表现出工业园区特色,展示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体现工业魅力,注重工业园区景观的科普性质。同时,园区中也要体现人文关怀。

(2)园区道路设计的具体构思。

1)功能性需求设计。

园区道路景观设计要满足其功能要求。工业园区道路交通主要是货运车流,这就要求在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规划中应更加重视动态景观,重视道路的绿地建设,要根据不同道路的行车速度不同,感受不同来决定景观设置与规划。各级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如表1所示。

围绕汤山工业集中区的都是城市快速路沿线和高速公路,驾驶员大多处在高速行驶状态,这时,人们对于景观的认识只能是轮廓特征和整体概貌。道路设计要做到道路边坡、绿化、分车带等软、硬质景观具备平滑性、连续性、自然且通视效果好。对于工业集中区内的主干路和次干路,考虑到观赏者的浏览速度较慢,道路景观的设计应更加注重观赏性。

2)道路格局建设。

①中央绿化带:园区主干道的中央绿化带作为景观中央视线,它是联系两侧道路景观的重要纽带。纵向上,为了突显整条道路的通透感和整体性,中央分隔带应采用地被和灌木的搭配方式,控制中央分隔带上植物的高度。横向上应根据不同的宽度进行处理。②道路辅助绿化带:园区内主干道与人行道之间要设置1.5米的辅道绿化带。这样可使人车分流更为明确,减少行人在走路时受到过往车辆的视觉影响。道路绿带的植被高度控制在1.2米左右,以海桐球绿篱和大叶黄杨作为主要绿带构成,形态更加硬朗简洁。

3)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工业区道路污染相对较重,其绿地树种的选择应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污染性较强的本土树种为主,适当选取外来优良品种,以丰富道路景观物种。工业园区的绿地系统要对污染物有很好的防护性,且具有稳定而多样的特点。

4)小品和水系表达。

工业园区道路连接的建筑物主要是工业厂房和办公用房,为此,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可充分利用道路沿途企业情况,设计一些表达企业文化和园区特色的景观小品。此外,汤山素以温泉闻名,在园区道路景观设计中可融入水文化特点,充分利用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采用一些喜阴植物和水生植物,构建绿色水系,为道路景观增添更为鲜活灵动的要素。

4 结语

本文对南京市汤山工业集中区的周边道路与园区内干道的景观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工业园区的设计理念、具体设计原则、具体道路设计及指导思想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针对工业园区的道路景观设计内容。本文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于工业园区的道路应急设计、柔性设计等侧重点均未深入探讨,这些可留作以后研究的入手点。

参考文献

[1] 张秀珍.城市工业新区道路沿线景观设计—— 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园区梅林大道沿线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3):40-41.